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涂装生产线建设项目安全预评价报告22607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572094817 上传时间:2024-08-12 格式:PDF 页数:73 大小:3.1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某涂装生产线建设项目安全预评价报告22607_第1页
第1页 / 共73页
某涂装生产线建设项目安全预评价报告22607_第2页
第2页 / 共73页
某涂装生产线建设项目安全预评价报告22607_第3页
第3页 / 共73页
某涂装生产线建设项目安全预评价报告22607_第4页
第4页 / 共73页
某涂装生产线建设项目安全预评价报告22607_第5页
第5页 / 共7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某涂装生产线建设项目安全预评价报告22607》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某涂装生产线建设项目安全预评价报告22607(7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XXX 结构件涂装生产线建设项目 安全预评价报告 XXX有限公司目 录 第一章 概述 . 4 1.1评价依据 . 4 1.1.1法律、法规和规章 . 4 1.1.2 主要标准、规范 . 5 1.1.3 其他资料 . 8 1.1.4 评价目的及评价原则. 8 1.1.6 安全预评价的程序 . 9 1.2 项目概况 . 9 1.2.1 建设单位概况 . 9 1.2.2 建设项目概况 . 9 1.2.3 项目总图与平面布置. 11 第二章 危险、有害因素辨识 . 17 2.1.1 主要危险物料 . 17 2.1.2 重大危险源辨识 . 20 2.2 主要危险因素辨识 . 21 2.2.1物体打击及

2、原因分析. 22 2.2.2 机械伤害及原因分析. 22 2.2.3 起重伤害及原因分析. 23 2.2.4 车辆伤害及原因分析. 24 2.2.5 触电危害及原因分析. 26 2.2.6 火灾危害及原因分析. 27 2.2.7 高处坠落危害及原因分析 . 28 2.2.9 中毒危害及原因分析. 29 2.3 主要有害因素辨识 . 30 2.3.1 噪声危害及原因分析. 30 2.3.2 高温危害及原因分析. 31 2.3.3 其他危害 . 31 第三章 评价单元划分与评价方法 . 32 3.1 评价方法的介绍 . 32 3.2 评价单元的划分 . 33 第四章 定性、定量评价 . 34 4.

3、1 总平面布置及周边环境评价单元 . 34 4.1.1 概述 . 34 4.1.2 总平面布置及常规防护评价单元安全评价 . 35 厂内设置的安全标志应符合安全色GB2893-2008安全标志及其使用导则GB2894-2008 . 38 4.1.3 安全评价小结 . 41 4.2 抛丸清理单元安全评价 . 41 4.2.1 概述 . 41 4.2.2 抛丸清理单元安全检查表评价 . 41 4.2.3 安全评价小结 . 42 4.3 工件上下、输送评价单元安全评价 . 42 4.3.1 概述 . 43 4.3.2 工件上下、输送单元安全评价 . 43 4.3.3 安全评价小结 . 45 4.4

4、调漆、喷漆、烘干评价单元安全评价 . 45 4.4.1 概述 . 45 4.4.1 调漆、喷漆、烘干单元安全评价 . 45 4.4.3 安全评价结论 . 47 4.5 公用工程及辅助设施评价单元 . 47 4.5.1 概述 . 47 4.5.2 公用工程及辅助设施单元安全评价 . 48 4.5.3 安全评价结论 . 51 4.6 特种设备安全评价 . 51 4.7 有毒作业危害安全评价 . 52 4.8 噪声作业危害评价 . 54 4.9 安全生产管理评价 . 54 第五章 建设项目安全对策措施及建议 . 56 5.1 总图布置和建筑方面安全措施 . 56 5.2 防火、防爆对策措施 . 56

5、 5.3 预防中毒的对策措施 . 58 5.4 物体打击对策措施 . 59 5.5 机械伤害防护措施 . 60 5.6 电气事故危险有害因素的控制措施 . 61 5.8 噪声危害防护的安全技术措施 . 67 5.9 安全管理方面对策措施 . 67 5.10 应采取的其它综合措施 . 69 第六章 建设项目评价结论 . 71 6.1 建设项目主要、危险有害因素 . 71 6.2 应重视的重要对策措施 . 71 6.3 安全预评价结论 . 72 第一章 概述 1.1 评价依据 1.1.1法律、法规和规章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 (国家主席令70 (2)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 (60

6、 (3)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 (28 (4)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 (4 (5) 建设项目(工程)劳动安全卫生预评价管理办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部令10号 (6) 关于加强建设项目“三同时”工作的通知 (发改投资1346) (7) 使用有毒物品作业场所劳动保护条例 (国务院令352 (8) 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2009修正) (国务院令549 (9)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 (质技监局锅发154 (10)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消防安全管理规定 (公安部令61 (11) 关于开展重大危险源监督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 (按监管协调字200456号 (12) 气瓶安全监察规定 (质技监局发25

7、0号 (13) 起重机械安全监察规定 (劳安字8号 (14) 漏电电保护器安全监察规定 (国务院发布,1996年6月1日) (15) 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分类管理办法 (卫生部第49号令) (16)劳动部关于颁发 (爆炸危险场所安全规定) 的通知(劳动部发199556号 (17) 关于加强有色、冶金、建材、机械、轻工、纺织、烟草、电力、贸易、服务、交通、军工、民爆、信息产业、城市燃气等行业建设项目安全设施“三同时”监管工作的通知 (xxxx安监管二2006132号) (18)xxxx省安全生产条例(xxxx省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工奥,第41号) (20) 危险化学品管理条例 (中华人民共

8、和国国务院令 第344号) 1.1.2 主要标准、规范 (1) 安全预评价导则 (AQ8003-2007) (2) 安全评价通则 (AQ8001-2007) (3) 工业企业总平面设计规范 (GB50187-93,1994.5.1实施) (4) 机械工业职业安全卫生设计规范 (GB4387-94) (5) 工业企业厂内铁路、道路运输安全规范 (GB4387-94) (6)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50016-2006) (7) 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 (GB50140-2005) (8) 建筑防雷设计规范 (GB50057-94,2001年版) (9)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 (GB50011-20

9、01) (10) 爆炸和火灾危险环境电力装置设计规范 (GB500598-92) (11) 采暖通风和火灾危险环境电力装置设计规范 (GB50058-92) (12) 建筑采光设计标准 (GB/T50033-2001) (13) 建筑照明设计规范 (GB50034-2004) (14) 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 (GB50052-1995) (15) 低压配电设计规范 (GB50054-95) (16)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母线装置设置施工及验收规范GBJ149-90 (17) 电气设备安全设计导则GB4064-83 (18) 电力装置的继电器保护和自动装置设计规范GB50062-92 (19) 电力装

10、置的电测量仪表装置设计规范GBJ63-90 (20) 电击防护装置和设备的通用部分GB/T17045-1997 (21)漏电保护器的安装于运行 (GB/T13955-1992) (22) 安全标志 (GB2894-1996) (23) 安全色使用导则 (GB16179-1996) (24) 消防安全标志设置要求 (GB15630-1995) (25) 固定式钢直梯安全技术条件GB4053.1-1993 (26) 固定式钢斜梯安全技术条件GB4053.2-1993 (27) 固定式工业防护栏杆安全技术条件GB4053.3-1993 (28) 工业企业噪声控制设计规范GBJ187-1985 (29

11、) 作业场所局部振动卫生标准GB10434-1989 (30) 高温作业分级GB/T4200-2008 (31) 生产性粉尘作业危害程度分级GB5817-86 (32) 有毒作业分级GB12331-90 (33) 噪声作业分级LD80-1995 (34) 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GBZ2-2002 (35) 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2000 (36)机械加工设备危险与有害因素分类GB12299-1990 (37) 生产过程危险有害因素分类与代码GB/T13861-1992 (38) 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GB/T6441-86 (39) 起重机械安全规程GB6067-1985 (40)

12、 防止静电事故通用导则GB12158-90 (41) 常用化学危险品贮存通则GB15603-1995 (42)涂装作业安全规程涂漆工艺安全及其通风净化GBGB6514-1995 (43) 涂装作业安全规程安全管理通则GB7691-2003 (44) 涂装作业安全规程涂装前处理工艺安全及其通风净化GB7692-1999 (45) 涂装作业安全规程静电喷漆工艺安全GB12367-2006 (46) 涂装作业安全规程有限空间作业安全技术要求GB12942-2006 (47) 涂装作业安全规程术语GB14441-1993 (48) 涂装作业安全规程涂层烘干室安全技术规定GB14443-1993 (49

13、) 涂装作业安全规程喷漆室安全技术规定GB14444-2006 (50) 涂装作业安全规程静电喷枪及其辅助装置安全技术条件GB14773-1993 (51) 涂装作业安全规程粉末静电喷涂工艺安全GB17750-1995 (52) 涂装作业安全规程浸涂工艺安全GB17750-1995 (53) 涂装作业安全规程有机废气净化装置安全技术规定GB20101-2006 (54)危险化学品名录 (2002版) (55) 常用危险化学品的分类及标志GB13690-1992 (56) 危险货物分类和品名编号GB6944-2005 (57) 危险货物品名表GB12268-2005 (58) 工业管道的基本识别

14、色、识别符号和安全标志GB12268-2005 (59) 机械安全装置防护固定式和活动式防护装置设计与制造一般要求GB/T8196-2003 (60)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技术培训考核管理办法 (1999 年 7 月 12 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 (61)其他国家规范标准和工厂提供的评级所需资料。 1.1.3 其他资料 (1)xxx与yyy签订的技术咨询合同 (2)安全预评价委托书。 1.1.4 评价目的及评价原则 1、安全预评价目的 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为建设项目安全提供科学依据: (1) 辨识该建设项目是否存在重大危险源,分析可能存在的危险有 害因素种类及

15、程度; (2) 针对该建设项目的特点制定预防事故发生的安全技术对策措 施,以便在下一阶段的设计上全面把握,提高建设项目的本质安全程度,控制盒减少事故; (3) 为建设单位安全管理的系统化、标准化提供条件; (4) 为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实施监察、管理提供依据。 2、评价原则 严格执行国家现行有效的安全生产方面的法律、法规及标准规范,本着“科 学、公正、诚信、优质”的服务方针,开展预评价。 1.1.5 评价范围、内容 1、评价范围 根据项目 预评价委托书 的要求以及安全生产法 、安全生产许可证条例 、关于加强建设单位项目安全设施“三同时”的工作通知的要求,针对机械工业第一设计院2009年提供的

16、*项目申请报告 中的内容进行安全安全预评价 。 2、评价内容 新建的涂装厂房、新增的结构件跑完涂装生产线等涂装设备、设施、物料及公用工程所涉及的劳动安全的有关内容。 1.1.6 安全预评价的程序 1.2 项目概况 1.2.1 建设单位概况 *的前身*公司游注册资金 , 公司市国家重点。 。 。 。 、 风电减速箱等产品。 市场。 1.2.2 建设项目概况 1、项目名称 项目名称:结构件涂装生产线建设项目。 项目承办单位:* 报告申请设计单位: 第一设计院 2、生产规模 本项目主要产品规模为:到2012年形成年产塔机1000台, 。 。 。 。 3、项目主要内容 本项目主要内容:根据工程机械行业

17、国内外发展要求, 。 。 。 。 。改变。 。 。 ,提供。 。 。 。产能。 新建塔机涂装车间,厂房总宽48m,总长256m,总建筑面积12992m2. 4、总投资及资金来源 5、经济效益主要指标 项目建成后,可实现销售收入20000万元;年利润:*;销售税金:*。项目投资利润率*。 。 。 。 。 。 。 。 。 。 。 。 。经济效益显著。 6、申请报告的结论 通过本项目建设,大大改善*制造瓶颈工序,提高产能和产品表面质量,项目社会效益明显。 理顺了工艺流程,降低*成本;通过对环境保护、安全、卫生等方面的治理,达到了有关规定要求。 7、建设项目地点 8、自然条件 气候*。 本项目建设中新

18、建项目所在地点的自然条件如下: 年平均气温 平均最高气温 绝对最高温度 。 。 。 。 。 。 。 9、生产纲领 本项目拟定主要产品生产纲领为:到2012 年形成年产塔机1000 台。 。 。 。 。的生产能力。 10、物料供应 原材料、燃料和动力供应 建设项目材料年消耗量 序号 能源名称 单位 年需要 供 应量 来源 电 天然气 压缩空气 水 钢丸 底漆:铁红环氧底漆(TH861) 面漆:丙烯酸工程机械磁漆(B04-HG) 稀释剂:X-5丙烯酸稀释剂或X-7环氧稀释剂 11、工程技术方案 。 。 。 总体设计充分考虑厂区功能完整配套性,力求总体设计合理、物流畅通,满足环保、安全及消防规范要求

19、。 认真搞好环境保护、 劳动安全和工业卫生和环境保护, 积极采取有效的措施,达到归家规定的:工业卫生和“三废”治理排放标准,减少污染,降低污染谈程度,保证安全生产,从根本上改善环境,同时为劳动安全创造条件。 1.2.3 项目总图与平面布置 1、总平面布置 新加塔机涂装车间、调试平、结构件存放场。 新加塔机涂装车间由两跨组成,跨度为:24+24m,长度 256m,位于*南侧, 。 。 。 。 。 。 。 总图布置充分考虑新、旧建筑的衔接, 。 。 。 。 。具体布置见总平面布置图。 2、道路 在*布置为5米宽道路, 。 。 。 。 。满足消防、运输需求。 3、竖向布置 结合厂区现状,竖向设计采用

20、平坡式。新建、扩建(构)筑物所在区域地势平坦。新建、扩建建筑物室内、外地坪标高与原有车间及道路地势协调。厂区排水系统。 。 。 4、绿化、美化 本次绿化面积*。 5、运输 厂区运输以汽车运输为主,台车、叉车运输为辅。车间内部工件运送,主要通过桥式起重机,辅以电动平车完成。厂外运输采用汽车运输方式。 6、工艺技术方案 塔机涂装车间主要承担塔机、*结构件的清理、涂装等任务。 根据产品特点,工艺装备立足高起点,达到国内同行业先进水平,同时注重设备的实用性和经济性。设计中重视节能及热源的选择,烘干室加温和喷漆室空调冬季 加热均采用天然气,环保节能。设计中严格贯彻国家、行业规范、标准,在提高工艺水平的同

21、时,注意节约能源、环境保护盒职业安全卫生。 7、工艺说明 (1) 结构件涂装前处理采用抛丸处理工艺, 清除结构件表面及氧化皮, 消除因焊接产生的内应力, 为提高喷涂底漆附着理打下基础, 设备除尘训勇除尘 效率较高的滤筒式除尘器。 (2)喷涂作业在水旋喷漆室内进行,该室从顶部送入经过过滤的新鲜空气,底部排除有机废气,采用液力旋压过滤漆雾,漆雾净化能力达 98%以上,是目前应用最广泛、技术较完备的喷漆室之一。它能保证喷漆环境所要求的洁净度、温度、照度及爱情卫生标准,提高产品喷涂质量。冬季采用空调送入热风,喷漆室内温度在15以上,改善工人操作环境,提高喷涂质量。 (3) 喷漆漆流平后漆膜在烘干室内进

22、行, 烘干室用天然气加热, 采用热风对流循环方式,提高生产效率,漆膜干燥效果好。流平室、烘干室烘干时产生的废气引入燃烧室燃烧处理后高空达标排放。 (4)运输系统考虑上、下线方便及工序运输运行平稳、可靠,工人作业简便易行。设计中采用移动升降台上、下工件,工件运输采用积放式悬挂输送机,工件小车可以根据工件长短自动拆分和组合。 (5) 工艺流程: 上件抛丸清理吹灰喷底漆烘干冷却喷面漆烘干(晾干)下件。 8、新增主要工艺设备 塔机涂装车间新增主要工艺装备见表 1.2 。 序号 设备名称 规格 总价(万元) 备注 9、环保和劳动安全卫生 (1)环保措施 废水:喷漆室废水定期排放,经废水处理机集中处理后达

