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明无机化学第一章气体和稀溶液课件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571159475 上传时间:2024-08-09 格式:PPT 页数:259 大小:2.7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简明无机化学第一章气体和稀溶液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259页
简明无机化学第一章气体和稀溶液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259页
简明无机化学第一章气体和稀溶液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259页
简明无机化学第一章气体和稀溶液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259页
简明无机化学第一章气体和稀溶液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25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简明无机化学第一章气体和稀溶液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简明无机化学第一章气体和稀溶液课件(25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第一章第一章 气体和稀溶液气体和稀溶液 气体、液体和固体,是物质气体、液体和固体,是物质常见的三种存在状态。常见的三种存在状态。 其中气体研究得最早,比较其中气体研究得最早,比较简单。简单。 1. 1 气体的状态方程气体的状态方程1. 1. 1 理想气体理想气体1. 描述气体状态的物理量描述气体状态的物理量 物理量物理量 单单 位位 压力压力 p 帕斯卡帕斯卡 Pa (N m2) 物理量物理量 单单 位位 压力压力 p 帕斯卡帕斯卡 Pa (N m2)热力学温度热力学温度 T 开尔文开尔文 K体积体积 V 立方米立方米 m3物质的量物质的量 n 摩尔摩尔 mol 2. 理想气体的基本假定理想

2、气体的基本假定 符合下面两条假定的气体,叫符合下面两条假定的气体,叫做理想气体:做理想气体: (1) 忽略气体分子的自身体忽略气体分子的自身体积,将分子看成有质量的几何点。积,将分子看成有质量的几何点。 (2) 忽略分子间的作用力忽略分子间的作用力且认为分子与分子之间、分子与且认为分子与分子之间、分子与器壁之间的碰撞,是完全弹性碰器壁之间的碰撞,是完全弹性碰撞撞 无动能损失。无动能损失。 在高温和低压下,实际气体分在高温和低压下,实际气体分子间的距离相当大,气体分子自身子间的距离相当大,气体分子自身的体积远远小于气体占有的体积。的体积远远小于气体占有的体积。 这时分子间的作用力极弱。这时分子间

3、的作用力极弱。 高温和低压下的实际气体很高温和低压下的实际气体很接近理想气体。接近理想气体。 故理想气体的这种假定是有故理想气体的这种假定是有实际意义的。实际意义的。 3. 气体压力的产生气体压力的产生 气体压力是气体分子对器壁气体压力是气体分子对器壁碰撞的结果。碰撞的结果。 有一质量为有一质量为 m,速度为,速度为 ,垂直于器壁方向运动的气体分子垂直于器壁方向运动的气体分子碰撞器壁。碰撞器壁。 根据理想气体的基本假定,无根据理想气体的基本假定,无动能损失,它以速度动能损失,它以速度 弹回。弹回。 碰撞过程中碰撞过程中动量的改变量为动量的改变量为 ( m ) m = 2 m 动量的改变量等于器

4、壁对动量的改变量等于器壁对分子分子的的作用力作用力 F的冲量的冲量 F= F t = 2 m 设分子对器壁的作用力为设分子对器壁的作用力为 F,它是它是器壁对分子器壁对分子的的作用力作用力 F的的反作用力,反作用力,所以有所以有F = 这种作用力和分子运动的方向这种作用力和分子运动的方向一致,在一定的面积上形成气体的一致,在一定的面积上形成气体的压力。压力。 对于其运动方向与器壁不垂直对于其运动方向与器壁不垂直的分子,可以考虑其在垂直方向的的分子,可以考虑其在垂直方向的分运动。分运动。 尽管这种碰撞是不连续的,尽管这种碰撞是不连续的,由于分子极多,碰撞的时间间隔由于分子极多,碰撞的时间间隔极小

5、,故形成的压力在宏观上是极小,故形成的压力在宏观上是连续的。连续的。 这好比在雨中,雨点对雨伞的作用。这好比在雨中,雨点对雨伞的作用。 4. 理想气体的经验公式理想气体的经验公式 波义耳(波义耳(Boyle )定律)定律 n,T 一定时一定时 V 读做读做 “正比于正比于” 盖盖 吕萨克(吕萨克(Gay Lussac)定律)定律 n,p 一定时一定时 V T阿伏加德罗(阿伏加德罗(Avogadro) 定律定律 p,T 一定时一定时 V n V T V n 综合以上三式,得综合以上三式,得 V 以以 R 做比例系数,则有做比例系数,则有 即即 pV = nRT 此式即为理想气体状态方程。此式即为

6、理想气体状态方程。 V = p nRT 上式中上式中 nT pV R = 则则 R = 8.314 J mol1 K1 若若 压力压力 p 的单位为的单位为 Pa 体积体积 V 的单位为的单位为 m3 热力学温度热力学温度 T 的单位为的单位为 K 物质的量物质的量 n 的单位为的单位为 mol nT pV R = 看出看出 pV 乘积的物理学单位乘积的物理学单位为为焦耳焦耳 (J) 从式从式 R = 和和 R = 8.314 J mol1 K1 nT pV 从物理学单位上看从物理学单位上看 pV 是一种功。是一种功。 所以所以 pV 的单位为的单位为 N m2 m 3 = N m = J p

7、 Pa N m2 V m3 若压力用若压力用 Pa 体积用体积用 dm3 温度用温度用 K 物质的量用物质的量用 mol 为单位,则为单位,则 R = Pa dm3 mol1 K1 8.314 103 nT pV R = 这个这个 R 用于处理压力与浓度用于处理压力与浓度换算时,十分方便。换算时,十分方便。 R = 8.314 103 Pa dm3 mol1 K1 如用在下面的公式中如用在下面的公式中 式中式中 c 是以是以 mol dm3 为单位为单位的浓度。的浓度。 p = c RT p = RT V n 1. 1. 2 实际气体的状态方程实际气体的状态方程 理想气体去掉两条基本假定,则理

8、想气体去掉两条基本假定,则还原为实际气体。还原为实际气体。 1. 实际气体的压力实际气体的压力 理想气体的压力理想气体的压力 p 是忽略分子是忽略分子间的吸引力,由分子自由碰撞器壁产间的吸引力,由分子自由碰撞器壁产生的结果。生的结果。 实际气体的压力实际气体的压力 p实实 是碰撞器壁的分是碰撞器壁的分子受到内层分子的引子受到内层分子的引力,不能自由碰撞器力,不能自由碰撞器壁的结果。壁的结果。 如图所示。所以有如图所示。所以有 p实实 p p = p实实 + p内内 用用 p内内 表示表示 p实实 与与 p 的差,的差, p内内 称为内压力,则有称为内压力,则有 p内内 是两部分分子相互吸引的是

