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1500字读后感19058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571157136 上传时间:2024-08-09 格式:PDF 页数:13 大小:802.4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三国演义1500字读后感19058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三国演义1500字读后感19058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三国演义1500字读后感19058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三国演义1500字读后感19058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三国演义1500字读后感19058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三国演义1500字读后感19058》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国演义1500字读后感19058(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三国演义 1500 字读后感 三国演义读书笔记 1500 字 以鄙人有限的历史以及文学学问来看, 三国演义在中国文化史上肯定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这种地位是别的小说无法撼动的, 虽然一般人眼中的中国四大古典名著, 红楼梦居于首要地位,但是就从小说在大众中的普及率以及影响率来说, 三国演义无疑是压倒性的击败红楼梦的。 就中国最广阔的劳动群众来说, 贾宝玉, 林黛玉的名字或许不会生疏,但是两人的故事他们又知道多少?但是对于诸葛亮,关羽,唯恐三岁小孩也能给你讲出一段“空城计”或是“过五关斩六将”等一干事迹的。对于我个人而言, 红楼梦我小学就起先尝试性的阅读,不过惋惜读了两回就实在读不下去了, 可能

2、当时年纪过小, 文言功底以及思想造诣实在太低,不过也就是在当时, 三国演义和水浒传这两本小说,我却是看完的了,或许这两本书的故事性之强是吸引我的主要缘由吧。 其实,就算是到了现在, 红楼梦也是我未敢涉足的禁区,在多如牛毛的红学探讨者和汗牛充栋的红学探讨书籍的恐吓下, 我望而却步, 假如一本书前后铺垫的如此完备, 前面的每一句话后文都有照应, 甚至连人名都有如此多的学问,譬如甄士隐其实是真事隐,贾雨村其实是假语存,OH, MY GOD, 我看小说原来就为了消遣, 倘如看个几千字就把你整成半死, 那还有什么意义。 毋庸赘述,鄙人这次选择三国演义作为暑期读书的对象,起缘由有三,其一就是最好选一本名著

3、小说,这样才比较有意义。其二,就是上面所讲的, 红楼梦文学性太强,读不来,也分析不来。而水浒传这本小说又太低俗, 满篇的宋元时期的口语, 文学性又太弱, 而 西游记明显是志怪小说,对于光明向上的高校生来说,这种封建文化“集大成”的东西最好不要看, 三国演义恰好走了一条中庸的道路, 既不失小说的故事性,又不失名著的文学性,作为一本半文言小说,对其研读是须要肯定的文言功底的。 其三则完全是追求时尚了, 殊不知现下文化界叫的最响的名字是谁?易中天先生是也,此君在央视百家讲坛一品成名,刮起了一阵品评三国的旋风, 关于此君我不想做过多评价, 虽然最近指责的声音许多,说他在央视侃大山,误导了广阔无知的青少

4、年。误导不误导不好说,不过我认为,引发孩子们的读书热, 读史热总比让孩子们每天做在电视机旁看那些酸溜溜的日韩偶像剧要好的多, 假如单从这一点来看, 我们应当感谢易先生。 说了这么多,其实一句也没有说到正题上,应当转一转了。 这次暑期品评三国, 鄙人参考的唯一一本书就是罗贯中老先生的 三国演义 ,至于陈寿的三国志 ,抑或是司马光的资治通鉴我连见都没见过,更别说参考了, 不过这篇文章的确借鉴了部分文学普及参考书以及网上的某些观点,这里事先说明。 三国演义是一部小说,正因为是小说,它肯定不能作为正史来读的,但是正史却没有小说那种塑造人物形象的强大功力。所以我们在三国演义 中看到了一个又一个鲜活生动的

5、人物形象, 奸雄曹操, 忠雄关羽,智雄诸葛孔明是三个最为典型的典型。 不过这三个人物我先搁置一边, 我先分析一下最喜爱的赵云。 小时侯读三国, 最关注的是武将的战斗力, 因此赵云的形象在我心中始终是非常高大的,当阳长坂坡七进七出,单骑救主,书中描写道“赵云怀抱后住,直透重围,砍倒大旗两面,夺三条,前后枪刺剑砍,杀死曹营名将五十余员” ,这一段描写何等的荡气回肠,看罢之后是何等的血脉喷张,恨不得自己就马上化作赵云,在当阳来一场轰轰烈烈的大搏杀。汉中一役,他率几十士卒镇守大寨,杀退曹操数万人马,被刘备赞誉为“子龙一身都是胆也” 赵云此时的事迹达到最高潮的辉煌, 这句评价也可以说是对赵云最高的评价,