23、到国家三级排放标准排放到市政污水管网。 废气:有机废气:喷漆室废气特征为低浓度大风量,经添加漆雾凝聚剂的水液洗涤吸收后高空排放,排放筒高度15m。 流平室、 烘干室废气特征为高浓度小凤量, 引入加热炉燃烧处理后达到排放,排放筒高度15m。 抛丸含尘废气:采用旋风除尘器和滤筒除尘器二级过滤处理,处理后排放废气中粉尘浓度约 30-50mg/m3,低于国家 GB30395-1996 规定的 120 mg/m3 标准,排放筒高度15m。 废渣:主要废漆渣,送环保部门制定地点处理。 噪声: 主要风机、 水泵, 采用减振支座及隔声罩; 抛丸室噪声较大, 根据 工业企业卫生设计标准规定,周边工人可以采取有效

24、的个人防护措施。 (2)消防 车间全面通风换气,调漆间加强通风。 厂房内按规定设计消火栓和灭火器。 喷漆、烘干室内设计有机气体浓度报警器。 (3)劳动安全卫生 车间全面通风换气,各设备自带通风除尘系统,车间和设备内部有害气体低于国家规定的限值。 工人按规定穿戴必要的劳动保护用品。 工人培训后上岗,具有必要的安全常识和专业操作技能。 10、公用系统 公用系统是指供电、供气、污水处理等系统。 (1) 供电 新建筑物10/0.4kv变配电系统。 塔机涂装车间采用两台变压器、TM1为1250kvA,TM2为1000kVA。 电气设备选择:抵押配电装置选用固定分隔式或成套开关柜,变压器选用 树脂浇注干式

25、变压器。 车间配电及照明 塔机涂装车间等采用电缆桥架放射式配电,对于大型用电设备设专回路供电;车间用电设备的电源电压均为220/380V。 车间照明电源由低压配电柜专用回路引出,照明电源电压为220/380V,照度按建筑照明设计标准 (GB50034-2001)设计,车间的照度值为250Lx,办公用房照度值为 300Lx;车间照明灯具选用高效节能金属卤素灯,办公用房选用高效节能荧光灯;车间除按正常照明设计外,另设值班备用照明;办公楼除按正常照明设计外,另设疏散应急照明。 电气安全 防雷 本次设计的建筑物均属于三类防雷,按其类别考虑防雷措施。 接地 低压配电系统的接地形式为TN-C-S系统, 建

26、筑物内电气装置接地、 计算机网络接地、防雷接地等共用一个接地装置,其接地电阻R1 。建筑物内外露可导电部分均与 PE 线可靠连接;办公用房空调插座外一般插座均装漏电保护装置,变压器低压母线设1级SPD保护。 (2) 动力消耗量 本项目压缩空气、天然气消耗量见表1.3. 表1.3 要锁空气、天然气消耗量表 动力气体 单位 小时平均 小时最大 备注 压缩空气 M3/h 410 1200 天然气 M3/h 120 500 空压站 工艺说明 空气经喷油螺杆压缩机后, 进入PS微粒过滤器, 除去空气中的大部分灰尘和 油气,经过冷冻式干燥器,除去空气中大量水分,再经过凝聚过滤器使空气中的含油量0.01PP

27、m, 含尘量0.01以压力露点达到2, 最后通过储气罐接至厂区压缩空气管。 空压机OS强力除油过滤器PS过滤器冷干机CS过滤器 储气罐厂区压缩空气管 设备选型 塔机涂装车间 16.5(m3/min) ,选用 10(m3/min)和 7.7(m3/min)螺杆式空压机各一台。 并设2台12 (m3/min) 冷冻式干燥器。 空压站建筑面积8m12m=96m2。 空压站层高 4.2m,设备间设排气扇,外墙 0.5m 以下设进气百叶窗。为便于能源管道,空压站总管上设流量计量装置,流量仪表二次表设在值班室内。 天然气供应 由市政天然气中压管网供应。车间供应采用天然气中压管网,设备前调压。 天然气主要用

28、于喷漆加热、烘干,冬季用量远大于夏季。 第二章 危险、有害因素辨识 危险因素是指对人造成伤亡或对物造成突发性损伤的因素。有害因素是指能影响人的身体健康,导致疾病,或对物造成慢性损害的因素,通常情况下,二者并不加以区分二统称为危险、有害因素,主要指客观存在的危险、有害物质活能量超过临界值的设备、设施和场所等。而对危险有害因素的识别首先应该确定危险、有害因素分类的方法。目前在安全评价中常用的分类方法有“按导致事故的直接原因”和“参照事故类别”的方法进行分类。 2.1 重大危险源辨识 2.1.1 主要危险物料 根据危险货物品名表 (GB12268-2005) ,大连景特丽集成宝居配套有限公司扩建厂房

29、项目,使用的主要危险物料是油漆、稀释剂、天然气和压缩空气,其消耗量见表2.1. 表2.1 危险物料表 序号 材料名称 单位 消耗量 备注 1 底漆 t/a 70 市场供应 2 面漆 t/a 70 市场供应 3 稀释剂 t/a 28 市场供应 4 天然气 m3/h 平均120,最大500 厂区供应 5 压缩空气 m3/h 平均410, 最大1200 厂区供应 2.1.1.1 危险物料的成分与主要危害 表2.2 主要危险物料的成分与危害性 序号 物料名称 主要成分 服务对象 危害性 1 底漆: 铁红环氧底漆(TH861 有环氧树脂、防锈颜料、助剂及醇类为主要的混合溶剂配置而成的双组分特种底漆 涂装

30、车间 腐蚀性、 中毒、 易燃、易爆 2 面漆: 丙烯酸工程机械磁漆(B04-HG) 由丙烯酸树脂拼入过氧乙烯树脂,加入颜料、助剂、有机溶剂,经分散研磨制得。 涂装车间 腐蚀性、 中毒、 易燃、易爆 3 稀释剂:X-5丙烯酸稀释剂及X-7环氧X-5丙烯酸稀释剂:由醋酸丁酯、醇、甲苯类等混合溶剂配制而成的无色透明液体。 涂装车间 腐蚀性、 中毒、 易燃、易爆 稀释剂 X-7环氧稀释剂:由二甲苯、丁醇及酮、醚类等混合溶剂配制而成。 4 天然气 甲烷、碳化氢、二氧化碳、四氢噻吩等 烘干室 易燃, 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 5 压缩空气 空气 涂装车间 物理性爆炸 2.1.1.2 油漆、稀释剂主要理

31、化特性 油漆、稀释剂主要成分是甲苯、二甲苯、丁醇、乙酸丁酯等有机物。 其物质特性与危害根据数据库直接查询可得。 表2.3 甲苯物质特性与危害 【危化品名称】 :甲苯 【分子式】 :C7H8 【相当分子量】 :92.14 【中文名】 :甲苯 【闪点】 :4 【引燃温度】 :535 【英文名】 :methylbenzene 【燃爆极限】 :1.2-7.0 【临界压力】 :4.11 【熔点】 :-94.9 【燃烧热】 :3905.0 【主要成分】 :纯品 【沸点】 :110.6 【临界温度】 :318.6 【外观与性状】 :无色透明液体,有类似苯的芳香气味。 【主要用途】 :用于掺合汽油组成及作为生

32、产甲苯衍生物、炸药、燃料中间体、药物等的主要原料 【健康危害】 :对皮肤、粘膜有刺激性,对中枢神经系统有麻醉作用。急性中毒;短时间内吸入高浓度本品可出现眼及上呼吸道明显的刺激症状、眼结膜及咽部充血、头晕、头痛、恶心、呕吐、胸闷、四肢无力、步态瞒珊、意识模糊。重症者可能有躁动、抽搐、昏迷、慢性中毒;长期接触可发生神经性衰弱综合症、肝肿大、女工月经异常等、皮肤干燥、皴裂、皮炎。 【皮肤接触】 :脱去污染的衣着,用肥皂水和清水彻底冲洗皮肤 【眼睛接触】 :提起眼 , 【吸入】 : 【食入】 : 【燃爆危险】 : 【危险特性】 : 【灭火方法】 : 【泄露应急处理】 : 【储运注意事项】 : 【操作注

33、意事项】 : 【工程控制】 : 【呼吸系统防护】 : 【眼睛防护】 : 【身体防护】 : 【手防护】 : 【其他防护】 : 【溶解性】 : 【禁忌物】 : 【燃烧分解产物】 : 【急性毒性】 : 【刺激性】 : 【环境资料】 : 【废弃】 【包装办法】 【运输注意事项】 表2.4 二甲苯物质特性 表2.5 丁醇物质特性 2.1.1.3 天然气理化特性 2.1.1.4 压缩空气理化特性 空气压缩的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 CAS:/ ;相对密度:1.293(0;溶解性:微溶于水和乙醇;侵入途径:吸入;毒性:/; 健康危害:人需要从空气中吸取新陈代谢所需的氧气,排出无用的二氧化碳。人需要氧气的安全极限

34、为15%左右(占空气的百分比) 。氧气不足会导致呼吸困难,使中枢神经发生障碍,重者还会出现生命危险。当氧的浓度降至17%以下时,人出现痛苦的症状;至12%或更低时,就有生命危险;低于11%时,会丧失知觉;低于6%时,即停止呼吸。使用压缩空气作为央企来源的潜水员或隧道工人容易患一种被称为减压病的职业病,这是由于在高压空气中工作的人员减压太快,使血液和人体组织中形成氮气泡。 急救方法:应使患者脱离泄漏区,移至空气新鲜处,安置休息并保暖。重伤员送医院救治。 燃烧性:助燃; 危险特性:若容器泄漏,喷射的压缩空气可能会伤人。若遇高热,容器内压增大,有引起容器爆裂的危险。 稳定性:稳定; 聚合危害:不聚合

35、; 禁忌物:酸、油脂、乙炔、还原剂、可燃物、有机物。 储运条件与泄漏处理:储运条件:储存于通风良好的不燃材料结构的库房。与酸、油脂、乙炔、还原剂、可燃物、有机物隔离储运。隔绝火种和热源。钢瓶装压缩空气,平时用肥皂水检查钢瓶是否漏气。搬运时要藏好钢瓶的安全帽及防震橡皮圈,避免滚动和撞击,防止容器破损。 泄漏处理:切断电源,将可燃物、抵触性物品和火源撤离,然后排入大气。 灭火方法:用水保持容器冷却,以防受热爆炸,急剧助长火势。迅速切断气源,用水喷淋保护切断气源的人员。 表2.11压缩空气理化特性及危险有害特性 从主要有害化工物料,油漆,稀释剂和天然气的固有理化特性分析,具有易燃、易爆、腐蚀性及中毒

36、的危害性。 2.1.2 重大危险源辨识 根据重大危险源辨识 (GB18218 、 关于开展重大危险源监督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 (安监管协调字200456号) ,本建设项目使用的主要危险物料见表2.1。 油漆及稀释剂为独立的存放空间。压缩空气为独立的空压机房输出,通过压风管输送到涂装车间。天然气由市政天然气管网通过厂区天然气中压管网供应。车间供应采用天然气中压管网,设备前调压,项目不储存。 1、油漆及稀释剂等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 按照年设计消耗量,漆和稀释剂日平均消耗量按300天计算,日消耗底漆为233kg,面漆为233kg,稀释剂为93kg,周转时间按30天计算。 表2.12 危险化学品库房

37、主要危险物质实际最大存量和临界量 序号 物料名称 年储存量(t) 周转期内为储存量 临界量(t) 备注 1 底漆 2 面漆 3 稀释剂 根据重大危险源辨识 (GB18218-2000) ,单元内存在的漆,稀释剂危险物质为多品种时,则按下式计算,若满足如下公式,则定为重大危险源: 。 。 。 。 。 。 。 2、天然气重大危险源辨识 3、压缩空气重大危险源辨识 该项目选用10m3/min 和710m3/min 空压设备及2台1210m3/min 干燥剂。 其空气压力为0.75Mpa.根据国家标准属于低压。因此,由关于开展重大危险源监督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 (安监管协调字200456号)压缩空气、空

38、气压缩机及其管道不属于重大危险源。 综合上述分析,该建设项目中无重大危险源。 2.2 主要危险因素辨识 根据对该项目所使用设备及生产过程的综合分析,该建设项目在建设和生产过程中主要存在(1)物体打击, (2)机械伤害, (3)起重伤害, (4)车辆伤害,(5)触电, (6)火灾, (7)高出坠落, (8)空压机(物理)爆炸, (9)中毒等危险因素。 2.2.1物体打击及原因分析 该项目在机械操作过程、作业过程、上下工件及运输传递过程,运输过程等都有发生物体打击事故。 物体打击方式:物体打击是指在重力或其他歪理作用下产生物体运动,打击人体或造成人身伤亡事故。 造成物体打击的原因有: 1、工作过程

39、中工件未夹牢固; 2、工件、材料在搬运过程中出现失误、违章; 3、抛丸打磨过程中的物屑飞溅;防护装置失效; 4、机械操作,手工作业过程中因保护装置失效或操作失误; 5、运输物件装卸过程中的失误或违章造成物件翻倒、散落; 6、设备故障; 7、安全通道无护栏或行人不注意安全。 2.2.2 机械伤害及原因分析 本项目生产过程中有打磨机、悬挂输送机、通风机,水泵等机械设备,转动外露部分由可能发生机械伤害。 机械伤害的危害方式:机械伤害主要是指机械设备运动(静止)部件、工具、加工件直接与人体接触引起的夹击、碰撞、剪切、卷入、绞、碾等形成伤害。 机械伤害原因分析: 1、机械因素:设备设计不合理,安全防护装

40、置不到位,安全保护装置缺少或失效。 2、操作者本身因素:违反操作规程,安全意识不强,未穿戴防护用品;过度疲劳等。 3、环境因素:照明度不够活光线刺眼,工作场地导致设备布局不合理,噪声等。 4、管理因素:安全技术操作规程不严,安全制度、法规不齐全等。 5、意外伤害。 2.2.3 起重伤害及原因分析 起重机械:用于垂直升降或者垂直升降并水平移动重物的机电设备,其范围规定为额定起重量大于或者等于0.5t的升降机;额定起重量大于或等于1t,且提升高度大于或等于2m的起重机和承重形式固定的电动葫芦等。 起重机械是以间歇、重复的工作方式,通过起重吊钩或其他吊具起升、下降或升降与移动的机械设备。它已成为现代

41、工业生产不可缺少的设备,被广泛应用于各种物料的起重、运输、装卸、安装和人员输送等作业。 苯项目使用的电动双梁起重机,空中积放式悬挂输送机,移动升降机等设备在起重、运输结构件及设备的过程中,由于起吊行走故障,操作不当或防护不当等,都易导致起重伤害,一般来说,导致起重伤害的危险因素如下: 1、长期起吊作业会使吊钩出现裂纹或断裂,如果对吊钩没有及时更换,很容易产生起吊伤害。 2、起吊作业使用的钢丝绳因疲劳,断股,挤压变形,插头钢丝绳松动等,日常检查又不到位,存在事故隐患,在起吊过程中容易造成重物坠落伤害。 3、在起吊过程中由于小车脱落也会对人员造成小车伤害人体。 4、吊具卸件时与工件部垂直,容易产生

42、压伤或擦伤等机械伤害。 5、起吊过程中由于铝锭捆扎不牢或铝锭重心偏心也会发生重物坠落伤人事件。 6、 使用长度和固定状态不符合要求, 连接方法不正确; 钢丝绳末端固定失当。 7、吊钩等取物装置处于最低位置时,钢丝绳在卷筒上的缠绕圈数过少;钢丝绳润滑状态不好;滑轮与护罩缺陷或转动不灵;滑轮直径与钢丝绳直径不匹配。 8、制动器郭总不牢靠,磨损件超标使用,制动力矩达不到要求;制动闸瓦与制动轮各处间隙不等;制动器各活动销轴不灵,存在退位、卡位、锈死等现象。 9、各类行程限位、限量开关与连锁保护装置存在缺陷;紧停开关、缓冲器、终端止档器等停车保护装置及超负荷限制器、防冲撞装置等使用无效。 10、各类防护

43、罩、盖、栏、护板等不符合要求。 11、电气故障,如短路、过压、过流、失压及闭锁等保护装置失效;电气设备与线路的安装不符合规范要求,存在临时线或老化的线路与设备。 12、各类吊索管理无序。 13、四级 2.2.4 车辆伤害及原因分析 厂内机动车辆是指企业厂区范围内行驶及作业的机动车辆。厂内车辆伤害:厂内各类运输车辆如车辆本身缺陷,或制动、音响、灯光等失效,道路状况不符合规定要求或误操作等原因,导致车辆对周边人员的伤害事故。该项目中厂区运输以车辆运输为主,台车、叉车运输为辅。车间内部工件辅以电动平车运送。因此存在车辆伤害。其原因有以下方面: 1、 违章驾车: 致事故的当事人, 由于思想方面的原因而

