辅导教师马佳佳6月14日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571524788 上传时间:2024-08-11 格式:PPT 页数:48 大小:1.1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辅导教师马佳佳6月14日_第1页
第1页 / 共48页
辅导教师马佳佳6月14日_第2页
第2页 / 共48页
辅导教师马佳佳6月14日_第3页
第3页 / 共48页
辅导教师马佳佳6月14日_第4页
第4页 / 共48页
辅导教师马佳佳6月14日_第5页
第5页 / 共4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辅导教师马佳佳6月14日》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辅导教师马佳佳6月14日(4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辅导教师:马佳佳2012年6月14日教育学原理考前辅导教育学原理考前辅导教育学原理考前辅导教育学原理考前辅导教育学原理教育学原理教育学原理教育学原理教育学原理教育学原理教育学原理教育学原理教育学原理教育学原理教育学原理教育学原理考考考考试试指指指指导导第一章第一章第一章第一章 学校的性质、价值与目的学校的性质、价值与目的学校的性质、价值与目的学校的性质、价值与目的第一节第二节知识点结构图知识点结构图第三节教育学原理教育学原理教育学原理教育学原理考考考考试试指指指指导导第一章第一章第一章第一章 学校的性质、价值与目的学校的性质、价值与目的学校的性质、价值与目的学校的性质、价值与目的学校学校学校的

2、专门性学校的专门性第一节第一节第二节教育教育知识点结构图第三节l1. 1. 教育的概念教育的概念教育是在一定社会背景下发生的促进个体的社教育是在一定社会背景下发生的促进个体的社会化和社会的个性化的实践活动。会化和社会的个性化的实践活动。l2. 2. 学校的概念学校的概念专门从事教育工作的社会组织和机构。根据专门从事教育工作的社会组织和机构。根据“教育教育”的定义,也可以将的定义,也可以将“学校学校”定义为:学定义为:学校是在一定社会制度下所建构的、以专门促进校是在一定社会制度下所建构的、以专门促进个体的社会化和社会的个性化为核心任务的社个体的社会化和社会的个性化为核心任务的社会组织和机构。会组

3、织和机构。l3. 3. 学校是专门的教育机构学校是专门的教育机构学校的专门性主要体现在:第一,专门的教育学校的专门性主要体现在:第一,专门的教育职能;第二,专门的教育人员;第三,专门的职能;第二,专门的教育人员;第三,专门的活动内容和形式;第四,专门的评价方式;第活动内容和形式;第四,专门的评价方式;第五,专门的经费支持。五,专门的经费支持。教育学原理教育学原理教育学原理教育学原理考考考考试试指指指指导导l4. 4. 学校的价值学校的价值根据学校意图服务的价值主体的不同,可将学校的价根据学校意图服务的价值主体的不同,可将学校的价值分为个体价值、社会价值和人类价值三个维度。值分为个体价值、社会价

4、值和人类价值三个维度。l5 5学校的社会价值学校的社会价值(1 1)学校是社会生活的基础,学校是社会生活的基)学校是社会生活的基础,学校是社会生活的基础,在农业社会中表现的还不是很明显,许多没有接础,在农业社会中表现的还不是很明显,许多没有接受过学校教育的人仍然可以过他们的社会生活。但是受过学校教育的人仍然可以过他们的社会生活。但是当人类进入到现代工业社会以后,特别是进入到知识当人类进入到现代工业社会以后,特别是进入到知识社会以后,学校就越来越重要,有助于个人获得公共社会以后,学校就越来越重要,有助于个人获得公共生活必须的态度、知识、技能和信念。生活必须的态度、知识、技能和信念。(2 2)学校

5、是社会团结的纽带,学校特别是现代学校)学校是社会团结的纽带,学校特别是现代学校消除或至少致力于消除社会的、经济的、文化的或种消除或至少致力于消除社会的、经济的、文化的或种族的不平等对青少年儿童发展的影响,致力于共同文族的不平等对青少年儿童发展的影响,致力于共同文化基础的学习和公民的培育。化基础的学习和公民的培育。(3 3)学校是社会进步的有效工具,人类社会的进步,)学校是社会进步的有效工具,人类社会的进步,通过政治领域的变革、经济领域的繁荣、文化领域的通过政治领域的变革、经济领域的繁荣、文化领域的昌盛以及人类生活领域的幸福等各方面表现出来。这昌盛以及人类生活领域的幸福等各方面表现出来。这诸多方

6、面的改良或改善,没有哪一方面能够离开学校。诸多方面的改良或改善,没有哪一方面能够离开学校。学校的价值学校的价值学校的社会学校的社会价值价值第一节第二节第二节知识点结构图第三节第一章第一章第一章第一章 学校的性质、价值与目的学校的性质、价值与目的学校的性质、价值与目的学校的性质、价值与目的教育学原理教育学原理教育学原理教育学原理考考考考试试指指指指导导l6 6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所颁布的有关学校教育的政策文本,及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所颁布的有关学校教育的政策文本,及其对教育目的的表述。其对教育目的的表述。19491949年年共同纲领共同纲领。 “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文化教育为新民主主义的,中华人民共

7、和国的文化教育为新民主主义的,即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教育。人民政府的文化教育工作,应即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教育。人民政府的文化教育工作,应以提高人民文化水平、培养国家建设人才、肃清封建的、买办的法西以提高人民文化水平、培养国家建设人才、肃清封建的、买办的法西斯主义的思想,发展为人民服务的思想为主要任务。斯主义的思想,发展为人民服务的思想为主要任务。”19571957年年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我们的教育方针,我们的教育方针,应该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应该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

8、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明确地回答了社会主义学校要,明确地回答了社会主义学校要“培养培养什么样的人什么样的人”的问题。的问题。19851985年年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所有这些人才,都应该有理所有这些人才,都应该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热爱社会主义祖国和社会主义事业,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热爱社会主义祖国和社会主义事业,具有为国家富强和人民富裕而艰苦奋斗的献身精神,都应该不断追求具有为国家富强和人民富裕而艰苦奋斗的献身精神,都应该不断追求新知,具有实事求是、独立思考、勇于创造的科学精神。新知,具有实事求是、独立思考、勇于创造的

9、科学精神。”19931993年年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建设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者和接班人。”19951995年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19991999年年关于深化教

10、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实施素质实施素质教育,就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教育,就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人。”学校的价值学校的社会价值第一节第二节知识点结构图第三节第一章第一章第一章第一章 学校的性质、价值与目的学校的性质、价值与目的学校的性质、价值与目的学校的

11、性质、价值与目的教育学原理教育学原理教育学原理教育学原理考考考考试试指指指指导导第二章第二章第二章第二章 学校的历史与教育遗产学校的历史与教育遗产学校的历史与教育遗产学校的历史与教育遗产第一节第二节知识点结构图知识点结构图教育学原理教育学原理教育学原理教育学原理考考考考试试指指指指导导l1. 1. 我国古代学校教育的形态我国古代学校教育的形态中国封建社会的学校有官学、私学、书院等三种类型,它们之间相互中国封建社会的学校有官学、私学、书院等三种类型,它们之间相互配合、相互补充,一起构成了中国封建社会学校教育的形态。配合、相互补充,一起构成了中国封建社会学校教育的形态。 中国封建社会的官学体制分为

12、中央官学和地方官学。封建社会的中央中国封建社会的官学体制分为中央官学和地方官学。封建社会的中央官学产生于汉代,随后在各个朝代有所发展。封建地方官学始于汉景官学产生于汉代,随后在各个朝代有所发展。封建地方官学始于汉景帝末年,蜀郡太守创办郡学,招收帝末年,蜀郡太守创办郡学,招收“下县子弟下县子弟”入学。自汉代到明清,入学。自汉代到明清,都分别按地方行政单位设立地方官学,如府学、县(州)学。明清还都分别按地方行政单位设立地方官学,如府学、县(州)学。明清还在乡村设立社学。在乡村设立社学。 私学产生于春秋战国时期,秦朝被禁绝,汉代得以复苏和发展。汉代私学产生于春秋战国时期,秦朝被禁绝,汉代得以复苏和发

