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小儿消化道畸形及结肠息肉的超声诊断刘庆华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571827244 上传时间:2024-08-12 格式:PPT 页数:102 大小:7.0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4小儿消化道畸形及结肠息肉的超声诊断刘庆华_第1页
第1页 / 共102页
4小儿消化道畸形及结肠息肉的超声诊断刘庆华_第2页
第2页 / 共102页
4小儿消化道畸形及结肠息肉的超声诊断刘庆华_第3页
第3页 / 共102页
4小儿消化道畸形及结肠息肉的超声诊断刘庆华_第4页
第4页 / 共102页
4小儿消化道畸形及结肠息肉的超声诊断刘庆华_第5页
第5页 / 共10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4小儿消化道畸形及结肠息肉的超声诊断刘庆华》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4小儿消化道畸形及结肠息肉的超声诊断刘庆华(10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小儿消化道畸形及结肠小儿消化道畸形及结肠息肉的超声诊断息肉的超声诊断1小儿胃肠道超声检查方法小儿胃肠道超声检查方法仪器条件仪器条件灰阶超声彩色多普勒超声探头类型探头类型线阵探头凸阵探头探头频率选择探头频率选择7.0MHz 10.0 MHz (为主,首选) 1.0MHz 5.0MHz (为辅,较大儿、肥胖体型)2消化道超声检查前准备消化道超声检查前准备婴幼儿可适量哺乳或饮水,无需特殊准备。如果患儿哭闹不止,可用水合氯醛镇静(怀疑美克尔憩室时)。无钡剂积存。3基本体位基本体位仰卧位右侧卧位左侧卧位基本检查方位基本检查方位腹前壁(纵切、横切、锥形扫查)肛门部(纵切、冠状扫查) 小儿胃肠道超声检查法小

2、儿胃肠道超声检查法4检查策略检查策略:先整体,后局部。小儿胃肠道超声检查法小儿胃肠道超声检查法5消化道管壁病理超声消化道管壁病理超声基本征像基本征像管壁蠕动异常 增强,减缓,消失,逆向增强,减缓,消失,逆向层次回声内膜6胃肠管腔病理超声基本征像胃肠管腔病理超声基本征像管腔扩张、内容物潴留管腔狭窄,通过受阻排空延迟逆向流动腔内异常回声7小儿胃肠道特点小儿胃肠道特点 小儿消化道畸形居于先天性畸形首位,一般症状出现时间早,90%以上在1岁之内就诊,50%以上在新生儿出现明显症状、体征。因此,熟悉小儿特别是新生儿正常消化道声像图表现非常重要。新生儿一般在出生后3小时内气体进入小肠,89小时可以到达乙状

3、结肠。新生儿肠气类型与儿童及成人不同,其特点为小肠及大肠均大量充气,而液体量相对较少。儿童的消化道特点介于成人与新生儿之间。8消化道畸形消化道畸形食管裂孔疝食管裂孔疝急性胃扭转急性胃扭转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幽门前瓣膜幽门前瓣膜先天性肠旋转不良先天性肠旋转不良环状胰腺环状胰腺十二指肠膜状狭窄及闭锁十二指肠膜状狭窄及闭锁小肠及结肠狭窄及闭锁小肠及结肠狭窄及闭锁先天性巨结肠先天性巨结肠美克尔憩室美克尔憩室肠重复畸形肠重复畸形肛门闭锁肛门闭锁9消化道畸形消化道畸形临床表现临床表现呕吐呕吐腹胀腹胀胃形、肠形胃形、肠形便秘、排便延迟、无大便便秘、排便延迟、无大便便血便血10食管裂孔疝食

4、管裂孔疝11食管裂孔疝食管裂孔疝概概 述述 食管裂孔疝是由于膈肌食管裂孔部发育缺陷,胃通过薄弱食管裂孔疝是由于膈肌食管裂孔部发育缺陷,胃通过薄弱食管裂孔疝是由于膈肌食管裂孔部发育缺陷,胃通过薄弱食管裂孔疝是由于膈肌食管裂孔部发育缺陷,胃通过薄弱处或缺损部进入胸腔形成,在膈疝中最常见,达处或缺损部进入胸腔形成,在膈疝中最常见,达处或缺损部进入胸腔形成,在膈疝中最常见,达处或缺损部进入胸腔形成,在膈疝中最常见,达90%90%以上,以上,以上,以上,是婴幼儿病理性呕吐的原因之一,患儿由于进食障碍而营是婴幼儿病理性呕吐的原因之一,患儿由于进食障碍而营是婴幼儿病理性呕吐的原因之一,患儿由于进食障碍而营是

