颅脑外伤影像诊断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571719028 上传时间:2024-08-12 格式:PPT 页数:166 大小:18.7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颅脑外伤影像诊断_第1页
第1页 / 共166页
颅脑外伤影像诊断_第2页
第2页 / 共166页
颅脑外伤影像诊断_第3页
第3页 / 共166页
颅脑外伤影像诊断_第4页
第4页 / 共166页
颅脑外伤影像诊断_第5页
第5页 / 共16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颅脑外伤影像诊断》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颅脑外伤影像诊断(16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颅脑损伤影像表现 2024/8/122概念n n颅脑外伤是外力(机械运动的动能)作用于头部,导致头皮、颅骨、脑血管、脑组织发生变形、破裂所形成的损伤。n n按损伤发生的先后不同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 颅脑外伤的分类n n解剖:颅部、脑部外伤n n硬脑膜是否完整:开放性、闭合性n n时间:急性(3周)n n病情:轻型、中型、重型、特重型3 颅脑损伤颅脑损伤 分为:分为:1.头皮软组织损伤头皮软组织损伤 2.颅骨损伤及颅内损伤(硬膜外血肿、硬颅骨损伤及颅内损伤(硬膜外血肿、硬膜下血肿、积液,蛛网膜下腔出血)膜下血肿、积液,蛛网膜下腔出血)3.脑组织损伤:脑挫裂伤、脑组织损伤:脑挫裂伤、 脑内血肿、

2、弥脑内血肿、弥漫性脑损伤漫性脑损伤4 颅脑外伤的病因n n道路交通事故伤、跌伤、坠落伤、打击、砸伤、火器伤、运动伤、雷电击伤等。5 6 脑损伤的方式和机理(一)直接损伤 .加速性损伤:运动的物体撞击于静止的头部(打击伤)。 .减速性损伤:运动的头部撞击于静止的物体(坠落伤)。 .挤压伤:头部两侧同时挤压所致脑损伤。7 n n加速性损伤:运动的物体撞击于静止的头部(打击伤)。 8 n n减速性损伤:运动的头部撞击于静止的物体(坠落伤)。9 n n挤压伤:头部两侧同时挤压所致脑损伤10 间接损伤 1 。传递性损伤:如双足或臀部着地,外力通过脊柱作用于头部,所致的脑损伤。2 。 甩鞭样损伤:头部运动

3、落后于躯干所致的脑损伤。3 。胸部挤压伤:胸内压静脉压脑损伤。11 n n甩鞭样损伤:头部运动落后于躯干所致的脑损伤。12 n n胸部挤压伤:胸内压静脉压脑损伤。13 n n影像学检查的目的:明确外伤的范围、类型、程度,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评价预后。影像学检查方法:平片、血管造影、CT、MRI14 颅脑损伤影像学检查程序颅脑损伤影像学检查程序急性期首选急性期首选CT检查检查亚急性期、慢性期及对脑干损伤的显示可亚急性期、慢性期及对脑干损伤的显示可选用选用MRI检查检查15 头皮损伤n n头皮下血肿n n位于皮下和帽状腱膜之间,出血受皮下纤维隔的限制血肿较局限,血肿体积小,张力较高。n nCT表现

4、为局限性头皮肿胀,密度增高,可均匀或不均匀。16 17 帽状腱膜下血肿n n帽状腱膜下层是含有连接头皮静脉、板障静脉、静脉窦导血管的疏松组织,当出血时破裂的血管无阻力,沿疏松的组织层扩散,严重者范围可波及整个头部。血肿范围广泛似帽状,呈高密度。18 骨膜下血肿n n来源于骨折或骨膜剥离,骨膜与颅骨粘连紧密,骨膜与颅缝融合,血肿局限,张力高。梭形或新月形高密度影紧贴于颅外板,常伴颅骨骨折。19 男,3岁,车祸20 21 头皮损伤n n 头皮撕裂伤:头皮在帽状腱膜下层或骨膜层分离,与头皮撕脱伤区别是皮瓣没有完全离断,有一定的血液供应。n n头皮撕脱伤:常发生于转动的机器将头发卷起,皮肤、皮下组织、

