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质世界的发展规律上.ppt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571582917 上传时间:2024-08-11 格式:PPT 页数:48 大小:291.1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物质世界的发展规律上.ppt_第1页
第1页 / 共48页
物质世界的发展规律上.ppt_第2页
第2页 / 共48页
物质世界的发展规律上.ppt_第3页
第3页 / 共48页
物质世界的发展规律上.ppt_第4页
第4页 / 共48页
物质世界的发展规律上.ppt_第5页
第5页 / 共4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物质世界的发展规律上.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物质世界的发展规律上.ppt(4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天理与人心天理与人心: : 物的规律与人的秩序(上)物的规律与人的秩序(上) 孙熙国孙熙国 n n思考题:n n人人为什么为什么喜欢听好话?喜欢听好话?n n堕胎是否是谋杀?堕胎是否是谋杀?n n为什么和我们矛盾最深的人总是自己的亲人和朋为什么和我们矛盾最深的人总是自己的亲人和朋友?友?n n“ “和和” ”为什么会生物生财?为什么会生物生财?“ “同同” ”为什么就不继为什么就不继?n n孔子为什么说: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孔子为什么说: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n n克罗齐为什么说:要了解但丁,我们就必须把自克罗齐为什么说:要了解但丁,我们就必须把自己提升到但丁的水平己提升到但丁

2、的水平 ?n n如何理解蝴蝶效应?气象学家洛伦兹如何理解蝴蝶效应?气象学家洛伦兹19631963年提出:年提出:一只南美洲亚马逊流域热带雨林中的蝴蝶,偶尔一只南美洲亚马逊流域热带雨林中的蝴蝶,偶尔扇动几下翅膀,可能在两周后在美国扇动几下翅膀,可能在两周后在美国德克萨斯德克萨斯引引起一场龙卷风起一场龙卷风。 阅读书目阅读书目n n1 1、马克思学说的历史命运,列宁选集,、马克思学说的历史命运,列宁选集,2 2卷,卷,437437440440页。新版页。新版305305308308n n2 2、马克思主义的三个来源和三个组成部分,列宁、马克思主义的三个来源和三个组成部分,列宁选集,选集,2 2卷,

3、第卷,第441441446446,新版,新版309309314314n n3 3、卡尔、卡尔 马克思,列宁选集,马克思,列宁选集,2 2卷,卷,575575606606页。页。新版新版413413448448n n4 4、恩格斯、恩格斯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三。三卷,卷,687687到到760760页。页。9595版。版。n n5 5、斯大林、斯大林论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论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选集下,第选集下,第424424页到页到454454页。页。第二节第二节 物质世界的发展规律物质世界的发展规律n n如何看物的规律与人的秩序?如何看物的规律与

4、人的秩序?n n马克思为什么要思考这一问题?马克思为什么要思考这一问题?n n源自对自由的追寻,马克思主义的全部理论就是源自对自由的追寻,马克思主义的全部理论就是要寻找人类自由、发展和解放的道路。要寻找人类自由、发展和解放的道路。n n 贯穿整个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轴心和横线:贯穿整个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轴心和横线:n n三个解放、三个主人的理论三个解放、三个主人的理论n n自然、社会、自身自然、社会、自身自然、社会、自身自然、社会、自身n n核心问题是:核心问题是:如何看宇宙、看人生,怎样定位宇如何看宇宙、看人生,怎样定位宇如何看宇宙、看人生,怎样定位宇如何看宇宙、看人生,怎样定位宇宙、安排

5、人生。宙、安排人生。宙、安排人生。宙、安排人生。第二节第二节 物质世界的发展规律物质世界的发展规律n n本节的核心问题:世界的存在与发展规律和人对这些规律的思考与把握。n n世界存在的状态和发展的形式是什么?世界存在的状态和发展的形式是什么?n n世界发展的动力和源泉是什么?世界发展的动力和源泉是什么?n n世界发展的方向和道路是什么?世界发展的方向和道路是什么?n n简言之,就是:“如何正看宇宙、看人生,如何思考宇宙、问辩人生” 。n n我把本节如何看宇宙、看人生,怎样定位宇宙、我把本节如何看宇宙、看人生,怎样定位宇宙、我把本节如何看宇宙、看人生,怎样定位宇宙、我把本节如何看宇宙、看人生,怎

6、样定位宇宙、安排人生这一主题,归结为一下四方面的问题:安排人生这一主题,归结为一下四方面的问题:安排人生这一主题,归结为一下四方面的问题:安排人生这一主题,归结为一下四方面的问题:n n一、唯物辩证法概论一、唯物辩证法概论n n二、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二、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n n三、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规律三、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规律n n四、唯物辩证法在我们认识和改造世界中的地位四、唯物辩证法在我们认识和改造世界中的地位和作用和作用n n一、唯物辩证法概论n n(一)、辩证法n n1 1、苏格拉底的问答法、苏格拉底的问答法n n最早提出辩证法概念的哲学家是苏格拉底。其最早的意最早提出辩证法概念的哲学家