13、展。汉代私学教育大体上可以分为三种基本类型。第一种类型,为蒙学教育性私学教育大体上可以分为三种基本类型。第一种类型,为蒙学教育性质,主要形式是书馆或家馆,主要学习内容是识字、习字;第二种类质,主要形式是书馆或家馆,主要学习内容是识字、习字;第二种类型,是初读一般经书的私学,通称为乡塾;第三种类型,是专经研习型,是初读一般经书的私学,通称为乡塾;第三种类型,是专经研习性质的私学,这种机构多称为性质的私学,这种机构多称为“精舍精舍”或或“精庐精庐”,讲学者都是精通,讲学者都是精通一经或数经的名师巨儒,多以研讨学问和治术为办学目的。魏晋南北一经或数经的名师巨儒,多以研讨学问和治术为办学目的。魏晋南北

14、朝以后,直至明清时期,私学在历朝历代都一直存在,并且在绝大部朝以后,直至明清时期,私学在历朝历代都一直存在,并且在绝大部分时期都非常兴盛。分时期都非常兴盛。 书院作为一种教育形式诞生于唐末五代,宋代时期书院发展成为一种书院作为一种教育形式诞生于唐末五代,宋代时期书院发展成为一种制度化的教学形式,并产生了白鹿洞书院、岳麓书院、应天府书院、制度化的教学形式,并产生了白鹿洞书院、岳麓书院、应天府书院、嵩阳书院、石鼓书院、茅山书院等六大书院,明清时期有著名的东林嵩阳书院、石鼓书院、茅山书院等六大书院,明清时期有著名的东林书院、漳南书院、诂经精舍、学海堂等。书院、漳南书院、诂经精舍、学海堂等。 我国封建

15、政府不仅重视官学,并且对私学、书院等非官学教育给予支我国封建政府不仅重视官学,并且对私学、书院等非官学教育给予支持,从而使官学、私学、书院等三种学校教育形式并存与相互配合,持,从而使官学、私学、书院等三种学校教育形式并存与相互配合,在社会动荡时期,每当官学衰微的情况下,私学、书院的发展与繁荣,在社会动荡时期,每当官学衰微的情况下,私学、书院的发展与繁荣,很好地弥补了官学教育的缺失,并且促进了非儒家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很好地弥补了官学教育的缺失,并且促进了非儒家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从而为中华固有文化的绵延不绝提供了重要的教育基础。从而为中华固有文化的绵延不绝提供了重要的教育基础。古代学校教育古代学校

16、教育形态形态第一节第一节第二节知识点结构图孔子教育思想孔子教育思想第二章第二章第二章第二章 学校的历史与教育遗产学校的历史与教育遗产学校的历史与教育遗产学校的历史与教育遗产教育学原理教育学原理教育学原理教育学原理考考考考试试指指指指导导古代学校教育古代学校教育形态形态第一节第一节第二节知识点结构图孔子教育思想孔子教育思想第二章第二章第二章第二章 学校的历史与教育遗产学校的历史与教育遗产学校的历史与教育遗产学校的历史与教育遗产l2. 2. 孔子的教育思想孔子的教育思想(1 1)教育与政治:主张通过教育可以把社会的政治思想、伦理道德观念传播到民)教育与政治:主张通过教育可以把社会的政治思想、伦理道

17、德观念传播到民众中去,从而对政治发生影响。众中去,从而对政治发生影响。(2 2)教育与经济:一方面教育必须依赖于经济的发展,另一方面教育又优先于经)教育与经济:一方面教育必须依赖于经济的发展,另一方面教育又优先于经济,只有通过教育才能使统治者取得民众的信任。济,只有通过教育才能使统治者取得民众的信任。(3 3)教育对人的成长和发展的作用:)教育对人的成长和发展的作用:“性相近也,习相远也性相近也,习相远也”。人的才智不是先。人的才智不是先天获得的,主要靠后天习得的,无论什么人,只要肯努力学习,就一定能获得成功。天获得的,主要靠后天习得的,无论什么人,只要肯努力学习,就一定能获得成功。(4 4)

18、教育对象:)教育对象:“有教无类有教无类”,即人人都有受教育的机会和权利,没有贫富、贵,即人人都有受教育的机会和权利,没有贫富、贵贱、地域等区别。贱、地域等区别。(5 5)教育方法论:强调启发式教学。)教育方法论:强调启发式教学。“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则不复也。” ” 意思是说只有学生处于意思是说只有学生处于“愤愤”、“悱悱”的心理状态下,有求知的欲的心理状态下,有求知的欲望或动机而又发生困难时,教师再去启发他,这样自然就会取得好的教学效果。启望或动机而又发生困难时,教师再去启发他,这样自然就会取得好的教学效果。启发式教学的关键

19、是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善于了解学生发式教学的关键是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善于了解学生的心理状态,适时施教。的心理状态,适时施教。(6 6)道德教育原则:第一,立志乐道,即教育学生确立远大目标和理想,眼前利)道德教育原则:第一,立志乐道,即教育学生确立远大目标和理想,眼前利益必须服从远大理想,要有崇高的精神、道德追求。第二,克己自省,即道德修养益必须服从远大理想,要有崇高的精神、道德追求。第二,克己自省,即道德修养的核心是贵在严以责己,培养道德自觉,克制和约束自己的言行,使之合符道德规的核心是贵在严以责己,培养道德自觉,克制和约束自己的言行,使之合符

20、道德规范。第三,改过迁善,孔子把道德修养的过程称作发扬优点、长处和改正过失、克范。第三,改过迁善,孔子把道德修养的过程称作发扬优点、长处和改正过失、克服缺点的过程,闻过则喜、见过自讼。第四,身体力行,主张慎言敏行、言行一致。服缺点的过程,闻过则喜、见过自讼。第四,身体力行,主张慎言敏行、言行一致。(7 7)教师观:第一,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学而不厌是做好一名教师的前提和基)教师观:第一,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学而不厌是做好一名教师的前提和基础,础,“诲人不倦诲人不倦”是一名教师最崇高的精神境界和最宝贵的品格。第二,关爱学生,是一名教师最崇高的精神境界和最宝贵的品格。第二,关爱学生,无私无隐。孔子

21、把无私无隐。孔子把“仁者爱人仁者爱人”的精神倾注到了学生身上,关心学生品德和学业的的精神倾注到了学生身上,关心学生品德和学业的增进以及学生们的生活与健康状况。又主张把对学生的爱和对学生的严格要求结合增进以及学生们的生活与健康状况。又主张把对学生的爱和对学生的严格要求结合起来。对学生的教育做到无私无隐,鼓励学生超过老师。第三,以身作则,身教重起来。对学生的教育做到无私无隐,鼓励学生超过老师。第三,以身作则,身教重于言教。孔子要求教师对学生要以身作则,以自己的模范行为作学生的表率。于言教。孔子要求教师对学生要以身作则,以自己的模范行为作学生的表率。教育学原理教育学原理教育学原理教育学原理考考考考试

22、试指指指指导导l3. 3. 双轨制双轨制一轨是初等教育与中等职业技术教育、各种职一轨是初等教育与中等职业技术教育、各种职业初习学校的纵向衔接,另一轨是古典与新兴业初习学校的纵向衔接,另一轨是古典与新兴的普通中学同古典大学及新型的现代大学相衔的普通中学同古典大学及新型的现代大学相衔接。接。前者形成为自下而上发展的前者形成为自下而上发展的“上构型上构型”层次结层次结构,后者形成为自上而下发展的构,后者形成为自上而下发展的“下构型下构型”层层次结构。两种结构并行而互不相通,使学校教次结构。两种结构并行而互不相通,使学校教育的功能也是分轨发挥的。育的功能也是分轨发挥的。“上构型上构型”学校教学校教育层

23、次结构系统重在训练学生基本的读写算技育层次结构系统重在训练学生基本的读写算技能和职业技能,注重体力劳动者和小职员、公能和职业技能,注重体力劳动者和小职员、公务员的培养;务员的培养;“下构型下构型”学校教育层次结构系学校教育层次结构系统则重在提高资产阶级的素质,注重培养担任统则重在提高资产阶级的素质,注重培养担任国家、教会和高级专业的高级职位人才。国家、教会和高级专业的高级职位人才。第一节第二节第二节知识点结构图双轨制双轨制第二章第二章第二章第二章 学校的历史与教育遗产学校的历史与教育遗产学校的历史与教育遗产学校的历史与教育遗产教育学原理教育学原理教育学原理教育学原理考考考考试试指指指指导导第三