5、帽状腱膜一起撕脱,颅骨暴露。22 23 24 颅骨骨折n n按骨折是否与外界相通分为闭合性和开放性。n n按骨折的形态分为线性、凹陷性、粉碎性和穿通骨折。n n按部位分为颅盖骨折和颅底骨折。25 颅骨骨折征象急性硬膜外血肿或硬膜下血肿;脑挫伤、脑内血肿;颅内积气;局限性脑肿胀;头皮损伤和血肿。26 n n*需注意骨折线是否通过上矢状窦、横窦及脑膜血管沟,n n是否通过鼻窦、中耳,是否通过神经管或孔27 凹陷性骨折涉及矢状窦28 视神经管骨折29 骨折线通过耳蜗、内听道30 n n粉碎性骨折常见于颅盖骨,骨折形成多条骨折线,颅骨碎成数片,彼此交错,可重叠,常有骨折片凹陷,错位,碎骨片可游离嵌入颅

6、内。31 n n凹陷性骨折多位于颅盖骨,可呈环形或锥形凹陷性骨折,平片在切线位可确切观察到凹陷的深度,CT常显示内板凹陷多于外板凹陷,常伴有局限性硬膜外血肿,三维重建容易显示情况。32 粉碎性骨折33 凹陷性骨折34 凹陷性骨折35 36 颅底骨折分类:(一)一)前颅底骨折前颅底骨折:眼眶周围淤血(熊猫眼)、损伤颅神经 I.II (二)中颅凹骨折:蝶骨骨折伴脑膜破裂时,血液和脑脊液经蝶窦鼻腔流出。损伤颅神经VII.VIII (三)后颅凹骨折:骨折累及颞骨岩部后外侧时,伤后2日出现乳突皮下淤血(Battle征)。损伤颅神经 IX-XII 37 38 39 外伤后听力下降、左耳流脓40 男,46岁

7、,重物砸伤头部41 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n n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是由于颅脑外伤导致蛛网膜下腔内的血管断裂、脑挫裂伤的渗血以及颅内血肿的血液进入蛛网膜下腔所致。42 n n蛛网膜下腔出血在CT上显示最佳,常见在基底池、侧裂池、脑沟的高密度影,沿大脑镰分布时需要与大脑镰钙化区别。蛛网膜下腔出血常导致脑血管痉挛,造成脑缺血和脑梗死。43 44 男,4岁,外伤当天和第2天45 46 47 硬膜下血肿)二、颅内血肿二、颅内血肿硬膜外血肿)48 硬膜外血肿:硬膜外血肿:(1)颅内出血积聚于颅骨与硬膜之间。)颅内出血积聚于颅骨与硬膜之间。(2)发生于损伤部位。()发生于损伤部位。(3)损伤部位)损伤部位多

8、伴有骨折。(多伴有骨折。(4)血肿范围局限,不跨)血肿范围局限,不跨越颅缝。(越颅缝。(5)典型血肿呈双凸透镜形。)典型血肿呈双凸透镜形。(6)多不伴有脑实质损伤。()多不伴有脑实质损伤。(7)昏迷)昏迷清醒清醒昏迷。昏迷。49 n n大多是骨折导致脑膜中动脉破裂所致,少数为静脉窦破裂引起。伤后出现中间清醒期或意识好转期部分病人出现伤后进行性的意识障碍加深。50 CT表现:(1)颅骨内板下方梭形高密度影,边界清)颅骨内板下方梭形高密度影,边界清楚锐利。楚锐利。 (2)可有占位效应。)可有占位效应。 (3)多伴有邻近部位骨折。)多伴有邻近部位骨折。 (4)血肿压迫脑血管,可出现脑水肿或)血肿压迫

9、脑血管,可出现脑水肿或脑梗死。脑梗死。需要注意的是:低密度区(需要注意的是:低密度区(“漩涡征漩涡征”)=急性活动性出血。急性活动性出血。51 MRI:表现:表现(1)急性期:)急性期:T1WI等信号,等信号,T2WI低信号。低信号。 (2)亚急性期:高信号。)亚急性期:高信号。 (3)慢性期:)慢性期:T1WI低信号,低信号,T2WI高信高信号。号。52 慢性硬膜外血肿n n为等密度或低密度,内缘包膜有强化效应。可同时存在硬膜下和硬膜外血肿,着力点下方多发生硬膜外血肿,对侧发生硬膜下血肿。53 54 急性硬膜外血肿急性硬膜外血肿55 急性硬膜外血肿56 急性硬膜外血肿57 急性硬膜外血肿、骨

