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剂学重点总结

上传人:hs****ma 文档编号:571493548 上传时间:2024-08-11 格式:PDF 页数:88 大小:18.5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药剂学重点总结_第1页
第1页 / 共88页
药剂学重点总结_第2页
第2页 / 共88页
药剂学重点总结_第3页
第3页 / 共88页
药剂学重点总结_第4页
第4页 / 共88页
药剂学重点总结_第5页
第5页 / 共8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药剂学重点总结》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药剂学重点总结(8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 1 章 绪 论重点内容1 . 剂型、制剂和药剂学的概念2 . 药典的概念和特点3 . 处方的概念和类型次重点内容1 . 中国药典附录中与制剂有关的内容2 . 剂型的重要性及分类考点摘要一、剂型、制剂和药剂学的概念【 掌】1 . 药物剂型:为适应防治的需要而制备的药物应用形式,简称剂型。2 . 药物制剂:是根据药典或药政管理部门批准的标准、为适应防治的需要而制备的不同给药形式的具体品种,简称制剂,是药剂学所研究的对象。3 . 药剂学:是研究药物制剂的基本理论、处方设计、制备工艺和合理应用的综合性技术科学。基础药剂学:物理药剂学、生物药剂学、药动学与临床药学。工业药剂学与医院药学( 临床药学、

2、调剂学)药剂学任务:1 . 研究药剂理论与生物制剂;2 . 研 究 新 ( 剂型、辅料、设备、技术) 。药剂学的发展:1 . 传统制剂:膏、丹、丸、散;2 . 近代制剂:普通制剂( 第一代)3 . 现代制剂: 缓释制剂( 第二代)控释制剂( 第三代)靶向制剂( 第四代)二、剂型与制剂的关系与区别:( 给药途径与剂型的关系)1 . 多数药物由黏膜吸收( 皮肤、注射给药除外) ;2. 给药途径与药物性质决定剂型;3. 同一药物可制成多种剂型;4. 同一种剂型包括许多种制剂;三、药物剂型的重要性【 熟】( 其实质可影响安全、有效)改变药物的作用性质:如硫酸镁口服泻下,注射镇静。改变药物的作用速度:如

3、注射与口服、缓释、控释。降低( 或消除) 药物的毒副作用:缓释与控释。产生靶向作用:如脂质体对肝脏及脾脏的靶向性。可影响疗效:不同的剂型生物利用度不同。四、药物剂型的分类【 熟】( 一) 按给药途径分类1 . 经胃肠道给药剂型2 . 非经胃肠道给药剂型( 1) 注射给药剂型:如各种粉针剂、水针剂。( 2) 呼吸道给药剂型:如盐酸异丙肾上腺素气雾剂。 ( 3) 皮肤给药剂型:如硼酸洗剂。 ( 4) 粘膜给药剂型:如红霉素眼药膏。( 5) 腔道给药剂型:如用于直肠、阴道、尿道的各种栓剂。( 二) 按 分 散 系 统 分 类 1 . 溶液型2 . 胶体溶液型3 . 乳 剂 型 4 . 混悬型5 .

4、气体分散型6 . 微粒分散型7 . 固体分散型( 三) 按形态分类:液体剂型,气体剂型,固体剂型和半固体剂型。五、国家药品标准( 药典和局颁标准)( -)药典的概念、特点及品种收载【 掌】1 . 药典是一个国家记载药品标准、规格的法典。2 . 特点:1)由国家药典委员会组织编辑、出版,并由政府颁布、执行,具有法律约束力。2)药典收载的品种是那些疗效确切、副作用小、质量稳定的常用药品及其制剂,( 注:不是所有上市药品均收载于药典中,必须是医疗必需、临床常用、疗效肯定、副作用小、能工业化生产并能有效控制或检验其质量的品种) 。3 . 我国建国后共颁布药典情况:1)颁布七次药典,分别是53、63、7

5、7、85、90、95、00、05、10年,2)从 63年版开始分为一部中药,二部化学药。3)我国药典分为凡例、正文、附录三部分,制剂通则包括于附录中。4)我国药典与美国药典都是每5 年修订一次。( -)局颁标准1. 国家药典委员会组织编辑、出版,并由SFDA颁布、执行,具有法律约束力。2. 收载新药和质量标准有待提高的药品。六、处方的概念和类型【 掌】1 . 处方系指医疗和生产部门用于药剂调制的一种重要书面文件, 既有法定处方也有医师处方及协定处方。2 . 法定处方指药典等收载的处方;3 . 医师处方指医生为某一病人开据的处方;4 . 协定处方主要指用于配制医院制剂的处方。七、处方药与非处方药

6、比较概念的区别: 处方药是必须凭执业医师或执业助理医师处方才可调配、 购买并在医生指导下使用的药品。非处方药是由专家遴选的、 不需执业医师或执业助理医师处方并经过长期临床实践被认为患者可以自行判断、购买和使用并能保证安全的药品。宣传报道的区别:处方药只应针对医师等专业人员作适当的宣传介绍。可以在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和国务院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共同指定的医学、 药学专业刊物上介绍, 但不得在大众传播媒介发布广告或者以其他方式进行以公众为对象的广告宣传。处方药和非处方药不是药品本质的属性,而是管理上的界定。无论是处方药,还是非处方药都是经过国家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批准的,其安全性和有效性是有保障的。 历年所

7、占分数 0 1分第 2 章 片剂重点内容1 .片剂的概念、特点、分类和质量要求2 .片剂辅料的分类及常用辅料的缩写、性质、特点和应用3 .制粒的目的4 .普通湿法制粒和干法制粒的方法5 .干燥的概念和方法6 .制粒压片和直接压片的方法7 .片剂成型的影响因素及压片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及解决的方法8 .固体剂型的溶出理论9片剂包衣的目的和种类1 0 .片剂包衣方法及包糖衣和包薄膜衣的材料与工序次重点内容1 . 粉碎、筛分和混合的方法及其影响因素2. 其他湿法制粒3 . 干燥的基本原理及影响因素4. 片剂的崩解机理及影响因素5. 片剂的质量检查和包装储存考点摘要本章是最重要章节之一一、片剂的概念和特点

8、【 掌】1 .概念:片剂是指药物与辅料均匀混合后压制而成的片状制剂2 .片剂的特点: 固体制剂稳定、量准、类型多、应用广: 生产、贮输、携带、方便,成本低;吞服有困难( 小儿、昏迷病人) ,生物利用度差。二、片剂的分类【 掌】注意各类片剂的特点,并注意区分近似片剂剂型的概念:1 . 普通压制片( 素片)2 .包 衣 片 ( 包括糖衣片、薄膜衣片)3 .泡腾片含有泡腾崩解剂的片剂,加水后迅速崩解,适于儿童和吞服有困难的人应用。4 .咀嚼片在口中嚼碎后再吞下的片剂5 .多层片有两层或多层构造的片剂6 .分散片多为难溶药,遇水能迅速( 3分钟)崩解并均匀分散的片剂,也可含服、咀嚼。7 .舌下片置于舌

9、下或颊腔使用的片剂8 . 口含片含在口腔内使用的片剂9 .植入片埋植于皮下的能产生持久药效的无菌片剂1 0 .溶液片可溶药,临用前加水溶解成药物溶液后而使用的片剂,多为不可内服药物。I I .缓控释片能延长药物作用时间或控制药物释放速度的片剂三、片剂的质量要求【 掌】硬度适中;色泽均匀,外观光洁;符合重量差异的要求,含量准确;符合崩解度或溶出度的要求;小剂量的药物或作用比较剧烈的药物,应符合含量均匀度的要求;符合有关卫生学的要求( 固体制剂均有此项要求) 。四、片剂的常用辅料【 掌】1 . 稀释剂( 或称为填充剂) :增加片重或体积,从而便于压片,片重WlOOmg应加。1)淀粉类淀粉:最常用,

10、便宜,可压性差。还有粘合( 其浆) 、崩 解 ( 干燥粉)作用。可压性淀粉:优良填充剂,可压、流动、润滑、干粘合和崩解作用,可粉末直接压片。糊精:粘性大,不单独使用。2)糖类糖粉:粘合力强,硬度大,吸湿.乳糖:优良填充剂,价格较贵、不吸湿,稳定性可压性都好,可供粉末直接压片。甘露醇:用于咀嚼片,有凉爽感,价格较贵,常与糖粉配用。3)其他微晶纤维素:兼多种作用( 湿润除外)作为粉末直接压片的干粘合剂,商品名“Avieel”。无机盐类:硫酸、 碳酸氢、碳酸等的钙盐等,防潮、油类吸收剂, 但钙盐可主药的络合。小结:A 粉末直接压片:可用微晶纤维素、乳糖、可压性淀粉;B 淀 粉 ( 填充) 、干 燥

11、粉 ( 崩解) 、浆 ( 粘合) ;C 可压性淀粉:多功能辅料。2 . 粘合剂和湿润剂1)湿润剂:诱发药物本身的粘性所加入的液体。常用湿润剂有蒸储水和乙醇。蒸储水:无粘性,常用浆类、醇代替;乙醇:有粘性,一般浓度307 0 % ,颗粒硬,可出现麻点片。2)粘合剂:具有粘性粉或粘稠液,多为胶浆剂或胶体溶液。 淀粉浆( 常用8%15%的浓度) :常用粘合剂和湿润剂。制法有煮浆和冲浆。 羟丙基纤维素( HPC) :湿法制粒压片和粉末直接压片的粘合剂。甲基纤维素( M C ,水溶性) 和乙基纤维素( E c ,不溶于水,缓控释制剂骨架型或膜控型)羟丙甲纤维素( HPMC常用浓度为2%5%) :崩解溶出

12、快其他:竣甲基纤维素钠( CMC - N a常用浓度为1 %2%) 、糖粉与糖浆:50%70%的蔗糖溶液、 520%的明胶溶液,口含片用、 3%5% 的聚乙烯毗咯烷酮( PVP) 的水溶液或醇溶液,咀嚼片用。它们粘性强用于可压差的药物、片硬崩解超限。3 . 崩解剂:使片剂裂碎成细小颗粒的物质,多吸水膨胀。缓( 控) 释片、舌下片、口含片、植入片不加入崩解剂。常用崩解剂:干淀粉:用于不溶或难溶的药,易溶药反差,用外加法、内加法和内外加法( 最好) 。峻甲基淀粉钠( CMS-Na) :吸水膨胀300倍。低取代羟丙基纤维素( LHPC) :吸水膨胀500-700倍。交联聚乙烯比咯烷酮( 亦称交联PV

13、P) :无高粘度凝胶层。交联竣甲基纤维素钠( cCNa) :与 CMS-Na合用效佳。泡腾崩解剂( 碳酸氢纳与枸椽酸) :产生C o 2 ,应该防潮。4 . 润滑剂:是助流剂、抗粘剂和润滑剂( 狭义) 的总称,其中:助流剂是降低颗粒之间摩擦力从而改善粉末流动性的物质;抗粘剂是防止原辅料粘着于冲头表面的物质;润滑剂( 狭义) 是降低药片与冲模孔壁之间摩擦力的物质,这是真正意义上的润滑剂。常用润滑剂:疏水性润滑剂:硬脂酸镁量大影响崩解或裂片,不宜用于乙酰水杨酸、某些抗生素及多数有机碱盐类的药物片剂;水溶性润滑剂:聚乙二醇类与月桂醇硫酸镁。助流剂:微粉硅胶( 可作为粉末直接压片的助流剂) 、滑石粉(

14、 抗粘剂) 、氢化植物油五、粉碎、筛分与混合1 粉碎粉碎是将大块物料破碎成较小的颗粒或粉末的操作过程。( 机械力)目的:减少粒径、增加比表面积。粉末的分级,控制物料的细度,获得较均匀的粒子群( 1)粉碎的意义细粉提高难溶性药物溶出度和生物利用度;细粉提高分散性,利于混合均匀,混合度与各成分的粒径有关;有助于从天然药物中提取有效成分等。( 2)粉碎机理、方法及设备 粉碎机理:粉碎过程依* 外加机械力的作用破坏物质分子间的内聚力。( 耗能)力的形式:撞击、研磨、剪切、压缩、弯曲综合作用。 粉 碎 方 法 【 熟】注意比较它们的对应关系.A、闭塞粉碎:粗、细粒反复粉碎的操作。常用于小规模的间歇操作;

15、自由粉碎:达到粉碎粒度的粉末排出而不影响粗粒的粉碎的操作。常用于连续操作。B、开路粉碎:连续不断粉碎和把已粉碎的细物料取出。粗碎或粒度要求不高的粉碎;循环粉碎:使粗颗粒重新返回到粉碎机反复粉碎的操作。粒度要求高的粉碎。C、干法粉碎:粉碎干燥物料的操作。在药品生产中多采用干法粉碎。湿 法 粉 碎: 药 物 加 液 研 磨 的 方 法。D、低温粉碎:利用物料在低温时脆性增加、韧性与延伸性降低的性质以提高粉碎效果。E、混合粉碎:两种以上的物料一起粉碎的操作叫混合粉碎。 粉 碎 设 备 【 了解】. 球磨机 冲击式粉碎机( 万能粉碎机) 气流式粉碎机 胶体磨粉碎原理 撞击与研磨作用,球和粉碎物料的总装

16、量为罐体总容积的50% 60%左右。 锤击式粉碎旋锤高速转动的撞击作用。冲击柱式粉碎冲击柱的冲击作用。高速气流将药物颗粒之间或颗粒与室壁之间的碰撞作用。 定子与转子的撞击与研磨作用。适合 密闭,贵重物料的粉碎、无菌粉碎、干法、湿法粉碎。 脆性、韧性物料以及中碎、细碎、超细碎等。 热敏性物料和低熔点物料和无菌粉碎。可 320um超微粉碎。 混悬剂与乳剂等分散系的粉碎。2 筛分筛分是将粒子群按粒子的大小、比重、带电性以及磁性等粉体学性质进行分离的方法。目的:取得均匀的粒子群( 分等和混合)( 1 ) 影响筛分的因素【 熟】归纳如下:粒径范围适宜,物料的粒度越接近于分界直径时越不易分离;物料中含湿量

17、增加,粘性增加,易成团或堵塞筛孔;粒子的形状、密度小、物料不易过筛;筛分装置的参数。 中国药典2 0 0 0 年版把粉末分为六级。最粗粉、粗粉、中粉、细粉、最细粉、极细粉药筛的分类1 )按筛网制作方法的不同分为冲眼筛( 模压筛)和编织筛2 )按筛孔划分标准的不同药典标准筛和工业标准筛( 2 )筛的规格:药典标准筛1 9号 ( 内孔径由大到小) 工 业 筛 1 0 - 1 4 0 目 ( 目表示每英寸长度上的筛孔数目)筛线直径不同,筛孔径也不同,筛孔径用um表示。( 3 ) 筛分设备【 了解】旋动筛振动筛 物料运动方式( 同时) : 旋 动 筛 常用于测定粒度分布或少量剧毒药、刺激性药物的筛分。

18、振荡筛具有分离效率高,维修费用低,占地面积小,重量轻等优点。影响筛分效率的因素1 )粒子的因素( 粉粒的形状、密度、带电性、含湿量) ;2 )药筛的因素( 筛的倾斜角度、振动方式、运动速度、筛网面积、物料层的厚度) 。3 混合( 1 ) 两种以上组分均匀混合的操作统称为混合,固一固、固一液、液一液等组分混合。混合过程三种运动方式( 综合作用) :对流混合剪切混合扩散混合。( 2 ) 混合方法与设备混合方法:搅拌混合、研磨混合、过筛混合。混和原则:有毒、贵重或组分相差悬殊的药品应采用“ 等量递增”的原则。混合设备:容器旋转型和容器固定型。容器旋转型混合机A、水平圆筒型混合机 操作中最适宜转速为临

19、界转速的70%90%;充填量约为30%。B、V型混合机 操作中最适宜转速可取临界转速的30%40%;充填量为30%。容器固定型混合机 搅拌槽型是常用的容器固定型混合机( 混合时间长)六、制粒、干燥与压片为了掌握片剂的各种制备方法,片剂制备的两个重要前提条件,即用于压片的物料( 颗粒或粉末) 应该具有良好的流动性和良好的可压性。1 .湿法制粒压片【 掌】加粘合剂架桥或粘结作用使药粉聚结在一起而成颗粒的方法。制粒目的:增加压片物料的流动性和可压性,以保证片剂的质量。(1)湿法制粒的原理:A液体的架桥作用:分之间产生粘着力;B固体架桥,包括部分药物溶解和固化、析出,粘合剂的固结等。( 2)生产工艺流

20、程原辅料一粉碎过筛一称量一混合一制软材一制湿颗粒一干燥一整粒一压片( 3)制湿颗粒方法和设备摇摆式颗粒机制粒、流化( 沸腾) 制粒、喷雾干燥制粒法、高速搅拌制粒,其中流化( 沸腾) 制粒,亦称为“ 一步制粒法”一物料的混合、粘结成粒、干燥等过程在同一设备内一次完成。1)挤压式制粒机:药粉加粘合剂制软材,用强制挤压过筛制粒 ( 注意散剂不可挤压过筛)2)转动制粒机:药粉加粘合剂,在转动、摇动、搅拌等作用聚结为球形粒子的方法。3)高速搅拌制粒机:同时混合、捏合、制粒过程,节省工序、操作简单、快速,应用广泛。4)流化床制粒机:在一台设备内可完成混合、制粒、干燥过程,又称一步制粒。可包衣。( 4)干燥

21、:加热汽化,用气流或真空带走汽化水获得干燥产品的操作。目的:提高药物的稳定性( 防水解、霉变) 。加热方式:热传导、对流、热辐射、介电等加热,最普遍用对流加热( 简称对流干燥) 。原理:加热产生温度差( 热动力)A传热过程:物料表面传至内部;B传质过程:汽化;C二过程同时进行,破坏固一液平衡。物料水份性质:A平衡水和自由水( 游离水) :平衡水干燥过程无法除去,与物料性质,空气湿度有关B结合水和非结合水:理化和机械方式( 后者)结合,易除去。影响干燥速率的因素:A恒速干燥段取决于汽化速率,可升温降湿强化;B降速干燥段取决于扩散速率,与物料温度和厚度有关.干燥方法:A按操作方式分为间歇式、连续式

22、;B按操作压力分为常压式、真空式;C按加热方式分为热传导干燥、对流干燥、热辐射干燥、介电加热干燥等。干燥设备:箱式干燥器、流化床干燥器、喷雾干燥器。( 5)其他制粒方法1)干法制粒:A *直接压缩力使颗粒间产生结合力,成为片状物后,再粉碎成所需大小颗粒的方法。B干法制粒有重压法和滚压法。C用于热敏、易水解及压缩易成形的药。2)喷雾制粒:A迅速完成浓缩、干燥、制粒过程;B以干燥为目的叫喷雾干燥,制粒为目的时叫喷雾制粒。C适合于热敏性物料,制成的中空球状粒子具有良好的溶解性、分散性和流动性。( 6)压片机:有单冲压片机和多冲旋转压片机两大类。单冲压片机主要由转动轮、冲模冲头及其调节装置、饲粉器三个

23、部分组成。A压力调节器:调节上冲下降的深度以调节片子的硬度;B片重调节器:调节下冲下降的深度以调节片重;C出片调节器:调节下冲提起的高度以将片子顶出模孔。多冲旋转式压片机广泛使用的压片机,有19冲、33冲、55冲等多种型号,效率较高,压力分布均匀( 上、下冲同时加压) ,饲粉方式合理,机械噪音很小。目前国内多用的3 3冲压片机为双流程,它有两套压轮,每付冲旋转一圈可压成两个药片,产量较高,双流程旋转式压片机的冲数皆为奇数。51冲、55冲高速压片机效率更高,已在国内部分药厂应用。2 .干法制片结晶压片法:流动、可压性好的结晶药物,适当粉碎、筛分和干燥,再加入适量的崩解剂、润滑剂即可压成片剂。干法

24、制粒压片【 掌】 :药物对湿、对热较敏感,可压性及流动性差,应用制粒的办法加以改善,可用干法制粒的方式压片。常先压成大型片子,再破碎成小颗粒后压片。粉末直接压片: 粉末直接压片的药用辅料, 如各种型号的微晶纤维素、 喷雾干燥乳糖、磷酸氢钙二水合物、可压性淀粉、微粉硅胶( 优良的助流剂) 等。七、影响片剂成型的主要因素有:【 掌】固体桥现象:压片压力和摩擦使颗粒熔融、重结晶、粘合剂的固结;固体桥的多少可影响片剂的硬度、崩解度、溶出度;与原辅料性质、用量、颗粒水分、压片压力有关。1 .药物的可压性:物料的弹性复原率大则可压性不好( 易裂片) 。2 .药物的熔点及结晶形态:药物的熔点低( 固体桥多)

25、 ,片剂的硬度大;立方晶和树枝状晶易于成型,而鳞片状或针状结晶不能直接压片( 影响流动性和可压性) 。3 .粘合剂和润滑剂:粘合剂用量越大片剂越容易成型( 可影响硬度、崩解、溶出) 。4 . 水 分 :水分过多会造成粘冲现象,一般控制在3%。5 .压力:加大压力和延长加压时间可有利于片剂成型( 可影响崩解) 。八、片剂制备中可能发生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掌】三原因:可从辅料、颗粒、设备三方面的原因分析1 .裂片和顶裂片剂发生裂开的现象叫做裂片,如果裂开的位置发生在药片的上部( 或下部) ,习惯上称为顶裂, 它是裂片的一种常见形式。 压力分布的不均匀以及由此而带来的弹性复原率的不同,是造成裂片的主

26、要原因。另外,颗粒中细粉太多、颗粒过干、粘合剂粘性较弱或用量不足、片剂过厚以及加压过快也可造成裂片。由此可见, 解决裂片问题的关键是换用弹性小、塑性大的辅料,从整体上降低物料的弹性复原率。其次依据问题采用相应方法解决。2 . 松片片剂硬度不够,稍加触动即散碎的现象称为松片。影响片剂成型的因素,都直接决定了片剂的硬度,亦即决定了片剂是否会松片。3 . 粘冲片剂的表面被冲头粘去一薄层或一小部分, 造成片面粗糙不平或有凹痕的现象, 一般即为粘冲;造成粘冲或粘模的主要原因有:颗粒不够干燥、物料较易吸湿、润滑剂选用不当或用量不足、冲头表面锈蚀或刻字粗糙不光等,应根据实际情况,查找原因予以解决。4 . 片

27、重差异超限即片剂的重量超出药典规定的片重差异允许范围,产生的原因及解决办法是: 颗粒流动性不好, 应重新制粒或加入较好的助流剂如微粉硅胶等, 改善颗粒流动性; 颗粒内的细粉太多或颗粒的大小相差悬殊,应除去过多的细粉或重新制粒; 加料斗内的颗粒时多时少,造成加料的重量波动也会引起片重差异超限,所以应保持加料斗内始终有1 / 3 量以上的颗粒;冲头与模孔吻合性不好, 例如下冲外周与模孔壁之间漏下较多药粉, 致使下冲发生“ 涩冲”现象,必然造成物料填充不足,对此应更换冲头、模圈.5 . 崩解迟缓(1)崩解机理简介形成溶蚀性孔洞机理片剂中含有的可溶性成分遇水后迅速溶解,形成溶蚀性孔洞。固体桥断裂机理水

28、分渗透片剂后,“ 固体桥”溶解,结合力消失。产气机理含有泡腾崩解剂的片剂遇水后产生C 02气体。吸水膨胀机理崩解剂吸水膨胀,体积增大,破坏片剂的结合力。湿润热机理片剂吸水湿润产生湿润热,是片剂中的空气膨胀。(2)影响崩解的因素原辅料的可压性:可压性强片剂的孔隙率较小,透入水量少,崩解较慢。颗粒硬度:硬度小易受压碎片剂孔隙率和孔隙径R 均小,透入水量少,崩解较慢。压片力:压力愈大片剂孔隙率及孔隙径R 较小,透入水量和距离L 均小,崩解较慢。表面活性剂: 当接触角9 大于90度时, cos 0 为负值, 水分不能透人到片剂的孔隙中,即片剂不能被水所湿润,难以崩解。加入表面活性剂,改善其润湿性,降低

29、其接触角。,使cos。 值增大加快片剂的崩解。 但易被水湿润的药( 0 较小) ,加入表面活性剂,降低了液体的表面张力r , 不利于水分的透入,因此,不是任何片剂加入表面活性剂都能加速其崩解。润滑剂:疏水性滑润剂使接触角9 增大,水分难以透入,造成崩解迟缓。粘合剂:粘合力大,崩解时间越长。粘度强弱顺序:动物胶( 如明胶) 树胶( 如阿拉伯胶) 糖浆 淀粉浆。崩解剂:低取代羟丙基纤维素(L-HPC)和竣甲基淀粉钠(CMS-Na)的崩解效果较好。片剂贮存条件:贮存环境的温度、湿度影响,即片剂缓缓的吸湿,使崩解剂无法发挥其崩解作用,片剂的崩解因此而变得比较迟缓。6 . 溶出超限片剂在规定的时间内未能

30、溶解出规定量的药物, 即为溶出超限或称溶出度不合格, 因片剂口服后,必须经过崩解、溶出、吸收等过程,任何一环发生问题都将影响药物疗效。对于片剂和多数固体剂型来说,Noyes-Whitney方程说明了药物溶出的规律:dC / dt=kSCsdC / d t为溶出速度;k为溶出速度常数;s为溶出质点暴露于介质的表面积;Cs为药溶解度。此式表明,药物从固体剂型中的溶出速度与K、S、Cs成正比。2 .改善固体药剂中药物溶出速度的方法1 )制成药物的微粉药物微粉化处理,增加表面积S。2 )制备研磨混合物药物与水溶性辅料共同研磨,防止药物细小粒子的聚集。3 )制成固体分散体选用水溶性的高分子载体,使药物以

31、分子、离子形式分散在其中。4 )制成吸附于“ 载体”的混合物将难溶性药物先溶于能与水混溶的无毒溶剂中,再用多孔性载体将其吸附,药物以分子状态存在于载体中。7 .片剂含量不均匀小剂量的药,混合不均匀和可溶性成份的迁移是片剂含量均匀度不合格的两个主要原因。尤其当片剂含有可溶性色素,色素迁移到颗粒的外表面,形 成 “ 色斑” 。片剂含量不均匀的原因1 )片重差异过大2 )混合不均匀3 )可溶性成分在颗粒之间的迁移九、包衣的目的和种类【 掌】目的: 控制药物在胃肠道的释放部位; 控制药物在胃肠道中的释放速度; 掩盖苦味或不良气味; 防潮、避光、隔离空气以增加药物的稳定性; 防止药物的配伍变化;改善片剂

32、的外观。包衣的种类有二:糖衣和薄膜衣,其中薄膜衣又分为胃溶型和肠溶型两种。包衣的方法:滚移包衣法:包括普通锅、埋管锅、高效锅包衣法。可用于包糖衣或薄膜衣。悬浮包衣法:( 流化包衣法或沸腾包衣法) 适用包薄膜衣。压制包衣法:用压片机实施压制包衣,适用于包各类衣,尤其是药物衣( 多层片) 。十、包衣的材料与工序1 .糖衣目的和材料【 掌】包隔离层:防水分入片芯。包衣材料:10%玉米月元和15%20%虫胶及10%邻苯二甲酸醋酸纤维素(CAP)的乙醇溶液,10%15%明胶浆或30%35%阿拉伯胶浆。包粉衣层:消除棱角,用交替加糖浆和滑石粉的方法,包一层较厚的粉衣层。包糖衣层:表面光滑平整、细腻坚实。加

33、入稀的糖浆。包有色糖衣层:美观、识别,与包糖衣层的工序同,区别糖浆中加食用色素。打光:增加光泽和表面的疏水性。一般用四川产的米心蜡,常称为川蜡。2 .薄膜衣的材料【 掌】(1)胃溶型即在胃中能溶解的高分子材料,适用于一般的片剂薄膜包衣,包括:羟丙基甲基纤维素(HPMC); 羟丙基纤维素(HPC);丙烯酸树脂V I号: 聚乙烯毗咯烷酮(PVP)。(2)肠溶型是指在胃中不溶、肠液才溶解的高分子薄膜衣材料,包括:邻苯二甲酸醋酸纤维素(CAP)、邻苯二甲酸羟丙基甲基纤维素(HPMCP)、邻苯二甲酸聚乙烯醇酯(PVAP)、苯乙烯马来酸共聚物、丙烯酸树脂I、I I、III号( 甲基丙烯酸与甲基丙烯酸甲酯的

34、共聚物) 。(3)水不溶型是指在水中不溶解的高分子薄膜衣材料,包括乙基纤维素醋酸纤维素。(4)其它辅助性的物料,如增塑剂有丙二醇、藁麻油、聚乙二醇、硅油、甘油、邻苯二甲酸二乙酯或二丁酯等,遮光剂二氧化钛;食用色素有范莱红、胭脂红、柠檬黄及靛蓝等。十、片剂的质量检查【 熟】(-)片剂的质量检查项目:外观性状、片重差异、硬度和脆碎度、崩解度( 压制片崩解时限为15m in,浸膏片、糖衣片、薄膜衣片为60min) 、溶出度或释放度、含量均匀度。1 . 外观性状:完整光洁,色泽均匀,无异物,无杂斑,有效期内保持不变。2 . 片重差异:取 20片称重,将每片片重与平均片重比较,超出差异限度的药片不得多于

35、 2 片,并不得有1 片超出限度1 倍。糖衣片、薄膜衣片应在包衣前查片芯的重量差异,包衣后不再检测。查均匀度的片剂,不必查片重。3 . 硬度和脆碎度:应用孟山都硬度计法和罗许脆碎仪法。4 . 崩解度( 崩解时限) :吊篮法检查。其中压制片( 素片)为 15min。包衣片( 浸膏片、糖衣片、薄膜衣片)为 60min ( 素片的4 倍) 。而肠溶衣片在人工胃液中2 小时内不得有裂缝、崩解或软化等,在人工肠液中1 小时内需全部溶散或崩解并通过筛网。5 . 溶出度或释放度:如口含片、咀 嚼 片 ( 不查崩解度) 。6 . 含量均匀度: 取 10片分别测定每片的相对含量, 按 中国药典法检查判断是否合格

36、。( 二)片剂的包装与贮存要求:密闭防潮,使用方便;1. 多剂量包装:玻璃瓶、塑料瓶2. 单剂量包装:泡罩式( 水泡眼)窄条式( 三)片剂的处方设计片剂的历年考题( 1) 历年所占分数 7 13分A 型题1 . 旋转压片机调节片子硬度的正确方法是A . 调节皮带轮旋转速度B . 调节下冲轨道C . 改变上压轮的直径D . 调节加料斗的口径E . 调节下压轮的位置( 答案E)2 . 竣甲基淀粉钠一般可作片剂的哪类辅料A . 稀释剂 B . 崩解剂C . 粘合剂 D . 抗粘着剂E . 润 滑 剂 ( 答案B)3 .以下哪一项不是片剂处方中润滑剂的作用A. 增加颗粒的流动性 B .防止颗粒粘附在冲

37、头上c.?促进片剂在胃中的润湿 D .减少冲头、冲模的磨损E . 使片剂易于从冲模中推出 ( 答案C)4 . 片剂中制粒目的叙述错误的是A . 改善原辅料的流动性B . 增大物料的松密度,使空气易逸出C . 减小片剂与模孔间的摩 擦 力 D . 避免粉末因比重不同分层E . 避 免 细 粉 飞 扬 ( 答案c)5 . 药筛筛孔目数习惯上是指A .每厘米长度上筛孔数目B .每平方厘米面积上筛孔数目c .每英寸长度上筛孔数目D .每平方英寸面积上筛孔数目E . 每市寸长度上筛孔数目( 答案C)6 . 粉末直接压片时,既可作稀释剂,又可作粘合剂,还兼有崩解作用的辅料是A . 淀粉 B . 糖 粉 C

38、 . 氢氧化铝 D . 糊 精 E . 微 晶 纤 维 素 ( 答案E)提示:片剂的各种辅料名称以及用途作为本章节的考试重点,每次考试中必然会出题7 . 可作片剂辅料中的崩解剂的是A . 乙基纤维素 B . 交联聚乙烯毗咯烷酮c . 微粉硅胶 D . 甲基纤维素E . 甘露醇 ( 答案B)8 . 有关片剂包衣错误的叙述是A . 可以控制药物在胃肠道的释放速度 B . 滚转包衣法适用于包薄膜衣c . 包隔离层是为了形成一道不透水的障碍,防止水分浸入片芯D . 用聚乙烯毗咯烷酮包肠溶衣,具有包衣容易,抗胃酸性强的特点E . 乙基纤维素为水分散体薄膜衣材料( 答案D)9 . 流能磨的粉碎原理为A .

