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培训讲课稿

上传人:汽*** 文档编号:571276640 上传时间:2024-08-09 格式:PPT 页数:101 大小:83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培训讲课稿_第1页
第1页 / 共101页
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培训讲课稿_第2页
第2页 / 共101页
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培训讲课稿_第3页
第3页 / 共101页
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培训讲课稿_第4页
第4页 / 共101页
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培训讲课稿_第5页
第5页 / 共10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培训讲课稿》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培训讲课稿(10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技术要求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技术要求解解 读读刘刘 瑾瑾20122012年年1010月月 目 录一、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工作的由来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工作的由来二、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工作的意义二、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工作的意义三、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工作的作用三、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工作的作用四、国土资发四、国土资发200469200469号文内容号文内容五、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技术要求解读五、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技术要求解读六、评估报告备案登记表及填写说明六、评估报告备案登记表及填写说明七、地形地貌有关知识七、地形地貌有关知识 结结 语语 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工作是保护地质环境、防地质灾害危

2、险性评估工作是保护地质环境、防治地质灾害的一项重要措施。治地质灾害的一项重要措施。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上世纪八、九十年代,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地质灾害对建设工程或项目造成的经济损失日展,地质灾害对建设工程或项目造成的经济损失日趋严重。比如三峡工程库区的巴东县城搬迁新址,趋严重。比如三峡工程库区的巴东县城搬迁新址,19841984年开始建设,年开始建设,19951995年新县城开始连续发生滑坡,年新县城开始连续发生滑坡,造成了巨大的损失。经地矿部门勘查,县城新址区造成了巨大的损失。经地矿部门勘查,县城新址区为一古滑坡群。此事当时在社会上引起了很大的震为一古滑坡群。此事当

3、时在社会上引起了很大的震动,这也是国土资源部做出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规动,这也是国土资源部做出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规定的一个重要原因之一。定的一个重要原因之一。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工作的由来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工作的由来 19991999年年3 3月国土资源部颁布并实施了月国土资源部颁布并实施了4 4号令号令地质灾害地质灾害防治管理办法防治管理办法,其中第,其中第2525条明确规定条明确规定“城市建设、有可城市建设、有可能导致地质灾害的工程项目建设和在地质灾害易发区内进能导致地质灾害的工程项目建设和在地质灾害易发区内进行工程建设,在申请建设用地之前必须进行地质灾害危险行工程建设,在申请建设用地之前必须

4、进行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评估结果由省级以上地质矿产行政主管部门认定。性评估。评估结果由省级以上地质矿产行政主管部门认定。不符合条件的,土地行政主管部门不予办理建设用地审批不符合条件的,土地行政主管部门不予办理建设用地审批手续手续”。同年。同年1111月下发了月下发了关于实行建设用地地质灾害危关于实行建设用地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的通知险性评估的通知 (国土资发(国土资发19991999392392号文)号文) ,进,进一步明确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的技术要求、审查程序。根一步明确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的技术要求、审查程序。根据规定,国土资源部负责一级评估结果的审查认定,省国据规定,国土资源部负责一级评估结

5、果的审查认定,省国土资源厅负责二、三级评估结果的审查认定。土资源厅负责二、三级评估结果的审查认定。地质灾害危险性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工作的由来评估工作的由来 20012001年年5 5月月1 1日日2020时时3030分左右分左右 , ,武隆县县城江北武隆县县城江北西段发生了滑坡西段发生了滑坡 , ,滑坡体垂直高度滑坡体垂直高度 , ,前缘宽前缘宽 , ,后缘宽后缘宽 25253030 , ,滑坡体约滑坡体约 16 10 16 10 4 43 3, ,致使致使 1 1幢建筑面积为幢建筑面积为 406140612 2 的的 9 9层楼房被滑坡体摧毁层楼房被滑坡体摧毁掩埋掩埋 , ,造成造成 797

6、9人死亡、人死亡、 7 7人受伤。人受伤。 造成垮塌的地质原因是:发生地质灾害地点的造成垮塌的地质原因是:发生地质灾害地点的地质条件复杂,受平行斜坡及与之直交的多组裂隙地质条件复杂,受平行斜坡及与之直交的多组裂隙切割,砂岩体碎裂。这起地质灾害的发生,除有地切割,砂岩体碎裂。这起地质灾害的发生,除有地质原因外,也有高切坡处理不当、灾害预兆发生后质原因外,也有高切坡处理不当、灾害预兆发生后采取措施不力、规划选址错误等诸多的人为因素。采取措施不力、规划选址错误等诸多的人为因素。 地质灾害危险性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工作的由来评估工作的由来 二二一年五月十二日,国务院办公厅(国办发一年五月十二日,国务院办

7、公厅(国办发200135200135号)转发国土资源部建设部关于加强地质灾害防号)转发国土资源部建设部关于加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意见。治工作意见。 工作意见指出工作意见指出“各地区、各有关部门在编制和实施城各地区、各有关部门在编制和实施城市总体规划过程中,要加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要将地质市总体规划过程中,要加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要将地质灾害防治规划作为城市总体规划必备的组成部分;目前尚灾害防治规划作为城市总体规划必备的组成部分;目前尚不够完备的,要限期按照国家有关规范进行补充。对地质不够完备的,要限期按照国家有关规范进行补充。对地质灾害易发地区的城市,要结合地质灾害调查和评价工作,灾害易发地区的

8、城市,要结合地质灾害调查和评价工作,对城市规划的有关内容进行一次检查。对城市规划区内地对城市规划的有关内容进行一次检查。对城市规划区内地质情况尚不清晰的,必须加强和补充建设用地地质灾害危质情况尚不清晰的,必须加强和补充建设用地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在审批建设时,必须充险性评估。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在审批建设时,必须充分考虑建设用地条件;凡没有进行建设用地地质灾害危险分考虑建设用地条件;凡没有进行建设用地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或者未考虑建设用地条件而批准使用土地和建设的,性评估或者未考虑建设用地条件而批准使用土地和建设的,要依法追究有关人员的责任。要依法追究有关人员的责任。”地质灾

9、害危险性评估工作的由来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工作的由来 工作意见还指出工作意见还指出“加强监督,加大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执法力度。加强监督,加大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执法力度。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和国土资源等部门要适时对经常或可能发生崩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和国土资源等部门要适时对经常或可能发生崩塌、滑坡、泥石流等突发性地质灾害的地区进行跟踪管理,加大执法监滑坡、泥石流等突发性地质灾害的地区进行跟踪管理,加大执法监督力度。在有可能发生滑坡、泥石流、崩塌等危险的斜坡上进行修督力度。在有可能发生滑坡、泥石流、崩塌等危险的斜坡上进行修路、建房、开矿、取土等工程活动,必须事先做好地质灾害危险性路、建房、开矿、取土等工程活

10、动,必须事先做好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和工程勘察工作,严格按照国家有关标准规范进行勘察设计、评估和工程勘察工作,严格按照国家有关标准规范进行勘察设计、施工,杜绝人为活动诱发地质灾害情况的发生;在平原地区从事上施工,杜绝人为活动诱发地质灾害情况的发生;在平原地区从事上述活动的,也应事先了解是否存在岩溶塌陷、土洞等隐患,并采取述活动的,也应事先了解是否存在岩溶塌陷、土洞等隐患,并采取必要的防范措施。对已经修建的工程,要坚决采取补救措施,防止必要的防范措施。对已经修建的工程,要坚决采取补救措施,防止发生地质灾害。因违反规定,发生地质灾害造成重大损失的,要依发生地质灾害。因违反规定,发生地质灾害造成重大损

11、失的,要依法追究有关人员的责任,并按照法追究有关人员的责任,并按照国务院关于特大安全事故行政责国务院关于特大安全事故行政责任追究的规定任追究的规定追究地方人民政府主要领导人和政府有关部门正职追究地方人民政府主要领导人和政府有关部门正职负责人的责任。负责人的责任。国土资源部等有关部门要切实加强对地质灾害防治各项工作落国土资源部等有关部门要切实加强对地质灾害防治各项工作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并进一步研究制定地质灾害防治实情况的监督检查,并进一步研究制定地质灾害防治法规法规和规章,和规章,从根本上解决或减少地质灾害的发生从根本上解决或减少地质灾害的发生” ” 。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工作的由来地质灾害危险

12、性评估工作的由来 之后经过两年多的努力,国之后经过两年多的努力,国 务务 院院 令令 第第 394 394 号号地地 质质 灾灾 害害 防防 治治 条条 例例于年月日起施于年月日起施行,同时废止了国土资源部令第行,同时废止了国土资源部令第4 4号号地质灾害防治管理地质灾害防治管理办法办法 。条例条例第二十一条、二十二条、二十三条、第二十一条、二十二条、二十三条、二十四条等明确了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的阶段、范围、资二十四条等明确了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的阶段、范围、资质管理、地质灾害防治措施的落实等内容。质管理、地质灾害防治措施的落实等内容。 条例条例第二十一条第二十一条 在地质灾害易发区内进行工程建

13、在地质灾害易发区内进行工程建设应当在可行性研究阶段进行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并将设应当在可行性研究阶段进行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并将评估结果作为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组成部分;可行性研究报评估结果作为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组成部分;可行性研究报告未包含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结果的,不得批准其可行性告未包含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结果的,不得批准其可行性研究报告。研究报告。编制地质灾害易发区内的城市总体规划、村庄和集镇编制地质灾害易发区内的城市总体规划、村庄和集镇规划时,应当对规划区进行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规划时,应当对规划区进行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地质灾害危险性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工作的由来评估工作的由来 条例条例第二十

14、二条第二十二条 国家对从事地质灾害危险性评国家对从事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的单位实行资质管理制度。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单位应估的单位实行资质管理制度。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单位应当具备下列条件,经省级以上人民政府国土资源主管部门当具备下列条件,经省级以上人民政府国土资源主管部门资质审查合格,取得国土资源主管部门颁发的相应等级的资质审查合格,取得国土资源主管部门颁发的相应等级的资质证书后,方可在资质等级许可的范围内从事地质灾害资质证书后,方可在资质等级许可的范围内从事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业务:危险性评估业务:(一)有独立的法人资格;(一)有独立的法人资格;(二)有一定数量的工程地质、环境地质和岩土工程(二)

15、有一定数量的工程地质、环境地质和岩土工程等相应专业的技术人员;等相应专业的技术人员;(三)有相应的技术装备。(三)有相应的技术装备。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单位进行评估时,应当对建设工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单位进行评估时,应当对建设工程遭受地质灾害危害的可能性和该工程建设中、建成后引程遭受地质灾害危害的可能性和该工程建设中、建成后引发地质灾害的可能性做出评价,提出具体的预防治理措施,发地质灾害的可能性做出评价,提出具体的预防治理措施,并对评估结果负责。并对评估结果负责。地质灾害危险性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工作的由来评估工作的由来 条例条例第二十三条第二十三条 禁止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单位禁止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

16、单位超越其资质等级许可的范围或者以其他地质灾害危险性评超越其资质等级许可的范围或者以其他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单位的名义承揽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业务。估单位的名义承揽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业务。禁止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单位允许其他单位以本单位禁止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单位允许其他单位以本单位的名义承揽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业务。的名义承揽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业务。禁止任何单位和个人伪造、变造、买卖地质灾害危险禁止任何单位和个人伪造、变造、买卖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资质证书。性评估资质证书。条例条例第二十四条第二十四条 对经评估认为可能引发地质灾对经评估认为可能引发地质灾害或者可能遭受地质灾害危害的建设工程,应当配套建设

17、害或者可能遭受地质灾害危害的建设工程,应当配套建设地质灾害治理工程。地质灾害治理工程的设计、施工和验地质灾害治理工程。地质灾害治理工程的设计、施工和验收应当与主体工程的设计、施工、验收同时进行。收应当与主体工程的设计、施工、验收同时进行。配套的地质灾害治理工程未经验收或者经验收不合格配套的地质灾害治理工程未经验收或者经验收不合格的,主体工程不得投入生产或者使用。的,主体工程不得投入生产或者使用。地质灾害危险性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工作的由来评估工作的由来 为认真贯彻为认真贯彻地质灾害防治条例地质灾害防治条例(国务院令第(国务院令第394394号)和号)和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

18、可法的相关规定,减少的相关规定,减少因不合理工程活动引发的地质灾害给人民生命财产造成的因不合理工程活动引发的地质灾害给人民生命财产造成的损失,简化有关审批环节损失,简化有关审批环节 ,年月,年月2525日以国土日以国土资发资发200420046969号下发了号下发了国土资源部关于加强地质灾害国土资源部关于加强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工作的通知危险性评估工作的通知,并下发了附件:,并下发了附件:1 1、地质灾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技术要求(试行)害危险性评估技术要求(试行);2 2、地质灾害危险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报告备案登记表性评估报告备案登记表,同时废止了关于实行建设用地,同时废止了关于实行建设用地地质

19、灾害危险性评估的通知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的通知(国土资发(国土资发19991999392392号号文)文) 。 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由建设用地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转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由建设用地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转变为建设工程或项目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变为建设工程或项目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 地质灾害危险性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工作的由来评估工作的由来 地地质质体体是是地地质质环环境境的的主主体体,地地球球上上所所有有生生命命均均依依附附于于这这一一载载体体,因因此此地地质质灾灾害害危危害害范范围围是是极极广广的的。地地质质灾灾害害危危险险性性评评估估的的意意义义在在于于:第第一一,评评估估工工作作不不仅仅

20、服服务务于于工工程程建建设设,同同时时也也为为地地质质环环境境保保护护提提供供依依据据;第第二二,评评估估工工作作在在可可行行性性研研究究阶阶段段进进行行,地地质质灾灾害害防防治治措措施施是是其其主主要要内内容容之之一一,改改变变了了以以往往轻轻预预防防、重重治治理理的的被被动动局局面面,可可起起到到源源头头上上防防治治地地质质灾灾害害的的作作用用;第第三三,评评估估工工作作站站在在土土地地利利用用总总体体规规划划的的宏宏观观角角度度,多多部部门门、多多学学科科统统筹筹规规划划,充充分分发发挥挥综综合合管管理理国国土土资资源源的的职职能能;第第四四,评评估估工工作作发发挥挥了了地地质质灾灾害害

21、防防治治专专业业的的技技术术优优势势,提提出出的的防防治治措措施施更更具具针针对对性性和和可可操操作作性性。可可以以预预见见,地地质质灾灾害害危危险险性性评评估估必必将将成成为为国国土土资资源科学管理的有力手段。源科学管理的有力手段。 地质灾害危险性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工作的意义评估工作的意义 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是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是地质灾害防治条例地质灾害防治条例要求的一项工作,其作用不仅仅是征地预审、报批要求的一项工作,其作用不仅仅是征地预审、报批的一个例行手续,其重要作用主要表现在:的一个例行手续,其重要作用主要表现在: 一是为政府决策提供依据。地质灾害是地质作一是为政府决策提供依据。地质

22、灾害是地质作用对受灾对象造成严重影响的结果,没有受灾对象用对受灾对象造成严重影响的结果,没有受灾对象构不成灾害。对重大工程选址政府必须做出决策,构不成灾害。对重大工程选址政府必须做出决策,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中对土地适宜性做出评估结论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中对土地适宜性做出评估结论就是用地审批的重要依据,也是政府决策的一个方就是用地审批的重要依据,也是政府决策的一个方面面。地质灾害危险性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工作的作用评估工作的作用 二是为建设单位防治地质灾害提供依据。大部分建二是为建设单位防治地质灾害提供依据。大部分建设工程受各种因素制约,是无法完全避开地质灾害的设工程受各种因素制约,是无法完全避开地

23、质灾害的因此,必须对地质灾害进行治理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因此,必须对地质灾害进行治理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要为建设单位提出防灾建议和合理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要为建设单位提出防灾建议和合理的治理措施,并作为建设单位治理地质灾害的依据的治理措施,并作为建设单位治理地质灾害的依据 三是为金融机构投资风险估算提供依据。地质灾害三是为金融机构投资风险估算提供依据。地质灾害损失的特点之一是不可预见性金融机构在对一个项目损失的特点之一是不可预见性金融机构在对一个项目进行投资时,都希望得到稳定的投资回报,因此要求建进行投资时,都希望得到稳定的投资回报,因此要求建设单位提供详细的建设方案,以确定投资风

24、险而地质设单位提供详细的建设方案,以确定投资风险而地质灾害损失的不确定性则增加了这种投资风险地质灾害灾害损失的不确定性则增加了这种投资风险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是金融部门风险分析的很重要的技术文件危险性评估是金融部门风险分析的很重要的技术文件 地质灾害危险性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工作的作用评估工作的作用 四是保障公众知情权的必要程序。地质灾害危险性评四是保障公众知情权的必要程序。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是政府行政审批的要件之一政府行政工作要逐步实行估是政府行政审批的要件之一政府行政工作要逐步实行公开化,评估报告及认定结果也要在互连网上向社会公开公开化,评估报告及认定结果也要在互连网上向社会公开其目的一方面使

