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石声:苏州市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实践与启示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571670367 上传时间:2024-08-11 格式:PDF 页数:6 大小:447.3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沈石声:苏州市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实践与启示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沈石声:苏州市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实践与启示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沈石声:苏州市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实践与启示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沈石声:苏州市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实践与启示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沈石声:苏州市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实践与启示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沈石声:苏州市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实践与启示》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沈石声:苏州市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实践与启示(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沈石声:苏州市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实践与启示(一)(一)从党的十七大、十七届三中全会以来,江苏省苏州市加快城乡一体化发展步伐,取得了显著成效。一是推进力度加大。市和所属市(县)区成立了以党政主要领导任组长的领导小组和工作班子, 形成了整体推进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二是改革思路拓展。在中央精神指引下,紧密结合苏州实际,在科学规划发展、优化资源配置、形成农民增收长效机制、提高城乡社会保障水平、促进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调整和提高产业结构、加快现代农业发展步伐等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和开拓。三是典型亮点涌现。形成了市级新农村建设示范村358 个,其中30 个新农村建设典范;启动了14 个万亩以上、64个千

2、亩以上现代农业示范区;整体开发太湖、尚湖、昆承湖等近20 个生态绿(湿)地;选择确定23 个镇(片区)为综合配套改革试点先导区。示范引导作用日益明显。四是政策效应显现。去年全市财政支农投入 38.6 亿元,比上年增长 29.5%,今年仍有较大幅度增长;全市已有 40多万被征地农民纳入城保,累计100 多万农村非农就业劳力参加社会养老保险;形成国险、省险、市险、地险四级农业保险体系,累计投保农户94 万多户次;农业担保和农村小额贷款取得突破性进展,累计担保金额27 亿元,17 家小额贷款公司获得批准;富民强村活力增强,全市农村集体总资产达636 亿元,村级总收入 48 亿元,村均收入 339 万

3、元;农民人均纯收入去年达 11789 元,比上年增长 12.5 %,其中主要依靠增收长效机制的财产投资性收入比重达30.5%。城乡一体化发展推动了全市经济整体前进步伐。去年苏州全市 GDP 达 6701 亿元,地方一般性财政收入668.9 亿元,分别同比增长 12.5%和 23.5%,走在全国同级城市的前茅。今年上半年抗击金融风暴,仍取得较好成绩, GDP3560 亿元,财政收入 376.7 亿元,同比增长10.3 %和 7.8%。在最近发布的第九届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十强县(市)中,苏州占据了一半,所属 5 个县级市全部名列其中。笔者此次调查,跑遍了苏州的7 个县级市、区,采访了从市委书记

4、、市委副书记到种粮、养殖大户的数十位各级干部和农民,看到的是一二三产业新一轮发展的蓬勃兴旺景象,听到的是各级干部科学、踏实的谋划和措施,受益农民感激共产党和发家致富打算的心声。那种城乡同步、干群同心搞改革促发展的氛围,在城乡一体化的平台上得到了新的升华。从中深深感受到党中央科学发展观以及推进城乡一体化战略决策的正确。(二)(二)苏州是“苏南模式”的发源地之一,上世纪 80 年代,苏州紧紧抓住农村改革的历史机遇,大力发展乡镇企业,率先实现了“农转工”的历史性跨越,加快了农村工业化进程; 90 年代开始,苏州紧紧抓住国家沿海地区和上海浦东开发开放历史机遇,大力发展开放型经济,率先实现了“内转外”的

5、历史性跨越,加快了城市化国际化步伐;进入新世纪,苏州紧紧抓住中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构建和谐社会、科学发展观等战略性决策的机遇,以“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为总目标,并于 2005 年底率先完成省定小康的指标任务后,进一步推进第二个率先,开始了新农村建设整体推进的历史性跨越,加快了现代化步伐。至此,苏州城乡经济社会发生了举世瞩目的巨变,不仅经济社会发展的各项指标进入国内先进行列,城乡面貌也由过去破旧的老苏州,变为交通便捷、居住宽敞、环境秀美、教卫发达、购物方便的充满现代化气息、城市化率达65%的新苏州。2005 年,苏州农民人均纯收入达8393 元,超过了1000 美元。

