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通信概论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571389231 上传时间:2024-08-10 格式:PPT 页数:51 大小:40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移动通信概论_第1页
第1页 / 共51页
移动通信概论_第2页
第2页 / 共51页
移动通信概论_第3页
第3页 / 共51页
移动通信概论_第4页
第4页 / 共51页
移动通信概论_第5页
第5页 / 共5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移动通信概论》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移动通信概论(5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移动通信技术移动通信技术有关课程的几个问题有关课程的几个问题v为什么选本课程为什么选本课程无线移动通信和无线移动通信和IP技术是近年来信息技术领域的两技术是近年来信息技术领域的两大热点。大热点。感兴趣想了解一些有关知识。感兴趣想了解一些有关知识。u如何听课如何听课一般不用笔记,讲课内容会发给大家。一般不用笔记,讲课内容会发给大家。尽量多阅读参考文献。尽量多阅读参考文献。u如何讲课如何讲课非理论基础,注重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非理论基础,注重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目标:目标:“内容最新,范围广泛内容最新,范围广泛”教学目标教学目标v【教学目标教学目标】以现代移动通信系统为背景,以现代移动通信系统为背

2、景,主要讲述蜂窝移动通信的基本概念和典型移主要讲述蜂窝移动通信的基本概念和典型移动通信系统的基本原理。动通信系统的基本原理。v【教学重点教学重点】移动通信中的基本概念,蜂窝移动通信中的基本概念,蜂窝移动通信的额组网原理,移动通信中的关键移动通信的额组网原理,移动通信中的关键相关技术和移动通信系统结构。相关技术和移动通信系统结构。v【教学要求教学要求】强调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内强调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内容新,范围广,主要为现有、正在发展和未容新,范围广,主要为现有、正在发展和未来技术为主。来技术为主。教学内容教学内容v第一章第一章 移动通信概论移动通信概论v第二章第二章 移动通信信道的电波传播移

3、动通信信道的电波传播 v第三章第三章 蜂窝移动通信的组网技术蜂窝移动通信的组网技术v第四章第四章 抗衰落技术抗衰落技术v第五章第五章 GSM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系统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系统v第六章第六章 CDMA蜂窝移动通信系统蜂窝移动通信系统v第七章第七章 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3G)第第1章章 移动通信概论移动通信概论本章提示本章提示v移动通信系统构成,既有有线系统,也有无线系统;移动通信系统构成,既有有线系统,也有无线系统;移动通信课程主要研究无线通信系统。移动通信课程主要研究无线通信系统。v移动通信既有海上移动通信、空中移动通信,也有移动通信既有海上移动通信、空中移动通信,也

4、有陆上移动通信;移动通信课程主要研究公用陆上移陆上移动通信;移动通信课程主要研究公用陆上移动通信系统(动通信系统(PLMTS)。)。v移动通信是无线电通信,但不是研究点对点无线电移动通信是无线电通信,但不是研究点对点无线电通信,而是研究多用户多信道共用无线电通信通信,而是研究多用户多信道共用无线电通信。本章提示本章提示v本章将介绍许多新的技术概念,如无线小区、移本章将介绍许多新的技术概念,如无线小区、移动信道(无线信道)、基站(动信道(无线信道)、基站(BS)、移动业务交)、移动业务交换中心(换中心(MSC)、频率复用(或频率再用)、区)、频率复用(或频率再用)、区群(群(Cluster)、前

5、向信道(下行信道)、反向信)、前向信道(下行信道)、反向信道(上行信道)、移动台(移动终端)、公用交道(上行信道)、移动台(移动终端)、公用交换电话网(换电话网(PSTN)、综合业务数字网()、综合业务数字网(ISDN)、)、公用数据网(公用数据网(PDN)等。)等。第第1章章 移动通信概论移动通信概论v1.1 移动通信概述移动通信概述 v1.2 常用移动通信系统常用移动通信系统 v1.3 移动通信发展概况和发展方向移动通信发展概况和发展方向 1.1 移动通信概述移动通信概述v1.1.1 基本概念基本概念v1.1.2 移动通信系统的组成移动通信系统的组成v1.1.3 移动通信的特点移动通信的特

