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学课件:第二节 脏腑辨证

上传人:m**** 文档编号:571149515 上传时间:2024-08-08 格式:PPT 页数:38 大小:59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医学课件:第二节 脏腑辨证_第1页
第1页 / 共38页
中医学课件:第二节 脏腑辨证_第2页
第2页 / 共38页
中医学课件:第二节 脏腑辨证_第3页
第3页 / 共38页
中医学课件:第二节 脏腑辨证_第4页
第4页 / 共38页
中医学课件:第二节 脏腑辨证_第5页
第5页 / 共3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医学课件:第二节 脏腑辨证》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医学课件:第二节 脏腑辨证(3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脏脏 腑腑 辨辨 证证一、概述n n(一)、定义:脏腑辨证就是运用脏腑的生理、病理理论,以及八纲、津气血等辨证方法,将四诊所收集的资料进行分析、归纳,借以推究疾病的病因、病机、病变部位、性质、邪正盛衰的一种辨证方法。n n(二)、脏腑辨证是中医辨证体系的核心(三)、脏腑辨证的理论依据: n n脏腑的生理、病理特点,即是脏腑辨证的理论依据。这是因为病证是脏腑机能失调的反映,而每个脏腑的生理功能不同,它所反映出来的病证也不同。因此可以根据不同脏腑独特的生理功能及其独特的病理变化分辨病症,所以脏腑的生理、病理特点就是脏腑辨证的理论依据。二、心与小肠病辨证 (一)心气虚与心阳虚n n1、病因病理:久病

2、体弱、年高脏气虚衰或久病伤阴耗气或汗下太过或先天禀赋不足引起心气不足或心阳不振,鼓动无力,虚不敛心液。2、证候n n共同点:心悸、气短、动则加重,自汗、脉细弱或结代。n n不同点n n心气虚:面白无华、神疲体倦、舌淡苔白。n n心阳虚:畏寒肢冷、面色滞暗、心胸憋闷或作痛、舌淡紫暗而胖嫩。 3、证析 n n4、治法方剂 n n心气虚:补益心气 四君子汤。 n n心阳虚:温补心阳四君子汤加黄芪、肉桂。 (二)、心血虚与心阴虚 n n1、病因病理:体质素虚、脾虚化源不足、失血过多、热病伤阴、七情内伤、阴血暗耗等引起心血不足、心失所养。n n2、证候 n n共同点:心悸、失眠、多梦、健忘。 不同点 n

3、 n心血虚:眩晕、面白无华、月经不调、唇舌淡、脉细。 n n心阴虚:五心烦热、盗汗、咽干燥、舌红、脉细数。 n n3、证析:n n4. 治法方剂n n心血虚:养血安神四物汤+柏、枣仁n n心阴虚:滋阴安神补心丹。(三)、心火炽(亢)盛 n n1、病因病理:情志久郁、六淫内郁、过食辛热食物、过服温补燥热之药化火,引起心火内炽、火扰心神。n n2、证候:心胸烦热、失眠、多梦、甚则狂躁谵语,面红口渴、口舌生疮,舌尖红、苔黄、脉数。n n3、证析:n n4、治法:清心泻火导赤散。(四)、心血瘀阻 n n1、病因病理:以心气虚、心阳虚为前提,以劳累、受寒、情绪激动、过食肥腻、嗜酒等为诱因导致血行不利,进

4、而瘀阻心脉,甚则可导致心阳暴绝。n n2、证候:心悸怔忡,心胸憋闷或刺痛,痛引肩背、内臂,时发时止,舌质紫暗,脉细或结代。重者暴痛欲绝、口唇青紫、肢厥神昏、脉微欲绝。n n3、证析:4.治法方剂 n通阳化气、活血行瘀血府逐瘀汤。n心阳暴绝回阳救逆参附汤。 三、肺与大肠病辨证(一)、肺气虚n n1、病因病理:久咳久喘、耗伤肺气,先天禀赋不足,脾虚气血生化之源不足引起肺气亏虚,宣降失调,腠理不固。n n2、证候:咳喘乏力,神疲少气,气短声低,自汗怕冷,面白无华,舌淡脉虚弱。n n3、证析:n n4、治法方剂:补益肺气四君子汤加黄芪。(二)、肺阴虚n n1 1、病病因因病病理理:久久病病劳劳损损耗耗

5、伤伤肺肺阴阴或或燥燥热热之之邪邪灼灼伤伤肺肺阴阴引引起起肺肺阴阴不不足足,清清润润、肃肃降降之之机机失失常常或或失失养养、虚热内蒸。虚热内蒸。n n2 2、证证候候:形形体体消消瘦瘦、干干咳咳无无痰痰或或痰痰少少而而稠稠或或咳咳痰痰带带血血,口口干干咽咽干干、声声音音嘶嘶哑哑,甚甚则则午午后后潮潮热热,五五心心烦热、盗汗、颧红,舌红少津、脉细。烦热、盗汗、颧红,舌红少津、脉细。n n3 3、证析:、证析:n n4 4、治法方剂:轻者:滋阴润肺、治法方剂:轻者:滋阴润肺百合固金汤。百合固金汤。n n 重者:滋阴降火重者:滋阴降火百合固金汤百合固金汤+ +知、柏。知、柏。 (三)、风寒束肺 n n

