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版 5年高考3年模拟)2019年高考语文 专题十三 实用类文本阅读课件.ppt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571527359 上传时间:2024-08-11 格式:PPT 页数:114 大小:1.2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苏版 5年高考3年模拟)2019年高考语文 专题十三 实用类文本阅读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14页
(江苏版 5年高考3年模拟)2019年高考语文 专题十三 实用类文本阅读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14页
(江苏版 5年高考3年模拟)2019年高考语文 专题十三 实用类文本阅读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14页
(江苏版 5年高考3年模拟)2019年高考语文 专题十三 实用类文本阅读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114页
(江苏版 5年高考3年模拟)2019年高考语文 专题十三 实用类文本阅读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1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江苏版 5年高考3年模拟)2019年高考语文 专题十三 实用类文本阅读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版 5年高考3年模拟)2019年高考语文 专题十三 实用类文本阅读课件.ppt(1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专题十三 实用类文本阅读高考语文高考语文(江苏省专用)一、(2009江苏,1517)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15分)画家黄永厚黄永厚生于1928年。小时候有一次发高烧,都被父母卷进芭蕉叶里了,但又活了过来,真是命大。命大,父母寄予厚望。有一回文庙祭孔,父亲分到一块从“牺牲”架上割下来的肉,拿回来先让永厚舔一下,再让大家享用。这成为永厚与传统文化的第一次亲密接触。哥哥黄永玉在厦门读书,念念不忘自己的弟弟,把钟爱的画册寄给永厚。好一个黄永厚,无师自通,在院子的大照壁上画起画来了,个子太小,索性爬上梯子高空作业。黄永厚十四岁时被抓了壮丁,因画了一幅诺曼底登陆就当上中尉,后来考上黄埔军校。风云变

2、幻,还没打仗,部队起义他又成了解放军。在部队里,他还是画画。1954年,考上中央美术学院,毕业后在广州画户外广告。命运多舛,1959年他又被迫离开广州,从此颠沛流离,过了二十多年的穷日子。直到1980年回到北京,做了自由画家,动荡的生活方告结束。五年高考A组 自主命题江苏卷题组多难的人生反而增加了黄永厚对生活的热爱,养成了他独特的生活态度,培育了他卓异的绘画风格。他视读书为第一生命,涉猎广泛。上了年纪后,更加关注社会人生。他说:“人不能在云里雾里活着,大事面前不敢表态,什么玩意儿,冷血!”但他又十分低调,深居简出,淡泊明志,尽人皆知。黄永厚几乎不办画展,不肯出书。一次范曾对他说:“我介绍你去日

3、本办画展吧,不过,你画李白就李白,画杜甫就杜甫,别扯远了。”黄永厚不肯削足适履,终于没去。他常把拿重金前来购画的人拒之门外,“不看画的人,给他画有什么用?”但又可以把画随便塞进一个信封,寄给熟悉的或是陌生的朋友。当前,靠市场确立自身价值的画家比比皆是,他对此不屑一顾。但他认为人各有志,不必非议。他的孤傲中,有一种顽固的自信。黄永厚的人物画独具一格,他笔下的魏晋人物,长发纷飞,衣裾飘扬,袒胸露腹,粗粝怪诞,一副孤高傲世的架势。了解黄永厚的人都说他画的是自己,刘海粟给他的条幅是“大丈夫不从流俗”。冰炭同炉,这就是黄永厚。1.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黄永厚幼时大病不死

4、、舌舔文庙祭品,与他日后成为画家没有直接联系,但这些记叙增加了文章的可读性。B.黄永厚认为没必要给不看画的人看画,所以最终没有接受范曾让他前往日本办画展的建议。C.黄永厚坚信自己创作的价值,但他对现在越来越多的画家靠市场确立自身价值的做法,也不作批评。D.黄永厚画的历史人物,不论是魏晋还是唐代,均独具一格,不从流俗,不求形似,重在表达自己的情怀。2.根据文章内容,概括形成黄永厚独特画风的主要因素。(6分)3.从全文看,黄永厚的“冰炭同炉”具体体现在哪些地方?(6分)一、1.答案答案B强加因果。“黄永厚认为没必要给不看画的人看画”,是对他“常把拿重金前来购画的人拒之门外”而言的;他没有接受范曾让

5、他前往日本办画展的建议,是因为他不肯为办画展而改变自己的艺术风格,“不肯削足适履”。2.答案答案对绘画艺术的毕生追求和热爱;丰富、传奇、坎坷的人生经历;涉猎广泛的阅读;对社会人生的关注与思考;独特的生活态度。解析解析原文第二、三段交代了形成黄永厚独特画风的主要因素。第二段介绍了他多难的人生、与绘画有不解之缘和对绘画的终生挚爱,第三段的信息更是集中(前三句)而明确。在此基础上还要加以整合。3.答案答案既关注现实、褒贬是非,又淡泊宁静、低调处世;对懂画的朋友慷慨相赠而把重金购画者拒于门外;将自己对现实人生的态度借历史人物的孤高傲世表达出来。解析解析回答本题,首先要正确理解“冰炭同炉”的含义,即人物

6、性格中矛盾对立的方面;其次要善于抓住文章三、四段那些用“但”表示转折关系的语句,找到对立的两面;最后进行概括整理。二、(2008江苏,1619)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18分)晚清学人杨守敬杨守敬(18391915),湖北宜都人。少年时代聪明好学,刻苦用功。青年时代有两件事对他影响很大:19岁时,听谭大勋讲授汪中的述学,开始接触乾嘉考据之学;20岁那年,偶然得见清人六严缩摹的舆地图,便借来临摹,这成为他研究历史地理学的开端。杨守敬曾经热衷科举,25岁起先后六次赴京参加会试。虽然名落孙山,但因此结识了许多名流学人,大大拓展了学术视野。42岁时,他作为清政府外交官的随员前往日本,这成为他学术

7、生涯的转折点。在日本四年,他搜访阙佚,爬罗剔抉,收集到我国大量的古籍珍本,并将它们影印摹刻为留真谱。日本人森立之所撰的清客笔话,翔实记载了他在日本访书之事,杨守敬自己也写了日本访书志。清政府出使日本大臣黎庶昌也搜集了许多稀见珍本和国内久已绝迹的古籍残本,与杨守敬志趣相投。因此,当黎庶昌有了编纂古逸丛书的设想时,立即决定请他主持校勘。古逸丛书在日本刊印后,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他还擅长书法,对书法理论也很有研究,在日本影响巨大,被尊为“日本书道现代化之父”。从日本回国的第二年,年已48岁的杨守敬第七次参加会试,仍以失败告终,从此绝意科举,专注学问。杨守敬博览群书,潜心研究,在舆地、版本、目录、金石、

8、小学、经学、辑佚等学术领域都取得了很大的成绩,留下的著作就有83种。在杨守敬的学术研究中,舆地学的成就最为突出。他编撰了舆地学著作20多种,这些论著几乎涵盖了中国传统地理学的各个方面,充分展示了他的杰出才华。杨守敬的学术代表作是完成于1904年的水经注疏。明清以来,水经注研究成果很多。杨守敬的这部著作具有全面总结的性质。他对水经注中所记载的1200多条水道进行了详尽的考证;对征引的故实都一一注明出处;对清代学者全祖望、戴震等人的校释也多有订正。杨守敬既有坚实的考据学基础,又运用了当时地理学的新知识,所以在水经注研究中有所突破,有所创新。杨守敬还编制了古今对照的水经注图,图文互证,相得益彰。1.

9、下列关于杨守敬日本之行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杨守敬的书法艺术和书法理论研究影响很大,他被尊为“日本书道现代化之父”。B.杨守敬在日本访书之事被日本人森立之记载在清客笔话中。C.杨守敬校勘古逸丛书,体现了他在版本、目录等方面的学术造诣。D.杨守敬搜访阙佚,收集到我国的古籍珍本留真谱,并将它影印摹刻。2.下列有关杨守敬舆地学研究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杨守敬的水经注疏,是在全面总结明清两代水经注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完成的。B.运用当时地理学的新知识,是杨守敬水经注研究取得成功的基础。C.在杨守敬留下的83种著作中,有一部分是中国传统地理学方面的研究成果。D.杨守敬对水经注

10、记载的1200多条水道进行了详尽考证,还编制了水经注图。3.从文中看,哪几件事对杨守敬的学术生涯产生了重要影响?(6分)4.根据文章内容,请概括杨守敬取得多方面学术成就的原因。(6分)二、1.答案答案D由第二段“收集到我国大量的古籍珍本,并将它们影印摹刻为留真谱”一句可知,D项内容明显与原文不符。2.答案答案B从第四段“杨守敬既有坚实的考据学基础,又运用了当时地理学的新知识,所以”一句可知,他取得成功的基础应是“考据学”。3.答案答案(1)青年时代接触考据学,临摹舆地图。(2)赴京参加会试,结识了许多名流学人。(3)在日本搜访典籍,校勘珍本。(4)第七次会试失败后,绝意科举,专注学问。解析解析

11、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章信息的能力。第(1)条可从第一段中归纳,第(2)(3)条可从第二段中归纳,第(4)条可从第三段首句中摘录。4.答案答案(1)好学精神:聪明好学,刻苦用功,博览群书。(2)治学方法得当:既有考据学的基础,又能吸收新知识;既能吸收前人研究成果,又不盲从。(3)广泛交游,视野开阔:结识名流学人,游学日本,多方涉猎。解析解析本题考查归纳内容要点的能力,应从不同角度分条概述。第(1)条可从第一段和第三段中归纳,第(2)条可从第四段中归纳,第(3)条可从第二段中归纳。一、(2018课标全国,79)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12分)材料一:日前,中国科学院在京召开新闻发布会对外宣布,

12、“墨子号”量子科学实验卫星提前并圆满实现全部既定科学目标,为我国在未来继续引领世界量子通信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通信安全是国家信息安全和人类经济社会生活的基本需求。千百年来,人们对于通信安全的追求从未停止。然而,基于计算复杂性的传统加密技术,在原理上存在着被破译的可能性。随着数学和计算能力的不断提升,经典密码被破译的可能性与日俱增。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潘建伟教授说:“通过量子通信可以解决这个问题。把量子物理与信息技术相结合,利用量子调控技术,用一种革命性的方式对信息进行编码、存储、传输和操纵,从而在确保信息安全、提高运算速度、提升测量精度等方面突破经典信息技术的瓶颈。”量子通信主要研究内容包括量子

13、密钥分发和量子隐形传态。量子密钥分发通过量子态的传输,使遥远两地的用户可以共享无条件安全的密钥,利用该密钥对信息进行一次一密的严格加密。这是目前人类唯一已知的不可窃听、不可破译的无条件安全的通信方式。量子通信的B组 统一命题、省(区、市)卷题组另一重要内容量子隐形传态,是利用量子纠缠特性,将物质的未知量子态精确传送到遥远地点,而不用传送物质本身,通过隐形传输实现信息传递。(摘编自吴月辉“墨子号”,抢占量子科技创新制高点,人民日报2017年8月10日)材料二:潘建伟的导师安东蔡林格说,潘建伟的团队在量子互联网的发展方面冲到了领先地位。量子互联网是由卫星和地面设备构成的能够在全球范围分享量子信息的

14、网络。这将使不可破解的全球加密通信成为可能,同时也使我们可以开展一些新的控制远距离量子联系的实验。目前,潘建伟的团队计划发射第二颗卫星,他们还在中国的天宫二号空间站上进行着一项太空量子实验。潘建伟说,未来五年“还会取得很多精彩的成果,一个新的时代已经到来”。潘建伟是一个有着无穷热情的乐观主义者。他低调地表达了自己的信心,称中国政府将会支持下一个宏伟计划一项投资20亿美元的量子通信、量子计量和量子计算的五年计划,与此形成对照的是欧洲2016年宣布的旗舰项目,投资额为12亿美元。(摘编自伊丽莎白吉布尼一位把量子通信带到太空又带回地球的物理学家,自然2017年12月)材料三:日本读卖新闻5月2日报道

15、:中国实验设施瞄准一流(记者:莳田一彦、船越翔)在中国南部广东省东莞市郊外的丘陵地带,中国刚刚建成了大型实验设施“中国散裂中子源”。该实验设施建设费用达到23亿元人民币,3月正式投入运行。中国是继美国、英国、日本之后第四个拥有同样设施的国家。日本的J-PARC加速器设施中心主任齐藤直人说:“虽然日本在技术和经验上领先,但中国发展得实在太快,亚洲的中心正在从日本向中国转移。”中国推进的这类大型工程还有很多。3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开幕。政协委员潘建伟被媒体记者团团围住。潘建伟是利用2016年发射的“墨子号”人造卫星进行量子通信研究的研究团队负责人,其团队2017年以后相继发布了多项世界首创的实

16、验成果。潘建伟今年当选美国时代杂志“全球百大最具影响力人物”。使用人造卫星的实验要耗费巨额资金,欧洲和日本还在犹豫不决。日本的研究人员认为,“在基础科学领域,中国正在踏入他国难以涉足的领域,领先世界”。(摘编自参考消息2018年5月7日)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量子通信把量子物理与信息技术结合起来,利用量子调控技术,对信息进行编码、存储、传输和操纵,可以有效解决经典密码被破译的问题。B.潘建伟研究团队在天宫二号空间站上进行太空量子实验,并计划发射“墨子号”后的第二颗卫星,他对未来五年会取得更多成果充满信心。C.中国继美国、英国、日本之后成为第四个拥有散裂中子

17、源设施的国家,有些日本科学家有了危机感,认为亚洲的中心正逐渐向中国转移。D.在基础科学研究领域,比如使用人造卫星开展科学实验,需要耗费巨额资金,欧洲和日本都还在犹豫不决,因而尚未涉足这些领域。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利用“墨子号”科学实验卫星研究量子密钥分发和量子隐形传态的量子通信技术,对国家信息安全和人类经济社会生活具有重要意义。B.量子密钥分发是通过量子态的传输,使双方共享无条件安全的量子密钥,对信息进行一次一密的严格加密,从而确保信息传递绝对安全。C.考虑到千百年来人们对于通信安全的追求从未停止,市场潜力巨大,中国和欧洲都投入巨额资金,首要目的是

