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教学资料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571774521 上传时间:2024-08-12 格式:PPT 页数:24 大小:54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教学资料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教学资料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教学资料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教学资料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教学资料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教学资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教学资料(2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页,共24页。一、基本一、基本(jbn)认识认识二、课程二、课程(kchng)改革改革三、课程性质三、课程性质四、课程的基本理念四、课程的基本理念五、课程目标五、课程目标第二页,共24页。一、基 本 认 识:1 1、体育、体育(ty)(ty)与健康与健康2 2、课程标准课程标准3 3、大纲、大纲(dgng)(dgng)与课程标准的区别与课程标准的区别第三页,共24页。 是一门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以增进中小学生健康为主要目的的必修课程。它是对原有的体育课程进行深化改革突出健康目标的一门课程。它是学校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施(shsh)素质教育和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人才必不可少的重要途

2、径。1 1、体育、体育(ty)(ty)与健康与健康第四页,共24页。 又叫国家课程标准,是编写教材、评估、考试命题的标志,是国家管理课程的依据。应体现国家对不同阶段的学生在知识的学习、领会、掌握、达到不同程度(chngd)的要求。以往叫大纲,现在叫课程标准。 2 2、课程标准课程标准第五页,共24页。以往的大纲提得很笼统,习惯用套话以往的大纲提得很笼统,习惯用套话(to hu)。课程标准是建立了目。课程标准是建立了目标体系,既有课程目标,又有领域目标和水平目标,从而更明确、更标体系,既有课程目标,又有领域目标和水平目标,从而更明确、更具体、更具操作性。具体、更具操作性。3、大纲(dgng)与课

3、程标准的区别;(1 1)目标)目标(mbio)(mbio)区别:区别:(3 3)评价区别:)评价区别:大纲规定的教学内容具体明确,而课程标准不规定具体的教学大纲规定的教学内容具体明确,而课程标准不规定具体的教学内容,是一种目标管理,在选择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上留给了内容,是一种目标管理,在选择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上留给了地方学校和教师,使教师具有选择空间和发展余地。地方学校和教师,使教师具有选择空间和发展余地。(2 2)内容区别:)内容区别:大纲是定量、定性甄别选拔。课程标准是注重过程、发展、大纲是定量、定性甄别选拔。课程标准是注重过程、发展、 参与态度等。参与态度等。第六页,共24页。二、课程二

4、、课程(kchng)改革改革1 1、为什么要改革体育课程、为什么要改革体育课程(kchng)(kchng)。(成就。(成就与不足)与不足)(1)、体育课程对改善学生的体质、健康状况发挥了重要作用。(2)、“增强学生体质”,已成为教育界和学校体育工作者共识(n sh)。 并作为目标写入大纲。(3)、学校体育教育理论的研究取得了长足的进展,体育教学改 革实践积累了经验。(4)、建立了一套较为完善、规范的体育管理体系,教学质量不断 提高,为学校体育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成就:成就:第七页,共24页。存在存在(cnzi)的不足:的不足: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教育事业的发展,体育课程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教育事业

5、的发展,体育课程(kchng)也出现了也出现了一些不完全适应时代发展的问题:一些不完全适应时代发展的问题:1、体育教学观念相对滞后;2、大纲对教学内容规定的过多、过细;3、体育教学过程中过分强调教师的中心地位;4、过分强调运动技能和知识的系统性;5、学生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nngl)呈下降趋势;6、教学评价过分注重运动成绩、结果;7、教学目标没有很好地落实、体现等。第八页,共24页。2 2、课程、课程(kchng)(kchng)改革的具体目标:改革的具体目标:怎么改?怎么改?1、改变课程的功能: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改变课程的功能: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 突出情感突出情感

6、(qnggn)、态度、价值观;、态度、价值观;2、改变课程的结构:改变过于强调学科本位、门类过多和、改变课程的结构:改变过于强调学科本位、门类过多和 缺乏整合的现状,整体设计九年一贯缺乏整合的现状,整体设计九年一贯 的课程门类和课时比例、设置综合课。的课程门类和课时比例、设置综合课。3、改变课程的内容:改变以往的、改变课程的内容:改变以往的“繁、难、偏、旧繁、难、偏、旧”和偏重书和偏重书 本知识的现状。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本知识的现状。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 以及现代社会、科学发展的联系。关注学以及现代社会、科学发展的联系。关注学 生学习兴趣和经验,精选终身学习知识。生学习兴趣和经验,精选终