39、 不锈钢齿的撞击与研磨作用 B . 旋锤高速转动的撞击作用c . 机械面的相互挤压作用 D . 圆球的撞击与研磨作用E . 高速弹性流体使药物颗粒之间或颗粒与室壁之间碰撞作用( 答案E)提示:有关粉碎的要掌握各种粉碎方法的特点和所适用的物料10 . 压片时造成粘冲原因的错误表述是A . 压力过大B . 颗粒含水量过多c . 冲表面粗糙D . 颗粒吸湿E . 润滑剂用量不当( 答案A) 提示:片剂制备中可能出现的问题也是本章考试重点之一,对于各种出现的问题。如松片、粘冲、崩解迟缓、裂片等,要掌握原因和解决方法1 1 .在片剂的薄膜包衣液中加入第麻油作为A . 增塑剂 B . 致 孔 剂 c .

40、助悬剂 D . 乳化剂E . 成膜剂 ( 答案A)12 . 适用包胃溶性薄膜衣片的材料是A . 羟丙基纤维素B . 虫胶C . 邻苯二甲酸羟丙基甲基纤维素D. II号丙烯酸树脂E . 邻苯二甲酸醋纤维素 ( 答案A)提示:对于各种片剂的包衣材料,尤其是胃溶性和肠溶性包衣要掌握名称和缩写13 . 不影响片剂成型的原、辅料的理化性质是A . 可压性B . 熔点C . 粒度D . 颜色E . 结晶形态与结晶水 ( 答案D)14 . 中国药典( 2000年版) 规定薄膜衣片的崩解时限为A. 5 分钟内 B. 15分钟内c. 30分钟内 D. 60 分 钟 内 E. 120分钟内( 答案D)15 .乙醇

41、作为片剂的润湿剂一般浓度为A. 30%-70% B. 1%-1O%C. 10%-20% D. 75%-95%E. 100% ( 答案 A)片剂的历年考题( 2) 历年所占分数 713分B 型题n-5A . 竣甲基淀粉钠B . 硬酯酸镁C . 乳 糖 D . 羟丙基甲基纤维素溶液E . 水( 答案D)1 . 粘合剂2 . 崩解剂3 . 润湿剂4 . 填充剂5 . 润滑剂 ( 答案DAECB)6 10J包衣过程应选择的材料A . 丙烯酸树酯II号B . 羟丙基甲基纤维素C . 虫 胶 D . 滑石粉 E . 川蜡6 . 隔离层7 . 薄膜衣8 . 粉衣层9 . 肠溶衣1 0 .打光11 15( 答

42、案 CBDAE)A . 聚乙烯毗咯烷酮溶液B. L-羟丙基纤维素c . 乳 糖 D . 乙醇E . 聚乙二醉600011 . 片剂的润滑剂12 . 片剂的填充剂13 . 片剂的湿润剂14 . 片剂的崩解剂1 5 .片剂的粘合剂 ( 答案ECDBA)1620A. HPC B. HPMC C. PVP D. EC E. CAP1 6 .羟丙基甲基纤维素1 7 .邻苯二甲酸醋纤维素1 8 .羟丙基纤维素1 9 .聚乙烯n比咯烷酮2 0 .乙基纤维素 ( 答案BEACD)2124A . 糖 浆 B . 微 晶 纤 维 素 C. 微 粉 硅 胶 DPEG6000 E . 硬脂酸镁2 1 .粉末直接压片常

43、选用的助流剂是2 2 .溶液片中可以作为润滑剂的是2 3 .可作片剂粘合剂的是24 . 粉末直接压片常选用的稀释剂是 ( 答案CDAB)2529JA . 已达到粉碎要求的粉末能及时排出B . 已达到粉碎要求的粉末不能及时排出C . 物料在低温时脆性增加D . 粉碎的物料通过筛子或分级设备使粗颗粒重新返回到粉碎机E . 两种以上的物料同时粉碎25 .自由粉碎26 . 闭塞粉碎27 . 混合粉碎28 . 低温粉碎2 9 .循环粉碎 ( 答案ABECD)X 型题1 . 造成粘冲的原因A . 压 力 过 大 B . 颗粒含水量过多C . 冲 模 表 面 粗 糙 D . 润滑剂用量不足E . 崩解剂加量

44、过少 ( 答案BCD)2 . 影响片剂成型的主要因素有A . 药 物 性 状 B . 冲 模 大 小 C . 结晶水及含水量D . 压片机的类型E . 粘合剂与润滑剂 ( 答案ACE)3 . 常用流能磨进行粉碎的药物是A . 抗生素 B . 酶类c . 植物药D. 低熔点药物E . 具 粘 稠性的药物( 答案ABD)4 . 制备片剂时发生松片的原因是A . 原料的粒子太小B . 选用粘合剂不当c . 原、辅料含水量不当D . 润滑剂使用过多E . 因原料中含结晶水 ( 答案BCD)5 .由于制粒方法的不同,片剂的制粒压片法有A . 湿法制粒压片 B. 一步制粒法压片C . 大片法制粒压片 D

45、. 滚压法制粒压片E . 全粉末直接压片 ( 答案ABCD)6 . 单击压片机三个调节器的调节次序,哪些是错误的A .片重一压力一出片 B . 出片一压力一片重C . 出片一片重一压力 D .压力一片重一 出 片 E . 片重一出片一压力 ( 答案ABDE)7 . 国内包衣一般用滚转包衣法,以下有关包衣机的叙述哪些是正确的A . 由包衣锅、动力部分、加热器、鼓风机组成 B . 包衣锅可用不锈钢、紫铜等导热性好 的 材 料 制 成 c . 包衣锅转速越高,包 衣 效 果 越 好 D . 包衣锅的中轴与水平面成60角E . 加热可用电热丝或煤气,最好通入干热蒸气 ( 答案ABE)8 . 药物稳定性

46、加速试验法是A . 温度加速试验法B . 湿度加速试验法c . 空气干热试验法D . 光加速试验法E . 绝空气试验法 ( 答案ABD)9 . 关于微晶纤维素性质的正确表达是A . 微晶纤维素是优良的薄膜衣材料B . 微晶纤维素是可作为粉末直接压片的“ 干粘合剂”使 用 C . 微晶纤维素国外产品的商品名为Avicel D . 微晶纤维素可以吸收2-3倍量的 水 分 而 膨 胀 E . 微晶纤维素是片剂的优良辅料 ( 答案BCE)10 . 片剂质量的要求是A . 含 量 准 确 . 重 量 差 异 小 B . 压制片中药物很稳定,故 无 保 存 期 规 定 C . 崩解时限或溶出度符合规定D

47、. 色泽均匀,完整光洁,硬 度 符 合 要 求 E . 片剂大部分经口服用,不进行细菌学检查 ( 答案ACD)11 . 关于流化床干燥法中的正确表述是A . 颗粒处于沸腾状态 B . 也可用于制备微丸c . 物料在多孔板上流化翻腾,迅速地与热气进行热交换,达到物料干燥的目的D.其干燥速度比箱式干燥快E . 不适肝水溶性药物,因为易引起其在颗粒间迁移而影响均匀度( 答案ACD)12 . 单冲压片机的主要部件有A . 压力调节器B . 片重调节器C . 下压轮 D . 上 压 轮 E . 出片调节器提示:对于单冲压片机重点掌握各部分调节器的作用 ( 答案ABE)13 . 属于湿法制粒的操作是A .

48、 制 软 材 B . 结晶过筛选粒加润滑剂C . 将大片碾碎、整 粒 E . 湿颗粒干燥D . 软材过筛制成湿颗粒 ( 答案ADE)第 3 章 散剂和颗粒剂3 .1 粉体学3.1.1 粉 体 学 的 概 念 【 熟】研究粉体的基本性质及其应用的科学。粉体最基本的性质是粒子的大小、粒度分布与形状, 粉体的比表面积、密度、孔隙率、流动性、润湿性等。3.1.2 研究粉体学的意义3.1.3 粉体的性质1 . 粒子大小和粒度分布1)粒子大小( 粒度) 是粉体最基本的性质,它对粉体的溶解性、可压性、密度、流动性等均有显著的影响。(1)表示粒子大小的方法:【 熟】定方向径、等价径、体积等价径、有效径、筛分径

49、等。( 2 )粉体粒径的测定方法:【 熟】显微镜法、库尔特记数法、沉降法、筛分法等。A.显微镜法:光镜可测定0 . 5 - 1 0 0 u m 级粒径,一般需测2 0 0 至 5 0 0 个粒子。B.库尔特记数法:应用库尔特记数器,将电信号换算成粒径完成测定。C.沉降法:应用S t o c k s 方程求出粒子的粒径,适 于 1 0 0 u m 以下的粒径测定。D.筛分法:最早的方法,应用范围在4 5 u m 以上。我国工业用标准筛用“ 目”表示筛号,目数越大孔径越小。2 )粒度分布通过粒度分布可了解粒子的均匀性。2 .粉体的比表面积是指单位重量或体积的粉体所具有的表面积。比表面积大,粒径小,

50、粉体的吸附性强。3 .粉体的空隙率1 )概念粉体层中空隙所占的比例。2 )分类粉体内空隙率、粉体间空隙率、总空隙率4 .粉体的密度1 )概念单位体积粉体的重量( 质量/ 体积) 。2 )粉体体积的表示:(1 )粉体的真体积( V t )( 2 )粉体内部空隙的体积( V内)( 3 )粉体间空隙的体积( V间)( 4 )粉体的充填体积( V = V t + V 内+V间 )3 )密度的表示方法(1 )真 密 度 M / V t( 2 )粒子密度M / ( V t + V 内)( 3 )松 密 度 ( 堆密度) M / V ( V = V t + V 内+V建)同一种粉体的真密度是相同的,但松密度

51、会有所不同,如 MgO有重质与轻质之分,前者的松密度大,后者的小。4 )粉体的密度定义的区别【 熟】真密度是粉体质量除以不包颗粒内外空隙的体积( 真体积V t ) 求得的密度,即 p t = W /V t o颗粒密度是粉体质量除以包括封闭细孔在内的颗粒体积V g 所求得密度,也叫表观颗粒密度,可用公式表示为p t = W / V g松密度是粉体质量除以该粉体所占容器的体积V求得的密度,亦称堆密度,即 p t = W/ v , 填充粉体时,经一定规律振动或轻敲后测得的堆密度称振实密度P b t 。若颗粒致密、无细孔和空洞,则 P t = p g ;一般情况下p t p g A P b t P b

52、5 . 粉体的流动性【 熟】1 )休止角: 评价粉体流动性的指标。休止角( 9 ) 小,流动性好。休止角W 4 0 0 时,可以满足生产流动性的需要。2 )影响流动性的因素: 粒子大小、粒度分布、粒子形状、粒子间的粘着力、摩擦力、范的华力、静电力等。3 )增加粉体流动性的方法:(1 )制成颗粒( 2)加入一定量的粗粉( 3)适当干燥( 4)加入助流剂、润滑剂( 5 )改善粒子的形态6 . 粉体的吸湿性【 熟】 指粉体置于相对湿度较大的空气中,吸附水分,出现流动性降低或团块的现象。吸湿性是在固体表面吸附水分的现象。1)临界相对湿度( CRH)的概念: 当相对湿度提高到某一定值时,粉体的吸湿量急剧

53、增加,此时的相对湿度即为CRH。CRH是水溶性药物的固有特征,药物吸湿性大小的衡量指标。2)临界相对湿度( CRH)的特性:(1 ) CRH越小,越易吸潮;反之亦然。( 2 ) Elder假说 几种水溶性药物混合( 无相互作用) ,混合物的CRH约等于各药物CRH的乘积,B P CRHABCRHAXCRHBo( 3 )水不溶性药物的吸湿性没有临界点,其混合物的吸湿性具有加和性。7 . 粉体的润湿性【 熟】 用接触角衡量粉体润湿性。接触角小,粉体润湿性好。8 . 测定CRH有如下意义【 熟】CRH值可作为药物吸湿性指标,一般CRH愈大,愈不易吸湿;控制生产、贮藏的的相对湿度控制在药物CRH值以下

54、以防止吸湿;为选择防湿性辅料提供参考,一般应选择CRH值大的物料作辅料。3 .1.4粉体学在药剂学中的应用1 . 粒子大小对药剂质量的影响1)含量均匀度2)生物利用度3)释药速度4)稳 定 性 5)刺 激 性 6)混悬型药剂中药物粒子的沉降、结块、凝聚、刺激性、微血管栓塞、通针性等2 . 流动性对药剂质量的影响片重差异、装量差异、含量均匀度3 . 吸湿性对药剂质量的影响稳定性、流动性4 . 润湿性对药剂质量的影响崩解性、溶解性3.2散剂3.2.1 散剂的概念和分类【 掌】 一种或多种药物均匀混合而制成的粉末状制剂。分类:按组成药味多少来分类,可分为单散剂与复散剂;按剂量情况来分类,可分为分剂量

55、散与不分剂量散;按用途来分类,可分为溶液散、煮散、吹散、内服散、外用散等。3 2 2 散 剂 的 特 点 【 掌】1 .比表面积大、易分散、起效快;2 . 外用有保护和收敛等作用;3 . 工艺简单,剂量易控,便于婴幼儿服。4 . 贮运、携带比较方便;3 2 3 散剂的制备【 熟】工艺流程:粉碎与筛分一混合一分剂量一质检一包装储存1 . 粉碎2 . 筛分1)药筛的种类(1 )工业用标准筛以“ 目”数表示筛号,即以每英寸( 25.4mm)长度上的筛孔数目表示。( 2 )药典标准筛以筛孔的平均内径表示筛号。3 . 混合的原则【 了】1)组分比例相差悬殊,用等量递加法( 又称配研法)混合。2)组分密度

56、差异大时,应先小后大。3)组分的吸附性先将量大且不易吸附的药粉或辅料垫底。4)组分的带电性可加入抗静电剂克服。5)含液体组分用固体组分或吸收剂吸收该液体,至不显湿润为止。6)含低共熔组分先共熔再其它组分混匀。7)倍散:在小剂量的毒剧药物中添加一定的填充剂,制成的稀释散。剂量0.10.01g制成10倍散,0.01 0.001g制 成 100倍散,0.001g以下制成1000倍散。注意正确选用天平、用配研法、加着色剂( 均匀性和区别浓度) 。4 . 分剂量分剂量的方法:目测法、重量法、容量法。5 . 质量检查【 熟】1)均 匀 度 2)水 分 3)装量差异( 单剂量、一日剂量包装) 4 )卫生学检

57、查6 . 包装贮存散剂应密闭贮藏,含挥发性或易吸湿性组分的散剂,尤应密封包装。3 .3 颗粒剂3.3.1 颗粒剂的概念【 掌】 药物与适宜的辅料配合而制成的颗粒状制剂。3 3 2 颗粒剂的分类可溶性、混悬型、泡腾性三类。3.3.3 颗粒剂的特点使用方便,可以直接吞服,也可冲水饮用,药效较快。3.3.4 颗粒剂的制备【 熟】 同片剂相似,但不需压片,将颗粒经整粒、分级,装袋即可。3.3.5 颗粒剂的质量检查【 熟】1 . 外观颗粒应干燥、均匀、色泽一致,无吸潮、软化、结块、潮解等现象。2 . 粒度不能通过一号筛和能通过四号筛的总和不得超过8%。3 . 干燥失重除另有规定外,不得超过2%。4 .

58、溶化性可溶性颗粒剂应完全融化或允许有轻微混浊,但不得有焦屑等异物:混悬型颗粒剂应能混悬均匀;泡腾性颗粒剂应立即产生CO2气体,并呈泡腾状。散剂和颗粒剂历年考题A 型题1 . 下列哪一条不符合散剂制备方法的一般规律A . 组分数量差异大者,采用等量递加混合法B . 组分堆密度差异大时,堆密度小者先放人混合器中,再放入堆密度大者C . 含低共熔组分时,应避免共熔D . 剂量小的毒剧药,应制成倍散E . 含液体组分,可用处方中其他组分或吸收剂吸收( 答案C)2 .比重不同的药物在制备散剂时,采用何种混合方法最佳A . 等量递加法 B . 多次过筛C . 将轻者加在重者之上 D . 将重者加在轻者之上

59、E . 搅拌( 答案D)3 . 颗粒剂质量检查不包括A . 干燥失重B . 粒度C . 溶化性D . 热原检查E . 装量差异( 答案D)4 . 对散剂特点的错误表述是A . 比表面积大、易分散、奏效快 B . 便于小儿服用c . 制备简单、剂量易控制D . 外用覆盖面大,但不具保护、收敛作用E . 贮存、运输、携带方便 ( 答案D)5 . 粉体学中,用包括粉粒自身孔隙和粒子间孔隙在内的体积计算的密度称为A . 堆密度 B . 粒密度c . 真密度 D . 高压密度E . 空密度 ( 答案A)X 型题1 . 与粉体流动性有关的参数有A . 休止角B . 比表面积c . 内摩擦系数D . 孔隙率

60、E . 流 出 速 度 ( 答案AE) 历年所占分数 01 分第 4 章 胶囊剂、滴丸和微丸重点内容胶囊剂的概念、特点和分类次重点内容1 . 胶囊剂的制备方法( 软、硬胶囊) 、质量检查与包装储存2 . 滴丸和微丸的概念、特点与制备方法考点摘要硬胶囊、软胶囊和肠溶胶囊的区别【 掌】硬胶囊剂是将一定量的药物( 或药材提取物) 及适当的辅料( 也可不加辅料) 制成均匀的粉末或颗粒,填装于空心硬胶囊中而制成。软胶囊剂是将一定量的药物( 或药材提取物) 溶于适当辅料中,再用压制法( 或滴制法) 使之密封于球形或橄榄形的软质胶囊中。肠溶胶囊是硬胶囊剂或软胶囊剂中的一种, 只是在囊壳中加入了特殊的药用高分

61、子材料或经特殊处理,所以它在胃液中不溶解,仅在肠液中崩解溶化而释放出活性成份,达到一种肠溶的效果,故而称为肠溶胶囊剂。肠溶胶囊制备方法有两个:一是与甲醛作用生成只在肠液中溶解的甲醛明胶,二是在明胶壳表面包被肠溶衣。4.1 胶囊剂4.1.1 胶囊剂的概念和特点1 . 概 念 【 掌】 药物填装于空心硬质胶囊中或密封于弹性软质胶囊中而制成的固体制剂。2 . 特点1)掩盖药物不良嗅味或提高药物稳定性2)药物的生物利用度较高3)可弥补其他剂型的不足4 )可延缓药物的释放5 )可定位释放( 口服肠溶、口服结肠靶向、直肠、阴道等胶囊)4.1.2不宜制成胶囊剂的药物【 掌】I . 药物的水溶液或稀乙醇溶液2

62、 . 风化性药物3 .吸湿性很强的药物4 .易溶性的刺激性药物4 . 1 . 3 胶囊剂的分类【 掌】( 按囊壳性状的不同分)1 .硬胶囊剂2 .软胶囊剂( 胶丸)根据用途的特殊性,将其分为硬胶囊、软胶囊和肠溶胶囊剂三类。4 . 1 . 4 硬胶囊剂的制备1 .工艺流程【 熟】 制备空胶囊一制备填充物料一填充一封口2 .空胶囊溶胶一蘸胶( 制坯) 一干燥一拔壳一切割一整理1 )组 成 囊 材 ( 明胶) 、增 塑 ( 甘油等) 、增 稠 ( 琼脂) 、遮 光 ( 二氧化钛) 、着色防腐剂2 )空胶囊剂的规格常用的为0 5 号,号大容积小。3 )空胶囊的选择据规定药量所占容积选。根据经验或测定物

63、料的堆密度来确定。3 . 填充物料的制备方法1 )直接将药物和辅料粉碎、过筛、混匀。2 )物料的流动性差,可将其制成颗粒。3 )为便于药物的配伍或控制药物释放,可将药物制成微丸或包衣微丸。4 .胶囊剂的封口1 )卡合使用锁口式胶囊,直接套合。2 )胶封使用非锁口式胶囊,用明胶液封口。4 . 1 . 5 软胶囊剂I .软胶囊剂的组成1 )软质胶囊由明胶- 甘油- 水组成2 )囊 心 物 ( 药料)(1 )固体药粉( 2)药物的油溶液或混悬液( 3 )药物的非油性( P E G 2 0 0 、P E G 4 0 0 )溶液或混悬液2 .软胶囊剂的制备【 熟】1 )滴制法:软质囊材( 胶液)置于双层

64、喷头的内层,药料置于双层喷头的外层,两层内的物料以不同的速度喷出,胶液包裹定量的药料,滴入不相混溶的冷却剂中,经冷凝而制成无缝的球形软胶囊。2 )压制法:胶液经干燥制成胶片( 软质胶囊) ,将药液置于两胶片之间,通过加压模具使胶片紧密结合形成多种形状的软胶囊。4 . 1 . 6 胶囊剂的质量检查【 熟】1 )外 观 2 )水分硬胶囊剂内容物的水分不得超过9 . 0 % 。 3 )装量差异4 )崩解时限5 )溶出度凡检查溶出度的胶囊不再检查崩解度。4 . 1 . 7 胶囊剂的包装与贮存【 熟】影响胶囊剂的质量包装贮存温湿度和时间。 一般应选用密封性能良好的玻璃容器、 透湿系数小的塑料容器和泡罩式

65、包装,在2 5 、相对湿度6 0 % 的干燥阴凉处,密闭贮存。4 . 2 滴丸剂4 . 2 . 1 滴 丸剂的概念【 熟】固体或液体药物与适当的基质加热融化混匀后,滴入不相混溶的冷凝液中,经收缩冷凝而制成的小丸状制剂。4 . 2 . 2 滴丸剂的特点【 熟】1 . 设备简单、操作方便、利于劳动保护,工艺周期短、生产率高;2 .工艺条件易控,剂量准确,受热时间短,易氧化及具挥发性药溶于基质,稳定性增加;3 . 可使液态药物固体化,便于服用、运输。4 . 用固体分散技术制备的滴丸具有吸收迅速、生物利用度高的特点。5 . 也可外用( 耳、眼科用) ,能延长药效。4.2.3滴丸常用基质1 . 水溶性基

66、质 PEG 类 ( PEG4000. PEG6000、PEG9300) , 肥皂类等。2 . 脂溶性基质硬脂酸、单硬脂酸甘油酯等。4 2 4 常用的冷凝液液体石蜡、植物油、水等。4.2.5滴丸剂的制备1 . 工艺流程【 熟】药物与基质加热熔融混匀一滴入冷却剂一冷却一洗丸一干燥一选丸f ( 包衣) 一质检一分装2. 制备的操作要点1)选择合适的基质与冷凝剂2)滴管的口径应合适3)滴制过程应控制好各部位的温度4 2 6 滴丸的质量要求1 . 外观2 . 重量差异3 . 溶散时限 普通滴丸30min;包衣滴丸lh。4 .3 微丸4.3.1 微丸的概念【 熟】 药物与辅料构成的直径小于2.5mm的实心

67、球状制剂。4.3.2 微丸的特点【 熟】1 . 可以直接吞服,较普通丸剂服用方便,药效迅速。2 . 可以装入硬胶囊中制成胶囊剂使用。3 . 便于药物的配伍,减少药物的配伍变化。4 . 微丸可包衣,达到缓释和控释的目的。4 .3.3微丸的制备I . 工艺流程药物粉碎过筛混合一制颗粒一干燥一 ( 包衣)2 . 制丸粒的方法1)流化沸腾制粒法( 一步制粒法)2)喷雾干燥制粒法3)包衣锅法( 滚转制粒法)4)挤出滚圆法5)离心抛射法6)液中制粒法第四章胶囊剂、滴丸剂和微丸历年考题A 型题1 . 最宜制成胶囊剂的药物为A . 风化性的药物B . 具苦味及臭味药物c . 吸湿性药物D . 易溶性药物E .

68、 药物的水溶液( 答案B)提示:什么性质的药物不适宜制成胶囊剂是历次考试中一个常常考到的知识点2 . 不影响滴制法制备胶丸质量的因素是A .胶液的处方组分比 B .胶液的粘度C .胶丸的重量 D .药液、胶液及冷却液的密 度 E . 温度 ( 答案C)3 . 胶囊剂不检查的项目是A . 装量差异B . 崩解时限C . 硬度D . 水分E . 外观 ( 答案C)4 . 制备肠溶胶囊剂时,用甲醛处理的目的是A . 增加弹性B . 增加稳定性c . 增加渗透性D . 改变其溶解性能E . 杀灭微生物( 答案D)B 型题现有乙酰水杨酸粉末欲装胶囊,如何按其装量,恰当选用胶囊大小号码A. 0 号 B.

