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心肺复苏指南解析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571263142 上传时间:2024-08-09 格式:PPT 页数:25 大小:814.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国际心肺复苏指南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国际心肺复苏指南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国际心肺复苏指南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国际心肺复苏指南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国际心肺复苏指南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国际心肺复苏指南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际心肺复苏指南解析(2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心肺复苏术 一、概念心肺复苏(CPR)是对外伤、疾病、中毒、意外低温、淹溺和电击等各种原因,导致呼吸、心跳骤停,必须紧急采取重建和促进心脏、呼吸有效功能恢复的一系列措施。二、心肺复苏适应证:二、心肺复苏适应证:心跳、呼吸骤停的病人。心跳、呼吸骤停的病人。三、心肺复苏目的:三、心肺复苏目的:挽救生命,恢复患者中断的心跳、呼吸;恢挽救生命,恢复患者中断的心跳、呼吸;恢复大脑功能,避免和减少复大脑功能,避免和减少“植物状态植物状态”“”“植植物人物人”的发生。的发生。3四、呼吸心跳骤停的原因及临床表现四、呼吸心跳骤停的原因及临床表现原因:心源性心脏骤停(最常见)原因:心源性心脏骤停(最常见) -心脏

2、疾患心脏疾患如冠心病、如冠心病、急性心肌梗塞等急性心肌梗塞等非心源性心脏骤停非心源性心脏骤停呼吸道梗阻呼吸道梗阻意外事故(遭遇雷击、电击、溺水、自缢、窒意外事故(遭遇雷击、电击、溺水、自缢、窒息)息)药物中毒或过敏药物中毒或过敏严重的电解质紊乱与酸碱平衡失调严重的电解质紊乱与酸碱平衡失调休克、失血休克、失血4临床表现:1、突然面色死灰,意识丧失2、大动脉搏动消失(触摸脉搏一般不少于5-10秒)3、呼吸停止4、瞳孔散大5、皮肤苍白6、心尖搏动及心音消失7、伤口不出血5五、时间就是生命早起动早评估病情、早呼救、早到达心搏骤停的严重后果以秒计算 10秒意识丧失、突然倒地 30秒“阿斯综合征”发作 6

3、0秒自主呼吸逐渐停止 3分钟开始出现脑水肿 6分钟开始出现脑细胞死亡 8分钟“脑死亡” 心肺复苏的“黄金8分钟6六、心肺复苏的禁忌:六、心肺复苏的禁忌:1.1.胸壁开放性损伤。胸壁开放性损伤。2.2.肋骨骨折。肋骨骨折。3.3.胸廓严重畸形或心包填塞。胸廓严重畸形或心包填塞。4.4.已明确心、肺、脑、肾等多器官功能衰竭无法已明确心、肺、脑、肾等多器官功能衰竭无法逆转者。逆转者。从 A-B-C 更改为 C-A-B建议将成人、儿童和婴儿(不包括新生儿)的基础生命支持程序从 A-B-CA-B-C(开放气道、人工呼吸、胸外按压)更改为 C-A-BC-A-B(胸外按压、开放气道、人工呼吸)成人生存链1.

4、立即识别心脏骤停并启动急救系统立即识别心脏骤停并启动急救系统2.尽早进行心肺复苏,着重于胸外按压尽早进行心肺复苏,着重于胸外按压3.快速除颤快速除颤4.有效的高级生命支持有效的高级生命支持5.综合的心脏骤停后治疗综合的心脏骤停后治疗判断意识和呼吸确定现场安全确定现场安全”现场安全现场安全“拍打双侧肩膀,大声呼叫:拍打双侧肩膀,大声呼叫:“你还好吗你还好吗? ?”,左右耳各叫一次,左右耳各叫一次观察有无正常呼吸(濒死呼吸)观察有无正常呼吸(濒死呼吸)9患者体位: 仰卧在硬质的平面仰卧在硬质的平面注:千万不可以放在沙发,草坪及软质的东西上摆放方法: 患者面朝下时,应把患者患者面朝下时,应把患者整体

5、翻转,即头、肩、躯干同时,即头、肩、躯干同时转动,避免躯干扭曲,头、颈部转动,避免躯干扭曲,头、颈部应与躯干始终保持在同一个轴线上应与躯干始终保持在同一个轴线上 医务人员:检查颈动脉检查颈动脉方法:中、食指横放颈部中央,中、食指横放颈部中央,中、食指横放颈部中央,中、食指横放颈部中央,向气管一侧轻按滑动向气管一侧轻按滑动向气管一侧轻按滑动向气管一侧轻按滑动2 23cm3cm 注意事项: 检查时间小于检查时间小于1010秒(秒(5-105-10秒)秒)判断劲动脉12按压定位按压定位沿肋骨缘向上滑到胸骨底部(剑突上2指),把另一只手掌根靠在手指上(胸骨中下1/3)13两乳头连线中点14正确按压姿势

6、示意图正确按压姿势示意图胸外按压方法肘关节伸直,双上肢呈一肘关节伸直,双上肢呈一直线,双肩正对双手,以直线,双肩正对双手,以保证每次按压的方向与胸保证每次按压的方向与胸骨垂直骨垂直双手呈重叠或相加双手呈重叠或相加按压幅度为按压幅度为至少至少5cm5cm每次按压后使胸廓充分回每次按压后使胸廓充分回弹,但双手不要离开胸壁弹,但双手不要离开胸壁胸外按压胸外心脏按压形成人工循环是心搏骤停后唯一有效方法 16心脏与胸骨的位置关系胸外按压 双掌根重叠,十指相扣,掌心上翘,手指离开胸壁。双掌根重叠,十指相扣,掌心上翘,手指离开胸壁。双掌根重叠,十指相扣,掌心上翘,手指离开胸壁。双掌根重叠,十指相扣,掌心上翘

