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中后期政治的腐败和明末农民战争课件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572016021 上传时间:2024-08-12 格式:PPT 页数:94 大小:1.1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明朝中后期政治的腐败和明末农民战争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94页
明朝中后期政治的腐败和明末农民战争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94页
明朝中后期政治的腐败和明末农民战争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94页
明朝中后期政治的腐败和明末农民战争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94页
明朝中后期政治的腐败和明末农民战争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9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明朝中后期政治的腐败和明末农民战争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明朝中后期政治的腐败和明末农民战争课件(9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明朝中后期政治的腐败明朝中后期政治的腐败和明末农民战争和明末农民战争第五章第五章 第二节第二节明朝中后期政治的腐败明朝中后期政治的腐败和明末农民战争和明末农民战争第五章第五章 第二节第二节一、明末农民战争的原因(1 1)昏君在位)昏君在位 ;1、政治腐败武宗武宗15051521世宗世宗15211566穆宗穆宗15661572神宗神宗15721620光宗光宗16201620熹宗熹宗16201627懿宗懿宗16271644太祖太祖1368137年年139年年明朝中后期皇帝一览明朝中后期皇帝一览好玩乐好玩乐好神仙好神仙懒惰懒惰奢侈奢侈30天天好木工好木工多疑虑多疑虑(1 1)昏君在位)昏君在位 ;1

2、、政治腐败(2 2)奸臣当道;)奸臣当道;一、明末农民战争的原因 明世宗时的明世宗时的奸臣严嵩父奸臣严嵩父子,把持朝子,把持朝政二十多年,政二十多年,无恶不作。无恶不作。(1 1)昏君在位)昏君在位 ;1、政治腐败(3 3)宦官专权;)宦官专权;(2 2)奸臣当道;)奸臣当道;一、明末农民战争的原因主管主管宦官宦官年号年号庙号庙号司礼监司礼监魏忠贤魏忠贤天启天启熹宗熹宗司礼监司礼监刘瑾刘瑾正德正德武宗武宗锦衣卫锦衣卫汪直汪直成化成化宪宗宪宗司礼监司礼监王振王振正统正统英宗英宗与汉、唐相比,明代宦官数量庞大,与汉、唐相比,明代宦官数量庞大,机构发达,权力广泛。机构发达,权力广泛。宦官专权1、表现

3、:明朝中期以来,先后出现了王振、刘瑾和明熹宗时期的魏忠贤等大宦官。2、原因直接原因:明朝后期,皇帝很少过问政事问题三:宦官专权的根源是什么?问题一:明朝出现宦官专权的直接原因?宦官专权的根源是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它是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伴生物。也说明当时政治缺乏法治的保障。东厂、西厂这些特务机构是由宦官统领的,东厂、西厂这些特务机构是由宦官统领的,由皇帝直接控制的。这样就使明朝的宦官由皇帝直接控制的。这样就使明朝的宦官权力特别大,比其他的王朝更容易专权。权力特别大,比其他的王朝更容易专权。 问题二:哪些朝代曾经出现过宦官专权现象?东汉、唐朝、明朝宦官专权1、表现:明朝中期以来,先后出现了王振、

4、刘瑾和明熹宗时期的魏忠贤等大宦官。2、原因 排挤打击正直官员, 明朝政治更加混乱腐败。4、东林党人的反宦官斗争3、影响东林党的精神领袖顾宪成东林党的精神领袖顾宪成 高攀龙高攀龙 东林书院东林书院既讲学又议政,既讲学又议政,吸引着许多有志之士,包吸引着许多有志之士,包括一些因批评朝政而被贬括一些因批评朝政而被贬斥的官吏。他们斥的官吏。他们“闻风响闻风响附附”,纷来沓至,人数之,纷来沓至,人数之多,竟使东林书院的多,竟使东林书院的“学学舍至不能容舍至不能容”。一部分在。一部分在朝任职的正直官员,也同朝任职的正直官员,也同东林讲学者东林讲学者“遥相应合遥相应合”。东林书院实际上成了一个东林书院实际上

5、成了一个舆论中心,这里的人们逐舆论中心,这里的人们逐渐由一个学术团体形成为渐由一个学术团体形成为一个政治派别,从而被他一个政治派别,从而被他们的反对者称为们的反对者称为“东林党东林党”。 东东林林书书院院(1 1)昏君在位)昏君在位 ; (2 2)奸臣当道;)奸臣当道; (3 3)宦官专权;)宦官专权;(1 1)土地兼并严重;)土地兼并严重;2、经济崩溃1、政治腐败一、明末农民战争的原因根源于封建君主专制制的腐朽明中后期土地兼并严重(1 1)昏君在位)昏君在位 ; (2 2)奸臣当道;)奸臣当道; (3 3)宦官专权;)宦官专权;(1 1)土地兼并严重,激化阶级矛盾;)土地兼并严重,激化阶级矛

6、盾;2、经济崩溃1、政治腐败(2 2)政府加派三饷;)政府加派三饷;(3 3)自然灾害。自然灾害。一、明末农民战争的原因根源于封建君主专制制的腐朽根根本本原原因因直接原因直接原因1 1、王二:、王二:16271627年,陕北起义,揭开序幕;年,陕北起义,揭开序幕;2 2、高迎祥:首称闯王;、高迎祥:首称闯王;3 3、张献忠:建、张献忠:建大西大西政权;政权;16441644年,在年,在成都成都称帝称帝二、明末农民战争的经过1627年1644年张献忠称帝1 1、王二:、王二:16271627年,陕北起义,揭开序幕;年,陕北起义,揭开序幕;2 2、高迎祥:首称闯王;、高迎祥:首称闯王;3 3、张献

