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评价学ppt课件第四章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571600950 上传时间:2024-08-11 格式:PPT 页数:25 大小:93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育评价学ppt课件第四章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教育评价学ppt课件第四章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教育评价学ppt课件第四章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教育评价学ppt课件第四章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教育评价学ppt课件第四章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教育评价学ppt课件第四章》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育评价学ppt课件第四章(2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教育经济学(第一版) 21世纪教育学系列教材PPT模板下载: 济 教 育 学范先佐主编教育经济学(第一版) 21世纪教育学系列教材4.1劳动力市场概述4.2竞争性劳动力市场的运作4.3教育与劳动力市场的相互作用4.4教育对劳动力市场的适应第4章教育与劳动力市场教育经济学(第一版) 21世纪教育学系列教材4.1劳动力市场概述4.1.1 劳动力市场的概念和功能劳动力市场劳动力市场是指广义的、抽象的、以市场机制来调节供求的经济关系,把有关劳动力供求关系的问题都包容在劳动力市场之中。在任何社会中,稀缺劳动力资源的分配都面临着一系列共同的问题,每一个劳动供给者和需求者都需要作出下列决策:(1)是否提供劳

2、动力(是选择更多的劳动还是选择更多的闲暇与受教育时间)和是否需要进一步增加劳动力;(2)劳动力供给多少,劳动力需求多少;(3)从哪里获得合意的职种或职业。教育经济学(第一版) 21世纪教育学系列教材4.1劳动力市场概述4.1.1 劳动力市场的概念和功能目前解决劳动力资源分配的问题有两大方法体系:一是市场分配制度,二是行政分配制度。运用市场分配制度对劳动力资源进行分配,是通过劳动力市场上劳动力使用权的转让与购买实现的。这种劳动力的交易一般是在价格引导下自发产生的,配置劳动力资源正是劳动力市场的基本功能。这种功能本身是有其内在规定性的:(1)劳动力使用权的转让与购买必须是完全处于自愿而进行的劳动力

3、交换活动;(2)这种劳动力交换活动应该可以反应以劳动力交换为基础的劳动力供给和需求之间的关系;(3)上述活动和关系是一种普遍而非单个偶然的社会现象。教育经济学(第一版) 21世纪教育学系列教材4.1劳动力市场概述4.1.1 劳动力市场的概念和功能劳动力供给者必须是一个具有理性行为的自由人;劳动力需求者必须是独立自主的经济人。只有劳动力供给双方作为“理性自由人”和“独立经济人”出现在劳动力交易舞台上时,才能发生劳动力使用权转让和买卖的自由交易活动,而正是这些活动才构成了井然有序的劳动力市场的实际运作。“理性行为”,即劳动力供给者普遍具有追求收入和福利最大化的动机,这种动机支配着劳动力供给者的行为

4、;“自由人”,即劳动力供给者对其劳动力具有自由的转让权,没有任何形式的人为依附关系,也不存在任何形式的超经济强制。“独立自主”,意指厂商作为独立的法人,他能够不受任何超经济力量的干扰,自主地决定其劳动力需求。“经济人”,意指厂商以寻求利润最大化为经营动机,这个动机决定着厂商的劳动力需求行为教育经济学(第一版) 21世纪教育学系列教材4.1劳动力市场概述4.1.2 劳动力市场的分类全国性劳动力市场和地方性劳动力市场按照地域范围来划分。如果劳动力市场上的买方和卖方在全国范围内互相寻求交易对象,那么,这种劳动力市场就称为全国性劳动力市场。如果劳动力市场上的买方和卖方只局限在一个地区内成交,这种市场就

5、叫地方性劳动力市场有组织的劳动力市场和无组织的劳动力市场根据劳动力市场的机制对其进行划分的。劳动力市场机制是指用于履行各种公用职能(如招工、甄选、工作分配、工资支付、调动、解除合同等)的一套“惯例”。从有无控制雇佣关系的规则和习惯的角度看,可把劳动力市场划分为有组织的劳动力市场和无组织的劳动力市场。有组织的劳动力市场通常包括三种:一是政府雇员的劳动力市场;二是大企业中没有工会的劳动力市场;三是这样一种劳动力市场,它的一套“惯例”来自劳资谈判的协定和工会的工作准则。无组织的劳动力市场一般是工人与厂商进行谈判的市场。在这种市场里,雇佣的习惯除受政府颁布的法律和法规约束外,几乎不再受其他任何约束。教