6、在这同时,苏州从改革开放的1978 年至 2005 年止,累计上交国家财政达2516.7 亿元,在国内同级城市中屈指可数。苏州人民为此作出了极大的努力,也付出了资源、环境的巨大代价。进而产生了许多新的问题,主要为土地资源紧缺,环境容量不足,按常住人口计算农民人均只有半亩地;外来人口剧增,达到了每平方公里超过2000 人的罕见密度;农户居住仍显分散,农业规模经营和现代化水平不够;农民增收幅度不大,大大低于经济增长幅度;农民的社会保障水平不高,教育、医疗、文化等公共品的覆盖面还不广泛等等。2006 年 2 月以来,中央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构建和谐社会作出了一系列的战略决策。遵照中央精神,结合苏州

7、实际,苏州市委找到了进一步发展的正确途径:从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加大城乡统筹力度,加快富民强村,发展现代农业,到深化农村改革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开始了新一轮的农村改革和发展的历史性跨越。苏州的率先之举得到江苏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和支持,批准其作为江苏省唯一的城乡一体化发展综合配套改革试点区,并对其试点方案作了具体批复。苏州市把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综合配套改革,作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容,作为当前保增长、促转型、谋发展的实际行动,以率先改革推动率先发展,抢抓战略机遇,谋求新的跨越,城乡一体化发展综合配套改革取得了良好的开局。(三)苏州正在进行的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的实践,主要做

8、了五个方面的探索。注重更新理念,进行资产资本运作,建立长效富民强村机制体制。苏州的干部从实践中深刻认识到,集体经济的强盛,关系到基层政权的稳固和农民增收的带动。他们从乡镇企业转制后不久,就着手抓好新一轮集体经济发展,这主要是探索“资源资产化、资产资本化、资本股份化”发展模式,总结推广由该市吴中区农村率先创办的集体资产股份合作社、土地股份合作社以及农副产品专业合作社。市委、市政府逐步制订和完善相关条例和支持政策,促使 “三大合作组织”以燎原之势迅猛发展,成为苏州城乡一体化发展中的一大亮点。截止2008 年底,全市“三大合作组织”已达 2512 家,持股农户占农户总数的 80%。全市农村集体总资产

9、达 636 亿元,村级年总收入达 48 亿元,村均收入 339 万元,84.5%的村超过 100 万元。令人可喜的是,目前这种新型农村集体经济正由镇级政府进行科学组合协调,优化资源配置,严格管理监督,培育人才队伍,强化市场化操作,实行资产资本运作,组织引导参与城市化、工业化和新农村建设,有效地增强其 “造血”功能和发展活力,使苏州新型集体经济的量和质均有了很大提高。新型农村集体经济的形成和壮大,促进了农民与集体更为紧密的利益联结机制的构筑,也从物质基础和组织保障等方面,促进更多的农民走创业之路,从而有效地增加农民财产投资性收入,构建农民增收的长效机制体制。近年来,苏州农民收入的构成中,工资性收

10、入和以务农为主的家庭经营性收入以及政策转移性收入基本稳定,略有增长。而财产投资性收入占比直线上升,由 2004 年的 3.5增加到 2007 年的 28,2008 年的 30.5,今年预计可达 35。成为农民增收的主要因素。2010 年的目标是两个 40%和两个 10%,即工资性收入和财产投资性收入都为 40%,家庭经营性收入和政策转移性收入各为 10%,绝对数超过人均 1.3 万元,其中主要靠以新型集体经济为核心的农民增收长效机制实现。“三大合作组织”诞生地之一的吴中区木渎镇,在新一轮城乡一体化发展中提出“打破村与村地域格局求发展”,“镇村联动求发展”的思路,对规划、资源、资金、招商、宣传、

