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复习记承天寺夜游用课件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572090684 上传时间:2024-08-12 格式:PPT 页数:18 大小:28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文言文复习记承天寺夜游用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文言文复习记承天寺夜游用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文言文复习记承天寺夜游用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文言文复习记承天寺夜游用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文言文复习记承天寺夜游用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文言文复习记承天寺夜游用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文言文复习记承天寺夜游用课件(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记承天寺夜游记承天寺夜游 文言文复习写作背景:写作背景: 元丰二年,苏轼由于和当时主张变法的元丰二年,苏轼由于和当时主张变法的王安石政见不同,作诗讽刺新法,被捕下狱。王安石政见不同,作诗讽刺新法,被捕下狱。出狱后,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这是一个出狱后,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这是一个有有职无权职无权的闲差,于是他在郡城旧营地的东面的闲差,于是他在郡城旧营地的东面开荒种地开荒种地, ,游乐于山水间,咏唱江山,感怀英游乐于山水间,咏唱江山,感怀英雄,抒发郁闷心情。雄,抒发郁闷心情。 记承天寺夜游记承天寺夜游 苏轼苏轼复习目标:复习目标:1掌握本课重点词语和句子的翻译掌握本课重点词语和句子的翻译2巩固对课

2、文内容的理解巩固对课文内容的理解3掌握作者复杂的情感、心态掌握作者复杂的情感、心态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 念无与为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吾两人者耳。 重温课文重温课文重点字词重点字词寻寻张怀民张怀民欣然欣然起行起行念念无与乐无与乐者者 遂遂至承天寺至承天寺相与相

3、与步步于中庭于中庭怀民亦未怀民亦未寝寝水中藻荇水中藻荇交横交横盖盖竹柏影也竹柏影也但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耳寻找寻找高兴地高兴地想想 的人的人于是于是共同,一起、共同,一起、睡觉睡觉交错纵横交错纵横原来是原来是只是、罢了只是、罢了二、句子翻译v1、念无与为乐者、念无与为乐者v想到没有可以交谈取乐的人。想到没有可以交谈取乐的人。v2、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竹柏影也。v月光照在院中,像积水一样清澈透明,水月光照在院中,像积水一样清澈透明,水里的水藻、荇菜交错纵横,原来那是竹柏里的水藻、荇菜交错纵横,原来那是竹柏的影子呀的影子呀

4、v3、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两人耳。v哪一夜没有月光?哪里没有竹子和松柏?哪一夜没有月光?哪里没有竹子和松柏?只是缺少像我俩这样的闲人啊。只是缺少像我俩这样的闲人啊。你能从文中读出苏轼当时的心境你能从文中读出苏轼当时的心境吗?(作者的思想感情)吗?(作者的思想感情) 表达的感情微妙复杂,贬谪的悲凉、人生的感慨,赏月的欣喜,漫步的悠闲都包含在其中。作者解衣欲睡的时候,月色入户,于是欣然起行,月光难得,不免让人欣喜。可是没有人和自己共同赏月,只好去找同样被贬的张怀民,这里面有多少贬谪的悲凉与人生的感慨呀!两人漫步中庭,又是悠闲地。自比“闲人”

5、则有多少意味尽含其中啊。作者才华横溢且素有大志,但不被重用,以闲人自喻,及表现了仕途失意的落寞,有表现了自我排遣的旷达。1、全文以、全文以“( )”为线索,依据作者为线索,依据作者的行踪,以诗的笔触描绘了夏夜月光图,创设的行踪,以诗的笔触描绘了夏夜月光图,创设了一种清冷皎洁的意境,表达了作者了一种清冷皎洁的意境,表达了作者 月光月光或或月色月色2 2“积水空明,藻荇交横积水空明,藻荇交横”分别比喻什么?表现了景分别比喻什么?表现了景物什么特点?物什么特点? “积水空明积水空明”比喻月光。表现了月光的皎洁、比喻月光。表现了月光的皎洁、透明。透明。 “藻荇交横藻荇交横”比喻月影。表现了月影斑驳,摇

6、比喻月影。表现了月影斑驳,摇曳多姿。也表现了竹柏倒影的清丽淡雅。曳多姿。也表现了竹柏倒影的清丽淡雅。 全句渲染出一个空明澄澈,疏影摇曳,亦真亦全句渲染出一个空明澄澈,疏影摇曳,亦真亦幻的美妙境界。幻的美妙境界。 当堂训练:旷达心境旷达心境(开阔胸襟)(开阔胸襟)积水积水 空明空明(正(正)(静)(静) 藻荇藻荇 交横交横竹柏影竹柏影(侧)(动)(侧)(动) 3本文描写了哪些景物?目的是什本文描写了哪些景物?目的是什么?么? 虚景:清澈的水,水中的植物;虚景:清澈的水,水中的植物; 实景:竹柏之影。衬托了月下庭院的幽静、淡雅和赏实景:竹柏之影。衬托了月下庭院的幽静、淡雅和赏月者的恬静、悠闲。月者

7、的恬静、悠闲。 当堂训练:赏月的欣喜赏月的欣喜 贬谪的落寞贬谪的落寞 自我排遣的自我排遣的达观达观四、作者思想感情文中结尾句流露出作者怎样的文中结尾句流露出作者怎样的思想情感?思想情感?“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中中“闲人闲人”的含义的含义有哪几层?有哪几层?闲人的含义(闲人的含义(1)被闲置之人即被)被闲置之人即被贬官之人。为不得志的自嘲之语。贬官之人。为不得志的自嘲之语。( 2)指清闲自在之人,可见其)指清闲自在之人,可见其能自解、自慰,表现了作者旷达能自解、自慰,表现了作者旷达胸襟。胸襟。1、全文没有一处直接写友情的,但可以从字里行间看出来,请找出能表现苏轼与张怀民

