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案导学》课堂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572062955 上传时间:2024-08-12 格式:PPT 页数:37 大小:73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案导学》课堂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_第1页
第1页 / 共37页
《学案导学》课堂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_第2页
第2页 / 共37页
《学案导学》课堂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_第3页
第3页 / 共37页
《学案导学》课堂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_第4页
第4页 / 共37页
《学案导学》课堂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_第5页
第5页 / 共3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学案导学》课堂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案导学》课堂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3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学案导学学案导学课堂中存课堂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一、课前预习中的问题n一般而言:导学案由三部分组成 预习案、课内案、巩固案预习案目前存在的问题:1、预习内容、方法、目标不清晰;2、预习内容过多,严重增加学生学业负担;3、只注重知识外在形式,记忆作为主要目标,缺少解释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更缺少有效的思考。4、预习效果没有有效的评价。(一)新授课预习建议n1、预习内容建议:n(1)学习本课所需要的已有知识;(2)学生自己看学案中的导学和教科书能学会的知识;(3)学生自己看学案中的导学和教科书后,学习上还有一定困难,可能还会产生一些歧义的内容,但这些内容学生能借助合作学习能基本完

2、成。n2、预习方法建议n(1)根据预习提纲和目标,主动回顾总结与本课相关的已有知识和方法,n(2)预习的核心是思考,思考预习的新知使用条件与方法,新知和已有知识的联系,能解决什么问题;n(3)运用新知解决简单的数学问题。n预习量的建议:n1、预习完成时间在15分钟左右,切忌全部预习,有部分学校预习内容还包括例题和习题,严重增加学生学业负担;n2、预习案要设计引导思考学习内容,要有学习目标和自测试题,而不是完全看教科书。n预习的核心:思考、解释知识发生发展过程。n新课实施建议:n第一部分:知识回顾n1概念、理论的积累,以填空、单选等形式提供练习,引导学生更好地理解教材,积累一定的基础理论知识。n

3、2写出教学目标使学生明确学习的任务和目的。n3课前综合练习。使学生检测自己的实力和不足之处,为学后的提升设立一个对比。n第二部分:典型题目的训练n1审题训练,培养学生对贯用数学表达语言的熟悉能力,n能够根据题目进行合理联想、类比、归纳,形成一定的思维。n2交流、沟通,在独立思考之下,进行交流沟通,以便发挥n学生潜能,相互启发,引起发散性思维,并在讨论中实现情感的交流。n3答题训练让学生把自己的思维用数学语言有序地表达出来,理顺思维的过程。n4答后反思,答完题后对做法进行反思,系统归纳,体验成功的喜悦n5题后对比、评价,让学生把练习成果与别的同学对比、n交流以获得激励性的评价。n第三部分:变式训

4、练n1根据已获得的知识和经验做对应的练习提升自我的能力。n2在练习中找出自己的不足之处进行巩固和促进的作用。n3进一步开发完整的数学能力和培养数学素质。n教师可以根据具体的情况调整模式或者根据课堂需要修正模式中的顺序。n举例说明:函数的奇偶性n1、复习顶点在原点的二次函数性质;n2、复习正比例函数和反比例函数性质;n3、上述三个函数图象的特征是什么?你如n 何从解析式角度说明这些特征?n4、请你用图象来解释f(-x)=f(x), f(-x)=-f(x).n5、满足f(-x)=f(x), f(-x)=-f(x)的函数定义域有什么特征?n6、请阅读教科书中奇偶函数定义和其解释部分。n7、设计预习自

5、测试题。(二)复习课的预习建议n方法一:以题梳点,以题熟点n操作:1、设计较简单的数学试题,学生解答之后,要写出解题依据即梳理知识点;2、设计自测试题,并写出每个试题解题依据即熟练知识点。n方法二:回忆知识点及相关用法n操作:1、自己回忆整理此章节知识点及其用法,有哪些例型试题;n2、在此基础上,再阅读教材。n复习课案例:复习课案例:抛物线抛物线抛物线基础梳理基础梳理标准方程 图形1. 抛物线的定义平面内与一个定点F和一条定直线 ( 不经过点F)距离相等的点的轨迹叫做抛物线,点F叫做抛物线的焦点,直线 叫做抛物线的准线.2. 抛物线的标准方程和几何性质(如下表所示) 性 质范围准线方程焦点对称

