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基础理论的八次革命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571596539 上传时间:2024-08-11 格式:PPT 页数:21 大小:18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经济学基础理论的八次革命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经济学基础理论的八次革命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经济学基础理论的八次革命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经济学基础理论的八次革命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经济学基础理论的八次革命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经济学基础理论的八次革命》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经济学基础理论的八次革命(2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一些说明一些说明+本专题阐释的范围是国内统称的西方经济学,不过按杨小凯(1987)的说法,世界上并没有统一的公认一致的西方经济学,而只有学派林立的西方经济学。所以,本专题是泛指除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之外的各种非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所谓八次革命,实质上是八次大的经济学理论转折而已,其目的主要是说明西方经济学理论的历史演变过程的。正如英国经济学家特伦斯W哈奇森(Terence Wilmot Hutchison)所言:“研究经济学的较重要变革、转折点或革命,有助于说明经济学作为一门学科,我们期望它提供些什么是合理的,什么是不合理的。”+这里的西方经济学主要是指理论经济学,或者具体地说是宏观经济学与微观经

2、济学,也包括国际经济学、发展经济学等,而不包括部门经济学与操作性、应用性经济学。(理论的这种分析可参阅高鸿业、吴易风主编的西方经济学序言)+本专题的西方经济学名称只是一种约定成俗的说法,没有任何的贬义与褒义,因为对这一名称国内经济学界有不少异议,此外也没有与西方经济学相对的东方经济学,西方经济学可以说更主要的就是整个经济学的理论基础部分。1古典经济学之前的经济学思想古典经济学之前的经济学思想 +经济思想史也和一切人类认识的历史一样,从根本上来说是没有起点的。因而只能做一些人为的划分。+古典经济学不是凭空产生的,其之前的经济学主要有流行于十五世纪到十七世纪下半叶的意大利、西班牙、葡萄牙、英国、法

3、国的重商主义。此外还包括更早的圣经中的经济思想、古希腊罗马时期著名思想家的经济思想,如亚里士多德等等。+重商主义基本观点:财富就是金属货币,金属货币就是财富;流通领域是财富之源;对外贸易,获得金属货币才能真正增加本国的财富;流通是利润之源;外贸优先论;生产为流通服务;国家与民族利益高于一切,政府要积极干预经济运行;研究方法是一系列商业经验的总结。+重商主义代表人物:法国的安特安德孟克列钦;英国的托马斯曼;法国的让巴蒂斯特柯尔贝尔。2古典经济学之前的经济学思想古典经济学之前的经济学思想+与古典经济学同时的还有法国的重农主义经济学,它们信奉一切财富与价值之源均来自农业,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其建立

4、在自然人类本性基础上的“自然秩序”学说对古典经济学有一定的影响,主张经济自由放任,农业优先,个人是其自身利益的最好的法官。+代表人物有弗朗斯瓦魁奈(1694-1774),安罗伯特雅克杜尔哥(1727-1781)。+从上述可以看出,古典经济学之前的重商主义实质上是倾向于经济干预主义的,而重农主义则是倾向于经济自由主义的,而这两种基本社会理念或社会历史哲学观之争一直延续到现在,也依然没有终结。3古典经济学古典经济学经济学第一次革命经济学第一次革命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将以亚当斯密和大卫李嘉图为代表的经济学称为古典经济学(始于威廉配第,止于大卫李嘉图),其后的经济学为庸俗经济学,而凯恩斯是将他之前的经

5、济学统称为古典经济学,这里取马克思主义对古典经济学的界定。+古典经济学从17世纪中期开始到19世纪70年代前为止。这里所说的古典经济学从英国经济学家威廉配弟开始,包括亚当斯密、大卫李嘉图、西尼尔、约翰穆勒、马尔萨斯、法国经济学家让巴蒂斯特萨伊等人。+古典经济学最重要的代表人物是亚当斯密(1723-1790),其1776年发表的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被认为是经济自由主义的开山之作,至今反对国家干预的人都可以从中找到称手的武器。+亚当斯密的另一本重要著作是1759年出版的道德情操论。+亚当斯密与哲学家大卫休谟是极要好的朋友,都出生在苏格兰。而休谟是一流的哲学家二流的经济学家。+大卫李嘉图(17