24、章第三章第三章第三章 学校的结构、体系及类型学校的结构、体系及类型学校的结构、体系及类型学校的结构、体系及类型第一节第二节知识点结构图知识点结构图第三节教育学原理教育学原理教育学原理教育学原理考考考考试试指指指指导导l1 1学校的基本构成要素学校的基本构成要素学校的简单要素主要包括学校的组织目标、学校的简单要素主要包括学校的组织目标、活动参与者以及教育技术。学校组织目标活动参与者以及教育技术。学校组织目标是学校组织预期中且力图实现的某种未来是学校组织预期中且力图实现的某种未来状况。学校活动的参与者,他们是为学校状况。学校活动的参与者,他们是为学校组织做出贡献的个体,也是构成学校组织组织做出贡献

25、的个体,也是构成学校组织的重要要素,主要包括教师、管理者和学的重要要素,主要包括教师、管理者和学习者。学校组织的技术要素就是各种与学习者。学校组织的技术要素就是各种与学校组织目标的实现直接相关的物的(空间校组织目标的实现直接相关的物的(空间的、设备的)、经费的、知识的(或经验的、设备的)、经费的、知识的(或经验的、技巧的、策略的)、程序的、方法的、的、技巧的、策略的)、程序的、方法的、工艺的因素或特征,它们都是作为客观资工艺的因素或特征,它们都是作为客观资源而存在。源而存在。第三章第三章第三章第三章学校的基本构学校的基本构成要素成要素第一节第一节第二节知识点结构图第三节教育学原理教育学原理教育

26、学原理教育学原理考考考考试试指指指指导导l2. 2. 学校结构的变革的共同趋势学校结构的变革的共同趋势(1 1)促使学校由权威结构向专业结构转变。当今学校结构变革的一)促使学校由权威结构向专业结构转变。当今学校结构变革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如何促使权威结构向专业结构转变,在科层取向与个重要内容就是如何促使权威结构向专业结构转变,在科层取向与专业取向之间找到平衡,使学校走向专业科层制结构。专业取向之间找到平衡,使学校走向专业科层制结构。 (2 2)赋予学校更多的自主权。当今许多国家学校结构改革的一个重)赋予学校更多的自主权。当今许多国家学校结构改革的一个重点内容就是促使学校由权威结构向专业结构转变。

27、即通过赋予学校点内容就是促使学校由权威结构向专业结构转变。即通过赋予学校更多的自主权,促使校长专业化和教师专业化的实现。我国现行的更多的自主权,促使校长专业化和教师专业化的实现。我国现行的校长负责制还需进一步加以完善。一方面要向学校放权,使学校在校长负责制还需进一步加以完善。一方面要向学校放权,使学校在人事权、办学权、财产权和课程设置权等方面,真正具有相应的权人事权、办学权、财产权和课程设置权等方面,真正具有相应的权力;另一方面要对校长的权力进行监督,防止校长权力膨胀和扩大。力;另一方面要对校长的权力进行监督,防止校长权力膨胀和扩大。(3 3)赋予家长和社会人士参与权。促进学校管理的民主化。)

28、赋予家长和社会人士参与权。促进学校管理的民主化。 家长家长与社会人士的参与是当今学校结构与功能变化一个显著特点。与社会人士的参与是当今学校结构与功能变化一个显著特点。 家长家长和社会人士参与学校的管理,这是家庭教育权和社会教育权的体现。和社会人士参与学校的管理,这是家庭教育权和社会教育权的体现。 家长不再是学校教育的旁观者,而是学校教育的参与者和合作伙伴。家长不再是学校教育的旁观者,而是学校教育的参与者和合作伙伴。 (4 4)重视非正式结构的功能。首先,非正式结构有助于员工对政策)重视非正式结构的功能。首先,非正式结构有助于员工对政策的理解和传播。其次,除了形成非正式的社会结构,还会出现非正的

29、理解和传播。其次,除了形成非正式的社会结构,还会出现非正式的共享价值与信念式的共享价值与信念规范取向。第三,规范取向。第三, 非正式结构对正式结构非正式结构对正式结构是有益的补充是有益的补充 , 非正式组织有助于提高凝聚力。第四,与正式的非正式组织有助于提高凝聚力。第四,与正式的等级制度、非人格化以及正式权威不同,在非正式组织中,这些不等级制度、非人格化以及正式权威不同,在非正式组织中,这些不起主导作用,因为个性化的需要是非正式组织的动因,这有助于维起主导作用,因为个性化的需要是非正式组织的动因,这有助于维护个体诚实、自我尊重和人格独立。护个体诚实、自我尊重和人格独立。第三章第三章第三章第三章

30、学校结构变革学校结构变革的共同趋势的共同趋势第一节第二节第二节知识点结构图第三节学校体系的变学校体系的变化趋势化趋势教育学原理教育学原理教育学原理教育学原理考考考考试试指指指指导导l3. 3. 学校体系的变化趋势学校体系的变化趋势(1 1)初等教育入学年龄提前,初等学校)初等教育入学年龄提前,初等学校加强与幼儿学校和中等学校的衔接。加强与幼儿学校和中等学校的衔接。(2 2)义务教育的范围逐渐扩展,年限不)义务教育的范围逐渐扩展,年限不断延长。断延长。(3 3)在初中设定向教育阶段,初中阶段)在初中设定向教育阶段,初中阶段修业年限有延长的趋势。修业年限有延长的趋势。(4 4)实行综合中学体制,推

31、行中等教育)实行综合中学体制,推行中等教育综合化。综合化。(5 5)根据本国国情实施学校体系中普通)根据本国国情实施学校体系中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的合理分流。教育与职业教育的合理分流。第三章第三章第三章第三章学校结构变革学校结构变革的共同趋势的共同趋势第一节第二节第二节知识点结构图第三节学校体系的变学校体系的变化趋势化趋势教育学原理教育学原理教育学原理教育学原理考考考考试试指指指指导导l4. 4. 蓝带学校蓝带学校蓝带学校的特色:重视儿童的全面发展,发展公民意蓝带学校的特色:重视儿童的全面发展,发展公民意识、品性教育和自我决策的教育;教学方法灵活,注识、品性教育和自我决策的教育;教学方法灵活,注

32、重学生成绩的提高;学校重视学生评价和学校改进计重学生成绩的提高;学校重视学生评价和学校改进计划;注重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学校行政重视问题的解划;注重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学校行政重视问题的解决,并视问题为改进的机会;学习环境有利于所有的决,并视问题为改进的机会;学习环境有利于所有的学生,学校气氛有助于教学和教师专业成长;充分利学生,学校气氛有助于教学和教师专业成长;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并与家长密切合作;要与周边的学校共享用社会资源并与家长密切合作;要与周边的学校共享本学校的成功办学经验,以发挥学校的辐射作用。本学校的成功办学经验,以发挥学校的辐射作用。l5. 5. 灯塔学校灯塔学校灯塔学校的特色:与其他

33、学校或组织机构有较紧密的灯塔学校的特色:与其他学校或组织机构有较紧密的联系,易于分享观念和经验,相互激励,共同提高教联系,易于分享观念和经验,相互激励,共同提高教学水准;协助教师专业发展,提升教师的自尊与自信,学水准;协助教师专业发展,提升教师的自尊与自信,增强其荣誉感;为教师提供专业成长的机会,并能赞增强其荣誉感;为教师提供专业成长的机会,并能赞扬且珍视教教师的工作;能吸引教职员任教与留任;扬且珍视教教师的工作;能吸引教职员任教与留任;鼓励反思;较弹性化的运作管理,不仅有利于创造的鼓励反思;较弹性化的运作管理,不仅有利于创造的发展,也较能符合个别的需要;开设具有特色的学科发展,也较能符合个别

34、的需要;开设具有特色的学科课程;对学生的管教比较好。课程;对学生的管教比较好。第三章第三章第三章第三章蓝带学校蓝带学校第一节第二节知识点结构图第三节第三节灯塔学校灯塔学校教育学原理教育学原理教育学原理教育学原理考考考考试试指指指指导导第四章第四章第四章第四章 学校组织与文化学校组织与文化学校组织与文化学校组织与文化第一节第二节知识点结构图知识点结构图第三节教育学原理教育学原理教育学原理教育学原理考考考考试试指指指指导导l1. 1. 规范结构和行动结构、技术结构和社会结构之间的规范结构和行动结构、技术结构和社会结构之间的关系关系(1 1)规范结构与行动结构)规范结构与行动结构规范结构和行动结构一