6、点v1.1.4 移动通信的分类移动通信的分类v1.1.5 移动通信的工作频段移动通信的工作频段v1.1.6 移动通信的工作方式移动通信的工作方式v1.1.7 移动通信的组网移动通信的组网1.1.1 基本概念基本概念 v移动通信,是指通信双方或至少有一方处于移动通信,是指通信双方或至少有一方处于运动中进行信息传输和交换的通信方式。运动中进行信息传输和交换的通信方式。v移动通信系统包括无绳电话、无线寻呼、陆移动通信系统包括无绳电话、无线寻呼、陆地蜂窝移动通信、卫星移动通信等。地蜂窝移动通信、卫星移动通信等。v移动体之间通信联系的传输手段只能依靠无移动体之间通信联系的传输手段只能依靠无线电通信,因此

7、,无线通信是移动通信的基线电通信,因此,无线通信是移动通信的基础,而无线通信技术的发展将推动移动通信础,而无线通信技术的发展将推动移动通信的发展。的发展。1.1.2 移动通信系统的组成移动通信系统的组成 v移动通信系统是移动体之间、移动体和固定移动通信系统是移动体之间、移动体和固定用户之间以及固定用户与移动体之间,能够用户之间以及固定用户与移动体之间,能够建立许多信息传输通道的通信系统。建立许多信息传输通道的通信系统。v移动通信包括无线传输、有线传输,信息的移动通信包括无线传输、有线传输,信息的收集、处理和存储等,使用的主要设备有无收集、处理和存储等,使用的主要设备有无线收发信机、移动交换控制

8、设备和移动终端线收发信机、移动交换控制设备和移动终端设备。设备。1.1.2 移动通信系统的组成移动通信系统的组成 图图1-1 移动通信系统的组成移动通信系统的组成1.1.2 移动通信系统的组成移动通信系统的组成 v移动通信无线服务区由许多正六边形小区覆移动通信无线服务区由许多正六边形小区覆盖而成,呈蜂窝状,通过接口与公众通信网盖而成,呈蜂窝状,通过接口与公众通信网(PSTN、ISDN、PDN)互联。)互联。v移动通信系统包括移动交换子系统(移动通信系统包括移动交换子系统(SS)、)、操作维护管理子系统(操作维护管理子系统(OMS)、基站子系统)、基站子系统(BSS) 和移动台(和移动台(MS)

9、,是一个完整的),是一个完整的信息传输实体。信息传输实体。1.1.2 移动通信系统的组成移动通信系统的组成 v移动通信中建立一个呼叫是由移动通信中建立一个呼叫是由BSS和和SS共同共同完成的;完成的;BSS提供并管理提供并管理MS和和SS之间的无之间的无线传输通道,线传输通道,SS负责呼叫控制功能,所有的负责呼叫控制功能,所有的呼叫都是经由呼叫都是经由SS建立连接的;建立连接的;OMS负责管理负责管理控制整个移动网。控制整个移动网。1.1.2 移动通信系统的组成移动通信系统的组成vMS也是一个子系统。它实际上是由移动终端也是一个子系统。它实际上是由移动终端设备和用户数据两部分组成的。设备和用户

10、数据两部分组成的。v移动终端设备称为移动设备;移动终端设备称为移动设备;v用户数据存放在一个与移动设备可分离的数用户数据存放在一个与移动设备可分离的数据模块中,此数据模块称为用户识别卡据模块中,此数据模块称为用户识别卡(SIM)。)。1.1.3 移动通信的特点移动通信的特点 v1移动通信必须利用无线电波进行信息传输移动通信必须利用无线电波进行信息传输v2移动通信是在复杂的干扰环境中运行移动通信是在复杂的干扰环境中运行v3随着移动通信业务量的需求与日俱增,移随着移动通信业务量的需求与日俱增,移 动通信可以利用的频谱资源非常有限动通信可以利用的频谱资源非常有限v4对移动台的要求高对移动台的要求高v

