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爱留守儿童实践报告完整版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571275786 上传时间:2024-08-09 格式:PDF 页数:17 大小:1.0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关爱留守儿童实践报告完整版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关爱留守儿童实践报告完整版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关爱留守儿童实践报告完整版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关爱留守儿童实践报告完整版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关爱留守儿童实践报告完整版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关爱留守儿童实践报告完整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关爱留守儿童实践报告完整版(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关爱留守儿童实践报告 标准化管理处编码BBX968T-XBB8968-NNJ668-MM9N 走近孩子,走进幸福 关爱留守儿童暑期社会实践 系部名称:民航飞行学院专业:民航运输管理 年级:大一 班级:* 姓名:* 学号:* 实践单位:陕西省咸阳市礼泉县政府及小学 实践时间: 2010 年 7 月 5 日 至 2010 年 7 月 20 日 共 15 天 前言:据目前数据,我国留守儿童数量达到 5700 万,这个时代的孤儿由于长期被托养或寄养,缺少父母之爱容易导致心里缺陷,由于老人溺爱或亲友疏于管教缺少正确的价值引导,孩子是未来、是希望,我们每一个人不能无视他们的存在。他们关乎整个农村教育和社

2、会进步,鲁迅曾发出“救救孩子”呼声,现在是该“救救”留守儿童的时候了。为此,我们深入留守儿童问题严重地区,实践调研,通过采访、支教、“走近孩子,走进幸福”的活动、走访以及活动反馈等形式完成留守儿童课题研究,并达到以下目的:让政府更清楚地了解留守儿童在心理、学习、生活的现状。让学校能够根据不同的儿童因材施教。加强教育的针对性和有效性。让父母能够了解子女的真实想法和关爱的力量。让儿童更加了解父母辛勤劳动的艰辛和对他们的无私的爱。培养我们大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以及吃苦耐劳,为以后工作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宣传民航知识,以扩大儿童的知识面。 正文: 2010 年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热烈展开

3、,我们组成了“关爱留守儿童”社会实践分队,成员 9 人,计划深入陕西省咸阳市农村地区,通过采访、支教、“走近孩子,走进幸福”的活动、走访以及活动反馈等形式展开留守儿童课题研究。7 月 8 日,我们到达活动目的地陕西省咸阳市礼泉县,开始为期 7 天留守儿童调查行程。 在乡亲们家安顿好后,队长找来竹竿将院旗立起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社会实践服务团队(民航飞行学院)向村民们介绍了团队的来意。出乎每一位成员意料,短暂的支教活动引起了乡亲们热情的关注,他们放心地让孩子接受队员的指导。 当笑容满面的孩子们早早地端正坐在教室里,队员们感动不已。一张张纯洁的面容,像是一幅幅无瑕的画卷,让队员们感到了肩上的责任。为了

4、更有效率的指导孩子们学习,团队分成八组,分别指导一至八年级的学生。每年级七到八人后来队员们得知,原来这所乡村小学总共仅有 56 名孩子。教学开始,第一天没有准备齐全,队员们在教育中显得有些紧张。但一天的初步指导后,他们也很快发现了情况:这群孩子们不乏性格孤僻、沉默不语的“问题学生”,而且接受的教育也多少落后于城里的孩子。一位三年级的小朋友竟不会两位数乘除,仅仅依靠手指头计算加减法。这些问题显得急迫而困难,队员们只有在有限的时间里尽可能的帮助他们学到该懂的知识,并与他们的家长耐心的交流。第二天,学习照常进行,三个时间段“7:00-9:30,10:30-12:30,15:00-18:30”,孩子们

5、按时上课。不同的是,孩子们比第一天竟多出了一倍:村里人听说大学生来支教后,纷纷让自己的孩子赶来接受辅导。在村里人眼中,放假了的孩 子是格外调皮、捣蛋的,而在学校里,孩子们才能乖乖地学习,不调皮捣蛋。因此,团队的教学中又多了一项艰巨的任务:保障每个人的安全。“铃”,熟悉悦耳的声音响起,孩子们纷纷欢喜地冲进教室找好位子坐下。这温馨的场面让每一位队员很感动,这也是他们曾经历过的。 七月的咸阳,天气灼热烤人。而队员和孩子们毫无倦意。对孩子们的教育需要因材施教,即便是同一年级的孩子,也是差距明显,所以一些三年级的孩子不得不被放在一年级中指导,而一些五年级的孩子则已经可以预习初中的知识。一位性格内向的女孩