69、1 号 D.3 号 C. 2 号 E. 4 号 ( 答案 AECBD)1 . 0. 55g2 . 0. 15g3 . 0. 25g4 . 0. 33g5 . 0. 20g6 10空胶囊组成中各物质起什么作用A . 成型材料B . 增塑剂C . 遮 光 剂 D . 防 腐 剂 E . 增稠剂 ( 答案BCEAD)6 . 山梨醇7 . 二氧化钛8 . 琼脂9 . 明胶1O . 对羟基苯甲酸酯X 型题1 . 滴丸剂的特点是A . 疗效迅速,生物利用度高B . 固体药物不能制成滴丸剂C . 生产车间无粉尘D . 液体药物可制成固体的滴丸剂E . 不宜用于耳腔 ( 答案ACD)2 . 有关硬胶囊剂的正确

70、表述是A . 药物的水溶液盛装于明胶胶囊内,以提高其生物利用度B . 可掩盖药物的苦味及臭味C . 只能将药物粉末填充于空胶囊中D . 空胶囊常用规格为05 号E . 胶囊可用CAP等材料包衣制成肠溶胶囊 ( 答案D) 历年所占分数 03. 5 分第 5 章 栓剂重点内容1 . 栓剂的概念、特点和质量要求2 . 影响栓剂中药物吸收的因素次重点内容栓剂的常用基质、制备方法、置换价、质量评价与包装储存考点摘要5 .1 概述5.1.1 栓剂的概念【 掌】 药物与适宜基质制成一定形状的供人体腔道给药的固体制剂。5.1.2 栓剂的分类【 掌】1 . 肛 门 栓 ( 直肠栓) 为圆锥形、圆柱形、鱼雷型等。

71、可发挥局部和全身作用。2 . 阴道栓为球形、卵形、鸭嘴形等。主要发挥局部作用。5 .1.3栓剂的特点1 . 常温下为固体,体温下迅速软化熔融或溶解于分泌液中。2 . 发挥局部作用,如通便、止痛、止痒、抗菌消炎等。3 . 发挥全身作用。5.1.4与口服制剂比较,发挥全身作用栓剂的特点【 掌】1 . 部分避免首过效应,降低副作用、发挥疗效;2 . 不受胃肠PH或酶的影响;3 . 避免药物对胃肠道的刺激。4 . 对不能吞服药物的病人可使用此类栓剂;5 . 不能口服的药物可制成此类栓剂。6 . 生产率较低,成本比较高。5 .1.5栓剂的质量要求【 掌】1 . 药物与基质混合均匀,外形圆整光滑,无刺激性

72、。2 . 硬度适宜。塞入腔道后应能融化、软化或溶化,释药。5.1.6栓剂的治疗作用【 掌】1 . 局部作用的栓剂 通常不吸收。如痔疮栓、局麻栓、消毒栓等故应选择熔化或溶解、释药速度慢的栓剂基质。水溶性基质制成的栓剂因腔道中的液体量有限,使其溶解速度受限,释放药物缓慢,较脂肪性基质更有利于发挥局部药效. 如甘油明胶基质常用于起局部杀虫、抗菌的阴道栓基质。2 . 全身作用的栓剂用于全身作用的栓剂主要是肛门栓。( 1) 药物吸收途径栓剂直肠给药后的吸收途径:药物通过直肠上静脉f门静脉一肝脏一大循环。药物通过直肠下静脉和肛门静脉一骼内静脉一下腔大静脉一大循环。药物通过直肠淋巴系统吸收。阴道用栓剂给药后

73、,阴道血管与大循环相连,不经肝脏,且吸收速度较快( 2) 影响直肠吸收的因素生理因素1)用药时不宜塞得太深,距肛门2cm为宜。距肛门口 6cm处,易受肝脏首过作用的影响。2)在直肠内保留的时间长,吸收完全。3)无粪便的存在,有利于药物的扩散及与肠粘膜的接触。4)腹泻、肠梗塞以及组织脱水等均能影响药物从直肠部位吸收的速率和程度。4)直肠液的PH 值为7 .4 ,中性而无缓冲能力,溶解的药物能决定直肠的pH。药物的理化性质a 脂溶性与解离度:直肠粘膜属类质屏障,对分子型药物有选择通过性。pKa4.3, pKa 8 .5 ,药物主要以分子状存在,易吸收。脂溶性大( 油- 水分配系数大)的药物易于透过

74、。b 粒度:影响释放、溶解及吸收。混悬型栓剂中,药物粒径小,吸收快。C溶解度:吸收的限速过程。药物的溶解度小直肠中溶解的少,吸收少。基质对药物作用的影响基质的溶解性与药物相反时,利于释放与吸收。吸收促进剂及表面活性剂的作用加入适宜的表面活性剂可促进药物的释放与吸收。吸收促进剂可直接与肠粘膜起作用,改变膜通透性,加快药物的转运过程。5 .2 栓剂基质【 熟】5.2.1 对栓剂基质的基本要求1 .熔点适宜,即室温时有适宜的硬度与韧性,体温时易软化、熔化或溶解。2 .熔点与凝固点之差小。3 . 安全,对粘膜无刺激性、无毒性、无过敏性。4 . 稳定,在储藏过程中不发生理化性质的变化,不易生霉。5.2.

75、2基质的种类1 . 油脂性基质1)可可豆脂同质多晶的组成防过热, B型稳定,乳剂基质;2)香果脂和乌柏脂3)半合成脂肪酸甘油酯4)合成脂肪酸酯2 .水溶性基质1)甘油明胶不溶化、缓效、阴道栓基质;2)聚乙二 醇 类 ( PEG)不溶化、缓效、有刺激性;3 . 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类水溶性,与 PEG同;1 )吐温-612 )聚氧乙烯( 40)单硬脂酸酯类( Polyoxy 40 stearate)3 )泊洛沙姆( Poloxamer) 188型多用,促吸收,缓释;4 . 栓孔内涂的润滑剂1) 脂肪性基质的栓剂,常用软肥皂、甘油各一份与95%乙醇五份混合所得;2) 水溶性或亲水性基质的栓剂,则用油

76、性为润滑剂,如液状石蜡或植物油等。3) 可可豆脂或聚乙二醇类,可不用润滑剂( 不沾模) 。5.3栓剂的制备【 熟】5.3制备方法热熔法、冷压法、搓 捏 法 ( 隔纸搓捏) 。热熔法应用最广。5.3.2 栓剂药物的加入方法1、不溶性药物,应粉碎成细粉,过六号筛,再与基质混匀。2、油溶性药物,溶解于已熔化的油脂性基质中。基质的熔点或使栓剂过软,可加适量鲸蜡调节。3、水溶性药物,与已熔化的水溶性基质混匀;或用适量羊毛脂吸收后,与油脂性基质混匀;或将提取浓缩液制成干浸膏粉,直接与已熔化的油脂性基质混匀。5.3.3 置换价1 . 置换价的概念药物的重量与同体积基质的重量之比。2 . 置 换 价 ( f)

77、的计算公式 f=W /G( MW) G 为空白栓的平均重量;W 为每粒含药栓的平均含药量;M 为含药栓的平均重量。4) 置换价的意义根据置换价计算基质的用量。计算公式X= ( G -W /f) n 式中n 表示拟制备栓剂的枚数。5.4栓剂的质量评价及包装贮存5.4.1 栓剂的质量检查【 熟】1 . 重量差异2 . 融变时限 油脂性基质栓30min内全部融化、 软化, 或触压无硬心; 水溶性基质栓60min内全部溶解。3 .熔点范围测定4 .体外溶出速度试验5 . 体内吸收试验5 .4.2栓剂的包装与贮存原则上每个栓剂都要包装。一般栓剂应贮存于30以下密闭贮存栓剂历年考题A 型题1 . 全身作用

78、的栓剂在直肠中最佳的用药部位在A . 接近直肠上静脉 B . 应距肛门口 2 锄 处 C . 接近直肠下静脉D .接近直肠上、中、下 静 脉 E . 接近肛门括约肌 ( 答案B)2 . 不作为栓剂质量检查的项目是A . 熔 点 范 围 测 定 B . 融变时异检查 C . 重量差异检查D . 药物溶出速度与吸收试验E . 稠度检查 ( 答案E)3 . 关于可可豆脂的错误表述是A . 可可豆脂具同质多晶性质 B.c . 制备时熔融温度应高于40 D.E . 不宜与水合氯醛配伍4 . 制备栓剂时,选用润滑剂的原则是A . 任何基质都可采用水溶性润滑剂( 答案C)B晶型最稳定为公认的优良栓剂基质(

79、答案C)B . 水溶性基质采用水溶性润滑剂c . 油溶性基质采用水溶性润滑剂,水溶性基质采用油脂性润滑剂D . 无需用润滑剂 E . 油脂性基质采用油脂性润滑剂5 . 下列有关置换价的正确表述是A . 药物的重量与基质重量的比值B . 药物的体积与基质体积的比值C . 药物的重量与同体积基质重量的比值D . 药物的重量与基质体积的比值E . 药物的体积与基质重量的比值( 答案C)6 . 栓剂中主药的重量与同体积基质重量的比值称A . 酸价 B . 真密度 c . 分配系数 D . 置 换 价 E . 粒密度 ( 答案D)X 型题1 . 下列有关栓剂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 . 栓剂使用时塞得深,生

80、物利用度好B . 局部用药应选释放慢的基质C . 置换价是药物重量与同体积的基质重量之比D. pKa4. 3 的弱酸性药物吸收快E . 药物不受胃肠PH、酶的影响,在直肠吸收较口服干扰少( 答案ACD)2 . 增加直肠栓剂发挥全身作用的条件是A . 粪便的存在有利于药物吸收B . 插入肛门2cm处有利于药物吸收C . 油水分配系数大释放药物快有利于吸收D . 油性基质的栓剂中加入HLB值大小11的表面活性剂能促使药物从基质向水性介质扩散有利于药物吸收E . 一般水溶性大的药物有利于药物吸收( 答案B D E ) 历年所占分数 0 5 分。第 6章 软膏剂、眼膏剂和凝胶剂重点内容1 .软膏剂的概

81、念和质量要求2 .软膏剂的常用基质、制备方法、质量评价与包装储存次重点内容1 . 眼膏剂的概念、特点、质量要求和制备方法2 .凝胶剂的概念、常用基质、制备方法、质量检查与包装储存考点摘要6 . 1 软膏剂6 . 1 . 1 软膏剂的概念【 掌】药物与适宜基质混匀制成的具有一定稠度的半固体外用制剂。6 . 1 . 2 软膏剂的分类1 .按基质的不同分油脂性基质软膏( 油膏)乳剂基质软膏( 乳膏)水溶性基质软膏( 水膏)2 .按分散系统分溶液型、乳剂型、混悬型。3 .按作用不同分局部作用的软膏全身作用的软膏6 . 1 . 3 软膏剂的质量要求1 .均匀细腻、稠度适宜。2 .无刺激性、无过敏性。3

82、. 性质稳定。4 .用于创面的软膏应无菌。6 . 2 软膏剂的基质包括油脂性基质、乳剂型基质、水溶性基质。6 . 2 . 1 油脂性基质【 掌】1 .油脂性基质的特点1 )强疏水性物质,包括烧类、油脂类、类脂类。2 )能促进皮肤的水和作用,对皮肤有保护、软化作用,无刺激性。3 )性质稳定,不易长菌,适用于遇水不稳定的药物。4 )油腻性大,不易洗,不适宜有渗出液的皮肤。2 .常用品种1 )凡 士林 ( 软石蜡)半固体,分黄、白两种。吸水性差,加入羊毛脂、表面活性剂可改善。2 )固体石蜡、 液体石蜡、 蜂蜡、植物油、 氢化植物油不单独使用,常用于调节软膏的稠度。3 )羊毛脂不单独使用, 吸水能力强

83、,能吸收二倍重量的水形成W/0乳剂。4 )硅酮俗称硅油或二甲基硅油。不污染衣物,促药释放与透皮。降低水溶性刺激性。6 . 2 . 2 乳剂型基质1 .基本组成1 )油相硬脂酸、蜂蜡、石蜡、高级脂肪醇、液体石蜡、凡士林等。2)水相蒸镭水。3)乳化剂一价肥皂类、多价肥皂类、高级脂肪醇、脂肪醇硫酸酯类、脂肪酸山梨坦类( 司盘类) 、聚山梨酯类( 吐温类) 、聚氧乙烯酶类等。4)防腐剂尼泊金类、山梨酸等。5)保湿剂甘油、丙二醇、山梨醇2 . 分类1) 0 /W 型亲水性乳剂基质,又 称 “ 雪花膏” 。不油腻,易洗,易涂布,用于亚急性、慢性、无渗出液的皮肤损伤及皮肤瘙痒症。易霉变,易变硬,不适宜遇水不

84、稳定的药物,忌用于糜烂、溃疡、水泡及脓包症( 会引起“ 反向吸收” ) 。糊剂含大量固体吸水性粉末, 有收敛、 消炎、 吸收分泌物等作用, 常用于亚急性及急性炎症。2) W /0型亲油性乳剂基质,又 称 “ 冷霜” 。6.2.3水溶性基质1 . 特点为天然或合成的水溶性高分子。无油腻,易涂展,可吸收组织渗出液,可用于润湿、糜烂创面。但润滑性差,易变干,易长霉。2 . 常用品种1 )甘油明胶2 )纤维素衍生物: MC、CMC-Na3 )聚乙二醇( PEG) 高分子量的与低分子量的按一定比例混合使用。6.3软膏剂的制备方法【 掌】6.3.1 研和法基质已形成半固体时采用此法。6.3.2 熔和法通过

85、加热,使基质熔化、混均,再加入药物研磨混匀。6.3.3 孚 L化法1 . 专用于乳剂基质软膏剂的制备。 将处方中的所有油溶性组分( 包括药物) 一并加热熔化,并保持温度80左右,作为油相;另将其余水溶性成份( 包括药物)溶于水中,并控制温度稍高于油相;将两者混合,不断搅拌,直至冷凝,即得。药物在水或油中均不溶者,可待乳剂基质制好后,再用研和法混匀。2 . 乳化法中油、水两相混合的方法:1)两相同时掺和2)分散相加到连续相中3)连续相加到分散相中6.4 软膏剂的质量评价【 掌】6.4.1 外观色泽均匀、细腻、稠度适宜,无粗粒感。6 4 2 粒度混悬型软膏作该项检查。不得检出大于180 u m 的

86、粒子。6.4.3 装量限度量6.4.4 微生物限度6 4 5 无菌用于大面积烧伤及严重损伤的皮肤的软膏,应无菌。6.4.6 主药含量6 4 7 物理性质熔点、黏度与稠度、酸碱度。6.4.8 刺激性6.4.9 稳定性6 4 1 0 药物释放、穿透及吸收的测定6.5 软膏剂的包装与贮存常用锡管、铝管、塑料管包装。常温避光、密闭贮存,温度不宜过高或过低。6 .6 眼膏剂【 熟】6.6.1概念专供眼用的灭菌的软膏剂。6 6 2 特 点 ( 与滴眼剂相比) 疗效持久;能减轻眼睑对眼球的摩擦;适用水不稳定药。6.6.3质量要求1 . 均匀、细腻、易于涂布;2 . 无刺激性;3 . 不得检出金葡菌和绿脓杆菌

87、;4 . 用于眼部手术或创伤的眼膏剂不得加入抑菌剂和抗氧剂。( 绝对无菌)6 .6.4常用基质黄凡士林、液体石蜡、羊毛脂按8 : 1 : 1 的混合物。6 .6.5制备方法1 . 基质必须经熔化、滤过、灭 菌 ( 150C至 少 1 小时)处理。2 . 必须在洁净、灭菌的环境下,用研和法制备。3 . 不溶性药物必须制成极细分,并通过9 号筛。6 6 6 质量要求装量、粒度、金属性异物、卫生学6.7凝 胶 剂 【 熟】6.7.1 概念药物与适宜基质制成的稠厚状液体或半固体外用制剂。6.7.2 分类1 , 按分散系统分单相凝胶剂( 药物溶解在基质中)多 相 凝 胶 剂 ( 药物混悬在基质中)2 .

88、 按基质溶解性能分水性凝胶剂油性凝胶剂6.7.3常用基质1 . 卡 波 姆 ( Carbomer)2 . 纤维素衍生物6.7.4 质量检查同软膏剂6.7.5 贮存的要求1 . 贮藏中药物微粒应分散均匀,不应下沉结块,混悬凝胶剂的标签上应注明“ 用前振摇” 。2 . 常温下应保持胶状,不干涸或液化。3 . 应置于避光密闭容器中,于 25以下贮存,应防止结冰。历年考题A 型题1 . 下述哪一种基质不是水溶性软膏基质A . 聚乙二醇 B . 甘 油 明 胶 c . 纤维素衍生物( MC、CMC-Na) D . 羊毛醇E . 卡波普 ( 答案D)2 . 下列关于软膏基质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 . 液状石蜡

89、主要用于调节软膏稠度B . 水溶性基质释药快,无刺激性C . 水溶性基质由水溶性高分子物质加水组成,需加防腐剂,而不需加保湿剂D . 凡士林中加入羊毛脂可增加吸水性E . 硬脂醇是W /O 型乳化剂,但常用在O /W 型乳剂基质中 ( 答案c)3 . 对软膏剂的质量要求,错误的叙述是A . 均匀细腻、无粗糙感B . 软膏剂是半固体制剂,药物与基质必须是互溶的c . 软膏剂稠度应适宜,易于涂布D . 应符合卫生学要求E . 无不良刺激性 ( 答案B)4 . 不属于基质和软膏质量检查项目的是A . 熔点 B . 粘 度 和 稠 度 C . 刺激性 D . 硬度E . 药物的释放、穿透及吸收的测定(

90、 答案D)5 . 凡士林基质中加入羊毛脂是为了A . 增加药物的溶解度 B . 防 腐 与 抑 菌 C . 增加药物的稳定性 D . 减少基质的吸水性 E . 增加基质的吸水性 ( 答案E)6 . 研和法制备油脂性软膏剂时,如药物是水溶性的,宜先用少量水溶解,再用哪种物质吸收后与基质混合 ( 答案B)A . 液体石蜡C . 单硬酯酸甘油酯E . 蜂 蜡 B . 羊 毛 脂 D . 白凡士林X 型置1 . 有关软膏剂基质的正确叙述是 ( 答案BCD)A . 软膏剂的基质都应无菌B. 0 / W 型乳剂基质应加入适当的防腐剂和保湿剂C . 乳剂型基质可分为0 / W 型和W / 0 型两种D .

91、乳剂型基质由于存在表面活性剂,可促进药物与皮扶的接触E . 凡士林是吸水型基质2 . 软膏剂的制备方法有 ( 答案ABD)A . 研和法B . 熔 和 法 C . 分散法 D . 乳化法 E . 挤压成形法 历年所占分数 1一 3 分第 7 章 气雾剂、膜剂和涂膜剂重点内容气雾剂的概念、特点、分类、组成和质量要求次重点内容1 . 气雾剂的制备方法与药物吸收2 . 喷雾剂、吸人粉雾剂的概念3 . 膜剂的概念、特点、常用成膜材料和制备方法考点摘要7.1 气雾剂7.1.1 概述1 . 气雾剂、喷雾剂、吸入粉雾剂的概念【 掌】与 区 别 【 掌】气雾剂:药物与适宜的抛射剂封装于具有特制阀门系统的耐压密

92、封容器中而制成的制剂。使用时,借抛射剂的压力将内容物喷出。喷雾剂:不含抛射剂,借助于手动泵的压力将药液喷成雾状的制剂。吸入粉雾剂:微粉化药物与载体以胶囊、 泡囊或高剂量储库形式,采用特制的干粉吸人装置,由患者主动吸人雾化药物的制剂。气雾剂 喷雾剂 吸入粉雾剂动力 抛射剂或气体 气体或雾化,压力不恒定 主动吸入喷出物 气溶胶或泡沫 细液滴或条状半固体 微粉阀门内孔 二个 三个且较大 简单2 . 气雾剂的特点【 掌】1 )使用方便,药物直达作用部位,速效。2 )无首过作用及胃肠道破坏。3 )药物以雾状喷出,可减少对创面的刺激性。4 )稳 定 ( 容器密闭、避光) 。5 )可以用定量阀门准确控制剂量

93、;缺点:1 )成本较高( 耐压容器、阀门系统和特殊的生产设备) 。2 )抛射剂有致冷效应,多次使用于受伤皮肤创面可引起不适与刺激;3 )抛射剂有一定的毒性,不适宜心脏病患者作为吸入气雾剂使用。4 )易发生爆炸。7.1.2分 类 【 掌】1 按相的组成分1 )二相气雾剂( 溶液型)有液体和气体两相,可加乙醇或丙二醇、聚乙二醇作潜溶剂2 )三相气雾剂(1 )混悬型气雾剂( 混悬型)有气体、液体和固体或气体和两种不相溶的液体共三相。( 2 )乳 剂 型 气 雾 剂 ( 乳剂型) 药液与抛射剂的乳剂,使用时内容物以泡沫状喷出。2 . 按分散系统分:溶液型、混悬型( 形成烟雾状) 及乳剂型( W / 0

94、 型或O /W 型乳剂) 三类。3 . 按医疗用途分有三:吸入、皮肤与粘膜、空间消毒和杀虫用气雾剂7 .1.3质量要求1 . 无毒、无刺激。2 . 喷出物的雾滴或雾粒要细小、均匀,剂量准确。3 . 泄漏与爆破应符合规定,确保安全使用。4 . 用于烧伤、烫伤的气雾剂应无菌。7.1.4吸入气雾剂中药物的吸收【 熟】1 . 肺部吸收快,速效不亚于静脉注射。原因:肺吸收表面积大;肺泡内气血扩散。2 . 影响吸收的因素1 )药物的性质小分子药物吸收快;脂溶性( 油/ 水分配系数大)的药物,吸收快;2)微粒的大小控制在0.55um 范围内最适宜。太细随呼气排出;太粗沉降吸收慢。7.1.5气雾剂的组成【 掌

95、】包括抛射剂、药物与附加剂、耐压容器和阀门系统四部分。1 . 抛射剂1 )抛射剂的作用抛射药液的动力兼溶剂。2 )抛射剂的种类:一般分为氟氯烷烧( 又称氟里昂Fieon) 、碳氢化合物及压缩气体三类。(1 )氟氯烷烧类即氟利昂( Freon)类,常用的有F il、F12和 F14 , 多混合使用。不宜心脏疾病患者作为吸入气雾剂使用。能破坏大气中的臭氧层。( 2 )碳氢化合物可用的有丙烷、正丁烷等。不宜单独使用,常与氟氯烷烧类合用。( 3 )压缩气体液化的二氧化碳、氮气等。2 . 药物与附加剂1 )药物可是液体、固体和半固体。不溶性的药需微粉化,并干燥至含水量在0.03%以下。2 )潜溶剂用于溶

96、液型气雾剂3 )润湿剂用于混悬型气雾剂4 )乳化剂用于乳剂型气雾剂5 )抗氧剂6 )防腐剂3 . 耐压容器玻璃容器塑料容器金属容器4 . 阀门系统控制内容物喷出( 并可控制喷出剂量) ;防止泄漏。7.1.6气雾剂的制备工艺【 熟】容器、阀门系统的处理与装配一药物的配制与分装一充填抛射剂一质量检查7.2喷雾剂与吸入粉雾剂7.2.1喷雾剂1 概念用灌装在容器中的压缩气体或借助手动泵压缩空气作为动力的喷雾器,将含药的内容物喷出的制剂,称喷雾剂或气压剂。内容物为液体时,以细小或较大的液滴喷出;内容物为半固体时,以条状被挤出。2 . 质量要求1 ) 药物分散均匀、稳定。溶液型喷雾剂的药液要澄明;乳剂型喷

97、雾剂分散相在分散介质中应分散均匀;混悬型喷雾剂中的药物应微粉化。2 )无毒、无刺激。3 )用于创面的应无菌。7.2.2吸入粉雾剂1 . 概念采用特殊的雾化装置, 将药物的微粉雾化,由患者主动吸入雾化药物的一种制剂。7.3膜剂7.7 3 1 膜剂的概念【 熟】 药物与适宜的成膜材料经加工制成的膜状制剂。分类:膜剂可供口服、口含、舌下或粘膜给药,外用可作皮肤创伤、烧伤或炎症表面的覆盖。据膜剂的结构类型分类,有单层膜、多层膜( 复合) 与夹心膜等。7.73.2膜剂的特点1 , 给药途径多可口服、口含、舌下或粘膜给药、皮肤用药等。2 . 剂量准确3 . 稳定性好4 . 可控制药物释放速度5 . 载药量

98、少仅适用于剂量小的药物。7.3.3 质量要求外观应完整光洁,厚度一致,色泽均匀,无明显气泡;剂量准确;性质稳定;无刺激性、毒性。7.3.4 常用的成膜材料与附加剂【 熟】天然或合成高分子化合物有明胶、阿拉伯胶、琼脂等;成膜性差,与其它成膜材料合用。聚乙烯醇( PVA)其聚合度和醇解度不同则有不同的规格和性质。 0588和 1788等规格,平均聚合度分别为500。600-和 17001800,以 “05” 和 “ 17”表示。两者醇解度均为88% 2 % ,以 “88” 表示。均能溶于水,PVA058 8 聚合度小,水溶性大,柔韧性差;PVA17一88聚合度大,水溶性小,柔韧性好。以 1: 3

99、混合使用则能制得很好的膜剂。乙烯一醋酸乙烯共聚物( EVA) 常用于制备制备眼、阴道、子宫等控释膜剂。7.3.5 制备方法( 一) 膜剂一般组成主药成膜材( PVA 等) 00. 70%( W /W )增塑剂( 甘油、山梨醉等) 30% 100%表面活性剂( 聚山梨酯80、十二烷基硫酸、豆磷脂等) 00. 20%填充剂( CaC03. SiO2、淀粉) 1% 2%着色剂( 色素,Ti02等 0 0. 20%脱膜剂( 液体石蜡) 0 2%( W /W )( 二) 制备方法【 熟】1 . 匀浆流延成膜法2 . 压- 融成膜法( 热塑制膜法)3 . 复合制膜法适用于缓释膜剂的制备7.4涂膜剂7 4

100、1 概 念 【 熟】将药物和成膜材料溶解在挥发性有机溶剂中制成的外用液体制剂。使用时涂于患处,溶剂挥发能形成薄膜。7.4.2特点1 . 制备简单,使用方便。2 . 涂于患处形成薄膜,对患处有保护作用,又能释放药物起治疗作用。3 . 一般用于治疗慢性无渗出液的皮损、过敏性皮炎、牛皮癣、神经性皮炎等。4 . 有机溶媒易挥发、燃烧,制备和贮存中应减少挥发,防止燃烧。7.4.3涂膜剂的处方组成1 . 药物2 . 成膜材料聚乙烯缩甲乙醛、聚乙烯缩丁醛、火棉胶等。3 . 溶剂乙醇、丙酮、乙醛等。4 . 增塑剂邻苯二甲酸二丁酯等。7.4.4制备方法将药物、成膜材料、增塑剂共同用溶剂溶解,混匀,分装于密闭的容

101、器中,即得。历年考题A 型题1 . 下列哪条不代表气雾剂的特征A . 药物吸收不完全、给 药 不 恒 定 B . 皮肤用气雾剂,有保护创面,清洁消毒、局麻止血等功能,阴道粘膜用气雾剂常用0 / W 型泡沫气雾剂C . 能使药物迅速达到作用部位D . 混悬气雾剂是三相气雾剂E . 使用剂量小,药物的副作用也小( 答案A)2 . 气雾剂中的氟利昂( 如 F12) 主要用作A . 助悬剂 B . 防腐剂C . 潜溶剂 D . 消泡剂E . 抛 射 剂 ( 答案A)3 . 下列关于气雾的表述错误的A . 药物溶于抛射剂及潜溶剂者,常配成溶液型气雾剂B . 药物不溶于抛射剂或潜溶剂者,常以细微粉粒分散手

102、抛射剂中C . 抛射剂的填充方法有压灌法和冷灌法D . 气雾剂都应进行漏气检查E . 气 雾 剂 都 应 进 行 喷 射 速 度 检 查 ( 答案E)4 . 关于膜剂和涂膜剂的表述正确的是A . 膜剂仅可用于皮肤和粘膜伤口的覆盖B .常用的成膜材料都是天然高分子物质C .匀浆流延制膜法是将药物溶解在成膜材料中,涂成宽厚一致的涂膜,烘干而成,不必分剂量 D . 涂膜剂系指将高分子成膜材料及药物溶解在挥发性有机溶剂中制成的可涂成膜的外用胶体溶液制剂E . 涂膜剂系药物与成膜材料混合制成的单层或多层供口服使用的膜状制剂( 答案D)B 型题H-5JA . 氟利昂 B . 可 可 豆 脂 C. Azon

103、e D . 司盘8 5 E .硬脂酸镁1 . 气雾中作抛射剂2 . 气雾剂中作稳定剂3 . 软膏剂中作透皮促进剂4 . 片剂中作润滑剂5 . 栓剂中作基质 ( 答案ADCEB)X 型题1 . 盐酸异丙肾上腺素气雾剂除主药外处方组成是 ( 答案CE)A . 丙二醇 B . 硬 脂 酸 C . 乙醇 D . 轻 质 液 体 石 蜡 E . 维生素C2 . 溶液型气雾剂的组成部分包括以下内容 ( 答案BCDE)A . 发泡剂 B . 抛射剂C . 溶剂 D . 耐压容器E . 阀门系统3 . 有关气雾剂的正确表述是A . 气雾剂由药物和附加剂、抛射剂、阀门系统三部分组成B . 气雾剂按分散系统可分为