11、5通道容量有限通道容量有限v6通信系统复杂通信系统复杂1.1.4 移动通信的分类移动通信的分类 v按按使用对象使用对象可分为民用设备和军用设备;可分为民用设备和军用设备;v按按使用环境使用环境可分为陆地通信、海上通信和空中通信;可分为陆地通信、海上通信和空中通信;v按按多址方式多址方式可分为频分多址(可分为频分多址(FDMA)、时分多址)、时分多址(TDMA)和码分多址()和码分多址(CDMA)等;)等;v按按覆盖范围覆盖范围可分为广域网和局域网;可分为广域网和局域网;v按按业务类型业务类型可分为电话网、数据网和综合业务网;可分为电话网、数据网和综合业务网;v按按工作方式工作方式可分为同频单工

12、、异频单工、异频双工和半可分为同频单工、异频单工、异频双工和半双工;双工;v按按服务范围服务范围可分为专用网和公用网;可分为专用网和公用网;v按按信号形式信号形式可分为模拟网和数字网。可分为模拟网和数字网。 1.1.5 移动通信的工作频段移动通信的工作频段 v早期的移动通信主要使用早期的移动通信主要使用VHF和和UHF频段。频段。v目前,大容量移动通信系统均使用目前,大容量移动通信系统均使用800MHz频段(频段(CDMA),),900MHz频段(频段(AMPS、TACS、GSM),并开始使用),并开始使用1 800MHz频频段(段(GSM1800/DCS1800),该频段用于微),该频段用于

13、微蜂窝(蜂窝(Microcell)系统。)系统。v第三代移动通信使用第三代移动通信使用2.4GHz频段。频段。1.1.6 移动通信的工作方式移动通信的工作方式 v从传输方式的角度来看,无线通信分为单向从传输方式的角度来看,无线通信分为单向传输(广播式)和双向传输(应答式)。传输(广播式)和双向传输(应答式)。v单向传输只用于无线电寻呼系统。双向传输单向传输只用于无线电寻呼系统。双向传输有单工、双工和半双工三种工作方式。有单工、双工和半双工三种工作方式。v单工通信是指通信双方电台交替地进行收信单工通信是指通信双方电台交替地进行收信和发信,根据收、发频率的异同,又可分为和发信,根据收、发频率的异同

14、,又可分为同频单工和异频单工。同频单工和异频单工。1.1.6 移动通信的工作方式移动通信的工作方式图图1-2 单工通信单工通信1.1.6 移动通信的工作方式移动通信的工作方式图图1-3 双工通信双工通信双工通信双工通信:通信双方可同时进行传输消息的工作方式:通信双方可同时进行传输消息的工作方式1.1.6 移动通信的工作方式移动通信的工作方式v半双工通信的组成与图半双工通信的组成与图1-3相似,移动台采用相似,移动台采用类似单工的类似单工的“按讲按讲”方式,即按下按讲开关,方式,即按下按讲开关,发射机才工作,而接收机总是工作的。基站发射机才工作,而接收机总是工作的。基站工作情况与双工方式完全相同

15、。工作情况与双工方式完全相同。1.1.7 移动通信的组网移动通信的组网 v蜂窝式组网的目的是解决常规移动通信系统蜂窝式组网的目的是解决常规移动通信系统的频谱匮乏,容量小,服务质量差,频谱利的频谱匮乏,容量小,服务质量差,频谱利用率低等问题。用率低等问题。v蜂窝式组网理论为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和新蜂窝式组网理论为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和新一代多功能设备的产生奠定了基础。一代多功能设备的产生奠定了基础。 1无线蜂窝式小区覆盖无线蜂窝式小区覆盖和小功率发射和小功率发射v蜂窝式组网放弃了点对点传输和广播覆盖模蜂窝式组网放弃了点对点传输和广播覆盖模式,将一个移动通信服务区划分成许多以正式,将一个移动通信服务区

16、划分成许多以正六边形为基本几何图形的覆盖区域,称为蜂六边形为基本几何图形的覆盖区域,称为蜂窝小区。窝小区。v一个较低功率的发射机服务一个蜂窝小区,一个较低功率的发射机服务一个蜂窝小区,在较小的区域内设置相当数量的用户。在较小的区域内设置相当数量的用户。1.无线蜂窝式小区覆盖无线蜂窝式小区覆盖和小功率发射和小功率发射v根据不同制式系统和不同用户密度挑选不同类型的小区。基根据不同制式系统和不同用户密度挑选不同类型的小区。基本的小区类型如下。本的小区类型如下。v超小区超小区:小区半径:小区半径r 20km,适于人口稀少的农村地区。,适于人口稀少的农村地区。v宏小区宏小区:小区半径:小区半径r = 1

