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挡土墙的施工方案

上传人:m**** 文档编号:571897896 上传时间:2024-08-12 格式:PDF 页数:11 大小:514.4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公路挡土墙的施工方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公路挡土墙的施工方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公路挡土墙的施工方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公路挡土墙的施工方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公路挡土墙的施工方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公路挡土墙的施工方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公路挡土墙的施工方案(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挡土墙的施工方案挡土墙的施工方案1、编制依据11、城市道路设计规范(CJJ37-90);12、丹梓大道西段市政工程施工图;13、公路路基设计规范(JGJD302004);14、公路工程质量验收评定标准(JTGF80/1-2004)15、市政道路工程质量验收评定标准(CJJ1-90);16、城市道路路基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CJJ44-91);17、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03).18、公路加筋土工程设计规范(JTJ 015-91).2、工程概况本工程采用加筋挡土墙,位于DZ030DZ0+220 路段南侧,挡墙总长 250m,挡墙最高为 11。2m,加筋体在道路横向方向宽度为4m11m

2、,DZ0-30DZ0+220路段南侧原外侧绿化带取消,挡墙起终点设置锥坡,两端15m 范围内绿化带逐渐过渡到2。25m。3、挡土墙的构造设计31 设计原则与标准311 保证人行道宽度与红线要求;312 筋带抗拨安全系数2。0;313 挡墙搞滑移稳系数1.3;314 抗倾覆稳定系数1。6;315 基底最大压应力max.32 挡墙基础DZ030DZ0+120 段为 C25 混凝土地基梁,梁高 0。8m,宽 1.0m;DZ0+120DZ0+220 段为 C15片石砼现浇基础,根据地形变化可以把基础设置成台阶式,要求单级台阶宽度不小于1。0m。基础埋置深度:土质地基1m,在斜坡地段基底外边线距离坡面的

3、水平距离1.5m; 岩质地基0。6m,在斜坡地段基底外边线距坡面的水平距离1.0m。33 墙身砌块采用 C30 预制混凝土块, 砌块必须用钢模制作, 确保尺寸准确美观.砌块 A1 与土工带接触的棱角应倒圆,插筋孔直径d=22mm,插筋为 18,插筋伸入挡墙基础内40cm.34 加筋材料采用塑料土工格栅,破断拉力不小于 80KN/m,延伸率不大于 10,主受力肋的净距不大于35mm,土工格栅样品送检前必须经设计人员确认,土工格栅铺设层距40cm。35 袋装土聚丙稀透水塑料袋,内装1:1 碎石土,随土工格栅的铺设堆码在反包回折端内侧。碎石粒径不大于 10cm。36 填料优先采用有一定级配的砂性土和

4、砾类土, 碎石土、中低液限粘土、稳定土等也可采用,但不得使用垃圾土、硅藻土及腐植土,同时,填料最大粒径不大于10cm,分层碾压厚度 200mm,压实度不小于 94。37 人行护栏由护栏柱、扶手、地梁、栏板和护栏底座(胸墙)组成,护栏伸缩缝每隔593cm 设置一道。38 胸墙顶宽 0。5m,高 1。2m,底宽 1。0m。采用 C30 混凝土,直接做在人行道外边线、挡墙顶砌块上,保证人行道的宽度。施工时预埋护栏柱钢筋。4、挡土墙施工41 挡土墙施工基本要求挡土墙施工应严格执行公路加筋土工程施工技术规范、 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和图纸设计要求。施工前,技术人员应充分理解设计意图,熟悉设计图纸,严格按图