5、婴幼儿病理性呕吐的原因之一,患儿由于进食障碍而营养不良、生长发育迟缓。养不良、生长发育迟缓。养不良、生长发育迟缓。养不良、生长发育迟缓。 本病女性多于男性,为本病女性多于男性,为本病女性多于男性,为本病女性多于男性,为1.51.53 3:1 1。 1213食管裂孔疝食管裂孔疝检查方法:检查方法:常规胃肠常规胃肠X线钡餐检查是最传统线钡餐检查是最传统的可疑食管裂孔疝检查方法,但据文献报的可疑食管裂孔疝检查方法,但据文献报道食管裂孔滑疝的检出率仅为道食管裂孔滑疝的检出率仅为118% ,采,采用特殊体位加压法,其检出率也只有用特殊体位加压法,其检出率也只有80%。 14食管裂孔疝食管裂孔疝超声检查:

6、超声检查: 探头矢状位斜置剑下,上下适当调整探头位置,显示食管胸内段下段部分、食管腹内段、贲门长轴图像,观察食管贲门有无胃食管返流情况,膈上是否有囊袋样结构变化情况等。 15食管裂孔疝食管裂孔疝声像图表现声像图表现 为食管贲门交界处鹰嘴样结构上移至膈上,于心脏后方探及内径1.52.9cm的囊袋样结构回声,此结构与膈下胃壁结构相连续,呈葫芦样或哑铃样征象,其内容物与胃腔之间呈穿梭样来回运动,患儿吐奶后膈上囊袋样结构回声消失或缩小。16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17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概概 述述为新生儿或婴儿胃幽门肌层肥厚,致使幽门腔狭窄而产生不完全幽门梗阻症状,

7、 是新生儿或婴幼儿器质性呕吐最常见的原因之一,是超声诊断最为成熟的消化道畸形,也是最早采用手术治疗成功的小儿外科疾病,占小儿消化道畸形的第三位。发病率为1/1000-3000。 18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发病机制发病机制本病的病因多数学者认为系先天发育缺陷,幽门肌间神经丛减少及神经细胞发育不全,致幽门功能紊乱,引起持续收缩,幽门环行肌肥厚,形成纺锤形肿物样改变, 幽门管腔变窄增长,产生机械性梗阻。十二指十二指肠幽幽门环肌肌胃胃19检查方法检查方法患儿取右侧卧位,有利于胃窦充盈,便于观患儿取右侧卧位,有利于胃窦充盈,便于观察胃腔及胃壁组织结构回声,探头置于患儿察胃腔及胃壁组织结

8、构回声,探头置于患儿的右上腹,进行幽门管的纵切和横切面检的右上腹,进行幽门管的纵切和横切面检查,停帧测量幽门管的长径、前后径、肌层查,停帧测量幽门管的长径、前后径、肌层厚度。观察胃蠕动及幽门开放情况。厚度。观察胃蠕动及幽门开放情况。 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20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诊断标准诊断标准幽门肌厚度 3 mm,长径 16 mm21声像图表现声像图表现空腹时胃内潴留物较多空腹时胃内潴留物较多,胃蠕动增强胃蠕动增强,幽门肌肥幽门肌肥厚厚0.40.40.7cm0.7cm,幽门管延长幽门管延长1.61.62.5cm2.5cm,幽门管长幽门管长轴切面表现为胃窦

9、幽门部胃壁弥漫性对称性增厚轴切面表现为胃窦幽门部胃壁弥漫性对称性增厚, , 呈呈“ “宫颈宫颈” ”征征。幽门粘膜呈双线状强回声幽门粘膜呈双线状强回声, , 中央部幽中央部幽门管腔呈细线状无回声门管腔呈细线状无回声。幽门管短轴切面表现为圆形低回声团块幽门管短轴切面表现为圆形低回声团块, , 呈呈“ “靶环靶环” ”征或征或“ “同心圆同心圆” ”征征,显示肥厚的幽门环肌呈轮廓清显示肥厚的幽门环肌呈轮廓清晰的均质低回声晰的均质低回声, ,内幽门管粘膜线呈强回声内幽门管粘膜线呈强回声, ,中央为中央为线状无回声幽门管腔线状无回声幽门管腔,同时伴有贲门返流征象同时伴有贲门返流征象。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