17、km20km,适于高速公路和人口稠,适于高速公路和人口稠密的地区。密的地区。v微小区微小区:小区半径:小区半径r = 0.1km1km,适于城市繁华区段。,适于城市繁华区段。v微微小区微微小区:小区半径:小区半径r 0.1km,适于办公室、家庭等移动应,适于办公室、家庭等移动应用环境。用环境。v当蜂窝小区用户数增大到一定程度而使准用频道数不够用时,当蜂窝小区用户数增大到一定程度而使准用频道数不够用时,采用小区分裂将原蜂窝小区分裂为更小的蜂窝小区,低功率采用小区分裂将原蜂窝小区分裂为更小的蜂窝小区,低功率发射和大容量覆盖的优势十分明显。发射和大容量覆盖的优势十分明显。2频率覆盖频率覆盖v蜂窝系统

18、的基站工作频率,由于传播损耗提供足够蜂窝系统的基站工作频率,由于传播损耗提供足够的隔离度,在相隔一定距离的另一个基站可以重复的隔离度,在相隔一定距离的另一个基站可以重复使用同一组工作频率,称为频率复用。使用同一组工作频率,称为频率复用。v采用频率复用大大地缓解了频率资源紧缺的矛盾,采用频率复用大大地缓解了频率资源紧缺的矛盾,增加了用户数目或系统容量。增加了用户数目或系统容量。v频率复用所带来的问题是同频干扰。频率复用所带来的问题是同频干扰。v同频干扰的影响并不与蜂窝之间的绝对距离有关,同频干扰的影响并不与蜂窝之间的绝对距离有关,而是和蜂窝间距离与小区半径比值有关。而是和蜂窝间距离与小区半径比值

19、有关。3多信道共用和越区切换多信道共用和越区切换v由若干无线信道组成的移动通信系统,为大量的用由若干无线信道组成的移动通信系统,为大量的用户共同使用仍能满足服务质量的信道利用技术,称户共同使用仍能满足服务质量的信道利用技术,称为为多信道共用技术多信道共用技术。 多信道共用技术利用信道占用的间断性,使许多用多信道共用技术利用信道占用的间断性,使许多用户能够任意地、合理地选择信道,以提高信道的使户能够任意地、合理地选择信道,以提高信道的使用效率。用效率。v为了保证通话的连续性,当正在通话的移动台进入为了保证通话的连续性,当正在通话的移动台进入相邻无线小区时,移动通信系统必须具备业务信道相邻无线小区

20、时,移动通信系统必须具备业务信道自动切换到相邻小区基站的越区切换功能,即切换自动切换到相邻小区基站的越区切换功能,即切换到新的信道上,从而不中断通信过程。到新的信道上,从而不中断通信过程。4无线通信优势与有线网络优势无线通信优势与有线网络优势的理想互联的理想互联v移动信息通过基站和移动业务交换中心进入移动信息通过基站和移动业务交换中心进入公众电信网或其他移动网,实现移动用户与公众电信网或其他移动网,实现移动用户与市话用户、移动用户与移动用户,以及移动市话用户、移动用户与移动用户,以及移动用户与长途用户之间的通信。用户与长途用户之间的通信。v互联使移动无线网适应公众网的质量标准,互联使移动无线网

21、适应公众网的质量标准,突破业务区域限制,也使公众网的服务范围突破业务区域限制,也使公众网的服务范围得到扩大和延伸。得到扩大和延伸。1.2 常用移动通信系统常用移动通信系统 1.2.1 蜂窝移动通信系统蜂窝移动通信系统1.2.2 无绳电话系统无绳电话系统1.2.3 集群移动通信系统集群移动通信系统1.2.4 移动卫星通信系统移动卫星通信系统1.2.5 分组无线网分组无线网1.2.1 蜂窝移动通信系统蜂窝移动通信系统 v早期的移动通信系统是在其覆盖区域中心设早期的移动通信系统是在其覆盖区域中心设置大功率的发射机,采用高架天线把信号发置大功率的发射机,采用高架天线把信号发送到整个覆盖地区(半径可达几

