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着的象形文字》PPT课件.ppt

上传人:m**** 文档编号:571870662 上传时间:2024-08-12 格式:PPT 页数:54 大小:6.4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活着的象形文字》PPT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54页
《活着的象形文字》PPT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54页
《活着的象形文字》PPT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54页
《活着的象形文字》PPT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54页
《活着的象形文字》PPT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5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活着的象形文字》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活着的象形文字》PPT课件.ppt(5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活着的象形文字广告(二)班杨丽娟20092864源纳西族是一个古老文明的民族,他们曾创造了灿烂的古代文化,一千多年前,纳西族中有一种多神的原始宗教,称为“东巴教”,是一种受藏族钵教影响的原始巫教。东巴文化就源于东巴教。至今已成为中华民族珍贵的文化遗产。纳西族关于东巴教东巴教是纳西族的一种原始多神教,信仰万物有灵。它是在纳西族的本土文化-巫文化与后来传入丽江的藏族“苯”教影响下,发展起来的宗教。其祭司叫“东巴”,意译为智者,这些“智者”知识渊博,能画、能歌、能舞,具备天文、地理、农牧、医药、礼仪等知识。他们书写经文使用的文字是一种“专象形,人则图人,物则图物,以为书契”的古老文字,称“东巴文”。

2、 世界的2003,东巴古籍文献被列入“世界记忆名录” ,东巴古籍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记忆名录,并进行数码记录。 这是继丽江古城世界文化遗产和三江并流世界自然遗产后丽江的又一个“世界遗产”,丽江成为了集三个世界遗产于一身的神奇之地,在世界上也是绝无仅有的。 东巴文东巴文是一种原始的图画象形文字,主要为东巴教徒传授使用,书写东巴经文,故称东巴文。纳西话叫“思究鲁究”,意为“木迹石迹”,见木画木,见石画石。包含两层意思:一是“留记在木头石头上的迹印”;二是“木石之痕迹”,可引申为见木画木,见石画石。因这种文字大多只由东巴掌握,用来撰写经典,所以又称它为东巴特额,意即东巴文。 东巴文是一种兼备表

3、意和表音成分的图画象形文字。其文字形态十分原始,甚至比甲骨文的形态还要原始,属于文字起源的早期形态,但亦能完整纪录典藏。 东巴文是居于西藏东部及云南省北部的少数民族纳西族所使用的文字。东巴文有1400多个单字,词语丰富,能够表达细腻的情感,能记录复杂的事件,亦能写诗作文。东巴文被称之为目前世界唯一存活着的象形文字,被誉为文字的“活化石”。东巴文的基本特点,正如清代余庆远在维西见闻录中所道:专象形,人则图人,物则图物,以为书契。 这些字形带有浓厚的图画味道,但是每个图形都已经有了它固定的概念、固定的线条和笔法,有了固定的读音,已经成为表示语言里某个字、词的符号。 东巴经东巴书写、念诵的经书,纳西

4、语称东巴久,即东巴经。这种经书用本地一种木本植物皮所制的厚棉纸(俗称东巴纸)订成册,书写工具有用锅烟灰拌胆汁制成的墨及自制的竹笔。 东巴经分布于金沙江上游的纳西族西部方言区,包括丽江和中甸、维西的部分地区。在方圆数百里的地域内,曾经赓续编撰和辗转传抄出两万多本东巴经,其中,互不雷同的书目约有1500多册卷,计1000余万字。有一万多本已于建国前流散到美、英、法、日、德、加拿大、奥地利等国,仅美国国会图书馆和哈佛大学博物馆就藏有4000余册。国内收藏较多的有丽江县图书馆、云南省图书馆及博物馆、北京图书馆、中央民族大学图书馆、南京图书馆、台湾博物院等。 作为东巴文化的物质载体,东巴经按仪式或道场的

5、不同可分为:祭天、祭署龙、延寿、解秽、祭村寨神、祭五谷六畜神、祭山神、祭祖先、祭家神、求嗣、祭猪神、放替身、解禳灾难、祭胜利神、祭水怪猛妖、开丧、祭死者、祭风、祭短鬼、退口舌是非、驱瘟神、占卜、道场规程、零杂经等24类。 东巴经是纳西族古代社会的百科全书,集纳西古文化之大成,记载有天文、气象、时令、历法、地理、历史、风土、动物、植物、疾病、医药、金属、武器、农业、畜牧、狩猎、手工业、服饰、饮食起居、家庭形态、婚姻制度、宗教信仰,乃至绘画、音乐、舞蹈、杂剧等等广博的内容。 生活中的东巴文东巴文的未来我的,我们的东巴谷徜徉在东巴谷中,我感受到这个尘封已久的古老文化越来越散发出它的独特魅力。如今,东巴文化在丽江得到了很好的保护和传承,它告诉世人,古老的东巴文化不会是一个死去的文化,它依然活着,它是丽江古城的灵魂,它仍将世代繁衍在这片神奇的土地上。 历史的老人带时代向前走,该记住的时代决不会忘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研究生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