10、窄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22幽门前瓣膜幽门前瓣膜23概概 述述临床发病率较低临床发病率较低,有统计其发病率为有统计其发病率为1/101/10万万为幽门部或胃窦部有由粘膜和粘膜下组织构成的为幽门部或胃窦部有由粘膜和粘膜下组织构成的瓣膜瓣膜,将胃和十二指肠分隔开将胃和十二指肠分隔开。临床症状临床症状与肥厚性幽门狭窄相似与肥厚性幽门狭窄相似,但幽门肌层无但幽门肌层无增厚增厚。 幽门前瓣膜幽门前瓣膜24声像图表现声像图表现为不同程度的幽门梗阻征象,胃内潴留物较多,胃蠕动明显增强,排空延迟,幽门肌无增厚,幽门粘膜局部呈隔膜样向管腔内突起,幽门不能正常开放,管腔内径狭窄,范围12mm,胃内容物通过受阻,十二

11、指肠充盈欠佳,远端肠管积气减少。幽门前瓣膜幽门前瓣膜25十二指肠梗阻十二指肠梗阻十二指肠解剖十二指肠解剖十二指肠是小肠最上段的部分,始于胃幽门,呈C字形,包绕胰头部,于十二指肠空肠曲处与空肠相接,分为四段:1.上部(球部)2.降部3.水平部4.升部26十二指肠梗阻十二指肠梗阻三大主要病因三大主要病因十二指肠旋转不良环状胰腺十二指肠膜状狭窄及闭锁27十二指肠梗阻十二指肠梗阻梗阻明显者,在新生儿期即出现症状; 梗阻轻者,可在婴儿或儿童期,甚至在成人时出现症状;也有一些终生无症状。28十二指肠梗阻十二指肠梗阻临床表现临床表现上腹胀和呕吐是首发症状,多数病儿为胆汁性呕吐,但非胆汁性呕吐不能排除本病,这

12、由梗阻部位与Vater乳头的关系所决定 。29十二指肠梗阻十二指肠梗阻声像图表现声像图表现胃内容物潴留,幽门持续开放,十二指肠扩张,并示有频繁逆蠕动,远端肠腔内充气明显减少或无充气。 闭锁时,肠腔瘪陷空虚。30十二指肠梗阻十二指肠梗阻发现十二指肠扩张时发现十二指肠扩张时,注意观察远端是否呈盲端注意观察远端是否呈盲端或或“ “风帆风帆” ”征征,是否周围有胰腺组织环绕是否周围有胰腺组织环绕,观察上观察上腹部胰头位置肠管有无漩涡征腹部胰头位置肠管有无漩涡征,寻找肠系膜上动寻找肠系膜上动脉脉(S MAS MA)、)、)、)、肠系膜上静脉肠系膜上静脉(SMVSMV)根部根部,同同时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纵

13、切面及横切面观察肠系时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纵切面及横切面观察肠系膜上动脉膜上动脉、肠系膜上静脉及腹主动脉之间关系肠系膜上静脉及腹主动脉之间关系。当肠系膜上动静脉位置及走形异常当肠系膜上动静脉位置及走形异常、肠系膜上静肠系膜上静脉扩张脉扩张,提示肠旋转不良提示肠旋转不良,当出现漩涡征时怀疑当出现漩涡征时怀疑肠旋转不良合并肠扭转肠旋转不良合并肠扭转,记录其绕行圈数记录其绕行圈数。 31十二指肠旋转不良十二指肠旋转不良32十二指肠旋转不良十二指肠旋转不良发病机制发病机制是在胚胎时期以肠系膜上动脉为轴心旋转不全或异常,引起肠道位置发生异常和肠系膜附着不全而引起的肠梗阻,是小儿十二指肠梗阻最常见的原因,国

14、内占消化道畸形第四位。 33临床表现:3-5天即可出现胆汁性呕吐。肠扭转时导致肠系膜血管梗阻,可发生缺血性肠坏死、肠穿孔和腹膜炎。十二指肠旋转不良十二指肠旋转不良34正正常常情情况况下下SMVSMV位位于于SMASMA右右前前方方,超超声声在在胰胰头头下下缘缘水水平平横横扫扫时时,肠肠系系膜膜上上动动脉脉位位于于胰胰体体的的后后方方,腹腹主主动动脉脉前前方方,呈呈圆圆形形;肠肠系系膜膜上上静静脉脉呈呈卵卵圆圆形形回回声声, ,位位于于肠肠系系膜膜上上动动脉脉的的右右前前方方。纵纵切切肠肠系系膜膜上上动动脉脉与与腹腹主主动动脉脉夹夹角角在在3030左左右右, ,肠肠系系膜膜上上动动静静脉脉主主干