104、溶液型,混悬型及乳剂型C . 目前使用的抛射剂为压缩气体D . 气雾剂只能吸入给药E . 抛射剂的种类及用量直接影响溶液型气雾剂雾化粒子的大小( 答案BE)4 . 吸人气雾剂起效快的理由是A . 吸收面积大 B . 给药剂量大c . 吸收部位血流丰富 D . 吸收屏障弱E . 药物以亚稳定态及无定形态分散在介质中 ( 答案AcD) 历年所占分数 1一 2 分第 8 章 注射剂与滴眼剂重点内容1 . 注射剂的概念、特点、分类及质量要求2 . 注射用水的概念及质量要求3 . 注射剂的附加剂4 . 热原的概念、组成、性质、污染热原的途径及热原的除去方法5 . 溶解度及溶解速度的概念,影响溶解度及溶解

105、速度的因素及增加溶解度的方法6 . 滤过的概念7 . 注射剂的制备过程8 . 灭菌的概念和物理灭菌法9 . 输液的概念和质量要求10 . 营养输液和血浆代用液的概念、种类和质量要求11 . 注射用无菌粉末、冻干制品12 . 渗透压的调节13 . 滴眼剂的概念和质量要求次重点内容1 . 注射剂的给药途径2 . 滤过的原理、方法、影响因素及滤过器3 . 空气净化的标准、测定方法及洁净室的设计4 . 空气滤过的原理及影响因素5 . D. z、F、Fn值的含义6 . 冷冻干燥的基本原理7 . 滴眼剂的附加剂和制备过程考点摘要8.1 概述8.1.1 注射剂的概念【 掌】 注射剂系指药物制成的供注入体内的

106、灭菌溶液、乳浊液、 混悬液,以及无菌粉末或浓溶液。8.1.2 注射剂的分类1 . 按分散系统分【 掌】 溶液型、混悬型、乳剂型、粉针。2 . 按给药途径分类【 熟】1 )静脉注射液550ml、静脉滴注量可多至数千毫升,且静脉注射剂不得加抑菌剂;2 )椎管注射液不可超过10ml3 )肌肉注射液15ml4 )皮 下 注 射 液 12ml5 )皮 内 注 射 液 0. 2m l以下6 )穴位、腹腔、关节腔、动脉内注射剂液等8.1.3注射剂的特点【 掌】优点:1 . 药效迅速作用可* 。2 . 适用于不宜口服的药物。3 . 适用于不能口服药物的病人。4 . 可发挥局部定位的作用。5 . 可产生定向作用

107、。缺点:1 . 使用不便且注射疼痛2 . 研究和生产过程复杂。3 . 安全性低于口服制剂8 .1.4注射剂的质量要求【 掌】1 , 含量合格2 . 无菌不得含有任何活的微生物。3 . 无热原特别是剂量大的、供静脉及脊椎腔注射的。4 . 澄明度合格针对溶液型注射剂而言,不得有肉眼可见的混浊或异物。5 . 不溶性颗粒( 在 100ml及 100ml以上注射液中,每 1ml含 10um以上的不溶性微粒不得超过20粒,25um以上的不溶性微粒不得超过2 粒)6 . 安全性不应对组织产生刺激或发生毒性反应。7 . 稳定性保证产品在贮存期内安全、有效。8 . pH值合格控制在49范围内。9 . 渗透压合格

108、脊椎腔内注射的药液必须等渗;输液应等渗或稍偏高渗;其他注射剂原则上要求与血浆渗透压相等或接近。10 . 降压物质必须符合规定,以保用药安全。8.2注射剂的溶剂与附加剂8.2.1 注射用水【 掌】1 , 注射用水、纯化水、灭菌注射用水与制药用水的区别纯化水为原水经适宜方法制得的供药用的水,可作为配制普通药物制剂的溶剂或试验用水,不得用于注射剂的配制。注射用水为纯化水经蒸储所得的无热原水。为配制注射剂用的溶剂灭菌注射用水为注射用水经灭菌所得的水。主要用于注射用灭菌粉末的溶剂或注射液的稀释剂。制药用水包括纯化水、注射用水与灭菌注射用水。2 . 注射用水的质量要求【 掌】1 )必须通过细菌内毒素( 热

109、原)检查。2 ) 一般检查项目pH值( 5.07.0) 、氨含量、氯化物、硫酸盐与钙盐、硝酸盐与亚硝酸盐、二氧化碳、易氧化物、不挥发物、重金属等。( 蒸储水的检查项目)3 . 注射用水的制备1 )原水的处理方法包括离子交换法、电渗析法与反渗透法。电渗析法与反渗透法广泛用于原水的预处理, 供离子交换法使用,以减轻离子交换树脂的负担。离子交换法制得的离子交换水主要供蒸镭法制备注射用水使用,也可用于洗瓶,但不得用于配制注射液。2 )蒸镭法制备注射用水塔式蒸馆水器隔沫装置能除热原:废气排出器能除去二氧化碳、氨等废气( 已淘汰) 。多效蒸储水器耗能低、产量高、质量优、可自动控制。汽压式蒸镭水器与多效式蒸

110、储水器特点类似,但耗能较大。4 . 注射用水的收集与保存1 )收集时,初储液应弃去一部分,并防止污染;2 )保存时,应 80以上或65C以上保温循环存放,灭菌密封保存。8.2.2注射用油【 了】1 . 精制并灭菌( 150-160、l-2h)后用。2 . 符合药典要求应无异臭、无酸败味;色泽不得深于黄色6 号标准比色液,100应保持澄明。碘值、酸值和皂化值是评定注射用油的重要指标。3 . 避光密闭贮存,防氧化酸败。4 . 常用的注射用油为芝麻油、大豆油、茶油等。8 2 3 其他注射用溶剂【 了】1 . 水溶性非水溶剂:乙醇、甘油、1, 2-丙醇、PEG300、PEG400等。2 . 油溶性非水

111、溶剂:苯甲酸苇酯、二甲基乙酰胺等。8 2 4 注射剂的附加剂【 掌】目的:增加溶解性和稳定性;减少疼痛和抑菌常用的附加剂有:1 . p H 调节剂有盐酸、氢氧化钠、碳酸氢钠、醋酸- 醋酸钠缓冲剂等。增加稳定性和溶解度,减少刺激性。2 . 表面活性剂有聚山梨酯类( 吐温类) 、泊洛沙姆( 普朗尼克) 、卵磷脂等,可用作增溶剂、润湿剂、乳化剂使用。3 . 助悬剂有明胶、MC、CMC-Na等,混悬型用。4 . 延缓药物氧化的附加剂1 )抗氧剂亚硫酸氢钠( 中性) 、焦亚硫酸钠( 酸性) 、硫代硫酸钠( 碱性)( 药 pH 影响)2 )螯和剂 EDTA-2Na3 )惰性气体二氧化碳、氮气5 . 等渗调

112、节剂氯化钠、葡萄糖6 . 局部止痛剂盐酸普鲁卡因、利多卡因、苯甲醇、三氯叔丁酸等。用于肌肉和皮下注射时产生疼痛的制剂。7 . 抑菌剂三氯叔丁爵、苯 甲 醇 ( 二有抑菌止痛) 、硫柳汞等。只能在必要时加入。多剂量装的注射液,采取低温灭菌、滤过除菌或无菌操作法制备的注射液,应加入适宜的抑菌剂。静脉和脊椎注射禁用抑菌剂。一次用量超过5 m l 的注射液应慎重选择。8 . 3 热原7 . 8 . 3 . I 热原的概念【 掌】 能引起恒温动物体温异常升高的物质的总称。热原是微生物产生的一种内毒素,是由磷脂、脂多糖和蛋白质组成的复合物,脂多糖是热原的主要成分和致热中心。革兰氏阴性杆菌产生的热原致热作用

113、很强。8 . 3 . 2 热原的性质【 掌】1 .耐 热 性 1 8 0 3 4 小时才能彻底破坏。通常灭菌热原不被破坏。2 .可滤过性热原体积小( 约 b5 n m ) ,可通过一般的滤器和微孔滤器。3 .被吸附性热原在水溶液中可被活性炭、石棉、白陶土等吸附而除去。4 .水溶性与不挥发性热原溶于水,但本身不挥发,制备注射用水依据。但蒸储器中一定要有隔沫装置,以挡住溶在水蒸气雾滴中的热原。5 .不耐酸碱性热原能被强酸、强碱、强氧化剂、超声破破坏。8 . 3 . 3 污染热原的途径【 掌】1 . 从注射用水中带入从注射用水中带入热原的原因有两点: 一是蒸储器结构不合理或操作不当,除热原不完全;二

114、是注射用水在贮存中被微生物污染。故应使用新鲜注射用水,最好随蒸随用。2 .从其他原辅料中带入3 .从容器、用具、管道和设备等带入4 .制备环境中带入5 .从输液器带入8 . 3 . 4 除热原的方法【 掌】1 .高温法适用于针筒、其它玻璃器皿。洗涤后,干热2 5 0 、3 0 m i n o2 .酸碱法适用于玻璃容器、用具。用洗液或稀N a O H 液处理。3 .吸附法适用于注射液。常用的吸附剂有活性炭、白陶土等。4 .滤过法适用于注射液。滤过法包括交联葡聚糖凝胶滤过、反渗透法滤过、超滤法滤过。8 . 3 . 5 热原检查方法1 ,家兔法体内热原试验法。家兔对热原的反应和人是相同的。用直肠温度

115、计或直肠热电偶测定测定家兔的体温。2 . 赏试剂法体外热原试验法, 其原理是利用邕的变形细胞溶解物与内毒素间的凝胶反应。特别适用于不能用家兔法检验的品种,如放射性药物和肿瘤抑制剂等。此法操作简便、灵敏度高,但因其对革兰氏阴性杆菌以外的内毒素不够灵敏,尚不能代替家兔法。8 . 4 药物溶解度与溶解速度8 . 4 . 1 溶解度及其影响因素【 掌】1 ,溶解度药物的溶解度是指在一定的温度( 气体在一定压力)下,在一定量溶剂中溶解药物的最大量。一般以一份溶质( 1 g 或 1m l)溶于若干毫升溶剂中表示。极易溶解、易溶、溶解、略溶、微溶、极微溶解、几乎不溶或不溶表示药物的大致溶解度。2 .影响溶解

116、度的因素( 药物极性、溶剂、温度、药物晶型、粒子大小、加入第三种物质)1 )溶剂的性质溶剂的极性对药物的溶解影响极大。2) 药物的性质药物极性大小与溶剂相似则药物易溶;药物的晶型也影响溶解度,多晶型药物中的稳定型的溶解度较亚稳定型的小; 药物的颗粒大小只是当药物微粉化后才影响溶解度( 随粒径的减小而增加) 。3 )外界因素温度对有些药物的溶解度影响较大:附 加 剂 ( 如助溶剂、增溶剂、pH调节剂等)也可增加药物的溶解度。8 4 2 增加药物溶解度的方法【 掌】1 , 制成可溶解性盐2 .引入亲水基团3 . 使用混合溶剂4 . 加入助溶剂5 . 加入增溶剂影响增溶的因素( 1) 增溶剂的性质增

117、溶剂的种类不同或同系物增溶剂的分子量不同,增溶效果不同。同系物的碳链愈长。其增溶量也愈大,但通过增长烷基链增加增溶量是有限度的。( 2) 增溶质的性质增溶剂的种类和浓度一定时,药物的分子量愈大,体积愈大,胶团,所能容纳的量愈少,即增溶量愈小。( 3) 增溶剂的加入顺序( 4) 增溶剂的用量8 4 3 溶解速度及其影响因素【 掌】1 , 溶解速度的概念 溶解速度是指单位时间内所溶解药物的量, 一般用单位时间内溶液浓度增加量表示。2 . 影响因素固体药物的溶解是一个扩散过程,根据Noyes-Whitney方程,增加溶解速度的方法有:1 )升高温度,增加药物分子的扩散系数D;2 )搅拌,可减少扩散层

118、的厚度8 ;3 )减小药物粒径,增加药物与溶出介质接触的表面积S。8.5滤过8 5 1 概述滤过是指用多孔性介质( 滤过介质、滤材) ,使固- 液或固- 气混合物分离的一种操作。滤过是药剂中的一项基本操作,用于液体药剂的除杂质、除沉淀、除细菌、空气的净化及除去溶剂。8 5 2 滤过机理与影响因素1 . 滤过机理1 )介质滤过(1 )表 面 ( 筛析)截留作用粒径大于滤过介质孔径的固体粒子被截留在滤过介质的表面。常用的筛析作用的滤过介质有微孔滤膜、超滤膜、反渗透膜等。( 2 ) 深层截留作用粒径小于滤过介质孔径的固体粒子在滤过过程中进入到介质的内部, 被截留在介质的深层而分离的作用。如砂滤棒、垂

119、熔玻璃滤器、石棉滤过板等遵循深层截留作用机理。2 ) 滤饼滤过固体粒子聚集在滤过介质的表面之上, 滤过的拦截作用主要由所沉积的滤饼起作用。2 . 滤过的影响因素滤过的压力、药液的粘度、滤过介质的孔径、滤饼中的毛细管半径与长度等3 . 提高过滤速度的措施1 )改变压力采用加压或减压的方法2 )降低药液粘度趁热滤过3 )加入助滤剂减少滤材的毛细孔堵塞。常用的助滤剂有活性炭、纸浆、硅藻土等。4 )更换滤材或动态滤过减小滤渣的阻力5 )先粗滤再精滤滤过时先用孔径大的滤过介质( 如滤纸、棉、绸布、尼龙布、涤纶布、砂滤棒等)滤过,再用孔径小的滤过介质( 如垂熔玻璃、微孔薄膜等)滤过。8.5.3滤过器1 .

120、砂滤棒砂滤棒对药液的吸附性强,难以清洗。2 .垂熔玻璃滤过器1)特点化学性质稳定,对药液p H 值无影响;滤过时不脱渣,无吸附作用;易清洗,可热压灭菌。2 )按形状分类滤棒、滤球和漏斗。3 )规格 是按滤板孔径大小来划分的,有 屋 6号。6号孔径最小,在 2um以下,可用于滤菌;4 号多用于减压或加压过滤,3号多用于常压过滤。3号和4 号垂熔玻璃滤过器常用于注射液的二级滤过( 精滤) 。3 .微孔滤膜滤过器1 )特点微孔滤膜的孔径小而均匀,对微粒的截留能力强;空隙率大,阻力小,滤速快;无介质脱落;不影响药液的pH值;吸附性小;滤膜用后弃去,不会产生交* 污染。主要缺点是易堵塞、 易破碎。 药液

121、需经粗滤和精滤后才可用微孔滤膜滤过, 使用前需做完整性检查。2 )应用 微孔滤膜的孔径在0. 002 5 14u m 范围内,孔径不同则用途不同。(1 ) 需要热压灭菌的水针剂、 输液的滤过, 其目的是除去少量微粒, 提高注射液的澄明度,常用0. 6 u m和 0. 8 u m孔径的滤膜;( 2 )用于热敏性药物的除菌滤过,如胰岛素、辅酶A、A T P 、细胞色素C、血清蛋白、丙种球蛋白等,常用0. 3 um或 0. 2 2 um孔径的滤膜;( 3 )微孔滤膜针头滤过器,用于静脉注射,防止微粒或细菌注入体内;( 4 )菌检。8 . 6 空气净化技术8 . 6 . 1 空气净化技术的概念8 6

122、2 空气净化的意义减少或消除由于异物污染对制剂质量的影响,保证制剂的安全性。863空气净化的标准按每升空气中含2 0. 5 N m和5 . 0 um粒子的最大允许数为标准,洁净室的净化程度分为以下几个级别:100级、1 万级、10万级、3 0万级。洁净室空气质量除洁净度( 微粒数)要求外,还有温度( 18 2 6 ) 、相对湿度( 40% 6 0% ) 、压 力 ( 保持正压)的要求。这四个要求是洁净室设计的标准。8 . 6 . 4 含尘浓度的测定方法1 ,光散射式粒子计数测定法2 .滤膜显微镜计数测定法3 .光电比色计数测定法8 . 6 . 5 空气滤过空气净化的手段主要是滤过,采用不同的滤

123、过方法和过滤介质,滤除空气中的微粒。1 .空气滤过机理空气滤过属于介质滤过,也分为表面滤过与深层滤过,同时也存在着惯性作用、扩散作用、拦截作用和静电作用。2 .空气滤过的影响因素1) 微粒的大小大粒径的粒子由于惯性、拦截作用显著容易滤除;小粒径的粒子扩散作用显著,易被介质吸附而被滤除;中等粒径的粒子滤过效率低。2)滤过风速3)介质纤维直径和密实性4)附尘作用3.空气滤过器1)初效滤过器2)中效过滤器3)高效滤过器8 6 6 洁净室的设计1 ,设计的标准制剂生产厂房的内部布置必须根据药品的种类、剂型以及生产工序、生产要求等合理划分区域,通常分为一般生产区、控制区、洁净区、无菌区。一般生产区没有洁

124、净度要求; 控制区的洁净度要求为1 0 万级; 洁净区的洁净度要求为1 万级的一般无菌工作区;无菌区的洁净度要求为1 0 0 级。2 .洁净室的气流形式1)层流由高效滤过器送来的洁净空气,如果是以层流形式进入洁净室,则可达到1 0 0 级的洁净度。分为水平层流与垂直层流两种形式。2)乱 流 ( 紊流)洁净空气以乱流的形式进入洁净室,只能稀释含尘空气,达 到 1 0 万级的洁净度。8 . 7 注射剂的灭菌及无菌技术【 掌】8 . 7 . 1 概述1 .灭菌法的概念是指用热力或其他适宜方法将物质中的所有微生物杀灭或除去的方法。灭菌效果以杀灭芽胞为准。 而“ 防腐” 指的是用低温或化学药片防止和抑制

125、微生物生长繁殖:“ 消毒”指的是用物理或化学方法将病原微生物杀死。注意区分此三个概念。2 .药剂学中灭菌原则既要除去或杀灭微生物,又要保证药物的稳定性、有效性与安全性。8 . 7 . 2 物理灭菌法1 .干热灭菌法指利用火焰或干热空气进行灭菌的方法。1 )火焰灭菌法不适宜药品的灭菌,而适用于金属、玻璃、陶瓷等物品的灭菌。2)干热空气灭菌法在高温干热空气中灭菌的方法。本法穿透力弱、灭菌温度较高,灭菌时间较长。药典规定为1 6 0 1 7 0 需 2小时以上:1 7 0 1 8 0 需 1小时以上;2 5 0 需 4 5分钟。热原经2 5 0 3 0 分钟或2 0 0 以上4 5 分钟可遭破坏。本

126、法适用于既耐热又不允许湿气穿透的物品的灭菌,如注射用油、油脂性基质、玻璃容器、耐高温的药粉等。2 .湿热灭菌法在饱和蒸汽、沸水或流通蒸汽中进行灭菌的方法。此法灭菌效率高,因为有水分存在,蒸汽潜热大、穿透力强,使微生物的蛋白质更容易变性或凝固而死亡。1 ) 煮沸灭菌法是把待灭菌的物品放入沸水中加热灭菌的方法,通常煮沸时间为3 0 6 0 m i n 。2 )流通蒸汽灭菌法是在常压下用1 0 0 流通蒸汽加热杀灭微生物的方法,通常灭菌时间为3 0 6 0 m i n 。流通蒸汽法和煮沸灭菌法的灭菌效果不如热压灭菌法可* , 不能保证杀灭所有的芽胞,但操作简便、使用安全。适用于一些不耐热且容量小的肌

127、肉注射剂,还可以考虑加入抑菌剂。3)热压灭菌法是用大于常压的饱和水蒸气加热杀灭微生物的方法。(1 )特点灭菌可* , 能杀灭所有细菌繁殖体和芽胞,应用广泛。( 2 )灭菌条件 1 1 5c ( 6 7 k P a ) , 3 0 m i n ; 1 2 P C ( 9 7 k P a ) , 2 0 m i n ; 1 2 6 ( 1 3 9 k P a ) , 1 5m i n 。( 3 )适用范围凡能耐受高压蒸汽的制剂( 如输液、注射液、眼药水、合剂等) 、玻璃、金属容器、瓷器、橡胶塞、膜滤过器等均能采用此法。( 4 )使用该法的注意事项:a必须使用饱和蒸汽;b必须将灭菌器内的空气排除;c

128、 灭菌时间必须从全部药液温度达到要求温度时算起; d为避免压力和温差太大而使物品冲出或玻璃瓶炸裂,灭菌完毕后必须使压力逐渐降到0,才能放出锅内蒸气,缓慢打开灭菌锅。4 )影响湿热灭菌的因素(1 )细菌的种类与数量( 2)药物的性质与灭菌的时间( 3)蒸气的性质应使用饱和蒸气( 4 )介质的性质5 )低温间歇灭菌法适用于不耐高温的制剂的灭菌。但费时、对芽胞的杀灭效果不理想,必要时应加入抑菌剂。3.射线灭菌法1 ) Y -射线辐射灭菌法特点是不升高被灭菌产品的温度,穿透性强,适用于维生素、抗生素、激素、医疗器械、高分子材料等不耐热的物品的灭菌。还可对已包装好的制剂灭菌,可减少污染。2 )紫外线灭菌

129、法最强灭菌的紫外线波长是254nm。 其灭菌的机理是,紫外线作用于微生物核酸蛋白,促使其变性,同时空气受紫外线照射产生微量臭氧,从而起共同杀菌作用。本法适用于物体表面、无菌室的空气及蒸储水的灭菌。3 )微波灭菌法该法适用于水性药液的灭菌,具有快速、均匀、节能、环保等特点。4 .滤过除菌法是指用除菌滤器除去活的或死的微生物的一种方法。 常用的除菌滤器有微孔薄膜滤器( 孔径0.22 um )或G 6号垂熔玻璃漏斗。本法适用于对热不稳定的药物溶液,以及水和气体的除菌。除菌过程要在无菌条件下操作,以免污染。8.7.3 D、Z、F、F0 值的意义1 , D值微生物的耐热系数,指在一定温度下,将微生物杀灭

130、90%所需的时间。以分钟表示。2 . Z值灭菌的温度系数, 指某一种微生物的D值减少到原来的1/10(下降一个对数单位)时,所需升高的温度值( ) , 通常取10。3 . F与F 0值是验证灭菌方法可* 性的参数,具有简单、准确、灵敏的特点。1)F值是验证干热灭菌法灭菌效果的参数,其参比温度是170;2 ) F 0值 是 相 当 于1210c热压灭菌时,杀灭容器中全部微生物所需要的时间。(1 )物 理F0值 参 比 温 度 是121 C ,是以最耐热的嗜热脂肪芽胞杆菌作为微生物指示菌,该菌在121时,Z值 是10。数学表达式:F 0 = A tE 1 0 (T -121)/10 ( 8 - 2

131、 )显然,F 0值为一定灭菌温度(T )、Z值 为10所产生的灭菌效果与121、Z值 为10所产生的灭菌效果相同所相当的时间。 它是把各温度下的灭菌效果都转化为121 下灭菌的等效值。因此,F 0值是标准灭菌时间(min)。在灭菌过程中,只要记录灭菌温度与时间,就可算出F 0值。F 0值为8 12min。( 2 )生物F 0值 其 值 等 于D121值与微生物的对数降低值的乘积,即:F0=D121 X (IgNO -Ig N t) ( 8 - 3 )式中,NO为微生物的初始数,N t为灭菌后预期达到的微生物残存数,又称染菌度概率。一般N t达到了 1 0 - 6 ,即认为达到了可* 的灭菌效果

132、。式中可见,N 0越大,灭菌时间越长。故制备过程中应尽量减少污染。8.7.4 化学灭菌法1 .概念用化学药品直接作用于微生物而将其杀死的方法。不能杀死芽胞,仅对繁殖体有效。目的在于减少微生物的数量,控制一定水平的无菌状态。2 .气体灭菌法利用环氧乙烷气体、甲醛蒸气、丙二醇蒸气等杀菌性气体进行杀菌的方法。环氧乙烷可应用于粉末注射剂、不耐热的医用器具、设施、设备等。甲醛气体、丙二醇气体适用于操作室内的灭菌。3 . 化学药剂灭菌法利用药液杀灭微生物的方法。该法常应用于其它灭菌法的辅助措施。常用的有0.1%0.2%苯扎澳钱溶液,2%左右的酚或煤酚皂溶液,75%的乙醇溶液。8.7.5无菌操作法和无菌检查

133、法1 .概念把整个过程控制在无菌条件下进行的一种操作方法。2 .特点必须在无菌操作室或无菌操作柜内进行。所用的一切用具、材料以及环境,均须灭菌处理。按无菌操作法制备的产品,最后一般不再灭菌,大多需加入抑菌剂。3 .适用范围不耐热的药物制成注射剂、眼用溶液、眼用软膏、皮试液等。4 .无菌检查方法1)直接接种法2)薄膜滤过法8.8注射剂的制备8.8.1 概述1 .注射剂的工艺流程包括容器的处理、注射液的配制、滤过、灌封、灭菌、检漏、质量检查、印字包装等步骤。注射剂的容器和处理方法检查一切割一圆口一安瓶的洗涤一干燥或灭菌注射剂的制备流程原辅料的准备一配制一滤过一灌封一灭菌一质量检查2.对环境洁净度的

134、要求1)容器的干燥、灭菌应在控制区内进行;冷却应在洁净内进行。2)注射液的精滤、灌装、封口也应在洁净区内进行。3)可灭菌的产品可在控制区操作。8.8.2注射液的配制1 . 首先要按处方组成核对所有原辅料的规格要求,计算投料量,分别准确乘量。2 . 配液的方法有浓配法和稀配法。稀配法适用于原料质量好的药品。对易产生澄明度问题的原料应用浓配法。对不易滤清的药液,可加010.3%的注射用规格的活性炭处理后再过滤。活性炭可起到吸附杂质、热原和助滤的作用。活性炭一般在酸性条件下使用,碱性溶液中有时出现“ 胶溶”或脱吸附作用,反而使药液中杂质增加。配好的药液经过pH值和含量检查合格后,才可进入下一工序。3

135、 . 配液用注射用水的贮存时间不得超过12小时。4 .配液用的注射用油应15016012小时灭菌,冷却后进行配制。8.8.3注射液的滤过注射液的滤器的种类与选择( 1)垂熔玻璃滤器常作精滤或膜滤器前的预滤。型号的选择,以上海玻璃厂为例,3号多用于常压滤过,4号可用于减压或加压滤过,6号作无菌滤过。( 2)砂滤棒、粗滤( 3)微孔滤膜器。常用醋酸纤维膜、硝酸纤维膜、醋酸纤维与硝酸纤维混合酯膜、聚四氟乙烯膜,滤膜孔径在0. 65-0. 8 N m者,作一般注射液的精滤使用,滤膜孔径为O. 3或0. 22 u m可做除菌过滤用。1 .滤过的重要性滤过是保证注射液澄明的关键操作。2 .滤过装置1)高位

136、静压滤过装置2)减压滤过装置3 )加压滤过装置压力稳定、滤速快、产量高、质量好,适用于大生产。注射剂生产中的滤过一般采用三级组合滤器,即砂滤棒一垂熔玻璃滤球一微孔膜滤器。8.8.4注射剂的灌封1 .灌封指的是灌装和封口两个步骤。这是注射剂生产中最关键的操作。灌封应在同一间室内进行,灌注后应立即封口,以免污染。必须严格控制灌封室环境的洁净度( 如在洁净区内进行) 。2 .封口的方法:拉封、顶封。粉末安甑或具有广口的其它类型安甑,都必须拉封。封注射剂的玻璃安甑要达到以下要求:玻璃安瓶应无色透明,应具有低膨胀系数、耐热耐洗涤,有足够的强度,有高度的化学稳定性,熔点较低,不得有气泡。3 . 某些不稳定

137、的产品,在灌封前后需通入惰性气体,以置换安甑中的空气。常用的惰性气体有氮气和二氧化碳。注射液的机械灌封中可能出现的问题主要有:剂量不准确、封口不严、出现大头( 鼓泡) 、瘪头、焦头等。8 .8 .5 注射剂的灭菌和检漏1 . 灭菌注射剂灌封后应尽快灭菌。从配液到灭菌必须在规定时间内完成( 一 般 1 2 小时) 。要根据注射剂的性质选择灭菌方法与条件,既要保证灭菌完全,又要保证注射剂的质量。不耐热的品种,一般 l 5 m l 安甑可用流通蒸气1 0 0 3 0 m i n 灭菌;1 0 2 0 m l 安 甑 1 0 0 4 5 m i n灭菌;对热不稳定的产品可适当缩短时间,如维生素C、 地