35、起构成了学校组织中的社会结构。规范结构和行动结构一起构成了学校组织中的社会结构。一般而言,行动结构与学校组织的规范结构之间并不存在必然的冲一般而言,行动结构与学校组织的规范结构之间并不存在必然的冲突,很多时候甚至存在令人惊喜的一致。由于教师劳动的个体性、突,很多时候甚至存在令人惊喜的一致。由于教师劳动的个体性、复杂性和长期性,有时还由于学生之间的不可比性,或者由于学校复杂性和长期性,有时还由于学生之间的不可比性,或者由于学校激励结构的特殊性,教师们的这种私下耕耘甚至不会引起其他教师激励结构的特殊性,教师们的这种私下耕耘甚至不会引起其他教师的排斥或嫉妒。但即便这种行动结构也并非与学校的规范结构完

36、全的排斥或嫉妒。但即便这种行动结构也并非与学校的规范结构完全一致。因为通常教师们的自我努力并不是为了使自己表现得和大家一致。因为通常教师们的自我努力并不是为了使自己表现得和大家格格不入,或者是要殚精竭虑、挖空心思地出人头地,而是希望赢格格不入,或者是要殚精竭虑、挖空心思地出人头地,而是希望赢得组织中的非正规地位,因此在表现出自己的才能之后就可能会选得组织中的非正规地位,因此在表现出自己的才能之后就可能会选择择“适可而止适可而止”。(2 2)技术结构与社会结构)技术结构与社会结构学校的规范结构并非都是效率取向的。学校的规范结构除了受制于学校的规范结构并非都是效率取向的。学校的规范结构除了受制于学

37、校的技术结构外,通常还有另外的渊源,如对权力或其他价值的学校的技术结构外,通常还有另外的渊源,如对权力或其他价值的认识和偏好。最为明显的是,我们对于什么是真正的学校认识和偏好。最为明显的是,我们对于什么是真正的学校 / / 教育教育以及如何创建真正的学校以及如何创建真正的学校 / / 教育的认识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我们教育的认识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我们对学校组织的规范结构的设计。此外,究竟什么是学校的技术结构对学校组织的规范结构的设计。此外,究竟什么是学校的技术结构本身在很大程度上也受制于学校的社会组织。技术结构给我们提供本身在很大程度上也受制于学校的社会组织。技术结构给我们提供的只是一种可能性,

38、社会结构给我们展现的则是社会或学校所能接的只是一种可能性,社会结构给我们展现的则是社会或学校所能接受或追求的规范的学校形象,在这两者之间经常发生某种逻辑上的受或追求的规范的学校形象,在这两者之间经常发生某种逻辑上的中断。中断。第一节第一节第二节知识点结构图第三节学校内部的结学校内部的结构间关系构间关系第四章第四章第四章第四章 学校组织与文化学校组织与文化学校组织与文化学校组织与文化教育学原理教育学原理教育学原理教育学原理考考考考试试指指指指导导l2 2学校组织取向学校组织取向学校组织的不同取向是指蕴含在那些相互约束学校组织的不同取向是指蕴含在那些相互约束但又相对独立的学校组织亚结构之中的不同价

39、但又相对独立的学校组织亚结构之中的不同价值立场,主要包括技术取向、规范取向和行动值立场,主要包括技术取向、规范取向和行动取向三种。取向三种。 学校组织中的技术取向,最主要强调学校运作学校组织中的技术取向,最主要强调学校运作中的中的“工具合理性工具合理性”,也就是需要用什么手段,也就是需要用什么手段来实现学校的组织目标。因此,技术取向实际来实现学校的组织目标。因此,技术取向实际上就是一种绩效或效率取向。学校组织中的规上就是一种绩效或效率取向。学校组织中的规范取向是指蕴含在学校组织的规范结构中的价范取向是指蕴含在学校组织的规范结构中的价值取向,然而并非某种单一的取向。行动取向值取向,然而并非某种单

40、一的取向。行动取向可以界定为参与者的知识与利益取向,行动者可以界定为参与者的知识与利益取向,行动者的知识及其对利益的追求成了学校组织的主导的知识及其对利益的追求成了学校组织的主导原则。原则。第一节第二节第二节知识点结构图第三节学校组织取向学校组织取向第四章第四章第四章第四章 学校组织与文化学校组织与文化学校组织与文化学校组织与文化教育学原理教育学原理教育学原理教育学原理考考考考试试指指指指导导l3 3、学校组织文化的独立性、学校组织文化的独立性不论学校组织文化的根基在哪里,它们毕竟首不论学校组织文化的根基在哪里,它们毕竟首先还是学校组织的意义或取向系统。学校组织先还是学校组织的意义或取向系统。

41、学校组织文化的建设不是一种纯粹的从观念到观念的运文化的建设不是一种纯粹的从观念到观念的运动。大多数学校文化的构成基础是与集会、教动。大多数学校文化的构成基础是与集会、教师会议、运动竞赛、社区活动、自助餐、报告师会议、运动竞赛、社区活动、自助餐、报告卡、奖励与奖品、课程计划以及学校的一般装卡、奖励与奖品、课程计划以及学校的一般装饰等有关的人造器物、礼节、礼制、仪式。正饰等有关的人造器物、礼节、礼制、仪式。正如威廉如威廉大内对组织文化的定义:大内对组织文化的定义:“借以将组借以将组织的潜在价值观和信念传递给组织成员的符号、织的潜在价值观和信念传递给组织成员的符号、礼仪、典故礼仪、典故”。这种事实和

42、多少有些片面的定。这种事实和多少有些片面的定义突出了组织文化的相对独立性(相对于组织义突出了组织文化的相对独立性(相对于组织结构而言)。确实,尽管学校组织文化是以结结构而言)。确实,尽管学校组织文化是以结构为根基的,但那种超越现实的结构约束的文构为根基的,但那种超越现实的结构约束的文化符号或现象始终是不可消除的,它们是组织化符号或现象始终是不可消除的,它们是组织结构运作与更新不可或缺的润滑剂。结构运作与更新不可或缺的润滑剂。第一节第二节知识点结构图第三节第三节学校组织文化学校组织文化的独立性的独立性第四章第四章第四章第四章 学校组织与文化学校组织与文化学校组织与文化学校组织与文化教育学原理教育

43、学原理教育学原理教育学原理考考考考试试指指指指导导第五章第五章第五章第五章 课程、教学与学习课程、教学与学习课程、教学与学习课程、教学与学习第一节第二节知识点结构图知识点结构图第三节教育学原理教育学原理教育学原理教育学原理考考考考试试指指指指导导l1. 1. 课程的概念课程的概念最典型的课程定义主要有三种:最典型的课程定义主要有三种:(1 1)课程是学校中的教学科目和活动;)课程是学校中的教学科目和活动;(2 2)课程是学生在学校中获得的学习经验的总和;)课程是学生在学校中获得的学习经验的总和;(3 3)课程是文本和复杂的会话。)课程是文本和复杂的会话。l2 2“泰勒原理泰勒原理”“泰勒原理泰

44、勒原理”是一种重要的课程理论,它的内容是一种重要的课程理论,它的内容主要是:主要是:(1 1)学校应达到什么样的教育目的?)学校应达到什么样的教育目的?(2 2)为达到这些教育目的,应该提供什么样的教育)为达到这些教育目的,应该提供什么样的教育经验?经验?(3 3)怎样有效组织这些学习经验?)怎样有效组织这些学习经验?(4 4)我们如何决定这些教育目的正在得到实现?)我们如何决定这些教育目的正在得到实现?第一节第一节第二节知识点结构图第三节课程的概念课程的概念泰勒原理泰勒原理第五章第五章第五章第五章 课程、教学与学习课程、教学与学习课程、教学与学习课程、教学与学习教育学原理教育学原理教育学原理

45、教育学原理考考考考试试指指指指导导l3. 3. 学习的概念学习的概念学习指的是学生有意识地为了积累知识、提高技能学习指的是学生有意识地为了积累知识、提高技能和自身修养而采取的活动,它既包括了个体行为的和自身修养而采取的活动,它既包括了个体行为的改变,又包括了个体意识倾向和潜能的变化。当今,改变,又包括了个体意识倾向和潜能的变化。当今,学习的概念发生了如下变化:学习的概念发生了如下变化:(1 1)在时间和空间上,学习已经贯穿到一个人的)在时间和空间上,学习已经贯穿到一个人的一生的过程,而且越来越超出了学校教育的范畴,一生的过程,而且越来越超出了学校教育的范畴,在一个人成年之后的工作过程中也贯穿了