15、干近近似似于平行排列于平行排列。 35十二指肠旋转不良十二指肠旋转不良声像图表现声像图表现肠旋转不良时二维超声于上腹部纵向扫查时难以显示正常的肠系膜上动脉,肠系膜上动脉与肠系膜上静脉位置关系发生异常,文献报道如SMV位于SMA左侧,肠旋转不良可100%确诊,SMV位于SMA前方,其中28%属肠旋转不良。 36十二指肠旋转不良十二指肠旋转不良肠扭转是肠旋转不良常见的合并症超声声像图为上腹部横切面显示脾静脉下方肠系膜根部呈螺旋状或靶环状中等偏低回声,为中肠及其系膜、SMV等以SMA为轴心顺时针方向旋转,中央为SMA,周围是肠系膜及SMV形成的分层样结构,即“ 漩涡征” 。扭转一般为360720度不

16、等 。37十二指肠旋转不良十二指肠旋转不良彩色多普勒显示红蓝相间的螺旋状或环状血流信号,呈动脉或静脉频谱,肠系膜上静脉扩张约0.2-0.3cm。 38环状胰腺环状胰腺39环状胰腺环状胰腺概概 述述环状胰腺是胰腺组织以环状或钳状包绕在十二指肠第二段致十二指肠梗阻的一种先天性畸形。发病率占十二指肠梗阻的10% 30% 。40环状胰腺环状胰腺发病机制发病机制胚胎时期胰腺的腹侧始基与背侧始基在融合形成胰头过程中,部分胰腺始基未能消失或停留在原部位,胰腺包绕十二指肠第二段造成压迫形成完全性或不完全性梗阻。41环状胰腺环状胰腺声像图特征声像图特征表现为十二指肠周围示有胰腺组织环绕。 42肠闭锁和狭窄肠闭锁

17、和狭窄43肠闭锁和狭窄肠闭锁和狭窄先天性肠闭锁和狭窄为十二指肠至直肠间的先天性肠闭锁和狭窄为十二指肠至直肠间的肠道先天性闭塞和变窄,是新生儿外科中较肠道先天性闭塞和变窄,是新生儿外科中较常见的消化道畸形,发生率约常见的消化道畸形,发生率约l5000。44肠闭锁和狭窄肠闭锁和狭窄男性多发。男性多发。症状出现较早,多于新生儿期前来就诊。症状出现较早,多于新生儿期前来就诊。肠闭锁中,小肠闭锁明显高于其它部位的肠闭锁中,小肠闭锁明显高于其它部位的肠闭锁,发生率高低依次为小肠闭锁、十肠闭锁,发生率高低依次为小肠闭锁、十二指肠闭锁、结肠闭锁。二指肠闭锁、结肠闭锁。先天性肠狭窄中,以十二指肠膜状狭窄最先天性

18、肠狭窄中,以十二指肠膜状狭窄最多见,其次为小肠狭窄、结肠狭窄。多见,其次为小肠狭窄、结肠狭窄。45肠闭锁和狭窄肠闭锁和狭窄 肠狭窄肠狭窄 肠闭锁肠闭锁 实心期实心期 空化期空化期胚胎发育第六周后肠道空化过程中发生失胚胎发育第六周后肠道空化过程中发生失败被认为是十二指肠闭锁和狭窄的主要原败被认为是十二指肠闭锁和狭窄的主要原因,空化完全失败导致闭锁,部分失败导因,空化完全失败导致闭锁,部分失败导致膜状狭窄。致膜状狭窄。46肠闭锁和狭窄肠闭锁和狭窄小肠肠闭锁和狭窄的原因说法不一,小肠肠闭锁和狭窄的原因说法不一,Dalla认为主要是在胎儿期,肠管局部血液循环认为主要是在胎儿期,肠管局部血液循环发生障碍

19、,使肠管出现无菌性坏死而导致发生障碍,使肠管出现无菌性坏死而导致肠闭锁和狭窄,肠闭锁和狭窄,Gillick等认为脊索发育不等认为脊索发育不良导致肠闭锁良导致肠闭锁 。结肠闭锁为器官形成过程中宫内供血不足结肠闭锁为器官形成过程中宫内供血不足所引起所引起 。47肠闭锁和狭窄肠闭锁和狭窄肠闭锁分型肠闭锁分型I型:膜样间隔闭锁,肠壁及肠系膜完整;型:膜样间隔闭锁,肠壁及肠系膜完整;II型:为两个盲端由索带连接,肠系膜完整;型:为两个盲端由索带连接,肠系膜完整;III型型闭闭锁锁为为肠肠管管的的两两端端被被肠肠系系膜膜V型型缺缺损损分分开;开;IV型:多发性肠闭锁。型:多发性肠闭锁。 48肠闭锁和狭窄肠