18、抢占尽可能多的市场份额。D.材料二和材料三中,国外媒体对我国量子通信技术研究的相关情况进行了报道,认为中国无论是投资力度还是研究水平都处于世界领先地位。3.以上三则材料中,人民日报自然读卖新闻报道的侧重点有什么不同?为什么?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6分)一、1.答案答案D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A.对应信息在材料一第二段潘建伟教授的那段话中,该项表述正确。B.对应信息在材料二第一段中,该项表述正确。C.对应信息在材料三中,该项表述正确。D.“因而尚未涉足这些领域”于文无据。易错警示易错警示非连续性文本阅读选择题的设误方式非连续性文本阅读选择题的设误方式同其他现代文阅读选择题的设误方式基

19、本相同,都是从张冠李戴、无中生有、以偏概全、因果混乱、混淆是非、混淆时态、曲解文意、武断绝对等角度设“陷阱”。2.答案答案C本题考查概括分析文本内容的能力。A.对应信息在材料一中,“通信安全是国家信息安全和人类经济社会生活的基本需求。千百年来,人们对于通信安全的追求从未停止”“(量子通信)是目前人类唯一已知的不可窃听、不可破译的无条件安全的通信方式”,可见该项“对国家信息安全和人类经济社会生活具有重要意义”表述正确。B.对应信息在材料一中,“量子密钥分发通过量子态的传输,使遥远两地的用户可以共享无条件安全的密钥,利用该密钥对信息进行一次一密的严格加密。这是目前人类唯一已知的不可窃听、不可破译的

20、无条件安全的通信方式”,可见该项表述正确。C.“首要目的是抢占尽可能多的市场份额”于文无据。D.材料二中说,“中国政府将会支持下一个宏伟计划一项投资20亿美元的量子通信、量子计量和量子计算的五年计划”;材料三中说,潘建伟团队“2017年以后相继发布了多项世界首创的实验成果”“中国正在踏入他国难以涉足的领域,领先世界”。可见该项表述正确。解题步骤解题步骤非连续性文本阅读选择题解题三步法第一步,选项“切片”,标关键词。第二步,回归原文,找对应点。第三步,两相比对,确定正误。3.答案第一问:人民日报侧重介绍我国在量子通信研究方面的巨大成就,彰显中国速度与中国创造;自然杂志侧重介绍潘建伟研究团队在量子

21、通信领域的贡献,强调个人能力和经费投入;读卖新闻以“墨子号”为例,侧重介绍中国实验设施先进,突出投入之大和发展之快给日本带来压力。第二问:三家媒体的定位和出发点不同,因此对同一事件报道的侧重点不同。解析解析本题考查比较分析的能力。人民日报是我国官方主流新闻媒体,关注的是中国日新月异的变化和举世瞩目的成就;自然着重报道自然科学方面的新闻;读卖新闻是日本的报纸,着重从日本的视角来解读新闻。三家媒体的定位和出发点不同,对新闻的报道侧重点就会不同。解题步骤解题步骤解答比较材料异同题三步法二、(2018课标全国,79)阅读下面的材料,回答问题。(12分)材料一: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知识产权是加快动

22、能转换、结构优化的重要支撑。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要顺利跨越这个关口,就必须激发出创新这个第一动力,走创新驱动发展道路;就必须“倡导创新文化,强化知识产权创造、保护、运用”。我们要进一步发挥好知识产权的技术供给和制度供给的双重作用,通过加强知识产权的创造和运用,不断为实体经济发展注入新动力;通过强化知识产权保护,推动构建更加公平公正、开放透明的市场环境。(摘编自社论播撒创新种子,守护创新中国写在2018年全国知识产权宣传周活动启动之际,中国知识产权报2018年4月20日)20112016年遭遇过专利侵权的比例(单位:%)(摘编自国

23、家知识产权局知识产权发展研究中心2017年中国专利调查报告)材料三:继山东理工大学、同济大学等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相继取得突破后,近日,中南大学冶金与环境学院科研团队的“电化学脱嵌法从盐湖卤水提锂”技术专利,成功转让给一家科技公司,许可使用费超过1亿元。双方将共同组建平台公司,由平台公司具体负责专利的产业化。长期以来,我国高校科研创新工作偏重基础理论研究,拥有深厚研发创新能力的科研人才未能将智力材料二:资源转化成市场价值。根据市场发展趋势探寻科技创新方向、不断更新升级科技创新思路,正是提升专利质量、实现专利市场价值的核心之义。2015年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打破高校科技成果转化藩篱

24、,鼓励高校对持有的科研成果采取转让、许可等方式进行转移转化,对高校以实践为导向的科技创新产生了巨大的推动作用。(摘编自王康等创新为市场,转化显效益,中国知识产权报2017年9月29日)材料四:在科技成果转化的实际过程中,高校普遍遇到了一些障碍。首先,科技成果与企业需求脱钩的矛盾长期存在。大学科研工作与企业技术创新在目标、路径、组织方式、评价标准及环境要求等方面存在着很大的差别,因此高校的成果很难直接转化成适应市场需求的新产品和新技术。其次,成果转化的机制不畅。高校传统体系是为了适应学术研究和人才培养而设计制订的,对于科技成果转化、产学研合作等社会服务方面的需求,现有体系在机构设置、管理制度、激

25、励机制等方面匹配性不足。(摘编自胡罡等地方研究院: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模式新探索)1.下列对材料二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2011到2013年,科研单位遭遇侵权的比例由25.3%下降到13.4%,降幅较为明显,但2014年有微小回升,2015年则回落至8.4%。B.2015年企业和高校遭遇侵权的比例较之以往四年有所提高,总体侵权比例也略有反弹;而2016年各项侵权比例均呈下降态势,总体遭遇侵权比例为10.7%。C.2012至2016年间,比例一直下降的仅有个人遭遇侵权这一项,企业、高校、科研单位以及总体这四项数据,均有回升的现象发生。D.专利侵权总体比例的下降,一定程度

26、上体现了我国知识产权保护工作所取得的成效,当然,我国专利数量的快速增长也可能在一定程度上拉低专利侵权的比例。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A.只有大力倡导创新文化,提高全社会的创新意识,增加知识产权的技术供给,才能够形成全民尊重知识、诚信守法的社会风尚。B.根据市场发展趋势判断科技创新方向,充分考虑、合理安排成果转化中企业方的利益诉求,这样才能体现出大学科研工作的价值。C.随着高校的科研团队与企业共同合作的创新路径日益受到重视,一些科技成果正被逐渐转化为可以实现市场价值的高质量专利。D.高校在科研工作和人才培养的管理制度、评价标准等方面的不足,导致科研成果无法直接

27、转化成适应市场需求的新技术和新产品。3.促进高校科技成果转化需要哪些相关方协作?简述各方所起的作用。(6分)二、1.答案答案B本题考查理解图表的能力。A.先确定主体科研单位,确定范围2011到2013年,再依次对应数值,可知此项正确。B.“2015年企业和高校遭遇侵权的比例较之以往四年有所提高”错。据图表可知,2015年企业和高校遭遇侵权的比例较2011年和2012年降低了。C.抓住选项中的关键词“仅有”“回升”对应图表查看,可知此项正确。D.先观察图表内容,再分析选项的推断是否合理。此项正确。方法技巧方法技巧解答图表题“三不要”(1)不要漏掉任何细节,树立每一个信息都有它存在的作用的意识。(

28、2)不要机械地照搬照抄,有些内容是针对原文的推断或预测,不可盲目判错。(3)不要孤立割裂,可借助其他几则材料的信息来理解图表。2.答案答案C本题考查概括分析材料内容的能力。A.“增加知识产权的技术供给”理解片面,据材料一的“我们要进一步发挥好知识产权的技术供给和制度供给的双重作用”,可知选项概括不全面。B.“这样才能体现出大学科研工作的价值”错,大学科研工作的价值并不只体现在它的市场价值上。C.筛选材料三中的关键信息,如“山东理工大学、同济大学等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相继取得突破”,据此可知此项正确。D.“导致科研成果无法直接转化”说法错误,材料四中的原句为“很难直接转化”。3.答案答案相关方:高校

29、;企业;政府。作用:高校拥有丰富的人才和知识储备,较强的研究和开发能力,是相关科技成果的创造者和提供方;企业是科技成果的需求方,可以提供较为充裕的转化资金;政府具有较强的组织调控能力,可以创造良好的转化环境,给科技成果转化提供坚实的政策动力。解析解析本题考查对文本内容的分析综合能力。综合四则材料,分别概括。材料一、二主要讲知识产权对于创新的意义以及侵权情况;材料三主要讲科技成果转化的正面事例,其中提到2015年修订的法律;材料四主要讲科技成果转化的障碍。可确定相关方为高校、企业、政府,依次概括其作用,注意要将具体作用加以概括,不能只是对内容的简单罗列。疑难突破疑难突破实用类文本简答题“三突破”

30、突破一,全面准确,避免偏漏。需要通读相关材料,确定区间,宁宽勿窄,逐步缩小范围。突破二,完全针对,仔细审读题干,对应问题来回答。突破三,语言精练,依次梳理有关信息,分条概括,再将相同的条目压缩,用更精练的语言加以表述。尽量使用理论性强的概念表述。三、(2018课标全国,79)阅读下面的材料,回答问题。(12分)材料一:2015年是“十二五”规划的收官之年,也是调研、制定“十三五”规划的关键一年。2015年,图书出版业取得了诸多重要突破,政府部门出台的多项政策、举措更加有力;图书出版产业规模持续扩大,发展潜力持续显现。曾一度遭到电子商务冲击的实体书店,近一年来,伴随全民阅读的推广开始逆袭。全国各

31、地新建或改造了一批大型书城,这些大型书城注重“体验”和“服务”,引入亲子阅读、创意生活、数字体验、咖啡餐饮等多元业态,逐步向文化购物中心转型,赋予了实体书店新的生命力。2015年,“互联网+”成为产业发展的新趋势,传统出版业转型升级及其与新兴媒体的融合是新时代下出版业发展的必由之路。在2014年出台的关于推动新闻出版业数字化转型升级的指导意见的基础上,出版社积极打造自身的数字出版平台,纷纷成立数字出版部门,专门负责数字出版相关工作。诸多新改变和新方法让出版与市场的距离更近,如众筹出版、微店卖书及微博、微信营销,改变后的赢利模式也让出版的效率变得更高。摘编自陈敏利图书出版业品牌报告(2016)材

32、料二:图120102015年实体店渠道市场码洋规模及年度增长率比较图220102015年网店渠道市场码洋规模比较(摘自杨伟2015年中国图书零售市场发展)材料三:由于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原有的图书出版业发生了很大的改变。借助互联网的优势,图书出版可以实现内容的快速传播,并且不会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比如电子图书的开发,网上书店的建立,这些新的形式扩大了图书出版的影响范围。图书出版业的信息获取方式也会发生改变,面对互联网上的海量信息,对信息的筛选、分类和加工处理会成为图书出版业新的功能。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图书出版的目的是要获得利润。但是在互联网条件下,许多图书资源可以免费获得,因为互联网改变了传统出

33、版业的营销模式,图书出版业需要从其他方面获得利润的增长。图书具有的版权是图书出版业实现利润的基础,在图书版权原有的营销模式中,版权价值仅局限于版权的转让。而在互联网条件下,版权的范围不再局限于文字,版权可以扩大到视频、游戏等多个不同的领域,可以间接产生更多的利润。互联网还能够成为图书传播的平台,让图书在传播过程中实现增值,比如在互联网传播中可以加载商业广告,产生巨大的效益。(摘编自顾丽萍试析“互联网+”时代的图书出版)1.下列对材料二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2015年,中国图书零售市场主要有实体书店和网店两大渠道,其中实体书店渠道市场码洋规模达到344亿元,网店渠道

34、达到280亿元。B.实体书店渠道市场码洋规模2014年实现了3.94%的年度增长率,2015年市场码洋规模继续保持增长,年度增长率达到0.29%。C.20102015年,网店渠道市场码洋规模保持高速增长,可见,目前国内图书零售市场当中,网络销售是图书出版业赢利的重要方式。D.实体书店在经历了20102015年“增速下降负增长销售回暖”的过程之后,其市场码洋规模与年度增长率也将趋于平稳。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A.图书出版产业的发展与繁荣离不开政策支持,“十二五”期间诸多法律法规与政策的及时出台,为实体书店和网店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环境。B.全国各地新建或改造的

35、大型书城正逐步向文化购物中心转型,这表明实体书店向多元化的经营方式转变,其业态已经成为一种主流。C.各类出版社为加快产业升级,纷纷借助已有的数字出版部门,实现网络技术和图书出版的融合发展,这拉近了出版业与市场的距离。D.由于互联网的快速发展,电子图书的销售、图书版权产生的间接利润、图书作为传播平台产生的广告效益等都会给图书出版业带来新的增值。3.在“互联网+”的影响下,图书出版业发生了哪些转变?请简要概括说明。(6分)三、1.答案答案D本题考查理解并分析图表的能力。A.据图1、图2中2015年相关渠道的市场码洋数据可知,此项正确。B.据图1中2014年与2015年的年度增长率可知,此项正确。C

36、.据图2可知,网络销售市场码洋规模逐年递增,可见是逐年赢利;据图1可知,实体店虽然总数较大,但市场码洋规模增幅不大。故此项正确。D.“增速下降负增长销售回暖”这一过程是20112014年实体店年度增长率情况;“年度增长率也将趋于平稳”说法有误,据图1可知,20102015年波动较大,无法以此预测未来是否将趋于平稳。2.答案答案A本题考查分析概括文本内容的能力。A.对应信息为材料一第一段“政府部门出台的多项政策、举措更加有力”,正确。B.“其业态已经成为一种主流”说法错误,于文无据。原文只是说这种多元业态“逐步向文化购物中心转型,赋予了实体书店新的生命力”。C.“借助已有的数字出版部门”说法错误

37、。据材料一原文“出版社积极打造自身的数字出版平台,纷纷成立数字出版部门”可知,“数字出版部门”并不是“已有的”。D.“图书作为传播平台产生的广告效益”理解错误。据材料三原文“互联网还能够成为图书传播的平台加载商业广告,产生巨大的效益”可知,“图书作为传播平台”应当改为“互联网作为传播平台”。解题步骤解题步骤分析概括题“三步骤”3.答案答案开始数字化转型,并与新兴媒体融合;营销模式多元化,赢利模式多样化;图书的传播速度加快,信息获取方式也发生转变。解析解析本题考查概括文章内容的能力。答题区间在材料一第二段和材料三。材料一,关键句“传统出版业转型升级及其与新兴媒体的融合是必由之路”“诸多新改变和新

