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家的人生哲学》PPT课件.ppt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571505784 上传时间:2024-08-11 格式:PPT 页数:31 大小:248.0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道家的人生哲学》PPT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道家的人生哲学》PPT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道家的人生哲学》PPT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道家的人生哲学》PPT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道家的人生哲学》PPT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道家的人生哲学》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道家的人生哲学》PPT课件.ppt(3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道家的人生哲学 人生哲学漫谈之六 道家的人生哲学一、老、庄的生平w老子和庄子是道家的代表人物,也是道家人生哲学的代表人物。老子w老子(BC576BC478),姓李,名耳,字伯阳。春秋时期楚国苦县(今河南省鹿邑)人。老子著有道德经一书,全书只有5000字,但言简意赅,内容丰富,蕴藏着丰富的人生哲理和人生智慧。庄子w庄子(BC369BC286),名周,战国时期宋国(今安徽蒙城)人。著有庄子一书。庄子对中国人的生活方式,尤其是文人士大夫的处世态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什么是道家的“道”?w道家的“道”是一个非常扑朔迷离的概念。老子说:“道可道,非常道”。(道虽然可以言说,但它不是一般的道)w“道生一,一

2、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可以看出,“道”是派生天地万物的始祖)w“人法地,地法天,天法自然”。(人以地为法则,地以天为法则,天以道为法则)从上面三段论述可以看出,“道”有三层意思:w第一,它是一种宇宙本原;w第二,它是一种自然的原始状态;w第三,它还是一种自然法则。二、“无知无欲”,知足常乐w1、老子反对人们拥有知识文化、聪明智慧,主张愚民政策。w老子认为:人们拥有知识文化、聪明智慧之后,就会导致尔虞我诈、社会动乱。老子特别反对儒家的“仁义礼乐”,认为那是天下祸乱的根源:w“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意思是:大道被废弃,才有所谓仁义;出现了聪明

3、智慧,就产生了各种虚伪;家庭陷于纠纷,才有所谓慈爱;国家陷于大乱,才有所谓忠臣)因此,仁义道德是天下大乱的罪魁祸首。w2、老子主张消除人的一切物质欲望,做到“见素抱朴,少私寡欲”。w所谓“见素抱朴”,就是外表单纯,内心朴素,保持心灵的宁静。所谓“少私寡欲”,则是减少私心,降低欲望。w为什么要减少人们的物质欲望?这是因为物质欲望是伤害人们生命的利剑。老子说:“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田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意思是:五彩缤纷的色彩,使人眼睛变瞎;优美动听的音乐,使人耳朵变聋;丰美的食品,使人的嘴巴受伤;驰马打猎,使人心发狂;稀少的商品,使人

4、去偷窃抢夺。所以,圣人只求肚子吃饱,不图眼睛好看)w3、对欲望的过分追求,只会导致人们欲壑难填,成为自己欲望的奴隶,反过来损害人的生命。w“人生只为欲字所累,便如马如牛听人羁络,为鹰为犬任物鞭挞”。(洪应明菜根谭)w人为财死,鸟为食亡。w重赏之下,必有勇夫。w4、知足常乐w人们要从物质欲望中超脱出来,就应该做到“知足常乐”。w老子说:“罪莫大于可欲,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故知足之足恒足矣”。(意思是:最大的罪恶在于对欲望的过分追求,最大的灾祸在于人们不知满足,最大的过失在于人们贪得无厌,所以,知道满足的人,永远是满足的。)w“夫唯无争,故无忧”。(意思是:不去争夺,就没有忧愁)w老子的

5、“知足”主要是一种精神上的满足。三、无为而为,无用之用w1、无为而为,并不是无所作为,而是不要去刻意作为,要通过表面“无为”,达到实际上“无不为”的效果。w2、无用之用,并不是说没有用,而是比一般的“有用”具有更大的作用。w3、庄子认为:人们在为人处世时,应该处于“有用”与“无用”之间,既不可太有用,又不可太无用。太有用遭到别人嫉妒,太无用受到别人歧视。w4、无为而为运用到政治上,就是“无为而治”。无为而治并不是对国家的政治和社会事务放任自流,而是在某些特定的历史时期,对社会采取松散式管理,对老百姓采取休养生息的政策,以涵养国力,促进经济与社会发展。特别是在国家由大乱走向大治的时候,采取“无为

6、而治”,能受到比较显著的效果。w在中国历史上,有过两次著名的“无为而治”:一次是汉初的“文景之治”,另一次是初唐的“贞观之治”。无为而为、无用之用消极影响w无为而为、无用之用有两方面的消极影响:w第一,导致了很多中国人放弃了自己人生理想和人生抱负,淡化了自己的人生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如诸葛亮,“苟且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春秋”。w第二,导致了中国历史上隐逸之风的盛行。“大隐隐于朝,中隐隐于市,小隐隐于山林泉下”。w“终南捷径”四、道家的生死观w1、道家的生死观是一种顺其自然、理智主义的生死观。在庄子看来:人的生命是由元气构成的,所谓“人之生也,气之聚也。聚则为生,散则为死”。也就是说,如果元气

7、聚集在一起,人则生存;如果元气消散了,人则死亡。因此,人应该“不悦生,不悦死”。既不以生为喜悦,也不以死为悲哀。2、死乐生苦w。在庄子看来,人生是一件痛苦的事情,因为“人之生也,与忧俱生”。也就是说,人生与忧愁痛苦结伴同行。相反,死亡并不是什么痛苦的事情,它还是一件快乐的事情,因为死亡是人生的解脱。所以庄子的老婆死了,庄子不仅不哭,不悲哀,反而敲着脸盆唱歌。五、道家的人生智慧w1、福祸相依w老子指出:“福兮祸之所伏,祸兮福之所倚”。也就是说,福与祸是相互依存、相互蕴涵、相互转化的。世界上既没有绝对的福,也没有绝对的祸,往往是福中有祸,祸中有福。正是因为福中有祸、祸中有福,所以人生在一帆风顺的时