25、公民知晓本区域将要建设的工程有可能其目的一方面使公民知晓本区域将要建设的工程有可能诱发何种地质灾害,应采取什么措施,体现公民的知情权;诱发何种地质灾害,应采取什么措施,体现公民的知情权;另一方面使建设单位和政府管理部门自然的处于公众的监另一方面使建设单位和政府管理部门自然的处于公众的监督之下除上述外,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还是区域地质环督之下除上述外,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还是区域地质环境研究评价的重要资料;也是界定人为诱发地质灾害责任境研究评价的重要资料;也是界定人为诱发地质灾害责任的法律依据文件随着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加强,地质灾的法律依据文件随着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加强,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工作的技术

26、水平将不断提高,也必将在防灾害危险性评估工作的技术水平将不断提高,也必将在防灾工作中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工作中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地质灾害危险性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工作的作用评估工作的作用 一、一、地质灾害防治条例地质灾害防治条例第二十一条规定:第二十一条规定:“在地质灾害易发区进行工程建设应当在可行性在地质灾害易发区进行工程建设应当在可行性研究阶段进行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研究阶段进行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编制。编制地质灾害易发区内的城市总体规划、村庄和集镇地质灾害易发区内的城市总体规划、村庄和集镇规划时,应当对规划区进行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规划时,应当对规划区进行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为加大监督力

27、度,切实做好此项规定的落实工为加大监督力度,切实做好此项规定的落实工作,在用地审批和规划审查中应加强对地质灾害作,在用地审批和规划审查中应加强对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工作的监督管理。危险性评估工作的监督管理。国土资发国土资发200420046969号主要内容号主要内容 二、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工作分级进行。评估工作二、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工作分级进行。评估工作级别按建设项目的重要性和地质环境条件的复杂程度分级别按建设项目的重要性和地质环境条件的复杂程度分为三级。具体分级标准和评估技术要求见为三级。具体分级标准和评估技术要求见地质灾害危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技术要求(试行)险性评估技术要求(试行)(附件(附

28、件1 1)。)。 三、对承担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工作的单位实行资三、对承担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工作的单位实行资质管理制度。严禁不具备相应资质条件的单位从事地质质管理制度。严禁不具备相应资质条件的单位从事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工作。在灾害危险性评估工作。在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单位资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单位资质管理办法质管理办法正式颁布之前,一级评估暂由获得国土资正式颁布之前,一级评估暂由获得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颁发的地质灾害防治工程勘查甲级资质源行政主管部门颁发的地质灾害防治工程勘查甲级资质证书的单位进行;二级评估暂由获得国土资源行政主管证书的单位进行;二级评估暂由获得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颁发的地质灾害防治

29、工程勘查甲、乙级资质证书的部门颁发的地质灾害防治工程勘查甲、乙级资质证书的单位进行;三级评估暂由获得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颁单位进行;三级评估暂由获得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颁发的地质灾害防治工程勘查甲、乙、丙级资质证书的单发的地质灾害防治工程勘查甲、乙、丙级资质证书的单位进行。位进行。国土资发国土资发200420046969号主要内容号主要内容 四、评估单位应自行组织具有资格的地质灾害防治四、评估单位应自行组织具有资格的地质灾害防治专家对拟提交的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报告进行技术审查,专家对拟提交的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报告进行技术审查,并由专家组提出书面审查意见。并由专家组提出书面审查意见。 审查专家应

30、具有水文、工程、环境地质专业高级技审查专家应具有水文、工程、环境地质专业高级技术职称;从事相关工作术职称;从事相关工作1010年以上,同时主持过中型以上年以上,同时主持过中型以上地质灾害勘查报告的编制工作或参与过大型地质灾害勘地质灾害勘查报告的编制工作或参与过大型地质灾害勘查报告的审查。查报告的审查。 一级评估报告一般聘请一级评估报告一般聘请5757名专家、二级评估报告名专家、二级评估报告3535名专家、三级评估报告名专家、三级评估报告2323名专家。名专家。 评估报告的质量,作为评估单位资质升降级的重要评估报告的质量,作为评估单位资质升降级的重要依据。依据。国土资发国土资发200420046

31、969号主要内容号主要内容 五、对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成果实行备案制度。地五、对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成果实行备案制度。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报告通过专家组审查后,评估单位应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报告通过专家组审查后,评估单位应在一个月内到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备案。备案材料包在一个月内到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备案。备案材料包括括XXXX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报告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报告、XXXX地质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报告专家组审查意见灾害危险性评估报告专家组审查意见和和XXXX地质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报告备案登记表灾害危险性评估报告备案登记表(附件(附件2 2)的文字报告)的文字报告(报表)和电子文档各一式两份。(报表

32、)和电子文档各一式两份。 一级评估报告报省(自治区、直辖市)国土资源厅一级评估报告报省(自治区、直辖市)国土资源厅(局)备案;省(自治区、直辖市)国土资源厅(局)(局)备案;省(自治区、直辖市)国土资源厅(局)应在收到备案材料后应在收到备案材料后5 5个工作日内将备案登记表一式一份个工作日内将备案登记表一式一份转报国土资源部备查。转报国土资源部备查。国土资发国土资发200420046969号主要内容号主要内容 二级评估报告报市(地)级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二级评估报告报市(地)级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备案,备案登记表抄报省(自治区、直辖市)国土资源备案,备案登记表抄报省(自治区、直辖市)国土资源厅

33、(局)备查。厅(局)备查。 三级评估报告报县级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备案,三级评估报告报县级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备案,备案登记表抄报省(自治区、直辖市)、市(地)级国备案登记表抄报省(自治区、直辖市)、市(地)级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备查。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备查。 备案情况,作为评估单位资质考核的重要内容。备案情况,作为评估单位资质考核的重要内容。 六、各级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要加强对建设项目六、各级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要加强对建设项目和城镇规划开展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的管理,可以根据和城镇规划开展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的管理,可以根据当地实际进行定期检查和不定期抽查。当地实际进行定期检查和不定期抽查。

34、 七、本通知自下发之日起施行。七、本通知自下发之日起施行。关于实行建设用关于实行建设用地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的通知地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的通知(国土资发(国土资发19991999392392号文)同时废止。号文)同时废止。国土资发国土资发200420046969号主要内容号主要内容 1. 1.范围范围 1.1 1.1 本技术要求规定了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的原则、本技术要求规定了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的原则、不同阶段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的内容、要求、方法和程序。不同阶段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的内容、要求、方法和程序。 1.2 1.2 本技术要求适用于在全国地质灾害易发区内进行本技术要求适用于在全国地质灾害易发区

35、内进行各类建设工程时的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以及在全国地质灾各类建设工程时的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以及在全国地质灾害易发区内进行城市总体规划、村庄和集镇规划时的地质害易发区内进行城市总体规划、村庄和集镇规划时的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灾害危险性评估。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技术要求(试行)解读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技术要求(试行)解读 2.2.定义定义 本技术要求采用下列定义:本技术要求采用下列定义:地质灾害:是指包括自然因素或者人为活动引发的危害人地质灾害:是指包括自然因素或者人为活动引发的危害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的山体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民生命和财产安全的山体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地裂缝、地面沉

36、降等与地质作用有关的灾害。地裂缝、地面沉降等与地质作用有关的灾害。 注:定义与注:定义与地质灾害防治条例地质灾害防治条例一致。实际评估中一致。实际评估中应分清地质灾害与地质现象或不良地质作用。应分清地质灾害与地质现象或不良地质作用。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技术要求(试行)解读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技术要求(试行)解读 2.2.定义定义 地质灾害易发区:是指容易产生地质灾害的区域。地质灾害易发区:是指容易产生地质灾害的区域。 注:地质灾害易发区分高易发、中易发、低易发、不注:地质灾害易发区分高易发、中易发、低易发、不易发四个等级。易发四个等级。 地质灾害的易发程度受地质环境条件、自然气候、人地质灾害的易发

37、程度受地质环境条件、自然气候、人类工程活动强度等多种因素影响和制约。类工程活动强度等多种因素影响和制约。 根据根据山西省地质灾害防治山西省地质灾害防治“十二五十二五”规划规划,我省,我省分了地质灾害高易发区、中易发区和低易发区分了地质灾害高易发区、中易发区和低易发区3 3个大区。个大区。其中,地质灾害高易发区包括其中,地质灾害高易发区包括7 7个亚区、个亚区、26 26 个小区,面积个小区,面积约为万约为万kmkm2 2,占全省总面积的,占全省总面积的42.0%42.0%;地质灾害中易发区包;地质灾害中易发区包括括2 2个亚区、个亚区、1717个小区,面积约为万个小区,面积约为万kmkm2 2

38、 ,占全省总面积,占全省总面积的的46.9%46.9%;地质灾害低易发区包括;地质灾害低易发区包括2 2个亚区、个亚区、8 8个小区,面个小区,面积约为万积约为万kmkm2 2 ,占全省总面积的,占全省总面积的11.1%11.1%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技术要求(试行)解读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技术要求(试行)解读 2.2.定义定义 省内地质灾害高易发区主要分布于晋西黄土高原吕梁山西至黄省内地质灾害高易发区主要分布于晋西黄土高原吕梁山西至黄河岸边之间的黄土丘陵区、大同煤田、宁武煤田、西山煤田、霍西河岸边之间的黄土丘陵区、大同煤田、宁武煤田、西山煤田、霍西煤田、沁水煤田等煤矿区及中条山铜矿区、五台山铁矿区

39、,区内地煤田、沁水煤田等煤矿区及中条山铜矿区、五台山铁矿区,区内地质灾害类型主要为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等;地质灾害低质灾害类型主要为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等;地质灾害低易发区主要分布于大同盆地、忻定盆地、太原盆地、临汾盆地、运易发区主要分布于大同盆地、忻定盆地、太原盆地、临汾盆地、运城盆地等盆地区,地质灾害类型主要为地面沉降、地裂缝及少量的城盆地等盆地区,地质灾害类型主要为地面沉降、地裂缝及少量的泥石流等;地质灾害中易发区主要分布在介于高、低易发区之间的泥石流等;地质灾害中易发区主要分布在介于高、低易发区之间的吕梁山、太岳山、中条山、太行山、恒山、五台山、晋北黄土高原吕梁山、太岳

40、山、中条山、太行山、恒山、五台山、晋北黄土高原等人口密度较小的山区及黄土丘陵区,地质灾害类型主要为崩塌、等人口密度较小的山区及黄土丘陵区,地质灾害类型主要为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等。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等。 评估区地质灾害易发区的确定依据为县(市、区)级、市级和评估区地质灾害易发区的确定依据为县(市、区)级、市级和省级地质灾害防治规划,以最低级别行政区的地质灾害防治规划为省级地质灾害防治规划,以最低级别行政区的地质灾害防治规划为准。准。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技术要求(试行)解读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技术要求(试行)解读 2. 2.定义定义地质灾害危害程度:是指地质灾害造成的人员伤亡、经济地质灾

41、害危害程度:是指地质灾害造成的人员伤亡、经济损失与生态环境破坏的程度。损失与生态环境破坏的程度。 注:注:地质灾害防治条例地质灾害防治条例将地质灾害灾情按照人员将地质灾害灾情按照人员伤亡、经济损失的大小,分为四个等级:伤亡、经济损失的大小,分为四个等级: 特大型:因灾死亡人以上或者直接经济损失特大型:因灾死亡人以上或者直接经济损失万元以上的。万元以上的。 大型:因灾死亡人以上人以下或者直接经济大型:因灾死亡人以上人以下或者直接经济损失万元以上万元以下的。损失万元以上万元以下的。 中型:因灾死亡人以上人以下或者直接经济损中型:因灾死亡人以上人以下或者直接经济损失万元以上万元以下的。失万元以上万元

42、以下的。 小型:因灾死亡人以下或者直接经济损失万小型:因灾死亡人以下或者直接经济损失万元以下的。元以下的。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技术要求(试行)解读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技术要求(试行)解读 2.2.定义定义 国土资源部文件将地质灾害险情按照人员伤亡、经济国土资源部文件将地质灾害险情按照人员伤亡、经济损失的大小,分为四个等级:损失的大小,分为四个等级: 特大型:受地质灾害威胁,需搬迁转移人数在特大型:受地质灾害威胁,需搬迁转移人数在10001000人人(含)以上或可能造成的经济损失(含)以上或可能造成的经济损失1 1亿元(含)以上的。亿元(含)以上的。 大型:受地质灾害威胁,需搬迁转移人数在大型:受地

43、质灾害威胁,需搬迁转移人数在500500人人(含)以上、(含)以上、10001000人以下,或潜在可能造成的经济损失人以下,或潜在可能造成的经济损失50005000万元(含)以上、万元(含)以上、l l亿元以下的。亿元以下的。 中型:受地质灾害威胁,需搬迁转移人数在中型:受地质灾害威胁,需搬迁转移人数在100100人人(含)以上、(含)以上、500500人以下或潜在可能造成的经济损失人以下或潜在可能造成的经济损失500500万万元(含)以上、元(含)以上、50005000万元以下的。万元以下的。 小型:受地质灾害威胁,需搬迁转移人数在小型:受地质灾害威胁,需搬迁转移人数在100100人以人以下

44、或潜在可能造成的经济损失下或潜在可能造成的经济损失500500万元以下的。万元以下的。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技术要求(试行)解读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技术要求(试行)解读 2.定定 义义 中国地质调查局中国地质调查局滑坡崩塌泥石流灾害详细调查规范滑坡崩塌泥石流灾害详细调查规范将地质灾害灾情与危害程度分级标准定为:将地质灾害灾情与危害程度分级标准定为:灾害程度分级灾害程度分级死亡人数(人)死亡人数(人)受威胁人数(人)受威胁人数(人)直接经济损失(万元)直接经济损失(万元)一般级(轻)一般级(轻)310100较大级(中)较大级(中)31010100100500重大级(重)重大级(重)1030100100

45、05001000特大级(特重)特大级(特重)3010001000地质灾害灾情与危害程度分级标准地质灾害灾情与危害程度分级标准 注:注:灾情分级,即已发生的地质灾害灾度分级,采用灾情分级,即已发生的地质灾害灾度分级,采用“死亡死亡人数人数”或或“直接经济损失直接经济损失”栏指标评价;栏指标评价;危害程度分级,即对可危害程度分级,即对可能发生的地质灾害危害程度的预测分级,采用能发生的地质灾害危害程度的预测分级,采用“受威胁人数受威胁人数”或或“直接经济损失直接经济损失”栏指标评价栏指标评价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技术要求(试行)解读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技术要求(试行)解读 为贯彻落实为贯彻落实地质灾害防治

46、条例地质灾害防治条例(国务院令第(国务院令第394394号)号)和和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国土资源部、建设部关于加强地质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国土资源部、建设部关于加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意见的通知灾害防治工作意见的通知(国办发(国办发200120013535号)的精号)的精神,规范全国建设工程和规划区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工作,神,规范全国建设工程和规划区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工作,特制定特制定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技术要求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技术要求。在地质灾害易发区内进行工程建设,必须在可行性研究阶在地质灾害易发区内进行工程建设,必须在可行性研究阶段进行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在地质灾害易发区内进行城段进行地质灾害危险性

47、评估;在地质灾害易发区内进行城市总体规划、村庄和集镇规划时,必须对规划区进行地质市总体规划、村庄和集镇规划时,必须对规划区进行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灾害危险性评估。 注:评估区地质灾害的类型、易发程度等级、易发等注:评估区地质灾害的类型、易发程度等级、易发等级判定的依据、工程建设阶段等应在评估报告级判定的依据、工程建设阶段等应在评估报告“前言前言”中中叙述清楚。叙述清楚。3.3.总则总则 国土资源部令第国土资源部令第4242号号建设项目用地预审管理办法建设项目用地预审管理办法第七条第七条 已批准项目建议书的审批类建设项目与需备案的已批准项目建议书的审批类建设项目与需备案的建设项目申请用地预审的,

48、应当提交下列材料:建设项目申请用地预审的,应当提交下列材料: (一)建设项目用地预审申请表;(一)建设项目用地预审申请表; (二)建设项目用地预审申请报告;(二)建设项目用地预审申请报告; (三)项目建议书批复文件或者项目备案批准文件;(三)项目建议书批复文件或者项目备案批准文件; (四)单独选址建设项目拟选址位于地质灾害防治规(四)单独选址建设项目拟选址位于地质灾害防治规划确定的地质灾害易发区内的,提交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划确定的地质灾害易发区内的,提交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报告;报告; (五)单独选址建设项目所在区域的国土资源管理部(五)单独选址建设项目所在区域的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出具是否压覆重要