9、两部分分子相互吸引的结果,它与这两部分分子在单位体结果,它与这两部分分子在单位体积内的物质的量成正比。积内的物质的量成正比。 p内内 n碰撞碰撞V() n内部内部V() 这两部分分子共处一体,这两部分分子共处一体,密度一致,故有密度一致,故有 p内内 n碰撞碰撞V() n内部内部V() p内内 nV()2 p内内 nV()2 故故 p = p实实 + a (1) nV()2 令令 a 为比例系数,为比例系数, 则有则有 p内内 = a nV()2 2. 实际气体的体积实际气体的体积 理想气体的体积,是指可以任凭理想气体的体积,是指可以任凭气体分子在其中运动,且可以无限压气体分子在其中运动,且可

10、以无限压缩的理想空间。缩的理想空间。 原因是理想气体分子自身无体积。原因是理想气体分子自身无体积。 但实际气体的分子但实际气体的分子体积不能忽略。体积不能忽略。 如图如图 m dm3 的容的容器中,充满器中,充满 n mol 实际实际气体。气体。 则实际气体的体积则实际气体的体积 V实实 = m dm3。 但是,由于分子自身体积的存但是,由于分子自身体积的存在,分子在这在,分子在这 m dm3 的体积内不的体积内不能随意运动。能随意运动。 且这且这 m dm3 体积也不可无限体积也不可无限压缩,压缩的最终结果是变成分子压缩,压缩的最终结果是变成分子的自身体积的自身体积 V分分 。 故从故从 m

11、 dm3 的的 V实实 中去掉中去掉 V分分 后,则剩下理想空间。后,则剩下理想空间。 即即 V = V实实 V分分 则则 n mol 分子的体积分子的体积 V分分 = n b dm3 而理想气体的体积而理想气体的体积 V =(m n b) dm3 若分子的摩尔体积为若分子的摩尔体积为 b dm3 mol1 一般关系式为一般关系式为 V = V实实 nb (2)如图实际气体的体积如图实际气体的体积 V实实 = m dm3 V = (m n b)dm3V分分 = n b dm3 3. 实际气体的状态方程实际气体的状态方程 将(将(1)和()和(2) 两式,代两式,代入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入理想气体状

12、态方程 pV = nRT V = V实实 nb (2) p = p实实 + a (1) nV()2 这个方程是荷兰科学家范这个方程是荷兰科学家范德华德华 (van der Waals ) 提出提出的,称为范德华方程。的,称为范德华方程。 这是实际气体状态方程中这是实际气体状态方程中的一种形式。的一种形式。 得得 (V实实 nb )= nRT p实实 + a nV()2 式中式中 a,b 称为气体的范德华称为气体的范德华常数。常数。 不同气体的范德华常数不同。不同气体的范德华常数不同。(V实实 nb )= nRT p实实 + a nV()2 且且 a,b 的大小可以反映出实的大小可以反映出实际气

13、体与理想气体的偏差程度。际气体与理想气体的偏差程度。 (V实实 nb )= nRT p实实 + a nV()2 Ar 比比 NH3 更接近理想气体,更接近理想气体,可以从其数据看出可以从其数据看出 a (m6 Pa mol2) b(m3 mol1) Ar 1.36 101 3.20 105 NH3 4.23 101 3.71 105 式中式中 Vm 为摩尔体积。为摩尔体积。 当当 n = 1 时,范德华方程时,范德华方程(V实实 nb )= nRT p实实 + a nV()2变为变为(Vm,实,实 b )= RT ( p实实 + ) aV m21. 2 混合气体的分压定律混合气体的分压定律 1

14、. 2. 1 基本概念基本概念 1. 混合气体与组分气体混合气体与组分气体 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气体混合在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气体混合在一起,组成的体系,称为混合气体。一起,组成的体系,称为混合气体。 显然,空气是混合气体,其中显然,空气是混合气体,其中的的 O2,N2,CO2 等,均为空气这等,均为空气这种混合气体的组分气体。种混合气体的组分气体。 组成混合气体的每种气体,都组成混合气体的每种气体,都称为该混合气体的组分气体。称为该混合气体的组分气体。 2. 组分气体的摩尔分数组分气体的摩尔分数 组分气体组分气体 i 的物质的量用的物质的量用 ni 表表示,混合气体的物质的量用示,混合气体的物质

15、的量用 n 表示,表示,显然有显然有 n = nii 组分气体组分气体 i 的摩尔分数用的摩尔分数用 xi 表示,则表示,则 例如,由例如,由 3 mol H2 和和 1 mol N2 组成的混合气体,组成的混合气体, 则其中则其中 xi =nin x = =H2nnH234 x = =N2nnN214显然有显然有 xi = 1i 3. 总体积与分压总体积与分压 当当 组分气体组分气体 i 单独存在,且占单独存在,且占有总体积时,其具有的压有总体积时,其具有的压力力,称为,称为该组分气体的分压该组分气体的分压。 混合气体的体积称为总体积,混合气体的体积称为总体积,用用 V总总表示。表示。 应有

16、关系式应有关系式 pi V总总 = ni R T 组分气体组分气体 i 的分压,用的分压,用 pi 表示表示 4. 总压与分体积总压与分体积 当当 组分气体组分气体 i 单独存在,且具单独存在,且具有总压时,其所占有的体积,称为有总压时,其所占有的体积,称为该组分气体的分体积。该组分气体的分体积。 混合气体所具有的压力,称为混合气体所具有的压力,称为总压,用总压,用 p总总 表示。表示。 组分气体组分气体 i 的分体积,用的分体积,用 Vi 表示。表示。 应有关系式应有关系式 p总总Vi = ni R T 5. 体积分数体积分数 组分气体组分气体 i 的分体积的分体积 Vi ,与,与混合气体的

17、总体积混合气体的总体积 V总总 之比之比 ,称为组分气体称为组分气体 i 的体积分数。的体积分数。ViV总总 1. 2. 2 分压定律分压定律 分压与总压的关系分压与总压的关系 我们通过下面实验来研究分压我们通过下面实验来研究分压与总压的关系与总压的关系 2 dm3 2 105 PaO2N2+ O2+2 dm3N2 2 dm3 2 105 Pa p总总 将将 N2 和和 O2 按上图所示混合。按上图所示混合。 2 dm3 2 105 PaO2N2+ O2+2 dm3N2 2 dm3 2 105 Pa p总总 测得混合气体的测得混合气体的 p总总 为为 4 105 Pa。 2 dm3 2 105

18、 PaO2N2+ O2+2 dm3N2 2 dm3 2 105 Pa 4 105 Pa 按分压的定义按分压的定义 pN = 2 105 Pa, 2 pO = 2 105 Pa 2 测得混合气体的测得混合气体的 p总总 为为 4 105 Pa。 可见可见 p总总 = pN + pO 22 pN = 2 105 Pa, 2 pO = 2 105 Pa 2 1 dm3 2 dm3 4 dm3 8 105 Pa 2 105 Pa p总总再考察一个实验再考察一个实验N2O2N2 + O2 + 测得混合气体的总压为测得混合气体的总压为 3 105 Pa 由分压的定义由分压的定义 pN = 2 105 Pa