7、身学习知识。第九页,共24页。4 4、改变课程实施:改变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改变课程实施:改变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 背、机械训练的现象,倡导学生背、机械训练的现象,倡导学生(xu sheng)(xu sheng) 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 培养学生培养学生(xu sheng)(xu sheng)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变学习方式为自主学习。变学习方式为自主学习。5 5、改变课程评价:改变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的功能,发挥、改变课程评价:改变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的功能,发挥 评价促进学生评价促进学生(xu sheng)(xu sheng)

8、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 教学实践的功能。教学实践的功能。6 6、改变课程管理:改变过于集中的状况,实行国家、地方、改变课程管理:改变过于集中的状况,实行国家、地方 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增强课程对地方、 以及学生以及学生(xu sheng)(xu sheng)的适应能力。的适应能力。第十页,共24页。三、课程三、课程(kchng)的性质的性质1 1、体育与健康是一门以身体活动为手段,以增进身心健康、体育与健康是一门以身体活动为手段,以增进身心健康 为目的的实践性很强的基础课程;为目的的实践性很强的基础课程;2 2、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环节;、是实

9、施素质教育的重要环节;3 3、是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人才的重要途径。、是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人才的重要途径。4 4、使中小学生学会生存、获取健康、培养良好文明的生活方式;、使中小学生学会生存、获取健康、培养良好文明的生活方式;5 5、有利于树立协作竞争意识,培养勇敢、有利于树立协作竞争意识,培养勇敢(ynggn)(ynggn)、顽强、拼搏等品、顽强、拼搏等品质。质。6 6、在增强体质培养健康体魄方面,其他课程无法替代。、在增强体质培养健康体魄方面,其他课程无法替代。第十一页,共24页。四、课程四、课程(kchng)的基本理念:的基本理念:1、坚持、坚持“健康第一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

10、,促进的指导思想,促进(cjn)学生健康成学生健康成长;长;2、激发、激发(jf)运动兴趣,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运动兴趣,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识;3、以学生的发展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为中心,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4、关注个体差异与不同需求,确保每一个学生受益;关注个体差异与不同需求,确保每一个学生受益;第十二页,共24页。1 1、坚持、坚持“健康第一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促进的指导思想,促进(cjn)(cjn)学生健康学生健康 成长;成长;体育与健康课程以促进学生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整体健康水平的提高为目的,构建了技能、认知、情感、行为等领域并行推进(tujn)的课程

11、结构。融合了体育、生理、心理、卫生保健、环境、社会、安全营养等诸多科学领域的有关知识,真正关注学生的健康意识、锻炼习惯和卫生习惯的养成。将增进学生健康贯穿于课程实施的全过程,确保“健康第一”思想落到实处,使学生健康成长。第十三页,共24页。2 2、激发、激发(jf)(jf)运动兴趣,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运动兴趣,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意识;学校体育是终身体育的基础,运动兴趣和习惯是促进学生自主(zzh)学习和终身坚持锻炼的前提。无论是教学内容的选择还是教学方法的更新,都应十分关注学生的运动兴趣。只有激发和保持学生的运动兴趣,才能使学生自觉、积极地进行体育锻炼。因此,在体育教学中,重视学生的运动

12、兴趣 ,实现体育与健康课程目标和价值的有效保证。第十四页,共24页。3 3、以学生的发展、以学生的发展(fzhn)(fzhn)为中心,重视为中心,重视学生的学生的 主体地位;主体地位;体育与健康课程(kchng)关注的核心是满足学生的情感体验,促进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新人的成长。从课程(kchng)设计到评价的各个环节,始终把学生主动、全面的发展放在中心地位。在注意发挥教师主导作用的同时,特别强调学生主体地位的体现,以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潜能,提高学生的体育学习能力。第十五页,共24页。4 4、关注个体差异与不同需求,确保、关注个体差异与不同需求,确保(qubo)(qubo)每一个每一个

13、 学生受益;学生受益;体育与健康课程充分注意到学生在身体条件和兴趣爱好和运动技能等方面的个体差异。根据这种差异性确定学习目标和评价方法,并提出相应的教学建议,从而保证绝大多数学生能完成(wn chng)课程学习目标。使每个学生都能体会到学习和成功的乐趣,以满足自我发展的需要。第十六页,共24页。五、课程目标五、课程目标关键词:关键词: 课程目标课程目标 学习领域学习领域(ln y) 领域领域(ln y)目标目标 水平目标水平目标建立了五个学习领域三个层次的目标体系: 课程目标课程目标 领域目标领域目标 水平目标水平目标1、课程目标、课程目标 :是指在一定时期内,通过实践:是指在一定时期内,通过