44、导致的错误操作行为,不按有关规定行驶,扰乱正常的企业内部搬运秩序,致使事故发生。如酒后驾车,疲劳驾车,非驾驶员驾车,超速行驶,争道抢行,违章超车,违章装载等原因造成的车辆伤害事故。 2、疏忽大意:指当事人由于心理或生理方面的原因,没有及时、正确的观察和判断道路情况,而造成失误,如情绪急躁、精神分散、心里烦乱、身体不适等都可能造成注意力下降,反应迟钝,表现出瞭望观察不周,遇到情况采取措施不当;也有的只凭主观想象判断情况,或过高估计自己的经验技术,过分自信,引起操作失误导致事故。 3、车况不良: (1)车辆的安全装置如转向、制动、喇叭、照明;后视镜和转向指示灯不齐全有效。 (2)蓄电池车调速失控造

45、成“飞车” 。 (3)叉车举升装置锁定机构工作不可靠。 (4)车辆维护修理不及时,带病行驶。 4、 道路环境: (1) 道路条件差。 厂区道路和厂房内, 库房内道路狭窄、 曲折,不但弯路多而且急转弯多,再加之路面两侧的大量物品堆放点占用道路,致使车辆行驶困难;装卸作业受限,在这种情况下,如驾驶员精神不集中或不认真观察情况;行车安全很难保证。 (2)视线不良。由于厂区内堆放物较多,特别是车间、仓库之间的通道狭窄,且交叉和弯道较频繁,致使驾驶员在驾车行驶中的视距、视野大大受限;特别是在观察前方横向路两侧时的盲区较多,这在客观上给驾驶员观察判断情况造成了很大的困难;对于突然出现的情况,往往不能及时发

46、现判断,缺乏足够的缓冲空间,措施不及时而导致事故;同样,其他过往车辆和行人也往往由于不便及时观察掌握来车动态,没有做到主动避让车辆。 (3)因风、雪、雨、雾等自然环境的变化,在恶劣的气候条件下驾驶车辆,使驾驶员视线、视距、视野以及听觉力受到影响,往往造成判断不及时,再加之雨水、积雪、冰冻等自然条件下,会造成刹车制动时摩擦系数下降,制动距离变长,或产生横滑,这也是造成事故的因素。 5、管理因素: (1)车辆安全行驶制度不落实。建立、健全安全行车的各项规章制度, 目的就是为了避免和最大限度地减少车辆事故的发生。 但由于执行不力,落实不好,或有章不循,对发生的事故或险兆事故不去认真分析和处理,淡化驾

47、驶员的安全意识,这是导致车辆伤害事故不断发生或重复发生的重要原因之一。(2) 管理规章制度或操作规程不健全, 没有建立或健全以责任制为中心的各项管理规章制度,没有健全各种车型的安全操作规程,没有定期的安全教育和车辆维护修理制度等都会造成驾驶员无章可循的局面或带来安全管理的漏洞,从而导致事故的发生。 2.2.5 触电危害及原因分析 电气事故是指生产、生活过程中的电气设备、电线、电缆发生短路、漏电、过流等而导致人员触电,引发火灾,电气爆炸或损坏设备。电气事故在企业安全事故重工占有很大比重,是企业安全生产过程中的重要危险、有害因素。 1、触电的危害 触电是指人体接触或接近带电体,导致电流流经人体而引

48、起的局部受伤或死亡现象。人体触电后,由于电流通过人体二引起内部器官麻痹,肌肉痉挛,心室颤动,呼吸停止。触电电压越高,电流越大,危险越大。 触电事故是供、用电过程中多发事故。触电对人体的伤害后果是严重的。 2、触电原因分析 造成人员触电的因素是多方面的, 如人员的违章带电作业, 直接触及带电体;违章操作电气开关而导致直接触电;因管理使用不当、设备老化、绝缘降低而漏电,致使触电;检修人员不按电气安全工作规定对停电后可能产生感应电压的设备不挂临时接地线,对高压电缆、电力变压器、电容开关柜及大电动机等电气设备停电检修前部进行从分放电而造成感应电压、剩余电压触电。主要原因是人为的违章作业和误操作,作业环

49、境条件不良,设备有缺陷,操作技术不熟练,安全防范措施和用品有缺陷或缺乏等。 2.2.6 火灾危害及原因分析 项目在使用漆,稀释剂,天然气化工物质过程中,易导致火灾及爆炸事故。同时项目中存在电气设备,易导致电气火灾事故。 从油漆、 稀释剂固有理化危险特性分析, 其蒸气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与氧化剂能发生强烈反应。流速过快,容易产生和积聚静电。其蒸气比空气重,能在较低处扩散到相当远的地方,遇明火会引起回燃。 从天然气固有理化危险性分析看,易燃,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引起燃烧爆炸。与浓硝酸或其他强氧化剂剧烈反应,发生爆炸。气体比空气重,能在较低处扩

50、散到相当远的地方,遇明火会引起回燃。 1、火灾:火灾发生必须具备可燃物、助燃物、引火源三个条件。 可燃物质:a. 有机溶剂在存放、清洗、稀释、加热、涂覆、干燥固化及排风时挥发、蒸发的易燃易爆蒸汽;b. 污染有机涂料的废布、纱头、棉球、防护服等及漆垢、漆尘;c. 涂料中的固体组分、粉末涂料、轻金属粉。 引火源:a. 明火(火焰、火星、灼热) :涂装作业场所内部或外部带入的烟火、焊接火花、烘干设备及灯具破裂时的明火、照明灯具的灼热表面,设备、工件、管道、散热器、电阻等表面的过高温度等;b. 摩擦冲击:工件、钢铁工具、容器相互碰撞或与地坪撞击,钢铁导管与容器破裂,机械轴承发热,风机叶轮与外壳或脱落零

51、件相互碰撞,带钉鞋与鞋底夹有外露金属件与地坪撞击等;c. 电气火花:电路开启与切断、短路、过载,行灯破裂,线路电位差引起的熔融金属,保险丝熔断,外露的灼热丝等;d. 静电放电:静电喷漆枪与工件距离过近,有机溶剂设备、容器、管道静电积累或容器、管道破裂,倾倒有机溶剂等;e. 雷电;f. 化学能:自燃(如亚麻籽油、漆垢、沾污涂料的纤维堆积蓄热) ,物质混合剧烈放热反应(如聚酯漆与引发剂) ,加热涂料时添加有机溶剂,铝热受潮产生氢气放热自燃等;g. 日光聚集。 2、爆炸:密闭空间及通风不良处所,易燃气体机粉尘积聚达到爆炸极限,遇到火源瞬间燃烧爆炸。 爆炸发生的基本条件是易燃气体及粉尘积聚达到爆炸浓度

52、和火源,爆炸性气体是自燃具备和存在的,如果爆炸性气体在爆炸极限内时,一旦遇到高温火源,就会发生火灾爆炸事故。 项目在喷漆过程及调漆间可能发生火灾、爆炸事故。 2.2.7 高处坠落危害及原因分析 高处坠落是指高处作业人员的坠落。高处作业是指凡在降落高度基准面2米以上(含2米)有可能坠落的高度进行作业。高处作业可分为4级: (1)一级:2-5米高处作业; (2)5米以上至15米高处作业; (3)3级:15米以上至30米高处作业; (4)四级:30米以上高处作业。 该项目在施工过程中存在高处作业,在生产过程中对设备、设施的维护和检修及其它临时性作业过程中存在高处作业。因此可能发生高处坠落事故。 造成

53、高处坠落事故的主要原因有: 1、高处作业的脚手架有缺陷,造成高处坠落; 2、梯子的使用不符合案情规定,造成高处坠落; 3、空洞部封闭,造成高处坠落; 4、违章搭乘载货吊具,造成高处坠落; 5、未设防护装置(完全网、栏杆)或防护栏杆不符合安全要求及未穿戴个人防护器具(安全带) ; 2.2.8 空压机(物理)爆炸危害及原因分析 1、空压机(物理)爆炸危害; 2空压机系统发生爆炸的主要部位是指空气储气罐风包和压缩机本体及供气管道。当受压容器发生爆炸时,冲击波会直接造成人员的伤亡和财产损失。 2、原因分析: 受压容器超过额定压力运行,造成的原因有: (1)安全管理是的不健全,无人操作,无操作规程,未定

54、期检修维护,空压机缸体内积碳过多等。 (2) 空气压缩机的安全阀、 释压阀、 压力表等安全保护装置失效或没有调试检测; (3)缺润滑油或油质差; (4)冷却中断,温度激增,积碳爆炸。 (5)风包,管道腐蚀,受损,机械受压强度降低。 2.2.9 中毒危害及原因分析 1、中毒场所与危害 项目在生产过程中存在有一定有害气体的扩散与排放, 存在尘、 毒作业危害。作业场所使用的油漆、稀释剂,天然气在生产过程中产生有毒漆雾或气体、有毒烟尘,会对人体造成职业危害。如调漆过程、喷漆室、烘干室、打磨过程等场所,均存在尘、毒有害因素。 中毒是指有害物质通过吸入、食入、经皮吸收对皮肤、粘膜有刺激性,对中枢神经系统有

55、麻醉作用。急性中毒:短期内吸入较高浓度可出现眼及上呼吸道明显的刺激症状,眼结膜及咽部充血、头痛、恶心、呕吐、胸闷、四肢无力、意识模糊、步态蹒跚,重者可有躁动、抽筋或昏迷,慢性中毒为长期接触有神经衰弱综合症,肝肿大,批复皲裂、皮炎。 2、中毒原因 中毒原因是有毒漆雾和粉尘进入人体体内所造成的危害,项目生产在调漆过程、喷漆室、烘干室,打磨过程是有毒漆雾和粉尘挥发较多的区域。 若无充分的通风换气,局部区域无局部通风,造成室内区域毒物浓度较高,处于有毒作业环境中。 未设吸尘装置等措施,将使得室内粉尘浓度较高,处于粉尘作业环境。 安全防护装置未配备或失效。 未定期进行有毒气体粉尘的检测。 作业人员未定期

56、进行体检等。 2.3 主要有害因素辨识 2.3.1 噪声危害及原因分析 1、噪声的来源: 本项目噪声主要来自于各种通风机,输送机,水泵,最主要的是抛丸打磨机运行时产生的振动,摩擦,碰撞,电磁声等噪声。 2、噪声的危害: 长期接触工业噪声可引起操作工人身体发生多方面健康损害及职业病。引起工人耳鸣、耳痛、头晕、烦躁、失眠、记忆力减退等症状,能引起内耳听觉神经细胞功能异常、器质性损伤而出现暂时性听阈位移、高频听力损失、语频听力损伤直至噪声性耳聋,引起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消化系统、内分泌系统出现非特异不良改变,引起工人操作时注意力下降,身体灵敏性和协调性下降、工人效率和质量降低,误操作发生率上升,将

57、导致事故的可能性增加。 3、原因分析: 设备设计选型不合理。 设备安装未达到质量标准要求。 运行中未及时检查维修,连接松动,设备的精度降低。 防噪声防震动装置未能正常使用或失效。 作业人员违章操作等。 2.3.2 高温危害及原因分析 在高温环境中作业,由于不良气象因素的综合影响,可使机体产生一系列生理功能障碍:提问调节系统、水盐代谢系统、循环系统、消化系统、神经系统。本建设项目中的天然气燃烧烘干室、户外作业等岗位存在高温危害。 高温危害及原因分析: (1)安全防护用品没有或失效或不使用; (2)防护措施不到位; (3)操作失误; (4)散热、通风不良; (5)工艺存在问题等。 2.3.3 其他

58、危害 其他危害一般指雷电危害和地震危害,本项目主要考虑雷电危害因素。 1、雷电危害原因分析 雷电是一种自然的物理性危险、有害因素,雷电有害因素是指大气雷电产生高压静电荷对地球表面及其导体进行放电,从而产生直接的和感应的高压电造成人员或设备建筑物的伤害。 造成雷击的原因, 从预防方面分析,主要是防雷电安全技术措施不全,保护装置不合格,接地电阻超过规定要求,未定期进行防雷电检测,检查。 从设计安装方面分析,建筑物,供电系统防雷电装置设计或安装不符合规定要求等。 第三章 评价单元划分与评价方法 评价单元的划分时在分析大连景特丽集成宝居配套有限公司扩建厂房项目 可行性分析报告及项目特点所存在的主要危险

59、、危害因素的基础上,根据评价目标和评价方法的需要,将系统分成有限的确定范围进行评价的单元。显然,划分评价单元是为评价目标和评价方法服务的。因此,评价单元的划分要便于评价工作的进行,有利于提高评价工作的准确性。评价单元一般以生产工艺、工艺装置、物料的特点和特征与危险、危害因素的类别、分布有机结合进行划分,还可以按评价的需要将一个评价单元划分为若干个子评价单元或更细的单元。 3.1 评价方法的介绍 根据案情预评价的目的、要求和评价对象(系统)的特点,确定本次安全预评价采用的评价方法为:预先危险性分析法(PHA) 、安全检查表法(SCL) 、事故树(FTA)分析法、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法(LEC) ,

60、工程类比法。 1、预先危险性分析法(PHA) 预先危险性分析常常用于项目在开发阶段分析生产工艺过程以及能量失控时可能出现的危险性类别、条件及可能造成的后果,其目的是辨识系统中存在的潜在危险,确定其危险等级,防止这些危险发展成事故。 该方法是一种定性分析方法, 是进一步危险性分析的先导, 能预先识别出项目(设施、生产过程中)可能存在的危险,进而采取有效措施防患于未然,该方法简单易行,经济有效。在分析系统危险性时,为了衡量危险性的大小及其对系统的破坏程度,将各类危险性划分为4各等级,见表3.1。 表3.1 危险性等级划分表 级别 危险程度 可能导致的后果 安全的 不会造成人员伤亡及系统破坏 临界的

61、 危险的 灾难性的的 2、安全检查表法(SCL) 3、事故树(FTA)分析法 4、工程类比法 3.2 评价单元的划分 划分评价单元式进行系统安全评价的基础,根据主要危险、有害因素分析,按其工艺方案、总体布置和自然条件等对工程的影响,将具有共性危险、有害因素的场所和装置划分为单元,然后分别对其进行评价。其评价单元划分为: 1、总平面布置、周边环境安全评价单元 2、结构件抛丸、打磨评价单元 3、工件上下、输送评价单元 4、调漆、喷漆、烘干评价单元 5、公用工程及辅助评价单元 6、特种设备单元 7、有毒作业危害单元 8、噪声作业危害单元 9、安全生产管理评价单元 第四章 定性、定量评价 针对建设项目

62、生产过程中所使用的主要危险物料、工艺、设备的主要危险危害进行定性、定量评价,确定危险有害程度,以指导制定有针对性的和有效的对策措施。 4.1 总平面布置及周边环境评价单元 4.1.1 概述 1、总平面布置 新建木工车间、存放场。 新建木工车间由两部分组成,跨度为24+24m,长度 m。位于 南侧,制氧站和泵房之间。 。 。 。 。 。具体布置见附件总平面布置图。 2、道路 充分利用现有厂区道路,在新建。 。 。 。 。侧布置为*米宽的道路,与原有厂区道路构成 ,满足消防、运输需求。 3、竖向布置 竖向设计采用平坡式。新建、扩建建(构)筑物所在区域地势平坦。新建、扩建建筑物室内、外地坪标高与原有

63、车间及道路标高相协调。厂区排水系统与现状协调一致。 4、绿化、美化 尽量保持厂区现有绿化面积,本次新增绿化面积 平方米。 5、运输 厂区运输以汽车运输为主,台车、叉车运输为辅。 车间内部工件运送,主要通过桥式起重机,辅以电动平车完成。厂外运输采用铁路、汽车运输方式。 4.1.2 总平面布置及常规防护评价单元安全评价 本单元安全评价采用安全表,根据安全检查表的评价,提出在设计及施工过程中应达到的基本安全生产要求。见表4.1、4.2. 表4.1总平面布置安全检查表 序号 应满足的安全要求 依据 企业选址 1 1、工业企业总平面设计,除执行本规范外,还必须执行国家有关强制性标准规定,并符合现行的防火

