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科医务人员职业暴露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571410191 上传时间:2024-08-10 格式:PPT 页数:53 大小:1.9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口腔科医务人员职业暴露_第1页
第1页 / 共53页
口腔科医务人员职业暴露_第2页
第2页 / 共53页
口腔科医务人员职业暴露_第3页
第3页 / 共53页
口腔科医务人员职业暴露_第4页
第4页 / 共53页
口腔科医务人员职业暴露_第5页
第5页 / 共5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口腔科医务人员职业暴露》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口腔科医务人员职业暴露(5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医务人员职业暴露防护宿迁市口腔医院韩秀玲 您是这样做的吗?目的了解职业感染危险高危险环节学会如何预防学会如何正确紧急处理:利器伤处理及报告HIV职业暴露处理流程配合医学随访医务人员职业暴露特点工作环境特殊(病原微生物集中) 工作对象特殊 遭受职业伤害的机会和频率高 自我防护意识淡薄 缺乏相应的保护措施与制度医务人员面临的挑战我国是乙肝高发区,乙肝总感染率高达,大约1.5亿都有慢性肝炎,最终肝衰竭或肝癌丙肝90年代以后呈上升趋势,感染率约为艾滋病的流行已经进入快速增长期艾滋病的流行全球u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累计达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累计达7000万例万例u全球有全球有5000万人

2、不知道自己感染万人不知道自己感染u每天有每天有15000人感染艾滋病病毒人感染艾滋病病毒u每每6秒有秒有1人感染人感染我国艾滋病流行状况与特征1985年6月发现首例AIDS病人2003年底累计报告HIV感染者62159例,其中艾滋病病人8742例,累计收到死亡报告2359例新发病例已由云南、新疆向广西、广东、北京、上海转移每年以30%速度增长2010年超过千万丙肝流行感染事件发生在身边:2009年我省连云港、盐城血液透析患者发生丙肝感染爆发事件辽宁省丹东东港市丙肝感染事件:2012年10月22日至2013年1月28日该门诊部共收治120名静脉曲张患者,经检测,其中99名患者被确诊感染丙肝病毒。

3、安徽省淮南市新华医院血透患者感染丙肝事件:74名透析患者中,新增12名丙肝患者,抗体阳性22名。宿迁市三棵树大华村诊所患者感染丙肝事件:短时间内发生100多例丙肝医源性感染。冰 山 图 85-90%HIV感染者未被诊断10-15%AIDS明确诊断 不要认为只有在血液中检测到病原体的个体才具有传染性。很可能,一个被感染的人看上去和健康人一样。职业暴露的危险因素职业暴露的危险因素生物性因素:包括各种经血液传播的疾病及呼吸道传播的疾病 物理性因素: 锐器伤(最常见)、辐射损伤化学性因素:消毒剂心理社会性因素什么是医院感染职业暴露人员:医务人员及有关工作人员情景:在从事临床医疗及相关工作的过程中途径:

4、暴露于某种传染源的情况:1.血源性传染病感染或携带者的血液,体液污染了破损皮肤或粘膜2.被含有病原体的血液、体液污染了针头及其他锐器刺破 皮肤3.吸入具有感染性气溶胶4.直接接触了传染性物质口腔科引起职业暴露的因素直接途径:接触患者的血液、唾液间接途径:污染的器械、飞溅出的血液、唾液 、治疗产生的气雾医务人员暴露在诊室空气菌落高峰期:气溶胶(高速涡轮手机和洁牙机)。锐器伤肌肉骨骼损伤眼睛的损伤噪音污染充填用汞、常用药物、化学消毒剂口腔科职业暴露伤方式被病人的牙齿刮伤或被口腔诊疗器械划伤、刺伤有伤口的部位接触到被污染的血液、体液在给感染着做手术时,被手术刀割伤感染者的血液、体液溅入医务人员眼睛里

5、口腔治疗时支点不稳器械划伤处理医疗废物或回收清洗器械时划伤、刺伤。口腔科医务人员的职业暴露高危险因素生物因素:生物因素:口腔感染有关的病原微生物主要包括HIV、HBV、HCV等经血传播的病毒。1.我国是乙型肝炎的高发区,HBV人群感染率高达60%,而口腔疾病就诊患者中,HBV总阳性率为62.94%,大三阳检出率为3.82%;2.口腔器械和口腔印模也高频率受到HBV污染3.高速运转的牙科手机能使患者的血液、唾液四处飞溅并雾化,使医务人员不可避免接触患者的血液和唾液经血传播疾病职业暴露类型锐器伤:锐器伤:注射器针头、头皮针、缝合针、手术刀片、车针、机扩针、各种锉等有锐利边缘的器械刺伤或划伤粘膜暴露