6、儿,虽已小学 三年级却还仅仅会单位数字的加减法。如此掉队的学习热情让指导她的刘文学队员极其担心,队员们商量一下后,决定用各自的空余时间对她进行额外辅导。乘除法不会,便从简单的加法教起,甚至用数手指的方法来让她熟悉基本的运算法则。短暂的几天支教,也许并不会对她的学习状况有根本改变,但她脸上的笑容至少证明队员们的努力给她带去过鼓励、欢乐。 七月十一号,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社会实践服务团队离开了支教长达一星期的咸阳市礼泉县庄河村。这段独特的“旅行”给队员留下了太多的回味,尤其那些可爱的孩子们留给队员深深印象的同时也提醒了每个人:“留守儿童”问题任重而道远,对孩子们的关爱需要全社会的关注。 带着种种疑问和

7、沉重的责任感,团队开始了实践调查的第二站陕西省政府。 经过队员们提前百般预约,最终团队得到了陕西省政府人力资源部陈建强秘书长的热情接待。两名队员在陈秘书长的带领下走进了办公室,陈秘书长打开电脑,耐心的查阅相关资料。经过介绍,队员得知,陕西省在 2005 年专门成立了“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旨在对下一代儿童加强学习、心理上地辅导。当被问到这样的一系列措施在陕西省各地的落实情况时,陈秘书长认真的说:“大量的留守儿童是深层次的社会问题,单靠政府的政策是难以解决的,更需要社会的广泛关注,让社会行动起来才会使问题得到根本解决。”他建议队调查发现员们应该继续进入基层发现问题,在大量分析基础上得出自己的一

8、些想法或意见。两个小时的访谈,让队员们切身体会了政府对待留守儿童的问题上作出的巨大努力;而此时此刻,队员仍旧感到肩上的重担,责任在催促着每一位同学马不停蹄地工作。 面对即将结束的行程,每一位成员心情仍旧沉重。就在团队刚刚到达西安的第二天,报纸上便出现了一则惨痛的新闻:陕西丹凤县五名儿童相约自杀。而经过了解,其中三名是因 为缺少关爱的留守儿童。如此的重担摆在眼前,即便是出现很久的留守儿童的问题,在如今进步的社会里仍旧没有得到根本的解决,团队在接下来的时间里,将会继续追踪问题的深层细节,得出最终的分析调查结果。 调查结果:行程结束,队员们搜集了一个星期的支教中所相积累的资料以及之后的采访调查报告。

9、在查阅相关数据的基础上积极的分析留守儿童问题,我的调查结果如下: 一:留守儿童最值得关注的问题 1. 心理问题 在我们支教礼泉县小学中,一个三年级的女孩子总和周围同学相处不融洽,整日沉默不语,性格孤僻。经过多方了解,我们得知她并不存在语言沟通上的困难,可能是家长的疏忽及周围的同学冷淡的态度导致她怪异的性格。长期的不合理监护,使留守儿童无法象其他孩子那样得到父母的关爱,家长也不能随时了解孩子的动向。这种亲情的缺失使孩子变得孤僻、抑郁,甚至有一种被遗弃的感觉,严重地影响到了孩子心 理的健康发展。这些心理方面的问题,也直接影响到孩子的行为,使他们不论是在家里,还是在学校、社会都经常出现一些与其他孩子

10、不一样的行为,这些行为常常造成不良后果。 2. 学习问题 在这所小学里,家长对孩子成绩普遍的关注。然而却很少有能够帮助孩子学习的。一方面,农务繁重,家长抽不出时间监督;另一方面,家长本身文盲,无法给予孩子知识上的辅导,也没有清楚的认识到知识对于孩子未来的重要性。我们在最后一天的孩子家长会上,将 这一情况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并讲将每一位孩子的学习情况与家长沟通,提出孩子在学习上所存在的问题以及改进的方法。由于父母双方或一方不在身边,对留守儿童学习方面的帮助和监督大大减少。加上监护人本身意识问题,孩子行为稍有出格的时候也不会加以管束,孩子在偏离健康发展轨道的方向上越走越远。这种现象在留守儿童身上体现