64、、安全、卫生、交通运输和环境保护、节能等有关标准、规范的规定。2、在抗震设防烈度六度及以上地震区、湿陷性黄土地区、膨胀土地区、软土地区和永冻土地区等特殊自然条件地区建设工业企业,尚应符合国家现行的有关规范的规定。 工业企业总平面设计规范 GB GB50187-2012第1.06条 2 厂址选择必须符合国家制定的工业布局、 城市规划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要求,按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及建设前期工作的规定进行。 工业企业总平面设计规范 GB GB50187-2012第3.0.1 3 居住区、交通运输、动力公用设施、废料场及环境保护工程、施工基地等用地,应与厂区用地同时选择。 工业企业总平面设计规范 G

65、B GB50187-2012第3.0.2 4 厂址选择应对原料和燃料及辅助材料的来源、产品流向、建设条件、经济、社会、人文、城镇现状和规划、环境保护、文物古迹保护、占地拆迁、防洪排涝、对外协作、施工条件等各种因素进行深入的调查研究,并应对其进行多方案技术经济比较后确定。 工业企业总平面设计规范 GB GB50187-2012第3.0.3 5 厂址宜靠近原料、燃料基地或产品主要销售地。并应有方便、经济的交通运输条件,与厂外铁路、公路的连接,应短捷,且工程量小。 工业企业总平面设计规范 GB GB50187-2012第3.0.4 6 厂址应具有满足生产、生活及发展规划所必需的水源和电源,且用水、

66、工业企业总平面设计规范 GB 用电量特别大的工业企业,宜靠近水源、电源。 GB50187-2012第3.0.5 7 散发有害物质的工业企业厂址,应位于城镇、相邻工业企业和居住区全年最小频率风向的上风侧,不应位于窝风地段。 工业企业总平面设计规范 GB GB50187-2012第3.0.6 8 厂址应具有较好的工程地质条件和水文地质条件。 工业企业总平面设计规范 GB GB50187-2012第3.0.7 9 厂址应满足工业企业近期建设所必需的场地面积(其建设用地应符合工业项目建设用地控制指标及其它相关规定的要求)和适宜的地形坡度。并应根据工业企业远期发展规划的需要,适当留有发展的条件。 工业企

67、业总平面设计规范 GB GB50187-2012第3.0.8 10 厂址应有利于同邻近工业企业和依托城镇在生产、 交通运输、 动力公用、修理、综合利用、发展循环经济和生活设施等方面的协作。 工业企业总平面设计规范 GB GB50187-2012第3.0.9 11 厂址应位于不受洪水、潮水或内涝威胁的地带,当不可避免时,必须采取可靠的防洪、排涝措施。 工业企业总平面设计规范 GB GB50187-2012第3.0.10 12 下列地段和地区不得选为厂址: 1 发震断层和抗震设防烈度高于九度的地震区;及海啸或湖涌危害的地区。 2 有泥石流、滑坡、流沙、溶洞等直接危害的地段; 3 采矿沉陷(错动)区

68、界限内; 4 爆破危险范围内; 5 坝或堤决溃后可能淹没的地区; 6 重要的供水水源卫生保护区; 7 国家或地方规定的风景区及森林和自然保护区; 8 历史文物古迹保护区; 9 国家规定划定的机场净空保护区域,电台通讯、电视转播、雷达导航和重要的天文、气象、地震观察以及军事设施等规定有影响的范围内; 10 很严重的自重湿陷性黄土场地或厚度大的新近堆积黄土和高压缩性的饱和黄土地段等地质条件恶劣地区; 11 具有开采价值的矿藏区; 工业企业总平面设计规范 GB GB50187-2012第3.0.12 总平面布置 13 厂区总平面应根据厂内各生产系统及安全、 卫生要求进行功能明确合理分区的布置,分区内

69、部和相互之间保持一定的通道和间距。 化工企业安全卫生设计规定HG20571-95第2.2.1条 厂区内火灾危险较高,散发烟尘、水雾和噪音的生产部分应布置在全年最小风频率的上风方位,厂前、机、电、仪修和总变配电等部分应位于全年最小风频率的下风向,厂前区宜面向城镇和工厂居住区一侧。 化工企业安全卫生设计规定HG20571-95第2.2.2 污水处理场、大型物料堆场、仓库区应分别集中布置在厂区边缘地带。 化工企业安全卫生设计规定HG20571-95第2.2.3 厂区道路应根据交通、消防和分区和要求合理布置,力求顺通。危险场所应为环行,路面宽度按交通密度及安全因素确定,保证消防、急救车辆畅行无阻。 化

70、工企业安全卫生设计规定HG20571-95第2.2.6 储存甲、乙类物品的库房、罐区、液化烃储罐宜归类分区布置在厂区边缘地带, 其储存量和总平面及交通线路等各项设计内容应符合有关规范的规定。 化工企业安全卫生设计规定HG20571-95第2.2.9 厂区道路 18 厂内建 (构) 筑物、 设备和绿化物严禁侵入铁路线路和道路的建筑限界,并不得妨碍视线。 现有已侵入限界的围墙和各种建 (构) 筑物必须拆除。拆除确有困难的永久性建(构)筑物,在其大修或改造时应予解决;未工业企业厂内铁路、 道路运输安全规程GB3487-2008 第 4.2条 拆除前应制定有效的安全措施,并在侵限处设置侵限警告标志。

71、厂内道路的平纵断面设计应符合GBJ 22的有关规定, 并应经常保持路面平整、路基稳固.边坡整齐、排水良好,并应有完好的照明设施。 工业企业厂内铁路、 道路运输安全规程 GB3487-2008第6.1.1 612跨越道路上空架设管线距路面的最小净高不得小于5 m,现有低于5 m的管线在改、扩建时应予以解决。 跨越道路上空的建(构)筑物(含桥梁、隧道等)距路面的最小净高,应按行驶车辆的最大高度或车辆装载物料后的最大高度另加 0. 5m1 m的安全间距采用,并不宜小于5m。如足够依据确保安全通行时,净空高度可小于 5 rn,但不得小于4.5 m。跨越道路上空的建(构)筑物(含桥梁、隧道等)以及管线,

72、应增设限高标志和限高设施; 工业企业厂内铁路、 道路运输安全规程 GB3487-2008第6.1.2 厂内道路应根据交通量设置交通标志,其设置、位置、形式、尺寸、图案和颜色等必须符合GB 5768的规定。 工业企业厂内铁路、 道路运输安全规程 GB3487-2008第6.1.3 易燃、易爆物品的生产区域或贮存仓库区,应根据安全生产的需要,将道路划分为限制车辆通行或禁止车辆通行的路段,并设置标志。 工业企业厂内铁路、 道路运输安全规程 GB3487-2008第6.1.4 内道路的交叉口, 高峰时间每小时机动车流量超过200辆, 或者自行车、行人流量超过 2000 人次,或者交通量比较繁忙而视线条

73、件达不到规定的要求,均应有人指挥和设置信号灯。 工业企业厂内铁路、 道路运输安全规程 GB3487-2008第6.1.6 厂内干道路与职工人数较多的生产车间相衔接的人行信道, 如跨越铁路线路,应设置人行地道或天桥。 工业企业厂内铁路、 道路运输安全规程 GB3487-2008第6.1.7 厂内道路在弯道的横净距和交叉口的视距三角形范围内, 不得有妨碍驾驶员视线的障碍物。 工业企业厂内铁路、 道路运输安全规程 GB3487-2008 第6.1.10 路面宽度9 m以上的道路,应划中心线,实行分道行车。 工业企业厂内铁路、 道路运输安全规程 GB3487-2008 第6.1.11 道路尽头设置回车

74、场时, 回车场面积应根据汽车最小转弯半径和道路宽度确定。 工业企业总平面设计规范 GB GB50187-2012第6.3.9条 1 储量大于表6.0.7规定的堆场、 储罐区, 宜设置环形消防车道。 2 占地面积大于30000m2的可燃材料堆场, 应设置与环形消防车道相连的中间消防车道, 消防车道的间距不宜大于150.0m。 液化石油气储罐区,甲、乙、丙类液体储罐区,可燃气体储罐区,区内的环形消防车道之间宜设置连通的消防车道。 建 筑 设 计 防 火 规 范 GB500162006 第 6.0.6 消防车道的净宽度和净空高度均不应小于4.0m。供消防车停留的空地,其坡度不宜大于 3%。消防车道与

75、厂房(仓库) 、民用建筑之间不应设置妨碍消防车作业的障碍物。 建 筑 设 计 防 火 规 范 GB500162006 第 6.0.9 环形消防车道至少应有两处与其它车道连通。 尽头式消防车道应设置回车道或回车场, 回车场的面积不应小于12.0m12.0m; 供大型消防车使用时, 不宜小于18.0m18.0m。 消防车道路面、 扑救作业场地及其下面的管道和暗沟等应能承受大型消防车的压力。消防车道可利用交通道路,但应满足消防车通行与停靠的要求。 建 筑 设 计 防 火 规 范 GB500162006 第 6.0.10 消防车道的布置,应符合下列要求:1与厂区道路连通,且距离短捷; 2避免与铁路平交

76、。 当必须平交时, 应设备用车道; 两车道之间的距离,不应小于进入厂内最长列车的长度;3车道的宽度,不应小于3.5m。 工业企业总平面设计规范 GB GB50187-2012第6.3.11 厂区内道路的互相交叉,宜采用平面交叉。平面交叉,应设置在直线路段,并宜正交。当需要斜交时,交叉角不宜小于45。露天矿山道路受地形等条件限制时,交叉角可适当减少。 工业企业总平面设计规范 GB GB50187-2012第6.3.13条 表4.2 常规防护安全检查表 序号 应满足的安全要求 依据 安全色与安全标志 1 厂内设置的安全标志应符合安全色GB2893-2008安全标志及其使用导则GB2894-2008

77、 安全色 GB2893-2008和 安全标志及其使用导GB2894-2008 当采用4.2中b),c),d),e)方法时, 二个标识之间的最小距离应为10m。 工业管道的基本识别色、 识别符号和安全标示GB7231-2003第4.2条 当管道采用4.2中b) ,c) ,d) ,e) 基本识别色标识方法时,其标识的场所应该包括所有管道的起点、终点、交叉点、转弯处、阀门和穿墙孔两侧等的管道上和其他需要标识的部位。 工业管道的基本识别色、 识别符号和安全标示GB7231-2003第4.5条 当采用4.2 中b) ,c) ,d) ,e)方法时,二个标识之间的最小距离应为10m。 工业管道的基本识别色、

78、 识别符号和安全标示GB7231-2003第4.3 4.2中c) ,d) ,e)的标牌 最小尺寸应以能清楚观察识别色来确定。 工业管道的基本识别色、 识别符号和安全标示GB7231-2003第4.4 物质流向的标识:a)工业管道内物质的流向用箭头表示(见附录 A 图A1中的a)图,如果管道内物质的流向是双向的,则以双向箭头表示(见附录A图A1中的b图) 。 B) 当基本识别色的标识方法采用4.2中d)和e)时,则标牌的指向就作为表示管道内的物质流向(见附录A图A1中的 c 图和 d 图) ,如果管道内物质流向是双向的,则标牌指向应做成双向的(见附录A图A1中的e图) 。 工业管道的基本识别色、

79、 识别符号和安全标示GB7231-2003第5.2 危险标识:a)适用范围:管道内的物质,凡属于 GB13690 所列的危险化学品,其管道应设置危险标识。b)表示方法:在管道上涂 150mm 宽黄色,在黄色两侧各涂25mm 宽黑色的色环或色带(见附录A) ,安全色范围应符合GB2893的规定。 c) 表示场所: 基本识别色的标识上或附近。 工业管道的基本识别色、 识别符号和安全标示GB7231-2003第6.1 工业防护栏杆及钢平台 踢脚板顶部在平台地面之上高度应不小于100 mm, 其底部距地面应不大于10 mm。踢脚板宜采用不小于100 mm2 mm的钢板制造。 固定式钢梯及平台安全要求G

80、B4053.3-2009第3部分:第3部分: 工业防护栏杆及钢平台第5.6.1条 扶手宜采用钢管,外径应不小于30 mm,不大于50 mm。采用非圆形截面的扶手,截面外接圆直径应不大于57 mm,圆角半径不小于3 mm。 固定式钢梯及平台安全要求第3部分: 工业防护栏杆及钢平台GB4053.3-2009第5.3.2 立柱宜采用不小于50 mm50 mm4 mm角钢或外径30 mm50 mm钢管。 固定式钢梯及平台安全要求第3部分: 工业防护栏杆及钢平台GB4053.3-2009第5.5.3 固定式钢斜梯 踏板应采用防滑材料或至少有不小于 25mm 宽的防滑突缘。应采用厚度不小于 4mm 的花纹

81、钢板,或经防滑处理的普通钢板,或采用25mm4mm扁钢和小角钢组焊成的格板或其他等效的结构。 固定式钢梯及平台安全要求第2部 分 : 钢 斜 梯 GB4053.2-2009第5.3.4 斜梯敞开边的扶手高度应不低于 GB4053.3 中规定的栏杆高度(5.2.1当平台、通道及作业场所距基准面高度小于 2m 时,防护栏杆高度应不低于900mm。5.2.2当距基准面高度大于等于2m并小于20m的平台、通道及作业场所的防护栏杆高度应不低于1050mm。 5.2.3在距基准面高度固定式钢梯及平台安全要求第2部 分 : 钢 斜 梯 GB4053.2-2009第5.6.7 不小于 20m 的平台、通道及作

82、业场所的防护栏杆高度应不低于1200mm。 ) 。 支撑扶手的立柱宜采用截面不小于 40mm40mm40mm 角钢或外径为30mm50mm的管材。从第一级踏板开始设置,间距不宜小于1000mm。中间栏杆采用直径不小于16mm圆钢或30mm4mm扁钢, 固定在立柱中部。 固定式钢梯及平台安全要求第2部 分 : 钢 斜 梯 GB4053.2-2009第5.6.10 斜梯内侧净宽度单向通行的净宽度宜为 600mm,经常性单向通行及偶尔双向通行净宽度宜为800mm,经常性双向通行净宽度宜为1000mm。 固定式钢梯及平台安全要求第2部 分 : 钢 斜 梯 GB4053.2-2009第5.2.1 钢斜梯

83、应采用焊接连接,焊接要求应符合 GB50205 的规定。采用其他方式连接时,连接强度不应低于焊接。安装后的梯子不应有歪斜、扭曲、变形及其他缺陷。 固定式钢梯及平台安全要求第2部 分 : 钢 斜 梯 GB4053.2-2009第4.4.1 钢斜梯与附在设备上的平台梁相连接时, 连接处宜采用开长圆孔的螺栓连接。 固定式钢梯及平台安全要求第2部 分 : 钢 斜 梯 GB4053.2-2009第4.4.3 制造安装工艺应确保梯子及其所有构件的表面光滑、 无锐边、 尖角、毛刺或其他可能对梯子使用者造成伤害或妨碍其通过的外部缺陷。 固定式钢梯及平台安全要求第2部 分 : 钢 斜 梯 GB4053.2-20

84、09第4.4.2 钢斜梯安装后,应对其至少涂一层底漆或一层(或多层)漆面或采用等效的防锈防腐涂装。 固定式钢梯及平台安全要求第2部 分 : 钢 斜 梯 GB4053.2-2009第4.5.3 固定式钢直梯 钢直梯采用钢材的力学性能应不低于Q235-B,并具有碳含量合格保证。 固定式钢梯及平台安全要求 第1部分:钢直梯GB4053.1-2009第4.1.1条 支撑宜采用角钢、钢板或钢板焊接成T型钢制作,埋没或焊接时必须牢固可靠。 固定式钢梯及平台安全要求 第1部分:钢直梯GB4053.1-2009第4.1.2 在正常环境下使用的梯子,踏棍应采用直径不小于20 mm的圆钢,或等效力学性能的正方形、