49、矿产资源的证明材料。门出具是否压覆重要矿产资源的证明材料。3.3.总则总则 国务院关于加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决定国发国务院关于加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决定国发201120112020号号: (十)严格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在地质灾害易发区(十)严格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在地质灾害易发区内进行工程建设,要严格按规定开展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内进行工程建设,要严格按规定开展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严防人为活动诱发地质灾害。强化资源开发中的生态保护严防人为活动诱发地质灾害。强化资源开发中的生态保护与监管,开展易灾地区生态环境监测评估。各地区、各有与监管,开展易灾地区生态环境监测评估。各地区、各有关部门编制城市总

50、体规划、村庄和集镇规划、基础设施专关部门编制城市总体规划、村庄和集镇规划、基础设施专项规划时,要加强对规划区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合理确项规划时,要加强对规划区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合理确定项目选址、布局,切实避开危险区域。定项目选址、布局,切实避开危险区域。3.3.总则总则 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必须对建设工程遭受地质灾害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必须对建设工程遭受地质灾害的可能性和该工程建设中、建成后引发地质灾害的可能性的可能性和该工程建设中、建成后引发地质灾害的可能性做出评价,提出具体的预防治理措施。做出评价,提出具体的预防治理措施。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的灾种主要包括:崩塌、滑坡、泥石地质灾害危险性评

51、估的灾种主要包括: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含岩溶塌陷和矿山采空塌陷)、地裂缝和流、地面塌陷(含岩溶塌陷和矿山采空塌陷)、地裂缝和地面沉降等。地面沉降等。 注:其它地质灾害灾种不作为评估对象,可在地质环注:其它地质灾害灾种不作为评估对象,可在地质环境条件中叙述。境条件中叙述。3.3.总则总则 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的主要内容是:阐明工程建设区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的主要内容是:阐明工程建设区和规划区的地质环境条件基本特征;分析论证工程建设区和规划区的地质环境条件基本特征;分析论证工程建设区和规划区各种地质灾害的危险性,进行现状评估、预测评和规划区各种地质灾害的危险性,进行现状评估、预测评估和综合评

52、估;提出防治地质灾害措施与建议,并作出建估和综合评估;提出防治地质灾害措施与建议,并作出建设场地适宜性评价结论。设场地适宜性评价结论。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工作,必须在充分收集利用已有的遥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工作,必须在充分收集利用已有的遥感影象、区域地质,矿产地质、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感影象、区域地质,矿产地质、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和气象水文等资料基础上,进行地面调查,必要时境地质和气象水文等资料基础上,进行地面调查,必要时可适当进行物探、坑槽探与取样测试。可适当进行物探、坑槽探与取样测试。 注:资料收集要充分全面,分析研究资料要综合彻底,注:资料收集要充分全面,分析研究资料要综合彻底,

53、野外实地调查要有针对性,其它工作手段该上即上、不能野外实地调查要有针对性,其它工作手段该上即上、不能受资金等制约。受资金等制约。3.3.总则总则 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成果,应按照国土资源行政主管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成果,应按照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的有关规定组织专家审查、备案后,方可提交立项、部门的有关规定组织专家审查、备案后,方可提交立项、用地审批使用。用地审批使用。 本技术要求规定的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不替代建设工程和本技术要求规定的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不替代建设工程和规划各阶段的工程地质勘察或有关的评价工作。规划各阶段的工程地质勘察或有关的评价工作。 注:此条应在评估报告注:此条应在评估报告“前言

54、前言”中注明。中注明。3.3.总则总则4.4.工作程序工作程序 注:评估工作程序为接受评估委托注:评估工作程序为接受评估委托- -建设和规划项目建设和规划项目初步分析及现场踏勘初步分析及现场踏勘- -划分评估级别、确定评估范围、编划分评估级别、确定评估范围、编制评估工作大纲制评估工作大纲- -进行地质环境条件基本特征和建设和规进行地质环境条件基本特征和建设和规划项目工程分析划项目工程分析- -开展地质灾害调查开展地质灾害调查- -确定地质灾害类型及确定地质灾害类型及选取评价要素选取评价要素- -进行现状评估、预测评估进行现状评估、预测评估- -综合评估综合评估- -提出提出防治措施防治措施-

55、-提交报告或说明书。提交报告或说明书。 如果评估报告中要附工作程序框图,可直接引用如果评估报告中要附工作程序框图,可直接引用技技术要求术要求中的框图中的框图( (图图2)2)。4.4.工作程序工作程序 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范围,不能局限于建设用地和规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范围,不能局限于建设用地和规划用地面积内,应视建设和规划项目的特点,地质环境条划用地面积内,应视建设和规划项目的特点,地质环境条件和地质灾害种类予以确定。件和地质灾害种类予以确定。 若危险性仅限于用地面积内,则按用地范围进行评估。若危险性仅限于用地面积内,则按用地范围进行评估。 崩塌、滑坡其评估范围应以第一斜坡带为限;泥石流崩塌、滑

56、坡其评估范围应以第一斜坡带为限;泥石流必须以完整的沟道流域面积为评估范围(必须以完整的沟道流域面积为评估范围(注:实际评估中注:实际评估中可视具体情况把完整的沟道流域面积作为调查范围,以可可视具体情况把完整的沟道流域面积作为调查范围,以可能遭受泥石流危害的范围作为评估范围)能遭受泥石流危害的范围作为评估范围);地面塌陷;地面塌陷(注:(注:采矿引发的地面塌陷评估范围应以用地范围为基准根据有采矿引发的地面塌陷评估范围应以用地范围为基准根据有关规程规范在考虑维护带宽度的前提进行计算确定)关规程规范在考虑维护带宽度的前提进行计算确定)和地和地面沉降的评估范围应与初步推测的可能范围一致;地裂缝面沉降的

57、评估范围应与初步推测的可能范围一致;地裂缝应与初步推测可能延展、影响范围一致。应与初步推测可能延展、影响范围一致。5.5.评估范围与级别评估范围与级别 建设工程和规划区位于强震区,工程场地内分布有可能产生明建设工程和规划区位于强震区,工程场地内分布有可能产生明显位错或构造地裂缝的全新活动断裂或发震断裂,评估范围应尽可显位错或构造地裂缝的全新活动断裂或发震断裂,评估范围应尽可能把邻近地区活动断裂的一些特殊构造部位(不同方向的活动断裂能把邻近地区活动断裂的一些特殊构造部位(不同方向的活动断裂的交汇部位、活动断裂的拐弯段、强烈活动部位、端点及断面上下的交汇部位、活动断裂的拐弯段、强烈活动部位、端点及

58、断面上下平滑处等)包括其中。平滑处等)包括其中。 重要的线路工程建设项目,评估范围一般应以相对线路两侧扩展重要的线路工程建设项目,评估范围一般应以相对线路两侧扩展5001000m5001000m为限。地裂缝应与初步推测可能延展、影响范围一致。为限。地裂缝应与初步推测可能延展、影响范围一致。 在已进行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的城市规划区范围内进行工程建设,在已进行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的城市规划区范围内进行工程建设,建设工程处于已划定为危险性大建设工程处于已划定为危险性大中等的区段,还应按建设工程项中等的区段,还应按建设工程项目的重要性与工程特点进行建设工程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目的重要性与工程特点进行建设

59、工程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5.5.评估范围与级别评估范围与级别 5.5.评估范围与级别评估范围与级别区域性工程项目的评估范围,应根据区域地质环境条件及区域性工程项目的评估范围,应根据区域地质环境条件及工程类型确定。工程类型确定。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分级进行,根据地质环境条件复杂程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分级进行,根据地质环境条件复杂程度与建设项目重要性划分为三级。见表度与建设项目重要性划分为三级。见表5151。 复杂程度复杂程度 评评估分估分级级项项目重要性目重要性复复 杂杂中中 等等简简 单单重要建重要建设项设项目目一一级级一一级级一一级级较较重要建重要建设项设项目目一一级级二二级级三三级级一般建一般

60、建设项设项目目二二级级三三级级三三级级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分级表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分级表 表表5151 5.5.评估范围与级别评估范围与级别地质环境条件复杂程度分类见表地质环境条件复杂程度分类见表5252。地质环境条件复杂程度分类表地质环境条件复杂程度分类表 表表5252 复复 杂杂中中 等等简简 单单1、地、地质质灾害灾害发发育育强强烈烈1、地、地质质灾害灾害发发育中等育中等1、地、地质质灾害一般不灾害一般不发发育育2、地形与地貌、地形与地貌类类型复型复杂杂2、地形、地形较简单较简单,地貌,地貌类类型型单单一一2、地形、地形简单简单,地貌,地貌类类型型单单一一3、地、地质质构造复构造复杂杂,岩

61、,岩性岩相性岩相变变化大,岩土体化大,岩土体工程地工程地质质性性质质不良不良3、地、地质质构造构造较较复复杂杂,岩性岩相不岩性岩相不稳稳定,岩土定,岩土体工程地体工程地质质性性质较质较差差3、地、地质质构造构造简单简单,岩性,岩性单单一,岩土体工程地一,岩土体工程地质质性性质质良好良好4、工程地、工程地质质、水文地、水文地质质条件不良条件不良4、工程地、工程地质质、水文地、水文地质质条件条件较较差差4、工程地、工程地质质、水文地、水文地质质条件良好条件良好5、破坏地、破坏地质环质环境的人境的人类类工程活工程活动动强强烈烈5、破坏地、破坏地质环质环境的人境的人类类工程活工程活动较动较强强烈烈5、

62、破坏地、破坏地质环质环境的人境的人类类工程活工程活动动一般一般注:每类注:每类5 5项条件中,有一条符合复杂条件者即划为复杂类型。项条件中,有一条符合复杂条件者即划为复杂类型。 5.5.评估范围与级别评估范围与级别地质灾害的发育程度可依据现状地质灾害的规模(大型、中型、小型)、种地质灾害的发育程度可依据现状地质灾害的规模(大型、中型、小型)、种类(类(1 1、2 2、多类)、密度(个、多类)、密度(个/km/km2 2)、危害程度(大、中等、小)等确定。)、危害程度(大、中等、小)等确定。滑坡等级滑坡等级巨型巨型特大型特大型大型大型中型中型小型小型体积(体积(10104 4m m3 3)100

63、00100001000010000100010001000100010010010010010101010 崩塌规模等级划分表崩塌规模等级划分表崩塌等级崩塌等级特大型特大型大型大型中型中型小型小型体积(体积(10104 4m m3 3) 100 100100100101010101 11 1 泥石流暴发规模分类表泥石流暴发规模分类表分类指标分类指标特大型特大型大型大型中型中型小型小型泥石流一次堆积总量泥石流一次堆积总量/ /(10104 4m m3 3)100100100100101010101 11 1泥石流洪峰量泥石流洪峰量/ /(m m3 3/s/s)200200200200100100

64、10010050505050滑坡规模等级划分表滑坡规模等级划分表5.5.评估范围与级别评估范围与级别等等 级级地地 质质 条条 件件 复复 杂杂地地 质质 条条 件件 中中 等等地地 质质 条条 件件 简单简单地地 形形 地地 貌貌极高山、高山,相对高度极高山、高山,相对高度500m,坡面坡度一般,坡面坡度一般25度度的山地的山地中山、低山,相对高度中山、低山,相对高度 200500m , 坡面坡度一坡面坡度一般般1525度度 的山地的山地高丘陵、低丘陵,坡面高丘陵、低丘陵,坡面坡度一般坡度一般15度度地地 质质 构构 造造褶皱、断裂构造发育,新构褶皱、断裂构造发育,新构造运动强烈,地震频发,

65、最造运动强烈,地震频发,最大震级大震级Ms6级或地震加级或地震加速度。速度。褶皱、断裂构造较发育,褶皱、断裂构造较发育,新构造运动较强烈,地震新构造运动较强烈,地震较频发,最大震级较频发,最大震级. Ms 6 级或地震加速度级或地震加速度 地质构造简单,新构造地质构造简单,新构造运动微弱,活动断裂不运动微弱,活动断裂不发育,地震少,最大震发育,地震少,最大震级级Ms3 级或地震加级或地震加速度速度 。岩岩( 土土 ) 体体 结结构构层状碎屑岩体,层状碳酸盐层状碎屑岩体,层状碳酸盐岩夹碎屑岩体,片状变质岩岩夹碎屑岩体,片状变质岩体,碎裂状构造岩体,碎裂体,碎裂状构造岩体,碎裂状风化岩体;淤泥类土

66、、湿状风化岩体;淤泥类土、湿陷性黄土、膨胀土、冻土等陷性黄土、膨胀土、冻土等特殊类土特殊类土层状碳酸盐岩体,层状碳酸盐岩体,层状变质岩体;层状变质岩体;粉土,粘性土粉土,粘性土块状岩浆岩体;块状岩浆岩体;碎砾土,砂土碎砾土,砂土人类人类工工 程程 活活 动动边坡开挖量大,矿山开采活动强边坡开挖量大,矿山开采活动强烈,城镇化建设速度快,城镇化烈,城镇化建设速度快,城镇化率率30%边坡开挖量较大,矿山开边坡开挖量较大,矿山开采活动较强烈,城镇化建采活动较强烈,城镇化建设速度较快,城镇化率设速度较快,城镇化率20%30%边坡开挖量小,矿山开采活动边坡开挖量小,矿山开采活动微弱,城镇化建设速度缓慢,微

67、弱,城镇化建设速度缓慢,城镇化率城镇化率20%地质环境条件复杂程度划分地质环境条件复杂程度划分5.5.评估范围与级别评估范围与级别项项目目类类型型项项目目类别类别重要建重要建设项设项目目 开开发发区建区建设设、城、城镇镇新区建新区建设设、放射性、放射性设设施、施、军军事事设设施、施、核核电电、二、二级级(含)以上公路、(含)以上公路、铁铁路、机路、机场场、大型水利工、大型水利工程、程、电电力工程、港口力工程、港口码头码头、矿矿山、集中供水水源地、工山、集中供水水源地、工业业建筑、民用建筑、垃圾建筑、民用建筑、垃圾处处理理场场、水、水处处理厂等。理厂等。较较重要建重要建设项设项目目 新建村庄、三

68、新建村庄、三级级(含)以下公路、中型水利工程、(含)以下公路、中型水利工程、电电力工程、港口力工程、港口码头码头、矿矿山、集中供水水源地、工山、集中供水水源地、工业业建筑、建筑、民用建筑、垃圾民用建筑、垃圾处处理理场场、水、水处处理厂等。理厂等。一般建一般建设项设项目目 小型水利工程、小型水利工程、电电力工程、港口力工程、港口码头码头、矿矿山、集中供山、集中供水水源地、工水水源地、工业业建筑、民用建筑、垃圾建筑、民用建筑、垃圾处处理理场场、水、水处处理理厂等。厂等。注:建设项目的重要性分类可参照建设部建市注:建设项目的重要性分类可参照建设部建市200786200786号文发布的号文发布的工程设

69、计资工程设计资质标准质标准进行确定。进行确定。建设项目重要性分类见表建设项目重要性分类见表5353。建设项目重要性分类表表建设项目重要性分类表表 5353 在充分收集分析已有资料基础上,编制评估工作大纲,在充分收集分析已有资料基础上,编制评估工作大纲,明确任务,确定评估范围与级别,设计地质灾害调查内容明确任务,确定评估范围与级别,设计地质灾害调查内容及重点,工作部署与工作量,提出质量监控措施和成果等。及重点,工作部署与工作量,提出质量监控措施和成果等。 注:注:工作大纲工作大纲是指导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工作的是指导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工作的行动指南,应认真编制。行动指南,应认真编制。工作大纲工作大

70、纲中目的要明确,任中目的要明确,任务要具体,工作方法、工作内容、具体工作量要详细,工务要具体,工作方法、工作内容、具体工作量要详细,工作部署要合理,质量监控措施要可行,成果要求要与作部署要合理,质量监控措施要可行,成果要求要与技技术要求术要求一致。一致。工作大纲工作大纲要在评估工作承担单位技术要在评估工作承担单位技术委员会审查后实施。委员会审查后实施。5.5.评估范围与级别评估范围与级别6.6.技术要求技术要求 一级评估应有充足的基础资料,进行充分论证。一级评估应有充足的基础资料,进行充分论证。 一、必须对评估区内分布的各类地质灾害体的危险性和危害程一、必须对评估区内分布的各类地质灾害体的危险

