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德与社会》五年级上册教材分析和教学建议.ppt

上传人:m**** 文档编号:571195710 上传时间:2024-08-09 格式:PPT 页数:418 大小:1.1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品德与社会》五年级上册教材分析和教学建议.ppt_第1页
第1页 / 共418页
《品德与社会》五年级上册教材分析和教学建议.ppt_第2页
第2页 / 共418页
《品德与社会》五年级上册教材分析和教学建议.ppt_第3页
第3页 / 共418页
《品德与社会》五年级上册教材分析和教学建议.ppt_第4页
第4页 / 共418页
《品德与社会》五年级上册教材分析和教学建议.ppt_第5页
第5页 / 共4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品德与社会》五年级上册教材分析和教学建议.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品德与社会》五年级上册教材分析和教学建议.ppt(4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品德与社会五年级上册教材分析和教学建议长沙市教科所 薛根生一、新课程对品德与社会教材的要求 1.1.以儿童的现实生活为基础,引以儿童的现实生活为基础,引导儿童导儿童“学会生活学会生活”、“热爱生活热爱生活”、“积极探究、有创意地生活积极探究、有创意地生活”,为儿,为儿童形成正确地生活童形成正确地生活态度、良好的道德态度、良好的道德和科学素质等打下良好的基础。和科学素质等打下良好的基础。 2.2.坚持素质教育的理念,坚持素质教育的理念,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体现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体现时代对学生道德文化素质的新时代对学生道德文化素质的新要求。要求。 3.3.以学生的生活为轴心,以学生的生活为轴

2、心,以学生的现实生活为基础,按以学生的现实生活为基础,按照生活的逻辑而不是学科的逻照生活的逻辑而不是学科的逻辑来设计和编写教材。辑来设计和编写教材。 4.4.以正确的价值观引导学生以正确的价值观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发展,在发展中生活。引在生活中发展,在发展中生活。引导学生在生活中、通过生活学会、导学生在生活中、通过生活学会、热爱生活,为学生形成初步处理和热爱生活,为学生形成初步处理和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的能力打下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的能力打下良好基础。良好基础。 5.5.在重视对学生进行社会在重视对学生进行社会生活常识教育的同时,尤其强生活常识教育的同时,尤其强调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及调学生情感

3、、态度、价值观及善善、恶恶的行为方式的培养。善善、恶恶的行为方式的培养。 6.6.以学生现实的社会生活经验为基以学生现实的社会生活经验为基础,以儿童当下的生活为课程内容的主要础,以儿童当下的生活为课程内容的主要源泉,以体现生活全景及其各部分相互联源泉,以体现生活全景及其各部分相互联系的系列主题活动和学生的自主活动为教系的系列主题活动和学生的自主活动为教材呈现的基本形式。体现教材的综合、开材呈现的基本形式。体现教材的综合、开放和发展特性,突破传统德育教材的单一、放和发展特性,突破传统德育教材的单一、封闭和静止的特性。封闭和静止的特性。 7.7.有利于有利于“活动性活动性”或或“实践性实践性”教学

4、方式的采用,通过教师指导下教学方式的采用,通过教师指导下学生的学生的“做中学做中学”或或“按照自己的思按照自己的思想去做想去做”形成学生合作、探究、负责形成学生合作、探究、负责的主体性素质。改变传统的更适用于的主体性素质。改变传统的更适用于单向单向“灌输灌输”、“强制性规范强制性规范”的教的教材呈现思想。材呈现思想。 8.8.教材内容的选择、组织、教材内容的选择、组织、呈现以及教材的形式充分考虑儿童呈现以及教材的形式充分考虑儿童身心发展的特点和规律,有利于激身心发展的特点和规律,有利于激发儿童的兴趣,是儿童乐于和可能发儿童的兴趣,是儿童乐于和可能接受的。接受的。二、教科版品德与社会教材的特点

5、(一)内容的生活化、综合化(一)内容的生活化、综合化 1 1、以学生的当下的生活为课程内容、以学生的当下的生活为课程内容的主要源泉,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充分的主要源泉,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充分利用儿童的经验背景,尊重学生的认知需利用儿童的经验背景,尊重学生的认知需要和情感需求,设计成系列的、综合性的、要和情感需求,设计成系列的、综合性的、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的教育性活动。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的教育性活动。 2 2、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发展,在、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发展,在发展中生活,通过生活学会生活,发展中生活,通过生活学会生活,热爱生活,为学生形成和解决生活热爱生活,为学生形成和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6、的能力打下良好基础。中的实际问题的能力打下良好基础。 3 3、以品德为灵魂,结合历史、以品德为灵魂,结合历史、地理、社会、经济、法制等学科的地理、社会、经济、法制等学科的知识,实现多学科、多领域的交叉,知识,实现多学科、多领域的交叉,加强学生对自我、对他人、对社会、加强学生对自我、对他人、对社会、对自然的认识和理解,培养学生对对自然的认识和理解,培养学生对生活的积极态度和指导学生认识生生活的积极态度和指导学生认识生活、参与生活和适应生活的能力。活、参与生活和适应生活的能力。(二)结构的主题式、板块式(二)结构的主题式、板块式 1 1、以学生现实生活中综合主题、以学生现实生活中综合主题的形式而不

7、是以学科知识或知识点的形式而不是以学科知识或知识点的形式组织、表达课程内容,这可的形式组织、表达课程内容,这可以保证教材内容的生活化、综合性。以保证教材内容的生活化、综合性。 2 2、单元主题下,根据不同、单元主题下,根据不同层面的互相联系,根据合乎生活层面的互相联系,根据合乎生活逻辑的联系和延展,又分设板块逻辑的联系和延展,又分设板块主题,做到多层面、多角度,有主题,做到多层面、多角度,有序、有机地整合完成单元主题的序、有机地整合完成单元主题的教学目标。教学目标。 3 3、单元主题、板块主题的、单元主题、板块主题的构建有内隐的系统性,但不是按构建有内隐的系统性,但不是按照知识点、能力训练点编

8、排。照知识点、能力训练点编排。(三)呈现的活动性、探究性(三)呈现的活动性、探究性 1.1.整个教材由一系列活动组成。整个整个教材由一系列活动组成。整个教材就是以学生当下的现实生活为内容、教材就是以学生当下的现实生活为内容、以主题为纽带而设计的有一定典型性的、以主题为纽带而设计的有一定典型性的、丰富多彩的活动。课堂为学生的现实生活丰富多彩的活动。课堂为学生的现实生活事例提供了进入的开放的空间,为教师的事例提供了进入的开放的空间,为教师的创造性教学和学生的探究性学习提供了举创造性教学和学生的探究性学习提供了举一反三的案例。一反三的案例。 2.2.在所有活动中均突显学生的体验性在所有活动中均突显学

9、生的体验性学习和自主探究。以学生为主体,注重学学习和自主探究。以学生为主体,注重学生的自主表现,注重学生的积极探究,培生的自主表现,注重学生的积极探究,培养学生开放的心态、发现的眼光、探索的养学生开放的心态、发现的眼光、探索的兴趣以及合作、沟通与交流的能力,促进兴趣以及合作、沟通与交流的能力,促进儿童的社会性发展。儿童的社会性发展。(四)教化的情感化、陶冶化(四)教化的情感化、陶冶化 1 1、以情动人,重视生活、以情动人,重视生活情感的陶冶,重视实际生活中情感的陶冶,重视实际生活中现实性、情境性、形象化的情现实性、情境性、形象化的情感教育。强调启发道德自觉,感教育。强调启发道德自觉,避免生硬说

10、教,主张结合具体避免生硬说教,主张结合具体生活实例,春风化雨,润物无生活实例,春风化雨,润物无声。声。 2 2、适时内省。活动设计着眼、适时内省。活动设计着眼于引发学生内心的价值冲突,激发于引发学生内心的价值冲突,激发学生的情感波澜,适时内省,逐步学生的情感波澜,适时内省,逐步树立蕴含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和普遍树立蕴含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和普遍伦理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伦理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三、教科版品德与社会教材的结构体系(一)原则(目标)(一)原则(目标) 1 1、从儿童的生活出发。、从儿童的生活出发。 2 2、活动型:儿童直接参与的主题活、活动型:儿童直接参与的主题活动、游戏和其他实践活动。

11、动、游戏和其他实践活动。 3 3、综合性。、综合性。(二)线索(内隐主线)(二)线索(内隐主线)1 1、主题引领(内容结构)。、主题引领(内容结构)。 2 2、层级衔接(逻辑结构)。、层级衔接(逻辑结构)。(1 1)线面结合)线面结合(2 2)循序渐进)循序渐进(3 3)螺旋上升)螺旋上升3 3、创新拓展。、创新拓展。(三)形式(外显形式)(三)形式(外显形式)单元主题单元主题板块主题板块主题主要主要内容(有的还有活动主题)内容(有的还有活动主题)四、教科版品德与社会教材的体例版式(一)每期一册。(二)目录两级标题;内容三级标题。 1、单元主题 (全书 5个) 2、板块主题(每个单元主题中35

12、个) 3、活动主题(有的板块主题中没有,有的有几个)(三)图文并茂,形式活泼。(四)大开本。五、教科版品德与社会教材的内容构成 主题文字主题文字:引出一个话题或对某个话题进行提升,一般是该主题的主要思想和观点。 提示语:一般作为对某个话题的拓展,引导学生思考或开展相应的活动。旁白人物:作为和学生对话、沟通的主持人,有时为前后内容起传承作用,有时为学生提供一种思考的方向或揭示某个观点,有时向学生提出问题。其作用相对灵活。情境对话:一般是经过锤炼的真实生活的对话,帮助学生对自己的生活经验进行反思和整理,深入地感受自己、感受他人。照片:真实地呈现社会现实,包括学生的活动场面,帮助学生开阔视野、丰富认

13、知、加深体验、开展活动。图标:包括活动交流小资料等,引导多样化的学习活动,启发学生调查、体验、讨论、探究、阅读、制作、搜集整理信息等。学生作品:有时是提供一个可供讨论的案例,有时是体现学习过程、呈现学习成果,使学生产生亲切感,增强其沟通与表达的欲望。作品空白框(留白):启发学生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和对生活的体验,记录自己的学习成果,引导他们成为学习活动的主动参与者和创造者。六、新课程品德与社会教材的地位和作用(一)教材非知识载体。(二)教材不可讲授。(三)教材是引发儿童活动的工具,是设计儿童活动的资源之一。七、品德与社会课程的教师(一)不是单纯的知识传授者,而是儿童活动指导者、支持者和合作者。(

14、二)不是复制者,而是创造者。(三)不是施与者,而是交往者。(四)不是评价者,而是促进者。八、品德与社会课程的教学 (一)教学不是教师单纯地讲解教科书,不是学生仅仅听课。 (二)教学的主要形态是儿童直接参与的丰富多彩的主题活动、游戏和其他实践活动。(三)教学的主要目的是帮助儿童在活动中获得经验和体验。 (四)教学的关键是教师善于捕捉有教育价值的课题,设计儿童喜欢的活动,使孩子们在主动积极的参与中生活得到充实 ,情感得到熏陶,品德得到发展,价值判断得到初步的培养。(五)活动在内容上既依据教材又不拘泥于教材。 (六)教学活动形式自由,不拘一格;教学活动时间机动灵活。九、品德与社会五年级上册的教材分析

15、与教学建议第一单元第一单元 让心灵比天空更博大让心灵比天空更博大 我们共同进步我们共同进步(我的伙伴个个棒、取人之长补己之短我的伙伴个个棒、取人之长补己之短) 将心比心心更宽将心比心心更宽(说声说声“没关系没关系”、我能理解、我能理解)尊重是最好的礼物尊重是最好的礼物(从自尊开始、敬人者,人敬之从自尊开始、敬人者,人敬之)快乐其实很简单快乐其实很简单(快乐就是帮人一把、快乐就是分享快乐就是帮人一把、快乐就是分享)主要内容主要内容知道人各有所长,能够欣赏别人的长处,知道学习他人长处对自己成长的作用。知道心胸开阔有益于身心健康,心胸狭隘、嫉妒等不良心理对自己成长有害处。体会真诚相待、相互尊重的可贵

16、。心胸开阔,宽以待人,能体谅他人的难处。能为他人着想,与他人分享快乐。助人为了。板块主题与活动主题:板块主题与活动主题:我们共同进步我们共同进步(我的伙伴个个棒、取人之长补己之短我的伙伴个个棒、取人之长补己之短) 将心比心心更宽将心比心心更宽(说声说声“没关系没关系”、我能理解、我能理解)尊重是最好的礼物尊重是最好的礼物(从自尊开始、敬人者,人敬之从自尊开始、敬人者,人敬之)快乐其实很简单快乐其实很简单(快乐就是帮人一把、快乐就是分享快乐就是帮人一把、快乐就是分享)设计意图n1.本单元体现了全日制义务教育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实验稿)中“知道人各有所长,要取长补短,学会欣赏和尊重别人。对人宽容”

17、“懂得做人要自尊、自爱、有羞耻感,爱惜自己的名誉。学习反省自己的生活和行为”等内容要求。n2.学习做人的道理和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是本课程追求的基本要求。通过教学活动,引导正在成长中的小学生树立基本的是非观,懂得基本的做人、做事的道理,并自觉地落实到实际行动之中。这是本单元设计的目的之一。n现在的孩子大多为独生子女。他们在家庭中的地位和成长环境使他们容易形成自私、霸道、狭隘、嫉妒等不良个性。针对这些问题,教育者必须注重培养他们“学会欣赏,互相尊重,理解宽容,心胸宽阔,分享快乐”等良好的个性品质。n3.本单元在内容选材上注意了以下几点:正视学生是一个正在成长之中的孩子这样一个客观事实;以事实引导,

18、将“自尊、自爱,有羞耻感”等要求与他们的日常生活联系起来,让学生通过切身体验,将外在的道德要求内化为他们内在的需求;给学生充分地表现和实践的机会,在实践中强化道德体验。n4.单元设计注意教学内容与学生所处的生活环境以及他们生活经验相联系,同时注意引导通过观察和事例分析,学习反省自己。二级主题说明n“我们共同进步”是在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自我的基础上,了解他人的长处,学会欣赏他人,能够取人之长,补己之短,达到互相学习、互相促进、共同提高、共同进步的目标。n“将心比心心更宽”通过创设情景,鼓励学生凡事能替别人着想,并能理解、宽容他人,做到心胸开阔。n“尊重是最好的礼物”意在让学生学会辨明是非,分清美丑

19、,自尊自爱,有羞耻感,从而反省和规范自己的言行,爱惜自己的名誉,做一个自尊并且尊重他人的人。n“快乐其实很简单”让学生体会助人的快乐、分享的快乐,能在别人需要帮助的时候帮人一把,做个快乐的人。上下链接n学习与人交往和处理好人际关系,学习正确认识自我、调节自我,是发展学生良好道德品质、促进学生社会化的重要内容。全日制义务教育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实验稿)中关于“我在成长”的内容标准主要是围绕这两方面设计和展开的。在整套教材的多个单元中,这两方面的内容都有不同程度的体现。 “共享友爱阳光”(三年级下册)是从学校生活的角度,引导学生学会与同学友好交往,建立良好的伙伴关系,相互理解、平等相待。 “有困难