85、长方形或其他形状的实心或空心型材。 固定式钢梯及平台安全要求 第1部分:钢直梯GB4053.1-2009第5.5.3 圆形踏棍直径应不小于20 mm,若采用其他截面形状的踏棍,其水平方向深度应不小于20 mm。踏棍截面直径或外接圆直径应不大于35 mm,以便于抓握。在同一攀登高度上踏棍的截面形状及尺寸应一致。 固定式钢梯及平台安全要求 第1部分:钢直梯GB4053.1-2009第5.5.2 无基础的钢直梯,至少焊两对支撑,将梯梁固定在结构、建筑物或设备上。相邻两对支撑的竖向间距,应根据梯梁截面尺寸、梯子内侧净宽度及其在钢结构或混凝土结构的拉拔载荷特性确定。 固定式钢梯及平台安全要求 第1部分:

86、钢直梯GB4053.1-2009第5.1.1 由踏棍中心线到梯子后侧建筑物、 结构或设备的连续性表面垂直距离应不小于180 mm。对非连续性障碍物,垂直距离应不小于150 mm 固定式钢梯及平台安全要求 第1部分:钢直梯GB4053.1-2009第5.2.2 单段梯高宜不大于10 m,攀登高度大于10 m时宜采用多段梯,梯段水平交错布置,并设梯间平台,平台的垂直间距宜为6 m。单段梯及多段梯的梯高均应不大于15 m。 固定式钢梯及平台安全要求 第1部分:钢直梯GB4053.1-2009第5.3.1 梯子的整个攀登高度上所有的踏棍垂直间距应相等, 相邻踏棍垂直间距应为225 mm300 mm,

87、梯子下端的第一级踏棍距基准面距离应不大于450 mm 固定式钢梯及平台安全要求 第1部分:钢直梯GB4053.1-2009第5.5.1 固定式工业平台 通行平台的无障碍宽度应不小于 750mm,单人偶尔通行的平台宽度固定式钢梯及平台安全要求 可适当减小,单应不小于450mm。 第3部分: 工业防护栏杆及平台GB4053.1-2009第6.1.2 梯间平台(休息平台)的宽度应不小于梯子的宽度,且对直梯应不小于 700mm,斜梯应不小于 760mm,两者取较大值。梯间平台(休息平台) 在行进方向的长度应不小于梯子的宽度, 且对直梯应不小于700mm,斜梯应不小于850mm,两者取较大值。 固定式钢

88、梯及平台安全要求 第3部分: 工业防护栏杆及平台GB4053.1-2009第6.1.3 整个平台区域内应能承受不小于3kN/m2均匀分布活载荷。 固定式钢梯及平台安全要求 第3部分: 工业防护栏杆及平台GB4053.1-2009第4.4.2 在平台区域内中心距为1000mm, 边长300mm正方形上应能承受不小于1kN集中载荷。 固定式钢梯及平台安全要求 第3部分: 工业防护栏杆及平台GB4053.1-2009第4.4.3 距下方相邻地板或地面 1.2m 及以上的平台、通道或工作面得所有敞开边缘应设置防护栏杆。 固定式钢梯及平台安全要求 第3部分: 工业防护栏杆及平台GB4053.1-2009

89、第4.1.1 平台地板宜采用不小于4mm厚的花纹钢或经防滑处理的钢板铺装,相邻钢板不应搭接。相邻钢板上表面的高度差应不大于4mm。 固定式钢梯及平台安全要求 第3部分: 工业防护栏杆及平台GB4053.1-2009第6.4.1 平台应安装在牢固可靠的支撑结构上,并与其刚性连接;梯间平台(休息平台)不应悬挂在梯段上。 固定式钢梯及平台安全要求 第3部分: 工业防护栏杆及平台GB4053.1-2009第6.3 防护栏杆及钢平台应采用焊接连接, 焊接要求应符合GB50205的规定。 固定式钢梯及平台安全要求 第3部分: 工业防护栏杆及平台GB4053.1-2009第4.5.1 安装后的平台钢梁应平直

90、,铺板应平整,不应有歪斜、翘曲、变形及其他缺陷。 固定式钢梯及平台安全要求 第3部分: 工业防护栏杆及平台GB4053.1-2009第4.5.4 防护栏杆及钢平台安装后, 应对其至少涂一层底漆或一层 (或多层)面漆或采用等效的防锈防腐涂装。 固定式钢梯及平台安全要求 第3部分: 工业防护栏杆及平台GB4053.1-2009第4.6.3 固定式工业防护栏杆 当平台、通道及作业场所距基准面高度小于 2m 时,防护栏杆高度应不低于900mm。 固定式钢梯及平台安全要求 第3部分: 工业防护栏杆及平台GB4053.1-2009第5.2.1 当距基准面高度大于等于 2m 并小于 20m 的平台、通道及作

91、业场所的防护栏杆高度应不低于1050mm。 固定式钢梯及平台安全要求 第3部分: 工业防护栏杆及平台GB4053.1-2009第5.2.2 在距基准面高度不小于20m的平台、 通道及作业场所的防护栏杆高度应不低于1200mm。 固定式钢梯及平台安全要求 第3部分: 工业防护栏杆及平台GB4053.1-2009第5.2.3 防护栏杆及钢平台应采用焊接连接,焊接要求应符合GB50205的规定。当不便焊接时,可用螺栓连接,但应保证设计的结构强度。安装后的防护栏杆及钢平台不应有歪斜、扭曲、变形及其他缺陷。 固定式钢梯及平台安全要求 第3部分: 工业防护栏杆及平台GB4053.1-2009第4.5.1

92、扶手宜采用钢管,外径应不小于 30mm,不大于 50mm。采用非圆形截面扶手,截面外接圆直径应不大于57mm,圆角半径不小于3mm。 固定式钢梯及平台安全要求 第3部分: 工业防护栏杆及平台GB4053.1-2009第5.3.2 中间栏杆(横杆)宜采用不小25mm4mm扁钢或直径16mm的圆钢。 固定式钢梯及平台安全要求 中间栏杆与上、下方构件的空隙间距不大于500mm。 第3部分: 工业防护栏杆及平台GB4053.1-2009第5.4.2 防护栏杆端部应设置立柱或确保与建筑物或其他固定结构牢固连接,立柱间距应不大于1000mm。 固定式钢梯及平台安全要求 第3部分: 工业防护栏杆及平台GB4

93、053.1-2009第5.5.1 防护栏杆制造安装工艺应确保梯子及其所有构件及其连接部分表面光滑、无锐边、尖角、毛刺或其他可能对人员造成伤害或妨碍其通过的外部缺陷。 固定式钢梯及平台安全要求 第3部分: 工业防护栏杆及平台GB4053.1-2009第4.5.2 防护栏杆及钢平台安装后, 应对其至少涂一层底漆或一层 (或多层)面漆或采用等效的防锈防腐涂装。 固定式钢梯及平台安全要求 第3部分: 工业防护栏杆及平台GB4053.1-2009第4.6.3 4.1.3 安全评价小结 建设项目总平面布置应遵守 工业企业总平面设计规范 、 化工企业安全卫生设计规定的规定,同时要兼顾原有厂址的特点。其常规防

94、护应遵守安全色 、 安全布置使用导则 、 工业管道的基本识别色、 识别符号和安全标示 、 固定式钢斜梯安全技术条件 、 固定式钢直梯安全技术条件 、 固定式工业平台 、固定式工业防护栏杆等标准规范,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相应的安全要求,只要在以后的设计及生产中按国家有关要求执行,是易于达到安全要求。 4.2 抛丸清理单元安全评价 4.2.1 概述 结构件涂装前处理采用抛丸清理工艺,清除结构件表面及焊缝氧化皮,消除因焊接产生的内应力,为提高喷涂底漆附着力打下良好基础。设备除尘选用除尘效率较高的滤筒式除尘器。 4.2.2 抛丸清理单元安全检查表评价 建议在设计及生产中达到相应的安全要求(详见表4.3)

95、 。 表4.3 抛丸清理单元安全检查表 序号 检查内容 安全要求 1 设备检查 抛头与机体连接处需有防振垫片 抛头端盖合缝处需用橡皮密封,以防高速铁丸从缝隙处逸出。 抛头上的叶片必须采用对称结构。 叶片必须用定位螺钉、定位销或弹簧卡固定在抛头上。 安装抛头的部位应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保证能可靠地承受抛头工作时产生的动载荷。 室体四壁,大门内侧及接缝处均需衬以厚度大于4mm的橡胶板。 室体钢架应有良好的接地。 大门的开合处必须与抛丸器的开关联锁,保证大门关严之前,设备不能启动。 台车和转台面必须铺衬厚度大于或等于4mm的橡胶板。 台车和转台上的电气、机械传动装置均需置于台面下方,并用密封罩加以隔

96、离。 螺栓输送器、斗式提升机必须与基础连接牢固。课题应密封良好。 传动机构动作灵活可靠,其外露部分需加防护罩。 通风除尘系统必须具有良好的密封性,保证设备运转时无尘埃逸出。 2 行为检查 抛丸机未启动前,禁止打开铁丸的控制阀门。 抛丸室在个工作中,必须经常检查铁丸供应系统,以防赌塞。 调整抛头定向套时,应使铁丸的方向对准台车或转台上的铸件。 档设备发生故障时,必须立即停车,应拉开总电门手柄。 加入抛丸室中的铁丸必须过筛。 3 作业环境 运行中应无尘埃或铁丸通过缝隙逸出室外。 抛丸清理室周围3m以内不得作为其他工作场所。 散落在抛丸清理室周围的铁丸,必须经常清理。 抛丸清理室的地面应有防滑措施。

97、 4 个人防护 工作时应带好有机玻璃制成的防护面罩。 5 说明 抛丸清理室整体结构应良好,并尽可能减少撞击所产生的噪声,进行检修动火时,应办理动火手续,以免由于引燃抛丸清理室内橡胶板二发生火灾。档大门关闭时,应检查室内确认无人后方可将大门关闭。 4.2.3 安全评价小结 抛丸清理单元主要危险有害因素有:起重伤害、机械伤害、触电伤害及职业危害(粉尘、噪声) 。评价采用类比法,对该系统进行了生产单元安全性分析,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相应的安全要求,只要在以后的设计和生产中按国家有关要求执行,是易于达到安全要求。 4.3 工件上下、输送评价单元安全评价 4.3.1 概述 结构件的工件上下、输送评价单元,

98、主要是结构件工件在喷漆工艺过程中的输送,有人工手动和机械输送,如梁式起重机、悬挂输送机、移动升降机等操作过程,同时结构件在涂装车间的堆放、结构件在露天场地的堆放,需要设备将工件移动。使用有场内机动车及电动叉车等设备。由于设备的和人的因素,有可能存在车辆伤害,物体打击,起重伤害,电气危害等危险有害因素。 4.3.2 工件上下、输送单元安全评价 在工件上下、输送单元安全评价中,采用预先危险性分析对该单元的场内机动车辆危害、物体打击及起重伤害(见表4.4、4.5、4.6) 。 1、场内机动车辆危害预先危险性分析 表4.4场内机动车辆危害预先危险性分析评价表 潜在事故 危险因素 触发事件(1) 发生条

99、件 触发事件(2) 事故后果 危险等级 防范措施 备注 车辆危害 运输车辆状况不良,驾驶员素质差, 作业环境缺陷 机件失灵, 无证操作 运输车辆撞人或物体 1、运输车辆维修保养不良;2、驾驶员未进行特种作业培训, 无证上岗;3、违章操作 人员伤害 1、对驾驶员进行安全培训,做到持证上岗;2、保证运输车辆经常处于良好的技术状态;3、正确穿戴劳动防护用品。 2、物体打击伤害预先危险性分析 表 4.5 物体打击伤害预先危险性分析评价表 潜在事故 危险因素 触发事件(1) 发生条件 触发事件(2) 事故后果 危险等级 防范措施 备注 物体打击 物体坠落(装卸、 高处作业、 起重作业等) 1、高处有未被

100、固定的浮物因北碰或风吹等坠落; 2、高处作业时工具抛掷;3、起重,高处作业时高处对象未固定牢靠而坠落;4、设施倒塌;5、设施、设备存在缺陷。 坠落物击中人体 1、违章作业;2、未戴安全帽;3、在起重或高处作业区域行进或逗留;4、在高处有浮物或设施不牢固将要倒塌的地方进行或停留。4 人员伤害 1、进入施工区间应佩戴安全帽;2、不要在起重或高处作业区域行进或逗留;3、不要好在高处有浮物或设施不牢固将要倒塌的地方行进或停留。 3、起重伤害预先危险性分析 表4.6起重伤害预先危险性分析表 设备设施 触发事件(1) 发生条件 触发事件(2) 事故后果 危险等级 防范措施 备注 行车 1、轨道的强度和刚度

101、不够, 稳定性差, 是的轨道运输过程中出现轨道断裂。2、长期起吊作业会使吊钩出现裂纹或断裂,如果对吊钩进行补焊, 很容易产生起吊伤害。3、长期起吊作业使得钢丝绳捻距内断丝数超过总丝数的10%,如果日常检查检测不到位,查不出事故隐患,容易使起吊过程中重物坠落伤害。 4、在起吊过程中由于小车脱落也会对人员造成物体打击。 5、导论的直径过大或者其质量不佳,可能会出现脱轨。 坠落物击中人体 1、未带安全帽。2、在起重作业区域作业或逗留。3、在高处有浮物或设施不牢固。 人员伤亡 1、行车在安装完毕后必须经过相关部门验收。2、定期对轨道进行检查,浸湿清除杂物。4、制定相关安全操作规程。5、钢丝、吊钩应定期

102、进行检查,对于有损害迹象的,及时进行检修。6、在可能发生坠落的区域设置安全标志。 运输链 1、轨道的强度和刚度不够, 稳定性差, 使得轨道运输过程中出现轨道断裂。2、导轮的直径过大或者其质量不佳, 可能会出现脱轨。3、牵引链条由于质量问题或者啮合及那句过大, 使得连接不牢固。4、悬链跨越地面通道或人员上方未装防护网 坠落物击中人体 1、未戴安全帽。2、在起重作业区域作业或逗留。3、在高处有浮物或设施不牢固。 人员伤亡 1、所有空中悬链,凡悬挂工件的或不悬挂工件但有吊钩的,应在悬挂链上装设桥式安全网。2、运输链的运输速度大于0.3m/s时, 应装设有安全网;行程速度小于0.3m/s时,在运输链掉

103、头处、转向处设安全网。3、空中悬链系统设置桥式网,设置维修平台,采取二 次保护保护。4、升降机应该定期进行安全质量检测,避免超期运载和带故障工作。5、在可能发生坠落的区域设置安全标志。 4.3.3 安全评价小结 工件上下、输送单元存在的主要危险和有害因素:起重伤害、物体打击、车辆伤害为主。在该单元中采用预先危险性分析,只要在以后的设计和施工及生产中按国家的有关要求执行,并按照提出的防范措施落实,是易于达到安全要求。 4.4 调漆、喷漆、烘干评价单元安全评价 4.4.1 概述 苯评价单元,主要进行喷涂的前期准备(调漆) ,底漆、面漆喷漆,烘干等工作过程。在这个单元中,由于有毒物质的存在和人员操作

104、原因或安全措施装备原因等,主要我先有害因素为中毒、火灾、爆炸(化学性) 、高温伤害等危险有害因素。 4.4.1 调漆、喷漆、烘干单元安全评价 中毒、火灾、爆炸(化学性) 、高温伤害预先危险性分析。 表 4.7中毒、火灾、爆炸(化学性) 、高温伤害预先危险性分析表 事故 设备设施 触发条件(1) 发生条件 触发事件(2) 后果 等级 防范措施 火灾爆炸 调漆间、喷漆室、烘干炉 1、 故障泄漏: 1)调漆罐、 管线等破裂; 阀门、 法兰等泄漏;2)转动设备 (如搅拌器) 等动密封处泄漏;3)原料的高位槽、 仪表连接处泄漏;4)撞击或人为破坏等造成容器、 管道等破裂而泄漏。2、运行泄露:1)超温、

