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贸易第5章 新贸易理论

上传人:re****.1 文档编号:571497063 上传时间:2024-08-11 格式:PDF 页数:25 大小:522.6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国际贸易第5章 新贸易理论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国际贸易第5章 新贸易理论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国际贸易第5章 新贸易理论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国际贸易第5章 新贸易理论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国际贸易第5章 新贸易理论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国际贸易第5章 新贸易理论》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际贸易第5章 新贸易理论(2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5章 新贸易理论产业内贸易理论 代表人物:格鲁贝尔 理论内容:产业内贸易与产业间贸易。 产业间贸易:各国以不同的产业部门所生产的产品进行交换。如初级产品与工业制成品的交换。 产业内贸易:一个国家同时出口和进口同种产品以及同一产品的中间产品。如美日之间相互出口汽车。 产业内贸易出现的主要原因:同种产品的异质性。 二战后产业内贸易迅速发展的原因: 第三次产业革命发生在发达国家; 战后跨国公司的广泛发展; 交通运输和通讯产业。产业内贸易及特点产业内贸易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1)它与产业间贸易在贸易内容上有所不同。它是产业内同类产品的相互交换,而不是产业间非同类产品的交换。 (2)产业内贸易的产品流

2、向具有双向性。即同一产业内的产品,可以在两国之间相互进出口。 (3)产业内贸易的产品具有多样化特点。这些产品中既有资本密集型产品,也有劳动密集型产品,既有高技术产品,也有标准技术产品。(4)产业内贸易的商品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一是在消费上能够相互替代;二是在生产中需要相近或相似的生产要素投人。 一些学者采用产业内贸易指数(Index of Intra-Industrial Trade,简称IIT)来测度产业内贸易程度。 美国1970年、1987年和1999年制造业产业内贸易指数分别为55.1%、61%、81.1% 德国的数字为59.7%、 66.4%、 85.4% 中国1999年的数字是88.5

3、%.。 公式:IIT=1| /(X+M) X和M分别代表同类产品的出口和进口值,IIT的数值介于0-1之间。 如果该国只出口或进口,IIT=0,即不存在产业内贸易;如果IIT0,说明该国在同类产品上,有进口也有出口,IIT数值越大,产业内贸易程度越高。产业内贸易形成的原因(1)同类产品的异质性是产业内贸易形成的重要基础。(2)规模收益递增是产业内贸易的重要成因。(3)经济发展水平的相似性是产业内贸易的重要制约因素。规模经济理论 代表人物:克鲁格曼 理论内容:日本在二战后生产要素极其贫乏,为什么在国际贸易邻域中十分活跃,主要是利用规模经济积累资本。 例如: 投入500人1亿元生产钢铁500万吨

4、投入1000人2亿元生产钢铁1200万吨 投入2000人4亿元生产钢铁1600万吨 规模经济:长期平均总成本随产量而减少的特征。 规模不经济:长期平均总成本随产量增加而增加的特征。 规模收益不变:长期平均总成本随产量增加而保持不变的特征。 波音每月生产9架飞机,成本是每月9000万,如果每月生产10架飞机,成本变成9500万,波音表现出的是规模经济还是规模不经济?理论内容 在国际贸易条件下,国家之间要进行专业化分工,生产规模与市场规模互相促进,规模经济使各国在贸易中获利。 产业内贸易获利的主要原因在于专业化分工和规模经济的效益。 一国生产其中的一部分产品或一部分零部件,然后进行交换,产生同一产

5、业内贸易。动态规模经济理论的:“干中学” 劳动者在不断重复的生产过程中,进一步提高技术和熟练程度,能够提高生产效率,即使投入不增加,生产能力也会不断增强。 “干中学”的学习效应是产业累计产量每翻一番,其平均成本会下降2030%。需求偏好相似理论 代表人物:林德 理论内容: (1)企业生产的决定因素不是成本而是需求和市场; (2)出口市场的形成是因为与国内市场相似; (3)人均收入水平决定需求偏好和需求结构,进而决定贸易。 理论介评:在世界经济形成买方市场情况下,林德理论具有非常大的影响。第一次从需求的角度对生产和贸易进行分析:你需要什么,我生产什么,从需求和分配的角度入手同时分析生产和贸易。产

6、品生命周期理论 代表人物:威尔士和弗农 理论内容:运用市场营销理论来分析国际贸易发生的可能。 第一阶段:产品的创新阶段人才美国知识密集型。 第二阶段:产品的成长、成熟阶段资本其它发达国家技术密集型和资本密集型。 第三阶段:产品的标准化阶段价格发展中国家劳动密集型。贸易模式图示贸易模式图示微笑曲线示意图竞争优势理论 代表人物:波特 主要内容: 一国在国际市场中的优势主要来自于竞争优势而不是比较优势。 国家的竞争优势就是企业和行业的竞争优势。 竞争优势理论也称钻石模型。 主要内容包括: 1. 生产要素:包括基本因素和推进因素; 2. 需求状况:需求的时间差和规模差; (时间差:指本国消费需求走在世

7、界消费者前列,引导世界消费潮流; 规模差:消费领先的国家可以凭借大规模生产的成本优势,向后进国家市场大量出口。) 3. 相关行业:上游工业有效率,对下游有利; 4. 企业的策略与竞争:产品开发竞争、制造工艺竞争、营销技巧竞争和要素成本竞争;另外,政府政策和机遇是附加因素。理论借鉴 比较优势陷阱:各国的比较优势是不断变化的。 从中国来看:(1)劳动力成本上升,劳动生产率增长缓慢;(2)发达国家的产品成本中劳动力所占比重越来越低;(3)中国依赖进口做出口,而大量进口的结果造成进口原材料价格上涨,而出口竞争加剧,使出口价格下降,出口形势恶化,因价格低引起国外的保护主义。理论的应用 竞争优势形成的关键

8、是对比较优势的充分运用:(1)利用对外贸易发展来提高一国经济发展的竞争力,而不是简单的视为经济增长的发动机,发展进口替代、扩大内需服务国内国外两个市场。(2)中国要在最短的时间内通过利用自己的比较优势转化为自己的竞争优势,与跨国公司开展双赢,跨国公司主要利用中国的竞争优势。(3)根据中国的经济发展速度和水平合理确定中国的开放规模和速度,比较优势得不到充分利用的开放不如不开放,因为发达国家千方百计以各种手段阻碍发展中国家竞争力的提高。 博弈论与合作经济学 博弈论:研究人们在各种策略情况下如何行事。 囚徒困境:两个被捕获的囚徒之间的一种特殊博弈,说明为什么甚至在合作对双方有利时,保持合作是困难的。 警察:有证据证明两个人非法持有枪支,如果他们什么也不说就判一年;如果一人承认抢劫银行,这个人自由,另一人判20年;如果两人都承认,两人都判8年。他们有两种选择:承认和沉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