6、后期跟随诸葛亮六出祁山,赵云依旧势不行挡,有过力斩五将的辉煌战役,虽然可能经过罗贯中的润色。综观三国,赵云的宏大可以说是自始至终的,无论早期还是晚期,用战无不胜,攻无不克来形容他,唯恐也不为过,无怪乎当闻之赵云病故的消息后,诸葛亮“跌足而哭曰:子龙身故,国家损一栋梁,吾去一臂也”言辞之伤感,由此可见一斑。 从另一点上来说,赵云的“忠”也是小说着力刻画的,有人形容赵云“尽忠刘氏,义贯金石” ,还有人说他是“择贤而事,克尽职守” ,总之, 赵云所表现出的忠义,是不亚于关大圣人的,早期和刘备一见如故后,便马上倾心于他, 后不远万里前来投靠。 效忠刘备后先后两次挽救刘家的香火,长坂坡单骑救主,长江夺江

7、截阿斗,赵云无不是赤胆忠心,置生死于度外,怀安危于胸中的,刘家的香火得以残存,肯定是应当给赵云磕一万个响头的。无怪乎赵云死后,后主刘禅大哭曰“朕昔年幼,非子龙则死于乱军中矣!” , 并追赠赵云为大将军, 谥封顺平侯, 可见刘禅还没有昏到家,至少还知道他这条小命是谁拼了命救回来的。 不过很惋惜的是赵云的智勇双全并没有得到完全的发挥, 一起先只能算是刘备的贴身保镖, 后期也没有得到完全的重用。 我想假如换作赵云去守荆州, 或者是赵云辅佐关羽联合去守荆州, 或许最终的结果不会那么坏,不过一切也只能是设想了。 鲁迅先生在中国小说史略中对三国演义中的诸葛亮作了一句非常中肯的评价 “状诸葛亮智而近乎妖”

8、的确三国中的诸葛亮已然不是泛泛之辈所能想象的强悍,足智多谋算不上什么,呼风唤雨那是习以为常,从借东风的神乎其神到出陇上装神的鬼魅莫测, 甚至死后还有定军山的显圣, 诸葛孔明好像从来都是在做我们想不到的事情, 这些真可算得上罗贯中得功劳了,这个大才子将诸葛的形象无限拔高,无限扩大,虽然诸葛亮在全书大约三分之一才姗姗出场, 不过他一出场则已, 局面马上出现巨大转折,可以毫不夸张的说,整部三国,在诸葛亮出山以后,才显得风吹云动,精彩纷呈。极而言之,书中的一切人物,包括曹操,刘备,周瑜,司 马懿,在后期全部成为诸葛亮的陪衬。 对于诸葛亮的宏大, 我不想谈太多, 终归这已经被千万人说烂的话题,我只想从我

9、的感受,谈一下诸葛的失策之处,人无完人,诸葛亮再酷终归也是人,他也逃脱不了人类的劣根性,至少在三国中,还是可以找到他很多的不足的。 首先, 隆中对的战略规划就有肯定的失败,诸葛的规划是“待天下有变, 则命一上将军将荆州之兵以向宛洛, 将军身率益州之众以出秦川”我认为这个规划是导致蜀汉最终失败的罪魁祸首, 首先, 鄙人认为荆州的战略地位要远远强于西川的, 西川完全是个封闭闭塞的弹丸之地, 除了物产还算丰饶,其他的一无所取,而荆州之地,非但千里沃野,更有长江之天险,且紧连洛阳,许昌。倘如不是令一上将军守荆州,而是刘备亲守,并且东面联合孙权,共成犄角,对魏国的首都形成压迫之势,同时派一上将军去取西川

10、,从秦川之地攻取长安,则三路大军其涌向魏国,纵使曹操父子三头六臂,也难逃一死。正是因为诸葛的错误决断,命一上将军去守荆州,而这一上将军恰恰又是心高气傲的关羽,于是失败已成必定。当荆州失陷以后,诸葛苦心经营的策略也就失败了一半,于是以后六出祁山,也只能是图劳。 三国演义读后感言 三国演义读后感言最近,电视剧三国正在一度热播。由于有些集剧情的变更,令我啼笑皆非。这或许是因为我对三国演义的理解吧! 三国演义 是一部优秀的历史小说。 它起源于汉灵帝年间刘关张桃园三结义,描述了赤壁之战,官渡之战,彝陵之战等东汉末年和三国时期近百年发生的重大历史事务, 和众多叱咤风云的英雄人物。 作者通过真实动人的故事,