46、学习的活在一个人成年之后的工作过程中也贯穿了学习的活动。动。 (2 2)在学习形式上,学校中的正规学习尽管仍然)在学习形式上,学校中的正规学习尽管仍然占主导,但学校之外的非正式学习也越来越重要。占主导,但学校之外的非正式学习也越来越重要。(3 3)在学习手段上,学习除了依靠书本和纸笔之)在学习手段上,学习除了依靠书本和纸笔之外,越来越多地要借助电脑和多媒体等。外,越来越多地要借助电脑和多媒体等。(4 4)在学习态度上,学习越来越偏重于知识的运)在学习态度上,学习越来越偏重于知识的运用,偏重于人的全面素质的提高,偏重于实践能力用,偏重于人的全面素质的提高,偏重于实践能力的培养。的培养。第一节第二

47、节知识点结构图第三节第三节学习的概念学习的概念影响学习的影响学习的因素因素探究性学习探究性学习第五章第五章第五章第五章 课程、教学与学习课程、教学与学习课程、教学与学习课程、教学与学习教育学原理教育学原理教育学原理教育学原理考考考考试试指指指指导导l4. 4. 影响学习的因素影响学习的因素(1 1)学习者自身的特征:包括智力因素、认)学习者自身的特征:包括智力因素、认知策略、学习目标、毅力和学习动机、与教师知策略、学习目标、毅力和学习动机、与教师和同伴的互动关系、焦虑水平等。和同伴的互动关系、焦虑水平等。(2 2)外部环境因素:包括教师的期望和榜样、)外部环境因素:包括教师的期望和榜样、学校文

48、化和家庭教育等。学校文化和家庭教育等。l5. 5. 探究性学习探究性学习探究性学习也可以称为研究性学习,指探究性学习也可以称为研究性学习,指“从学从学科领域或现实社会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主题,科领域或现实社会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主题,在教学中创设一种类似于学术(或科学)研究在教学中创设一种类似于学术(或科学)研究的情境,通过学生自主、独立地发现问题、实的情境,通过学生自主、独立地发现问题、实验、操作、调查、信息搜集与处理、表达与交验、操作、调查、信息搜集与处理、表达与交流等探索活动,获得知识、技能,发展情感与流等探索活动,获得知识、技能,发展情感与态度,特别是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发展的学态度,

49、特别是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发展的学习方式和学习过程。习方式和学习过程。”第一节第二节知识点结构图第三节第三节学习的概念学习的概念影响学习的影响学习的因素因素探究性学习探究性学习第五章第五章第五章第五章 课程、教学与学习课程、教学与学习课程、教学与学习课程、教学与学习教育学原理教育学原理教育学原理教育学原理考考考考试试指指指指导导第六章第六章第六章第六章 学生、教师与校长学生、教师与校长学生、教师与校长学生、教师与校长第一节第二节知识点结构图知识点结构图第三节教育学原理教育学原理教育学原理教育学原理考考考考试试指指指指导导l1. 1. 教师的职业特征和职业特色教师的职业特征和职业特色(1 1)教

50、师是一门专业:教师职业的专业性主要是指教师职)教师是一门专业:教师职业的专业性主要是指教师职业是一门需要具有专门的知识、技能以及品德才能从事的职业是一门需要具有专门的知识、技能以及品德才能从事的职业。业。(2 2)教师是研究者:主要是指教师要以研究的态度和研究)教师是研究者:主要是指教师要以研究的态度和研究的方式来投入职业生活,教师在这个意义上说是一种研究者。的方式来投入职业生活,教师在这个意义上说是一种研究者。(3 3)教师要有较高的道德素养:道德水准包括两个方面,)教师要有较高的道德素养:道德水准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作为人的一般道德,二是作为教师的职业道德。教师职一是作为人的一般道德,二是作

51、为教师的职业道德。教师职业的高道德要求主要是由教师职业的内容、对象和工作方式业的高道德要求主要是由教师职业的内容、对象和工作方式决定的。决定的。(4 4)教师职业形象的多重性:教师是一门需要展示多重形)教师职业形象的多重性:教师是一门需要展示多重形象的职业,这里主要是指教师在职业生活中要完成多种任务,象的职业,这里主要是指教师在职业生活中要完成多种任务,要扮演很多不同的角色。要扮演很多不同的角色。l2 2教师个体的专业发展的主要内容教师个体的专业发展的主要内容( 1 1 )教育信念的建立。)教育信念的建立。( 2 2 )专业知识的丰富。)专业知识的丰富。( 3 3 )专业能力的增长。)专业能力

52、的增长。( 4 4 )专业态度和动机的完善。)专业态度和动机的完善。( 5 5 )专业发展自我意识的提升。)专业发展自我意识的提升。第一节第二节知识点结构图第三节教师的职业特教师的职业特征和职业特色征和职业特色教师个体专业教师个体专业发展发展教师职业倦怠教师职业倦怠教师专业发展教师专业发展阶段论阶段论第六章第六章第六章第六章 学生、教师与校长学生、教师与校长学生、教师与校长学生、教师与校长教育学原理教育学原理教育学原理教育学原理考考考考试试指指指指导导l3. 3. 教师的职业倦怠教师的职业倦怠教师职业的多样角色在表明教师职业要求的同时,也在实践中对教教师职业的多样角色在表明教师职业要求的同时,

53、也在实践中对教师构成沉重的角色负担,教师不仅要学会扮演各种角色,还要在各师构成沉重的角色负担,教师不仅要学会扮演各种角色,还要在各种角色之间轻松切换。这为教师带来沉重的心理压力,造成教师的种角色之间轻松切换。这为教师带来沉重的心理压力,造成教师的职业倦怠。这一概念弗罗伊登伯格提出,意思是指人的专业服务处职业倦怠。这一概念弗罗伊登伯格提出,意思是指人的专业服务处于筋疲力尽状态。对于教师来说,这种职业倦怠都源自于过于复杂于筋疲力尽状态。对于教师来说,这种职业倦怠都源自于过于复杂的职业角色和过于沉重的角色要求。对产生职业倦怠的教师来说,的职业角色和过于沉重的角色要求。对产生职业倦怠的教师来说,社会支

54、持是非常重要的。在社会支持的提供者上,校长、同事、家社会支持是非常重要的。在社会支持的提供者上,校长、同事、家人都是能产生重要影响的角色。所以,为教师建设良好的工作氛围人都是能产生重要影响的角色。所以,为教师建设良好的工作氛围也有教师群体的一份责任。也有教师群体的一份责任。l4. 4. 教师专业发展阶段论教师专业发展阶段论叶澜等人把叶澜等人把“自我更新自我更新”取向的教师专业发展分为五个阶段,其中取向的教师专业发展分为五个阶段,其中每个阶段的自我专业发展关注重点和所达到的水平如下:每个阶段的自我专业发展关注重点和所达到的水平如下:第一节第二节知识点结构图第三节教师的职业特教师的职业特征和职业特

55、色征和职业特色教师个体专业教师个体专业发展发展教师职业倦怠教师职业倦怠教师专业发展教师专业发展阶段论阶段论自我更新取向的教师专业发展自我更新取向的教师专业发展“非关注”阶段从教的潜在者,所以专业发展意识本身就不存在。“虚拟关注”阶段师范生在师范学习的阶段。专业发展意识十分淡漠。“生存关注”阶段新教师入职。教师的自我专业发展意识是在外压下以“被迫”的形式激发的,所以指向的内容主要是“生存”技能。“任务关注”阶段为了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自我更新关注”阶段教师专业发展的动力从外部转移到专业发展自身,教师已经自觉地依据专业发展路线自我规划专业发展,让专业发展成为职业生活的一部分。第六章第六章第六章第

56、六章 学生、教师与校长学生、教师与校长学生、教师与校长学生、教师与校长教育学原理教育学原理教育学原理教育学原理考考考考试试指指指指导导l5. 5. 校长在学校的文化建设上具有哪些责任?校长在学校的文化建设上具有哪些责任?学校文化是一个学校的精神存在,是一个学校在物学校文化是一个学校的精神存在,是一个学校在物质、行为、组织、制度等构成中反映出的根深蒂固质、行为、组织、制度等构成中反映出的根深蒂固的理念,其核心是学校所秉承的价值观。的理念,其核心是学校所秉承的价值观。从学校的文化建设来看,校长应当发挥三种作用:从学校的文化建设来看,校长应当发挥三种作用:(1 1)深刻理解和研究学校文化的历史和发展