6、72-1823)是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的完成者。+英国文明史学家称国富论为所有见诸文字的图书中对人类最优影响的一本。+斯密受到了马克思主义和非马克思主义的共同赞扬。4古典经济学古典经济学经济学第一次革命经济学第一次革命理论创新之处:+初步创立了客观价值论劳动价值论,创造财富的劳动不仅仅是外贸和农业劳动。+创立了包括国内与国外经济的比较系统的经济学理论。+经济人理论奠定了经济学最基本的假设前提。+看不见得手理论奠定了市场价格机制调节经济的基本理论。+政府是“守夜人”理论奠定了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职能的基本理论。+分工与市场相互促进论。+以个人为本位的研究方法。+经济学就是要富民强国。意义:+为经济学

7、奠定了坚实的社会哲学基础,从而有利于其今后在更广阔的领域、空间发展。+第一次使经济学成为一门比较系统化的社会科学。+经济自由主义的奠基人。5边际主义学派与新古典经济学边际主义学派与新古典经济学经济学第二次革命经济学第二次革命 +19世纪70年代,奥国经济学家门格尔、英国经济学家杰文斯、瑞士洛桑派的法国经济学家瓦尔拉斯,三个居住在不同地方的人,几乎同时提出了边际效用价值论,开始了“边际革命”。+阿马歇尔(A.Marshall,1842-1924)在1890年出版的第二本有里程碑意义的经济学教科书经济学原理中提出具有首创意义的均衡价值论,使他成为经济学说史上第一个真正的集大成者。理论创新之处:+反

8、对劳动价值论,认为商品的价值不是取决于商品中所包含的客观的劳动量,而是取决于人们对商品效用的主观评价,这是一种与古典经济学家截然对立的主观价值论。+边际主义者强调产品和生产要素在市场上的定价与资源的稀缺性相关, 稀缺性与主观评价成正比,从而决定产品或要素的价值。+将高等数学引入经济分析开创了经济研究方法论的革命。+将生产与流通、国内与国外的各种经济综合为一个整体。(古典经济学之前偏重流通,古典经济学偏重生产)+均衡分析是经济研究的基本思路。6边际主义学派与新古典经济学边际主义学派与新古典经济学经济学第二次革命经济学第二次革命DSD SPSDSD短缺短缺SD过剩过剩均衡数量均衡数量均衡数量均衡数

9、量均衡价格均衡价格均衡价格均衡价格均衡分析图示均衡分析图示均衡分析图示均衡分析图示注意:这里实际上是假设价格是自由升降、没有任何限制的,即市场是完全竞争,没有任何垄断的。此外,这里的需求、供给、价格都是可以从更广泛的意义上解释的,并不仅仅限于商品和劳务,可以包括各种生产要素的供求,可以包括各种以利率、工资、汇率、租金等形式表现的价格。均衡分析适用于消费者均衡、生产者均衡,微观均衡、宏观均衡等等。均衡点均衡点7意义:+新古典经济学是古典经济学的延续,但它是以新的方法,从新的角度来论述自由放任思想。+研究方法论上的革命,使经济学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将资源配置作为经济研究的中心。+使经济学更加系统

10、化、理论化。边际主义学派与新古典经济学边际主义学派与新古典经济学经济学第二次革命经济学第二次革命8新古典经济学的危机和凯恩斯革命新古典经济学的危机和凯恩斯革命经济学第三次革命经济学第三次革命 +在本世纪30年代之前,在西方经济学界居于正统地位、起着支配影响的新古典经济学,一直坚信资本主义经济通过市场上自由竞争总会自动调节达到充分就业、经济增长、市场出清的均衡境地,因此不可能发生普遍性生产过剩的经济危机。精雕细琢的和谐均衡毕竟未能经受住30年代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大萧条的考验,面对长期的萧条,面对近40%的社会生产力损失,新古典经济学家们既在理论上难给予解释,又在政策上无法提出解决的措施。新古典经济

11、学濒临崩溃的边缘,这被公认为是经济理论真正意义上的危机。+凯恩斯1936年发表的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正是当时西方经济理论危机的产物,一般来说,凯恩斯在理论、方法和政策三个方面都提出不同于传统的观点和主张,因而被称为“凯恩斯革命”。+凯恩斯的通论发表后,受到西方经济学家的极大重视,到60年代中期,以萨缪尔逊、托宾、希克斯等为代表综合边际学派的微观理论,结合凯恩斯的宏观理论,发展为“新古典综合派”(Neoclassical Synthesis),该派一直在西方经济理论中占统治地位,成为“主流经济学”或“正统经济学”。在这个意义上,人们也称从边际效用经济学到新古典综合派都为新古典经济学。 9+新古典