7、忠:建、张献忠:建大西大西政权;政权;16441644年,在年,在成都成都称帝称帝4 4、李自成:继任闯王,提出、李自成:继任闯王,提出“均田免粮均田免粮”口号;口号;二、明末农民战争的经过“均田免粮”口号背景:河南土地兼并很严重, 而且河南连年遭受天灾。说明“均田免粮”口号把矛头指向了明末严重的土地兼并现象。问题一:均田免粮的口号在明末农民战争中起了什么作用?“均田免粮”口号反映了广大农民希望得到土地和减免赋税,要求平等平均的迫切愿望,因此大大激发了农民的革命积极性。“杀牛羊,备酒浆,开了城门迎闯王,闯王来杀牛羊,备酒浆,开了城门迎闯王,闯王来了不纳粮。了不纳粮。”问题二: “均田免粮”口号

8、的在中国农民革命史的地位如何呢?问题三:农民阶级反封建斗争的思想在近代中国 又有何新的发展?太平天国时期颁布天朝田亩制度突出反映了农民阶级要求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的强烈愿望,是几千年反封建斗争的思想结晶。所以从这个角度讲,太平天国运动是几千年来中国农民战争的最高峰。标志着我国农民阶级反封建斗争进入一个 新的阶段。为什么?“均田免粮”口号触及到了封建土地所有制,触及到了封建统治的经济基础。1 1、王二:、王二:16271627年,陕北起义,揭开序幕;年,陕北起义,揭开序幕;2 2、高迎祥:首称闯王;、高迎祥:首称闯王;3 3、张献忠:建、张献忠:建大西大西政权;政权;16441644年,在年,在成

9、都成都称帝称帝4 4、李自成:继任闯王,提出、李自成:继任闯王,提出“均田免粮均田免粮”口号;口号;二、明末农民战争的经过反映农民要求平等平均、减免赋税、 反对财产不均、要求土地的强烈愿望。 已触及阶级斗争深刻的经济根源封建土地所有制, 表明农民战争水平的提高。1 1、王二:、王二:16271627年,陕北起义,揭开序幕;年,陕北起义,揭开序幕;2 2、高迎祥:首称闯王;、高迎祥:首称闯王;3 3、张献忠:建、张献忠:建大西大西政权;政权;16441644年,在年,在成都成都称帝称帝4 4、李自成:继任闯王,提出、李自成:继任闯王,提出“均田免粮均田免粮”口号;口号;16441644年,在年,

10、在西安西安建建大顺大顺政权;政权;攻占攻占北京北京,灭明王朝。,灭明王朝。二、明末农民战争的经过1627年1644年大顺政权1644年攻入京师,明朝灭亡1644年张献忠称帝三、明末农民战争的意义(1)推翻明王朝,推动历史的进步。(2)触及封建土地所有制和封建赋税制度,标志农民战争进入新阶段。(3)沉重打击封建统治,迫使清统治者调整生产关系,为清前期社会经济发展创造条件。小结:封建王朝灭亡的几类情况小结:封建王朝灭亡的几类情况n被权臣大将所取代如西汉、东汉、东晋、唐如西汉、东汉、东晋、唐n被少数民族所灭亡如西晋、北宋、南宋如西晋、北宋、南宋n被农民起义推翻如秦、隋、元、明如秦、隋、元、明中国古代

11、历次农民起义 秦末:陈胜、吴广起义 东汉末年:黄巾起义 隋末:瓦岗军起义 唐末:黄巢起义 元末:红巾军起义 明末:李自成、张献忠起义时期领导人口号(纲领)斗争目标秦末明末太平 天国义和团陈胜、吴广 伐无道、诛暴秦 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反对封建世袭制李自成均田免粮触及赋税制、 封建土地所有制洪秀全天朝田亩制度反对封建土地所有制,是几千年来 反封建斗争的结晶扶清灭洋反对帝国主义侵略,反对近代生产方式。规律_农民起义的起因:根本原因:地主阶级的经济剥削和政治压迫具体原因:政治:封建暴政、统治腐朽、赋税沉重 经济:土地兼并严重 客观:天灾人祸结局:1、被封建地主阶级所镇压 2、成为封建阶级改朝换代的工

12、具 3、农民起义领袖蜕变为地主阶级的代言人, 建立起新的朝代。出现这种结局的原因:2、封建地主阶级力量的强大及具有丰富的经验1、农民阶级是小生产者,不代表先进生产力农民战争的作用和影响:1、沉重打击了封建王朝的统治,削弱了地主阶级 的力量。(或推翻封建政权或动摇封建政权)2、农民阶级通过暴力夺回一些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使农业生产正常进行。3、使新王朝的统治者在看到农民战争的威力,吸取前朝灭亡教训的情况下调整统治政策,社会生产力得到很快恢复和发展。1.电视剧电视剧宰相刘罗锅宰相刘罗锅播出之后,人们认识了清朝官吏刘播出之后,人们认识了清朝官吏刘墉。但是,有历史学家认为这个电视剧名犯了一个历史性墉。