138、塞米松磷酸钠等, 缩短为1 5 m i n 。凡耐热的产品,宜采用1 1 5 C 3 0 分钟热压灭菌。按 F 0 值大于8 验证灭菌效果。2 .检漏一般应用灭菌检漏两用灭菌器即可检漏。利用有颜色的水在负压状态下渗透进有缝隙的安甑而将其检出。8 . 8 . 6 注射剂的质量检查包括澄明度检查、热原检查、无菌检查、含量测定、鉴别、pH值测定、毒性与刺激性试验、降压物质检查以及特定的检查项目。8 . 8 . 7 注射剂的印字包装注射剂的印字可避免生产多品种时产生混药或临床使用时发生差错, 对保证用药安全是非常重要的。印字的内容主要有名称、规格、批号等。8 . 9 输 液 【 掌】8 . 9 . 1

139、 输液的概念与质量要求1 .概念输液指由静脉滴注输入体内的大剂量的注射剂。2 .质量要求输液的质量要求基本同安甑剂,但更严格。对无菌、无热原及澄明度这三项,更应特别注意。1 )无菌、无热原。2 )澄明度要求更严格,还需作微粒检查。3 ) p H 值尽量与血浆相等。4 )渗透压应等渗或偏高渗,不能用低渗溶液输入静脉内。5)输液中不得添加抑菌剂和止痛剂。3 . 输液制备与注射剂基本一致输液配制,通常加入0 . 0 1 %-0 . 5%的针用活性炭,活性炭有吸附热原、杂质和色素的作用, 并可作助滤剂。 输液的滤过, 精滤目前多采用微孔滤膜, 常用滤膜孔径为0 . 6 5 - 0 . 8P m,或用加

140、压三级( 砂棒一 G 3 滤球一微孔滤膜) 过滤装置。8 . 9 . 2 营养输液掌】1 .概念将患者需要的各种营养成分( 包括碳水化合物、脂肪、氨基酸、以及适量的电解质、维生素、微量元素等)制成的供静脉输入体内的大剂量的注射剂。2 .分类按成分不同划分1)糖类葡萄糖注射液2)氨基酸类复方氨基酸注射液3 )脂肪类静脉注射脂肪乳剂,植物油为主要成分,加乳化剂与注射用水制成O / W 型乳剂。4)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类8 . 9 . 3 血浆代用液掌】1 .概念在大失血等应急情况,用于扩充血容量、改善微循环的静脉输入体内的大剂量的胶体型注射剂。具有代替血浆的作用,但不能代替全血。常见的品种有右旋糖酢注

141、射液,按分子量不同分中分子量、低分子量、小分子量三种。羟乙基淀粉注射液(706代血浆) 。2 .质量要求除符合注射剂的质量要求外, 还应不妨碍血型试验; 不妨碍红细胞的携氧功能;在血液循环系统内保留较长时间,但不得在脏器组织中蓄积。8.10注射用无菌粉末8.10.1 概念专供注射用的无菌粉末,简称粉针。使用前用无菌注射用水溶解。8.10.2 适用范围在水中不稳定的药物、不能在溶液中加热灭菌的药物,均须制成粉针。如抗生素类药物、酶制剂、血浆等生物制剂。必须在无菌条件下进行。8.10.3 分类1 ,注射用无菌分装产品制备本类粉针的关键是原料药物的精制,通过精制得到无菌粉末,在无菌条件下分装即得。在

142、水中特别不稳定的药物适合制成此类粉针。可采用气体灭菌、乙醇洗涤等方法将原料药物精制成无菌粉末, 分装时要控制环境的洁净度及相对湿度,以保证产品无菌和良好流动性。 有些药品在干燥条件下可耐受一定时间的高温处理, 则产品可经过一定条件的补充灭菌。如青霉素钠盐可经120lh灭菌。2 .注射用冷冻干燥产品简称冻干制品。 将药物的除菌水溶液经无菌分装,并在无菌条件下冷冻干燥、 封口而制得的产品。 具有产品质地疏松、溶解迅速、 含水量低、剂量准确等优点。特别适合对温度敏感的药物。8.10.4冷冻干燥的原理冷冻干燥是将含有大量水分的物料( 溶液或混悬液)先冻结成固体,然后在高真空条件下加热,使水蒸气直接升华

143、而干燥的方法。冷冻干燥的原理可用水的三相图加以说明。由于干燥过程是在低温及密闭条件下进行的, 特别适合于热敏物料及无菌产品的制备。冷冻干燥机是根据冷冻干燥的原理设计的,分为制冷系统、真空系统、加热系统、控制系统四部分。冷冻干燥的工艺过程:测定产品的低共熔点一预冻一升华干燥一再干燥8.11注射剂新产品的试制8.11.1新产品试制的主要工作1 .处方与工艺设计前的基础工作2 .注射剂的类型、注射途径与剂量的确定3 .处方与工艺设计的实验研究8 .11.2渗透压的调节与体液渗透压相等的溶液为等渗溶液,如0.9%NaCl溶液。人体可耐受的渗透压,肌肉注射为0.45%2.7%的NaCl溶液的渗透压,相当

144、于0.53个等渗浓度的溶液。若静脉输入大量低渗溶液,可引起溶血,甚至导致死亡。但可输入大量高渗溶液,只要注射速度缓慢。对低渗溶液,需加入渗透压调节剂。常用的调整方法如下:1 . 冰点降低法计算将药液调整为等渗溶液需加入等渗调节剂的量,可用下式计算:0.52=a + b WW:配成等渗溶液中需加等渗调节剂的量( % , g/ml)。a:未经调整的药物溶液( 1%)冰点下降摄氏度数( 七) 。b: 1%等渗调节剂溶液的冰点下降摄氏度数( C) ,若用氯化钠为等渗调节剂,则b=0.58。2 .氯化钠等渗当量法与1g药物呈等渗效应的氯化钠的量称氯化钠等渗当量,用E表示,可按下式计算:0.9%V=EW

145、+ XX:药物溶液中需加等渗调节剂的量,g;V:欲配制药物溶液的体积,m l;E: 1g药物的氯化钠等渗当量( 可由表查得或测定) ;W:溶液中药物的量,go8.11.3等渗溶液与等张溶液1 . 等渗溶液与血浆渗透压相等的溶液。是一个物理化学的概念。等渗溶液也会产生溶血。2 . 等张溶液是指与红细胞膜张力相等的溶液,是一个生物学概念。等张溶液不会产生溶血。在新产品试制中,即使所配溶液为等渗溶液,应进行溶血试验,必要时调节成等张溶液。8.12滴眼剂8.12.1 概 念 【 掌】直接用于眼部的外用液体制剂。以水溶液为主,包括少数水性混悬液。8.12.2 分类1 . 滴眼剂可工业生产,供治疗和诊断使

146、用,用于消炎、杀菌、散瞳、缩瞳、局麻等。2 . 洗眼剂供眼部冲洗用,不发给病人自用。如生理氯化钠溶液,2%硼酸溶液等。8.12.3滴眼剂的质量要求【 掌】质量要求类似注射剂( 除无热原检查外) ,只是严格程度有所不同。1 . 无菌眼部有无外伤是滴眼剂无菌要求严格程度的界限。用于眼外伤( 包括手术后)的眼用制剂,要求绝对无菌。一般滴眼剂要求没有致病菌,不得检出绿脓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2 . pH 值 pH 值在68范围内眼睛无不适感,控制在59范围内,一般可以耐受。3 . 渗透压滴眼剂的渗透压应与泪液相等, 但眼球可适应相当于0.6%1.5%氯化钠溶液的渗透压。4 . 澄明度重点是检查有无玻璃

147、屑、较大纤维和其他不溶性异物粒度。对混悬型滴眼剂应进行微粒检查,含 15 n m 以下的颗粒不得少于90%。5 . 粘度应有适当的粘度,可增加药物在眼内的停留时间,增强疗效,又可减小刺激性。6 . 稳定性有一定的稳定性。7 . 刺激性无刺激性。8.12.4滴眼剂的附加剂1 . pH调节剂常用缓冲液,如磷酸盐缓冲液、硼酸盐缓冲液等。2 . 渗透压调节剂氯化钠、磷酸盐缓冲液、硼酸盐缓冲液。3 . 抑菌剂对于多剂量装的滴眼剂可加入抑菌剂。抑菌剂的作用要迅速、对眼无刺激。常用的有硝酸苯汞、硫柳汞、苯扎氯钱、三氯叔丁醇、羟苯酯类( 尼泊金类) 、山梨酸等。4 . 粘度调节剂甲基纤维素( MC) 、PVP

148、、PVA等。合适的粘度在4.05.0cPa?s。5 . 其他与注射剂相似,有稳定剂、增溶剂等。8.12.5滴眼剂的制备制备工艺与注射剂几乎相同。1 . 用于外伤和手术的滴眼剂按注射剂生产工艺制备,分装于单剂量容器中密封或熔封,最后灭菌,不应添加抑菌剂,一经开启,不能放置再用。2 . 一般滴眼剂应在无菌条件下配液、分装,可加入抑菌剂。若药物稳定,配液后可先装在大瓶中灭菌,再在无菌条件下分装。可多剂量包装。8.12.6滴眼剂的药物吸收途径及影响因素1 . 吸收途径1 )角膜:药物- 角膜一前房一虹膜2 )结合膜:药物一结合膜一巩膜一眼球后部2 . 影响药物吸收的因素1 )药物从眼睑缝隙的损失2 )

149、药物通过外周血管的消除3 ) pH 与 pKa4 )制剂的刺激性5 )滴眼剂的表面张力6 )滴眼剂的粘度注射剂与滴眼剂历年考题A 型题1 . 关于灭菌法的叙述中哪一条是错误的A . 灭菌法是指杀死或除去所有微生物的方法B . 微生物只包括细菌、真菌C . 细菌的芽胞具有较强的抗热性,不易杀死、因此灭菌效果应以杀死芽胞为准D . 在药剂学中选择灭菌法与微生物学上的不尽相同E . 物理因素对微生物的化学成份和新陈代谢影响极大,许多物理方法可用于灭菌提示:灭茵法是本章的一个重要内容,掌握各种灭菌方法适用的环境和物品( 答案B)2 . 滴眼剂的抑菌剂不宜选用下列哪个品种A . 尼泊金类 B . 三氯叔

150、 丁 醇 C . 碘仿 D . 山 梨 酸 E , 苯氧乙醇 ( 答案C)3 . 大体积( 50ml) 注射剂过滤和灌封生产区的洁净度要求是A . 大于 1000, 000 级 B. 100, 000 级C . 大于 10,000 级 D. 10, 000 级 E. 100 级提示:要掌握注射剂的不同生产工序对洁净区级别的要求( 答案E)4 . 制备注射剂的环境区域划分哪一条是正确的A . 精滤、灌封、灭菌为洁净区B . 精滤、灌封、安甑干燥灭菌后冷却为洁净区C . 配制、灌封、灭菌为洁净区D . 灌封、灭菌为洁净区E . 配制、精滤、灌封、灯检为洁净区 ( 答案B)5 . 作为热压灭菌法灭菌

151、可* 性的控制标准是A. F 值 B. F0值 C. D 值 D. z 值 E. N t值 ( 答案B)6 . 有关滴眼剂错误的叙述是A. 滴眼剂是直接用于眼部的外用液体制剂B . 正常眼可耐受的PH值为5. 0=9. 0c . 混悬型滴眼剂要求粒子大小不得超过50tanD . 滴入眼中的药物首先进人角膜内,通过角膜至前房再进入虹膜E . 增加滴眼剂的粘度,使药物扩散速度减小,不利于药物的吸收 ( 答案E)7 . 在注射剂中具有局部止痛和抑菌双重作用的附加剂是A . 盐酸普鲁卡因 B . 盐酸利多卡因c . 苯酚 D . 苯 甲 醇 E . 硫柳汞 ( 答案D)8 . 制备维生素c 注射液时,

152、以下不属抗氧化措施的是A . 通入二氧化碳 B . 加亚硫酸氢钠C . 调节 PH 值为 6. 0-6. 2 D. 100C 15min 灭菌E . 将注射用水煮沸放冷后使用 ( 答案D)9 . 油脂性基质的灭菌方法可选用A . 热压灭菌 B . 干热灭菌c . 气体灭菌 D . 紫外线灭菌E . 流通蒸汽灭菌 ( 答案B)10 . 热原组织中致热活性最强的是A . 脂多糖 B . 蛋白质C . 磷脂 D . 多 肽 E . 葡萄糖与蛋白质结合物 ( 答案A)11 . 有关滴眼剂的正确表述是A . 滴眼剂不得含有绿脓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B . 滴眼剂通常要求进行热原检查c . 滴眼剂不得加尼泊

153、金、三氯叔丁醇之类抑菌剂D . 粘度可适当减小,使药物在眼内停留时间延长E . 药物只能通过角膜吸收 ( 答案A)12 . 滤过除菌用微孔滤膜的孔径应为A. 0. 8 U m B. 0. 22-0. 3 PmC. O. 1 u m D. O. 8 u m E. 1. Oum ( 答案 B)13 . 影响湿热灭菌的因素不包括A . 灭菌器的大 B . 细菌的种类和数量C . 药物的性质 D . 蒸汽的性质 E . 介质的性质 ( 答案A)14 . 冷冻干燥制品的正确制备过程是A . 预冻一测定产品共熔点一升华干燥一再干燥B . 预冻一升华干燥一测定产品共熔点一再干燥c . 测定产品共熔点一预冻一

154、升华干燥一再干燥D . 测定产品共熔点一升华干燥一预冻一再干燥E . 测定产品共溶点一干燥一预冻一升华再干燥( 答案C)15 . 生产注射剂最可* 的灭菌方法是A . 流通蒸汽灭菌法 B . 滤过灭菌法c . 干热空气灭菌法 D . 热压灭菌法 E . 气体灭菌法 ( 答案D)注射剂与滴眼剂历年考题B 型题1-5请选择适宜的灭菌法A . 干燥灭菌( 160C, 2 小时) B . 热压灭菌C . 流通蒸气灭菌 D . 紫外线灭菌E . 过滤除菌1 . 5%葡萄糖注射液2 . 胰岛素注射液3 . 空气和操作台表面4 . 维生素c 注射液5 . 油脂类软膏基质 ( 答案BEDCA)6-10请写出下

155、列除热原方法对应于哪一条性质A. 180C3-4dx时被破坏 B . 能溶于水中c . 不具挥发性 D . 易被吸附E . 能被强氧化剂破坏6 . 蒸储法制注射用水 .7 . 用活性碳过滤8 . 用大量注射用水冲洗溶器9 . 加 A. KMnO410 . 玻璃容器的处理提示:热原的性质是本章经常被考到的知识点之一 ( 答案CDBEA)H-15A. 0. 5%盐酸普鲁卡因注射液B. 10%维生素C 注射液c. 5%葡萄糖注射液 D . 静脉注射用脂防乳 E . 丹参注射液11 . 制备过程需用盐酸调节溶液的PH值,成品需检查热原12 . 制备过程需用醇去杂质,调节溶液的PH值及加抗氧剂13 .

156、制备过程需用碳酸氢钠调节溶液的PH 值及加人抗氧剂,并通二氧化碳14 . 制备过程需加乳化剂并需检查成品的热原15 . 制备过程需调节溶液的PH值 3. 5-5. 0 及加入适量氯化钠 ( 答案CEBDA)提示:“ 应试指南”中所给的处方、分析及其工艺一直是历次考试的考点之一16-20在维生素c 注射液中A . 亚硫酸氢钠 B . 二氧化碳C . 碳酸氢钠 D . 依 地 酸 二 钠 E . 注射用水16 . 能起抗氧化作用的是17 . 用于溶解原I 辅料的是18 . 对金属离子有络合作用的是19 . 与维生素C 部分成盐,减轻局部刺激作用的是20 . 用于除去药液及安甑空间内氧气的是( 答案

157、AEDCB)21-25A . 抑菌剂 B . 等渗调节剂c . 抗氧剂 D . 润湿剂 E . 助悬剂下列注射剂附加剂的作用是21 . 聚山梨酯类22 .甲基纤维素23 . 硫代硫酸钠24 . 葡萄糖25 . 硫柳汞 ( 答案DECBA)X 型题1 . 关于安甑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 . 应具有低膨胀系数和耐热性B . 对光敏性药物,可选用各种颜色的安甑c . 应具有高度的化学稳定性D . 要有足够的物理强度E . 应具有较高的熔点 ( 答案ACD)2 . 100级洁净厂房用于A . 粉针剂原料药的精制、烘干、分装B . 复方氨基酸输液的配液C . 棕色合剂( 复方甘草合剂) 的制备D . 注射用

158、胰蛋白的分装、压塞E. 0. 9%氯化钠注射剂( 2Inl) 的配液 ( 答案AD)3 . 可作为氯霉素滴眼剂PH 调节剂的是A. 10%HCI B . 硼砂c . 尼泊金甲酯 D . 硼酸 E . 硫柳汞 ( 答案BD)4 . 冷冻干燥的特点是A . 可避免药品因高热而分解变质B . 可随意选择溶剂以制备某种特殊的晶型C . 含水量低D . 产品剂量不易准确,外观不佳E . 所得产品质地疏松,加水后迅速溶解恢复药液原有特性 ( 答案ACE)5 . 处方:维生素C 104g碳酸氢钠 49g亚硫酸二钠 2g依地酸二钠 0. 05g注 射 用 水 加 1000ml下列有关维生素c 注射液的叙述错误

159、的是A . 碳酸氢钠用于调节等渗 B . 亚硫酸氢钠用于调节PHc . 依地酸二钠为金属螯合剂 D . 在二氧化碳或氮气流下灌封E . 本品可采用115C、30min热压灭菌 ( 答案ABE)6 . 有关灭菌叙述正确的是A . 辐射灭菌法特别适用于一些不耐热药物的灭菌B . 滤过灭菌法主要用于含有热稳定性物质的培养基、试液或液体药物的灭菌c . 灭菌法是指杀灭或除去所有微生物的方法D . 煮沸灭菌法是化学灭菌法的一种E . 热压灭菌法可使葡萄糖注射液的pH值降低 ( 答案ACE)7 . 关于热压灭菌器使用的错误表述是A . 灭菌时被灭菌物排布越紧越好B . 灭菌时必须将灭菌器内空气排出C .

160、灭菌时须将蒸汽同时通人夹层和灭菌器内D . 灭菌时间必须由全部药液温度真正达到100C算起E . 灭菌完毕后应停止加热,待压力表所指示压力至零时,才可打开灭菌器。 ( 答案AD)8 . 影响药物溶液降解的外界因素有 ( 答案ACE)A. PH值B .药 物 分 配 系 数 C . 环 境 的 温 度 D .药 物 结 晶 形 成 E . 溶剂的介电常数9 . 在生产注射用冻干制品时,常出现的异常现象是A , 成品含水量偏高B . 冻干物萎缩成团C . 喷瓶 D . 冻 干 物 不 饱 满 E . 絮凝 (答案ABCD) 历年所占分数 713分第 9 章 液体药剂重点内容I . 液体制剂的概念、

161、特点、分类及质量要求2 . 表面活性剂的概念、功能结构、种类、特性及应用3 . 乳剂的概念、特点、稳定性和常用乳化剂4 . 混悬剂的概念、质量要求、稳定性和常用稳定剂及质量评价次重点内容1 . 液体制剂的溶剂和附加剂2 . 溶液剂、糖浆剂、芳香水剂的概念和有关特点及制备方法3 . 溶胶剂、高分子溶液剂的概念、性质及制备方法4 . 表面活性剂的生物学性质5 . 乳剂的制备方法、形成条件及质量评价6 . 混悬剂的制备方法7 . 合剂、洗剂、搽剂、滴鼻剂的概念及应用考点摘要9 .1 概 述 【 掌】9.1.1 概念液体药剂是指将药物分散在液体分散介质( 溶剂)制成的内服或外用液体制剂。9.1.2 特

162、点1 , 分散度大、药效快。2 . 给药途径多,使用方便。3 . 分散度大,易引起药物的化学降解;水性药液容易霉变;携带、运输和贮存都不方便。9.1.3质量要求1 . 浓度准确。2 . 均相液体药剂应澄明;非均相液体药剂的药物微粒应分散均匀。3 . 口服液体药剂应外观良好,口感适宜;外用液体药剂应无刺激性。4 . 应有一定的防腐能力,保存和使用过程中不应发生霉变。9.1.4液体药剂的分类1 , 按分散系统分1 )均相液体药剂(1 )低分子溶液剂简称溶液剂,药物以lnm的微粒状态( 分子或离子)分散在溶剂中。( 2 )高分子溶液剂是由高分子化合物溶解在溶剂中所形成的澄明液体,如明胶溶液、胃蛋白溶

163、液等。2 ) 非均匀相液体药剂是药物以多分子聚集体形式分散在液体分散介质中形成的不稳定的多相分散体系,包括溶胶剂、混悬剂、乳剂。2 . 按给药途径分1 )内服液体药剂如合剂、糖浆剂等。2 )外用液体药剂如洗剂、搽剂、滴耳剂、含漱剂、灌肠剂等。9.2表面活性剂9.2.1 表面活性剂的概念及结构【 掌】表面活性剂是指能够显著降低液体表面张力的物质。 表面活性剂为双亲性分子结构, 包含了亲油的非极性烽链和一个以上亲水的极性基团。但要注意两亲分子不一定都是表面活性剂。如对固体表面具有显著润湿作用的物质也称表面活性剂。7 .9 2 2 表面活性剂的分类【 掌】1 ,阴离子型起表面活性作用的是阴离子。1

164、)肥皂类 通式为RCOOM+。分为碱金属皂( 如硬脂酸钠、硬脂酸钾等)和有机胺皂( 如三乙醇胺皂) 。这两类皂有较强的亲水性,可作增溶剂和0/W 型乳化剂使用。碱土金属皂 ( 如硬脂酸钙、硬脂酸镁等)亲水性很弱,只能作W /0 型乳化剂及疏水性润滑剂使用。注意一价和二价皂亲水性用途区别。2 )硫酸化物 通 式 为 RO SO3-M +o如十二烷基硫酸钠( 又称月桂醇硫酸钠) 、十六醇硫酸钠。作软膏的乳化剂。3 )磺酸化物通式为RS03M+。如二辛基琥珀酸硫酸钠( 阿洛索-0T) 、十二烷基苯磺酸钠等,后者为广泛使用的洗涤剂。2 . 阳离子型起表面活性的是阳离子,也称为阳性皂,为季筱化物,通式为

165、:RNH3 + X一。由于其毒性较大,常用作消毒杀菌剂,如苯扎氯胺( 洁尔灭) 和苯扎澳胺( 新洁尔灭)等。3 . 两性离子型两性表面活性剂在碱水溶液中呈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的性质, 具有很好的起泡、去污作用;在酸性溶液中则呈阳离子表面活性剂的性质,具有很强的杀菌能力。1 )卵磷脂属天然表面活性剂,从卵黄和大豆中提取而制得。分子中的负电荷基团是磷酸型阴离子,正电荷基团为季铉盐型阳离子。本品毒副作用小,可作为静脉脂肪乳剂的乳化剂使用,也是制备脂质体的主要材料。2 ) 氨基酸型与甜菜碱型氨基酸型与甜菜碱型两性离子表面活性剂则为合成的表面活性剂。氨基酸型两性离子表面活性剂 Tego” 杀菌力很强而毒性小

166、于阳离子表面活性剂。4 . 非离子型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在水中不解离,亲水基团一般为多元醇,亲油基团是长链脂肪酸或长链脂肪醇以及烷基或芳基等。1 ) 脂肪酸山梨坦商品名为司盘(Span),是失水山梨醇脂肪酸酯。分为司盘20、司 盘 40、司盘60、司盘65、司盘80、司盘85等。其 HLB值 从 1.83.8,是常用的W /O型乳化剂。常与吐温配合使用。2 ) 聚山梨酯商品名为吐温(Tween),是聚氧乙烯失水山梨醇脂肪酸酯。其结构与脂肪酸山梨坦比,增加了聚氧乙烯基团,亲水性大大提高,HLB值 在 8 以上,可用作增溶剂、分散剂、润湿剂及O/W型乳化剂。与司盘的命名相对应,有吐温( 聚山梨酯) 2

167、0、40、60、65、80、85等多种。3 ) 聚氧乙烯脂肪酸酯/ 醇醛商品名为卖泽(Myrij)/茉泽(B rij),两类都具有较高的HLB值,亲水性较强,可作为增溶剂及O/W型乳化剂使用。4 ) 聚氧乙烯- 聚氧丙烯共聚物又称为泊洛沙姆(Poloxamer),商品名为普朗尼克(Pluronic)。通 式 为 HO(C2H4O)a-(C3H6O)b-(C2H4O)aH, 相对分子量可在100014000。聚氧丙烯基团比例增加,则亲水性增加。Poloxamerl88 (Pluronic F 6 8 )是一种O/W 型乳化剂,是目前可用于静脉乳剂的极少数乳化剂之一。9,2.3表面活性剂的特性【

168、掌】1 . 形成胶束与增溶作用亲水性较大的表面活性剂以较低的浓度分散在水中可形成真溶液。随其浓度增加,多个表面活性剂分子会缔合形成胶束, 能形成胶束的最低浓度即为临界胶束浓度(CMC)。表面活性剂在水中达到CMC后,由真溶液变为胶体溶液,并具有增溶作用。一些水不溶性或微溶性药物会进入胶束的不同位置而使其在水中的溶解度显著增加, 这个过程称为增溶,而表面活性剂则称为增溶剂。1 ) 温度对表面活性剂的溶解度的影响(1 ) 对离子型表面活性剂温度升高溶解度增加, 超过某一温度时溶解度急剧增大, 称这一温 度 为 Krafft ( 克拉费特) 点。Krafft点越高的表面活性剂,其临界胶束浓度越小。K

169、rafft点是表面活性剂应用温度的下限。( 2 ) 对于某些聚氧乙烯型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当温度升高到一定程度时, 可导致聚氧乙烯链与水之间的氢键断裂,而在水中的溶解度急剧下降并析出,溶液出现混浊,这一现象称为起昙, 此温度称为浊点或昙点。吐温类表面活性剂有起昙现象, 但泊洛沙姆188等聚氧乙烯类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在常压下观察不到浊点。2 . 亲油亲水平衡值表面活性剂分子中亲水基团和亲油基团对油或水的综合亲和力称为亲油亲水平衡值(HLB值) 。H LB值越大,表面活性剂的亲水性越强,反之亦然。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混合使用时,其 HLB值具有加和性。HLB值不同的表面活性剂,其用途也不同。HLB值为36

170、者,适合用作W /O型乳化剂,如司盘类表面活性剂;HLB值为79者,可用作润湿剂;HLB值 为 818者,适合用作O/W型乳化剂;HLB值 为 1318者,可作增溶剂。3 . 生物学性质1 ) 对药物吸收的影响药物如果不在胶束内部或容易从胶束中扩散出来, 则表面活性剂的存在一般会促进药物的吸收。2 ) 毒性与刺激性是选择时要考虑的重要指标。表面活性剂毒性大小的一般顺序是:阳离子表面活性剂 阴离子表面活性剂, 非离子表面活性剂。(1 )阳离子表面活性剂由于毒性较大,只作为消毒杀菌使用。( 2 )阴离子表面活性剂有较强的溶血作用和刺激性,也只能用作外用。( 3 )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毒性较小,可用作

171、口服。其 中 Poloxamerl88毒性较低,可供静脉注射用;而吐温80 的溶血作用虽然最小,但也只能用于肌肉注射。两性离子型表面活性剂中的卵磷脂是静脉注射剂中最常用的。9.2.4表面活性剂在药剂学中的应用表面活性剂的应用常用于油的乳化;难溶药物的增溶;悬浊液的分散与助悬;增加药物的稳定性;促进药物的吸收;固体有润湿、起泡与消泡、去垢等作用。9.3液体药剂的溶剂和附加剂9.3.1液体药剂常用的溶剂1 . 极性溶剂1 )水2 )甘油3 )二甲基亚碉( DMSO)2 . 半极性溶剂1. 乙醇2. 1, 2-丙二醇3. 聚乙二醇( PEG)3. 极性溶剂在水中难溶解或不稳定的药物,可选用非极性溶剂

172、,大多作外用液体制剂的溶剂。常用的有脂 肪 油 ( 麻油、豆油、花生油等) 、液体石蜡、醋酸乙酯等。9.3.2液体药剂的附加剂液体药剂的处方组成,除药物与溶剂外,其余均为附加剂,包括:1 . 防腐剂2 . 芳香矫味剂3 . 着色剂4 . 增溶剂5 . 助溶剂6 . 乳化剂7 . 润湿剂8 . 助悬剂9 . 絮凝剂、反絮凝剂1 0 . 抗氧剂9.3.3液体药剂的防腐1 . 防腐的重要性2 . 液体药剂的卫生学要求 中国药典中关于药品卫生标准中对液体制剂规定:口服药品1g或 1ml不得检出大肠杆菌、不得检出活螭;外用药品1g或 1ml不得检出绿脓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还规定了细菌数、霉菌数的限量。