38、方法微博、微信营销,改变后的赢利模式也让出版的效率变得更高”;材料三,关键点“快速传播”“信息获取方式也会发生改变”。据以上信息概括即可。四、(2018浙江,79)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10分)材料一:我很高兴发现一群和我一样喜欢自然的孩子,但聊着聊着就发现他们中有一半人最喜欢的是在自然里骑车。有个男孩说:“我和爸爸在沙漠里骑车,基本上都不走大路。我爸爸和越野车们赛车。他说就算走大路去沙漠也很好玩,因为还是可以看到动物,而且和汽车比赛很有趣。”还有个男孩说:“我们每年8月都去犹他州,我妈妈的朋友有3辆全地形车。我们骑着好玩,但最主要是晚上看鹿啊臭鼬啊之类的动物。你要是把鱼的内脏丢在外面,

39、晚上出去就能看到5头黑熊。太好玩了!”第三个男孩说:“我们每周末都去沙漠,他们那儿有比赛。有个小山没人去,因为上面都是石头,所以我们把它改造了一下,上山后可以跳下去,我们在那儿看到蛇洞和蛇了。热的时候我们就出去找蜥蜴。”还有一个女孩天真地补充说:“我爸爸有辆四轮驱动的卡车,我们去沙漠,不去自然之类的地方。”(摘编自理查德洛夫著,郝冰等译林间最后的小孩拯救自然缺失症儿童)(资料来源于刘正源等著中国自然教育行业发展现状)注其他,指机构一类的特殊群体,如政府机构等。自然教育,指以有吸引力的方式,让人们在自然中体验、学习关于自然的知识,建立与自然的联结,树立生态的世界观。材料三:去爱非人类的生物,其实

40、并不太困难,只要多了解它们就不难办到。这种能力,甚至是这种倾材料二:向,可能都是人类的本能之一。这种现象被称为“亲生命性”,是一种与生俱来、特别关注生命以及类似的生命形式的倾向,有时甚至会想与它们进行情感交流。人类能够很敏锐地分辨出生命与无生命。我们认为其他生物是新奇、多样的。未知的生物,不论生活在深海、原始林,还是遥远的深山中,都会令我们觉得兴奋。其他星球上可能有生物的想法,也总是吸引着我们。恐龙更是人们心目中生物多样性消失的象征。在美国,参观动物园的人数要超过职业运动比赛的观众数。而在华盛顿的国家动物园,最受欢迎的是昆虫馆,因为这儿展示的物种最新奇,样式也最多。(摘编自爱德华威尔逊著,杨玉

41、龄译生命的未来)材料四:与亲生命性相对的是生物恐惧症。和亲生命性一样,这些生物恐惧症也是通过学习而获得的。恐惧的强度会因个人的遗传与经历差异而有所不同。最轻微的症状只是稍微厌恶,或感觉不安。但严重的案例,可能就是标准的临床恐惧症,激发交感神经系统,造成恐慌、恶心以及冒冷汗。这种根植于天性里的生物恐惧感,随时准备为危险源所激发,而危险源就是人类进化过程中,在自然界中所遭遇到的危险,包括高度、密闭空间、湍急的水流、蛇、狼、老鼠、蝙蝠、蜘蛛以及鲜血,却不包括刀子、磨损的电线、汽车以及枪支,虽然它们比起古代的危险源,更具杀伤力,但在进化历史上还是太过近代,不足以形成可遗传的天性。(来源同材料三)1.下

42、列对材料中“亲生命性”和“生物恐惧症”的相关理解,正确的一项是(3分)()A.人类生来就可能有对生物的爱和恐惧,天生就能与自然界的生物进行感情交流。B.人类生来就有对生物的爱和恐惧,随时都会因自然危险源而激发生物恐惧症。C.人类对生物的恐惧是与生俱来的本能,我们的遗传基因里便具有对生物爱的反应能力。D.人类对生物的爱可能是与生俱来的本能,我们对生物恐惧的反应是通过学习而获得的。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喜欢自然的孩子中有一半喜欢在自然里骑车,这种自然体验符合儿童天性,有利于他们形成亲近自然、热爱生命的意识。B.从当前我国自然教育的受众群体特征看,值得注意

43、的是,政府和公司占比较小,二者是自然教育行业很大的潜在市场。C.在美国,去动物园参观的游客比去体育场馆看职业运动比赛的观众多,这一事实是人类“亲生命性”的证据之一。D.人对高度、密闭空间、湍急水流的恐惧,跟他具备的知识有关,也可能跟他的经历有关,还可能跟人类基因有关。3.根据上述材料,概括出重视自然教育必要性的事实和理论依据。(4分)(1)事实依据:(2分)(2)理论依据:(2分)四、1.答案答案D本题考查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的能力。本题的答题区间在材料三和材料四中。A项“天生就能与自然界的生物进行感情交流”错,材料三中原文有“有时甚至会想与它们进行情感交流”。B项“人类生来就有对生物的爱和

44、恐惧”错,C项“人类对生物的恐惧是与生俱来的本能”错,材料四中原文有“这些生物恐惧症也是通过学习而获得的”,所以B、C两项错误。D项正确,材料三中有“这种能力,甚至是这种倾向,可能都是人类的本能之一”,材料四中有“这些生物恐惧症也是通过学习而获得的”。2.答案答案A本题考查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本题要求选“不正确的”,A项答题区间在材料一中,由原文“我很高兴发现在自然里骑车”可知A项扩大范围,并不是喜欢自然的孩子就有一半喜欢在自然里骑车,这只是“我”发现的一部分人而已。B项答题区间在材料二中,读图可知,政府、公司和中老年人占比较小,都有很大的潜在市场。C项答题区间在材料三中,由原文“在美国,参观

45、动物园的人数要超过职业运动比赛的观众数”这一例子和“亲生命性”这种现象的关系可知,C项正确。D项答题区间在材料四中,这些都是古代的危险源,因而D项的观点是正确的。3.答案答案(1)没有接受完整的自然教育,会在自然活动中妨害生物。自然教育主要集中在儿童和亲子方面,受众群体单一。(2)人类具有与生俱来的“亲生命性”,也有根植于天性里的生物恐惧感。自然教育能够引导人们热爱自然,保护自然,正确应对自然界的危险。解析解析本题考查分析文章结构,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题目为“概括出重视自然教育必要性的事实和理论依据”,事实依据主要在材料一和材料二中,材料一的事实是用来说明对自然的喜欢不完美;材料二的事实说明自

46、然教育受众群体中儿童和亲子所占比例太大。理论依据在材料三和四中。材料三理论强调“亲生命性”与生俱来。材料四讲述生物恐惧症产生的原因。五、(2017课标全国,79)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12分)材料一:2011年1月1日8点整,中央电视台纪录频道正式开播,信号覆盖全球。作为中国第一个国家级的专业纪录片频道,也是第一个从开播之始就面向全球采用双语播出的频道,它向世人亮出了拥有人文精神的中国影像。央视纪录频道在内容编排上进行了详细的规划,主要呈现四大主体内容、六大主题时段的播出特点,以期达到规模化的播出效应。央视纪录频道同时采用国际纪录片频道的通行方式,淡化栏目概念,强化大时段编排,以主题化、

47、系列化和播出季的方式,提升自身的影响力和美誉度。(摘编自杨玉洁等真实聚焦:20102011中国纪录片频道运营与纪录片产业发展纪录)2011年中央电视台纪录频道在71个大中城市的观众构成和集中度(资料来源于中国广视索福瑞媒介研究)材料二:注观众构成反映的是收视人群的构成,回答了“谁在看该频道”的问题。集中度是目标观众收视率与总体观众收视率的比值,表示的是目标观众相对于总体观众的收视集中程度,能够回答“谁更喜欢收看这个频道”的问题;集中度的比值大于100%,表示该类目标观众的收视倾向高于平均水平。材料三:在制播运营模式方面,央视纪录频道实行的是频道化运营模式。央视是纪录片的主要制作基地,制作出的精

48、品节目数量众多。当然,频道化运营模式也有其自身的劣势,劣势在于频道可以调动的资源非常有限,其融资渠道、产品设计、人财物资源调度都会受到种种限制。央视纪录频道目前正积极推进制播分离模式,节目制作以社会招标、联合制作、购买作为主要方式,并辅以自制精品,为建立较为健全的制作管理模式做好准备。摘编自张同道等2011年国家纪录片频道发展报告(下)材料四:总部位于美国首都华盛顿的国家地理频道是一个全球性的付费有线电视网。目前,国家地理频道已经以34种语言转播至全球166个国家和地区逾2亿9千万用户。作为一个纯纪录片频道能够取得如此卓越的成就,除了高质量、高观赏性的节目内容之外,与其频道自身的制播运营模式是

49、分不开的。其制播运营模式如下:有线电视系统是在地方政府的批准下由有线电视系统运营商投资建立的,有线电视系统直接面向订户收取费用。有线电视系统运营商是指拥有并运营有线电视系统的企业实体。有线电视节目提供商为有线电视系统运营商提供节目。具体到国家地理频道而言,美国国家地理电视公司以及其他渠道承担提供片源的任务;国家地理频道承担的是节目制作等任务,即让来自国家地理电视公司等渠道的单个的片源变成有机结合的整体,适于在电视上播放;康卡斯特电信公司作为有线电视系统运营商,则承担把电视信号传送到千家万户的电视机上的技术性播出任务。(摘编自楚蕙萍多元延伸,有机互动美国国家地理频道运营模式初探)1.下列对材料相

50、关内容的梳理,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中央电视台纪录频道四大主体内容六大主题时段达到规模化的播出效应B.中央电视台纪录频道以央视自制为主节目品质有保障C.美国有线电视节目提供商有线电视系统运营商有线电视频系统D.美国国家地理电视公司国家地理频道电视观众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两项是(5分)()A.中央电视台纪录频道在内容编排上进行了认真详细的规划,以期将来能够呈现出主题化、系列化的节目播出方式。B.根据材料二中性别、年龄、学历这三项,我们能够了解到中央电视台纪录频道的观众构成和集中度的基本情况。C.2011年,在71个大中城市的观众调查中,中央电视台纪录频道观众构成最高

51、的三类人群分别是:男性、4554岁以及高中学历。D.根据材料二可知,随着目标观众年龄的增加以及学历的增高,集中度的比值也在不断地攀升。E.美国国家地理频道的制作管理模式较为健全,它在融资渠道、产品设计、人财物资源调度等方面不存在受到限制的问题。3.根据上述材料,概括说明中央电视台纪录频道开播初期与美国国家地理频道在制播运营模式方面的不同。(4分)五、1.答案答案D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由材料四可知,国家地理频道承担的是节目制作等任务,而承担把节目传送给电视观众的是有线电视系统运营商康卡斯特电信公司。2.答案答案BC本题考查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能力。A项,由材料一“央视纪录频道

52、在内容编排上进行了详细的规划以期达到规模化的播出效应”可知,选项“中央电视台纪录频道在内容编排上进行了认真详细的规划,以期将来能够呈现出主题化、系列化的节目播出方式”错误。D项,由材料二目标观众年龄“5564岁”集中度的比值最高,且“65岁及以上”集中度的比值有所下降可知,选项所述随着目标观众年龄的增加,集中度的比值在不断地攀升错误。E项,“它在融资渠道、产品设计、人财物资源调度等方面不存在受到限制的问题”于文无据。由中国央视纪录频道实行的频道化运营模式有此劣势,并不能推出美国国家地理频道的制作管理模式不存在这些问题。3.答案答案中央电视台纪录频道在开播初期采用的是频道化运营模式,央视是纪录片

53、的主要制作基地;美国国家地理频道采用的是制播分离的运营模式,节目的制作与播出相对分离。解析解析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解答本题,应当明确题中的具体要求,找到材料中的相关文字,提取有效信息,概括回答。材料三介绍了中央电视台纪录频道在制播运营模式上的特点,对应的句子主要是“在制播运营模式方面,央视纪录频道实行的是频道化运营模式。央视是纪录片的主要制作基地”。注意题中只是要求概括央视纪录频道“开播初期”的制播运营模式,无须回答现在制播运营模式的转变情况。材料四介绍美国国家地理频道的制播运营模式,文中对应的句子主要有“美国国家地理电视公司技术性播出任务”。本题要求考生“概括说明”,所以在组织

54、答案时不需要具体分析。六、(2017课标全国,79)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12分)材料一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加快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垃圾的总量也在不断加大。部分城市在市郊露天堆放垃圾,对大气、土壤、水的环境造成污染。大量餐厨垃圾与其他垃圾混合填埋或焚烧,产生有毒物质,威胁着居民健康。这种现象正在向农村地区蔓延。垃圾分类作为垃圾处理的前端环节,其作用早已得到世界的公认,分类收集不仅能大幅度减少垃圾给环境带来的污染、节约垃圾无害化处理费用,更能使资源得到重复利用。有人将垃圾称为“放错了地方的资源”,据保守估计,我国城市每年丢弃的可回收垃圾价值在300亿元左右。但我国的垃圾分类工作一直

55、难以有效推进。相关调查显示,约四分之一的受访者认为垃圾分类效果不明显或完全没有效果。(摘编自垃圾变资源!这不是魔法,而是垃圾分类,2017年4月5日新华网)材料二笔者所在的小区,居民楼前三个垃圾桶分别标示出应放置可回收物、其他垃圾和餐厨垃圾。可是大多数居民还是把垃圾混杂在一起,一扔了之。问及原因时,有人说:“我辛辛苦苦分了类,环卫车辆却混在一起运走了,分类还有什么意义?”这种现象可以说屡见不鲜。垃圾分类处理是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包括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理,各个环节必须配套衔接,才能高效运行。分类投放是居民的责任,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理是政府的责任。分类投放的参与率和准确率较

56、低,会影响垃圾分类制度的实施效果;而分类的目标和途径不十分清晰,后端分类处理不到位、不完善,又影响前端居民分类的积极性。前不久,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国家发改委、住建部生活垃圾分类制度实施方案,给出了我国推进垃圾分类的总体路线图。但是,这一方案即便再科学合理,如果缺乏全民动员、全民参与,也难以由蓝图变为现实。我们应当认识到,生活垃圾虽然有资源属性,但污染属性更不可忽视。不按要求扔垃圾,并不只是“把资源放错了地方”而已,实际上,那就是随意丢弃污染物、危害环境的行为。垃圾分类是我们作为“污染者”的基本责任,责无旁贷。当然,各地政府同样不能以“居民没有分类”“缺乏资金”等理由拖延、观望,应当落实政府主体责