71、性和危害程度逐一进行现状评估;度逐一进行现状评估; 二、对建设场地和规划区范围内,工程建设可能引发或加剧的二、对建设场地和规划区范围内,工程建设可能引发或加剧的和本身可能遭受的各类地质灾害的可能性和危害程度分别进行预测和本身可能遭受的各类地质灾害的可能性和危害程度分别进行预测评估;评估; 三、依据现状评估和预测评估结果,综合评估建设场地和规划三、依据现状评估和预测评估结果,综合评估建设场地和规划区地质灾害危险性程度,分区段划分出危险性等级,说明各区段主区地质灾害危险性程度,分区段划分出危险性等级,说明各区段主要地质灾害种类和危险程度,对建设场地适宜性作出评估,并提出要地质灾害种类和危险程度,对

72、建设场地适宜性作出评估,并提出有效防治地质灾害的措施与建议。有效防治地质灾害的措施与建议。 注:上述内容为一级评估报告的任务要求。注:上述内容为一级评估报告的任务要求。6.6.技术要求技术要求二级评估应有足够的基础资料,进行综合分析。二级评估应有足够的基础资料,进行综合分析。 一、必须对评估区内分布的各类地质灾害的危险性和一、必须对评估区内分布的各类地质灾害的危险性和危害程度逐一进行初步现状评估;危害程度逐一进行初步现状评估; 二、对建设场地范围和规划区内,工程建设可能引发二、对建设场地范围和规划区内,工程建设可能引发或加剧的和本身可能遭受的各类地质灾害的可能性和危害或加剧的和本身可能遭受的各

73、类地质灾害的可能性和危害程度分别进行初步预测评估;程度分别进行初步预测评估; 三、在上述评估的基础上,综合评估建设场地和规划三、在上述评估的基础上,综合评估建设场地和规划区地质灾害危险性程度,分区段划分出危险性等级,说明区地质灾害危险性程度,分区段划分出危险性等级,说明各区段主要地质灾害种类和危害程度,对建设场地适宜性各区段主要地质灾害种类和危害程度,对建设场地适宜性作出评估,并提出可行的防治地质灾害措施与建议。作出评估,并提出可行的防治地质灾害措施与建议。 注:上述内容为二级评估报告的任务要求。注:上述内容为二级评估报告的任务要求。6.6.技术要求技术要求 三级评估应有必要的基础资料进行分析

74、,参照一级评估三级评估应有必要的基础资料进行分析,参照一级评估要求的内容,作出概略评估。要求的内容,作出概略评估。 注:一、对评估区内分布的各类地质灾害体的危险性注:一、对评估区内分布的各类地质灾害体的危险性和危害程度进行概略现状评估;和危害程度进行概略现状评估; 二、对建设场地和规划区范围内,工程建设可能引发二、对建设场地和规划区范围内,工程建设可能引发或加剧的和本身可能遭受的各类地质灾害的可能性和危害或加剧的和本身可能遭受的各类地质灾害的可能性和危害程度分别进行概略预测评估;程度分别进行概略预测评估; 三、依据现状评估和预测评估结果,综合评估建设场三、依据现状评估和预测评估结果,综合评估建

75、设场地和规划区地质灾害危险性程度,分区段划分出危险性等地和规划区地质灾害危险性程度,分区段划分出危险性等级,说明各区段主要地质灾害种类和危险程度,对建设场级,说明各区段主要地质灾害种类和危险程度,对建设场地适宜性作出评估,并提出防治地质灾害的措施与建议。地适宜性作出评估,并提出防治地质灾害的措施与建议。 评估报告叙述工作任务时要分级进行叙述。评估报告叙述工作任务时要分级进行叙述。7.7.地质灾害调查与地质环境条件分析地质灾害调查与地质环境条件分析地质灾害调查的重点应是评估区内不同类型灾种的易发区段。地质灾害调查的重点应是评估区内不同类型灾种的易发区段。在相同地质环境条件下,存在适宜的斜坡坡度、

76、坡高、坡型,岩在相同地质环境条件下,存在适宜的斜坡坡度、坡高、坡型,岩体破碎、土体松散、构造发育,工程设计挖方切坡路堑工段,将是体破碎、土体松散、构造发育,工程设计挖方切坡路堑工段,将是崩塌、滑坡的易发区段,应为调查的重点。崩塌、滑坡的易发区段,应为调查的重点。经初步分析判断,凡符合泥石流形成基础条件的冲沟,应为调查经初步分析判断,凡符合泥石流形成基础条件的冲沟,应为调查的重点。的重点。依据区域岩溶发育程度、松散盖层厚度、地下水动力条件及动力依据区域岩溶发育程度、松散盖层厚度、地下水动力条件及动力因素的初步分析判断、圈定可能诱发岩溶塌陷的范围,应做为调查因素的初步分析判断、圈定可能诱发岩溶塌陷

77、的范围,应做为调查的重点。的重点。在前人资料的基础上,圈出各类特殊性岩土分布范围,可做为调在前人资料的基础上,圈出各类特殊性岩土分布范围,可做为调查重点。查重点。对线状及区域性的工程项目,必须将地质灾害的易发区段和危险对线状及区域性的工程项目,必须将地质灾害的易发区段和危险区段及危害严重的地质灾害点作为调查的重点。区段及危害严重的地质灾害点作为调查的重点。 注:调查范围应大于评估区范围。评估区调查比例尺不应小于注:调查范围应大于评估区范围。评估区调查比例尺不应小于成图比例尺,评估区以外范围调查比例尺可适当降低。成图比例尺,评估区以外范围调查比例尺可适当降低。7.7.地质灾害调查与地质环境条件分

78、析地质灾害调查与地质环境条件分析崩塌调查崩塌调查 一、崩塌区的地形地貌及崩塌类型、规模、范围,崩塌体的大一、崩塌区的地形地貌及崩塌类型、规模、范围,崩塌体的大小和崩落方向。小和崩落方向。 二、崩塌区岩体的岩性特征、风化程度和水的活动情况。二、崩塌区岩体的岩性特征、风化程度和水的活动情况。 三、崩塌区的地质构造,岩体结构类型、结构面的产状、组合三、崩塌区的地质构造,岩体结构类型、结构面的产状、组合关系、闭合程度、力学属性、延展及贯穿情况及编绘崩塌区的地质关系、闭合程度、力学属性、延展及贯穿情况及编绘崩塌区的地质构造图。构造图。 四、气象(重点是大气降水)、水文和地震情况。四、气象(重点是大气降水

79、)、水文和地震情况。 五、崩塌前的迹象和崩塌原因,地貌、岩性、构造、地震、采五、崩塌前的迹象和崩塌原因,地貌、岩性、构造、地震、采矿、爆破、温差变化、水的活动等。矿、爆破、温差变化、水的活动等。 六、当地防治崩塌的经验。六、当地防治崩塌的经验。 注:建议使用注:建议使用滑坡崩塌泥石流详细调查规范滑坡崩塌泥石流详细调查规范附录附录 崩塌野崩塌野外调查表进行野外调查。外调查表进行野外调查。7.7.地质灾害调查与地质环境条件分析地质灾害调查与地质环境条件分析滑坡调查滑坡调查 一、搜集当地滑坡史、易滑地层分布、水文气象、工程地质图和地质构造一、搜集当地滑坡史、易滑地层分布、水文气象、工程地质图和地质构

80、造图等资料,并调查分析山体地质构造。图等资料,并调查分析山体地质构造。 二、调查微地貌形态及其演变过程;圈定滑坡周界、滑坡壁、滑坡平台、二、调查微地貌形态及其演变过程;圈定滑坡周界、滑坡壁、滑坡平台、滑坡舌、滑坡裂缝、滑坡鼓丘等要素;并查明滑动带部位、滑痕指向、倾角,滑滑坡舌、滑坡裂缝、滑坡鼓丘等要素;并查明滑动带部位、滑痕指向、倾角,滑带的组成和岩土状态,裂缝的位置、方向、深度、宽度、产生时间、切割关系和带的组成和岩土状态,裂缝的位置、方向、深度、宽度、产生时间、切割关系和力学属性;分析滑坡的主滑方向、滑坡的主滑段、抗滑段及其变化,分析滑动面力学属性;分析滑坡的主滑方向、滑坡的主滑段、抗滑段

81、及其变化,分析滑动面的层数、深度和埋藏条件及其向上、下发展的可能性。的层数、深度和埋藏条件及其向上、下发展的可能性。 三、调查滑带水和地下水的情况,泉水出露地点及流量,地表水体、湿地三、调查滑带水和地下水的情况,泉水出露地点及流量,地表水体、湿地分布及变迁情况。分布及变迁情况。 四、调查滑坡带内外建筑物、树木等的变形、位移及其破坏的时间和过程。四、调查滑坡带内外建筑物、树木等的变形、位移及其破坏的时间和过程。 五、对滑坡的重点部位宜摄影或录象。五、对滑坡的重点部位宜摄影或录象。 六、调查当地整治滑坡的经验。六、调查当地整治滑坡的经验。 注:建议使用注:建议使用滑坡崩塌泥石流详细调查规范滑坡崩塌

82、泥石流详细调查规范附录附录 A.1 A.1 滑坡野外调查表滑坡野外调查表进行野外调查。进行野外调查。7.7.地质灾害调查与地质环境条件分析地质灾害调查与地质环境条件分析调查范围应包括沟谷至分水岭的全部地段和可能受泥石流影响的地段。并应调查下调查范围应包括沟谷至分水岭的全部地段和可能受泥石流影响的地段。并应调查下列内容:列内容:一、冰雪融化和暴雨强度、前期降雨量、一次最大降雨量,平均及最大流量,地下一、冰雪融化和暴雨强度、前期降雨量、一次最大降雨量,平均及最大流量,地下水活动情况。水活动情况。二、地层岩性、地质构造,不良地质现象,松散堆积物的物质组成分布和储量。二、地层岩性、地质构造,不良地质现

83、象,松散堆积物的物质组成分布和储量。三、沟谷的地形地貌特征,包括沟谷的发育程度、切割情况,坡度、弯曲、粗糙程三、沟谷的地形地貌特征,包括沟谷的发育程度、切割情况,坡度、弯曲、粗糙程度,并划分泥石流的形成区、流通区和堆积区及圈绘整个沟谷的汇水面积。度,并划分泥石流的形成区、流通区和堆积区及圈绘整个沟谷的汇水面积。四、形成区的水源类型、水量、汇水条件、山坡坡度,岩层性质及风化程度。查明四、形成区的水源类型、水量、汇水条件、山坡坡度,岩层性质及风化程度。查明断裂、滑坡、崩塌、岩堆等不良地质现象的发育情况及可能形成泥石流固体物质的分布断裂、滑坡、崩塌、岩堆等不良地质现象的发育情况及可能形成泥石流固体物

84、质的分布范围、储量。范围、储量。五、流通区的沟床纵横坡度、跌水、急弯等特征。查明沟床两侧山坡坡度、稳定程五、流通区的沟床纵横坡度、跌水、急弯等特征。查明沟床两侧山坡坡度、稳定程度,沟床的冲淤变化和泥石流的痕迹。度,沟床的冲淤变化和泥石流的痕迹。六、堆积区的堆积扇布范围,表面形态,纵坡,植被,沟道变迁和冲淤情况;查明六、堆积区的堆积扇布范围,表面形态,纵坡,植被,沟道变迁和冲淤情况;查明堆积物的性质、层次、厚度,一般粒径及最大粒径以及分布规律。判定堆积区的形成历堆积物的性质、层次、厚度,一般粒径及最大粒径以及分布规律。判定堆积区的形成历史、堆积速度,估算一次最大堆积量。史、堆积速度,估算一次最大

85、堆积量。七、泥石流沟谷的历史,历次泥石流的发生时间、频数、规模、形成过程、暴发前七、泥石流沟谷的历史,历次泥石流的发生时间、频数、规模、形成过程、暴发前的降雨情况和暴发后产生的灾害情况,并区分正常沟谷或低频率泥石流沟谷。的降雨情况和暴发后产生的灾害情况,并区分正常沟谷或低频率泥石流沟谷。八、开矿弃渣、修路切坡、砍伐森林、陡坡开荒及过度放牧等人类活动情况。八、开矿弃渣、修路切坡、砍伐森林、陡坡开荒及过度放牧等人类活动情况。九、当地防治泥石流的措施和经验九、当地防治泥石流的措施和经验注:建议使用注:建议使用滑坡崩塌泥石流详细调查规范滑坡崩塌泥石流详细调查规范附录附录A.3 A.3 泥石流野外调查表

86、进行野泥石流野外调查表进行野外调查。外调查。泥石流调查泥石流调查7.7.地质灾害调查与地质环境条件分析地质灾害调查与地质环境条件分析地面塌陷调查地面塌陷调查 地面塌陷包括岩溶塌陷和采空塌陷。宜以搜集资料、地面塌陷包括岩溶塌陷和采空塌陷。宜以搜集资料、调查访问为主,分别查明下列内容:调查访问为主,分别查明下列内容: 岩溶塌陷:岩溶塌陷: 一、调查过程中首先要依据已有资料进行综合分析,一、调查过程中首先要依据已有资料进行综合分析,掌握区内岩溶发育、分布规律及岩溶水环境条件。掌握区内岩溶发育、分布规律及岩溶水环境条件。 二、查明岩溶塌陷的成因、形态、规模、分布密度、二、查明岩溶塌陷的成因、形态、规模

87、、分布密度、土层厚度与下伏基岩岩溶特征。土层厚度与下伏基岩岩溶特征。 三、地表、地下水活动动态及其与自然和人为因素的三、地表、地下水活动动态及其与自然和人为因素的关系。关系。 四、划分出变形类型及土洞发育程度区段。四、划分出变形类型及土洞发育程度区段。 五、调查岩溶塌陷对已有建筑物的破坏损失情况,圈五、调查岩溶塌陷对已有建筑物的破坏损失情况,圈定可能发生岩溶塌陷的区段。定可能发生岩溶塌陷的区段。7.7.地质灾害调查与地质环境条件分析地质灾害调查与地质环境条件分析地面塌陷调查地面塌陷调查 采空塌陷:采空塌陷: 一、矿层的分布、层数、厚度、深度、埋藏特征和开采层的一、矿层的分布、层数、厚度、深度、

88、埋藏特征和开采层的岩性、结构等。岩性、结构等。 二、矿层开采的深度、厚度、时间、方法、顶板支撑及采空区二、矿层开采的深度、厚度、时间、方法、顶板支撑及采空区的塌落、密实程度、空隙和积水等。的塌落、密实程度、空隙和积水等。 三、地表变形特征和分布规律,包括地表塌坑、台阶、裂缝位三、地表变形特征和分布规律,包括地表塌坑、台阶、裂缝位置、形状、大小、深度、延伸方向及其与采空区、地质构造、开采置、形状、大小、深度、延伸方向及其与采空区、地质构造、开采边界、工作面推进方向等的关系。边界、工作面推进方向等的关系。 四、地表移动盆地的特征,划分中间区、内边缘和外边缘区,四、地表移动盆地的特征,划分中间区、内

89、边缘和外边缘区,确定地表移动和变形的特征值。确定地表移动和变形的特征值。 五、采空区附近的抽、排水情况及对采空区稳定的影响。五、采空区附近的抽、排水情况及对采空区稳定的影响。 六、搜集建筑物变形及其处理措施的资料等。六、搜集建筑物变形及其处理措施的资料等。7.7.地质灾害调查与地质环境条件分析地质灾害调查与地质环境条件分析 主要调查以下内容:主要调查以下内容: 一、单缝发育规模和特征以及群缝分布特征和分布范一、单缝发育规模和特征以及群缝分布特征和分布范围。围。 二、形成的地质环境条件(地形地貌、地层岩性、构二、形成的地质环境条件(地形地貌、地层岩性、构造断裂等)。造断裂等)。 三、地裂缝成因类

90、型和诱发因素(地下水开采等)。三、地裂缝成因类型和诱发因素(地下水开采等)。 四、发展趋势预测。四、发展趋势预测。 五、现有防治措施和效果。五、现有防治措施和效果。地裂缝调查地裂缝调查7.7.地质灾害调查与地质环境条件分析地质灾害调查与地质环境条件分析山西盆地地裂缝发育现状山西盆地地裂缝发育现状 山西大同盆地、太原盆地、临汾盆地、运城盆山西大同盆地、太原盆地、临汾盆地、运城盆地、天镇地、天镇阳高盆地、忻州盆地、垣曲及峨嵋台地阳高盆地、忻州盆地、垣曲及峨嵋台地共发现有地裂缝共发现有地裂缝297297条(带),地裂缝总长约,造条(带),地裂缝总长约,造成经济损失初步统计约成经济损失初步统计约151

91、5亿元。最长的地裂缝带为亿元。最长的地裂缝带为太原盆地西部边界处交城大断裂上的地裂缝带,从太原盆地西部边界处交城大断裂上的地裂缝带,从清徐至文水断续岀露,岀露长度总计达清徐至文水断续岀露,岀露长度总计达4040余余kmkm。其。其次为太原盆地祁县白圭地裂缝带,总长度达。次为太原盆地祁县白圭地裂缝带,总长度达。 7.7.地质灾害调查与地质环境条件分析地质灾害调查与地质环境条件分析地貌单元名称地貌单元名称小计小计县(市、区)县(市、区)地裂缝地裂缝(条或带)条或带)长度长度(km大同盆地大同盆地13大同市区大同市区1133.73应县应县1朔城区朔城区1太原盆地太原盆地94清徐清徐13122.584