11、 揭示了封建主统治阶级内部的黑暗和腐朽, 控诉了统治者的暴虐和丑恶。罗贯中笔下的人物,被描写的活灵活现,特性显明。如:奸险狡诈的曹操,足智多谋的诸葛亮,心系百姓的刘备,武艺高强的关羽诸葛亮可谓是最受大家推崇的人了。在书中,他是才智的化身。草船借箭,火烧赤壁,三气周瑜各种事例无一不体现出他的“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 ,的确,他有着渊博的军事,军事政治才能和经天纬地之才。他未出茅庐便知三分天下,也源于对天下大势的调查分析。 出师表中的“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更证明这位蜀国贤相不仅有安邦治国的军政才能,而且有为国家兴亡的献身精神。书中的历史人物深深地打动了我。刘关张的团结一心,勇往直前,让我领悟

12、到团结的力气与坚韧的精神品质。诸葛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的奉献精神,让我懂得了静默无私的贡献精神的宏大。 每当我翻开 三国演义 , 阅读那一段段荡气回肠的文字,心里总会响起一种共鸣,感到一种震撼。我仿佛来到了历史的星空,我的眼前又出现出了从前群雄逐鹿的情景。 从中我明白了应以智处事, 以勇克难,以信待人就会成为一个充溢活力的人,一个胜利的人。一个人的实力有限,但假如失去了勇往直前的精神,人们将会变得没有生气,心灰意冷。作为我们来说,在今后的人生中,会遇到很多困难,那么,我们就 应当乐观主动的面对, 坚持不懈地努力, 总结和吸取自己失败的缘由和依据,再实行措施改正纠偏。我们的人生就会走向一个

13、正确的轨道。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只有多读书,读好书,好读书,才可以励志图志。 三国演义读后感征文 三国演义读后感征文(一) 舞一把青龙偃月,表一颗赤胆忠心 读三国演义有感 作者/林焕煜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否成败转头空;青山照旧在,几度夕阳红。 白发垂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一壶煮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每次读着这首 临江仙 时, 我都被其中的所隐示的沧桑历史所震撼,感受着三国演义其中荡气回肠的战役,那一段被后世所牢记的历史,悄然在 三国演义 中上演; 一个个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在其中表露出来,一代奸雄曹操,煮酒论英雄的刘备,忠肝义胆的关羽,忠心护主的赵云,还有

14、张飞,周瑜,诸葛亮,司马懿每个人物都有自己的性格,品位三国就是在品读大千世界人物形象。 几次读这本书每次都有不同的收获。 但是在每次的品读过程中都有一 个人给我留下难以泯灭的印象,他就是关羽。 身高九尺,髯长二尺,面如重枣,唇若涂脂,丹凤眼,卧蚕眉,相貌堂堂,威严凛凛。这是在这本书第一章宴桃园豪杰三结义所描述的关羽的形象。就是这样的关羽在三国演义的五虎上将上表现得霸气十足,那一颗赤胆忠心觉得让多数后来人都佩服的心悦诚服。 发生在关羽身上的每件事都会让我们觉得这样的一个人可能只会在历史中出现。依稀记得第一次读三国演义时候是在初三的时候。顶着中考的压力, 在课桌的掩护下, 我带着对历史的不解一头扎

15、进了这本书里,从今我就迈上了对一位圣者的仰慕之路。 老师口中那位挥着青龙偃月刀的关二爷,就这样在我的印象中起先出现。温酒斩华雄,千里走单骑或许这些事情只有他能做得出来吧。 现在也忘了当时是什么念头驱动我看了这书,只是知道自己已经看了。模模糊糊看到了关公败走麦城的时候,当时真有种回到三国时期,帮助关公功成身退。然后帮他找到一个世外桃源,终老一生。 现在想起来我当时的想法是多么的无趣,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命运归属,并不是我们所能限制的。 后来在不甘的驱动下,我又从那堆旧书中找到这本三国演义 ,接着着我对一个圣人的仰慕。 接着从书中找出一些心灵的震撼。 于是我再次捧起了这本演绎着惊心动魄的书。 再次品