105、超压造成破裂、泄漏;20不能及时交换,能量大量积蓄造成烘干炉破裂、泄漏;3)物理的骤冷、 急热造成破裂、 泄漏; 易燃易爆物质(油漆) ,遇明火, 高温 1、明火:1)点火吸烟;2)抢修、检修时违章动火,焊接时未按有关规定动火;3)物质过热引起燃烧;4)其他火源,电动机相间短路等;5) 其他火灾引发二次火灾等。2)火花:1)穿带钉皮鞋;2)用钢制工具敲打设备、管道、产生撞击火花;4) 电气线路陈旧老化或受到算坏产生短路火花;5)静电放电;6)雷击(直接雷击、雷电二次作用、沿着电气线路、金属管道侵入) ;7)车辆未带阻火器等。8)焊、割、打磨产生的火花等。 财产损失,人员伤亡 1、控制与消除火源

106、:1)严禁吸烟、携带火种、穿带钉皮鞋等进入易燃、易爆区;2)动火必须严格按动火手续办理动火证,并采取有效防范措施;3)使用防爆型电器,如防爆手电,进入设备使用安全电压(12V) ;4)严禁钢制工具敲打、撞击、抛掉;5)按规定要求采取防静电措施,安装避雷装置;6)运送原料的机动车辆必须配带完好的阻火器,正确行使;7)转动设备部位要保持清洁, 防止因摩擦引起杂物等燃烧。2、严格控制设备质量及其安装质量:1)泵、阀、管线等设备及其配套仪表要选用合格产品,并把好安装质量关;2)管道等有关设施在投产前要按要求进行试压;3)对设备、管线、阀、仪表等要定期检查、保养、维修,保持完好状态;4)按规定要求,在易

107、燃、易爆场所选用防爆电器设备;5)按规定要求,安装电气线路及可燃气体报警,并定期进行检查、维修、保养,保持完好状态。3、加强管理,严格工艺纪律:1)严格要求职工自觉遵守各项规章制度、操作规程、严守工艺纪律,防止工艺参数发生变化;2)坚持巡回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如消防及救护设施是否完好,贮槽、管线、进出料截止阀、自动调节阀有否泄露、消防管道、地沟等是否畅通;4)安全设施要齐全完好,配齐安全设施,如消防设施等,并保持完好。 毒物伤害 调漆间、喷漆室(甲苯、二甲苯) 1、油漆为易挥发物质, 这些物质也包括甲苯、二甲苯, 密封装置发生泄漏。 2、无通风设施或风量不够。3、毒物浓度检测仪器失灵。 1

108、、油漆泄漏超过容许浓度。 2、毒物摄入人体 1、 工人没有佩戴恰当防护用品。2、防护用品选型不对或使用不当。 人员中毒或职业病 1、选择毒性低的油漆。2、加强通风,毒物浓度较高的地方应设置局部排风设置及空气净化处理装置。3、要正确佩戴相应的防毒过滤器和穿戴好劳动防护用品,如防毒面罩。4、定期检测作业区域有毒浓度。5)在浓度较高的区域装设毒物浓度检测仪器。6、对工人进行定期检查,积极预防职业病。7、对有毒作业场所工人进行岗位轮换。 高温伤害 烘干炉 1、烘干炉边较其它区域温度较高。2、无通风系统或通风作业环境温度高于工人没有佩戴恰当防护用品。2、防护用品现行不对或人员健康受损 1、加强通风。2、

109、设置休息室,室内安装空调调节温度。3、工人作业时配备必要的防护用品。4、对工人进行定期检查,积极预防职业病。5、对高温作不良 自然环境温度 使用不当。 业场所工人进行岗位轮换。 4.4.3 安全评价结论 调漆、喷漆、烘干单元存在的主要危险和有害因素:火灾爆炸、中毒危害、高温伤害为主。在该单元采用预先危险性分析,只要在以后的设计和施工中按国家有关要求执行,并按照提出的防范措施落实,是易于达到安全要求。 4.5 公用工程及辅助设施评价单元 4.5.1 概述 公用系统是指供电、供水、供气、通风、污水处理等系统。 供电:新建建筑物10/0.4kV变配电系统。涂装车间等采用电缆桥架放射式配电,对于大型用

110、电设备设专回路供电。 供水:采用DN100自来水给水管,供水压力0.3Mpa。 供气: (1)天然气:由市政天然气中压管道通过厂区天然气中压管网供应。车间供应采用天然气中压管网,设备前调压。天然气主要用于喷漆线加热、烘干。 (2)压缩空气:空气经喷油螺杆压缩机后,进入PS微粒过滤器,除去空气中的大部分灰尘和油气,经过冷冻式干燥器,除去空气中大量水分,再经过凝聚过滤器使空气中的含油量0.01PPm,含尘量0.01以下,压力露点达到2,最后通过储气罐接至厂区压缩空气管道。 排水:生活污水经化粪池处理后,排入市政污水管网集中处理;生产废水主要是涂装车间产生的废水,在涂装车间辅房内设置组合式工业废水处

111、理机进行处理,达到皂素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中三级规定后排入市政管网。 通风:厂房采用自然通风为主,辅以屋顶送、排风机械全面通风换气方式。 4.5.2 公用工程及辅助设施单元安全评价 电气子单元预先危险性分析 表4.8电气子单元预先危险性分析表 危害 阶段 起因 影响 级别 对策 触电伤亡 运行 电气设备和装置的金属外壳保护性基地失效、内部绝缘损坏时 人员触电伤亡 2-3 1、经常检查接地是否良好可靠;2、定期检测接地电阻,接地电阻应小于4。 燃爆 运行 任意改变大型电气设备的过电流、过电压、 超温等机电保护的设定值 设备损坏、燃爆 2-3 不得任意改变各种继电保护的设定值。 燃爆 运行 无防雷

112、、防静电措施,遇雷击或经典积聚。 人员伤亡、设备损坏 3 按规定设防雷、防静电措施 燃爆 运行 防雷、防静电接地失效,遇雷击或经典积聚。 人员伤亡、设备损坏 3 防雷、 防静电接地装置每年至少检测一次接地电阻 伤亡 运行检修 部熟悉电气设备的人员乱动或擅自修理电气设备 人员伤亡、设备损坏 3 1、严禁无关人员乱动电气设备;2、电气设备的检修应由持证电工进行。 伤亡 事故 电气设备着火用泡沫灭火器或水去灭火 人员伤亡、设备损坏 2-3 电气设备着火用1211干粉或四氧化碳灭火器灭火。 燃爆 运行 电缆沟防火、 防爆或防鼠性能不良 人员伤亡、设备损坏 2-3 加强电缆沟防火、 防爆及防鼠措施。 燃

113、爆 运行 易燃、易爆场所使用电机、电器设备不防爆或防爆性能下降, 可能产生火花 人员伤亡、设备损坏 2-3 1、易燃、易爆场所使用防爆电机、电器;2、电器检验防爆性能。 燃爆 运行 在易燃易爆区域任意接临时开关、按钮等电气设备 人员伤亡、设备损坏 2-3 严禁在易燃易爆区域任意接临时开关、按钮等电气设备 触电 检修 携带式照明灯具的电源电压不符合要求 电击伤人 2-3 用36V以下安全电压 触电事故预先危险性分析评价表 表4.9触电事故预先危险性分析评价表 事故 因素 触发事件(1) 发生条件 触发事件(2) 后果 等级 防范措施 人员触电 各类电器绝缘损坏、漏电、1、绝缘损坏、老化造成设备漏

114、电;2、安全距离不够(如架空线路、室内线路、变配电设施、用电设备及检修的安全距1、 人体接触带电体; 2、 安全距离不够,引起1、手及人体其他部位、随身金属物品触及带电体,或因空气潮湿、安全距离不够,造成电击穿;2、电气设备漏电,如电焊机使用保管不良,一次、二人员伤亡,引发二次事故 1、 设备设施有良好的接地接零保护系统; 2、 对室内配电装安全距离不够、雷击 离) ;3、手持电动工具类别选择不当,疏于管理;忽视保护接地;4、建筑结构未做到“五防一通”(及防火、防水、防漏、防雨雪、 防小动物和通风良好) ;5、防护用品和工具质量缺陷使用不当。 电击穿;3、 通过人体的电流时间超过50mA/S;

115、4、 设备外壳带电。 次绕组损坏,利用金属结构、管线或其它金属物做焊接回路等;3、电气设备金属外壳(不带电) 接地不良; 4、 防护用品、电动工具验收、检验、更新程序有缺陷;5、防护用品、电动工具使用方法未掌握;6、电工违章操作;7、雷电(直接雷、感应雷、雷电侵入波) 。 置防护隔板或防护围栏; 3、 设置安全标志;4、 操作时正确佩戴防护用品,严格按规程操作。 天然气导致的火灾爆炸事故预先危险性分析 表4.10天然气导致的火灾爆炸事故预先危险性分析表 类型 设备 触发事件(1) 发生条件 触发事件(2) 后果 等级 防范措施 火灾爆炸 天然气输送管道 1、天然气管线等破裂;阀门、法兰等泄漏;

116、2、撞击或人为破坏等造成阀门、管道等破裂泄漏。3、仪表连接处泄漏 易燃易爆物质(天然气) 、 遇明火高温 1、明火;1)点火吸烟;2)抢修、检修时违章动火,焊接时未按有关规定动火;3)物质过热引起燃烧;4)其他火源、电动机相间短路等;5)其他火灾引发二次火灾等。2、火花:1)穿带钉皮鞋;2)用钢制工具敲打设备、管道,产生撞击火花;3)电器火花;4)电气线路陈旧老化或受到损坏产生短路火花;6)雷击(直接雷击、雷电二次作用、沿着电气线路、金属管道侵入) ;7)车辆未带阻火器等。8)焊、割、打磨产生的火花等。 人员伤亡,财产损失 1、控制与消除火源:1)严禁吸烟、携带火种、穿带钉皮鞋等进入易燃、易爆

117、区; 2) 动火必须严格按动火手续办理动火证,并采取有效防范措施; 3) 使用防爆型电器,如防爆手电,进入设备使用安全电压 (12V) ; 4) 严禁钢制工具敲打、撞击、抛摔;5)按规定要求采取防范措施, 安装避雷装置; 6) 运送原料的机动车辆必须佩戴阻火器,正确行使;7)转动设备部位要保持清洁,防止因摩擦引起物质燃烧。 2、 严格控制设备质量及其安装质量:1)泵、阀、管线等设备及其配套仪表要选用合格产品,并把好安装质量关; 2) 管道等有关设施在投产前要按要求进行试压; 3) 对设备、管线、阀、仪表等要定期检查、保养、维修、保持完好状态; 4) 按规定要求,在易燃、易爆场所选用防爆电器设备

118、; 5) 按规定要求,安装电气线路及可燃气体报警,并定期及逆行检查、维修、保养、保持完好状态。3、加强管理、严格工艺纪律: 1) 严格要求职工自觉遵守各项规章制度、操作规程,验收工艺纪律,防止工艺参数发生变化; 2) 坚持巡回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如消防及救护设施是否完好,贮槽、管线、进出料截止阀、 自动调节阀有否泄露,消防通道、地沟等是否畅通; 3) 检修时, 必须做好与其他部分的隔离,并且清洗要彻底干净,检查合格后,在现场有专人监护及通风良好的情况下方能动火; 4) 加强培训、 教育、考核工作。 4、 安全设施要齐全完好、 配齐安全设施,如消防设施等,并保持完好。 空压站安全检查表 表4

119、.11空压站安全检查表 序号 内容 安全要求 1 站房的位置、 建筑与结构 避免靠近散发爆炸性、腐蚀性有害气体及粉尘的场所,并位于上述场所全年风向最小频率的下风侧。 站房与建筑物、构筑物的最小间距应符合如下规定:1)与露天堆煤场和散发尘埃的场所大于或等于50m。2)与乙炔站和煤气站距离应大于或20 m。3)与居民建筑和公共建筑物距离应大于50m。4)与厂外铁路中心线距离应大于或等于50m。5)与厂内铁路中心线距离应大于或等于10 m。6)与厂外公路路面边缘距离应大于15 m。7)与厂内路路面边缘距离应大于5 m。 2 站内的布置 空气压缩机站属戊类生产建筑物,档单台机组容量不大于20m3/mi

120、n时,应采用不低于四级耐火等级的建筑;大于20m3/min时,营采用不低于三级耐火建筑。 机器间的空压机布置,其通道宽度因不小于有关规定。 站房内设备和辅助装置的布置,均应不影响站房的自然通风和采光,站房的门窗向外开。 站内一般不贮油料,若要存放,可放一周的用油量。 贮气罐的基础应高出地平面, 相邻两贮气罐之间的净距不小于1m, 立式贮气罐预计其间外墙净距不小于贮气罐高度的一半。 3 空压机 站外管道漆色按照规定,并画出介质流动方向。 机身、曲轴箱等主要受力部件严禁有影响强度和刚度的缺陷,并无棱角、毛口,所有的紧固件及递交螺母等必须拧紧,并有放松措施。 空压机必须有自己清晰的铭牌和安全、润滑、

121、指示标志。 1、凡一、二级气缸排气压,储气储气压,空气机组传动机构润滑处应装压力计、吸气过滤器后米娜气压,空气机组冷却水进口处应装压力表。压力表精度不低于2.5级。液压表量程为工作压力的1.4-2倍,气压表为额定工作压力的1.5-3倍,表盘直径不小于100mm,卸压和指针应回零位。压力表刻度盘应标明最高压力警戒红线且铅封时。压力表装于容器本体,表与本体间装有三通旋塞,且垂直装于管段上。2、凡一、二级气缸进气、二级气缸排气,空气压缩机机组传动机构润滑油应装温度求计。冷却水总进水管,空气压缩机机组冷却排水应装温度计。温度计应清晰可靠,符合设备运行要,严防超温。3、凡一、二能冷却器、油水分离器、贮气

122、罐、压缩机与切断阀门之间等应装安全阀。安全阀启动时所能通过的流量,必须大于空压机的排气量,且启阀灵敏可靠。安全阀垂直安装在容器本体或管道气相界面位置,且有铅封。4、空压机组旁应装设紧急停车按钮保护装置。5、外露的联轴器、皮带传动装置等放置部位必须设置防护罩或护栏。6、电气设备符合安全要求,接地电阻小于或等于4,避雷接地电阻小于或等于10。7、检查和修理所用的移动式和固定式局部照明灯具,其电压应不大于36V。8、使用高压供电的同步电动机周围应有木质栏杆,高压开关柜的操作间应备橡皮绝缘垫、耐压手套及绝缘工具。9、站内的地沟应补设盖板,高出地面2m以上的固定操作平台、站外的冷却水池等均应设置高度不低

123、于1050mm且结构牢固的防护栏杆,其下部有不小于150mm的底护板。 根据空压站所在环境的尘埃条件,空气压缩机的吸气系统必须装过滤装置。 二级气缸必须设有二级空气冷却器,不得将未经冷却的空气直接送入贮气罐。 空压机与贮气罐的进口处,必须设有止回阀和截止阀。 贮气罐与供气总管之间应装切断阀门。 4 压缩空气管道 压缩空气管道应采用钢管,切断阀门的直径大于50mm时,应采用闸阀。 压缩空气管道的连接,除与设备,阀门等处用法兰或螺纹连接外,应用焊接。 厂(区)埋地、架空敷设的压缩空气管道与建筑物、构筑物、交通线路、架空导线及其它架空和埋地管线的水平、交叉净距等,均应符合TJ29-78压缩空气站设计

124、规范的规定。 5 给水和排水 水冷系统必须畅通,不得有内泄外漏现象 水质硬符合PH值6.5-9.5之间,混浊度不大于100mg/L,含油量不大于5mg/L,有机含量不大于25mg/L。 冷却水供应温度不高于30,排水温度不高于40. 空压机的排水管必须装设漏斗或水流指示装置。 6 作业环境 站内必须设置费油收集器以防环境污染。 站内噪音不应超过85dB(A),若超过时,可采取消音、隔音或带护耳器。 站内照明度不低于30lx。 排放的费油、废水应符合GBJ4-73工业“三废”排放标准规定。 机房内不准防止易燃易爆品 4.5.3 安全评价结论 公共工程及辅助设施评价单元存在的主要危险和有害因素:电

