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腐蚀与防护高温热腐蚀7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571514896 上传时间:2024-08-11 格式:PPT 页数:82 大小:1.3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材料腐蚀与防护高温热腐蚀7_第1页
第1页 / 共82页
材料腐蚀与防护高温热腐蚀7_第2页
第2页 / 共82页
材料腐蚀与防护高温热腐蚀7_第3页
第3页 / 共82页
材料腐蚀与防护高温热腐蚀7_第4页
第4页 / 共82页
材料腐蚀与防护高温热腐蚀7_第5页
第5页 / 共8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材料腐蚀与防护高温热腐蚀7》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材料腐蚀与防护高温热腐蚀7(8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本章主要内容本章主要内容1.高温氧化及分类2.金属高温氧化的热力学3.金属高温氧化形成4.氧化物的结构及性质5.金属高温氧化动力学6.影响金属氧化的因素7.金属高温抗蚀性8.合金氧化及抗氧化性9.高温热腐蚀10.高温氧化防护 第七章 金属与合金的高温氧化金属与合金的高温氧化第一节第一节 什么是高温氧化?什么是高温氧化?1. 高温氧化高温氧化 在高温条件下,金属与环境介质中的气相或凝聚相物质发生化学反应而遭受变质或破坏的过程,亦称高温腐蚀。 高温是相对的,与材料的熔点和活性有关。 例如:-Fe熔点为909,450 以上为高温;Al熔点为660 ,200 以上为高温;-Ti熔点为1660 ,50

2、0 以上为高温;一般认为,金属在某一温度下发生了明显的氧化反应,那么这一温度对这种金属材料的氧化而言就属高温。高温氧化示意图: 界面反应界面反应:介质直接和金属表面作用2. 高温氧化的分类高温氧化的分类(1)气体介质(干腐蚀)(2)液体介质(热腐蚀)(3)固体介质(磨蚀或冲蚀)3. 高温腐蚀危害及意义高温腐蚀危害及意义事例一 航空发动机叶片,燃气轮机(复杂气氛:高温氧、硫,磨蚀)事例二 原子反应堆热交换器(高温水)事例三 石油蒸馏(硫化)主要涉及的方面主要涉及的方面: (1)在化学工业中存在的高温过程. 如:生产氨水和石油化工等领域产生的氧化。 (2)在金属生产和加工过程中. 如:在热处理中碳

3、氮共渗和盐浴处理易于产生增碳、氮化损伤和熔融盐腐蚀。 (3)含有燃烧的各个过程. 如:柴油发动机、燃气轮机、焚烧炉等所产生的复杂气氛高温氧化高温高压水蒸气氧化及熔融碱盐腐蚀。 (4)核反应堆运行过程中 (5)在航空航天领域。 如:宇宙飞船返回大气层过程中的高温氧化和高温硫化腐蚀,以及航空发动机叶片受到的高温氧化和高温硫化腐蚀。危害性:危害性:造成大量金属的耗损 高温腐蚀使许多金属腐蚀生锈,破坏了金属表面许多优良的使用性能,降低了金属横截面承受负荷的能力。 使高温机械疲劳和热疲劳性能下降。意义:意义:1)有助于认识各种金属及其合金在不同环境介质中的腐蚀行为。 2)掌握腐蚀产物对金属性能破坏的规律

4、。 3)有助于进行耐蚀合金的设计,并能正确选择防护工艺和涂层材料来改善金属材料的高温抗蚀性,减少金属的损失,延长金属制品的使用寿命,提高生产企业的经济效益。4. 高温氧化理论高温氧化理论 高温氧化研究内容 热力学、动力学、氧化产物性质 高温氧化的形成机制 高温氧化物的形成过程和组织结构特征 合金的高温腐蚀 合金高温氧化的特点第二节第二节 金属高温氧化的热力学金属高温氧化的热力学2.12.1金属高温氧化的可能性金属高温氧化的可能性通式:根据Vanthoff等温方程式:得到:其中: -给定温度下的MeO2的分解压(平衡分压); -给定温度下的氧分压; R-气体常数。在T温度下的标准自由能准自由能变