6、育经济学(第一版) 21世纪教育学系列教材4.1劳动力市场概述4.1.2 劳动力市场的分类内部劳动力市场和外部劳动力市场在一个企业内部,如果建立了一套正规的规则和程序用来指导和约束雇佣关系,我们可以说存在一个内部劳动力市场。与之相对的是外部劳动力市场。主要劳动力市场和次要劳动力市场双元劳动力市场理论:劳动力市场可以划分为两个独立的部分:主要劳动力市场和次要劳动力市场,两个市场同时运转。主要劳动力市场的就业具有以下几个特征:工资较高,工作条件优越,就业稳定,安全性好,作业的管理过程规范,升迁机会多。次要劳动力市场的工作大为逊色:工资较低,工作条件较差,就业不稳定,管理武断粗暴,毫无个人升迁机会。

7、教育经济学(第一版) 21世纪教育学系列教材4.1劳动力市场概述4.1.3 劳动力市场的特点与其他商品市场相比:1、劳动力市场缺乏市场存在所必需的同类性。2、劳动力是活生生的、有着主观能动性的人,这使他具有了许多不同于一般商品的特征,与其他生产性投入,如土地和资本也有所不同。生产函数是对生产过程标准的技术表达,Y=f(K,L)资本货物投入K、劳动力投入L以及产出Y这里劳动力投入L等于劳动力受雇小时数n乘以劳动力的平均技术水平q,即L=qn。而劳动力这种产品的特殊性,还需要第二种函数关系,这种函数关系称为“劳动提取函数”,即L=qne,e指的是劳动力在工作时间内努力工作的程度。3、在劳动力市场上

8、,劳动力的价格(工资率)不完全等于均衡价格。教育经济学(第一版) 21世纪教育学系列教材4.2 竞争性劳动力市场的运作4.2.1 竞争性劳动力市场的运作过程对竞争性劳动力市场运作过程的分析的基本假定:第一,假定所有的工人在技术上是相同的,而且在一切有关的方面也是一样的。第二,假定企业是以追求利润最大化为目的的。每个企业有自己不能改变的固定数量的土地或资本,它可以根据自己需要雇用足够的工人,直至实现最大的经济效益。第三,企业雇用工人的劳动力市场和企业出售其成品的产品市场,都被假定为竞争性市场。教育经济学(第一版) 21世纪教育学系列教材4.2 竞争性劳动力市场的运作4.2.1 竞争性劳动力市场的

9、运作过程两个概念:(1)劳动力的工资率W,即劳动力每小时劳动所得的工资。对于不同的职种,我们用下标i(i=1,2,n)来表示,Wi表示不同职种劳动力的工资率。而对于不同的产业,我们以下标j(j=1,2,n)来区分。不同职种不同产业的工资用Wij来表示。(2)劳动力边际产品收益MRP,即每多雇用一名工人,雇主所增加的收益。将劳动力资源均衡配置的条件表述如下:第一,Wi1 =Wi2=Wi1 =Wi2=Win=Win,即不同产业相同职种的工资率趋于相等,这是劳动力自由流动的结果。第二,MRPi=WiMRPi=Wi,即劳动力的边际产品收益与现行工资率趋于相等,这是在一个企业内部劳动力需求均衡的条件。第

10、三,MRP1/W1=MRP2/W2=MRP1/W1=MRP2/W2=MRPn/Wn=MRPn/Wn,即各个职种劳动力的边际产品收益与工资率之间的比例趋于相等,这是劳动力在不同职种间进行配置时达到均衡的条件。教育经济学(第一版) 21世纪教育学系列教材4.2 竞争性劳动力市场的运作4.2.2 竞争性劳动力市场的运作特征劳动力市场分配体系运作的根本性特征:第一,劳动力供给和劳动力需求的行为动机(或准则)及趋向是共同的、明确的。双方行为都意在寻求各自利益的最大化,并据此决定各自的供给行为(只不过双方的利益的具体内容不同罢了)。这是劳动力市场运作的必要条件。第二,劳动力必须能够自由地在各个企业、部门和

11、地区之间流动,不存在任何行政的规定或人身依附性阻碍这种自由流动。第三,劳动力的现实流动总要以雇主的需要或接受为前提,因此,实际发生的劳动力流动无疑是劳动力供求双方达成一个新的劳动合约的结果。第四,劳动力供求双方的行为都接受价格(工资率)信号的引导,这一信号引导或调节着劳动力资源在社会各种用途之间的分配。第五,在劳动力资源的市场分配体系中,并没有什么主持分配的人格代表,来充当圣诞老人的角色,也没有一个维护交易规则和市场秩序的人格化法官,来保证市场运作的规范性。教育经济学(第一版) 21世纪教育学系列教材4.2 竞争性劳动力市场的运作4.2.3 竞争性劳动力市场的规范理论劳动力市场配置劳动力资源时