10、折58 .(04:16 AM)(11:56 AM)59 慢性硬膜外血肿60 亚急性硬膜外血肿61 亚急性硬膜外血肿62 漩涡征漩涡征=急性活动性出血。急性活动性出血。63 男,20岁,头外伤后头痛10h,3天、8天、45天64 65 女,44岁,车祸后5天66 迟发性血肿67 硬膜下血肿 血肿积聚于硬脑膜和蛛网膜之间,血肿积聚于硬脑膜和蛛网膜之间,出血可出血可来自静脉窦或窦旁桥静脉的破裂。来自静脉窦或窦旁桥静脉的破裂。血肿位血肿位于受伤同侧或对侧。无颅骨骨折或骨折位于受伤同侧或对侧。无颅骨骨折或骨折位于受伤处。常合并脑挫裂伤于受伤处。常合并脑挫裂伤和脑内血肿,和脑内血肿,甚至可出现脑疝甚至可出

11、现脑疝。血肿范围广,多位于额。血肿范围广,多位于额颞部,跨越颅缝。颞部,跨越颅缝。不可跨越硬脑膜如大脑不可跨越硬脑膜如大脑镰和天幕。镰和天幕。68 n n分为急性、亚急性、慢性。急性期分为急性、亚急性、慢性。急性期持续昏迷;持续昏迷; 亚急性期、慢性期亚急性期、慢性期症状出症状出现较晚。现较晚。占位效应比硬膜外血肿明显。占位效应比硬膜外血肿明显。69 70 急性硬膜下血肿CT表现为颅骨内板下新月状高密度区,少数为等密度或低密度;范围广,可跨越颅缝;常伴脑挫伤,少数与硬膜外血肿并存;占位效应较明显。71 n n亚急性表现为稍高密度、等密度或双重密度。慢性表现为新月形或梭形等密度、低密度影。CT增

12、强扫描可显示脑表面血管强化或血肿包膜强化有助于亚急性、慢性血肿的显示,MRI有优势。72 硬膜下血肿硬膜下血肿73 亚急性硬膜下血肿n n出血来源同前但出血速度较前者慢n n症状与诊断:症状同急性硬膜外血肿但出血时间晚。n n次种血肿在临床上与脑挫裂伤脑水肿难以区别血管造影、CT,MRI检查即可确诊74 慢性硬膜下血肿n n出血来源:脑表面的小静脉、桥静脉,出血速度慢。n n症状与诊断:此类病人年龄较大,脑损伤轻或不明显,类似脑肿瘤,如受伤史明确。脑血管造影、CT,MRI可确诊。n n治疗:颅内血肿主要以手术清除血肿为主。75 CT增强:增强:仅用于亚急性或慢性硬膜下血肿。特别对仅用于亚急性或

13、慢性硬膜下血肿。特别对诊断等密度硬膜下血肿有帮助。诊断等密度硬膜下血肿有帮助。 (3)等密度硬膜下血肿:等密度硬膜下血肿: 双侧侧脑室体部对称性缩小双侧侧脑室体部对称性缩小 双侧侧脑室前角内聚,双侧侧脑室前角内聚,“兔耳征兔耳征” 脑白质变窄塌陷脑白质变窄塌陷 皮层脑沟消失皮层脑沟消失 诊断有困难,可行诊断有困难,可行CT增强或增强或MRI76 MRI: 急性期:急性期:T1WI等信号,等信号,T2WI低信低信号。号。 亚急性期:高信号。亚急性期:高信号。 慢性期:慢性期:T1WI低信号,低信号,T2WI高信高信号。号。77 78 男,88岁,79 80 男61岁嗜睡乏力三天,加重1天,入院时

14、、术后一天、7月81 大脑镰、小脑幕旁硬膜下血肿82 83 84 男,68岁,摔伤当天85 伤后第四天86 伤后第7天87 88 89 90 91 92 硬膜下积液n n当脑部受力时脑在颅腔内移动,造成脑表面、侧裂池等处蛛网膜撕裂,脑脊液经过活瓣状的蛛网膜破口进入硬膜下腔不能回流,当用力时脑脊液不断进入,多者100ml,可分为急性、亚急性、慢性硬膜下积液。93 n nCT表现为新月状均匀的脑脊液密度位于脑组织与颅骨之间,老年人多为双侧,MRI呈长T1长T2信号,邻近脑组织受压。94 伤后当天95 伤后4天96 97 患者外伤后12天98 脑内血肿(1)脑实质内出血形成脑内血肿。)脑实质内出血形

15、成脑内血肿。 (2)血肿常见于额颞叶或邻近骨折部位,)血肿常见于额颞叶或邻近骨折部位,常伴发脑挫裂伤。常伴发脑挫裂伤。 (3)血肿常较表浅。)血肿常较表浅。 (4)临床表现为不同程度意识障碍和神)临床表现为不同程度意识障碍和神经系统体征。经系统体征。99 影像学表现:影像学表现:(1) CT表现为不规则高密度肿块,有周表现为不规则高密度肿块,有周围水肿及占位效应。围水肿及占位效应。(2)MRI 急性期:急性期:T1WI等信号,等信号,T2WI低信号。低信号。 亚急性期:高信号。亚急性期:高信号。 慢性期:慢性期:T1WI低信号,低信号,T2WI高信号。高信号。100 101 男,64岁,头外伤