7、,手指离开胸壁。臂肘掌成一直线用力垂直按压,臂肘掌成一直线用力垂直按压,臂肘掌成一直线用力垂直按压,臂肘掌成一直线用力垂直按压,深度深度深度深度4 4 4 45 5 5 5 厘米厘米厘米厘米。连续按压连续按压连续按压连续按压30303030次,速度均匀,频率次,速度均匀,频率次,速度均匀,频率次,速度均匀,频率每分钟每分钟每分钟每分钟100100100100次次次次,01010101、02020202、03 03 03 03 11111111、12121212、13131313、 30303030(三零)(三零)(三零)(三零) 按压和解压时间应相等,解按压后掌根不离胸壁。按压和解压时间应相等

8、,解按压后掌根不离胸壁。按压和解压时间应相等,解按压后掌根不离胸壁。按压和解压时间应相等,解按压后掌根不离胸壁。按压与吹气之比为按压与吹气之比为按压与吹气之比为按压与吹气之比为30303030:2 2 2 2避免冲击式按压、猛压。避免冲击式按压、猛压。避免冲击式按压、猛压。避免冲击式按压、猛压。若为双人,每若为双人,每5 5个周期(约个周期(约2min2min)换位)换位按压时目光聚焦在患者颜面部,不是胸部。按压时目光聚焦在患者颜面部,不是胸部。按压时目光聚焦在患者颜面部,不是胸部。按压时目光聚焦在患者颜面部,不是胸部。开放气道:开放气道:打开气道之前首先要清理口腔打开气道之前首先要清理口腔打

9、开气道之前首先要清理口腔打开气道之前首先要清理口腔清理方法:清理方法:清理方法:清理方法: 将病人头偏向一侧将病人头偏向一侧将病人头偏向一侧将病人头偏向一侧一手拇指和其余一手拇指和其余一手拇指和其余一手拇指和其余 4 4指压住患者舌头、下压下颌指压住患者舌头、下压下颌指压住患者舌头、下压下颌指压住患者舌头、下压下颌 另一手示指沿口腔侧壁另一手示指沿口腔侧壁另一手示指沿口腔侧壁另一手示指沿口腔侧壁( (颊部颊部颊部颊部) )深入深入深入深入 口腔深部口腔深部口腔深部口腔深部( (咽咽咽咽部部部部) ), 随后移向口腔另一侧,当示指回收弯曲时顺随后移向口腔另一侧,当示指回收弯曲时顺随后移向口腔另一

10、侧,当示指回收弯曲时顺随后移向口腔另一侧,当示指回收弯曲时顺 势将异物勾出势将异物勾出势将异物勾出势将异物勾出 注意手指防护,不忘取出义齿。注意手指防护,不忘取出义齿。注意手指防护,不忘取出义齿。注意手指防护,不忘取出义齿。19仰头举颏法仰头举颏法伤病员伤病员伤病员伤病员下颏经耳垂下颏经耳垂下颏经耳垂下颏经耳垂连线与地面呈连线与地面呈连线与地面呈连线与地面呈90909090度度度度鼻孔朝天鼻孔朝天20 双手托颌法双手托颌法 (脊椎损伤时采用)(脊椎损伤时采用)仰头抬颈法仰头抬颈法(脊椎损伤时不采用)(脊椎损伤时不采用)21口对口人工呼吸保持气道开放捏紧鼻翼用双唇包严其口唇吹气1秒、观胸隆吹毕即

11、松捏鼻手指观察呼吸 准备再吹间隔4秒,1001 1002 1003 1004第二次吹气(共2次)面罩的固定方法面罩的固定方法 单手固定法(单手固定法(ECEC) 双手固定法(双双手固定法(双E E或双或双ECEC)23心肺复苏有效指征心肺复苏有效指征自主呼吸逐渐恢复自主呼吸逐渐恢复自主呼吸逐渐恢复自主呼吸逐渐恢复触摸到规律的颈动脉搏动触摸到规律的颈动脉搏动触摸到规律的颈动脉搏动触摸到规律的颈动脉搏动面色、甲床、口唇转为红润面色、甲床、口唇转为红润面色、甲床、口唇转为红润面色、甲床、口唇转为红润双侧瞳孔缩小双侧瞳孔缩小双侧瞳孔缩小双侧瞳孔缩小眼球活动,手脚抽搐,开始呻吟等眼球活动,手脚抽搐,开始

12、呻吟等眼球活动,手脚抽搐,开始呻吟等眼球活动,手脚抽搐,开始呻吟等, , , ,上肢收缩压在上肢收缩压在上肢收缩压在上肢收缩压在60mmHg60mmHg60mmHg60mmHg24注意事项1、吹气不宜过大,时间不宜过长,以免发生急性胃扩张。同时观察病人气道是否畅通,胸腔是否被吹起。2、胸外心脏按压。抢救者在病人的右侧,左手掌根部置于病人胸前胸骨下段,右手掌压在左手背上,两手的手指翘起不接触病人的胸壁,伸直双臂,肘关节不弯曲,用双肩向下压而形成压力,将胸骨下压至少5厘米(小儿为1厘米至2厘米)。3、按压部位要准确,不宜过低,以免损伤肝、胃等内脏。压力要适宜,过轻不足于推动血液循环;过重会使胸骨骨折,带来气胸血胸。 4、清除口咽分泌物、异物,保证呼吸通畅 5、经过30分钟的抢救,若病人瞳孔由大变小能自主呼吸,心跳恢复,紫绀消退等,可认为复苏成功谢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