173、3 .防腐措施1)防止污染2)添加防腐剂4 .液体药剂常用的防腐剂1 )羟苯酯类对羟基苯甲酸酯类,也称尼泊金类,常用的有尼泊金甲酯、乙酯、丙酯和丁酯。 本类防腐剂在酸性溶液中作用较强, 对大肠杆菌作用最强。 通常是混合使用, 效果较好,内服、外用制剂均可选用。表面活性剂能降低本类防腐剂抑菌能力。2)苯甲酸与苯甲酸钠二者可作为内服或外用制剂的防腐剂用。苯甲酸在水中难溶,在乙醉中易溶,在酸性溶液中抑菌效果较好,最适pH值是4。苯甲酸钠在水中易溶。3 )山梨酸在酸性溶液中效果较好。4 )苯扎滨胺又称新洁而灭,为阳离子表面活性剂,为外用消毒防腐剂,在酸性和碱性溶液中稳定,耐热压.5)醋酸氯乙定又称醋酸

174、洗必泰。9.3.4液体制剂的色、香、味1 .甜味剂1 )蔗糖、单糖浆、橙皮糖浆等。2 )甜菊甘甜度比蔗糖大300倍左右。3 )糖精钠4 )阿斯帕坦,又称蛋白糖或天冬甜精,甜度比蔗糖高150200倍,适用于糖尿病、肥胖症患者。2 .芳香剂1 )天然香料从柠檬、薄荷、桂花等中提取的香料。2 )香精由人工合成的香料,如苹果香精、香蕉香精等。3 .胶浆剂如竣甲基纤维素钠、海藻酸钠等,通过干扰味蕾的味觉而发挥作用。4 .泡腾剂泡腾剂遇水后可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麻痹味蕾。5 .着色剂1 )天然色素为植物色素,如红色的紫草根、黄色的胡萝卜素、蓝色的松叶兰、绿色的叶绿酸酮钠盐、棕色的焦糖。矿物色素主要有氧化铁

175、( 棕红色) 。天然色素多供内服制剂选用。2 )合成色素我国批准的内服的有范菜红、柠檬黄、胭脂红等:外用的有伊红、品红、美蓝等。6 .其他1)分散剂能帮助药物在溶剂中均匀分散的附加剂,如增溶剂、助溶剂,乳化剂。2 ) 稳定剂增加药物稳定性的附加剂,如润湿剂、助悬剂、 抗氧剂、螯合剂、pH调节剂等。9.4溶液剂、糖浆剂和芳香水剂7.9.4.1溶液剂1 .概念低分子药物溶解于溶剂中所形成的澄明液体,可以口服、外用。2 .制备方法溶解法。工艺流程:药物称量一溶解一滤过f质量检查一包装主要操作是溶解与过滤。溶解时要取3/4的溶剂,加入称好的药物,搅拌使其溶解。必要时要加热帮助溶解,难溶性药物还可加助溶

176、剂促进溶解。溶解了的药液要过滤,并通过滤器加溶剂至全量。3 .质量要求含量准确、澄明、稳定、色香味。.9.4.2糖浆剂1 .概念含药物或芳香物质的浓蔗糖水溶液。2 .分类1 )单糖浆是蔗糖的近饱和水溶液,浓度为85%( g/ml)或64.7%( g/g) ,在口服液体制剂中广泛使用,作矫味剂和助悬剂。2)药用糖浆3 .制备方法热溶法、冷溶法、混合法。单糖浆常用热溶法制备;药用糖浆用混合法制备,如磷酸可待因糖浆。4 .质量要求应澄明,在贮存期间不得有酸败、异臭、产生气体和其它变质现象。含糖量合格。9.4.3芳香水剂1 .概念芳香挥发性药物的饱和或近饱和的水溶液。药物多数为挥发油。2 .制法1)溶

177、解法原料药为纯挥发油或化学药物,用此法。2 )蒸播法原料药为含挥发性成分的药材,用此法。3 .质量要求应澄明,有原药物的气味,不得有异臭、沉淀和杂质。9.5溶胶剂和高分子溶液剂9.5.1 溶胶剂1 .溶胶剂的概念溶胶剂系指固体药物以l100nm大小的微粒分散在水中形成的非均相液体分散系统,又称为疏水胶体。2 .溶胶剂的性质1)微粒大小2 )光学性质丁铎尔效应。3 )动力学性质布朗运动。4 )电学性质溶胶剂中的胶粒有双电层结构,U电位。5)物理稳定性.9.5.2高分子溶液剂1 .高分子溶液剂的概念指高分子化合物溶解于溶剂中形成的均相澄明液体。2 .高分子水溶液的性质1 )渗透压有较高的渗透压,渗

178、透压的高低与浓度有关。2)粘度与分子量高分子水溶液是粘稠性流动液体,粘稠性的大小用粘度表示。粘度与化合物的分子量有关, 分子量高, 粘度高。 通过测定高分子溶液的特性粘度, 可测定其分子量。3 )电学性质高分子化和物带有电荷,可荷正电( 如琼脂)或荷负电( 如阿拉伯胶) ,也有的为二性胶体,如明胶的水溶液,随pH值不同,可带正电荷或负电荷,在等电点时,则不荷电。4 )物理稳定性高分子水溶液属热力学稳定体系,相对溶胶剂来说要稳定得多。其原因是高分子化合物含有大量亲水基团,与水形成牢固的水化膜,可防止高分子之间相互凝聚、 沉降。如果破坏了水化膜,其稳定性就被破坏:1)加入大量的电解质( 如Na2s

179、o4) ,由于电解质的强烈水化作用,水化膜破裂,高分子化合物会凝结而沉淀,这一过程称为盐析。单凝聚法制备微囊就是基于此原理的。2 )加入脱水剂( 如乙醇、丙酮) ,也会破坏水化膜。3)加入带相反电荷的高分子溶液,由于电荷中和,高分子会凝结沉淀。复凝聚法制备微囊就是基于此原理的。5 )凝胶与干胶一些高分子水溶液在一定温度和浓度时,会形成半固体状,称之为凝胶。高分子水溶液经过干燥,可形成固体状的干胶。采用溶解法。3 . 高分子溶液剂的制备高分子化合物的溶解过程是一个溶胀过程, 包括有限溶胀和无限溶胀两个阶段。 在有限溶胀阶段,要尽量加大高分子与溶剂的接触面积;在无限溶胀阶段,可控制温度来加快分散,

180、通常可以加热,如明胶和竣甲基纤维素钠的溶解,也有的高分子在冷水中溶解得更快,如甲基纤维素。9.6乳剂9.6.1 概述1 . 乳剂的概念乳剂是一种液体以微小液滴的形式分散于另一种互不相溶的液体中形成的非均相液体制剂。称小液滴为分散相( 内相,非连续相) ;另- - 种液体为分散介质( 外相,连续相) 。乳化剂是乳剂不可缺少的组分,可称为中间相。乳剂的基本组成为内相、外相与乳化剂( 或油相、水相与乳化剂) 。2 . 乳剂的分类1)按分散相质点大小分:(1)普通乳剂液滴一般为0.410um,为乳白色不透明液体。(2)亚乳剂是指液滴粒径为0.1-0.5 u m 的乳剂,如静脉注射乳剂。(3)微乳剂是指

181、液滴粒径小于0 1 um 的乳剂,为透明液体。2)按分散相与分散介质性质分:( 1)水 包 油(O/W)型( 2)油 包 水(W/O)型( 3)复合型乳剂分为O/W/O与 W/O/W二类。3)乳剂在药剂学中的应用(1)液体药剂口服、外用(2)注射剂肌肉、静脉注射(3)栓剂( 4)软膏剂(5)气雾剂9.6.2乳化剂1 . 乳化剂的基本要求1) 乳化力强能强烈地降低油、水之间的界面张力,并能在小液滴周围形成牢固的膜,以维持乳剂的稳定。2)安全毒副作用与刺激性小。3)稳定化学稳定性与生物稳定性好.2 . 常用的乳化剂1) O /W 型乳化剂硬脂酸钠、硬脂酸钾、十二烷基硫酸钠、聚山梨酯( 吐温类) 、

182、卖泽类、若泽类、泊洛沙姆、阿拉伯胶、西黄黄胶、卵磷脂等。2) W/O型乳化剂硬脂酸钙( 镁、锌) 、脂肪酸山梨坦( 司盘类) 。3 . 乳化剂的选择I )根据乳剂的类型选择主要参考乳化剂HLB值。2) 根据乳剂的给药途径选择乳剂的给药途径有外用、口服、局部注射与静脉注射,选择乳化剂时应考虑到乳剂的安全性。3)根据乳化剂的稳定性选择乳化剂对一定的pH 值有一定的耐受能力,且不与药物之间发生配伍变化。4)乳化剂的混合使用混合乳化剂有更大的适应性,混合使用可满足理想的HLB值、适当的粘性及膜的牢固性的需要。 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可混合使用( 如脂肪酸山梨坦与聚山梨酯的混合使用) ;非离子与阴离子表面活

183、性剂也可混合使用。但不能与阳离子表面活性剂混合使用。9.6.3乳剂形成的条件1 . 有油相、水相与乳化剂三个基本成分存在,且油、水两相有适当的相体积比,分散相的浓度一般在10%50%之间。2 . 做乳化功,如搅拌、研磨、强烈振摇等。3 . 乳化剂吸附在乳滴表面,形成乳化膜,降低油、水之间的界面张力,形成乳剂。9 6 4 决定乳剂类型的因素1 . 乳化剂的性质 是主要因素,乳化剂的HLB值大,可形成O/W 型乳剂。2 . 相体积比内相体积在10%50%时,乳剂较稳定;当内相容积超过74%时,乳剂就转型或被破坏。9.6.5乳剂的制备1 . 干胶法与湿胶法1)乳化剂先与油混合,再加入水乳化的方法称干

184、胶法;2)乳化剂先与水混合,再加入油乳化的方法,称湿胶法。以阿拉伯胶为乳化剂时要采用这两种方法。采用这两种方法时,均需先制初乳。初乳中油、水、胶需要一定比例,如以植物油、鱼肝油为油相时,油、水、胶的比例是:4:2:12 . 新生皂法油相中( 植物油)含硬脂酸等有机酸;水相中含氢氧化钠、氢氧化钙、三乙醇胺等碱;两相混合,保持7080, 则可生成新生皂乳化剂,不断搅拌,即形成乳剂。外用的乳剂、乳膏剂主要用此法。以钠肥皂、三乙醇胺皂为乳化剂,可制成0/W 型乳剂。以钙肥皂为乳化剂,可制成W /0型乳剂。3 . 机械法将乳化剂、油相、水相混合后,用乳化机械制成乳剂,可小量或大量制备。常用的乳化机械有乳

185、钵、组织捣碎机、乳匀机、胶体磨、超声波乳化装置等。4 . 微乳的制备微乳除含有油相、水相和乳化剂外,还含有辅助乳化剂,乳化剂与辅助乳化剂的比例在乳剂中占的比例高达12%25%采用机械法制备。5 . 复合乳剂的制备采用二步乳化法。先制一级乳,再将一级乳作为内相,选择适当的乳化剂,制成二级乳。如W/O/W型复合乳的制备,先选择亲油性乳化剂( 如吐温类)与油相和水相混合,用机械法制成W /0 型一级乳;再将一级乳与水和亲水性乳化剂( 如吐温类)混合,用乳化设备做乳化功,即可得到复合乳剂。9 .6.6乳剂中药物的加入方法药物在乳剂中应尽量分散细小、均匀。药物溶于油相者,可将其溶于油中( 溶于水相者,可

186、先将其溶于水中) ,再与另一相及乳化剂混合,制成乳剂。9 .6.7乳剂的稳定性乳剂属热力学不稳定的非均相分散体系,在制备或放置过程中,常发生以下几种变化:1 . 分层2 .絮凝3 . 转相4 . 合并或破坏5 . 影响合并和破坏的因素有:1 )乳滴的大小与均匀性2)乳化膜的牢固程度3 )温度、光照、微生物等9 . 6 . 8 乳剂的质量评价除应符合液体制剂常规要求外,还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考察乳剂的物理稳定性:1 .乳滴大小的测定应符合规定粒径的要求。可用显微镜、透射镜、库尔特计数器测定。2 .分层现象的观察3 .乳滴合并速度的测定4 .稳定常数的测定9 . 7 混悬剂9 . 7 . 1 概述1

187、. 混悬剂的概念指难溶性固体药物以微粒状态分散在分散介质中形成的非均相的液体制剂。微粒的大小一般在0 . 5 -1 0 u m之间,但小到0 . 1 u m、大到5 0 P m的微粒,都是药剂学所涉及的范围。分散介质大多为水,也可以为植物油。2 .选择混悬剂的条件1 )难溶性药物、剂量超过了溶解度而不能以溶液剂形式应用的药物;2)为了使药物产生缓释作用;3 )两种溶液混合时药物的溶解度降低而析出固体药物时;4 )为安全起见,毒剧药或剂量小的药物不应该制成混悬剂。3 .混悬剂的质量要求除制剂的常规要求( 含量合格、化学性质稳定、卫生学合格)外,混悬剂的特殊质量要求如下:1 )微粒大小符合规定要求

188、。2)微粒沉降速度慢,沉降后不应有结块现象,轻摇后应迅速均匀分散。3 )有一定的粘度。4 )外用的易涂布。9 . 7 . 2混悬剂的物理稳定性1 .微粒的沉降静置时微粒会自然沉降,沉降速度服从S t o ke s 定律,根据该定律,可采取两个措施延缓微粒的沉降速度:一是减小微粒的半径( r ) ;二是增加混悬剂的粘度( n ) ,可加入助悬剂。2 .微粒的荷电与水化 混悬剂的微粒有双电层结构,表面带电,带电多少用U电位表示。微粒荷电使微粒间有斥力,加之微粒表面水化膜的存在,利于混悬剂的稳定。3 .絮凝与反絮凝加入一定量的电解质后,可降低混悬剂的C电位。 U电位降至20 25 m V范围内,微粒

189、会形成疏松的絮状沉淀,使混悬剂不结饼,摇后易分散。发挥此种作用的电解质称絮凝剂。混悬剂浓度很高时,其流动性可能很差,如果加入适量电解质可使微粒表面带电增加、斥力增加,可改善其流动性,发挥此种作用的电解质称反絮凝剂。4 .结晶增长与转型混悬剂中药物微粒大小不会完全一致,当微粒处于微米级时,小粒子的溶解度大于大粒子的溶解度,这一规律可用Os t w a l d F r e u n d l i c h 方程式表示。所以混悬液在放置过程中, 小微粒数目减少, 大微粒数目增加, 微粒沉降速度加快, 混悬剂的稳定性降低。可加入抑止剂来阻止结晶的溶解和长大。制备混悬剂时,若使用的药物是亚稳定型结晶,则在放置

190、后可能会转变为稳定型结晶,出现微粒沉降或结块现象。5 . 微粒的润湿疏水性药物以水为分散介质时,易结团而难以均匀分散在水中,这是由于固- 液界面张力较大而引起的,可加入适量的表面活性剂,降低固- 液界面张力,增加药物与水的亲和力。发挥此作用的表面活性剂称润湿剂。6 . 混悬剂稳定剂1)助悬剂甘油、糖浆、阿拉伯胶、纤维素类、硅皂土、触变胶等。2)润湿剂 表面活性剂,HLB值在711之间,如吐温类。3)絮凝剂与反絮凝剂絮凝剂与反絮凝剂所用的电解质相同:枸椽酸盐、酒石酸盐、磷酸盐等。9.7.3混悬剂的制备1 . 分散法通常用此法。药物首先要粉碎至规定粒度,再加液研磨,1 份药物可加0.4-0.6份液

191、体,研成糊状可取得最好的分散效果。疏水性药物与水的接触角90,不能被水湿润,必须加一定量的润湿剂。2 . 凝聚法1) 物理凝聚法用物理的方法降低药物的溶解度,使其聚集并从分散介质中析出, 形成混悬剂。如醋酸可的松滴眼剂。2) 化学凝聚法用化学反应方法将两种成分生成难溶性的药物微粒而制成混悬剂。 如硫酸铁混悬液。9 .7.4混悬剂的质量评价混悬剂除液体制剂的常规质量评价外( 含量、卫生学等) ,还需考查其特殊的物理性质。1 . 粒度大小的测定可用显微镜与库尔特计数器检查。2 . 沉降容积比( F)的测定是指沉降物的容积与混悬剂的容积之比。 F 值越大, 混悬剂越稳定。沉降容积比被 中国药典200

192、0年版收载于附录的制剂通则中。3 . 絮凝度( B)的 测 定 B值越大,絮凝效果越好。3. 重新分散试验通过转动或振摇,容器底部的沉降物分散得越快,说明分散性越好。4. 流变学测定9.8其他液体药剂及液体药剂的包装与贮存9.8.1 其他液体药剂( 注意区分概念,了解使用方法和用途)1 . 合剂在临床上,除滴剂外,所有的内服液体制剂都属于合剂。合剂可以是溶液型、混悬型、乳剂型的液体制剂。单剂量包装的合剂又称口服液。2 . 洗剂指专供涂抹敷于皮肤的外用液体制剂。洗剂可分为溶液型、混悬型、乳剂型以及它们的混合型液体制剂。如复方硫磺洗剂。3 . 搽剂系指专供揉搽皮肤表面的液体制剂。以乙醇和油作分散剂

193、较多。4 . 滴耳剂、滴鼻剂、滴牙剂5 . 含漱剂指用于咽喉、口腔清洗的液体制剂。如复方硼酸钠溶液。6 . 灌肠剂指经肛门灌入直肠使用的液体制剂。按用药目的不同分为三类:1)泻下灌肠剂如生理盐水、5%软皂溶液等。2)含药灌肠剂与栓剂的作用特点相同。可发挥局部的治疗作用,如消炎、收敛等。也可通过直肠吸收发挥全身作用,如兴奋、镇静、降压、退热等。3)营养灌肠剂如5%葡萄糖溶液。7 . 灌洗剂指清洗阴道、尿道、清洗胃的液体制剂。8 . 涂剂指用纱布或棉花蘸取后涂搽皮肤或喉部粘膜的液体制剂。如复方碘涂剂。9.8.2液体制剂的包装与贮存1 . 对包装材料的要求化学性质稳定;能减少和防止外界因素的影响;坚

194、固耐用;体轻、美观、便于运输、贮存、携带、使用。2 . 对标签的要求习惯上内服液体药剂的标签为白底蓝字或黑字;外用液体药剂的标签为白底红字或黄字。3 . 贮存条件密闭贮存于阴凉、干燥处。第九章液体制剂历年考题A 型题1. Span 80( HLB=4. 3) 60%- Tween 80( HLB=15. 0) 40%混合,混合物的 HLB 值与下述数值最接近的是哪一个A. 4. 3 C. 8. 6 B. 6. 5 D. 10. 0 E. 12. 6 ( 答案 C)提示:HLB值的计算是为数不多的可以出计算题的考点之一。2 . 吐 温 60能增加尼泊金类防腐剂的溶解度,但不能增加其抑菌力,其原因

195、是A . 两者之间形成复合物 B . 前者形成胶团增溶c . 前者不改变后者的活性 D . 前者使后者分解E . 两者之间起化学作用 ( 答案B)3 . 理论上乳剂中分散相的最大体积分数近为A. 35% B. 45% C. 75%D. 65% E. 55% ( 答案 c)4 . 复乳W I/O /W 2 型,当 W 1不等于W 2时是指下述哪一项A. 一组分一级乳 B . 二组分一级乳c . 二组分二级乳 D . 三组分一级乳E . 三组分二级乳 ( 答案E)5 . 关于表面活性剂的叙述中哪一条是正确的A . 能使溶液表面张力降低的物质B . 能使溶液表面张力增加的物质C . 能使溶液表面张力

196、不改变的物质D . 能使溶液表面张力急剧下降的物质E . 能使溶液表面张力急剧上升的物质( 答案D)6 . 聚氧乙烯脱水山梨醇单油酸酯的商品名称是A . 吐温2 0 B .吐温40 c . 吐温80 D . 司盘6 0 E .司盘85( 答案C)7 . 下列物质中,对霉菌和酵母菌具有较好抑制力的是A . 对羟基苯甲酸乙酯 B . 苯 甲 酸 钠 C . 苯扎澳镀 D . 山梨酸E . 桂皮油 ( 答案D)8 . 根据Stokes定律,混悬微粒沉降速度与下列哪一个因素成正比A . 混悬微粒的半径 B . 混悬微粒的粒度c . 混悬微粒的半径平方 D . 混悬微粒的粉碎度E . 混悬微粒的直径 (

197、 答案C)提示:对Stokes定律要掌握公式的形式和各字母代表意义9 . 下列哪种物质不能作混悬剂的助悬剂作用A . 西黄蓍胶 B . 海藻酸钠C . 硬酯酸钠 D . 竣甲基纤维素钠E . 硅皂土 ( 答案C)10 . 处方:碘 5 0 g ,碘化钾100g,蒸储水适量,制成复方碘溶液1000ml。碘化钾的作用是A . 助溶作用 B . 脱色作用C . 抗氧作用 D . 增溶作用E . 补钾作用 ( 答案A)11 . 最适于作疏水性药物润湿剂HLB值是A. HLB值在5-20之间 B. HLB值在7-11之间c. HLB值在8-16之间 D. HLB值在7-13之间E. HLB值在3-8之间

198、 ( 答案B)12 . 有关表面活性剂的正确表述是A . 表面活性剂的浓度要在临界胶团浓度( cMC) 以下,才有增溶作用B . 表面活性剂用作乳化剂时,其浓度必须达到临界胶团浓度C . 非离子表面活性的HLB值越小,亲水性越大D . 表面活性剂均有很大毒性E . 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具有很强杀菌作用,故常用作杀菌和防腐剂 ( 答案E)13 . 下列质量评价方法中,哪一种方法不能用于对混悬剂的评价A . 再分散试验 B . 微粒大小的测定C . 沉降容积比的测定 D . 絮凝度的测定E . 浊度的测度 ( 答案E)14 . 不宜制成混悬剂的药物是A . 毒药或剂量小的药物 B . 难溶性药物c .

199、 需产生长效作用的药物 D . 为提高在水溶液中稳定性的药物E . 味道不适、难于吞服的口服药物 ( 答案A)15有关HLB值的错误表述是A . 表面活性剂分子中亲水和亲油基团对油或水的综合亲和力称为亲水亲油平衡值B. HLB值在8-18的表面活性剂,适合用作0 / W 型乳化剂C . 亲水性表面活性剂有较低的HI. ,B 值,亲油性表面活性剂有较高的HLB值D . 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的HLB值有加合性E . 根据经验,一般将表面活性剂的HLB值限定在0-20之间 ( 答案C)16 . 关于高分子溶液的错误表述是A . 高分子水溶液可带正电荷,也可带负电荷B . 高分子溶液是粘稠性流动液体,粘稠

200、性大小用粘度表示c . 高分子溶液加入大量电解质可使高分子化合物凝结而沉淀D . 高分子溶液形成凝胶与温度无关E . 高分子溶液加人脱水剂,可因脱水而析出沉淀 ( 答案D)17 . 能用于液体药剂防腐剂的是A . 甘露醇B . 聚乙二醇C . 山梨酸D . 阿拉伯胶E . 甲基纤维素 ( 答案c)18 . 单糖浆的含糖浓度以g /m l表示应为多少A. 70% B. 75% C. 80%D. 85% E. 90% ( 答案 D)提示:还要知道单糖浆的含糖浓度以g / g 表示应为64. 7%液体制剂历年考题B 型题1-51( 答案 AEDCB)A . 司盘20 B . 十二烷基苯磺酸钠 C .

201、 苯扎滨镀 D . 卵磷脂E . 吐温801 . 脱水山梨醇月桂酸酯2 . 聚氧乙烯脱水山梨醇单油酸酯3 . 两性离子型表面活性剂4 . 阳离子型表面性剂5 . 阴离子型表面活性剂6-10J( 答案 BECAD)A. Zeta电 位 降 低 B . 分散相与连续相存在密度差C . 微生物及光、热、空气等作用D . 乳化剂失去乳化作用E . 乳化剂类型改变6 . 分层8 . 酸败1 0 .破裂7 . 转相9 . 絮凝提示:乳剂的稳定性是本章一个常考考点,本试题基本函盖乳剂所有不稳定因素X 型题1 . 具有乳化作用的辅料A . 豆磷脂 B . 西 黄 蓍 胶 c . 乙基纤维素 D . 竣甲基淀粉

202、钠E . 脱水山梨醇脂肪酸酯 ( 答案ABE)2 . 具有防腐作用的附加剂有A . 尼 泊 金 B . 乙 醇 C . 甘露醇D . 聚 乙 二 醇 E . 苯甲酸 ( 答案ABE)3 . 疏水胶体的性质是A . 存在强烈的布朗运动B . 具有双分子层c . 具有聚沉现象D . 可以形成凝胶E . 具有Tyndall现象 ( 答案ACE)4 . 关于芳香水剂正确的表述是A . 芳香水剂系指挥发性药物的饱和或近饱和水溶液B . 浓芳香水剂系指用乙醇和水混合溶剂制成的含大量挥发油的溶液C . 芳香水剂应澄明D . 含挥发性成分的药材多用蒸储法制备E . 由于含挥发性成分,宜大量配制和久贮 ( 答案

203、ABCD) 历年所占分数 4. 511分第 10章 药物制剂的稳定性重点内容1 . 药物制剂的稳定性的概念及研究目的2 . 药物制剂降解的影响因素及解决方法次重点内容药物制剂稳定性试验方法考点摘要1 .概述1) 药物制剂的基本要求:安全、有效、质量可控。2) 药物制剂稳定性研究的意义:为了科学地进行剂型设计;提高制剂质量;保证用药安全与有效。3) 化学动力学应用于药物制剂稳定性的研究, 药物降解机理的研究; 药物降解速度的影响因素的研究; 药物制剂有效期的预测及其稳定性的评价; 防 止 ( 或延缓)药物降解的措施与方法的研究。4) 、化学动力学中反应级数的概念:可以用来阐明反应物浓度与反应速度

204、之间的关系。大多数药物的降解反应可用零级、一 级 ( 或伪一级)反应进行处理。K :为反应速度常数,单位为时间的倒数。11/2 : 为药物降解50%所需的时间( 即半衰期) 。t0. 9 :为药物降解10%所需的时间( 即有效期) 。2 . 制剂中药物的化学降解途径1)水解水解是药物降解的主要途径之一,易水解的药物主要有酯类( 包括内酯)和酰胺类( 包括内酰胺)等。1. 酯类药物: 含有酯键的药物在水溶液中或吸收水分后很易发生水解,生成相应的醇和酸。盐酸普鲁卡因、乙酰水杨酸的水解是此类药物水解反应的代表。由于酯类药物水解产生酸性物质,会使溶液的pH下降,所以某些酯类药物灭菌后pH下降,即提示我

205、们可能有水解发生。与酯类药物相同,内酯在碱性条件下很易水解开环,例如毛果芸香碱、华法林钠均有内酯结构,易发生水解反应。( 2 ). 酰胺类药物: 酰胺类药物易水解生成相应的胺与酸( 有内酰胺结构的药物,水解后易开环、失效) ,这类的药物主要有氯霉素、青霉素类、头抱菌素类、巴比妥类等.2)氧化: 氧化也是药物降解主要途径。药物在催化剂、热或光等因素的影响下,与氧形成游离基,然后产生游离基的链反应。所以对于易氧化药物要特别注意光、氧、金属离子对它们的影响。氧化作用与药物化学结构有关,酚类、烯醇类、芳胺类、毗嚏酮类、嚎嗪类药物较易氧化。1. 酚类药物: 肾上腺素、左旋多巴、吗啡、去水吗啡、水杨酸钠等

206、药物分子中都具有酚羟基,极易被氧化。如肾上腺素氧化后先生成肾上腺素红,最后变成棕红色聚合物或黑色素。左旋多巴氧化后生成有色物质,最后产物为黑色素。2. 烯醇类药物分子中含有烯醇基的药物,极易氧化,维生素C ( 抗坏血酸)是这类药物的代表。( 3) 其它类药物易发生氧化降解反应的药物还有:芳胺类( 如磺胺喀咤钠) , 1tt喋酮类( 如氨基比林、安乃近)和嘎嗪类( 如盐酸氯丙嗪、盐酸异丙嗪)等。3)其他反应1. 异构化: 异构化一般分为光学异构化和几何异构化。光学异构化又可分为外消旋化和差向异构化,如左旋肾上腺素具有生理活性,水溶注解在 pH120%。 ,若药物主要在胃和小肠吸收,宜设计成12小

207、时口服一次,若药物在大肠也有一定吸收,则可考虑24小时口服一次。( 2)峰浓度与谷浓度之比缓( 控 )释制剂稳态时的峰浓度与谷浓度之比应小于或等于普通制剂。若设计成零级释放剂型如渗透泵,其峰谷浓度比应显著小于普通制剂。1 . 缓 ( 控 )释制剂的剂量计算:参考该药物普通制剂的剂量换算,计算结果供参考。2 . 缓 ( 控 )释制剂的辅料: 缓释制剂中能够起缓释作用的辅料多为高分子化合物,包括阻滞剂、骨架材料和增黏剂。1 . 阻滞剂: 指一大类疏水性强的脂肪、蜡类材料,主要用作溶蚀性骨架材料:2 . 肠溶性包衣材料: 亦为一类包衣阻滞剂,常用的有CAP、Eudragit L S 型、HPMCP.