6、:眼睛、伤口、粘膜经血液传播的疾病的特点需要的血量非常少:如感染乙肝只需0.4毫微升感染经血液传播的疾病的途径:皮肤刺伤、皮肤接触、粘膜接触发生暴露后感染的几率:HBV6-30%,HCV3-10%,HIV0.2-0.5% 血源性职业接触因素血源性职业接触因素 锐锐 器器 伤伤 针刺伤是血源性疾病主要传播途径针刺伤是血源性疾病主要传播途径 (医务人员患血源性疾病(医务人员患血源性疾病80-90%80-90%是由针刺伤所致)是由针刺伤所致)口腔科导致锐器伤的器械种类探针、注射器、冲洗器针头缝合针、各类车针、根管锉、机扩针,加压器手术刀片、手术剪刀洁治器口腔科操作中导致锐器伤高危操作徒手预弯注射针、

7、冲洗器针头徒手预弯注射针、冲洗器针头锐利器械传递:四手操作时单手交换锐器锐利器械传递:四手操作时单手交换锐器测量根管锉长度测量根管锉长度车针杂乱堆放车针杂乱堆放徒手传递手术锐利器械徒手传递手术锐利器械污染器械徒手分拣污染器械徒手分拣用后的手机带车针摆放方向用后的手机带车针摆放方向用后注射针、冲洗器双手针头帽回套。用后注射针、冲洗器双手针头帽回套。我们工作中存在着那些隐患?部分医护人员防护意识不强:例如操作时不戴口罩、帽子,使用高速手机易产生喷溅时不戴防护面罩或眼罩。接触病人的血液、体液、排泄物不戴手套不能做到个体之间手卫生由于职业过程中导致疾病的不少:现存的,潜在的锐器伤后的评估,预防用药、随

8、访不到位。如何预防标准预防行为改变锐器盒安全器具关键控制点关键控制点正确的个人防护 科学的隔离措施我国相关规范 医务人员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防护工作指导原则(试行)(2004)内镜清洗消毒技术操作规范 (2004)医疗机构口腔诊疗器械消毒技术操作规范 (2005)医院感染管理办法(2006)血源性病原体职业接触防护导则(2008)血液净化标准操作规程(2010)医疗机构消毒技术规范(2012)医务人员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防护工作指导原则(试行)自2004年6月1日起实施 第二章预防第四条对所有病人的血液、体液及被血液、体液污染的物品均视为具有传染性的病源物质第五条接触病源物质时,应当采取以下防护措

9、施:有可能发生血液、体液飞溅到医务人员的面部时,医务人员应当戴手套、具有防渗透性能的口罩、防护眼镜使用后的锐器应当直接放入耐刺、防渗漏的利器盒,或者利用针头处理设备进行安全处置,也可以使用具有安全性能的注射器、输液器等医用锐器,以防刺伤。禁止将使用后的一次性针头重新套上针头套。禁止用手直接接触使用后的针头、刀片等锐器。国内情况工作3年以内的医院新职工(医生和护士)锐器伤发生率高达95.66,而锐器伤后报告者仅占7.67,上报率低没有报告将导致职业暴露后不能获得有效的专业指导和相应的医学处理,对锐器伤的预后产生不利影响加强职业防护教育,提高全体医务人员防护意识,是减少职业暴露的主要措施标准预防在

10、20世纪 90年代中期 ,美国CDC提出了“标准预防”它将普遍预防和体内物质隔离法的许多特点进行综合 是针对所有医院中接受治疗的病人而采取的预防措施 (不必考虑其诊断 )目的在于尽最大可能来降低医务人员与病人之间、病人与病人之间微生物传播的危险性 ,起到了双向防护的作用标准预防概念又称为双向预防,将所有患者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均具有传染性,需进行隔离。以预防疾病传至医务人员,又要预防医务人员传至病人。降低医务人员与患者、患者于患者之间交叉感染的危险性标准预防的措施1.接触患者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及其他污染物后,不论是否戴手套,都必须洗手。2.接触患者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