19、, 2 pO = 1 105 Pa 2 1 dm3 2 dm3 4 dm3 8 105 Pa 2 105 Pa p总总N2O2N2 + O2 + 混合气体的总压为混合气体的总压为 3 105 Pa 亦有亦有 p总总 = pN + pO 22 pN = 2 105 Pa, 2 pO = 1 105 Pa 2 道尔顿(道尔顿(Dalton)进行了大量)进行了大量实验,提出了混合气体的分压定律实验,提出了混合气体的分压定律 混合气体的总压等于各组分混合气体的总压等于各组分气体的分压之和气体的分压之和 此即道尔顿分压定律的数学表达式。此即道尔顿分压定律的数学表达式。 p总总 = pii 理想气体混合时

20、,由于分子间无理想气体混合时,由于分子间无相互作用,故碰撞器壁产生的压力,相互作用,故碰撞器壁产生的压力,与独立存在时是相同的。亦即在混合与独立存在时是相同的。亦即在混合气体中,组分气体是各自独立的。气体中,组分气体是各自独立的。 这是分压定律的实质。这是分压定律的实质。p总总V总总 = n R T pi V总总 = ni R Tp总总 Vi = ni R T( 1 )( 2 ) ( 3 ) 1. 2. 3 分压与组成之间的关系分压与组成之间的关系 我们有下面关系式我们有下面关系式pi V总总 = ni R T p总总V总总 = n R T( 2 )( 1 )ninpip总总= 式(式(2)/

21、 式(式(1) 得得 即组分气体的分压等于总压即组分气体的分压等于总压与该组分气体的摩尔分数之积。与该组分气体的摩尔分数之积。 故故 pi = p总总 xi= xininpip总总= ViV总总nin= p总总 Vi = ni R T p总总V总总 = n R T( 3 )( 1 ) 又又 式式(3)/ 式(式(1) 得得 故故 pi = p总总ViV总总= xininViV总总= 又有又有 pi = p总总 xi 即组分气体的分压,等于总压即组分气体的分压,等于总压与该组分气体的体积分数之积。与该组分气体的体积分数之积。 pi = p总总ViV总总 例例 1. 1 某温度下,将某温度下,将

22、2 105 Pa 的的 O2 3 dm3 和和 3 105 Pa 的的 N2 6 dm3 充入充入 6 dm3 的真空容器中。的真空容器中。 求混合气体各组分气体求混合气体各组分气体的分压及混合气体的总压。的分压及混合气体的总压。 解解:根据分压的定义求组分气体的分压,根据分压的定义求组分气体的分压, O2 V1 = 3 dm3 , p1 = 2 105 Pa , V2 = 6 dm3 , pO = p22 = 1 105 Pa V2 p1V1 pO = =2 105 3 62Pa 同理同理 = 3 105 Pa pN =3 105 6 62Pa 由道尔顿分压定律由道尔顿分压定律 p总总 =

23、pO + pN = 1 105 + 3 105 = 4 105 ( Pa )22 例例 1. 2 常压(常压(1 105 Pa)下下,将,将 4.4 g CO2,11.2 g N2 和和 16.0 g O2 相混合。相混合。 求混合后各组分求混合后各组分气体气体的分的分 压。压。 解解: 混合气体的总压和组成已混合气体的总压和组成已知,可用总压和组成求分压。知,可用总压和组成求分压。N2 n = = 0.4 mol 28 gmol1 11.2 gCO2 n = = 0.1 mol 44 gmol1 4.4 g n = ni = 1.0 mol iO2 n = = 0.5 mol 32 gmol

24、1 16.0 g n = ni = 1.0 mol iN2 n = 0.4 molCO2 n = 0.1 molO2 n = 0.5 molCO2 x = = = 0.1 n nCO2 1 mol 0.1 mol N2 x = = = 0.4 n n N2 1 mol 0.4 mol O2 x = = = 0.5 n n O2 1 mol 0.5 molCO2 p = p总总 xCO2= 0.1 105 Pa = 1 105 Pa 0.1N2 p = p总总 xN2= 0.4 105 Pa= 1 105 Pa 0.4O2 p = p总总 xO2= 0.5 105 Pa= 1 105 Pa 0.

25、5 1. 3 气体扩散定律气体扩散定律 格拉罕姆格拉罕姆( Graham )指出,指出,同温同压下气体的扩散速同温同压下气体的扩散速率率 与与其密度其密度 的平方根成反比。的平方根成反比。 这就是格拉罕姆气体扩散定律。这就是格拉罕姆气体扩散定律。 气体扩散定律气体扩散定律的数学表达式为的数学表达式为 1或或 = A A B B 由于气体密度由于气体密度 与其相对与其相对分子质量分子质量 Mr 成正比成正比 = A A B B故故 = A MA B MB 即气体的扩散速率即气体的扩散速率 与相对与相对分子质量分子质量 Mr 的平方根成反比。的平方根成反比。 = A MA B MB 例例 1. 3

26、 使使 NH3 和和 HCl 两种两种气体分别从一根长气体分别从一根长 100 cm 的玻璃的玻璃管的两端自由扩散。管的两端自由扩散。 求发生反应求发生反应 NH3 + HCl NH4Cl在玻璃管中产生在玻璃管中产生 “白烟白烟” 的位置。的位置。 解:设解:设 t 时间后发生反应,玻璃时间后发生反应,玻璃管中产生白烟的位置距管中产生白烟的位置距 NH3 端端 x cm,则距则距 HCl 端(端( 100 x )cm。 NH3HClNH4Cl x100 x 由公式由公式 = A MA B MB 得得 =100 x t x t 36.5 17NH3HClNH4Cl x100 x解得解得 x =

27、59.5 由由 =100 x t x t 36.5 17NH3HClNH4Cl x100 x 即生成即生成 NH4Cl 产生产生 “白烟白烟”的位置距的位置距 NH3 端端 59.5 cm。 NH3HClNH4Cl x100 x x = 59.5 1. 4 气体分子的速率分布和能量分布气体分子的速率分布和能量分布O t1 t2 t 1 2 t 考察匀加速直线运动的考察匀加速直线运动的 t - t 图,图,该图像为一直线。该图像为一直线。 而而 t2 t1 是时间间隔。是时间间隔。 ( 2 + 1)是平均速率,)是平均速率,12O t1 t2 t 1 2 t 故质点在故质点在 t1 t2 时间内