13、但是,有历史学家认为这个电视剧名犯了一个历史性错误,其理由是错误,其理由是()A.刘墉不是驼背,所以不能称为刘墉不是驼背,所以不能称为“刘罗锅刘罗锅”B.丞相制度早在明太祖时已经被废除,所以称丞相制度早在明太祖时已经被废除,所以称“宰相刘罗宰相刘罗锅锅”会误导观众会误导观众C.刘墉既不是驼背,也不是宰相,所以剧名错误刘墉既不是驼背,也不是宰相,所以剧名错误D.剧名过于哗众取宠,以此提高收视率剧名过于哗众取宠,以此提高收视率解析: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判断问题的能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判断问题的能力。丞相制度在明太祖朱元璋时期已废除,清代已无丞相力。丞相制度在明太祖朱元

14、璋时期已废除,清代已无丞相官职。因此,称清朝官吏刘墉为宰相是历史性错误。官职。因此,称清朝官吏刘墉为宰相是历史性错误。答案:答案:B1.积极作用积极作用明朝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强化,在当时历史条件下具明朝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强化,在当时历史条件下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它对于稳定和重建封建统治秩序、恢有一定的积极意义,它对于稳定和重建封建统治秩序、恢复和发展社会经济、巩固和发展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起了复和发展社会经济、巩固和发展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起了重要的作用。重要的作用。2.消极作用消极作用(1)明清统治者的特务统治、八股取士、文字狱等违背历史明清统治者的特务统治、八股取士、文字狱等违背历史潮流,阻碍

15、历史进步。潮流,阻碍历史进步。(2)作为上层建筑,它所维护的是处于崩溃中的旧的经济基作为上层建筑,它所维护的是处于崩溃中的旧的经济基础,极大地妨碍了中国社会的进步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发础,极大地妨碍了中国社会的进步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展。(3)君主专制制度的强化形成绝对的君主专制,它使皇帝的君主专制制度的强化形成绝对的君主专制,它使皇帝的决策更具有个人独断和随意性特点;使大小官吏只能唯决策更具有个人独断和随意性特点;使大小官吏只能唯上是从,助长了官场的因循守旧之风;造成官僚机构膨上是从,助长了官场的因循守旧之风;造成官僚机构膨胀,官僚主义,贪污腐化之风盛行。胀,官僚主义,贪污腐化之风盛行。2.一

16、位中学生准备写一篇有关一位中学生准备写一篇有关“明清时期君主专制强化对中明清时期君主专制强化对中国国社会发展的影响社会发展的影响”的历史小论文,下列观点中符合这一要的历史小论文,下列观点中符合这一要求求的有的有()有利于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有利于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有利于封建经济的发展有利于封建经济的发展奠定了中华文明长期领先世界的基础奠定了中华文明长期领先世界的基础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A.B.C.D. 解析:解析:明清时期,君主专制制度虽然从总体上看已经走向明清时期,君主专制制度虽然从总体上看已经走向衰落,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但在当时还是有利

17、于衰落,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但在当时还是有利于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封建经济的发展。而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封建经济的发展。而的说法的说法不符合史实。不符合史实。答案:答案:D一个考点一个考点中国古代君主中国古代君主专专制制度的不断加制制度的不断加强强多多个个角角度度1自秦以来君主自秦以来君主专专制制强强化的表化的表现现及其特殊情况及其特殊情况2古代君主古代君主专专制加制加强强的特点及的特点及趋势趋势3君主君主专专制制强强化的利弊影响化的利弊影响角度一自秦以来君主专制强化的表现角度一自秦以来君主专制强化的表现示例示例(2009广东高考广东高考)君主专制在从秦到清不断强化的过君主专制在

18、从秦到清不断强化的过程中偶有特殊情况。能反映这一情况的是程中偶有特殊情况。能反映这一情况的是()A.战国时秦国以王为首,统一后秦王称皇帝战国时秦国以王为首,统一后秦王称皇帝B.汉武帝以身边近臣组成中朝执掌决策权,隋代实行内史、汉武帝以身边近臣组成中朝执掌决策权,隋代实行内史、门下、尚书三省制门下、尚书三省制C.唐代决策、审议、执行权分离,宋代中央机构形成全面唐代决策、审议、执行权分离,宋代中央机构形成全面的权力牵制体系的权力牵制体系D.明初废除丞相,清初明初废除丞相,清初“军国政事军国政事”由议政王大臣会议决定由议政王大臣会议决定解题指导解题指导君主专制是指皇权至高无上,一切军国大事君主专制是

19、指皇权至高无上,一切军国大事由皇帝专断,从秦到清,君主专制不断强化,这是常态。由皇帝专断,从秦到清,君主专制不断强化,这是常态。所谓所谓“特殊特殊”情况则是指君主专制受到限制或制衡。清代议情况则是指君主专制受到限制或制衡。清代议政王大臣会议集体决策,对皇权形成极大限制。政王大臣会议集体决策,对皇权形成极大限制。答案提示答案提示D角度二古代君主专制加强的趋势角度二古代君主专制加强的趋势1.(2008天津高考天津高考)我国古代中央机构不断变革,曾先后出现我国古代中央机构不断变革,曾先后出现了三公九卿、三省六部、内阁、军机处等制度。这些变革了三公九卿、三省六部、内阁、军机处等制度。这些变革反映的趋势