5、化值( ,即金属氧化物的标准生成自由能:氧化-还原条件:根据 值分析金属氧化的倾向大小金属氧化物在1000 下的 值 2.2 金属氧化物的高温稳定性金属氧化物的高温稳定性1) 平衡图-判断金属氧化的可能性判断金属氧化的可能性。应用应用:(:(1)判断金属氧化物的稳定性。值愈负,则该金属的氧化物愈稳定,即图中线的位置愈低,它所代表的氧化物就愈稳定。 (2)同时它还可以预测一种金属还原另一种金属氧化物的可能性。 (3)可以直接读出在给定温度下金属氧化物的平衡氧压、标准自由能变化值。 2)金属氧化物的蒸汽压 当固体氧化物的蒸气压低于该温度下相平衡蒸气压时,则固体氧化物蒸发。蒸气反应中蒸气压与标准自由

6、能的关系与上述氧化、还原反应相同: 蒸气压与温度关系可用克拉伯隆(Clapeyron)方程式表示:其中 -标准摩尔熵; V -氧化物摩尔体积; -标准摩尔焓。当固相与气相的体积比可以忽略,及把蒸气近似当作为理想气体处理,上式可以变化为 因温度变化很小, 可看作常数,积分后得到:可见:可见:蒸发热愈大,蒸气压愈小,固态氧化物愈稳定。一般地,热力学分析可以说明纯金属发生氧化的倾向和形成的稳定的氧化物相;对合金氧化而言,热力学分析只能说明不同合金元素对氧亲和力的大小。3)金属氧化物的熔点一些金属氧化物的熔点低于该金属的熔点。 合金氧化时,往往出现两种以上的金属氧化物。当两种氧化物形成共晶时,其熔点更

7、低。第三节第三节 金属氧化膜形成金属氧化膜形成 3.1氧化膜的形成过程氧化膜的形成过程: (1) 吸附(2)形核(3)晶粒长大氧化膜形成和发展的决定因素决定因素:(1)界面反应速度界面反应速度 (氧化初期的主要控制因素) 包括金属-氧化膜界面及气体-氧化膜界面上的反应速度。(2)参加反应的物质通过氧化膜的扩散速度扩散速度(氧化中后期主要控制因素) 当氧化膜很薄时,反应物质扩散的驱动力是膜内部存在的电位差;当膜较厚时,将由膜内的浓度梯度引起迁移扩散。3.2 3.2 氧化膜的生长方式氧化膜的生长方式:在氧化膜的生长过程中,反应物质传输的形式有三种: a).金属离子单向向外扩散,在氧化膜-气体界面上

8、进行反应,如铜的氧化过程; b)氧单向向内扩散,在金属-氧化膜界面上进行反应,如钛的氧化过程; c)金属离子向外扩散,氧向内扩散,两者在氧化膜中相遇并发生反应,如钴的氧化反应。传输途径传输途径:反应物质在氧化膜内,根据金属体系和氧化温度的不同而存在三种方式: (1)晶格扩散晶格扩散。 常见于温度较高,氧化膜致密,而且氧化膜内部存在高浓度的空位缺陷的情况下,通过测量氧化速度,可直接计算出反应物质的扩散系数,如钴的氧化。 (2)晶界扩散晶界扩散。 在较低的温度下,由于晶界扩散的激活能小于晶格扩散,而且低温下氧化物的晶粒尺寸较小,晶界面积大,因此晶界扩散显得更加重要,如镍、铬、铝的氧化。 (3)同时

9、晶格和晶界扩散同时晶格和晶界扩散。 如钛、锆在中温区域(400一600)长时间氧化条件。另外:由于存在晶界扩散,氧化膜还可能以另外一种形式内氧化形成和生长。3.3 3.3 氧化膜的氧化膜的P-BP-B比比: 氧化物与金属的体积差对氧化物的保护性的影响,又称毕林毕林彼得沃尔斯原理或彼得沃尔斯原理或P PB B比比。 该原理认为氧化过程中金属氧化膜具有保护性的必要条件是:氧化时所生成的金属氧化膜的体积( )与生成这些氧化膜所消耗的金属的体积( )之比必须大于l,而不管氧化膜的生长是由金属还是由氧的扩散所形成,分析:分析:当PBR值大于1,则金属氧化膜受压应力,具有保护性; 当PBR值小于1时,金属