16、尝到关公的气魄, 心中那份激烈之情陡然而生。 从桃园结义起先,关羽就起先了那条不能回头的忠心路。初应付黄巾军时先斩程远志, 后在汜水关前温酒斩华雄,虎牢关前三英战吕布这都是三国演义里描写的单挑战斗,于万众之中斩杀颜良,匹马斩颜良 ,河北英雄丧胆; 单刀会鲁肃 江南文武寒心正是其中对他的英勇的描述。再后来就是他那千里走单骑,过五关斩六将的故事。每次发生在他的身上的故事,都能品尝出一代武圣的雄霸之气。 三国演义最终对他的结局或许是有些悲剧色调, 但是世上谁能躲避命运的支配, 于是他的结局也就显得合情合理。败走麦城,显圣玉泉。 或许是冥冥中的支配, 我到洛阳接着我的求学之路。 在这个曾经演绎着多数金

17、戈铁马的地方, 在这个千年帝都, 我有幸到关羽的长眠之处关林一睹当年他的英姿。 一个巨大的石碑汉寿亭侯树立在他的墓前, 我觉得这并不是他所想要的吧, 或许坟茔上那些陪伴他的灵魂长眠的古柏才是他真正想要的吧。 那象征着当时桃园结义的结义柏, 和证明他沧桑霸气的旋生柏或许会静默滴陪伴他接着受后世人的仰慕。 赤面秉忠心、骑赤兔追风,驰驱时、无忘赤帝; 青灯观青史、仗青龙偃月,隐微处、不愧青天! 【作者简介】齐能,四川师范高校。 三国演义读后感征文(二) 读三国演义有感 二等奖:徐兢 作为一部中国古典四大名著小说, 三国演义讲解并描述了从东汉末年 时期到晋朝统一之间所发生的一系列历史故事。 东汉末年分

18、三国,烽火连天不休,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何谓英雄,书中讲到了的这些英雄人物骁勇善战,智计百出。然而群雄逐鹿于乱世之中, 谁才是真正的英雄?书中写到的蜀汉五虎上将, 曹魏五子良将,作为主公的豺狼董卓,建安八子之一刘表,江东猛虎孙坚,奸雄曹操。仁主刘备,生子当如孙仲谋的吴大帝孙权,这些人物都在我们的中华五千年历史中留下了深厚的一笔。 封建统治时期须要的是忠臣, 须要一个能鞠躬尽瘁, 死而后已的忠臣,这就是诸葛亮。历史中的诸葛亮熟知天文地理,能文能武,足智多谋,而且一生谨慎,鞠躬尽瘁,他火烧博望坡,火烧新野,借东风,草船借箭,三气周瑜,智料华容道,七擒孟获,摆八阵图。空城计,锦囊杀魏延,为蜀

19、汉后期进攻魏国做好了足够的钱粮打算才有了七出祁山这样的雄伟的战绩,可是在后人看来我们宏大的诸葛丞相却是一个 常败将军,两把火丢了博望坡和新野,火烧赤壁乃周瑜为主将,七出祁山一次都没胜利,但是不能否认的是在蜀汉历史中诸葛亮的存在是举足轻重的, 作为蜀汉的第一任丞相,作为一个军事家,政治家,然而诸葛亮他独有的特别人格,择梧而息,择主而事,他竭尽忠诚于蜀汉,在主公刘备死后,他留下的 先主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日下三分,益州疲敝,此诚紧急存亡之秋也。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诚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这篇出师表流传百世,显示了一个汉末时期大儒的精神。 在曹魏政权的初期, 曹操手下有一

20、个不得不提的谋士, 假如不是他的英年早逝,曹操不会败于赤壁,不会在后期刚愎自用,甚至就不会有司马懿的上位, 他就是鬼才郭嘉郭奉孝。 宏大领袖毛主席在郑州政治局扩大会议上曾说过:希望大家看看郭嘉这个人.郭嘉究竟有多牛呢?毛泽东能够有为什么要人们去了解郭嘉呢?相比于在文官凋零的蜀国内发挥自己一技之长的诸葛亮。 郭嘉在人才济济的魏国中能够脱颖而出更显示出了他的不凡。 假如说诸葛亮的厉害之处在于政治, 在军事上显得有些逊色的话,那么郭嘉便是是整治与军事上的天才。 从年轻时候的结交名士, 到弃袁投曹,到之后的每天建议,每个谋划都显得那么深思熟虑。郭嘉擅长谋断,对于敌人的状态和行动的推断比较精确, 郭嘉和