20、我不怕” (四年级上册)“我们的快乐大本营”(四年级上册) “诚信是金”(四年级下册),都涉及了与人交往和处理人际关系的内容,教学时要注意区分层次、有所侧重、全方位把握。(一)(一) 我们共同进步我们共同进步n“我们共同进步”这一活动主题包含“我的伙伴个个棒”与“取人之长,补己之短”两部分内容。从了解别人的优点,寻找别人的长处入手,发现身边伙伴的美,到真诚地欣赏、先赞美别人,再到行动上取人之长,补己之短,从而克服狭隘、嫉妒的不良心理,做个心胸开阔的人。1. 我的伙伴个个棒我的伙伴个个棒n本活动内容主要是引导学生学会发现他人的长处,看到存在于他人身上的“美”。教材首先呈现了海燕和英子的故事,帮助

21、学生明白有的美是很容易被发现的,而有的美需要用心去体会,从而鼓励学生用心去发现身边同学的长处,体会“我的伙伴个个棒”。n接下来的“活动”是发现伙伴的长处,由一个示范性的学生作品,引导学生留心观察班级里的小伙伴,并寻找他们的长处。在活动中,教师要特别注意引导学生发现那些平常调皮、多动、“缺点明显”的学生或是不引人注目、默默无闻的学生身上的闪光点,让学生认识到人各有所长。n与这一活动相配合,教材呈现了一个学生作品和一组情景对话,各自从不同的角度引导学生如何去发现他人身上的“美”。提示文“用心发现身边每个人的优点,你会有更多的收获”则是对前面“活动”的拓展,引导学生由发现班级小伙伴的长处延伸到发现身

22、边其他人(邻居、父母、老师、医生、司机)的长处。n教材接着呈现两幅图:一幅为小男孩牵小女孩过桥并夸她勇敢,一幅为小女孩夸奶奶扭秧歌水平高。两幅图用具体事例引导学生学会赞美别人。赞美别人的方式很多,教材以写信的方式作为范例。教学时,教师要指导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在交流中让学生感受到:一句赞美的话,一个真诚的微笑,一声热烈的喝彩,一个鼓励的眼神,都会给别人带来巨大的动力。因此,要做一个乐于赞美、欣赏他人,能够为他人的长处而鼓掌的人。n本二级主题的设计思路是:由发现伙伴的长处,到欣赏别人的长处,再到赞美别人的长处。教师要在教学中注意把握教材内容的这三个层次。教学建议n(1)以主题故事为例,引导学

23、生联系实际举例说明“有的美,人人都看得见;有的美,却需要用心去体会”“周围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n(2)引导学生联系实际,尝试用“放大镜”找别人的优点。可以采取“击鼓传花”的方式,让学生从学习、生活、性格、品质等方面发现和挖掘伙伴的优点。也可以采取其他方式,但要特别关注那些平时不很突出、不爱表现的同学。n(3)教材主要涉及了在老师、同学、邻居身上找长处。其实,学生还常常接触到售货员、医生、图书管理员教师要由此引发学生开拓思路,寻找身边所有的人的优点。n(4)学习赞美他人。可以采用教材中列举的形式表达对别人的赞美,也可以用学生喜欢的其他方式表达。重要的是要真诚地赞美别人,并且“经常赞美别人

24、”。2. 取人之长,补己之短取人之长,补己之短n这一内容意在引导学生在认识并欣赏别人长处的基础上去学习别人的长处。引导学生认识到,只有取人之长,补己之短,才能共同进步,共同提高;嫉妒别人,不但会对他人不利,更重要的是会对自己的成长不利。n“取人之长,补己之短”标题下安排了三个层次的内容。李子树与苹果树的故事引出活动主题,告诉学生什么是取长补短以及取长补短的好处;寻找互帮互助“活动”则进一步让学生寻找并发现自己和同伴的长处,并互相学习,取长补短;以“乌鸦和夜莺”的主题故事引出嫉妒的表现及其危害,并简单分析了影响学生互助互学的心理障碍,进一步加深了学生对“取人之长,补己之短”意义的认识。n苹果李的

25、故事意在告诉学生:相互取长补短,就会共同进步,共同提高。童话故事结合主题文字,让学生感悟什么是取长补短,取长补短对我们的成长有什么好处。n在感悟取长补短才能共同进步的基础上,让同学之间签订“互帮互学合同”。以“谁能帮助我”“谁需要我的帮助”为主题签订“帮学合同”,既有针对性,又具趣味性。这项活动要重在落实,保证合同的实效性。组织这项活动,教师要鼓励启发学生,让学生既敢于找人帮助自己,同时也要乐于利用自己的优势去帮助他人。n为了进一步引导学生深刻认识什么是“长”,什么是“短”,同时,引导学生明白什么是真正的取长补短,教材针对“活动”中可能遇到的问题设计了两个反例,并引出讨论:你认为呢?两幅图所表

26、达的两种说法都是对“取长”认识上的误区。第一种情况“你成绩好,帮我写作业,我帮你扫地。”这不是真正的取长补短,对自己毫无帮助。第二种情况反映了学生中普遍存在的一种思想,认为只有学习好的人才值得学习。n这个例子从反面说明“取长”的关键在于虚心地学习别人的优点、长处,并把别人的长处变为自己的长处。n主题故事乌鸦和夜莺进一步从正反两方面说明取长补短的重要意义,同时从反面揭示,嫉妒有害于自己的身心健康。教师重要的是要帮他们联系实际解剖自己与他人,反省自身。情景对话引发交流:你会怎么想?该怎么做?会有什么后果?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的实际,谈自己的体会。n给“红眼病”会诊的活动是本活动内容的深化和扩展,也可以

27、说是本活动内容的高潮。教材出示了三个步骤:一是“先找找症状”。文中列举了三种情况,意在让学生根据实际情况去补充。二是找危害。嫉妒的危害很多,文中列举了两种危害,意在诱发学生继续补充,进一步探讨。三是开“处方”。教材中开了两张“处方”,第一张“处方”是克服“红眼病”的方法,另一“处方”是要从历史名人故事中吸取教训。n主题文字对整个活动进行了总结、提升。教学建议n(1)连环画故事内容简单,学生易于理解。涉及有关“嫁接”的常识可稍作提示。教学中关键要从“为什么能结出甜甜的果实”来思考取长补短的好处,从而结合主题文字感悟到一个人学会取长补短就能受益无穷。n(2)“帮学合同”是需要教师随时给以具体的指导

28、的一个较长周期的实践活动。教学时,要充分考虑其实际意义,紧密联系学生的实际情况,要注意跟踪调控,使活动不流于形式。n(3)交流要紧扣“你怎样认为”“该怎么做”来组织引导学生思考,结合课本内容并联系实际,解决普遍与特殊的关系。教师可联系生活中的具体事例开展讨论,让交流更有针对性。教师要抓住“你是否也听到过这种声音”组织学生反映情况,或进行个人反省。n(4)给嫉妒“会诊”是通过对历史上以及现实生活中的事例分析,让学生明白嫉妒对人的消极影响。其实,克服嫉妒的方法有许多:可引导学生多读名人大度的故事,背诵关于嫉妒对人危害的名言,与“大度”的成语交朋友(襟怀坦白、豁达大度、虚怀若谷、宽大为怀等),与朋友

29、谈心,从多个角度看问题等等。还要通过“听故事、说危害、谈感受”的方式组织小组、班级的“会诊”活动,指导学生形成正确的行为。建议以“我远离红眼病”为主题,按照找症状、说危害、开处方的方式,联系学生实际,开展一次专题活动。(二)(二) 将心比心心更宽将心比心心更宽n“将心比心心更宽”安排了“说声没关系”和“我能理解”两个活动内容。前一内容围绕“心胸开阔,对人宽容”展开,后一内容侧重于站在别人的立场上替别人着想,体谅他人的难处。1 . 说声没关系说声没关系n本活动内容目标在于引导学生以宽广的胸怀面对周围的一切,尤其是以宽容的态度对待可能无意伤害自己的人,对他“说声没关系”。教材主要通过两个活动引导学

30、生认识“说声没关系”的意义,并训练学生如何说。教材首先从正反两方面安排了两个图文故事:反面案例是出宣传板报时,一男同学不小心弄脏了女生的新鞋,因此发生了小小的争执;正面案例为萧伯纳用幽默化解尴尬和矛盾的故事。两个不同的处理方式,形成鲜明的对照,相形之下,孰是孰非一目了然。通过活动,启发学生做到心胸开阔,对人宽容。n第二个活动是一个训练活动。教材创设了一组学生在生活中可能碰到的情境,让学生学着萧伯纳的做法,处理好这些事情。这个训练是很有意义的,学生通过亲身参与活动,不但学习了如何“幽默一把”,而且切身感受到了心胸宽广的魅力。让学生反省自己的言行,学着有一颗理解、宽容他人的心,正确看待别人的过错或

31、误解。n本活动内容最后的“交流”是对前面两个活动的总结和提升,让学生在活动的基础上总结出自己的“开心秘岌”。教学建议n(1)关于第一个活动的教学,教师可简单介绍一下萧伯纳,再从萧伯纳对待被自行车撞倒后表现出的幽默、风趣来品评伟人的胸襟,从而揭示“成大器者必有无比胸襟”的道理,同时引导学生改编故事。n(2)关于第二个活动的教学,教师可让学生根据情境猜想可能的结果,续编故事,也可联系实际评价他人的行为或反省自己的言行,从而达到训练的效果。让学生明白:当别人有错误,并影响到自己时,我们要能够原谅;当自己遭到别人的误解或是知道别人议论自己时,要能够主动地、心平气和地解释。n(3)如何开心过好每一天,教

32、师要结合材料中所举的几个例子,联系学生实际,适当拓展讨论内容,既可是衣食住行方面的,也可是待人接物方面的。最后总结,提升出一些有益的方法、经验,做到开开心心每一天。2. 我能理解我能理解n理解他人,能够站在他人的角度想他人之所想,是良好品质的重要体现。尤其在现代社会,在人们的生活节奏越来越快,人与人之间互相沟通的机会越来越少的情况下,这种品质更显得难能可贵。n教材以一个感人的主题故事引出话题:什么是理解以及理解的重要意义。主题故事讲的是病人能站在实习护士的角度,理解、鼓励她的事。故事中的老人在小护士紧张之时鼓励她“再来一次”,不仅让小护士终身难忘,也让别人深深地感到老人理解、宽容他人的品格。n

33、正如主题文所阐述的那样“如果我们在生活中多点将心比心的感悟,就会对老人多一分尊重,对孩子多一分怜爱;会使人与人之间多一些宽容和理解,少一些计较和猜疑。”主题故事之后列举了两个实例,进一步引导学生认识理解的重要意义。n两个情境故事中的主人公都“事出有因”,说明理解是建立在深入调查、全面了解的基础之上的。也说明不理解很容易产生误会。理解的前提就是在了解基础上的换位思考,我们常常因为自我中心或是缺乏了解而误解、错怪他人,从而伤害他人。而当我们了解了真相后,常常又后悔、自责。教材提出了一个问题:当你明白了事情的真相时,该怎么做?引导学生学会自省,弥补自己的过错。n“活动”包括两方面内容:回忆别人帮助、

34、理解自己的事;想办法帮身处困境的同学解决难题。这一活动是对前面活动的总结提升,同时也是对学生的训练活动。让学生从具体的事例中进一步感悟理解与宽容的意义,学会推己及人,做到换位思考,体谅别人的难处。教学建议n(1)理解的关键是将心比心,因此,教学中教师可设计“诉说委屈”“真情表白”等活动,激发学生的情感,深化学生对理解的认识,学会理解他人。n(2)教学不一定局限在学生中谈理解。教师可引导学生延伸到学生的家庭生活、社会生活谈理解和宽容。(三)尊重是最好的礼物(三)尊重是最好的礼物n“尊重是最好的礼物”这一主题包含“从自尊开始”“敬人者,人敬之”两项活动内容。前一活动内容意在教育学生自尊自爱,珍惜自

35、己的名誉;后一活动内容则是让学生体会相互尊重的重要性,体会尊重是人们相处的润滑剂,是团结、和睦、协作的前提,从而让学生学会理解、尊重他人。1. 从自尊开始从自尊开始n自尊是立人之本,没有自尊的人不能称为真正的人。因此从小培养学生的自尊意识,是品德教育的重要内容。基于小学生自我概念发展水平的限制和生活领域的局限,本活动只是涉及了自尊最基本的含义和要求,让学生树立初步的自尊意识,即“有羞耻感,爱惜自己的名誉”。鉴于学生理解能力有限,教材采用形象具体的材料,让学生直观感悟什么是自尊以及自尊的重要性。n教材首先呈现了一个感人而意味深长的主题故事。讲述父母通过用维护“我”的自尊的方法激发“我”的羞耻感、

36、培养“我”的自尊意识的过程,说明自尊对于一个人的重要性。n其中故事结束后的猜纸条内容的活动很有意义。一方面通过猜纸条可以折射出学生对“自尊”的理解,同时让学生通过与同学的交流,逐渐加深对主题故事的理解,不断强化自尊意识。故事中的“爸爸妈妈”顾及了“我”的尊严,给了“我”自尊也从另一个角度表明了自尊是非常重要的,任何人不得轻易践踏。n主题故事之后,教材呈现了一组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情景,是主题故事、主题文后联系实际进行判断的环节,也是训练学生学会如何在日常小事中维护自己的自尊。教师可引导学生在是非、矛盾面前作出正确的选择,以维护个人的自尊。同时,让学生深切地感受到爱惜名誉是个人顽强意志的体现,是

37、个人的自觉行为,是勇于承担责任的表现。第一幅图说明在是非面前,无论是否有人监督,一定要坚持正确的,摒弃错误的;第二幅图说明贪小便宜和损害他人利益是不自尊的表现;第三幅图表现的是考试作弊不但是自欺欺人的行为,而且是缺乏自尊的表现。n通过以上交流,让学生更深刻地认识到哪些行为会损害自己的名誉?怎样做才是维护了自尊。教材中列举的贪小便宜、不诚实等事例,只是提供了范例,教学中可以进一步拓展,引导学生检查自己和他人还有哪些缺乏自尊的表现。如乱扔垃圾、抄袭舞弊、小偷小摸等等。教学建议n在“从自尊开始”这一内容的教学实施过程中,教师要认识到学生是一个正在成长中的孩子。对学生以往所犯的错误要抱宽容的态度,尤其

38、不要耻笑、侮辱那些曾经犯过错误的孩子。重要的是引发孩子对这些事实、行为进行反省,知错并改正错误。n(1)读故事,讨论:那张给了我一生尊严的纸条上会写些什么?写下来,互相交流。n(2)由教材14页中的范例,结合实例,举行有关善恶、美丑、荣辱等分辨是非的辨析活动。除了教材中的例子,教师还可以设计一些反映学生生活实际的事例,或者让学生自己设计一些情景,全班一起或分组讨论。n(3)发现、总结生活中还有哪些事会损坏人的名誉,可以把这些事写在卡片上,告诫自己和他人。n(3)发现、总结生活中还有哪些事会损坏人的名誉,可以把这些事写在卡片上,告诫自己和他人。2. 敬人者,人敬之敬人者,人敬之n有一位心理学家说

