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国土资源调查与评价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571475480 上传时间:2024-08-11 格式:PPT 页数:175 大小:2.2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三章国土资源调查与评价_第1页
第1页 / 共175页
第三章国土资源调查与评价_第2页
第2页 / 共175页
第三章国土资源调查与评价_第3页
第3页 / 共175页
第三章国土资源调查与评价_第4页
第4页 / 共175页
第三章国土资源调查与评价_第5页
第5页 / 共17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三章国土资源调查与评价》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三章国土资源调查与评价(17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国土资源调查与评价 第三章第三章 国土资源调查与评价国土资源调查与评价 合理开发利用与保护国土资源,必需对国土资源进行调查与评合理开发利用与保护国土资源,必需对国土资源进行调查与评价。评价是资源开发规划、合理利用的前提,调查是评价的前提。价。评价是资源开发规划、合理利用的前提,调查是评价的前提。 3-1 国土资源调查国土资源调查 资源调查是资源开发利用的前期基础性工作,主要由各类专业人资源调查是资源开发利用的前期基础性工作,主要由各类专业人员完成。国土资源调查是根据资源开发的目的要求,运用科学的方员完成。国土资源调查是根据资源开发的目的要求,运用科学的方法和手段,有目的、有步骤地整理、分析、总

2、结各类资源的数量、法和手段,有目的、有步骤地整理、分析、总结各类资源的数量、质量、空间分布状况以及发生规律和相互关系,查明可供利用的资质量、空间分布状况以及发生规律和相互关系,查明可供利用的资源,为资源科学评价、规划以及合理开发利用与保护等的科学决策源,为资源科学评价、规划以及合理开发利用与保护等的科学决策提供依据。提供依据。 一、概述一、概述 u国土资源调查是国家的战略任务。国土资源调查要为国家进行宏国土资源调查是国家的战略任务。国土资源调查要为国家进行宏观调控提供基础性资料,为政府履行国土资源管理的职能服务,为观调控提供基础性资料,为政府履行国土资源管理的职能服务,为社会公民提供公益性国土

3、资源信息,如:自社会公民提供公益性国土资源信息,如:自2000年开始,国土资源年开始,国土资源部每年公布的部每年公布的国土资源公报国土资源公报。u 国土资源调查的任务是通过对各类资源的野外勘察,查明全国国土资源调查的任务是通过对各类资源的野外勘察,查明全国及各区域的资源种类、数量、质量及分布,认识其发生、演化及时及各区域的资源种类、数量、质量及分布,认识其发生、演化及时空分布规律和资源要素与环境要素的关系。空分布规律和资源要素与环境要素的关系。u 根据国土资源的分类,在我国领土和管辖海域范围内可分为土根据国土资源的分类,在我国领土和管辖海域范围内可分为土地、矿产、水、海洋、气候、生物、旅游等七

4、类基础性调查,同时地、矿产、水、海洋、气候、生物、旅游等七类基础性调查,同时针对整个国土资源的统筹规划,又可公益性、基础性、战略性的综针对整个国土资源的统筹规划,又可公益性、基础性、战略性的综合调查。合调查。国土资源调查与评价 3-1 国土资源调查国土资源调查二、调查的内容与方法二、调查的内容与方法 (一一)调查的内容调查的内容 u国土资源调查主要是系统地查清调查区域内资源的类型、数量、国土资源调查主要是系统地查清调查区域内资源的类型、数量、质量、性质、特点、潜力以及有关的自然、社会、经济环境条件等质量、性质、特点、潜力以及有关的自然、社会、经济环境条件等的基本情况。的基本情况。u 由于各类国

5、土资源的特性各异,调查的目的不同,因而各类资由于各类国土资源的特性各异,调查的目的不同,因而各类资源调查的内容也不一样。源调查的内容也不一样。 1 1、土地资源调查、土地资源调查(1)土地资源构成要素调查)土地资源构成要素调查 是进行土地资源调查时,首先要调查的内容,具体内容是:土地各构成要素以及它们是进行土地资源调查时,首先要调查的内容,具体内容是:土地各构成要素以及它们(如气候、地学要素等)之间的相互关系。(如气候、地学要素等)之间的相互关系。(2)综合土地资源调查)综合土地资源调查是指对一个地区进行综合性的土地资源调查,在调查的基础上,进行有关专业的系列研究,是指对一个地区进行综合性的土

6、地资源调查,在调查的基础上,进行有关专业的系列研究,以全面了解该地区的土地资源状况。根据调查的特点又可分成三类:以全面了解该地区的土地资源状况。根据调查的特点又可分成三类:A、基础性的综合性土地资源调查:适用于资料比较少的地区,查清该地区资源的类型、基础性的综合性土地资源调查:适用于资料比较少的地区,查清该地区资源的类型、质量、分布及其开发前景等宏观规律。质量、分布及其开发前景等宏观规律。B、单一性土地资源调查:主要是对某一类土地资源进行综合的全面了解,调查该类资源、单一性土地资源调查:主要是对某一类土地资源进行综合的全面了解,调查该类资源的外部生境条件,研究资源本身的一些性状、结构等,为该类

7、土地资源的利用与开发提供的外部生境条件,研究资源本身的一些性状、结构等,为该类土地资源的利用与开发提供系统依据。系统依据。C、一定开发目的的区域土地资源综合调查:它适用于一个地区为一定开发目的而进行的、一定开发目的的区域土地资源综合调查:它适用于一个地区为一定开发目的而进行的多学科综合调查。多学科综合调查。(3)土地利用现状调查)土地利用现状调查是一种比较单一性的土地资源调查,主要是查情各种利用方式的土地数量、质量、分布状是一种比较单一性的土地资源调查,主要是查情各种利用方式的土地数量、质量、分布状况及相关面积,为国家和地区的土地利用、规划、开发、管理等服务。况及相关面积,为国家和地区的土地利

8、用、规划、开发、管理等服务。 3-1 国土资源调查国土资源调查国土资源调查与评价二、调查的内容与方法二、调查的内容与方法(一一)调查的内容调查的内容 2、矿产资源调查、矿产资源调查(1)要掌握全国或区域的矿产资源种类、矿床类型、分布、地域)要掌握全国或区域的矿产资源种类、矿床类型、分布、地域组合特征,矿产资源探明储量及其前景、人均拥有量,矿产资源质组合特征,矿产资源探明储量及其前景、人均拥有量,矿产资源质量、潜力、矿床开采条件及主要矿种勘查,注意矿产资源开发利用量、潜力、矿床开采条件及主要矿种勘查,注意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及存在问题。现状及存在问题。(2)矿产资源潜力调查要加强新地区、新类型矿

9、产调查,加大中)矿产资源潜力调查要加强新地区、新类型矿产调查,加大中西部矿产资源勘查力度。西部矿产资源勘查力度。(3)加强主攻矿种调查,主攻矿种为石油、天然气、煤层气、铜、)加强主攻矿种调查,主攻矿种为石油、天然气、煤层气、铜、金、银、优质锰、地下水等,兼顾钾盐、铬、钴、锡、富铅锌、重金、银、优质锰、地下水等,兼顾钾盐、铬、钴、锡、富铅锌、重要非金属矿产等紧缺矿种。要非金属矿产等紧缺矿种。(4)开展重要成矿区、成矿条件、成矿规律的调查,海上油气资)开展重要成矿区、成矿条件、成矿规律的调查,海上油气资源战略调查,主要产煤区的煤层气资源调查,重要城市及地区的高源战略调查,主要产煤区的煤层气资源调查

10、,重要城市及地区的高温地热资源调查,进一步加大我国管辖海域矿产资源调查力度。温地热资源调查,进一步加大我国管辖海域矿产资源调查力度。 3-1 国土资源调查国土资源调查国土资源调查与评价二、调查的内容与方法二、调查的内容与方法(一一)调查的内容调查的内容3、水资源调查、水资源调查u(1)地表水资源地表水资源:调查地表水调查地表水(包括河流、湖泊、沼泽和冰川包括河流、湖泊、沼泽和冰川)的降雨的降雨量、水位、流径流量、水质、蒸发、季节性变化及其化学组成;了量、水位、流径流量、水质、蒸发、季节性变化及其化学组成;了解大的河流、湖泊、水库的面积大深度、水位、流量及季节性变化解大的河流、湖泊、水库的面积大

11、深度、水位、流量及季节性变化规律,以及其与地下水相互补给状况、农业灌溉和排水能力等。规律,以及其与地下水相互补给状况、农业灌溉和排水能力等。u(2)地下水资源地下水资源:地下水资源量、埋深、流向、矿化度、化学类型地下水资源量、埋深、流向、矿化度、化学类型以及地下水水文地质条件等。以及地下水水文地质条件等。u(3)污水资源污水资源:地下水及地表水的污染类型、污水量、污染程度等。地下水及地表水的污染类型、污水量、污染程度等。u(4)水资源量)水资源量:全国及各区域各种水资源的总量、人均占有量、全国及各区域各种水资源的总量、人均占有量、目前的利用率和潜在的开采量、水资源的质量、地下水开发利用程目前的

12、利用率和潜在的开采量、水资源的质量、地下水开发利用程度及其存在的问题等。度及其存在的问题等。u(5)水利措施水利措施:水库数量、容量、引水、提水和排水工程规模,灌水库数量、容量、引水、提水和排水工程规模,灌排系统的完善程度和渗漏状况等。排系统的完善程度和渗漏状况等。 3-1 国土资源调查国土资源调查国土资源调查与评价二、调查的内容与方法二、调查的内容与方法(一一)调查的内容调查的内容4、生物资源调查、生物资源调查 u生物资源是人类生活消费品和工业原料的重要来源,也是生态系生物资源是人类生活消费品和工业原料的重要来源,也是生态系统的核心,要调查研究生物资源的种类、分布状况、生物群落的概统的核心,

13、要调查研究生物资源的种类、分布状况、生物群落的概貌及生物多样性等。貌及生物多样性等。 u(1)森林植被的种类、数量、质量、分布面积、林龄结构、地域组合等特点。森林植被的种类、数量、质量、分布面积、林龄结构、地域组合等特点。 u(2)草场资源的分类、分布、生境条件、植被条件,草场资源的数草场资源的分类、分布、生境条件、植被条件,草场资源的数量、质量、草地载畜能力,草场资源利用状况和存在问题等。量、质量、草地载畜能力,草场资源利用状况和存在问题等。 u(3)渔业资源主要包括海洋鱼类和淡水鱼类的种类、分布、数量、渔业资源主要包括海洋鱼类和淡水鱼类的种类、分布、数量、品质,水环境及鱼群的洄游规律及其开

14、发利用与保护的现状和存在品质,水环境及鱼群的洄游规律及其开发利用与保护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的问题。 u(4)野生动物资源的种类、分布环境、特产种类的多样性和不同动野生动物资源的种类、分布环境、特产种类的多样性和不同动物区系的地方性差异等。物区系的地方性差异等。 3-1 国土资源调查国土资源调查国土资源调查与评价国土资源调查与评价二、调查的内容与方法二、调查的内容与方法(一一)调查的内容调查的内容5 5、海洋资源调查、海洋资源调查 u (1)掌握中国海名、海区位置、面积、水深、大陆岸线、滩涂面积、掌握中国海名、海区位置、面积、水深、大陆岸线、滩涂面积、年输沙量、港口等信息。年输沙量、港口等信息。

15、u (2)海洋生物资源调查:海洋生物资源种类、分布、蕴藏量、年海洋生物资源调查:海洋生物资源种类、分布、蕴藏量、年可捕捞量、属性等。可捕捞量、属性等。u (3)油气资源调查;油气资源类型,油气盆地的分布、沉积面积、油气资源调查;油气资源类型,油气盆地的分布、沉积面积、沉积厚度、构成,气资源储量沉积厚度、构成,气资源储量(包括探明储量包括探明储量)及其勘探开发现状。及其勘探开发现状。u (4)港口资源调查:港口类型、港址、深水岸段长、港口年货物港口资源调查:港口类型、港址、深水岸段长、港口年货物吞吐量、泊位、泊位线总长等。吞吐量、泊位、泊位线总长等。 u (5)滩涂资源:滩徐总面积、分布范围,海

16、涂面积、分布、构成等。滩涂资源:滩徐总面积、分布范围,海涂面积、分布、构成等。u (6)海洋矿产资源:调查其类型、分布、储量、开发利用程度等。海洋矿产资源:调查其类型、分布、储量、开发利用程度等。u (7)海水资源:海水资源总水量、构成、海盐产量、海水淡化现海水资源:海水资源总水量、构成、海盐产量、海水淡化现状等。状等。u (8)海洋能源:海洋能源类型海洋能源:海洋能源类型(包括潮汐能、波浪能、海流能、温包括潮汐能、波浪能、海流能、温差能和盐差能能源差能和盐差能能源)分布、总蕴藏量、技术允许利用功率、开发利用分布、总蕴藏量、技术允许利用功率、开发利用条件等。条件等。 3-1 国土资源调查国土资

17、源调查国土资源调查与评价国土资源调查与评价二、调查的内容与方法二、调查的内容与方法(一一)调查的内容调查的内容6 6、气候资源调查、气候资源调查 u(1)水分资源:全国或各调查区域的降水量、水分盈亏量、空气湿水分资源:全国或各调查区域的降水量、水分盈亏量、空气湿度、土壤水分以及年际变化、季节分配、时空分布规律等。度、土壤水分以及年际变化、季节分配、时空分布规律等。u (2)热量资源:气温热量资源:气温(平均气温、最高温、最低温平均气温、最高温、最低温)、积温、生长期、积温、生长期、无霜期、温度及热量分布规律、区域差异等。无霜期、温度及热量分布规律、区域差异等。u (3)光照资源:包括全国及各调

18、查区域的光质、光照量光照资源:包括全国及各调查区域的光质、光照量(太阳总辐太阳总辐射量射量)、日照时数及其变化等。、日照时数及其变化等。u (4)风能资源:调查风能能量、能量密度、时空分布等。风能资源:调查风能能量、能量密度、时空分布等。u (5)水热光资源组合类型、类型分区、生产力指数、综合开发利水热光资源组合类型、类型分区、生产力指数、综合开发利用等。用等。 3-1 国土资源调查国土资源调查国土资源调查与评价国土资源调查与评价二、调查的内容与方法二、调查的内容与方法(一一)调查的内容调查的内容(1)自然旅游资源)自然旅游资源 7 7、旅游资源调查、旅游资源调查 u地质旅游资源:地质构造、地

19、质剖面、化石、岩石、熔岩、岩溶、丹霞、风化、冰川、黄土造型、风沙造型、河谷、海岸岩礁、海蚀海积、地震及火山遗迹等景观。u地貌旅游资源:山岳、丘陵、平原、盆地、高原、草原、峡谷、沙漠、岛屿、水域、等具有特点或代表性的景观。u水体旅游资源:湖泊、溪潭、江河、瀑布、海洋、海岸、潮汐、滩涂、泉源、现代冰川等景观。u生物旅游资源:野生动植物种和植被森林、特异的植物群落;珍稀动植物种、古树名木、观赏类动物、花卉、绿地等呆观。u气象气候旅游资源:日、月、星辰、云、雨、雾、雪、霜、日出日落等要素。 (2)人文旅游资源人文旅游资源 u文物古迹旅游资源:古文化遗址、历史遗址和古代文化设施及文物古迹旅游资源:古文化

20、遗址、历史遗址和古代文化设施及其他古代经济、文化、科学、军事活动遗物和纪念物。其他古代经济、文化、科学、军事活动遗物和纪念物。u革命纪念地旅游资源:现代革命家和人民群众从事革命活动的革命纪念地旅游资源:现代革命家和人民群众从事革命活动的纪念地、战场遗址等。纪念地、战场遗址等。u民族民俗旅游资源:地区特殊风俗习惯、民族风俗、特殊的生民族民俗旅游资源:地区特殊风俗习惯、民族风俗、特殊的生产、贸易、文化、艺术体育和节庆活动、壁画、雕刻艺术等。产、贸易、文化、艺术体育和节庆活动、壁画、雕刻艺术等。u现代经济、技术、文化、艺术、科学活动场所等形成的旅游景现代经济、技术、文化、艺术、科学活动场所等形成的旅

21、游景观。观。 (3)环境质量环境质量 u地质地理背景:地震、断层、火山爆发、滑坡、崩榻、泥石流、水土流失的历史状况发展趋势。u气象气候:气候条件、特征、气温、湿度、降水、风向、风速、无霜区情况及其变化规律,台风、龙卷风、海啸、洪水、冰冻等自然灾害发生的频率。u水文:水系流域或海域特征、水位、水温、水量、河流泥沙、凌汛、潮汐情况及其发量变化。u大气、水体质量:大气、水体分布,各种有害物质的本底值及大气、水体质量:大气、水体分布,各种有害物质的本底值及其变化规律,污染源的和分桥。其变化规律,污染源的和分桥。u土壤、植被类型及其分布:植被、森林覆盖串及树种、猛兽与土壤、植被类型及其分布:植被、森林覆

22、盖串及树种、猛兽与有害生物情况及分布,和野生物保护情况。有害生物情况及分布,和野生物保护情况。u其他自然和人为灾害,地方流行病的情况等其他自然和人为灾害,地方流行病的情况等(4)旅游活动条件旅游活动条件 u旅游交通旅游交通:旅游区对外水、陆、空交通条件和设施,临近旅游区的居民点、城镇的距离和交通条件,旅游区内各景点的交通联系的条件和设施情况。u生活服务设施生活服务设施:食宿服务、购物、医疗卫生等设施槽况和服务质量。u公用设施公用设施:水、电供应、污水处理、环卫、通讯邮电和安全等设施情况。u社会、经济、文化情况社会、经济、文化情况:周边地区经济、文化发展现状及规划目标、生活物资供应条件、旅游商品

23、供应、学校及文化艺术团体等情况。u旅游活动内容旅游活动内容:休闲、度假、观光游览、体育探险、文化艺术、科学考察等旅游内容,导游、介绍、游览休息的条件及服务水平。u旅游区内旅游资源分布情况旅游区内旅游资源分布情况和组成游览路线的条件,以及其他有关游览活动的条 (5)旅游业发展现状和发展条件旅游业发展现状和发展条件 u现状现状:已经形成的旅游活动范围和可能确定为旅游区的范围;为维持景观特色,自然环境质量和便于管理的连续、完整地域面积的大小。u发展发展:可能开辟的旅游活动面积以及旅游开发区内自然环境保留地面积可占的比例。(6)客源及市场调查分析客源及市场调查分析u进行问卷调查,分析现有以及潜在的客源

24、状况。u对邻近资源及区域间资源的相互联系进行调查分析。调查分析邻近资源与区域内的资源相互联系。3-1 国土资源调查国土资源调查国土资源调查与评价国土资源调查与评价二、调查的内容与方法二、调查的内容与方法(一一)调查的内容调查的内容8、国土资源综合调查、国土资源综合调查 u国土资源综合调查是针对全国或一定区域而开展的综合资源调查。国土资源综合调查是针对全国或一定区域而开展的综合资源调查。从地表到地下、从陆地到海洋的综合调查,从整体上把握土地资源、从地表到地下、从陆地到海洋的综合调查,从整体上把握土地资源、矿产资源、海洋资源、生物资源、资源等多种资源所构成的国土资矿产资源、海洋资源、生物资源、资源

25、等多种资源所构成的国土资源系统。在资源调查的基础上,还要进行国土资源信息和国土测绘;源系统。在资源调查的基础上,还要进行国土资源信息和国土测绘;通过网络向社会提供基础地质、土地资源、矿产资源、环境和灾害通过网络向社会提供基础地质、土地资源、矿产资源、环境和灾害等公益性息服务。要完成全国等公益性息服务。要完成全国1:25万影像数据库建设,七大江河万影像数据库建设,七大江河流域重点防范区流域重点防范区1:1万影像与高程模型数据库建设,以万影像与高程模型数据库建设,以“数字国土数字国土”的形式为国家和社会提供各类资源数据和信息,为国家制定国土的形式为国家和社会提供各类资源数据和信息,为国家制定国土资

26、源规划和资源合理利用以及生态环境保护政策等提供依据。资源规划和资源合理利用以及生态环境保护政策等提供依据。 3-1 国土资源调查国土资源调查国土资源调查与评价国土资源调查与评价二、调查的内容与方法二、调查的内容与方法(二二)调查的基本方法与技术调查的基本方法与技术 u资源调查方法的选择和技术的运用直接关系到资源调查结果的可资源调查方法的选择和技术的运用直接关系到资源调查结果的可信度,因此必须选择科学的方法。传统的资源调查包括多种形式,信度,因此必须选择科学的方法。传统的资源调查包括多种形式,如实地考察、访问、收集资料、建立实验站点遥感调查等。但随着如实地考察、访问、收集资料、建立实验站点遥感调

27、查等。但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资源调查技术在基本理论、技术水平、技术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资源调查技术在基本理论、技术水平、技术装备、工艺操作、规范标准等方面都有较快发展,并在实践中得到装备、工艺操作、规范标准等方面都有较快发展,并在实践中得到推广应用。如通讯卫星、全球定位系统、遥感等技术已逐渐运用于推广应用。如通讯卫星、全球定位系统、遥感等技术已逐渐运用于资源调查中,加上各种不同专业的高精度观测仪器探测器、分析仪资源调查中,加上各种不同专业的高精度观测仪器探测器、分析仪器等现代化的仪器设备,便进一步提高了调查的工作效率,有利于器等现代化的仪器设备,便进一步提高了调查的工作效率,有利于解决更为