21、贾诩都是一类人, 此类人都是攻心为上,只不过贾诩擅长的是政治方面,郭嘉则是在军事上。郭嘉和诸葛亮不但作为个人有惊人的相像之处, 而且在各自阵营的重量也都一样。刘备得到诸葛亮以后的说法: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曹操得到郭嘉以后的说法则是:使孤成大业者,必此人也。刘备临终前,是托孤于诸葛亮的;而曹操多郭嘉,也曾 欲以后事属之.只不过因为郭嘉英年早逝,我们没有看到那一天,也因为那个缘由,郭嘉这颗将星不像诸葛亮那样绚烂。 在东吴政权的黄金时期涌现出了许多名将诸如周瑜,鲁肃,陆逊,甘宁等人,但是在这些历史出名的将军,都督中有一个人不得不谈,那就是战败武圣关羽, 白衣渡江的吕蒙吕子明, 这位东吴第三任大

22、都督年少时依 附姐夫邓当作为校尉征山越战黄祖骁勇善战, 但是此子有勇无谋, 于是当时的东吴主公孙权劝其多读兵书,史书,吕蒙乃悟,之后他读的书,超过了很多宿儒。建安二十四年十一月,孙权人命吕蒙为大都督,率军隐藏而出直袭江陵,而傲慢轻敌的关羽,对吕蒙的攻击行动一无所觉,导致了最终的兵败被擒。惋惜之后吕蒙疾病发作,即使孙权想方设法的诊治护理,并且派遣道士为他祈祷, 想保全他的性命, 但是最终吕蒙还是在孙权的内殿中去世,享年四十二。在吕蒙生前,所得的金银财宝和各种赏赐都交到府库中保藏,且吩咐主管人员,待其死后,把这些全部交还朝廷,并且留下遗言丧事务求简约, 不的奢侈。 对于吕蒙的评价后世给出早年果敢有

23、胆,后来折节读书,见识精博,渐能克己让人有国士之风。 三国演义的读后感作文 读三国演义有感 怀着激烈的心情,我第三次翻开了古典文学名著三国演义 。 曹操的诡诈,刘备的谦逊,孔明的谨慎,周瑜的心胸狭窄,每一个人物都具有不同的性格,作者刻画的淋漓尽致,细细品尝,让读者仿佛进入了一种境界。 故事的主要内容是以智和勇来依次绽开的,但是我认为智恒久是赛过勇的。比如:在西城,孔明用空城计吓退了司马懿率领的十五万大军。 此种例子举不胜数。 可是在故事中也有 “智不划谋,勇不当敌,文不拿笔,武不动枪”的。像汉室刘禅,整日饮酒作乐,不理朝政,心甘情愿的把蜀国献出,最终竟然上演了让天下人嘲讽的事情,乐不思蜀。谁会

24、想到一个国家的统治者能做出这样的时移俗易的事情来 呢? 有勇无谋,大敌当前,只能拼死征战。吕布,颜良都是典型的例子:假如吕布在白门楼听从谋士的计策, 何必被曹操吊死在城门上呢?假如颜良把刘备在河北的事情和关羽说清晰, 哪儿至于被义气的关羽所砍呢?古人云:大勇无谋,祸福占其,祸居上,福临下,入阵必中计,死无不目。 再谈谈国家,魏,曾经煊赫一时;蜀,曾经功成不居;吴,曾经名震江东。 这么来看, 从国家就可以反映出国君的性格。 曹操, 欺压百姓;刘备,爱民如子;孙权,称霸江东。 假如说魏国在三国里智谋最强,一点也不为过。曹操的用兵堪称绝无仅有,司马懿就更是用兵如神。但是两个人都有自己致命的弱点:曹操

25、多疑,司马懿太过阴险。再说蜀国,首当其冲的必定是伏龙诸葛亮。他那过人的机灵,娴熟的兵阵,无不让后人叹为观止。还有像凤雏庞统、姜维、徐蔗等等一些人物,但是我认为都不如孔明。吴,一个占据三江六郡的国度,能算得上是有谋略的,也就是周瑜了,少年时期的周瑜就熟读兵书,精通布阵。经过一番刻苦的努力,最终当上了水军大都督,总统水兵。不过他太过于嫉妒,死正中年时。从这些人物和国家我们不难看出人的性格的重要性。性格关系着胜利。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目标,只要踏踏实实,仔细致细(的)地走好追求胜利过程中的每一段路,信任胜利肯定会不远的 简评:三读三国演义 ,作者对这部名著中的人物和事务已经有了自己显明的观点。 并能自如的点评其中的成败得失,希望作者以史为戒,从中获得更多的人生感悟。 信任 解读临江仙_三国演义读后感 1500 字 一文能让您有许多收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