11、极为普遍。 3. 生活问题 我们所接触的大多数孩子,并没有城里孩子那般阔气。儿童时期正是长身体的时期,合理的饮食结构和营养搭配对孩子的成长来说是十分重要的。处在这一年龄段的城市儿童,是备受父母及亲友呵护的,而农村留守儿童只能在极度节俭的状态下过着维持温饱的生活。这些儿童在生病的时候,也往往没有能力和条件去医院救治,只能采取一些简单的、传统的方法治疗。 二:留守儿童问题的解决建议 为了保证属于“留守儿童”的学生的健康成长,我结合陕西省留守儿童问题政策及礼泉县(活动实践地)政府政策措施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1、学校加强教学管理,努力提高教学质量。在这种情况下,学校对“留守儿童”产生了一定的吸引力。

12、2、学校各科老师,主要行政人员和班主任对学生加强心理教育,及时对“留守儿童”进行疏导教育,达到减少“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的目的。 3、大力开展校园活动。这几年,每年学校都要开展大规模的校运会、广播体操比赛、庆祝六一等活动。这些活动的开展缓解了学生的学习压力,对“留守儿童”也是有吸引力的,缓解他们的厌学情绪。 4、实施制度化的家访,逐步建立起了学校与“留守儿童”照管者共同支持的教育模式。 总结: 幸福,一种持续时间较长的对生活的满足和感到生活有巨大乐趣并自然而然地希望持续久远的愉快心情。这样的一群孩子,本身并没有任何缺陷,真正缺少的是社会给予的优良教育和心理指导;他们缺少的是社会本应带给他们的快乐

13、。十几天的支教活动,走近了孩子,也走进了幸福。与孩子的相处,让我深深的体会到孩子们内心质朴的对于快乐的渴望,让我情不自禁的想带给他们充实的生活。这也许就是经历的责任感,也带给了我久违的幸福。他当队员们用简单的计算方法解答了他们沉思已久的问题,每一位孩子都会激动不已,拿起一小截儿铅笔在纸上努力的演算。他们渴望得到知识,渴望有人给他们讲解心中早有的疑问。他们是快乐、懂事的孩子,却都没有注意到被社会的忽视,没有对自己人生理想的一点塑造,也没有对前途隐隐的担心。为什么当孩子们的父母去外地辛辛苦苦的打工为社会奉献大量的劳力和时间,而孩子们却得不到本因属于自己的教育和关爱这是社会的缺陷,是社会的忽视。农村

14、地区原本落后的生产力会在如此循环往复的体制中愈发落后,而进步的社会如果能回过头拉住他们,便会改变这一现状。 让孩子们真正快乐,就给予他们应有的教育和关爱,让社会关注起来。当孩子们一切安好,社会本身也是一种幸福。篇二:大学生社会实践调查报告,关爱留守儿童 关爱留守儿童社会实 践调查心得体会 课题: 关爱留守儿童地点:栖霞市蛇窝泊镇柳口村 时间:2013.7.248.8 院系: 口腔医学 年级:2012 级 班级: 1 姓名:刘淑静 学号: 1210750105 关爱留守儿童社会实践调查心得体会 遵义医学院口腔学院:刘淑静 乡村有这样一群孩子 留守着村里的炊烟 遥望远方爸妈打工的城市 在我们的身边

15、,有这样一群孩子,他们的父母背井离乡,用勤劳、智慧和有 力的双手为社会经济发展默默书写崭新的篇章。此时的他们和我们的童年一样需要得到父母的呵护,需要享受家的温暖,需要得到长辈的教诲,却过早地体念着亲情的缺失,忍受着孤独的煎熬,困惑着成长的迷茫,他们这个特殊的群体-留守儿童。 2013 年 7 月 24 日到 8 月 8 日,我走访了栖霞市蛇窝泊镇柳口村的一些留守儿童家庭,就留守儿童的生活状况展开了社会实践走访调查。并深入留守儿童生活的环境,深入体验留守儿童的生活。这次制定的调查的具体内容如下: 1、关爱留守儿童,给他们送去学习用品。 2、深入了解留守儿童生活状况,分析他们存在的问题。 3、尽自

16、己最大的能力去帮助他们,给他们辅导功课,整理房间。 按着自己制定的计划,每天一有空我都会拿着笔和纸往村里的留守儿童假期托管中心跑。在这十四天的社会实践调查里,我受益匪浅,我想这段经历将是我人生当中最难忘的时间。 一、调查留守儿童的生活状况 调查结果显示,80%的留守儿童是和爷爷奶奶或者外公外婆住在一起,有 15%的留守儿童是和伯伯叔叔住在一起,值得让人吃惊的是有 5%的留守儿童是自己单独居住。栖霞市蛇窝泊镇柳口村在 2009 年就建立了留守儿童假期托管中心,村里的留守儿童可以白天在这里学习,这里有一位已经退休的老师帮孩子们辅导 功课。 2013 年 7 月 25 日我迈进村里 的留守儿童托管