28、复杂的问题。解决更为复杂的问题。u 资源调查多采用以资源调查多采用以现场考察现场考察为主的多种方法与技术相结合的综为主的多种方法与技术相结合的综合考察方式。合考察方式。 3-1 国土资源调查国土资源调查国土资源调查与评价国土资源调查与评价二、调查的内容与方法二、调查的内容与方法(二二)调查的基本方法与技术调查的基本方法与技术 (1)室内分析与野外考察相结合的调查室内分析与野外考察相结合的调查 u可采用收集资料、访问、现场调查等多种方式进行。(2)在定性考察的基础上,利用高新技术辅助调查在定性考察的基础上,利用高新技术辅助调查 u现代高新技术辅助调查已成为资源调查不可缺少的手段。目前,国外地质调

29、查工作普遍采用通讯卫星(CS)、全球定位系统(GPS)、地理信息系统(GIS)、遥感(RS)、地质三维分析可视化(VS)等高新技术,以及各种大型观测仪器、航天航空器等仪器设备的运用,实现了对国土资源更深层次和更广范围的调查和研究。 u遥感遥测技术遥感遥测技术,大大提高了调查研究的速度和质量。遥感技术的广泛应用使区域资源综合考察发生了质的变化。采用遥感技术调查方式,解译图像中资源信息,不仅能对资源的类型定性,而且能成为资源的定量标志;不仅可提供面上的资料,补充路线调查和定点观测的不足,而且还可以获得地面实地调查无法取得的资料和信息。以地球资源卫星(陆地卫星)为标志的空间遥感技术,为人类认识地球、

30、调查资源和监测环境及时不断地提供了基本图件和科学数据,特别是卫星照片的广泛使用,缩短了区域资源调查或普查的周期,工作效率成倍提高。 u计算机科学和空间技术相结合计算机科学和空间技术相结合,使资源数据库和资源信息系统成为现代资源调查研究的主要技术手段,在资源数据库建立的基础上发展成资源信息系统是必然的趋势。运用计算机辅助野外空间属性数据采集技术及其数据传输和数据处理、全星定位系统应用技术和其他现代测绘技术进行实地调查,不仅可以提高工作效率,而且可以提高调查的精度。计算机的广泛应用为资源调查的模式化、定量化、全球化和战略化研究提供了便利的技术手段,为复杂的资源系统研究及需求预测分析提供了更多的方便

31、。 3-1 国土资源调查国土资源调查国土资源调查与评价国土资源调查与评价二、调查的内容与方法二、调查的内容与方法(三三)国土资源调查的一般工作程序国土资源调查的一般工作程序 u资源调查是一项技术性较强的工作,无论采取哪种方式,进行哪方面调查,都必须有严格的工作程序,这样才能提高工作效率和调查质量。工作程序可分为三个阶段:室内准备阶段、现场调查阶段、内业处理阶段。 1、室内准备阶段、室内准备阶段u(1)组织准备)组织准备:资源调查是综合性很强的科学工作,它涉及到多门学科,所以要求调查人员要具备多学科的知识和科学素质。为保证调查质量,首先要建立一文专业队伍,从组织上予以保障。队伍要进行技术培训和专

32、业协调,让队员掌握资源调查的一般工作程序和方法以及相关学科的知识,以确保工作的顺利进行。 u(2)资料准备)资料准备:资料准备的主要任务是收集、整理、分析所需调查地区的各种专业图件与数字、文字资料、工作底图(包括地形图、遥感图件等)。具体包括调查区自然、社会和经济环境等方面的文献资料。工作底图的收集以作为专业调查的基础图件,其中准备调查区大比例尺的地形图是非常必要的,作为野外调查时的填图底图;遥感影像资料收集与整理(包括航空照片和卫星影像与磁带)。 u(3)制定工作计划)制定工作计划:根据调查的任务、目的和调查的技术规程,首先进行总的调查方案设计,主要包括调查的目的要求、调查内容、项目、调查工

33、作期限、调查资料的收集方式和方法,调查资料整理分析的方法、质量要求以及提交调查结果的形式与图表等。确定具体工作方法、进度、质量、要求、费用预算等。通过工作计划层层落实,以保证调查工作的圆满完成。 3-1 国土资源调查国土资源调查国土资源调查与评价国土资源调查与评价二、调查的内容与方法二、调查的内容与方法(三三)国土资源调查的一般工作程序国土资源调查的一般工作程序 2、现场调查阶段、现场调查阶段 u首先,要进行路线勘察,对调查区进行全面普查,了解调查区概首先,要进行路线勘察,对调查区进行全面普查,了解调查区概貌,为防止遗漏,尽量利用有关部门现有资料和请教熟悉当地情况貌,为防止遗漏,尽量利用有关部

34、门现有资料和请教熟悉当地情况的人员。的人员。u 然后,借助图表、航卫片报告和较大比例尺的地形图以及先进然后,借助图表、航卫片报告和较大比例尺的地形图以及先进的仪器设备对调查区行系统、全面的调查。应用的仪器设备对调查区行系统、全面的调查。应用RS、GPS技术和技术和实地调查相结合,构成多元立体资源调数据获取方式,井将收集资实地调查相结合,构成多元立体资源调数据获取方式,井将收集资料结果标绘在一定比例尺的地形图上,确定其分布状况和规模等。料结果标绘在一定比例尺的地形图上,确定其分布状况和规模等。需要详细勘查的则在概查和系统调查基础上进行,根据调查目的与需要详细勘查的则在概查和系统调查基础上进行,根

35、据调查目的与要求进行重点调查。各类资源调查要符合要求进行重点调查。各类资源调查要符合行业调查规程行业调查规程的要求,以的要求,以保证资源调查的精度。保证资源调查的精度。3-1 国土资源调查国土资源调查国土资源调查与评价国土资源调查与评价二、调查的内容与方法二、调查的内容与方法(三三)国土资源调查的一般工作程序国土资源调查的一般工作程序 3、内业处理阶段、内业处理阶段 (1)资料整理:u首先对资料进行鉴别、核对和修正,审查资料的适用性与准确性,删除错误的资料,并补充、修正资料,使其达到完整、准确、客观。(2)应用计算机技术)应用计算机技术:u对资料进行编码与分类、分析处理,编绘图件。 (3)编写

36、调查报告)编写调查报告u调查报告一般包括以下几项内容:调查区域的自然地理特征及社会经济概况。调查目的、对象、内容、方式与方法等。阐明全部有关数据,包括问题提出、论证过程、结论引出、分析研究方法等。各类资源的数据、质量与分布(附图)。论证的总结和资源开发利用建议。3-2 国土资源评价国土资源评价 国土资源调查与评价国土资源调查与评价u为了合理地开发利用国土资源,有效地治理保护生态环为了合理地开发利用国土资源,有效地治理保护生态环境,必须对国土资源进行评价。国土资源评价实质上是从境,必须对国土资源进行评价。国土资源评价实质上是从人类利用的角度对国土资源进行鉴定和分等定级。通常是人类利用的角度对国土

37、资源进行鉴定和分等定级。通常是从质和量两方面来衡量。评价目的不同,评价内容和方法从质和量两方面来衡量。评价目的不同,评价内容和方法也就不同。根据评价的目的,国土资源评价一般可分为单也就不同。根据评价的目的,国土资源评价一般可分为单项评价和综合评价类。项评价和综合评价类。 3-2 国土资源评价国土资源评价 国土资源调查与评价国土资源调查与评价一、国土资源评价概述一、国土资源评价概述 (一)评价的目的(一)评价的目的 u国土资源评价是为国土资源区域开发与整治的战略决策服务的,是国土规划必不可少的前期工作,对于国土规划的质量有着深刻的影响。u因此,高度重视国土资源评价,并花费巨大精力从事这项工作是十

38、分必要的。 u在国土资源评价中,必须防止以下四种倾向:u1、泛泛评价;u2、只摆不评;u3、单一目的的评价;u4、从局部利益出发开展评价。u以上四种倾向,即损害国土资源评价的科学性,又影响评价报告的实用性。为了评价报告的质量,要求参评人员必须提高认识,明确评价的指导思想。 3-2 国土资源评价国土资源评价 国土资源调查与评价国土资源调查与评价一、国土资源评价概述一、国土资源评价概述(二二)评价的基本原则评价的基本原则 1、全面分析与综合评价、优势突出评价相结合、全面分析与综合评价、优势突出评价相结合 u国土资源各要素在自然界中都是相互联系的,所以在资源评价中必须面向整个地区自然整体。进行综合评

39、价时,要从各个要素的评价入手,把单要素评价作为整体评价的各个环节,然后进行全面分析,综合评价。u 在分析评价中,要对整个地域起决定性影响的主导因素(优势资源)加以重点评价。 3-2 国土资源评价国土资源评价 国土资源调查与评价国土资源调查与评价一、国土资源评价概述一、国土资源评价概述(二二)评价的基本原则评价的基本原则2、区内协调与区际联系评价相结合、区内协调与区际联系评价相结合 u由于国土资源的分布具有地域性和不平衡性,各地域内的资源及由于国土资源的分布具有地域性和不平衡性,各地域内的资源及其组合不同,资源评价的深度和侧重点也因地域的大小、人口的多其组合不同,资源评价的深度和侧重点也因地域的

40、大小、人口的多少而有所差异,所以资源评价要放在特定地域内进行,反映地域特少而有所差异,所以资源评价要放在特定地域内进行,反映地域特征。征。u 某一地区的资源优势是相对于其他地区而言的,因此,评价一某一地区的资源优势是相对于其他地区而言的,因此,评价一个地区的资源时,应立足本区,放眼全国,对资源开发的评价应具个地区的资源时,应立足本区,放眼全国,对资源开发的评价应具有全局观念。此外,对资源的评价还必须注意把近期与长远结合起有全局观念。此外,对资源的评价还必须注意把近期与长远结合起来考虑,分析未来一定时期内对社会发展的影响和制约作用,以及来考虑,分析未来一定时期内对社会发展的影响和制约作用,以及未

41、来开发利用的远景潜力。未来开发利用的远景潜力。 3-2 国土资源评价国土资源评价 国土资源调查与评价国土资源调查与评价一、国土资源评价概述一、国土资源评价概述(二二)评价的基本原则评价的基本原则3、自然科学与技术、经济科学相结合、自然科学与技术、经济科学相结合u 自然的可能性应与经济的合理性相结合自然的可能性应与经济的合理性相结合:例如一块土地在一定的水热条件下,可以种植许多农作物。但一定区域在特定的历史时期,其最佳利用方案只能选择一个,即所谓“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宜农则农,宜林则林,宜牧则牧”。u技术的可能性与经济的合理性相结合技术的可能性与经济的合理性相结合: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人

42、类在开发利用自然资源中可通过各种科学手段,扩大某一资源的利用领域或改变其利用方向。但其在经济上是否合理,则应具体分析评价。如一些地区的围湖造田,在技术上可能,但在经济和生态效益上却不一定合理。3-2 国土资源评价国土资源评价 国土资源调查与评价国土资源调查与评价一、国土资源评价概述一、国土资源评价概述(二二)评价的基本原则评价的基本原则4、经济、社会效益与生态功能相结合、经济、社会效益与生态功能相结合u 从全局的、长远的观点看,三效益是一致的,具有良好生态效益的资源利用,必然会取得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但在资源评价实际中,也会出现只重视当前经济利益,而忽略生态、社会效益的短期行为,从而造成严重

43、的后果。因此,必须从长远利益出发,使资源评价建立在资源的永续利用基础上,在评价中坚持生态、经济、社会效益统一的原则。 3-2 国土资源评价国土资源评价 国土资源调查与评价国土资源调查与评价一、国土资源评价概述一、国土资源评价概述(三)评价的基本内容与步骤 1、评价的基本内容、评价的基本内容 (1)资源的数量与质量资源的数量与质量u数量是表明资源丰度资源丰度的重要指标之一。评价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国土资源时,首先要了解该国或地区所拥有的各种资源的总数量,如土地总面积、水资源总量、生物资源的品种数、矿产的品种数、各矿种的储量等。要结合人口劳动力数量,分析评价各种资源的人均占有量和资源在地域空间上的密度

44、。u在评价资源绝对数量的同时,也要分析评价其质量特征质量特征。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其开发利用的经济效益。如对于牧草资源,要分析其营养成分、蛋白质含量及牲畜的适口性;对于矿产资源要着重分析矿石的最低品位、平均品位等。 3-2 国土资源评价国土资源评价 国土资源调查与评价国土资源调查与评价一、国土资源评价概述一、国土资源评价概述(三)评价的基本内容与步骤 1、评价的基本内容、评价的基本内容 (2)资源的结构特征资源的结构特征u 资源的结构表示区域国土资源的复杂程度、稳定状态和分布差异,它与开发布局有很大关系。3-2 国土资源评价国土资源评价 国土资源调查与评价国土资源调查与评价一、国土资源评价概述

45、一、国土资源评价概述(三)评价的基本内容与步骤 1、评价的基本内容、评价的基本内容 (3)资源的时空分布和组合特征资源的时空分布和组合特征u 资源的时空分布和组合特征是影响生产布局的重要因素。在评价资源时,要分析研究其地理分布与组合特征,论证其对开发利用和生产力布局的作用与影响。也要分析资源的时空分布规律及其对国民经济建设与人民生活的影响。3-2 国土资源评价国土资源评价 国土资源调查与评价国土资源调查与评价一、国土资源评价概述一、国土资源评价概述(三)评价的基本内容与步骤 1、评价的基本内容、评价的基本内容 (4)自然环境条件的评价自然环境条件的评价u 要对资源开发区和人口聚居区的自然环境条

46、件进行评价,分析研究其地形、地貌、气候、水文、工程地质、地震地质和其他地质灾害等因素及其对资源开发的影响。3-2 国土资源评价国土资源评价 国土资源调查与评价国土资源调查与评价一、国土资源评价概述一、国土资源评价概述(三)评价的基本内容与步骤 1、评价的基本内容、评价的基本内容 (5)资源开发利用的效益评价资源开发利用的效益评价u 要分析评价资源开发利用的预期经济效益预期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社会效益,同时也要分析评估未来可能发生的生态变异和工程变异。例如,为开发某河水资源而修筑大型水库,就要事先分析评价预测可获得电力、灌溉、航运、水产等经济效益和就业、防灾(防洪、抗旱)等社会效益,以及因筑坝后可

47、能发生的水生生物变迁、地下水位升降、淹没损失、诱发地震或滑坡等生态的工程的结果,并分析研究补救措施与防范对策。 3-2 国土资源评价国土资源评价 国土资源调查与评价国土资源调查与评价2、资源评价基本步骤、资源评价基本步骤 一、国土资源评价概述一、国土资源评价概述(三)评价的基本内容与步骤 u确定评价的工作目标,整理已有的资料数据,拟定工作计划。u 确定评价的地域范围。u 确定所需评价的资源种类。u 确定资源的评价衡量指标。u 单项评价按照确定的评价指标,对各种资源逐项进行评价。u 综合评价,在单项评价的基础上,对整个地域的国土资源予以综合评价,根据自然技术可能性与经济合理性相结合的原则,对今后

48、资源开发利用与生产建设布局提出相应建议。u资源用途的评价研究,根据当地社会经济状况及发展的要求,提出资源利用方面的意见拟定利用方案,并对方案中各类资源的必要性和限制因素进行分析。u 生态环境评价,在综合分析评价某一地域的资源之后,还要对该区的生态环境进行评价,并提出整治国土、保护环境、维护生态平衡的有关对策。 3-2 国土资源评价国土资源评价 国土资源调查与评价国土资源调查与评价2、资源评价基本步骤、资源评价基本步骤 一、国土资源评价概述一、国土资源评价概述(三)评价的基本内容与步骤 u确定评价的工作目标,整理已有的资料数据,拟定工作计划。u 确定评价的地域范围。u 确定所需评价的资源种类。u

49、 确定资源的评价衡量指标。u 单项评价按照确定的评价指标,对各种资源逐项进行评价。u 综合评价,在单项评价的基础上,对整个地域的国土资源予以综合评价,根据自然技术可能性与经济合理性相结合的原则,对今后资源开发利用与生产建设布局提出相应建议。u资源用途的评价研究,根据当地社会经济状况及发展的要求,提出资源利用方面的意见拟定利用方案,并对方案中各类资源的必要性和限制因素进行分析。u 生态环境评价,在综合分析评价某一地域的资源之后,还要对该区的生态环境进行评价,并提出整治国土、保护环境、维护生态平衡的有关对策。 3-2 国土资源评价国土资源评价 国土资源调查与评价国土资源调查与评价一、国土资源评价概

50、述一、国土资源评价概述(四)评价的基本原理与方法 u不同类型的资源,由于各自属性的不同,所采取的具体评价方法是不相同的。u土地资源的评价可分为直接法和间接法:直接评价方法是指通过试验了解土地资源对某种用途的影响大小,从而确定适宜性及适宜程度,并划分出相应等级;间接评价方法则是指对影响土地资源生产力的各种性质作出诊断,以此推论土地资源的质量高低。间接法的门类众多,大致归纳为分类法分类法和数值法数值法两大类,分类法分类法以定性为主进行评价,具有高度的概括性和实用性;数值法数值法则有定量涵义,较为客观,且可在计算机上进行处理。 3-2 国土资源评价国土资源评价 国土资源调查与评价国土资源调查与评价一

51、、国土资源评价概述一、国土资源评价概述(四)评价的基本原理与方法 u矿产资源的评价也有两种方法:一种是地质评价地质评价(又称定性评价或相对评价),一种是经济评价经济评价(又称定量评价或绝对评价)。地质评价地质评价是对矿产资源的自然、技术和经济进行综合论证,是整个评价工作的基础;经济评价经济评价则是对矿物原料的开发利用进行经济效果论证,用定量的指标来论证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的合理性和经济效果的大小。u水资源评价中,对水资源数量的计算是主要部分,其中尤以地下水资源计量最为复杂。 国土资源调查与评价国土资源调查与评价二、国土资源评价的指标体系二、国土资源评价的指标体系u国土资源按部门分类,主要包括:土地

52、资源、矿产资源、水资源、气候资源、生物资协、海洋资源、旅游资源等七大种类。由于各类资源的性质、功能、利用特点的不同,所以有不同的评价类型。u一般情况下,对国土资源的评价主要是针对开发利用而言的,按资源利用现状资源利用现状和开发潜力开发潜力分为两大类指标,即基础指标和开发利用评价指标。 3-2 国土资源评价国土资源评价 3-2 国土资源评价国土资源评价国土资源调查与评价国土资源调查与评价三、国土资源分类评价三、国土资源分类评价(一一)土地资源评价土地资源评价 u土地资源评价是根据特定的目的对土地的性能进行质量鉴定,包括对土地的各个要素:气候、地形、土壤、植被、水等以及土地利用有关的社会经济条件进

53、行全面、综合的考察,阐明土地对某种用途的适宜程度、限制程度、生产潜力、经济效益及对环境的影响。 3-2 国土资源评价国土资源评价国土资源调查与评价国土资源调查与评价三、国土资源分类评价三、国土资源分类评价(一一)土地资源评价土地资源评价 1、土地资源评价的方法、土地资源评价的方法u(1)直接评价法直接评价法u指通过试验去了解土地对于某种用途的适宜性适宜性及适宜程度适宜程度。u例如,在几种不同的土地上种植同一种作物,采用相同的农业技术措施,观察和测量作物生长状况的差异,根据作物产量的高低评定这几种土地的生产能力高低。这类方法在农业部门使用较多,其优点是评价结果比较准确、可靠。缺点:这种准确和可靠

54、性只局限于试验地点或试验区。如要将这类试验结果外推使之代表整个土地评价单位,可能会出现较大的误差。因此,迄今的土地评价,大多采用间接评价法。 u(2)间接评价法间接评价法u 通过分析土地的各组成要素的属性对土地利用的影响,然后加以综合,去评定土地的等级。u 间接评价法又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归类法,它是针对一定土地利用方式的潜力大小或适宜性及适宜程度,以定性方式将评价结果表示成不同类别等级。另一类是数值法,或称参数法,其原理是,选出决定土地生产能力的诸要素,根据这些要素的特点定出评价标准,并对某种土地利用方式的潜力或适宜性求得不同的指数,然后对各项指数进行数学运算得出总指数,借此对土地作出等级评定

55、。根据运算法则,数值法可分为加(减)法、乘(除)法和代数法三种。例如著名的斯托利指数分等就是采用乘(除)法的一个典型实例。u 归类法和数值法各有优缺点。在具体评价时究竞采用什么方法,要视评价的目的、所具备的资料及人力、物力和时间等而定。发展趋势是归类法和数值法的结合。 3-2 国土资源评价国土资源评价国土资源调查与评价国土资源调查与评价三、国土资源分类评价三、国土资源分类评价(一一)土地资源评价土地资源评价 1、土地资源评价的方法、土地资源评价的方法u土地间接评价法的步骤土地间接评价法的步骤:u 确定与土地利用有关并可较易测定的土地性质,即地形、土确定与土地利用有关并可较易测定的土地性质,即地

56、形、土壤、气候、水文等方面的有关指标,如坡度、土层厚度、地下水埋壤、气候、水文等方面的有关指标,如坡度、土层厚度、地下水埋深等。深等。u 根据土地性质,综合出若干与土地利用方式密切相关的土地根据土地性质,综合出若干与土地利用方式密切相关的土地质量。这种土地质量比土地性质更为综合,因此更适合用于土地评质量。这种土地质量比土地性质更为综合,因此更适合用于土地评价。价。u对土地作出评价。评价可从三个方面进行,即适宜性评价、潜对土地作出评价。评价可从三个方面进行,即适宜性评价、潜力评价和经济评价。力评价和经济评价。 (2)间接评价法间接评价法3-2 国土资源评价国土资源评价国土资源调查与评价国土资源调