20、闭锁和狭窄先先天天性性肠肠闭闭锁锁如如不不能能得得到到及及时时诊诊断断和和治治疗疗,大大多多会会在在出出生生后后1周周内内死死亡亡,其其早早期期死死亡亡率率高高达达75一一95。因因此此,早早诊诊断断、早早治治疗疗是挽救患儿生命的关键。是挽救患儿生命的关键。 49肠闭锁和狭窄肠闭锁和狭窄声像图表现声像图表现 闭锁和狭窄部位将肠管分为截闭锁和狭窄部位将肠管分为截然不同的两部分,表现为上部肠管积液扩然不同的两部分,表现为上部肠管积液扩张,蠕动增强,而下部各组肠管萎瘪、细张,蠕动增强,而下部各组肠管萎瘪、细小,无充气或少充气;闭锁直接征象为扩小,无充气或少充气;闭锁直接征象为扩张远端呈一盲端,部分病

21、例表现为扩张盲张远端呈一盲端,部分病例表现为扩张盲端呈端呈“风袋样风袋样”膜状组织突向远端肠腔;膜状组织突向远端肠腔;而狭窄时,动态观察可见肠内容物呈线样而狭窄时,动态观察可见肠内容物呈线样通过膜上小孔流向远端肠腔。通过膜上小孔流向远端肠腔。 50美克尔憩室美克尔憩室51美克尔憩室美克尔憩室概概 述述 美克尔憩室又称先天性回肠末端憩美克尔憩室又称先天性回肠末端憩室室,为卵黄管的肠端未闭所遗留下的一种先天为卵黄管的肠端未闭所遗留下的一种先天性畸形性畸形,一般位于距回盲瓣一般位于距回盲瓣2020100cm100cm回肠系膜回肠系膜对缘对缘,长约长约1 110cm10cm,多发生于婴幼儿多发生于婴幼

22、儿。正常人正常人群发病率为群发病率为2 2左右左右,术前确诊率低术前确诊率低。52美克尔憩室美克尔憩室临床表现临床表现美克尔憩室无症状者,术前难以发现,常在行腹部其他手术时偶然发现。而对有症状者,常因出血、肠梗阻、腹膜炎造成急腹症就诊,一般多以出血为首发症状,主要为憩室壁内含有胃粘膜组织或胰腺组织,这些迷生异位组织可分泌盐酸和消化酶,腐蚀憩室粘膜,使其发生溃疡出血。临床表现可无前驱症状,突然便血,多为暗红色血便,量可多可少,当伴有憩室感染时,可伴有腹痛或呕吐。53美克尔憩室美克尔憩室声像图表现声像图表现由于美克尔憩室形态具有多变性,我们按其声像图表现将美克尔憩室分为多层型、包块型及囊肿型。54

23、美克尔憩室美克尔憩室多层型表现多层型表现:憩室呈鸭梨形或乳头状;腔径较狭细,腔内液性暗区积聚不明显;憩室壁层次较清晰,与肠壁回声相似,壁增厚约2mm-4mm,粘膜线毛糙,局部隆起增厚向腔内突起;团块活动度较大;CDFI显示壁内有散在点棒状血流信号。55美克尔憩室美克尔憩室憩室为多层型者,腔内积液较少,分析为非梗阻性,其张力不高,炎症反应较轻,憩室壁可增厚,粘膜线毛糙,局部可呈块状突起,病理证实为异位胃粘膜组织,憩室直径 一般较小,容易漏诊。56美克尔憩室美克尔憩室包块型表现包块型表现:憩室形态饱满,呈椭圆形或不规则形;腔内液体充满细小光点回声及斑片状强回声;憩室壁水肿增厚明显,且厚薄不均2mm

24、-7mm,层次模糊,粘膜线不清晰;壁内血流信号丰富,pw显示动脉血流为高速低阻型改变。57美克尔憩室美克尔憩室囊肿型表现囊肿型表现:憩室呈椭圆形或球形;腔内容物较多;壁水肿增厚,但五层结构可分辨,腔内液性暗区为少光点或多光点回声,与回肠相连处水肿增厚呈索带状低回声,壁内血流信号增多,pw显示动脉血流为低速高阻型频谱。58美克尔憩室美克尔憩室包块型或囊肿型,超声容易诊断,临床表现多伴有腹痛或呕吐,分析为憩室伴感染所致,但包块型需与急性阑尾炎进行鉴别,我们曾将1例化脓性憩室炎误诊为阑尾脓肿,两者首先应从病变区域加以鉴别,阑尾炎一般位于右下腹麦氏点附近,而憩室多位于脐部偏下或偏右部位。59美克尔憩室