57、任,坚持政府主导,根据本地特点,做好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理设施体系建设,同时制定完善的惩罚和奖励的政策措施。随着生态文明建设的持续推进、国民素质的提升和垃圾处理设施的进步,普遍推行垃圾分类制度的条件已经成熟。重要的是,居民和政府快把自家的“门前雪”打扫干净吧!各负其责,各尽其力,形成合力,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的目标一定能够实现,垃圾分类前景可期。(摘编自刘毅垃圾分类应自扫门前雪,2017年5月6日人民日报)1.下列关于民众对垃圾分类认知与实践相关情况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大多数民众都知道垃圾分类的概念,而50.9%的民众“仅了解常见的可回收/不可回收垃圾”。B.民众对垃

58、圾分类的认知程度与实践情况大致吻合,基本不了解和从未进行分类的都是少数。C.有些居民不是缺乏垃圾分类意识,而是后端分类处理不到位、不完善,挫伤了他们分类的积极性。D.居民分类投放的参与率和准确率较低,是我国以往垃圾分类工作难以有效推进的主要原因。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分析和评价,正确的两项是(5分)()A.材料一揭示了垃圾分类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并对民众的认知与实践情况作了统计;材料二分析了垃圾分类难以有效推进的原因并提出破解之道。B.居民对垃圾分类的认知与实践制约着垃圾分类的实施效果,新闻媒体的宣传报道,有助于形成舆论氛围,增强居民分类投放、分类收集的意识。C.生活垃圾既有资源属性,可以回收

59、再利用,但也有污染属性,会对环境造成污染,所谓垃圾是“放错了地方的资源”这类说法并不准确。D.针对一些地方政府常以各种理由对垃圾分类工作拖延、观望的情况,生活垃圾分类制度实施方案制定了完善的惩罚和奖励的政策措施。E.生活垃圾分类制度实施方案的发布,明确了我国推进垃圾分类工作的总体规划,具有重要的新闻价值,受到主流媒体的关注。3.怎样才能有效推进我国的生活垃圾分类?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4分)六、1.答案答案D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据材料二第二段尾句可知,我国垃圾分类工作推进困难,既有前期居民参与率低等原因,也有后期政府分类处理不到位等原因,作者并未说孰轻孰重,但选项却错误地将前者表

60、述为主要原因。2.答案答案AE本题考查概括中心意思,评价文本的主要观点和基本倾向的能力。B项,“增强居民分类投放、分类收集的意识”表述有误,分类收集不是居民的事情,而是政府的责任。C项,“所谓垃圾是放错了地方的资源这类说法并不准确”错,原文的表述是“不按要求扔垃圾,并不只是把资源放错了地方而已,实际上,那就是随意丢弃污染物、危害环境的行为”,可见并非“不准确”,而是“不全面”。D项,“应当落实政府主体责任同时制定完善的惩罚和奖励的政策措施”只是作者对各地政府的建议,而生活垃圾分类制度实施方案中并没有完善的惩罚和奖励措施,故选项表述不符合文意。3.答案答案从居民来说,要提高认识,掌握分类方法,养

61、成良好习惯;从政府来说,要完善处理设施,建立配套系统,制定奖惩措施。解析解析本题考查探究文本中的某些问题并提出见解的能力。有效推进我国生活垃圾分类的措施主要集中在材料二后三段:第二段指出垃圾分类处理是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分类投放是居民的责任,分类收集等是政府的责任;第三段指出政府在这个工程中占主导地位,要做好相关设施体系建设,完善奖惩政策;尾段指出居民和政府要各负其责,各尽其力。综合以上三方面信息即可得出答案。七、(2017课标全国,79)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12分)材料一: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和人民精神文化生活需求的日益多样化,博物馆服务于社会建设的格局发生了重大变化。博物馆收藏、展示的文

62、化遗产资源多渠道、多层次、多形式地为社会公众所共享,在“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上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博物馆接待参观人次,从2001年的7955万人次增长到2014年的7.2亿人次,13年间增长了8倍。对于青少年而言,博物馆逐渐成为学校教育之外的“第二课堂”,在互动性、体验性、趣味性方面发挥着独特的优势。2014年,全国博物馆拥有近3000万件(套)藏品,依托这些藏品在历史、文化、考古等领域开展了大量的科研活动,科研成果也非常丰富。针对藏品的研究,需要整合学校和研究机构的学者、教师,因此博物馆往往会成为一个地区的文史研究中心。同时,博物馆逐渐成为展示城市独特历史文化、提升城市文化品牌价

63、值的重要载体。2010年,西安市委、市政府正式提出把西安建设成“博物馆之城”的战略目标,随后广州、济南等城市也纷纷提出建设“博物馆之城”的口号,以此提升城市的竞争力。摘编自刘世锦主编中国文化遗产事业发展报告(2014)材料二:2008年起,中国文化文物系统的博物馆开始全面免费开放,此后博物馆的直接经济贡献逐渐弱化。因此,只能通过博物馆事业增加值来衡量博物馆对国民经济的直接贡献。博物馆事业增加值即文化文物系统内的博物馆向社会提供产品或服务(如文化创意产品销售、文物巡展、社会文物鉴定及咨询等)而增加的价值总和。20012014年全国博物馆事业增加值变化情况如下图:摘编自苏杨等主编中国文化遗产事业发

64、展报告(20152016)注计算或比较不同时期的经济数据时,用某一时期产品的平均价格作为固定的计算尺度,这种平均价格叫可比价格。可比价格计算出的指标,可以消除价格变动因素的影响,便于对不同时期进行历史对比,以观察国民经济的发展情况。材料三:要真正了解或融入一个城市与国家,最直接也是最重要的途径就是参观博物馆。北京每年接待的上亿游客中,相当一部分人要参观北京的博物馆。博物馆对于旅游经济的拉动难以用数字衡量,它更多的是一种潜移默化的宣传和教育作用。通过品牌价值的提升和精神核心的建立,实现对旅游经济的长远影响,这也是博物馆对国民经济的间接贡献。(摘编自王小润等博物馆能否成为旅游经济新坐标)1.下列对

65、材料二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20012014年间,按当年价格计算出的全国博物馆事业增加值最低的年份是2001年,最高的年份是2014年。B.除2007年的全国博物馆事业增加值较前一年有所减少外,其余年份的增加值与前一年相比均呈现上升态势。C.按2001年可比价格计算,十几年间全国博物馆事业增加值大体上保持了较好的增长势头。D.按当年价格计算出的增加值与按可比价格计算出的增加值相比,二者差距最大的年份是2014年。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两项是(5分)()A.直到今天,博物馆依然是通过藏品的基本陈列和专题展览的形式服务于公众,这种形式可以丰富大众的精神文

66、化生活。B.博物馆逐渐成为学校教育的“第二课堂”,它通过独特的学习资源,以适应青少年心理特点的方式,激励青少年学习。C.西安、广州等城市越来越重视利用博物馆来展现城市历史中最有深度和吸引力的元素,并以此构建城市文化品牌。D.博物馆免费开放会使其经济贡献逐渐弱化,因此需要通过博物馆事业增加值来衡量博物馆对国民经济的全部贡献。E.博物馆对旅游经济的拉动是非常重要的贡献,这也是提升博物馆诸如宣传和教育等其他功能的关键所在。3.根据上述材料,概括说明博物馆在科研方面的作用。(4分)七、1.答案答案B本题考查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能力。“其余年份的增加值与前一年相比均呈现上升态势”错。仔细阅读材料二中的统

67、计图可知,2003年的增加值较前一年也有所减少。2.答案答案BC本题考查对文本相关内容的分析概括能力。A.“直到今天,博物馆依然是通过藏品的基本陈列和专题展览的形式服务于公众”与原文不符,材料一说的是“博物馆服务于社会建设的格局发生了重大变化。博物馆收藏、展示的文化遗产资源多渠道、多层次、多形式地为社会公众所共享”。D.“博物馆免费开放会使其经济贡献逐渐弱化”“衡量博物馆对国民经济的全部贡献”的说法均有误,材料二说的是“博物馆的直接经济贡献逐渐弱化”“衡量博物馆对国民经济的直接贡献”。E.材料三中说“博物馆对于旅游经济的拉动难以用数字衡量,它更多的是一种潜移默化的宣传和教育作用。通过品牌价值的

68、提升和精神核心的建立,实现对旅游经济的长远影响”,而不是用拉动旅游经济来提升博物馆宣传和教育的功能。3.答案答案依托藏品开展的科研活动能够产出丰富的科研成果;博物馆可以整合一个地区的科研力量,培育出科研团队。解析解析本题考查概括文本主要内容的能力。回答此题,抓住题中“在科研方面的作用”一句,可确定答题区间为材料一,根据“依托这些藏品在历史、文化、考古等领域开展了大量的科研活动,科研成果也非常丰富”可归纳出第点;根据“针对藏品的研究,需要整合学校和研究机构的学者、教师,因此博物馆往往会成为一个地区的文史研究中心”可归纳出第点。八、(2016课标全国,1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分)寻

69、找属于自己的句子1942年夏,陈忠实出生在陕西农村。上中学时,陈忠实读赵树理的三里湾和柳青的创业史,得到滋养,萌发了文学梦。也许是好事多磨,1962年高中毕业后,他未能如愿上大学读中文系。这个20岁的青年,常常一个人坐在家乡的灞河边,想着文学,想着寻找属于自己的句子。三年之后,陈忠实的散文夜过流沙沟在1965年3月8日的西安晚报文艺副刊上发表,他的文学生涯由此正式开始。但直到1979年小说信任获得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他才确立了文学上的自信。他感觉自己不再是一个文学爱好者和业余作者了。是年9月25日,他加入中国作家协会。又一个三年之后,陈忠实40岁,他的第一个短篇小说集乡村出版,赢得“小柳青”的

70、名声,工作单位也换成陕西省作家协会。他终于是一名专业作家了。随着年岁的增长和时代的变化,陈忠实越来越觉得要从赵树理、柳青的文学中剥离出来。他将这个愿望写进了小说蓝袍先生中。小说写于1985年,一个认知作者的标志性年份。这年的最后10天,他随中国作家代表团出访泰国。第一次走出国门的陈忠实特意置办了一套质地不错的西装。当他第一次穿上西装打上领带站在穿衣镜前的时候,脑海里浮现出刚完成的小说的主人公蓝袍先生。蓝袍先生多年以来一直穿着蓝色长袍,受到同学讥笑以后才脱下蓝袍,换上“列宁装”。陈忠实认为那是摆脱封建残余桎梏、获得精神解放的象征。脱下穿了几十年的中山装、换上西装的那一刻,他切实意识到自己就是蓝袍

71、先生。1985年的泰国之行让陈忠实深受刺激,他联想起家乡人自嘲的称呼。相比那些见多识广的城市人,他们把自己称作“乡棒”。游逛在曼谷的超市大楼,看着五颜六色、各式各样的服装,作家觉得眼花缭乱。那一刻,他觉得不仅自己是“乡棒”,教他观察服装的北京作家郑万隆也是“乡棒”。面对世界,1985年的中国人大都是“乡棒”。他痛感自己需要从什么地方剥离出来,将自己彻底打开,不仅要在生活上打开自己,更重要的是要在思想上打开自己。在剥离的愿望中,陈忠实认识到必须写一部史诗般的长篇小说,才能在文学上确立自己。这时,各种新近阅读过的长篇小说萦绕心头,作家备感困惑,又备受启发。马尔克斯百年孤独的结构像网一样迷幻,王蒙活

72、动变人形的结构自然随意,却俨然大手笔,张炜古船的结构完全不同,有一种精心设计的刻意而结构背后似乎还有更深的东西。陈忠实最终发现,不是作家先别出心裁弄出一个新颖骇俗的结构来,而是先要有对人物的深刻体验。寻找到能够充分描写人物独特的生活和生命体验的恰当途径,结构方式自然就出现了。恰巧此时兴起的“文化心理结构”学说给了他决定性的影响。他相信,人的心理结构主要是由理念支撑的,而结构一旦形成,就会决定一个人的思想、道德和行为,决定一个人性格的内核。如果心理结构受到社会冲击,人就将遭遇深层的痛苦,乃至毁灭。陈忠实感到自己终于从信奉多年的“典型性格”说中剥离出来,仿佛悟得天机,茅塞顿开。多年以后,作家回忆往

73、事,认为自己就是在1985年开始重建自我,争取实现对生活的独特发现和独立表述的。陈忠实后来寻找到了什么是人所共知的,1992年开始在当代杂志连载的长篇小说白鹿原已经成为我们的文学经典,他在中国当代文坛的位置也随之奠定。此后,功成名就的作家继续在文学的园地里辛勤耕耘,寻找属于自己的句子。2016年春天,陈忠实走了,属于陈忠实的句子永留人间。(摘编自陈忠实寻找属于自己的句子、李清霞陈忠实年表等)相关链接陈忠实的白鹿原是上世纪90年代中国长篇小说创作的重要收获之一,能够反映那一时期小说艺术所达到的最高水平。把这部作品放在整个20世纪中国文学的大格局里考量,无论就其思想容量还是就其审美境界而言,都有其

74、独特的、无可取代的地位。即使与当代世界小说创作中的那些著名作品比,白鹿原也应该说是独树一帜的。(何西来关于及其评论)陈忠实常讲,创作到了一定阶段,不一定是拼生活,拼艺术,而是拼人格。好一个拼人格!这正是作家自身博大的人格魅力的反映。这就不难理解他最终被公认为描摹巨大民族悲剧的圣手,成为当代中国文学的大家之一。(李满星陈忠实:回首六十五载风雨人生)1.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A.赵树理三里湾和柳青创业史是陈忠实最初的文学营养,使他萌发了文学梦,后来则成为他创作上必须突破的对象。B.小说信任获得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使陈忠实在文学上确立了自信心。这是他从业余作者走向

75、专业作家的重要转折。C.陈忠实认为“面对世界,1985年的中国人大都是乡棒”,这与其说是他的一种觉悟,不如说是他受刺激后的错误判断。D.陈忠实善于学习前人并感知时代,不仅拼生活、拼艺术,而且拼人格,不断地提升思想境界,获得对人和生命的独特理解。E.从发表第一篇作品到被人称为“小柳青”,再到被人称为“当代中国文学的大家”,陈忠实的整个文学生涯可谓一帆风顺。2.为什么说1985年是认知陈忠实的标志性年份?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6分)3.文中认为“属于陈忠实的句子永留人间”,为什么?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6分)4.陈忠实的“剥离”和“寻找”是什么关系?有哪些表现?请结合材料详细说明。(8分)八、1.