20、是不断强化反映的趋势是不断强化()A.专制皇权专制皇权B.中央集权中央集权C.监察权力监察权力D.对农民的控制对农民的控制解析:解析:本题以古代政治制度的演变为切入点,考查学生的归本题以古代政治制度的演变为切入点,考查学生的归纳、整合能力。解答本题应注意对各种制度演变的理解和分纳、整合能力。解答本题应注意对各种制度演变的理解和分析,在解题时注意运用归纳方法,因为题目涉及的制度是中析,在解题时注意运用归纳方法,因为题目涉及的制度是中央机构,由此判断央机构,由此判断B项错误,中央机构的变革主要是围绕君项错误,中央机构的变革主要是围绕君权和相权展开的,特点是专制皇权的不断加强。权和相权展开的,特点是

21、专制皇权的不断加强。答案:答案:A角度三君主专制强化的弊端角度三君主专制强化的弊端2.中央集权制度在我国封建社会后期中央集权制度在我国封建社会后期(明清时期明清时期)消极因素逐消极因素逐渐增大,主要在于渐增大,主要在于()A.激化了阶级矛盾激化了阶级矛盾B.出现宦官专权的局面出现宦官专权的局面C.统治集团内部争权夺利斗争激烈统治集团内部争权夺利斗争激烈D.严重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严重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解析:解析:本题题干是指中央集权制度消极因素逐渐增大的主本题题干是指中央集权制度消极因素逐渐增大的主要表现,其中要表现,其中A、B、C三项在以前都曾经出现过。三项在以前都曾经出现过。答案

22、:答案:D1.(2008广东高考广东高考)明初,朝臣建议建文帝削藩。随后,建文明初,朝臣建议建文帝削藩。随后,建文帝的叔叔燕王朱棣以帝的叔叔燕王朱棣以“清君侧清君侧”为名起兵,最后占领南京,为名起兵,最后占领南京,夺取帝位。此事说明当时夺取帝位。此事说明当时()A.实行了内阁制实行了内阁制B.设立了军机处设立了军机处C.实行了分封制实行了分封制D.郡县制受到挑战郡县制受到挑战解析: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了考生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从本题主要考查了考生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从“藩藩”等信息可以看出明朝当时实行的是分封制。等信息可以看出明朝当时实行的是分封制。答案:答案:C2.(2009宁夏高考宁夏高考)

23、明朝明朝“析中书省之政归六部析中书省之政归六部”,六部所掌,六部所掌主主要是要是()A.决策决策B.行政行政C.监察监察D.司法司法解析:解析:明太祖下令裁撤中书省,废除丞相,由皇帝亲自掌明太祖下令裁撤中书省,废除丞相,由皇帝亲自掌管六部,直接管理国家政事,故六部所掌主要是行政。管六部,直接管理国家政事,故六部所掌主要是行政。答案:答案:B3.(2009浙江高考浙江高考)关于明代内阁,下列表述正确的是关于明代内阁,下列表述正确的是()A.明太祖罢除丞相职位,设内阁制明太祖罢除丞相职位,设内阁制B.内阁成员的权势和地位有过提高内阁成员的权势和地位有过提高C.内阁正式成为统率六部百司的机构内阁正式

24、成为统率六部百司的机构D.司礼监最终取代了内阁司礼监最终取代了内阁解析:解析:内阁设立于明成祖朱棣时,是皇帝为加强专制统治而内阁设立于明成祖朱棣时,是皇帝为加强专制统治而建立的;其职权范围始终不明朗,不能正式统率六部百司;建立的;其职权范围始终不明朗,不能正式统率六部百司;为防止可能威胁皇权,皇帝又设司礼监以牵制内阁。为防止可能威胁皇权,皇帝又设司礼监以牵制内阁。答案:答案:B4.(2008重庆高考重庆高考)下列职官或机构,直接管理地方财政的是下列职官或机构,直接管理地方财政的是 ()A.西汉刺史西汉刺史B.唐朝户部唐朝户部C.北宋三司使北宋三司使D.明朝承宣布政使司明朝承宣布政使司解析:解析

25、:此题考查有关中国古代地方官职的基础知识。此题考查有关中国古代地方官职的基础知识。A项项为西汉地方监察职官,为西汉地方监察职官,B项为中央财政机构,项为中央财政机构,C项为北宋中项为北宋中央财政职官,只有央财政职官,只有D项符合题意。项符合题意。答案:答案:D5.八旗制由努尔哈赤创立,其早期特点是八旗制由努尔哈赤创立,其早期特点是()A.士兵由招募而来,保证兵源士兵由招募而来,保证兵源B.士兵有专门军籍,世代为兵士兵有专门军籍,世代为兵C.士兵不从事生产,专事作战士兵不从事生产,专事作战D.兵民合一,出则为兵,入则为民兵民合一,出则为兵,入则为民解析: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历史基础知识的理解和掌

26、握。根据本题考查学生对历史基础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根据题干所示,从组织、性质等方面考虑,八旗制度的特点表题干所示,从组织、性质等方面考虑,八旗制度的特点表述最全面的只有述最全面的只有D项。中国古代史教材中涉及到府兵制、项。中国古代史教材中涉及到府兵制、募兵制、猛安谋克制和八旗制度,对于各自的特点需要认募兵制、猛安谋克制和八旗制度,对于各自的特点需要认真辨别。真辨别。答案:答案:D6.余秋雨的余秋雨的十万进士十万进士一文对科举制度作了详尽的介绍一文对科举制度作了详尽的介绍和评论。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和评论。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材料1:我想,科举制度的最大优点是从根本上打破了豪我想,科举

