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小儿辩日》说课稿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571160237 上传时间:2024-08-09 格式:PDF 页数:5 大小:304.1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两小儿辩日》说课稿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两小儿辩日》说课稿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两小儿辩日》说课稿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两小儿辩日》说课稿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两小儿辩日》说课稿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两小儿辩日》说课稿》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两小儿辩日》说课稿(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小学语文两小儿辩日说课稿两小儿辩日说课稿一、说教材一、说教材1、教材分析两小儿辩日是九年义务教育人教版教材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第一组的一篇精读课文,也是一篇文言故事。文章节选自列子汤问 ,它叙述了古时候,两小儿凭自己的直觉,一个认为太阳在早晨离人近, 一个认为太阳在中午离人近, 为此, 各持一端, 争执不下,就连孔子这样博学的人也没有作出判断。 说明了认识自然,探求真理, 要敢于独立思考,大胆质疑;也说明了宇宙无限,知识无穷,学无止境。选编本文的主要意图,是使学生初步感悟古文的语言特点,同时认识到学海无涯,并为初中学习文言文打点基础。3、教学目标知识目标:学会本课 3 个生字,能根据课后注释疏通

2、文意。能力目标: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并复述故事。情感态度价值观:学习古人善于动脑、大胆质疑的精神及孔子谦虚谨慎、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体会学无止境的道理。4、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指导学生朗读和背诵课文。教学难点:从理解课文方面看,课文所讲述的内容及蕴含的道理并不难理解,难点在于让学生参考注释弄明白每句话的意思。二、说教法二、说教法“书读百遍,其义自见” 。这篇课文以人物对话为主,感情朗读贯穿全课教学,既可发挥教材的优势,又较适合学生的年龄特征。因此,我选择“以读代讲,以读悟情”来进行教学。三、说学法三、说学法针对学生年龄特征,我让学生“去读、去说、去评、去讲、去演” ,实现教学目标的达编辑

3、版 word成,这是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和学习兴趣的必经之路。四、说教学过程四、说教学过程教学程序是否安排得科学合理,是教学成败的关键,为了圆满完成教学目标,我设计了以下教学程序。第一环节:逐层铺垫,设境激趣1、导入:课件显示“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齐读这句话。问: “你们知道这句话的意思吗?” (生答) ,又问“那么这句话是谁说的呢?”(孔子) ,课件显示孔子图像,配以文字解说:孔子,名丘,字仲尼,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东南)人,春秋末期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他学富五车,才高八斗,后世尊称为“圣人” ,孔子一生的主要言行,经其弟子和再传弟子整理编成论语 一书,成为

4、后世儒家学派的经曲。过渡:然而,就是这样一位博学多才的人却被两个小孩子难倒了,孔子是否做到了“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呢?刚好, 列子汤问中有一个故事告诉了我们。(板书课题) 。2、揭题,解题,质疑。生齐读课题,说说: “辩”在这里是什么意思?“日”呢?题目又是什么意思?再齐读课题,问:读了题目你还想了解什么?(学生问: 两小儿为了太阳的什么问题而争论?他们各自的观点和理由是什么?结果怎样?)下面我们先带着这些问题来读课文。设计目的:由课件引入课题,意在诱发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生兴趣;对课题质疑,设计目的:由课件引入课题,意在诱发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生兴趣;对课题质疑,既锻炼了学生提问的能力,

5、又确定了学习目标,统领全篇。既锻炼了学生提问的能力,又确定了学习目标,统领全篇。 第二环节: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试读。请学生试读课文,将读不懂的字画下来,读的时候注意参阅课文下面的注释。2、教师配乐范读。归纳朗读文言文要领:语速稍慢,适当停顿,可摇头晃脑地读。3、领读。现在请大家跟着老师逐句读。4、分小节读。请五名学生读课文,大家注意听:他们有没有读错的字音或读破语句。5、组织学生交流疑问,弄懂字、词、句的意思。设计目的:在一部分教学中,不同形式的朗读,让学生把文章读顺口、读流利,获设计目的:在一部分教学中,不同形式的朗读,让学生把文章读顺口、读流利,获得对课文的整体感知,得对课文的整体感知

6、,为后面感情朗读打下良好基础,为后面感情朗读打下良好基础, 同时,同时,为理解课文中句子的意思扫清为理解课文中句子的意思扫清了障碍,学生在下一个环节中的学习就变得轻松自如了。了障碍,学生在下一个环节中的学习就变得轻松自如了。 第三环节:以读悟情,以情促读编辑版 word步骤一一读课文,理解两小儿争论的观点对“太阳是中午离人近还是早晨离人近”这一问题,两小儿的观点截然不同,请同学们默读课文,思考:两小儿的观点各是什么?请用“-”画出有关语句。幻灯片出示句子:一儿曰: “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 。一儿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齐读。理解这段话的意思。请大家根据注释自己先练习说一说,然后