8、友情的句子(写出两句),并以其中一句为例,说说你选择它的理由。“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理由:唯张怀民可以同乐。理由:唯张怀民可以同乐 “ “怀民亦来寝怀民亦来寝”。理由:心境相同,欣赏。理由:心境相同,欣赏趣味相同趣味相同“相与步于中庭相与步于中庭”。理由:关系亲密。理由:关系亲密 “ “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理由:志同道合,志趣相。理由:志同道合,志趣相投,命运相同投,命运相同3 3、“闲人闲人”一词,沧桑凝重,它隐含了作一词,沧桑凝重,它隐含了作者怎样的心境者怎样的心境?1 1贬谪的悲凉,人生的感慨,赏月的欣喜,漫步的悠闲,种种微妙复杂的感情尽在其中。人

9、生的感情尽在其中。反映了作者胸怀愤懑,而又自嘲自解的心态 4、此文是作者被贬黄州所写,反映了他当时怎、此文是作者被贬黄州所写,反映了他当时怎样的心态?你如何看待作者的这种心态。样的心态?你如何看待作者的这种心态。当时苏轼被贬黄州已有五年,虽耕种田地,可以当时苏轼被贬黄州已有五年,虽耕种田地,可以自慰;虽有壮丽山河可以游乐,但仍感壮志来酬,自慰;虽有壮丽山河可以游乐,但仍感壮志来酬,心忧政事。自谓心忧政事。自谓“闲人闲人”反映了他胸怀愤懑,而反映了他胸怀愤懑,而又自嘲自解的心态。又自嘲自解的心态。5、文中、文中“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显然与实际不符,因为并非每夜显然与实际

10、不符,因为并非每夜都能见到月色,每处都有竹柏。你都能见到月色,每处都有竹柏。你是如何理解这句话的是如何理解这句话的?月光虽非夜夜明,竹柏亦非处处有,但大月光虽非夜夜明,竹柏亦非处处有,但大自然的美景却时时能觅,处处可见。只要自然的美景却时时能觅,处处可见。只要心胸开阔,淡泊名利,无论到哪里,都能心胸开阔,淡泊名利,无论到哪里,都能在美好的大自然中享受到无穷乐趣。暗示在美好的大自然中享受到无穷乐趣。暗示世人无心流连景色,一心追名逐利。世人无心流连景色,一心追名逐利。6、课文中哪些语句表现了课文中哪些语句表现了“闲闲”?。入夜即入夜即“解衣欲睡解衣欲睡”,“闲闲”;见;见“月色入月色入户户”,便,

11、便“欣然起行欣然起行”,“闲闲”;与张怀民;与张怀民“步于中庭步于中庭”,连,连“竹柏影竹柏影”都看得那么仔都看得那么仔细、清楚,两人都很细、清楚,两人都很“闲闲”;结尾的;结尾的“闲人闲人”是点晴之笔,以别人的不是点晴之笔,以别人的不“闲闲”反衬作者反衬作者的的“闲闲”。 5、 你能从文中读出苏轼当时的你能从文中读出苏轼当时的心境吗?(作者的思想感情)心境吗?(作者的思想感情) 表达的感情微妙复杂,贬谪的悲凉、人生的感慨,赏月的欣喜,漫步的悠闲都包含在其中。作者解衣欲睡的时候,月色入户,于是欣然起行,月光难得,不免让人欣喜。可是没有人和自己共同赏月,只好去找同样被贬的张怀民,这里面有多少贬谪

12、的悲凉与人生的感慨呀!两人漫步中庭,又是悠闲地。自比“闲人”则有多少意味尽含其中啊。作者才华横溢且素有大志,但不被重用,以闲人自喻,及表现了仕途失意的落寞,有表现了自我排遣的旷达。8、对文章的分析,说得不正确的一项(、对文章的分析,说得不正确的一项( )A、运用比喻描写月色,独具匠心,十分精妙,真、运用比喻描写月色,独具匠心,十分精妙,真可谓如诗如画,一个宁静淡雅的境界,真让人心可谓如诗如画,一个宁静淡雅的境界,真让人心醉神迷。醉神迷。B、这篇短文,真实地记录了作者当时生活的一个、这篇短文,真实地记录了作者当时生活的一个片段,透露出作者在遭贬谪中的那种凄凉、孤寂片段,透露出作者在遭贬谪中的那种凄凉、孤寂的特殊心境。的特殊心境。C、这篇随笔性的小品,叙事简洁,写景如绘,而、这篇随笔性的小品,叙事简洁,写景如绘,而抒情则寓于叙事、写景之中。叙事、写景、抒情抒情则寓于叙事、写景之中。叙事、写景、抒情又都集中于写人;写人又突出一点又都集中于写人;写人又突出一点“闲闲”。D、本文语言简洁、准确、形象,作者观察事物细、本文语言简洁、准确、形象,作者观察事物细致入微,抓住了佳境瞬间最敏感的特征,以极其致入微,抓住了佳境瞬间最敏感的特征,以极其少的文字,包罗较多的内容,凝练含蓄。少的文字,包罗较多的内容,凝练含蓄。B复习指导(分钟)1、背诵课文2、读翻译和课下注解3、温习课堂笔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