57、查与评价三、国土资源分类评价三、国土资源分类评价(一一)土地资源评价土地资源评价 2、土地资源评价类型、土地资源评价类型 (1)土地资源生产潜力评价土地资源生产潜力评价 u它主要根据土地的自然性质它主要根据土地的自然性质(土壤、气候和地形等土壤、气候和地形等)以及对于土地以及对于土地的某种持久利用的限制程度,就土地在该种利用方面的潜在能力对的某种持久利用的限制程度,就土地在该种利用方面的潜在能力对其作出等级划分。其作出等级划分。 我国土地资源生产潜力评价体系我国土地资源生产潜力评价体系: 3-2 国土资源评价国土资源评价国土资源调查与评价国土资源调查与评价三、国土资源分类评价三、国土资源分类评

58、价(一一)土地资源评价土地资源评价 2、土地资源评价类型、土地资源评价类型 (1)土地资源生产潜力评价土地资源生产潜力评价 我国土地资源生产潜力评价体系我国土地资源生产潜力评价体系: 分级系统:该系统先按土地生产力的区域性将全国划分为若干分级系统:该系统先按土地生产力的区域性将全国划分为若干区,区内再进行类、等、型三级划分。区,区内再进行类、等、型三级划分。 土地区土地区为分类系统的零级单位,它的划分以气候和水热条件为依据,反映区域间生产力的对比。在同一区内,具有大体相近的土地生产能力。全国划分为9或11个土地区。 我国土地资源生产潜力评价体系我国土地资源生产潜力评价体系:土地适宜类土地适宜类

59、是在土地区的范围内依据土地对农、林、牧业生产的是在土地区的范围内依据土地对农、林、牧业生产的适宜性划分的。适宜类的确划分大体如下:宜耕土地类、宜农宜适宜性划分的。适宜类的确划分大体如下:宜耕土地类、宜农宜林宜牧土地类、宜农宜牧土地类、宜农林土地类、宜林宜牧土地林宜牧土地类、宜农宜牧土地类、宜农林土地类、宜林宜牧土地类、宜林土地类、宜牧土地类、不宜农林牧土地类等类、宜林土地类、宜牧土地类、不宜农林牧土地类等8类。类。 土地资源等土地资源等是在适宜类范围内,反映土地的适宜程度和生产潜力的是在适宜类范围内,反映土地的适宜程度和生产潜力的高低,是评价的核心。其中宜农土地分为高低,是评价的核心。其中宜农

60、土地分为1-3等,宜林土地分为等,宜林土地分为1-3等,宜牧土地分为等,宜牧土地分为1-3等。等。 土地型土地型是在同等的范围内,按其限制因素及强度划分的。在同一土是在同等的范围内,按其限制因素及强度划分的。在同一土地型内,具有相同的主要限制因素和相同的主要改造措施。在同一地型内,具有相同的主要限制因素和相同的主要改造措施。在同一等内,型之间只反映限制因素的不同、改造对象和改造措施的不同,等内,型之间只反映限制因素的不同、改造对象和改造措施的不同,没有质的差别。没有质的差别。 我国土地资源生产潜力评价体系我国土地资源生产潜力评价体系:土地限制因素: u土地限制因素主要考虑那些较长期影响土地生产

61、力和土地质量的土地限制因素主要考虑那些较长期影响土地生产力和土地质量的较稳定因素,如土壤侵蚀、地形坡度、土壤质地、有效土层、障碍较稳定因素,如土壤侵蚀、地形坡度、土壤质地、有效土层、障碍土层、盐碱化及改良条件、水及排水条件、水分、温度、土壤硬盘土层、盐碱化及改良条件、水及排水条件、水分、温度、土壤硬盘等。具体情况可参考表等。具体情况可参考表3-2。评价时,要善于抓住当地主要限制因。评价时,要善于抓住当地主要限制因素。每个限制因素可按对农、林、牧业的限制程度分为最适宜、中素。每个限制因素可按对农、林、牧业的限制程度分为最适宜、中等适宜、适宜和不适宜。等适宜、适宜和不适宜。 3-2 国土资源评价国

62、土资源评价国土资源调查与评价国土资源调查与评价三、国土资源分类评价三、国土资源分类评价(一一)土地资源评价土地资源评价 2、土地资源评价类型、土地资源评价类型 (2)土地资源适宜性评价)土地资源适宜性评价 u土地适宜性分类的概念土地适宜性分类的概念:根据一定的标准,确定土地对一定用途适宜与否以及适宜程度高低。u 定性土地适宜性分类定性土地适宜性分类:定性地说明土地对一定用途的利用是高度的适宜、中等的适宜、勉强的适宜或不适宜。u 定量土地适宜性分类定量土地适宜性分类:用量的指标定量地说明土地对一定用途的利用是高度的适宜、中等的适宜、勉强的适宜或不适宜。 3-2 国土资源评价国土资源评价国土资源调

63、查与评价国土资源调查与评价三、国土资源分类评价三、国土资源分类评价(一一)土地资源评价土地资源评价 2、土地资源评价类型、土地资源评价类型 (2)土地资源适宜性评价)土地资源适宜性评价 土地适宜性分类的系统:根据土地适宜性分类的系统: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的土地评价纲联合国粮农组织的土地评价纲要要(1976),土地适宜性分类采用的是四级分类系统:),土地适宜性分类采用的是四级分类系统:土地适宜土地适宜性纲、土地适宜性级、土地适宜性亚级、土地适宜性单元。性纲、土地适宜性级、土地适宜性亚级、土地适宜性单元。 土地适宜性纲:根据土地评价单元的土地质量对一定利用土地用途要求的满足情况,将土地适宜性纲划分为

64、两个,即适宜纲(S)和不适宜纲(N)。 u 对于土地自然适宜性评价而言,适宜的基本含义是土地评价对于土地自然适宜性评价而言,适宜的基本含义是土地评价单元的土地质量能够满足土地利用的土地用途要求,且无破坏土单元的土地质量能够满足土地利用的土地用途要求,且无破坏土地资源的危险,使土地能持续地利用。而对于土地经济适宜性来地资源的危险,使土地能持续地利用。而对于土地经济适宜性来讲,其适宜的含义还需在前者的基础上,增加经济的含义,即通讲,其适宜的含义还需在前者的基础上,增加经济的含义,即通过土地的利用,其产出要能够补偿投入。过土地的利用,其产出要能够补偿投入。u 不适宜纲一般分不适宜纲一般分暂时不适宜暂

65、时不适宜(N1)和永久不适宜和永久不适宜(N2)。暂时不适暂时不适宜宜是指土地由于限制性因素的严重程度,使得在现实的技术水平是指土地由于限制性因素的严重程度,使得在现实的技术水平下,土地不适于所考虑的土地利用。但是限制性是暂时的,土地下,土地不适于所考虑的土地利用。但是限制性是暂时的,土地的限制性因素可以通过土地改良的方法加以克服。的限制性因素可以通过土地改良的方法加以克服。永久不适宜永久不适宜则则是指土地的限制性因素在既定的技术条件下也不能克服,因而其是指土地的限制性因素在既定的技术条件下也不能克服,因而其限制性是永久性的。限制性是永久性的。 3-2 国土资源评价国土资源评价国土资源调查与评

66、价国土资源调查与评价三、国土资源分类评价三、国土资源分类评价(一一)土地资源评价土地资源评价 2、土地资源评价类型、土地资源评价类型 (2)土地资源适宜性评价)土地资源适宜性评价 土地适宜性分类的系统:根据土地适宜性分类的系统: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的土地评价纲联合国粮农组织的土地评价纲要要(1976),土地适宜性分类采用的是四级分类系统:),土地适宜性分类采用的是四级分类系统:土地适宜土地适宜性纲、土地适宜性级、土地适宜性亚级、土地适宜性单元。性纲、土地适宜性级、土地适宜性亚级、土地适宜性单元。 u土地适宜性级土地适宜性级:为反映纲内限制性因素的强弱而划分的。级是按:为反映纲内限制性因素的强弱而

67、划分的。级是按纲内适宜性程度递减的顺序用连续的阿拉伯数字表示,级的数目不纲内适宜性程度递减的顺序用连续的阿拉伯数字表示,级的数目不作规定,一般在适宜性纲内级的树目分三级:作规定,一般在适宜性纲内级的树目分三级: uS1级为高度适宜,土地对一定用途及持续利用无限制性或只有轻微的限制;uS2级为中等适宜,土地对一定用途及持续利用有中等程度的限制性;u S3级为勉强适宜,土地对一定用途及持续利用有严重限制。3-2 国土资源评价国土资源评价国土资源调查与评价国土资源调查与评价三、国土资源分类评价三、国土资源分类评价(一一)土地资源评价土地资源评价 2、土地资源评价类型、土地资源评价类型 (2)土地资源

68、适宜性评价)土地资源适宜性评价 土地适宜性分类的系统:根据土地适宜性分类的系统: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的土地评价纲联合国粮农组织的土地评价纲要要(1976),土地适宜性分类采用的是四级分类系统:),土地适宜性分类采用的是四级分类系统:土地适宜土地适宜性纲、土地适宜性级、土地适宜性亚级、土地适宜性单元。性纲、土地适宜性级、土地适宜性亚级、土地适宜性单元。 3-2 国土资源评价国土资源评价国土资源调查与评价国土资源调查与评价三、国土资源分类评价三、国土资源分类评价(一一)土地资源评价土地资源评价 2、土地资源评价类型、土地资源评价类型 (2)土地资源适宜性评价)土地资源适宜性评价 土地适宜性分类的系统

69、:根据土地适宜性分类的系统: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的土地评价纲联合国粮农组织的土地评价纲要要(1976),土地适宜性分类采用的是四级分类系统:),土地适宜性分类采用的是四级分类系统:土地适宜土地适宜性纲、土地适宜性级、土地适宜性亚级、土地适宜性单元。性纲、土地适宜性级、土地适宜性亚级、土地适宜性单元。 土地适宜性亚级土地适宜性亚级:是根据级限制性因素的种类划分的,它是由具有是根据级限制性因素的种类划分的,它是由具有帮助记忆意义的小字母作为下标来表示的。帮助记忆意义的小字母作为下标来表示的。土地适宜性单元土地适宜性单元:是亚级续分单元,它表示的是亚级内限制性因素是亚级续分单元,它表示的是亚级内限制性

70、因素的空间变异性,亚级内所有的单元均有相同的适宜性程度和亚级水的空间变异性,亚级内所有的单元均有相同的适宜性程度和亚级水平的相同限制性因素种类。平的相同限制性因素种类。 3-2 国土资源评价国土资源评价国土资源调查与评价国土资源调查与评价三、国土资源分类评价三、国土资源分类评价(一一)土地资源评价土地资源评价 2、土地资源评价类型、土地资源评价类型 (3)土地经济评价土地经济评价u是从社会和经济的角度来研究土地自然评价、土地潜力评价和土是从社会和经济的角度来研究土地自然评价、土地潜力评价和土地适宜性评价结果的可行性,也称为经济适宜性评价。地适宜性评价结果的可行性,也称为经济适宜性评价。u土地经

71、济评价可分为土地经济评价可分为两种类型两种类型:一种是广泛的社会经济分析过程,:一种是广泛的社会经济分析过程,即分析某地区各种土地利用类型在各种土地类型上的经济、社会可即分析某地区各种土地利用类型在各种土地类型上的经济、社会可行性;另一种是在以上分析的基础上,主要对某一土地利用方式进行性;另一种是在以上分析的基础上,主要对某一土地利用方式进行可行性的经济分析,即主要为投入与产出关系方面的分析。行可行性的经济分析,即主要为投入与产出关系方面的分析。 3-2 国土资源评价国土资源评价国土资源调查与评价国土资源调查与评价三、国土资源分类评价三、国土资源分类评价(一一)土地资源评价土地资源评价 2、土

72、地资源评价类型、土地资源评价类型 (3)土地经济评价土地经济评价土地经济评价指标土地经济评价指标 农业土地经济评价,主要采用三类指标:uA、土地经济效果指标、土地经济效果指标 土地经济效果指标,从农业生产角度来说,又可称为土地生产率指标,它是综合反映土地质量与农业技术经济效果的指标。土地生产率的计算公式为: 土地生产率产量或产值/土地面积 u在具体工作中主要使用下列指标:单位土地面积的产量或产值、在具体工作中主要使用下列指标:单位土地面积的产量或产值、单位农用土地面积的产量产值、单位耕地面积的产量或产值、单单位农用土地面积的产量产值、单位耕地面积的产量或产值、单位播种面积的产量或产值、单位土地

73、面积的净产值位播种面积的产量或产值、单位土地面积的净产值(农产品产值农产品产值-消耗的生产资料价值消耗的生产资料价值)土地面积土地面积(农用地或耕地面积农用地或耕地面积)、单位土地、单位土地面积纯收入面积纯收入(土地盈利率土地盈利率)(农产品产值农产品产值-生产成本生产成本)土地面积土地面积(农农用地或耕地面积用地或耕地面积)。u土地经济效果指标是土地经济评价的总体指标,可直接用于土地土地经济效果指标是土地经济评价的总体指标,可直接用于土地经济评价,尤其是那些用投入与产出之差来表示土地优劣的指标,经济评价,尤其是那些用投入与产出之差来表示土地优劣的指标,如单位土地面积的净产值和纯收入如单位土地

74、面积的净产值和纯收入(土地盈利率土地盈利率)。这类指标一般。这类指标一般适用于集约化水平较低的地区,使用这类指标有助于鼓励土地利适用于集约化水平较低的地区,使用这类指标有助于鼓励土地利用者去挖掘土地利用的潜力。用者去挖掘土地利用的潜力。 3-2 国土资源评价国土资源评价国土资源调查与评价国土资源调查与评价三、国土资源分类评价三、国土资源分类评价(一一)土地资源评价土地资源评价 2、土地资源评价类型、土地资源评价类型 (3)土地经济评价土地经济评价土地经济评价指标土地经济评价指标 B、土地经济分析指标、土地经济分析指标u在土地经济评价中,土地经济分析指标一般用于辅助计算与分析,揭示土地的具体利用

75、特征。它包括:u生产资料消费指标:如农业集约化水平、单位面积播种量、单位面积施胆量、单位面积用水量和单位面积用电量。u成本费用与资金占有指标:如农作物亩成本(费用)、平均每亩耕地拥有资金量和平均每亩耕地拥有固定资产。u土地利用及其结构指标:如每亩耕地的国家财政对农业的投资、每平方公里的公路网密度、每平方公里的航道密度、每平方公里的修配网点密度和距主要城镇距离。 3-2 国土资源评价国土资源评价国土资源调查与评价国土资源调查与评价三、国土资源分类评价三、国土资源分类评价(一一)土地资源评价土地资源评价 2、土地资源评价类型、土地资源评价类型 (3)土地经济评价土地经济评价土地经济评价指标土地经济

76、评价指标 C、土地经济效果分析指标、土地经济效果分析指标u土地经济效果分析指标在土地经济评价中也属于辅助计算与分析指标。它包括:u技术效果指标:如农作物良种化程度、适时作业率、技术措施增产率、水利设施的保证灌溉面积、水井分布密度等。u生产耗费效果指标:如每单位物质费用的农产品产值、每单位直接生产费用的农产品产值、成本利润率等。u需要指出的是,以上各类指标是土地经济评价中涉及的一些主要指标。由于评价目的方法不同,在具体使用时应有所取舍。 3-2 国土资源评价国土资源评价国土资源调查与评价国土资源调查与评价三、国土资源分类评价三、国土资源分类评价(一一)土地资源评价土地资源评价 2、土地资源评价类

77、型、土地资源评价类型 (3)土地经济评价土地经济评价土地经济评价类型土地经济评价类型 A、区域土地经济评价、区域土地经济评价u投入产出比较投入产出比较:土地经济适宜性的确定需要比较投入和产出。u投入投入包括物质投入,农业土地利用中的化肥、种子、药物及机械用油或电等,非物质投人包括劳力及技术等。u产出产出则包括各种产品,如粮食、棉花,依作物而定。u边际效益分析边际效益分析:这里主要是分析一种土地对几种不同的土地利用方式的效益差别,或者是不同土地对一指定土地利用方式的效益差别。通常可以用单位土地面积的效益差别表示。 u主要分析步骤主要分析步骤:u(a)从土地自然评价结果中,选择少量最适宜的土地利用

78、类型,对从土地自然评价结果中,选择少量最适宜的土地利用类型,对其不同利用类型的不同适宜程度的效益进行分析,这种分析是建其不同利用类型的不同适宜程度的效益进行分析,这种分析是建立在一定的假设投入水平上的。立在一定的假设投入水平上的。u(b)对以上各种土地利用类型及适宜性等级的组合,估计经常性的对以上各种土地利用类型及适宜性等级的组合,估计经常性的输入,包括物质输入、劳力以及在采取特殊管理方式下的投人。输入,包括物质输入、劳力以及在采取特殊管理方式下的投人。u(c)依据各种土地利用类型,确定不同适宜程度的产量或输出。依据各种土地利用类型,确定不同适宜程度的产量或输出。u(d)确定输入、输出物质及产

79、品的价格。确定输入、输出物质及产品的价格。u(e)各种固定资产的折旧费用、服务费用及税收等。各种固定资产的折旧费用、服务费用及税收等。u以上各种土地类型在各种土地利用类型下的总投入和总产出之差,以上各种土地类型在各种土地利用类型下的总投入和总产出之差,就是各种土地类型在各种土地利用类型下的边际效益,即单位面就是各种土地类型在各种土地利用类型下的边际效益,即单位面积的年收入。积的年收入。 3-2 国土资源评价国土资源评价国土资源调查与评价国土资源调查与评价三、国土资源分类评价三、国土资源分类评价(一一)土地资源评价土地资源评价 2、土地资源评价类型、土地资源评价类型 (3)土地经济评价土地经济评

80、价土地经济评价类型土地经济评价类型 B、单项、单项(工程工程)土地经济评价土地经济评价u单项单项(工程工程)土地经济评价同农业经济上的工程效益可行性分析有土地经济评价同农业经济上的工程效益可行性分析有相类似的性质,但有不同的目的和不同的表达方式。相类似的性质,但有不同的目的和不同的表达方式。u通过一个通过一个“工程工程”预计受益区,在预计受益区,在“工程工程”实施后,各种土地利实施后,各种土地利用方式下,每亩土地的净收入的差别用方式下,每亩土地的净收入的差别(净增收入净增收入),可以看作这个,可以看作这个“工程工程”的效益。要评价土地对该的效益。要评价土地对该“工程工程”的适应性,则要考虑到如

81、的适应性,则要考虑到如下两个因素:总下两个因素:总“工程工程”年平均消耗和土地开发年消耗年平均消耗和土地开发年消耗(就是除工程就是除工程以外的土地开发费用,这里同以外的土地开发费用,这里同“工程工程”施工前的土地开发费用不同,施工前的土地开发费用不同,是由于是由于“工程工程”的实施而采取的新的田间配套措施的实施而采取的新的田间配套措施)。u在这三个要素中,净增收入同土地开发年消耗小于总在这三个要素中,净增收入同土地开发年消耗小于总“工程工程”年年平均消耗,即表明总平均消耗,即表明总“工程工程”年平均消耗没有从工程受益中得到补年平均消耗没有从工程受益中得到补偿,实施这样的偿,实施这样的“工程工程

82、”从经济上看是不合爽的。从经济上看是不合爽的。 3-2 国土资源评价国土资源评价国土资源调查与评价国土资源调查与评价三、国土资源分类评价三、国土资源分类评价(二二)矿产资源评价矿产资源评价 矿产资源评价,矿产资源评价,主要是评价其开采条件和开发技术的可能性以及经主要是评价其开采条件和开发技术的可能性以及经济上的合理性济上的合理性。矿产资源评价一般分地质评价和经济评价。矿产资源评价一般分地质评价和经济评价。 1、地质评价、地质评价 是应用地质技术的方法,从地质矿藏本身的形成、分布规律与工业技术的要求出发,研究矿产资源远景与开发有关的各种要素(主要是矿床类型、储量、质量及其开采条件等),以便确定勘

83、探方向和肯定其是否具有工业价值,提出开发利用可能性的依据。 地质评价一般选用的评价指标评价指标:(1)矿床类型矿床类型 矿床类型有矿床成因类型和矿床工业类型之分。不同的矿床类型,影响着采矿、选矿和治金工业的冶炼方法与工艺流程。在同一矿床类型中,由于矿床规模、形态、产状、空间分布和物质成分的不同,它们对采矿、选矿和冶金工业的冶炼方法和工艺流程也有着不同程度的影响。 此外,矿床类型的划分,可以对某一地区的矿产远景作出估计,并作为矿山开采计划的依据之一。 3-2 国土资源评价国土资源评价国土资源调查与评价国土资源调查与评价三、国土资源分类评价三、国土资源分类评价(二二)矿产资源评价矿产资源评价 1、

84、地质评价、地质评价(2)矿产储量矿产储量 u矿产储量是经过地质勘探手段,查明埋藏地下的资源数量。由于勘探程度的不同。 三、勘探程度和储量级别三、勘探程度和储量级别1、勘勘探探程程度度:勘探区在不同阶段,在相应的工程基本线距控制的基础上,对各种地质问题以及开采技术条件的研究、查明程度。2、储量分类、储量分类:储量分类的划分根据下列三个方面:1)地质可靠程度:)地质可靠程度:预测的、推断的、控制的、探明的。与上述四个阶段对应。1、预测的:对具有矿化潜力较大地区经过预查得出的结果。2、推断的:按普查精度大致查明矿产的地质特征以及矿体的展布特征、品位、质量,也包括那些由地质可靠程度较高的基础储量或资源