39、过:如果说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时候,谁能给别人带来猪肉,谁就是最受欢迎的人。那么在现在,谁能够尊重他人,谁就会成为最受欢迎的人。可见尊重他人是多么的重要,就像饥饿的人渴望得到猪肉一样,人们同样渴望得到他人的尊重。任何人,对自尊的需要是与生俱来的。每个人应注意做到尊重别人,尊重他人的人也会赢得他人的尊重。围绕这样的中心思想,教材通过正反两个方面的案例引导学生了解人们对尊重的渴望,同时学会在日常生活中尊重他人。n教材首先通过一个“交流”活动引出话题,并告诉学生,“尊重”就在于我们日常生活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交流活动后,教材呈现了一正一反两个事例,分别让学生理解尊重与不尊重他人给他人造成的不同影响。

40、第一个故事让学生明白:对于残疾人来说身患残疾已经给他们的生活、工作、学习等方面带来了诸多不便,是件痛苦的事。如果在生活中,人们还有意无意地拿他的“残疾”寻开心,这无异于在往他们的伤口上撒盐。n教师要以此为引子,让学生对给他人取外号,模仿他人的缺点等不良行为加以评议。让学生明白嘲笑、挖苦别人,不尊重别人,会对他人造成伤害,实际上也是不尊重自己。第二个故事中王叔叔尊重小客人的言行,给学生树立了榜样,让学生明白无论何时何地,都要做到互相尊重,人人平等。这个故事意在让学生体会受人尊重时的感受,进一步懂得“敬人者,人敬之”的深刻道理。n朱文文与周英的故事是前面两个故事的具体化和深化,是针对学生经常遇到的

41、情况而设计的故事。故事中的朱文文与周英的行为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朱文文是那些不懂得尊重他人、经常嘲笑他人的同学代表,而周英则是心胸宽广、懂得尊重他人的代表。对比之下,学生就能更深刻地理解尊重不但有益于他人,而且有益于自己。让学生通过这个具体的事例反省自己的行为,自己是否有意或无意地伤害过他人的自尊。n教材提示文安排的活动,给了孩子表现和实践的机会:用真诚告诉伤害过的人,愿意永远做他她的朋友。让学生体会真诚相待、相互尊重的可贵,并能理解、尊重别人。实现这个目标,就要组织一些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结合活动,避免简单地讲道理或知识的教育。教学建议n(1)情景表演:可选择教材中列举的四种情景,如服务员为我们

42、倒茶水时、演员谢幕时也可以创设其他情景进行表演,由小组或全班进行评析。n(2)结合自己生活中的事例,交流自己得到尊重时的感受,反省自己的言行,是否在无意中伤害过别人。然后开展“寻回失去的友谊”、“真心告白”等活动,为自己的过错真诚道歉。(四)快乐其实很简单(四)快乐其实很简单n快乐究竟是什么呢?教材首先设计了一个调查活动,让学生通过调查初步了解在他人眼里,快乐是什么。这个活动以及随后的“交流”活动,是本活动主题的铺垫,让学生在广泛调查的基础上,体会本活动主题体现的思想,突出“快乐其实很简单”。在这个主题下,安排的两个活动内容“快乐就是帮人一把”“快乐就是分享”,分别对“你最大的快乐是什么”这个

43、问题进行了回答。本主题就是这样一步一步、深人浅出地引导学生思考快乐的含义,感受快乐的心情、并领悟快乐的本质。1. 快乐就是帮人一把快乐就是帮人一把n前面在“快乐调查”的基础上,讨论“快乐究竟是什么”的问题。学生已经初步明了:生活的点点滴滴都有快乐,快乐就是这么简单。在此基础上,本活动内容首先呈现了王江和周敏寻找最快乐的笑容的主题故事,这个故事很明确地告诉学生:快乐就是帮人一把。同时让学生明白,“授人玫瑰,手有余香”,得到帮助的人获得了快乐,给予别人帮助的人同样能获得快乐。n前面在“快乐调查”的基础上,讨论“快乐究竟是什么”的问题。学生已经初步明了:生活的点点滴滴都有快乐,快乐就是这么简单。在此

44、基础上,本活动内容首先呈现了王江和周敏寻找最快乐的笑容的主题故事,这个故事很明确地告诉学生:快乐就是帮人一把。同时让学生明白,“授人玫瑰,手有余香”,得到帮助的人获得了快乐,给予别人帮助的人同样能获得快乐。n接下来的“活动”是联系学生自己的助人行为,将助人为乐感受最深的一件事说给大家听,让大家分享。这个活动最重要的意图是将“决乐就是帮人一把”的思想落实到今后的生活中去,在别人需要帮助时,自觉地伸出我们的手,坚持做下去。为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增强学生的成就感,教材设计了一个设计“快乐收藏夹”活动:把我们带给别人微笑、快乐的事记下来,做一个“快乐珍藏夹”。活动设计给了学生表现和实践的机会,让其在实

45、践中真正体会到助人为乐。教学建议n(1)快乐调查:鼓励学生对各种各样的人进行广泛调查,然后交流自己的调查结果并谈自己所理解的快乐是什么。通过人们对快乐的不同理解引发讨论:究竟什么是最大的快乐?n(2)组织“寻找最快乐的笑”的活动。注意观察身边的同学、伙伴在别人需要帮助时是否给予帮助,看看他们的表情,了解他们的内心感受,找一找最快乐的笑在哪里。n(3)通过阅读图文故事,联系自己,回忆一下自己助人为乐感受最深的一件事,说给大家听,让大家分享自己的快乐。n(4)制作“快乐收藏夹”,在今后的生活中,积极主动地帮助别人,把这些事、把他人和自己的感受记下来,做成“快乐收藏夹”,一段时间后,拿出来与大家共享

46、。2 快乐就是分享快乐就是分享n主题故事“农夫分番瓜种”和“盲人挑灯夜行”,都是为了说明“帮助别人就是帮助自己;给人快乐,自己也获得快乐”的道理。主题文字进一步给学生以启发:快乐有时候其实很简单,快乐就是分享。n但要学生体会“真正的快乐就是与人同乐!最大的快乐就是给人快乐!”必须与学生的生活联系起来。因此教材在学生通过主题故事充分理解了“快乐就是与人分享”的基础上,设计了一个“快乐分享会”活动,让学生在实际的交往中共同分享,产生真切的体验。“快乐分享会”活动,就是让学生把自己最心爱的东西带来和大家一起分享,体验这种分享的快乐。n除了心爱的东西可以分享,还有好的学习方法、克服困难的经验等都可以分

47、享,这是更深一层次的共享。学生作品和旁白对话作了提示。每个人都有可以与人分享的东西,在真实的情景下拿出来共享,并谈谈各自的感受和收获,就是真实体验“快乐共分享”。教学建议n(1)讨论:农夫如果不将优良品种送给街坊邻居可能会有什么后果?盲人可能会说些什么?n(2)在班上开个“快乐分享会”。分享是体验过程,分享之后一定要分析交流。教师最好提出下列问题让学生讨论,即:你与他人分享的是什么?为什么要拿此来分享?通过你与他人的分享,他人得到快乐了吗?值得注意的是,有的学生在分享的时候,只愿意享受别人带来的好处,却不愿意拿出自己的东西。针对这种情况,教师要让“愿意拿出”的学生谈想法,当榜样,从而引导、教育

48、不愿付出的学生,以提高他们的认识,改变他们的行为,达到共享快乐的目的。n(3)交流活动不一定局限于“小窍门”。重点是谈分享后的感受,并把分享快乐落实到以后的行动之中。教师可以采取办手抄报的形式出一“分享专栏”,让学生相互交流,共享我们的快乐分享会。第二单元第二单元 我们都有发言权我们都有发言权谁说了算谁说了算 我们自己做主我们自己做主(投上神圣的一票、心中有杆秤)(投上神圣的一票、心中有杆秤)勇于勇于“说说”和善于和善于“听听”(你有勇气说吗、(你有勇气说吗、听听他人意见)听听他人意见)我做合格小公民我做合格小公民(我和爸爸签合同、我给学校提(我和爸爸签合同、我给学校提意见、我是小公民)意见、

49、我是小公民)主要内容知道在我们国家人人都是平等的,在家庭、学校、社会生活中人人享有民主权利。理解公平、公正、民主、平等在社会生活中的现实意义。能够维护自己的民主权利,并尊重他人的民主权利。参与学校、班级的管理,敢于提出自己的积极建议。具有初步的现代民主意识。设计意图n1.本单元体现了全日制义务教育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实验稿)中“通过学校和班级等集体生活,理解公平、公正、民主、平等在社会生活中的现实意义。培养现代民主意识”等内容要求。n2.随着年龄的增长和自我意识的发展,五年级学生的独立性明显增强,也有了参与社会生活的愿望,他们渴望与他人尤其是成人建立民主平等的关系。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家庭、班级、

50、学校、社会的管理活动,敢于提出自己的意见和建议,是培养学生现代民主意识有效的途径。n3.现代社会倡导民主与平等。民主思想要从小开始培养。以学校生活为背景,从学校(班级、小组)生活中的公平、公正、民主、平等等问题和关系出发,并进而拓展到家庭乃至社会的民主生活层面,不仅有利于帮助学生过愉快的学校生活,更可以为他们参与社会生活事务奠定基础。n4.现代民主意识是作为一个新时代合格小公民必备的素质。在现实生活中,由于受到传统思想的影响,学生作为未成年人,其应有权利往往容易被忽视、被侵犯。对于小学生而言,由于受年龄以及由此而决定的心理发展水平的限制,他们还没有形成自觉的民主参与意识,不懂得自己所应享有的民

51、主权利,不懂得积极主动地参与集体事务的管理和决策。因而培养他们的现代民主意识是有现实意义的。n5.本单元设计力求贴近学生的学校、家庭等生活实际,通过生动的事例和其他各种形式的活动,让学生体会民主的重要,学习如何维护自己的权利,尊重他人的权利。在教学策略上,一方面调动和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结合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使学生获得真实的体验;另一方面拓展教学内容,教学素材从学生现实生活扩展到更宽更广的空间,使学生的学习能够与他们未来的生活联系起来,从而逐步提高学生参与社会的能力。二级主题说明n“谁说了算”通过问卷调查,分析家庭、班级等民主状况,使学生知道集体的事不能一个人或少数人说了算,而是要通过

52、大家协商、集体表决等形式决定,从而感悟在社会生活各个领域“人人享有发言权,事情大家说了算”,感受民主的好处。n“我们自己做主”让学生通过参与班委竞选和投票活动,亲身体验行使民主权利的过程。活动由班级延伸到在集体生活的各方面,训练学生如何做到对人对事公平、公正,更好地行使自己的民主权利。n“勇于说和善于“听”,分别从“如何维护自己的民主权利”和“如何尊重他人的民主权利”两个层面鼓励学生在集体生活中勇于表达自己,善于倾听他人。“我做合格小公民”通过家庭、学校、社会的实践活动进一步延伸主题,让学生体验更广阔领域的民主。n关于集体与个人的关系,根据学生的发展,可以划分为三个逐渐深入的层次,即,(1)了

53、解并体会自己在集体中的角色,学会合作;(2)形成集体生活中的规则意识;(3)学会民主平等地参与集体生活。前两者体现在四年上期“我们的快乐大本营”、五年下期的“规矩与方圆”以及六年下期的“学会合作”等主题单元中。虽然这三个方面的学习都是以班级生活为重点,并进一步扩大到其他范畴的社会生活中,但本单元侧重分析班级和家庭民主参与和管理的现状,提出积极建议,理解民主在社会生活中的现实意义,培养现代民主意识。一、谁说了算一、谁说了算n本主题围绕课标中“分析班级民主参与和管理的现状”“通过学校和班级等集体生活,理解公平、公正、民主、平等在社会生活中的现实意义”等内容要求而开展。但究竟什么是民主以及民主的意义

54、何在?这些问题对于五年级的孩子来说是比较抽象、难以理解的。n因此在教材设计上,必须从学生现实生活中经常遇到的问题出发,通过讨论和解决这些问题的过程,让学生感受到民主的意义,并初步学会用民主的方法解决日常生活中可能遇到的问题。n因此在教材设计上,必须从学生现实生活中经常遇到的问题出发,通过讨论和解决这些问题的过程,让学生感受到民主的意义,并初步学会用民主的方法解决日常生活中可能遇到的问题。n同时,本活动主题还由班级、家庭生活中的民主,拓展到社会生活其他范畴中的民主,如职工代表大会、村务公开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等。在学生自主探索的过程中,理解公正、民主在社会生活中的现实意义。本活动主题设计了关于

55、学校家庭民主状况调查和交流活动、主题故事、班费如何花的调查活动以及几幅关于民主生活的图片。n通过学生所在家庭、班级的民主现状的特别调查,引出一个“谁说了算”的问题,激发学生思考:集体的事究竟该由谁说了算?n主题故事给学生以很好的示范和启迪,让学生由故事联系自身,认识集体的事情应该商量决定。n“班费怎么花”是班级里很实际的一个问题,以往经常由教师说了算,教材以情景对话的方式提出这个问题,通过讨论活动,让学生领悟集体中的许多事都应由大家商量说了算,并从中感受到这样做的好处,进而能真正解决班级生活中的一些现实问题。n校长信箱、职工代表大会、村务公开的三幅照片,从不同的角度展现了民主生活,为学生观察和

56、调查身边的民主事例提供了范例和方法。采访不同人对“校长信箱”的看法,也是从学生生活实际出发的一个例子,主要目的是由此及彼,让学生走人更广阔的社会生活,感受到民主、平等在现实生活中的重要意义。n介绍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小资料则是让学生由近及远,通过阅读小资料、开展采访各级人民代表的活动,使民主话题逐步上升到政治的高度,让学生明白民主在决策国家大事中的重要作用。n以上设计都是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体现由发现到认识再到解决问题的过程,所以在教学过程中要引导学生自主调查、讨论分析,并获得感悟。“谁说了算”只是以问题作引子,激发学生思考,主要目的是发现生活中“大家商量说了算”的例子,从而让学生在调查、访问

57、、讨论等活动中实现真正意义的“发言”。教学建议n(1)调查“谁说了算”的现状,教师可以做家访,由从家访过程中发现的“家长一言堂”案例引人课题,然后学生分组填写调查表。尤其要花时间让各组交流并统计得票情况,才能由点及面,用数据分析问题,感受生活中存在的现实间题。在讨论“事情该由他(她)说了算”的话题时,学生可能会存在认识上的差异,教师不可简单肯定或否定,而应引导学生结合具体事例来考虑问题,说出个“为什么”。n(2)阅读主题故事,可引发学生讨论如果班长李明不和同学商量,独自做决定会怎么样?再仔细找找他们在商量集体的事情时开始是怎么做的?后来又是怎么做的?通过挖掘故事,使学生明白道理。教师还要重点指

58、导学生仔细回想学校和家庭的实际情况,填好空白框中的内容。n(3)可以在班上组织一个“关于班费的使用大家谈”的活动,通过亲身参与表决,让学生感受到“有事大家商量,少数服从多数”的好处。在讨论过程中应重视学生的参与积极性,使人人都有发言的机会,同时又将活动组织得有序,使学生切身体验民主程序。n(4)选择一两个班级中实际存在的问题,如:排座位的方法、选择课外活动、怎样庆祝国庆等,大家商量解决,并记录过程和结果,交流感受。n(5)采访人们对“校长信箱”的看法,教师可课前布置学生分组成立“小记者队”到校园进行调查走访。课上学生进行汇报,谈自己的看法。同时鼓励学生调查自己发现的事例,如“市长热线”“价格听