6、轴 关于x轴对称顶点 O(0,0) 离心率 e=1 标准方程 图形【例1】已知抛物线 =2x的焦点是F,点P是抛物线上的动点,又有点A(3,2),求|PA|+|PF|的最小值,并求出取最小值时P点的坐标.分析分析 抛物线上点P到焦点F的距离等于点P到准线 的距离d,求|PA|+|PF|的问题可转化为|PA|+d的问题,运用三点共线可使问题得到解决.解解 将x=3代入抛物线方程 =2x,得y= . 2,点A在抛物线内部.设抛物线上点P到准线 :x=- 的距离为d,由定义,知|PA|+|PF|=|PA|+d,当PA 时,|PA|+d最小,最小值为 ,即|PA|+|PF|的最小值为 ,此时P点纵坐标

7、为2,代入 =2x,得x=2,即点P的坐标为(2,2).典例分析典例分析题型一题型一 抛物线的定义及应用抛物线的定义及应用学后反思学后反思 灵活地进行抛物线上的点到焦点的距离与到准线距离的等价转化,是抛物线定义的重要应用.举一反三举一反三1. 若例题中点A的坐标变为(2,3),求|PA|+|PF|的最小值.解析解析 将x=2代入抛物线方程,得y=2,32,点A在抛物线的外部.|PA|+|PF|AF|= ,A、P、F三点共线时有最小值,最小值为 .题型二题型二 抛物线的几何性质和标准方程抛物线的几何性质和标准方程【例2】已知抛物线的顶点在原点,焦点在坐标轴上,又知此抛物线上的一点A(m,-3)到

8、焦点F的距离为5,求m的值,并写出此抛物线的方程.分析分析 因点A(m,-3)在直线y=-3上,所以抛物线的开口方向存在向左、向右、向下三种情况,必须分类讨论.解解 (1)若抛物线开口方向向下,设抛物线方程为 =-2py(p0),这时准线方程为y= ,由抛物线定义知 -(-3)=5,解得p=4,此时,抛物线方程为 =-8y.将点A(m,-3)代入方程,得m=2 .(2)若抛物线开口方向向左或向右,可设抛物线方程为 =2ax(a0),从p=|a|知准线方程可统一成x=- 的形式,于是依题设有 解此方程组可得四组解学后反思学后反思 抛物线的标准方程有四种,在求解过程中,首先要根据题目描述的几何性质

9、判断方程形式,若只能判断对称轴,而不能判断开口方向,需分情况讨论,此时,可设为 =ay(a0)或 =ax(a0),以减少讨论次数和运算量,然后利用待定系数法和已知条件求解.举一反三举一反三2. 抛物线 =2px(p0)有一内接直角三角形,直角顶点在原点,一直角边的方程是y=2x,斜边长是5 ,求此抛物线方程.解析: 设AOB为题中直角三角形,OA边所在直线的方程为y=2x,则OB边所在直线的方程为y=- x. y=2x,由 得 ;由 得 =2px,则由|AB|=5 ,得 ,且p0,解得 ,所求抛物线方程为题型三题型三 直线与抛物线直线与抛物线【例3】(12分)已知过抛物线 =2px(p0)的焦

10、点F的直线交抛物线于 两点.求证:(1) 为定值;(2) 为定值.分析分析 要证 为定值,需把直线AB的方程与抛物线方程联立,消去y后,用韦达定理求证;要求 为定值,则还要结合抛物线的定义来解决问题.证明证明 (1)抛物线 =2px的焦点为F( ,0),当直线AB的斜率存在时,设直线AB的方程为y=k(x- )(k0).1 y=k(x- ),由 =2px,消去y,整理得 .4由韦达定理,得 (定值).5当ABx轴时, 也成立6(2)由抛物线的定义,知 8 (定值),.11 为定值12 学后反思学后反思 解决直线与抛物线位置关系问题时,一般要用到根与系数之间的关系.举一反三举一反三3. 若抛物线

11、y= 上存在关于直线 :y=-kx+ 对称的两个点M、N,求k的取值范围.解析解析 由题意知k0.设 是抛物线上关于直线对称的两点, 为其中点,则MN的方程可设为y= x+b,代入y= ,得 - x-b=0,且= +4b0. 又 ,所以 ,点 在直线 :y=-kx+ 上, 将代入,得 或k0),把点A(-1,1.5)代入方程,得1=2p1.5,即p= ,所以抛物线方程为 ,由点E的纵坐标为1,得点E的横坐标为- ,所以水面EF的宽度为 m.学后反思学后反思 解决实际问题时建立数学模型是关键,建立适当的坐标系可简化计算,同时要注意实际背景中的限制条件.举一反三举一反三4. 如图,汽车前灯反射镜与

