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同步导学地理(课件):人教版必修3第4章区域经济发展 本章高效整合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571652677 上传时间:2024-08-11 格式:PPT 页数:22 大小:1.6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课标同步导学地理(课件):人教版必修3第4章区域经济发展 本章高效整合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新课标同步导学地理(课件):人教版必修3第4章区域经济发展 本章高效整合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新课标同步导学地理(课件):人教版必修3第4章区域经济发展 本章高效整合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新课标同步导学地理(课件):人教版必修3第4章区域经济发展 本章高效整合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新课标同步导学地理(课件):人教版必修3第4章区域经济发展 本章高效整合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新课标同步导学地理(课件):人教版必修3第4章区域经济发展 本章高效整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课标同步导学地理(课件):人教版必修3第4章区域经济发展 本章高效整合(2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农业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部门,该部分内容在每年的高考中都占有重要地位,我国是农业大国,农业地域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因此,在解决区域农业发展问题时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分析:1自然地理条件的分析农业发展必须建立在自然条件基础之上,气候、地形、土壤条件是农业发展的关键性因素,面对不同的区域,要找出发展某种农业生产所需的条件,因地制宜进行农业生产活动。 例如,分析黄淮海平原农业发展的优势条件,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优势条件表现在(1)温带季风气候,雨热同期;(2)地形平坦,耕地面积广大;(3)热量、水分条件可以满足农作物两年三熟的需求。劣势条件表现在(1)水资源短缺;(2)盐碱地、涝洼地占较大比例;(3)易

2、受低温冷害的影响。2社会经济条件的分析主要从当地居民的饮食习惯、工业基础、交通条件、劳动力状况、开发时间等方面分析。3农业布局特点的分析农业布局必须因地制宜,在不同区域存在自然条件的差异,同一区域内部同样差别较大,如何合理利用土地是解决问题的关键。一般而言,平原地区适宜发展耕作业,形成专业化生产基地;山区适宜发展林牧业、水果种植业、畜牧业等;水资源丰富地区适宜发展淡水养殖业;气候相对干旱区应该从育林、护草,改善生态,适当发展畜牧业等角度考虑;城镇周边地区应该布局面向城镇市场的蔬菜种植业、观光农业等城郊农业。4农业发展方向的分析农业发展方向要符合生态农业特点,要追求综合效益最大化,应该把符合当地

3、实际的特色产业作为发展重点。要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加以分析,在以上原则的基础上,找准重点发展的方向。1对“区位”概念的正确理解和整合必修二教材的编者强调相对区位的概念,即强调某一地理事物与其他地理事物的空间关系,且强调一般理论,如影响农业、工业、交通、城市等的区位因素;而必修三教材是区域发展和国土整治内容,具有很强的地域性,因此,教材在讲到区位问题时更强调绝对区位,即某一地理事物的位置,包括经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地缘政治经济位置等。 在进行区位问题学习时,应强调对区位问题的全面理解,即区位包括绝对区位和相对区位两层含义,并且作为强调人地关系的地理概念,它不仅需要描绘出各种经济活动的主体,如农田、工

4、厂、交通运输线、旅游景点、城市等的位置及与其他客体,如自然环境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等的位置,而且必须进行充分地解释与说明,探讨形成条件与资金、技术、环境等的合理性。2建立区位问题知识结构框架,形成区位问题的一般理论体系在对“区位”一词正确理解的基础上,建立区位问题的知识框架,形成区位问题的一般理论体系。农业的主要区位因素有气候、地形、土壤、交通运输、政策、市场、科技等。在复习时,可通过典型案例的分析,认识农业的区位因素,如海南成为北方的反季节蔬菜基地,其区位因素首先从绝对区位考虑,它处在低纬度热带范围。其次,在这样独特位置的条件下,分析相对区位:自然各因素(气候、地形、水文、土壤、生物)和社会经

5、济各因素(交通、技术、政策、市场、信息通达性、社会协作、劳动力等)对反季节蔬菜基地形成的影响,对区位问题有一个较全面、深刻和既具体又理论化的认识。最后,通过各个部门多种类型典型案例的分析,列举出各个部门所有可能的区位因素,宏观掌握。 3区位问题思维模式建立的方式方法(1)在区位问题的分析对象上,确定以区域为载体的典型区位问题的案例。区位问题体现地理的区域性和综合性特点,以区域为载体可承载的信息量很大,它可以承载某个区域的区位问题,也可以是该区域某一地理事物的区位问题。区域的区位问题是现代社会热点问题,区域发展、国土开发与整治的重要结合点,就某一地理事物的区位问题可以扩大到人类所有区位活动(农业

6、、工业、交通、商业、旅游业等)。(2)在区位问题的设置上,有多个切入点、多种设问方式,大致可以设置为:分析某部门布局的区位优势、评判区位选择是否合理、判断影响区位选择的主导因素、分析最佳区位、分析区位因素的发展变化等。(3)在典型案例分析时,注意学习能力的全面提升。如从图文资料提取有效信息(显性、隐性)的能力,理论联系实际能力,联想推理能力,知识迁移能力,应对新情境试题的能力,从地理角度认识热点、以不变应万变的能力,正确的语言组织与文字表达能力等。在涉及诸方面多角度的案例分析后,最终形成区位问题的思维模式。区位问题分析的一般思维模式:从地理位置着手,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思想下,解决区位问题的基本

7、层面是区位因素中自然因素和社会经济因素的结合。但区域建设、开发必须从长远和宏观考虑。因此,解决区位问题可以从提高层面即从战略意义上去探讨,从广义的角度分析区位问题。工业是国民经济中的主导产业,是强国之路,由于历史基础、区位条件存在区域差异,我国工业布局也呈现出较大的区域差异,集中表现为环渤海地区、长江三角洲地区、珠江三角洲地区, 三个区域的发展条件、存在问题、发展方向存在很大不同,具体如下表所示:名称发展条件存在问题发展方向环渤海地区丰富的煤、铁、石油、海盐等资源;统一的电网;便利的铁路、公路和近海运输;紧靠山西能源基地,并有输油管道连接东北、华北的油田水源供应不足,环境污染严重;高科技产业发

8、展不足,工业产品类型单一、技术落后、污染严重积极发展高科技产业、增加产品类型、加强技术改造;重点放在钢铁、石油化工、海洋化工、电子、高档精纺和精细化工方面名称发展条件存在问题发展方向长江三角洲地区工业历史悠久,工业基础雄厚;雄厚的技术力量;统一的电网;发达的水、陆、空交通运输能源和矿产资源缺乏继续使结构轻型化,实行内联外引,加强新技术、新产品的研制与开发,开拓国际市场珠江三角洲地区毗邻港澳,靠近东南亚,多侨乡,可利用外资发展工业;水、陆运输便利能源和矿产资源不足;重工业和机械制造业不发达调整产业结构,促进产业升级;加强区内各城市的相互分工与合作,构建大珠江三角洲城市群;加强规划与管理同学们来学校和回家的路上要注意安全同学们来学校和回家的路上要注意安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