22、十公里),送到整个覆盖地区(半径可达几十公里),如图如图1-4(a)所示。)所示。v这种系统的主要矛盾是同时能提供给用户使这种系统的主要矛盾是同时能提供给用户使用的信道数极为有限,远远满足不了移动通用的信道数极为有限,远远满足不了移动通信业务迅速增长的需要。信业务迅速增长的需要。1.2.1 蜂窝移动通信系统蜂窝移动通信系统图图1-4 大区覆盖与小区覆盖大区覆盖与小区覆盖1.2.1 蜂窝移动通信系统蜂窝移动通信系统v蜂窝通信网络把整个服务区域划分成若干个蜂窝通信网络把整个服务区域划分成若干个较小的区域(较小的区域(cell,在蜂窝系统中称为小区),在蜂窝系统中称为小区),各小区均用小功率的发射机

23、(即基站发射机)各小区均用小功率的发射机(即基站发射机)进行覆盖,许多小区像蜂窝一样能布满进行覆盖,许多小区像蜂窝一样能布满 (即(即覆盖)任意形状的服务地区,如图覆盖)任意形状的服务地区,如图1-4(b)所示。所示。1.2.1 蜂窝移动通信系统蜂窝移动通信系统v相邻小区不允许使用相同的频道,否则会发相邻小区不允许使用相同的频道,否则会发生相互干扰,称生相互干扰,称同道干扰同道干扰。v蜂窝通信既能满足大的无线覆盖区和高速移蜂窝通信既能满足大的无线覆盖区和高速移动用户的要求,又能满足高密度、低速移动动用户的要求,又能满足高密度、低速移动用户的要求,同时还可满足室内用户的要求,用户的要求,同时还可

24、满足室内用户的要求,从而使蜂窝通信向个人通信发展。从而使蜂窝通信向个人通信发展。1.2.1 蜂窝移动通信系统蜂窝移动通信系统1.2.2 无绳电话系统无绳电话系统 v无绳电话是一种以有线电话网为依托的通信无绳电话是一种以有线电话网为依托的通信方式,是有线电话网的无线延伸。方式,是有线电话网的无线延伸。v无绳电话具有发射功率小、省电、设备简单、无绳电话具有发射功率小、省电、设备简单、价格低廉、使用方便等优点,因而发展十分价格低廉、使用方便等优点,因而发展十分迅速,目前已经形成了多种数字式无绳电话迅速,目前已经形成了多种数字式无绳电话系统。系统。 1.2.2 无绳电话系统无绳电话系统 图图l-5 无

25、绳电话系统示意图无绳电话系统示意图1.2.2 无绳电话系统无绳电话系统 v欧洲数字无绳电话系统(欧洲数字无绳电话系统(DECT)v个人手持电话系统(个人手持电话系统(PHS)v个人接入通信系统(个人接入通信系统(PACS)v在我国应用比较广泛的在我国应用比较广泛的“小灵通小灵通”采用了采用了PHS协议,是属于无绳电话衍生的通信手段。协议,是属于无绳电话衍生的通信手段。1.2.3 集群移动通信系统集群移动通信系统v集群移动通信系统属于调度系统的专用通信网。集群移动通信系统属于调度系统的专用通信网。v集群移动通信系统采用的基本技术是频率公用技术。集群移动通信系统采用的基本技术是频率公用技术。v集群

26、移动通信系统采用半双工工作方式。集群移动通信系统采用半双工工作方式。v集群移动通信系统主要以无线用户为主,即以调度集群移动通信系统主要以无线用户为主,即以调度台与移动台之间的通话为主。台与移动台之间的通话为主。v集群移动通信系统属于专用移动通信网,适用于在集群移动通信系统属于专用移动通信网,适用于在各个行业(或几个行业合用)中间进行调度和指挥,各个行业(或几个行业合用)中间进行调度和指挥,对网中的不同用户常常赋予不同的优先等级。对网中的不同用户常常赋予不同的优先等级。1.2.4 移动卫星通信系统移动卫星通信系统v卫星通信具有全球范围的覆盖区,信道稳定、卫星通信具有全球范围的覆盖区,信道稳定、可