57、趋势)深刻理解和研究学校文化的历史和发展趋势(2 2)领导学校文化的改造。校长在文化塑造中要扮演)领导学校文化的改造。校长在文化塑造中要扮演五种角色:符号、制陶工人、诗人、演员和医师。五种角色:符号、制陶工人、诗人、演员和医师。(3 3)理念创新。改造学校文化的核心是改造学校文化)理念创新。改造学校文化的核心是改造学校文化的价值观,而改造学校价值观的过程就是理念创新的过的价值观,而改造学校价值观的过程就是理念创新的过程。一个好的校长,不仅要具有实现理念的能力,而且程。一个好的校长,不仅要具有实现理念的能力,而且更为前提性的要求是能够提供新的理念。更为前提性的要求是能够提供新的理念。第一节第二节

58、知识点结构图第三节校长在学校的校长在学校的文化建设上具文化建设上具有的责任有的责任第六章第六章第六章第六章 学生、教师与校长学生、教师与校长学生、教师与校长学生、教师与校长教育学原理教育学原理教育学原理教育学原理考考考考试试指指指指导导第七章第七章第七章第七章 学校领导、形象管理与关系经营学校领导、形象管理与关系经营学校领导、形象管理与关系经营学校领导、形象管理与关系经营第一节第二节知识点结构图知识点结构图第三节教育学原理教育学原理教育学原理教育学原理考考考考试试指指指指导导l1. 1. 学校领导的概念学校领导的概念学校领导是指基于学校领导者与追随者之间的学校领导是指基于学校领导者与追随者之间

59、的人际关系互动而共同追求、实现学校目标的过人际关系互动而共同追求、实现学校目标的过程。程。l2. 2. 学校管理的概念学校管理的概念学校管理是学校领导者、管理者领导和组织全学校管理是学校领导者、管理者领导和组织全体员工完成任务并实现共同目标的过程。体员工完成任务并实现共同目标的过程。l3. 3. 学校经营的概念学校经营的概念学校经营是指学校领导者、管理者和参与者运学校经营是指学校领导者、管理者和参与者运用管理知识和技术,通过行政工作程序整合和用管理知识和技术,通过行政工作程序整合和统筹人力、信息等资源,达成学校经营目标,统筹人力、信息等资源,达成学校经营目标,增进学校组织效能,促进学校变革与发

60、展的过增进学校组织效能,促进学校变革与发展的过程。程。第一节第一节第二节知识点结构图第三节学校领导学校领导学校管理学校管理学校经营学校经营校长的领导和校长的领导和管理使命管理使命校长的领导力校长的领导力第七章第七章第七章第七章 学校领导、形象管理与关系经营学校领导、形象管理与关系经营学校领导、形象管理与关系经营学校领导、形象管理与关系经营教育学原理教育学原理教育学原理教育学原理考考考考试试指指指指导导l4. 4. 校长的领导和管理使命校长的领导和管理使命为了实现学校组织的效益,校长利用正式的职位权力为了实现学校组织的效益,校长利用正式的职位权力和影响力领导、管理学校的人事、教学、财务、信息、和

61、影响力领导、管理学校的人事、教学、财务、信息、形象等各个方面。概括的说,校长的领导和管理使命形象等各个方面。概括的说,校长的领导和管理使命有六项:有六项:( 1 1 ) 校务发展:制定学校远景和发展规划。校务发展:制定学校远景和发展规划。 ( 2 2 )团队发展:进行学校文化建设,组织和激励)团队发展:进行学校文化建设,组织和激励员工学习、工作,形成团队凝聚力和竞争力。员工学习、工作,形成团队凝聚力和竞争力。 ( 3 3 ) 行政管理:处理行政管理事务,进行相关工行政管理:处理行政管理事务,进行相关工作的安排、检查与控制。作的安排、检查与控制。 ( 4 4 ) 教学领导:完成规划课程、监督质量

62、和变革教学领导:完成规划课程、监督质量和变革教学的任务。教学的任务。 ( 5 5 ) 公共关系:进行学校内部和外部公共关系经公共关系:进行学校内部和外部公共关系经营工作,包括公众关系、沟通事务和学校形象等方面营工作,包括公众关系、沟通事务和学校形象等方面的规划与执行。的规划与执行。 ( 6 6 ) 专业发展:属于校长自我领导和自我管理内专业发展:属于校长自我领导和自我管理内容,包括学科专业和管理专业的自我规划与发展。容,包括学科专业和管理专业的自我规划与发展。第一节第一节第二节知识点结构图第三节学校领导学校领导学校管理学校管理学校经营学校经营校长的领导和校长的领导和管理使命管理使命校长的领导力

63、校长的领导力第七章第七章第七章第七章 学校领导、形象管理与关系经营学校领导、形象管理与关系经营学校领导、形象管理与关系经营学校领导、形象管理与关系经营教育学原理教育学原理教育学原理教育学原理考考考考试试指指指指导导l5 5校长的领导力体现在校长的领导力体现在( 1 1 ) 言行一致言行一致 言行一致即说到做到。言行一致即说到做到。“说说”就是说理念,理念是内心的信就是说理念,理念是内心的信念,包括目的和如何完成工作的手段;念,包括目的和如何完成工作的手段;“做做”即是做榜样,即是做榜样,通过榜样进行领导,使理念成为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把理通过榜样进行领导,使理念成为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把理念与

64、行动结合起来,目的是把念与行动结合起来,目的是把“我的信念我的信念”转化成转化成“我们的我们的信念信念”。 ( 2 2 )愿景沟通)愿景沟通 愿景是希望、梦想、感悟和抱负。在一定意义上说,校长能愿景是希望、梦想、感悟和抱负。在一定意义上说,校长能够想多远,学校就能够走多远。描绘和传递愿景的领导力是够想多远,学校就能够走多远。描绘和传递愿景的领导力是形成学校团队士气及其凝聚力的重要因素。形成学校团队士气及其凝聚力的重要因素。 ( 3 3 )善于团结)善于团结 校长必须通过分享权力帮助他人强大,让人们主动采取行动校长必须通过分享权力帮助他人强大,让人们主动采取行动下属强壮有力你才更强壮,这是一个把

65、追随者变成领导下属强壮有力你才更强壮,这是一个把追随者变成领导者的基本过程。者的基本过程。 ( 4 4 )真诚激励)真诚激励 校长不但要善于自我反思、提炼理念,更要善于激励别人。校长不但要善于自我反思、提炼理念,更要善于激励别人。通过表彰个人的卓越表现,就能够认可他人贡献。因此,校通过表彰个人的卓越表现,就能够认可他人贡献。因此,校长要不断提升对下属贡献的认可能力。勇于公开承认别人的长要不断提升对下属贡献的认可能力。勇于公开承认别人的贡献。贡献。第一节第一节第二节知识点结构图第三节学校领导学校领导学校管理学校管理学校经营学校经营校长的领导和校长的领导和管理使命管理使命校长的领导力校长的领导力第

66、七章第七章第七章第七章 学校领导、形象管理与关系经营学校领导、形象管理与关系经营学校领导、形象管理与关系经营学校领导、形象管理与关系经营教育学原理教育学原理教育学原理教育学原理考考考考试试指指指指导导第八章第八章第八章第八章 学校的评价与督导学校的评价与督导学校的评价与督导学校的评价与督导第一节第二节知识点结构图知识点结构图第三节第四节教育学原理教育学原理教育学原理教育学原理考考考考试试指指指指导导l1. 1. 当前我国的教育评价工作存在哪些急需解决的问题当前我国的教育评价工作存在哪些急需解决的问题?我国的教育评价理论研究虽然起步较晚,但自我国的教育评价理论研究虽然起步较晚,但自 20 20

67、世纪世纪 80 80 年代以来,教育评价的理论和方法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从教年代以来,教育评价的理论和方法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从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需求来看,我国当前的教育评价工作尚存在育改革和发展的需求来看,我国当前的教育评价工作尚存在一些急需解决的问题:一些急需解决的问题:(1 1)教育评价的指导思想仍未从)教育评价的指导思想仍未从“升学选拔的尺度升学选拔的尺度”上完上完全转变过来,全转变过来,“为促进学生的发展而评价为促进学生的发展而评价”、“为促进教育为促进教育质量的全面提高而评价质量的全面提高而评价”还没有真正成为大多数人的实践活还没有真正成为大多数人的实践活动;动;(2 2)教育评价的基础

