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课件):湘教选修5第2章 第一节我国自然灾害的特点与分布

上传人:汽*** 文档编号:571694297 上传时间:2024-08-11 格式:PPT 页数:36 大小:2.1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地理(课件):湘教选修5第2章 第一节我国自然灾害的特点与分布_第1页
第1页 / 共36页
地理(课件):湘教选修5第2章 第一节我国自然灾害的特点与分布_第2页
第2页 / 共36页
地理(课件):湘教选修5第2章 第一节我国自然灾害的特点与分布_第3页
第3页 / 共36页
地理(课件):湘教选修5第2章 第一节我国自然灾害的特点与分布_第4页
第4页 / 共36页
地理(课件):湘教选修5第2章 第一节我国自然灾害的特点与分布_第5页
第5页 / 共3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地理(课件):湘教选修5第2章 第一节我国自然灾害的特点与分布》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地理(课件):湘教选修5第2章 第一节我国自然灾害的特点与分布(3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节我国自然灾害的特点与分布 情景诱思 2008年以来,我国先是经历了50年一遇的大雪灾,又经历了5月12日汶川大地震,进入夏季以来,多次台风登陆,湖北襄阳洪水灾害、贵州旱灾、山西虫灾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巨大经济损失。 思考:1.为什么我国自然灾害频繁发生?2我国自然灾害有何特点? 课标导航 1.掌握并理解我国自然灾害的四大特点种类多、频率高、分布范围广,地域差异大。2掌握我国三大灾害带的时空分布特征及各带主要的灾害种类。 一、我国自然灾害的特点1种类多:世界上各种类型的自然灾害,在我 国 几 乎 都 有 分 布 。 在 各 类 自 然 灾 害 中 , 以 、 和 的危害最大。2频率高:我国的

2、自然灾害出现的频率高于世界各国的平均频率。3 分 布 范 围 广 : (1)西 北 、 华 北 地 区 : 多 。(2)东部季风区:夏季多 和 。(3)东 北 和 西 南 地 区 : 冬 春 多 , 也时有发生。(4)西 南 、 西 北 和 华 北 的 活 动 构 造 带 : 多 。(5)青藏高原的高寒地区:多 和 。(6)东南沿海地区:多 、 等。4地域差异大:(1)东部地区:灾害类型 ,强度 ,频率 ,损失 。(2)中 部 地 区 : 类 型 、 强 度 、 频 率 损 失 等 。(3)西部地区:自然灾害 ,但损失较小。思考1我国为何多地震灾害?【提示】我国处于环太平洋地震带和地中海喜马拉

3、雅地震带两大地震带之间,地壳活跃,多地震。思考2 为什么西部地区自然灾害类型多,而损失较小呢?【提示】西部地区山地高原、自然条件恶劣、人口稀少、经济水平低故损失小。二、我国自然灾害的分布思考3沿海的风暴潮是由什么引发的?【提示】台风引发特大风暴潮和暴雨。思考4地震能诱发哪些自然灾害?【提示】地震诱发滑坡、泥石流、偃塞湖等。图21我国南方地区发生的雪冻灾害2008年1月中旬开始的冰冻雨雪灾害,湖南、湖北、安徽、江西、贵州、广西等22省市受灾或部分地区受灾,受灾人口达到1亿人,直接经济损失达1 516亿元,对供电、通讯、交通、农业生产产生重大破坏。1我国自然灾害严重的原因(1)我国自然灾害的严重性

4、是由其特有的自然地理环境决定的,并与社会、经济发展状况等人文地理条件密切相关。(2)我国东部濒临太平洋,面对世界上最大的台风源区,受强大的季风环流控制,气候条件复杂多变,降雨时空分布不均,是我国台风、寒潮、洪涝、干旱等气象灾害极其严重的地理背景。(3)我国山地、丘陵广布,西部是世界地势最高的青藏高原,地势起伏大,加之受太平洋板块俯冲和印度洋板块碰撞的影响,地壳运动活跃,并处于环太平洋地震带和地中海喜马拉雅地震带之间。决定了中国大陆地震最多、地质灾害严重。(4)我国地域辽阔,各种各样的气候、土地和植被为多种有害生物滋生和繁殖提供了必要条件,所以从全国范围看,我国生物灾害的形势十分严重而复杂。(5