28、的路程时间内的路程 S 为为S = ( 2 + 1 ) (t2 t1 )12O t1 t2 t 1 2 t图像直线下覆盖的梯形面积也正是路程图像直线下覆盖的梯形面积也正是路程 S。 t2 t1 是梯形的高。是梯形的高。 ( 2 + 1)是梯形中位线长,)是梯形中位线长,12O t1 t2 t 1 2 t 进一步认识一下其中的数学关系。进一步认识一下其中的数学关系。 纵坐标纵坐标 t 可以认为是可以认为是 。 t S O t1 t2 t 1 2 t 其分子路程其分子路程 S 是图像是图像下覆盖面积下覆盖面积。 纵坐标纵坐标 的分母时间的分母时间 t 是横坐标。是横坐标。 t S O t1 t2

29、t 1 2 t 纵坐标(这里的纵坐标(这里的 t 即即 )对于)对于横坐标即自身的分母(横坐标即自身的分母(t)作图)作图 t S 图像下覆盖的面积是其分子(图像下覆盖的面积是其分子(S) O t1 t2 t 1 2 t 一般性结论是,图像下覆盖的一般性结论是,图像下覆盖的面积所代表的物理量,是纵坐标所面积所代表的物理量,是纵坐标所代表的物理量与横坐标所代表的物代表的物理量与横坐标所代表的物理量之积。理量之积。 t = S t S 1. 4. 1 气体分子的速率分布气体分子的速率分布 处于同一体系的为数众多处于同一体系的为数众多的气体分子,相互碰撞,运动的气体分子,相互碰撞,运动速率不一样,且

30、不断改变。速率不一样,且不断改变。 但其速率分布却有一定规但其速率分布却有一定规律。律。 学习中学物理,我们知道速学习中学物理,我们知道速率极大和极小的分子都较少,而率极大和极小的分子都较少,而速率居中的分子较多。速率居中的分子较多。 麦克斯韦(麦克斯韦(Maxwell ) 研究了气研究了气体分子速率分布的计算公式,讨论了体分子速率分布的计算公式,讨论了分子运动速率的分布规律。图示如下分子运动速率的分布规律。图示如下 O u1 u2 u N u 横坐标横坐标 u,为气体分子的运动速率,为气体分子的运动速率 纵坐标为纵坐标为 。 N u O u1 u2 u N u 由于由于 N 为气体分子的数目

31、,为气体分子的数目, 故纵坐标故纵坐标 可以理解为单可以理解为单位速率间隔中气体分子的数目。位速率间隔中气体分子的数目。 N u O u1 u2 u N u 纵坐标纵坐标 相当于前面讲相当于前面讲述的单位时间内的路程述的单位时间内的路程 。 N u t S O u1 u2 u N uO t1 t2 t 1 2 t 曲线下覆盖的面积为分子的数目曲线下覆盖的面积为分子的数目 N 阴影部分的面积为速率在阴影部分的面积为速率在 u1 和和 u2 之间的气体分子的数目。之间的气体分子的数目。 O u1 u2 u N u 从图中可以看出,速率大的从图中可以看出,速率大的分子少;速率小的分子也少;速分子少;

32、速率小的分子也少;速率居中的分子较多。率居中的分子较多。 O u1 u2 u N u 这种图有一个明显的不足之处。这种图有一个明显的不足之处。 O u1 u2 u N u 因为面积代表的是一个绝对因为面积代表的是一个绝对的数量的数量 N,所以当气体分子的总,所以当气体分子的总数不同时,图形会不同。数不同时,图形会不同。 O u1 u2 u N u 若将纵坐标若将纵坐标 ,除以气体分,除以气体分子总数子总数 N。 N u 则纵坐标表示单位速率间隔中则纵坐标表示单位速率间隔中分子的数目占分子总数的分数。分子的数目占分子总数的分数。 N uN1 将纵坐标写成将纵坐标写成 形式。形式。O u1 u2u

33、 N uN1 对纵坐标对纵坐标 的分母的分母 u 作图作图 N uN1 曲线下所覆盖的面积,将是某曲线下所覆盖的面积,将是某速率区间内,如速率区间内,如 u1 u2 之间,分之间,分子数占分子总数的分数子数占分子总数的分数 。 N NO u1 u2u N uN1 这种图像的形状不再因体系中这种图像的形状不再因体系中气体分子总数的不同而改变。气体分子总数的不同而改变。O u1 u2u N uN1 只要温度相同,不论气体分子只要温度相同,不论气体分子的总数是多少,曲线形状一致。的总数是多少,曲线形状一致。 O u1 u2u N uN1 显然,这种曲线下覆盖的总面显然,这种曲线下覆盖的总面积为积为单

34、位单位 1。 O u1 u2u N uN1 在速率在速率 up 附近的小区间里,分附近的小区间里,分子数目最多,即具有子数目最多,即具有 up 速率的分子速率的分子数目最多,分数值最大。数目最多,分数值最大。 O up u1 u2 u N uN1 这里的这里的 up 称为最概然速率,称为最概然速率,意思是概率最大。意思是概率最大。 up 小于平均速率小于平均速率 u 。 O up u1 u2 u N uN1 不同温度下,曲线的形状不同。不同温度下,曲线的形状不同。 高温时的图像更平坦些。高温时的图像更平坦些。O up 273K u N uN1, up 373K, 温度增高,气体分子运动速率温度

35、增高,气体分子运动速率普遍增大,最概然速率也增大。普遍增大,最概然速率也增大。 up 373KO up 273K u N uN1, 但是温度高时具有最概然速率但是温度高时具有最概然速率的分子分数的分子分数少了。少了。 up 373KO up 273K u N uN1, 不同温度下的两条曲线,不同温度下的两条曲线,覆盖的面积是相等的。覆盖的面积是相等的。 up 373KO up 273K u N uN1, 1. 4. 2 气体分子的能量分布气体分子的能量分布 故能量分布与速率分布有着类故能量分布与速率分布有着类似的规律。似的规律。 气体分子的能量分布受其速率气体分子的能量分布受其速率分布的影响。

36、分布的影响。 所不同的是能量分布图开始所不同的是能量分布图开始阶段较陡,而后趋于平缓。阶段较陡,而后趋于平缓。O E N EN1 此能量分布图,是在三维此能量分布图,是在三维空间讨论的结果。空间讨论的结果。O E N EN1 在无机化学中,甚至在物理在无机化学中,甚至在物理化学中,常用能量分布的近似公化学中,常用能量分布的近似公式来进行讨论。式来进行讨论。 f E = = e ERT NE N 式中,式中,E 是能量;是能量; NE 表示能量超过表示能量超过 E 的的分子的个数;分子的个数; N 表示分子的总数。表示分子的总数。 f E = = e ERT NE N 用用 f E 表示这个分数