5、施工。42 施工工艺流程与施工顺序421 施工工艺流程图:422 施工顺序施工区域分成两个区即“砼基础区”与“片石砼基础区”(详见附图),低位基础先施工,高位基础等低位基础施工至一个面时,连成整体继续向上施工直至加筋体顶线。43 基础工程431 基槽土方开挖本工程挖基槽土方采用挖掘机进行开挖。 开挖基槽配合墙体施工分段进行, 先测量放线,定出开挖边线,起点及终点,设立桩标,注明高程及开挖深度,用1m3 反铲挖掘机开挖,多余的土方装车外运弃土。在施工过程中,应根据实际需要设置排水沟及集水坑进行施工排水,保证工作面干燥以及基底不被水浸。432 地基处理基坑开挖后应进行整理和压实, 压实后压实度与承

6、载力须满足规范与设计要求。 基底承载力要求为:DZ0-30 段不小于 180KPa,DZ020DZ0+040、DZ0+100、DZ0+120 段不小于300KPa,DZ0+060 段不小于 350KPa,DZ0+080 段不小于 390KPa, 不满足设计承载力时应进行相应处理.如果施工时发现地质情况变化较大,应及时报请监理工程师及设计单位, 以便作出相应的处理措施。挖基发现有淤泥层或软土层时, 需进行换土处理,报请监理工程师及业主批准后,才进行施工。44 砌块预制砌块 A、B 的看面预制必须采用钢模板,对钢模及底板要经常检查及维修,清除模板上的砼残留物,每次都要刷脱模剂后再预制,以保证预制面

7、板光洁平整,达到设计精度要求。砌块预留的穿筋孔要保证圆滑。预制砌块的混凝土采用标号均为C30,在预制砌块过程中,为保证混凝土的质量,应采用机械振捣,如表面粗糙无浆,可用相同灰砂比的水泥砂浆对表面作收光处理,使之平整美观。砌块的检查标准为:强度合格 ;砌块高与长的误差为5mm;两对角线误差为 10mm,穿筋孔满足设计尺寸且无明显偏差,易于穿筋,不符合上述标准的砌块严禁使用.45 挡墙基础施工451 混凝土地基梁DZ0-30DZ0+120 段为 C25 混凝土地基梁,地基梁按挡土墙的分段进行逐段施工。基槽压实度与承载力都满足要求后,在表面测量放线,立模浇灌.混凝土采用商品混凝土,每段应一次性浇筑完

8、成.在浇筑混凝土前,全部支架、模板内杂物、积水要清理干净。混凝土应按一定顺序和方向浇筑,采用插入式振捣器振捣,振捣棒移动距离不应超过其作用半径的1。5 倍,并与侧模保持 50100mm 的距离,不能在模板内利用振动器使混凝土长距离流动或运送混凝土,以免引起离析。 混凝土振捣密实的标志是混凝土停止下沉、 泛浆、 不冒气泡、 表面平坦,切勿漏振或过振.混凝土浇筑完成后,在混凝土初凝前,对砌块插筋进行预留,预留前须测量定位出预留位置,在指定位置进行插筋,插筋须伸入地基梁内40cm。待混凝土表面收浆并硬化后对混凝土进行洒水养生,洒水养生最少保持7d。452 片石砼基础4521 DZ0+140DZ0+2

9、20 段为 C15 片石砼现浇基础,根据地形变化可以把基础设置成台阶式,要求单级台阶宽度不小于1.0m.浇注砼前,应对支架、模板进行检查,并做好记录,符合设计要求后方可浇筑。模板内的杂物、积水应清理干净。模板如有缝隙,应填塞严密。在浇筑砼前,应检查砼的均匀性和坍落度。自高处向模板内倾卸砼时, 为防止砼离析,应符合下列规定:1从高处直接倾卸时,其自由倾落高度不宜超过2m,以不发生离析为度。2当倾落高度超过 2m 时,应通过串筒、溜管或振动溜管等设施下落;倾落高度超过10m时,应设置减速装置(在串筒的不同高度设多向挡板)。3在串筒出料筒下面,砼堆积高度不宜超过1m。4522 浇注砼使用插入式振动器