92、交城交城1文水文水11汾阳汾阳2榆次榆次4太谷太谷42祁县祁县8平遥平遥13临汾盆地临汾盆地81尧都区尧都区1586.14襄汾襄汾6曲沃曲沃2侯马侯马曲沃曲沃2新绛新绛34绛县绛县5稷山稷山17山西盆地地裂缝发育情况说明表山西盆地地裂缝发育情况说明表7.7.地质灾害调查与地质环境条件分析地质灾害调查与地质环境条件分析地貌单元名称地貌单元名称小计小计县(市、区)县(市、区)地裂缝地裂缝(条或带)条或带)长度长度(km)运城盆地运城盆地100万荣万荣779.79闻喜闻喜6夏县夏县16盐湖区盐湖区52临猗临猗12永济永济7天镇天镇阳高盆地阳高盆地2天镇天镇21.1忻州盆地忻州盆地1繁峙繁峙10.17

93、垣曲盆地垣曲盆地6垣曲垣曲12.81平陆平陆5峨眉台地峨眉台地7万荣万荣76.75合计合计29729297326.324山西盆地地裂缝发育情况说明续表山西盆地地裂缝发育情况说明续表7.7.地质灾害调查与地质环境条件分析地质灾害调查与地质环境条件分析 主要调查由于常年抽汲地下水引起水位或水压下降而造成的地面沉降,不包主要调查由于常年抽汲地下水引起水位或水压下降而造成的地面沉降,不包括由于其它原因所造成的地面下降。主要通过搜集资料、调查访问来查明地面沉括由于其它原因所造成的地面下降。主要通过搜集资料、调查访问来查明地面沉降原因、现状和危害情况。着重查明下列问题:降原因、现状和危害情况。着重查明下列

94、问题: 一、综合分析已有资料查明第四纪沉积类型、地貌单元特征,特别要注意一、综合分析已有资料查明第四纪沉积类型、地貌单元特征,特别要注意冲积、湖积和海相沉积的平原或盆地及古河道、洼地、河间地块等微地貌分类。冲积、湖积和海相沉积的平原或盆地及古河道、洼地、河间地块等微地貌分类。第四系岩性、厚度和埋藏条件,特别要查明压缩层的分布。第四系岩性、厚度和埋藏条件,特别要查明压缩层的分布。 二、查明第四系含水层水文地质特征、埋藏条件及水力联系;搜集历年地二、查明第四系含水层水文地质特征、埋藏条件及水力联系;搜集历年地下水动态、开采量,开采层位和区域地下水位等值线图等资料。下水动态、开采量,开采层位和区域地

95、下水位等值线图等资料。 三、根据已有地面测量资料和建筑物实测资料,同时结合水文地质资料进三、根据已有地面测量资料和建筑物实测资料,同时结合水文地质资料进行综合分析,初步圈定地面沉降范围和判定累计沉降量,并对地面沉降范围内已行综合分析,初步圈定地面沉降范围和判定累计沉降量,并对地面沉降范围内已有建筑物损坏情况进行调查。有建筑物损坏情况进行调查。地面沉降调查地面沉降调查山西盆地地面沉降发育现状山西盆地地面沉降发育现状 山西是我国水资源最为贫乏的省份之一,水资源的先天山西是我国水资源最为贫乏的省份之一,水资源的先天不足和需求量的不断加大,使山西成为我国超采地下水最不足和需求量的不断加大,使山西成为我

96、国超采地下水最严重的地区之一,也是造成地下水降落漏斗面积较大,地严重的地区之一,也是造成地下水降落漏斗面积较大,地面沉降发育最为严重的地区之一。大同、太原、临汾及运面沉降发育最为严重的地区之一。大同、太原、临汾及运城等盆地均出现不同程度的地面沉降,其中又以太原市最城等盆地均出现不同程度的地面沉降,其中又以太原市最为严重。地面沉降对我省重大工程设施和经济建设已产生为严重。地面沉降对我省重大工程设施和经济建设已产生了重大影响,并在进一步发展过程中。比如大同至西安高了重大影响,并在进一步发展过程中。比如大同至西安高铁经过的太原盆地晋中祁县、太谷等地,地面沉降速率令铁经过的太原盆地晋中祁县、太谷等地,

97、地面沉降速率令人吃惊,据中铁三院水准观测结果人吃惊,据中铁三院水准观测结果20102010年年3 3月至月至1010月仅半月仅半年时间内,线路年时间内,线路DK323DK323处(清徐县与太谷县交界带李青村处(清徐县与太谷县交界带李青村至北郭附近)沉降量就达。至北郭附近)沉降量就达。山西盆地地面沉降发育现状山西盆地地面沉降发育现状太原市地面沉降太原市地面沉降 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发现,至八十年代沉降加剧。地面沉降范围,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发现,至八十年代沉降加剧。地面沉降范围,北起上兰村、南至清徐县、西起风声河、东到西温庄村;南北长约北起上兰村、南至清徐县、西起风声河、东到西温庄村;南北长约39km3

98、9km,东西宽约,东西宽约19km19km,地面沉降涉及范围约,地面沉降涉及范围约600km600km2 2。 目前太原市由北至南已形成了北固碾、万柏林、闫家沟、吴目前太原市由北至南已形成了北固碾、万柏林、闫家沟、吴家堡、小店五个沉降漏斗中心,最大沉降中心为吴家堡家堡、小店五个沉降漏斗中心,最大沉降中心为吴家堡武家庄一武家庄一带,截至带,截至20112011年观测数据吴家堡水准点累计地面沉降量年观测数据吴家堡水准点累计地面沉降量3210 mm3210 mm,年均沉降速率。太原市地面沉降可划分为四个阶段:年均沉降速率。太原市地面沉降可划分为四个阶段:1956198119561981年为初步形成阶

99、段;年为初步形成阶段;1981198919811989年为快速发展阶段;年为快速发展阶段;1989200019892000年为持续急剧扩展阶段;年为持续急剧扩展阶段;2000201120002011年为平稳不均年为平稳不均衡发展阶段,此阶段太原市开始施行关井压采。特别是自衡发展阶段,此阶段太原市开始施行关井压采。特别是自20032003年以年以来,由于引黄入晋、关井压产、太原城市南移发展,太原市胜利街来,由于引黄入晋、关井压产、太原城市南移发展,太原市胜利街以北,以北固碾为中心的沉降区已停止沉降,并持续反弹;南部以以北,以北固碾为中心的沉降区已停止沉降,并持续反弹;南部以小店为中心、西部以闫家

100、沟为中心的沉降区持续沉降,但小店为中心、西部以闫家沟为中心的沉降区持续沉降,但2007-2007-20112011年间沉降速率也有所减缓。年间沉降速率也有所减缓。山西盆地地面沉降发育现状山西盆地地面沉降发育现状 大同市地面沉降水准监测网由山西省地质环境监测中大同市地面沉降水准监测网由山西省地质环境监测中心与大同市水资办于心与大同市水资办于19871987年建设,年建设,1988198819931993年连续进行年连续进行了监测,发现大同市有了监测,发现大同市有3 3个沉降中心,分别对应着城西、个沉降中心,分别对应着城西、城南、城北三个水源地。五年间沉降速率逐年加大,年均城南、城北三个水源地。五

101、年间沉降速率逐年加大,年均沉降量达到了沉降量达到了25mm25mm,沉降范围也持续扩展,至,沉降范围也持续扩展,至19931993年,沉年,沉降中心最大沉降幅度降中心最大沉降幅度130mm130mm。 根据根据2010-20112010-2011年最新的水准观测成果。南部沉降速年最新的水准观测成果。南部沉降速率大于北部,东部大于西部。最大沉降速率为西南部以十率大于北部,东部大于西部。最大沉降速率为西南部以十里河灌溉管理处为中心的沉降区,达。其它区域沉降速率里河灌溉管理处为中心的沉降区,达。其它区域沉降速率基本均在基本均在20mm/a20mm/a以下,而东北部以陈庄为沉降中心的沉降以下,而东北部

102、以陈庄为沉降中心的沉降区,沉降速率小于区,沉降速率小于7mm/a7mm/a。 大同市地面沉降大同市地面沉降7.7.地质灾害调查与地质环境条件分析地质灾害调查与地质环境条件分析潜在不稳定斜坡调查潜在不稳定斜坡调查 主要调查建设场地范围内可能发生滑坡、崩塌等潜在主要调查建设场地范围内可能发生滑坡、崩塌等潜在隐患的陡坡地段。调查的内容包括:隐患的陡坡地段。调查的内容包括: 一、地层岩性、产状、断裂、节理、裂隙发育特征,一、地层岩性、产状、断裂、节理、裂隙发育特征,软弱夹层岩性、产状,风化残坡积层岩性、厚度。软弱夹层岩性、产状,风化残坡积层岩性、厚度。 二、斜坡坡度、坡向、地层倾向与斜坡坡向的组合关二

103、、斜坡坡度、坡向、地层倾向与斜坡坡向的组合关系。系。 三、调查斜坡周围,特别是斜坡上部暴雨、地表水渗三、调查斜坡周围,特别是斜坡上部暴雨、地表水渗入或地下水对斜坡的影响,人为工程活动对斜坡的破坏情入或地下水对斜坡的影响,人为工程活动对斜坡的破坏情况等。况等。 四、对可能构成崩塌、滑坡的结构面的边界条件、坡四、对可能构成崩塌、滑坡的结构面的边界条件、坡体异常情况等进行调查分析,以此判断斜坡发生崩塌、滑体异常情况等进行调查分析,以此判断斜坡发生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的危险性及可能的影响范围。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的危险性及可能的影响范围。7.7.地质灾害调查与地质环境条件分析地质灾害调查与地质

104、环境条件分析潜在不稳定斜坡调查潜在不稳定斜坡调查 有下列情况之一者,应视为可能失稳的斜坡:有下列情况之一者,应视为可能失稳的斜坡: 一、各种类型的崩滑体;一、各种类型的崩滑体; 二、斜坡岩体中有倾向坡外、倾角小于坡角的结构面存在;二、斜坡岩体中有倾向坡外、倾角小于坡角的结构面存在; 三、斜坡被两组或两组以上结构面切割,形成不稳定棱体,其底棱线倾三、斜坡被两组或两组以上结构面切割,形成不稳定棱体,其底棱线倾向坡外,且倾角小于斜坡坡角;向坡外,且倾角小于斜坡坡角; 四、斜坡后缘已产生拉裂缝;四、斜坡后缘已产生拉裂缝; 五、斜坡向卸荷裂缝发育的高陡斜坡;五、斜坡向卸荷裂缝发育的高陡斜坡; 六、岸边裂

105、缝发育、表层岩体已发生蠕动或变形的斜坡;六、岸边裂缝发育、表层岩体已发生蠕动或变形的斜坡; 七、坡足或坡基存在缓倾的软弱层;七、坡足或坡基存在缓倾的软弱层; 八、位于库岸边或河岸边水位变动带,渠道沿线或地下水溢出带附近,八、位于库岸边或河岸边水位变动带,渠道沿线或地下水溢出带附近,工程建成后可能经常处于浸湿状态的软质岩石或第四系沉积物组成的斜坡;工程建成后可能经常处于浸湿状态的软质岩石或第四系沉积物组成的斜坡; 九、其他根据地貌、地质特征分析或用图解法初步断定为可能失稳的斜九、其他根据地貌、地质特征分析或用图解法初步断定为可能失稳的斜坡。坡。 注:建议使用注:建议使用滑坡崩塌泥石流详细调查规范

106、滑坡崩塌泥石流详细调查规范附录附录A.4 A.4 不稳定斜坡野不稳定斜坡野外调查表进行野外调查。外调查表进行野外调查。7.7.地质灾害调查与地质环境条件分析地质灾害调查与地质环境条件分析 其他灾种其他灾种 根据现场实际,可增加调查灾种,并参照国家有关根据现场实际,可增加调查灾种,并参照国家有关技术要求进行。技术要求进行。 注:实地调查应做好记录,包括记录本、调查表、调注:实地调查应做好记录,包括记录本、调查表、调查手图等,调查的资料应与评估成果一同存档。查手图等,调查的资料应与评估成果一同存档。7.7.地质灾害调查与地质环境条件分析地质灾害调查与地质环境条件分析一切致灾地质作用都受地质环境因素

107、综合作用的控制。地质环境一切致灾地质作用都受地质环境因素综合作用的控制。地质环境条件分析是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的基础。条件分析是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的基础。 分析地质环境因素的特征与变化规律。地质环境因素主要包分析地质环境因素的特征与变化规律。地质环境因素主要包括:括: 一、岩土体特性:岩土体类型、组份、结构、工程地质特征;一、岩土体特性:岩土体类型、组份、结构、工程地质特征; 二、地质构造:构造形态、分布、特征、组合形式和地壳稳二、地质构造:构造形态、分布、特征、组合形式和地壳稳定性;定性; 三、地形地貌:地貌形态、分布及地形特征;三、地形地貌:地貌形态、分布及地形特征; 四、地下水特征:类型、

108、含水岩组分布、补径排条件、动态四、地下水特征:类型、含水岩组分布、补径排条件、动态变化规律和水质水量;变化规律和水质水量; 五、地表水活动:径流规律、河床沟谷形态、纵坡、径流速五、地表水活动:径流规律、河床沟谷形态、纵坡、径流速与流量等;与流量等; 六、地表植被:种类、复盖率、退化状况等;六、地表植被:种类、复盖率、退化状况等; 七、气象:气温变化特征、降水时空分布规律与特征、蒸发七、气象:气温变化特征、降水时空分布规律与特征、蒸发与风暴等;与风暴等; 八、人类工程八、人类工程经济活动形式、规模。经济活动形式、规模。7.7.地质灾害调查与地质环境条件分析地质灾害调查与地质环境条件分析 分析各地

109、质环境因素对评估区主要致灾地质作用形成、发育所起的作用和性分析各地质环境因素对评估区主要致灾地质作用形成、发育所起的作用和性质,从而划分出主导地质环境因素、从属地质环境因素和激发因素,为预测评估质,从而划分出主导地质环境因素、从属地质环境因素和激发因素,为预测评估提供依据。提供依据。 分析地质环境因素各自的和相互作用的特点及主导因素的作用,以各种致灾分析地质环境因素各自的和相互作用的特点及主导因素的作用,以各种致灾地质作用分布实际资料为依据,划出各种致灾地质作用的易发区段,为确定重点地质作用分布实际资料为依据,划出各种致灾地质作用的易发区段,为确定重点区段提供依据。区段提供依据。 综合地质环境

110、条件各因素的复杂程度,对评估区地质环境条件的复杂程度作综合地质环境条件各因素的复杂程度,对评估区地质环境条件的复杂程度作出总体的分区段划分。出总体的分区段划分。 各种致灾地质作用受控于所有地质环境因素不等量的作用。主导地质环境因各种致灾地质作用受控于所有地质环境因素不等量的作用。主导地质环境因素是致灾地质作用形成的关键;从属地质环境因素总是以主导地质环境因素的作素是致灾地质作用形成的关键;从属地质环境因素总是以主导地质环境因素的作用为前提或是通过主导地质环境因素发挥作用;激发因素是在致灾地质作用孕育用为前提或是通过主导地质环境因素发挥作用;激发因素是在致灾地质作用孕育成熟的条件下,因其作用而导

111、致灾害发生。因此,在预测评估过程中,应首先分成熟的条件下,因其作用而导致灾害发生。因此,在预测评估过程中,应首先分析某些地质环境因素可能发生的变化而出现不稳定状态,评估地质灾害发展趋势。析某些地质环境因素可能发生的变化而出现不稳定状态,评估地质灾害发展趋势。 有关区域地壳稳定性、高坝和高层建筑地基稳定性、隧道开挖过程中的工程有关区域地壳稳定性、高坝和高层建筑地基稳定性、隧道开挖过程中的工程地质问题和地下开挖过程中各种灾害(岩爆、突水、瓦斯突出等)问题,不作为地质问题和地下开挖过程中各种灾害(岩爆、突水、瓦斯突出等)问题,不作为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的内容,可在地质环境条件中进行论述。地质灾害危险性