85、量外推的部分。3、控制的:按详查精度基本查明了矿床的地质特征、矿体形态、产状、规模、矿石质量、品位及开采技术条件,矿产资源数量估算所依据的数据较多,可信度较高。4、探明的:按勘探的精度详细查明了矿床的地质特征、矿体形态、产状、规模、矿石质量、品位及开采技术条件,矿产资源数量估算所依据的数据详尽,可信度较高。 2)可行性研究分为:)可行性研究分为:(1)概略研究:指对矿床开发经济意义的概略评价。估算的经济储量只具有内蕴经济意义。(2)预可行性研究:指对矿床开发经济意义的初步评价。 (3)可行性研究:指对矿床开发经济意义的详细评价。3)经济意义经济意义(1)经济的:在可行性研究和预可行性研究当时的

86、市场条件下,技术上可行,经济上合理,环境等其它条件允许,即每年开采矿产品的平均价值足以满足投资回报的要求。(2)边际经济的:在可行性研究和预可行性研究当时,其开采是不经济的,但接近盈亏边界,只有在将来由于技术、经济、环境等条件改善或政府给予扶持的条件下可变成经济的。(3)次边际经济的:在可行性研究和预可行性研究当时,开采是不经济的或技术上不可行,需大幅度提高矿产品价格或技术进步,使成本降低后方能变为经济的。(4)内蕴经济的:仅通过概略研究作了相应的投资机会评价,未做预可行性研究或可行性研究。无法区分经济的、边际经济的还是次边际经济的。(5)经济意义未定的:预查后预测的资源量,属于潜在的矿产资源

87、,无法确定其经济意义。 四、矿产资源分类及编码四、矿产资源分类及编码1、分类依据:矿产资源经过矿产勘查所获得的不同地质可靠程度和经相应的可行性评价所获得的不同的经济意义,是矿产资源/储量分类的主要依据。据此,固体矿产资源/储量可分为储量、基础储量和资源量三大类16种类型。2、分类:(1)储量:指基础储量中的经济可采部分。在可行性研究和预可行性研究当时,经过了对经济、开采、选冶、环境、法律、市场、社会和政府等因素的研究及相应的修改,结果表明在当时是经济可采或已经开采的部分。用扣除了设计、采矿损失的可实际开采数量表叙,依据地质可靠程度和可行性评价阶段不同,可分为可采储量和预可采储量。(2)基础储量

88、:是查明矿产资源的一部分。它能满足现行采矿和生产所需的指标要求(品位、质量、厚度、开采技术条件等),是经详查、勘探所探明的、控制的,并经过可行性研究、预可行性研究认为属于经济的、边际经济的部分,用未扣除设计、采矿损失的数量表述。(3)资源量:指查明矿产资源的一部分和潜在矿产资源。包括经可行性研究、预可行性研究认为次边际经济的矿产资源,内蕴经济的矿产资源,经预查后预测的矿产资源。3、编码:第1位:经济意义:1经济的;2M边际经济的;2S次边际经济的,3内蕴经济的。第2位:可行性评价阶段:1可行性研究;2预可行性研究;3概略研究。第3位:地质可靠程度:1探明的;2控制的;3推断的;4预测的。变成可

89、采储量的那部分基础储量,在其编码后加“b”,以区别于可采储量。4、类型及编码储量有储量有3种类型:种类型:(1)可采储量(111):探明的经济基础储量的可采部分。(2)预可采储量(121):探明的经济基础储量的可采部分。但只进行了预可行性研究,可行性评价结果的可信度一般。(3)预可采储量(122):控制的经济基础储量的可采部分。经过了详查阶段工作程度的要求,预可行性研究结果表明开采是经济的。可行性评价结果的可信度一般。基础储量有基础储量有6种类型:种类型:(1)探明的(可研)经济基础储量(111b):达到111的要求,差别:111b是用未扣除设计、采矿损失的数量表述。(2)探明的(预可研)经济

90、基础储量(121b):达到121的要求,差别:121b是用未扣除设计、采矿损失的数量表述。(3)控制的(预可研)经济基础储量(122b):达到122的要求,差别:122b是用未扣除设计、采矿损失的数量表述。(4)探明的(可研)边际经济基础储量(2M11):达到勘探阶段工作要求的地段,可行性研究表明当时可采是不经济的,但接近盈亏边界。条件改善后才能变为经济的。(5)探明的(预可研)边际经济基础储量(2M21):达到勘探阶段工作要求的地段,预可行性研究表明当时可采是不经济的,但接近盈亏边界。条件改善后才能变为经济的。(6)控制的边际经济基础储量(2M22):达到详查阶段工作要求的地段,预可行性研究

91、表明当时可采是不经济的,但接近盈亏边界。条件改善后才能变为经济的。资源量有资源量有7种类型:种类型:(1)探明的(可研)次边际经济资源量(2S11):达到勘探阶段工作要求的地段,可行性研究表明当时可采是不经济的,必须大幅度提高矿产品价格或大幅度降低成本后才能变为经济的。(2)探明的(预可研)次边际经济资源量(2S21):达到勘探阶段工作要求的地段,预可行性研究表明当时可采是不经济的,必须大幅度提高矿产品价格或大幅度降低成本后才能变为经济的。(3)控制的次边际经济资源量(2S22):达到详查阶段工作要求的地段,预可行性研究表明当时可采是不经济的,必须大幅度提高矿产品价格或大幅度降低成本后才能变为

92、经济的。(4)探明的内蕴经济资源量(331):达到勘探阶段工作要求的地段,但未做可行性研究或预可行性研究,仅做了概略研究,经济意义属于经济的次边际经济的范围。(5)控制的内蕴经济资源量(332):达到详查阶段工作要求的地段,地质可靠程度为控制的,仅做了概略研究,经济意义介于经济的次边际经济的范围。(6)推断的内蕴经济资源量(333):达到普查阶段工作要求的地段,地质可靠程度为推断的,仅做了概略研究,经济意义介于经济的次边际经济的范围。(7)预测的资源量(334)?:依据地质研究、航空、遥感地球物理、地球化学或少量工程资料,确定具有矿化潜力的地区,属于潜在的矿产资源,有无经济意义尚未确定。分 类

93、分级 用 途 储量 矿体产状和构造 石质量和技术加工性质 开采条件及水文地质条件 开采储量A1 编制矿山开采计划依据 已详细圈定 已查明 已充分研究 已详细查明 A2 可作为矿山 已相应圈定 大致查明 已详细研究 已查明 B 企业设计和 已相应圈定 基本查明 已试验和研究 基本查明 设计储量C1投资的依据 同上,或由B级向外推算的储量基本查明 有概括了解 初步了解 远景储量 C2编制地质勘探设计依据 由C1级向外推算的储量 地质储量 根据区域地质测量、矿床分布规律或根据地质构造单元,结合已知矿产地的成矿条件所预测的储量,只能作为地质普查找矿之用。 u矿产储量的大小,特别是设计储量和远景储景,决

94、定未来企业可能的生产规模、投资额和生产年限等。如油田企业的服务年限、最大年产量与油田工业储量及其规模类型有密切关系,如下表: 规模类型 工业储量(108t) 采油企业服务年限(年) 年产量(104t) 特大型大 型中 型小 型 20.520.10.50.1 503050103010 4001004003010030 3-2 国土资源评价国土资源评价国土资源调查与评价国土资源调查与评价三、国土资源分类评价三、国土资源分类评价(二二)矿产资源评价矿产资源评价 1、地质评价、地质评价(3)矿石质量矿石质量 u每个矿床的工业价值不仅决定于矿石储量的多少,而且还决定于矿石质量的差别,其中影响矿石质量的因

95、素主要有以下几个: u矿石自然类型:有工业价值的黑色金属矿石主要是氧化物,有工业价值的有色金属矿石主要是硫化物。因为不同的矿石自然类型有不同的工艺技术加工条件和不同的工业用途,所以这是影响矿石质量的因素之一。 u矿石品位:这是决定矿石质量的最关键的指标。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矿床品位高低直接影响着生产成本。 u矿石的加工技术特性矿石的加工技术特性:它主要指影响矿产加工利用的一系列因:它主要指影响矿产加工利用的一系列因素。如对于金属矿床和非金属矿床素。如对于金属矿床和非金属矿床(提取其中某种有用组分提取其中某种有用组分)来说,来说,一般是指矿床中主要有用成分的品位及其存在形式、使矿石加工过一般

96、是指矿床中主要有用成分的品位及其存在形式、使矿石加工过程复杂化或增加成本的可能性等;对于一般作为建筑、造型、压电程复杂化或增加成本的可能性等;对于一般作为建筑、造型、压电熔剂、耐火等用途的非金属矿物来说,主要是指它们的各种物理机熔剂、耐火等用途的非金属矿物来说,主要是指它们的各种物理机械性质和加工性能。械性质和加工性能。u矿石的综合利用矿石的综合利用:组成金属和非金属矿产的矿物成分一般是不:组成金属和非金属矿产的矿物成分一般是不均一的。根据矿石中矿石矿物和脉石矿物的比例,可分为块状矿石均一的。根据矿石中矿石矿物和脉石矿物的比例,可分为块状矿石和浸染状矿石;根据矿石中所含的有用组分,可分为简单矿

97、石和复和浸染状矿石;根据矿石中所含的有用组分,可分为简单矿石和复杂矿石。各种矿产类型都有着不同的综合利用价值。杂矿石。各种矿产类型都有着不同的综合利用价值。u 矿床品位越高,冶炼一吨矿产所消耗的矿石就越少,经济效果矿床品位越高,冶炼一吨矿产所消耗的矿石就越少,经济效果就越大。高品位的富矿可以不经过选矿直接入炉冶炼。贫矿需经过就越大。高品位的富矿可以不经过选矿直接入炉冶炼。贫矿需经过选矿、烧炼后才能使用,从而会增加投和生产费用。选矿、烧炼后才能使用,从而会增加投和生产费用。3-2 国土资源评价国土资源评价国土资源调查与评价国土资源调查与评价三、国土资源分类评价三、国土资源分类评价(二二)矿产资源

98、评价矿产资源评价 1、地质评价、地质评价(4)矿床开采条件矿床开采条件 u矿床的开采条件主要指矿体产状、形态及大小、矿层厚度、埋藏矿床的开采条件主要指矿体产状、形态及大小、矿层厚度、埋藏深度、矿石顶底板围岩的机械强度和稳定性,以及矿区的水文地质深度、矿石顶底板围岩的机械强度和稳定性,以及矿区的水文地质及地貌气候条件等。这些条件对矿山的基建投资生产成本、生产规及地貌气候条件等。这些条件对矿山的基建投资生产成本、生产规模等产生巨大影响,是选择矿山开采方式的重要技术因家之一。其模等产生巨大影响,是选择矿山开采方式的重要技术因家之一。其中阳是埋藏深度,不仅决定着开采方案的确定,还影响着剥离系数中阳是埋

99、藏深度,不仅决定着开采方案的确定,还影响着剥离系数的大小。而剥离系数则是影响露天开采时技术复杂程度和成本高低的大小。而剥离系数则是影响露天开采时技术复杂程度和成本高低的主要因素。的主要因素。 3-2 国土资源评价国土资源评价国土资源调查与评价国土资源调查与评价三、国土资源分类评价三、国土资源分类评价(二二)矿产资源评价矿产资源评价 1、地质评价、地质评价(5)矿区自然经济条件矿区自然经济条件u矿区所处的经济地理条件,主要指矿床的经济地理位置和该矿的矿区所处的经济地理条件,主要指矿床的经济地理位置和该矿的矿产资源在国民经济中的需要情况,其所处地理位置是否适合生产矿产资源在国民经济中的需要情况,其

100、所处地理位置是否适合生产布局,特别是矿区的交通运输条件是否方便,对于大型、开采量大布局,特别是矿区的交通运输条件是否方便,对于大型、开采量大的矿床有重大意义。的矿床有重大意义。 3-2 国土资源评价国土资源评价国土资源调查与评价国土资源调查与评价三、国土资源分类评价三、国土资源分类评价(二二)矿产资源评价矿产资源评价 2、经济评价、经济评价u经济评价是在地质评价的基础上,从国民经济发展需要、当前技经济评价是在地质评价的基础上,从国民经济发展需要、当前技术水平与矿藏合理利用原则出发,应用经济与技术经济的方法,全术水平与矿藏合理利用原则出发,应用经济与技术经济的方法,全面分析各种因素面分析各种因素

101、(包括自然与社会经济两个方面包括自然与社会经济两个方面)对矿藏开发利用的对矿藏开发利用的影响,以论证其开发利用的经济效果。影响,以论证其开发利用的经济效果。u这项工作涉及自然、技术和经济等各个方面。对矿产资源的经济这项工作涉及自然、技术和经济等各个方面。对矿产资源的经济评价是从数量上来了解各个矿床所提供的产量和价值,以便更全面评价是从数量上来了解各个矿床所提供的产量和价值,以便更全面地评价各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的经济效果。地评价各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的经济效果。一般选用以下指标一般选用以下指标: 3-2 国土资源评价国土资源评价国土资源调查与评价国土资源调查与评价三、国土资源分类评价三、国土资源分类评

102、价(二二)矿产资源评价矿产资源评价 2、经济评价、经济评价 (1)年开采能力年开采能力(年生产力年生产力)矿产资源的年开采能力一般用年产量来表示,对矿物原料资源进矿产资源的年开采能力一般用年产量来表示,对矿物原料资源进行经济评价时重要的一个数据指标。行经济评价时重要的一个数据指标。每个矿山年生产力的确定,决定于矿床规模每个矿山年生产力的确定,决定于矿床规模(Q)和企业年限和企业年限(T)。假设最大的年生产为假设最大的年生产为A,则:,则: A=Q/T 或或 A=QKn/TKp Kn选矿时矿石回收系数;选矿时矿石回收系数;Kp开采时矿石贫化系数。开采时矿石贫化系数。通过上式确定年开采能力时,还要

103、考虑采矿技术条件的可能性。通过上式确定年开采能力时,还要考虑采矿技术条件的可能性。因为每个矿山每年采矿的生产规模既决定于采矿系统的机械化状况、因为每个矿山每年采矿的生产规模既决定于采矿系统的机械化状况、开采地段设计要素的大小,又受到矿石硬度、厚度、矿体产状、倾开采地段设计要素的大小,又受到矿石硬度、厚度、矿体产状、倾角及稳定性和矿区水文地质条件所制约。角及稳定性和矿区水文地质条件所制约。 (2)投资投资具有相同生产规模的矿山企业,投资量越大,矿床开发利用的经济效果就越差,所以投资量的多少是评价矿床开发利用价值的决定性因素之一。从投资的角度对矿床进行评价,不仅要看总投资的多少,而且要看投资比例的

104、高低。投资比例总投资投资比例总投资/年生产力年生产力。一般的规律是,随矿山企业年生产力的增加,投资比例有所降低,从而开发利用的经济效果更加显著。 (3)成本成本每个矿山企业的每个矿山企业的产品成本取决于产品成本取决于:采矿方法和系统、年生产能力、:采矿方法和系统、年生产能力、总投资和投资比例。总投资和投资比例。这些因素是互相联系的,不是单个因素起绝对的作用,必须综合这些因素是互相联系的,不是单个因素起绝对的作用,必须综合考虑,才能对产品的生产成本做出确切的评价。每个矿山企业开采考虑,才能对产品的生产成本做出确切的评价。每个矿山企业开采和选矿的成本,包括工资、材料费用、电能、地质勘探费用偿还率、

105、和选矿的成本,包括工资、材料费用、电能、地质勘探费用偿还率、固定资产折旧费用等。固定资产折旧费用等。产品成本的确定,一般采用经验公式来估算,因为总成本产品成本的确定,一般采用经验公式来估算,因为总成本(n)是矿是矿床地质储量床地质储量(E0)、矿体厚度、矿体厚度(m)、矿体与覆盖层厚的比值、矿体与覆盖层厚的比值(s)、品位、品位(a0)的函数,所以的函数,所以nf(E0msa0),各参数不能单独确定成本高,各参数不能单独确定成本高低。低。 (4)价值价值所谓“价值”就是矿山最终产品的价格。运用“价值”指标对矿物原料进行经济评价时,一般采用精矿(即采矿及选矿企业的成品)的价格。 (5)利润利润矿

106、床开发的利润,即矿石本身的提取价值扣除矿产资源的技术加矿床开发的利润,即矿石本身的提取价值扣除矿产资源的技术加工成本的剩余部分。工成本的剩余部分。一般的计算公式:一般的计算公式:A=gcQ-(P1+P2+P3) 式中:式中:A为每吨矿石国家可以获得的利润;为每吨矿石国家可以获得的利润; g为矿石中某种金属的平均品位;为矿石中某种金属的平均品位; c为某种金属的回收率;为某种金属的回收率; Q为某种金属的国家调拨价格;为某种金属的国家调拨价格; P1为每吨矿石的开采成本;为每吨矿石的开采成本; P2为每吨矿石的选矿成本;为每吨矿石的选矿成本; P3为每吨矿石的冶炼成本。为每吨矿石的冶炼成本。将将

107、A值乘以矿床储量,即可得出开发全矿床所可能取得的总利润。值乘以矿床储量,即可得出开发全矿床所可能取得的总利润。在利润中起决定作用因素是品位;在技术加工成本中,矿床埋藏条在利润中起决定作用因素是品位;在技术加工成本中,矿床埋藏条件和矿石的矿物组成则对选矿、冶炼成本起最大作用。件和矿石的矿物组成则对选矿、冶炼成本起最大作用。 3-2 国土资源评价国土资源评价国土资源调查与评价国土资源调查与评价三、国土资源分类评价三、国土资源分类评价(三)水资源评价(三)水资源评价 1、地表水资源评价、地表水资源评价 水量是评价一个地区或流域内水资源丰富程度的首要指标。水量水量是评价一个地区或流域内水资源丰富程度的

108、首要指标。水量的多少,主要是指正常情况下,当地地表水可以自产多少,外地流的多少,主要是指正常情况下,当地地表水可以自产多少,外地流入本地多少,本地流到外地多少,以及这些水量的年内分配、年际入本地多少,本地流到外地多少,以及这些水量的年内分配、年际变化和在本地区的分布情况。此外,还包括当地水资源的控制利用变化和在本地区的分布情况。此外,还包括当地水资源的控制利用程度。程度。 (1)水量)水量 水量的大小一般用地表径流量来表示。即单位时间内流经某一测流断面(冰断面)的水量,有瞬时流量、日平均流量、年平均流量和多年平均流量,以m3/s为单位。计算某时段通过某一测流断面的总水量,用下列公式推求: W

109、= Q T (以某时段计) 或W = Q31.54106(以年计) W为河流径流总量;g时段平均流量;T为时间,以s为单位。 上式求得的是绝对流量,它只能表示每条河流的径流特征。由于绝对流量受多种因的影响经常发生变化,不便于各河流量之间加以比较,进行对比评价。因此,为了使各河流之间具有可比性,通常还采用相对流量指标,其中包括径流模数、径流深度、径流系数等指标。 3-2 国土资源评价国土资源评价国土资源调查与评价国土资源调查与评价三、国土资源分类评价三、国土资源分类评价(三)水资源评价(三)水资源评价 1、地表水资源评价、地表水资源评价 (2)水质水质 一方面要查清水的物化性质,以便对饮用、工业

110、供水以及灌溉用一方面要查清水的物化性质,以便对饮用、工业供水以及灌溉用水做出评价;另一方面,遇有污染时,还要查清水中的有毒物质和水做出评价;另一方面,遇有污染时,还要查清水中的有毒物质和污染源。污染源。具体对水质进行评价时,一般选用以下几类评价参数指标:具体对水质进行评价时,一般选用以下几类评价参数指标:感官性评价:水的颜色、味道、气味、透明度或混浊度,是水感官性评价:水的颜色、味道、气味、透明度或混浊度,是水遭受污染与否的直接指际,常是初步判定水体污染的数据。遭受污染与否的直接指际,常是初步判定水体污染的数据。氧平衡评价:即水体中所溶解的有机物浓度。由于有机物的组氧平衡评价:即水体中所溶解的

111、有机物浓度。由于有机物的组成比较复杂,要想分别测定各种有机物的含量比较困难,一般采用成比较复杂,要想分别测定各种有机物的含量比较困难,一般采用溶解氧溶解氧(DO)、生物化学需氧量、生物化学需氧量(BOD,简称生化需氧量、化学需氧,简称生化需氧量、化学需氧量量(COD)、总有机碳、总有机碳(TOC)和总需氧量和总需氧量(TOD)等等5个指标来表示有机个指标来表示有机物的浓度。物的浓度。毒物指标评价:是指水中溶解的重金属元素和有机物的累积性毒物指标评价:是指水中溶解的重金属元素和有机物的累积性毒物。其中危害较小的重金属元素如铁、锰、铜、锌等,这些都是毒物。其中危害较小的重金属元素如铁、锰、铜、锌等

112、,这些都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但过多又会产生不良影响。危害较大的重金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但过多又会产生不良影响。危害较大的重金属元素如汞、铜、铅、朗等都是累积性毒物,对人体有很大的危害属元素如汞、铜、铅、朗等都是累积性毒物,对人体有很大的危害性。性。3-2 国土资源评价国土资源评价国土资源调查与评价国土资源调查与评价三、国土资源分类评价三、国土资源分类评价(三)水资源评价(三)水资源评价 1、地表水资源评价、地表水资源评价 (3)水能水能 主要取决于河流的水量和河段的落差,即水能蕴藏量和水量、落主要取决于河流的水量和河段的落差,即水能蕴藏量和水量、落差成比例关系。差成比例关系。对一个地区或一条

113、河流的水能蕴藏量进行评价,一般选用下列公对一个地区或一条河流的水能蕴藏量进行评价,一般选用下列公式,以估算出理论上的水能蕴藏量。式,以估算出理论上的水能蕴藏量。 NrQ。H(kgm/s) N为水能的理论蕴藏量;为水能的理论蕴藏量; r为水的密度为水的密度(1000kgm3); Q。为过水流量。为过水流量(m3s),常采用多年平均流量;,常采用多年平均流量; H为落差为落差(m)。水能蕴藏量水能蕴藏量 由于水量由于水量(即河流的过水流量即河流的过水流量)取决于排水量和再蒸发量,落差取取决于排水量和再蒸发量,落差取决于该地区的地形条件,依据当地的降水量、再蒸发量和地形落差决于该地区的地形条件,依据