208、HPMCAS,3 . 骨 架 材 料 :溶蚀性骨架材料( 脂肪、蜡类) 、不溶性骨架材料( 乙基纤维素等)和亲水胶体骨架材料( MC、CMC?/FONTNa HPMC、PVP、Carbopol 等)三大类。三、 缓 ( 控)释制剂的释药原理及方法【 掌】1、 溶出原理: 根 据 Noyes-Whitney方程式,通过减小药物的溶解度,降低药物的溶出速度。( 1)制成溶解度小的盐或酯:( 2)与高分子化合物生成难溶性盐:( 3)控制粒子大小:( 4 )药物包藏于溶蚀性骨架中。2、扩 散原 理 : 药物的释放以扩散作用为主的有以下几种情况:( 1) . 水不溶性材料的包衣制剂:释药速率符合Fick

209、 s 第一扩散定律。( 2) 包衣膜中含有部分水溶性聚合物: 水不溶性包衣膜材料与水溶性聚合物混合组成膜材,经过反复调整可使这类制剂的药物释放接近零级过程。( 3)水不溶性骨架片这类制剂中药物的释放过程符合著名的Higuchi方程:Higuchi方程基于以下的假设:药物释放时保持伪稳态;溶质保持过量;1 . 理想的漏槽状态;药物颗粒比骨架小得多:扩散系数保持恒定,药物与骨架没有相互作用。Higuchi方程中除时间外,其他因素保持恒定,则药物的释放量与时间的平方根( tl/2) 成正比。利用扩散原理达到缓( 控)释作用的有:制成包衣小丸或片剂: 制成微囊: 制成不溶性骨架片: 制成亲水性凝胶骨架

210、片: 增加黏度以减小扩散速度:( 6)制成乳剂。3、 溶蚀与扩散相结合原理生物溶蚀型给药系统,药物可以从骨架中释放, 骨架本身也处于溶解过程,所以是溶蚀与扩散相结合。制备生物溶蚀型缓释制剂的另一种方法是通过化学键将药物与聚合物直接结合。 在体内, 药物通过水解或酶解从聚合物中释放出来。该系统载药量高,释药速度较易控制。溶蚀和扩散相结合的第三种方法是采用膨胀型控释骨架。4、 渗透泵原理利用渗透泵原理制成的控释制剂, 能均匀恒速地释放药物, 其释药速率不受胃肠道可变因素如蠕动、pH、胃排空时间等的影响,比骨架型缓释制剂更优越。渗透泵原理及结构: 片芯由水溶性药物、具高渗透压的渗透促进剂及其它辅料制

211、成: 水不溶性的聚合物如醋酸纤维素、乙基纤维素或乙烯- 醋酸乙烯共聚物等包衣,成为半渗透膜:然后用激光或其它适宜方法在包衣膜上开一个或一个以上细孔。胃肠液中的离子不会进入半透膜,故渗透泵片的释药速率与pH 无关,在胃中与肠中的释药速率相等。药物以零级速率释放。半透膜的厚度、 渗透性、 片芯的处方以及释药小孔的直径, 是制备渗透泵型片剂的成败关键。难溶性药物采用促渗聚合物也可制成渗透泵片。5、 离子交换作用原理【 掌】药树脂: 有机胺类药物的盐与是阳离子交换树脂的氢离子交换后( 或有机竣酸盐或磺酸盐与阴离子树脂交换后)形成复合物。 药树脂具有缓释作用。药树脂可进一步制成混悬剂、胶囊剂或片剂供口服

212、。解离型的药物适用于制备药树脂。由于离子交换树脂交换容量小, 所以剂量大的药物不适于制备药树脂。四、缓 ( 控)释制剂的处方和制备工艺五、缓 ( 控)释制剂的体内外评价方法1)体外释放度试验( 1) . 释放度试验方法可用溶出度测定第一法( 转篮法)与第二法( 桨法)的装置,第一法lOOr/min,第 二 法 50r/min,25r/min( 混悬剂) 。此外还有转瓶法、流室法等用于缓释或控释制剂的试验。( 2) . 释放试验的介质、试验安排与释放度标准 溶 出 介 质 及 pH: 常用人工胃液、人工肠液、O.lmol/L盐酸、pH6.8的磷酸盐缓冲液或pH4-8的缓冲液,个别难溶性药物可加入

213、少量十二烷基硫酸钠、异丙醇、乙醇。使用醇类溶出介质,应提供体内外相关依据。溶出介质的量一般要求不少于形成饱和溶液量的3 倍,并脱气。取样点的设计与释放标准: 缓释、控释制剂的体外释放度至少应测三个取样点,第一个取样点,通常是0.5h到 2h ,控制释放量在30%以下。这个取样点主要考察制剂有无突释效应;第二个取样点控制释放量约50%;第三个取样点控制放量在75%以上,说明释药基本完全。药物释放曲线的拟合Weibull分布函数2)体内生物利用度和生物等效性研究缓 ( 控)释制剂要求进行体内外相关性试验,只有当体内外具有相关性,才能通过体外释放曲线预测体内情况,即用体外溶出或释放试验结果作为制剂产

214、品体内生物利用度特性的指zjso体内外相关性的三种情况: 点点相关关系:体内吸收曲线可通过Wagner-Nelson法或Loo-Reegelman法求得:应用统计矩分析原理建成立体外释放的平均时间与体内平均滞留时间之间的相关1. 单点相关关系: 即一个释放时间点( 如 t50% 、t90% 等 )与一个药物动力学参数( 如AUC、Cmax或 Imax)之间的单点相关。历年考题A 型题1 . 渗透泵型片剂控释的基本原理是A . 减小溶出 B . 减慢扩散C . 片外渗透压大于片内,将片内药物压出D . 片剂膜内渗压大于片剂膜外,将药物从细孔压出E . 片剂外面包控释膜,使药物恒速释出( 答案D)

215、2 . 若药物在胃、小肠吸收,在大肠也有一定吸收,可考虑制成多少时间服一次的缓控释制剂 A. 8hC. 24hE. 36hB. 6hD. 48h ( 答案 C)提示:有关缓控释制剂处方设计的内容是本章常考考点之一。3 . 测定缓、控释制剂释放度时,至少应测定几个取样点A. 1个 B. 2 个C. 3 个 D. 4 个E. 5 个( 答案C)提示:如果是阔口服药测定体内生物利用度和生物等效性试验,采血点不少于11个。X 型题1 . 减少溶出速度为主要原理的缓释制剂的制备工艺有A . 制成溶解度小的酯和盐 B . 控制粒子大小C . 溶剂化 D . 将药物包藏于溶蚀性骨架中E . 将药物包藏于亲水

216、性胶体物质中( 答案ABDE)2 . 口服缓释制剂可采用的制备方法有A . 增大水溶性药物的粒径 B . 与高分子化合物生成难溶性盐C . 包衣 D . 微 囊 化 E . 将药物包藏于溶蚀性骨架中( 答案CDE)3 . 适合制成缓释或控释制剂的药物有A . 硝酸甘油 B . 苯妥英钠C . 地高辛 D . 茶碱E . 盐酸地尔硫卓( 答案DE)4 . 骨架型缓、控制制剂包括A . 骨架片B . 压 制 片 C . 泡腾片D . 生物粘附片E . 骨架型小丸( 答案ADE)5 . 下列哪些属缓、控释制剂A . 胃内滞留片B . 植 入 剂 C . 分散片D . 骨 架 片 E . 渗透泵片(

217、答案ABDE) 历年所占分数 0 -3 . 5 分第 13章 经皮吸收制剂一、概述1、经皮吸收制剂的概念与特点1) 概念: 将制剂应用于皮肤上,其中的药物透过角质层,进入真皮和皮下脂肪,由毛细血管和淋巴管吸收进入体循环、 产生全身治疗作用的过程称为经皮吸收或透皮吸收。 常称为透皮治疗系统( Transdermal therapeutic systems, 简称 TTS) 。2) 经皮吸收制剂具有以下优点:可避免肝脏的首过效应和胃肠道对药物的降解,以及胃肠道给药时的副作用; 可以减少给药次数:可以维持恒定的血药浓度,避免口服给药引起的峰谷理象,降低毒副作用;使用方便,可随时给药或中断给药。2、

218、TTS的基本组成( 1) 背衬层: 可防止药物流失和潮解。( 2) 药物储库: 其组成有:药物、高分子基质材料、透皮促进剂等。( 3) 控释膜: 成膜材料与致孔剂组成的微孔膜。( 4 ) 粘附层: 粘合剂等组成。( 5) 保护层: 附加的塑料保护薄膜。二、 TTS的 类 型 ( 目前在生产及临床应用的)1) 膜控释型2) 复合膜型3) 黏胶分散型4) 聚合物骨架型5) 微储库型三、 药物的经皮吸收1、药物的经皮吸收过程与途径1) . 药物的经皮吸收过程: 主要包括释放、穿透及吸收进入血液循环三个阶段。2) . 药物经皮吸收的途径:一是表皮途径, 药物透过完整表皮进入真皮和皮下脂肪组织, 被毛细

219、血管和淋巴管吸收进入体循环,这是药物经皮吸收的主要途径。二是皮肤附属器途径,药物通过皮肤附属器吸收要比表皮途径快。2、 影响药物经皮吸收的因素1)药物性质的影响1. 药物的溶解性与油/ 水分配系数( K) : 即能油溶又能水溶的药物( 即 K 值适中者)具有较高的穿透性,油溶性很大的药物可能会聚集、滞留在角质层而难被进一步吸收。2. 药物的分子量: 药物吸收速率与分子量成反比。3. 药物的熔点: 低熔点的药物容易渗透通过皮肤。4. 药物在基质中的状态影响其吸收量: 溶液态药物混悬态药物,微粉 细粒。2) 基质性质的影响:基质对药物的释放性能影响很大,药物从基质中越容易释放,则越有利于药物的经皮

220、渗透。1. 基质的特性与亲和力: 不同基质中药物的吸收速度乳剂型 动物油脂 羊毛脂植物油 燃类。水溶性基质需视其与药物的亲和力而定,亲和力越大,越难释放。2. 基质的pH: 能使药物分子型( 非解离型)增多p H ,有利于药物的经皮吸收。3. 基质对皮肤水合作用的影响: 它是影响药物穿透皮肤的主要因素。一般油脂性基质特别是煌类基质的封闭性最强,可引起较强的水合作用,故而可增加药物的透皮吸收;W / 0 型乳剂基质次之; 0 / W 型乳剂基质再次之;水溶性基质如聚乙二醇1 5 0 0 没有阻止水分蒸发的作用。3 ) .透皮吸收促进剂的影响: 透皮吸收促进剂是指那些能加速药物穿透皮肤的物质。1

221、. 二甲基亚飒及其同系物。2 . 氮酮类化合物: 月桂氮酮( A z o n e 用 量 1 % 1 0 % )的透皮促进作用很强。3 . 醇类化合物丙二醇、甘油及聚乙二醇等多元醇单独应用时,促渗效果不佳。往往与其他透皮促进剂合用。4 . 表面活性剂可增溶药物,增加皮肤的润湿性。5 . 其他透皮促进剂、尿素、挥发油和氨基酸等。4 ) .皮肤因素的影响: 皮肤的渗透性是影响药物透皮吸收的重要因素。不同部位的皮肤药物透皮吸收的情况不同。4、 T T S 的常用材料1 ) 控释膜材料: 经皮吸收制剂的控释膜分为均质膜与微孔膜。( 1 ) 均质膜的高分子材料: 乙烯- 乙酸乙烯共聚物( E V A )

222、 ,( 2 ) 控释膜中的微孔膜: 通过聚丙烯拉伸而得,也有用醋酸纤维膜的。2 ) 骨架材料。( 1 ) . 聚合物骨架材料: 聚乙烯醇( PV A ) :醒解度在8 0 % 左右的水溶性最好,在冷热水中均能溶解。( 2 ) 微孔材料: 几乎所有的合成高分子材料均可作微孔骨架材料,应用较多的是醋酸纤维素。3 ) 压敏胶: 其作用是使制剂与皮肤紧密粘贴,有时又作为药物的储库或载体材料,用以调节药物的释放速度。4 ) 其它材料( 1 ) 背衬材料: 系用于支持药库或压敏胶等的薄膜。( 2 ) 保护膜材料:常用的有聚乙烯、聚丙烯、聚碳酸酯、聚四氟乙烯等塑料薄膜。( 3 ) 药库材料: 可以用单一材料

223、,也可用多种材料配制的软膏、凝胶或溶液,如卡波姆、H P M C 、PV A 等。第 1 4 章 靶 向 制 剂一、靶向制剂的概念与分类1 、靶向制剂的概念: 亦称靶向给药系统( T a r g e t i n g d r u g d e l i v e r y s y s t e m ,T D D S) , 是通过载体使药物选择性地浓集于病变部位的给药系统。1 ) 成功的靶向制剂应具备四个要素: 定 位 : 浓 集 : 控 释 : 无毒可生物降解。2 ) 靶向制剂的特点: 可以提高药效: 降低毒性: 可以提高药品的安全性、有效性、可* 性和病人用药的顺应性。3 ) 、 按药物所到达的靶部位可

224、将靶向制剂分为三类:( 1 ) 第一类是可以到达特定靶组织或靶器官的靶向制剂。( 2 ) 第二类是可以到达特定靶细胞的靶向制剂。( 3 ) 第三类是可以到达细胞内某些特定靶点的靶向制剂。目前通常的分类方法:被动靶向制剂: 被动靶向制剂即自然靶向制剂,是进入体内的载药微粒被巨噬细胞作为外来异物所吞噬而实现靶向制剂, 药物选择性地浓集于病变部位而产生特定的体内分布特征。靶向制剂常采用液晶、液膜、脂质、类脂质、蛋白质、生物降解型高分子物质作为载体材料。. 主动靶向制剂: 一般是将微粒表面加以修饰后作为“ 导弹”性载体,将药物定向地运送到并浓集于预期的靶部位发挥药效的靶向制剂, 即微粒表面特定的配体与

225、靶细胞的受体结合。物理化学靶向制剂: 是用某些物理方法或化学方法使靶向制剂在特定部位发挥药效的靶向制剂。磁性微球制剂: 载药微粒中加入磁性材料制成。热敏感靶向制剂: 加入对温度较为敏感的载体材料制备。p H敏感靶向制剂: 使用对p H敏感的载体材料制备,使其在体内特定p H的靶区释放药物。栓塞性微球制剂: 阻断靶区的血液供应,又在靶区释放药物,从而起到栓塞和靶向化疗的双重作用。二、 被动靶向制剂1、 脂 质 体 系指将药物包封于类脂质双分子层内而形成的微型泡囊脂质体为类脂小球或液晶微囊。1) . 脂质体的组成与结构:( 1 )脂质体的组成: 是以磷脂为主要膜材并加入胆固醇等附加剂组成的板状双分

226、子层或球状双分子层。. (2)脂质体的两个重要理化性质相变温度: 由 “ 胶晶”态变为“ 液晶”态,在相变温度时,膜的流动性增加,被包裹在脂质体内的药物具有最大的释放速率。荷电性: 含酸性脂质的脂质体荷负电:含碱性脂质的脂质体荷正电:不含离子的脂质体显电中性。脂质体的表面荷与其包封率、稳定性、靶器官分布急靶细胞的作用有重要关系。(3)脂质体的特点: 靶 向 性 : 脂质体进入体内可被巨噬细胞作为异物二吞噬,浓集在肝、脾、淋巴系统等巨噬细胞丰富的织器官中,因而可作为抗癌药物的载体。 靶 向 性 : 将药物包封成脂质体后,可使药物在体内缓慢释放。 组 织 相 容性与细胞亲和性:脂质体本身是类似生物

227、膜结构的泡囊, 因而具有组织相容性。易与细胞融合,通过融合方式进入细胞内,经溶酶体消化后使药物释放于细胞内。降低药物毒性: 脂质体注射给药后,改变了药物的体内分布,主要在肝、脾、骨髓等单核- 巨噬细胞较丰富的器官浓集,这种体内分布的改变必然减少心脏、肾脏和其他正常组织细胞中的药物浓度,可明显降低其心、肾毒性。这也是脂质体用于抗癌药物的载体的主要优点之一。提高药物稳定性: 脂质体双层膜的保护可使易被胃酸、胃醐破坏的药物稳定性及口服吸收的效果。(4)制备脂质体的材料 磷脂类: 天然的卵磷脂、脑磷脂、豆磷脂以及合成磷脂。 胆 固 爵 : 胆固醇具有调节膜流动性的作用。( 5) .脂质体的制备方法:

228、注 入 法 薄 膜 分 散 法 超 声 波 分 散 法 逆 相 蒸 发 法 冷冻干燥法。( 6) 脂质体的作用机制和给药途径脂质体与细胞的相互作用: 作用过程可分为吸附、脂交换、 内吞、融合四个阶段。给药途径脂质体适用于多种给药途径: 静脉注射: 肌内与皮下注射: 口服给药:眼部给药: 肺部给药: 经皮给药: 鼻腔给药:2、 靶向乳剂1) 、 乳剂的靶向性特点: 对淋巴系统有较好的亲和性。油状或亲脂性药物制成0 /W 型乳剂静注后,药物可在肝 、脾等巨噬细胞丰富的组织器官中浓集。水溶性药物制W / 。型乳剂经口服、肌内或皮下注射后,易聚集于淋巴器官、浓集于淋巴系统。2) 、 . 药物的淋巴转运

229、特点( 1) 药物经淋巴系统转运,可避免肝脏的首过效应,提高药物的生物利用度;( 2) 如果淋巴系统存在细菌感染或癌细胞转移等病灶, 淋巴系统的定向性给药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药物经淋巴转运的可能途径如下:( 1)经血液循环向淋巴转运( 2)经消化道向淋巴转运( 3)经组织向淋巴转运3) 影响乳剂靶向性与释药特性的因素3、 微球1). 概 述 微 球 ( Microspheres) 是一种用适宜高分子材料为载体包裹或吸附药物而制成的球形或类球形微粒,一般制成混悬剂供注射或口服,粒径通常在l250um 之间。2)分类:( 1)非靶向微球: 主要目的是缓释长效,口服、皮下植入或关节腔内注射的微球一般

230、都属于以缓释长效为目的的非靶向性微球。( 2) 靶向微球: 可根据靶向原理的不同分为三类:普通注射用微球:栓塞性微球:磁性微球:普通注射用微球的载体多数应用生物降解材料,如蛋白类( 明胶、白蛋白等) 、糖 类 ( 琼脂糖、淀粉、葡萄糖、壳聚糖等) 、合成聚酯类3). 微球的特性( 1)靶向性一般微球主要为被动靶向,混悬液经静脉注射后,首先与肺毛细血管网接触,大于3 Um 的微球将被肺有效截获,小于3 Um时一般被肝、 脾中的巨噬细胞摄取,小于0.1u m 的微球有可能透过血管细胞的膜孔而离开血液循环。缓释性4) 、 微球的制备4、 纳米粒1) 、概念纳米粒包括纳米囊和纳米球,纳 米 囊 ( N

231、anocapsules)属药库膜壳型,纳米球( Nanospheres)属基质骨架型。粒径多在101000nm范围内,药物可以溶解或包裹于纳料粒中,分散在水中形成近似胶体溶液。2) 、纳米粒的特点: 具有缓释、靶向、保护药物、提高疗效和降低毒副作用的特点。3) 、制备纳米粒的材料特点:具有生理相容性、生物降解性、定向性、细胞渗透性及良好的载药能力。4) 、制备方法: 聚合法、天然高分子法、液中干燥法。5) 、体内分布与消除( 1) 体内分布: 纳米粒可经静脉注射,一般被单核- 巨噬细胞系统摄取,主要分布于肝( 60%90%) 、脾 ( 2%10%) 、肺 ( 3%10%) , 少量进入骨髓。纳

232、米粒亦可由细胞内或细胞间穿过内皮壁到达靶部位。 有些纳米粒具有在肺瘤中聚集的倾向, 因此作为抗癌药物载体是纳米粒最有价值的应用之一。消除: 给药途径不同或使用的聚合材料不同,纳米粒在体内的分布和消除也不同。被动靶向制剂名称、分类、所用材料、制备方法经皮吸收制剂和靶向制剂历年考题A 型题1 . 透皮吸收制剂中加入“ Azone” 的目的是A . 增加塑性 B . 产 生 微 孔 c . 渗透促进剂促进主药吸收 D . 抗氧剂增加主药的稳 定 性 E . 防腐抑菌剂 ( 答案C)提示:透皮吸收渗透促进剂的名称是本章常考考点之一2 . 药物透皮吸收是指A . 药物通过表皮到达深层组织B . 药物主要

233、通过毛囊和皮脂腺到达体内c . 药物通过表皮在用药部位发挥作用D . 药物通过表皮,被毛细血管和淋巴吸收进入体循环的过程E . 药物通过破损的皮肤,进入体内的过程 ( 答案D)3 . 对透皮吸收制剂的错误表述是A . 皮肤有水合作用 B . 透过皮肤吸收起局部治疗作用c . 释放药物较持续平衡 D . 透过皮肤吸收起全身治疗作用E . 根据治疗要求,可随时终止给药 ( 答案B)4 . 不作为软膏透皮吸收促进剂使用的是A . 尿素 B. Azone C . 表面活性剂 D . 二甲基亚飒 E . 三氯叔 丁 醇 ( 答案E)B 型题H-5A . 微 球 B. PH 敏感脂质体 C . 磷脂和胆固

234、醇 D . 毫 微 粒 E . 单室脂质体1 . 为提高脂质体的靶向性而加以修饰的脂质体2 .脂质体的膜材3 . 超声波分散法制备的脂质体4 .以天然或合成高分子物质为载体制成的载药微细粒子5 . 用适宜高分子材料制成的含药球状实体 ( 答案BCEDA)X 型题1 . 以下哪些物质可增加透皮吸收性A .氨基酸 B . 聚 乙 二 醇 C . 二甲基亚飒 D .薄 荷 醇 E . 尿素 ( 答案ACDE)2 . 影响透皮吸收的因素是A . 药物的分子量 B . 药物的低共熔点C . 皮肤的水合作用 D . 药 物 晶 型 E . 透皮吸 收 促 进 剂 ( 答案ACE)3 . 可用作透皮吸收促进

235、剂的有A . 液体石蜡 B . 二甲基亚飒 C . 硬 脂 酸 D . 山梨酸 E. Azone ( 答案DE)4 . 下列有关靶向给药系统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 . 药物制成毫微粒后,难以透过角膜,降低眼用药物的疗效B . 常用超声波分散法制备微球c . 药物包封于脂质体后,可在体内延缓释放,延长作用时间D . 白蛋白是制备脂质体的主要材料之一E . 药物包封于脂质体中,可 增 加 稳 定 性 ( 答案ABD)5 . 不具有靶向性的制剂是A . 静脉乳剂 B . 毫 微 粒 注 射 液 c . 混悬型注射液D . 脂 质 体 注 射 液 E. 口服芳香水齐!J( 答案CE)6 .脂质体的特点A

236、 . 具有靶向性 B . 具 有 缓 释 性 c . 具有细胞亲和性与组织相容性D . 增加药物毒性E . 降低药物稳定性 ( 答案ABC)7 . 制备脂质体的材料有A . 甘 油 脂 肪 酸 酯 B . 磷 酯 C . 纤维类素D . 胆固醇 E . 硬 酯 醇 ( 答案BD) 历年所占分数 经皮吸收制剂0-3. 5 分;靶向制剂12. 5第 15章 生物药剂学一、概述( -)生物药剂学的概念生物药剂学( Biopharmaceutics) 是研究药物及其剂型在体内的吸收、分布、 代谢与排泄过程,阐明药物的剂型因素、机体的生物因素与药效( 包括疗效、副作用和毒性)之间关系的一门药剂学分支学科

237、, 从 20世纪60年代开始已经得到了深入的发展, 为客观评价制剂的处方设计、质控方法和生产工艺以及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了科学的依据。生物药剂学中研究的剂型因素,不仅是指片剂、注射剂、软膏剂等狭义的剂型,而是广义地包括与剂型有关的各种因素,主要有:药物的某些化学性质药物的某些物理性质药物制剂的处方组成药物的剂型及用药方法药物的剂型及用药方法制剂的工艺过程生物药剂学中的生物因素包括:种族差异;性别差异;年龄差异;遗传差异;生理与病理条件的差异( 二)生物膜的结构体内具有吸收功能的主要组织为上皮组织, 它是由上皮细胞组成的, 上皮细胞膜是一种生物膜,其构造和性质决定药物吸收的难易程度。在生物膜内,蛋白

238、质与类脂质( 主要是磷脂)呈聚集状态,类脂质构成双分子层。( 三)药物通过生物膜的转运机理1. 被动扩散( passive diffusion)被动扩散的特点是:从高浓度区( 吸收部位)向低浓度区域( 血液)顺浓度梯度转运,转运速度与膜两侧的浓度差成正比。扩散过程不需要载体,也不消耗能量,故也称为单纯扩散。膜对通过的物质无特殊选择性,即无饱和现象和竞争抑制现象,一般也无部位特异性。药物大多数以这种方式吸收。被动扩散有二条途径:溶解扩散;限制扩散。2 . 主动转运( active transport)一些生命必需物质( 如 K+, Na+, I - , 单糖,氨基酸,水溶性维生素)和有机酸、碱等

239、弱电解质的离子型等。主动转运有如下特点:逆浓度梯度转运;需要消耗机体能量,能量的来源主要由细胞代谢产生的ATP提供;主动转运药物的吸收速度与载体数量有关,可出现饱和现象; 可与结构类似的物质发生竞争现象; 受代谢抑制剂的影响, 主动转运有结构特异性,如单糖、氨基酸、喀咤及某些维生素都有本身独立的主动转运特性;主动转运还有部位特异性。3 . 促进扩散( facilitated diffusion)促进扩散又称中介转运( meadiated transport) 或易化扩散,由膜的高浓度一侧向低浓度一侧扩散或转运的过程。 促进扩散具有载体转运的各种特征:有饱和现象,与被动扩散不同之处在于:促进扩散

240、不消耗能量,而且是顺浓度梯度转运,转运的速率大大超过被动扩散。4 . 胞饮作用胞饮作用是细胞摄取药物的另一种形式, 主动变形而将某些物质摄入细胞内或从细胞内释放到细胞外,称为胞饮。某些高分子物质,如蛋白质、多肽类、脂溶性维生素和重金属等,可按胞饮方式吸收。二、药物的胃肠道吸收及其影响因素( -)药物在胃肠道的吸收吸 收 ( absorption) 是指药物从给药部位进入体循环的过程。( 例如静脉注射给药)不涉及吸收过程以外,非血管内给药等都存在吸收过程。药物在胃中的吸收机制主要是被动扩散。小肠中药物的吸收以被动扩散为主。是直肠给药( 如栓剂)的良好吸收部位。大肠中药物的吸收也以被动扩散为主。(

241、 二)影响药物在胃肠道吸收的生理因素1 . 胃肠液成分与性质对吸收的影响胃液pH 变化,可使弱酸性药物在胃中吸收发生变化。药物吸收部位的pH 值对很多药物,特别是有机弱酸或弱碱类药物的吸收至关重要。大多数有机药物都是弱酸性或弱碱性物质,消化道中的不同pH或其变化,都会影响药物的解离状态,从而影响药物制剂的吸收和生物利用度。主动转运吸收的药物是在特定部位由载体或酶促系统进行的,一般不受消化道pH变化的影响。胆汁中的的胆酸盐对难溶性药物有增溶作用, 可促进吸收, 但与新霉素和卡那霉素等生成不溶性物质而影响吸收。2 . 胃排空对吸收的影响( 1)胃排空速率胃排空速率表观为一级速度过程:影响胃排空速率

242、的因素很多,与内容物的物理性状和化学组成有关。黏度低,渗透压低时,一般胃排空速率较大;稀的软体食物比稠的或固体食物的胃排空快;服用某些抗胆碱药物、抗组织胺药物、麻醉药物时,胃排空速率都可下降。胃排空的快慢, 对药物消化道中的吸收有一定影响。由于大多数药物在小肠中吸收好,胃排空加快,药物到达小肠部位时间缩短,吸收快,生物利用度提高,出现药效时间也快。少数主动吸收药物如核黄素等在十二指肠由载体转运吸收,胃排空速率快, 大量的核黄素同时到达吸收部位,吸收达到饱和,因而只有一小部分药物被吸收;若饭后服用,胃排空速率小,使吸收量增加。3 . 胃肠道蠕动对吸收的影响胃蠕动可使食物与药物充分混合, 有利于胃