10、氧化膜受张应力,它不能完全覆盖在整个金属的表面,生成琉松多孔的氧化膜,这类氧化膜不具有保护性,如碱金属和碱土金属的氧化膜MgO和CaO等。 当PBR1时,因膜脆容易破裂,完全丧失了保护性,如难熔金属的氧化膜WO3、MoO3等。应当指出: PBR值大于1只是氧化膜具有保护性的必要条件必要条件, 氧化膜真正具有保护作用还必须满足下列条件(充分条件充分条件): (1)膜要致密、连续、无孔洞,晶体缺陷少; (2)稳定性好,蒸气压低,熔点高; (3)膜与基体的附着力强,不易脱落; (4)生长内应力小; (5)与金属基体具有相近的热膨胀系数; (6)膜的自愈能力强。 4.1 氧化物的基本性质 与抗氧化性能

11、相关的氧化物的基本性质:物理性能:氧化物的熔点; 挥发性; 氧化物与金属体积比(PB);氧化物间的溶解与反应:氧化物间的溶解性; 氧化物间的固相反应。第四节第四节 金属氧化膜的性质和晶体结构金属氧化膜的性质和晶体结构 4.2 氧化物的结构 从结合键上,纯金属氧化物的三种结合形式: 1)离子型化合物(离子键) 2)半导体型化合物(金属键+离子键) p-半导体,n-半导体 3)间隙型化合物(金属键)纯金属氧化物的结构1)理想配比离子晶体: 没有提供电子可以迁移的机制,依靠空位来迁移。 2)非理想配比(也叫非化学计量比)离子晶体: 指金属与非金属原子数之比不是准确地符合按化学分子式给出的比例,但仍保

12、持电中性。在晶体中除了离子迁移外,还有电子迁移的可能性,这类晶体具有半导体的性质。 在非理想配比的离子晶体中根据过剩组分(Me+或O2-)的不同可分为两类: * *金属过剩型氧化物,即n型半导体; * *金属不足型氧化物,即p型半导体。 氧化物的晶体结构1) 纯金属氧化物: 许多简单的金属氧化物的晶体结构也可以认为是由氧离子组成的六方或立方密堆结构而金属离子占据着密堆结构的间隙空位处。 主要有:立方晶系立方晶系 、斜六面体晶系、斜六面体晶系2) 合金氧化物: 合金氧化时生成的氧化物往往是由构成该合金的金属元素的氧化物组成复杂体系,但有时也有由一种成分的氧化物组成。 复杂体系氧化物一般有两种情况

13、: (1)固溶体型氧化物固溶体型氧化物。 (2)mMeO2)mMeOnMeOnMeO型复杂氧化物型复杂氧化物。 NaCl型结构Al2O3型结构 NiO型结构 Al2O3属n-型半导体 NiO属p-型半导体 阳离子过剩型 阳离子不足型ZrO2属n-半导体,阴离子不足,阳离子过剩FeCr2O4尖晶石结构,32个八面体间隙(添Fe),64个四面体间隙(添Cr)金属或合金氧化膜按组成特点分类:注意:变价纯金属可能生成尖晶石或多层氧化膜变价金属生成多层氧化物T750 FeO,Fe3O4T750 FeO,Fe3O4,Fe2O3(外层)氧化膜的组织结构按形成发展的特点,从结构上分为三层:假晶层、过渡层、氧化

14、层;内部为细晶组织、外部为粗晶组织;温度升高形核率增加,晶粒度细小;氧化膜缺陷:点缺陷,线缺陷,面缺陷氧化膜的内应力:结构内应力,热应力氧化膜中的扩散:间隙或空位方式扩散氧化膜的特点:氧化物中应力对氧化膜的破坏氧化物中应力对氧化膜的破坏第五节第五节 高温氧化动力学高温氧化动力学 *动力学测量方法 *氧化动力学规律5.1 5.1 测定金属的高温氧化速度方法测定金属的高温氧化速度方法: 重量法;(常用的方法) 容量法; 压力计法。 测量试样的氧化速度可采用不同的氧化方式,常见的有:1)恒温氧化恒温氧化,氧化时温度不随时间变化;2)循环氧化循环氧化,氧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一般是周期性变化;3)动力学