76、答案答案答D给3分,答A给2分,答B给1分;答C、E不给分。回答三项或三项以上,不给分。解析解析B.张冠李戴,由原文可知,陈忠实从业余作者走向专业作家的重要转折应是他的第一个短篇小说集乡村的出版。C.于文无据,相关信息在原文第四段,文中只是说“1985年的泰国之行让陈忠实深受刺激”,并没有说他做出了“错误判断”;结合文意可知,那应该是他受刺激后的一种觉悟。E.“陈忠实的整个文学生涯可谓一帆风顺”推断错误,陈忠实在创作生涯中也有困惑的时候,不能绝对地说是“一帆风顺”。2.答案答案他意识到要像自己笔下的蓝袍先生一样接受时代的变化,在生活和思想上打开自己;他认识到必须写出史诗般的长篇小说,才能在文学

77、上确立自己的位置;他认为自己是在1985年开始重建自我,产生对生活的独特理解和表述。解析解析首先在原文中找到“1985年是认知陈忠实的标志性年份”这一信息所在之处;然后找到相应的答案所在范围(第三、四、五段);最后筛选出相关信息,并用自己的语言将其整合起来。3.答案答案他的小说艺术达到了当时的最高水平;他的文学作品的思想容量和审美境界在20世纪中国是无可取代的;他的作品是当代世界文学中独树一帜的文学经典。解析解析认真审题,理解句子。应将“属于陈忠实的句子永留人间”拆开来理解:“属于陈忠实的句子”是什么句子?“属于陈忠实的句子”为什么能“永留人间”?结合材料,围绕这两个问题进行简要分析即可。解题

78、关键解题关键“属于陈忠实的句子永留人间”一句带有作者鲜明的情感,充分肯定了陈忠实先生文字的生命力与影响力,明确表达了对陈忠实先生的悼念之情以及对陈忠实先生文字的敬仰之情。答题时要结合作者态度和文本内容,鉴赏要全面到位,评价要合情合理。4.答案答案关系:“剥离”和“寻找”是辩证关系。剥离的结果带来寻找的可能,而寻找的冲动激发剥离的愿望。表现:从赵树理和柳青的文学中剥离,寻找到马尔克斯、王蒙等新的文学营养;从中山装所代表的时代精神中剥离,寻找到西装所代表的面对世界的契机;从“典型性格”说中剥离,寻找到“文化心理结构”学说;从自身已有的文学成就中剥离,寻找到新的文学高度,写出了文学巨著。解析解析第一

79、问要求阐述“剥离”和“寻找”的关系,首先要通读全文,弄清陈忠实要“剥离”什么,即要“从赵树理、柳青的文学中剥离出来”“摆脱封建残余桎梏”“从信奉多年的典型性格说中剥离出来”;进而弄清他要通过“寻找”获得什么,即“获得精神解放”“在思想上打开自己”“重建自我”。然后分析两者之间的关系,即相辅相成、辩证统一。回答第二问“有哪些表现”,则要纵观全文,从重点段落中筛选出相关内容并加以概括,如第三段的开头句,第四、五段的结尾句。要言之有理有据。九、(2016课标全国,1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分)吴文俊的数学世界吴文俊小学时成绩平平,也没有显示出独特的数学才华,初中时数学甚至得过零分,高中

80、时最喜欢的是物理而非数学,但他从小就对读书有浓厚兴趣,初中时国文成绩一直不错。尽管高三时物理得了满分,但教物理的赵贻经老师却看出了他的数学潜力,力荐他入数学系。正始中学决定,吴文俊必须报考数学系,才能得到每年一百块大洋的奖学金,加之他父母又不放心独子离开上海,吴文俊就进了上海交大数学系。所谓“知之不如好之,好之不如乐之”,吴文俊向来是以兴趣为先导来读书的。因为他对物理有兴趣,甚至一度想要转系。是大三时教数学的武崇林老师帮助他摆脱了专业上的困惑,使他认识到数学的巨大魅力。1940年,吴文俊从交大毕业,先后在育英中学、培真中学担任数学教员,直到1946年见到了影响他一生的恩师陈省身,他才由一个普通

81、的中学数学老师成为数学研究所的专业研究员。对于吴文俊的数学研究,他的学生高小山总结说:“吴先生做拓扑研究,一下子就能抓住核心问题,为代数拓扑学的兴起作出了影响深远的贡献。他从事机器定理证明也是这样,极其敏锐地看出了信息时代数学的发展趋势,他的研究受到中国古代数学的启发,汲取了中国传统数学的养分。使用吴先生的方法,几乎所有数学定理的证明,都可以由计算机来完成,从而让人类把精力放到更加宏观的层面上去思考问题。”对吴文俊来说,虽然最初选择数学是被动的,但综观其一生,数学已逐渐成为他生命的一部分。从事数学研究,吴文俊特别强调数学思维。他说:“要创新,就要独立思考,就不能总是跟着人家亦步亦趋,当然开始的

82、时候参考借鉴也是必要的。牛顿就说过,他之所以获得成功,因为他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才能看得远。所以不能忽略学习,可是除了学习之外,还要能够独立思考,这是创新的必要条件。现在摆在中国面前的是,数学就要靠下一代、下下代在创新方面取得巨大成功,中华民族才可以得到复兴。”吴文俊自己的经历就是很好的例子。他在数学上的一系列成就,特别是他运用机械化思想来考察数学,发现了数学的不同侧面,并建立了新的模式,这全得益于他的独辟蹊径。对我国的数学基础教育,吴文俊也颇有心得。我国中学生多次在国际奥数竞赛中获奖,被当作我国数学教育成功的证明,但吴文俊更赞同丘成桐的观点:“奥数应该是一种建立在兴趣之上的研究性、高层次学习,

83、中国的奥数学习过分关注海量题目,直接与考试、竞赛挂钩,对系统学习数学不利。作为基础学科,应着重引导学习的兴趣,不应当过分追求功利。”吴文俊同样清醒地认识到:“竞赛获奖固然可贵,但也不能看得过重。因为它不能代表学生对数学的深度理解,也不能有效地训练数学思维。”他认为,数学教育更重要的是培养数学的思维方式。有人曾揶揄数学家迂腐,吴文俊不但不迂腐,而且兴趣广泛,内心充满童趣。他说:“我是个想怎样就怎样的人,想玩就玩,想工作了就会安安静静地工作,从不多想。”他喜欢看电影、读历史小说,也喜欢看围棋比赛。老伴说他“贪玩”,他却说:“读历史书籍、看历史影片,帮助了我的学术研究;看围棋比赛,更培养了我的全局观

84、念和战略眼光。”吴文俊37岁时就获得了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四十多年后,他再次获得国家最高科技奖。如此长的学术生命,在数学界是非常罕见的。当记者提出疑问时,吴文俊反问道:“我为什么不能保持这么长的学术生命?”在他看来,学术生命是能够终生保持的,很多人做不到,那是他们自己的问题,应该自我反省。他特别强调研究数学要下扎实的功夫。他说:“外国许多数学家,尽管有的我非常佩服,可是我并不认同他们靠所谓巧思妙想研究数学的方法。应该根据客观实际具体分析,一切以事实为主。这是我主要的想法。”(摘编自柯琳娟吴文俊传)相关链接1974年,吴文俊转向中国数学史研究,从中得到启发,开创了具有中国传统数学特点的数学机械化

85、之路。他提出的“吴方法”,继承和发扬了中国古代数学基于“计算”的传统,与通常基于逻辑的方法根本不同,首次实现了高效的几何定理自动证明。国际机器证明研究领域的权威人物S.穆尔说:“在吴文俊之前,机械化的几何定理证明处于黑暗时期,而吴的工作给整个领域带来光明。”(黄婷、邱德胜数学大师:华罗庚、陈省身、吴文俊)一般说来,吴教授的工作,都是独辟蹊径,不袭前人,富有创造性的。(陈省身为吴文俊颁发杰出科学家奖时的评语)1.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A.在上海交大读书期间,吴文俊因为对数学不感兴趣,曾一度想转到物理系,后来遇见一位高明的数学老师武崇林,他才打消了转系念头。B.

86、吴文俊清楚地看到信息时代数学的发展趋势,受到中国古代数学的启发,提出了用计算机实现数学定理证明的方法,作出了影响深远的贡献。C.吴文俊能够清醒地认识到中国数学研究领域存在的主要问题,期待着未来的中国数学家开拓创新,取得巨大成就,从而实现中华民族的复兴。D.外国不少数学家只靠巧思妙想研究数学,尽管名气很大,吴文俊却并不认同他们的研究成果,而是坚持用自己以客观为主的方法研究数学。E.吴文俊在拓扑学、机器定理证明、数学机械化等领域都取得了很多独创性成果,获得了国际数学界同行的高度认可与评价。2.吴文俊的数学研究为什么能够取得创造性成果?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6分)3.对我国的数学基础教育,吴文俊有哪

87、些心得?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6分)4.作为一位杰出的数学家,吴文俊对物理学、文学艺术等也有广泛的兴趣。请结合材料,就兴趣广泛与专业研究的关系进行分析。(8分)九、1.答案答案BEA.“他才打消了转系念头”过于绝对,文中表述的是“是大三时教数学的武崇林老师帮助他摆脱了专业上的困惑,使他认识到数学的巨大魅力”。C.拔高了人物形象。D.不认同的是“他们靠所谓巧思妙想研究数学的方法”,而不是“他们的研究成果”。2.答案答案不蹈袭前人,不盲从权威,能够独辟蹊径;具有扎实功底、全局观念和战略眼光,善于抓住事物的本质;学术视野广阔,注重人文修养。解析解析回答本题可以从吴文俊扎实的数学功底、创新的品质和深厚

88、的人文素养三个角度思考。3.答案答案基础教育应着重引导学生深入学习、探究的兴趣;数学教育要有利于系统学习和深入理解数学,而不是海量题目训练和追求竞赛获奖;现行奥数教学方法太功利,且无法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和训练数学思维。解析解析首先,要找到答题区域,文本第四段开头“对我国的数学基础教育,吴文俊也颇有心得”,说明答案就在这一段。其次,认真审读本段内容,划分层次,筛选关键词句,组织答案。4.答案答案吴文俊广泛的阅读面,为日后的专业研究奠定了基础,也有助于科学与人文交融理念的形成;物理与数学本来就关系密切,吴文俊对物理的兴趣,为他的数学研究提供了便利条件;吴文俊兴趣广泛,视野开阔,使他的思维活跃,能够融

89、会贯通,富有创造性;吴文俊富有生活情趣,心胸开阔,能够保持罕见长久的学术生命。解析解析探究时,要到文中找到吴文俊兴趣广泛的事例,然后分析这些事例与专业研究之间的关系。关键信息散布全文,应认真筛选。十、(2016课标全国,1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分)一代通儒顾炎武顾炎武从科举制度桎梏中挣脱出来后,便一改旧习,自誓“能文不为文人,能讲不为讲师”,力倡“君子之为学,以明道也,以救世也”。为了一抒山河壮怀、广交天下贤哲,也为了摆脱纠缠,躲避豪绅叶方恒的陷害,他以游为隐,将家事稍作安排,便只身出游。最初往来于山东、北京、江苏、浙江之间,自康熙元年起,其游踪扩至河北、河南、山西、陕西。以友

90、人所赠二马二骡载书自随,南北往返,风尘仆仆,行万里路,读万卷书,把自己的后半生献给了著述事业。顾炎武每到一处,必考察当地风土人情、山川地理,如与平日所闻不符,便打开书卷验证。旅途中则在鞍上默诵诸经注疏,偶有遗忘,就翻书温习。据他在书后回忆,自己曾临泰山,谒十三陵,登恒山,抵太原,“往来曲折二三万里,所览书又得万余卷”。他把所搜集到的地理文献资料一分为二,将有关水利、贡赋、经济、军事部分,编为天下郡国利病书;有关地理沿革、建制、山川、名胜部分,则编为肇域志。日知录是顾炎武的一部读书札记,最能代表他的严谨笃实与学术创新,也反映了他一贯不愿“速于成书,躁于求名”的治学品格。全书共三十二卷,以“明学术

91、,正人心,拨乱世,以兴太平之事”为宗旨,体现了他的学术、政治思想。康熙九年初刻八卷本刊行后,他又不断增改,至康熙十五年,已得手稿二十余卷。顾炎武在该书的题记中说,他从小读书,“每有所得,辄记之。其有不合,时复改定”。一旦发现前人著述中已有类似论说,一律删去。积三十余年,编成此书。取论语子夏之言,命名为日知录,供后人研讨。顾炎武把论语中的“博学于文”“行己有耻”作为自己的治学宗旨和处世之道,虚怀若谷,严于律己,注重友情。在他看来,为学不日进则日退,独学无友则孤陋难成。交友是益学进道的重要途径,古人学有所得,未尝不求同志之人,所以,寻友交友构成他为学生涯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为学交友过程中,他始终推友

92、之长,虚己待人,以友为师,其高尚品格足为后世楷模。他晚年所撰广师,从学术视野、学术贡献、博闻强记、文风雅正、治学态度等方面,对同时代的十位“同学之士”加以称许。其弟子潘耒在日知录序中,盛赞其师足迹半天下,所至交其天下贤豪长者。天下无贤不肖,皆知先生为通儒。顾炎武一生,始终关注“国家治乱之源,生民根本之计”,早年奔走国事,中年谋求匡复,即使暮年独居北方,依旧念念不忘“东土饥荒”“江南水旱”。直到逝世前,病魔缠身,他仍然以“救民水火”为己任。他主张,天生豪杰必有所任,“拯斯人于涂炭,为万世开太平”,正是自己的责任。顾炎武对国家民族前途命运的关注,有其特定的原因,今天看来固然有一定的局限性,但是对于

93、一个旧时代的思想家和学者来说,却是难能可贵的。面对明清交替的现实,顾炎武从历史反思中得出结论:“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后世学者将他的这一思想归纳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成为我们中华民族爱国主义传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颇有道理的。(摘编自陈祖武顾炎武评传)相关链接顾炎武(16131682),明清之际思想家、学者。初名绛,字宁人,学者称亭林先生。江苏昆山人。遍游华北,所至访问风俗,搜集材料,学问广博,于国家典制、郡邑掌故、天文仪象、河漕、兵农以及经史百家、音韵训诂之学,都有研究。晚年治经侧重考证,开清代朴学风气。反对空谈“心、理、性、命”,提倡“经世致用”的实际学问。著作有日知录天下郡