7、是苏格拉底。其最早的意义是义是“ “谈话谈话”“”“论辩术论辩术” ”,本义是指在论辩时通过揭露,本义是指在论辩时通过揭露和克服对方论断中的矛盾,以求得真理的方法。和克服对方论断中的矛盾,以求得真理的方法。n n克塞诺封克塞诺封回忆录回忆录说:说:“ “他注意到他注意到【辩证辩证】这个词导这个词导源于人们的一种活动,就是聚在一起讨论问题,按对象源于人们的一种活动,就是聚在一起讨论问题,按对象的种属加以辨析。因此他认为每个人都应当下决心掌握的种属加以辨析。因此他认为每个人都应当下决心掌握这种艺术,下苦工夫学习它,因为这种艺术,下苦工夫学习它,因为一个人凭着它的帮一个人凭着它的帮助,就成了最有才干

8、的人,最能指导别人的人,助,就成了最有才干的人,最能指导别人的人,讨论时见解最深刻的人讨论时见解最深刻的人。” ” (西方哲学选读西方哲学选读,商务印书馆,商务印书馆,19811981年版,第年版,第5959页,)页,) 苏格拉底是最早比较自觉注意和运用辩证苏格拉底是最早比较自觉注意和运用辩证法的人。他把辩证法成为主要乐曲,把为掌握法的人。他把辩证法成为主要乐曲,把为掌握辩证法而进行的学习,称为辩证法而进行的学习,称为“ “前奏曲前奏曲” ”。 柏拉图在柏拉图在国家篇国家篇中说:中说: “ “只有通过辩只有通过辩证法证法这种真理才能够显示出来这种真理才能够显示出来” ” “ “只有辩证法才是唯

9、一的这样一种研究方法,只有辩证法才是唯一的这样一种研究方法,这种方法不需要假设而上升到第一原理,并且这种方法不需要假设而上升到第一原理,并且就在这里得到证实。就在这里得到证实。” ”(古希腊罗马哲学古希腊罗马哲学,205205页)页) 苏格拉底苏格拉底 (468400=68468400=68岁)孔子:前岁)孔子:前551479551479 柏拉图柏拉图 (4273474273478080岁)墨子:前岁)墨子:前476390476390 亚里士多德(亚里士多德(3843223843226262岁)孟子:前岁)孟子:前3722893722892、黑格尔对辩证法概念的改造、黑格尔对辩证法概念的改造n

10、 n黑格尔认为,辩证法是黑格尔认为,辩证法是“ “真正的哲学方法真正的哲学方法” ”(逻(逻辑学上卷辑学上卷3636)“ “是一切运动、生命、事业的推动原是一切运动、生命、事业的推动原则,又是知识范围内一切真正科学知识的灵魂。则,又是知识范围内一切真正科学知识的灵魂。” ”n n黑格尔第一次把联系发展矛盾的内涵赋予给辩证黑格尔第一次把联系发展矛盾的内涵赋予给辩证法。法。黑格尔辩证法主要贡献黑格尔辩证法主要贡献黑格尔辩证法主要贡献黑格尔辩证法主要贡献:n n(1 1)阐述了自然、社会、思维都处于联系和发展)阐述了自然、社会、思维都处于联系和发展之中。之中。n n(2 2)提出了联系、发展的三大规

11、律及基本范畴。)提出了联系、发展的三大规律及基本范畴。n n(3 3)提出了辩证法、逻辑学、认识论相一致的观)提出了辩证法、逻辑学、认识论相一致的观点。点。2、黑格尔对辩证法概念的改造、黑格尔对辩证法概念的改造n n(3 3)辩证法、逻辑学、认识论的统一。)辩证法、逻辑学、认识论的统一。n n“在在资本论资本论中,唯物主义的逻辑、辩证法和中,唯物主义的逻辑、辩证法和认识论不必要三个词,它们是同一个东西。认识论不必要三个词,它们是同一个东西。”黑格尔辩证法(逻辑学)的纲要黑格尔辩证法(逻辑学)的纲要,列宁全列宁全集集5555卷卷290290页。页。n n“辩证法辩证法也就是也就是(黑格尔和)马克