16、7h入院102 103 脑室内出血104 外伤时,一天、六天、十四天105 女,14岁,车祸106 3D 5D 13D 18D107 30D108 男,61岁,伤后24天109 脑挫裂伤脑挫裂伤n n脑质表层或深部散在小出血灶、静脉淤脑质表层或深部散在小出血灶、静脉淤血、脑水肿、脑肿胀为挫伤。如伴有脑血、脑水肿、脑肿胀为挫伤。如伴有脑膜、脑或血管撕裂则为脑裂伤。二者常膜、脑或血管撕裂则为脑裂伤。二者常合并存在,统称为脑挫裂伤。常发生在合并存在,统称为脑挫裂伤。常发生在着力或对冲部位,常伴有珠网膜下腔出着力或对冲部位,常伴有珠网膜下腔出血。血。110 影像学表现影像学表现 CT:1、损伤区局部低

17、密度。、损伤区局部低密度。 2、散在点状高密度出血。、散在点状高密度出血。 3、蛛网膜下腔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 4、占位及脑萎缩表现。、占位及脑萎缩表现。 5、合并脑内血肿、脑外血肿、合并脑内血肿、脑外血肿、 颅骨骨折、颅内积气等。颅骨骨折、颅内积气等。111 MRI: 1、片状长、片状长T1长长T2异常信号异常信号 2、点状、斑片状高信号。、点状、斑片状高信号。 3、晚期形成脑软化灶,呈局灶性边界、晚期形成脑软化灶,呈局灶性边界清楚之长清楚之长T1长长T2异常信号。异常信号。 4、伴有相邻部位脑萎缩。、伴有相邻部位脑萎缩。112 外伤后昏迷12h入院113 头部外伤半小时入院114 11

18、5 脑干损伤n n系严重的损伤,直接暴力或间接暴力均可引起脑组织的冲撞或移动而致脑干损伤。原发性脑干损伤是外力直接作用于脑干造成的损伤,继发性则是脑外伤后颅内血肿、脑挫裂伤、弥漫性脑肿胀、小脑幕切迹疝导致脑干损伤。116 伤后意识不清,10天,40天117 男,43岁,车祸后20小时入院118 弥漫性轴索损伤(DAI)n n在重型颅脑外伤中发病率较高,是头颅在加速运动中,脑内轴索积聚区发生的以神经轴索肿胀、断裂和轴球形成为特征,并伴有脑实质点状、灶状出血的颅脑外伤。119 n n临床上表现为持久性意识障碍、植物状态生存、早期死亡。旋转暴力产生的剪切力是造成弥漫性轴索损伤的根本原因。目前认为DA

19、I是指伤后昏迷6小时以上的非局灶性脑损伤,可造成持续昏迷或严重神经功能缺损。120 n n典型DAI好发生在四个部位:胼胝体、皮髓质交界区、上部脑干和基底节。121 影像学表现影像学表现CT: 1、脑水肿:低密度,脑水肿:低密度,CT值值20Hu。脑。脑室受压变小或脑室、脑池、脑沟结构消室受压变小或脑室、脑池、脑沟结构消失。失。 2、脑白质损伤:脑室、脑池变小,脑白、脑白质损伤:脑室、脑池变小,脑白质或灰白质交界处散在不对称小灶性高质或灰白质交界处散在不对称小灶性高密度出血和蛛网膜下腔出血,无局部占密度出血和蛛网膜下腔出血,无局部占位表现。位表现。122 MRI:1、脑水肿:、脑水肿:T1WI

20、低信号,低信号,T2WI高信号。高信号。2、脑白质损伤:、脑白质损伤: 非出血性;散在不对称长非出血性;散在不对称长T1长长T2信号信号 出血性:急性期:等出血性:急性期:等T1短短T2 亚急性期:短亚急性期:短T1长长T2 慢性期:长慢性期:长T1长长T2 后期:脑白质萎缩,脑室扩大。后期:脑白质萎缩,脑室扩大。123 n nCT检查时可表现阴性或表现脑水肿和小灶性出血,部分由蛛网膜下腔出血。复查可发现出血灶,尤其是皮髓质交界处。n nMRI对DAI的显示比CT优越。水肿区表现为长T1长T2信号,出血灶的信号特征与期龄有关。个别患者严重脑外伤后昏迷,即使CT、MRI未发现颅内出血,也应考虑D