37、。表示这个分数。 从式子中可以看出,从式子中可以看出,E 越大时,越大时, f E越小。越小。 f E = = e ERT NE N 是能量超过是能量超过 E 的分子的分数。的分子的分数。 NE N 这说明这说明 E 越大时,可以越大时,可以满足能量要求的气体分子的分满足能量要求的气体分子的分数数 f E 越小。越小。 f E = = e ERT NE N 此能量分布公式,即此能量分布公式,即 f E 与与 E 的关系,讨论化学反应速率时的关系,讨论化学反应速率时是十分重要的。是十分重要的。 f E = = e ERT NE N 1. 5 溶液的饱和蒸气压降低溶液的饱和蒸气压降低 在实验中发现

38、新现象,是在实验中发现新现象,是研究工作的开始。研究工作的开始。 如图,将水和蔗糖溶液如图,将水和蔗糖溶液封在密闭的容器中。封在密闭的容器中。蔗蔗糖糖 溶溶液液水水 为什么会发生这种现象为什么会发生这种现象 ?蔗蔗糖糖 溶溶液液水水 放置一段时间后,水自动转移放置一段时间后,水自动转移到糖水中去。到糖水中去。蔗蔗糖糖 溶溶液液水水 因此,要研究蒸气的行为,才能弄因此,要研究蒸气的行为,才能弄清楚问题的实质。清楚问题的实质。蔗蔗糖糖 溶溶液液水水蔗蔗糖糖 溶溶液液水水 这种转移,只能通过蒸气来进行。这种转移,只能通过蒸气来进行。 1. 5. 1 饱和蒸气压饱和蒸气压 1. 纯溶剂的饱和蒸气压纯溶

39、剂的饱和蒸气压 在密闭容器中,在纯溶剂的单在密闭容器中,在纯溶剂的单位表面上,单位时间里,有位表面上,单位时间里,有 N0 个个分子蒸发到上方空间中。分子蒸发到上方空间中。 上方空间里溶剂分子个数逐渐上方空间里溶剂分子个数逐渐增加,密度增加,压力也增加。增加,密度增加,压力也增加。 随着上方空间里溶剂分子个数随着上方空间里溶剂分子个数的增加,分子凝聚回到液相的机会的增加,分子凝聚回到液相的机会增加。增加。 当密度达到一定数值时,凝聚当密度达到一定数值时,凝聚的分子的个数也达到的分子的个数也达到 N0 个。个。 这时起,上方空间里溶剂分这时起,上方空间里溶剂分子的个数不再改变,蒸气的密度子的个数

40、不再改变,蒸气的密度也不再改变,保持恒定。也不再改变,保持恒定。 这个压力称为该温度下溶剂这个压力称为该温度下溶剂的饱和蒸气压,用的饱和蒸气压,用 p0 表示。表示。 此时,蒸气的压力也不再改此时,蒸气的压力也不再改变。变。 蒸蒸 发发 液体液体 气体气体 凝凝 聚聚 这时液相和气相之间实现相平衡这时液相和气相之间实现相平衡 达到平衡后,若使蒸气压小于达到平衡后,若使蒸气压小于 p0,则平衡右移,液体汽化;则平衡右移,液体汽化; 若使蒸气压大于若使蒸气压大于 p0,则平衡左移,则平衡左移,气体液化。气体液化。 若向上移动若向上移动活塞活塞,由于体积增大,气,由于体积增大,气体压力小于体压力小于

41、 p0,液体汽化,平衡右移。,液体汽化,平衡右移。p0 蒸蒸 发发 液体液体 气体气体 凝凝 聚聚 蒸蒸 发发 液体液体 气体气体 凝凝 聚聚 若向下移动活塞,由于体积减小,气若向下移动活塞,由于体积减小,气体压力大于体压力大于 p0,气体液化,平衡左移。,气体液化,平衡左移。p0 2. 溶液的饱和蒸气压溶液的饱和蒸气压 当溶液中溶有难挥发的溶质当溶液中溶有难挥发的溶质时,则有部分溶液表面被这种溶时,则有部分溶液表面被这种溶质分子所占据。质分子所占据。 溶剂的表面溶剂的表面 溶液的表面溶液的表面 难挥发溶质的分子难挥发溶质的分子溶剂分子溶剂分子 于是,溶液中,在单位表面于是,溶液中,在单位表面

42、上单位时间内蒸发的溶剂分子的上单位时间内蒸发的溶剂分子的数目数目 N 要小于纯溶剂的要小于纯溶剂的 N0 。 当凝聚的分子数目达到当凝聚的分子数目达到 N(N N0)时,实现平衡,蒸气)时,实现平衡,蒸气的密度及压力不会改变。的密度及压力不会改变。 这种平衡状态下的饱和蒸气这种平衡状态下的饱和蒸气压为压为 p,则有,则有 p p,此时水并未与蒸,此时水并未与蒸气达到平衡,水将继续蒸发,致使气达到平衡,水将继续蒸发,致使蒸气压大于蒸气压大于 p。 于是水蒸气分子开始凝聚到于是水蒸气分子开始凝聚到蔗糖溶液中。蔗糖溶液中。蔗蔗糖糖 溶溶液液水水蔗蔗糖糖 溶溶液液水水 这又使得蒸气压不能达到这又使得蒸

43、气压不能达到 p0 于是,于是, H2O 分子从水中蒸出而凝聚入蔗糖溶液。分子从水中蒸出而凝聚入蔗糖溶液。 这就解释了本节开始提出的实验现象。这就解释了本节开始提出的实验现象。 蔗蔗糖糖 溶溶液液水水蔗蔗糖糖 溶溶液液水水 溶液的饱和蒸气压与溶液的溶液的饱和蒸气压与溶液的浓度之间的数量关系是我们下一浓度之间的数量关系是我们下一步要解决的问题。步要解决的问题。 1. 5. 2 拉乌尔定律拉乌尔定律 1. 溶液的浓度溶液的浓度 物质的量浓度物质的量浓度 1 dm3 溶液溶液中含溶质的物质的量为物质的量中含溶质的物质的量为物质的量浓度,经常称为体积摩尔浓度。浓度,经常称为体积摩尔浓度。 其单位为其单

44、位为 mol dm3 体积摩尔体积摩尔浓度使用方浓度使用方便,唯一不足就是其数值便,唯一不足就是其数值要随温度变化。要随温度变化。 质量摩尔浓度质量摩尔浓度 用溶液中用溶液中 1 kg 溶溶剂剂所对应的溶质的所对应的溶质的物质的量来表示的溶物质的量来表示的溶液的浓度液的浓度,称为质量摩尔浓度,称为质量摩尔浓度。 质量摩尔浓度经常用质量摩尔浓度经常用 m 或或 b 表示。表示。 其单位为其单位为 mol kg1 。 摩尔分数摩尔分数 显然有显然有 x质质 + x剂剂 = 1x质质 =n质质 n剂剂 + n质质x剂剂 =n剂剂 n剂剂 + n质质 对于稀溶液,由于对于稀溶液,由于 n质质 p液液,