15、氧化动力学氧化,指高速气流(即零点几到一个声速,340ms)中的氧化。氧化速度参数的表征: 1)金属的消耗量 2)氧的消耗量 3)生成的氧化物量重量法和容量法测定氧化动力学的典型试验装置5.2 5.2 恒温氧化动力学规律恒温氧化动力学规律 测定氧化过程的恒温氧化动力学曲线恒温氧化动力学曲线 影响氧化动力学规律的因素: *氧化温度;氧化温度; *氧化时间;氧化时间; *氧的压力;氧的压力; *金属表面状况以及预处理条件金属表面状况以及预处理条件(它决定了它决定了合金的组织合金的组织)。 同一金属在不同条件下,或同一条件下不同金属的氧化规律往往是不同的。 金属氧化的动力学曲线金属氧化的动力学曲线大

16、体上可分为: 直线、抛物线、立方、对数及反对数规律五类,如图所示:1.1.直线规律直线规律特点:特点:氧化膜疏松、易脱落,即不具有保护性;或者在反应期间生成气相或液相产物离开了金属表面,或者在氧化初期,氧化膜很薄时,其氧化速度直接由形成氧化物的化学反应速度所决定,因此其氧化速率恒定不变 直线规律 : 例如:碱金属等2.2.抛物线规律抛物线规律特点特点:在较宽的高温范围氧化时,其表面可形成致密的固态氧化膜,氧化速度与膜的厚度成反比。氧化速度表示: 例如:铜、镍等3.3.立方规律立方规律特点特点:低温氧化,薄的氧化膜 。 表示方式:表示方式: 有人认为这可能与通过氧化物空间电荷区的金属离子的输送过

17、程有关。 例如: Cu(100-300)、镍(400 )等4.4.对数与反对数规律对数与反对数规律特点特点:许多金属在温度低于300-400氧化时,其反应一开始很快但随后就降到其氧化速度可以忽略的程度。在氧化膜相当薄时才适用。表示方式:表示方式:不同金属或不同温度下的氧化规律5.5.高温氧化动力学理论高温氧化动力学理论瓦格拉尔瓦格拉尔wagnerwagner理论理论 K为氧化速度常数意义意义: 该理论对了解高温下密实的氧化膜生长的基本特点具有重要意义,为改进金属或合金的抗氧化性提供了理论基础。wagnerwagner理论假定:理论假定: (1)氧化物是单相,且密实、完整,与基体间有良好的吸附性

18、; (2)氧化膜内离子、电子、离子空位、电子空位的迁移都是由浓度梯度和电位梯度提供驱动力,而且晶格扩散是整个氧化反应的速度控制因素; (3)氧化膜内保持电中性; (4)电子、离子穿透氧化膜运动彼此独立迁移; (5)氧化反应机制遵循抛物线规律; (6)K值与氧压无关。 分析应用分析应用: : 1)当金属反应的G=0,即E=0,则K=0,此时氧化过程处于平衡态,金属不能进行氧化反应;当G0,即E 越大,K 也越大,说明:氧化速度增大,氧化膜有增厚趋势。 2)当比电导k值增加, 氧化速度常数K 也越大,反之,比电导k值越小, 氧化速度常数K 也越小。说明:比电导值很小,氧化膜的电阻大,氧化速度小。

19、若生成的氧化膜是绝缘的,即当k0,R,氧化过程将中止。这为研制耐热合金的基础,即加入生成高电阻(低比电导值)的氧化物元素,将提高合金抗氧化性。 3)当ne=na+nc时, ne(na+nc)值最大,K 也最大,即氧化膜增长速度最大。此时电子或离子迁移的比例适当,未发生互不适应的电极化现象这一点是很重要的。实际上人们根据氧化膜中电子或离子迁移倾向的大小,加入适当合金元素以减少电子或离子的迁移,从而提高合金的抗氧化性。第六节第六节 影响金属氧化的因素影响金属氧化的因素主要影响因素:合金元素、温度、气体介质。合金元素、温度、气体介质。6.1 合金元素对金属氧化速度的影响 金属的氧化主要受氧化膜离子晶