12、轴截面的交线是抛物线的一部分.灯口所在的圆面与反射镜的轴垂直,灯泡位于抛物线焦点处,已知灯口的直径是24 cm,灯深10 cm,那么灯泡与反射镜的顶点(即截得抛物线的顶点)距离是多少?解析解析 取反射镜的轴即抛物线的轴为x轴,抛物线的顶点为坐标原点,建立直角坐标系xOy,如图.灯口直径|AB|=24 cm,灯深|OP|=10 cm,点A的坐标是(10,12).设抛物线的方程为 =2px(p0).点A(10,12)在抛物线上,得 =2p10,p=7.2.抛物线焦点F的坐标为(3.6,0).因此,灯泡与反射镜顶点的距离是3.6 cm.易错警示易错警示【例】动点M(x,y)到y轴的距离比它到定点(2

13、,0)的距离小2,求动点M(x,y)的轨迹方程.错解错解 动点M到y轴的距离比它到定点(2,0)的距离小2,动点M到定点(2,0)的距离与到定直线x=-2的距离相等,动点M的轨迹是以(2,0)为焦点,x=-2为准线的抛物线,且p=4,抛物线方程为 =8x,即M的轨迹方程.错解分析错解分析 错解中只求出了在x0的情况下的M的轨迹方程,忽视了x0的情况.正解正解 方法一:(1)当x0时,解法同“错解”,得 =8x.(2)当x0时,由于x轴上原点左侧的点到y轴的距离比它到(2,0)的距离小2,M的轨迹方程为y=0(x0).综上,M的轨迹方程为y=0(x0)和 =8x(x0).方法二:设M(x,y),

14、则有|x|+2= ,即 +4|x|+4= -4x+4+ , 8x,x0,化简得 =4x+4|x|= 0,x0), 所以 ,解得2p=25,故方程为 =-25y.(2)令x=5,则y=-1.即水位到达最高点O时,需 =4(小时);货车从接到通知到到达此桥需 =6(小时),因此货车按原来速度行驶,不能安全通过此桥,要使货车安全通过此桥,速度应满足 .故速度应超过每小时60千米.二、课内探究中的几个问题1、用学案导学之后,教师讲不讲,什么时候讲,讲到什么程度?2、课内探究案的核心是导学?导学的核心激发学生思考 3、合作学习的条件、方法?4、小组合作学习追求的目标和评价方法?(一)讲的度把握方法1、学

15、生在思维方法与知识产生歧义的地方教师必须讲清;2、学生看书看不懂,但教师一讲学生就懂的地方教师讲;3、学生看书看不懂,教师讲也难懂的地方教师需设计思维层层递进的数学活动,学生在活动中慢慢理解。4、学生回答问题的适时追问,或设计能引起学生思维发散碰撞问题,学生讨论、合作交流之后教师必须讲给一个明确的说法。象高一立体几何证明一些定理的证明,函数定义等。(二)学案的核心是导学1、学案不是教案的学生版,而是设计如何引导学生思考、探究、合作、评价的多功能体。2、学案不是把教科书变成练习册,也必须注重解释知识发生发展过程。3、导学的目的使进一步掌握知识的使用条件与使用方法积累解题经验。(三)合作学习的条件

16、方法合作的条件是:1、一是小组成员都独立积极思考过该问题;2、二是小组大多数成员解决此问题都有一定困难;3、三是学习内容必须是学生读教材也搞不懂但通过合作学习可以弄懂的;4、四是学生思维发散碰撞时。小组合作学习方法: 小组交流中每个学生都必须发挥自己作用,各小组长负责组织小组内的成员进行合作交流,形成统一意见后,组长安排一名同学到白板展示,并对其他小组白板展示的成果进行点评,由组长安排另一名学生代表本小组对其他小组进行点评(四)合作学习目标和评价 合作学习中要充分发挥评价作用:一是小组中A层学生自己弄懂同时,也要帮助B、C层弄懂;二是C层同学发言好小组得分是B、A层发言好得分2倍、3倍;三是每个成员都认识到把他人教会是教师给你创造一个更加深刻理解新知识舞台、是一个成长更快的舞台;四是切忌用小组长讲来代替教师讲,其他人不发挥作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幼儿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