12、思主义的认识(黑格尔和)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论。”n n这不是问题的一个这不是问题的一个“方面方面”,而是问题的实质。,而是问题的实质。普列汉诺夫没有注意到,至于其他的马克思主义普列汉诺夫没有注意到,至于其他的马克思主义者就更不用说了。者就更不用说了。n n列宁列宁谈谈辩证法问题谈谈辩证法问题2、黑格尔对辩证法概念的改造、黑格尔对辩证法概念的改造n n(3)辩证法、逻辑学、认识论的统一。n n辩证法辩证法关于外部世界和人类思维运动的一般规律的科学关于外部世界和人类思维运动的一般规律的科学n n认识论认识论关于人类认识的发展及其规律的科学关于人类认识的发展及其规律的科学n n逻辑学逻辑学关于思维

13、运动及其规律的科学。关于思维运动及其规律的科学。n n正思、正想、正念、正觉、正解 。n n天理人欲的统一。n n天道人道的统一。n n天心人心的统一。n n三个统一是马克思主义者的解答,n n黑格尔也有自己的解:n n黑格尔说:哲学这门科学可以分为三部分n n1. 1.逻辑学:研究理念自在自为的科学;逻辑学:研究理念自在自为的科学;n n2. 2.自然哲学:研究理念的异在或外在化的科学;自然哲学:研究理念的异在或外在化的科学;n n3. 3.精神哲学:研究理念由它的异在如何返回到它精神哲学:研究理念由它的异在如何返回到它自身的科学。自身的科学。 黑格尔辩证法的局限性黑格尔辩证法的局限性n n

14、(1 1)、和唯心主义相结合。)、和唯心主义相结合。n n 发展是概念的发展,社会自然也有发展,但不真实,因为发展是概念的发展,社会自然也有发展,但不真实,因为它是概念运动的翻版和表现。它是概念运动的翻版和表现。n n绝对精神(宇宙原理)先于物质世界而存在,并构成了物绝对精神(宇宙原理)先于物质世界而存在,并构成了物质世界的本质和原则。质世界的本质和原则。 n n(2 2)、没有把辩证法思想贯彻到底)、没有把辩证法思想贯彻到底n nA A认识有终点,真理有顶峰;认识有终点,真理有顶峰;n nB B社会历史有终点;社会历史有终点;n nC C否定发展的普遍性,认为只有绝对精神的发展才是真实否定发

15、展的普遍性,认为只有绝对精神的发展才是真实的普遍的,自然和社会都是精神的外部表现;的普遍的,自然和社会都是精神的外部表现;n nD D否定矛盾的普遍性,认为矛盾只存在于具体物中,在无否定矛盾的普遍性,认为矛盾只存在于具体物中,在无限的绝对精神中没有矛盾,在限的绝对精神中没有矛盾,在“ “合合” ”中没有矛盾。中没有矛盾。n n辩证法发展的三个阶段:辩证法发展的三个阶段:n n(1)、古代朴素辩证法)、古代朴素辩证法 n n(2)、唯心主义辩证法)、唯心主义辩证法 n n(3)、唯物辩证法)、唯物辩证法n n唯物辩证法唯物辩证法正确正确解决了人和外部世界的关解决了人和外部世界的关系,人如何看宇宙

16、、看人生,如何思考宇系,人如何看宇宙、看人生,如何思考宇宙和人生的问题。宙和人生的问题。(二)、形而上学n n 1、哲学:哲学就是知“道”之学。n n形而上者谓之道。澄怀味道。形而上者谓之道。澄怀味道。n n下学要上达。下学要上达。“ “君子上达,小人下达君子上达,小人下达”“”“君子不器君子不器” ”。n n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从心所欲而不逾矩。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从心所欲而不逾矩。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从心所欲而不逾矩。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从心所欲而不逾矩。n n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不知命,无以为君子。n n子贡

17、说:子贡说:“ “夫子之文章,可得而闻也,夫子之言性与天道,夫子之文章,可得而闻也,夫子之言性与天道,不可得而闻也。不可得而闻也。” ”(公冶长公冶长第五)第五)n n“ “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闻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闻” ”(杜甫(杜甫赠花卿赠花卿)。n n“ “一个民族要有一些仰望天空的人才会有希望。只是关注一个民族要有一些仰望天空的人才会有希望。只是关注脚下的事情,那是没有未来的。脚下的事情,那是没有未来的。” ” n n物理学:亚里士多德创立吕克昂学院,第11代传人安德罗尼可在编纂亚里士多德著作时,把论述自然和有形物的作为一类,置于前,谓之“物理学”;n n形而上学:把论