11、管理等六方面实行全镇统筹,规划建设中心城区、休闲旅游、特色工业三大板块,其中包括五大商圈、五大市场,使该镇所辖十个村(社区)的 19 家社区、物业股份合作社和 1 家镇级惠民股份合作总社有序参与新一轮城市化、工业化及新农村建设, 并向全社会招聘高级专业人员参与招商、 营销和管理。 目前各商圈、 市场兴旺发达, 村级二产三产用房招商率近 100%,特色工业集聚区企业有效地进行结构调整,50%以上实现了升级换代,汽车零配件及用品、节能环保、精密机械等特色产业群初步形成。全镇新型集体净资产超过 20 亿元,去年村级收入 1.02 亿元,村均超1000 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5292 元,其中财产投资

12、性收入超 40%。完成全口径财政收入 14.1 亿元,人均水平在全市名列前茅。他们满怀信心在 2-3 年内使财政收入突破 20 亿元,村级收入达到 2 亿元,农民从合作社分红户均 1 万元,另外拆迁户每户还可从惠民合作总社分红 2 万元。注重科学定位,完善保护、支持制度,促进现代农业实现新的跨越。坚持把农业的生态、生产、生活功能的有机结合作为发展现代农业的基本定位,把优质粮油、蔬菜花卉、特种水产、生态林地为主导的“四个百万亩”农业产业空间布局落到实处,发挥农业保供增收、生态保护、休闲旅游、文化传承等综合效益,因地制宜发展都市农业、休闲农业、生态农业,提高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劳动生产率。具体

13、抓住以下四个环节。一是加快土地股份合作改革,推行政府帮扶政策,着力提高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张家港市从 2006 年开始由市镇两级财政对种植水稻100 亩以上,蔬菜30 亩以上的规模经营户给予奖励,对流出土地使用权的农户每亩每年补贴 300 元,该政策一定10 年,短短三年流出土地形成规模经营 15 万亩,累计达 22 万亩。苏州 7 个县级市、区都实行了程度不同的补贴政策,全市土地流转面积超过 100 万亩,规模经营面积近 40%,力争到 2012 年基本实现农业适度规模经营。二是象抓工业园区一样,抓好现代农业示范区,用现代装备武装农业,着力提高高效设施农业水平。去年,市县两级财政 29.3 亿

14、元支农投入中,70%投向高效设施农业,建成了县级市、区有万亩以上、镇有千亩以上、村有百亩以上三级现代农业示范基地,其中有张家港市常阴沙 3.8 万亩农业综合开发示范基地,南丰优质稻米生产基地、凤凰万亩水蜜桃示范基地,常熟市坞丘 1.5 万亩有机稻米生产基地、董浜万亩设施蔬菜示范基地,太仓市陆渡浏河万亩设施农业示范基地、金仓湖旅游休闲基地,昆山市巴城万亩葡萄示范基地、吴中区临湖 2.3 万亩太湖特种水产内塘养殖基地,相城区荷塘月色休闲观光农业示范基地等。各类规划科学、规模连片、特色明显、设施配套、环境优美、功能齐全,组织化、机械化、产业化、设施化、科技化程度高的设施农业面积已达 28.5 万亩,

15、农民从高效设施农业上可得三笔收入:土地流转金、打工薪金和股金分红。平均在每亩 5000 元以上,最高的超过 1.2 万元。还建成休闲观光农业基地 130 多个,年经营收入超过 10 亿元,带动农村就业 2 万多人。三是强化现代科技提升作用,积极培育优质农副产品品牌,着力提高土地的经济和社会效益。通过加强与农业科研单位和大专院校合作,招商科技项目、招聘科技人才等举措,积极引进国际国内先进新品种、新技术、新农艺,不断提高农业科技贡献份额。张家港三利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是由中国农大的一位博士创办的,生产标准近乎苛刻的优质菊花、百合花出口日本,每亩达到 10 万元以上的效益。吴江众诚鸭业由当地农民企业家引