112、评估的内容,可在地质环境条件中进行论述。 7.7.地质灾害调查与地质环境条件分析地质灾害调查与地质环境条件分析注注:全全面面进进行行资资料料收收集集是是掌掌握握区区域域地地质质环环境境条条件件的的基基础础,野野外外实实地地调调查查是是查查明明评评估估区区地地质质环环境境条条件件的的关关键键。评评估估区区地地表表植植被被、水水文文特特征征、地地形形地地貌貌特特别别是是微微地地貌貌特特征征、地地层层岩岩性性、地地质质构构造造特特征征、岩岩土土体体类类型型、水水文文地地质质特特征征等等应应通通过实地详细调查而获取数据。过实地详细调查而获取数据。8.8.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 确定要素确

113、定要素危险性分级危险性分级地地质质灾害灾害发发育程度育程度地地质质灾害危害程度灾害危害程度危危险险性大性大强强发发育育危害大危害大危危险险性中等性中等中等中等发发育育危害中等危害中等危危险险性小性小弱弱发发育育危害小危害小 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是在查明各种致灾地质作用的性质、规模和承灾对象社会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是在查明各种致灾地质作用的性质、规模和承灾对象社会经济属性(承灾对象的价值,可移动性等)的基础上,从致灾体稳定性和致灾经济属性(承灾对象的价值,可移动性等)的基础上,从致灾体稳定性和致灾体与承灾对象遭遇的概率上分析入手,对其潜在的危险性进行客观评估。体与承灾对象遭遇的概率上分析入手,对其潜

114、在的危险性进行客观评估。地质灾害危险性分级见表面地质灾害危险性分级见表面8181地质灾害危险性分级表地质灾害危险性分级表 表表81818.8.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 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包括:地质灾害危险性现状评估、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包括:地质灾害危险性现状评估、地质灾害危险性预测评估和地质灾害危险性综合评估。地质灾害危险性预测评估和地质灾害危险性综合评估。地质灾害危险性现状评估:基本查明评估区已发生的崩地质灾害危险性现状评估:基本查明评估区已发生的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含岩溶塌陷和矿山采空塌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含岩溶塌陷和矿山采空塌陷)、地裂缝和地面沉降等灾害形成

115、的地质环境条件、分陷)、地裂缝和地面沉降等灾害形成的地质环境条件、分布、类型、规模、变形活动特征,主要诱发因素与形成机布、类型、规模、变形活动特征,主要诱发因素与形成机制,对其稳定性进行初步评价,在此基础上对其危险性和制,对其稳定性进行初步评价,在此基础上对其危险性和对工程危害的范围与程度做出评估。对工程危害的范围与程度做出评估。 注:地质灾害危险性现状评估是针对已经发生的地质注:地质灾害危险性现状评估是针对已经发生的地质灾害;地质灾害隐患可进行叙述,但不进行危害程度、危灾害;地质灾害隐患可进行叙述,但不进行危害程度、危险性评估。险性评估。8.8.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地质灾害危

116、险性预测评估:是对工程建设场地及地质灾害危险性预测评估:是对工程建设场地及可能危及工程建设安全的邻近地区可能引发或加剧可能危及工程建设安全的邻近地区可能引发或加剧的和工程本身可能遭受的地质灾害的危险性做出评的和工程本身可能遭受的地质灾害的危险性做出评估。估。 地质灾害的发生,是各种地质环境因素相互影地质灾害的发生,是各种地质环境因素相互影响,不等量共同作用的结果。预测评估必须在对地响,不等量共同作用的结果。预测评估必须在对地质环境因素系统分析的基础上,判断降水或人类活质环境因素系统分析的基础上,判断降水或人类活动因素等激发下,某一个或一个以上的可调节的地动因素等激发下,某一个或一个以上的可调节

117、的地质环境因素的变化,导致致灾体处于不稳定状态,质环境因素的变化,导致致灾体处于不稳定状态,预测评估地质灾害的范围、危险性和危害程度。预测评估地质灾害的范围、危险性和危害程度。8.8.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 地质害危险性预测评估内容包括:地质害危险性预测评估内容包括: 一、对工程建设中、建成后可能引发或加剧崩塌、滑坡、泥石一、对工程建设中、建成后可能引发或加剧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地裂缝和不稳定的高陡边坡变形等的可能性、危害流、地面塌陷、地裂缝和不稳定的高陡边坡变形等的可能性、危害程度和危险性做出预测评估。程度和危险性做出预测评估。 二、对建设工程自身可能遭受已存在的崩塌

118、、滑坡、泥石流、二、对建设工程自身可能遭受已存在的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地裂缝、地面沉降等灾害隐患和潜在不稳定斜坡变形的地面塌陷、地裂缝、地面沉降等灾害隐患和潜在不稳定斜坡变形的可能性、危害程度和危险性做出预测评估。可能性、危害程度和危险性做出预测评估。 三、对各种地质灾害危险性预测评估可采用工程地质比拟法,三、对各种地质灾害危险性预测评估可采用工程地质比拟法,成因历史分析法,层次分析法,数学统计法等定性、半定量的评估成因历史分析法,层次分析法,数学统计法等定性、半定量的评估方法进行。方法进行。 注:地质灾害危险性预测评估包含两个方面内容,一是工程建注:地质灾害危险性预测评估包含两个方

119、面内容,一是工程建设引发或加剧地质灾害的可能性、危害程度、危险性的预测评估,设引发或加剧地质灾害的可能性、危害程度、危险性的预测评估,二是工程建设遭受地质灾害的可能性、危害程度、危险性的预测评二是工程建设遭受地质灾害的可能性、危害程度、危险性的预测评估。如果存在工程建设可能引发的地质灾害与建设工程可能遭受的估。如果存在工程建设可能引发的地质灾害与建设工程可能遭受的地质灾害是同一内容可不重复叙述。地质灾害是同一内容可不重复叙述。8.8.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 地质灾害危险性综合评估:依据地质灾害危险性现状地质灾害危险性综合评估:依据地质灾害危险性现状评估和预测评估结果,充分考虑评估

120、区地质环境条件的差评估和预测评估结果,充分考虑评估区地质环境条件的差异和潜在地质灾害隐患点的分布、危害程度,确定判别区异和潜在地质灾害隐患点的分布、危害程度,确定判别区段危险性的量化指标,根据段危险性的量化指标,根据“区内相似,区际相异区内相似,区际相异”的原的原则,采用定性、半定量分析法,进行工程建设区和规划区则,采用定性、半定量分析法,进行工程建设区和规划区地质灾害危险性等级分区(段)。并依据地质灾害危险性、地质灾害危险性等级分区(段)。并依据地质灾害危险性、防治难度和防治效益,对建设场地的适宜性作出评估,提防治难度和防治效益,对建设场地的适宜性作出评估,提出防治地质灾害的措施和建议。出防

121、治地质灾害的措施和建议。 注:综合评估地质灾害危险性等级区是针对整个评估注:综合评估地质灾害危险性等级区是针对整个评估区,土地适宜性评估是针对建设场地或征地区。区,土地适宜性评估是针对建设场地或征地区。8.8.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 一、地质灾害危险性综合评估,危险性划分为一、地质灾害危险性综合评估,危险性划分为大、中等、小三级;大、中等、小三级; 二、地质灾害危险性小,基本不设计防治工程二、地质灾害危险性小,基本不设计防治工程的,土地适宜性为适宜;地质灾害危险性中等,防的,土地适宜性为适宜;地质灾害危险性中等,防治工程简单的,土地适宜性为基本适宜;地质灾害治工程简单的,土地适宜

122、性为基本适宜;地质灾害危险性大,防治工程复杂的,土地适宜性为适宜性危险性大,防治工程复杂的,土地适宜性为适宜性差。见表差。见表82828.8.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级级 别别分分 级级 说说 明明适宜适宜地地质环质环境复境复杂杂程度程度简单简单,工程建,工程建设设遭受地遭受地质质灾害危害的灾害危害的可能性小,引可能性小,引发发加加剧剧地地质质灾害的可能性小,危灾害的可能性小,危险险性小,性小,易于易于处处理。理。基本基本适宜适宜不良地不良地质现质现象象较发较发育,地育,地质质构造、地构造、地层层岩性岩性变变化化较较大,大,工程建工程建设设遭受地遭受地质质灾害危害的可能性中等,引灾

123、害危害的可能性中等,引发发、加、加剧剧地地质质灾害的可能性中等,危灾害的可能性中等,危险险性中等,但可采取措施予性中等,但可采取措施予以以处处理。理。适宜适宜性差性差地地质质灾害灾害发发育育强强烈,地烈,地质质构造复构造复杂杂,软软弱弱结结构构层发层发育区,育区,工程建工程建设设遭受地遭受地质质灾害的可能性大,引灾害的可能性大,引发发、加、加剧剧地地质质灾灾害的可能性大,危害的可能性大,危险险性大,防治性大,防治难难度大。度大。 建设用地适宜性分级表建设用地适宜性分级表 表表82828.8.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 三、地质灾害危险性综合评估应根据各区三、地质灾害危险性综合评估应根

124、据各区(段)存在的和可能引发的灾种多少、规模、(段)存在的和可能引发的灾种多少、规模、稳定性和承灾对象社会经济属性等,综合判稳定性和承灾对象社会经济属性等,综合判定建设工程和规划区地质灾害危险性的等级定建设工程和规划区地质灾害危险性的等级区(段)。区(段)。 四、分区(段)评估结果,应列表说明四、分区(段)评估结果,应列表说明各区(段)的工程地质条件、存在和可能诱各区(段)的工程地质条件、存在和可能诱发的地质灾害种类、规模、稳定状态、对建发的地质灾害种类、规模、稳定状态、对建设项目危害情况并提出防治要求。设项目危害情况并提出防治要求。8.8.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 注:防治要求是

125、必须执行的,要慎重提出、依据充分。注:防治要求是必须执行的,要慎重提出、依据充分。 技术要求条要求技术要求条要求“提出具体的预防治理措施提出具体的预防治理措施”; 技术要求之三(一级评估)技术要求之三(一级评估)“并提出有效防治地质灾害的措施与建议并提出有效防治地质灾害的措施与建议”;之三(二级评估)之三(二级评估)“并提出可行的防治地质灾害措施与建议并提出可行的防治地质灾害措施与建议”; 技术要求(综合评估)技术要求(综合评估)“提出防治地质灾害的措施和建议提出防治地质灾害的措施和建议”。 地质灾害防治工程应体现最优化原则,即体现科学性、可操作性、最小风险、地质灾害防治工程应体现最优化原则,

126、即体现科学性、可操作性、最小风险、最大效益的统一。最大效益的统一。 科学性是指防治工程类型选择要有充分依据,符合地质灾害的减灾特点或受科学性是指防治工程类型选择要有充分依据,符合地质灾害的减灾特点或受灾体防护要求,防治工程设计要有针对性,符合国家有关标准、规程规范要求。灾体防护要求,防治工程设计要有针对性,符合国家有关标准、规程规范要求。 可操作性是指防治工程在目前技术条件下可顺利实施,即人力、财力、物力可操作性是指防治工程在目前技术条件下可顺利实施,即人力、财力、物力条件有充足保障,环境条件无严重障碍。条件有充足保障,环境条件无严重障碍。 最小风险是指防治工程在地质灾害评估基础上提出实施,由

127、于对地质灾害的最小风险是指防治工程在地质灾害评估基础上提出实施,由于对地质灾害的主要诱发因素与成因机理认识可能存在偏差,因此防治工程往往具有一定风险,主要诱发因素与成因机理认识可能存在偏差,因此防治工程往往具有一定风险,要力求在防治工程设计、施工时将风险降到最低。要力求在防治工程设计、施工时将风险降到最低。 最大效益是指防治工程投入尽可能少的人力、财力、物力及时间,取得最大、最大效益是指防治工程投入尽可能少的人力、财力、物力及时间,取得最大、最长效的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最长效的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9.9.成果提交成果提交 地质灾害危险性一、二级评估,提交地质灾害危险地质灾害危险性一、二级评

128、估,提交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报告书;三级评估,提交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说性评估报告书;三级评估,提交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说明书。明书。 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成果包括:地质灾害危险性评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成果包括: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报告书或说明书,并附评估区地质灾害分布图、地质估报告书或说明书,并附评估区地质灾害分布图、地质灾害危险性综合分区评估图和有关的照片、地质地貌剖灾害危险性综合分区评估图和有关的照片、地质地貌剖面图等。面图等。 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报告是评估工作最终成果,应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报告是评估工作最终成果,应在综合分析全部资料的基础上进行编写。报告书要力求在综合分析全部资料的基础上进行编写。

129、报告书要力求简明扼要、相互联贯、重点突出、论据充分、结论明确;简明扼要、相互联贯、重点突出、论据充分、结论明确;附图规范、时空信息量大、实用易懂、图面布置合理、附图规范、时空信息量大、实用易懂、图面布置合理、美观清晰、便于使用单位阅读。美观清晰、便于使用单位阅读。9.9.成果提交成果提交 前前 言言 说明评估任务由来,评估工作的依据,主要任说明评估任务由来,评估工作的依据,主要任务和要求。务和要求。 注:评估工作依据包括法规政策、技术规程规注:评估工作依据包括法规政策、技术规程规范和其它依据(土地勘测定界、规划或可研文本范和其它依据(土地勘测定界、规划或可研文本等)叙述建设工程或项目区所处地质

130、灾害易发区等)叙述建设工程或项目区所处地质灾害易发区的依据、等级和地质灾害类型;建设工程或项目的依据、等级和地质灾害类型;建设工程或项目的建设阶段;列出的建设阶段;列出技术要求条内容。技术要求条内容。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报告书参考提纲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报告书参考提纲9.9.成果提交成果提交 第一章第一章 评估工作概述评估工作概述 一、工程和规划概况与征地范围一、工程和规划概况与征地范围 注:工程和规划布置内容要尽量详细;挖填方、切坡、弃土、注:工程和规划布置内容要尽量详细;挖填方、切坡、弃土、基坑开挖等与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相关的内容不能缺;文图内容基坑开挖等与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相关的内容不能缺;

131、文图内容要吻合,交通位置图、工程布置图等插图要清晰等。要吻合,交通位置图、工程布置图等插图要清晰等。 “ “评估区交通位置图评估区交通位置图”编制注意的问题:评估区一般要在图的编制注意的问题:评估区一般要在图的中心位置,要进行数字化(矢量化)编辑,边框要有坐标或经纬中心位置,要进行数字化(矢量化)编辑,边框要有坐标或经纬度,采用线性比例尺,文字叙述的内容图中要标识等。标准构图:度,采用线性比例尺,文字叙述的内容图中要标识等。标准构图:图幅的正下方为比例尺,再下为编号及图名(编号与图名之间空图幅的正下方为比例尺,再下为编号及图名(编号与图名之间空一格),再下为图例。一格),再下为图例。地质灾害危

132、险性评估报告书参考提纲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报告书参考提纲9.9.成果提交成果提交 第一章第一章 评估工作概述评估工作概述 二、以往工作程度二、以往工作程度 注:小比例尺成果尽量少列;要进行以往成果与本次评估工作注:小比例尺成果尽量少列;要进行以往成果与本次评估工作的相关性分析评价。的相关性分析评价。 三、工作方法及完成的工作量三、工作方法及完成的工作量 注:资料收集要全;实地调查要细、要有针对性;完成工作量注:资料收集要全;实地调查要细、要有针对性;完成工作量要统计全面,包括收集资料、调查资料(调查比例尺、调查表数、要统计全面,包括收集资料、调查资料(调查比例尺、调查表数、卡片数、调查面积等)和

133、成果资料(文本、图件等)等。卡片数、调查面积等)和成果资料(文本、图件等)等。 四、评估范围与级别的确定四、评估范围与级别的确定 见前述内容见前述内容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报告书参考提纲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报告书参考提纲9.9.成果提交成果提交 第二章第二章 地质环境条件地质环境条件 一、气象、水文一、气象、水文 气象首先要明确各项气象特征值资料的来源(资料要有代表气象首先要明确各项气象特征值资料的来源(资料要有代表性)、统计时限(即性)、统计时限(即xxxx-xxxxxxxxx-xxxxx年,长序列一般年,长序列一般3030年左右)。年左右)。 内容包括:(内容包括:(1 1)简述区域基本气候特征

134、;多年平均气温、最)简述区域基本气候特征;多年平均气温、最冷和最热月月平均气温、极端最低和最高气温(出现时间)。冷和最热月月平均气温、极端最低和最高气温(出现时间)。(2 2)多年平均降水量(统计年份)、最大年平均降水量(出现年)多年平均降水量(统计年份)、最大年平均降水量(出现年份)、降水量年内分布(附多年平均月降水量分布曲线);日最份)、降水量年内分布(附多年平均月降水量分布曲线);日最大降水强度(出现时间)、大降水强度(出现时间)、2424小时、小时、1 1小时、小时、1010分钟最大降水量分钟最大降水量(出现时间)、最大连续降水时间(出现时间);降水量空间分(出现时间)、最大连续降水时