12、的均衡条件:(1)等量同质的劳动力要求获得相同的工资W11=W12=W1n;(2)劳动力供给者的工资率等于其边际生产率MRP1=W1;(3)社会各个职种使用的各种不同质劳动力的劳动边际产品收益与支付的工资率之间的比例趋于相等MRP1/W1=MRP2/W2=MRPn/Wn。如果以上均衡条件全部成立,那么,劳动力资源在各种不同用途(即职种)之间的配置就达到了一种均衡状态。帕累托关于收入最有效分配的定义适合于劳动力资源分配问题。劳动力资源最有效分配的状态可以定义为:每一个职种的劳动力供给与需求双方的任何一方没有进一步改变行为的趋向,同时任何重新改变劳动力资源配置的行为都不可能使任何一方增加利益。教育

13、经济学(第一版) 21世纪教育学系列教材4.2 竞争性劳动力市场的运作4.2.3 竞争性劳动力市场的规范理论阻碍劳动力资源达到最有效配置的理想状态的因素:(1)劳动力供求双方或其中任何一方没有寻求最大利益的内在动机,从而对工资率变化缺乏敏感性,工资率变化对劳动力供求行为影响不大;(2)劳动力不能自由流动,或者是劳动力供给方不拥有自主选择职种和自身劳动力用户的权利;(3)劳动力供求双方或其中任何一方缺乏足够的劳动力供求价格信息,以至建立的暂时均衡不一定是“帕累托最佳状态”或劳动力资源的最有效配置;(4)社会存在垄断因素(或者存在垄断的卖,或者存在垄断的买),或者在劳动力供求双方形成非意愿的均衡。

14、(5)政府对劳动力供求双方或其中任何一方的保护,削弱生存竞争所具有的强制力及其市场运作的有效性。上述因素,都是对劳动力市场行为基础和运作条件的破坏和背离,其中没有一个因素是劳动力市场本身所固有的。消除这些非市场因素对劳动力市场运作的干扰,竞争性劳动力市场体系的内在力量“看不见的手”(作为利益分配的杠杆引导劳动力供求行为)和“生存竞争”(作为劳动力供求双方服从这种分配的外部强制)正常发挥作用,经济将具有自动促使劳动力资源实现最有效配置的客观趋向。教育经济学(第一版) 21世纪教育学系列教材4.3 教育与劳动力市场的相互作用4.3.1 教育与劳动力市场相互作用的理论在劳动力市场上,受过较好教育的劳

15、动者总是被赋予较高的市场价值,并被配置在劳动力市场中较好的位置上。人力资本理论、劳动力市场分割理论、信号理论从不同的角度对教育为什么能成为劳动力市场上的重要背景因素,进行了分析。教育经济学(第一版) 21世纪教育学系列教材4.3 教育与劳动力市场的相互作用4.3.1 教育与劳动力市场相互作用的理论人力资本理论在20世纪60年代初的发展打破了新古典经济学的一个经典假设所有工人都是同质的,从而使劳动经济学进入了一个新时代。雇主之所以会给较高学历的劳动力以更多的工资,是因为他们在受教育过程中得到提高的认知能力确实使他们有了更高的劳动生产率。1、人力资本理论教育可以提高人的劳动生产率教育经济学(第一版

16、) 21世纪教育学系列教材4.3 教育与劳动力市场的相互作用4.3.1 教育与劳动力市场相互作用的理论劳动力市场分割理论认为学校教育对于改造一个人是有效的,但又认为重要的变化并不是认知能力方面的那些变化。劳动力市场分割理论认为,劳动力市场并不是一个连续的整体,它可以分为主要劳动力市场和次要劳动力市场两个部分。两者在就业条件和晋升机会上千差万别。教育的职能就是维持两个劳动力市场共同存在的格局,使其稳定发展。教育的重要作用不在于提高劳动者的认知水平,而是培养一些非智力素质,使其能够适应不同劳动力市场的需要。2劳动力市场分割理论教育的作用在于维持劳动力市场的稳定教育经济学(第一版) 21世纪教育学系

17、列教材4.3 教育与劳动力市场的相互作用4.3.1 教育与劳动力市场相互作用的理论信号理论直截了当地对人力资本理论提出了怀疑,它并不认为学校通过发展受教育者的认知能力和个性品质就可以提高个人潜在的生产能力。它坚持在劳动力配置过程中,学校不过是一种选择机制,起信号作用。信号理论是以劳动力雇佣的不确定性为依据的,即雇主其实不可能确信无疑地掌握求职者的实际生产率,很多情况下,甚至在雇用后的很长时间内仍然如此。雇主仅以某些与生产率有关及可以观察到的标志为依据来选择雇员,正规教育便是其中最为重要的标志。3信号理论教育是一种选择机制教育经济学(第一版) 21世纪教育学系列教材4.3 教育与劳动力市场的相互