27、靠及系统容量大等优点,从诞生至今,得可靠及系统容量大等优点,从诞生至今,得到了迅猛发展。到了迅猛发展。v通过卫星为移动台及手机提供移动通信服务通过卫星为移动台及手机提供移动通信服务而构成移动卫星通信系统而构成移动卫星通信系统 (MSS)。)。vMSS是以是以VAST和地面蜂窝移动通信为基础,和地面蜂窝移动通信为基础,结合空间卫星多波束技术及星上处理、计算结合空间卫星多波束技术及星上处理、计算机等高新技术而构成的超越时空的全球个人机等高新技术而构成的超越时空的全球个人通信网。通信网。1.2.5 分组无线网分组无线网 v分组无线网是一种利用无线信道进行分组交换分组无线网是一种利用无线信道进行分组交

28、换的通信网络,即网络中传送的信息要以的通信网络,即网络中传送的信息要以“分组分组”或称或称“信包信包”(有时简称(有时简称“包包”)为基本单)为基本单元。元。v分组是由若干比特组成的信息段,通常包含分组是由若干比特组成的信息段,通常包含“包头包头”和和“正文正文”两部分。两部分。v包头包头中含有该分组的源地址(起始地址)、宿中含有该分组的源地址(起始地址)、宿地址(目的地址)和有关的路由信息,地址(目的地址)和有关的路由信息,正文正文是是真正需要传送的信息。真正需要传送的信息。1.2.5 分组无线网分组无线网 v分组传输方式是存储转发方式的一种,用户分组传输方式是存储转发方式的一种,用户终端必

29、须先把要传送的信息存储、分段、加终端必须先把要传送的信息存储、分段、加上包头以构成分组,才能送上无线信道进行上包头以构成分组,才能送上无线信道进行传输。传输。v这一过程必然要产生额外的时间延迟,因此,这一过程必然要产生额外的时间延迟,因此,分组无线网特别适用于实时性要求不严和短分组无线网特别适用于实时性要求不严和短消息比较多的数据通信。消息比较多的数据通信。v分组传输能适应不同网络结构的应用。常见分组传输能适应不同网络结构的应用。常见的网络结构有星状结构和分布式结构。的网络结构有星状结构和分布式结构。1.2.5 分组无线网分组无线网 v(1)ARDIS系统(先进的无线电数据信息系统(先进的无线

30、电数据信息 设备)。设备)。v(2)Mobitex系统(全国性互联的集群无线系统(全国性互联的集群无线 电网络)。电网络)。v(3)CDPD系统(蜂窝数字分组数据)。系统(蜂窝数字分组数据)。v(4)TETRA系统(全欧集群无线电)。系统(全欧集群无线电)。v(5)第二代北美数字蜂窝)第二代北美数字蜂窝IS-54和和IS-95系统系统 1.3 移动通信发展概况移动通信发展概况和发展方向和发展方向v1.3.1 移动通信发展概况移动通信发展概况v1.3.2 第三代移动通信第三代移动通信v1.3.3 移动通信的发展方向移动通信的发展方向1.3.1 移动通信发展概况移动通信发展概况 v1897年年:

31、M.G马可尼在陆地和一艘拖船上完成无线通信实马可尼在陆地和一艘拖船上完成无线通信实验。验。v第一阶段从第一阶段从20世纪世纪20年代至年代至40年代,为早期发展阶段。年代,为早期发展阶段。 主要使用对象是船舶、航空、警车等专用无线电通信及军主要使用对象是船舶、航空、警车等专用无线电通信及军事通信。事通信。 v第二阶段:从第二阶段:从40年代中期至年代中期至60年代初期,在此期间,公用年代初期,在此期间,公用移动通信业务问世。移动通信业务问世。 1946年,年,Bell实验室在圣路易斯建立第一个公用汽车电话实验室在圣路易斯建立第一个公用汽车电话网(意味着贝尔实验室把专用的移动通信系统应用到通用网