27、制度的最大优点是从根本上打破了豪门世族对政治权力的垄断,使国家行政机构的组成向着门世族对政治权力的垄断,使国家行政机构的组成向着尽可能大的社会面开放。科举制度表现出这样一种热忱:尽可能大的社会面开放。科举制度表现出这样一种热忱:凡是热爱这片国土的人才,都有可能被选拔上来,即便凡是热爱这片国土的人才,都有可能被选拔上来,即便再老再迟,只要能赶上考试,就始终能为你保留着机会。再老再迟,只要能赶上考试,就始终能为你保留着机会。材料材料2:科举制度的直接结果,是选拔除了十万名以上的进科举制度的直接结果,是选拔除了十万名以上的进士,百万名以上的举人士,百万名以上的举人就整体而言,却是中国历代官员就整体而

28、言,却是中国历代官员的基本队伍,其中包含一大批极为出色的、有着高度文化素的基本队伍,其中包含一大批极为出色的、有着高度文化素养的政治家和行政管理专家。养的政治家和行政管理专家。材料材料3:用八股文取士,不仅内容限定、格式限定,而且许用八股文取士,不仅内容限定、格式限定,而且许多连接虚词也是限定的多连接虚词也是限定的八股文的毛病首先不在形式而八股文的毛病首先不在形式而在内容。这是一种毫无社会责任和激情,不知究竟要选择在内容。这是一种毫无社会责任和激情,不知究竟要选择什么样的人的昏庸的考试方式。全国士子通过这项考试一什么样的人的昏庸的考试方式。全国士子通过这项考试一年又一年地钻研八股文的写法,结果

29、造成大量的废物。年又一年地钻研八股文的写法,结果造成大量的废物。材料材料4:科举废除后新式学校一所接一所地办起来了,这不科举废除后新式学校一所接一所地办起来了,这不仅释放了一大批原先已经走上科举之途的读书人,而且实实仅释放了一大批原先已经走上科举之途的读书人,而且实实在在地造就了一大批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方面的新型人才,在在地造就了一大批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方面的新型人才,20世纪中国的光明面,基本上是由这些新型人才造就的。世纪中国的光明面,基本上是由这些新型人才造就的。(1)结合材料结合材料1、2及所学知识,说明科举制度的特点和作用。及所学知识,说明科举制度的特点和作用。(2)结合材料结合材料3

30、,说明八股取士的特点及其实行的后果。,说明八股取士的特点及其实行的后果。(3)结合材料结合材料1、4,说明科举制和新式学校培养的人才的不同,说明科举制和新式学校培养的人才的不同之处。之处。(4)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个人对科举制度的看法。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个人对科举制度的看法。解析:解析:本题以余秋雨的本题以余秋雨的十万进士十万进士一文为素材,综合考一文为素材,综合考查了科举制的积极性和局限性,通过大量材料创设了一个查了科举制的积极性和局限性,通过大量材料创设了一个新情境,提供了一个答题的平台。解题的关键是仔细阅读新情境,提供了一个答题的平台。解题的关键是仔细阅读材料,最大限度地从材料中提取有

31、效信息,并对这些信息材料,最大限度地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并对这些信息进行整合、分析和归纳。进行整合、分析和归纳。答案:答案:(1)特点:开放性、公平性、客观性。特点:开放性、公平性、客观性。作用:打破豪门世族对政治权力的垄断;培养了一大批出色作用:打破豪门世族对政治权力的垄断;培养了一大批出色的政治家和行政管理专家。的政治家和行政管理专家。(2)特点:内容限定、格式限定;缺乏社会责任感。特点:内容限定、格式限定;缺乏社会责任感。后果:造就了大量的无用之才。后果:造就了大量的无用之才。(3)科举制主要是培养政治家和行政管理人才;新式学校培养科举制主要是培养政治家和行政管理人才;新式学校培养掌握

32、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知识的人才。掌握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知识的人才。(4)可从积极性和局限性两个方面进行分析,言之有理即可。可从积极性和局限性两个方面进行分析,言之有理即可。1.电视剧电视剧宰相刘罗锅宰相刘罗锅播出之后,人们认识了清朝官吏刘播出之后,人们认识了清朝官吏刘墉。但是,有历史学家认为这个电视剧名犯了一个历史性墉。但是,有历史学家认为这个电视剧名犯了一个历史性错误,其理由是错误,其理由是()A.刘墉不是驼背,所以不能称为刘墉不是驼背,所以不能称为“刘罗锅刘罗锅”B.丞相制度早在明太祖时已经被废除,所以称丞相制度早在明太祖时已经被废除,所以称“宰相刘罗宰相刘罗锅锅”会误导观众会误导观众C.刘

33、墉既不是驼背,也不是宰相,所以剧名错误刘墉既不是驼背,也不是宰相,所以剧名错误D.剧名过于哗众取宠,以此提高收视率剧名过于哗众取宠,以此提高收视率解析: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判断问题的能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判断问题的能力。丞相制度在明太祖朱元璋时期已废除,清代已无丞相力。丞相制度在明太祖朱元璋时期已废除,清代已无丞相官职。因此,称清朝官吏刘墉为宰相是历史性错误。官职。因此,称清朝官吏刘墉为宰相是历史性错误。答案:答案:B1.积极作用积极作用明朝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强化,在当时历史条件下具明朝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强化,在当时历史条件下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它对于稳定和重建封

