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热临床医学概论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571379217 上传时间:2024-08-10 格式:PPT 页数:31 大小:65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发热临床医学概论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发热临床医学概论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发热临床医学概论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发热临床医学概论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发热临床医学概论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发热临床医学概论》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发热临床医学概论(3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第一节 发 热 (fever) 授课教师:授课教师:授课教师:授课教师: 仲伟萍仲伟萍仲伟萍仲伟萍 助助助助 教教教教指导教师:指导教师:指导教师:指导教师: 黄金龙黄金龙黄金龙黄金龙 教教教教 授授授授 部部部部 门门门门: : 临床医学概论教研室临床医学概论教研室临床医学概论教研室临床医学概论教研室冬泳人类为什么能够维持恒定的体温呢?人类为什么能够维持恒定的体温呢?n 正常人体在体温调节中枢的调控下,产热和散热保持着动态平衡,使人体有相对恒定的体温。 视前区视前区下丘脑下丘脑(POAH)T37.5T0.5 C)体温调节中枢体温调节中枢调定点上移调定点上移 一、发热定义一、发热定义 (Fe

2、ver)当机体在致热源(pyrogen)作用下或各种原因引起体温调节中枢的功能障碍时,体温升高超过正常范围,称为发热.腋温:腋温:3637口温:口温:36.337.2肛温:肛温:36.537.7正常体温:以清晨安静状态下正常人:口腔温度:36.3-37.2 直肠温度 : 36.5-37.7 腋下温度 :36-37v一天之中下午较上午稍高;v剧烈运动和进餐后等体温略有升高 但24小时内体温波动1正常体温的生理变异发热发热感染性感染性发热发热由病原微生由病原微生物引起物引起非感染性非感染性发热发热由病原微生物由病原微生物以外因素引起以外因素引起二、发热的病因及机理二、发热的病因及机理临床上可分为感

3、染性与非感染性,以前者多见。 1、感染性发热(infective fever): 各种病原体,如细菌、病毒、支原体、寄生虫等,均各种病原体,如细菌、病毒、支原体、寄生虫等,均各种病原体,如细菌、病毒、支原体、寄生虫等,均各种病原体,如细菌、病毒、支原体、寄生虫等,均可以作为外源性致热源引起发热。可以作为外源性致热源引起发热。可以作为外源性致热源引起发热。可以作为外源性致热源引起发热。 临床上感染性发热占发热病因的临床上感染性发热占发热病因的临床上感染性发热占发热病因的临床上感染性发热占发热病因的50%-60%50%-60%,而细菌感染是感染性发热中最常见的致热物质。而细菌感染是感染性发热中最常

4、见的致热物质。而细菌感染是感染性发热中最常见的致热物质。而细菌感染是感染性发热中最常见的致热物质。 外源性至热源 中性粒细胞、单核-巨噬细胞系统 内源性至热源 体温调节中枢 1、体温调定点上移、体温调定点上移2、代谢增加、骨骼肌阵缩(寒战)、代谢增加、骨骼肌阵缩(寒战)3、竖毛孔肌收缩,排汗停止至散、竖毛孔肌收缩,排汗停止至散 热减少。热减少。 1)无菌性坏死物质吸收:外伤手术后、血栓栓塞、肿瘤; 2)抗原-抗体反应:风湿热、结缔组织病等; 3)内分泌-代谢疾病:甲亢、重度脱水; 4)皮肤散热减少:广泛皮炎、心衰; 5)体温调节中枢功能失常:脑部的疾病(脑出血等)、中暑、重度安眠药中毒等; 6

5、)自主神经功能紊乱:原发性低热、感染后低热、夏季低热 。 2、非感染性发热( noninfective fever):感染性 特异性感染:如结核、布氏杆菌病50-60% 非特异性感染:细菌、病毒、寄生虫非感染性40-50%无菌坏死物质的吸收:如手术后、肿瘤变态反应:风湿热、结缔组织病内分泌代谢疾病体温调节中枢功能失常自主神经功能紊乱1、详细询问病史及认真体检:了解可能引起发热的原因。 三、临床表现:三、临床表现: 1、发热的分度:v低 热 37.3-38v中等度热 38.1-39 v高 热 39.1-41 v超 高 热 41 以上2、临床过程及特点:、临床过程及特点:(1 1)症状:)症状:

6、1 1)体温上升期体温上升期体温上升期体温上升期: : 疲乏、不适、肌肉痉挛、皮肤苍疲乏、不适、肌肉痉挛、皮肤苍白、干燥无汗、畏寒或寒战等。白、干燥无汗、畏寒或寒战等。 2 2)高热持续期:高热持续期:高热持续期:高热持续期:面色潮红、灼热、呼吸加快加深、面色潮红、灼热、呼吸加快加深、可有出汗。可有出汗。 3 3)体温下降期:体温下降期:体温下降期:体温下降期:出汗、皮肤潮湿。前述症状逐渐出汗、皮肤潮湿。前述症状逐渐好转。好转。3、热型及临床意义: 发热患者在不同时间内测得的体温数值分别记录在体温单上,将各体温数值点连接起来成体温曲线,该曲线的不同形态称为热型( fever type) 、稽留

7、热(continus fever)体温持续于3940左右达数天或数周,24小时内体温波动度1 。临床上常见于大叶性肺炎、伤寒。、驰张热(remittent fever)体温在39以上,但波动幅度大,24小时内温差大于2 以上,温度最低时仍高于正常体温。临床上常见败血症(败血症热),风湿热、重症肺结核、化脓性疾病等。、间歇热(intermittent fever)体温骤升骤升达高峰后持续数小时持续数小时,又骤然下降骤然下降至正常,高热期与无热期交替出现。临床上见于疟疾、急性肾盂肾炎等。、波状热(undulant fever)体温逐渐上升逐渐上升达39或以上,数天后数天后又逐渐下降逐渐下降至正常水

8、平,持续数天后又逐渐升高,如此反复。常见于布氏杆菌病 。、回归热(recurrent fever)体温急剧上升急剧上升至39或以上,持续数天后持续数天后又骤然下降骤然下降至正常水平。高热期与无热期各持续若干天后规律性交替一次。可见于回归热、霍奇金病。、不规则热(irregular fever)发热无一定规律性。见于结核病、风湿热、支气管炎等。4、发热的伴随症状和体征寒战:多提示细菌感染所致发热。如大叶性肺炎、败血症、急性胆囊炎、肾盂肾炎等; 在急性溶血或输血反应时也可以出现寒战。面容:表情淡漠:见于伤寒;酒醉样面容:见于流行性出血热;单纯疱疹:见于大叶性肺炎、流行性脑脊髓膜炎;(3)皮疹:常见

9、于麻疹、猩红热或结缔组织疾病(系统性红斑狼疮)。(4)淋巴结肿大: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淋巴结结核、白血病、局灶性化脓性感染等。(5)肝脾肿大:传染病毒性肝炎、疟疾、白血病等。(6)出血:重症感染和白血病。(7)关节肿痛:败血症、风湿热、结缔组织疾病等。 四、四、 问诊要点(一):问诊要点(一):起病时间、季节、起病缓急、病程、热度高低、频度、诱因。有无畏寒、寒战、大汗、盗汗。有无各系统症状(重要线索)诊治经过、是否用过抗生素、退热药、糖皮质激素,抗结核药物。患病以来一般情况如食欲、体重和大小便情况。接触史、手术史、服用药物史、职业特点。问诊要点(二):问诊要点(二):不明原因的发热(FUO)FeverUndentifiedOrigin不明原因发热的诊断程序仔细询问病史仔细和反复体格检查发热和热型的证实停用不必要的药物诊断的基本项目(实验室、器械检查)有目的的补充检查若可能的话进行病情观察思考题思考题1、什么叫做发热?2、发热分为哪几种热型?各型的特点有那些?3、一个发热的病人来就诊,如何对他进行问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研究生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