243、中药物的吸收, 小肠的固有运动可促进固体制剂的进一步崩解,使之与肠液充分混合溶解,增加药物与吸收黏膜表面的接触,有利于药物的吸收。4 . 循环系统对吸收的影响循环系统的循环途径的流量的大小都对药物吸收及血药浓度产生影响。 在胃、 小肠和大肠吸收的药物都经门静脉进入肝脏。 肝脏中丰富的酶系统对经过的药物具有强烈的代谢作用, 所谓的药物“ 首过作用” ,药物的首过作用愈大,药物被代射的越多,其有效血药浓度下降也愈大,药效受到明显的影响。在胃的吸收中,血流量可影响胃的吸收速度,饮酒的同时服用苯巴比妥,其吸收量增加。药物从消化道向淋巴系统中的转运, 也是药物吸收转运的重要途径之一。 经淋巴系统吸收的药

244、物不经肝脏, 不受肝脏首过作用的影响, 因而对在肝脏中首过作用强的药物及一些抗癌药,定向淋巴系统吸收和转运有很大的临床意义。5 . 食物对吸收的影响食物通常能够减慢药物的胃排空速率,故主要在小肠吸收的药物多半会推迟吸收;当食物中含有较多脂肪时,由于能够促进胆汁分泌,增加血液循环,特别是能增加淋巴液的流速,有时对溶解度制别小的药物如灰黄霉素能增加其吸收量。( 三)影响药物在胃肠道吸收的剂型因素1 . 药物的解离度、脂溶性等理化性质对吸收的影响未解离型的有机弱酸和有机弱碱由于脂溶性较大,比脂溶性小的解离型药物易吸收,由于非解离型和解离型的比例与环境的p H 直接相关。同时、 脂溶性又与药物的油/

245、水分配系数有关。这种以油水分配系数和解离状况决定药物吸收的假说,被称为pH 分配假说。其关系可用 Henderson-Hasselbalch缓冲方程式表示:弱酸性药物在胃中主要以未解离型形式存在,吸收较好,而弱碱性药物在pH 较高的小肠中更有利用吸收。除了强碱性药物外,药物在胃中的吸收与pH 分配假说相当一致。但是在药物的主要吸收部位小肠中,药物的吸收不一定与pH 人配假说相吻合。一般情况下,小肠中的吸收比pH 分配假说预测的值要高。 其原因主要是肠黏膜具有巨大在的表面积, 另外解离型药物也能通过细胞膜上的含水微孔以及细胞旁路通道吸收。 对于两性药物, 则在等电点的pH 时吸收最好。2. 药物

246、的溶出速度对吸收的影响固体剂型如片剂、丸剂、胶囊剂等口服时,必须先经过崩解、释放、溶解后,才可能被上皮细胞膜吸收。 尤其对难溶性药物或溶出速度很慢的药物及其制剂, 药物从固体制剂中的释放溶出很慢, 其溶出过程往往成为吸收过程的限速阶段, 溶出速度的理论依据是Noyes-Whitney的扩散理论,按下列方程式表示:药物的溶出速度与S ( 即药物的表面积) 、Cs ( 即药物的溶解度)和 K ( 即溶出速率常数)成正比。 故对于溶解度小的药物制成的片剂或其他固体剂型, 各国药典常规定测定溶出速度,作为体外控制质量的方法之一。( 1) 粒子大小对药物溶出速度的影响药物粒子越小,与体液的接触面积越大,

247、药物的溶解速度就会越大。 为达到增加某些难溶性药物的溶解速度和吸收的目的, 可采用药物微粉化技术,还可采用固体分散体技术和控制结晶法制备微晶。在胃液中不稳定的药物如青霉素、红霉素等、对胃肠刺激性强的药物如味喃咤等,不宜采用微粉化技术制备制剂。(2 )多晶型对药物溶出速度的影响各种晶型往往具有不同的物理性质如密度、熔点、溶解度、溶出速率等,它们的生物活性和稳定性也有所不同.( 3 )溶剂化物对药物溶出速度的影响一般溶出速率大小顺序为:有机溶剂化物 无水物水合物。( 4 )成盐对药物溶出速度的影响 难溶性的弱酸制成钾盐或钠盐、 难溶性弱碱制成盐酸盐或其它强酸盐后,由于溶解度增加,能够在胃肠液中迅速

248、溶解,可使制剂的溶出速度增大,生物利用度提高。3 . 药物在胃肠道中的稳定性对吸收的影响某些药物由于胃肠道pH、消化道中的细菌以及消化道内皮细胞产生的酶的作用,往往会降解或失活而不能口服给药,只能采用注射或其他途径给药。4 . 药物的具体剂型、给药途径对吸收的影响剂型是药物应用的必要形式, 药物的药理作用必须通过剂型才能发挥效用。同一药物经加工制成不同的剂型后,往往可以呈现不同的效应,如药物的起效时间、作用强度、作用部位及持续时间、毒副作用等。由于剂型不同,用药部位及给药途径不同,可以影响到药物在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及排泄过程,从而影响到药理效应。静脉注射药物直接进入体循环,不存在吸收过程,

249、发挥药理作用最快,可以认为药物被机体百分之百利用。口服制剂吸收后必须通过肝脏, 其中一部分药物受到肝脏中的药物代谢酶代谢后,再进入体循环,吸收总量低于静脉注射给药;肌肉及皮下注射液药效慢于静脉注射,但比口服给药起效快,吸收量多;气雾剂可以通过肺部吸收,被吸收的药物不经肝脏直接进入体循环,可避免首过作用,栓剂、舌下片、鼻腔给药剂型等经黏膜给药制剂可经吸收部位血液循环直接进入体循环,也可绕过肝脏首过效应。一般认为在口服剂型中,药物的吸收顺序大致为:水溶液混悬液 散剂 胶囊剂 片剂 包衣片剂。三、药物的非胃肠道吸收(-)注射部位吸收注射部位周围一般有丰富的血液和淋巴循环。药物吸收路径短,影响因素少,

250、故一般注射给药吸收速度快,生物利用率比较高。如难溶性药物采用非水溶剂、药物混悬液等,注射后在局部组织形成贮库,缓慢释放。皮下与皮内注射时由于皮下组织血管少,血流速度低,药物吸收较肌肉注射慢,甚至比口服慢。需延长药物作用时间进可采用皮下注射。皮内注射吸收差。药物的理化性质能影响药物的吸收。 分子量小的药物主要通过毛细血管吸收, 分子量大的主要通过淋巴吸收,淋巴流速缓慢,吸收速度也比血液系统慢。药物从注射剂中的释放速率是药物吸收的限速因素,各种注射剂中药物的释放速率排序为:水溶液 水混悬液 油溶液0/W孚 l W /O乳剂油混悬液。(-)肺部吸收巨大的肺泡表面积、丰富的毛细血管和极小的转运距离,决

251、定了肺部给药的迅速吸收,而且吸收后的药物直接进入血液循环,不受肝脏首过效应影响。呼吸道上皮细胞为类脂膜,药物从呼吸道吸收主要为被动扩散过程。药物的脂溶性、油水分配系数和分子量大小影响药物吸收。脂溶性药物易吸收、水溶性药物吸收较慢;分子量小于1000的药物吸收快,大分子药物吸收相对较慢。气雾剂或吸入剂给药时,药物粒子大小影响药物到达的部位,大 于10 U m的粒子沉积于气管中,210 N m的粒子到达支气管与细支气管,23 u m的粒子可到达肺部,( 三 ) 鼻黏膜吸收鼻黏膜给药被认为是较理想的取代注射给药的全身给药途径。 其优点有: 鼻黏膜内的丰富血管和鼻黏膜的高度渗透性有利于全身吸收; 可避

252、开肝脏的首过作用、 消化酶的代谢和药物在胃肠液中的降解;吸收程度和速度有时可与静脉注射相当;鼻腔内给药方便易行。( 四)口腔黏膜吸收流经口腔黏膜的血液经舌静脉、面静脉和后腭静脉进入颈内静脉,可绕过肝脏的首过作用。口腔黏膜作为全身用药途径主要指颊黏膜吸收和舌下黏膜吸收。 舌下黏膜渗透能力强, 药物吸收迅速,给药方便,许多口服首过作用强或在胃肠道中易隆解的药物,舌下给药生物利用度显著提高。颊黏膜给药近年来受到重视,主要原因在于能够避免肝脏的首过效应,有利于多肽、蛋白质类药物吸收,有利于控释制剂释放。药物通过口腔黏膜吸收大多属于被动扩散,亲脂性药物由于分配系数大,膜渗透系数较高,吸收速度较快。亲水性

253、药物由于分配系数小,很难透过细胞脂质屏障,大多数弱酸和弱碱类药物的口腔黏膜吸收与其分配系数成正比,遵循pH-分配学说。( 五)阴道黏膜吸收药物通过阴道黏膜以被动扩散透过细胞膜的脂质通道为主。第 16章 药物动力学第一节概述一、药物动力学的概念药物动力学( Pharmcokinetics)是研究药物体内药量随时间变化规律的科学。药物动力学对指导新药设计,优化给药方案,改进剂型,提供高效、速 效 ( 或缓释) 、低毒( 或低副作用)的药物制剂,已经发挥了重大作用。二、血药浓度与药理作用的关系因为大多数药物的血药浓度与药理效应间呈平行关系, 所以研究血药浓度的变化规律对了解药理作用强度的变化极为重要

254、,这是药物动力学研究的中心问题。三、几个重要的基本概念( -)隔室模型药物的体内过程一般包括吸收、分布、代 谢 ( 生物转化)和排泄过程。为了定量地研究药物在上述过程中的变化情况, 用数学方法模拟药物体内过程而建立起来的数学模型, 称为药物动力学模型。药物在体内的转运可看成是药物在隔室间的转运,这种理论称为隔室模型理论。隔室的概念比较抽象,无生理学和解剖学的意义。 但隔室的划分也不是随意的,而是根据组织、器官、血液供应多数和药物分布转运速度的快慢而确定的。1 . 单隔室模型即药物进入体循环后,迅速地分布于各个组织、器官和体液中,并立即达到分布上的动态平衡,成为动力学上的所谓“ 均一”状态,因而

255、称为单隔室模型或单室模型。2 . 二隔室模型二隔室模型是把机体看成药物分布速度不同的两个单元组成的体系,一个单元称为中央室,另一个单元称为周边室。中央室是由血液和血流非常丰富的组织、器官等所组成,药物在血液与这些组织间的分布声速达到分布上的平衡; 周边室( 外室) 是由血液供应不丰富的组织、器官等组成,体内药物向这些组织的分布较慢,需要较长时间才能达到分布上的平衡。3 . 多隔室模型二隔室以上的模型叫多隔室模型, 它把机体看成药物分布速度不同的多个单元组成的体系。( 二)消除速度常数消除是指体内药物不可逆失去的过程, 它主要包括代谢和排泄。 其速度与药量之间的比便常数 K 称为表观一级消除速度

256、常数,简称消除速度常数,其单位为时间的倒数,K 值大小可衡量药物从体内消除的快与慢。药物从体内消除途径有:肝脏代谢、肾脏排泄、胆汁排泄及肺部呼吸排泄等,所以药物消除速度常数K 等于各代谢和排泄过程的速度常数之和,即:K=Kb+Ke+Kbi+Klu+.消除速度常数具有加和性,所以可根据各个途径的速度常数与K 的比值,求得各个途径消除药物的分数。( 三)生物半衰期生物半衰期( Half-life lime) 简称半衰期,即体内药量或血药浓度下降一半所需要的时间,以tl/2 表示,单位为时间。药物的生物半衰期与消除速度常数之间的关系为:因此,tI/2也是衡量药物消除速度快慢的重要参数之一。药物的生物

257、半衰期长,表示它在体内消除慢、滞留时间长。一般地说,正常人的药物半衰期基本上相似,如果药物的生物半衰期有改变,表明该个体的消除器官功能有变化。例如肾功能、肝功能低下的患者,其药物的生物半衰期会明显延长。测定药物的生物半衰期, 特别是确定多剂量给药间隔以及肝肾器官病变时给药方案调整都有较高的应用价值。根据半衰期的长短,一般可将药物分为:小时,称为极短半衰期药物;tl/2 在 14小时,称为短半衰期药物;tl/2 在 48小时,称为中等半衰期药物;tl/2 在 824小时,称为长半衰期药物;tl/224小时,称为极长半衰期药物。( 四)清除率整个机体( 或机体内某些消除器官、组织)的药物消除率,是

258、指机体( 或机体内某些消除器官、组织)在单位时间内消除掉相当于多少体积的流经血液中的药物。Cl=( -dX-dt) /C=KV从这个公式可知,机 体 ( 或消除器官)药物的清除率是消除速度常数与分布容积的乘积,所以清除率C 1这个参数综合包括了速度与容积两种要素。同时它又具有明确的生理学意义。2. 单室模型静脉注射给药一、血药浓度法进行药物动力学分析( -)药物动力学议程的建立静脉注射给药后,由于药物的体内过程只有消除,而消除过程是按一级速度过程进行的,所以药物消除速度与体内药量的一次方成正比。dX/dt=-KX将 式 16-4积分X=XOe-KtlogX=( -K/2.303) t +log

259、XO单室单剂量静脉注射给药后体内药量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式,logC=( -K/2.303) t+logC0由此可求得K 值,再 由 式 ( 16-2)求得生物半衰期( 亦称为消除半衰期)tl/2=0.693/K:二、尿药数据法进行药物动力学分析用尿药数据法求算动力学参数, 条件是大部分药物以原形药物从肾排出, 而且药物的肾排汇过程符合一级速度过程。1. 尿药排泄速度法log(dXu/dt)=(-K/2.303)t+logKeX0K 值即可从血药浓度也可以从尿药排泄数据求得。从直线的截距可求得肾排泄速度常数Ko2 . 总量减量法总量减量法又称亏量法,Xu=KeXO(l-e-Kt)/Klog(X=u

260、-Xu)=(-K/2.303)t+logXu总量减量法与尿药速度法均可用来求算动力学参数K 和 Ke。速度法的优点是集尿时间不必像总量减量法那样长,并且丢失一二份尿样也无影响,缺点是对误差因素比较敏感,实验数据波动大, 有时难以估算参数。 总量减量法正好相反, 要求得到总尿药量, 因此实验时间长,最好七个生物半衰期, 至少为五个生物半衰期, 总量减量法比尿药速度法估算的动力学参数准确。3 .单室模型静脉滴注给药一、以血药浓度法建立的药物动力学方程药物恒速静脉滴注时体内药量的变化速度为:dX/dt=K0-KXX=K0(l-e-Kt)/K单室模型恒速静脉滴注体内药量与时间的关系式,用血药浓度表示则

261、为:C=K0 (1-e-Kt) /VK二、稳态血药浓度即滴注速度等于消除速度,这时的血药浓度称稳态血药浓度或坪浓度Css=K0/VK随着滴注速度的增大,稳态血药浓度也增大,因而在临床上要获得理想的稳态血药浓度,就必须控制滴注速度,即控制给药剂量和滴注时间。从静滴开始至达稳态血药浓度所需的时间长短决定于药物消除速度K 值的大小( 或生物半衰期的长短) 。Xss=K0/K稳态时的血药浓度和体内药量皆保持恒定不变。三、达稳态血药浓度的分数t 时间体内血药浓度与稳态血药浓度之比值称为达稳态血药浓度的分数fss,即:fss=C/Cssn=-3.3231og( 1 -fss)血药浓度相当于稳态的分数, 或

262、欲达稳态血药浓度某一分数所需滴注的时间。 但不论何种药物,达稳态相同分数所需的半衰期个数n 相同。四、静滴停止后计算动力学参数( 一 ) 稳态后停滴此时的血药浓度变化就相当于快速静注后的变化,血药浓度的经时过程方程式为:logC=(-K/2.303)t+log(K0/VK)( 二 ) 稳态前停滴在静脉滴注达稳态前,停止滴注,体内血药浓度的变化与稳态后停药的变化类似,五、静脉滴注和静脉注射联合用药许多药物有效血药浓度为稳态水平, 故一般半衰期期大于1小时的药物单独静滴给药时起效可能过慢、意义不大。为了克服这一缺点,通常是先静脉注射一个较大的剂量,使血药浓度C 立即达到稳态血药浓度C s s ,然

263、后再恒速静脉滴注,维持稳态浓度。这个较大的剂量一般称为首剂量或者负荷剂量。X=KO/K静脉滴注前静脉注射负荷剂量使达稳态,则体内药量在整个过程中是恒定的。4. 单室模型血管外给药一、以血药浓度法建立的药物动力学方法单室模型血管外给药的微分方法是:dX/dt=KaXa-KXC=KaFXO ( e-Kt-e-Kat) / V( Ka-K)( 一)消除速度常数K 的求算( 二)残数法求算吸收速度常数( 三)达峰时间和最大血药浓度的求算血管外给药后,血药浓度时间曲线为一单峰曲线,在峰的左侧为吸收相( 即以吸收为主) ,其吸收速度大于消除速度;在峰的右侧为吸收后相( 亦称为消除相,即以消除为主) ,其消

264、除速度大于吸收速度。在峰顶的一瞬间,其吸收速度恰好等于消除速度。( 四)曲线下面积的求算血药浓度- 时间曲线下的面积A U C ,是药物动力学的重要参数。AUC=FXO/KV5. 多剂量给药6. 单室模型静脉注射二、达稳态后血药浓度- 时间关系式三、稳态平均血药浓度稳态平均血药浓度是多剂量给药情况下的一个非常有用的参数, 所谓平均并不是稳态最高血药 浓 度 ( C 8 )m ax与稳态最小血药浓度( C 8 )m ax的算术平均值,它是稳态时的一个剂量间隔内( 即从0-T)的血药浓度曲线下面积与剂量间隔时间i 的比值。( -)单室模型静脉注射单室模型药物静脉注射达稳态时,稳态平均血药浓度为从式

265、中还可以看出,由于V 及 K 都是所用药物的特定常数,故只能通过调整给药剂量X0和给药时间T来获得理想的稳态平均血药浓度。( 二)单室模型血管外给药根据稳态平均血药浓度的定义,单室模型血管外给药的稳态平均血药浓度为:五、首剂量与维持剂量在多剂量给药时,达稳态需要一段较长的时间,因此希望第一次给予一个较大的剂量,使血药浓度达到有效治疗浓度而后用维持剂量来维持共有效治疗浓度。2. 非线性药物动力学和统计矩法一、非线性药物动力学线性微分方程组来描述这些体内过程的规律性, 无论是具备单室或双室模型特征的药物, 当剂量改变时, 其相应的血药浓度随剂量的改变而成比例的改变, 药物的生物半衰期与剂量无关,血

266、药浓度- 时间曲线下总面积与剂量成正比等。非线性动力学是在药物浓度超过某一界限时,参与药物代谢的酶发生了饱和现象所引起的。可以用描述酶的动力学方程式即著名的米氏方程( Michaelis-Menten)来进行研究。该方程式基于物质在酶或载体参与下形成另一化学物质。 由于该过程需在某一特定酶或载体参与下进行,所以这些过程具有专属性强的特点。药物的生物转化、肾小管的分泌以及某些药物的胆汁分泌过程都有酶的参与,所以具有非线性动力学特征。3. 生物利用度和药物动力学模型判别方法一、生物利用度生物利用度( bioavailability)是指制剂中的药物进入体循环的相对数量和相对速度,即生物利用度包含药

267、物的吸收速度与吸收程度两个方面的问题。药物制剂的生物利用度是评价药物制剂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也是新药研究的一项重要内容。通常以下药物应进行生物利用度研究:用于预防、治疗严重疾病的药物,特别是治疗剂量与中毒剂量很接近的药物;剂量- 反应曲线陡峭或具不良反应的药物;溶解速度缓慢的药物;某些药物相对为不溶解,或在胃肠道中成为不溶性的药物;溶解速度受粒子大小、多晶型等影响的药物制剂;制剂中的辅料能改变主药特性的药物制剂。( 一)吸收速度可用血药浓度- 时间曲线上到达峰浓度的时间达峰时( tmax)来表示吸收速度的快慢。可用残数法求得Ka。Wagner-Nelson法 ( 待吸收的百分数对时间作图法)

268、,本法适用与单室模型,其公式为:Loo-Reigeiman法 ( 待吸收的百分数对数- 时间作图法) ,本法适用于双室模型。( -)吸收程度吸收程度的测定可用试验制剂和参比制剂的血药浓度- 时间曲线下总面积( AUC) ,1 . 绝对生物利用度( absolute bioavailability)AUCiv为静脉注射给药血药浓度- 时间曲线下面积。2 . 相对生物利用度( relative bioavailability)AUC试验为试验样品血药浓度- 时间曲线下面积,AUC参比为标准制剂血药浓度- 时间曲线下面积。AUC的求法:( 三 )生物利用度和生物等效性试验设计与原则1 . 物生样品分

269、析方法的基本要求特异性强;灵敏度高;精密度好;准确度高;标准曲线应覆盖整个待测的浓度范围,不得外推。2 . 普通制剂1) 研究对象生物利用度和生物等效性一般在人体内进行, 应选择正常、 健康的自愿受试者,其选择条件为:年龄一般为1640周岁,男性,体重为标准体重10% 。受试者应经肝、肾功能及心电图检查,试验前两周至试验期间停用一切药物,试验期间禁烟、酒及含咖啡因的饮料。受试者必须有足够的例数,要求至少1824例。2) 参比制剂研究必须有参比制剂作对照。其安全性和有效性应合格。研究时道德应考虑选择国内外已上市相同剂型的市场主导制剂作为标准参比制剂。只在国内外没有相应的制剂时,才考虑选用其他类型

270、相似的制剂为参比制剂。3)试验制剂试验制剂的安全性应符合要求,应提供溶出度、稳定性、含量或效价等数据。测试的样品应为中试放大样品。4)试验设计对于一个受试制剂,一个标准参比制剂的两制剂试验,通常采用双周期交* 随机试验设计,两个试验周期至少要间隔活性物的710个半衰期,通常为1周。一个完整的血药浓度- 时间曲线,应包括吸收相、平衡相和消除相。每个时相内应有足够的取样点, 总采样点不少于11个点, 一般吸收相及平衡相应各有23个点, 消除相内应取68个点,如缓、控释制剂,取样点应相应增加。整个采样期时间至少应为35个半衰期或采样持续到血药浓度为Cmax的 1/101/205) 服药剂量的确定在进

271、行生物利用度研究时,药物剂量一般应与临床用药一致。若因血药浓度测定方法灵敏度有限,可适当增加剂量, 但应以安全为前提,所用剂量不得超过临床最大用药剂量。受试制剂的标准参与制剂最好为等剂量。6) 研究过程 受试者禁食过夜受试制剂或标准参比制剂,用 200250ml温开水送服,24小时后进统一饮食。7)药物动力学分析主要的药物动力学参数为生物半衰期( tl/2) 、峰浓度( Cmax) 、达峰时间 ( tmax)和血药浓度- 时间曲线下面积AUC。C m ax、tmax应采用实测值,不得内推。8)生物利用度的计算生物利用度F 应用个受试者的AUC08分别计算,并求出其均值土SD。9)生物利用度与生

272、物等效性评价受试制剂的参数AUC的 95%可信限落于标准参比制剂的80%125%范围内,对 Cmax可接受范围在70%145%,而且受试制剂相对生物利用度应在80%120%范围,则可认为受试制剂与参比制剂生物等效。3. 缓 释 、控释制剂1)单剂量、双周期交* 试验2)多剂量、双周期稳态研究第十七章药物制剂的配伍变化与相互作用重点内容药物制剂的配伍变化次重点内容注射剂的配伍变化考点摘要本章为本书新增章一、物理配伍变化【 掌】1 . 析出沉淀或分层2 . 潮解、液化和结块3 . 分散状态或粒径变化二、化学的配伍变化【 掌】1 . 变色2 . 混浊和沉淀3 . 产气4 . 分解破坏、疗效下降5 .

273、 发生爆炸三、药理的配伍变化【 掌】 :指药物配伍使用后,在体内过程中相互作用影响,造成的药理作用变化.四、注射液配伍变化的主要原因【 熟】1 . 溶剂组成改变2 . pH值改变3 . 缓冲剂4 . 离子作用5 . 直接反应6 . 盐析作用7 . 配合量8 . 混合的顺序9 . 反应时间10 . 氧与二氧化碳的影响11 . 光敏感性12 . 成分的纯度生物药剂学和药物动力学历年考题A 型题1 . 大多数药物吸收的机理是A . 逆浓度关进行的消耗能量过程B . 消耗能量,不需要载体的高浓度向低浓度侧的移动过程.C . 需要载体,不消耗能量的高浓度向低浓度侧的移动过程D . 不消耗能量,不需要载体

274、的高浓度向低浓度侧的移动过程E . 有竞争转运现象的被动扩散过程( 答案D)2 . 不影响药物胃肠道吸收的因素是A . 药物的解离常数与脂溶性 B . 药物从制剂中的溶出速度C . 药物的粒度 D . 药物旋光度E . 药物的晶型( 答案D)3 . 不是药物胃肠道吸收机理的是A . 主动转运 B . 促进扩散c . 渗透作用 D . 胞饮作用 , E . 被动扩散( 答案C)4 . 下列哪项符合剂量静脉注射的药物动力学规律A . 平均稳态血药浓度是( Css) max与( css) min的算术平均值B . 达稳态时每个剂量间隔内的AUC等于单剂量给药的AUCc . 达稳态时每个剂量间隔内的A

275、UC大于单剂量给药的AUCD . 达稳态时的累积因子与剂量有关E . 平均稳态血药浓度是( css) max与( Css) m in的几何平均值( 答案B)5 . 测得利多卡因的消除速度常数为0. 3465h ,则它的生物半衰期A. 4h B. 1. 5h C. 2. Oh D. O. 693h E. Ih ( 答案。6 . 下列有关药物表观分布溶积的叙述中,叙述正确的是A . 表观分布容积大,表明药物在血浆中浓度小B . 表观分布容积表明药物在体内分布的实际容积C . 表观分布容积不可能超过体液量D . 表观分布容积的单位是“ 升 / 小 时 ”E . 表现分布容积具有生理学意义( 答案A)

276、提示:本章概念与公式众多,多不好理解,表观分布溶积的概念和计算是其中最易懂且最容易考到的。7 . 静脉注射某药,X0=60rag,若初始血药浓度为15ug / m l,其表观分布容积V 为A. 20L B. 4ml c. 30LD. 4L E. 15L ( 答案 D)8 . 下列有关生物利用度的描述正确的是A . 饭后服用维生素B2将使生物利用度降低B . 无定形药物的生物利用度大于稳定型生物利用度C . 药物微粉化后都能增加生物利用度D . 药物脂溶性越大,生物利用度越差 E . 药物水溶性越大,生物利用度越好( 答案B)9. 地高辛的半衰期为40. 8 h ,在体内每天消除剩余量百分之几A

277、. 35. 88% B. 40. 76% C. 66. 52%D. 29. 41% E. 87. 67% ( 答案 A)利用一级药物动力学进行半衰期、消除速率常数、药的保质期、稳态血药浓度等静算,是考试中为数不多的可以出计算题的考点之一。1 0 .假设药物消除符合一级动力学过程,问多少个t l / 2 药物消除99. 9%A. 4 h /2 B. 6tl /2 C. 8tl / 2 D. 10h /2 E. 1 2 2 ( 答案口)B 型题 1-5A . 药物由高浓度区域向低浓度区域扩散B . 需要能量c . 借助于载体使非脂溶性药物由高浓度区域向低浓度区域扩散D . 小于膜孔的药物分子通过膜

278、孔进入细胞膜E . 粘附于细胞膜上的某些药物随着细胞膜向内凹陷而进入细胞内I . 促进扩散2 . 胞饮作用3 . 被动扩散4 . 主动转运5 . 膜孔传运( 答案 CEABD)提示:掌握生物药剂学中各种跨膜转运的特点。生物药剂学和药物动力学历年考X 型题X 型题1 . 下述制剂中属速效制剂的是A . 异丙基肾上腺素气雾剂B . 硝苯地平控释微丸c . 肾上腺素注射剂D . 硝酸甘油舌 下 片 E . 磺胺喀咤混悬剂( 答案ACD)2 . 影响胃排空速度的因素是A . 空腹与饱腹B . 药物因素c . 食物的组成和性质D . 药物的多晶型E . 药物的油水分配系数( 答案ABC)3 . 某药肝脏首过作用较大,可选用适宜的剂型是A . 肠溶片剂B . 舌下片剂C. 口服乳剂D . 透皮给药系统E . 气雾剂( 答案BDE)4 . 下述制剂中属于速释制剂的有A . 气 雾 剂 B , 舌下片C . 经皮吸收制剂D . 鼻粘膜给药E . 静脉滴注给药( 答案ABDE)5 . 与药物吸收有关的生理因素是A . 胃肠道的PH值 B . 药物的pKac . 食物中的脂肪量D . 药物的分配系数E . 药物在胃肠道的代谢( 答案ACE) 历年所占分数 生物药剂学3 分一一6 分。药物动力学2 分一一2. 5 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