10、时,移动间距不应超过振动器作用半径的1.5 倍;与侧模应保持 50100mm 的距离;插入下层砼 50-100mm;每一处振动完毕后应边振动边徐徐提出振动棒; 应避免振动棒碰撞模板。 对每一振动部位,必须振动到该部位砼密实为止.密实的标志是砼停止下沉,不再冒出气泡,表面呈现平坦、泛浆。砼的浇注应连续进行,如因故必须间断时,其间断时间应小于前层砼的初凝时间或能重塑的时间.砼的运输、浇注及间歇的全部时间不得超过表的规定,当需要超过允许时间时应预留施工缝。砼的运输、浇注及间歇的全部允许时间(分钟)砼强度等级 气温不高于 25 气温高于 25C30 210 180C30 180 1504523 施工缝

11、的位置应在砼浇注之前确定,宜留置在结构受剪力和弯矩较小且便于施工的部位,并应按下列要求进行处理:(1)应凿除处理层砼表面的水泥砂浆和松软层,但凿除时,处理层砼须达到下列强度:洗凿毛时,须达到 0。5Mpa;用人工凿除时,须达到 2。5Mpa;用风动机凿毛时,须达到 10Mpa;(2)经凿毛处理的砼面,应用水冲洗干净,在浇注层次砼前,对垂直施工缝宜刷一层水泥净浆,对水平缝宜铺一层厚度为1020mm 的 1:2 的水泥砂浆。(3)施工缝为斜面时应浇注成或凿成台阶状。(4)施工缝处理后,须待处理层砼达到一定强度后才能继续浇注砼。需要达到的强度,一般最低为 1.2Mpa,当结构物为钢筋砼时,不得低于2

12、.5Mpa。4524 在浇注过程中或浇注完成时,如砼表面泌水较多,须在不扰动已浇注砼的条件下,采取措施将水排除。继续浇注砼时,应查明原因,采取措施减少泌水。结构砼浇注完成后,对砼裸露面应及时进行休整、抹平,待定浆后再抹第二遍并压光或拉毛.当裸露面面积较大或气候不良时,应加盖防护。4525 因浇筑断面高为 4。4m5。43m,断面宽为 2。35m6m,浇筑砼时本工程采用分层预留施工缝的方式进行浇筑,分层厚度不超过 1m,施工缝凿毛要求按 4。5。2。3 条进行施工,每一分层浇筑又采用斜面分层方式,振捣应从浇筑层的下端开始,逐渐上移,以保证混凝土施工质量。分层的厚度为2030cm。如下图4526

13、浇注砼期间,应设专人检查支架、模板等稳固情况,当发现有松动、变形、移位时,应及时处理.4527 掺加片石技术要求:(1)片石掺加前应清除表面的杂物、泥土等.(2)片石掺入量不大于 30%,掺入时不可乱投乱放,石块应分布均匀,净距不小于80mm,距结构侧面和顶面的净距不小于150mm,石块不可直接接触基底、模板。4528 混凝土浇筑到顶面时,在混凝土初凝前,对砌块插筋进行预留,预留前须测量定位出预留位置,在指定位置进行插筋,插筋须伸入片石砼基础内40cm。46 砌块安装选用符合要求的砌块, 基础用低强度砂浆砌筑找平, 同层相临面板水平误差控制在8mm 以内,轴线偏差为每 20 延米不超过 10m

14、m,砌块缝宽10mm,天地缝(水平缝)用5 号砂浆摊平,竖缝干砌作排水缝,墙面砌块插筋孔应先灌水泥浆后插筋, 插筋不得在砌块之间断开, 应在块中对接。 不得在未完成填土作业的砌块上安装上一层砌块, 砌筑时不能用坚硬石子及铁片支垫,以免造成应力集中,损坏砌块。每一层安装时用垂球、挂线核对,每三层面板安装完毕及时测量标高和轴线,水平、垂直误差及时逐层调整,不得将误差积累后再进行调整。47 土工格栅、堆压袋装土施工471 铺土工格栅使用的土工格栅材料应将样品送检前必须经设计人员确认, 确认合格后,方可使用。土工格栅按设计要求的宽度铺设,其上下层填料无刺坏土工格栅的杂物,铺设土工格栅时,将强度高的方向