94、国利病书肇域志音学五书顾亭林诗文集等。(摘自辞海第六版)我生平最敬慕亭林先生为人深信他不但是经师,而且是人师。(梁启超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1.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A.顾炎武之所以不顾家庭,离家出游,固然有躲避豪绅陷害、以游为隐的因素,但更重要的还是为了实现他一抒山河壮怀、广交天下贤哲的理想。B.顾炎武以二马二骡载书自随,沿途考察人文地理,验证文献记载,搜集著述材料,把行万里路与读万卷书结合在一起,大大开阔了他的学术视野。C.顾炎武南北往返,在二三万里的旅途中,览书万余卷,写成日知录天下郡国利病书肇域志音学五书等著作,终成一代大家。D.顾炎武足迹半天下,广交

95、贤豪长者,又在广师中对十位“同学之士”推崇备至。他的弟子潘耒称赞他,天下无贤不肖,无不知道顾炎武为通儒。E.顾炎武一生奔走,始终以豪杰自视,虽没有完全实现他“救民水火”“兴太平之事”的雄心壮志,但唯其如此,才成就了他的著述事业。2.从日知录的成书过程来看,顾炎武治学有什么特点?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6分)3.梁启超生平最敬慕顾炎武的为人,认为他不但是经学大师,而且是世人楷模。这是为什么?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6分)4.后人将顾炎武“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归纳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请结合材料及相关知识,谈谈你对这一观点的看法。(8分)十、1.答案答案答B给3分,答D给2分,答A给1分,

96、答C、E不给分。回答三项或三项以上,不给分。解析解析A.“顾炎武不顾家庭”的说法不准确,原文是“他将家事稍作安排”。C.日知录音学五书是否在“二三万里的旅途中”写就,文中并无表述。E.“唯其如此,才成就了他的著述事业”,根据原文内容,并无此因果关系。2.答案答案坚持独立思考,注重学术创新,从不蹈袭前人;积少成多,不断增改,务本求真;严谨笃实,勤勉治学,持论公允,留待后人检验。解析解析有关日知录的成书过程的叙述,集中在文本第2段。此段一开头便总写日知录能代表他的“严谨笃实与学术创新”;文段中“不断增改”及六年间“已得手稿二十余卷”说明他“积少成多,不断增改”;“其有不合,时复改定”体现他“务本求

97、真”;“一旦发现前人著述中已有类似论说,一律删去”体现他“坚持独立思考,注重学术创新,从不蹈袭前人”;“供后人研讨”体现他“持论公允,留待后人检验”的实事求是。将这些信息整合即可。3.答案答案推重“博学于文”“行己有耻”的古训,谦虚谨慎,严于律己;经世致用,学问广博,开一代学术风气;善于推人之长,以友为师,虚怀若谷,博采众长。解析解析根据题意,作答方向有二:一为经师,二为人师。信息基本上集中在第3段及相关链接中。论语为“四书五经”之一,那么“把论语中的博学于文行己有耻作为自己的治学宗旨”便是他成为经学大师的原因。段落中间“其高尚品格足为后世楷模”是个重要提示,其前面的“始终推友之长,虚己待人,

98、以友为师”即为具体阐述。相关链接中可筛选概括出“经世致用,学问广博,开一代学术风气”。4.答案答案顾炎武具有强烈的家国情怀和忧国忧民意识;在顾炎武看来,普通人的命运与国家民族的命运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是对我国爱国主义传统的自然引申与合理发展;这一观点具有积极意义,教育后人要勇于担当、爱国奉献。解析解析“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这一观点首先让我们认识到“匹夫”应该关心国事,具有爱国主义情怀;也让我们认识到“天下”和“匹夫”的关系,即二者紧密相连,不可分割;还让我们认识到,虽是“匹夫”(即国家中的一员),但在国家危难时要勇于担当。十一、(2015福建,1214)阅读下面的文字,回

99、答问题。(15分)说不尽的萤火虫中国有着悠久的萤火虫文化。早在先秦时期的诗经中,萤火虫就成为先民的关注对象,诗中“町疃鹿场,熠耀宵行”就是描述萤火虫的。古代诗人常借萤火虫抒情达意,唐代杜牧的“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便是千古绝唱。“囊萤夜读”的故事家喻户晓,也曾激励过无数学子发奋努力。现代人是不再需要“囊萤”来夜读了。到20世纪40年代,科学家受萤火虫发光器的启发,发明出荧光灯。萤火虫发出的荧光是一种生物光,它不同于其他的光会伴生热量的损耗,是目前已知唯一几乎没有热损耗的光源,因此也叫“冷光源”。荧光灯的发明大大提高了能源使用率,但与萤火虫的发光率相比还差得太远。最近,研究人员在研究

100、萤火虫发光器时,还意外发现了一种锯齿状排列的鳞片,它可以提高发光器的亮度。科学家将其应用在二极管(LED)的设计中,制作出模仿萤火虫发光器天然结构的LED覆盖层,可使其效率提高50%以上。这种新颖设计可能会在几年内应用在LED生产中。萤火虫特有的虫荧光素酶基因,在基因工程中也越来越多地作为遗传标记的首选来检测基因表达。人们不但利用萤火虫的基因检测癌细胞,还利用基因转移技术把萤火虫的基因转移到玉米中,较快地培育出新的具有抗病虫害的玉米新品系。萤火虫还是血吸虫病的防疫助手,水生萤火虫的幼虫吃包括钉螺在内的螺类,而钉螺正是血吸虫的唯一宿主。萤火虫体内的腺甙磷酸,可作为一种优异的检测剂来检测水的污染程

101、度。萤火虫喜欢植被茂盛、水质干净、空气清新的环境,凡是萤火虫种群分布的地区,都是生态环境保护得比较好的地方。遗憾的是,如今,萤火虫在部分地区已越来越少见。除了自然天敌外,人类成了萤火虫最大的“天敌”。美国一些医药公司为了获取萤火虫体内特有的虫荧光素和虫荧光素酶,出价购买萤火虫,导致人们大肆捕捉萤火虫。在日本,上世纪60年代的工业污染和城市扩张,致使萤火虫幼虫的生存率直线下降。萤火虫求偶时,雌雄之间会发出特异的闪光信号以吸引异性并交尾。然而城市的亮光干扰了它们的闪光交流,当萤火虫感知到外界灯光时,就会停止发光、飞行、求偶,最终导致种群减少甚至灭绝。去年夏季一些城市刮起萤火虫展览热,千里迢迢从外省

102、引入萤火虫,然后在公园放飞。但萤火虫的很多种类年复一年地在同一个栖息地聚集、交配,即使栖息地遭到破坏,也不会迁往别处。萤火虫成虫的唯一使命就是繁殖,寿命很短,长的也就十几天。萤火虫本就不适合长途迁徙,目的地栖息环境又不太合适,它几乎活不了几天,繁殖就更是不可能了。不少专家为此呼吁:与其引进萤火虫,不如改善自然环境。那些曾在林间泽畔“熠耀宵行”的萤火虫,如今已与我们渐行渐远,靠人工引进不能“引”来它们的回归。萤火虫是自然的,也是文化的,但归根结底是自然的,因而要靠自然来解决。而且,保护萤火虫不能光着眼于一个物种,而是要通过保护整片栖息地来保护许多物种。如果做到这一点,引来的肯定不只萤火虫。萤火虫

103、如是,熊猫如是,白鹳也如是总之,我们应多想想如何对自然更友好,与万物共存共荣。(摘编自新华文摘2014年第13期)1.下列对文章的概括与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A.科学家受萤火虫发光器的启发而发明的荧光灯,在减少热损耗方面成效显著,但发光率不如萤火虫。B.科学家模仿萤火虫发光器的天然结构,用以制作LED覆盖层,这种设计在应用中将起到节能的作用。C.人们选择萤火虫特有的虫荧光素酶基因,将其运用于癌细胞检测、玉米新品系的培育和水质检测。D.引进萤火虫的做法不合乎自然规律,因为长途迁徙影响其正常繁殖,异地放飞又改变其栖息环境。E.对一个物种的保护必将使其他物种获益,因而做好了萤火虫的保护工作

104、,引来的肯定不只萤火虫。2.为保护萤火虫,我们要注意萤火虫的哪些习性?请简述。(4分)3.请根据文本,分析“萤火虫是自然的,也是文化的,但归根结底是自然的”这句话的含意。(6分)十一、1.答案答案CEC.“水质检测”用的是萤火虫体内的腺甙磷酸,而不是虫荧光素酶基因。参见第五段第二句。E.“对一个物种的保护必将使其他物种获益”不正确,原文是“不能光着眼于一个物种,而是要通过保护整片栖息地来保护许多物种”。2.答案答案(要点)萤火虫对栖息地生态环境有较高要求。多不喜迁徙。求偶时以闪光信号吸引异性。对外界亮光反应敏感。(意思对即可)解析解析解答此题需找重点语句,即第五段“萤火虫喜欢植被茂盛、水质干净

105、、空气清新的环境”,第七段“萤火虫求偶时,雌雄之间会发出特异的闪光信号以吸引异性并交尾”“当萤火虫感知到外界灯光时,就会停止发光、飞行、求偶”“萤火虫本就不适合长途迁徙”。3.答案答案(要点)萤火虫“也是文化的”:有助于人类对血吸虫病的防疫;能启迪人类的科学发明;还是我们民族审美情感的寄托。“归根结底是自然的”:萤火虫是大自然的一分子,对它的保护要遵从大自然的规律。(意思对即可)解析解析“文化的”指的是其在传统文化、自然科学、生物技术等方面的意义;“自然的”指的是萤火虫也是大自然的一部分,保护萤火虫进而保护整个大自然,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这一主题。十二、(2014广东,1921)阅读下面的文

106、字,回答问题。(15分)罗哲文(19242012),中国古建筑学家。下面是中央电视台大家栏目在罗哲文先生生前对他的访谈节选。主持人:在您选择职业的年代,建筑学可算是一种不入流的行当,您为什么选择了学习建筑学?罗哲文:从我当年进入营造学社学习建筑到现在,按一般老百姓的话,可以说我和建筑学有缘分,或者说这是一个从偶然到必然的过程。说偶然,是因为抗战时期,营造学社迁到了我的老家四川宜宾,要是迁到别的地方去了,我这辈子可能就不会做这个工作了。说必然,是因为我从小就喜欢做手工,我还很喜欢工艺、画画什么的。主持人:著名的建筑学家梁思成先生是您的老师,您现在所从事的古建筑保护研究,有哪些观念是梁先生带给您的

107、?罗哲文:他有一个观点,中国的新建筑要“中而新”,就是说既要中国式又要有新创造。他这个观点给我留下的印象很深,所以我现在也在宣传,新建筑一定要中国式,要体现中国古建筑的优秀传统,同时也一定要有创新。梁思成先生临终前嘱托我“文物保护的事情,你一定要做好”,这个重托我一直记在心里,永远也不敢忘掉。主持人:2003年,您在80岁高龄的时候穿越了罗布泊。很多人都说,您是穿越罗布泊年龄最大的人。您为什么要在这样的高龄做这样的事?罗哲文:我们的主要目的是去考察和寻访汉长城。几十年前,我刚接触到长城的时候,看到一些关于长城的书,其中一本写了从玉门关到库尔勒的这段长城,并说这段长城跟玉门关以东的长城不一样。从

108、那时起我就想亲自来看一看到底是怎么回事。主持人:考察这段长城有什么特别的意义吗?罗哲文:这段长城对研究整个长城来说太重要了,绝对不能缺了这一块儿。过去曾经有个错误的说法,认为长城是防御扰掠的,目的在于封闭,但我认为长城是中国最早的对外开放的见证。汉武帝的时候,打通了丝绸之路,那时的长城就是为了保护丝绸之路的畅通,所以到了新疆库尔勒以西,城墙就没有了,修建了一个一个烽火台。当时丝绸之路上荒无人烟,来往的商旅不可能带够整个行程的粮食。此外还有马匹的问题,到了烽火台,商旅可以补充粮食,更换交通工具。主持人:到目前为止,您跟长城打交道有多少年了?一共去过长城多少次?罗哲文:我跟长城打交道快60年了。像

109、八达岭、山海关,去的次数都记不清了,可能有一百次以上了。主持人:实地考察中,您有没有遇到过危险?罗哲文:遇到的太多了。差不多十多年前我去考察长城,那儿有个地方非常危险,人很难攀上去,我上去的时候还背着相机,结果脚下一滑,差一点摔下去没命了。主持人:现在很多人都称您是中国古建筑方面的一代大师了。罗哲文:这个我不敢当,不能说是古建筑大师,我没有什么了不起的。我觉得自己就是沧海一粟,是大海里面的一滴水。主持人:对于年轻一代从事古建筑保护的人,您觉得他们最需要学习的是什么?罗哲文:我觉得基本技术一定要学到。搞建筑首先你要画出图来,所以画图功夫一定得有。写文章介绍建筑的结构,你得有基本勘察文献的能力。当

110、时我们做研究,从哪一本书上看到可以引下来的资料,都必须要查原书,不能不经考证就用。像这种基本功年轻人要学,不能偷巧。必须认真,首先要把基本技能、基本理论学好。主持人:在古建筑保护中,您最担心、最忧虑的事情是什么?罗哲文:最担心的就是技术的传承,特别是工艺的传承。我认为工匠特别重要,没有工匠不行。另外就是材料,可是现在很多人忽略了这一块儿,很多工艺失传了。主持人:您搞了一辈子古建筑研究,在您看来,建筑是什么?罗哲文:建筑是凝固的音乐,外国人管它叫石头的史书,我说是木石的史书。中国建筑跟外国的还不一样,外国的建筑主要是石头,我们中国主要是木建的,所以是木石的史书,是一个综合的艺术,是历史的见证。历

111、史有两个历史,一个是文字的历史,还有一个是实物的历史。缺少了实物,就没有东西验证文字的历史了。所以文物的价值就在于它是历史的见证。(选自大家,商务印书馆,2005年,有删改)1.概述罗哲文先生研究汉长城的过程和结论。(4分)2.在古建筑保护上,罗哲文先生持哪些看法?(5分)3.访谈呈现了一代大师罗哲文先生怎样的形象?请结合全文逐层分析。(6分)十二、1.答案答案过程:缘起(几十年前在一本书上看到相关记载)实地考察得出结论。结论:汉长城是为了保护丝绸之路的畅通而修建的,是“对外开放的见证”。解析解析“过程”可根据原文“几十年前,看到一些关于长城的书”等语句概括,“结论”可依据原文“我认为长城是中