17、中心。当我迈入村 里留守儿童的家 门时,给我印象最 深的就是孩子们 脸上的灿烂微笑, 那种微笑让我既 温暖又贴心。首 先,我给他们送去的学习用品虽然不多,但是孩子们非常的感激。孩子所学习的教室是一个废弃的厂房改造而成的,门和窗都很破旧,一间大大的教室里,摆放着十几张陈旧的课桌,孩子们很安静地坐在课桌前认真书写自己的作业。 每每夕阳的余晖照进这间教室,孩子们凝视窗外,双眸暗淡无光。蓝天、白云,在孩子们的眼前尽显妩媚;阳光、微风,纵情挑逗孩子们的脸蛋。可是孩子们却视而不见,迷茫的双眼,尽是寂寞;校园里欢快的小鸟、美丽的玫瑰带给孩子们的不是开心,而是忧郁。看到这段文字的人可能会问为什么 在和孩子们的

18、聊天中,孩子们告诉我,每当夕阳西下的时候,就是孩子们快要背着书包回自己家里的时候。想起回家,孩子就会想起在远方打工的爸爸妈妈。孩子们的视线在夕阳的余晖里迷茫了双眼,那暗淡的光线里仿佛在演绎着已经过往的昨天,曾经和爸爸妈妈待在一起的岁月。那时孩子的手还很小,父亲那双宽大的手包裹啦孩子的小手掌,他们一起行走在回家的马路上,马路边绿油油的青草,美丽的杜鹃. 孩子们每每和我谈起这些,泪水就止不住滑过脸庞。 正当灿烂年华,无忧无虑的年龄,可是上帝却赐给了他们一个可恶 的名字“留守儿童”。在写这篇文章时,我很讨厌看到托管中心大门前“柳口村留守儿童托管中心”这几个大字,更讨厌人们把这样的字眼加在孩子们身上,

19、可是在写这篇文章时我又用啦这样的文字,我希望能够引起人们的关注。我知道孩子们也惧怕这样的名字,孩子们想爸爸、妈妈!可是,他们只是遥远的一个声音和钱的体现。 由于留守儿童长期没能和自己的爸爸妈妈生活在一起。从总体来看。留守儿童的监护人多数是祖父母、外祖父母为主,有一小部分跟近亲住在一起。长时间得不到父母细心的关爱,留守儿童在生活、教育、心理等诸多方面存在问题。 2013 年 7 月 27 日下午,我去了 留守儿童王涛的 家里,我还清楚的 记得那天下午,当 我走进王涛家小 院时,王涛正在洗 衣服, 一看见陌生 人来,王涛的眼睛里表现出的眼神至今都让我感到惊讶!我不知道这是一种畏惧还是一种.小孩子停

20、下手中的活,跑进了门。当我走进他的家里,看见小孩子躲在爷爷的背后。在和王爷爷的聊天中,我了解到,小王涛今年 7 岁,在上小学二年级,爸爸妈妈在他一岁半的时候就外出打工啦!很少回来,一般都是过年过节才回来看看孩子。当我向小王涛递过去我给他带的学习用品时,小孩表现出来是格外的羞涩。直到爷爷说:“快接过大姐姐送你的东西噻!”小孩子才羞涩地接过我手中的小礼物。 当离开他家后,在我回家的途中,我想起啦姑父的孩子,差不多也 7 岁吧! 我在想,他们生活在同一片蓝天下, 每天沐浴着同样的阳光和雨露,可为 什么孩子们的差距就这么大呢同样 值得让我深思的是在这个时代,一个 7 岁的孩子已经开始学会自立,开始学

21、会洗衣服,姑父的孩子是做不到的。 2013 年 7 月 31 日,我走进啦留守 儿童刘斌的家里,小刘斌和爷爷奶奶 生活在一起,今年 9 岁的他已经学会 啦做饭、洗衣服等家务。但由于小刘 斌从小就和爷爷奶奶生活在一起,他 的记忆里一点也想不起爸爸妈妈的样 子。爷爷告诉我说,“孩子妈妈在孩子 两岁时就离家出走啦!爸爸为了供小 孩上学,很早就离开啦家,由于在外 面一直工作不好,没找到多少 钱!所以很少回家。”谈话中, 我了解到这个家的贫穷,对于 这个家庭的遭遇我深表同情。 在我和爷爷聊天的时候小 刘斌走了出去,不一会一闻到篇三:社会实践报告-关爱留守儿童 附件一: 社会实践(调查)信息反馈表 学生姓