68、理论研究还比较薄弱,例如如何对学)教育评价的基础理论研究还比较薄弱,例如如何对学生个体素质进行测评仍是一个难题,尤其是对学生在非认知生个体素质进行测评仍是一个难题,尤其是对学生在非认知因素、思想道德素质、心理健康水平等方面的测评,缺乏科因素、思想道德素质、心理健康水平等方面的测评,缺乏科学、有效的技术和手段;学、有效的技术和手段;(3 3)教育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缺乏坚实的科学依据,操作)教育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缺乏坚实的科学依据,操作性较差,而且体系过于庞杂,影响了教育评价的信度和效度。性较差,而且体系过于庞杂,影响了教育评价的信度和效度。(4 4)教育评价作为一种专业化水平很高的工作,当前我国

69、)教育评价作为一种专业化水平很高的工作,当前我国从事教育评价工作的人员无论是在专业素质上还是在数量上,从事教育评价工作的人员无论是在专业素质上还是在数量上,都无法适应和满足日化的教育改革与发展的迫切要求。都无法适应和满足日化的教育改革与发展的迫切要求。第一节第二节知识点结构图第三节第四节教育评价存在教育评价存在的问题的问题第八章第八章第八章第八章 学校的评价与督导学校的评价与督导学校的评价与督导学校的评价与督导教育学原理教育学原理教育学原理教育学原理考考考考试试指指指指导导l2. 2. 多元智力理论多元智力理论加德纳认为个体身上存在着相对独立的、加德纳认为个体身上存在着相对独立的、与特定的认知

70、领域或知识范畴相联系的与特定的认知领域或知识范畴相联系的 7 7 种智力,分别是:种智力,分别是:言语言语语言智力、音乐语言智力、音乐节奏智力、逻辑节奏智力、逻辑数理智力、视觉数理智力、视觉空间智力、身体空间智力、身体动觉智力、自知动觉智力、自知自省智力和交往自省智力和交往交流交流智力。智力。 1997 1997 年和年和 1999 1999 年,经过近年,经过近 20 20 年坚持年坚持不懈的努力,加德纳为这份智力名单增加不懈的努力,加德纳为这份智力名单增加了两个了两个“新成员新成员” ” 自然观察者智力自然观察者智力和存在智力。和存在智力。第一节第二节知识点结构图第三节第四节多元智力理论多

71、元智力理论第八章第八章第八章第八章 学校的评价与督导学校的评价与督导学校的评价与督导学校的评价与督导教育学原理教育学原理教育学原理教育学原理考考考考试试指指指指导导l3. 3. 教师评价的主要内容教师评价的主要内容( 1 1 )职业道德。志存高远,爱国敬业;为人师表,教书)职业道德。志存高远,爱国敬业;为人师表,教书育人;严谨笃学,与时俱进;热爱教育事业,热爱学生;积育人;严谨笃学,与时俱进;热爱教育事业,热爱学生;积极上进,乐于奉献;公正、诚恳,具有健康心态和团结合作极上进,乐于奉献;公正、诚恳,具有健康心态和团结合作的团队精神。的团队精神。 ( 2 2 )了解和尊重学生。能全面了解、研究、

72、评价学生;)了解和尊重学生。能全面了解、研究、评价学生;尊重学生,关注个体差异,鼓励全体学生充分参与学习;形尊重学生,关注个体差异,鼓励全体学生充分参与学习;形成相互激励、教学相长的师生关系,赢得学生的信任和尊敬。成相互激励、教学相长的师生关系,赢得学生的信任和尊敬。 ( 3 3 )教学方案的设计与实施。能依据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教学方案的设计与实施。能依据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确定教学目标,积极利用现代教育技术,选择利用校内求,确定教学目标,积极利用现代教育技术,选择利用校内外学习资源,设计教学方案,使之适合于学生的经验、兴趣、外学习资源,设计教学方案,使之适合于学生的经验、兴趣、知识水平、理解

73、能力和其他能力;善于与学生共同创造学习知识水平、理解能力和其他能力;善于与学生共同创造学习环境,为学生提供讨论、质疑、探究、合作、交流的机会;环境,为学生提供讨论、质疑、探究、合作、交流的机会;引导学生创新与实践。引导学生创新与实践。 ( 4 4 )交流与反思。积极、主动与学生、家长、同事、学)交流与反思。积极、主动与学生、家长、同事、学校领导进行交流和沟通,能对自己的教育观念、教学行为进校领导进行交流和沟通,能对自己的教育观念、教学行为进行反思,并制定改进计划。求真务实,勇于创新,严谨自律,行反思,并制定改进计划。求真务实,勇于创新,严谨自律,热爱学习。热爱学习。第一节第二节知识点结构图第三

74、节第四节教师评价内容教师评价内容第八章第八章第八章第八章 学校的评价与督导学校的评价与督导学校的评价与督导学校的评价与督导教育学原理教育学原理教育学原理教育学原理考考考考试试指指指指导导第九章第九章第九章第九章 学校的法律地位与法律问题学校的法律地位与法律问题学校的法律地位与法律问题学校的法律地位与法律问题第一节第二节知识点结构图知识点结构图第三节教育学原理教育学原理教育学原理教育学原理考考考考试试指指指指导导l1. 1. 学校的义务学校的义务学校的义务,是指学校依法应当承担的责任。学校的义务,是指学校依法应当承担的责任。教育法教育法在规定学校权利的同时,也规定了在规定学校权利的同时,也规定了

75、学校应履行的义务。根据学校应履行的义务。根据教育法教育法的规定,的规定,学校应履行的义务主要包括以下六个方面:学校应履行的义务主要包括以下六个方面: ( 1 1 )遵守法律、法规)遵守法律、法规 ( 2 2 )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执行国家教育)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执行国家教育教学标准,保证教育教学质量教学标准,保证教育教学质量 ( 3 3 )维护受教育者、教师及其他职工的合)维护受教育者、教师及其他职工的合法权益法权益 ( 4 4 )以适当方式为受教育者及其监护人了)以适当方式为受教育者及其监护人了解受教育者的学业成绩及其他有关情况提供便解受教育者的学业成绩及其他有关情况提供便利利 ( 5 5

76、 )遵照国家有关规定收取费用并公开收)遵照国家有关规定收取费用并公开收费项目费项目 ( 6 6 )依法接受监督)依法接受监督 第一节第一节第二节知识点结构图第三节学校的义务学校的义务第九章第九章第九章第九章 学校的法律地位与法律问题学校的法律地位与法律问题学校的法律地位与法律问题学校的法律地位与法律问题教育学原理教育学原理教育学原理教育学原理考考考考试试指指指指导导l2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对学中对学生义务的规定生义务的规定学生作为法律关系的参加者,在享受法定学生作为法律关系的参加者,在享受法定权利的同时,也要承担相应的法定义务。权利的同时,也要承担相应的法定义务。中华

77、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第第 43 43 条明确条明确规定:受教育者应当履行下列义务:规定:受教育者应当履行下列义务:( 1 1 )遵守法律、法规;)遵守法律、法规; ( 2 2 )遵守学生行为规范,尊敬师长,养成良)遵守学生行为规范,尊敬师长,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好的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 ( 3 3 )努力学习,完成规定的学习任务;)努力学习,完成规定的学习任务; ( 4 4 )遵守所在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的管理)遵守所在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的管理制度。制度。第一节第二节知识点结构图第三节学生义务学生义务第九章第九章第九章第九章 学校的法律地位与法律问题学校的法律地位与

78、法律问题学校的法律地位与法律问题学校的法律地位与法律问题教育学原理教育学原理教育学原理教育学原理考考考考试试指指指指导导l3 3学校承担民事责任的规则原则学校承担民事责任的规则原则所谓归责原则,是指行为人因其行为造成所谓归责原则,是指行为人因其行为造成他人的损害事实后,法律应依据何种标准他人的损害事实后,法律应依据何种标准使行为人对其损害事实承担责任。学校承使行为人对其损害事实承担责任。学校承担民事责任的归责原则是认定学校侵权行担民事责任的归责原则是认定学校侵权行为的构成、指导损害赔偿的基本依据。为的构成、指导损害赔偿的基本依据。 (一)过错责任原则是学校事故归责的根本原(一)过错责任原则是学

79、校事故归责的根本原则。则。 (二)过错推定原则和无过错责任原则的适用(二)过错推定原则和无过错责任原则的适用范围由法律做出特别规定。范围由法律做出特别规定。 (三)有限适用公平责任原则。(三)有限适用公平责任原则。第一节第二节知识点结构图第三节学生承担民事学生承担民事责任责任第九章第九章第九章第九章 学校的法律地位与法律问题学校的法律地位与法律问题学校的法律地位与法律问题学校的法律地位与法律问题教育学原理教育学原理教育学原理教育学原理考考考考试试指指指指导导第十章第十章第十章第十章 学校的环境与设施学校的环境与设施学校的环境与设施学校的环境与设施第一节第二节知识点结构图知识点结构图第三节第四节