15、垂直于路堤轴线方向布置。土工格栅横向铺设。铺设时绷紧,拉挺,避免折皱、扭曲或坑洼.土工格栅沿纵向拼接采用搭接法, 纵向搭接宽度为 15cm 左右,横向不允许搭接。土工格栅摊铺后应用沙包或勾头钉(6钢筋)固定,固定点间距 1。5m2。0m,确保土工格栅摊铺平整顺直。纵向搭接处用塑料绳绑扎。472 堆压袋装土采用聚丙稀透水塑料袋,内装1:1 碎石土,随土工格栅的铺设堆码在反包回折端内侧。碎石粒径不大于 10cm。48 填土碾压481 填料填料可采用机械、人工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摊铺.应先在土工格栅中部形成一纵向饯道,然后由饯道向两侧扩展,严禁由土工格栅尾部向墙面方向推填。加筋土体的填料不得混有垃圾、腐

16、植土,填料粒径不大于10cm.当采用机械填土时,必须辅以人工作业。人工作业就是用人工就近将填料搬运和摊铺在土工格栅上。当用推土机摊铺填料时,拉筋带上的填料覆盖厚度不小于 20cm。装载汽车不得直接在格栅上行走,未压实的加筋体,一般不允许运输车辆在上面行驶; 若需临时行驶,则填料厚度不得小于30cm,同时其车速不得大 于 5km/h,并不准急刹车,以免造成拉筋带的错位。填方段地面坡度陡于1:5 时应将地面挖成台阶状,单级台阶宽度不小于 1m,并设置 2的反向坡。DZ0+130DZ0+210 段加筋土挡墙横向与岩层搭接时,土工格栅延伸至开挖台阶部分搭接面,台阶宽2。0m 左右.482 碾压填土必须

17、分层碾压, 先由土工格栅中部压至尾部,再由尾部压至墙面.压路机行走方向始终平行于墙面,严禁压路机垂直于墙面方向行走。距墙面1m 范围内人工夯实,加筋土体尾部应超碾压 1.5m 宽。每铺一层格栅之前应检测填土压实度。检测频度为每100m2 不少于 2 点。压实度检测不合格时,不得铺设土工格栅。加筋土体后方的填土应基本上与加筋土体的填土同步实施。49 胸墙和护栏施工顶层墙面板安装完后, 加筋体顶面线可根据墙高作成台阶状, 但台阶的变化必须是砌块高度(400mm)的整数倍。墙顶胸墙高度一般为1。2m,可根据加筋体顶面台阶高度作适当调整,但不得小于 1。0m。护栏柱预埋钢筋须测量人员定位后,按所定位置

18、埋设。护栏系由护栏柱、扶手、地梁、栏板和胸墙组成 .护栏柱、栏板采用预制安装,扶手、地梁、胸墙采用现浇,混凝土标号均为C30。护栏柱预埋钢筋与护栏柱钢筋采用焊接, 焊缝长度必须满足规范要求。 护栏柱预埋筋埋入胸墙 80cm。护栏伸缩缝每隔 593cm 设置一道。5、劳力组织与机具设备51、劳力组织本挡土墙施工工序复杂,衔接紧凑,须组织安排合理,各道工序协调劳作,劳力组织如下表(按 20 米长考虑):序号 工种 人数 作业内容1 测量工 2 测量放线2 砌筑、土方填筑工 20 配合机械挖基,砌块安装,墙背填土、铺土工格栅3 木工 2 模板制作,支模4 混凝土工 15 混凝土灌注施工、片石投入5