22、名:张威 专业班级:机制 1 班学号:1003010136 籍贯:湖北枣阳 调查时间:2012/7/11 地点:武汉工程大学 调查人签名:张威 2012 年 7 月 11 日 武汉工程大学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 社会实践(调查)报告 题目:农村留守儿童问题调研 专业:机制 班级:1 班 姓名:张威 学号:1003010136 2012 年 7 月 11 日 农村留守儿童问题调查报告 背景 留守儿童是中国长期的城乡二元体系松动的一群“制度性孤儿”一方面:他们的父母到城里打工拼命挣钱,争取或获得了另一种生存方式;另一方面,他们又因为在城市里,或自身难保,或无立锥之地,无法将

23、他们的子女带进城里,留在自己的身边。同时为了生活或生存,他们不能够轻易的离开自己的工作,不能轻易的离开城市,就是在这种带不出与回不去的双重矛盾中,留守儿童虽然有父母,但是他们依然不得不接受“骨肉分离”的现实 调查 农村基础教育的薄弱众所周知,然而具体薄弱在哪里,好象鲜有提起。我于 2012 年 7 月参加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调查活动,到枣阳市七方镇助教。七方镇小学学校占地 15000 余平方来。现有小学班 9 个。初中班 8 个,学前班 1 个,在校学生达 1300 余人是一所典型的九年一贯制学校。这里的孩子大多数天真可爱,朴实却活跃,但他们的见识实在是太狭窄了,初中的孩子的知识面不及城市里小学

24、生的知识面。并且孩子们存在着严重的自卑心理,害怕交流与表现。面对严峻的教育问题,除了教学,我们也对当地留守儿童的家庭及经济情况做了各种问卷调查,走访了留守孩子的家,收集各种资料,虽然我所在的学校或许具有其他学校所没有的特点,虽然由于本人水平所限,或许并未能看到更多隐藏于简单表面之下的事实,但我相信,发现问题是解决问题的前提,更多的人对农村教育更为细致的考察一定能切实提 高我们农村的教育水平,并解决好令人担忧的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 调查数据 很少与父母联系的 25 父母只有过年才回家的 80% 认为一个幸福的家庭应该和父母在一起的 95 非常想父母的 65 做错事被批评时当面顶撞的 37 拉帮结

25、派、打架斗殴的 15 害怕陌生人的 25 遇到困难自己解决的 41 和(外)祖父母生活在一起的 57 学习上听老师的话,很刻苦的 25.3 觉得身边得人不太关心自己的 49.1 总是害怕被身边人欺负 34.7 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 农村留守儿童群体是我国农村大量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过程中所带来的附属产物。由于现阶段我国农村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社会保障不健全等客观因素的存在,加上长期缺少父母的关爱及有效的教育、引导和管理,留守儿童往往在心理上产生一种不适应感,严重的则会导致心理畸形发展并在行为上表现出不同程度的失范和越轨现象,他们的心理健康问题已经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社会问题。根据我们调查的情况可

26、以看出,心理问题主要表现如下: 一、性格柔弱内向。留守儿童年龄幼小就离开父母,父母关爱严重缺失,尽管有些是爷爷奶奶或亲朋监管,但毕竟是与父母亲疏不同,遇到一些麻烦就会感觉柔弱无助,久而久之变得不愿与人交流,性格内向。 二、自卑心理障碍。儿童大都具有攀比心理,具有强烈的的自豪感,而父母不在身边他们就好像失去了坚强的依靠和保护,因此和有父母在身边的孩子相比容易产生自卑的心理障碍,有的甚至自暴自弃,丧失信心,学习上不求上进。 三、寂寞无聊心理。父母的外出使孩子在家里感到空落,感到寂寞,进而产生心理骚动和抑郁等问题。心理上的寂寞与生理上的缺失,造成孩子封闭自己,害怕与陌生人交流的畸形心理。 四、盲目反抗和逆反心理。留守儿童因为缺乏保护而总觉得别人会欺负他,一点小事就会计较当真,与人交流时充满警惕甚至是敌意。对老师,临时监护人的管教有比较强的逆反心理。 五、 产生怨恨父母的心理。少数孩子不理解父母,认为家里穷,父母没有能耐,才外出打工,由此产生怨恨情绪,有的孩子在父母回家后疏远父母,和父母产生情感隔膜,甚至怨恨父母无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