12、经济学就有两个含义,一个仅指边际效用学派和马歇尔经济学,另一个则将凯恩斯主义,新古典综合派包括在内,统称为新古典经济学。+在理论上,凯恩斯反对萨伊(1767-1832)定律(属于古典经济学),萨伊定律认为供给本身创造自己的需求,需求是供给的函数。凯恩斯从理论上推翻了这种观点,认为供给是需求的函数,从而抛弃了“储蓄会自动地转化为投资”的传统观点,由于三大心理规律(消费倾向规律,资本边际收益规律和流动偏好规律)的作用,导致有效需求不足,从而必然产生大规模失业,生产过剩的经济危机,凯恩斯从理论上说明了市场经济的不稳定因素和非均衡趋势。+在方法论上,凯恩斯回到了重商主义研究的宏观经济问题,开创了宏观经

13、济的分析方法,即总量分析。凯恩斯还将实物经济和货币经济密切结合于一体,从而克服了传统经济学在分析过程中运用的“二分法”的不一致性。新古典经济学的危机和凯恩斯革命新古典经济学的危机和凯恩斯革命经济学第三次革命经济学第三次革命 10+在政策上,凯恩斯反对新古典经济学的完全“自由放任”,凯恩斯反危机政策有三个特点:国家调节和干预经济生活是其前提;财政政策是其重心(财政政策最重要,货币政策也重要);举债支出是其手段。意义:+挪威经济学家弗瑞希最早在1933年使用“宏观经济学”一词,但自从凯恩斯(1936)开始,才有了体系较为完整的宏观经济学。+凯恩斯的通论否定了新古典主义的理论,使新的理论假设前提更加

14、接近现实,结束了新古典经济理论面对 30年代大危机而无法解释的局面,为西方政府实行国家干预等新的政策主张提供了“理论上的支撑”。+主流经济学应该说包括古典经济学的微观部分和凯恩斯主义的宏观部分,这直到目前为止依然是各个大学中主要讲授的经济学基础理论。新古典经济学的危机和凯恩斯革命新古典经济学的危机和凯恩斯革命经济学第三次革命经济学第三次革命 11新自由主义学派新自由主义学派新自由主义学派经济学第四次革命经济学第四次革命经济学第四次革命+自 6 0年代后期起,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出现了大量失业与剧烈的通货膨胀并存的“停滞膨胀”。滞胀的现实从经验上动摇了占据统治地位的凯恩斯主义,使各种反凯恩斯的学派得

15、到了发展的机会。这些与凯恩斯主义相抗衡的新自由主义学派反对国家政府干预经济,主张自由放任。+新自由主义是在本世纪30年代以后逐渐发展起来的,主要包括:以哈耶克(F.A.Hayek)为首的新自由主义(奥地利学派);以欧根(W.Eucken)、罗勃凯(W.Ropke)和艾哈德(L.Erhard)等为代表的德国弗莱堡学派;以弗里德曼(M.Friedman)为主要代表的现代货币主义;以卢卡斯(R.Lucas)、萨金特(T.Sargent)和华莱士(N.Wallace)等为代表的理性预期学派;以拉弗(A.B.Laffer)、万尼斯基(J.Wanniski)等为代表的供给学派;以布坎南(J.M.Bucha

16、nan)、塔洛克(G.Tullock)等为代表的公共选择学派;以科斯(R.H.Coase)、诺思(D.C.North)张五常和威廉姆森(O.E.Williamson)等为代表的新制度经济学派。这里主要说明一下货币主义与供给学派。12新自由主义学派新自由主义学派新自由主义学派经济学第四次革命经济学第四次革命经济学第四次革命货币主义+货币主义的创始人弗里德曼从微观经济学基本原理出发,认为从长期看菲利蒲斯曲线所指出的通胀率与失业率的此消彼长将会被打破,达到自然失业率的平衡状态应建立在劳动力供求及其它微观因素上、而不是取决于货币平均增长率。随之而来的70年代西方的“滞胀”证实了弗里德曼的观点,使货币主