135、间(出现时间);降水量空间分布(附降水量分区图)。(布(附降水量分区图)。(3 3)多年平均蒸发量、无霜期、主导风)多年平均蒸发量、无霜期、主导风向、平均风速、最大风速、最大冻土深度等。向、平均风速、最大风速、最大冻土深度等。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报告书参考提纲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报告书参考提纲9.9.成果提交成果提交 第二章第二章 地质环境条件地质环境条件 一、气象、水文一、气象、水文 水水文文内内容容包包括括:(1 1)简简述述区区域域水水系系分分布布情情况况,评评估估区区所所属属流流域域和和水水系系。(2 2)评评估估区区(或或附附近近)主主要要河河流流特特征征:包包括括河河流流所所处处评评估

136、估区区的的位位置置(位位于于评评估估区区内内或或外外,距距评评估估区区的的距距离离);河河流流发发源源地地、位位于于评评估估区区的的河河流流长长度度、汇汇水水面面积积;河河床床形形态态、宽宽度度、坡坡降降、下下垫垫面面性性质质;是是否否常常年年流流水水、多多年年平平均均径径流流量量(时时间间段段)、最最大大年年径径流流量量(时时间间)、洪洪峰峰流流量量;多多年年平平均均水水位位、最最高高洪洪峰峰水水位位标标高高;河河流流的的冲冲刷刷和和淤淤积积等等。(3 3)评评估估区区主主要要沟沟谷谷特特征征:其其内内容容类类同同于于河河流流,必必要要时时需需估估算算沟沟谷谷的的洪洪水水流流量量,估估计计其

137、其洪洪水水位位标标高。附评估区水系图。高。附评估区水系图。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报告书参考提纲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报告书参考提纲9.9.成果提交成果提交 第二章第二章 地质环境条件地质环境条件 二、地形地貌二、地形地貌 内容包括:(内容包括:(1 1)简述区域主要地貌类型及其分布、发育特征。)简述区域主要地貌类型及其分布、发育特征。(2 2)评估区所处的地貌单元;评估区地势总体特征、最高点位置)评估区所处的地貌单元;评估区地势总体特征、最高点位置和海拔标高、最低点位置和海拔标高、相对地面高差;评估区微地和海拔标高、最低点位置和海拔标高、相对地面高差;评估区微地貌总体发育特征、山脊和沟谷的主体展布方向

138、和分布规律;山脊的貌总体发育特征、山脊和沟谷的主体展布方向和分布规律;山脊的一般形态特征、坡度、出露地层、植被情况;沟谷发育程度、一般一般形态特征、坡度、出露地层、植被情况;沟谷发育程度、一般发育长度、宽度、断面形态、出露地层等。可附评估区地形地貌图发育长度、宽度、断面形态、出露地层等。可附评估区地形地貌图和相片。(和相片。(3 3)对于评估区主要的沟谷要单独介绍,包括沟谷的断)对于评估区主要的沟谷要单独介绍,包括沟谷的断面形态、发育长度、宽度、纵坡降、汇水面积;沟谷两侧边坡的坡面形态、发育长度、宽度、纵坡降、汇水面积;沟谷两侧边坡的坡度、出露地层、不良地质现象发育情况等。度、出露地层、不良地

139、质现象发育情况等。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报告书参考提纲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报告书参考提纲9.9.成果提交成果提交 第二章第二章 地质环境条件地质环境条件 三、地层岩性三、地层岩性 内容包括:(内容包括:(1 1)区域地层分布、岩性特征等,一般以表的形)区域地层分布、岩性特征等,一般以表的形式描述。可附区域地质图。(式描述。可附区域地质图。(2 2)评估区地层的分布、岩性、厚度、)评估区地层的分布、岩性、厚度、与下伏地层的接触关系;含矿地层要说明所含矿种、层数、总厚度与下伏地层的接触关系;含矿地层要说明所含矿种、层数、总厚度等。可附评估区地质图。等。可附评估区地质图。 岩浆岩内容包括:岩浆岩分布、产出

140、状态、形成时期;岩石类岩浆岩内容包括:岩浆岩分布、产出状态、形成时期;岩石类型、结构、矿物组成;与围岩的接触关系、接触带岩石类型等。型、结构、矿物组成;与围岩的接触关系、接触带岩石类型等。 地层岩性要以实地调查结合代表性的钻孔资料叙述。地层岩性要以实地调查结合代表性的钻孔资料叙述。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报告书参考提纲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报告书参考提纲9.9.成果提交成果提交 第二章第二章 地质环境条件地质环境条件 四、地质构造与区域地壳稳定性四、地质构造与区域地壳稳定性 地质构造内容包括:(地质构造内容包括:(1 1)区域地质构造:区域所在的大地构造单元、构造)区域地质构造:区域所在的大地构造单元、

141、构造总体分布情况,可附区域地质构造纲要图。对有重要影响的区域构造形迹要进行总体分布情况,可附区域地质构造纲要图。对有重要影响的区域构造形迹要进行单独叙述。(单独叙述。(2 2)评估区地质构造:评估区所处的构造单元、构造总体分布情况、)评估区地质构造:评估区所处的构造单元、构造总体分布情况、主要构造形迹,附评估区地质构造纲要图。(主要构造形迹,附评估区地质构造纲要图。(3 3)关于断裂构造:断裂构造的分)关于断裂构造:断裂构造的分布位置、延伸方向、产状、长度、断距大小;断裂破碎带的宽度、岩性特征;断布位置、延伸方向、产状、长度、断距大小;断裂破碎带的宽度、岩性特征;断裂构造的形成时间、性质、活动

142、性等。(裂构造的形成时间、性质、活动性等。(4 4)关于褶皱构造:褶皱构造的分布位)关于褶皱构造:褶皱构造的分布位置、延伸方向、形态特征;褶皱两翼的岩层组合;褶皱次生构造。(置、延伸方向、形态特征;褶皱两翼的岩层组合;褶皱次生构造。(5 5)关于节)关于节理裂隙:节理裂隙的发育程度、延伸方向、产状等,可附节理玫瑰花图。(理裂隙:节理裂隙的发育程度、延伸方向、产状等,可附节理玫瑰花图。(6 6)关于陷落柱:陷落柱的分布位置、形态、规模等。关于陷落柱:陷落柱的分布位置、形态、规模等。 区域地壳稳定性内容包括新构造运动与地震等。新构造运动内容包括:新构区域地壳稳定性内容包括新构造运动与地震等。新构造

143、运动内容包括:新构造运动的表现形式和主要标志。造运动的表现形式和主要标志。 地震内容包括:历史地震的发生时间、震中位置、震级、烈度(可列表),地震内容包括:历史地震的发生时间、震中位置、震级、烈度(可列表),附地震震中分布图;评估区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地震设防烈度等。附地震震中分布图;评估区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地震设防烈度等。 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报告书参考提纲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报告书参考提纲9.9.成果提交成果提交 第二章第二章 地质环境条件地质环境条件 五、工程地质条件五、工程地质条件 内容包括:评估区岩、土体类型、分布、岩性、厚度;岩石裂内容包括:评估区岩、土体类型、分布、岩性、厚度;岩石裂隙

144、和岩溶发育情况、风化程度;岩石胶结程度、胶结物类型;岩、隙和岩溶发育情况、风化程度;岩石胶结程度、胶结物类型;岩、土体的物理力学性质(给出主要的物理力学性质指标);指明可能土体的物理力学性质(给出主要的物理力学性质指标);指明可能存在的主要环境工程地质问题。可附评估区岩土体工程类型图。存在的主要环境工程地质问题。可附评估区岩土体工程类型图。 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报告书参考提纲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报告书参考提纲9.9.成果提交成果提交 第二章第二章 地质环境条件地质环境条件 六、水文地质条件六、水文地质条件 内容包括:内容包括: (1 1)区域水文地质条件:简述区域主要含水层类型、分布;含)区域水文

145、地质条件:简述区域主要含水层类型、分布;含水层岩性、厚度、水位标高、水位埋深、富水特征;地下水补给、水层岩性、厚度、水位标高、水位埋深、富水特征;地下水补给、径流、排泄特征;地下水水化学特征及污染情况;地下水动态规律;径流、排泄特征;地下水水化学特征及污染情况;地下水动态规律;主要隔水层分布、岩性、厚度等。可附区域水文地质图。主要隔水层分布、岩性、厚度等。可附区域水文地质图。 (2 2)评估区水文地质条件:评估区含水层类型、分布;含水层)评估区水文地质条件:评估区含水层类型、分布;含水层岩性、厚度、水位标高、水位埋深、富水特征;地下水补给、径流、岩性、厚度、水位标高、水位埋深、富水特征;地下水

146、补给、径流、排泄特征,泉水出露情况等;地下水水化学特征及污染情况;地下排泄特征,泉水出露情况等;地下水水化学特征及污染情况;地下水动态规律等。各主要含水层的供水意义。水动态规律等。各主要含水层的供水意义。 (3 3)矿床水文地质条件:特别要说明矿床主要的充水含水层和)矿床水文地质条件:特别要说明矿床主要的充水含水层和储水构造分布、富水性、补给条件、水头压力等。储水构造分布、富水性、补给条件、水头压力等。 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报告书参考提纲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报告书参考提纲9.9.成果提交成果提交 第二章第二章 地质环境条件地质环境条件 七、人类工程活动对地质环境的影响七、人类工程活动对地质环境的影

147、响 首先叙述评估区目前存在的主要人类工程活动,然后针对对地质首先叙述评估区目前存在的主要人类工程活动,然后针对对地质环境条件破坏较大的人类工程活动分别进行阐述。环境条件破坏较大的人类工程活动分别进行阐述。 内容包括:内容包括: (1 1)矿山开采活动:评估区矿山分布、开采规模、开采层位、)矿山开采活动:评估区矿山分布、开采规模、开采层位、厚度、埋深;开采方式、顶板管理;开采时间、停止时间等。厚度、埋深;开采方式、顶板管理;开采时间、停止时间等。 (2 2)公路、铁路、旅游点、居民住宅等人工开挖边坡:修建公)公路、铁路、旅游点、居民住宅等人工开挖边坡:修建公路、铁路名称、居民住宅的位置等。路、铁

148、路名称、居民住宅的位置等。 (3 3)固体废弃物堆放:固体废弃物堆放主要来源、堆放地段、)固体废弃物堆放:固体废弃物堆放主要来源、堆放地段、主要引发的地质环境问题等。主要引发的地质环境问题等。 (4 4)地下水大规模开采:地下水大规模开采的时间、开采规模)地下水大规模开采:地下水大规模开采的时间、开采规模等。等。 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报告书参考提纲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报告书参考提纲9.9.成果提交成果提交 第三章第三章 地质灾害危险性现状评估地质灾害危险性现状评估 一、地质灾害类型及特征:阐述已发生的灾种、数量、分布、一、地质灾害类型及特征:阐述已发生的灾种、数量、分布、规模、形成机制、危害对象、

149、稳定性等。规模、形成机制、危害对象、稳定性等。二、地质灾害危险性现状评估:按灾种分别进行评估二、地质灾害危险性现状评估:按灾种分别进行评估 第四章第四章 地质灾害危险性预测评估地质灾害危险性预测评估 一、工程建设引发或加剧地质灾害危险性的预测一、工程建设引发或加剧地质灾害危险性的预测 二、工程建设可能遭受地质灾害危险性的预测二、工程建设可能遭受地质灾害危险性的预测 (在山地丘陵区进行工程建设,一般工程设计挖方切坡工程,(在山地丘陵区进行工程建设,一般工程设计挖方切坡工程,对潜在不稳定边坡,必须进行危险性预测评估,可列专节论述)对潜在不稳定边坡,必须进行危险性预测评估,可列专节论述) 地质灾害危

150、险性评估报告书参考提纲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报告书参考提纲 第五章第五章 地质灾害危险性综合分区评估及防治措施地质灾害危险性综合分区评估及防治措施 一、地质灾害危险性综合评估原则与量化指标的确定一、地质灾害危险性综合评估原则与量化指标的确定 二、地质灾害危险性综合分区评估二、地质灾害危险性综合分区评估 三、建设场地适宜性分区评估三、建设场地适宜性分区评估 四、防治措施四、防治措施 注:防治措施要具体,针对性、可操作性要强,不能是泛泛注:防治措施要具体,针对性、可操作性要强,不能是泛泛而谈的原则或空洞的理论。而谈的原则或空洞的理论。 结论与建议结论与建议 注:结论中首先是评估范围、评估级别的内容;其

151、次注:结论中首先是评估范围、评估级别的内容;其次是地质灾害危险性现状评估、预测评估、综合评估的内容;是地质灾害危险性现状评估、预测评估、综合评估的内容;最后是防治措施的内容。最后是防治措施的内容。 建议是针对评估工作的未尽事宜及其它需关注或注建议是针对评估工作的未尽事宜及其它需关注或注意的事项提出建议。意的事项提出建议。 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报告书参考提纲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报告书参考提纲9.9.成果提交成果提交 评估区地质灾害分布图评估区地质灾害分布图 比例尺:按委托单位的要求并考虑便于阅读可自行规定。比例尺:按委托单位的要求并考虑便于阅读可自行规定。 该图是以评估区内地质灾害形成发育的地质环境

152、条件为背景,主要反映地质该图是以评估区内地质灾害形成发育的地质环境条件为背景,主要反映地质灾害类型、特征和分布规律。灾害类型、特征和分布规律。 一、平面图内容一、平面图内容 (一)按规定的素色表示简化的地理、行政区划要素;(一)按规定的素色表示简化的地理、行政区划要素; (二)按(二)按GB1232890GB1232890规定的色标,以面状普染色表示岩土体工程地质类型;规定的色标,以面状普染色表示岩土体工程地质类型; 注:注:GB 123281990GB 123281990指指“综合工程地质图图例及色标综合工程地质图图例及色标”。 (三)采用不同颜色的点、线符号表示地质构造、地震、水文地质和水

153、文气象(三)采用不同颜色的点、线符号表示地质构造、地震、水文地质和水文气象要素;要素; (四)采用不同颜色的点状或面状符号表示各类地质灾害点的位置、类型、成(四)采用不同颜色的点状或面状符号表示各类地质灾害点的位置、类型、成因、规模、稳定性、危险性等。因、规模、稳定性、危险性等。 二、镶图与剖面图二、镶图与剖面图 对于有特殊意义的影响因素,可在平面图上附全区或局部地区的专门性镶图。对于有特殊意义的影响因素,可在平面图上附全区或局部地区的专门性镶图。如降水等值线图、全新活动断裂与地震震中分布图等。同时应附区域控制性地质如降水等值线图、全新活动断裂与地震震中分布图等。同时应附区域控制性地质地貌剖面

154、图。地貌剖面图。 三、大型、典型地质灾害说明表三、大型、典型地质灾害说明表 用表的形式辅助说明平面图的有关内容。表的内容包括:地质灾害点编号、用表的形式辅助说明平面图的有关内容。表的内容包括:地质灾害点编号、地理位置、类型、规模、形成条件与成因、危险性与危害程度、发展趋势等。地理位置、类型、规模、形成条件与成因、危险性与危害程度、发展趋势等。成果图件的基本内容成果图件的基本内容 地质灾害危险性综合分区评估图地质灾害危险性综合分区评估图 比例尺:按委托单位要求并考虑便于阅读可自行规定。比例尺:按委托单位要求并考虑便于阅读可自行规定。 该图主要反映地质灾害危险性综合分区评估结果和防治措施。该图主要

155、反映地质灾害危险性综合分区评估结果和防治措施。 一、平面图内容一、平面图内容 (一)按规定的素色表示简化地理要素和行政区划要素;(一)按规定的素色表示简化地理要素和行政区划要素; (二)采用不同颜色的点状、线状符号分门别类的表示建设项目工程部署和(二)采用不同颜色的点状、线状符号分门别类的表示建设项目工程部署和已建的重要工程;已建的重要工程; (三)采用面状普染颜色表示地质灾害危险性三级综合分区;(三)采用面状普染颜色表示地质灾害危险性三级综合分区; (四)以代号表示地质灾害点(段)防治分级,一般可划分为:重点防治点(四)以代号表示地质灾害点(段)防治分级,一般可划分为:重点防治点(段)、次重

156、点防治点(段)、一般防治点(段);(段)、次重点防治点(段)、一般防治点(段); (五)采用点状符号表示地质灾害点(段)防治措施,一般可分为:避让措(五)采用点状符号表示地质灾害点(段)防治措施,一般可分为:避让措施、生物措施、工程措施、监测预警措施;施、生物措施、工程措施、监测预警措施; 二、综合分区(段)说明表二、综合分区(段)说明表 表的内容主要包括:危险性级别、区(段)编号、工程地质条件、地质灾害表的内容主要包括:危险性级别、区(段)编号、工程地质条件、地质灾害类型与特征、发育强度与危害程度、防治措施建议等。类型与特征、发育强度与危害程度、防治措施建议等。 应附大型、典型地质灾害点的照