45、 则平衡右移,则平衡右移,固体熔解,固体熔解, p固固 373 K),),溶液的饱和蒸气压才达到溶液的饱和蒸气压才达到 1.013 105 Pa,溶液才沸腾。见图中溶液才沸腾。见图中 A点。点。AT1l1 l2l3p/Pa T/Kl1 水水l2 水水溶液溶液l3 冰冰1.013 10 5A373 即即 T1 是溶液的沸点,比纯水是溶液的沸点,比纯水的沸点的沸点 373 K 高高 。 AT1 (6) 冰线和水线的交点冰线和水线的交点 B 处,冰处,冰和水的饱和蒸气压相等。和水的饱和蒸气压相等。l1 l2l3p/Pa T/Kl1 水水l2 水水溶液溶液l3 冰冰1.013 10 5A373AT1B

46、611273 此点此点 T = 273 K, p 611 Pa 273 K 是水的凝固点,亦称为冰点。是水的凝固点,亦称为冰点。l1 l2l3p/Pa T/Kl1 水水l2 水水溶液溶液l3 冰冰1.013 10 5A373AT1611B273 (7) 在在 273 K 时,溶液饱和蒸气时,溶液饱和蒸气压低于冰的饱和蒸气压,即压低于冰的饱和蒸气压,即 p冰冰 p溶溶 。l1 l2l3p/Pa T/Kl1 水水l2 水水溶液溶液l3 冰冰1.013 10 5A373AT1611B273 当当溶液和冰共存时,冰要熔解,溶液和冰共存时,冰要熔解, 或者说溶液此时尚未达到凝固点。或者说溶液此时尚未达到

47、凝固点。 l1 l2l3p/Pa T/Kl1 水水l2 水水溶液溶液l3 冰冰1.013 10 5A373AT1611B273l1 l2l3p/Pa T/Kl1 水水l2 水水溶液溶液l3 冰冰1.013 10 5A373AT1611B273 (8)降温到降温到 T2 273 K 时,时,冰线和溶液线相交于冰线和溶液线相交于 B点点。T2Bl1 l2l3p/Pa T/Kl1 水水l2 水水溶液溶液l3 冰冰1.013 10 5A373AT1611B273 (8)在)在 B点,即点,即 p冰冰 = p溶溶 时,时,溶液才开始结冰,达到凝固点。溶液才开始结冰,达到凝固点。T2B 溶液的凝固点降低,

48、比纯溶剂低。溶液的凝固点降低,比纯溶剂低。l1 l2l3p/Pa T/Kl1 水水l2 水水溶液溶液l3 冰冰1.013 10 5A373AT1611B273T2B 可见,由于溶液的饱和蒸气压可见,由于溶液的饱和蒸气压的降低,导致溶液沸点升高、凝固的降低,导致溶液沸点升高、凝固点降低。点降低。 即水溶液的沸点高于纯水而其即水溶液的沸点高于纯水而其凝固点低于纯水。凝固点低于纯水。 1. 6. 2 计算公式计算公式 1. 沸点升高公式沸点升高公式 用用 Tb 表示沸点升高值,表示沸点升高值, Tb = Tb T0,b Tb 直接受直接受 p 影响,影响, Tb p Tb = Tb T0,b 式中式

49、中 T0,b 纯溶剂的沸点,纯溶剂的沸点, Tb 溶液的沸点。溶液的沸点。 比例系数用比例系数用 kb 表示,则有表示,则有 Tb = kb m 而而 p = k m, 故故 Tb m Tb p Tb = kb m 最常见的溶剂是最常见的溶剂是 H2O, 其其 kb = 0.512 K kJ mol1 kb 称为沸点升高常数。称为沸点升高常数。 不同的溶剂不同的溶剂 kb 值不同。值不同。 结论是溶液的沸点升高值结论是溶液的沸点升高值与其质量摩尔浓度成正比。与其质量摩尔浓度成正比。 kb 的单位的单位 ? Tb = kb m kb = Tb m Tb = kb mkb 的单位为的单位为 K k

50、g mol1 K mol kg1 2. 凝固点降低公式凝固点降低公式 总之,总之, T 为正值。为正值。 式中式中 T0,f 溶剂的凝固点,溶剂的凝固点, Tf 溶液的凝固点溶液的凝固点。 用用 Tf 表示凝固点降低值,表示凝固点降低值, 即即 Tf = T0,f Tf 与沸点升高公式相类似,与沸点升高公式相类似, 有有 Tf = kf m H2O 的的 kf = 1.86 Kkgmol1 其中其中 kf 称为凝固点降低常数。称为凝固点降低常数。 实验室中,经常用稀溶液实验室中,经常用稀溶液的依数性测定难挥发性的非电的依数性测定难挥发性的非电解质的相对分子质量。解质的相对分子质量。 例例 1.

51、 4 将将 3.35 g 葡萄糖溶葡萄糖溶于于 50 g 水中,所得溶液沸点水中,所得溶液沸点比比水水高高 0.192 K。 求葡萄糖的相对分子质量。求葡萄糖的相对分子质量。 解:用解:用 m 表示该表示该葡萄糖溶液葡萄糖溶液的质量摩尔浓度的质量摩尔浓度 3.35 g 葡萄糖溶于葡萄糖溶于 50 g 水水中中 式中式中 M 为葡萄糖的摩尔质量为葡萄糖的摩尔质量 m = 1000 g k kg150 gM3.35 gm = 1000 g k kg150 gM3.35 g 所以所以m = 3.35 g 1000 g k kg150 g M 将质量摩尔浓度将质量摩尔浓度 m 代入沸点代入沸点升高公式

52、升高公式 得得 Tb = kb m Tb = kb3.35 g 1000 g k kg150 g MM =3.35 g 1000 g k kg1 kb50 g Tb 题设题设所得溶液沸点所得溶液沸点比水比水高高0.192 K H2O 的的 kb = 0.512 K kg mol1 M =3.35 g 1000 g k kg1 kb50 g Tb 将已知数据代入,得将已知数据代入,得 解得解得 M = 179 g mol1 所以葡萄糖的相对分子质量为所以葡萄糖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179。 和葡萄糖的实际数据和葡萄糖的实际数据 180 很相近。很相近。M =3.35 g 1000 g k kg1 0

53、.512 K kg mol150 g 0.192 K 若利用凝固点法测相对分子质若利用凝固点法测相对分子质量,结果将更准确。量,结果将更准确。 因为因为 kf 比比 kb 要大,温度差会要大,温度差会更明显一些。更明显一些。 就测定方法本身来讲,凝固点就测定方法本身来讲,凝固点的测定比沸点的测定精确度要高。的测定比沸点的测定精确度要高。 1. 7 渗透压渗透压 1. 7. 1 渗透现象渗透现象 在在 U 形管中,用半透膜将两侧形管中,用半透膜将两侧等高度的等高度的水柱水柱和蔗糖溶液柱分开和蔗糖溶液柱分开 水水半透膜半透膜蔗蔗糖糖溶溶液液 放置一段时间后:放置一段时间后: 蔗糖溶液柱升高,而水柱