114、当地的降水量、再蒸发量和地形落差变化的基本数据,运用以上的计算即可大致估算出理论上的水能蕴变化的基本数据,运用以上的计算即可大致估算出理论上的水能蕴藏量。藏量。 一个地区的实际水能蕴藏量和理论水能蕴藏量的比值,称为水一个地区的实际水能蕴藏量和理论水能蕴藏量的比值,称为水能蕴藏量的利用系数,利用系数越大,开发利用价值越高;反之,能蕴藏量的利用系数,利用系数越大,开发利用价值越高;反之,开发利用价值越低。开发利用价值越低。 3-2 国土资源评价国土资源评价国土资源调查与评价国土资源调查与评价三、国土资源分类评价三、国土资源分类评价(三)水资源评价(三)水资源评价 1、地表水资源评价、地表水资源评价

115、 (3)水能水能 水能开发条件:水能开发条件:水能的开发利用,主要是通过建立水电站,将位能转变成电能。水能的开发利用,主要是通过建立水电站,将位能转变成电能。电站的建设受自然条件,特别是地理位置、地形和天然降水量的限电站的建设受自然条件,特别是地理位置、地形和天然降水量的限制比较大。且水电站建设投资较大,工期较长,所需建材、机器设制比较大。且水电站建设投资较大,工期较长,所需建材、机器设备多,修建水坝淹没损失也比较大。所以,水电站所在地区的自然备多,修建水坝淹没损失也比较大。所以,水电站所在地区的自然经济和技术条件,对水能资源的开发利用价值也有很大影响。如果经济和技术条件,对水能资源的开发利用

116、价值也有很大影响。如果地质基础条件优越,遇到的岩层均为坚硬的火成岩,抗压强度极高,地质基础条件优越,遇到的岩层均为坚硬的火成岩,抗压强度极高,河床覆盖层比较薄,地震烈度在六度以下,库区基本上无渗漏,就河床覆盖层比较薄,地震烈度在六度以下,库区基本上无渗漏,就非常有利于大型水电站的修建。非常有利于大型水电站的修建。 河流的含沙量小,可以延长水库的寿命;河流的含沙量大,将缩河流的含沙量小,可以延长水库的寿命;河流的含沙量大,将缩短水库的寿命。这对大中型电站尤为重要。短水库的寿命。这对大中型电站尤为重要。 在一般情况下,堤坝越高,库容越大,发电量越多,淹没损失在一般情况下,堤坝越高,库容越大,发电量

117、越多,淹没损失也越大。要使淹没损失降低到最小限度,就得相应地减低坝高,缩也越大。要使淹没损失降低到最小限度,就得相应地减低坝高,缩小库容,限制发电站规模,减少发电量。所以,水能资源的开发,小库容,限制发电站规模,减少发电量。所以,水能资源的开发,水电站的修建,要注意水电站的修建,要注意库内淹没指标库内淹没指标和和人口迁移指标人口迁移指标的高低。二者的高低。二者一般用单位千瓦淹没耕地数和迁移人口数来表示。可在相同发电量一般用单位千瓦淹没耕地数和迁移人口数来表示。可在相同发电量的前提下,对比这两个指标,较低者,发电成本较低,经济效果较的前提下,对比这两个指标,较低者,发电成本较低,经济效果较好;反

118、之,发电成本高,经济效果也就差。好;反之,发电成本高,经济效果也就差。水电站所处的经济地理位置,特别是水电站位置与能源消费中心水电站所处的经济地理位置,特别是水电站位置与能源消费中心之间的距离,影响水能资源开发利用的先后次序,制约着水电站的之间的距离,影响水能资源开发利用的先后次序,制约着水电站的投资和生产规模。投资和生产规模。 3-2 国土资源评价国土资源评价国土资源调查与评价国土资源调查与评价三、国土资源分类评价三、国土资源分类评价(三)水资源评价(三)水资源评价 2、地下水资源评价、地下水资源评价 静储量、调节储量、动储量、开采储量。静储量、调节储量、动储量、开采储量。 静储量:对潜水来

119、说,指在天然条件下,多年变化最低水位以静储量:对潜水来说,指在天然条件下,多年变化最低水位以下含水层中重力水的体积,在数值上等于计算区域面积下含水层中重力水的体积,在数值上等于计算区域面积(F)、含水层、含水层厚度厚度(H)及给水度及给水度()三者的乘积。三者的乘积。 Q =HF(m3) 承压水层,静储量包括两部分:一是承压水头未下降到隔水顶承压水层,静储量包括两部分:一是承压水头未下降到隔水顶板以前,承压水层在其上部地层的垂直压力作用下,因含水层孔隙板以前,承压水层在其上部地层的垂直压力作用下,因含水层孔隙变形而释放出的水量和液体膨胀而增加的水量,可称为弹性静储量,变形而释放出的水量和液体膨

120、胀而增加的水量,可称为弹性静储量,在数值上等于计算区域面积在数值上等于计算区域面积(F)、承压水层压力水头、承压水层压力水头(H)及含水层弹及含水层弹性给水度性给水度()三者的乘积。承压含水层的另一部分静储量,指含水层三者的乘积。承压含水层的另一部分静储量,指含水层顶底板之间重力水的体积。顶底板之间重力水的体积。 调节储量:潜水,指天然条件下,多年变化最高水位和最低水调节储量:潜水,指天然条件下,多年变化最高水位和最低水位之间含水层中的重力水的体积。同样可以用计算区域面积位之间含水层中的重力水的体积。同样可以用计算区域面积(F)、变、变动带厚度又称自然变幅动带厚度又称自然变幅(H)及给水度及给

121、水度()三者的乘积来计算。三者的乘积来计算。动储量动储量(地下水天然流量地下水天然流量):一般指在天然条件下流经某一断面:一般指在天然条件下流经某一断面的地下水流量,其值等于通过断面的各含水层的地下水流量,其值等于通过断面的各含水层(包括潜水含水层和承包括潜水含水层和承压含水层压含水层)流量的总和。流量的总和。可以开发利用的水量:系指某一含水层在一定区域范围内,通可以开发利用的水量:系指某一含水层在一定区域范围内,通过各种途径获得的补给量。补给来源有降雨、河流及灌溉渗入补给,过各种途径获得的补给量。补给来源有降雨、河流及灌溉渗入补给,地下水的径流补给,其他含水层的越层补给及人工补给等。地下水的

122、径流补给,其他含水层的越层补给及人工补给等。 (1)水量 3-2 国土资源评价国土资源评价国土资源调查与评价国土资源调查与评价三、国土资源分类评价三、国土资源分类评价(三)水资源评价(三)水资源评价 2、地下水资源评价、地下水资源评价 (2)水质水质 地下水的物理性质:地下水的物理性质: 密度密度:决定于所溶解盐分的含量,盐分越多,密度越大:决定于所溶解盐分的含量,盐分越多,密度越大(淡水类淡水类型的水密度接近于型的水密度接近于1)。 水温水温:极冷的水水温为:极冷的水水温为04,冷水为,冷水为420,温水为,温水为2037,热水为,热水为3742,极热的水水温为,极热的水水温为42100,沸

123、腾的水水,沸腾的水水温温100。 颜色颜色:纯水是无色的。当含有某些物质时,水就带有颜色。如:纯水是无色的。当含有某些物质时,水就带有颜色。如含铁的水是红褐色,含硫的水是绿黄色等。含铁的水是红褐色,含硫的水是绿黄色等。透明度透明度:决定于水中固体及胶体悬浮物的含量,根据其透明程度:决定于水中固体及胶体悬浮物的含量,根据其透明程度可分为透明、半透明、不透明等。可分为透明、半透明、不透明等。 嗅嗅:决定于水中含气体的成分及有机质,如硫化氢气体具有臭:决定于水中含气体的成分及有机质,如硫化氢气体具有臭鸡蛋味。鸡蛋味。 味味:好的水无怪味道,含氯化钠的是卤味,含镁及钠的硫酸盐:好的水无怪味道,含氯化钠

124、的是卤味,含镁及钠的硫酸盐的是苦味,含矾的是酸味等。的是苦味,含矾的是酸味等。 导电性导电性:取决于水中所含电解质的数量及性质。一殷以导电率:取决于水中所含电解质的数量及性质。一殷以导电率表示。表示。 放射性放射性:取决于水中放射性物质含量。一般放射性微弱。:取决于水中放射性物质含量。一般放射性微弱。3-2 国土资源评价国土资源评价国土资源调查与评价国土资源调查与评价三、国土资源分类评价三、国土资源分类评价(三)水资源评价(三)水资源评价 2、地下水资源评价、地下水资源评价 (2)水质水质 地下水的化学性质地下水的化学性质 主要是其水化学类型影响地下水的矿化程度。在地下水中含量最主要是其水化学

125、类型影响地下水的矿化程度。在地下水中含量最多的离子有:阳离子多的离子有:阳离子Ca2+、Mg2+、Na+ 、 K+,阴离子,阴离子HCO3-(重碳酸重碳酸根离子根离子)、SO42-(硫酸根离子硫酸根离子)、Cl-(氯离子氯离子)。水的总矿化度即水中所含离子、分子及化合物的总量,以水的总矿化度即水中所含离子、分子及化合物的总量,以gl表表示。示。 通常以水的离子组成确定水的化学类型,以矿化度大小决定水的通常以水的离子组成确定水的化学类型,以矿化度大小决定水的矿化程度矿化程度(表表38)。根据我国根据我国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井参考世界卫生组织及一些,井参考世界卫生组织及一些国家饮

126、水卫生标准,结合我国情况拟定地下水水质评价标准,即生国家饮水卫生标准,结合我国情况拟定地下水水质评价标准,即生活饮用水卫生学质量综合分级标准,把地下水划分为三级:活饮用水卫生学质量综合分级标准,把地下水划分为三级:级水级水(安全卫生水)、(安全卫生水)、级水(尚安全卫生水)、级水(尚安全卫生水)、级水(不安全卫生级水(不安全卫生水)水)。 3-2 国土资源评价国土资源评价国土资源调查与评价国土资源调查与评价三、国土资源分类评价三、国土资源分类评价(三)水资源评价(三)水资源评价 2、地下水资源评价、地下水资源评价 (3)地下水的开采条件地下水的开采条件 地下水的开采条件取决于其成因类型。地下水

127、的开采条件取决于其成因类型。上层滞水:分布局限,储量不大,季节变化明显,易受染,取水上层滞水:分布局限,储量不大,季节变化明显,易受染,取水利用价值不大。利用价值不大。潜水分布广,潜水水位、水质、水温随气候改变而变化。但根据潜水分布广,潜水水位、水质、水温随气候改变而变化。但根据埋藏条件不同,地下水的储量各有不同;如孔隙潜水,埋藏于河谷埋藏条件不同,地下水的储量各有不同;如孔隙潜水,埋藏于河谷平原冲积物中者,由砂砾层透水性良好,地下径流条件好,含水量平原冲积物中者,由砂砾层透水性良好,地下径流条件好,含水量丰富,水质良好。丰富,水质良好。自流水的储量也与其地质构有密切关系。如孔隙自流水多埋藏在

128、自流水的储量也与其地质构有密切关系。如孔隙自流水多埋藏在由松散沉积物构成的向斜、单斜、山前平原及盆地的沉积构造中,由松散沉积物构成的向斜、单斜、山前平原及盆地的沉积构造中,尤其在巨大的自流水盆地。自流水储量丰富,适合农业灌溉。裂隙尤其在巨大的自流水盆地。自流水储量丰富,适合农业灌溉。裂隙自流水分布范围不大,储水量少。溶隙自流水水量比较丰富,适合自流水分布范围不大,储水量少。溶隙自流水水量比较丰富,适合于农业灌溉用水。于农业灌溉用水。 3-2 国土资源评价国土资源评价国土资源调查与评价国土资源调查与评价三、国土资源分类评价三、国土资源分类评价(三)水资源评价(三)水资源评价 3、预期水资源供需评

129、价、预期水资源供需评价 根据我国地形、气象特点和农业地带分区,划分为东北、黄淮海、根据我国地形、气象特点和农业地带分区,划分为东北、黄淮海、黄河上中游、西南、东南、西北内陆和青藏高原等七个大区,然后黄河上中游、西南、东南、西北内陆和青藏高原等七个大区,然后计算计算302个三级区的十项指标。个三级区的十项指标。耕地率耕地率(亩亩km2):耕地面积与土地面积之比。:耕地面积与土地面积之比。耕地灌溉率:灌溉面积与耕地地面积之比。耕地灌溉率:灌溉面积与耕地地面积之比。人口密度人口密度(人人km2):总人口与土地面积之比。:总人口与土地面积之比。工业产值模数工业产值模数(万元万元km2):工业总产值与土

130、地面积之比:工业总产值与土地面积之比需水量模数需水量模数(104m3km2):现状计算需水量与土地面积之比。:现状计算需水量与土地面积之比。供水量模数供水量模数(104m3km2):现状:现状P75的供水量与土地面积之的供水量与土地面积之比。比。人均供水量人均供水量(m3人人):现状:现状P75的供水量与总人口之比。的供水量与总人口之比。水资源利用率:现状水资源利用率:现状P75的供水量与总资源量之比。的供水量与总资源量之比。“基期基期”水平年缺水率:水平年缺水率:“基期基期”水平年水平年P=75时的缺水量与需时的缺水量与需水量之比。水量之比。预期水平年缺水率:预期水平年,预期水平年缺水率:预

131、期水平年,P=75时的缺水量与需水量之时的缺水量与需水量之比。比。最后根据这十项指标及自然社会条件的相似性,对每个大区又划最后根据这十项指标及自然社会条件的相似性,对每个大区又划分为若干个类型区,全国共组成分为若干个类型区,全国共组成31个评价区。个评价区。在此基础上,采取模糊数学综合评分的方法和根据缺水率、人均在此基础上,采取模糊数学综合评分的方法和根据缺水率、人均供需水量及水资源利用率进行分类分析的方法,得到评价结果。供需水量及水资源利用率进行分类分析的方法,得到评价结果。 3-2 国土资源评价国土资源评价国土资源调查与评价国土资源调查与评价三、国土资源分类评价三、国土资源分类评价(四)生

132、物资源评价(四)生物资源评价 1、森林资源的评价、森林资源的评价 (1)林地面积 林地面积是指林业用地面积中,林木郁闭度达到林地面积是指林业用地面积中,林木郁闭度达到0.4以上的有林地以上的有林地(包括天然林和人工林;郁闭度是指森林中乔木树冠遮蔽地面的程度,包括天然林和人工林;郁闭度是指森林中乔木树冠遮蔽地面的程度,是反映林分密度的指标,以林地树冠垂直投影面积与林地面积之比是反映林分密度的指标,以林地树冠垂直投影面积与林地面积之比表示,完全覆盖地面为表示,完全覆盖地面为1。)。林木郁闭度介于。林木郁闭度介于0.1-0.3者称为疏林地,者称为疏林地,0.1以下者称为无林地。有林地的面积越大,其经

133、济利用价值越高;以下者称为无林地。有林地的面积越大,其经济利用价值越高;反之,越低。反之,越低。 林地面积除用以上绝对数量指标表示外,还可用相对数量指标,林地面积除用以上绝对数量指标表示外,还可用相对数量指标,即森林覆盖率来表示。即森林覆盖率来表示。森林覆盖率(有林地面积森林覆盖率(有林地面积+灌木林面积)灌木林面积)/土地总面积土地总面积100% 森林资源的覆盖率达到一定的密度森林资源的覆盖率达到一定的密度(约相当于土地总面积的约相当于土地总面积的13以上以上),就有利于改善农业生产条件:调节大气候,改善小气候;涵,就有利于改善农业生产条件:调节大气候,改善小气候;涵养水源,保持水土;防风固

134、沙,保护农田免受风沙侵袭。养水源,保持水土;防风固沙,保护农田免受风沙侵袭。 各个地区的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不同,人们培育、经营森林,各个地区的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不同,人们培育、经营森林,发展林业生产的目的要求也不一样。在发展林业生产的目的要求也不一样。在平原农业地区平原农业地区,生产建设以,生产建设以农业为主,培育森林的目的主要在于保护农田、保证稳产高产,林农业为主,培育森林的目的主要在于保护农田、保证稳产高产,林业用地面积的多少,应以能够实现农业所需要的良好生态环境为前业用地面积的多少,应以能够实现农业所需要的良好生态环境为前提,把森林覆盖率限制在较低的水平上。提,把森林覆盖率限制在

135、较低的水平上。高原丘陵农牧交错地区高原丘陵农牧交错地区,农业、牧业密度大,这里培育森林的目,农业、牧业密度大,这里培育森林的目的,主要在保护农田和草场,为农业、牧业的稳产高产创造条件,的,主要在保护农田和草场,为农业、牧业的稳产高产创造条件,因而对森林覆盖率的要求一般要高于平原农业地区。因而对森林覆盖率的要求一般要高于平原农业地区。在山区在山区,生产建设一般以林为主,在土地资源利用上,林业用地,生产建设一般以林为主,在土地资源利用上,林业用地应占优势,森林覆盖率应保持比较高的水平,以取得更大的森林生应占优势,森林覆盖率应保持比较高的水平,以取得更大的森林生态经济效益。态经济效益。 我国我国森林

136、法森林法规定,全国森林覆盖率应达到规定,全国森林覆盖率应达到30,山区应达山区应达到到40以上,丘陵区应达到以上,丘陵区应达到20,平原区应达到平原区应达到10,并以此为基并以此为基本要求,对各地区的林业用地面积进行分析评价。本要求,对各地区的林业用地面积进行分析评价。 3-2 国土资源评价国土资源评价国土资源调查与评价国土资源调查与评价三、国土资源分类评价三、国土资源分类评价(四)生物资源评价(四)生物资源评价 1、森林资源的评价、森林资源的评价 (2)森林资源的数量和质量森林资源的数量和质量 森林产品的数量和质量依据林种的不同而有不同的指标要求。对森林产品的数量和质量依据林种的不同而有不同

137、的指标要求。对用材林资源来讲,主要指标是用材林资源来讲,主要指标是森林蓄积量森林蓄积量和和所产木材的品种所产木材的品种及及材积材积级别级别。其中森林蓄积量中首先是森林蓄积总量其次是可利用森林资。其中森林蓄积量中首先是森林蓄积总量其次是可利用森林资源所占的密度,特别是后者有更重要的实用价值。源所占的密度,特别是后者有更重要的实用价值。 对于特用经济林、竹林、果树资源等林种来讲,则主要应考虑对于特用经济林、竹林、果树资源等林种来讲,则主要应考虑林副产品的种类林副产品的种类、数量数量、质量质量等方面。等方面。 3-2 国土资源评价国土资源评价国土资源调查与评价国土资源调查与评价三、国土资源分类评价三

138、、国土资源分类评价(四)生物资源评价(四)生物资源评价 1、森林资源的评价、森林资源的评价 (3)森林资源)森林资源 森林是一种生物地理群落,决定这个群落发生和发展的主要动力,森林是一种生物地理群落,决定这个群落发生和发展的主要动力,一方面在于植物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另一方面在于植物之间的一方面在于植物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另一方面在于植物之间的相互作用。由于这些作用的结果,使任何森林(林分)在外貌上都相互作用。由于这些作用的结果,使任何森林(林分)在外貌上都具有一定的结构,即在森林发育过程中,不同类别的植物具有一定的结构,即在森林发育过程中,不同类别的植物(主要是林主要是林木木)具有一定的

139、比例。森林结构(包括树种结构、层次结构、年龄结具有一定的比例。森林结构(包括树种结构、层次结构、年龄结构和森林密度等)是影响林分生长、生产力以及稳定性的重要因素,构和森林密度等)是影响林分生长、生产力以及稳定性的重要因素,同时也影响着森林的多种多样防护作用的发挥。同时也影响着森林的多种多样防护作用的发挥。 3-2 国土资源评价国土资源评价国土资源调查与评价国土资源调查与评价三、国土资源分类评价三、国土资源分类评价(四)生物资源评价(四)生物资源评价 1、森林资源的评价、森林资源的评价 (4)森林资源的分布和开发利用条件森林资源的分布和开发利用条件 森林的分布具有明显的地带性特点,不同地带性的森

140、林植被类型森林的分布具有明显的地带性特点,不同地带性的森林植被类型具有不同的经济利用价值。森林分布也具有明显的区域性特点,随具有不同的经济利用价值。森林分布也具有明显的区域性特点,随着气候、地理条件的变化而形成不同的林区、林种和蓄积量以及特着气候、地理条件的变化而形成不同的林区、林种和蓄积量以及特有的林副产品。有的林副产品。 森林资源的开发利用条件具体表现在森林资源的集中程度和丰森林资源的开发利用条件具体表现在森林资源的集中程度和丰富程度是否有利于采伐企业的建立,林区附近的工农业发展水平,富程度是否有利于采伐企业的建立,林区附近的工农业发展水平,是否有利于为林区提供必要的机械设备和粮食及其他农

141、产品。林区是否有利于为林区提供必要的机械设备和粮食及其他农产品。林区河川的水运、动力资源的保证程度、林区的保证程度、林区的气候、河川的水运、动力资源的保证程度、林区的保证程度、林区的气候、地貌条件也影响着森林资源的开发利用。地貌条件也影响着森林资源的开发利用。3-2 国土资源评价国土资源评价国土资源调查与评价国土资源调查与评价三、国土资源分类评价三、国土资源分类评价(四)生物资源评价(四)生物资源评价 2、草场资源的评价、草场资源的评价草场评价一般选用以下几个指标:草场评价一般选用以下几个指标: (1)草场生境条件草场生境条件 气候气候: 在自然环境中,气候是基本条件,它决定着植物所得到的温度