125、气火灾、天然气泄漏导致的火灾及爆炸、压力容器爆炸、触电伤亡为主。在该单元采用预先危险性分析和安全检查表, 只要在以后的设计和施工及生产中按国家有关要求执行,并按照提出的防范措施落实,是易于达到安全要求。 4.6 特种设备安全评价 苯建设项目中应列入特种设备管理范围的游电动双梁起重机、 其跨度22.5米,高度我i8.8mi,载重分别为10t和16t,悬挂输送机、移动升降机,场内电动平车,10(m3/min)和7.7(m3/min)螺杆式空压机各一台等。 特种设备安全评价采用安全检查表法。建议在设计及生产中达到相应的安全要求。 表4.12 特种设备及人员安全管理评价检查表 序号 安全要求及措施 1

126、 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应当使用符合安全技术规范要求的特种设备 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第二十四条 2 特种设备在投入使用前或者投入使用后30日内,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应当向直辖市或者设区的市的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登记。 登记标志应当置于或者附着于该特种设备的显著位置。 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第二十五条 3 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应当建立特种设备安全技术档案。 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第二十六条 4 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应当对在用特种设备进行经常性日常维护保养, 并定期自行检查。 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对在用特种设备应当至少每月进行一次自行检查, 并作出记录。 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应当对在用特种设备的安全附件、 安全保护装置、

127、测量调控装置及有关附属仪器仪表进行定期校验、检修,并作出记录。 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第二十七条 5 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应当按照安全技术规范的定期检验要求, 在安全检验合格有效期届满前1个月向特种设备检验检测机构提出定期检验要求。 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第二十八条 6 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应当制定特种设备应急预案。 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应当制定事故应急专项预案,并定期进行事故应急演练。 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第六十五条 7 特种作业人员,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经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考核合格,取得国家统一格式的特种作业人员证书,方可从事相应的作业或管理工作。 8 特种作业人员在作业过程中发现事故隐患或

128、者其他不安全因素, 应当立即向现场安全管理人员和单位有关人员和单位有关负责人报告。 9 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应当建立健全 评价小结:采用类比法,对特种设备进行安全评价,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相应的安全要求,只要在以后的设计和施工及生产中按国家有关要求执行,并按照提出的防范措施落实,是易于达到安全要求。 4.7 有毒作业危害安全评价 涂装过程中所使用的油漆及稀释剂,作业人员处于有毒作业环境中,评价方法采用作业分级法。 方法简介 有毒作业分级依据三项指标,即毒物危害程度级别、有毒作业劳动时间、毒物浓度超标倍数(分别用D、L、B表示) ,计算出分级指数(C=DLB) ,对照分级级别表4.13,确定出有毒作业

129、级别。 表4.13 分级级别 指数范围 级别 C0 0级别(安全作业) 0C6 一级(轻度危害作业) 6C24 二级(中度危害作业) 24C96 三级(高度危害作业) C96 四级(极度危害作业) D毒物危害程度级别权系数;取值12,见表4.14 表4.14毒物危害程度级别权系数 毒物危害程度级别 D (极度危害) 8 (高度危害) 4 (中度危害) 2 (轻度危害) 1 L有毒作业劳动时间权系数;取值23,见表4.15 表4.15有毒作业劳动时间权系数 有毒作业劳动时间(小时) L 2 1 25 2 5 3 B毒物浓度超标倍数计算见下式: B=McMs -1 式中Mc测定的毒物浓度均值,mg

130、/m3; Ms该种毒物在GBZ2-2002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中的最高容许浓度,mg/m3。取值为50 mg/m3。 由于建设项目所有毒物设计浓度均在 GBZ2-2002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表中的时间加权容许之内,即B毒物浓度超标倍数1,故分级指数 C(DLB)6,对照分级级别表 4.9,确定出有毒作业级别为二级(中度危害作业) 。 评价小结:有毒作业危害程度分级结果为二级(中度危害作业) 。档采用先进工艺技术,采取密闭性操作,保持通风系统可靠高效,人员严格按照操作规程作业,是能够做到安全作业的。 4.8 噪声作业危害评价 该项目噪声主要来自于抛光过程的砂光机以及空压机及排风设

131、备等,据可研报告 介绍, 设备噪声源较强, 但无具体数据。 不能用 噪声主要分级 LD80-1995进行噪声作业危害程度分级的定性定量评价方法。 但项目预防噪声应采取综合治理措施: 主要风机、水泵,采用减振支座及隔声罩;抛光室噪声较大,根据工业企业卫生设计标准规定,周围的工人可以采用有效的个人防护措施。 对工艺设备选型时尽可能采用低噪音的设备, 对产生振动的设备采取减振基础及隔声措施。加强对噪声的检测,作业人员的体检等。 评价小结:项目如采取综合治理措施,其噪声作业危害程度较小。 4.9 安全生产管理评价 根据有关法律、法规和技术标准的相关要求,借鉴同类企业管理经验,用类比法对安全生产管理单元

132、进行评价。从企业安全管理机构,安全管理制度,安全培训,安全资金投入,安全检查等方面提出如下要求,见表4.16。 4.16 安全生产管理检查表 序号 项目 安全管理措施及要求 1 安全机构 应设置安全生产管理机构或配备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 2 安全生产 1)建立、健全企业主要负责人、职能机构及各岗位人员安全生产责任制。 2)有各项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及档案(安全件检查制度、爆炸危险物品管理制度、安全教育培训制度、交接班制度、有毒有害气体检查制度、伤亡事故报告处理制度、安全技术措施专项费用管理制度、安全奖惩制度) 。 3)有规范完善的主要规程和各工种岗位操作规程。 4)按规定为从业人员提供符合国家标

133、准或行业标准的劳动防护用品,并监督、教育从业人员按使用规则佩戴、使用。 3 安全教育和培训 1)所有生产作业人员,每年都要接受必要的安全生产教育培训。 2)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应当由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对其安全生产知识和管理能力进行考核,考核合格后,持证上岗。 3)特种作业人员应持证上岗。 4)新员工上岗前必须经过“三级”安全教育,并考试合格。调换工种的人员须接受新岗位安全操作教育的培训,考试合格后,持证上岗。 5)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或使用新设备,必须对有关人员进行专门的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 4 事故预防 1)制定和实施苯单位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2)对存在的各类事故隐患,要及时进行整

134、改,并有记录、整改和处理的档案。对暂时无法完成整改的,必须有切实可行的监控和预防措施。 5 技术资料 企业应有作业规程,特种设备管理档案等。 6 安全资金 有安全资金投入计划,并足额投入。 评价小结:只要能按有关要求设置各级安全机构,建立各项规章制度,依法按章操作,加强管理,可有效第控制安全事故的发生。 第五章 建设项目安全对策措施及建议 5.1 总图布置和建筑方面安全措施 1、对于爆炸危险场所如喷漆室,烘干室其建筑结构、电气设备和照明灯具等需按火灾和爆炸危险环境电力装置设计规范GB50058-1992进行设计。 2、涂装车间通风净化的气流组织应满足涂装作业安全规程 涂漆工艺安全及其通风净化G

135、B6514-1995的要求。 3、总体布局要求合理,物流保持通畅应在总体规划的基础上,根据工业企业的性质、规模、生产流程、交通运输、环境保护,以及防火、安全、卫生、施工及检修等要求,符合工业企业总平面设计规范 (GB50187-93,1994.5.1实施) 。 4、主要厂房的四周有环形通道,有贯穿的消防通道。各厂房与周围建、构筑物的安全距离均大于18.0米,保证消防车畅通运行。 5、按工艺流程合理布置厂房,做到功能区明确、道路通畅、物流高效。 6、动力设施(空压站、变配电所等)集中布置。 7、 涂装车间的布置应满足纵向横向布置,且其车间主通道及车间过道应符合涂装安全生产通则的标准。 5.2 防

136、火、防爆对策措施 1、调漆间、喷涂、过程中防火防爆 (1)防止易燃易爆物质形成 防止可燃物质、助燃物质(空气、强氧化剂) ,引燃能源(明火、撞击、炽热物体、化学反应热等)同时存在;防止可燃物质、助燃物质混合形成的爆炸性混合物(在爆炸极限范围内)与引燃能源同时存在。 1)采用先进工艺技术:在工艺上可行的情况下,充入惰性气体,在生产过程中不用或少用易燃易爆物质, 如用不然或不易燃烧爆炸的有机溶剂取代易燃的苯、汽油,根据工艺条件选择沸点较高的溶剂等。 2)加强密闭:为防止易燃气体、蒸汽和可燃性粉尘与空气形成爆炸混合物,应设法使生产设备和容器尽可能密闭操作。 3)加强通风排气。 (2)消除、控制引燃能

137、源 我预防火灾及爆炸灾害,对点火源进行控制是消除燃烧三要素同时存在的一个重要措施。引起火灾爆炸事故的能源主要有明火、高温表面、摩擦和撞击、绝热压缩、化学反应热、电气火花、静电火花、雷击和光热射线等。在有火灾爆炸危险的生产场所, 对这些着火源都应引起充分的注意,并采取严格的控制措施。 正确选用电气设备。具有爆炸危险场所应按规范选择防爆电气设备;按规范选择合理的安装位置,保持必要的安全距离;加强维护保养检修,保持电气设备正常运行:包括保持电气设备的电压、电流、温升等参数不超过允许值,保持电气设备足够的绝缘能力,保持电气连接良好等:通风:在爆炸危险场所,保证良好的通风装置,降低爆炸性混合物的浓度:采

138、用耐火 设施,提高耐火性能;电气设备接地。 (3)有效监控,及时处理 在可燃气体、蒸汽可能泄漏的区域设置检测报警仪,这是检测空气中易燃易爆物质含量的重要措施。 档可燃气体后液体万一发生泄漏而操作人员尚未发现时,检测报警仪可在指定的安全浓度范围内发生报警,便于及时处理泄漏点,从而避免发生重大事故。 (4)危险作业场所的设备,应建档管理,计划检修、指定专人维护。 (5)喷漆室(柜) 、通风净化设备和电气装置,应每年至少进行一次通风系统效能技术鉴定、电气安区技术鉴定,并将鉴定结果计入档案。 (6)喷漆设备和具有通风净化设施的设备,应定期检查和清理。 (7)应及时清理废物、废料、漆垢。 2、电力变压器

139、的防火防爆 (1)不能过载运行。 (2)经常检查绝缘油质。 (3)防止变压器铁芯绝缘老化损坏。 (4)防止因检修不慎破坏绝缘。 (5)保证导线接触良好。 (6)防止雷击。(7)短路保护。 (8)保持良好的接地。 5.3 预防中毒的对策措施 生产装置应密闭化、管道化,尽可能实现负压生产,防止有毒物质泄漏、外逸。 1、工艺设备、装置、喷漆室、通风净化设备和电气装置,应每年至少进行一次通风系统效能技术鉴定、电气安全技术鉴定,并将鉴定结果计入档案。 2、喷漆设备和具有通风净化设施的设备,应定期检查和清理。生产过程中采用机械化、程序化和自动控制可使作业人员不接触或较少接触有毒物质,防止误操作造成的中毒事

140、故。 3、通风净化:应设置必要的机械通风排毒、净化(排放)装置,使工作场所空气中有毒物质浓度限值到规定的最高容许浓度值以下。 4、 应急处理: 对有毒物质泄漏可能造成的重大事故的设备和工作场所必须设置可靠地事故处理装置和应急防护设施。 应设置有毒物质事故安全排放装置(包括储罐) 、自动检测报警装置、连锁事故排毒装置,还应配备事故泄漏时的解毒(含冲洗、稀释、降低毒性)装置。 根据有毒物质的性质,有毒作业的特点和防护要求,在有毒作业环境中应配置事故柜、急救箱和个人防护用品(防毒服、手套、鞋、眼睛、过滤式防毒面具、长管面具、空气呼吸器、生氧面具等) ,个体冲洗器、洗眼器等卫生防护设施的服务半径应小于

141、15m。 5、 涂装作业场所的劳动安全卫生防护设施, 应能够满足涂装工艺的劳动安全卫生要求;符合国家有关的劳动安全卫生标准。 6、涂装作业场所的设备,应建档管理、计划检修、指定专人维护。 7、涂装作业人员,应每年进行一次职业健康检查。 8、应给涂装作业人员发放专用清洗剂,禁止用含苯有机溶剂洗手。 9、 在生产设备密闭和通风的基础上实现隔离 (用隔离室将操作地点与可能发生重大事故的剧毒物质生产设备隔离) 、遥控操作。 10、配备定期和快速检测工作环境空气中有毒物质浓度的仪器,有条件时应按装自动检测空气有毒物质浓度和超限报警装置。 11、采取防毒教育、定期检测、定期体检、定期检查、监护作业、急性中

142、毒及缺氧窒息抢救训练等管理措施。 12、工艺过程的危险、有害因素,有毒物质的名称、数量和最高允许浓度应有明显标示规定。 5.4 物体打击对策措施 1、对可能发生物体打击区域架设防护装置。 2、给操作人员发放了劳动防护用品。工人基本能按规定使用劳动保护用品。 3、生产车间,班组建立了安全监督员,并能履行职责。 4、工件物料运输,堆放建立了安全措施。 5、特种作业人员进行了专门的培训教育。 6、特种设备的操作人员进行了专门的培训教育。 7、车间人员安全通道设有标示。 8、电气进行安全质量检测,避免超期运载和带故障工作。 9、应定期对机械进行维护、保养,定期对轨道进行检查,及时消除杂物。 10、钢丝

143、绳、吊具应定期进行检查,对于有损害迹象的,及时进行检修。 11、有可能发生坠落的区域设置安全标志。 12、所有空中悬链,凡悬挂工件的或不悬挂工件但有吊钩的,应在悬链上装设桥式安全网。 13、运输链的运输速度大于 0.3m/s 时,应装设 有安全防护网;速度小于0.3m/s时,在运输链掉头处、转向处设安全防护网。 14、空中悬链系统设置桥式安全网,设置维修平台,采取二次保护。 5.5 机械伤害防护措施 1、机械设备设计选型先进,安全性能可靠产品,保护装置齐全。 2、 凡机械加工等工种均必须按规定发放劳动保护用品, 工人必须穿戴好工作服、工作鞋、工作帽。 3、机加工设备应安装防护连锁装置。 4、切

144、实抓好职工培训。 5、操作规程应悬挂于车间工房。 6、杜绝人的不安全行为,抓好现场安全监督。 7、集中注意力,工作时应注意观察。 8、转动部位应有防护罩。 9、机械手等危险场地周围应设防护栏,或设置光电保护系统,档人员进入危险作业区域内时会发生报警。 10、机械设备定期检查、检修、保证期完好状态。 11、进行设备检修作业,要严格执行设备检修作业的各类规定,采取相应安全措施,如监护作业。 12、夹具周围应涂有危险警示色;设防夹手标志牌。设光电保护系统,档人员进入危险作业区内时会发生报警;夹具由于意外情况中断,重新启动后,应进入释放状态。 13、多人作业时应采用多人双手按钮,双人按钮应带有急停功能

145、。 5.6 电气事故危险有害因素的控制措施 为防止人体直接、间接和跨步电压触电(电击、电伤) ,应采取以下措施: 1、接零、接地保护 按电源系统中性点是否接地,分别采用保护接零(TN- S,TN-C-S,TN-C系 统)或保护接地(TT,IT 系统) ,在建设项目中,中性点接地的低压电网应优先采用TN-S,TN-C-S保护系统。 2、漏电保护 按漏电保护器安装和运行 (GB13955-92)的要求,在电源中性点直接接地的TN,TT保护系统中,在规定的设备、场所范围内必须安装漏电保护器(部分标准称作漏电流动作保护器、 剩余电流动作保护器) 和实现漏电保护器的分级保护,对一旦发生漏电切断电源时,会

146、造成事故和重大经济损失的装置和场所,应安装报警式漏电保护器。 3、绝缘 是根据环境条件(潮湿、高温、有导电性粉尘、腐蚀性气体、金属占有系数较大的工作环境,如:加加工、铆工、电炉电极加工、锻工、铸工、酸洗、电镀、漂洗车间和水泵房、空压站、锅炉房等场所)选用加强绝缘或双重绝缘(类)的电动工具、设备和导线;采用绝缘防护用品(绝缘手套、绝缘鞋、绝缘垫等) ,不导电环境(地面、墙面均用不导电材料制成) ;上述设备和环境均不得有保护接零或保护接地装置。 4、电气隔离 采用原、副边电压相等的隔离变压器,实现工作回路与其他回路电气上的隔离,在隔离变压器的副边构成一个不接地的隔离回路(工作回路) ,可阻断在副边