59、证会”等情况。最后活动可延伸,让学生为学校制作“校长信箱”,为班上设置“交流平台”等,营造民主氛围亲身参与民主管理。n(6)布置学生上网、去图书馆、收看电视、收听新闻,从各种渠道搜集各级“人民代表大会”“政治协商会议”等资料。在课堂上分组交流,利用教室板报进行张贴,有条件的学校还可邀请身边的各级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给学生做讲座,和学生建立一种“书信联系”,将小课堂变为大课堂。(二)我们自己做主(二)我们自己做主n这一主题下设立了两个内容。“投上神圣的一票”让学生积极参与班委竞选的活动,行使自己的民主选举权利;“心中有杆秤”让学生体会公平、公正在集体生活中的重要意义,做到公平、公正地对人处世,为人

60、正直。两个活动内容从学生生活实际出发,让学生感受自己做主的快乐,“通过学校和班级等集体生活,培养现代民主意识”。 1. 投上神圣的一票投上神圣的一票n本部分内容从学生调查开始,通过学生关于班干部选举的常见观点的讨论,引导学生认真对待班干部选举。在讨论明理的基础上,组织一次具体的选举活动,让学生经历民主选举的程序,从而提高民主参与的能力。n课堂导入,由一个调查表“你们班级的班干部是怎么产生的”开始,这是针对班级管理现状进行的一个具体的具有代表性的调查,由点及面,引发学生对有关问题的思考。n紧接着的活动“问问其他同学和老师,看大家喜欢哪种方式”以及随后的人物旁白,分别提示在调查活动的基础上,通过访

61、谈方式进一步了解同学和老师的民主意识。关于班委会选举的问题,在老师和同学中间确实存在很多不同的想法,我们可以通过“活动”,让学生深人调查研究,取得真实的结果。教科书中的情景对话分别体现出了学生中存在的“没有主见、不积极参与、吃大锅饭等思想,通过正反两方面的辨析,学生可以体会到班委应由大家选举产生,这是集体成员神圣的权利。n那么什么样的产生方式才是最受欢迎的?后面的关于选举过程的提示以及真实选举活动的照片,给学生以具体的提示,亲身参与选举活动有助于学生感受到积极行使民主权利的意义。教学建议n为让学生感受到选举活动的神圣与庄重,体会到自己做主决定班级“当家人”的乐趣,建议教师依教材将竞选活动扎实、

62、深人地开展下去。n(1)整个竞选活动是有层次性、计划性的,教师在组织过程中不可随兴而行,不可打乱选举程序,要和学生一起做好严密的组织工作,以真实的活动体验代替教材讲授,达到自悟的效果。n(2)活动开始前的调查,学生可能会选择不民主的选项,也可能还有其他情况,教师不可回避现实,而应和学生一道实事求是地了解分析,并得出相应结论。使班干部产生方式建立在大家共同商量的基础上。n(3)全班讨论制定出选举办法,在教材提示的基础上,要引导学生做好补充。选举开始前,让学生自行设计选票,制作投票箱、准备竞选词、发布竞选广告等都是很好的实践活动。n(4)选举结束可安排投票者、被选上的小干部以及唱票、监票、计票等工

63、作人员谈谈自己的感受;同时教师更应观察未被选上同学的情绪,通过集体交流让这些同学感受到参与就是一种珍贵的体验。并且由班委竞选活动迁移到其他方面,使学生在班级的各项活动中都能做到积极行使自己的民主权利。n(5)班委会的选举活动只是一个范例,要根据班级和学校的实际,开展其他民主选举、公平竞争的活动,如教材提示的推选卫生小监督员、评选三好学生,推荐升旗手等。2. 心中有杆秤心中有杆秤 n“心中有杆秤”意在培养学生的公平公正思想。民主的基础就是公平与公正,然而每个人要真正做到公平与公正是不容易的,需要培养,形成习惯。围绕这个目标,本活动内容安排了一组情景以及针对这组情景的讲故事活动、一段主题文、两个故

64、事。分别从不同的角度引导学生理解公平与公正这个“最崇高的事情”,并通过具体的事例帮助学生学习如何做到公平与公正。n第一组画面为发生在值日过程中的两个情境故事。故事没有讲完,吸引学生探索结局。这两个事例都是十分典型的,反映了学生的实际生活,通过让学生续讲故事引发思考,使其明白事理。n在实际生活中存在不公平、不公正的现象。学生作品表格中的提示不仅仅是列举、揭露这些现象,更重要的是提示学生从中检查自己,进行反思,明白哪种做法才是正确的。n“我投她一票”的故事是对主题文字的诊释,教师可引导学生继续说,吕毅这样做值吗?换了自己,你会怎么办?发现与寻找身边公平、公正的人和事,不是简单地唱赞歌,而是训练学生

65、的观察、分析能力。观察生活,了解班级、学校、当今社会中的事例,分析这些做法为何值得推广,这些人为何值得颂扬。体会社会对公平、公正、民主的呼唤。n“举贤不避亲仇”的故事中,对比祁黄羊的两次举贤的态度让学生明白举贤不避亲仇具有大公无私的崇高品质。教师也可由此及彼,让学生说说类似的故事,交流类似的名人名言,达到理性的提升。n公平、公正是正确行使民主权利的有效保证,也是在全社会要大力倡导的一种风气,教学中建议教师从学生日常生活中的点滴小事人手,让学生祖露心声,在课堂上营造出一种“用一颗正直的心来说话”的良好氛围,杜绝说假话、空话。教材中所列举的例子只是示范,引发话题,要落脚到学生生活中遇到的实际事例。

66、教学建议n(1)课堂导人,可以先问问学生:“秤是用来干什么的?”还可带来实物演示秤称东西的情景,接着逐渐过渡到:“有些东西却只能靠心中的那杆秤来称一称。”学生将产生浓厚的兴趣,“心里怎么会有秤?可以称什么东西呢?”如此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再通过对具体事例的讨论达到明白事理的目的。n(2)对于两个情境故事的处理,可以采用双方辩论的做法,也可以采用情境剧表演的形式,重点是要挖掘出主人公那种左右为难的情绪,在此基础上思考:不公正地对待会有怎样的后果?这样更有利于对事例的透彻理解。n(3)发现身边一些不够公平、公正的事,寻求正确的做法,寻找身边正直的人和事。n(4)课前可让学生搜集以公平、公正为内容的

67、成语、名言、故事等,召开一个共赏会,力求对学生以后的为人处世产生正面引导。n(5)将学校、班级生活中评比、竞赛等活动中出现的一些具体问题引人课堂,将学生置身于其中,共同探讨这些问题的解决方法。(三)勇于(三)勇于“说说”和善于和善于“听听”n现实生活中有许多孩子在家没有发言权,全由家长包办代替;在学校里,学生的某些权益也经常被侵犯。同时也有些学生不爱接受他人意见,某些小干部也常常爱一意孤行,不愿倾听这些现象都是客观存在,不容回避的。因此如何维护自己的民主权利,并尊重他人的民主权利是培养学生现代民主意识的重要内容,为此,教材对孩子做了“勇于说”和“善于听”两方面的具体指导。1. 你有勇气说吗你有

68、勇气说吗n“你有勇气说吗”主要是针对儿童遇到问题“不敢说”“不会说”的现状而设计的,目的在于引导学生树立主人翁的意识,懂得在任何情况或环境下,自己都有发表意见的权利。同时训练学生表达个人意见的方法和技巧。本部分内容设计了一组情景和针对情景而开展的讨论活动、一段主题文、一组范例、一个训练活动。n第一组图文从家庭、班级、学校三个角度分别呈现了孩子的选择权、发言权、健康权受侵害的情景。这几组镜头只是现实生活的缩影和代表,学生把自己当成镜头中的小主人去想、去说、去做,是一种情境的体验,情感的宣泄。n这些事情该怎么解决?第二组图文和学生作品给学生表达的范例,分别从与父母聊天表达想法、广而告之维护权利、写

69、信发表意见等方式给学生以提示,让学生从这些途径中树立说的勇气,敢于维护自己的民主权利,并讲求方法,“把握说话的艺术,把想说的话勇敢地说出来”。n训练活动是对教学内容的巩固与充实。学生通过实际行动来维护自己曾丧失的某些权利。活动中教师不仅要让学生倾诉,更要引导学生说出诉说后自己和对方的感受(表现),从而达到以活动促反省、达到自我教育的目的。教学建议n建议教师在教学中以学校、家庭生活为背景,开展活动。n(1)先让学生相互谈谈对参加特长培训的看法,也可说说自己的切身体会。然后呈现几组镜头,让同学们成为小演员,自愿扮演一个角色。通过角色体验,再让学生谈感受。n(2)有条件的话,请部分家长、教师参与到活

70、动中来,在班上举行一个“恳谈会”,学生采用各种方式“说”出自己的权利,并且设计好留言册,让双方在上面留言,给学生制造表达的真正机会。n(3)在未成年人保护法义务教育法等与孩子有关的法律和学校管理制度中寻找保障自身权利的相关内容,制成小册子,进行宣传,加强自我保护意识。2. 听听他人的意见听听他人的意见n“听听他人的意见”主要是针对儿童“不愿听”“不会听”的现状而设计的,意在培养学生听取他人意见、尊重他人良好品质,进而培养学生的民主精神。因此本活动内容设计了一组情景以及与这些情景相关的间题、针对上面问题的交流活动、一个小故事和一个主题故事。n第一组画面展现了互相争执、随意打断他人、小干部“一言堂

71、”等情景。在现实生活中远远不止这些,旁白和“活动”引发学生针对类似的问题,分析现状,找寻解决的办法。n“交流”活动后的学生作品提示了改变生活中一些“不民主”行为的三点意见。经验可以在实践中总结,不仅是书上已有的这三点,教师还要引导学生继续总结经验教训,并将“兼听则明,偏听则暗”等历史故事带入课堂,达到教育的目的。n主题故事“台长的幸福生活”反映了细心倾听与善于倾听的重要性及听取别人意见的好处。教学建议n(1)开展“照镜子”等类似的活动,让学生思考自己在发言时眼、耳、口、手、心是怎样的,自己做听众时眼、耳、口、手、心又是怎样的,同桌交换表演。在此基础上进行小调查,明白怎样尊重他人的民主权利。有条

72、件的学校可以将学生在分组讨论时的情景偷录下来,再回放给学生看,从而发现存在的问题。n(2)可开设一个“知心姐姐”的门诊室,把这些不听他人意见的症状、同学们的困惑用治病的方式呈现出来。“知心姐姐”可由学生自己扮演,也可由老师扮演。在教学过程与活动组织中,教师应注意提醒学生倾听他人发言,认真观看表演,这是对教材主旨的真正落实,课堂上的有序,学生表现出来的耐心与善于倾听就是对学生最好的教育。n(3)教师故意设置一些有争议的话题,引发学生争论,在活动中留意观察大家的表现,由学生自我作出评价。n(3)教师故意设置一些有争议的话题,引发学生争论,在活动中留意观察大家的表现,由学生自我作出评价。n(4)将班

73、级遇到的难题,如争夺流动红旗等摆出来大家讨论、解决。体会善于倾听的好处。n“首先针对卡片的内容俩人互相交流,然后对方说一句话或一段话,自己按照卡片中的建议倾听对方,具体倾听的方法可以灵活处理。每次“倾听”结束后,谈话者根据4种技能给倾听者打分,用上一项记1分;倾听者如果没有插话,另外加2分。然后双方交换角色再玩。游戏结束,把两人的得分相加,总分如果超过40分(最高48分),这组就可以得到最佳“知心姐姐”的荣誉称号和奖励。(5)讨论:他人倾听自己意见时的感受和倾听他人意见时的感受。四四 我做合格上公民我做合格上公民n前两个主题侧重于帮助学生树立民主意识,知道在现代生活中,每个人在与自己有关的事务

74、中都有发言的权力,并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学校、家庭生活情况学习如何维护、行使自己的民主权利;训练学生参与民主决策的基本技能“说”和“听”。n本主题则在前面主题的基础上,进一步训练学生如何运用民主方法解决具体的问题,并积极主动地参与学校、社区管理。学生具体的家庭、学校生活是真实鲜活的,也是无限的,因此,这部分内容存在无限拓展的可能。n教科书中只是根据学生生活列举了三个可能的活动内容,教师可以根据本班学生的具体情况开展活动,尤其是课外的延伸,教师要在深人调查的基础上与学生共同设计活动,进行指导和调控。在层次的安排上,要注意家庭学校社区生活方方面面的递进关系,要充实教材内容,将活动深入扎实地开展起来。

75、1. 我和爸爸妈妈我和爸爸妈妈“签合同签合同”n“我和爸爸妈妈签合同”是一个以点带面的设计,以和爸爸妈妈签订合同为例,训练学生如何参与家庭事务、解决家庭问题。从此出发,教科书列举了三个基本策略:写信提建议、开家庭会议、签订合同。n第一幅图描绘了小男孩通过小纸条给爸爸提意见的情景。这是以点带面引导学生思考:“家庭成员有做得不对的地方,该怎么办?”主要围绕家庭成员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改进意见。提的内容不仅仅是“大人通宵打麻将”,也可以是“吸烟”“争吵”等问题。但是教学时教师要引导学生不要只看到长辈的问题,忽视自己身上的问题,如长时间看电视,不爱做家务等,提示他们将心比心,换位思考,也让家长给自己提

76、出善意的意见来。n第二幅图是全家召开“家庭会议”的情景。现代家庭生活节奏紧张,许多家长忽视了与孩子进行平等的交流,有些孩子没有参与家庭事务的机会。“家庭民主生活会”或“家庭会议”的形式提供了契机,让学生花时间在家里真正召开一次这样的会议是很有必要的。如何确定家庭民主会议的主题,可以由学生和家人定夺,教师要指导学生作好记录。n第三幅图展现了一份“合同书”,这种形式比较生动,在培养学生民主意识的同时、也渗透了法律意识,教师可布置学生回家完成。n通过开展上述系列活动,通过学生亲身参与,一定能感受到家庭民主生活的美好。空白框内既可让学生写下全家执行得最好的事情,也可是其他形式,比如用漫画的方式呈现。最

77、重要的是在同学间进行交流。教学建议n教师组织这一活动内容的过程中,要引导学生制订计划,并要关注活动开展的情况,及时予以反馈、评价。n(1)小调查:教师可制作一张调查表,调查学生家庭民主生活情况,调查家庭出现的典型问题、难题。针对调查结果,针对普遍存在的问题,可以全班商议、讨论。 n(2)走进家庭:有条件的班级,可以让学生自拍家庭会议的录像或照片。照片可配合家庭会议记录制作成小册子,录像可带到课堂进行播放。通过交流,让学生找到争做家庭小主人的成就感。n(3)制订家庭民主公约:在给家人提意见、召开家庭会议、签订家庭合同的基础上,还可以补充一个活动:和家人一道制订一份家庭民主公约,写下家人的心语、决