18、述事物本质和抽象道理的作为一类,置于后,谓之“物理学之后”,称为第一学术,第一哲学。最早传入中国时,有人译为玄学,严复根据周易系辞,把它译为“形而上学”。2、孤立、静止、片面和非矛盾观点、孤立、静止、片面和非矛盾观点 n n黑格尔第一次在现代意义上使用形而上学概念,把它作为反辩证法的思维方式来使用。“辩证哲学的思维是形而上学的思维所不知道的”n n孤立观点n n静止观点n n片面观点n n否认矛盾的观点。(三)、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对立三)、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对立n n1 1、联系观点和孤立观点的对立。、联系观点和孤立观点的对立。n n一个事物要么存在,要么不存在。n n物方生方死。n n一

19、个事物同时是自己,又是别的东西。n n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n n恩格斯说:“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知道,并且可以肯定地说某种动物存在还是不存在;但是在进行较精确的研究时,我们就发现这有时是极其复杂的事情。这一点法学家们知道得很清楚,他们绞尽脑汁去发现一条判定他们绞尽脑汁去发现一条判定在子宫内杀死胎儿是否算是谋杀的合理界限,在子宫内杀死胎儿是否算是谋杀的合理界限,结果总是徒劳。同样结果总是徒劳。同样,要确定死的时刻也是不可能的,因为生理学证明,死并不是突然的、一瞬间的事情,而是一个很长的过程。” n n“ “同样,同样,任何一个有机体,在每一瞬间都是它本身,任何一个有机体,在每一瞬间都是它本身,任

20、何一个有机体,在每一瞬间都是它本身,任何一个有机体,在每一瞬间都是它本身,又不是它本身;又不是它本身;又不是它本身;又不是它本身;在每一瞬间,它同化着外界供给的在每一瞬间,它同化着外界供给的物质,并排泄出其他物质;在每一瞬间,它的机体物质,并排泄出其他物质;在每一瞬间,它的机体中都有细胞在死亡,也有新的细胞在形成;中都有细胞在死亡,也有新的细胞在形成;所以每个有机体永远是它本身,同时所以每个有机体永远是它本身,同时又是别的东西。又是别的东西。n n同样,原因和结果这两个观念,只有在应用于个别同样,原因和结果这两个观念,只有在应用于个别场合时才有其本来的意义;可是只要我们把这种个场合时才有其本来

21、的意义;可是只要我们把这种个别场合放在它和世界整体的总联系中来考察,这两别场合放在它和世界整体的总联系中来考察,这两个观念就汇合在一起,融化在普遍相互作用的观念个观念就汇合在一起,融化在普遍相互作用的观念中,在这种相互作用中,原因和结果经常变换位置,中,在这种相互作用中,原因和结果经常变换位置,在此时或此地是结果,在彼时或彼地就成了原因,在此时或此地是结果,在彼时或彼地就成了原因,反之亦然。反之亦然。”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三卷第三卷P361P361)” ”n n理论创新与实践创新。理论创新与实践创新。2 2、运动变化观点和静止不动观点、运动变化观点和静止不动观点n n芝诺:

22、飞矢不动。n n阿基里斯追不上乌龟。n n只讲改良,不讲革命。n n讲稳定,不讲变化。n n“先例思维”。n n万岁。n n形而上学更多的是否定历史领域的辩证法。n n恩格斯说:“这个原始的、素朴的但实质上正确的世界观是古希腊哲学的世界观,而且是由赫拉克利特第一次明白地表述出来的:n n一切都存在,同时又不存在,因为一切都在一切都存在,同时又不存在,因为一切都在流动,都在不断地变化,不断地产生和消失流动,都在不断地变化,不断地产生和消失。n n辩证法的局限性:n n这种观点虽然正确地把握了现象的总画面的一般性这种观点虽然正确地把握了现象的总画面的一般性质,却不足以说明构成这幅总画面的各个细节;

23、质,却不足以说明构成这幅总画面的各个细节;n n我们要是不知道这些细节,就看不清总画面我们要是不知道这些细节,就看不清总画面n n为了认识这些细节,我们不得不把它们从自然的或为了认识这些细节,我们不得不把它们从自然的或历史的联系中抽出来,从它们的特性、它们的特殊历史的联系中抽出来,从它们的特性、它们的特殊的原因和结果等等方面逐个地加以研究。的原因和结果等等方面逐个地加以研究。” ”n n这就是形而上学代替了古代辩证法的理据。n n“但是这种做法也给我们留下了一种习惯:把自然但是这种做法也给我们留下了一种习惯:把自然界中的事物和过程孤立起来,撇开广泛的总的联系界中的事物和过程孤立起来,撇开广泛的