32、(意味着贝尔实验室把专用的移动通信系统应用到通用的电话网上)的电话网上)v第三阶段从第三阶段从20世纪世纪60年代中期至年代中期至70年代中期。年代中期。 推出了自动交换式的三级结构网推出了自动交换式的三级结构网 ,采用大区制、中小容量,采用大区制、中小容量的结构方式,信道数目大大增加,实现了无线频道自动选的结构方式,信道数目大大增加,实现了无线频道自动选择并能够自动接续到公用电话网。其代表是美国推出的改择并能够自动接续到公用电话网。其代表是美国推出的改进型移动电话系统(进型移动电话系统(IMTS)。)。1.3.1 移动通信发展概况移动通信发展概况 v第四阶段:从第四阶段:从70年代中期到年代

33、中期到80年代中期。年代中期。 1974年,美国贝尔实验室提出了蜂窝移动通信的年,美国贝尔实验室提出了蜂窝移动通信的概念。各工业化国家相继开发出模拟蜂窝式公用概念。各工业化国家相继开发出模拟蜂窝式公用移动通信网。移动通信网。v第五阶段:从第五阶段:从20世纪世纪80年代中期至年代中期至20世纪末。世纪末。这这是数字移动通信系统发展和成熟时期。是数字移动通信系统发展和成熟时期。 1991年:年: GSM系统投入商用(欧)系统投入商用(欧)1995年:年: CDMA IS-95商用(美)商用(美)v第六阶段:从第六阶段:从21世纪开始,移动通信向宽带多媒世纪开始,移动通信向宽带多媒体方向发展。体方

34、向发展。1.3.2 第三代移动通信第三代移动通信v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是一种能提供多种类型、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是一种能提供多种类型、高质量的多媒体业务,能实现全球无缝覆盖,高质量的多媒体业务,能实现全球无缝覆盖,具有全球漫游功能,与固定网络相兼容,并具有全球漫游功能,与固定网络相兼容,并以小型便携式终端在任何时候、任何地点进以小型便携式终端在任何时候、任何地点进行任何种类的通信系统。行任何种类的通信系统。v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最早于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最早于1985年由年由ITU提提出,当时称为未来公众陆地移动通信系统出,当时称为未来公众陆地移动通信系统(FPLMTS),),1996年更名为国际移动

35、通信年更名为国际移动通信-2000(IMT-2000)。)。1.3.2 第三代移动通信第三代移动通信v三种主流技术:三种主流技术:vIMT-2000 CDMA-DS,即,即WCDMA。vIMT-2000 CDMA-MC,即,即CDMA2000。vIMT-2000 CDMA TDD,目前包括中国提出,目前包括中国提出的的TD-SCDMA和和UTRA TDD(TD-CDMA)。)。 1.3.2 第三代移动通信第三代移动通信1.3.3 移动通信的发展方向移动通信的发展方向v第四代移动通信系统与技术已经是目前移动第四代移动通信系统与技术已经是目前移动通信领域的研究热点。通信领域的研究热点。v1999年

36、成立的年成立的ITU-R的的WP8F工作组的主要任工作组的主要任务是负责务是负责3G未来发展和超未来发展和超3G的研究。的研究。1.3.3 移动通信的发展方向移动通信的发展方向vWP8F工作组提出的超工作组提出的超3G系统的要求主要包系统的要求主要包括:高速数据传输;以括:高速数据传输;以IP为基础的无线接续,为基础的无线接续,支持支持QoS;各系统(;各系统(IMT-2000、WLAN、BWA、卫星和广播)之间无缝的业务支持,、卫星和广播)之间无缝的业务支持,并支持全球漫游;支持多重模式、支持对称并支持全球漫游;支持多重模式、支持对称/非对称业务。非对称业务。1.3.3 移动通信的发展方向移动通信的发展方向v4G通信技术并没有脱离以前的通信技术,而通信技术并没有脱离以前的通信技术,而是以传统通信技术为基础,不断提高无线通是以传统通信技术为基础,不断提高无线通信的网络效率和功能。信的网络效率和功能。v可以预见未来的可以预见未来的4G网络的发展将会存在广带网络的发展将会存在广带化趋势、网络互联综合和重叠的趋势、软件化趋势、网络互联综合和重叠的趋势、软件无线电的趋势以及灵活和自适应的发展趋势。无线电的趋势以及灵活和自适应的发展趋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