20、体中离子空位和间隙离子的迁移所控制因而可通过加入适当的合金元素改变晶体缺陷来控制氧化速度。 1)对金属过剩型氧化膜氧化速度的影响:对金属过剩型氧化膜氧化速度的影响: n型半导体氧化速度受间隙金属离子的数目支配, *当加入低价金属元素,电子浓度降低,导电率下降,比电导;金属离子浓度相对,使氧化速度增加。 *当加入高价金属元素,相反,氧化速度降低。2)对金属不足型氧化膜氧化速度的影响:)对金属不足型氧化膜氧化速度的影响: p型半导体氧化物导电性受电子空位支配,而氧化速度受离子空位支配。 当加入低价金属元素,电子空位浓度增加,导电率增加,比电导;金属离子空位浓度相对 ,使氧化速度降低。 当加入高价金

21、属元素,相反,氧化速度增加。归纳归纳:以上合金元素对氧化物晶体缺陷影响的规律称为控制合金氧化的原子价规律,亦称为哈菲(Hauffes)原子价法原则,该法则的要点归纳: 6.2 温度对氧化速度的影晌温度对氧化速度的影晌 由 图,随着温度的升高,金属氧化的热力学倾向减小,但绝大多数金属在高温时 仍为负值。 另外,在高温下反应物质的扩散速度加快,氧化层出现的孔洞、裂缝等也加速了氧的渗透, 总之总之,金属在高温下总的趋势是氧化而且氧化速度大大增加。 很多氧化实验表明:氧化速度常数与温度之间符合阿累尼乌斯(Arrhenius)方程:取对数得到: 其中Q值的物理意义值的物理意义:代表着系统从初始状态到最终

22、状态所需要越过的自由能障碍的高度。对大多数会属及合金的氧化过程来说,Q值通常为21-210kJmol. 如果氧化符合抛物线规律,则氧化膜的生长取决于反应物质穿过膜的扩散速度,其扩散系数也可以用Arrhenius方程式表示: 6.3 气体介质对氧化速度的影响气体介质对氧化速度的影响单一气体介质 例如 :铁在1000下,在不同介质水蒸气、氧、空气、二氧化碳等气体中的氧化厚度与时间的关系。 混合气体介质 金属(合金)的腐蚀特点表现在原始介质/金属界面内外同时产生不同的氧化产物。 混合介质的腐蚀破坏力较单一空气介质更为强烈,这主要原因:由于混合气体介质在金属表面进行着多元不均匀的化学反应,并形成成分不

23、均匀、含有大量晶体结构缺陷的多种反应产物,显然这种锈皮是不耐蚀的。第七节 金属的高温抗蚀性金属本身在高温腐蚀环境中抵抗腐蚀的能力(1)金属在高温腐蚀环境中的热力学稳定,不易被氧化;(2)在金属表面能生成一层抑制界面反应的氧化膜。高温抗蚀氧化膜具有优良的化学稳定性和相对稳定性氧化膜结构致密连续均匀覆盖在金属表面牢固粘结在金属表面金属抗高温腐蚀的合金化合金元素的选择氧化组成尖晶石结构氧化物改善基体腐蚀产物微观结构满足的基本条件: 1)固溶到集体金属中 2)与氧的亲合力大,能形成更稳定的氧化膜 3)在表面上保持一定的合金元素活度 4)满足哈菲(Hauffes)原子价法原则第八节第八节 合金氧化及抗氧

24、化合金氧化及抗氧化一般地,合金的氧化比纯金属的氧化复杂得多,其原因如下: (1)合金中各种元素的氧化物有不同的生成自由能,所以它们各自对氧有不同的亲和力。 (2)可能形成三种或更多种氧化物; (3)各种氧化物之间可能存在一定的固溶度: (4)在氧化物相中,不同的金属离子有不同的迁移率; (5)合金中不同金属有不同的扩散能力; (6)溶解到合金中的氧可能引起一种或多种合金元素内氧化。 8.1 二元合金的氧化形式二元合金的氧化形式 1)一种成分氧化 当二组元和氧的亲和力差异显著时,出现只有一种成分的氧化。此时可分为两种情况: a).少量合金元素的氧化 b).合金基体元素的氧化a.对少量合金元素的氧