142、、在自然环境中,气候是基本条件,它决定着植物所得到的温度、光照、降水数量和分配,并且决定着草场的基本特性。气候条件制光照、降水数量和分配,并且决定着草场的基本特性。气候条件制约着草场各个组成部分如土壤、植被、牲畜、野生动物等的存在和约着草场各个组成部分如土壤、植被、牲畜、野生动物等的存在和发展,从而影响着畜牧业生产的形式和基本方向。因此,气候条件发展,从而影响着畜牧业生产的形式和基本方向。因此,气候条件不仅是形成草场的基本因素,也是对草场进行评价的基本依据之一不仅是形成草场的基本因素,也是对草场进行评价的基本依据之一地貌:草场的自然条件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地貌因素。通常大地貌:草场的自然条件在很

143、大程度上取决于地貌因素。通常大地貌往往决定着草场的地理分布。如位于不同地貌地区的草场,地貌往往决定着草场的地理分布。如位于不同地貌地区的草场,其大气候条件是不一样的。地区距离海洋越远,受海洋气候影响其大气候条件是不一样的。地区距离海洋越远,受海洋气候影响就越小,因而年降水量也就越少,气候干旱。纬度高的地区温度就越小,因而年降水量也就越少,气候干旱。纬度高的地区温度低,生长季短,但夏季日照长,从而也就影响着草场植被的类型低,生长季短,但夏季日照长,从而也就影响着草场植被的类型 大、中地貌往往导致地区气候、水文、土壤的变化。因而草大、中地貌往往导致地区气候、水文、土壤的变化。因而草场植被的成分及结

144、构在同一地区内,要受大、中地貌所制约。小场植被的成分及结构在同一地区内,要受大、中地貌所制约。小地貌则只能看作草场内部的条件,同样显著地支配着草场内部生地貌则只能看作草场内部的条件,同样显著地支配着草场内部生态条件。所以地貌条件是草场植被、气候、土壤等特征的综合表态条件。所以地貌条件是草场植被、气候、土壤等特征的综合表现,同时也是草场类型划分的主要依据。现,同时也是草场类型划分的主要依据。 草场地貌不但决定着草场植物生活的各项要素,同时它对于草场地貌不但决定着草场植物生活的各项要素,同时它对于草场利用也有很大的影响。通常大、中地貌对地区地表水资源多草场利用也有很大的影响。通常大、中地貌对地区地

145、表水资源多寡及地下水埋藏深度起着决定作用。山地的河网密度较大,内陆寡及地下水埋藏深度起着决定作用。山地的河网密度较大,内陆地区的湖盆和洼地往往是地表水汇聚的场所,河间台地及高阶地地区的湖盆和洼地往往是地表水汇聚的场所,河间台地及高阶地往往地下水埋藏较深,而河漫滩地及山前洪积扇裙缘则地下水埋往往地下水埋藏较深,而河漫滩地及山前洪积扇裙缘则地下水埋藏较浅。因此,地貌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草场的水源问题。藏较浅。因此,地貌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草场的水源问题。 水源:水、草是评定草场经济利用价值的两大重要因素。水在水源:水、草是评定草场经济利用价值的两大重要因素。水在草场资源经济利用价值方面的重要性,仅略次

146、于草,但比其他条草场资源经济利用价值方面的重要性,仅略次于草,但比其他条件又显得重要。缺水草场尽管草群丰茂,但往往为缺乏水源而不件又显得重要。缺水草场尽管草群丰茂,但往往为缺乏水源而不能充分利用。草场水源包括地表水能充分利用。草场水源包括地表水(河、湖河、湖)及地下水及地下水(井、泉井、泉)。水源丰富与否决定于水源相隔的距离和水量。水源相距越近,水水源丰富与否决定于水源相隔的距离和水量。水源相距越近,水量越大,供水保证率越高;反之,供水保证率越低。如果牧畜饮量越大,供水保证率越高;反之,供水保证率越低。如果牧畜饮水在水在10km以外,供水就无基本保证,草场也只能在冬季积雪时以外,供水就无基本保

147、证,草场也只能在冬季积雪时才能部分利用。才能部分利用。 土壤基质:不同的土壤粘粒、砂粒以及有机质等其他成分,构土壤基质:不同的土壤粘粒、砂粒以及有机质等其他成分,构成了不同的土壤基质条件。它决定了土壤的物化性质,从而影响成了不同的土壤基质条件。它决定了土壤的物化性质,从而影响草场植被的生长和草场的放牧利用。在草场利用上,对土壤基质草场植被的生长和草场的放牧利用。在草场利用上,对土壤基质主要应考虑生草土壤的发育程度和土壤的机械组成,以鉴定草场主要应考虑生草土壤的发育程度和土壤的机械组成,以鉴定草场的饲用植物的生长情况和草场的耐牧条件,从而确定草场的经济的饲用植物的生长情况和草场的耐牧条件,从而确

148、定草场的经济利用价值利用价值。3-2 国土资源评价国土资源评价国土资源调查与评价国土资源调查与评价三、国土资源分类评价三、国土资源分类评价(四)生物资源评价(四)生物资源评价 2、草场资源的评价、草场资源的评价草场评价一般选用以下几个指标:草场评价一般选用以下几个指标: (2)草场植被条件草场植被条件 草场植被覆盖度:草场植被覆盖度越大,经济价值越高;反之,草场植被覆盖度:草场植被覆盖度越大,经济价值越高;反之,经济价值越低。不同的草场类型,草场植被的覆盖度相差很大。如经济价值越低。不同的草场类型,草场植被的覆盖度相差很大。如森林草甸草原的草场植被覆盖度可森林草甸草原的草场植被覆盖度可6080

149、,干草原的草场植被,干草原的草场植被覆盖度可达覆盖度可达35-50,而荒漠、半荒漠草原的草场覆盖度多在,而荒漠、半荒漠草原的草场覆盖度多在30,甚至,甚至10以下,其经济利用价值远远不如前者。只有南方山丘以下,其经济利用价值远远不如前者。只有南方山丘草丛,由于生物气候条件优越,往往生长着繁茂的草场植被,有很草丛,由于生物气候条件优越,往往生长着繁茂的草场植被,有很高的经济利用价值。高的经济利用价值。 草场饲用植物构成:草场的饲用植物构成直接影响着各类草草场饲用植物构成:草场的饲用植物构成直接影响着各类草场的经济利用价值。草场草群的变化规律如表场的经济利用价值。草场草群的变化规律如表3-10(P

150、148)。)。草群品质和产量:这是评价草场饲用植物经济利用价值的两个草群品质和产量:这是评价草场饲用植物经济利用价值的两个主要方面。对草场的质量进行评价时,主要依据草场草群的品质,主要方面。对草场的质量进行评价时,主要依据草场草群的品质,产量则是划分级别的唯一指标。产量则是划分级别的唯一指标。 草场草群的品质一般按其所属成分的比例来决定,通常禾本科草场草群的品质一般按其所属成分的比例来决定,通常禾本科及豆科质量较高,而莎草科及杂类草质量较低。但是禾本科中不及豆科质量较高,而莎草科及杂类草质量较低。但是禾本科中不同种之间质量的差异也较大,如羊草比芦苇质量高芦苇又比野古同种之间质量的差异也较大,如

151、羊草比芦苇质量高芦苇又比野古草质量高。杂类草中不同种属,种的植物质量差异悬殊更大。草质量高。杂类草中不同种属,种的植物质量差异悬殊更大。 按植物成分的适口性来鉴定草场草群的质量,更能客观反映其按植物成分的适口性来鉴定草场草群的质量,更能客观反映其本质。植物适口性的好坏与其利用率高低成正比关系。草场植被本质。植物适口性的好坏与其利用率高低成正比关系。草场植被按牲畜的适口性可分为优、良、中、劣、不食或很少食几个类别。按牲畜的适口性可分为优、良、中、劣、不食或很少食几个类别。然后再按草场产草量的多少划分若干草场产草级别,以评定各类然后再按草场产草量的多少划分若干草场产草级别,以评定各类草场的等级。草

152、场的等级。 3-2 国土资源评价国土资源评价国土资源调查与评价国土资源调查与评价三、国土资源分类评价三、国土资源分类评价(四)生物资源评价(四)生物资源评价 2、草场资源的评价、草场资源的评价草场评价一般选用以下几个指标:草场评价一般选用以下几个指标: (3)草场生产潜力草场生产潜力 载畜量与载畜能力:载畜量即草场上实际的家畜饲养量,也称载畜量与载畜能力:载畜量即草场上实际的家畜饲养量,也称为牧场实际的密度容量。它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草场生产能力的水为牧场实际的密度容量。它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草场生产能力的水平和经营管理的效果。由于家畜繁殖、死亡、淘汰等过程随着草场平和经营管理的效果。由于家畜繁殖

153、、死亡、淘汰等过程随着草场牧草数量、质量在季节和年份上的不断波动,加之每年气候、灾情、牧草数量、质量在季节和年份上的不断波动,加之每年气候、灾情、饲养管理、草地培育手段等条件的不同,因而载畜量也总是不断地饲养管理、草地培育手段等条件的不同,因而载畜量也总是不断地变化着。就一年而言,冬春季载畜量为最低期,暖季达到高峰。这变化着。就一年而言,冬春季载畜量为最低期,暖季达到高峰。这些波动和变化,说明了草场生产的年度、季节不平衡和生产发展的些波动和变化,说明了草场生产的年度、季节不平衡和生产发展的不稳定。不稳定。 载畜能力是指草场在中等程度利用下,全年放牧期内可能容载的载畜能力是指草场在中等程度利用下

154、,全年放牧期内可能容载的牲畜最大定额,它是一种理论数值。载畜量小于载畜能力,表明牲畜最大定额,它是一种理论数值。载畜量小于载畜能力,表明草场生产还有潜力。但由于载畜量受多种因素影响而变化,因而草场生产还有潜力。但由于载畜量受多种因素影响而变化,因而估算载畜能力时,务必考虑到可能出现的因素,从而使载畜能力估算载畜能力时,务必考虑到可能出现的因素,从而使载畜能力接近客观实际。否则,就可能造成超载,使草场生产力大大下降。接近客观实际。否则,就可能造成超载,使草场生产力大大下降。中国温带草原区地带性草地单位面积的载畜力,与俄罗斯、美国、中国温带草原区地带性草地单位面积的载畜力,与俄罗斯、美国、蒙古等国

155、的温带草地的载畜力无明显差异。其中东北、内蒙古高蒙古等国的温带草地的载畜力无明显差异。其中东北、内蒙古高原东部和黄土高原东南部的温性草原的载畜力较高,而甘肃、青原东部和黄土高原东南部的温性草原的载畜力较高,而甘肃、青海东部、东疆、南疆和西藏雅鲁藏布江河谷等地的温性草原的载海东部、东疆、南疆和西藏雅鲁藏布江河谷等地的温性草原的载畜力较低。畜力较低。 畜产品的年产量和单位面积产量:畜产品的年产量和单位面积产量: 根据草场生态系统的理论分析,从草场生产流程的全过程看,根据草场生态系统的理论分析,从草场生产流程的全过程看,载畜量和载畜能力只是一个中间状态,草场生产的最终目的是获载畜量和载畜能力只是一个

156、中间状态,草场生产的最终目的是获得畜产品。获得畜产品与牲畜数量有直接关系,没有一定数量的得畜产品。获得畜产品与牲畜数量有直接关系,没有一定数量的牲畜,草场的植物产品牲畜,草场的植物产品牧草就得不到充分利用。牧草就得不到充分利用。 计算畜产品的年产量和单位面积产量时,常把各类畜产品产量计算畜产品的年产量和单位面积产量时,常把各类畜产品产量换算成统一的畜产品单位。换算成统一的畜产品单位。1个畜产品单位相当于个畜产品单位相当于1kg增重增重07kg净肉,含有净肉,含有138.05兆焦耳代谢能。按国内先进地区的试验数兆焦耳代谢能。按国内先进地区的试验数据,以据,以5kg青草为青草为1个饲料单位,每个饲

157、料单位,每10个饲料单位个饲料单位(50kg青草青草)生生产产1个畜产品单位。据此,全区草场总产量除以个畜产品单位。据此,全区草场总产量除以50,即可得出全,即可得出全区总畜产品单位生物产量。同实际产草区总畜产品单位生物产量。同实际产草(经济单位经济单位)相比,即可得相比,即可得出全区草场的生产能力。出全区草场的生产能力。 3-2 国土资源评价国土资源评价国土资源调查与评价国土资源调查与评价三、国土资源分类评价三、国土资源分类评价(四)生物资源评价(四)生物资源评价 2、草场资源的评价、草场资源的评价草场评价一般选用以下几个指标:草场评价一般选用以下几个指标: (4)草地营养草地营养 草地牧草

158、营养物质的含量决定了草地饲用价值的高低。草地牧草营养物质的含量草地牧草营养物质的含量决定了草地饲用价值的高低。草地牧草营养物质的含量受植物种类、物候期、生境条件,特别是草地土壤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受植物种类、物候期、生境条件,特别是草地土壤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草地牧草营养一般用牧草中粗蛋白质、粗脂肪、无氮浸出物、粗纤维、粗灰分草地牧草营养一般用牧草中粗蛋白质、粗脂肪、无氮浸出物、粗纤维、粗灰分含量、总营养物质量的比例来衡量。含量、总营养物质量的比例来衡量。 研究表明,在草地气温相同的气候条件下,从东部湿润草地向西部干旱草地过研究表明,在草地气温相同的气候条件下,从东部湿润草地向西部干旱草地过渡,

159、牧草含氮量逐渐增加,灰分含量渐趋升高,而碳水化合物含量逐渐减少。在渡,牧草含氮量逐渐增加,灰分含量渐趋升高,而碳水化合物含量逐渐减少。在草地水分草地水分(即湿润度即湿润度)相同的条件下,北方草地随着纬度北移,海拔较高的山地草相同的条件下,北方草地随着纬度北移,海拔较高的山地草地随海拔升高,温度下降,牧草粗纤维含量降低,而粗蛋白质和无氮浸出物的含地随海拔升高,温度下降,牧草粗纤维含量降低,而粗蛋白质和无氮浸出物的含量升高,草地营养价值提高。也就是说,北方草地较南方草地营养价值高,海拔量升高,草地营养价值提高。也就是说,北方草地较南方草地营养价值高,海拔较高的山地草地较同纬度的低海拔草地营养价值高

160、。较高的山地草地较同纬度的低海拔草地营养价值高。 3-2 国土资源评价国土资源评价国土资源调查与评价国土资源调查与评价三、国土资源分类评价三、国土资源分类评价(五五)海洋资源评价海洋资源评价 1、港口资源评价、港口资源评价 港口资源评价的主要指标有港口的港址条件、港口年吞吐量、港港口资源评价的主要指标有港口的港址条件、港口年吞吐量、港口泊位、泊位线长度、港区自然岸线总长度。口泊位、泊位线长度、港区自然岸线总长度。 3-2 国土资源评价国土资源评价国土资源调查与评价国土资源调查与评价三、国土资源分类评价三、国土资源分类评价(五五)海洋资源评价海洋资源评价 2、海洋鱼类资源评价、海洋鱼类资源评价

161、(1)鱼类的数量变动鱼类的数量变动 鱼类的数量变动,也称鱼类资源变动,主要是通过渔获量的变鱼类的数量变动,也称鱼类资源变动,主要是通过渔获量的变动而显示出来的,其变动往往表现得很剧烈。如烟台蛇鱼渔获量的动而显示出来的,其变动往往表现得很剧烈。如烟台蛇鱼渔获量的波动幅度超过波动幅度超过10倍以上。倍以上。 3-2 国土资源评价国土资源评价国土资源调查与评价国土资源调查与评价三、国土资源分类评价三、国土资源分类评价(五五)海洋资源评价海洋资源评价 2、海洋鱼类资源评价、海洋鱼类资源评价 (2)鱼群的洄游规律鱼群的洄游规律 在浩涵的海洋中,鱼类的分布不仅有相对的集中性,而且还有着在浩涵的海洋中,鱼类

162、的分布不仅有相对的集中性,而且还有着共同的和独特的洄游规律。共同的和独特的洄游规律。 鱼类的洄游分为以下三种类型:鱼类的洄游分为以下三种类型: 生殖洄游生殖洄游(产卵洄游产卵洄游):鱼类为了繁殖后代,每年在一定的季节集:鱼类为了繁殖后代,每年在一定的季节集群游向一定范围的海区进行产卵,谓之群游向一定范围的海区进行产卵,谓之产卵洄游产卵洄游。产卵鱼群绝大多。产卵鱼群绝大多数游向沿岸、河口一带进行产卵。数游向沿岸、河口一带进行产卵。 生殖洄游按产卵场的不同,又可分为三类。一类由深海游向浅海生殖洄游按产卵场的不同,又可分为三类。一类由深海游向浅海和近岸,为数占大多数,主要的海洋鱼类有大黄鱼、带鱼、青

163、鱼等。和近岸,为数占大多数,主要的海洋鱼类有大黄鱼、带鱼、青鱼等。另一类由海里游向江河,成者由江河下游游向上游,这一类称之为另一类由海里游向江河,成者由江河下游游向上游,这一类称之为“溯河性溯河性”鱼类,它们平时生活在海洋里,其性成熟后,则由海洋鱼类,它们平时生活在海洋里,其性成熟后,则由海洋进人淡水河川进行产卵,主要鱼类有鲥鱼、鲑鱼、大马哈鱼、银鱼进人淡水河川进行产卵,主要鱼类有鲥鱼、鲑鱼、大马哈鱼、银鱼等。还有一类鱼,如鳗鲡等,由江河游向海洋,称之为等。还有一类鱼,如鳗鲡等,由江河游向海洋,称之为“降河性降河性”鱼类,它们平时生活在淡水河里,当其性成熟后,则要由江河洄游鱼类,它们平时生活在

164、淡水河里,当其性成熟后,则要由江河洄游到深海里产卵。到深海里产卵。索饵洄游:鱼类经过长途的洄游到产卵场产卵后,体力消耗极索饵洄游:鱼类经过长途的洄游到产卵场产卵后,体力消耗极大,鱼体消瘦。有一些鱼产卵后亲体即大量死亡,如乌贼、对虾、大,鱼体消瘦。有一些鱼产卵后亲体即大量死亡,如乌贼、对虾、鳗鲡、大马哈鱼等。绝大多数鱼类产卵后由于恢复体力的需要,鳗鲡、大马哈鱼等。绝大多数鱼类产卵后由于恢复体力的需要,则开始大量摄食。此时密集的产卵鱼群开始分散索饵。有些鱼有则开始大量摄食。此时密集的产卵鱼群开始分散索饵。有些鱼有明显索饵场,由产卵场洄游到索饵场进行索饵;有些种类有明显明显索饵场,由产卵场洄游到索饵

165、场进行索饵;有些种类有明显的的索饵期索饵期,但无明显的索饵场,但无明显的索饵场(如大、小黄鱼,带鱼等如大、小黄鱼,带鱼等)。此种洄。此种洄游的目的在于索饵,因此其洄游路线、方向往往受饵料生物的变游的目的在于索饵,因此其洄游路线、方向往往受饵料生物的变化和移动的影响,饵料生物的状况支配着索饵群体的动向。但索化和移动的影响,饵料生物的状况支配着索饵群体的动向。但索饵阶段鱼群的移动速度一般较慢,群体较为分散。饵阶段鱼群的移动速度一般较慢,群体较为分散。越冬洄游:越冬洄游并不是在所有的鱼类中都能见到。只有生越冬洄游:越冬洄游并不是在所有的鱼类中都能见到。只有生长在中纬度的海洋鱼类、温水性的鱼,这种习性

166、才特别明显。大长在中纬度的海洋鱼类、温水性的鱼,这种习性才特别明显。大多数鱼类经过索饵阶段后,鱼体肥满度迅速增加,体内存积了大多数鱼类经过索饵阶段后,鱼体肥满度迅速增加,体内存积了大量脂肪,此时鱼肉鲜美。由于季节的转换,鱼类为了适温的要求,量脂肪,此时鱼肉鲜美。由于季节的转换,鱼类为了适温的要求,追求适合其生存的水域,便引起集群性的移动,称为追求适合其生存的水域,便引起集群性的移动,称为越冬洄游越冬洄游。一般越冬洄游都是由近海到深海,由北向南洄游,目的是寻求降一般越冬洄游都是由近海到深海,由北向南洄游,目的是寻求降宜水温,所以也称宜水温,所以也称适温洄游适温洄游。 3-2 国土资源评价国土资源

167、评价国土资源调查与评价国土资源调查与评价三、国土资源分类评价三、国土资源分类评价(五五)海洋资源评价海洋资源评价 2、海洋鱼类资源评价、海洋鱼类资源评价 (3)渔场条件渔场条件 海洋鱼类在其生活过程中,通过洄游得以完成其生活史中的各个海洋鱼类在其生活过程中,通过洄游得以完成其生活史中的各个重要生命活动,诸如生殖、越冬和索饵成长等。由于洄游,鱼类集重要生命活动,诸如生殖、越冬和索饵成长等。由于洄游,鱼类集合成群,定期在一定地点大量出现,这就形成了合成群,定期在一定地点大量出现,这就形成了“渔场渔场”,洄游的,洄游的进行即表现为渔场的移动。因此,研究鱼类的洄游,从而找出其规进行即表现为渔场的移动。