14、实践(shjin)所要达到所要达到 的预期效果。的预期效果。 通过体育通过体育(ty)与健康课程学习,学生将:与健康课程学习,学生将:(1)增强体能、掌握和应用基本的体育)增强体能、掌握和应用基本的体育(ty)与健康知识和运动技能;与健康知识和运动技能;(2)培养运动兴趣和爱好,形成坚持锻炼的习惯;)培养运动兴趣和爱好,形成坚持锻炼的习惯;(3)具有良好的心理品质,表现出人际交往的能力与合作精神;)具有良好的心理品质,表现出人际交往的能力与合作精神;第十七页,共24页。(4)提高对个人健康和群体健康的责任感。形成健康的)提高对个人健康和群体健康的责任感。形成健康的 生活方式;生活方式;(5)发

15、扬个体精神)发扬个体精神(jngshn),形成积极进取、乐观开朗的生活态度。,形成积极进取、乐观开朗的生活态度。2 2、学习领域:根据健康的三维观(身、心、社)和教学、学习领域:根据健康的三维观(身、心、社)和教学 内容的不同性质内容的不同性质(xngzh)(xngzh)划分学习领域划分学习领域 学学 习习 领领 域域运运动动参参与与运运动动技技能能身身体体健健康康社社会会适适应应心心理理健健康康身体活动主线身体活动主线健康主线健康主线第十八页,共24页。领域目标领域目标(mbio):根据课程目标:根据课程目标(mbio)的精神,制定各学习领的精神,制定各学习领域目标域目标(mbio)运动运动

16、(yndng)参与目标参与目标 1)具有积极参与体育活动的态度和行为;)具有积极参与体育活动的态度和行为; 2)用科学的方法参与体育活动;)用科学的方法参与体育活动;运动运动(yndng)技能目标:技能目标:1)获得运动)获得运动(yndng)基础知识;基础知识; 2)学习和应用运动)学习和应用运动(yndng)技能;技能; 3)安全地进行体育活动;)安全地进行体育活动; 4)获得野外活动的基本技能;)获得野外活动的基本技能;身体健康目标:身体健康目标:1)形成正确的身体姿势;)形成正确的身体姿势; 2)发展体能;)发展体能; 3)具有关注身体健康的意识;)具有关注身体健康的意识; 4)懂得营

17、养、环境和不良行为对身体健康的影响;)懂得营养、环境和不良行为对身体健康的影响;第十九页,共24页。心理健康目标:心理健康目标:1)了解体育活动对心理健康的作用、)了解体育活动对心理健康的作用、 认识身、心发展的关系;认识身、心发展的关系; 2)正确理解体育活动与自尊自信的关系;)正确理解体育活动与自尊自信的关系; 3)学会通过体育活动等方法调控情绪;)学会通过体育活动等方法调控情绪; 4)形成克服困难的坚强意志品质;)形成克服困难的坚强意志品质;社会适应目标:社会适应目标:1)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具有良好的合作精神)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具有良好的合作精神(jngshn) 与体育道德;与体育道

18、德; 2)学会获取现代社会中体育与健康知识)学会获取现代社会中体育与健康知识 的方法;的方法; 第二十页,共24页。课程标准依据学生身心发展的特征,在各个领域按课程标准依据学生身心发展的特征,在各个领域按 水平水平(shupng)设置了相应的水平设置了相应的水平(shupng)目标。目标。水平水平 1 水平水平 2水平水平 3水平水平 4水平水平 5水平水平 6小学小学1-2年级年级小学小学3-4年级年级小学小学5-6年级年级初中初中1-3年级年级高中高中1-3年级年级发展性学习目标发展性学习目标4、水平目标:学习水平是学生、水平目标:学习水平是学生(xu sheng)在不同阶段应达到的预期效

19、果。在不同阶段应达到的预期效果。第二十一页,共24页。课课程程目目标标运动运动(yndng)参与参与1、具有积极参与体育、具有积极参与体育 活动活动(hu dng)的态度和行为的态度和行为2、用科学、用科学(kxu)的方法的方法 参与体育活动参与体育活动水平一:对体育课表现出学习兴趣水平一:对体育课表现出学习兴趣水平二水平二水平三水平三。运动技能运动技能身体健康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社会适应1、乐于参与、乐于参与2、认真上好、认真上好第二十二页,共24页。课程标准目标是由水平目标的课程标准目标是由水平目标的纵向积累完成各领域纵向积累完成各领域(ln y)目标,再由领域目标,再由领域(ln y)目标目标的横向整合全面实现课程目标。的横向整合全面实现课程目标。第二十三页,共24页。第二十四页,共24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