19、钢筋工 2 预埋件及栏杆制作安装6 施工员 1 负责现场施工组织安排7 技术总负责 1 协调各工序、解决技术问题8 质量员 1 负责各工序质量控制及检查52、机具设备本工程需配备的设备如:挖掘机、推土机、压路机、自卸汽车、电动蛙式打夯机、电焊机、混凝土振动棒、自卸翻斗车等机械6、侧向位移与沉降监测61 位移与沉降观测要求1、 位移与沉降观测点设置的具体位置详见施工图。2、 本工程应对构筑物在施工及使用过程中进行位移与沉降观测并加以记录.3、 位移与沉降观测时间如下表所示:观测次序 观 测 时 间1 施工期每填土高 1m 观测一次2 竣工之后前三个月每星期观测一次, 以后视墙体变形速率再与设计者

20、商定观测周期。 大雨过后 8 小时随时增加观测次数4、 若发现沉降有异常时,应立即通知设计单位.32 位移与沉降观测点埋设1、 观测点的埋设采用预埋件的方式,按施工图在墙上预埋500mm 长“L”型成品钢构件。2、 本工程沉降观测点统一编号,此编号采用统一字体用蓝油漆喷在观测点正下面,字体采用“黑体”,大小为“300”.33 位移与沉降观测基准点的测设1、构筑物位移与沉降观测基准点布设必须坚固稳定,防止其本身产生变化,给位移与沉降观测成果带来影响,基准点的数目应尽量不少于3 个(实际布设 5 点)(详见位移与沉降观测基准点布设图),组成基准点网,采用严密平差,使基准点点位与高程达到规范要求。对

21、基准点要定期进行平面与高程检测,以保证位移与沉降观测成果的正确性.2、 布设基准点要靠近构筑物的稳固可靠之处,其距离都末超过100m,以保证观测精度。3、 基准点网主要技术要求采用二级变形测量等级的测量方法测定, 相邻基准点高差中误差0.5mm;每站高差中误差0。13mm;往返较差、附合或环线闭合差0.3 mm;n 为测段的测站数.34 沉降观测点的测定1、 采用 II 等水准测量的方法测定,精度要求:高程中误差+0。5mm;相邻点高差中误差+0.30mm;往返较差、附合或环线闭合差0.3 mm。2、 每次观测时,应采用相同的观测路线和观测方法;使用同一仪器和设备;固定观测人员;在基本相同的环

22、境和条件下工作.3、在进行沉降观测时, 到现场进行规划,选定若干较稳定的固定点作为临时水准点 (转点) ,确定安置仪器的位置,与永久水准点组成环路,并根据选定的临时水准点、 设置仪器的位置以及观测路线,绘制沉降观测路线,以后每次都按固定的路线观测.采用这种方法进行沉降测量,不仅避免了寻找设置仪器的麻烦,加快施测进度,而且由于路线固定,比任意选择观测路线可以提高沉降测量的精度。 但应注意必须在测定临时水准点高程的同一天内同时观测其它沉降观测点.4、 沉降观测点首次观测的高程值是以后各次观测用以进行比较的根据, 如初次精度不够或存在错误,不仅无法补测,而且会造成沉降工作中的矛盾现象,因此必须提高初

23、测精度.同时每个沉降观测点首次高程,应在同期进行两次观测后决定。35 沉降观测点的成果整理1、 每次观测结束后,要检查记录是否正确, 精度是否合格,并进行误差分配,然后将观测高程列入沉降观测成果表中,计算相邻两次观测之间的沉降量,并注明观测日期和荷载量(层数).2、 为了更清楚地表示沉降、时间、荷载量(层数)的相互关系,应画出每一观测点的时间与沉降量的关系曲线及时间与荷载量的关系曲线。 两种关系曲线可以合在同一图上, 这更能清楚的表明每个观测点在一定时间内,所受到的荷载及沉降量。36 沉降观测中常遇到的问题及其处理1、 在沉降观测工作中常遇到一些矛盾现象, 并从沉降与时间关系曲线上表现出来,