25、化情况对少量合金元素的氧化情况,可能在合金的表面上形成氧化膜,或在合金内部形成氧化物颗粒,这两种情况取决于氧和合金组元的相对扩散速度。 如果合金元素向外扩散的速度很快,而且其的含量比较高,此时直接在合金表面上生成氧化膜。合金元素的临界浓度为: 可见:D越大,形成表面氧化膜需要的临界浓度越小 如果合金组元的浓度低于上述的临界浓度,则最初在合金表面只形成基体氧化物,组元从氧化膜/金属界面向合金内部扩散。但由于组元与氧亲和力大,随着氧化的进行,当界面处合金元素的浓度达到形成氧化物的临界浓度时,将发生反应,氧化产物将转变为合金元素氧化物,这种情形被称之为合金的选择性氧化合金的选择性氧化。 如果当氧向合

26、金内部的扩散速度快,且合金元素氧化物的热力学稳定性高于基体氧化物时,则合金元素的氧化将发生在合金内部,所形成的氧化物呈颗粒分散在合金内部,这种现象称之为内氧化。b)合金基体元素的氧化合金基体元素的氧化有两种形式: 一种是在基体氧化物膜中混入合金化组元; 一种情况是在邻近基体氧化物层下,合金组元浓度比正常含量多,即合金组元在合金表面层中发生了富集现象。 目前对产生这两种情况的机制尚不清楚,但一般可以认为与反应速度及与氧的亲和力有关。 2)合金两组元同时氧化)合金两组元同时氧化 一般地,当合金中合金组元的浓度较低,不足以形成合金元素的选择性氧化,而且两组元对氧的亲和力相差不大时,则合金表面的氧化层

27、由两组元的氧化物构成。 由于氧化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将这样的氧化层分为以下几种情况: a).形成氧化物固溶体; b).两种氧化物互不溶解; c).形成尖晶石氧化物; 8.2 提高合金抗氧化性的途径提高合金抗氧化性的途径用合金化提高金属材料的抗氧化性能。一般有以下四种途径。1)通过选择性氧化生成优异的保护膜;)通过选择性氧化生成优异的保护膜;可见,Cr、A1,Si是提高钢抗高温氧化的极重要的合金元素。2)2)使生成具有尖晶石结构的复合氧化物膜使生成具有尖晶石结构的复合氧化物膜; ;尖晶石型复合氧化物的通式为AOB2O3。尖晶石具有复杂致密的结构,离子在这种膜中的移动速率缓慢,这不是由于晶格缺陷浓度

28、减小,而是因为迁移所需的激活能增大所致。 到目前为止尖晶石晶格中离子的扩散机理尚不清楚但其优异的抗氧化性能是明显的。3)控制氧化膜的晶格缺陷浓度,降低离子的扩散速率)控制氧化膜的晶格缺陷浓度,降低离子的扩散速率(原子原子价规律价规律);4)增强氧化物膜与基体金属表面的粘附力;)增强氧化物膜与基体金属表面的粘附力;第九节第九节 高温热腐蚀高温热腐蚀9.1 热腐蚀及其特证热腐蚀及其特证 热腐蚀定义热腐蚀定义-在含有少量的硫及其他一些杂质如低熔点的盐类Na2SO4,K2SO4和低熔点氧化物V2O3等,它们沉积于被氧化的金属表面,形成熔盐,使原来金属表面的保护性氧化膜破坏,从而造成对基体金属材料的加速