25、美克尔憩室体体 会会 使用高频线阵探头 运用适当加压操作手法 提高对本病的认识,了解本病的多种声像图表现。 注意与腹部其他常见疾病的鉴别诊断 60肠重复畸形肠重复畸形61肠重复畸形肠重复畸形概概 述述小儿肠重复畸形是小儿较少见的先天小儿肠重复畸形是小儿较少见的先天 性消化道畸形性消化道畸形, ,从口腔至直肠各部位均从口腔至直肠各部位均 可发生可发生, ,以小肠重复畸形多见以小肠重复畸形多见, , 回肠及回肠及 回盲部最多见回盲部最多见, , 占占50%50%70% 70% 。它是在小肠肠系膜侧出现的一种圆形它是在小肠肠系膜侧出现的一种圆形 或管状结构的空腔器官或管状结构的空腔器官,与其相邻的与

26、其相邻的 肠有相同的组织结构肠有相同的组织结构 。62肠重复畸形肠重复畸形根据位置起源分为:根据位置起源分为:肠内囊肿型肠内囊肿型- -位于肠壁肌层内或粘膜下,向肠腔内突出,多见于回盲瓣附近,早期即可发生肠腔内梗阻。肠外囊肿型肠外囊肿型- -最多见最多见,早期无梗阻症状,随着囊性肿块的增长而压迫肠管或引起肠扭转时,也可发生肠梗阻。根据大体形态分为:球状型和管状型,其中球状型占80%。63肠重复畸形肠重复畸形发病机制发病机制其病因有多种学说,以胚胎早期消化道再管化受障碍学说较有说服力,认为再管道化时腔内空泡融合,如有部分空泡未与肠管完全融合,则形成与消化道并行的囊性空腔。64肠重复畸形肠重复畸形

27、声像图表现声像图表现为腹腔内囊肿或管状包块,壁厚,呈三层结构与邻近肠壁结构回声相同,横断面呈“双环” 或 “三环”征;部分动态观察可见囊肿蠕动或可见与相邻肠管相通征象。肠内囊肿型可显示囊肿周围有肠内容物环绕、移动.囊内透声好,伴有感染时囊内可见斑片状增强回声,随体位移动而漂动。65结肠解剖特点结肠解剖特点结肠分为四部分结肠分为四部分1. 1.升结肠升结肠是盲肠向上的延续,起自右髂窝,经腰方肌是盲肠向上的延续,起自右髂窝,经腰方肌和右肾前方至肝右叶下方弯向左行,为结肠肝曲,和右肾前方至肝右叶下方弯向左行,为结肠肝曲,移行于横结肠。移行于横结肠。2.横结肠横结肠自结肠右曲至脾的下方自结肠右曲至脾的

28、下方转向下(结肠脾曲)移行于降结肠转向下(结肠脾曲)移行于降结肠3.降结肠降结肠自结肠脾曲起始,经左自结肠脾曲起始,经左肾外侧缘和腰方肌前方下降,至髂肾外侧缘和腰方肌前方下降,至髂嵴处移行于乙状结肠。嵴处移行于乙状结肠。4.乙状结肠乙状结肠位于左髂窝,在髂嵴位于左髂窝,在髂嵴处续于降结肠,呈处续于降结肠,呈S形弯曲移行于形弯曲移行于直肠。直肠。66先天性巨结肠先天性巨结肠67先天性巨结肠先天性巨结肠先天性巨结肠是小儿一种常见的先天性肠道发育性疾病,发病率1200015000男女比例约为3:14:1 。68先天性巨结肠先天性巨结肠- -发病机发病机制制目前普遍认为该病主要是由于在胚胎期内骶部目前

29、普遍认为该病主要是由于在胚胎期内骶部目前普遍认为该病主要是由于在胚胎期内骶部目前普遍认为该病主要是由于在胚胎期内骶部 副交感神经在发育过程中,因母体有病毒感染、副交感神经在发育过程中,因母体有病毒感染、副交感神经在发育过程中,因母体有病毒感染、副交感神经在发育过程中,因母体有病毒感染、代谢紊乱或中毒等原因,出现发育停滞,使远代谢紊乱或中毒等原因,出现发育停滞,使远代谢紊乱或中毒等原因,出现发育停滞,使远代谢紊乱或中毒等原因,出现发育停滞,使远端肠管壁内肌间神经丛及粘膜下神经丛的神经端肠管壁内肌间神经丛及粘膜下神经丛的神经端肠管壁内肌间神经丛及粘膜下神经丛的神经端肠管壁内肌间神经丛及粘膜下神经丛