78、心等,粘贴在家里醒目的位置,也是对营造民主氛围的一种有益做法。2. 我给学校提建议我给学校提建议n这是针对学生的学校生活而开展的活动内容。教材首先让学生描绘心中理想的校园,学生可以从环境、设施、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等方面大胆畅想,在充分讨论的基础上形成共同理想的校园蓝图。根据学生心中理想的校园的设想,分析现状,目前学校哪些方面做得好,哪些方面还做得不足?带着这样的任务,学生们深人校园进行调查,采访老师、家长、同学。教科书中的两幅图提供了很好的示范。学生可以根据本校实际情况组织自己的研究活动,关键是组织的活动要实际而有效,不要停留在形式上。n搜集了各方面的意见,如何将间题分类整理好,如何根据调查结果

79、制定出合理化建议,写出正式的报告,是活动的关键,教师一定不要忽略了这个环节。学生作品展现了从孩子的视野看问题,用孩子的方法解决问题的范例,“认养”活动就是让学生切实行动起来,而不仅仅停留在口头上和书面上。n“我给学校提建议”的内容在过去三、四年级的教材中均有涉及,本内动内容要注重活动的延续性、计划性、连贯性,但同时要超越过去的层面。教学建议n(1)可把校长请到课堂上来,和学生一起参与心中理想校园的构想,这不仅是给学生提供倾听校长设想,和校长交流的机会,同时也体现了一种平等意识。n(2)组织调查采访活动要建立在学生自主合作的基础上,教师只是以指导者、参与者的身份参与其中,比如让学生自行设计调查问

80、卷,让学生深人校园进行调查。采访后要组织学生讨论,交流意见。教师在建议书的撰写上要给予格式、内容等方面的指导,也可给学生提供一些提案、议案等材料作参考,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 我是小公民我是小公民n本活动内容是在前两个活动基础上的自然延伸。主要设计了两段主题文、一段主题故事、一个学生作品。主题文字将为学校提建议的内容自然地过渡,号召学生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中开展行动,引导学生思考:生活中还有哪些地方需要“小公民”出点子,想办法?我们可以在哪些方面行使一个小公民应有的发言权?n一组旁白对话生动展示了几个小公民关注社会生活的情境:可以关注社区要改进的地方;可以改进学校周边设施;可

81、以呼吁大家熟悉市容监督电话等等。主题故事通过新闻故事让学生从中感到作为小公民的责任感和自豪感,并学会如何实现做小主人的价值。n当学生真正投身到社会活动中,可能他们付出的努力、提出的建议没有被重视,会给孩子带来一些伤害,此时教师要借助主题文字的诵读让他们领悟到这样做的意义,最主要的是要去做,去参与。教学建议n“我做合格小公民”是活动的延伸,教师要做好活动的组织工作,也可以和社会实践活动结合起来开展,找到广阔的活动空间。n(1)开个“新闻发布会”,将同学们从上网、收看电视、收听广播、阅览报刊杂志及生活见闻中了解到的小公民在行动的新闻故事,讲给全班听,看谁搜集的事例最丰富,看谁的感受谈得好。n(2)

82、邀请校外辅导员、学区、社区、居委会等同志参加班级的讨论活动,最重要的是号召学生将自己的合理意见用投稿、写信、电话等方式进行宣传,让学生真正动起来,观察生活,参与管理。第三单元第三单元 乡村新发现乡村新发现喜迎院士到田头人人有本致富经“斤斤计较”选村官热闹的农民运动会最美的村姑他们回来了主要内容了解家乡的变化和发展,感受家乡的新气象。懂得教育、科技对农民致富具有重要作用。热爱自己的家乡,为家乡的变化发展感到自豪。萌发成为未来新农民的理想,为家乡的繁荣做力所能及的事。设计意图n1.全日制义务教育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实验稿)关于教材编写第六条中指出:“教材编写可以考虑不同地区的特点和学生的需要,适当

83、拓展相关内容,选择贴近当地生活的素材”。本单元正是对课标的适当拓展。n2.本单元的设计努力体现整套教材面向广大农村的特点,以农村儿童的现实社会生活为教材内容的主要源泉,展示发展中的新农村、新农家的生活理念,重视农村儿童的体验、感受、向往和追求,帮助他们学会认识、处理和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n3.在21世纪的今天,我国农村的广大地区,无论是政治经济生活还是文化生活,都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本单元就是引导学生去发现这些变化,通过寻找身边的高科技农产品、评一评村里的头号新闻、选一选最美的村姑等儿童乐于参与的活动,感受乡村发展的新气象,了解现代农民的新形象、新风貌,让少年儿童萌发成为未来新农民的理想

84、,为家乡的繁荣做力所能及的事。同时,也让城里的学生了解农村,拓展他们的生活。二级主题说明n“喜迎院士到田头”“人人有本致富经”这两个活动主题主要引导学生明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及教育、科技对农民致富的重要作用。农民学科学,用科学,利用科技致富。他们拓宽致富渠道,生产经营方式发生了改变,生活方式也跟着发生了转变。n“斤斤计较选村官”主要从民主政治和法律意识方面体现农民思想的进步。“热闹的农民运动会”主要反映现代农民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体现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巨大成就。n“最美的村姑”则是通过展现现代农民的新形象、新风貌,体现农民的追求和理想。n“他们回来了”描写的是家乡的建设者,他们是家乡的骄傲,是我们

85、学习的楷模。教材试图以此让学生萌发成为未来新农民的理想,为家乡的繁荣做力所能及的事情。n在逻辑联系上,本单元的六个活动主题具有相对完整的独立性,它们从经济、政治、文化等各个不同的方面展现出新农村的新风貌。上下链接n反映家乡的变化和发展,在三年级上册家乡的山山水水中有比较集中的体现,该单元主要反映的是家乡外在面貌的变化和物质生活的改善。乡村新发现则是从意识形态、思想观念方面,深层次地反映农村的发展与变化。(一)喜迎院士到田头(一)喜迎院士到田头n教材从一篇儿童日记人手,展现科技人员到田头时农民热烈欢迎的场景。“乡亲们脸上挂满了笑容”,说明农民喜迎院士,迫切需要农业科学的指导。接下来的几幅科技人员

86、下乡指导的照片,有院士、有研究员、有大学老师,还有乡农业技术员。有研究农业科技的,也有指导日常生产的等等。表明科技知识已广泛应用于农村的每一个角落。n当然,不是每个地方都能有院士来指导,学习科技知识的途径还有很多。教材中的旁白对话:“可以买些书,自学农业知识”“电视里也有栏目介绍这方面的知识”作了提示,农民可以通过各种渠道获得农业科技知识。还有哪些途径呢?书籍、报刊、广播、网络等等都是获取农业科技知识的有效途径。“张大爷”在村图书室学习,“姑姑”参加县里的科技培训,等等。不仅学到了知识,还一个个成了专家。n科技知识给农民带来的好处是多方面的。活动“了解一下,院士下田头给农民带来了哪些好处”就是

87、让学生充分地了解发现科技给农村带来的好处,学生作品给大家提供了一个范例。科学技术、文化知识也给乡村带来了许多新东西,高科技农业产品正是科技运用于农村的结果。教材以方西瓜和灯笼辣椒为例,介绍了科技运用于乡村的喜人成就。旁白对话引导学生发现这样的农产品就在我们身边:有喷香的大米饭,有彩色的棉花,有速长的山羊n除了农产品,高科技的农业生产技术、生产设备,也已广泛运用于农村,无土栽培、智能温室、便捷灵巧的收割机等等,过去这些只能在书上看到的东西,现在已逐渐走进了农家。学生作品“我家的秋收”告诉我们科技下乡给农民带来的真正实惠和好处。教学建议n(1)体现农民对农业科技的渴望。随着农业科技的逐步普及,现代

88、农民已认识到科技对农民致富的重要作用,他们主动学科技用科技,教学时要突出“喜迎”二字。可组织学生参观访问农户,看看他们怎样学习科学技术,怎样利用科技致富。特别是要联系学生身边熟悉的人和事,寻找那些靠科技致富的人,现身说教,让学生懂得科技的重要性,了解科技在农村的广泛运用情况。n(2)不是每个地方都能有院士来指导,教师要引导学生认识这一点。教材选择“喜迎院士到田头”作为活动主题,并列举了一些院士指导农业的例子,只是要突出农民对农业科技知识的渴望,其实农民学习科技知识的途径还有很多,可以让学生自己去寻找,并研究还有哪些途径,可以帮农民想办法获得科技知识。要让学生知道只要是农民主动寻求科技知识、运用

89、科技知识,哪怕是很简单很普通的技术,也说明了农民对科技知识的重视。n(3)组织学生深人农村,了解院士下田头给农民带来了哪些好处,再交流汇报自己的发现。n(4)寻找身边的高科技农业产品,在班上召开一个小型的展览会,使学生充分感受高科技农业的广泛运用,以及它给我们生活带来的好处和方便。n(5)寻找现代农业生产工具。可以让学生去收集这方面的资料,寻找一些照片或图片,或是讲出在电视、报刊上所看到的,介绍它们的用途、先进之处,还可以让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设想一种更先进的农业生产机械,并说出自己的具体设计。n(6)出一期农业科技宣传栏。从网络、报刊、书本上广泛收集农业科技知识、致富信息,为农民发展生产、提

90、高效益提供参考。n(7)开展“我是科技小能手”的活动,进行小种植、小养殖活动。如嫁接果树,改良品种,有条件的学校可组织学生参观新型农业生产(区),邀请农业科技人员作“新农村、新农业、新农民”讲座。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精神。二二 人人有本致富经人人有本致富经n要说农村的变化,最明显的就是农村经济发展了,农民富裕了。这一主题就是让学生去发现现代农民多种多样的致富途径,以及他们生产经营方式的改变和职业与身份的转变。n主题故事题目“农民经理”本身就包含了两重意思,既是农民,又是经理,可见农民的身份、职业变化。故事里的“表哥”实际是在从事一种生态农业、休闲农业的经营方式,它打破了传

91、统农业单一的种植模式,既提高了土地使用率,也使收益成倍提高。同时,农民的身份和职业也相应地发生了改变,“表哥”已不是一个单纯的农民了。n教材中另一个故事中的“李大伯”则在城里开了个无公害蔬菜直销店,生意红火,收人高,整天笑得合不拢嘴。这个故事形象地说出了农民经营方式的转变,他们经营有道,自然致富有门。其实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如许多地方种植的蔬菜申请了专利,贴了商标创名牌,还有许多农货专卖店等等,这些都是学生可以去发现的内容。n三张农民名片告诉我们今日的农民非同一般。农民用上了名片,本身就不是一件普通的事。从名片的内容上看,他们的职业、所从事的生产经营活动,都不是传统农民所能比的。教师还要启发学

92、生注意名片上提供的联系方式,有邮箱网址,说明农民已经进人互联网时代了。主题文字对今日新农民进行了描述:他们的生产不再拘泥于土地,他们的生活不再局限于农村!他们的致富之路越走越宽广。n与“活动”相配合,教材呈现了学生作品“我们村的致富路”,虽然内容不多,但却包含了许多“新发现”。举办柑橘文化节,农民上网卖农货,都是时代进步的体现。村里还要建饮料厂,既可就地消化产品,又提高了产品的附加值。所有这些,教师都要引导学生去体会,通过收集农民生产生活方式的变化大变化和细小的变化,真正感受乡村的巨大发展,了解农民怎样充分利用现代技术走致富之路。n寻找身边的新农民,介绍他们的致富经这一活动,给了学生发现、展示

93、、交流的机会。教学建议n(1)对比过去农民的生活。可结合主题文字进行。让学生收集资料,还可以问自己的爸爸妈妈、爷爷奶奶或其他年长的人,了解过去农民的生产生活情况。靠什么挣钱、能挣多少钱、过的是怎样的生活等等,再对比农民现在的生活,引发学生探寻现代农村的发展变化,激发他们对新农民、新农村的热爱。n(2)说说他们的致富经。让学生猜猜名片上的人是干什么的,他们靠什么致富?初步了解现代农民多种多样的生产经营方式及致富途径。同时体会农民身份和职业的转变。n(3)为农民设计名片。以教材为范例,引导学生思考名片上要有哪些内容?如姓名、职业、职务、经营范围、联系方式等等。农民还可以从事哪些职业呢?如成立农业信

94、息咨询公司,上门维修农具,做农村法律顾问等。最后要启发学生不但名片的内容要有讲究,能够体现新农民的特点,而且名片的外观设计也要新颖、美观,有一定的艺术性。n(4)开展大讨论、大辩论活动。这些新农民还是农民吗?让学生充分表达自己的见解,农民是干什么的?到底什么样的人才是农民?在活动中加深对现代农民的了解,激发对农民的崇敬与热爱之情,初步萌发成为未来新农民的理想。n(5)寻找身边的新农民,看看他们的生活有什么改变,宣传推广他们的致富经验。开展这一活动时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n首先要明确目标,什么样的农民才是新农民?要有针对性,寻找那些致富明星,致富模范。在我们身边有没有这样的人?我们在电视里、在报纸

95、上还见过哪些这样的人?n重点引导学生发现农民职业的转变及生活的改变。这些致富的农民都从事什么职业?他们的生活有什么改变?可以开展农民职业大讨论,续说“农民xx家”,如农民经理,农民运输队,农民发明家,农民经纪人等等。进而发现他们的物质生活和文化生活的变化。最后完成教材上的学生作品空白框“致富经”,写下自己所认识和了解的人的致富途径和经验。n宣传推广新农民的致富经验。可以出一期板报,向农民介绍致富经验,也可以上网发布这些经验,向亲人和其他农民朋友宣传推广。n(6)结合学生作品,为农民致富献计献策。可以宣传自己家乡的产品,设计一套推销方案,可以为农民寻找致富信息,还可以为他们设计一个网站,及时了解

96、信息,在网上卖农货等,为家乡的建设和发展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三三) 斤斤计较选村官斤斤计较选村官n本主题以村委会的选举为切人点,引导学生了解农民渴望政治民主,体会农民法律意识增强,思想素质的提高。现代农村变化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农民对民主的重视和法律意识的增强,现代农民懂得了维护自己的利益和权利,他们维权的一个重要方面就体现在选举“村官”上。对于村委会的选举,学生比较陌生,于是教材首先设计了一个活动,调查村委会干部是怎样产生的,以及村民喜欢什么样的村官n“大家眼中的村官”写出了村民们对村委会的要求,足见村民们的“斤斤计较”。知道了选举程序,再来看选什么样的人。教材接下来呈现了一个选举实例。从

97、候选人名单上看,两个候选人大不一样:一个是老村长,一个是年轻小伙子,年龄、文化、特长、竞选口号都不一样。选谁呢?既是竞选,就肯定有不同意见。村民议论候选人的一组情景对话,道出了村民的心声,也可以看出他们对选举村长的郑重态度。n学生日记记录了村长选举的过程。有哪些程序,有哪些要求,学生一看就大体明白了。日记里包含了许多信息,教师要引导学生充分挖掘这段话,比如“在城里打工的人特意回来投票,印多岁的老奶奶也来投票”等,说明农民对选举村主任的高度重视,特别是“老村长落选了,还为竞争对手叫好”,都很好地体现了农民思想观念的变化。n“黄泥坎村村民罢免村官”的新闻,不是写选举而是写罢免,更突出了村民对村官的