80、教育学原理教育学原理教育学原理教育学原理考考考考试试指指指指导导l1. 1. 学校环境的概念学校环境的概念环境是指以人为主体的外部世界,学校环环境是指以人为主体的外部世界,学校环境是以师生员工为中心并影响其活动的主境是以师生员工为中心并影响其活动的主客观世界。客观世界。l2. 2. 学校环境的作用学校环境的作用创造优雅、宁静、富有文化气息的学习环创造优雅、宁静、富有文化气息的学习环境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体现其境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体现其朝气蓬勃的性格特征。朝气蓬勃的性格特征。(1 1)学校环境是学校运营的物质载体。)学校环境是学校运营的物质载体。(2 2)学校环境是师生活动的精

81、神家园。)学校环境是师生活动的精神家园。(3 3)学校环境是办学思想的具体体现。)学校环境是办学思想的具体体现。(4 4)学校环境有潜移默化的育人作用。)学校环境有潜移默化的育人作用。第一节第一节第二节知识点结构图第三节第四节学校环境的学校环境的概念概念学校环境的学校环境的作用作用第十章第十章第十章第十章 学校的环境与设施学校的环境与设施学校的环境与设施学校的环境与设施教育学原理教育学原理教育学原理教育学原理考考考考试试指指指指导导第十一章第十一章第十一章第十一章 学校效能、变革与改进学校效能、变革与改进学校效能、变革与改进学校效能、变革与改进第一节第二节知识点结构图知识点结构图第三节教育学原

82、理教育学原理教育学原理教育学原理考考考考试试指指指指导导l1. 1. 学校效能的概念学校效能的概念“学校效能学校效能”一词源于英文一词源于英文“School School Effectiveness Effectiveness ”,也可翻译成学校有效性。从语,也可翻译成学校有效性。从语义上来看,效能是指事物所蕴藏的有利的作用。一义上来看,效能是指事物所蕴藏的有利的作用。一个事物的效能是指该事物发挥积极作用的内在能力个事物的效能是指该事物发挥积极作用的内在能力及其实际结果。而学校效能则是指挖掘学校自身的及其实际结果。而学校效能则是指挖掘学校自身的潜能,使学校实现预期达到的效果。潜能,使学校实现预

83、期达到的效果。从结构上理解,学校效能包含了从结构上理解,学校效能包含了 3 3 方面内容:一方面内容:一是学校优秀的工作成果,包括质与量的两个方面在是学校优秀的工作成果,包括质与量的两个方面在内的学校教育成果,这些成果将可以基本满足学校内的学校教育成果,这些成果将可以基本满足学校所面对的公众的合理的要求,特别是符合国家的教所面对的公众的合理的要求,特别是符合国家的教育目标与要求。二是高质量的校内组织和人员素质,育目标与要求。二是高质量的校内组织和人员素质,这是深刻影响着学校的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三这是深刻影响着学校的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三是通过改革创新而实现的对环境变化的适应能力,是通过改

84、革创新而实现的对环境变化的适应能力,学校既能从变化的环境中努力吸收更多的资源,又学校既能从变化的环境中努力吸收更多的资源,又能通过自身完善对社会做出更大的贡献。能通过自身完善对社会做出更大的贡献。第一节第二节知识点结构图第三节学校效能的学校效能的概念概念学校效能研究学校效能研究历程历程学校效能的影学校效能的影响因素响因素学校效能研究学校效能研究成果应用成果应用第十一章第十一章第十一章第十一章 学校效能、变革与改进学校效能、变革与改进学校效能、变革与改进学校效能、变革与改进教育学原理教育学原理教育学原理教育学原理考考考考试试指指指指导导l2.2.学校效能研究的发展历程学校效能研究的发展历程校效能

85、研究从校效能研究从 60 60 年代中期开始到今天,年代中期开始到今天,经历了四十多年的发展和变化,在不同的经历了四十多年的发展和变化,在不同的时期,学校效能的研究者们探讨的重点有时期,学校效能的研究者们探讨的重点有所不同。学校效能研究可以划分为以下四所不同。学校效能研究可以划分为以下四个阶段,教育效果研究时期(个阶段,教育效果研究时期( 20 20 世纪世纪 60 60 年代中期年代中期 -70 -70 年代初);有效学校研年代初);有效学校研究时期(究时期( 20 20 世纪世纪 70 70 年代初年代初 -70 -70 年代年代末);学校改进研究时期(末);学校改进研究时期( 20 20

86、 世纪世纪 70 70 年代末期年代末期 -80 -80 年代中期);学校背景研年代中期);学校背景研究时期(究时期( 20 20 世纪世纪 80 80 年代末至今)。年代末至今)。第一节第二节知识点结构图第三节学校效能的学校效能的概念概念学校效能研究学校效能研究历程历程学校效能的影学校效能的影响因素响因素学校效能研究学校效能研究成果应用成果应用第十一章第十一章第十一章第十一章 学校效能、变革与改进学校效能、变革与改进学校效能、变革与改进学校效能、变革与改进教育学原理教育学原理教育学原理教育学原理考考考考试试指指指指导导l3 3影响学校效能的因素和有效学校的特影响学校效能的因素和有效学校的特征

87、征综观国内外学者的研究成果,影响学校效能的综观国内外学者的研究成果,影响学校效能的因素和有效学校的特征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因素和有效学校的特征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强有力的学校领导;良好的学校环境和气面:强有力的学校领导;良好的学校环境和气氛;教师的专业发展;清晰的学校课程及目标;氛;教师的专业发展;清晰的学校课程及目标;对师生的高期望值;良好的沟通与合作。对师生的高期望值;良好的沟通与合作。l4.4.学校效能研究成果应用在哪些方面学校效能研究成果应用在哪些方面经过四十多年的发展历程,学校效能研究取得经过四十多年的发展历程,学校效能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从具体层面来看,包括为教育了丰硕的成果

88、。从具体层面来看,包括为教育政策的制定提供理论支持;促进学校的改进与政策的制定提供理论支持;促进学校的改进与发展;提高学生的学习效能。发展;提高学生的学习效能。第一节第二节知识点结构图第三节学校效能的学校效能的概念概念学校效能研究学校效能研究历程历程学校效能的影学校效能的影响因素响因素学校效能研究学校效能研究成果应用成果应用第十一章第十一章第十一章第十一章 学校效能、变革与改进学校效能、变革与改进学校效能、变革与改进学校效能、变革与改进教育学原理教育学原理教育学原理教育学原理考考考考试试指指指指导导l5. 5. 学校变革的复杂性学校变革的复杂性学校的变革与发展充满着复杂性与不确定性,原因学校的

89、变革与发展充满着复杂性与不确定性,原因主要来自以下几个方面:主要来自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学校是个复杂的特定社会组织。在学校,时首先,学校是个复杂的特定社会组织。在学校,时时处处演绎着千姿百态的教育活动。这些教育活动时处处演绎着千姿百态的教育活动。这些教育活动绝不是单纯的线性关系,其间既有单一的师生关系、绝不是单纯的线性关系,其间既有单一的师生关系、师师关系、生生关系,也有群体性的师生关系、师师师关系、生生关系,也有群体性的师生关系、师师关系和生生关系。师关系和生生关系。 其次,无论哪一个国家,学校教育总是浓缩了该国其次,无论哪一个国家,学校教育总是浓缩了该国一切社会与文化的元素,学校变革不能游

90、离于国家一切社会与文化的元素,学校变革不能游离于国家的社会历史与文化传统之外,它在一定程度上受制的社会历史与文化传统之外,它在一定程度上受制于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体制。于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体制。 第三,学校变革过程本身复杂得难以控制,在许多第三,学校变革过程本身复杂得难以控制,在许多情况下变革的前景是情况下变革的前景是“不可知不可知”的。所以学校变革的。所以学校变革是一场探究未知的旅程,而非按图索骥的过程。是一场探究未知的旅程,而非按图索骥的过程。第一节第二节知识点结构图知识点结构图第三节学校变革的学校变革的复杂性复杂性第十一章第十一章第十一章第十一章 学校效能、变革与改进学校效能、变革与改进学校效能、变革与改进学校效能、变革与改进辅导教师:马佳佳辅导教师:马佳佳20122012年年0606月月1414日日祝大家考试顺利!祝大家考试顺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