147、工作的人员单项触电时电击电流的通路。 隔离变压器的原、副边间应有加强绝缘,副边回路不得与其他电气回路、大地、保护接零(地)线有任何连接;应保证隔离回路(副边)电压 U500V、线路长度 L200m,且副边电压与线路长度的乘积 UL100000Vm;副边回路较长时,还应装设绝缘监测装置;隔离回路带有多台用电设备时,各设备金属外壳应采取等电位连接措施,所用的插座英带有供等电位连接的专用插孔。 5、安全电压(或称安全特低电压) 直流电源采用低于120V的电源。 交流电源用专门的安全管理变压器(或具有同等隔离能力的发电机、独立绕组的变压器、电子装置等)提供安全电压电源(42、36、12、6V)并使用类

148、设备、电动工具和灯具。应根据作业环境和条件选择工频安全电压额定值(即在 潮湿、狭窄的金属容器、隧道、矿井等工作的环境,宜采用12V安全电压) 。 用于安全电压电路的插销、插座应使用专用的插销、插座,不得带有接零或接地的插头和插孔;安全电压电源的原、副边均应装设熔断器作短路保护。 当电气设备采用超过24V安全电压时, 必须采取防止接触带电体的保护措施。 6、屏护和安全距离 (1)屏护包括屏蔽和障碍。是指能防止人体有意、无意触及或过分接近带电体的遮拦、护罩、箱匣等装置,是将带电部位与外界隔离,防止人体误入带电间隔的简单、有效的安全装置。 例如:开关盒、母线护网、高压设备的围栏、变配电设备的遮拦等。

149、 金属屏护装置必须接零或接地,屏护的高度、最小安全距离、网眼直径和栅栏间距应满足 机械安全防护装置固定式和活动式防护装置设计与制造一般要求(GB/T8196-2003)的规定。 屏护上应根据屏护对象特征挂有警示标志。必要时,还应设置声、光报警信号和连锁保护装置;档人体越过屏护装置,可能接近带电体时,声、光报警且被屏护的带电体自动断电。 (2)安全距离是指有关规程明确规定的,必须保持的带电部位与地面、建筑物、人体、其他设备、其他带电体、管道之间的最小安全空间距离;安全距离的大小取决于电压的高低、设备的类型和安装方式等因素,设计时必须严格遵守规定的安全距离;档无法达到时,还应采取其他安全技术措施。

150、 7、连锁保护 设置防止误操作、误入电间隔离等造成触电事故的安全连锁保护装置。 例如:变电所的程序操作控制锁、双电源的自动切换连锁保护装置、打开高压危险设备的屏护时报警和带电装置自动断电保护装置、电焊机空载断电或降低空载电压装置等。 8、其他对策措施 防止间接触电的电气间隔、等电位环境和不接地系统防止高压窜入低压的措施等。 5.7 特种作业的安全对策措施 一、特种作业 本项目涉及的特种设备如梁式起重机、空压机、厂内叉车、悬空传送设备。 因而相关的安全对策措施主要从设备本身和操作人员两方面考虑。 1、 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应当使用符合安全技术规范要求的特种设备。 特种设备投入使用前,使用单位应当核对

151、其是否附有本条例第十五条规定的文件。 2、特种设备在投入使用或使用后30 日内,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应向直辖市或者设区的的市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登记。登记标志应当置于或者附着于该特种设备的显著位置。 3、 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应当建立特种设备安全技术档案。 安全技术档案应当包括以下内容: (1)特种设备的技术文件盒资料; (2)特种设备的定期检查和定期自行检查记录; (3)特种设备的日常使用状况记录; (4)特种设备及其安全附件、安全保护装置、测量调控装置及有关附属仪器仪表的日常维护保养记录; (5)特种设备运行故障和事故记录。 4、 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应当对在用使用单位进行经常性日常保养, 并定期

152、自行检查。 (1)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对在用特种设备应当至少没有进行一次自行检查,并作出记录。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在对在用特种设备进行检查和日常维护保养时发现异常情况的,应当及时处理。 (2)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应当对在用特种设备的安全附件、安全保护装置、测量调控装置及有关附属仪器仪表进行定期校验、检修,并作出记录。 5、 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应当按照安全技术规范的定期检验要求, 在安全检验合格有效期届满前 1 个月向特种设备检验检测机构提出定期检验要求。未经定期检验或者检验部合格的特种设备,不得继续使用。 6、 特种设备出现故障或者发生发生异常情况, 使用单位应当对其进行全面检查,消除事故隐患后,方可重新投

153、入使用。 7、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应当制定特种设备的事故应急措施和救援预案。 8、 特种作业人员, 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经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考核合格,取得国家统一格式的特种作业中人员证书,方可从事相应的作业或者管理工作。 9、 特种作业人员进行特种设备安全安全教育和培训, 保证特种作业人员具备必要的特种设备安全作业知识。特种作业人员在作业中应当严格执行特种设备的操作规程和有关的安全规章制度。 10特种作业人员在作业过程中发现事故隐患或其他不安全因素, 应当立即向现场安全管理人员和单位有关领导报告。 二、起重作业的安全对策措施 该项目为二期建设项目,在建设过程中存在使用大量的起重设备,同时在生

154、产过程中也存在较多起重设备,因而在此特别提出。 起重吊装作业潜在的危险性是物体打击,如果吊装的物体时易燃、易爆、有毒、腐蚀性强的物料,若吊索吊具发生意外断裂、吊钩破坏或违反操作规程等发生吊物坠落,除有可能发生损伤人外,还会降盛装易燃、易爆、有毒、腐蚀性强的物件损坏,介质流散出来,造成污染,甚至会发生火灾、爆炸、腐蚀中毒等事故。起重设备在检查、检修过程中,存在着触电、高处堕落、机械伤害等危险性,汽车吊在行驶过程中存在着引发交通事故的潜在危险性。 (1) 吊装作业人员必须持有特种作业证, 吊装质量大于10t的物体应办理 吊装作业安全作业证 。 (2)吊装质量40t的物体和土建工程主体结构,应编制吊

155、装施工方案。吊物虽不足 40t,但性状复杂、刚度小、长径比大、精密贵重、施工条件特殊的情况下,业应编制吊装施工方案。吊装施工方案应经施工主管部门和安全技术部门审查,报主管厂长或总工程师批准后方可实施。 (3)各种吊装作业前,应预先在吊装现场设置安全警戒标志并设专人监护,非施工人员禁止入内。 (4)吊装作业中,夜间应该有足够的照明,室外作业遇到大雪、暴雨、大雾及六级以上大风时,应停止作业。 (5)吊装作业人员必须佩戴安全帽,安全帽应符合安全帽 (GB2811-89)的规定,高处作业时应遵守厂区高处作业安全规程的有关规定。 (6)吊装作业前,应对起重吊装设备、钢丝绳、揽风绳、链条、吊钩等各种机具进

156、行检查,必须保证安全可靠,不准带兵使用。 (7)吊装作业时,必须分工明确、坚持岗位,并按起重吊运只会信号(GB5082-85)规定的联络信号,统一指挥。 (8)严禁利用管道、管架、电杆、机电设备等做吊锚点。未经机动、建筑部门审查核算,不得将建筑物、构筑物作为锚点。 (9)吊装作业前必须对各种起重吊装机械进行部位、安全装置以及吊具、索具进行详细的安全检查,吊装设备的安全装置应灵敏可靠。吊装必须试吊,确认无误方可作业。 (10)任何人不得随同吊装重物或吊装机械升降。在特殊情况下,必须随之升降的,应采取可靠的安全措施,并经现场指挥员批准。 (11) 吊装作业现场如需动火时, 应遵守厂区动火作业安全规

157、程的有关规定。吊装作业现场的吊绳索、揽风绳、拖拉绳等应避免通带电线路接触,并保持安全距离。 (12)用定型起重吊装作业机械(履带吊车、轮胎吊车、桥式吊车等)进行吊装作业时,除遵守通用标准外,还应遵守该定型机械的操作规程。 (13)吊装作业时,必须按规定负荷进行吊装,吊具、索具经计算选择和使用,严禁超负荷运行。所吊重物接近或达到额定起重吊装能力时,应检查制动器,用低高度、短行程试吊后,再平稳起吊。 (14)悬吊重物下方严禁站人、通行和工作。 (15)在吊装作业中,有下列情况之一者不准吊装; 只会信号不明; 超负荷或物体质量不明; 斜拉重物; 光线不足、看不清重物; 重物下站人,或重物越过人头;

158、重物埋在地下; 重物紧固不牢、绳打结、绳不齐; 棱刃物体没有衬垫措施; 容器内介质过满; 安全装置失灵。 5.8 噪声危害防护的安全技术措施 (1)设备设计选型先进 (2)采取隔声、吸声、消声等降噪措施。 (3)设置减振、阻尼等装置。 (4)佩戴适宜的护耳器。 (5)事先做好充分准备,尽量减少停留时间。 (6)定期进行听力检查,作业人员轮换岗位。 5.9 安全管理方面对策措施 (1)企业应当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 (2) 制定企业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岗位安全操作规程。 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如安全生产检查制度 、 安全生产交接班制度 、 安全生产奖惩制度 、 劳动

159、防护用品管理制度 、 特种设备管理责任制度等,岗位操作规程如涂装安全操作规程 、 焊接安全操作规程 、 起重安全操作规程等。 (3) 成立安全生产委员会或建立安全生产管理网络, 设置专门的安全卫生管理机构,配备专职的安全卫生监管人员,并准备必要的安全卫生检测仪器,加强安全管理。 (4)制定并落实安全教育培训制度,精贵哦培训、考核,企业的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管理人员必须掌握对整个企业进行安全生产管理的能力,缺德安全管理岗位的资格证书;从业人员必须熟悉有关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掌握本岗位的安全技能;特种作业人员则需专门的安全作业培训,取得特种作业操作资格证书;新职工、转岗、复工人员必须培训

160、和考核。安全教育培训制度包括各级领导安全培训教育制度 、 新进员工三级安全教育制度 、 转岗安全培训教育制度 、 日常安全教育和考核制度等。 (5)建设项目采用新工艺、新技术、使用新设备,必须对从业人员进行专门的安全生产教育各培训,以掌握其安全技术特性,具备岗位安全操作技能。 (6)加强对外协、临时工和承包工程队的安全管理,与承包商签订专门的安全生产管理协议,或者在城堡合同、租赁合同中约定各自的安全生产管理职责,对城堡单位的安全生产工作作统一协调、管理。 (7)应保证安全生产资金投入,如安全设施投资、劳动防护用品购置、安全生产培训经费及其它用于安全生产的专项资金。 (8) 车间起重设备、 防爆

161、电气、 压力容器等特种设备需由专业生产单位生产,并经专业资质的检测、缉拿研机构检测、检验,检测检验合格后取得安全使用证或者安全标志,方可投入使用。 (9)对主要危险、事故隐患登记建档,进行定期检测、评估、监控,并制定应急预案,告知从业人员和相关人员在紧急情况下应当采取的应急措施。对重大危险源,应采取相应的防范、监控措施,对重大事故隐患,应采取整改措施,并报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备案。 (10)及时、如实报告生产安全事故。 (11)对劳动安全卫生方面有关法律法规及技术标准规范的执行情况、规制度及操作规程的落实情况、日安全设施的持续有效情况等安全生产状况进行常检查。 5.10 应采取的其它综合措施

162、(1)加强对建设项目作业人员正确使用劳动保护用品的教育与现场检查。 (2)加强对作业现场的环境、卫生的现场检查、检测。 (3)工序之间的工件传送应有可靠的闭锁;尤其是高空上面有工件时,下方应停止作业。 (4) 空压机等压力设备的安全保护装置必须有定期的检查试验记录, 并有安全资质的检测单位进行。 (5)为确保安全,压力容器在正常工作时,在不影响生产的情况下,如:空气压缩机,在正常运行时应可以小于其额定压力下工作,其安全保护状态装置也应该调整到实际工作压力而动作,并在操作规程中做出规定。 (6)预防易燃、易爆危险有害因素的发生,一是要防止易燃、易爆物品的泄漏、浓度积聚,二是要杜绝一切火源。因此控

163、制措施必须全面、周到。管理、监控到位,应对汽油的运输过程制定专门的安全措施。 (7) 涂装车间常用危险化学品应根据储存物品的种类、 数量、 特性进行分类,分项存放,应没满足 常用危险化学品贮存通则GB15603-1995的要求。 (8) 加强各种火源的管理, 包括明火、 机械碰撞、 摩擦、 静电、 电气等火花,做好防火工作。 (9) 涂装车间的通风设备必须定期检查, 做好维护保养工作, 保持持续有效。 (10)凡容易发生事故的地方,应按 GB2894-1996 的规定设置安全标志,或在建(构)筑物及设备上按GB2893-2001规定涂安全色。 (11)设备、管线,应按工业管道的基本识别色、识别

164、符号和安全标志GB7231-2003等有关标志的规定涂识别色。 (12)生产场所、作业点的禁忌通道和入口,应设置明显醒目的标志。 (13)在易发生事故和人员不易观察到的地方、场所和装置,应设置声、光或声光结合的事故报警信号。 (14)新工人的安全培训必须达到规定要求。 第六章 建设项目评价结论 6.1 建设项目主要、危险有害因素 1、喷漆工艺过程使用的油漆,稀释剂,天然气属于危化品,从固有理化特性分析,项目具有火灾及爆炸(化学性) ,中毒危险有害因素。 2、项目中的梁式起重机、抛丸清理设备、悬挂输送机、电动平车、通风机等系列机械设备,在机械操作过程、作业过程、上下工件及运输传递过程、运输过程等

165、都有可能发生物体打击、机械伤害、起重伤害、噪声危害等危险有害因素。 3、供电系统和电气设备在运行、操作、维修等存在有电气文化艺术。 4、 空压机供气、 使用过程有可能发生压力容器、 管道破裂或爆炸危险有害因素。 5、自然危害因素:如雷电,地震危害等危害有害因素。 6.2 应重视的重要对策措施 (1) 对于危险爆炸场所如喷漆室及其建筑结构、 电气设备和照明灯具等需按火灾和爆炸危险环境电力装置设计规范GB50058-1992进行设计。 (2)涂装车间通风净化的气流组织应满足涂装作业安全规程 涂漆工艺安全及其通风净化GB6514-1995的要求。 (3) 所有移动用电设备的配电线路上装设漏电保护开关

166、。 低压配系统的所有用配电设备安全情况下不带电的金属部分均可靠接地。 (4) 进出建筑物的所有金属管道及建筑物内的设备、 管道、 支架、 电缆桥架、运输链等较大金属物和凸出屋面的放散管、风管等金属物作可靠接地。 (5) 对于易燃的涂装车间调漆间、 喷漆室对外开放轻质门窗或轻质屋盖作为泄爆措施,同时设置气体浓度检测报警装置。 (6) 在各种机械设备的外部转动部位采用防护壳保护, 在各种空中悬挂系统的下面且有人出入的地方均设防护网保护。 (7) 对于项目中的起重设备, 必须严格按照 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 (2009)修正 (国务院令第549 号)要求执行。 (8)加强对压缩空气的压力表、阀及天然气

167、仪表、阀的管理。 (9) 在建设项目竣工后, 严格按照国家法律、 法规及标准要求进行竣工验收,同时在项目试运行后进行验收评价。 评价报告中所提出的安全技术和安全管理措施建议应结合现有的措施进一步完善,必须从导致事故的各种原因入手,制定行之有效的安全技术措施和安全管理措施。 6.3 安全预评价结论 建设项目已经进入法律程序,有关工作内容符合相关法律、法规要求,未完成的工作内容必须按照项目建设“三同时”要求和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要求落实。 建设项目设计应切实落实有关标准和规范,采用先进的工艺、设备。 公司现有安全生产管理机构,安全管理制度,安全培训,安全检查,特种设备管理等方面,均能满足安全生产需要。本建设项目实施过程中也必须按照公司安全生产管理制度执行。 对报告中辨识的主要危险有害因素,应引起高度重视,采取针对措施,并采纳报告中提出的安全对策措施,在此基础上,可满足国家有关法律、法规、技术标准对劳动安全卫生方面的要求。 2013年8月 内部资料 仅供参考 内部资料 仅供参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