11、及破损的粘膜和皮肤前均应戴手套;接触同一患者,清洁、污染部位应更换手套、洗手或手消毒标准预防的措施1.3.有可能发生喷溅时,应戴眼罩、口罩,并穿隔离衣、防护服。2.4.被污染的医疗用品和仪器及时处理,防止病原微生物传播。3.5.重复使用的医疗用品在下一患者使用前清洁干净和消毒灭菌。4.6.进行各项操作应遵循操作规程5.7.污染物品及时处理,防止污染其他物品。6.8.锐器和针头应小心处置,以防针刺伤标准预防的措施9.医务人员手部皮肤发生破损,在进行有可能接触病人血液、体液的诊疗和护理操作时必须戴双层手套锐器伤、针刺伤的预防原则禁止手持锐器随意走动禁止对使用后的针等锐器头复帽;使用后的锐器应当直接

12、放入耐刺、防渗漏的利器盒,禁止将针等锐器徒手传递无论使用与否均按损伤性废物处理有条件可以使用具有安全性能的注射器、输液器等医用锐器,以防刺伤免疫预防免疫预防乙肝疫苗接种乙肝疫苗接种 对高度易感的科室如:感染科、外科系统手术室、重症监护室、血透室、急诊室、口腔科、消毒供应室等医护人员应接种乙肝疫苗为避免此类事件职业损伤的发生,我们医护人员应为避免此类事件职业损伤的发生,我们医护人员应 加强安全防范意识加强安全防范意识 严格执行标准预防措施严格执行标准预防措施 正确执行安全操作规范正确执行安全操作规范 加强免疫预防接种加强免疫预防接种 职业暴露是可防、可控的!血源性职业暴露因素血源性职业暴露因素报

13、告处理程序报告处理程序职业暴露处理原则及时处理原则及时处理原则及时报告原则及时报告原则 保密原则保密原则 知情同意原则知情同意原则职业暴露后的处理步骤 步骤1:局部紧急处理 步骤2:报告与记录 步骤3:接触的评估 步骤4:接触后预防 步骤5:接触后随访步骤1 局部紧急处理1.用肥皂液和流动水清洗污染的皮肤,用生理盐水冲洗粘膜2.应在伤口旁端轻轻挤压,尽可能挤出损伤处的血液,再用肥皂液和流动水进行冲洗;禁止进行伤口的局部挤压。3.伤口冲洗后,用75%酒精或0.5%碘伏消毒,并包扎伤口;被暴露的粘膜,应当反复用生理盐水冲洗干净。口头报告与咨询每位员工应掌握暴露局部的处理方法。局部处理后,如不了解进

14、一步的处理方法,可立即致电医院感染管理科咨询。涉及HIV职业暴露(包括暴露源HIV-Ab阳性,或被暴露源状况不明的医疗利器刺伤,或暴露源状况暂时不明,但为有高危行为的特殊人群,出现可疑临床症状者),应电话咨询疾控中心(CDC)。暴露源全阴不需处理,可不报告。进一步处理立即查看暴露源(病人)肝炎十项、HIV-Ab、梅毒抗体等项检测报告。了解其病史(包括特殊人群和危险行为等步骤2 报告与记录v报告护士长v 填写锐器伤登记表格(院内网感控园地打印 )v 填写完后科主任签字表格交至感染管理科(护士长)。详细记录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及经过;暴露方式;损伤的具体部位、程度;接触物种类(培养液、血液或其他体

15、液);处理方法及处理经过(包括赴现场专家或领导步骤3 接触的评估暴露类型皮肤损伤粘膜暴露皮肤连续性破坏咬伤致血液暴露 暴露源情况HBsAgHBsAg(+)HCVHCV抗原抗原(+)HIVHIV抗体抗体(+)暴露者的易感性HBV疫苗接种及反应尽快查HBsAb,抗HCV,抗HIV(在72小时内)步骤4 接触后预防HBVHBV暴露后预防暴露后预防PEPPEPHCVHCV暴露后的预防暴露后的预防HCVHCV暴露后目前无推荐的暴露后目前无推荐的PEPPEP方案,方案,暴露者应进行适当的咨询,检测和随访暴露者应进行适当的咨询,检测和随访 HIV暴露后预防开始给药时间及持续时间 暴露后预防开始用药时间越早越好,最好不要超过24-36小时 超过1-2周仍应给药: 给药持续时间为28天步骤5 暴露后随访vHBV 3月、6月后检测抗-HBsv HCV 暴露后4-6月内复查 anti-HCV 和 ALT v HIV 暴露后4周,8周,3月,6月查抗 HIV结束语注意另一个倾向,就是怕,不敢接触必须懂得和掌握防护知识职业暴露是可防的祝您有一个愉快、健康的职业生涯!谢谢大家聆听!祝大家天天快乐健康每一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研究生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