54、降低。蔗糖溶液柱升高,而水柱降低。水水半透膜半透膜蔗蔗糖糖溶溶液液 这种溶剂透过半透膜,进这种溶剂透过半透膜,进入溶液的现象,称为渗透现象。入溶液的现象,称为渗透现象。 半透膜的特点是,只允许半透膜的特点是,只允许 溶剂溶剂 H2O 分子透过,而不允分子透过,而不允许溶质蔗糖分子透过。许溶质蔗糖分子透过。 如图,半透膜两侧分布的可透过如图,半透膜两侧分布的可透过半透膜的半透膜的 H2O 分子的数目不相等。分子的数目不相等。蔗蔗糖糖水水溶溶液液柱柱水水柱柱 分析产生渗透现象的原因:分析产生渗透现象的原因: 这就是渗透现象产生的原因。这就是渗透现象产生的原因。 故两侧静压相等时,单故两侧静压相等时

55、,单位时间里,进入蔗糖溶液的位时间里,进入蔗糖溶液的H2O 分子(右行水分子)比分子(右行水分子)比从蔗糖溶液进入水中的从蔗糖溶液进入水中的 H2O 分子(左行水分子)要多些分子(左行水分子)要多些 1. 7. 2 渗透压渗透压 渗透现象发生以后,将引起下列变化:渗透现象发生以后,将引起下列变化: (1) 水柱的高度水柱的高度降低,静压减小,使右降低,静压减小,使右行水分子数目减少行水分子数目减少 (2) 蔗糖溶液柱蔗糖溶液柱升高,静压增大,使左升高,静压增大,使左行水分子数目增加行水分子数目增加 (3) 蔗糖溶液蔗糖溶液变稀,半透膜右侧的变稀,半透膜右侧的 H2O 分子的比例增分子的比例增加

56、,亦使左行水分子加,亦使左行水分子数目增加。数目增加。 于是水柱不再降低,同时于是水柱不再降低,同时蔗糖溶液柱亦不再升高,达到蔗糖溶液柱亦不再升高,达到平衡。平衡。 当过程进行到一定程度时,当过程进行到一定程度时,右行和左行的水分子数目相等。右行和左行的水分子数目相等。 这时液面高度差造成的这时液面高度差造成的静压,称为溶液的渗透压,静压,称为溶液的渗透压,用用 表示,单位为表示,单位为 Pa 1. 7. 3 渗透压公式渗透压公式 具有渗透压,是溶液的依数具有渗透压,是溶液的依数性。性。 它产生的根本原因也是相界它产生的根本原因也是相界面上可发生转移的分子个数不同面上可发生转移的分子个数不同引

57、起的。引起的。 经过长期研究,人们发现,经过长期研究,人们发现, (1) 温度温度 T 一定时,渗透压一定时,渗透压 和溶液的体积摩尔浓度和溶液的体积摩尔浓度 c 成正比成正比 (2) 浓度浓度 c 一定时,渗透压一定时,渗透压 和温度和温度 T 成正比。成正比。即即 T c 测得比例系数和摩尔气体测得比例系数和摩尔气体常数常数R 相同。相同。 T c 所以所以 T Vn 由于由于 c = Vn 即即 V = nRT 或或 = cRT 故有故有 = VnRT 使用公式使用公式 = cRT 时,一时,一定要注意各物理量的单位。定要注意各物理量的单位。 若若 用用 Pa 为单位为单位 c 用用 m

58、ol dm3 为单位,则为单位,则 R = 8.314 103 Padm3 mol1 K1 1. 8 依数性的应用依数性的应用 计算公式成立的条件是计算公式成立的条件是: (1) 溶质有挥发性的溶液溶质有挥发性的溶液由由后续课程讲授。后续课程讲授。 1. 8. 1 计算公式的适用范围计算公式的适用范围不挥发的非电解质的稀溶液不挥发的非电解质的稀溶液 (2) 浓溶液浓溶液 公式由公式由 p = km 推出,曾用到推出,曾用到 n质质 n剂剂 条件,即稀溶液的条件条件,即稀溶液的条件。 因此因此浓溶液虽然也有浓溶液虽然也有沸点沸点升高和升高和凝固点凝固点降低等现象,但定量关系不准降低等现象,但定量

59、关系不准确,不能用公式计算。确,不能用公式计算。 溶质不发生溶质不发生解解离,是质量摩尔浓离,是质量摩尔浓度度 m 与溶液表面不挥发的质点数之与溶液表面不挥发的质点数之间存在准确定量关系的重要前提。间存在准确定量关系的重要前提。 (3) 电解质溶液电解质溶液 定量关系不确切,不能用公式计算。定量关系不确切,不能用公式计算。 例如例如 NaCl,解离成为,解离成为 Na+ 和和 Cl。 m = 1 mol kg1 时,质点浓时,质点浓度似乎是度似乎是 2 mol kg1。 而由于而由于 Na+ 和和 Cl 之间的之间的相互吸引,又使得相互吸引,又使得发挥作用的质发挥作用的质点浓度点浓度不足不足

60、2 mol kg1。 故对于故对于电解质溶液定量关系电解质溶液定量关系不确切,不能用公式计算。不确切,不能用公式计算。 Al2 SO4 3 体系就更加复杂。体系就更加复杂。( ) 但是但是 0.1 mol kg1 的的 Al2 SO4 3 总比总比 0.1 mol kg1 的的 NaCl 产生的产生的粒子多。粒子多。( ) 所以对于所以对于电解质溶液电解质溶液,仍有,仍有蒸气压降低、沸点升高、凝固点蒸气压降低、沸点升高、凝固点降低和具有渗透压等性质。但是降低和具有渗透压等性质。但是只可以定性的推理,而一般不用只可以定性的推理,而一般不用公式进行定量计算。公式进行定量计算。 1. 8. 2 依数

61、性的应用依数性的应用 稀溶液的依数性除了如例题稀溶液的依数性除了如例题所示,可以用来测定相对分子质所示,可以用来测定相对分子质量,还有一些其他的实际应用。量,还有一些其他的实际应用。 1. 水和溶液的步冷曲线水和溶液的步冷曲线 在冷却过程中,物质的温度随在冷却过程中,物质的温度随时间而变化的曲线,叫做步冷曲线。时间而变化的曲线,叫做步冷曲线。 在步冷曲线中,纵坐标为温度,在步冷曲线中,纵坐标为温度, 横坐标为时间。横坐标为时间。273ABt T/K H2O 的步冷曲线的步冷曲线CD273ABt T/K AB H2O,液相,温度不断下降;,液相,温度不断下降; B 点点 开始结冰;开始结冰; B