168、因此,研究鱼类的洄游,从而找出其规律性,对于掌握海洋渔场的分布,大力发展海洋渔业生产有着重大律性,对于掌握海洋渔场的分布,大力发展海洋渔业生产有着重大的实践意义。的实践意义。 海区位置:海区位置包括两方面的含义,一为经纬度位置,海区位置:海区位置包括两方面的含义,一为经纬度位置,另一为海陆位置。二者到接影响到海洋气象、水文、海流和江河另一为海陆位置。二者到接影响到海洋气象、水文、海流和江河人海情况等,从而影响着海洋鱼类的洄游行动。人海情况等,从而影响着海洋鱼类的洄游行动。 海流的循环运动与海洋鱼类的海流的循环运动与海洋鱼类的洄游规律洄游规律关系更为密切,不少鱼类关系更为密切,不少鱼类几乎是随海

169、流而洄游,各种暖水性鱼类也多随着海流北上,到达几乎是随海流而洄游,各种暖水性鱼类也多随着海流北上,到达暖流与寒流交会之处,那里水环境条件发生变化,出现上升流,暖流与寒流交会之处,那里水环境条件发生变化,出现上升流,海水中饵源丰富,形成了集中丰产的海水中饵源丰富,形成了集中丰产的渔汛渔汛。近陆海区,容纳江河入海,接受来自大陆的大量淡水、养分和饵近陆海区,容纳江河入海,接受来自大陆的大量淡水、养分和饵料,为滋养和繁殖磷生物提供了有利条件。料,为滋养和繁殖磷生物提供了有利条件。 海水深度:海水的深度影响着海洋中浮游植物的光合作用。海水深度:海水的深度影响着海洋中浮游植物的光合作用。光线的强度随着海水

170、深度而递减。根据海水中光线含量的多少,光线的强度随着海水深度而递减。根据海水中光线含量的多少,将海洋垂直地划分为三层:将海洋垂直地划分为三层:真光层真光层:光线较强,足以供植物的光:光线较强,足以供植物的光合作用。这一层从海面向下延伸到深度合作用。这一层从海面向下延伸到深度80m(或大于或大于80m)的地方,的地方,所有的浅水带均位于这一层内。所有的浅水带均位于这一层内。弱光层弱光层:光线微弱,其深度范围:光线微弱,其深度范围大约从大约从80m左右到左右到200m(或大于或大于200m)。在这一层内,植物不能。在这一层内,植物不能正常生活,所出现的植物大部分是从真光层内沉下来的。正常生活,所出

171、现的植物大部分是从真光层内沉下来的。无光层无光层:位于弱光层之下。在这一层内,植物不能生活,生活在这里的动位于弱光层之下。在这一层内,植物不能生活,生活在这里的动物也多是一些食肉动物。物也多是一些食肉动物。 海底地形和底质:不同的海底地形和底质,适应着不同鱼类栖海底地形和底质:不同的海底地形和底质,适应着不同鱼类栖息、繁殖和洄游的生由习性,影响着海洋鱼类的种和量的组成。息、繁殖和洄游的生由习性,影响着海洋鱼类的种和量的组成。渤海海底渤海海底,较为平坦,绝大部分海区的水深不超,较为平坦,绝大部分海区的水深不超30m,沿岸及河,沿岸及河口附近的水深均在口附近的水深均在20m以内,而且处在黄河、海河

172、、辽河入海处,以内,而且处在黄河、海河、辽河入海处,每年带入大量黄色泥砂,在河口附近形成烂泥浅滩,湾内底质多每年带入大量黄色泥砂,在河口附近形成烂泥浅滩,湾内底质多泥质,是著名的鱼、虾产卵场和泅索饵场所。泥质,是著名的鱼、虾产卵场和泅索饵场所。东海海区东海海区,舟山群岛以北为砂岸,海底地势平坦,大部分为砂底、,舟山群岛以北为砂岸,海底地势平坦,大部分为砂底、砂质泥底。舟山群岛以南则以岩岸为主,近岸除很窄的砂砾地带砂质泥底。舟山群岛以南则以岩岸为主,近岸除很窄的砂砾地带外,分布着砂质泥带。底质不同,洄游、群集的鱼类也有所差别。外,分布着砂质泥带。底质不同,洄游、群集的鱼类也有所差别。 渔港和渔业

173、基地条件渔港和渔业基地条件:渔港是专供渔船停泊,装卸渔需品和作为避风的港湾,是渔业作业的根据地。渔港加上陆上的一切为渔业服务的加工厂、渔船修造厂、渔具厂、码头、带品供销部门、鱼市场及相应的渔业管理机构和设备,便形成一个完整的渔业基地。 渔港和渔业基地的条件直接影响着海区渔场的开发利用。如我国沿海有众多的渔业集中的港湾、基地和岛屿,特别是在南海远海区还有众多的珊瑚礁(即西沙、南沙、东沙群岛),这为开发利用我国辽阔海域的海岸鱼类资源提供了非常有利的条件。 3-2 国土资源评价国土资源评价国土资源调查与评价国土资源调查与评价三、国土资源分类评价三、国土资源分类评价(六)气候资源评价(六)气候资源评价

174、 1、气候资源综合评价、气候资源综合评价 (1)质量分级质量分级 气候资源的种类很多。水、热、光、气是其中的四大资源。考虑气候资源的种类很多。水、热、光、气是其中的四大资源。考虑到空气资源随时间和空间的变化量较小,由此造成的生物产量差异到空气资源随时间和空间的变化量较小,由此造成的生物产量差异不大。因此,在分析我国气候资源时,只作了水、热、光资源分析。不大。因此,在分析我国气候资源时,只作了水、热、光资源分析。 各地资源的内涵十分丰富,水分资源即包括降水量、水分盈亏量、各地资源的内涵十分丰富,水分资源即包括降水量、水分盈亏量、空气湿度、土壤水分以及它们随时间的变化等;热量资源可以用积空气湿度、

175、土壤水分以及它们随时间的变化等;热量资源可以用积温、生长期、温度强度及其保证率表示;光资源则包括光质、光量、温、生长期、温度强度及其保证率表示;光资源则包括光质、光量、光时及其变化等内容。所以在气候资源的数量、质量分析中,必须光时及其变化等内容。所以在气候资源的数量、质量分析中,必须选择一个既简单、又方便、还能反映质量差异的指标。为此,我们选择一个既简单、又方便、还能反映质量差异的指标。为此,我们选用了年降水量、年选用了年降水量、年0积温和年太阳总辐射量,并各分四级,用积温和年太阳总辐射量,并各分四级,用以表示我国水、热、光单项资源的质量优劣。以表示我国水、热、光单项资源的质量优劣。 质量分级

176、资源种类 4(丰富) 3(较丰富) 2 1 (欠丰富) (贫乏) 水(mm) 900 400-900 200-400 200 热(0积温) 6000 4000-6000 2500-4000 2500 光(1014J/km2) 6000 5000-6000 4000-5000 4000 上述分级均考虑到它们的植被和农业意义。年降水量上述分级均考虑到它们的植被和农业意义。年降水量900mm一级,水分资源丰富,植被为森林,种植一级,水分资源丰富,植被为森林,种植业主要为农田稻作,属湿润气候;年业主要为农田稻作,属湿润气候;年0积温积温6000以上一级,属中亚热带一热带气候,热量资以上一级,属中亚热带

177、一热带气候,热量资源丰富,种植业一年可三熟,以热带、亚热带林果源丰富,种植业一年可三熟,以热带、亚热带林果木等植被为主;光资源的分级指标,除考虑到对生木等植被为主;光资源的分级指标,除考虑到对生物产量的影响外,还考虑到它作为一种能源的应用。物产量的影响外,还考虑到它作为一种能源的应用。 3-2 国土资源评价国土资源评价国土资源调查与评价国土资源调查与评价三、国土资源分类评价三、国土资源分类评价(六)气候资源评价(六)气候资源评价 1、气候资源综合评价、气候资源综合评价 (2)数量分析数量分析按照水、热、光资源的上述分级指标,我们在全国按照水、热、光资源的上述分级指标,我们在全国1:900万水、

178、万水、热、光资源等值线图上,量算了各资源不同量级的控制面积以及占热、光资源等值线图上,量算了各资源不同量级的控制面积以及占国土总面积的百分比,用以表示我国单项气候资源各质量级的数量国土总面积的百分比,用以表示我国单项气候资源各质量级的数量多少。有些资源还计算了控制面积上的资源总量,也表示其数量多多少。有些资源还计算了控制面积上的资源总量,也表示其数量多少。少。 3-2 国土资源评价国土资源评价国土资源调查与评价国土资源调查与评价三、国土资源分类评价三、国土资源分类评价(六)气候资源评价(六)气候资源评价 2、气候资源生产力、气候资源生产力 气候资源生产力,是单项气候资源及其组合类型的最高表现形

179、式,气候资源生产力,是单项气候资源及其组合类型的最高表现形式,是气候资源的最好评定指标。为此,可以计算单项资源和资源类型是气候资源的最好评定指标。为此,可以计算单项资源和资源类型的生产力指数。的生产力指数。 气候资源生产力可以用绝对数字表示,也可以用相对数字表示。气候资源生产力可以用绝对数字表示,也可以用相对数字表示。采用气候资源生产力指数采用气候资源生产力指数(相对数相对数),表示一个地区单项资源或资源,表示一个地区单项资源或资源组合类型生产力的相对大小。就单项资源而论,我们把气候资源丰组合类型生产力的相对大小。就单项资源而论,我们把气候资源丰富,质量最好一级的生产力定为富,质量最好一级的生

180、产力定为1,其余各质量级的指数大小,根,其余各质量级的指数大小,根据各自对生产力的贡献加以确定。考虑不同区域天然植被的生产力,据各自对生产力的贡献加以确定。考虑不同区域天然植被的生产力,不同熟制和单季作物的产量,在除去其他资源的影响后,确定了单不同熟制和单季作物的产量,在除去其他资源的影响后,确定了单项资源的生产力指数。项资源的生产力指数。在单项气候资源生产力指数中,水分资源生产力在单项气候资源生产力指数中,水分资源生产力指数变化最大,从指数变化最大,从0.1以下到以下到1.0;次是热量资源,;次是热量资源,变化在变化在0.4以下到以下到1.0之间;光资源变化最小,为之间;光资源变化最小,为0

181、.7-1.0。这与水、热、光资源对作物和植物生育。这与水、热、光资源对作物和植物生育的影响以及由此造成的产量区域差异较为一致,的影响以及由此造成的产量区域差异较为一致,能够较好地反映中国各地的气候资源生产力状况。能够较好地反映中国各地的气候资源生产力状况。 气候资源类型的生产力指数,是该类型单项资气候资源类型的生产力指数,是该类型单项资源生产力指数的连乘积。源生产力指数的连乘积。 气候资源类型及其生产力指数,表示综合气候气候资源类型及其生产力指数,表示综合气候资源的质量优劣;气候资源类型所控制面积,表资源的质量优劣;气候资源类型所控制面积,表示其数量的多少。示其数量的多少。 3-2 国土资源评

182、价国土资源评价国土资源调查与评价国土资源调查与评价三、国土资源分类评价三、国土资源分类评价(六)气候资源评价(六)气候资源评价 3、气候资源类型分区及分区生产力、气候资源类型分区及分区生产力 (1)类型分区类型分区考虑到农业气候资源类型之间的相似性,以及便于国家宏观地指导考虑到农业气候资源类型之间的相似性,以及便于国家宏观地指导农业生产、开发资源,按照农业气候资源生产力指数大小,把农业生产、开发资源,按照农业气候资源生产力指数大小,把20个个农业气候资源类型合并为五个农业气候资源类型区农业气候资源类型合并为五个农业气候资源类型区:第第V类型区:农业气候资源生产力指数类型区:农业气候资源生产力指

183、数0.5者,农业气候资源丰富,者,农业气候资源丰富,生产力高;生产力高;第第贝类型区:贝类型区:0.3-0.5,农业气候资源较丰富,生产力较高;,农业气候资源较丰富,生产力较高;第第类型区:类型区:0.2-0.3,农业气候资源欠丰富,生产力较低;,农业气候资源欠丰富,生产力较低;第第类型区:类型区:0.1-0.2,本区农业气候资源贫乏,生产力低;,本区农业气候资源贫乏,生产力低;第第类型区:类型区:0.1,本区农业气候资源极贫乏,生产力极低。,本区农业气候资源极贫乏,生产力极低。 (2)分区生产力分区生产力农业气候资源类型区的平均生产力指数,是该类型区所包含的农农业气候资源类型区的平均生产力指

184、数,是该类型区所包含的农业气候资源指数的加权平均值。类型区的相对生产量则是由平均业气候资源指数的加权平均值。类型区的相对生产量则是由平均生产力指数和面积计算出来的。计算时除去了戈壁、沙漠和冰川生产力指数和面积计算出来的。计算时除去了戈壁、沙漠和冰川等不毛之地,同时考虑到耕地,特别是灌溉耕地的生产力差异。等不毛之地,同时考虑到耕地,特别是灌溉耕地的生产力差异。 中国农业气候资源类型区的生产力指数和相对生产量相差很大,中国农业气候资源类型区的生产力指数和相对生产量相差很大,只有国土总面积只有国土总面积25.6的第的第V类型区,平均生产力指数高达类型区,平均生产力指数高达0.72,相对生产量占全国总

185、量的,相对生产量占全国总量的63;而占国土总面积;而占国土总面积28.8的第的第类型区,平均生产力指数小于类型区,平均生产力指数小于0.06。相对生产量不足全国的。相对生产量不足全国的3。从上述分析不难看出,东南部是中国气候资源最丰富,生产力高,从上述分析不难看出,东南部是中国气候资源最丰富,生产力高,生产量大的地区,其次是中东部,而广大的中西部地区,农业气生产量大的地区,其次是中东部,而广大的中西部地区,农业气候资源贫乏,生产力低,生产量小。农业气候资源的这种分布状候资源贫乏,生产力低,生产量小。农业气候资源的这种分布状况,是农业发展战略决策必须考虑的问题况,是农业发展战略决策必须考虑的问题

186、。 (3)单项资源分区生产力单项资源分区生产力 制约中国农业气候生产力的因子主要是水、热,光资源的作用没有充分发挥,受到水、热资源的限制,所以光资源丰富地区的农业气候资源生产量反而较少,光资源较丰富和欠丰富地区的气候资源生产力都较大。 3-2 国土资源评价国土资源评价国土资源调查与评价国土资源调查与评价三、国土资源分类评价三、国土资源分类评价(六)气候资源评价(六)气候资源评价 3、气候资源类型分区及分区生产力、气候资源类型分区及分区生产力 (1)类型分区类型分区考虑到农业气候资源类型之间的相似性,以及便于国家宏观地指导考虑到农业气候资源类型之间的相似性,以及便于国家宏观地指导农业生产、开发资

187、源,按照农业气候资源生产力指数大小,把农业生产、开发资源,按照农业气候资源生产力指数大小,把20个个农业气候资源类型合并为五个农业气候资源类型区农业气候资源类型合并为五个农业气候资源类型区:第第V类型区:农业气候资源生产力指数类型区:农业气候资源生产力指数0.5者,农业气候资源丰富,者,农业气候资源丰富,生产力高;生产力高;第第贝类型区:贝类型区:0.3-0.5,农业气候资源较丰富,生产力较高;,农业气候资源较丰富,生产力较高;第第类型区:类型区:0.2-0.3,农业气候资源欠丰富,生产力较低;,农业气候资源欠丰富,生产力较低;第第类型区:类型区:0.1-0.2,本区农业气候资源贫乏,生产力低

188、;,本区农业气候资源贫乏,生产力低;第第类型区:类型区:0.1,本区农业气候资源极贫乏,生产力极低。,本区农业气候资源极贫乏,生产力极低。 3-2 国土资源评价国土资源评价国土资源调查与评价国土资源调查与评价三、国土资源分类评价三、国土资源分类评价(七)旅游资源评价(七)旅游资源评价 1、旅游资源评价的内容体系、旅游资源评价的内容体系 旅游资源的密度,又称旅游资源丰富度旅游资源的密度,又称旅游资源丰富度指在一定地域上旅游资源集中的程度。这种资源密度是度量一个指在一定地域上旅游资源集中的程度。这种资源密度是度量一个区域旅游资源开发规模、丰富程度和可行性的重要指标之一,也是区域旅游资源开发规模、丰

189、富程度和可行性的重要指标之一,也是对旅游地进行开发建设的基本科学依据。对旅游地进行开发建设的基本科学依据。旅游资源容量,又称旅游承载力,或称旅游饱和度旅游资源容量,又称旅游承载力,或称旅游饱和度在一定的时间条件下,一定空间范围内的旅游活动容纳能力。在一定的时间条件下,一定空间范围内的旅游活动容纳能力。旅游资源的特质,又称旅游资源的个性,是指旅游资源的特色旅游资源的特质,又称旅游资源的个性,是指旅游资源的特色特色是衡量一个地区对游客吸引力大小的重要因素,也是旅游资特色是衡量一个地区对游客吸引力大小的重要因素,也是旅游资源开发的可行性、超前性的决定条件之一。源开发的可行性、超前性的决定条件之一。

190、(1)旅游资源的系列要素评价旅游资源的系列要素评价 旅游资源的价值和功能旅游资源的价值和功能旅游资源的价值主要包括艺术观赏价值、文化价值、科学价值、经济价值、美学价值等方面;旅游资源的功能一般是与它的价值相呼应的。艺术、美学价值高的旅游资源,其旅游功能主要表现在观光方面;文化价值和科学价值高的旅游资源,其功能主要是科考和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等。 旅游资源的地域组合特点旅游资源的地域组合特点不同类型旅游景点的布局和组合,是旅游地资源优势和特色的重要反映,在评价中必须予以足够的重视。旅游资源密度较大,相距甚近,又有多种类型资源的协调配合,并呈线型、环闭型或马蹄型旅游线排列,是一个风景区最佳的组合态势。

191、 旅游资源的性质旅游资源的性质任何风景资源都有自己特定的性质,评价时必须加以确立和明示。因为旅游资源的性质将决定该资源的利用功能、开发方向;同时对区域开发规模、程度及旅游设施也有一定影响。 3-2 国土资源评价国土资源评价国土资源调查与评价国土资源调查与评价三、国土资源分类评价三、国土资源分类评价(七)旅游资源评价(七)旅游资源评价 1、旅游资源评价的内容体系、旅游资源评价的内容体系 区位条件区位条件即旅游资源所在地区的地理位置和交通条件。地理位置是确定旅游即旅游资源所在地区的地理位置和交通条件。地理位置是确定旅游资源开发规模、选择路线和利用方向的重要因素之一,它不仅影响资源开发规模、选择路线

192、和利用方向的重要因素之一,它不仅影响风景的类型和特色,而且影响旅游市场客源。一个旅游区景色再美,风景的类型和特色,而且影响旅游市场客源。一个旅游区景色再美,但交通不便,那也很难招袜游客。位置和交通条件是评价旅游资源但交通不便,那也很难招袜游客。位置和交通条件是评价旅游资源开发的首要因素。开发的首要因素。 (2)旅游资源开发条件评价旅游资源开发条件评价 环境因素环境因素旅游资源所处的环境包括多种类型,如自然环境、社会环境、政治环境、投资环境等。这里所说的环境主要是指自然环境条件,如气候、植被、水等环境质量。在评价旅游资源的开发规模、水平时,必须对上述环境因素所带来的影响进行综合的分析,包括土、气

193、、水环境的质量分析,根据环境因素的作用机理和影响范围、深度、速度,预测旅游环境的演化状况和后果。 客源条件客源条件客源数量是维持和提高旅游资源效应的重要因素。没有最低限度的游人,风景资源再好,也难以开发和利用。所以调查客源及其数量,是评价旅游资源功能的基本条件之一。客源市场的调查包括多种内容:某项旅游资源所吸引的客源市场,吸引客源层次的特点,辐射距离和范围,游人在观赏本资源时所产生的反应,在季节上出现的变化。 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一个地区旅游资源的开发,必须有坚实的经济基础作后盾。因为旅游地的建设需要一定的资金、物资、人力和科技素质。资金主要用于旅游地的游娱、维护、美化、住宿、道路

194、、场地、管理及供水、供电、通讯等基础设施,其中相当一部分用于旅游资源的维修、护卫、装饰、美化等建设项目。上述资金的筹措,必须依赖于这一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 建设施工条件建设施工条件旅游资源的开发必须有一定的设施场地;这种场地主要用于建设游览、娱乐设施和接待、管理设施;这些设施要求不同的地质、地形、土地、供水等条件。 旅游开发序位旅游开发序位在对旅游资源系列要素和开发利用条件的评价完成后,最后应用一个总的开发序位排列,即根据已经得出的各种量的指标,确定旅游资源开发的难易程度和不同类型之间的关联程度,决定各项旅游资源开发的先后顺序。 3-2 国土资源评价国土资源评价国土资源调查与评价国土资源调查与

195、评价三、国土资源分类评价三、国土资源分类评价(七)旅游资源评价(七)旅游资源评价 1、旅游资源评价的内容体系、旅游资源评价的内容体系 旅游资源的效益包括旅游资源的效益包括经济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社会效益和和环境效益环境效益三方面。这三方面。这是衡量一个地区旅游资源是否具备可开发性的重要指标。是衡量一个地区旅游资源是否具备可开发性的重要指标。经济效益经济效益的评价集中反映了旅游资源的开发会给风景区附近地区的评价集中反映了旅游资源的开发会给风景区附近地区带来何种直接或间接的效益,对当地经济发展有何影响。带来何种直接或间接的效益,对当地经济发展有何影响。社会效益社会效益的评价集中反映了旅游资源开发