34、建统治秩序、恢有一定的积极意义,它对于稳定和重建封建统治秩序、恢复和发展社会经济、巩固和发展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起了复和发展社会经济、巩固和发展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起了重要的作用。重要的作用。2.消极作用消极作用(1)明清统治者的特务统治、八股取士、文字狱等违背历史明清统治者的特务统治、八股取士、文字狱等违背历史潮流,阻碍历史进步。潮流,阻碍历史进步。(2)作为上层建筑,它所维护的是处于崩溃中的旧的经济基作为上层建筑,它所维护的是处于崩溃中的旧的经济基础,极大地妨碍了中国社会的进步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发础,极大地妨碍了中国社会的进步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展。(3)君主专制制度的强化形成绝对的君主专制,

35、它使皇帝的君主专制制度的强化形成绝对的君主专制,它使皇帝的决策更具有个人独断和随意性特点;使大小官吏只能唯决策更具有个人独断和随意性特点;使大小官吏只能唯上是从,助长了官场的因循守旧之风;造成官僚机构膨上是从,助长了官场的因循守旧之风;造成官僚机构膨胀,官僚主义,贪污腐化之风盛行。胀,官僚主义,贪污腐化之风盛行。2.一位中学生准备写一篇有关一位中学生准备写一篇有关“明清时期君主专制强化对中明清时期君主专制强化对中国国社会发展的影响社会发展的影响”的历史小论文,下列观点中符合这一要的历史小论文,下列观点中符合这一要求求的有的有()有利于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有利于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

36、展有利于封建经济的发展有利于封建经济的发展奠定了中华文明长期领先世界的基础奠定了中华文明长期领先世界的基础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A.B.C.D. 解析:解析:明清时期,君主专制制度虽然从总体上看已经走向明清时期,君主专制制度虽然从总体上看已经走向衰落,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但在当时还是有利于衰落,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但在当时还是有利于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封建经济的发展。而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封建经济的发展。而的说法的说法不符合史实。不符合史实。答案:答案:D一个考点一个考点中国古代君主中国古代君主专专制制度的不断加制制度的不断加强强多多个个角角度度1

37、自秦以来君主自秦以来君主专专制制强强化的表化的表现现及其特殊情况及其特殊情况2古代君主古代君主专专制加制加强强的特点及的特点及趋势趋势3君主君主专专制制强强化的利弊影响化的利弊影响角度一自秦以来君主专制强化的表现角度一自秦以来君主专制强化的表现示例示例(2009广东高考广东高考)君主专制在从秦到清不断强化的过君主专制在从秦到清不断强化的过程中偶有特殊情况。能反映这一情况的是程中偶有特殊情况。能反映这一情况的是()A.战国时秦国以王为首,统一后秦王称皇帝战国时秦国以王为首,统一后秦王称皇帝B.汉武帝以身边近臣组成中朝执掌决策权,隋代实行内史、汉武帝以身边近臣组成中朝执掌决策权,隋代实行内史、门下

38、、尚书三省制门下、尚书三省制C.唐代决策、审议、执行权分离,宋代中央机构形成全面唐代决策、审议、执行权分离,宋代中央机构形成全面的权力牵制体系的权力牵制体系D.明初废除丞相,清初明初废除丞相,清初“军国政事军国政事”由议政王大臣会议决定由议政王大臣会议决定解题指导解题指导君主专制是指皇权至高无上,一切军国大事君主专制是指皇权至高无上,一切军国大事由皇帝专断,从秦到清,君主专制不断强化,这是常态。由皇帝专断,从秦到清,君主专制不断强化,这是常态。所谓所谓“特殊特殊”情况则是指君主专制受到限制或制衡。清代议情况则是指君主专制受到限制或制衡。清代议政王大臣会议集体决策,对皇权形成极大限制。政王大臣会

39、议集体决策,对皇权形成极大限制。答案提示答案提示D角度二古代君主专制加强的趋势角度二古代君主专制加强的趋势1.(2008天津高考天津高考)我国古代中央机构不断变革,曾先后出现我国古代中央机构不断变革,曾先后出现了三公九卿、三省六部、内阁、军机处等制度。这些变革了三公九卿、三省六部、内阁、军机处等制度。这些变革反映的趋势是不断强化反映的趋势是不断强化()A.专制皇权专制皇权B.中央集权中央集权C.监察权力监察权力D.对农民的控制对农民的控制解析:解析:本题以古代政治制度的演变为切入点,考查学生的归本题以古代政治制度的演变为切入点,考查学生的归纳、整合能力。解答本题应注意对各种制度演变的理解和分纳

40、、整合能力。解答本题应注意对各种制度演变的理解和分析,在解题时注意运用归纳方法,因为题目涉及的制度是中析,在解题时注意运用归纳方法,因为题目涉及的制度是中央机构,由此判断央机构,由此判断B项错误,中央机构的变革主要是围绕君项错误,中央机构的变革主要是围绕君权和相权展开的,特点是专制皇权的不断加强。权和相权展开的,特点是专制皇权的不断加强。答案:答案:A角度三君主专制强化的弊端角度三君主专制强化的弊端2.中央集权制度在我国封建社会后期中央集权制度在我国封建社会后期(明清时期明清时期)消极因素逐消极因素逐渐增大,主要在于渐增大,主要在于()A.激化了阶级矛盾激化了阶级矛盾B.出现宦官专权的局面出现

