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银行经营学1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571848515 上传时间:2024-08-12 格式:PPT 页数:42 大小:33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商业银行经营学1_第1页
第1页 / 共42页
商业银行经营学1_第2页
第2页 / 共42页
商业银行经营学1_第3页
第3页 / 共42页
商业银行经营学1_第4页
第4页 / 共42页
商业银行经营学1_第5页
第5页 / 共4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商业银行经营学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商业银行经营学1(4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商业银行经营学主讲:毛莹第一章第一章 导导 论论 n第一节 商业银行的起源与发展 n第二节 商业银行的功能及其地位 n第三节 商业银行的组织机构 n第四节 商业银行制度 n第五节 商业银行的经营目标 n第六节 商业银行的经营环境 n第七节 商业银行经营理论的发展 第一节第一节 商业银行的起源与发展商业银行的起源与发展 一、商业银行的性质一、商业银行的性质n商业银行是以追求最大利润为目标,以多种金融负债筹集资金,以多种金融资产为其经营对象,能利用负债进行信用创造,并向客户提供多功能、综合性服务的金融企业。n具有一般企业的特征,又不是一般的企业,也不同于其他金融机构。 二、商业银行的产生二、商业银

2、行的产生(一)银行的产生(一)银行的产生1、货币兑换业n起源于意大利。货币兑换业“Banca”长凳n1272年佛罗伦萨的巴尔迪银行、1310年佩鲁齐银行(均因债务和挤兑问题于1348年倒闭 )。n1587年的威尼斯银行。(比较具有现代意义)2、金匠业n同时,英国的金匠业演变为银行业。n我国的“银行”最初是指从事银器铸造或交易的行业,银铺。外国金融机构进入我国后,由于我国长期使用白银作为币料,故将从事货币信用的这类机构BANK称之为银行。日本也将这种称呼移植过去了。 (二)商业银行的形成(二)商业银行的形成1、从旧的高利贷银行转变过来。2、根据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需要。n最早的商业银行是1694年

3、在 英国伦敦创办的英格兰银行英格兰银行。 英格兰银行的成立,标志着 现代商业银行制度的建立。n我国的商业银行出现较晚,直到1845年才出现了第一家由英国人开设的现代商业银行,即丽如银丽如银行行,又叫东方银行。我国自行开办的最早的现代商业银行,是1896年在上海设立的中国通商银行。 三、商业银行的发展三、商业银行的发展(一)英国式(职能分工型模式)(一)英国式(职能分工型模式)n融通短期资金传统。职能分工型模式,又称英国模式,也叫传统式的商业银行, 以英国、美国、 日本为代表。(二)德国式(全能型模式)(二)德国式(全能型模式)n综合银行传统。全能型模式,又称德国模式,也叫综合式的商业银行, 以

4、德国、奥地利、瑞士为代表。n随着世界经济的深入发展,金融业的竞争也日趋激烈,商业银行的上述两种类型和模式已被打破,两种模式间的差别也在逐渐消失。 第二节第二节 商业银行的功能及其地位商业银行的功能及其地位 一、商业银行的功能一、商业银行的功能(一)信用中介(一)信用中介n信用中介是指商业银行通过负债业务,把社会上的各种闲散资金集中到银行,通过资产业务,把它投向需要资金的各部门,充当资金闲置者和资金短缺者之间的中介人,实现资金的融通。n1、使闲散货币转化为资本。n2、使闲置资本得到充分利用。n3、续短为长,满足社会对长期资本的需要。(二)支付中介(二)支付中介n支付中介是指商业银行利用活期存款账

5、户,为客户办理各种货币结算、货币收付、货币兑换和转移存款等业务活动。n是商业银行的传统功能。n1、使商业银行持续拥有比较稳定的廉价资金来源。n2、可节约社会流通费用,增加生产资本投入。(三)金融服务(三)金融服务n金融服务是商业银行利用其在国民经济活动中的特殊地位,及其在提供信用中介和支付中介业务过程中所获得的大量信息,凭借这些优势,运用电子计算机等先进手段和工具,为客户提供的其他服务。 (四)信用创造(四)信用创造n信用创造是指商业银行利用其可以吸收活期存款的有利条件,通过发放贷款,从事投资业务,而衍生出更多存款,从而扩大社会货币供应量。当然这种货币不是现金货币,而是存款货币,只是一种帐面上