112、国最早的对外开放的见证”“那时的长城就是为了保护丝绸之路的畅通”等概括。2.答案答案保护好古建筑便于新建筑借鉴其优秀传统。从事古建筑保护的人,要学好基本理论、掌握好基本技能。要重视技术的传承,特别是工艺的传承和工匠的培养。古建筑是综合的艺术,是历史的见证,所以要保护。解析解析罗哲文先生在古建筑保护上的看法,散见于文章第五段和最后六段中,可筛选出“新建筑一定要中国式,要体现中国古建筑的优秀传统”“基本技术一定要学到”“画图功夫一定得有”“得有基本勘察文献的能力”“首先要把基本技能、基本理论学好”“最担心的就是技术的传承,特别是工艺的传承”“工匠特别重要”“建筑是木石的史书”“是一个综合的艺术,是

113、历史的见证”等语句,从不同角度分点概述。3.答案答案学习古建筑包括师承的基本情况,写他的历史机遇和个人兴趣,并突出他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对长城的研究,表现他对事业的痴迷执着,以及求实和献身精神。对“大师”称号的推辞,表现出一种谦逊的品质。对古建筑保护和建筑的看法,表现出他见解独到深刻。解析解析全文可分为四层:第一至五段为第一层,主要内容是罗哲文先生回忆学习古建筑的情况和与梁思成先生的师徒关系等,“这个重托我一直记在心里,永远也不敢忘掉”等语句,突出了他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第六至十三段为第二层,主要内容为罗哲文先生对长城的研究情况;第十四、十五段为第三层,表现出罗哲文先生谦逊的一面;第十六至二十

114、一段为第四层,主要内容为罗哲文先生在古建筑保护上的看法,其见解很独到。一、(2018广东一模,79)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12分)材料一有别于传统意义上的出版业、教育业广义知识付费的概念,本文中的“知识付费”主要指将知识信息加工为产品、服务,并将其通过互联网售卖的行为(即狭义的知识付费)。互联网时代也是信息爆炸的时代,随着越来越多的信息被采集、被发布、被传播,消费者面对的信息数量呈几何级增长。但是,面对海量信息,人类的思维模式还远未达到能够自如接收的程度,由此产生的一系列紧张心理,被称为“知识焦虑症”。同时,工作压力大、竞争激烈等,都会加强这种焦虑感,而这种焦虑往往会给人带来强烈的学习意

115、愿。随着人们生活节奏的不断加快,大量碎片化的时间需要被有效利用以获取知识信息。目前知识付费领域主要分为内容平台与第三方支持类服务商。前者提供专业生产或用户生产的内容供消费者购买。用户生产内容的平台,普通用户也能够以自身掌握的知识实现变现。第三方支持类服务商则是为内容平台或有变现需求的自媒体人提供技术支持。相比传统的出版业与教育业,移动互联网时代兴起的知识付费领域因其参与方减少,制作周期三年模拟A组 20162018年高考模拟基础题组每题建议用时20分钟大幅缩短,因此内容生产者的获利周期也随之缩短。此外,知识付费能够为内容生产者带来更高的利润率,助其扩大收入规模。(摘编自中国知识付费市场研究报告

116、)材料二据有关数据,某知名知识付费产品在2016年10月单月收入超过1800万元,达到峰值。有观点认为,知识付费实则是在满足人“好像是在获取知识”的虚荣。有用户认为,买了一门课之后,才发现这门课的内容没什么深度。报道显示,上述知名知识付费产品除在2017年3月和下半年开学季成绩有回升外,其他时段的单月参与人数和单月收入都在下滑。(摘编自胡宁、张均斌知识付费,2018年将是怎样的姿势)材料三2016年以来,知识付费呈火爆趋势。2017年8月,知识付费用户超过5000万,但据了解,当下,消费过知识付费产品的人很多,但持续学习和付费的用户却少之又少。在知识需求方面,终生学习还没有成为一种习惯,持续为

117、知识付费的习惯有待形成;在知识供给方面,提供的内容或方法不对路,学一次就不想再学了。在互联网刚刚普及之时,多数内容是免费的,付费内容似乎是天方夜谭。而现在作为一种商业模式,不是不收费,是知识不按产品来收费,按服务使用来收费。其实,知识产品不收费而知识服务收费是高级的业态。在我国,知识的产品业态还没发育好,又迎来了服务升级。这就是当前知识付费面临的实际情况。更特殊之处在于,知识产品不收费是初级业态中不发达状态形成的习惯。知识付费会向哪个方向发展?一方面,知识产品业还要大发展。知识的“制造业”要从以自我为中心转向以用户为中心,要更有针对性地给用户提供所需的知识。另一方面,知识服务业后浪推前浪,不断

118、以创新业态帮助用户解决问题。从续订产品升级为续订服务,要做的事情很多,如完善知识服务平台功能,通过自媒体与社交网络增加交互等,都可以使知识服务发展得更好。(摘编自姜奇平知识该付费还是免费)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知识付费内容平台不仅可以让提供专业知识的特殊用户获得收益,也可让普通用户通过自身掌握的知识获得收益。B.2016年,某知名知识付费产品在知识付费方面的收益有突出表现,但2017年,单月参与人数和单月收入总体上呈现下滑趋势。C.消费过知识付费产品的人很多,但能持续下去的人不多,关键在于消费者自身建设不足,如终生学习还没有成为一种习惯。D.知识产品

119、不收费是初级的业态,知识服务收费是高级的业态,在我国,前者现象的出现是因为知识产品业态发展不够充分。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两项是(5分)()A.狭义知识付费项目的完成,既需要知识内容的制造者,也需要知识付费的消费用户,还需要第三方支持类服务商提供服务。B.与传统意义上出版业、教育业的知识付费的概念不同,狭义的知识付费,主要指通过线上或线下售卖加工过的知识信息产品、服务。C.网民在课外、工作外的学习,对音频类、视频类知识付费产品的兴趣呈增长趋势,而对文字类知识付费产品和线下论坛讲座的兴趣不高。D.知识付费的发展方向是向知识服务业发展,帮助用户解决问题,通过完善知识服务平台功能

120、等,使客户从续订产品升级为续订服务。E.中国移动支付用户规模的发展,让人们因生活节奏的加快,而有效利用大量碎片化的时间以获取知识信息成为可能。3.知识付费火热的原因有哪些?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4分)一、1.答案答案C“关键在于消费者自身建设不足”错。根据材料三中“在知识供给方面,提供的内容或方法不对路”的信息说明服务商也存在问题。2.答案答案AEB.根据材料一第一段可知,“狭义的知识付费”不包括线下售卖加工过的知识信息产品和服务。C.虽然调查结果显示人们对文字类知识付费产品的未来使用倾向有所下降,但仍保持较高的使用频率,不能说“兴趣不高”。D.概括不全面。材料认为知识付费的发展方向有两个方面

121、,一是知识产品业要大发展,二是知识服务对知识产品的推动。3.答案答案互联网时代信息量大,工作压力大、竞争激烈等,使人产生焦虑感,会给人带来学习的意愿。周期短、获利高的知识付费对于内容生产者的吸引力更大,保证了知识付费的内容来源,推动了知识付费的发展。解析解析根据材料一中的“互联网时代也是信息爆炸的时代工作压力大、竞争激烈等,都会加强这种焦虑感,而这种焦虑往往会给人带来强烈的学习意愿”“移动互联网时代兴起的知识付费领域因其参与方减少,制作周期大幅缩短,因此内容生产者的获利周期也随之缩短。此外,知识付费能够为内容生产者带来更高的利润率,助其扩大收入规模”等信息分点概括即可。二、(2017南京9月学

122、情调研,1618)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3题。(18分)星空的奥妙刘慈欣访谈刘慈欣(以下简称“刘”),科幻小说作家,代表作三体。吴言(以下简称“吴”),文学评论家,自由撰稿人。吴:听说您在三体开始创作的时候只计划写一部,后来延展到了三部,而且感觉也形成了一个完整的系统。期间应该有出版方、科幻迷的影响,这也是个创意激发的过程。科幻文学作为大众文学,跟读者的互动是必不可少的,您觉得呢?刘:三体开始构思时倒也是三部,但后两部是不是能写则要看上一部的销售情况,科幻小说是一种类型文学,有很强的市场属性。三体是有扩展的可能性的,现在我还是集中精力试图创作全新的作品,以后也许有机会再回到这个题材。关于和读者

123、的互动,在我是不存在的,我的创作过程是完全个人化的,在写作过程中没有与任何人讨论交流的习惯,也没有这种愿望。同时,我基本上不认识自己的读者,与他们也基本没有交流。当然这些只是个人的习惯,其他的作家不一定是这样。吴:我感觉电影是您科幻创作中重要的素材来源,这一点同主流作家主要依靠阅读来源不同。对于科幻作家这是正常的,您怎么看创作素材的来源问题?刘:我感觉主流作家创作中的素材应该来源于生活本身吧,这是科幻小说很难做到的,因为科幻小说中所描写的世界一般都远离现实。其实我创作的素材也是大部分来自阅读,科幻电影给人的启发并不多,从市场考虑,科幻电影中一般不会出现很新的创意。吴:您虽然称自己不是文学爱好者

124、,但我发现您有很好的文学素养和天赋。看到一些资料,您说深受俄罗斯文学影响,想具体问问受哪些作家、哪些作品影响较深。刘:主要受托尔斯泰的影响比较深,对我影响最深的小说是战争与和平。吴:想请您谈一下,在您的知识结构里,支撑科幻写作的构件有哪些?刘:我对科学技术比较感兴趣,同时对军事也有一定的兴趣,支撑我科幻写作的构件主要是自己的物理学和宇宙学知识,具体说就是相对论、量子力学、宇宙大爆炸和暴胀学说。至于更为现代的弦理论,太深了,有些搞不懂。我的生物学和经济学知识是个短板。吴:对于科幻文学评论您有什么建议?刘:现在文学界对包括科幻在内的类型文学的评论,都是套用主流文学的评论语境和框架。不可否认,所有文

125、学体裁都有共性,但不同的文学类型也有自己的规律,套用主流文学的评论方式来评价类型文学不是恰当的评论方式,如果用这样的标准和语境来评价,包括我的小说在内,相当一部分国内和国外的科幻作品将一无是处。比如说,传统的文学评论认为,文学是人学,由此推论包括科幻文学在内的类型文学中的那些类型元素,如科幻中的科幻创意、侦探中的推理等,都只是提供了一种背景、平台和工具,最终目的是用来表现人性的。事实上不是这样,这些类型元素就是类型文学本身的目的,比如在科幻小说中,环境和作为一个整体的种族,都可能成为与人物一样的独立的文学形象。有许多主流文学作品都有大量的科幻元素,比如品钦的万有引力之虹、冯内古特的五号屠场、戈

126、尔丁的蝇王、奥威尔的1984等,这些都是很经典的作品,但一般不被当成科幻小说。(选自名作欣赏2016年第1期,有改动)1.采访者所提问题可以概括为哪三个方面?(6分)2.对科幻文学的创作,采访者和受访者的认识有哪些差异?(6分)3.对于科幻文学评论,刘慈欣有什么样的看法?请结合访谈内容具体分析。(6分)二、1.答案答案三体的创作过程;科幻写作者的知识结构;对科幻文学评论的建议。解析解析根据题干要求和采访者的提问去概括。第二、三点可根据文章最后两个提问得出,第一点可根据前面三个提问概括得出。2.答案答案(1)与读者的关系:(采访者)科幻文学作为大众文学,跟读者的互动是必不可少的;(受访者)创作过

127、程是完全个人化的,不存在与读者的互动。(2)素材来源:(采访者)电影是科幻创作中重要的素材来源;(受访者)创作的素材大部分来自阅读。解析解析根据第一次问答,可以分析概括出采访者和被采访者在对科幻文学的创作与读者关系认识上的差异。根据第二次问答,可概括出两人在写作素材来源方面的差异。注意突出彼此认识的差异性。3.答案答案遵循所有文学体裁的共性规律;从科幻文学体裁的特点出发;科幻元素是科幻文学本身的目的。解析解析此题可根据最后一段进行分析概括。注意抓住受访者的观点句,如根据“不可否认,所有文学体裁都有共性,但不同的文学类型也有自己的规律”可概括出前两点。抓住“事实上不是这样,这些类型元素就是类型文

128、学本身的目的”,概括出第三点。三、(2016镇江期末,1618)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3题。(18分)关于阅读革命答广州日报吴波问谢有顺记者:多媒体时代给人们阅读方式、阅读内容带来了什么影响?谢有顺:我想,最重要的影响就是选择多元了。可读的东西太多,阅读行为也被分解到了生活的各个角落坐车、吃饭、熄灯后的夜晚,都可以进行阅读,这些阅读上的便捷,有一些是技术革新带来的,有一些也是阅读者慢慢养成的习惯。尤其是手机成了一个移动阅读器之后,一切都改变了,阅读中的信息依赖和消遣功能被放大了,过去那种手持一本书的庄严感已经消失,阅读成了琐细的日常生活的一部分。轻阅读、浅阅读成了主流,这也势必影响读者对阅读内

129、容的选择,一些契合于这种趣味的文字也就应运而生。记者:电子阅读和纸质阅读各有特点,电子书会取代纸质书吗?如果两者共存,您认为会是以一种什么方式?谢有顺:在可以望见的将来,纸质书不可能被取代。相比于电子书,纸质书也有自己不言而喻的优势:适合查阅、记忆,人和纸对话的过程中有一种情感的温度尤其是被人读过、画过、批注过的书,本身就带着一种文化传承的印痕。因此,二者共存是必然的。读者选择哪一种阅读方式,完全取决于他的习惯、心态和时间,电子阅读便捷、信息量大,而纸质阅读比较从容,适合交流和回味。当一个人厌倦于以加速度的方式活着时,也许他就会回想起读纸质书时的那种舒缓心境。我相信,总有一天,我们会回过头来羡