16、进英国优良种禽,生产的苗鸭占领了全国七分之一的市场份额。常熟田娘农业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则由年逾花甲、痴心农业数十年的老支部书记创办,流转了 2700 亩地,招聘了一位农业推广硕士生当总经理,引进科研单位和高等院校的先进理念和技术,创办了畜禽粪便无害化处理工厂,开发生产无公害绿色有机大米。最高等级的网栽技术,让水稻在 “大蚊帐”内生长,防止虫害,杜绝农药,施用有机肥,以此生产的田娘牌配方有机大米成为苏州的名牌产品,每公斤售价 40 元,供不应求。他们每年还收集 8 万吨畜禽粪便及 2 万亩秸杆,生产的有机肥料除了自用,还供应其所在的坞丘有机稻米生产基地,并有效地改良了长期使用化肥而板结的土壤。

17、赢得了可贵的经济、社会、生态效益。到目前为止,苏州共创建中国名牌农产品 10 个,省级名牌农产品 19 个,市级名牌农产品 145 个,省以上著名商标 17 个,无公害生产基地超过 222 万亩,无公害、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达 1295 只。确保到 2010 年全市地产农产品全面无公害化。农业科技在为农民增收、确保食品安全、改良土壤、保护生态等方面的贡献份额迅速提高。四是健全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以现代经营方式变革农业,着力提高农业机械化、标准化、产业化水平。全市组建了一大批种子种苗、机插育秧、机械化作业、病虫害综合防治等专业合作组织,为农业生产提供高效产业服务。同时组织培育了一大批专业合作社

18、、行业协会、农业经纪人队伍等,提高农产品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目前苏州全市农业生产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 82%,全市优质水稻、专用小麦、双低油菜、特色蔬菜、时令瓜果等主要农作物,以及特种水产、优质畜禽等养殖业的优良品种分别达到 90%和 70%以上,做到产销两旺。全市拥有国家级农业龙头企业 2 家,省级 21 家,市级 73 家,规模以上农业龙头企业实现销售收入 744 亿元,拉长了产业链,提升了农业附加值。注重优化配置,集约节约土地资源,健全规范农村土地保护制度。在新一轮的跨越中,苏州总结前两轮跨越的经验教训,在积极调整产业结构,提高土地产出率的同时,努力探索改革新途,大力挖掘资源潜力,珍惜稀

19、缺资源,开展 “造地”工程,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他们采取统筹安排城乡土地资源,实行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坚定不移推行 “三个集中”:引导工业企业向规划区集中,农业用地向规模经营集中,农民居住向新型社区集中。统筹城乡社会管理,积极推进户籍制度改革,放宽中小城市和城镇的落户条件,鼓励农户将集体土地承包经营权、宅基地及住房置换成股份合作社股权、社会保障和城镇住房,促进农民带股、带保、带房进城镇,实现农民向市民身份的转换。据初步测算,如将散布在工业规划区以外的工业企业“退二进三”或“退二还一”全市可新增用地 10 多万亩;如将现有农业用地集中整理,可增加耕地 15 万亩左右;如将农民居住点从目前的

20、2.1 万多个,按照新农村科学布局调整到 2500 多个,可增加用地 48 万亩。仅此三项就可以置换出 70 多万亩发展用地。对置换形成的增量土地,空间可用于“三化”,收益在保证依法交纳国家的同时,保证“三农”的合理权益,探索建立宅基地置换机制和土地增值收益共享机制,使农民在土地增值中获得长期收益。从根本上保护了苏州尚存的宝贵的土地资源。张家港市永联村是国土资源部批准的苏州最早实行住宅置换的点,2006 年开始先后投入 10 亿多元兴建了占地 800 亩、高标准、现代化的“钢村嘉园”,可容纳全村 3300 户居民入住,还建有小学、幼儿园、医院、商业街、农贸市场、休闲公园等配套设施。 10200

21、 名村民享受了高标准的社会保障, 还从土地流转 (每亩 1200 元) 、 100%参加工业、 农业公司工作获取工资, 以及创业收入, 去年人均纯收入 16280元,过上了富裕舒适的生活。村集体利用置换出来的 1500 亩宅基地和流转、整理的成片土地,兴办了苗木公司和其它村办企业,去年销售收入 310 亿元,实现利税 18.8 亿元,获得 30 多项省和国家级荣誉。常熟田娘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的连片土地,就是著名的“波司登”公司所在的康博村投入 1.2 亿元建成连体别墅式的康博新村置换出来,以及村民将土地流转出来的。“波司登”则容纳了全村所有富裕劳力,当然,他们也享受高标准的社会保障。昆山市花桥社