30、的神经节细胞缺如,受累肠节细胞缺如,受累肠节细胞缺如,受累肠节细胞缺如,受累肠道处在持续收缩状态,道处在持续收缩状态,道处在持续收缩状态,道处在持续收缩状态,大量粪便滞留近端大量粪便滞留近端大量粪便滞留近端大量粪便滞留近端结肠,引起扩张及肥厚结肠,引起扩张及肥厚结肠,引起扩张及肥厚结肠,引起扩张及肥厚从而形成巨结肠。从而形成巨结肠。从而形成巨结肠。从而形成巨结肠。69先天性巨结肠先天性巨结肠临床表现临床表现:在新生儿期,90以上患儿最初表现为胎便初次排空延迟,随后出现呕吐和全腹膨隆。在婴幼儿及儿童期,主要表现为便秘及腹胀,并可引发小儿结肠炎、肠穿孔、腹膜炎等。 70先天性巨结肠先天性巨结肠巨结

31、肠根据痉挛段长度分为6型:1)短段型:狭窄段位于直肠中下段; 2)常见型:狭窄段多在直肠近端、乙状结肠交界处或乙状 结肠远端;71先天性巨结肠先天性巨结肠3)长段型:狭窄段位于乙状结肠近端及降结肠; 4)全结肠型:病变累及直肠、全部结肠及回肠末端。72先天性巨结肠先天性巨结肠5)超短段型:病变肠段局限于肛门括约肌、直肠远端;6)全肠型:病变肠段波及直肠、全部结肠及回肠、空肠,甚至可以累及十二指肠。 73先天性巨结肠先天性巨结肠诊诊 断断钡灌肠是小儿先天性巨结肠的常规检查方法,然对新生儿而言,由于HD发病时间短,病变近端结肠还没有发生明显扩张、肥厚,当人为地给予注入一定量的钡剂后痉挛段肠管易被动

32、扩张,造成肠管明显变窄或扩张的征象不明显而造成漏诊。74先天性巨结肠先天性巨结肠诊诊 断断超声检查是在自然状态不改变病理条件下对肠管形态结构进行检查,易于发现痉挛细小的结肠段及扩张的结肠段,且不受年龄的限制。 75先天性巨结肠先天性巨结肠声像图表现声像图表现可显示结肠痉挛狭窄段;同时有不同程度的肠管积气、积液、粪石充盈及肠管扩张、肠壁增厚等征象。 76先天性巨结肠先天性巨结肠声像图表现声像图表现常见型巨结肠:近端乙状结肠扩张,腔内呈气粪混杂的高回声,后壁衰减明显,远段肠管细小。77先天性巨结肠先天性巨结肠声像图表现声像图表现长段型巨结肠:乙状结肠近端及降结肠肠管瘪陷细小;近端结肠扩张,腔内呈气

33、液或气粪回声。 78先天性巨结肠先天性巨结肠声像图表现声像图表现全结肠型巨结肠:整个结肠明显发育细小,直径范围为0.4cm0.7cm,空回肠广泛性积液、扩张,蠕动增强。 79先天性巨结肠先天性巨结肠声像图表现声像图表现超短型及短段型巨结肠显示远段直肠痉挛,近段直肠及结肠扩张,内充盈大量粪便及气体回声,后壁衰减明显。80先天性巨结肠先天性巨结肠超声检查优势超声检查优势超声检查不但能够动态观察蠕动正常的正常肠管情况、无蠕动的狭窄痉挛段,并可准确测量痉挛段肠管的长度,观察蠕动减弱的扩张段的范围、程度、管壁的厚度及血流灌注情况,可为制定手术方案提供丰富的影像学信息。 81先天性巨结肠先天性巨结肠超声检

34、查局限性超声检查局限性由于肠梗阻,扩张肠管内充满气粪混杂的高回声,特别当肠管大量充气时,后壁衰减明显,给检查带来很大困难,操作者需掌握一定的操作技巧外,同时可建议其它相关影像学检查的必要性。 82肛肛 门门 闭闭 锁锁83肛门闭锁肛门闭锁先天性肛门闭锁又称无肛门症,外观可看到肛窝,部分患儿外观看不见肛门。发病机制发病机制胚胎泄殖腔在发育过程中受遗传因素、环境因素或机械因素影响,胚胎后肠发育及泌尿生殖隔发育障碍,直肠不能穿通骨盆膈膜或肛门膈膜而形成,如直肠与尿生殖窦无分开,则形成先天性直肠尿道瘘或直肠阴道瘘。 84肛门闭锁肛门闭锁发病机制发病机制胚胎泄殖腔在发育过程中受遗传因素、环境因素或机械因