41、宦官专权的局面C.统治集团内部争权夺利斗争激烈统治集团内部争权夺利斗争激烈D.严重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严重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解析:解析:本题题干是指中央集权制度消极因素逐渐增大的主本题题干是指中央集权制度消极因素逐渐增大的主要表现,其中要表现,其中A、B、C三项在以前都曾经出现过。三项在以前都曾经出现过。答案:答案:D1.(2008广东高考广东高考)明初,朝臣建议建文帝削藩。随后,建文明初,朝臣建议建文帝削藩。随后,建文帝的叔叔燕王朱棣以帝的叔叔燕王朱棣以“清君侧清君侧”为名起兵,最后占领南京,为名起兵,最后占领南京,夺取帝位。此事说明当时夺取帝位。此事说明当时()A.实行了内阁制实

42、行了内阁制B.设立了军机处设立了军机处C.实行了分封制实行了分封制D.郡县制受到挑战郡县制受到挑战解析: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了考生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从本题主要考查了考生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从“藩藩”等信息可以看出明朝当时实行的是分封制。等信息可以看出明朝当时实行的是分封制。答案:答案:C2.(2009宁夏高考宁夏高考)明朝明朝“析中书省之政归六部析中书省之政归六部”,六部所掌,六部所掌主主要是要是()A.决策决策B.行政行政C.监察监察D.司法司法解析:解析:明太祖下令裁撤中书省,废除丞相,由皇帝亲自掌明太祖下令裁撤中书省,废除丞相,由皇帝亲自掌管六部,直接管理国家政事,故六部所掌主要是行政。

43、管六部,直接管理国家政事,故六部所掌主要是行政。答案:答案:B3.(2009浙江高考浙江高考)关于明代内阁,下列表述正确的是关于明代内阁,下列表述正确的是()A.明太祖罢除丞相职位,设内阁制明太祖罢除丞相职位,设内阁制B.内阁成员的权势和地位有过提高内阁成员的权势和地位有过提高C.内阁正式成为统率六部百司的机构内阁正式成为统率六部百司的机构D.司礼监最终取代了内阁司礼监最终取代了内阁解析:解析:内阁设立于明成祖朱棣时,是皇帝为加强专制统治而内阁设立于明成祖朱棣时,是皇帝为加强专制统治而建立的;其职权范围始终不明朗,不能正式统率六部百司;建立的;其职权范围始终不明朗,不能正式统率六部百司;为防止

44、可能威胁皇权,皇帝又设司礼监以牵制内阁。为防止可能威胁皇权,皇帝又设司礼监以牵制内阁。答案:答案:B4.(2008重庆高考重庆高考)下列职官或机构,直接管理地方财政的是下列职官或机构,直接管理地方财政的是 ()A.西汉刺史西汉刺史B.唐朝户部唐朝户部C.北宋三司使北宋三司使D.明朝承宣布政使司明朝承宣布政使司解析:解析:此题考查有关中国古代地方官职的基础知识。此题考查有关中国古代地方官职的基础知识。A项项为西汉地方监察职官,为西汉地方监察职官,B项为中央财政机构,项为中央财政机构,C项为北宋中项为北宋中央财政职官,只有央财政职官,只有D项符合题意。项符合题意。答案:答案:D5.八旗制由努尔哈赤

45、创立,其早期特点是八旗制由努尔哈赤创立,其早期特点是()A.士兵由招募而来,保证兵源士兵由招募而来,保证兵源B.士兵有专门军籍,世代为兵士兵有专门军籍,世代为兵C.士兵不从事生产,专事作战士兵不从事生产,专事作战D.兵民合一,出则为兵,入则为民兵民合一,出则为兵,入则为民解析: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历史基础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根据本题考查学生对历史基础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根据题干所示,从组织、性质等方面考虑,八旗制度的特点表题干所示,从组织、性质等方面考虑,八旗制度的特点表述最全面的只有述最全面的只有D项。中国古代史教材中涉及到府兵制、项。中国古代史教材中涉及到府兵制、募兵制、猛安谋克制和八旗制度,

46、对于各自的特点需要认募兵制、猛安谋克制和八旗制度,对于各自的特点需要认真辨别。真辨别。答案:答案:D6.余秋雨的余秋雨的十万进士十万进士一文对科举制度作了详尽的介绍一文对科举制度作了详尽的介绍和评论。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和评论。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材料1:我想,科举制度的最大优点是从根本上打破了豪我想,科举制度的最大优点是从根本上打破了豪门世族对政治权力的垄断,使国家行政机构的组成向着门世族对政治权力的垄断,使国家行政机构的组成向着尽可能大的社会面开放。科举制度表现出这样一种热忱:尽可能大的社会面开放。科举制度表现出这样一种热忱:凡是热爱这片国土的人才,都有可能被选拔上来,即便凡是

