学习美术新课标的心得体会

上传人:re****.1 文档编号:572202112 上传时间:2024-08-12 格式:PDF 页数:2 大小:93.2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习美术新课标的心得体会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学习美术新课标的心得体会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学习美术新课标的心得体会》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习美术新课标的心得体会(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学习美术新课标的心得体会平川乐雅小学刘云霞小学美术新课标带来很多新的理念, 它改变了传统美术教学模式,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创造性、主动性,注重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合作精神和学习兴趣。在此,说说我对美术新课标的一些体会:一、新课标引导学习方式的转变:那么,要转变学习方式,首先应对现代学习方式的特征有所了解,新的学习方式的首要特征是主动性。新课标符合学生好奇的心理,而好奇是创造的美妙前奏,它是激发学生求知欲、进行创造性活动的原动力。新标准强调“对学生作为一个人的素质培养” ,培养其“创新意识,以及良好的个性品质进一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不要小看后面这几个字的变化,它包含的意义是相当重大的。过去是一种

2、基于外部因素的诱引和强制,因此,就学生而言,缺乏兴趣和主动性;而主动性则是“我要学” ,它体现了学生学习的内在需要,它的优点在于学生对学习有了直接兴趣,不把它视为负担,而是一种享受,一种愉快的体验,产生的效果肯定是事半功倍。主动性的学习还体现在学习的责任上,学习是谁的事, 学生既然是学习的主体, 就应该明确自己的责任, 如果学生意识不到这一点,不能把学习和自己的生活、生命、成长以及发展联系起来,这种学习就谈不上主动性。有这样一节小学美术课, 用瓜果蔬菜制人和小动物 。课前教师要求学生先凭自己的喜爱和能力制作一个小动物,材料不限。大多数学生在课前都完成了这一课外的作业。 上课时, 教师首先选了几

3、件学生制作得有特色的小动物给予表扬,并普遍给其他完成作业的同学予鼓励,使学生产生了一种“成就感” ,接着播放了一段录像,并引导学生观察、讨论,对各种动物的外形、动态、色彩、基本结构及生活习性,都作了较为充分的认识,随后,教师向学生展示了自己用蔬菜、水果制作的小动物,并把这些小动物分发下去,要求学生将它们拆散,同时提出两个问题让学生观察、研究: 一是这些动物的每一个部件是采用那些手段做成的二是小动物是如何组装完成的这两个问题引起了学生极大的观察、探究兴趣。在短短的几分钟内,学生就有了三个发现:一是采用了洋葱、胡萝卜、白萝卜、捧瓜、茄子、苹果等瓜果蔬菜为制作材料;二是使用了切、挖、削、割、刻和接的

4、制作手法;三是用了牙签、火柴棍、大头针等衔接材料。有了主动的学习探究过程, 随之而来的就是学生按捺不住的跃跃欲试的表现欲望。教师的这堂课讲得少,既没有去讲制作步骤、方法,也没有进行示范,但整个学习过程中,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强,兴趣昂然,制作出的小动物的种类及生动有趣的效果,远远超出了教师的想象。更可喜的是,这堂课还产生了相当好的持续效果,后来学生在课后还制作了不少作品,这位老师还为学生组织了一个小型展览。新课标的理念是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发展, 关心每一位学生,使他们在课堂上都能生动活泼、健康发展,把老师与学生合理地融为一体。新课标让美术学课成为活动的课堂、再创造的课堂,给学生创造一个广阔的思维空间

5、。二、新课标注重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自信。新课标注重让学生操作,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为学生提供了许多实践操作的机会。教学过程中让学生的操作与思维联系起来,使新知识在操作中产生,创新意识在操作中萌发。通过动手,学生们发现自己也是一个创造者。三、新课标紧密结合生活创设情境教育,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情境教学是本教科书的一大特色。 新课标让学生们从生活经验和客观实际出发,在研究现实问题过程中学习、理解、发展。使学生在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有了全面健康的发展。四、新课标注重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述和组织概括能力。新课标的知识面范畴很广, 增加了开放性及探索性的研究,真正体现了素质教育的现代教育观。 我深深明白了课标编写者是要逐步培养学生的语言组织和归纳能力, 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 体验意会与言传的必要性,通过对知识的文字语言描述,同学们看法、思维交互推进,完善了自我认识。总之,新课标体现了课堂教学是从多方位、多角度促进学生全方面的发展。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的培养和能力的发展是更为重要的,它留给学生的是拥有一种精神、一种立场、一种态度、一种不懈的追求。其真正的精华在于促进学生知识、能力、态度及情感的和谐发展,变“教科书是学生的世界”为“世界是学生的教科书” ,变“教教材”为“用教材”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