24、总的联系去进行考察,因此,就不是把它们看作是运动的东去进行考察,因此,就不是把它们看作是运动的东西,而是看作静止的状态去考察;不是把它们看作西,而是看作静止的状态去考察;不是把它们看作本质上变化的东西,而是看作永恒不变的东西;不本质上变化的东西,而是看作永恒不变的东西;不是从活的东西;不是看作本质上变化的东西,而是是从活的东西;不是看作本质上变化的东西,而是看作永恒不变的东西;不是看作活的东西,而是看看作永恒不变的东西;不是看作活的东西,而是看作死的东西。作死的东西。n n这种考察事物的方法被培根和洛克从自然科学中移这种考察事物的方法被培根和洛克从自然科学中移植到哲学中以后,就造成了最近几个世

25、纪所特有的植到哲学中以后,就造成了最近几个世纪所特有的局限性,即形而上学的思维方式。局限性,即形而上学的思维方式。” ” n n(马克思恩格斯选集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三卷第三卷P359P359,19951995年版)年版)3、全面观点与片面观点的对立n n道术方术n n庄子天下篇: “天下之治方术者多矣,皆以其有,为不可加矣。”n n“道术” 是全体,它“无所不在”,具有赅遍、兼备、无所不包的性质。n n 3、全面观点与片面观点的对立n n “ “天下大乱,贤圣不明,道德不一,天下多得一天下大乱,贤圣不明,道德不一,天下多得一察焉以自好,譬如耳目鼻口皆有所明,不能相通。察焉以自好,譬如耳目鼻口皆

26、有所明,不能相通。犹百家众技也,皆有所长,时有所用。犹百家众技也,皆有所长,时有所用。n n虽然,不该不徧,一曲之士也。一曲之士也。n n判天地之美,析万物之理,察古人之全,寡能备于天地之美,称神明之容。判天地之美,析万物之理,察古人之全,寡能备于天地之美,称神明之容。是故内圣外王之道,闇而不明,郁而不发道术将为天下裂。”n n秋水秋水:河伯见百川灌河,洪水涛涛,就欣然自:河伯见百川灌河,洪水涛涛,就欣然自喜,以为天下之美尽在己,喜,以为天下之美尽在己,” ”但当它顺流东行,到但当它顺流东行,到了北海,面东而望,见海水浩浩荡荡,无边无际,了北海,面东而望,见海水浩浩荡荡,无边无际,才知道自己的

27、渺小,觉得过去的自满真是才知道自己的渺小,觉得过去的自满真是“ “见笑于见笑于大方之家大方之家” ”,因此感叹不已,北海若(海神)便说:,因此感叹不已,北海若(海神)便说:你是从两崖间的大河中来,你是从两崖间的大河中来, “ “观于大海,乃知尔丑,观于大海,乃知尔丑,尔将可以语大理矣。尔将可以语大理矣。” ”天下之水莫大于海,万川归天下之水莫大于海,万川归之,不知何时止而不盈;不知何时已而不虚。之,不知何时止而不盈;不知何时已而不虚。n n假使河伯未见大海又该如何?假使河伯未见大海又该如何?n n我们该以平常心待万物。圣人凡心。我们该以平常心待万物。圣人凡心。n n知天外之天。不能:什么都敢说

28、,什么都敢做。知天外之天。不能:什么都敢说,什么都敢做。4对立的焦点和实质:是否承认矛盾n n联系、发展、全面观点与孤立、静止、片面观点联系、发展、全面观点与孤立、静止、片面观点的对立,相对于矛盾观点来说是浅层次的。的对立,相对于矛盾观点来说是浅层次的。n n11联系是矛盾着的事物的联系,还是毫不相干的联系是矛盾着的事物的联系,还是毫不相干的事物的联系?事物的联系?n n22发展是对立面的统一和斗争,新事物的产生和发展是对立面的统一和斗争,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还是数量的增减和场所的变更?旧事物的灭亡,还是数量的增减和场所的变更?n n33发展的动力是矛盾自身运动的结果,还是外因发展的动

29、力是矛盾自身运动的结果,还是外因的推动。这里都设计一个核心问题,承认不承认的推动。这里都设计一个核心问题,承认不承认矛盾。矛盾。n n(生产力(生产力生产关系;资本主义垂而不死)生产关系;资本主义垂而不死)二、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 联系观点与发展观点联系观点与发展观点n n(一)物质世界的普遍联系(一)物质世界的普遍联系n n联系,就是一切事物之间以及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n n联系的特点联系的特点:普遍性、客观性、多样性、条件性。(一)、物质世界的普遍联系n n1联系的普遍性和条件性。n n世界上一切事物都与周围其他事物有着这样或那世界上一切事物都与周围其他事物有着