7、同桌之间说一说。(教师相机板书:日始近日中远日始远日中近)指导学生朗读。用什么样的语气读出他俩各持已见,互不相让的态度?两个同学面对面地练习朗读。指名读。评价。步骤二二读课文,理解两小儿各自的理由太阳到底是近是远,两小儿各有不同的看法,其根据什么呢?请同学轻声地读课文,用“”画出有关语句。幻灯片出示句子:一儿曰: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一儿曰: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理解这两段话的意思。小组内先互相说一说。指名说。评议。(教师板书:近大远小近热远凉)指导朗读。两小儿为什么会有完全不同的看法呢?(角度不同,标准不同)是的,这两小儿

8、从视觉和触觉这两个不同的角度认识事物, 所以各持已见,争执不下,那么怎样才能把他们当时针锋相对、据理力争的感情读出来呢?同桌分角色相互练习读一读这两段话。指两名学生读,其他同学评议。步骤三三读课文,了解孔子不能为他们裁决的原因。正当两小儿两锋对峙,争执不下时,正好孔子向东游历到此,两小儿就请圣人孔子裁决,孔子为他们裁决了吗?齐读最后一自然段。(教师板书:孔子不能决。 )孔子为什么不能裁决呢。 (许多自然现象对我们来说,是极为普通的科学常识,但在古代科技不发达,却是难以解开的谜,所以孔子“不能决”是可以理解的。 )由于孔子不能裁决谁对谁错,所以两小儿都笑着说齐读最后一句。理解最后一段话。谁能借助

9、注释给大家说说这句话的意思?研究这“笑”是一种什么笑。 (失望的笑,并无嘲讽之意)能不能把这种语气读出来呢?感情朗读。步骤四四读课文,沐浴诵读文言文的快意。 (配乐,分角色)编辑版 word设计目的:以上四个步骤的教学中,我让学生回归了课堂主人的地位,以学生的读、设计目的:以上四个步骤的教学中,我让学生回归了课堂主人的地位,以学生的读、说、思、评、议代替了教师琐细讲解分析,这样做,不仅使学生理解了课文内容,击破了本说、思、评、议代替了教师琐细讲解分析,这样做,不仅使学生理解了课文内容,击破了本课的重难点,而且培养了学生对古文的感悟能力,课的重难点,而且培养了学生对古文的感悟能力, 口头表达能力

10、,口头表达能力,交流合作意识,交流合作意识,达到了事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半功倍的效果。 步骤五讲故事,演故事。师述:大家第二次接触文言文,就能理解得这么准确,朗读得这么有感情,真了不起。谁能用自己的话给大家讲讲两小儿辩日的故事?指名学生讲故事。演一演这个故事。指名 3 个学生上台表演,提出要求:注意人物的神情、动作,在说时还可以加入自己合理的想象。 其他同学当作导演,认真欣赏表演得怎么样, 演员表演不到位时,可随时叫停,并及时给予指导。 (老师自己可提出演孔子,师生共同表演)设计目的:这一环节的教学是对学生前面学习内容的升华,调动了学生积极性,降设计目的:这一环节的教学是对学生前面学习内容的

11、升华,调动了学生积极性,降低了学生背诵课文的难度,活跃了课堂气氛。低了学生背诵课文的难度,活跃了课堂气氛。 第四环节:升华感悟,思绪绵延1、学了这篇文言文,你喜欢故事中的哪个人物?为什么?设计目的:让学生畅所欲言,从而感悟道理,受到启发,同时学生结合课外资料补设计目的:让学生畅所欲言,从而感悟道理,受到启发,同时学生结合课外资料补充介绍孔子,达到教学资源共享的目的。充介绍孔子,达到教学资源共享的目的。 2、设境想像:学习了这么长的时间,大家都累了,我们一起来轻松一下好吗?甩甩手,晃晃头,扭扭腰,闭上眼睛睡吧,睡得真香啊!不知不觉开始做梦了在梦里啊,你居然见到了辩日的两小儿, 你会对这两个小孩说

12、些什么呢?他们对你的裁决满意吗?好吧, 就让故事在你的梦里继续吧(学生伏桌做梦状片刻)设计目的:设计目的: 情境的创设给学生留下丰富的想象和思考空间,情境的创设给学生留下丰富的想象和思考空间, 给学生余兴未尽的感觉。给学生余兴未尽的感觉。 (板书:?)3、作业: (1)课外表演课本剧新编两小儿辩日(2)推荐朗读文言故事女娲补天 、 夸父逐日设计目的:设计目的: 作文设计一方面锻炼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作文设计一方面锻炼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另一方面丰富了学生另一方面丰富了学生对文言文的语言积累。对文言文的语言积累。 编辑版 word五、板书设计五、板书设计:两小儿辩日日始近日中远?日始远日中近近大远小近热远凉孔子不能决设计目的:一则好的板书就是一份微型教案,能把课文的思路,设计目的:一则好的板书就是一份微型教案,能把课文的思路, 教师的教路,学生的教师的教路,学生的学路融为一体。本着板书为教学服务的目的,我设计了以上板书。学路融为一体。本着板书为教学服务的目的,我设计了以上板书。 (此文档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 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 文档可自行编辑修改内容,供参考,感谢您的配合和支持)编辑版 word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