5、)从人文地理条件看,一方面,我国是一个历史悠久、人口众多的农业大国,长期积累的对自然的过度利用,形成了相对脆弱的生态环境。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造成的破坏效应以各种灾害的形式表现出来。另一方面,由于社会经济系统对自然灾害的承受能力和防御能力低下,也是我国自然灾害的重要人文因素。此外,我国人口和经济密度高度集中在自然灾害多发、易损的东部地区,这种地理分布的不平衡在很大程度上加剧了自然灾害的严重性。2灾害种类多样且灾次频发表解3自然灾害地域差异显著灾害带分布地区影响因素致灾灾种受灾体海洋灾害带东部和南部海域海洋环流台风、风暴潮、赤潮、海浪、海冰海洋渔业、石油平台、船舶、港口东南沿海灾害带连云港以南的东

6、南沿海地区东南季风海洋环流台风、暴雨、洪涝、干旱、海水入侵、地面沉降城市、港口、海水养殖场、耕地、林地东部灾害带我国第三级阶梯东南季风暴雨、洪涝、干旱、病虫害、冷冻、地面沉降、盐渍化农业、城市中部灾害带青藏高原以东的第二级阶梯东南季风西南季风西风环流暴雨、洪水、地震、滑坡、泥石流、水土流失、干旱、病虫害、火灾、风蚀、沙化农业、交通设施、建筑物4.强度相当的同一种自然灾害造成的损害程度是否相同?如何分析自然灾害危害程度的高低?强度相当的同一种自然灾害由于发生在不同的地点和不同的时间,其损害程度可能大不相同。一方面,不同地区、不同时间的自然地理背景不同,另一方面,各地区的人口密度、经济密集度、防灾

7、减灾能力也不同。一般而言,影响自然灾害危害程度高低的因素有自然灾害的强度、社会经济发展水平、防灾减灾能力等。自然灾害强度越高,导致的危害程度也越高,可以说,自然灾害强度与危害程度成正相关。从自然灾害危害程度看,人口和城镇密集、经济发达、社会财富密度高的地区,灾害绝对损失严重,各项绝对指标高。相反,在人口和城镇稀少,经济不发达的地区,即使发生了强度较大的自然灾害,损失程度也较低。灾害的相对损失与绝对损失不一样。在城市和经济发达地区,虽然灾害的绝对损失严重,但由于这些地区人口多,经济总量高,抗灾减灾的基础雄厚,灾害对该地区的危害程度仍然较轻,所以相对损失较低。相反,在经济欠发达地区,由于人口较少,

8、经济总量小,抗灾减灾的能力弱,经济发展基础薄弱,灾害对该地区的危害程度仍然较高,相对损失较大。5自然灾害发生和危害的地域差异(1)自然灾害发生的地域差异自然灾害发生的地域差异主要表现在发生地点具有带状或面状分布的特点,呈带状分布的是灾害带,呈面状分布的是灾害面,不管灾害带还是灾害面都是地域差异的明显体现。这些灾害带和灾害面的形成是地理背景差异造成的,如地震带往往与活动性很强的地质构造带一致,全球划分出了四个地震带。从宏观角度看,世界上的各种自然灾害主要集中分布在两条巨型的灾害带上,即环太平洋灾害带和北半球中纬度灾害带。(2)自然灾害危害的地域差异地球上不同大洲、不同国家,甚至在同一国家的不同地

9、区,由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不平衡,自然灾害的影响是不相同的。即使是同一种自然灾害,危害程度也存在着明显的地域差异。因为灾情是由致灾因子强度、受灾体特征共同决定的。灾害强度越高,导致的灾情越大。在灾害强度相同的情况下,受灾体特征不同造成的影响是不同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不同造成的影响也不相同。经济发展水平高,但防灾抗灾能力弱的地区,自然灾害的危害程度就高;相反,经济发展水平低,但防灾抗灾能力强的地区,自然灾害的危害程度就低。 图(一)(二)(三)是我国部分灾害分布示意图,图(四)是我国自然灾害区划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将下列自然灾害的英文字母代号填入第(1)(2)题的相应空格内:A洪水B风暴潮