98、严格要求,在“罢免”中他们充分行使自己的民主权利,可见现代农民的民主意识何等强烈。n当然,反映村民思想观念变化的绝不只有选举这件事,教材还设计了村长信箱这一环节,三封信表达出农民行使、维护自己民主权利的强烈意识。村长信箱里一定还有其他的信,会有哪些呢?教师可引导学生充分地想象,真正发现农村的变化。教学建议n(1)向家长或教师询问有关村委会选举的一些知识,对它有一个初步的了解。调查村民们喜欢什么样的村官,有条件的可亲自下乡,没有条件的可想办法从其他渠道获得,城市学生也可以间问家长,什么样的人才可以当选村委会干部。n(2)模拟选举“村官”。n选定候选人,可初选两人候选人“竞选”村长,竞选人可以模仿

99、教材中两位候选人分别提出自己的竞选口号与竞选承诺。n竞选演说。学生上台发表自己的竞选演说,宣布自己的竞选承诺与竞选口号,要尽可能打动选民同学。n投票选举。你认为他们谁合适?说说自己的看法。n(3)寻找农民“斤斤计较”的事。教师引导学生深刻领会“斤斤计较”的含义。什么是“斤斤计较”?计较了哪些事?说明了什么?n(4)组织讨论、辩论活动。这里要结合村长信箱来进行。有人说出现“斤斤计较”的现象是好事,你认为呢?说说你的发现和想法。(四四) 热闹的农民运动会热闹的农民运动会n农村在发展,农民的生活也越来越丰富多彩,尤其是随着物质生活的富裕,农民们越来越重视文化生活。本主题就是引导学生去发现这些可喜的变

100、化,探寻乡村里的新鲜事,感受农村的发展与进步。n教材首先呈现了乡村农民运动会的热闹场面,运动项目有挑重物、滚轮胎、顶扁担等,还有有趣的颁奖情景。其实农民运动会还有许许多多的比赛项目,如双人行、背媳妇、赶牲口等,农民运动会的许多项目确实新奇有趣,这些有趣的农民运动会项目反映了现代农民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和对精神生活的追求。教师在这里可让学生说出自己所发现和了解的项目,也可以根据当地特色和农民特点设计一些项目。n第三届全国农民运动会会徽,让学生视野从乡村走向全国,通过领会它的含义,可使学生对农民和农民运动会有更深的理解,同时,这幅图案也为下面设计农民运动会村徽村旗提供了一个范例。n农民的业余生活绝不

101、只有运动会,还有书画展、篮球赛、歌咏队、文学社等形式。教材呈现了两幅农民业余活动的照片,意在引导学生进一步了解农民文化生活的其他方面。教师要引导学生说说在乡村还经常开展哪些活动,充分了解农民业余生活的丰富多彩。n在农村天天都有新鲜事,时时都有新变化。教材以一户农家人评选村里头号新闻的故事,反映农村的巨大变化。有装电话上网的,也有建起了农业科技职业学校的,等等。要评出头号新闻还真有点难,这也更说明农村的变化之大、发展之快。n学生作品“我们村的头号新闻”,含义深刻,非常“新鲜”地反映了农村和农民的变化。教师要引导学生仔细体会:一是高大娘这个人物;二是打官司这种平常人觉得陌生和神圣的事;三是农村进行

102、了电网改造;四是只为一颗李树打官司;五是这场官司的结局。这些都说明了农村正发生着深刻的变化,农民的生产生活方式、思想观念正发生根本的转变。n学生作品“张家镇十大怪事”,是对前面新鲜事和头号新闻的补充。为什么是怪事?是因为与过去不一样了。表面上看起来怪,实际上却是说农村的巨大进步。教师要引导学生体会这些事情的意义,发现更多这样的“怪事”,真正感受农村的发展变化,农民的幸福生活。教学建议n(1)想想农民运动会上有哪些有趣的比赛,有哪些独特的奖品,为农民设计一些运动项目。独特的奖品是由独特的比赛决定的,如挑谷子比赛奖谷子,挑多少奖多少。让学生设计比赛项目,可以让学生充分融人农民的生活中,了解他们,体

103、会他们生活的乐趣。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n(2)为在自己家乡举办的农民运动会设计会徽、吉祥物,为乡村代表队设计村徽、村旗。开展这项活动,首先可以引导学生猜一猜教材上所出示的农民运动会会徽的含义。设计会徽或吉祥物,既要体现家乡的特点,又要考虑农民运动会的特点,可先查阅前几届运动会的资料,然后再设计。这项活动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教师在教学时要多给学生启发与指导,只要能表达对农村的向往,对农民的喜爱就应多鼓励。n(3)了解农民的业余文化生活。看看身边的农民经常开展或参加哪些文化活动,并谈谈自己的感想。n(4)寻找村里的新鲜事,开一个乡村新闻发布会。教师首先要让学生明确什么是“新鲜事”,召开新闻发

104、布会,可模仿电视里新闻发布会的形式,有主持人,有记者,有发布新闻的人。记者可以提问。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各项能力,在活动中充分感受农村的进步与发展。n然后组织交流讨论:村里怎么这么多新鲜事、怪事呢?这个问题可以从本质上揭示农村发展变化的原因。“新鲜事”是外表,透过现象看本质,教师要自然而然地引导学生得出结论,因为祖国在发展、在前进,是党的政策好,是农村富裕了,农民素质提高了等等。n最后,评选出村里的头号“新鲜事”。(五)最美的村姑(五)最美的村姑n对前面四个主题的了解,学生已充分感受到乡村的巨变。这四个主题分别从政治、经济、文化生活等多方面展现出一个全新农村。而本主题进一步以一个典型事例带领学生

105、去认识新农民,发现他们的新形象、新风貌。n评选“最美的村姑”是一个有趣而生动的例子,很能反映现代农村的新风貌。教材首先通过报纸征评的形式,让学生评出心中最美的村姑。两个候选村姑的年龄、职业等都不相同,为家乡所作的贡献也不尽一样。旁白“什么样的人才能当选最美的村姑?”引发学生思考,引出下面的内容:给最美的村姑定一个评选条件。情境对话启发学生思考:最美的村姑,不但要外表美,更要心灵美,肯帮助人,还要有一技之长等等。n学生作品“最美的村姑罗小婷”给学生提供了范例。教师要引导学生思考:像罗小婷这样一个聋哑人,为什么会是最美的村姑呢?她虽然残疾,但她乐观向上,不向命运低头,用积极的态度生活,不但自己活得

106、有意义,还为社会做出了贡献。评选村姑只是一个发现新农民的切人点,在农村还有许许多多有突出特点和长处的人,教材由评选最美的村姑拓展到评选最帅的村哥、最棒的村民。学生作品列举了两个这样的人,一是敬老模范,一是科技明星。这样的人当然还有很多很多,如山村画家、种药状元、致富新星等等,数不胜数。教学建议n(1)学生在最美的村姑处打“”后,可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为什么选她?你认为什么样的人才能当选最美的村姑?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评价标准,不能只停留在外貌上。n(2)给最美的村姑定一个评选条件。教材的情境对话,给这个活动指明了一个方向。在充分讨论、交流的基础上,将全班制定的评价标准写在教材的空

107、白框内,大家在评选中一定严格按照这个标准评选。n(3)根据上面制定的标准评出身边最美的村姑。前面几个环节的评选还只停留在书面上,这个活动意在让学生结合学生身边的实际情况,评选最美的村姑。学生根据我们制定的评价标准联系各自的生活实际,选出自己心中最美的村姑。n(4)作为评选村姑的拓展和延伸,可以开展评选“我们村的小帅哥”“最棒的村民”等活动。同样由学生制定标准,由学生自己评选。从这些乡村模范、先进人物身上,更加深刻地感受现代农民的新形象、新风貌。n(5)“我的父老乡亲”报告会。应该说本主题的重点就在这儿。在农村有千千万万个像“敬老模范”和“科技明星”这样的人。教学时,要结合主题文字进行,“勤劳、

108、善良、积极进取、生气勃勃”,除此之外,还有哪些特点?还有哪些要求?什么才是“新时代最棒的农民”?教学时要把握住这些关键之处,让学生去发现这样的新农民,除了“敬老模范”“科技明星”,还有“爱心妈妈”“种药状元”等等。通过讲述他们的先进事迹,加深对现代新农民的认识,产生敬佩和向往之情。(六)他们回来了(六)他们回来了n主题故事北大村官讲述的是真人真事。过去的农村是贫穷和落后的代名词,人们普遍认为只有在城市里才会有发展的机会,所以很多人想方设法要离开农村。现在农村发展了,也给农民提供了致富和发展的机会。不少农民离开城市,回到了农村,在农村这个广阔的天地里进行创业,涌现出了一大批事业有成的农民。在农村

109、也能为社会做贡献,也能实现自己的理想,也同样可以大有作为,这个故事要表达的就是这样的核心思想。n教材设计这个活动主题,意在让学生感受农村的这一新变化,为我国农村的巨大发展感到自豪,同时激发学生向往农村的情感,做未来的农民。n新闻故事后设计了几条读者留言,给了学生发表意见的机会。教材列举了三个人的留言,反映了人们对北大村官吴奇修的不同看法和观点,引发学生的思考。第一二条留言是正面的,指出农村天地广阔,大有作为,一样可干出大事业,以及对吴奇修建设家乡的赞美。第三条留言持反对态度,意在引发学生讨论思考。n主题文字采用歌词的形式赞美了今日的家乡,亲切感人,容易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教师可让学生仔细品味它

110、的含义,体会其中的情感。要让学生真正了解家乡的创业者,就必须让学生近距离地去观察他们,采访他们,教材为此安排了一项活动。n学生作品“我的采访笔记”反映了一对夫妇回乡创业的艰辛和他们的理想。教师要引导学生分析他们为什么要回来创业,他们还有什么打算,从这个案例进一步认识回乡创业者的可歌可敬。旁白揭示了学生活动的方向,可以写信、写倡议书,欢迎在外的家乡人回来创业,建设家乡。教学建议n(1)鼓励学生充分发表自己对“北大村官吴奇修”的看法。教师要及时肯定和鼓励学生闪光的思想,对于一些不正确的认识和观念,教师不能简单地否定,而应耐心细致地引导学生,结合全班同学的交流讨论,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认识和价值观,真

111、正使学生明白农村是一片广阔的天地,在农村也同样可以大有作为。n(2)寻找身边回乡创业的人,采访他们,听听他们的想法。n寻找回乡创业的人。n采访他们,教师要指导学生制定周密的采访计划,要拟定采访提纲,作好记录,还要注意安全等等。要使活动圆满完成,达到预期效果。n制作一张“家乡建设者光荣榜”。学生把自己认识和了解的家乡建设者的故事做成一张光荣榜,宣传他们的事迹,向他们学习。n(3)给在外的家乡人写信,写倡议书,号召他们回乡创业。这个活动不能流于形式,首先要在家长和教师的帮助下,调查了解家乡有哪些在外工作的人,对他们的情况有一个大致的了解。以一个小学生的身份向他们发出真切的召唤,即使不能成功,也可以

112、让人感到我们深深的热爱家乡之情。n(4)设想未来的新农村,想象未来的新农民。祖国飞速发展,农村面貌日新月异,未来的农村是什么样子?未来的农民又会怎么样?让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畅谈未来的新农村、新农民,在畅想中感受农村更加美好的明天,萌发成为未来新农民的理想,树立起建设家乡的远大理想。第四单元第四单元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一方水土养一方人这一方水土(好山好水好地方、多样的气候、富饶的物产)我们在这里生活(大米饭小米粥、农民牧民渔民)同一个名字叫中国(入乡随俗、西部放歌)主要内容知道我国幅员辽阔,不同地区存在差异。探究不同地区自然环境与经济特点的差异及其对人们生产生活的影响。理解和尊重不同地区人们的生

113、活方式。增强为祖国而自豪的情感设计意图n1.本单元体现了全日制义务教育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实验稿)中“了解我国不同地区的差异,探究这些差异对人们生产生活的影响,理解和尊重不同地区人们的生活方式”等内容要求。n2.我国幅员辽阔,地区间差异较大,不但生产生活方式存在差异,有的地区间还存在着文化差异。本单元从认识区域的差异,尊重不同地区不同的生活方式出发,帮助学生多方面、多角度地认识和了解祖国,增进对祖国的亲近感,增强作为一个中国人的自豪感。n3.不同地区的地理条件,影响了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进而决定了这些地区的文化特点。而这种关系对于五年级的孩子来说比较抽象,难以理解。教材选择能反映不同地区生产、

114、生活差异的有代表性的事物,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呈现与学生的衣、食、住、行密切相关的生活场景,通过观察、分析、比较、提高认识,形成自己的态度。二级主题说明n本单元的主要目标是引导学生了解区域间地形、气候、物产资源等方面存在的差异,探究这些差异对人们生产生活的影响,在了解和探究的基础上,理解和尊重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文化习俗。n本单元安排的三个主题:“这一方水土”“我们在这里生活”“同一个名字叫中国”,就是遵循这样一条线索。了解不同地区地形、气候、资源的差异,并不是死记硬背各种抽象的地理知识和数字、名称,而是通过对身边熟悉的事物(如家乡四季的景色、家乡的地形地貌等)进行观察、了解、分析,发现差异并探究

115、这些差异对人们生产生活的影响,主要是通过开展与学生现实生活密切相关的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发现这些影响的存在,进而形成尊重和理解不同地区人们生产生活方式的态度。上下链接n认识祖国幅员辽阔、人口众多的内容,除了本单元外,还有四年级下册的祖国真大单元主题,主要是从祖国的面积、疆域、邻国、地形、地貌、行政区划、江河山川等角度展开的。本单元重在从区域的差异,从生产生活、文化习俗方面展开,两者是螺旋上升的关系,可以结合起来开展教学。对祖国的热爱之情应贯穿教学活动的始终。n关于环境对人们生活影响的探究,二年级上册我们生活的地方、三年级上册家乡的山山水水都有涉及。三者的关系也是螺旋上升的关系,对祖国的认识了解

116、,应当建立在认识家乡的基础之上,爱家乡教育是爱祖国教育的基础,这是把握这三个主题单元的依据。(一)这一方水土(一)这一方水土1. 好山好水好地方好山好水好地方n本部分内容主要是介绍我国不同地域的地理特点。教材首先呈现了一幅中国地形图,图中标出了我国主要的高原、平原、山脉、河流、盆地等。在地形图的周围有五幅反映不同地形地貌特征的图片和一个学生作品空白框。五幅图片分别反映的是西部壮美的雪域高原、西南神奇迷人的丘陵梯田、东北一望无垠的平原麦浪、江南河道纵横的梦里水乡、海南如诗如画的椰岛海韵。n这五幅图与下优美的说明文字一起,让学生感受祖国山水的美丽,激发其热爱祖国的情感同时引导学生发现祖国地形复杂,

117、不同的地方有着不同的美丽。n教学这一活动内容时要注意它与四年级下册祖国真大中“好山好水好风光”的内容区别。后者的目的主要是通过黄果树瀑布、西湖、布达拉宫等风景名胜,让学生感受祖国风光如画,从而激发其自豪感。本活动内容主要是通过这些自然风光图片,反映祖国不同地区地理环境、地形地貌的差异。教学建议n(1)欣赏教材中的风光图片。教师也可通过课件、幻灯、挂图等,呈现一些其他自然风光照片或录像,让学生猜一猜它们可能拍自祖国的哪个地方,从中可以看出哪种地形特点。n(2)找一找中国地形图上的高原、平原、山脉、河流等,比一比谁找得多,说说它们的位置。还可以将图片按地理位置、地形特征分类,概括中国地形的一些基本