6、的流通工具和支付手段。 (五)调节经济(五)调节经济n调节经济是指商业银行通过其信用中介活动,调剂社会各部门的资金余缺,同时在中央银行货币政策指引下,在国家其他宏观政策的影响下,实现调节经济结构,调节投资与消费比例关系,引导资金流向,实现产业结构调整,发挥消费对生产的引导作用。 二、商业银行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二、商业银行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一)国民经济活动的中枢。(二)业务活动对全社会的货币供给具有重要影响。(三)社会经济活动的信息中心。(四)国家实施宏观经济政策的重要途径和基础。(五)社会资本运动的中心。 第三节第三节 商业银行的组织机构商业银行的组织机构 一、创立一、创立(一)设立条件(一

7、)设立条件n1、经济条件n2、金融条件(二)创立程序(二)创立程序n1、申请登记;n2、招募股份;n3、验资营业。二、组织结构二、组织结构(一)决策系统(一)决策系统n1、股东大会n2、董事会(二)执行系统(二)执行系统n1、总经理(行长)n2、副总经理(副行长)及各业务职能部门(三)监督系统(三)监督系统(四)管理系统(四)管理系统 我国商业银行的设立与监管我国商业银行的设立与监管 (知识点了解)一、商业银行的设立一、商业银行的设立(一)商业银行的设立原则(一)商业银行的设立原则n1、市场准入原则。市场准入原则是指允许进入某一市场的原则。商业银行的市场准人,是指商业银行依法获准设立,实际取得

8、法律上的主体资格,可以以自己的名义从事活动的行为。银行的设立目前主要有两种审批模式:一是由中央银行审批;二是由财政部审批。n2、业务范围原则。业务范围原则是指对商业银行业务经营范围的规定。商业银行必须在核准的业务范围内从事经营,其行为才受法律的保护。n世界各国对商业银行业务范围的规定大体可分为两类:一是分业经营原则,即商业银行同其他金融业务分开经营、分开管理;二是混业经营原则,即商业银行可以经营证券、信托和保险等其他金融业务。这两种模式,各有利弊,并且随着全球金融自由化浪潮对银行业的冲击,这两种经营模式都互有渗透。我国商业银行实行的是分业经营。 (二)商业银行的设立条件(二)商业银行的设立条件

9、 n我国商业银行的设立应具备下列五项条件:n1、有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规定的章程。n2、有最低限额的注册资本。n3、有具备任职专业知识和业务工作经验的董事长(行长)、总经理和其他高级管理人员。n4有健全的组织机构和管理制度。n5有符合要求的营业场所、安全防范措施和与业务有关的其他设施。(三)商业银行的设立程序(三)商业银行的设立程序n商业银行的设立分筹建和开业两个阶段。 三、商业银行的政府监管三、商业银行的政府监管(一)政府监管的涵义(一)政府监管的涵义n政府监管是指政府的金融主管当局依法利用行政权力对金融机构和金融活动实施规制和约束,促使其依法稳健经营的一系列行为的总称。(二)政府监管的

10、目标(二)政府监管的目标n政府监管的目标应是多层次的,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n1、维护银行业的安全与稳定。n2、保护存款人、投资者和其他社会公众的利益。n3、促进银行业公平竞争,提高银行业的效率。 (三)政府监管的基本原则(三)政府监管的基本原则n1、依法监管原则;n2、合理监管原则;n3、适度监管原则;n4、高效监管原则。(四)政府监管的内容(四)政府监管的内容n各国政府对商业银行监管的内容多种多样,归纳起来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预防性监管;另一类是保护性监管。 第四节第四节 商业银行制度商业银行制度 一、建立商业银行体系的基本原则一、建立商业银行体系的基本原则(一)有利于银行业竞争(二)有利

11、于保持银行体系的安全(三)使银行保持适当的规模 二、商业银行体系及主要类型二、商业银行体系及主要类型(一)按资本所有权划分(一)按资本所有权划分n国家控股银行n企业集团所有银行n股份公司制银行n民营银行(二)按业务覆盖地域划分n地方性银行n区域性银行n全国性银行n国际性银行(三)按能否从事证券业务划分(三)按能否从事证券业务划分n德国式全能银行(德国、奥地利、荷兰)n英国式全能银行(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n美国式职能银行(美国、日本、中国)(四)按组织形式划分(四)按组织形式划分n单元制银行(美国)n分行制银行(大多数国家)n持股公司制三、我国的银行体系三、我国的银行体系1、中央银行、中央银