17、义格外引人注目,弗氏1976年获诺贝尔经济学奖。货币主义反对凯恩斯主义,以现代货币数量论作为理论基础,强调货币供应量的变动是物价水平和国民经济活动变动的根本原因。将通货膨胀问题摆在其理论的核心地位,为制止通胀,主张减少政府干预、实行单一规则的货币政策,即按固定的货币供应增长速度投放货币,就能使资本主义经济稳定发展、有效制止通货膨胀。+80年代货币主义理论受到西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特别是美英政府的青睐,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实践困境也最大。英国撤切尔政府按货币主义理论制定有关政策,将最高达20%以上的通胀率降到了5%左右,但却付出了高失业率和破坏生产能力的惨重代价。货币主义要控制的货币目标很难确切定

18、义,实践上更是难以控制,现在西方各国都不得不改变了这一控制目标。货币主义提出的“自然失业率”和“自然经济增长率”在实践中也都遇到了困难。现在弗里德曼本人也对其原来的观点加以了修正。13新自由主义学派新自由主义学派新自由主义学派经济学第四次革命经济学第四次革命经济学第四次革命供给学派+这是在美国70年代形成的一个流派。理论基调是经济自由主义,相信市场作用,反对国家干预。重新搬出萨伊定律作为理论基础,强调供给和生产,其理论和政策精髓在于它的“税收政策”。与凯恩斯主义的观点相反,供给学派强调通过降低税率,减少所得税和企业税,刺激人们多储蓄、多投资、多生产,增加商品和劳务供给,用“拉弗曲线”来强调降低

19、税率的生产性、效率性。供给学派并未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是70年代末期为阻止滞胀恶化以提出政策、建议的形式直接登上政治舞台,立即为里根经济学所采纳,掀起了一场“供给革命”。但好景不长,里根政府推行供给经济学,目的是通过增加供给提高生产率、消除“滞胀”。但推行减税却使税收降低,赤字高涨以及低储蓄率、低投资率、低生产率、高汇率,投资下降,国际市场竞争力下降。但供给经济学的出现,打破了过去西方经济理论一律都从需求角度分析的局面,为宏观经济理论在政策领域开辟了一块新天地,其它学派也从中吸取了许多有益的东西。14新自由主义学派新自由主义学派新自由主义学派经济学第四次革命经济学第四次革命经济学第四次革命+拉

20、弗曲线税率税收额最大税收额由于乘数效应,增税将减缓经济增长,减税将刺激经济增长。156060年代出现的斯拉法理论年代出现的斯拉法理论经济学第五次革命经济学第五次革命 +1960年斯拉法(P.Sraffa,18981983,英国剑桥大学研究员)出版了用商品生产商品一书,这本书不到100页,但极其精练并引起极大的震动。+反对边际效用价值论,而主张用成本价格平均利润的方法来计算每一种投入商品的劳动量,最后求得最终商品的价值,并用各种联立方程来解决这个问题。+试图解决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中的价值转型问题(价值转化为生产价格)。+使得对古典经济学、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论的正确性再一次引起了争论。+斯拉法究竟是

21、继承、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劳动价值论,还是与劳动价值论根本没有关系,这也是人们常常争论的一个问题。+有人认为,斯拉法引起了更多的有关马克思主义、古典经济学劳动价值论的争论,而并没有特别的理论建树。16理性预期学派理性预期学派经济学第六次革命经济学第六次革命 +70年代中期,新古典宏观经济学派代表卢卡斯,从理论上提出“政策无效论”,几乎判处了凯恩斯主义死刑。+理性预期学派是在以下三个基本理论前提下得出的:一是理性预期;二是市场迅速出清、物价和工资是灵活可变的;三是经济当事人收益最大化行为。在此基础上即可推导出当货币供应量增加,由于人们预期到通货膨胀,最终使就业量和实际国民收入保持不变,即“政策无效

22、论”,其政策函义是:在资本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由于价格和工资可以适应市场供求而及时调整,可使资本主义经济自动实现充分就业均衡,凯恩斯主义的需求管理政策既无必要,也肯定是无效的。+理性预期学派认为:政府有政策,人民有对策;政府实行的政策在一段时间内可以欺骗所有的人,或在长期中欺骗一部分人,但绝不能在长期中欺骗所有的人。17理性预期学派理性预期学派经济学第六次革命经济学第六次革命+理性预期学派的理论从提出起就似乎缺乏和远离实践基础,理论上几乎给凯恩斯主义以致命打击,但在实践面前“政策无效论”是最早陷入困境的理论。例如美国克林顿政府运用扩张财政政策导致很快的经济复苏,保持了近六年的经济增长,大大减少