130、慕那些有闲暇读书的人,就像在城市住惯了高楼的人,现在也开始想念乡村小屋一样。记者:面对新媒体阅读的竞争和挑战,如何开展好传统阅读,特别是经典阅读?谢有顺:最重要的是学校教育,要把经典的美和魅力充分解读出来,让孩子们感受到并喜欢它,经典才能深入人心。阅读是一种吸引,而一种经典要能长久地吸引读者,我觉得要有普遍性、经典性和时代性的复合特征。所谓普遍性,指的是语言要质朴而有韵味,话题或形象要吸引人;所谓经典性,指的是经过了一定的时间选择之后,依然还能被人记起的那部分;所谓时代性,指的是它的价值观到现在还新鲜,还有魅力。因此,经典也要经过一个再选择的过程,要让经典能和这个时代对话,要对经典重新做出阐释

131、,这才能让经典重放光芒。记者:在日益多样化的阅读方式“竞争”人们的闲暇的时代,究竟如何阅读才能开阔眼界、丰富知识,让阅读滋润我们的心灵,进而提升个人的文化内涵和修养?谢有顺:不要奢望能找到一种方式来弥合已形成的阅读裂缝,有裂缝、有差异其实是好事。阅读的自由和多元化,必然会带来一些混乱,甚至粗糙和粗俗大行其道也不足为奇,但不管如何,一个人能够按照自己的喜好来选择阅读,总是一种时代性的进步。中国正在进入一个市民社会,一个多数人选择在世俗里藏身的社会,以世俗为旨归、以消遣为目的的阅读,可能会把社会带入一种浅薄的境地,但你必须承认,浅薄中如果洋溢着一种世俗的欢乐,也自有一种不能被藐视的温暖。它同样值得

132、尊重。只要我们能够让读者读到自己想读的,只要读者自由阅读的权利能够被有力地捍卫,相信阅读本身有着巨大的自我修正和自我矫治的能力,正确的阅读风气正是在阅读的自我修正过程中被建立起来的。其实,对于今日的中国而言,创造自由阅读的风气、提供便于阅读的环境,远比引导读者具体该读些什么书更重要。一个人该读什么书,是在阅读中慢慢领悟和调整的,而不是在阅读之前就被规定的。(有删改)1.谢有顺认为电子书和纸质书会以怎样的方式共存?(6分)2.谢有顺认为如何才能开展好经典阅读?(6分)3.在日益多样化的阅读方式“竞争”人们的闲暇时间的时代,什么样的阅读才是有意义的阅读?(6分)三、1.答案答案取决于读者的习惯、心

133、态和时间。电子阅读便捷、信息量大,而纸质阅读从容,适合交流和回味。当人厌倦以加速度的方式活着时,会想起读纸质书时的舒缓心境。解析解析本文是一篇新闻采访整理稿,题干对应记者的提问,答案则出现在谢有顺的相应回答中。本题对应记者与谢有顺的第二轮问答(提示标志:第三段末尾关键词“共存”),答案点集中在第四段。答题时,逐句分析,抓住关键词,归纳概括(可引用原文关键字词或句子)。2.答案答案学校教育要充分解读经典的美和魅力,使经典深入孩子们的心灵,从而使孩子们产生阅读兴趣。要从普遍性、经典性和时代性的角度对经典进行再选择和再阐释。解析解析本题对应记者与谢有顺的第三轮问答(提示标志:第五段关键词“如何开展”

134、),答案点集中在第六段中。答题时,逐句分析,抓住关键词,归纳概括(可引用原文关键字词或句子)。第六段共四句话。第一句关键点:“学校教育”“美和魅力”;第二、三句关键点:“普遍性、经典性和时代性”;第四句关键点:“再选择”“重新做出阐释”。3.答案答案自由、多元化的阅读,即使粗糙、粗俗也有意义。按照自己的喜好阅读,是时代的进步。以世俗为旨归、以消遣为目的的阅读,同样值得尊重。解析解析本题对应记者与谢有顺的第四轮问答(提示标志:第七段关键词“如何阅读”),答案点集中在第八段。答题时,逐句分析,抓住关键词,归纳概括(可引用原文关键字词或句子)。第八段共七句话,第一句提出:有差异的阅读方式是好事,紧接

135、着列举了三种不同的阅读方式,每一种对应一个答案点,抓住关键词概括作答。第一种关键点:“自由”“多元化”“粗糙和粗俗”“不足为奇”。第二种关键点:“按照自己的喜好”“时代性的进步”。第三种关键点:“以世俗为旨归、以消遣为目的”“值得尊重”。四、(2016南通、泰州、扬州、连云港、淮安五市三模,1517)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3题。(18分)“我就是每天翻译一点”翻译家王永年精通英语、俄语、西班牙语、意大利语。他勤于翻译,译著等身,欧亨利小说全集十日谈约婚夫妇,还有博尔赫斯全集中绝大部分的篇章都出自他的译笔。王永年女儿王绛说:父亲没有留下什么遗言。只是在照顾他的八个月里,讲到自己的生平,他总是说,

136、你们要做一个正直的人,要好好做学问,要终生学习。在王绛的印象里,父亲在新华社上班的时候,为了多做一点文学的翻译工作,每天三四点钟就起来。翻译家赵德明表示,王永年在外语、中文、历史、文化上具有全方位的才学,并能把原文吃透,译作传神、忠实、精彩,文字也好。尽管因为翻译那些严肃高雅、在文学史上已有定论的作品,王永年得到业界内外的推崇,但他却因为翻译在路上,得到更广泛的关注。英美文学专家陆建德说:听说他翻译凯鲁亚克的在路上,我很吃惊,这本书年轻人很喜欢,他这样一个资深译者翻译的多是经典作品,要翻译嬉皮士文化的代表作,是一种挑战,他的勇气和精神令人钦佩。出版人赵武平回忆说:依我看,译文的风格再明显,如果

137、没有以准确为基础,就离原作比较远。王先生的翻译没有匠气。他的汉语修养很高,翻译最明显的特点是准确、通俗,不会转文。事实上,生前接受采访时,王永年多次表示自己并不喜欢在路上,但他还是花了十个月时间一点一点把它翻译完。有些人不能理解,为什么不喜欢还要翻译?他表示:青菜萝卜各有所好,我不喜欢这样消极的小说,但可以介绍它是怎么回事。有人问他为何翻译了如此多的文学作品,他想了半日,也只是诚实地说:为了谋生。赵武平说:王先生经历过反右,晚年坦承当时也有不由自主的时候。他翻译作品,在特殊年代里也有一些是完成任务,有些他自己并不满意,但是他能实话实说。或许,王永年留给后世的,除了沉甸甸的文学翻译遗产,就是这种

138、堪为典范的职业精神。在他看来,世上没什么不好翻译的东西。反正你看懂原文,你有一定的中文基础,你就能够表达出来。我就是每天翻译一点,定时定量,并不累的。(摘自文学报,有删改)1.文章第段引用王绛的话,有什么作用?(6分)2.从文中看,王永年因翻译在路上而受到更广泛关注的因素有哪些?(6分)3.结合全文,概括王永年在翻译上取得丰硕成就的主要原因。(6分)四、1.答案答案借女儿之口,间接说明诚于做人、恒于学问是王永年一生的追求;再现王永年生前的活动,增强了传记的真实感,有力地证明了作者对王永年的了解;为下文王永年在特殊年代里完成不满意的任务而能实话实说做铺垫。解析解析文章中心人物是王永年先生,第二段

139、引用王永年女儿的话,自然是侧面描写,增加真实性。内容也自然是写核心人物的,放在开头,从行文看为下文做铺垫,引出下文也是顺理成章。2.答案答案资深翻译家挑战非经典作品,勇气和精神令人钦佩;王永年作品的特点是翻译准确、通俗,没有匠气;翻译在路上,让中国读者(尤其是年轻人)了解了嬉皮士文化。解析解析完整答题必须精读文章,找准要点。答题区间在段,找到关键语句,提炼概括。3.答案答案深厚的语言素养:精通多种语言,有深厚的中文功底。学识全面:不仅精通各种语言,在历史、文化上也具有全方位的才学。治学严谨:翻译以准确为基础,尊重原文,并形成个人翻译风格。勤于工作:定时定量,每天翻译,笔耕不辍。解析解析原因一般

140、分外因与内因,本题核心在于王永年先生的个人魅力与能力,属于内因,如深厚的语言素养,学识全面,治学严谨,勤于工作。外因几乎没有涉及,忽略。(2018山西太原一模,79)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12分)材料一新华社北京2017年6月24日电从公安部交管局召开的全国视频会获悉,今年以来,全国公安交管部门严抓机动车不礼让斑马线现象治理,查处不礼让斑马线违法行为同比上升3.4倍,因不礼让斑马线造成人员伤亡的事故起数、死亡人数同比分别下降18%和9.3%。公安部数据显示近3年来在斑马线上发生机动车与行人的交通事故中,约9成是机动车未按规定让行导致。为进一步整顿城市交通秩序,公安部交管局要求各地创新管理

141、举措。各地要安排民警、辅警在行人过街流量大和未设置交通信号灯的斑马线处执勤,适时组织执法小分队加强重点路段、路口整治,加大现场查纠力度。各地公安交管部门还要对非机动车道、人行横道及信号灯和标志标线进行全面排查整改,确保交通信号设施有效、科学、规范。公安交管部门还将联合其他相关部门一同参与,如会同交通运输等部门,组织公交车、出租车等车辆驾驶人带头遵守让行规定;会同文明办、团委等部门,动员各级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工作人员以及文明交通志愿者参加文明交通劝导和体验活动等。B组 20162018年高考模拟综合题组此题建议用时20分钟各地公安交管部门要认真分析本地斑马线管理存在的问题,坚持零容忍、全

142、覆盖、严执法,像治理酒驾一样,深入推进不礼让斑马线治理,促进城市交通秩序整体提升,带动市民文明素质提高和法治意识整体增强。(摘编自新华社今年(2017)因机动车不礼让斑马线造成伤亡的事故同比下降,有删改)材料二从长沙市城区机动车斑马线不礼让行人事故辖区分布情况来看,岳麓区、雨花区、开福区事故数量最多,占全市城区机动车斑马线不礼让行人事故数的80%。从全市城区机动车斑马线不礼让行人事故时间分布情况来看,天心区、岳麓区、开福区机动车斑马线不礼让行人事故高发时段为夜间1824时;雨花区则上午612时居多,其余时段分布较为平均。从全市城区机动车斑马线不礼让行人事故受害人年龄分布情况来看,除天心区外,其

143、他区域,机动车斑马线不礼让行人事故受害人年龄以50岁以上居多。(摘编自红网综合大数据告诉你“斑马线上的安全”有多重要,有删改)材料三江苏宿迁是一个地处苏北,在全国知名度并不高的地级市。然而,交通治理工作却走在了全国前列,甚至已经达到欧美发达国家水平,私家车礼让率高达90%以上。取得这样的成绩,根本原因就在于交管部门有着较强的责任意识,不断创新交通管理工作的新手段和新方法,对不礼让斑马线的行为严管重罚,从而使私家车主逐渐养成了礼让斑马线的文明习惯。(摘编自萍乡文明网礼让斑马线不应“公”“私”有别,有删改)材料四礼让斑马线的本意是深化城区交通秩序整治,改变广大市民的交通法治观念,增强广大市民的文明

144、交通意识,让人人都可以享受秩序交通带来的好处。我们不该单单纠结于目前实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而应从自身做起,遵守秩序。交警对于如何礼让行人有权威解读:对于司机来说,积极了解政策;对于行人来说,也不应有恃无恐,应严格遵守交通规则。斑马线的文明需要保证司机与行人之间的平衡。对司机的违法行为坚决惩戒,同时对于行人的违法行为也绝不姑息。只有建立起车与人共同对规则的遵守和敬畏,心中都有了“火线”,才能真正实现斑马线文明。(摘编自胶东在线礼让斑马线彰显城市文明的一道独特风景线,有删改)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梳理,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材料一第一段引用公安部交管局会议提供的相关数据,说明我国对机动车

145、在斑马线前不礼让现象的治理效果明显。B.材料二介绍了长沙市发生涉及行人交通事故的一些数据,并分别从辖区、时间和受害人年龄三方面介绍了这些事故的分布情况。C.较强的责任意识和不断创新的能力是江苏宿迁交通治理工作走在全国前列的主要原因,严管重罚是该地区交通管理的主要手段。D.根据材料四可知,真正实现礼让斑马线需要设定规矩并人人遵守,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提高广大市民的交通法治观念和文明交通意识。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两项是(5分)()A.从材料一看,在斑马线上发生机动车与行人的交通事故中,多数是机动车的责任,说明要实现斑马线文明,应重点解决司机违规问题。B.根据材料二统计图中的数据,

146、我们可以看出在长沙市发生的涉及行人事故中,死亡人数超过受伤人数的三分之一。C.在涉及行人事故占一般程序交通事故比率和机动车斑马线不礼让行人事故占涉及行人事故比率中,死亡率均超过受伤率。D.根据材料二中提供的数据,我们能够了解到岳麓区与开福区在夜间1824时机动车斑马线不礼让50岁以上行人造成的事故率应该较高。E.虽然四则材料针对机动车斑马线不礼让行人现象各有侧重点,但是材料一、四侧重介绍行之有效的具体措施,而材料二、三却侧重分析事故原因。3.根据上述材料,概括说明在“礼让斑马线”这个问题上交管部门和司机、行人应有的做法。(4分)1.答案答案B材料二从三方面介绍了全市城区机动车斑马线不礼让行人事

147、故的分布情况,没涉及行人交通事故的分布情况。2.答案答案ABC.“死亡率均超过受伤率”错误,下折线显示未超过。D.“我们能够了解到岳麓区与开福区在夜间1824时机动车斑马线不礼让50岁以上行人造成的事故率应该较高”错误,不能简单合并时间和年龄两方面信息得出这一结论,文中相关数据无法体现出来。E.材料二侧重从长沙全市城区机动车斑马线不礼让行人事故的数据分析得出斑马线上的安全很重要的结论,而材料三则侧重说明对不礼让斑马线行为严管重罚的效果。3.答案答案交管部门:创新管理举措,加大普法宣传力度。司机行人:了解政策,遵守交规。解析解析此题要求概括“在礼让斑马线这个问题上交管部门和司机、行人应有的做法”,根据材料三中“取得这样的成绩,根本原因就在于交管部门有着较强的责任意识,不断创新交通管理工作的新手段和新方法,对不礼让斑马线的行为严管重罚,从而使私家车主逐渐养成了礼让斑马线的文明习惯”可概括出第一点;根据材料四中“对于司机来说,积极了解政策;对于行人来说,也不应有恃无恐,应严格遵守交通规则”可概括出第二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