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浮力的利用2

上传人:汽*** 文档编号:571440085 上传时间:2024-08-10 格式:PPT 页数:11 大小:45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三节浮力的利用2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第三节浮力的利用2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第三节浮力的利用2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第三节浮力的利用2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第三节浮力的利用2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三节浮力的利用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三节浮力的利用2(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浮力的应用1、明确课题、明细任务、合理分工1. 明确课题:研究性课题确立并非凭空臆想出来的,它应该是源于课本、立足学科、贴近生活且有所超越,应具有挑战性、开放性,以有利于学生思维的拓展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本节课课题为:浮力的应用,我添加了一个副标题“物体的浮沉怎样来实现物体的上浮、下沉、悬浮”,旨在以副标题吸引学生,开篇就为学生带来学习的期望和冲动。2.明细任务、合理分工:任务是研究性学习的关键环节。首先,为避免学习上的盲目性,从课程的学习目标出发,以课题为中心,我给学生设计了一个总体任务:物体在液体中的状态及其应用。然后,进行任务分解,把总体任务分为五个并列任务:物体在液体中有五种状态,三种

2、静态和两种动态。三种静态为漂浮、悬浮、沉底;两种动态为上浮和下沉。本次学习中,将全班学生分成五个小组(学期开始时已分好),各小组抽签选取物体在液体中的一种状态进行研究,并就物体的浮沉在生活和学习中的应用提出合理化建议,并尝试进行浮力应用小制作,有能力的小组可形成自己的作品设计。在完成本组任务后,全班进行结论和成果的共享和整合。二、资源准备学习资源是研究性学习的基础,是完成学习任务、提高能力的保障。为了帮助学生顺利完成研究性学习,我认真研读新课程标准和教材,精选资源:实验器材、电脑、围绕研究课题的多媒体课件、自制了浮力专题网页、教学光盘、网络资源(推荐网址)。同时注重突出配备资源的合理性、有效性

3、、开放性,以便最大程度的为整个学习过程服务,为提高学生的能力服务。三、情境设置情境之于知识,犹如汤之于盐。盐需溶入汤中,才能被吸收;知识需要融入情境之中,才能显示活力与美感。情境是研究性学习的重要要素,创设有价值的教学情境是研究性学习的重要追求。为使学生在浮力的应用自主进行研究性学习,我进行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郑和郑和哥伦布哥伦布首航时间首航时间1405年7月11日;1492年年船只数量船只数量最多200多艘317艘艘船只大小船只大小大宝船约长147米,宽50.9米长长24.5米,宽米,宽6米米随行人员随行人员达达27800人左右人左右1000多人多人2.精心设计多媒体课件展现情境(1)淹城

4、遗址中发掘出来的独木舟,至今仍烛照着我们祖先的文明。(2)历史可以证明,我国最先拥有世界上最为庞大、技术最为先进的船队郑和率领船队首下西洋(3)郑和航海的记录远早于西方的航海家哥伦布:利用以上资料,以“境”入“情”,达到物理的“境”和心理的“情”的有机融合,使学生获得情感体验,为祖国文明而自豪,陶冶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操,为进一步的学习提供动力。3.巧设问题情境引发学生专注,即活动中需要解决的问题在本节课中,为了节约时间,同时也为了避免学生活动和学习的盲目性,我把总体任务进行分解,循序渐进,设置以下问题情境:(1)用手把物体浸没液体中,放开手,你会看到什么现象?(2)有的物体会上浮(下沉、悬浮),

5、为什么?(3)上浮(下沉、悬浮)物体的最后状态是什么?(4)物体为什么会漂浮在液面上(悬浮在液体中、沉入底部)?(5)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与物体体积有什么关系?(6)物体密度与液体密度有什么关系?(7)如何使沉在水底的鸡蛋浮出水面?(8)历史上对浮力知识有哪些应用?(9)现实生活中对浮力知识有哪些应用?(10)利用浮力你能做什么?在提供以上情境的同时,教师的语言、表情和动作积极创设心理情境,融入真情实感,这样,学生们在强烈的感召下、在好奇心的驱使下,就像等待枪声的百米赛跑运动员,跃跃欲试。四、设计活动解决问题本节课中以研究物体的浮沉的特点和规律入手,针对教材中有关浮力的应用内容,让学生通过自主探

6、究、实践、发现和体验社会和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科学精神、创新思维、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1.进行分工、积极参与各组组长根据个人特点把本组同学又分为三个小组,即实验组、研究组、电脑组。研究组负责设计实验、分析现象和数据、归纳总结结论;实验组负责进行实验,观察现象和记录数据;电脑组负责搜集资料、结论和成果整合。各组还专门配备了联络员,为分工和协作创造了条件。2.研究学习、密切协作在教师指导下,实验组、研究组、电脑组开始全都集中在实验台前集体分析实验器材的作用;然后,电脑组按要求去查找资料,实验组、研究组研究制定第一个实验方案后,实验组进行实验,研究组继续制定其他方案;

7、组长统筹兼顾,联络员跑前跑后,及时传递着信息,使组与组、同学与同学之间密切结合在一起。整个学习过程按照分工在有条不紊地进行着,学生们的热情空前高涨。3.归纳总结形成报告小组间各同学对任务、分工、探究程序、结论、成果发表观点,归纳总结成一份书面报告或以ppt形式形成电子报告。4.交流评估成果共享各小组派代表公布自己的成果,和其他小组讨论优点及不足,并提出改进建议,积极反思,最后由各组继续优化整合自己的成果。五、回顾全程进行评价依据制定的评价方案进行小组成员自评、小组成员互评、小组自评、小组互评,促使每个同学在自评和互评过程中都能得到提高。通过评价表发现,在“需努力”一项,同学们都打了“”,这说明他们对这节课都非常感兴趣,并且他们还在互相鼓励,“需努力”并不是最差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