12、行n中国人民银行2、政策性银行、政策性银行n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国家开发银行、中国进出口银行3、国有商业银行、国有商业银行n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农业银行、中国银行、中国建设银行4、13家全国性的股份制商业银行家全国性的股份制商业银行n交通银行、中信银行、招商银行、深圳发展银行、上海浦东发展银行、广东发展银行、兴业银行、华夏银行、中国光大银行、中国民生银行、恒丰银行、浙商银行、渤海银行5、115家城市商业银行家城市商业银行 出自20062007中国银行业分析及投资咨询报告 中国人民银行、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农业银行、中国银行、中国建设银行 交通银行、中信银行、招商银行、深圳发展银行、上海浦东发展银行

13、广东发展银行、兴业银行、华夏银行、中国光大银行、中国民生银行 恒丰银行、浙商银行、渤海银行四、国际商业银行体系的发展趋势四、国际商业银行体系的发展趋势(一)以超大银行为主体的银行体系(一)以超大银行为主体的银行体系n“大则不到”n银行合并高潮(二)评价(二)评价n实质是银行追求新竞争优势和应付国际金融危机的必然结果。优势:优势:n1、扩大规模,增强竞争优势。n2、取得优势互补,拓展业务范围。n3、有利于采用先进的管理手段和经营手段进行金融创新。n4、有利于银行提高盈利能力。n5、有利于社会经济发展和高科技产业发展。问题:问题:n1、自身管理难度增大,政府管理难度也增大。n2、信用创造力强,有可

14、能干扰中央银行货币政策效果。 第五节第五节 商业银行的经营目标商业银行的经营目标 一、安全性目标一、安全性目标n安全性目标要求银行在经营活动中,必须保持足够的清偿能力,经得起重大风险和损失,能随时应付客户提存,使客户对银行保持坚定的信任。n银行是负债经营。n安全性取决于资产规模资产规模和资产结构资产结构。n1、合理安排资产规模和结构,注重资产质量。n2、提高自有资本在全部负债中的比重。(资本充足率)n3、遵纪守法,合法经营。 n二、流动性目标二、流动性目标n流动性目标商业银行保持随时可以适当的价格取得可用资金的能力,以便随时应付客户提存及银行支付的需要。资产的变现能力资产的变现能力n1、变现的

15、成本(成本越低,流动性越强)n2、变现的速度(速度越快,流动性越强)两种途径两种途径n1、资产变现n2、负债三、盈利性目标三、盈利性目标n盈利性目标是商业银行经营活动的最终目标,这一目标要求商业银行的经营管理者在可能的情况下,尽可能地追求利润最大化。n商业银行利润银行业务收入银行业务支出 实现盈利的途径:n1、尽量减少现金资产,扩大盈利资产比重。n2、以尽可能低的成本,取得更多的资金。n3、减少贷款和投资损失。n4、加强内部核算,提高银行职工劳动收入,节约管理费用开支。n5、严格操作规程,完善监管机制,减少事故和差错,防止内部人员因违法犯罪活动而造成银行重大损失。 三个目标之间的关系:三个目标

16、之间的关系:n安全性、流动性同向,盈利性反向举例说明:举例说明:n短期贷款: 安全性高,流动性强,盈利性弱n长期贷款: 安全性低,流动性弱,盈利性强联系个人资产举例:联系个人资产举例:n活期存款: 安全性高,流动性强,盈利性弱n定期存款: 安全性低,流动性弱,盈利性强 个人资产的搭配:个人资产的搭配:n定期存款n活期存款n饭卡n公交卡n手机卡n现金 如何协调三者之间的矛盾:n最有效的方法,结合经济状况,选择侧重点。n经济繁荣时,侧重盈利性,适当降低安全性和流动性要求;n经济萧条时,侧重安全性和流动性,适当降低盈利性要求。 第六节第六节 商业银行的经营环境商业银行的经营环境 一、宏观经济波动加剧