30、这样或那样的联系。样的联系。n n每一事物内部的各个部分、要素之间是相互联系每一事物内部的各个部分、要素之间是相互联系的。的。n n世界是一个普遍联系的有机整体,其中没有一个世界是一个普遍联系的有机整体,其中没有一个事物是孤立存在的。事物是孤立存在的。n n注意:联系的普遍性是有条件的。注意:联系的普遍性是有条件的。注意:联系的普遍性是有条件的。注意:联系的普遍性是有条件的。n n联系和矛盾的关系。混沌学。联系和矛盾的关系。混沌学。联系和矛盾的关系。混沌学。联系和矛盾的关系。混沌学。n n一切以条件、地点和时间为转移。一切以条件、地点和时间为转移。一切以条件、地点和时间为转移。一切以条件、地点

31、和时间为转移。2、联系的客观性和多样性。n n(1)联系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n n自在事物的联系和人为事物的联系。n n二者都是客观的。人为事物的联系是人类实践的产物,尽管它们呈现着“人化”的特点,但它们的联系仍然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因为人为事物的联系只有通过实践这一客观的物质活动才能够形成,只有反映了客观的联系才具有真实性。2、联系的客观性和多样性。n n(1)、联系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n n亚里士多德说,只有那只活着的能工作的手才算是人的一个部分;假如是一只死手,那就不算是人的一个部分。n n马克思也说过,手并不是单独存在的,它只是整个具有极

32、其复杂的结构的机体的一个肢体。n n(2 2)联系呈现方式的多样性)联系呈现方式的多样性n n直接联系和间接联系n n内部联系和外部联系n n本质联系和非本质联系n n必然联系和偶然联系等。n(2 2)联系呈现方式的多样性)联系呈现方式的多样性n n五代著名画家五代著名画家黄筌黄筌黄筌黄筌曾奉皇帝之命,改吴道子画的曾奉皇帝之命,改吴道子画的“钟馗捉鬼钟馗捉鬼图图”,皇帝要求他把原画中钟馗用食指抉鬼眼改成用拇指。,皇帝要求他把原画中钟馗用食指抉鬼眼改成用拇指。黄筌研究数日后,把原画送还皇帝并说:吴道子所画钟馗,黄筌研究数日后,把原画送还皇帝并说:吴道子所画钟馗,一身之力俱在食指,不在拇指,以故不

33、敢改,若改动一个手一身之力俱在食指,不在拇指,以故不敢改,若改动一个手指,就要改全身、改全画。指,就要改全身、改全画。n n在实际生活中,人们往往容易认识那些直接的、表面的和眼在实际生活中,人们往往容易认识那些直接的、表面的和眼前的联系,而容易忽视那些间接的、本质的和长远的联系,前的联系,而容易忽视那些间接的、本质的和长远的联系,忽视事物之间相互联系的中间环节,因此,把握联系的多样忽视事物之间相互联系的中间环节,因此,把握联系的多样性,对于我们正确认识事物具有重要意义。远虑与近忧。性,对于我们正确认识事物具有重要意义。远虑与近忧。n n注意:物质世界的客观联系注意:物质世界的客观联系注意:物质

34、世界的客观联系注意:物质世界的客观联系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点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点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点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点(二)、物质世界的永恒发展 n n1 1、联系与发展的关系。、联系与发展的关系。n n沧海为什么会成为桑田?沧海为什么会成为桑田?。n n葛洪葛洪神仙传神仙传载:东汉桓帝时应道士王方平之载:东汉桓帝时应道士王方平之招,神仙麻姑降于蔡经家里,年方十八九岁的麻招,神仙麻姑降于蔡经家里,年方十八九岁的麻姑自称:姑自称:“吾已见东海三为桑田矣吾已见东海三为桑田矣”。n n成都平原,在距今成都平原,在距今 16 16 亿亿 7 7 千万年之间,曾千万年之间,曾经三次由沧海变为桑田。经三次

35、由沧海变为桑田。n n青藏高原,在距今青藏高原,在距今 2 2 亿年前也曾经是一片汪洋大亿年前也曾经是一片汪洋大海,只是到了最近海,只是到了最近 8 8 千万年以来,它才逐步上升千万年以来,它才逐步上升演化为高原地带。演化为高原地带。n n自然界之所以有沧海桑田的变化,是由物质世界的相互联系引起的。事物的相互联系构成了运动、变化和发展。n n就青藏高原的形成来说,其上升的外因是地球和太阳之间的互相吸引和排斥,其内因则是地球内部的塔里木板块和印度板块互相作用的结果。n n相互联系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相互作用运动、变化和发展。运动、变化和发展。n n恩格斯说:“相互作用是事物的真正终极原因。我们不能追