62、C 冰与水共存,温度不变,冰与水共存,温度不变, 273 K 冰点;冰点;273ABt T/KC C 点点 全部结冰;全部结冰;273ABt T/KC CD 冰,温度不断下降。冰,温度不断下降。DtT/K273ABCD(1)ABCD E(2)(3)C DEAB 曲线曲线 (1) H2O 的步冷曲线的步冷曲线 曲线曲线 (2) 水溶液水溶液的步冷曲线的步冷曲线 曲线曲线 (3) 水溶液水溶液的步冷曲线的步冷曲线 (2) AB段是段是液相,液相, 温度不断下降;温度不断下降;t T/K273ABCDABCD EC DEAB(2) B点低于点低于 273 K,是溶液的冰点。,是溶液的冰点。有冰析出,

63、溶液浓度增加,冰点更低,有冰析出,溶液浓度增加,冰点更低,温度继续下降温度继续下降 t T/K273ABCDABCD EC DEAB(2) 故故 BC段上,尽管冰与溶液段上,尽管冰与溶液共存,但温度并不恒定。共存,但温度并不恒定。 t T/K273ABCDABCD EC DEAB(2) C点始,溶质和冰一同析点始,溶质和冰一同析出,且二者具有固定比例出,且二者具有固定比例 tT/K273ABCDABCD EC DEAB(2)与与此时溶液中二者的比例相同。此时溶液中二者的比例相同。 于是析出冰和溶质时,溶液的组于是析出冰和溶质时,溶液的组成不再改变,冰点也不再改变成不再改变,冰点也不再改变。tT

64、/K273ABCDABCD EC DEAB(2) 故故 CD段呈现平台。段呈现平台。 D点,全部为点,全部为固定比例固定比例的固体。的固体。tT/K273ABCDABCD EC DEAB(2)(3) DE 段固体继续降温段固体继续降温。 曲线曲线 (3) 虽然也是水溶液虽然也是水溶液的的步冷曲线,但是这种溶液的浓度步冷曲线,但是这种溶液的浓度比比(2)的浓度)的浓度大大。t T/K273ABCDABCD EC DEAB(2)(3)tT/K273ABCDABCD EC DEAB(2)(3) 这个结论可以从这个结论可以从 B 的温度比的温度比 B的温度低得出。的温度低得出。tT/K273ABCDA

65、BCD EC DEAB(2)(3) 析出析出具有固定比例的固体的具有固定比例的固体的温度温度 C D 和和 C D 一致,一致, 说明说明这种固定比例这种固定比例是相同的。是相同的。t T/K273ABCDABCD EC DEAB(2)(3) C点和点和 C 点的温度称为低共熔点。点的温度称为低共熔点。 析出的析出的具有固定比例的固体具有固定比例的固体称为称为 低共熔混合物。低共熔混合物。 溶质相同而浓度不同的溶溶质相同而浓度不同的溶液,析出的低共熔混合物的组液,析出的低共熔混合物的组成相同,低共熔点也相同。成相同,低共熔点也相同。 思考题思考题 若溶液的组成与若溶液的组成与低共熔混合物的组成

66、相同,该低共熔混合物的组成相同,该溶液的步冷曲线是什么形状溶液的步冷曲线是什么形状 ? 2. 制冷剂制冷剂 将固体将固体 NaCl 和冰混合,可和冰混合,可制成制成制制冷剂,获得反应所需的零冷剂,获得反应所需的零下低温。下低温。 冰盐混合物在实验室中可用冰盐混合物在实验室中可用于局部制冷。于局部制冷。反应物反应物 冰盐冰盐制冷剂制冷剂 冰盐混合物冰盐混合物从环境吸热,冰从环境吸热,冰部分融化成水。部分融化成水。 冰水共存,应为零度,但水将冰水共存,应为零度,但水将 NaCl 溶解,形成溶液,其冰点低溶解,形成溶液,其冰点低于零度。于零度。 NaCl 和冰的混合物形成和冰的混合物形成的制冷剂,理

67、论上可达到低共的制冷剂,理论上可达到低共熔点的温度熔点的温度 22 。 故冰将继续从环境吸热融故冰将继续从环境吸热融化成水。化成水。 用用 CaCl2 和冰的混合物,可和冰的混合物,可以获得以获得 55 的低温。的低温。 用用 CaCl2,冰和丙酮的混合,冰和丙酮的混合物,可以制冷到物,可以制冷到 70 以下。以下。学习目标学习目标1、复述故事,深入理解文章内容,初步把握人物形象。2、学会利用文中关键词句分析人物形象。3、体会文章所揭示的深刻道理。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和结果要复述清楚。看图复述课文内容自学指导自学指导(一一)1、作者运用哪几种方法去刻画人物的形象?从文、

68、作者运用哪几种方法去刻画人物的形象?从文中找出具体句子进行分析。并说说你是如何看待这中找出具体句子进行分析。并说说你是如何看待这两个人物的。两个人物的。2、从这个故事中你懂得了什么道理?、从这个故事中你懂得了什么道理?自学指导(二)陈尧咨(善射)陈尧咨(善射)卖油翁(善酌)卖油翁(善酌)动作动作神态神态语言语言睨之无他,但手熟尔以我酌油知之我亦无他,惟手熟尔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尔安敢轻吾射释担而立释担而立但微颔之但微颔之取取置置覆覆酌酌沥沥性格性格:自矜(骄傲)自矜(骄傲)谦虚谦虚对比对比道理道理:熟能生巧,即使有什么长处也不必骄傲自满。忿然忿然笑而遣之笑而遣之笑而遣之笑而遣之1、联系生活、

69、学习,说说熟能生巧的、联系生活、学习,说说熟能生巧的事例。事例。 2、你认为一个人应该如何看待自己、你认为一个人应该如何看待自己的长处?又如何看待他人的长处?的长处?又如何看待他人的长处?课外延伸人外有人,天外有天。取人之长,补己之短。自满人十事九空,虚心人万事可成。谦受益,满招损。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骄傲自满是我们的一座可怕的陷阱;而且,这个陷骄傲自满是我们的一座可怕的陷阱;而且,这个陷阱是我们自己亲手挖掘的。阱是我们自己亲手挖掘的。老舍老舍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物有所不足;智有所不明。屈原1、正视自己的长处,扬长避短,、正视自己的长处,扬长避短,2、正视自己的缺点,知错能改,、正视自己的缺点,知错能改,3谦虚使人进步,谦虚使人进步,4、人应有一技之长,、人应有一技之长,5、自信是走向成功的第一步,、自信是走向成功的第一步,6强中更有强中手,一山还比一山高,强中更有强中手,一山还比一山高,7艺无止境艺无止境 8、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刻苦、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刻苦训练才能有所收获,取得成效。训练才能有所收获,取得成效。9、骄傲自大、不可一世者往往遭人轻视;、骄傲自大、不可一世者往往遭人轻视;10、智者超然物外、智者超然物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