21、AI124 125 女,45岁,车祸后昏迷126 127 128 129 男,8岁,车祸8天入院130 131 对于微出血灶的显示SWI有优势132 45岁男性患者,摔伤后1周133 创伤性脑水肿n n头部损伤后,过多的液体积聚在脑组织的细胞外间隙和/或细胞内的一种病理状态,当其发生在其它颅脑损伤之后时,称为继发性外伤性脑水肿,伤后有轻重不同的脑水肿反应。134 135 颅脑损伤合并症和后遗症n n脑脊液漏n n颈内动脉海绵窦瘘n n颅神经损伤n n外伤性癫痫n n颅脑损伤伤后感染n n其他合并症136 脑脊液漏n n为颅脑损伤严重合并症,硬脑膜和蛛网膜撕裂,脑脊液经鼻腔、耳道或开放创口流出。

22、可导致颅内感染。好发于颅底骨折。CT有助于发现有无气颅,颅底有无骨折。CT脑池造影有助于明确漏口,MRI也可以提供信息。137 138 颈内动脉海绵窦瘘n n外伤性动静脉瘘常发生在静脉或静脉窦附近的动脉内分离或剥离,常因颅底骨折而致。引起汇入海绵窦的眼静脉怒张、扭曲,同侧眼球突出,海绵窦增宽。瘘口盗血严重者可致局部脑缺血。139 140 车祸后眼球突出12天141 142 外伤性脑梗死n n又称继发性脑梗死,系指头部外伤后伴发或继发的脑梗死,多认为继发于颅内血肿、脑挫裂伤、脑水肿或脑疝等病变的占位效应压迫相应的血管使脑组织血管供血障碍所致,其发生率达1.6%。143 n nCT是目前最有效的检

23、查方法;CT扫描对本病的诊断有确定性的意义。MRI对于明确病变有重要意义。外伤后一周内是外伤性脑梗死的最佳复查时间,90%以上的继发性脑梗死的症状和体征出现在7d以内。144 n n轻者可表现为:单发或多发斑片、小点状低密度影,边缘清晰或模糊,无明显占位效应。重者表现为脑叶或与颅内动脉供血区分布一致,范围较大,占位效应明显,可合并有脑疝的形成。145 146 男,23岁,骑摩托车摔伤后1小时147 6天后复查,颅脑CT检查148 男,1岁,摔倒致左枕部着地149 开颅血肿清除术后1小时,复查颅脑CT150 外伤性脑疝n n当颅腔内发生局灶性或弥漫性病变,引起脑组织体积增大和颅内压增高,使部分脑

24、组织发生移位,并从高压处向低压处挤压,引起一系列临床综合症,称为脑疝。急性外伤性脑疝常危及患者生命,需要早期诊断,提高患者的生存率。151 n n脑疝中危害最严重的是小脑幕切迹疝与枕骨大孔疝,这主要是由于脑干受压、扭曲与供血受到影响,脑脊液的循环通路受到阻碍,使颅内压力进一步增高,颅内高压又使脑疝加重,形成恶性循环,病情急剧恶化,而发生颅内高压危象。152 n n根据脑疝发生的部位和所疝出的组织不同,可分为:n n小脑幕切迹疝(颞叶钩回疝)n n枕骨大孔疝(小脑扁桃体疝)n n大脑镰疝n n小脑幕切迹上疝等。153 小脑幕裂孔疝的CT表现n n环池受压变窄或消失是小脑幕裂孔疝最重要、最敏感的征

25、象。脑干受压变形,病变侧侧脑室受压变形,中线结构向对侧移位,第三脑室闭塞。脑沟受压消失,四叠体池及大脑大静脉池变形或闭塞,外侧裂池及鞍上池闭塞。伴有原发病变的部位、范围、程度以及脑疝的继发改变,如出血、脑梗死或脑积水等。154 155 156 157 158 159 外伤后脑萎缩n n是重度脑外伤后一种晚发的继发病,可见于多种脑组织损伤之后,如重度DAI、大片脑挫裂伤、脑内血肿、持续性脑水肿或脑积水,以及任何原因的脑外伤后的缺血缺氧性病变。皮质和/或白质显著变薄,脑沟变深,脑室扩张并积水160 外伤当天、第12天161 1D/2D/4D/9D/4M/9M162 163 当天、12天164 2M、6M165 谢谢!16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研究生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