8、候,不要得意忘形,相反要特别警惕,因为这个时候最容易麻痹大意、骄傲自满、乐极生悲。w为什么祸中有福?主要有三点原因:w第一,人们能够从“祸”中总结失败的经验教训,从而在今后的工作生活中,避免犯类似的错误;w第二,“祸”能够使人清醒;w第三,“祸能够使人产生进取精神。w2、柔弱胜刚强w牙齿与舌头的比喻。舌头虽然柔弱,却能够长期保存;牙齿因为坚硬,反而早早脱落。说明柔弱能战胜刚强。w老子说:“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万物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故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是以兵强则灭,木强则折。坚强处下,柔弱处上”。w老子:“上善若水”w老子:“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w为什

9、么刚强反而临近死亡,柔弱反而具有强大的生命力?w这是因为刚强者自以为有本事、力量强大、性格刚烈,所以目空一切,为所欲为,结果成为众人的眼中钉、肉中刺,必欲除之而后快。w相反,柔弱者因为力量弱小,地位低下,不仅不引人注目,反而会得到别人的同情和怜悯。所以不仅能够保存实力,而且能够慢慢发展壮大。w有心栽花花不发,无心插柳柳成荫。w柔弱是一种策略和手段。w老子认为:柔弱本身不是目的,也不是为柔弱而柔弱,相反柔弱不过是一种策略手段,目的是通过柔弱达到刚强达不到的目的。这就是中国人的生存智慧:“以退为进”、“以守为攻”、“以弱胜强”、“退一步,进两步”。w人生格言:柔弱天下去得,刚强寸步难行w退一步海阔

10、天空,让三分心平气和w以柔克刚、以退为进、以守为攻,实际上是一种自我保护的方法。它的主要原则是要人们不要锋芒毕露、咄咄逼人,不要过早暴露自己的力量、才华和优势,否则会招致别人的嫉妒,甚至会带来杀身之祸。w以柔克刚演变为一种权术手段,人生哲学上升为政治哲学。中国历史上的“韬诲之计”。三国演义中的刘备:“勉从虎穴暂栖身,说破英雄惊煞人,巧借闻雷来掩饰,随机应变信如神”。3、功成身退w老子:“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w人应该向水学习,做到“有功不居”、“功成身退”w为什么要“功成身退”?原因是功成身退能达到自我保护的目的。反之,如果居功自傲,有可能导致自己陷入灭顶之灾。w陈胜:“苟富贵,勿相忘

11、”w史记:狡兔死,走狗烹;高鸟尽,良弓藏;敌国破,谋臣亡。w史记:卧塌之旁,岂容他人酣睡。w韩信、李善长、多尔衮的悲剧 李白:“吾观自古贤达人,功成不退皆陨身” 李商隐:“永忆江湖归白发,欲回天地入扁舟。”七、道家人生哲学的历史影响w1、对中国人的生存方式和处世态度的影响。一般而言,中国人的生存方式和处世态度都是儒道互补互用,即所谓进则孔孟,退则老庄;“用之则行,舍之则藏”;“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入世时,“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苍海”(李白行路难),建功立业,光宗耀祖;出世时,“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李白将进酒),保全性命,独善其身。w2、道家超迈旷达的人生态度,培养

12、了中国人的乐观精神和豪放性格。w苏东坡的旷达 苏东坡从“乌台诗案”后,三次受到贬谪流放。“一贬黄州,二贬惠州,三贬海南”。他认为:人们在逆境中,可以从庄子中吸取精神力量,战胜逆境。w李白的豪放 “仰天大笑出门去,吾辈岂是蓬蒿人”;“天子呼来不上船”。八、道家人生哲学的现代价值w1、道家“无欲”说的现代意义w两点意义:w第一,人应该淡化自己的物质欲望,追求高雅的精神生活和审美享受,提升自己的人生境界。w第二,人应该做到“不以物喜,不以己忧”。“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漫随天外云卷云舒”。(洪应明菜根谭)w2、道家“无为”说的现代意义w道家主张“无为而为,无用之用,无为而无不为,无目

13、的而合目的”。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道家主张“天人合一”,人与大自然和谐相处。道家人生哲学的这些思想,对于从传统文明转型为现代文明的中国和世界来说,具有深刻的意义。w第一,拯救自然,拯救人类。西方人士认为:目前西方至少有三点可以向中国学习:一是崇尚自然(人与自然的和谐);二是体证生生(大自然是生生不息的);三是德性实践(道德实践)。在这三点中,第一和第二点都属于道家思想。w第二,谦虚谨慎,保持低调。为什么在为人处世上要保持低调?因为“树大招风,枪打出头鸟”。“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堆出于岸,水必惴(ZHUI)之;德高于众,人必非之”。w3、道家“福祸相依”、“柔弱胜刚强”的现代意义w两点启示:w第一,当我们的事业处于发展比较顺利的时候,要保持清醒的头脑,不要头脑发热,得意忘形。w第二,大至国家的发展,小至个人的生存,必须讲究策略和韬略。w邓小平同志的“三起三落”w邓小平同志为我党制定的“十六字诀”。即:不要当头,冷静观察, 稳住阵脚,沉着应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研究生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