22、区则利用毗邻上海的地理优势,抓住省批花桥经济开发区的机遇,建立公平合理的动迁补偿和优惠安置机制,引导农民以宅基地、住房使用权置换城镇住房,高标准建成 180 万平方米的四个大型社区,动迁农户 6000 多户,占 75%。并实施“村级动迁补偿资金集中投入,村级预留地集中使用”的工程,先由政府出资统一建设创业基地、工业园服务中心等载体项目,总投资 1.7 亿元,统一经营,再量化到各村、到农户,5702 户农民享受股权,集体资产、农民收入连年 2 位数增长,2008 年农民人均纯收入 14814 元,随着花桥经济开发区的日趋兴旺,农民较大幅度增收的长效机制也越发显现其强大的生命力。城乡一体的现代化也

23、将率先实现。这些先行典型的经验正在苏州 23 个试点先导区全面推开,推动了苏州新一轮的跨越。注重统筹兼顾,实行放权让利,力求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跨上新的台阶。一是提升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水准,统筹推进城乡道路、水利、电力、电信、环保、公共、信息化等基础设施建设。目前苏州农村已基本实现供水、供电、数字电视城乡一体化,村村通公路,各镇 15 分钟内上高速,除了早已镇镇通长途汽车外,相当部分镇村还通了公交,昆山市则率先全部镇村通公交。二是健全城乡统筹就业创业制度,逐步实现城乡劳动者就业服务共享,创业机会平等。通过免费培训,免费职业中介,以及扶持农民自主创业,鼓励农民灵活就业,增加农民公益性岗位安置等有效举

24、措,基本上保证了农村富裕劳力的就业,累计达 157 万人。三是提高农民社会保障水平。苏州在全国率先实现了城乡人人享有社会保障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农村养老、医疗、低保政策。通过几年努力,把非农产业就业的农民和被征地农民纳入城保体系,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向居民医疗保险过渡,并建立实施城乡统一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四是加强农村社区服务中心建设。深化公共事业体制改革,建立覆盖城乡的公共服务体系,这中间苏州在拆迁户新村和部分有条件的村内兴建了一批功能齐全设施完善的现代化社区服务中心,使村(区)里的农民进入社区就能得到教育、文化、娱乐、医疗、金融、社保、体育锻炼、邮政等方面的社会服务,享有与市民同等待遇。目前这

25、一中心的普及率达 88%,成为苏州城乡一体化发展中的重要平台和又一亮点。苏州市在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方面能做到国内领先的如此水平,是市委、市政府下决心放权让利,每年拿出数十亿真金 白银反哺“三农”,真正贯彻落实了中央“坚持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精神,这是十分难能可贵的。注重标本兼治,健全补偿机制,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取得新的进展。切实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位置,纳入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内容,是苏州城乡一体化发展实践的又一个特色。他们认识到这是贯彻落实中央构建和谐社会中人与自然和谐的重要内容,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容,是人类进步文明、还“人间天堂”美誉的应有之举。一是全面推进城乡水环境综合治理

26、,坚持标本兼治,把治理太湖作为重中之重,全面理顺水系网络,切实加强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营造“水资源、水环境、水安全、水文化”四位一体新格局。去年三级政府拨巨款赔偿渔民,拆除太湖围网养殖面积 16 万亩,并进行了综合治理,提前一年完成省政府下达的治理任务。到“十一五”期末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城区达到 95%,建制镇达到 85%,农村达到 40%。二是进一步推动城乡生态绿化建设,统筹兼顾绿化的生态功能、产业功能和文化功能。按照 “四沿两点一区”(沿路、沿水、沿村、沿城镇,农家庭院和企业厂区,千亩以上生态片林示范区)的思路,构建起路连林隔、林水一体、林中有城、城中有林的城乡一体生态绿化新格局,优化现代宜