29、腐蚀现象。这种高温腐蚀破坏过程不同于单纯的高温氧化,故将其称为热腐蚀(Hot Corrosion)。热腐蚀通常表现出的特征:热腐蚀通常表现出的特征: (1)金属材料的腐蚀是在覆盖着熔融的硫酸盐或其他化合物薄层下进行的高温腐蚀; (2)热腐蚀明显地分为两个阶段:孕育期和加速腐蚀期。(见动力学曲线); (3)由于熔盐的生成和存在有一定的温度界限,热腐蚀发生也有一定的温度区间。(4)在腐蚀形态上,热腐蚀的表面层为疏松多孔的、无附着力的氧化物和硫化物的混合物,在合金的内部则往往存在着沿品界分布的硫化物。 (5) 热腐蚀过程常常伴有固态介质(燃灰颗粒)的冲刷作用(冲刷腐蚀)和粘合产物(如积碳)。 热腐蚀

30、形式热腐蚀形式:(按腐蚀介质) 热腐蚀介质中的熔盐,包括硫酸盐、碳酸盐、硝酸盐、氯化物、氢氧化物及低熔点氧化物。 其中最为常见的是硫酸盐,如硫酸钠。通常将在Na2SO4熔点(884)以上温度产生的热腐蚀称为l型热腐蚀型热腐蚀或高温热腐蚀高温热腐蚀;而将在Na2SO4熔点以下温度产生的热腐蚀称为型热腐蚀型热腐蚀,或低温热腐蚀低温热腐蚀。热腐蚀介质中常见的低熔点氧化物为V2O5由V2O5引起的热腐蚀,则称为钒蚀钒蚀。 9.2 典型热腐蚀(硫酸盐高温热腐蚀)的机理典型热腐蚀(硫酸盐高温热腐蚀)的机理1)硫化模型硫化模型 硫化模型强调硫在Na 2S04引起的热腐蚀中起着主导作用。 (1)从硫酸钠中还原

31、出来的硫与合金组元形成硫化物.当它们在高温下与金属接触时,形成液态金属金属硫化物共晶。 (2)M-MS共晶被穿过盐膜的氧分子所氧化,而释放出硫化物。这些硫化物可再次与金属基体的组元形成共晶。2 .酸酸碱熔融模型碱熔融模型 酸性熔融模型酸性熔融模型:当Na 2S04熔盐中酸性组分(S03)增加到足够高时,金属表面氧化物同S03反应,并以阳离子形式溶解于熔盐中。反应产物溶于Na 2S04中。此为酸性熔融。酸性熔融。 一般地,在酸性熔融中氧化物同s03反应,并以阳离子形式溶解于熔盐中。金属阳离子在合金熔盐界面上生成,并向熔盐气体界面扩散,在那里与O2-作用,形成疏松多孔的金属氧化物层。 碱性熔融模型

32、:碱性熔融模型:当Na 2S04熔盐中O2-活度较高时,金属氧化物同Na2O反应,并以阴离子形式溶解于熔盐中。反应产物溶于Na 2S04中。此为碱性熔融。碱性熔融。 一般地说,在碱性熔融中,氧化物同Na2O或O2-反应并以阴离子形式溶解于熔盐中。合金氧化物的阴离子是在氧化物熔盐界面处生成,并向熔盐气体界面扩散在那里O2-活度低扩散至此的氧化物阴离子分解,并析出新的疏松的氧化物。3.电化学模型电化学模型 熔融的液态硫酸钠是良好的电解质它对金属的腐蚀行为类似于水溶液。在金属氧化膜熔盐气体的体系中既有化学反应,又有电化学反应。(后面电化学中再讨论)9.3 硫酸盐低温热腐蚀的机理硫酸盐低温热腐蚀的机理

33、 发生低温热腐蚀的主要原因:初始生成的金属氧化膜与气氛中的SO3反应,形成它们对应的硫酸盐,随着反应的进行,当上述金属硫酸盐含量增加达到某一临界浓度时,其和Na 2S04形成了低熔点共晶体。 低温热腐蚀具有如下特点: (1)低温热腐蚀刚开始时,盐是呈固态,只是在形成共晶体后才变成液态。 (2)环境气氛中必须含有硫。 (3)合金中不含Mo,w,v时,高温热腐蚀只发生碱性熔融,而低温热腐蚀可以发生气体(SO3)诱导的酸性熔融。 (4)低温热腐蚀形态常存在孔蚀。9.4 钒蚀钒蚀 金属在高温下与含有V化合物的燃料灰粉接触,明显地加速其氧化,此现象称之为钒蚀。 一般重油燃料中含有V等杂质,其燃烧后生成V