10、C干旱D水土流失E泥石流F台风(1)图示的各自然灾害中,在我国分布地区最广的是_、_。在图(四)中,地区与地区共有的自然灾害是_(多项选择);在地区内_、_灾害的分布地区最广;与其他地区相比,地区_灾害的分布最为集中。(2)(多项选择)按所在的地球圈层与灾害成因分类,在图示的各自然灾害中,发生在岩石圈中的是_,发生在大气圈中的是_,发生在水圈中的是_。(3)针对我国自然灾害频繁发生的国情,开展防灾减灾活动,对我国的生产建设和人民生活意义重大。写出我国加强防灾设施建设的具体实例(至少3例)。_;_;_。【解析】从图(一)和图(二)中可看出在中国洪水与干旱分布地区最广,因为我国受东亚季风影响面积最

11、大,从图(四)中可看出、都在我国东南部沿海地区受季风、台风影响,使在此两区内洪水、风暴潮、干旱、台风都多有发生。地区是黄土高原,处于半干旱半湿润区,且地表裸露,黄土疏松,是干旱、水土流失多发区。地区地处第一、二阶梯交替处,由于地形崎岖、地质活跃,降水集中等因素,多发泥石流。(2)题水土流失、泥石流多发生于岩石圈内,干旱、台风多发生于大气圈中,洪水、风暴潮多发生于水圈中。【答案】(1)ACABCFCDE(2)DECFAB(3)兴建长江三峡(或葛洲坝、小浪底)大型水利枢纽(水库)等在黄河中上游(或黄土高原)、长江中上游地区植树造林,加强水土保持或加固长江、黄河堤防等 沿海一带修建海防林(或在城市内

12、疏通排水通道等) 读某地区等高线图,回答下列问题。(1)1999年9月21日D处发生里氏7.6级地震,距震中较远的A城市,有幢高大建筑物倒塌,原因是_ _。 (2)该地区地震频繁多发的原因是_ _。(3)在该地区出现的是以_为主的地质灾害系统,本次地震中产生的诱发性地质灾害是_。(4)B处与C处相比,_处诱发性地质灾害发生的频率高、强度大。【解析】回答本题的首要一关是识读出图中所示的地理区域,根据经纬度和岛屿轮廓形状判断出该地区是地处我国东南沿海的台湾岛。在回答这个问题时,需要联系当地实际,利用相关的地理背景资料加以具体分析。(1)台湾多地震,人们为了减轻地震灾害,在城市中兴建高大建筑物时,对

13、建筑物的抗震性能提出了较高的要求。D处地震波及到A城,致使某幢高大建筑物倒塌,从这一偶发事故中暴露出该建筑物因人为原因(如偷工减料等)导致抗震性能差。(2)台湾岛位于环太平洋地震带上,是太平洋板块和亚欧板块强烈碰撞的地方,地壳不稳定,多断裂构造带,地球内能极易从这个薄弱地带释放出来,从而使其成为我国现代地震最为频繁多发的地区之一。 (3)多山、多地震、多雨等自然地理特征决定了该地的地质灾害系统属“地震一滑坡一泥石流”型,地质因子(地震、火山喷发等)、气象因子(台风、季风等)都成为诱发滑坡、泥石流的重要原因。(4)这一问突出考查学生两个能力:一是观察能力,二是想像能力。读等高线地形图,发现C处等高线密集,判断出该处山坡较陡;C处位于台湾东侧,靠近板块间的消亡边界;在季风影响下,C处多地形雨。综合这些因素可以确定,C处地质灾害的成灾频度与强度要比B处大。【答案】(1)该建筑因偷工减料等人为因素导致其质量低劣,抗震性能差。(2)该地区位于亚欧板块和太平洋板块的交界处,地壳较活跃,属环太平洋地震带。(3)地震滑坡、泥石流(4)C同学们来学校和回家的路上要注意安全同学们来学校和回家的路上要注意安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