196、的社会文化意义和可能的评价集中反映了旅游资源开发的社会文化意义和可能造成的影响。造成的影响。环境效益环境效益的评价则集中反映了旅游的开发是否会造成资源的破坏的评价则集中反映了旅游的开发是否会造成资源的破坏和环境的恶化。和环境的恶化。以上三项内容的评价应该说是相互关联、互为影响的,在评价中以上三项内容的评价应该说是相互关联、互为影响的,在评价中应综合考虑、权衡利弊,从而得出科学的结论。应综合考虑、权衡利弊,从而得出科学的结论。 (3)旅游资源的效益评价旅游资源的效益评价 3-2 国土资源评价国土资源评价国土资源调查与评价国土资源调查与评价三、国土资源分类评价三、国土资源分类评价(七)旅游资源评价

197、(七)旅游资源评价 2、旅游资源评价的方法、旅游资源评价的方法 旅游资源评价方法也包括定性和定量评价两种。定性评价虽然简旅游资源评价方法也包括定性和定量评价两种。定性评价虽然简便易行,但会有评价者偏好的局限性,而定量评价则可使评价结果便易行,但会有评价者偏好的局限性,而定量评价则可使评价结果更科学、更客观、更准确。目前定量评价方法大致有以下三个特点:更科学、更客观、更准确。目前定量评价方法大致有以下三个特点:一是指标量化一是指标量化:即对评价对象所选取的评价因素赋予评价指标数量:即对评价对象所选取的评价因素赋予评价指标数量特征。特征。二是评价模型化二是评价模型化:即将各评价指标间的关系用数字模

198、型表示:即将各评价指标间的关系用数字模型表示出来,然后计算得到评价结果。出来,然后计算得到评价结果。三是评定标准公众化三是评定标准公众化:即在给各个:即在给各个评价指标评定具体标准值时,公众意见评价指标评定具体标准值时,公众意见(即旅游者即旅游者)已逐渐代替了少已逐渐代替了少数专家的意见。数专家的意见。 3-2 国土资源评价国土资源评价国土资源调查与评价国土资源调查与评价三、国土资源分类评价三、国土资源分类评价(七)旅游资源评价(七)旅游资源评价 2、旅游资源评价的方法、旅游资源评价的方法 在旅游资源本身方面,采用了六个标准,即美、古、名、特、在旅游资源本身方面,采用了六个标准,即美、古、名、

199、特、奇、用。奇、用。美美指资源是否给人以美感。在评价时,要注意资源给人的联想和指资源是否给人以美感。在评价时,要注意资源给人的联想和资源构成要素给人的综合美。资源构成要素给人的综合美。古古即有悠久的历史。如古建筑,古遗址等。在评价旅游资源时,即有悠久的历史。如古建筑,古遗址等。在评价旅游资源时,一般要与美结合观赏,以领略历史文物的艺术价值。一般要与美结合观赏,以领略历史文物的艺术价值。 (1)定性评价方法定性评价方法 名名是具有名声的事物或与名人有关的事物。资源对旅游者来说,是具有名声的事物或与名人有关的事物。资源对旅游者来说,有一种熟悉性。熟悉性越强越广泛,就越有名,如埃及的金字塔、有一种熟

200、悉性。熟悉性越强越广泛,就越有名,如埃及的金字塔、比萨的斜塔、中国佛教四大名山等。与名人有关的资源,一方面比萨的斜塔、中国佛教四大名山等。与名人有关的资源,一方面具有名声,一方面它本身也具有一定的特点,评价时要足够重视具有名声,一方面它本身也具有一定的特点,评价时要足够重视。特特指特有的、别处没有的或少见的资源。如秦陵兵马桶、云南的指特有的、别处没有的或少见的资源。如秦陵兵马桶、云南的石林、少数民族节婚礼等,以及熊猫、金丝猴等珍禽异兽。石林、少数民族节婚礼等,以及熊猫、金丝猴等珍禽异兽。“特特”来源于资源的差异性,正是这种差异性对旅游者构成极大的吸来源于资源的差异性,正是这种差异性对旅游者构成

201、极大的吸引力。引力。奇奇是给人以新奇之感的资源。如四川峨媚金顶的佛光、云南大理是给人以新奇之感的资源。如四川峨媚金顶的佛光、云南大理的蝴蝶泉。这些资源多由于当地诸多自然条件偶合形成,在时间的蝴蝶泉。这些资源多由于当地诸多自然条件偶合形成,在时间上不易掌握,因此对旅游者有奇异的吸引力。上不易掌握,因此对旅游者有奇异的吸引力。用用是给人以使用价值的资源。这种资源在人文旅游资源中的手工是给人以使用价值的资源。这种资源在人文旅游资源中的手工艺品、日用品方面是很多的,在自然旅游资源方面也有,如有医艺品、日用品方面是很多的,在自然旅游资源方面也有,如有医疗价值的温泉、泥疗,供观赏食用的名品、异果。疗价值的

202、温泉、泥疗,供观赏食用的名品、异果。上述六项评价标准并不是排他的,而是互为联系的,在评价时应上述六项评价标准并不是排他的,而是互为联系的,在评价时应注意综合分析。注意综合分析。3-2 国土资源评价国土资源评价国土资源调查与评价国土资源调查与评价三、国土资源分类评价三、国土资源分类评价(七)旅游资源评价(七)旅游资源评价 2、旅游资源评价的方法、旅游资源评价的方法 在评价资源所处的环境方面在评价资源所处的环境方面 ,主要包括季节、污染、联系、可,主要包括季节、污染、联系、可进人性、基础结构、社会经济环境、市场等七个标准。进人性、基础结构、社会经济环境、市场等七个标准。 季节季节:由于季节的不同,

203、风、雨和日照时间的不同,资源在该地:由于季节的不同,风、雨和日照时间的不同,资源在该地的价值也会不同。的价值也会不同。污染污染:一项资源如果处在不能控制的噪声环境中,或者附近有放:一项资源如果处在不能控制的噪声环境中,或者附近有放射性物质或有毒气体等,它的价值就会大受损失,甚至毫无价值。射性物质或有毒气体等,它的价值就会大受损失,甚至毫无价值。 (1)定性评价方法定性评价方法 联系联系:各资源之间常常是联系的。附近可联系的资源越多越好。 可进入性可进入性:是指接触资源的可能性,即一般所说的进得去,出得来,散得开,主要是指交通条件。基础结构基础结构:分为联结的基础结构和分配的基础结构两种。前者是

204、指资源地区以外的,是为了与其地区相联结的,如公路网和其他服务;后者是在本地区以内的,是为了发展的。从经济角度,评价资源时不能忽视基础结构的情况。 社会经济环境社会经济环境:这一点在评价人文旅游资源方面尤应注意。有的资源从它本身来看,质量并不高,但与其所处的社会经济环境及与其他资源综合起来评价时,却可能得出不同的评价。上海就是一个突出的例子,上海在旅游资源方面是比较贫乏的,且缺少有质量的旅游资源。但就整体形象而言,上海作为国际知名的大都会,整个城市在社会、经济和文化方面具有独特的风貌,在这一方面是国内其他城市都不能与之比拟的。 市场市场:是旅游商品生产和销售的出发点和归宿。旅游经济活动就是围绕旅

205、游市场展开的。旅游市场反映的是所有旅游者对各种旅游活动的整体需求,因而旅游市场分析对旅游资源的评价来说同样至关重要。 以上这七项标准分属自然环境、经济环境和市场环境范畴,对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价值影响较大,评价时必须进行客观定性描述。 3-2 国土资源评价国土资源评价国土资源调查与评价国土资源调查与评价三、国土资源分类评价三、国土资源分类评价(七)旅游资源评价(七)旅游资源评价 2、旅游资源评价的方法、旅游资源评价的方法 层次分析法:旅游资源评价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内容:资源价层次分析法:旅游资源评价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内容:资源价值、景点规模和旅游条件。对这些指标进行量化,困难很大。但可值、景点规

206、模和旅游条件。对这些指标进行量化,困难很大。但可以按重要性进行排序,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的权重。以按重要性进行排序,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的权重。最后根据资源定量评价参数表,即可获得最终的综合评价结果。最后根据资源定量评价参数表,即可获得最终的综合评价结果。 (2)定量评价方法定量评价方法 指数评价法指数评价法:旅游资源的指数评价法分为三步。第一步第一步是调查分析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现状、吸引能力及外部区域环境,调查内容要求有准确的统计定量资料。第二步第二步是调查分析旅游要求,主要调查内容有:游客需求量、旅游者人口构成、逗留时间、旅游花费趋向、霄求结构、需求的节律性等;调查旅游者需求的最好办法

207、是在旅游市场上询问旅游者。第三步第三步是总评价的拟定,即在前两步所做工作的基础上,建立表达旅游资源特质、旅游需求与旅游资源之间关系的若干量化模型。 旅游资源评价指数旅游资源评价指数: B为旅游可得性部分为旅游可得性部分,既供给既供给3-2 国土资源评价国土资源评价国土资源调查与评价国土资源调查与评价四、国土资源定量评价的数学方法四、国土资源定量评价的数学方法 定量评价已经成为国土资源评价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该方法主定量评价已经成为国土资源评价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该方法主要是将国土资源评价数量化,即将影响资源评价的各个因素用一定要是将国土资源评价数量化,即将影响资源评价的各个因素用一定的数学方式

208、表达和运算出来。在国土资源定量化评价中,常用的方的数学方式表达和运算出来。在国土资源定量化评价中,常用的方法有:经验指数和法、经验指数乘积开方法、模糊聚类法、层次分法有:经验指数和法、经验指数乘积开方法、模糊聚类法、层次分析法、动态模拟法等。析法、动态模拟法等。 (一一)经验指数和法经验指数和法 所谓经验指数和法,是根据经验去判断参评因素权重的一种方法,所谓经验指数和法,是根据经验去判断参评因素权重的一种方法,即按影响资源的强度进行经验和统计分级,然后用各因子之和的相即按影响资源的强度进行经验和统计分级,然后用各因子之和的相应数来表示其评价质量。应数来表示其评价质量。 1、划分资源评价的基本单

209、元、划分资源评价的基本单元 在根据所收集的资料绘制成图的过程中,确定影响资源评价单元和把各评价单元的大小及位置标明在图上。2、选取资源评价的因素、选取资源评价的因素(评价项目评价项目) 即指构成各类资源的各个要素的性质。其中要选取重要的、对资源利用影响较大的要素的性质作为资源评价单元的评价因素。例如,对土地资源进行评价,有气候、水文、地质、土壤等要素。 3、求出各资源评价因素的经验指数、求出各资源评价因素的经验指数在所选取的全部评价因素中,并非每个因素对资源利用的影响都是等价或相同的。首先要确定评价因素的权重,然后将各评价因素对资源评价单元的资源利用影响的强度进行划分,并赋予各强度等级以一定的

210、分值,进而求出资源评价因素的经验指数经验指数,它是资源评价因素权重和等级分值的乘积。资源评价因素权重的确定资源评价因素权重的确定可以通过经验法、回归分析法、主因子分析法等得到。经验法经验法主要是根据资料及广泛吸收专家、技术人员的意见,将资源评价因素排列秩序,确定其权重值;回归分析法回归分析法是通过资源评价因素与资源生产力(质量)之间建立一种近似的线性相关关系,建立回归方程,通过一定的方法确定因素权重;主因子分析法主因子分析法是通过归结复杂因子为n个综合因子的多元统计方法,进行标准化处理,确定主因子,进而确定其权重的方法。 资源评价因素等级资源评价因素等级是该因素对资源质量的影响强度。在应用指数

211、和法进行资源评价时,要赋予资源评价因素对资源利用的影响程度的一定分值,可以采用经验法和模糊线性隶属函数因子方法获得。 4、求资源评价各因素的指数和、求资源评价各因素的指数和 将影响资源评价的各因素的经验指数相加,得出各评价单元资源评价因素的指数和。5、划分资源等级、划分资源等级 根据资源评价单元的指数和大小区分该地区内的资源等级。 E = FiMi 式中:Fi为第i项资源评价因素在全体因素中的权重; Mi为对应的等级分值。 3-2 国土资源评价国土资源评价国土资源调查与评价国土资源调查与评价四、国土资源定量评价的数学方法四、国土资源定量评价的数学方法 (二二)经验指数乘积开方法经验指数乘积开方

212、法 经验指数乘积开方法与指数和法的根本区别在于资源评价因子经验指数乘积开方法与指数和法的根本区别在于资源评价因子的总指数不是各因素的指数相加,而是的总指数不是各因素的指数相加,而是各因素的指数积的开方值各因素的指数积的开方值。采用该方法更能反映资源质量等级的实际情况。如当某一评价因素采用该方法更能反映资源质量等级的实际情况。如当某一评价因素的指数较低时,将会对资源评价单元的总指数产生的影响比指数和的指数较低时,将会对资源评价单元的总指数产生的影响比指数和法显从而降低资源的质量等级。法显从而降低资源的质量等级。3-2 国土资源评价国土资源评价国土资源调查与评价国土资源调查与评价四、国土资源定量评

213、价的数学方法四、国土资源定量评价的数学方法 (三三)模糊聚类法模糊聚类法聚类分析是数理统计中将性质相近的事物进行归类的一种方法。聚类分析是数理统计中将性质相近的事物进行归类的一种方法。即某一隶属度的资源属于一类,而另一隶属度的资源属于另一类。即某一隶属度的资源属于一类,而另一隶属度的资源属于另一类。模糊聚类分析的方法和步骤:首先是选择聚类因子,第二步是确模糊聚类分析的方法和步骤:首先是选择聚类因子,第二步是确定各评价因素的参数分值,第三步是建立模糊相似矩阵,第四步是定各评价因素的参数分值,第三步是建立模糊相似矩阵,第四步是求模糊等价关系矩阵,第五步为模糊聚类。求模糊等价关系矩阵,第五步为模糊聚

214、类。用模糊聚类分析,可以根据实际问题中给出的客观条件和研究目用模糊聚类分析,可以根据实际问题中给出的客观条件和研究目的,对每种分级评价予一定限制,从而选择所需的评价结果。例如的,对每种分级评价予一定限制,从而选择所需的评价结果。例如对土地评价时,其中适宜性因素、限制性因的选择和指标的确定,对土地评价时,其中适宜性因素、限制性因的选择和指标的确定,可以随研究目的和区域地理特点的差异而灵活掌握。可以随研究目的和区域地理特点的差异而灵活掌握。在实际中,还可选用回归分析法或主成分分析法来筛选主导因子,在实际中,还可选用回归分析法或主成分分析法来筛选主导因子,然后进行聚类分折可使结果更客观些。然后进行聚

215、类分折可使结果更客观些。 一般在具体工作中,它和经验指数和法所取得的结果是很相近的一般在具体工作中,它和经验指数和法所取得的结果是很相近的3-2 国土资源评价国土资源评价国土资源调查与评价国土资源调查与评价四、国土资源定量评价的数学方法四、国土资源定量评价的数学方法 (四)动态模拟法(四)动态模拟法 资源评价中,所选取的各个评价因素是作为一种静态观点引入资源评价中,所选取的各个评价因素是作为一种静态观点引入的,而实际组成各资源的国家许多是随时间或在资源利用过程中发的,而实际组成各资源的国家许多是随时间或在资源利用过程中发生变化的,某评价因素在生变化的,某评价因素在T1时间对资源利用影响较小,而

216、在时间对资源利用影响较小,而在T2时间时间对资源利用有较大的影响,如土地资源评价中,水分、养分在不同对资源利用有较大的影响,如土地资源评价中,水分、养分在不同时间对土地生产力的影响就不同。因而采用动态模拟的方法,可以时间对土地生产力的影响就不同。因而采用动态模拟的方法,可以形象地描述评价因素,在资源利用的不同时间影响资源利用的强度形象地描述评价因素,在资源利用的不同时间影响资源利用的强度及不同利用阶段的主要环境因素。这样通过资源利用中各评价因素及不同利用阶段的主要环境因素。这样通过资源利用中各评价因素的变化模拟,对资源的质量等级进行划分。的变化模拟,对资源的质量等级进行划分。 3-2 国土资源

217、评价国土资源评价国土资源调查与评价国土资源调查与评价四、国土资源定量评价的数学方法四、国土资源定量评价的数学方法 (五五)层次分析法层次分析法 层次分析法是现代数学提供的一种简单决策方法。首先对资源层次分析法是现代数学提供的一种简单决策方法。首先对资源的各种影响因素进行归类和层次划分,确定出属于不同层次和不同的各种影响因素进行归类和层次划分,确定出属于不同层次和不同组织水平的各因素间的相互关系,构建资源的多目标决策树。然后组织水平的各因素间的相互关系,构建资源的多目标决策树。然后对决策树各层次分别建立反映其影响因素之间关系的判断矩阵。利对决策树各层次分别建立反映其影响因素之间关系的判断矩阵。利

218、用评价参数表,可以按一定的划分标准对资源进行分项评价打分,用评价参数表,可以按一定的划分标准对资源进行分项评价打分,最终得到综合评价结果。最终得到综合评价结果。 3-2 国土资源评价国土资源评价国土资源调查与评价国土资源调查与评价四、国土资源定量评价的数学方法四、国土资源定量评价的数学方法 (六)回归分析法(六)回归分析法 回归分析法是把一定地域范围内的资源评价因素及其与资源生回归分析法是把一定地域范围内的资源评价因素及其与资源生产力之间的关系,近似地描述为具有线性相关关系的变量间联系的产力之间的关系,近似地描述为具有线性相关关系的变量间联系的函数。这种线性相关关系可以用下列多元线性回归方程表

219、示:函数。这种线性相关关系可以用下列多元线性回归方程表示: Y = B0 +B1X1 +B2X2 +BmXm式中:式中:Y为生产力为生产力(产量产量); X1、X2、Xm为资源评价因素;为资源评价因素; B0为回归常数项;为回归常数项; B1、B2、Bm为回归系数,表示自变量为回归系数,表示自变量X1、X2、Xm每增加每增加一个单位时,在综合影响的条件下,因变量一个单位时,在综合影响的条件下,因变量Y的增长量。的增长量。 在评价中应用回归分析法,可以近似地确定生产力与诸评价因在评价中应用回归分析法,可以近似地确定生产力与诸评价因素的相关关系,近似地确定因素之间的主次关系,从而达到筛选评素的相关

220、关系,近似地确定因素之间的主次关系,从而达到筛选评价因素及确定它们的权重的目的。价因素及确定它们的权重的目的。 应用回归分析法进行土地评价的步骤如下: (1)数据处理数据处理(上机前的准备上机前的准备) 可用3-5年的平均产量(单产)或纯收入作为回归方程的因变量Y;把诸土地评价因素作为回归方程的自变量(X1、X2、Xm)。当采用产量指标作因变量时,必须采用土地的基本产量(本底产量),即实际产量扣除因施肥、农药施用、机耕和管理等带来的产量增长量。以施肥为例,可绘制施肥量产量曲线,求得单位投肥的增产量,然后从实际产量中扣除肥料施用量所对应的产量增长,便近似求得土地的基本产量。各土地评价因素的数据资

221、料一般可通过抽样调查取得。有的因素如排水能力、沟渠配套等能用数字表示,则可用记分法表示,如最优的评为10分,最差的评为2分,其余依次类推。 (2)建立回归方程建立回归方程在回归方程中,土地基本产量和土地评价因素为已知数,通过计算机运算求得上述回国程中的回归系数B0、B1、B2、Bm的估计值b0、b1、b2、bm,然后列出以下回归方程(第一次回归方程): Y = b0 +b1x1 +b2x2 +bmxm(3)回归总体效果检验回归总体效果检验 为了检验所求回归方程(第一次回归方程)的线性关系及其效果的显著程度,需要进行统计检验。 在多元回归方程中,常用复相关系数R和F检验值表示Y与土地评价因素之间

222、的关系的密切程度。 (4)各自变量各自变量(评价因素评价因素)重要性的检验重要性的检验回归方程总体效果显著,并不能说明各自变量与因变量之间的线性关系具有同等的程度。因此,在进行总体效果检验之后,还须逐一检验bi(i1、2、m)的显著性,以便从回归方程中剔除那些次要的、可有可无的变量,重新建立更能反映变量之间重要性的方程。常用t值检验法。(5)计算标准回归系数计算标准回归系数bi和评价因素的权重和评价因素的权重当方程中各自变量的单位均一致时,回归系数bi可用来近似地衡量各自变量对因变量Y的影响程度。但是,在土地评价中进入回归方程的许多评价因素的量纲是不一样的,因此需要计算标准回归系数bi,并用它

223、判断各评价因素的重要性。由于标准回归系数bi与原度量单位无关,因此也可作为确定评价因素权重(Pi)的依据。 (6)确定评价指数和评价土地等级确定评价指数和评价土地等级 为了确定评价指数,除了确定各评价因素的权重外,还要确定评价因素的级位指数(分数)。评价指数的计算公式为: A = aiPi式中:ai为评价因素i的级位指数; Pi为评价因素的权重。最后,再按总分值A的多少进行土地等级的评定。 在整个资源评价的定量评价中及国土资源系统的研究中都将与计算机技术相结合,使国出资源科学研究不断深入,这已成为资源调查、评价等资源科学研究的一大趋势。 Sub titleStrategyChallengers

224、 Forward3Introduction12Strategy4Sub titleThanks!放放飛飛p pl le ea as se e l le et t m me e f fl ly y i in n t th he e s sk ky y放放飛飛放放飛飛 心心情情放放飛飛 幻幻想想放放飛飛 自自由由放放飛飛 那那個個一一直直桎桎梏梏在在籠籠中中的的自自我我放飛放飛please let me fly in the skyplease let me fly in the sky放飛放飛放飛就是遠離城市的喧囂放飛就是遠離城市的喧囂擺脫日常生活擺脫日常生活家庭和事業的羈絆家庭和事業的羈絆縱情於山水之間縱情於山水之間看不同的錦繡風景看不同的錦繡風景看各地的風俗人文看各地的風俗人文滿足好奇心滿足好奇心求知欲求知欲增加閱歷增加閱歷賞心悅目而已賞心悅目而已謝謝謝謝觀觀賞賞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