36、溯到比这个相互作用的认识更远的地方,因为正是在它背后没有什么要认识的了。” n n可见,就联系和发展的关系来说,是联系引起了发展。n n但是,联系怎样引起了发展呢?n n对立统一。2、发展是对立面的统一和斗争,是新事物的产生、旧事物的灭亡。n n(1)对立面的统一和斗争如何引起发展?)对立面的统一和斗争如何引起发展?n n列宁为什么会说下面这两句话:列宁为什么会说下面这两句话:列宁为什么会说下面这两句话:列宁为什么会说下面这两句话:n n第一、统一物之分为两部分以及对它的矛盾着的部分的认第一、统一物之分为两部分以及对它的矛盾着的部分的认第一、统一物之分为两部分以及对它的矛盾着的部分的认第一、统

37、一物之分为两部分以及对它的矛盾着的部分的认识,是辩证法的实质。(是辩证法的本质之一,是它的基识,是辩证法的实质。(是辩证法的本质之一,是它的基识,是辩证法的实质。(是辩证法的本质之一,是它的基识,是辩证法的实质。(是辩证法的本质之一,是它的基本特点和特征之一,甚至可以说是它的基本特点和特征。)本特点和特征之一,甚至可以说是它的基本特点和特征。)本特点和特征之一,甚至可以说是它的基本特点和特征。)本特点和特征之一,甚至可以说是它的基本特点和特征。)见见见见列宁选集列宁选集列宁选集列宁选集第第第第2 2 2 2卷卷卷卷556556556556,谈谈辩证法问题谈谈辩证法问题谈谈辩证法问题谈谈辩证法问

38、题。n n第二,可以把辩证法简要地归定为关于对立面的统一的学第二,可以把辩证法简要地归定为关于对立面的统一的学第二,可以把辩证法简要地归定为关于对立面的统一的学第二,可以把辩证法简要地归定为关于对立面的统一的学说。这样就会抓住辩证法的核心,可是这需要说明和发挥。说。这样就会抓住辩证法的核心,可是这需要说明和发挥。说。这样就会抓住辩证法的核心,可是这需要说明和发挥。说。这样就会抓住辩证法的核心,可是这需要说明和发挥。(辩证法的要素辩证法的要素辩证法的要素辩证法的要素,列宁选集,列宁选集,列宁选集,列宁选集2 2 2 2卷,第卷,第卷,第卷,第412412412412页)页)页)页)(2)对立面的

39、统一和斗争引起)对立面的统一和斗争引起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n n没有对里面的统一和斗争就不会有新事物没有对里面的统一和斗争就不会有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n n新事物是符合事物发展规律具有强大生命新事物是符合事物发展规律具有强大生命力的事物;旧事物是丧失了存在的必然性、力的事物;旧事物是丧失了存在的必然性、日趋灭亡的事物日趋灭亡的事物(2)发展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发展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n n判定新旧事物的标准:是否同客观规律相判定新旧事物的标准:是否同客观规律相符合,而不是形式的新旧、时间的先后、符合,而不是形式的新

40、旧、时间的先后、力量的强弱。力量的强弱。n n判断先进、落后的标准:是否同物质世界判断先进、落后的标准:是否同物质世界发展的方向和规律相符合。发展的方向和规律相符合。n n如果对立统一,就不会有缤纷秀丽的自然如果对立统一,就不会有缤纷秀丽的自然界,就不会有生生不息的人类社会,也不界,就不会有生生不息的人类社会,也不会有日新月异的现代科技。会有日新月异的现代科技。新旧交替何以必然新旧交替何以必然n nA A、新事物最终必然战胜旧事物,这是由新旧事物的本质、新事物最终必然战胜旧事物,这是由新旧事物的本质特点和发展的辩证本性决定的。新事物符合客观规律,代特点和发展的辩证本性决定的。新事物符合客观规律

41、,代表事物发展方向,具有强大生命力和远大前途的事物。新表事物发展方向,具有强大生命力和远大前途的事物。新事物有新的结构和功能,适应了新的环境;旧事物则相反,事物有新的结构和功能,适应了新的环境;旧事物则相反,旧事物违背事物发展的必然趋势,因而最终会走向灭亡。旧事物违背事物发展的必然趋势,因而最终会走向灭亡。n nB B、新事物是在旧事物的母胎中孕育产生,克服了旧事物、新事物是在旧事物的母胎中孕育产生,克服了旧事物中消极的、过时的和腐朽的东西,汲取了其中积极的、合中消极的、过时的和腐朽的东西,汲取了其中积极的、合理的因素,并增添了为旧事物所不能容纳的新内容,因而理的因素,并增添了为旧事物所不能容