24、对于这些问题,必须分析产生的原因,予以合理的处理。2、 曲线在首次观测后就发生回升现象。 即在第二次观测时,发现曲线上升,至第三次后,曲线又逐渐下降,发生此种现象,一般都是由于初测精度不高, 而使观测成果存在较大误差所引起的。在处理这种情况时,如曲线回升超过5mm,应将第一次观测成果作废,而采用第二次观测成果作为观测成果,而曲线回升在 5mm 之内, 则可调整初测标高与第二次观测标高一致。3、 曲线在中间某点突然回升。 发生此种现象的原因, 多半是因为水准点或观测点被碰动所致, 而且只有当水准点碰动后低于被碰动前的标高及观测点被碰后高于被碰前的标高时, 才有出现回升现象的可能。 由于水准点或观

25、测点被碰撞, 其外形必有损伤,比较容易发现.如水准点被碰动,可改用其它水准点来继续观测.如观测点被碰后已松动,则需另行埋设新点;若碰后点位尚牢固,则可继续使用,但因为标高改变,对这个问题必须进行合理的处理,其办法是选择结构、 荷重及地质等条件都相同的邻近另一沉降观测点, 取该点在同一期间内的沉降量,作为被碰观测点之沉降量, 此法虽不能真正反映被碰观测点的沉降量, 但如选择适当,可得到比较接近实际情况的结果。4、 曲线自某点起渐渐回升。 产生此种现象一般是由于水准点下沉所致, 如查明的确是水准点下沉而使曲线渐渐回升,则应测出水准点的下沉量,以便修正观测点的标高.5、 曲线波浪起伏现象。曲线在后期

26、呈现波浪起伏现象,此种现象在沉降观测中最常遇到。其原因并非建筑物下沉所致, 而是测量误差所造成的, 曲线在前期波浪起伏所以不突出, 是因下沉量大于测量误差之故,但到后期, 由于建筑物下沉极微或已接近稳定,因此在曲线上就出现测量误差比较突出的现象.6、 曲线中断现象。 由于观测点被碰毁, 后来设置之观测点绝对标高不一致, 而使曲线中断。为了将中断曲线连接起来,可按照处理曲线在中间某点突然回升现象的办法,估求出未作观测期间的沉降量,并将新设置的沉降点不计其绝对标高, 而取其沉降量,一并加在旧沉降点的累计沉降量中去.37 沉降观测提交的资料1、 沉降观测成果表;2、 观测点位置图;3、 荷载、时间、

27、沉降量曲线图;4、 沉降分析报告。38 信息反馈沉降观测整改处理沉降分析报告提出处理方案上报监理业主停止施工S 设计院N Y下一步施工“Y”-表示“下沉超限,“N-表示“下沉未超限, “S”-表示“微小变化”7、施工质量、安全、文明施工要求71、质量措施(1)施工中严格控制填筑材料的粒径、材料质量、合理选配性能良好的施工设备、采用最佳的组合方式、规范施工方法和施工工艺。(2)推行全面质量管理,实行项目分解及目标管理,对加筋挡土墙施工设置QC 攻关小组,科学指导施工。(3)严格落实测量双检,执行施工前的技术交底制度, 设置组织保证、工作保证及制度保证等三种保证制度.(4)在施工过程中根据实际情况

28、,不断调整、改进、补充、不断总结,完善取得施工参数,及时收集技术资料,正确指导施工.(5)施工中每个工序完成后按相关技术规范验收,合格后方可进入下道工序,凡不合格者必须进行整改或返工,使其达到质量标准和设计要求。72、 安全措施(1)定期进行安全教育、 讲话和检查制度,设立安全监督岗制, 实行安全技术交底制。 (2)认真实施标准化作业,严肃施工纪律和劳动纪律, 杜绝违章指挥与违章操作, 使安全生产建立在管理科学、技术先进、防护可靠的基础上。(3)利用各种宣传工具, 采取多种形式教育职工树立安全第一的观念, 强化全员安全意识。73、 文明施工(1)创建美好环境,在工地现场和生活区设置足够的临时卫