157、片和潜在不稳定斜坡、边坡的工程地质剖面应附大型、典型地质灾害点的照片和潜在不稳定斜坡、边坡的工程地质剖面图等。图等。成果图件的基本内容成果图件的基本内容评估报告备案登记表格式评估报告备案登记表格式建建设项设项目目或或规规划区划区名名 称称征地地点征地地点及面及面积积地理位置地理位置(坐(坐标标)建建设设用地用地单单位位名称名称电话电话传传真真地址地址法人法人代表代表用地用地性性质质联联系人系人评评估估单单位位名称名称电话电话传传真真地址地址编编写人写人评评估估资质资质编编号:号:等等级级:联联系人系人报报告告名称名称报报告告级别级别审查时间审查时间专专家家组组长长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报告备案登记

158、表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报告备案登记表 编号:晋国土资环(灾)备编号:晋国土资环(灾)备 号号评估报告备案登记表格式评估报告备案登记表格式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报告备案登记表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报告备案登记表 评评估估单单位位对评对评估估报报告告负责负责的的承承诺诺(单单位盖章)位盖章) 年年 月月 日日建建设设用地用地单单位按位按评评估估报报告做好地告做好地质质灾害防治工作灾害防治工作的承的承诺诺(单单位盖章)位盖章) 年年 月月 日日评评估工作是否符估工作是否符合有关合有关规规定的定的意意见见(备备案的国土案的国土资资源主管部源主管部门门盖章)盖章) 年年 月月 日日 评估单位对评估结论负责的承诺评

159、估单位对评估结论负责的承诺 : 内容要包括,内容要包括,1 1、在可行性研究阶段完成、在可行性研究阶段完成了了xxxx评估工作,编写了评估报告;评估工作,编写了评估报告;2 2、聘请省、聘请省有关专家进行了评审;有关专家进行了评审;3 3、已按专家组意见进、已按专家组意见进行了修改、定稿;行了修改、定稿;4 4、单位要对评估结果负责。、单位要对评估结果负责。评估报告备案登记表填写说明评估报告备案登记表填写说明 建设或规划单位按评估结论做好地质灾害建设或规划单位按评估结论做好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承诺防治工作的承诺 : 内容要包括内容要包括“按可行性研究阶段编写的按可行性研究阶段编写的 xx xx报

160、告报告中提出的地质灾害防治措施做好中提出的地质灾害防治措施做好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未按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未按 xx xx报告报告落实地落实地质灾害防治措施,所产生的后果由本单位负质灾害防治措施,所产生的后果由本单位负责责”。评估报告备案登记表填写说明评估报告备案登记表填写说明地貌类型的划分表地貌类型的划分表一一级类级类型型二二级类级类型型三三级类级类型型四四级类级类型型冲冲积积平原平原大面大面积积升降式冲升降式冲积积平原平原迂回型冲迂回型冲积积平原;直平原;直线线型(河流)冲型(河流)冲积积平原;游平原;游荡荡性冲性冲积积平原平原不同不同时时期期( (不同不同级别级别) )的的阶阶地;不地;不同

161、同时时期的冲期的冲积积扇;河漫、扇;河漫、滩滩鬃鬃岗岗、河床、牛河床、牛轭轭湖、湖、废废弃河曲、心弃河曲、心滩滩、沙洲、冲沟、沙洲、冲沟、宽宽谷、峪谷等谷、峪谷等山前冲山前冲积积平原平原山山间间河谷河谷冲冲积积平原平原山山间间盆地盆地冲冲积积平原平原断陷盆地冲断陷盆地冲积积平原;岩溶盆地冲平原;岩溶盆地冲积积平原;平原;复合型盆地冲复合型盆地冲积积平原平原三角洲平原三角洲平原河口段三角洲平原;近河口段三角洲平河口段三角洲平原;近河口段三角洲平原原洪洪积积平原平原山麓山麓带带状状洪洪积积平原平原砂砂砾质砾质洪洪积积平原;粉砂平原;粉砂粘土粘土质质洪洪积积平平原原不同不同时时期的洪期的洪积积扇;干

162、谷扇;干谷串珠状洪串珠状洪积积平原平原冰川冰川- -冰冰碛碛平原平原山谷冰山谷冰碛碛平原平原山前冰汛平原山前冰汛平原平坦冰平坦冰碛碛平原;平原;陇岗陇岗状冰状冰碛碛平原;砂平原;砂砾砾质质冰水平原;粉砂冰水平原;粉砂粘土粘土质质冰水平原;冰水平原;冰水扇形平原冰水扇形平原各次冰期的各次冰期的终碛垅终碛垅、中、中碛垅碛垅、冰、冰碛阶碛阶地冰地冰碛碛阜、鼓丘、羊背石阜、鼓丘、羊背石冰水平原冰水平原湖湖积积平原平原封封闭闭性湖性湖积积平原;外溢平原;外溢性湖性湖积积平原平原沼沼泽泽化湖化湖积积平原;平坦的湖平原;平坦的湖积积平原;波平原;波状形湖状形湖积积平原平原不同不同时时期的湖期的湖滨阶滨阶地、

163、地、龟龟裂地、裂地、湖泊、沼湖泊、沼泽泽、古湖堤、古湖堤风风成平原成平原沙漠沙漠新月形沙丘平原;新月形沙丘平原;陇岗陇岗状沙堆平原状沙堆平原移移动动的沙丘;固定的沙丘,半固的沙丘;固定的沙丘,半固定的沙丘;定的沙丘;龟龟裂地裂地泥漠泥漠龟龟裂地泥漠平原裂地泥漠平原风蚀风蚀平原平原戈壁平原;戈壁平原;风蚀风蚀残丘平原残丘平原“风风城城”、石格子窗、雅丹地形、石格子窗、雅丹地形地貌类型的划分表地貌类型的划分表一一级类级类型型二二级类级类型型三三级类级类型型四四级类级类型型黄土高原黄土高原黄土平原黄土平原黄土黄土塬塬较较完整的黄土完整的黄土塬塬;破碎的黄土破碎的黄土塬塬冲沟、巷沟、冲沟、巷沟、崾崄崾

164、崄、坳沟、坳沟、悬悬沟、沟、黄土柱、黄土陷穴、黄土黄土柱、黄土陷穴、黄土桥桥黄土丘陵黄土丘陵 平梁平梁黄土梁黄土梁 斜梁斜梁 峁峁梁梁海成平原海成平原海海蚀蚀平原平原平坦的海平坦的海积积平原;波状的海平原;波状的海积积平原;淤泥平原;淤泥质质平原;平原;红树红树林海林海滩滩平原;砂平原;砂质质海海积积平原平原海海蚀蚀台地、海台地、海滨阶滨阶地、海地、海蚀蚀崖、崖、海海滩滩沙堤、离岸沙堤、沙嘴、泻沙堤、离岸沙堤、沙嘴、泻湖、沉溺谷湖、沉溺谷海海积积平原平原剥剥蚀蚀平原与高原平原与高原准平原;剥准平原;剥蚀蚀高原高原平坦的,波状的平坦的,波状的构造平原与高原构造平原与高原构造平原;构造高原构造平原

165、;构造高原平坦的,波状的平坦的,波状的强强烈上升的幼年山烈上升的幼年山地地发发育有育有现现代冰川的极高山、山原;寒代冰川的极高山、山原;寒冻风冻风化化强强烈的高山、烈的高山、高中山;高中山;强强烈剥烈剥蚀蚀的高山、高中山、中山的高山、高中山、中山褶褶皱皱山;断山;断块块山;山;单单面山;方山面山;方山不同不同时时期的冰斗、角峰、期的冰斗、角峰、鳍鳍脊、脊、悬悬谷、倒石堆、岩屑流谷、倒石堆、岩屑流( (石河石河) ) 、滑坡;不同滑坡;不同时时期的夷平面;各种期的夷平面;各种成因的陡崖、坡成因的陡崖、坡积积堆、坡堆、坡积积裙、裙、冲沟冲沟断断块块上升的再生山上升的再生山地地急急剧剧上升的地上升的

166、地垒垒式极高山、高山;具断陷盆地的高山、式极高山、高山;具断陷盆地的高山、中山;山麓褶中山;山麓褶皱皱低山、丘陵低山、丘陵拱形上升的再生山拱形上升的再生山地地具古代夷平面的高原、台原、高山、高中山、中山;具古代夷平面的高原、台原、高山、高中山、中山;强强烈侵烈侵蚀蚀切割的高原、高山、高中山、中山;切割的高原、高山、高中山、中山;侵侵蚀蚀剥剥蚀蚀残余山地残余山地强强烈或微弱切割的高中山、中山、低中山、低山、丘陵;烈或微弱切割的高中山、中山、低中山、低山、丘陵;中度切割的中度切割的岗岗岭状中山、低山;岭状中山、低山;浑圆浑圆- -梁状低山丘陵;梁状低山丘陵;剥剥蚀蚀残余丘陵残余丘陵熔岩山地熔岩山地

167、熔岩中、低山;熔岩高原、台原;熔岩熔岩中、低山;熔岩高原、台原;熔岩蚀蚀余残山;熔岩余残山;熔岩丘陵丘陵锥锥形、盾形、形、盾形、层层状、火山;火山状、火山;火山堰塞湖堰塞湖岩溶平原和山地岩溶平原和山地覆盖型岩溶平原;覆盖型岩溶平原;埋藏型岩溶平原埋藏型岩溶平原岩溶洼地平原;岩溶洼地平原;孤峰洼地平原孤峰洼地平原石芽、溶沟、孤峰、石林、峰林、石芽、溶沟、孤峰、石林、峰林、峰峰丛丛、溶洞、落水洞、漏斗、地、溶洞、落水洞、漏斗、地下河、岩溶洼地、盲谷、坡立谷下河、岩溶洼地、盲谷、坡立谷裸露型岩溶山地裸露型岩溶山地峰峰丛丛高原;高原;强强烈隆起的峰烈隆起的峰丛丛高中山、中山;高中山、中山;峰峰丛丛洼地

168、丘陵、低山;岩溶洼地丘陵、岩洼地丘陵、低山;岩溶洼地丘陵、岩溶波状丘陵溶波状丘陵地形地貌有关知识地形地貌有关知识山地名称山地名称绝对绝对高度高度米米外力地外力地质质作用的特征作用的特征切割深度切割深度米米极高山极高山50005000现现代雪代雪线线寒寒冻风冻风化的下限化的下限或森林上限或森林上限我国我国东东部地区部地区绝对绝对高度在高度在10001000米左右,米左右,这这些山地在温湿条件下,些山地在温湿条件下,流水作用流水作用强强烈烈10001000高山高山中高山中高山低高山低高山3500-50003500-5000100010005000-10005000-1000200-500200-5

169、00高中山高中山中山中山低中山低中山1000-35001000-350010001000500-1000500-1000200-500200-500中低山中低山低山低山500-1000500-1000500500200-500200-500丘陵丘陵500500200200我国山地高度分类表我国山地高度分类表 注:注:1. 1. 本表绝对高度的等级,系按我国山地经受的外力地质营力的差异划本表绝对高度的等级,系按我国山地经受的外力地质营力的差异划分的。因此,在实际工作中,不要机械地搬套高度数据,而应考虑当地外力地质分的。因此,在实际工作中,不要机械地搬套高度数据,而应考虑当地外力地质作用界线的实况

170、。作用界线的实况。 2. 10002. 1000米为深切割区;米为深切割区;500-1000500-1000米为中切割区;米为中切割区;500500米微微浅切割区。米微微浅切割区。黄土地区地貌形态类型黄土地区地貌形态类型类类型型一般特征一般特征沟沟间间黄黄土侵土侵蚀蚀地貌地貌黄土黄土塬塬或或黄土平台黄土平台被侵被侵蚀蚀后的黄土高原,仍保持有大片平后的黄土高原,仍保持有大片平缓倾缓倾斜的黄土平台,称黄土斜的黄土平台,称黄土塬塬。黄土。黄土塬塬的形成,深受的形成,深受黄土堆黄土堆积积前地古地形影响。一般情况下,多前地古地形影响。一般情况下,多发发育在古地形切割不育在古地形切割不强强,沟谷,沟谷间间

171、距距较较大的地区大的地区黄土梁黄土梁平梁斜梁平梁斜梁峁峁梁梁被侵被侵蚀蚀成成长长条状的黄土丘陵,称黄土梁,条状的黄土丘陵,称黄土梁,顶顶面平坦的面平坦的为为平梁;梁面平梁;梁面倾倾斜,横剖面呈明斜,横剖面呈明显显弧形弧形的的为为斜梁;在条状高地上,有斜梁;在条状高地上,有峁峁突起的称突起的称峁峁梁。梁。黄土梁常分布在黄土黄土梁常分布在黄土塬塬的的边边沿,是由黄土沿,是由黄土塬经塬经切割破坏或黄土掩覆梁状的古地形而成切割破坏或黄土掩覆梁状的古地形而成黄土黄土峁峁顶顶部部浑圆浑圆,呈,呈馒头馒头形的孤立黄土丘陵,称黄土形的孤立黄土丘陵,称黄土峁峁。多分布在切割。多分布在切割强强烈的河流下游地烈的河

172、流下游地带带或河流或河流交交汇处汇处。和梁相似,。和梁相似,峁峁的形成也有原生和次生两种的形成也有原生和次生两种黄土坪黄土坪黄土黄土塬塬与沟谷之与沟谷之间间的残余黄土平台的残余黄土平台黄土沟黄土沟谷地貌谷地貌细细沟沟、浅浅沟沟、切沟切沟指沟指沟间间地上的由地上的由细细小小暂时暂时性性线线流形成的流形成的细细小沟谷。小沟谷。细细沟:沟:宽宽不到不到2 2米,深不及米,深不及1 1米;浅沟:米;浅沟:宽宽度大于深度;切沟:下切度大于深度;切沟:下切较为较为强强烈烈, ,沟窄而深沟窄而深悬悬沟沟急沟急沟沟谷斜坡上沟谷斜坡上发发育的小沟。它育的小沟。它们们常与沟常与沟间间地的小沟地的小沟衔衔接,一般沟

173、短而坡度大,流量小而流速大。接,一般沟短而坡度大,流量小而流速大。急沟狭窄,剖面呈急沟狭窄,剖面呈碶碶形,沟壁崩坍形,沟壁崩坍强强烈;烈;悬悬沟呈半沟呈半圆圆筒形,常分布在黄土崖壁的筒形,常分布在黄土崖壁的顶顶部。部。这这些些沟坡小沟的沟坡小沟的发发育,促育,促进进主要河谷的拓展,加主要河谷的拓展,加剧剧黄土区的水土流失黄土区的水土流失冲沟冲沟坳沟坳沟是黄土地区主要的侵是黄土地区主要的侵蚀蚀沟谷。冲沟:横剖面呈沟谷。冲沟:横剖面呈V V形,沟形,沟头头向上游伸展迅速,侵向上游伸展迅速,侵蚀蚀能力活能力活跃跃;坳沟:横剖面呈坳沟:横剖面呈U U形,沟底形,沟底较较平坦,常平坦,常发发育在易育在易

174、产产生黄土崩坍滑坡的地区生黄土崩坍滑坡的地区黄土岩黄土岩溶地貌溶地貌黄土碟黄土碟由于流水的集聚下渗,黄土被溶由于流水的集聚下渗,黄土被溶蚀蚀,发发生沉陷而成。一般生沉陷而成。一般为为直径几米至几十米的直径几米至几十米的椭圆椭圆形或近形或近圆圆形的蝶状凹地形的蝶状凹地黄土穴黄土穴黄土阱黄土阱指黄土碟指黄土碟经进经进一步溶一步溶蚀扩蚀扩大而形成漏斗状或大而形成漏斗状或竖竖井状地陷穴。多生成在沟井状地陷穴。多生成在沟边边,呈,呈单单个或串珠状个或串珠状分布。陷穴下有落水洞分布。陷穴下有落水洞时时,称黄土阱,称黄土阱陷沟陷沟串珠状陷穴串珠状陷穴经经塌陷塌陷扩扩大,大,发发展展为为陷沟。多与地下水活陷沟。多与地下水活动动有关,有的就是地下水通道有关,有的就是地下水通道 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是一项具有法律效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是一项具有法律效力和高度责任约束力的技术工作。力和高度责任约束力的技术工作。 承担单位、业主和主管部门都必须严肃承担单位、业主和主管部门都必须严肃认真地把好质量关,为确保人民生命财产和认真地把好质量关,为确保人民生命财产和国家财产免受损失,尽到应尽的责任和义务。国家财产免受损失,尽到应尽的责任和义务。结结 语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