118、整体特点,如,平原多在东部,河流多自西向东流等。n(3)收集能反映我国地形特点的风光图片,如雪域高原、沙漠戈壁、草原等,将它们贴在祖国地形图的相应位置上(该图可能拍自这个地方)办一个小型图片展,或装订成册。n(4)收集一些描述不同地方地理环境特征的文章、诗歌、歌曲等,如歌曲青藏高原天堂,散文草原,诗歌我爱你,中国等,举行朗诵会、演唱会。2. 多样的气候多样的气候n我国幅员辽阔,地形复杂,各地的气候有很大的差异。让学生了解我国各地多样的气候条件是很必要的。但是以什么形式呈现则是设计本部分内容考虑的重点。教材没有出现表示降雨量、温度等抽象的数字和名词,而是安排了一系列活动,激发孩子们的兴趣,引发他

119、们探究祖国多样气候。基于这样的思路,本活动内容设计了模拟天气预报、寻找中国气候之最、寻找中国“气象名城”、描述家乡气候环境特点,寻找家乡四季风景图五个活动。教学建议n模拟天气预报。从教材上气象预报图标可以看出,长江以南地区有雷阵雨,北方广大地区天气晴朗,西北部分地区有雨加雪,渤海、黄海、东海海面有大风。让学生从同一时间内祖国各地不同的天气状况,产生疑间,引发思考:为什么会有这种现象?n教学时可以先认一认天气预报的气象符号,再根据教材中的24小时预报图进行模拟天气预报,还可以布置学生收看前天或当天的天气预报节目,说说各地区的天气情况,再探讨其中的原因。n寻找中国的气象之最。学生作品呈现了我国最冷

120、、最热、最干、降雨最多的地方,目的在于引发学生的兴趣,鼓励学生通过多种途径继续查找,可以比一比,再进行汇报,谈谈感受。n寻找中国的“气象名城”。在中国地形简易轮廓图上,用形象的图标标出了日光城拉萨,雾都重庆,风库安西,北极村漠河,雾淞城吉林,火炉长沙、武汉,雨港基隆。n教学时可以让学生对照学生作品中的“气象名城”,找一找它们在图中的位置,猜一猜它们形成的原因,说一说其他这样的“气象名城”,对作品框进行补充。n描绘家乡环境、气候特点。旁白人物分别描述了昆明和东北大兴安岭地区的环境、气候特征。教学时要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话来描述自己的家乡,概括出符合家乡自然环境、气候的一些特征。n寻找家乡四季风景图。

121、教材中的四张照片是杭州西湖春、夏、秋、冬的景色,反映了杭州四季的变化,具有鲜明的季节特点。任何地区的不同季节会有所变化,景象也会有区别。n教学时先收集能反映家乡不同季节景色的图片、照片,让学生比较图片中的不同景色可以进行横向的对比:和别的地方有什么不一样;也可以进行纵向的比较:不同季节,景色有什么区别。n教学这一内容时,可以逐个分别开展这五项活动,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将五个活动重新整合开展。但教师要注意把握活动的目的:通过气候的复杂多样体会祖国的幅员辽阔。3. 富饶的物产富饶的物产n我国幅员辽阔,地形地貌多样,气候条件复杂,这种独特的自然条件,使我国成为世界上资源最丰富的国家之一。“好山好水好地

122、方”“多样的气候”与“富饶的物产”三个活动内容之间,反映了这种内在的因果关系。目的在于引发学生思考自然环境与经济特点之间的关系,并为祖国的富饶而自豪。n卡通哈密瓜与荔枝的对话,给学生启示一方水土长一方物产,初步感受和领会自然环境与物产之间的关系,通过续编故事,引发思考形成新的认识:不同的作物需要不同的生长环境。n教材呈现的水果组图,引导学生去探究环境、气候对物产的影响。家乡有着独特的自然环境,当然有着自己的物产,学生联系身边的环境和生活实际,描绘家乡的物产。n尤其是小资料让学生从宏观的角度全面了解我国农作物的地域分布情况,而随后的野生动物分布示意图和矿产资源分布图是对前面内容的延伸:自然环境同

123、样影响着动物资源和矿产资源的分布。针对动物分布图和矿产资源分布图,提示文“你又能发现什么?”旁白“你还知道哪些?”两个发散性的问题引发学生去自主探索。n活动包括两部分内容:动手制一张祖国物产分布图、制物产名片。制物产分布图是在对农作物分布示意图和野生动物图、矿产资料图探究的基础上,进行综合,给学生发挥的空间比较多。制物产名片相对来说难度稍低,但力求内容上比较全面:有经济作物、有矿产资源;在动物、有植物形状可以制成苹果、牛、人参、山西省轮廓,也可以制成别的形状。教学建议n(1)续编哈密瓜与荔枝兄弟的故事,讨论故事的结局,说说给我们的启示。n(2)给物产找家乡。出示各种各样的物产,如水稻、荔枝、柑

124、橘等作物,耗牛、东北虎等野生动物,找找它们的家乡、产地可能在哪里,说说理由。n(3)为家乡找物产。联系生活的环境,说说家乡主要有哪些物产;和别的地方比较有什么不同。n(4)自制祖国物产分布图。初步探讨物产资源和自然环境间的关系。n(5)给地方特产或家乡物产制名片。配上简要的文字说明,向同学介绍。还可以为祖国特产制广告,设计包装,宣传祖国物产。(二)我们在这里生活(二)我们在这里生活n前一二级主题主要目标在于了解不同地区自然环境、经济特点之间的差异,本活动主题则主要是“探究这些差异对人们生产生活的影响”。“大米饭、小米粥、青稞酒”,是探究这些差异对人们衣、食、住、行、习俗等生活方式的影响;“农民

125、、牧民、渔民”则是从生产方式这一角度进行探究。1. 大米饭、小米粥、青稞酒大米饭、小米粥、青稞酒n自然环境与物产对人们生活的影响,最直观的就是人们的“吃”,本活动内容的设计思路就是以“大米饭、小米粥、青稞酒”为题,从不同地区人们的饮食为切人点,逐渐扩展到习俗、居住、交通等方面。本活动内容主要由一组与“吃”有关的活动、一个“怪?不怪!为题的主题故事、一个研究活动以及反映学生研究成果的学生作品三个部分组成。n主食照片组合、学生作品以及“讨论”活动“家乡人喜欢吃的主食有哪些?”直接将活动引人到孩子的日常生活中去。旁白与学生作品体现出南方人与北方人主食的差异,两者形成对比,引发学生思考:主食为什么会不

126、同?n通过主题文字,由“吃”的不同,过渡到生活习惯、民间风俗的不同。教材选取了一个独特的视角“怪?不怪!,激发学生兴趣,引发他们自主探讨生活习俗的形成与当地的地理环境、气候特征及经济发展的关系。n最后的“活动”是在前面活动基础上的进一步拓展,让学生借助前面所学的知识,运用前面所学的方法,从衣、食、住、行、语言、习惯等各个角度研究。教材呈现了南北方民居特点和不同地区交通工具研究的学生作品,给学生提供了示范,降低了活动的难度。通过学生作品告诉学生:我们可以这样做研究。n教学这一内容时,重要的不在于学生能出多少研究成果,而在于鼓励学生乐于去探究,善于通过多种渠道探究问题,勇于展示自己的探究结果。教师

127、在指导学生时要注重方法上的指导,注重对探究过程的评价。教学建议n(1)激发兴趣和探究欲望。通过比较南北主食的不同,发现“怪?不怪!”的原因,引发学生兴趣,鼓励他们去探究。n(2)学生自由选择感兴趣的主题,按衣、食、住、行、语言、习惯等自愿组成若干探究小组。探究某个方面不同地区的差异,寻找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n(3)自主探究。可以通过各种渠道收集资料,如实地调查、阅读书籍资料、上网、请教他人等,小组内对资料进行整理。n(4)全班交流,将自己的研究成果展示出来,可以写成研究报告,可以办图片展。2. 农民、牧民、渔民农民、牧民、渔民n由于不同地区自然环境存在差异,造成了人们的生产方式的不同。本活动内

128、容围绕这一活动目标,以农民、牧民、渔民的生产劳动方式和生产工具的对比为切人,通过给爸爸编“劳动历”,认一认生产工具,编一编舞蹈动作等儿童自主参与的活动,让孩子认识不同地区的差异对人们生产方式的影响。n教材首先呈现了华北平原和天山牧场两位小朋友为爸爸的劳动制作的“劳动历”。两张“劳动历”上相同季节不同的劳动方式形成对比,引发学生讨论:为什么每个地区人们的“劳动历”会不同呢?鼓励学生联系身边熟悉的农村生活去寻找原因。n主题文字和一组照片:渔民撒网捕鱼,牧民在剪羊毛,农民在水田插秧,女工在割胶。给学生非常直观的印象:农民、牧民、渔民的生活不同。同时启发学生的思考:自己家乡的人们经常从事哪些生产劳动呢

129、?为什么与别的地区存在差异?n与上面劳动场景组图相呼应,教材设计了一个实践活动:将一些熟悉的劳动场景、动作编成舞蹈,或直接参与加生产劳动。通过这个活动,一方面体会不同地区生产方式的不同,另一方面体会劳动的快乐以及劳动者的勤劳、智慧。n生产工具组合图包括镐头、铁锹、耙子、铁犁、竹笼、纺车、风车、水车等。有些工具在南方常见,有些则在北方常用;有的在水乡才能看到,有的在干早地区才能用上。这些工具可以反映出不同地区生产方式的不同,也体现了劳动人民的智慧,小资料中的坎儿井就是典型代表。n教学这一内容要注意引发学生的兴趣,从孩子的角度,用儿童的眼光去发现、去思考。同时要立足儿童身边的生活环境,让儿童通过教

130、材中提供的范例,联系到自己熟悉的生活,联系家乡人的“劳动历”,家乡常见的劳动场景,家乡人经常使用的生产工具。教学建议n(1)编“劳动历”。通过观察周围的生产活动,访问他人,农村孩子可以为爸爸妈妈编“劳动历”。城市的学生可以为当地熟悉的农民、牧民、渔民等编“工作历”。同时要研究为什么“劳动历”的内容会不同。n(2)搜集反映农民、渔民、牧民劳动场景的图片、文字资料,除书上的剪羊毛、撒网、插秧之外还有采茶、榨油、补网、喂鸡等等。说一说不同地区的人们可能会从事哪些生产劳动,描绘家乡人们从事某劳动的场景。n(3)认一认生产工具,猜一猜它们的用途、用法,模拟使用动作,说说它们和生活环境的联系。n(4)将劳

131、动动作、场景编成舞蹈演一演。如采茶调剪羊毛拾稻穗的小姑等。(三)同一个名字叫中国(三)同一个名字叫中国n在“了解我国不同地区的差异”,“探究这些差异对人们生产和生活的影响”的基础上,本活动主题旨在“理解和尊重不同地区人们的生活方式”。通过活动引导学生尊重不同地区语言、饮食、风俗习惯、文化等方面的差异,做到“人乡随俗”,理解祖国不同地区间地理位置、特产资源、经济水平等方面的差异,以及彼此间相互交流、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重要意义,并力争为这种合作做出自己的贡献。1. 入乡随俗入乡随俗n“人乡随俗”意在引导学生进一步“理解和尊重不同地区人们的生活方式”,尊重不同地区的风俗习惯和文化差异。本活动内容主

132、要由三部分组成:一组反映不同地区生活的照片、一个探究地区间物质交流活动和一个探究地区间人力资源流动的活动。n首先教材提供了极具地方特色的大幅生活场景组图,展现不同地区生活方式的不同:内蒙古高原上的牧民在制奶茶;云贵高原的农家小屋内,妇女在做鞋垫;北方的人们在冰天雪地里滑雪、踩高跷;江南水乡的孩子在小河内尽情戏水;南方的海滨浴场人们在畅游;渔民在收网捕鱼等。不同地区的生活方式差异很大。提示文“该怎么办?“你喜欢哪儿?“你怎么想?”以及旁白对话引发学生讨论并体会:不同的生活,相同的快乐,理解和尊重不同地区人们的生活方式。n虽然地区间存在较大的差异,但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彼此间的联系越来越紧

133、密,交流越来越频繁。体现在吃、穿、用方面的物质流动;随时可以吃到外地的水果、火锅城开到了校门口而且东西南北各地区间人员也很普遍:去西部支援教育、建设铁路教材中学生作品、旁白对话都做了很好的引导和示范,学生通过开展活动,去发现更多的现象,产生真实的感受。教学建议n(1)给生活场景组图取名字,表达自己的情感。如:农舍闲情、高原风情、水乡印象、红腰带飘起来等等。还可以搜集更多类似的图片,配上文字说明,向大家介绍不同环境下人们的生活。n(2)说一说自己旅游的见闻,交流在外地遇到不同的生活习惯时,自己的想法、做法。n(3)举行“入乡随俗”辩论会,可以选择教材中的四个话题,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另选内容进行辩

134、论。n(4)调查:家里、学校、市场有哪些来自外地的物品,家乡有哪些产品被送到了外地。n(5)采访家乡的外地人,了解他们的生活方式有什么特别之处,请他们谈谈对在外生活的感受。n(6)寻找在外地的家乡人的故事。听他们讲一讲在外地生活的经历,问问他们生活是否习惯。2. 西部放歌西部放歌n祖国地域辽阔,东部和西部、南方和北方在自然条件和经济发展方面有着各自的优势与不足,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如何做到优势互补、加强交流与合作以达到共同发展的目标是全国人民的共同探讨的问题。n本活动内容以我国西部为例,在面上了解的基础上,从点上进一步较为详实地探讨地区特点与经济文化发展的关系。以西部为例也与当前我国的发展战略和

135、政策有关,在西部大开发的今天,让学生深人了解西部以及西部的发展需求,可以让学生更全面地了解国情,增强学生的责任感。本活动内容主要介绍了西部的地理环境以及东西部的合作交流。n小资料介绍了东西部地理位置上的差异,提示语和学生作品介绍东西部地理环境、物产资源、经济状况等方面的不同。有“荒、远、边、穷”“大、财、宝、美”整体上的介绍,也有如“西藏自治区的铁路交通还不太发达”具体个例上的介绍。学生可根据已有的经验,大胆谈自己的认识和感受。n正因为存在着差异,交流与合作才成为可能,成为必然。教材选取了三个事例:学生的手拉手活动,将图书送给西藏的小朋友;四川七城联动大型人才交流会;晋煤外运,支援祖国其他地区

136、的经济建设。三个事例从不同的方面反映彼此间的交流与合作。这样的事例还有很多很多,如西气东输、南水北调、建设青藏铁路、干部援藏、教师支边,等等。教学建议n(1)欣赏歌曲西部放歌,说说对歌词的理解,谈谈自己的看法,激发学生的情感。n(2)找找家乡的位置是在祖国的东部还是西部,联系实际谈谈家乡有什么特产、资源和优势,需要哪些帮助。n(3)辩论:西部是“荒、远、边、穷”还是“大、财、宝、美,?辩论前要搜集大量的图片、文字资料,如戈壁滩上寸草不生、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石油开采风风火火、雪山风光优美,等等,各自用来证明自己的观点。在辩论的基础上总结出一些东部、西部的优势与不足。n(4)寻找地区间交流合作的事