18、作用4.3.2 教育对劳动力市场的作用劳动力市场要有效地调节劳动力的供给与需求,就必须遵循一定的规律,教育也是在这种规律作用下对劳动力市场的资源配置发生作用的。劳动力供求规律,是劳动力市场运行的基本规律,也可以称为劳动力价格规律,因为在市场上供求与价格之间是双向运动、相互作用的。当劳动力需求大于供给时,劳动力价格(工资)呈上升趋势;劳动力需求小于供给时,劳动力价格呈下降趋势。同样,当劳动力价格提高,劳动力供给增加;当劳动力价格下降,劳动力供给减少。劳动力的市场运行,正是在劳动力价格变化中调节着劳动力的供求,并使之趋向相对平衡。这也就是市场经济中“看不见的手”在对社会劳动调节方面的作用表现。教育

19、在劳动力市场中起作用的原因:1、教育不仅能提高劳动者的认知能力,也能改善其非认知品质。2、教育有助于优化劳动力资源的市场配置。教育经济学(第一版) 21世纪教育学系列教材4.3 教育与劳动力市场的相互作用4.3.3 劳动力市场对教育的作用教育经济学家从社会本位的角度出发,认为学校的社会功能应该是培养数量适当,以及具有适当技能、行为的劳动者,以便为生产体系服务。也就是说,教育制度必须从属于生产制度,教育发展的最终目的在于满足劳动力市场上的劳动力需求。在这种思想指导下,劳动力市场的需求不仅影响着教育机构的专业设置、供给结构等,甚至教育机构本身的许多特点都是与劳动力市场上雇主或用人单位的特点相呼应的

20、。第一,劳动组织的等级森严和非人性化导致学校等级分明、官僚色彩浓重。学校和劳动组织一样都是等级森严的组织。第二,学校对学生活动的控制和对学生积极性的调动是通过一套完善的外因激励和其他方式进行的,比如分数、升级以及获得更高层次的教育机会等。对大多数受教育者而言,人们接受教育的意愿是由教育活动之外的激励推动产生的,而不是来自教育活动本身的吸引力。像大部分劳动者一样,学生也被排斥在教学过程之外,被置于与其他学生为了学校的奖励和督导者的赞赏而去竞争的地位。第三,在对待不同的社会阶层背景、种族和性别的人时,学校教育与工作组织遥相呼应。在工作组织中,大部分报酬高、责任重和地位高的岗位一般都被教育程度较高和

21、社会地位较高的人所占据。在学校里一般出身差的学生要比那些出身好的学生接受的教育更少,教育质量也要差得多。教育经济学(第一版) 21世纪教育学系列教材4.4 教育对劳动力市场的适应4.4.1 我国劳动力市场的特点 我国劳动力市场的特点:1政府宏观调控力度较大2劳动力的流动存在障碍3我国劳动力市场是一个综合体系4我国劳动力市场的信息化程度不高教育经济学(第一版) 21世纪教育学系列教材4.4 教育对劳动力市场的适应4.4.2 我国教育适应劳动力市场需求中的问题我国教育适应劳动力市场需求中的问题:1.总量上的供不应求2供给结构上的失衡。与教育总量供给严重不足并存的是供给结构上的严重失衡。供给结构可分

22、为层次结构、类别结构和地域结构,而在每一种结构上,我国的教育供给都存在问题。3教育供给质量不能满足劳动力市场需求教育经济学(第一版) 21世纪教育学系列教材4.4 教育对劳动力市场的适应4.4.3 教育不适应劳动力市场需求的原因 教育不适应劳动力市场需求的原因:1工资机制僵化,导致个人教育需求不足2劳动力市场二元分化严重,引起教育的二元分化3劳动力市场信息化程度不高,教育体制改革不彻底教育经济学(第一版) 21世纪教育学系列教材4.4 教育对劳动力市场的适应4.4.4 改变教育不适应劳动力市场状况的对策改变教育不适应劳动力市场状况的对策:1建立市场决定工资机制,用工资调节劳动力分配2加强教育战

23、略地位的观念,增加教育投入3.建立市场中介组织,增强学校自主权4清除劳动力市场的制度壁垒,建立全国统一的劳动力市场教育经济学(第一版) 21世纪教育学系列教材思考题1简述劳动力市场的概念和功能。2简述劳动力市场的分类及特点。3简述竞争性劳动力市场及其运作特征。4分析教育对劳动力市场的作用。5当前我国劳动力市场具有哪些特点?6.分析我国教育不适应劳动力市场需求的原因。7.近些年来,一方面每年有大量的高校毕业生找不到工作岗位,另一方面又有许多工作岗位找不到合适的人去做。请你运用教育经济学的相关理论分析产生这一问题的原因,并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教育经济学(第一版) 21世纪教育学系列教材谢谢聆听 ThankYou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