34、2O4或V2O5。它们与金属表面氧化物反应或与其他灰粉结合生成钒酸盐。钒酸盐大多数都是低熔点物质,存在金属表面上将加速材料的高温腐蚀。 在氧化物气体界面上: 在氧化物/铁界面上: 总反应为: 在氧化物铁界面,铁发生溶解。此后,Fe2+向气体氧化物界面扩散,并且以FeO析出,结果在外表面形成一层非保护性的FeO膜。9.5 热腐蚀的影响因素热腐蚀的影响因素1.合金成分合金成分 (1)镍和钴。镍和钻分别是重要高温合金的基体元素。一般来说,钴基合金的抗热腐蚀性能更好。镍基合金中适当提高钴的含量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合金的抗热腐蚀性能。 (2)铬和铝。铬是最有效的抗热腐蚀的合金元素。它能在合金表面上形成致密

35、的、粘附性好的保护膜。一般来说,在镍基和钴基合金中,随着铬含量的提高,其抗热腐蚀性能显。 铝是重要的抗高温氧化的分金元素,一般高温合金中都含有一定量的铝。 (3)钼、钨和钒。 (4)钛、铌和钽。 (5)稀土元素。2.温度温度 热腐蚀发生的前提条件是在合金表面形成一薄层熔融的盐膜因此有一定下限门槛温度,即表面沉积物(如Na 2S04)的熔点或其与氧化物形成共晶的温度。 在这个温度以上随着温度升高,一方面反应速率随之增加,热腐蚀的孕育期缩短;另一方面,由于盐的气化,沉积到合金表面的盐的数量就会减少,腐蚀则减轻。当温度超过某一极限时,热腐蚀消失,氧化代之成为主要的形式,腐蚀相对地变得缓和。3. 介质

36、成分介质成分 介质成分对热腐蚀影响如见面在机理中所述。只要燃气中含有微量的硫和一定盐分就会引起和加重热腐蚀。4.燃气压力、流速及合金制备工艺燃气压力、流速及合金制备工艺 一般随着燃气压力增大,腐蚀速率增大。 燃气流速对热腐蚀有不可忽视的作用,流速增大使腐蚀加重。 热腐蚀破坏经常在合金的成分和组织不均匀处起始,故合金的制备工艺也影响合金的抗热腐蚀性能。9.6 金属热腐蚀的控制措施金属热腐蚀的控制措施 控制金届材料的热腐蚀是一个有重要实际意义的问题,至今尚无完善的解决办法。但可以采取一些措施,主要有如下几方面: 1)选择适当的抗热腐蚀的合金 2)合金表面施加防护涂层 3)控制环境中的盐和其他杂质的

37、含量 4)改进构件的结构设计9.7 低温热腐蚀、高温热腐蚀和高温氧化低温热腐蚀、高温热腐蚀和高温氧化可以看出: (1)热腐蚀速率比纯氧化高得多; (2)当温度大于1000,热腐蚀作用急剧减弱。 (3)氧化铬膜的耐蚀性高于氧化铝膜。高温氧化的防护控制主要方面:正确选择材料控制环境介质高温预氧化防护涂层本章思考题本章思考题1. 基本概念: 高温氧化、选择性氧化、内氧化、n型半导体氧化物、p型半导体氧化物、高温热腐蚀、P-B。2金属高温氧化产物有几种形态,简要说明固态氧化膜生长机制。3金属氧化膜具有保护作用的充分与必要条件。4说出几种主要恒温氧化动力学规律,并分别说明其意义。5. 指出高温氧化理论(Wagner)要点,并说明式中各参数的意义。6. 简述二元合金的几种氧化形式。7. 简述提高合金抗氧化的可能途径。8. 说出三种以上能提高钢抗高温氧化的元素。82 以上有不当之处,请大家给与批评指正,以上有不当之处,请大家给与批评指正,谢谢大家!谢谢大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