35、素影响,胚胎后肠发育及泌尿生殖隔发育障碍,直肠不能穿通骨盆膈膜或肛门膈膜而形成,如直肠与尿生殖窦无分开,则形成先天性直肠尿道瘘或直肠阴道瘘。 85结肠息肉结肠息肉 幼年性息肉幼年性息肉 Peutz-Jeghers息肉息肉86结肠息肉是指起源于结肠粘膜上皮的增生物,是小儿较常见的结肠疾病之一。患儿可发生腹痛、腹泻,但以便血为主要症状,表现为间断性血便、大便表面带血,多为鲜红色。结肠息肉结肠息肉87结肠息肉结肠息肉部分患儿长期便血,可不出现痛苦表现,但可发生慢性贫血,营养不良,严重者可影响生长发育。较大息肉可以引起肠套叠,以至造成急性肠梗阻。88结肠息肉结肠息肉腺瘤性息肉在小儿较少见,但被公认为属

36、于癌前病变;Peutz-Jeghers息肉属于遗传性疾病,具有多器官发生恶性肿瘤的重大风险。因此,对于小儿结肠息肉不可小视,及时发现,并应尽可能行内镜下息肉切除,必要时需定期复查。89结肠息肉结肠息肉90检查前准备检查前准备检查前对患儿应用开塞露行肠道清洁。对小幼儿哭闹不止的,应用5%的水合氯醛(1ml/kg)进行灌肠镇静。准备少量生理盐水(50ml左右)备用。结肠息肉结肠息肉91结肠息肉结肠息肉检查方法检查方法常规腹部超声检查法肛门部超声检查法。生理盐水灌肠检查法主要对位于骨盆深部的乙状结肠和直肠常规检查不满意时采用。92结肠息肉结肠息肉扫查步骤扫查步骤患儿取平卧位,按照顺、逆时针两个方向对

37、盲肠至直肠整段结直肠进行多切面、多方位缓慢依次扫查,同时适当加压探头。对远段直肠扫查时,患儿取左侧卧位。发现病变,放大图像,观察其部位、大小、形态、内部回声,同时对病变进行CDFI及PW血流显示,并存储图像。93小儿结肠息肉93%以上属于幼年性息肉。多数病理学家认为幼年性息肉是错构瘤,为大量结缔组织中粘液腺增生和含有粘液的小囊肿,虽通常发生表面糜烂出血,但认为其不属于肿瘤性息肉,不会发生癌变,但近年来,国内外报道单发幼年性息肉内部分区域出现腺瘤改变可引起癌变,提示儿童单发幼年性息肉也有潜在恶变的可能。幼年性息肉幼年性息肉94结肠息肉结肠息肉声像图表现:声像图表现:1)2D:圆形、椭圆形、分叶状

38、;中等回声或低回声结节,边缘光整,内部回声不均质,可见散在的形态不规则的小片状或类圆形无回声区小囊腔;通过长短不一的蒂与肠壁相连。95结肠息肉结肠息肉2 2)CDFI:结节内血流信号丰富,以蒂部条束状血流信号为主干进入息肉,息肉内血流分布由中心向外辐射。96Peutz-Jeghers息肉息肉97Peutz-Jeghers息肉息肉Peutz-Jeghers息肉也属于错构瘤,是一种罕见的遗传性疾病。Peutz-Jeghers息肉有四个主要特点:(1)多发胃肠道错构瘤性息肉,多数有蒂;(2)皮肤和粘膜色素沉着,可位于嘴唇,也可发生于面颊粘膜,以及眼睛、鼻孔、肛周皮肤区域;(3)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疾

39、病。文献报道78为小肠息肉,胃38,结肠息肉42,直肠息肉28。(。(4)具有多器官发生恶性肿瘤的重大风险。 98Peutz-Jeghers息肉息肉Peutz-Jeghers息肉的病理特点表现为分枝状的平滑肌形成粗大的束状结构,也构成了超声声像图特征的病理基础。 99Peutz-Jeghers息肉息肉声像图表现为:声像图表现为:2D2D:形态为分叶状或菜花状,内部回声不均质,:形态为分叶状或菜花状,内部回声不均质,强弱相间回声,呈强弱相间回声,呈“车轮状车轮状”。CDFICDFI:显示结节内血流信号丰富。:显示结节内血流信号丰富。 100结结 论论超声检查对小儿消化道疾病的诊断应用范围广,是简便易行、可靠的影像技术,可作为小儿消化道疾病的首选检查方法。10110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