23、了财政赤字。+实践结果虽证明了“政策无效论”的理论局限,但卢卡斯的理性预期论还是被广泛地接受和应用,也改变了宏观经济的分析方法,加深了人们对经济政策的理解,也对政府制定政策有一定的指导意义,为表彰他对理性预期假说的应用和发展所做的贡献,1995年被授予诺贝尔经济学奖。+理性预期基础上建立其起来的宏观经济学,称为新古典宏观经济学。18公共选择理论公共选择理论经济学第七次革命经济学第七次革命 +以布坎南、塔洛克等为代表的公共选择学派,把人类的经济行为和政治行为作为统一的研究对象,运用微观经济学的成本收益分析方法,把经济人假设引入对人们政治行为的分析中,像分析消费者行为和厂商行为那样实证地分析政府的

24、行为动机和行为方式,试图回答现代西方政体实际上是如何运行,以及与个人选择(通过货币“选票”在商品劳务市场上进行)不同的公共选择(通过政治选票在政治市场上进行)实际上是怎样作出的,其后果又如何。+布坎南及其合作者分析了公共选择的方式和特点,认为政府并不总是代表和反映社会公众利益,也会不顾公益而追求由政府成员所组成的集团的自身利益,政府干预的代价是产生官僚主义。因此,公共选择学派认为,政府财政赤字和通货膨胀是凯恩斯主义经济政策的必然结果,正确的对策是进行政治制度和法规改革,以遏制不断膨胀的政府势力。+公共选择理论认为人并不因为从经济市场转到政治市场就改变自己的自利性,即追求利益最大化的动机。政治家

25、与官员并不比一般老百姓有更高的道德水准。政治家追求自己能够获得最大的权力并能够持久化,民主政治中则追求自己能够当选并连任,官员追求自己支配的资源最大化,自己的收入最大化。19新制度主义新制度主义经济学第八次革命经济学第八次革命 +新制度经济学派起源于科斯1960年的论文社会成本问题,其最为直接的理论渊源是科斯1937年的企业的性质一文。新制度经济学派不同于50年代以来形成的以加尔布雷斯(J.Galbraith)、缪尔达尔(G.Myrdal)等为代表的制度学派。+科斯等为代表的新制度经济学派,侧重于从微观角度研究制度的构成、运行以及制度在经济生活中的作用,运用新古典经济学的逻辑和方法进行制度分析

26、,并把自身的理论视为对新古典经济学的发展。其理论和方法主要包括在产权理论、交易费用理论、新经济史理论、制度变迁与创新理论、新产业组织理论、现代企业理论和法与经济学等理论分支中。+新制度经济学通过修改假定,使得人们认识到市场经济是一系列的制度安排,利用这一制度安排不是无偿的,而是需要付出费用的,即交易费用或交易成本。+新制度经济学把新古典经济学的逻辑和方法广泛地运用于研究各种制度问题,从而大大拓展了新古典经济学的应用领域,使其获得了对现实经济问题的新的解释力。先后有三位新制度经济学家获得诺奖。+政府的作用正是在于制定“规则”,使产权明晰,而不再从事生产活动和干预社会经济。合理的制度安排和明晰与保

27、护产权可以对人的经济活动、经济增长有巨大的激励效应。20小节:经济学基础理论八次革命的启示小节:经济学基础理论八次革命的启示 +整个西方经济学的争论全部围绕着经济自由主义与干预主义展开,从整体而言,自由主义占据着主导地位。+古典经济学是全部西方经济学的最为基本的理论,以后的各种争论也几乎都是从其延伸出来的。+宏、微观由初期的浑然一体,到明显区分,又逐渐向以微观为基础的合二为一发展。根据微观假设和微观行为来说明宏观总量关系和解释宏观经济现象,已成为西方经济学的一种发展趋势。这种变化可能使宏观经济学与微观经济学在相对独立了数十年之后又趋于溶为一体。+几乎全部的西方经济学都是以私有产权制度天然合理为前提的。+经济学的发展向各种非经济学学术领域逐步扩展。+通过不断地修改前提假定,西方经济学更接近于现实。+方法论方面数学化的倾向越来越重。2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相关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