27、居环境,体现江南田园风光,彰显苏州水乡特色。目前,全市陆地森林覆盖率为 21.8%,2010 年达到 23%。三是健全农村环境管理的长效机制,从源头上减少和制止环境污染。实施村庄整治工程,完善 “户集、村收、镇运、县处理”的农村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体系,加强农村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体系建设。由市供销社牵头,联合省供销社、苏州国发集团合资的苏州再生资源回收公司已开始运作,市和各县级市、区组建市场主体和运作机构,提高再生资源利用率。这中间他们抓住了两个关键之举,一是切实建立健全补偿机制。对面广量大的农村生活污水的治理、建造生态湿地、稳定水稻种植面积、发展保护林业等,政府均有奖励、优惠等补偿机制。二是科学

28、治理保护,做到标本兼治。体现在不搞表面文章,更不搞形象花架子工程,结合苏州实际,抓住源头,标本兼治。比如各地的湿地生态园,都 是充分利用建高速公路挖废地块、低洼地,以及被盲目围垦的太湖、阳澄湖、昆承湖、尚湖、汾湖、漕湖的退田还湖的地块,有效地减少和保护了耕地资源,并延请国内外著名生态景观保护设计专家规划设计,一个个都成为现代苏州的生机勃勃的“肾”与“肺”,姑苏水乡的新景观。以上各项均采取多元化投入,资本资产运作为主要内容的市场化操作,这也是科学治理保护的一个方面。(四)苏州市城乡一体化发展实践给人以深刻的启迪。从深刻认识科学发展观的观点上,坚持发展这个硬道理。苏州市遵循小平同志 “发展是硬道理

29、”的至理名言,率先实现了两次历史性跨越,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业绩。面对经济社会等方面诸多的新矛盾,苏州在城乡一体化发展实践中,仍然坚持发展这个中心,而这个 “发展”是实行结构性调整、改变粗放型增长方式的发展,是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的发展,是真正解决三农问题、城乡协调的发展,是构建和谐社会、抓好三个文明的发展。一句话,是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抓好发展。因而苏州在第三次历史性跨越,经济社会发展的步伐跨越得更稳健有力,他们积极有力地调整产业结构,科学合理地引进外资外智,卓有成效地拉长农业这条 “短腿”,踏踏实实地落实城乡统筹的规划、措施,使苏州新一轮的发展步伐更稳健有力而硕果累累。昆山市玉山镇则在新一轮的发展

30、中跃上了 “华夏第一镇”的宝座。他们以相邻的国家级昆山经济开发区为追赶目标,创建昆山高新区,基本形成精密机械、可再生能源、光电、数字装备、生物医药等高端产业,已被国家科技部通过国家级开发区的验收。去年全镇 GDP 达 318 亿元,全口径财政收入 61.2 亿元,今年仍保持良好的发展势头。玉山镇和木渎镇就是苏州农村发展的缩影。从深刻认识以人为本的观点上,坚持改革开放这个关键举措。改革开放使苏州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新一轮跨越中,苏州仍然坚持改革开放不动摇,而这新一轮的改革开放是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引下,提高改革决策的科学性,增强改革措施的协调性,坚持把改善人民生活作为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的结

31、合点,使改革得到城乡人民的拥护和支持。因而才出现了 “三大合作组织”的农民增收长效机制的创新改革,促进农民增收、保障农民权益的“新型农村集体经济”的创新改革,“新型社区活动中心”这一农民享受市民待遇平台的创新改革,土地合理流转、推动现代农业发展的创新改革,实行宅基地置换、强化耕地及撤并乡镇所在地的整治而 “造地”的创新改革,以政策补偿和市场化运作的保护生态环境的创新改革,实行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公共品覆盖农村的种种改革等等,都得到了广大农民的由衷拥护和支持,改善了生产关系,促进了生产力发展,推动了和谐社会的构建。从深刻认识提高执政能力的观点上,坚持加强党的领导这个核心。提高执政能力首先有较高的