42、纳的新内容,因而具有旧事物所无可比拟的优越性。具有旧事物所无可比拟的优越性。n nC C、在社会历史领域中,新事物符合历史发展的基本趋势,、在社会历史领域中,新事物符合历史发展的基本趋势,反映了社会进步的基本要求,符合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反映了社会进步的基本要求,符合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要求,得到了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要求,得到了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n n从学生到老师。四十五十而无闻焉!从学生到老师。四十五十而无闻焉!运动变化发展的区别n n运动和变化侧重于强调事物的状态乃至性质的改运动和变化侧重于强调事物的状态乃至性质的改运动和变化侧重于强调事物的状态乃至性质的改运动和变化侧重于强调事物

43、的状态乃至性质的改变。变。变。变。n n单纯的数量的增减,位置的变更,状态的重复和单纯的数量的增减,位置的变更,状态的重复和循环、进化和退化、上升和下降等,都是运动,循环、进化和退化、上升和下降等,都是运动,但不是变化。变化是事物根本性质的改变。但不是变化。变化是事物根本性质的改变。n n发展是一种运动变化,但并非任何运动变化都是发展是一种运动变化,但并非任何运动变化都是发展是一种运动变化,但并非任何运动变化都是发展是一种运动变化,但并非任何运动变化都是发展。只有积极向上的运动和变化才叫发展。发展。只有积极向上的运动和变化才叫发展。发展。只有积极向上的运动和变化才叫发展。发展。只有积极向上的运

44、动和变化才叫发展。世界是过程的集合体世界是过程的集合体n n既然发展是由对立面的统一和斗争引起了前进上升,这种前进和上升在历史领域表现为新事物产生旧事物灭亡,于是,恩格斯得出了结论:n n一个伟大的基本思想,即认为世界不是事物的集合体,而是过程的集合体!恩格斯恩格斯(马恩选集马恩选集马恩选集马恩选集第第第第4 4卷卷卷卷244244页)页)页)页)3、发展是一个过程:世界是过程的集合体n n(1)自然和社会的发展都是一个过程,都)自然和社会的发展都是一个过程,都没有终点,不存在尽善尽美的自然和社会没有终点,不存在尽善尽美的自然和社会状态。状态。n n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有对立面的统一和斗争引起的

45、。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有对立面的统一和斗争引起的。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有对立面的统一和斗争引起的。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有对立面的统一和斗争引起的。n n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n n新事物的发展总要经历一个由小到大、由不完善到比较完新事物的发展总要经历一个由小到大、由不完善到比较完善的发展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新事物本身不可避免地存善的发展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新事物本身不可避免地存在着一些弱点和不完善的地方,人们对新事物的认可也有在着一些弱点和不完善的地方,人们对新事

46、物的认可也有一个过程。而旧事物在开始时往往还比较强大,因而总是一个过程。而旧事物在开始时往往还比较强大,因而总是顽强抵抗和极力扼杀新事物,因此,新事物战胜旧事物不顽强抵抗和极力扼杀新事物,因此,新事物战胜旧事物不可能一蹴而就,必然经历一个漫长和曲折的过程。可能一蹴而就,必然经历一个漫长和曲折的过程。3、发展是一个过程:世界是过程的集合体n n(2)认识没有终点,一切认识都有局限。)认识没有终点,一切认识都有局限。 没有永恒真理。没有永恒真理。n n(3)一切对立只具有相对的意义。)一切对立只具有相对的意义。n n如,真理与谬误;必然与偶然。如,真理与谬误;必然与偶然。总总 结结n n唯物辩证法

47、有三种表述:唯物辩证法有三种表述:唯物辩证法有三种表述:唯物辩证法有三种表述:n n(1 1) “ “辩证法是关于普遍联系的科学。辩证法是关于普遍联系的科学。” ” (恩格(恩格斯斯总计划草案总计划草案,18781878年年8 8月)月)n n(2 2) “ “关于外部世界和人类思维运动的一般规关于外部世界和人类思维运动的一般规律的科学。律的科学。” ” (恩格斯恩格斯费尔巴哈论费尔巴哈论的表述,的表述,18881888年)年)n n“ “辩证法,即最完整深刻而无片面性弊病的关于辩证法,即最完整深刻而无片面性弊病的关于发展的学说。发展的学说。” ” (列宁的列宁的马克思主义的三个来源和三个组马克思主义的三个来源和三个组成部分成部分的表述,的表述,19131913年年3 3月)月)n n(3 3)、辩证法是关于物质世界)、辩证法是关于物质世界普遍联系的科学普遍联系的科学普遍联系的科学普遍联系的科学,也是关于物质世界也是关于物质世界永恒发展的科学永恒发展的科学永恒发展的科学永恒发展的科学。结结 论论 辩证法是关于矛盾着的事物的辩证法是关于矛盾着的事物的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的科学。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的科学。 谢谢! 祝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研究生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