137、例。可以收看电视新闻,翻阅报纸等。可以是曾经发生过的事,如心连心慰问演出等;也可以是正在发生的事,如西气东输管道铺设等。n(5)讨论:西部大开发可能带来哪些好处,我们有什么好的想法可以促进西部发展,畅想明日的大西部,说一说、画一画它将来的样子。第五单元第五单元 我们是炎黄子孙我们是炎黄子孙从远古走来站在长城上古老的丝绸之路我的历史明星档案主要内容知道我国是一个有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了解我国古代繁荣的科学文化,感受中华民族对世界文明的重大贡献。欣赏古代人民的聪明才智,珍视祖国的历史与文化。萌发民族的自豪感和自信心,激发爱国之情和初步的报国之志。设计意图n1.本单元体现了全日制义务教育品德与社会课

138、程标准(实验稿)中“知道我国是有几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感受中华民族对世界文明的重大贡献,萌发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等内容要求。n2.我国有着几千年的文明史,这是每一个中国人都引以为自豪的。了解祖国的历史对于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和民族自信心是十分重要的。本单元内容的设计上突出古代文化和文明及其对世界的影响,选取有典型性和代表性的历史人物、历史事件,折射我国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及古代劳动人民的勤劳智慧,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萌发学生的爱国情感和民族自信心。n3.本单元设计上根据五年级儿童的特点,采取以事带史,以人带史的方法,不追求历史的完整性和系统性。重点突出用儿童的眼光和方式了解、探索历史,注重引导

139、学生将历史和现实联系起来,认识并思考历史发展的基本特点,掌握一些基本的学习历史的方法。上下链接n对历史的学习,整套教材包括五年级上册的我们是炎黄子孙和五年级下册的不能忘记的历史两个单元。后者是关于近代史的学习,重点是了解帝国主义列强对中国的侵略及其带给中国人民的屈辱,以及中国人民奋起反抗的历史。本单元重点是古代史的学习,突出古代文化和文明及其对世界的影响,单元独立性比较强。二级主题说明n从远古的原始文明到炎黄的传说,到夏:商、周奴隶社会的兴亡,到秦始皇统一中国,经历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中华民族有着悠久的历史,几千年绵延不绝。n从远古的原始文明到炎黄的传说,到夏:商、周奴隶社会的兴亡,到秦始皇统

140、一中国,经历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中华民族有着悠久的历史,几千年绵延不绝。n“站在长城上”,由长城这一中华民族的象征、古代劳动人民智慧和汗水的结晶,延展到伟大的四大发明,以及古代中国在天文地理、数学、中医中药、建筑等方面的辉煌成就,突出它们对世界的深远影响,从而激发学生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n“古老的丝绸之路”以历史上最有影响的丝绸之路,唐朝的“东渡”、“西游”,明朝的郑和下西洋为载体,反映古代中国与世界的友好往来。n“我的历史名人档案”这一版块,以人带史,选取古代中国历史上有深远影响的历史人物,了解他们的伟大成就和不朽功绩,侧重从文学、艺术、教育等角度,反映中华民族不仅有着悠久的历史,而且有着

141、灿烂的文化。这一版块还注重了学习历史对学生现实生活的影响,将历史与现实联系起来。(一)(一) 从远古走来从远古走来n围绕课程标准中“知道我国是有几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这一内容标准,本主题安排了了解炎黄的传说、想像远古先人的生活、寻找重大历史事件等内容。力求让学生对悠久的历史有一个大概的把握和基本的认识。n炎帝陵图、神农教稼图、黄帝像以及小资料“炎黄的传说”,引发学生对中华文明源头的探索,知道炎帝和黄帝是中华民族的祖先,我们是炎黄子孙。“海外华侨不远万里参加拜祭炎黄的盛典,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通过对问题的探索,激发学生作为炎黄子孙的自豪感。n远古先人生活场景组图包括狩猎、饲养牲畜、使用火和打磨

142、石制工具,这些都是人类走向文明的象征,表明炎黄以前,我国已有相当发达的“原始文明”。通过这些直观形象的图可以引发学生对原始人类生活的想像。学生作品中所描绘的原始人居住的房子,为学生的表达提供了范例,画一画是一种很好的方式。n中华历史源远流长,绵延不绝几千年,但是,对小学五年级的孩子来说,不要求掌握其完整性和系统性。所以教材采用一条蜿蜒的“历史长河”上的几个点来“以点概面”,用兵马俑、清朝官帽等有代表性的图标,配上重大历史事件说明,力求让学生对祖国悠久历史和发展脉络有一个基本的了解。旁白对话提示学生了解历史的方法:说二说历史故事,读一读史学作品,找一找身边的历史,做一做历史年表等。n制历史“卡片

143、牌”的活动,在于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掌握简单的学习历史的方法制卡片、玩卡片,在动手操作和游戏中,了解历史知识,思考历史问题。教学这一主题时,教师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不能向学生提出过高的要求,不追求历史学习的完整性和系统性;重点不是死记硬背历史知识,而是激发学生学习、了解祖国历史的兴趣,掌握一定的学习历史的方法,陶冶学生的爱国情感。教学建议n(1)讨论思考:为什么海外华侨会不远万里来拜祭炎帝陵、黄帝陵?n(2)想象原始人类的生活场景,可以画一画他们居住的房子、劳动的场景,可以说一说“钻木取火”等的意思。n(3)开历史故事会:讲一讲历史上的一些重大事件,谈一谈自己对这些事件的看法、感受。可以将

144、全班同学找的历史故事编成历史故事集上下五千年等小册子。n(4)制作历史知识“卡牌”:卡片上可以写出或画出历史典故或有代表性的物品,然后给卡片按朝代分分类、按时间先后顺序排排队,或想出其他游戏方法玩一玩这些卡片。n(5)制作历史年表:教材中提示了“把卡片按顺序连起来”的制作方法,还可以将看过的历史剧、电影、皇帝的名字、各朝代有代表性的建筑、服饰等物品,按先后顺序排一排,编各种各样的历史年代简表,内容可以是实物图,也可以是文字。n(6)读一读历史朝代顺序歌,给它简单谱曲或用其他儿歌的旋律唱一唱。(二)(二) 站在长城上站在长城上n本主题着重体现课程标准中“感受中华民族对世界文明的重大贡献,萌发自豪

145、感和自信心”的内容要求。以“站在长城上”作为活动主题名,意在由长城的雄伟壮丽,感受到祖国的伟大和中国人民的坚强意志。带给我们“永载史册的荣耀”的不仅是长城这个世界文化遗产,更有以造纸术、印刷术、火药、指南针为代表的更多发明创造,它们给世界带来了深远的影响。n在了解我国古代繁荣的科学文化的基础上,感受中华民族对世界的影响与贡献,激发学生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是本活动主题的根本目标,围绕这一目标本部分设计有关长城、四大发明、圆周率等方面的活动内容。n对长城描写的主题文及旁白人物站在长城上的遐想,是该主题的引子,从这一中华民族的象征人手,通过“长城,我想对你说”这一活动,引发对辉煌的古代科学文化、伟大

146、成就的探究。n中国古代对世界文化的重大贡献,集中体现于四大发明,它们改变了世界的模样,推进了世界文明的进步。教材没有介绍四大发明的具体内容,而侧重于它们的作用及对世界的影响的讨论。让学生在观点的碰撞中感受我国古代科学成就对世界的卓越贡献。n让中国人感到骄傲的不仅仅是四大发明,天文地理、数学、中医中药等许许多多伟大发明创造,都体现了我国人民的坚强、勤劳和智慧。教材中列举的地动仪、圆周率的计算和医药宝典本草纲目只是以点带面,引发学生自主去发现、探究。n寻找我国古代人民创造的“世界第一”“世界之最”的活动,可以鼓励学生从科学文化的方方面面去查资料,让其从这些“第一”“之最”中欣赏古代人民的聪明才智,

147、从而树立民族自信心、自豪感。除了书中提到的大运河、都江堰,还有赵州桥、坎儿井、岳阳楼、滕王阁;除了永乐大典,还有康熙字典四库全书等;除了司母戊大方鼎,还有战国编钟、唐三彩;除了乐山大佛,还有莫高窟,等等。中国还是世界上第一个种植水稻的国家,第一个培植蔬菜的国家,第一个放飞风筝的国家,等等。教学建议n教学这一主题的时候,教师注意不要求学生记住这些发明创造、伟大成就的具体内容,要突出它们对世界的贡献与影响,要注意在资料搜集的方法、渠道上多引导。培养学生的民族自信心和爱国之情、报国之志是教学这一主题的最终落脚点。教师可开展以下教学活动。n(1)“长城,我想对你说”,“xx,我想对你说”,在“说”的内

148、容方面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对xx成就、xx发明创造的颂扬,包括从语气上表现惊叹、自豪。n(2)搜集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图片,如赵州桥、颐和园、天坛、都江堰等,办一个小型展览,由资料的提供者作讲解。n(3)列举我国古代的“世界之最”或“世界第一”,并进行资料汇总,编成小册子或手抄报,向身边的人宣传。n(4)辩论赛:四大发明中,我认为xx的作用最大。辩论不要求有统一的结论,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尽可能联系今天的生活来谈自己的感受。n(5)讲述体现我国劳动人民聪明才智和发明创造的故事,如鲁班的故事、华佗治病的故事,祖冲之的故事,等等。(三)古老的丝绸之路(三)古老的丝绸之路n中国是一个在世界上有着深远影响

149、的文明古国,“古老的丝绸之路”这一主题侧重从古代中国与世界的交流方面突出中华民族对世界的影响。而这种交流与影响集中体现在“丝绸之路”的开拓,盛唐时期的鉴真东渡、玄类西游取经及“海外来宾聚长安”,明朝的郑和七下西洋等几个富有影响的事件中。这些交往把中国的丝绸、陶瓷、茶叶等物品以及书法、绘画、文学、雕塑、医药、建筑等先进文化与技艺传到国外,推动了世界文明的进步与发展,同时也“娶”进来世界文明的精华,在友好交往中相互学习,相互促进。n“那时的丝绸是怎么传过去的呢?”那时候,中国或西方商人,往往成群结队,用骆驼和马驮载大量的中国丝绸,从长安西行,在敦煌补充水、食物和草料后,再通过玉门关或阳关,开始艰难

150、的长途跋涉,他们穿越荒无人烟的沙漠,翻过白雪皑皑的山岭,到达中亚、西亚和欧洲。透过教科书中的丝绸之路路线图,我们似乎看到了当时商队艰辛跋涉的情景。n张赛两次出使西域,开辟丝绸之路后,西域的天马、汗血马等良种马,葡萄、石榴、核桃、首楷等植物,乐器和歌舞开始传人中原。汉族的铸铁、开渠、凿井等技术和丝绸、漆器、金属工具等,也传到了西域。“丝绸之路”成了古代中外交流的代名词。教科书中的“小资料”介绍了这一历史事件。n隋唐对外交往比较活跃,与亚洲以至非洲、欧洲的一些国家都有往来。唐政府鼓励各国商人到中国贸易,允许他们长期居住。长安、洛阳、广州、扬州等城市,都有频繁的外贸活动。唐朝在世界上享有很高声望,各

151、国称中国人为“唐人”。n明朝前期,我国是当时世界上最强盛的国家,航海技术和造船业发达。郑和远航,促进了中国和亚非各国的经济交流,加强了我国和亚非各国的友好关系,郑和能完成航海史上的壮举,一方面因为古代中国先进的技术水平、强盛的国力,也因为他个人的机智、坚韧与英勇无畏的气概。n通过与世界各国的贸易往来和文化交流,“出嫁”的和“娶”进来的不仅仅是物品,还包括先进的技术,如养蚕术、铸造术。本活动内容最后设计了“交流”活动,引导学生在前面活动的基础上,更进一步地探索,以强化这一活动内容的学习。教学中,可以鼓励学生联系今天的生活去发现,从而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教学建议n教学这一版块时,要突出这

152、些交流与友好往来的背景是古代中国的繁荣富强,要突出这种交往的意义在于促进世界文明与发展。n教学时可以开展下列活动。n(1)讲述张赛出使西域、班固经营西域、玄奖西游、鉴真东渡、郑和下西洋的故事与传说。n(2)讨论:“丝绸之路”在当时的世界交往中发挥了什么作用?为什么几十个国家的使节会云集长安?郑和为什么能完成航行壮举?等等。鼓励学生大胆阐述自己的观点。n(3)列举古代中国传播出去和引进来的物品、技术。可以从现实生活中举出一些物品,如葡萄、石榴、水稻等,猜猜它们哪些是本土的,哪些是传进来的,说说自己的理由。n(4)思考:今天的中国有哪些物品可以传出去,为什么?(四)我的历史名人档案(四)我的历史名

153、人档案n课程标准中要求“知道我国是一个有着几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我们谈中国传统文化和文明历史,不能不谈历史上的一些重要人物。我国历史上有许多的杰出人物:教育家、军事家、史学家、文学家他们的辉煌成就让人类历史的星空熠熠生辉。n教材中所列举的六位历史人物,朝代不同,专业领域和成就也不同,但都具有代表性和典型性,目的在于引发学生思考、发现和熟悉更多的历史名人及他们的伟大成就。n活动“你还知道哪些历史名人?”以前面列举的历史名人为例,要求学生寻找更多名人。一棵大树分叉很多,枝叶繁茂,每个分枝可以写出文学、书画、军事、史学等不同领域的历史名人,每片树叶上可以写出熟悉的历史名人的名字。n交流“你最喜欢的

154、历史名人是谁?你最佩服他们什么?”将历史人物与学生联系起来,让历史名人的成就、精神激励学生,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和报国之心。让这些历史名人的生平、事迹,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教学建议n教学这一主题时,要注意以人带史,通过对历史人物所处朝代、取得成就、造成影响的了解,对历史的发展有个大致的认识。同时要注意将历史人物与学生实际生活联系起来,通过谈历史人物对自己的影响和自己对历史人物的崇拜,体现出学习历史对现实生活的意义。n教学时教师可开展以下教学活动。n(1)补充教材中六位历史人物的其他资料,向大家详细地介绍他们,并试着评价他们。n(2)比一比,谁知道的历史名人多。n(3)举办历史名人故事会。讲述历史名人故事,谈谈自己对一些历史名人的看法,评价他们的功过。n(4)制作自己的历史名人档案。可以把“历史名人档案”制成大树状,也可以制成星空中无数的“明星”在闪耀、历史长河中无数浪花在跳跃等形状。可以为所有历史名人制一个整体档案,可以为某一个喜欢的历史名人制一个详细的档案(包括朝代、出生年月、主要成就、传说故事等)。n(5)给历史名人分类,可以按朝代,或按性别、姓氏、个性品质、专业领域等不同的标准分,并介绍自己的分法。n(6)按朝代和时间先后给历史名人排排队,制作一张以历史人物为内容的历史年表。n(7)召开“我向名人学什么”或者“xx名人,我想对你说”主题队会。 谢谢!谢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研究生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