32、理论水平。笔者在采访省委常委、市委书记王荣和具体分管的市委副书记徐建明时,他们都从理论的高度和联系苏州实际以及体制机制的深度,认识到科学发展观和城乡一体化的重要性和迫切性。他们认为,率先开展城乡一体化发展实践,是苏州在新的发展阶段的重大战略选择,如不紧紧抓住这个机遇,就是贻误战机,对党和国家、对 600 万苏州人民尤其是 380 万农民的渎职,今后的改革成本将高得多,于国于民都不利。笔者在随后对所属各市区局镇村领导的采访中也领略到他们深刻认识的影响。这是苏州市坚定不移落实中央精神,自觉迅速抓好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源头。在工业化、城市化、国际化发展到相当水平的今天,提高执政能力,还应要有较高的、驾驭

33、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懂得经济社会发展的规律和新的管理知识。苏州市的各级领导显现了这方面的能力,因而才能不失时机地抓住各种机遇,与时俱进地做出科学决策,娴熟地进行资本资产运作,因地制宜地发展各类特色产业板块。在抓好城乡一体化发展实践的这个重大跨越中,执政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还应包括对“三农”有很深的感情,对“三农”工作熟悉,有经验有思路。王荣是南农大农经专业的博导,曾担任南农大副校长、无锡市市长和市委书记,对农业经济管理有很深的造诣,对苏南模式的内涵充分理解。2006 年他就对一位著名的农经专家也是他的挚友说:我们都是学农的,中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我们可以放开手脚大干一场了。他的决心体现在这

34、两年多的实践中。市长阎立 2004 年由省信息产业厅厅长调至苏州工作已有近 5 年时间,从以电子信息专家的眼光看苏州农村,到融入苏南模式,成为苏南模式的积极实践者,因而对苏州城乡一体化发展由衷支持,全力推进。市委市政府分管农村工作的徐建明副书记、周玉龙副市长都担任过乡镇党委书记、县(市)委书记、地级市委常委,徐建明还调任过江苏省发改委副主任、省国信集团董事长、常州市市长,是苏南模式的实践者。苏州城乡一体化发展实践的设计方案,组织设置、政策制订,改革新举措等具体细致的工作,都是在他们具体指导下有条不紊地推进。所属 7 个市(县)区的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 100%都是农村乡镇领导或有过农业、农村工作

35、历练的。因此,他们对中央精神和市委市政府部署理解深,贯彻雷厉风行,工作得心应手并富有创新。这是苏州市城乡一体化发展实践开局良好的又一个重要原因。从深刻认识“中国特色”的观点上,坚持实事求是的辩证思维。中国特色的一个重要内涵是 13 亿人口和人均土地资源少;中国特色的另一个重要内涵是走社会主义道路共同富裕。这就决定中国的工业化、城市化、国际化不能走资本主义国家的道路,人多地少达到中国极致的苏州市,从上世纪 80 年代开始,以发展乡镇工业、建设小城镇、 创建开发区等创新之举,探索了一条中国特色的工业化、城市化、国际化之路,被学术界誉为苏南模式。“政府推动”和“共同富裕”的是苏南模式的核心和精华,发

36、展小城镇是苏南模式走中国特色工业化、城市化、国际化之路的一大创新。苏州市在城乡一体化发展实践中,从苏州的实际出发,继续发展和创新苏南模式,把改革、发展、创新、走市场经济之路、政府引导推动、走共同富裕道路等苏南模式的内涵,创新发展到新的水平,他们把镇和社区作为城乡一体化发展的重要平台,也是对小城镇建设的新的拓展。苏州的“政府推动”,并非政府包办,而是在正确领会贯彻中央精神中,紧密结合苏州实际,尊重农民和基层的首创精神,总结提高后的推动。比如吴中区木渎镇、胥口镇、东山镇创建了 “三大合作组织”,市委主要领导立即蹲点调研,总结推广,在这次城乡一体化发展实践中又不断完善、提高,成为苏州新一轮跨越中的一大亮点,其它诸多创新改革之举也都是这样由下而上再由上而下地成为全市的财富。新千年以来,苏州市委把“张家港精神”、“昆山之路”、“园区经验”作为苏州的“三大法宝”,不断发扬光大,就是苏州市从苏州实际出发,创建中国特色城乡一体化之路的生动体现。 ( 每周经济观察专题报告调研组 执笔:沈石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