17、,经济的不确定性增大二、金融市场迅猛发展,银行面临激烈竞争三、银行监管加强,内控机制改善第七节第七节 商业银行经营理论的发展商业银行经营理论的发展 三个阶段:三个阶段:1、商业银行资产管理理论 2、负债管理理论 3、资产负债综合管理理论 一、商业银行资产管理理论一、商业银行资产管理理论(一)资产管理理论的发展(一)资产管理理论的发展n资产管理理论又称流动性管理理论,根据其发展,主要有以下三种资产管理理论:n1、商业贷款理论,又叫真实票据理论。、商业贷款理论,又叫真实票据理论。n商业贷款理论认为:银行的资金来源于客户的存款,而这些存款是要经常提取的,为了应付存款人难以预料的提款,银行只能将资金短

18、期使用,而不能发放长期贷款或进行长期投资。n该理论的主要缺点是:将银行的业务限制在狭义的生产与流通领域内,对于大量的有偿还能力的贷款不予考虑;对于提款人的假设过于绝对化;真实票据的自偿性不尽如人意。 2、可转换理论。、可转换理论。n可转换理论认为,银行的贷款不能仅仅依赖于短期和自偿性,只要银行的资产在存款人提现时能随时转换为现金,维持银行的流动性,就是安全的,这样的资产不论是短期还是长期,不论是否具有自偿性,都可以持有。n该理论的缺点是:其运用依赖于发达的证券市场和充足的短期证券。3、预期收入理论。、预期收入理论。n预期收入理论认为,商业银行的流动性应着眼于贷款的按期偿还或资产的顺利变现。n该

19、理论的缺点是:预期收入不可能完全精确;在资产期限较长的情况下,债务人到期可能不具备偿还能力。 (二)资产管理的局限性(二)资产管理的局限性n1、不能最大限度地利用金融市场为银行服务;n2、银行对负债稳定性的计算可能会有很大的偏差;n3、在进行资产和负债搭配的时候,只从存款负债考虑,不仅搭配困难,而且会增加成本。 二、负债管理理论二、负债管理理论(一)负债管理的基本思想(一)负债管理的基本思想n负债管管理的基本思想是银行通过在金融市场寻找资金来源的方法,特别是充分利用银行短期负债增加银行资金来源,从而增加银行的资金运用,满足贷款或其他资产的需求。(二)负债管理的风险(二)负债管理的风险n对一家银

20、行而言,从事负债管理所面临的最大风险就是:如果资金缺口无法及时补上,其结果可能就是破产或被关闭。 三、资产负债综合管理理论三、资产负债综合管理理论n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是银行在利润最大化的目标下,将银行的资产和负债加以合理的搭配,使银行资产的安全性、流动性和盈利性达到和谐的统一。(一)资产负债综合管理理论的核心思想(一)资产负债综合管理理论的核心思想n1、偿还期对称原理;n2、目标替代原理;n3、分散化原理;n4、结构对称原理。 (二)资产负债综合管理的方法利率敏感性缺(二)资产负债综合管理的方法利率敏感性缺口管理口管理n1利率敏感性资产负债。资产的利息收入与负债的利息支出受市场利率变化影响的

21、大小,以及它们对市场利率变化的调整速度,称为银行资产或负债的利率敏感性。n利率敏感性缺口等于一个计划期内商业银行利率敏感性资产与利率敏感性负债之间的货币差额。n2、商业银行通过对利率的预测,可以采用不同的缺口战略,从而实现利润最大化。如果预测利率上升, 可采用正缺口战略;如果预测利率下降,可以采用负缺口战略;如果预测利率不变,则可以采用零缺口战略。 (三)资产负债综合管理的问题(三)资产负债综合管理的问题n1、对市场利率要进行全面的研究与分析;n2、确定多种利率方案,进行比较后再做出决策;n3、对缺口管理保持充分的警惕,随时修正已有的利率预测;n4、在资产负债管理中,银行应该综合运用多种工具;n5、资产负债管理可能过分强调利率风险,而忽视诸如信用风险等;n6、有时银行要求借款人接受浮动利率存款或使用浮动利率的负债工具可能会出现困难,其结果将会使银行资产负债管理陷入困境。 课后思考题:课后思考题:n1、商业银行产生途径。n2、商业银行职能。n3、商业银行经营目标及其之间的关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自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