47、热爱这片国土的人才,都有可能被选拔上来,即便再老再迟,只要能赶上考试,就始终能为你保留着机会。再老再迟,只要能赶上考试,就始终能为你保留着机会。材料材料2:科举制度的直接结果,是选拔除了十万名以上的进科举制度的直接结果,是选拔除了十万名以上的进士,百万名以上的举人士,百万名以上的举人就整体而言,却是中国历代官员就整体而言,却是中国历代官员的基本队伍,其中包含一大批极为出色的、有着高度文化素的基本队伍,其中包含一大批极为出色的、有着高度文化素养的政治家和行政管理专家。养的政治家和行政管理专家。材料材料3:用八股文取士,不仅内容限定、格式限定,而且许用八股文取士,不仅内容限定、格式限定,而且许多连

48、接虚词也是限定的多连接虚词也是限定的八股文的毛病首先不在形式而八股文的毛病首先不在形式而在内容。这是一种毫无社会责任和激情,不知究竟要选择在内容。这是一种毫无社会责任和激情,不知究竟要选择什么样的人的昏庸的考试方式。全国士子通过这项考试一什么样的人的昏庸的考试方式。全国士子通过这项考试一年又一年地钻研八股文的写法,结果造成大量的废物。年又一年地钻研八股文的写法,结果造成大量的废物。材料材料4:科举废除后新式学校一所接一所地办起来了,这不科举废除后新式学校一所接一所地办起来了,这不仅释放了一大批原先已经走上科举之途的读书人,而且实实仅释放了一大批原先已经走上科举之途的读书人,而且实实在在地造就了

49、一大批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方面的新型人才,在在地造就了一大批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方面的新型人才,20世纪中国的光明面,基本上是由这些新型人才造就的。世纪中国的光明面,基本上是由这些新型人才造就的。(1)结合材料结合材料1、2及所学知识,说明科举制度的特点和作用。及所学知识,说明科举制度的特点和作用。(2)结合材料结合材料3,说明八股取士的特点及其实行的后果。,说明八股取士的特点及其实行的后果。(3)结合材料结合材料1、4,说明科举制和新式学校培养的人才的不同,说明科举制和新式学校培养的人才的不同之处。之处。(4)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个人对科举制度的看法。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个人对科举制度的看法。解

50、析:解析:本题以余秋雨的本题以余秋雨的十万进士十万进士一文为素材,综合考一文为素材,综合考查了科举制的积极性和局限性,通过大量材料创设了一个查了科举制的积极性和局限性,通过大量材料创设了一个新情境,提供了一个答题的平台。解题的关键是仔细阅读新情境,提供了一个答题的平台。解题的关键是仔细阅读材料,最大限度地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并对这些信息材料,最大限度地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并对这些信息进行整合、分析和归纳。进行整合、分析和归纳。答案:答案:(1)特点:开放性、公平性、客观性。特点:开放性、公平性、客观性。作用:打破豪门世族对政治权力的垄断;培养了一大批出色作用:打破豪门世族对政治权力的垄断;

51、培养了一大批出色的政治家和行政管理专家。的政治家和行政管理专家。(2)特点:内容限定、格式限定;缺乏社会责任感。特点:内容限定、格式限定;缺乏社会责任感。后果:造就了大量的无用之才。后果:造就了大量的无用之才。(3)科举制主要是培养政治家和行政管理人才;新式学校培养科举制主要是培养政治家和行政管理人才;新式学校培养掌握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知识的人才。掌握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知识的人才。(4)可从积极性和局限性两个方面进行分析,言之有理即可。可从积极性和局限性两个方面进行分析,言之有理即可。1、明朝加强君主专制统治的措施中,与后来的宦官专权有直接关系的是 ( )A 废除丞相B 设立厂卫特务机构C 八

52、股取士D 地方设“三司”B2、阅读以下统计表,该统计说明了 ( ) 年号洪武(13681389) 弘治(14881505)全国垦田数 8696000顷 4228000顷A 经过农民战争大量土地抛荒B 官僚地主隐瞒土地逃避赋税C 农民战争后土地回到农民手中D 蒙古贵族的骚扰破坏了北方的农业B3、大一统王朝屡屡被农民起义推翻,一再印证了“舟水之喻”。秦末和明末农民起义的共同点是()A以民间宗教为组织形式B带有反对民族压迫的特色C为反对苛政而举兵D以平等的口号相号召C4、佃农出身的朱元璋领导了农民起义,最终确立了地主阶级的统治,根本原因是 ()A朱元璋的根本目的是想当皇帝B许多封建知识分子参加起义C

53、为奖赏推翻元朝战争中功臣D小生产者地位的必然结果D作业汉、唐、明是中国封建社会统一、中央集权加强的朝代。统治的前期都出现了皇帝勤于政事、大臣廉洁奉公的清明政治景象,封建王朝走向兴盛;而三个王朝的中后期都出现过政治异常腐败黑暗,阶级矛盾尖锐,农民起义此起彼伏局面,最后直接或间接地被农民起义所推翻。为什么汉、唐、明没有能够摆脱我国封建王朝“初兴后衰”的历史循环?。封建王朝“初兴后衰”原因根本原因:封建制度自身的内在矛盾。农民阶级与地主阶级的矛盾不可能从根本上调和。封建经济分散性容易形成地方割据势力封建土地私有制必然加剧土地兼并。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极易滋生腐败、暴政。问题:分析明朝中后期与东汉中后期、 唐朝后期政治危机的相似之处经济上:土地兼并现象严重;政治上:统治阶级内部斗争尖锐,出现 或宦官或外戚或奸臣专权的现象; 阶级矛盾也极其尖锐, 都出现了大规模的农民起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