29、生设施,每天清扫处理,生活垃圾要集中堆放,施工废水、生活污水不得污染环境.(2)挂牌施工,标明工程项目名称、范围、工地负责人,现场布局合理,材料、物品、机具堆放符合要求。(3)施工期间, 经常对施工机械车辆、 道路进行维修, 施工便道确保晴雨畅通, 并洒水防尘。8、附件施工顺序图。下面为附送毕业论文致谢词范文!不需要的可以编辑删除下面为附送毕业论文致谢词范文!不需要的可以编辑删除! !谢谢!谢谢!毕业论文致谢词我的毕业论文是在韦xx 老师的精心指导和大力支持下完成的,他渊博的知识开阔的视野给了我深深的启迪, 论文凝聚着他的血汗,他以严谨的治学态度和敬业精神深深的感染了我对我的工作学习产生了深渊

30、的影响,在此我向他表示衷心的谢意这三年来感谢广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汽车工程系的老师对我专业思维及专业技能的培养, 他们在学业上的心细指导为我工作和继续学习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在这里我要像诸位老师深深的鞠上一躬 !特别是我的班主任吴廷川老师,虽然他不是我的专业老师,但是在这三年来,在思想以及生活上给予我鼓舞与关怀让我走出了很多失落的时候,“明师之恩,诚为过于天地,重于父母” ,对吴老师的感激之情我无法用语言来表达,在此向吴老师致以最崇高的敬意和最真诚的谢意!感谢这三年来我的朋友以及汽修0932班的四十多位同学对我的学习,生活和工作的支持和关心。三年来我们真心相待,和睦共处,不是兄弟胜是兄弟!正是一路

31、上有你们我的求学生涯才不会感到孤独, 马上就要各奔前程了,希望(,请保留此标记。 )你们有好的前途,失败不要灰心,你的背后还有汽修 0932 班这个大家庭!最后我要感谢我的父母,你们生我养我,纵有三世也无法回报你们,要离开你们出去工作了,我在心里默默的祝福你们平安健康, 我不会让你们失望的,会好好工作回报社会的。致谢词 2在本次论文设计过程中,感谢我的学校,给了我学习的机会,在学习中,老师从选题指导、论文框架到细节修改,都给予了细致的指导,提出了很多宝贵的意见与建议, 老师以其严谨求实的治学态度、 高度的敬业精神、兢兢业业、孜孜以求的工作作风和大胆创新的进取精神对我产生重要影响。他渊博的知识、

32、开阔的视野和敏锐的思维给了我深深的启迪。这篇论文是在老师的精心指导和大力支持下才完成的感谢所有授我以业的老师,没有这些年知识的积淀,我没有这么大的动力和信心完成这篇论文.感恩之余,诚恳地请各位老师对我的论文多加批评指正,使我及时完善论文的不足之处.谨以此致谢最后, 我要向百忙之中抽时间对本文进行审阅的各位老师表示衷心的感谢。开学自我介绍范文:首先,我想说“荣幸” ,因为茫茫人海由不相识到相识实在是人生一大幸事, 更希望能在三年的学习生活中能够与大家成为好同学,好朋友。其次我要说“幸运” ,因为在短暂的私下接触我感觉我们班的同学都很优秀, 值得我学习的地方很多, 我相信我们班一定将是团结、向上、努力请保留此标记。)的班集体。最后我要说“加油”衷心地祝愿我们班的同学也包括我在内通过三年的努力学习最后都能够考入我们自己理想中的大学, 为老师争光、为家长争光,更是为了我们自己未来美好生活和个人价值,加油 .哦,对了,我的名字叫“*” ,希望大家能记住我,因为被别人记住是一件幸福的事!)查看更多与本文高中生开学自我介绍相关的文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