6、1、病因病理:风寒袭肺肺失宣降,鼻窍不利。n n2、证候:咳嗽气喘、痰稀色白、鼻塞清涕或伴恶寒发热,无汗,头身痛,苔薄白,脉浮紧。n n3、证析:n n4、治法方剂:宣肺散寒麻黄汤。 (四)、痰热壅肺n n1 1、病病因因病病理理:外外感感温温热热之之邪邪或或风风寒寒犯犯肺肺郁郁而而化化热热引引起起热热邪邪蕴蕴肺肺、熬熬津津成成痰痰、痰痰阻阻气气道道,肺肺失失宣宣降降,甚甚则热雍血瘀,化腐成痈。则热雍血瘀,化腐成痈。n n2 2、证证候候:咳咳嗽嗽气气喘喘、呼呼吸吸气气促促、甚甚则则鼻鼻翼翼煽煽动动,痰痰黄黄稠稠或或带带血血或或胸胸痛痛、咯咯脓脓血血腥腥臭臭痰痰,发发热热、口口渴渴、苔黄腻、脉

7、滑数。苔黄腻、脉滑数。n n3 3、证析:、证析:n n4 4、治法方剂:清热宣肺、止咳平喘、治法方剂:清热宣肺、止咳平喘麻杏石甘汤麻杏石甘汤n n 肺热成痈者,清热排脓肺热成痈者,清热排脓千金苇茎汤。千金苇茎汤。(五)、大肠湿热n n1、病因病理:暑湿热毒,饮食不节(不洁),过食生冷引起湿热蕴结大肠,阻滞气机,传导失司,损伤气血。n n2、证候:腹痛腹胀,里急后重,下利脓血,甚则暴注下泄,肛门灼热,苔黄腻,脉滑数。n n3、证析:n n4、治法方剂:清利湿热白头翁汤。四、脾与胃辨证n n(一)、脾气虚与脾阳虚 n n1、病因病理:劳倦内伤、饮食不节、过食生冷或病久损伤脾气、脾阳。前者引起运化

8、失司、水邪泛溢或脾气不升、清气下陷或血失统摄;后者引起温运无权。n n2、证候 n n共同点:面白无华,身倦乏力,气短,自汗,食少腹胀,便溏,舌淡苔白,脉虚。 不同点 n n脾气虚:消瘦、舌边有齿痕。 n n脾气下陷:头昏、目眩、腹胀下坠,脱肛、内脏下垂。n n脾不统血:诸种出血。 n n脾阳虚:脘腹冷痛,喜温按,吐清水,畏寒肢冷,下利清谷,白带清稀,浮肿,脉沉迟。 3、证析:4、治法方剂: n n脾气虚:益气健脾四君子汤。 n n脾气下陷:益气升提补中益气汤。 n n脾不统血:益气摄血归脾汤。 n n脾阳虚:温中散寒理中汤 (二)、脾胃湿热 n n1、病因病理:湿热之邪侵犯脾胃或过食肥甘厚味

9、、辛燥之品引起湿热蕴结脾胃,而致受纳运化失调,升降失司。 2、 证候:脘腹胀闷、呕吐厌食、口粘而甜,肢体困重,大便溏臭。或尿黄、肤黄、肤痒。苔黄腻,脉濡数。 3、证析: 4、治法方剂:清热化湿三仁汤。 (三)、食滞胃脘 n n1、病因病理:因饮食不节或脾胃素虚引起食滞胃脘气机不利,或胃气不降而上逆或食浊下趋大肠,传导失职等。n n2、证候:脘腹胀痛,厌食,嗳气或呕吐,出气酸臭,大便秘结或泻泄,苔厚腻,脉滑。n n3、证析:n n4、治法方剂:消食导滞保和丸。 五、肝与胆辨证(一)、肝阴虚与肝血虚n n1.病因病理:久病耗伤阴血或失血伤阴或生血之源不足引起肝血亏虚,不能上荣头面荣筋养目或血海空虚

10、,冲任失调等。n n2.证候:n n共同点:眩晕、耳鸣、两目干涩,视物模糊,脉细。 不同点 n n肝血虚:面白无华,爪甲不荣,肢体麻木,筋脉拘挛,月经不调,唇舌淡,脉细。n n 肝阴虚:颧红,五心烦热,潮热,盗汗,口干,咽干,胁肋隐痛,舌红少津,脉细数。n n3、证析:n n4、治法方剂:n n肝血虚:滋养肝血四物汤。n n肝阴虚:滋养肝阴六味地黄汤。 (二)、肝气郁结(实) n n1、病因病理:异常精神刺激或情志久郁引起肝的疏泻功能失常、气机不畅而郁结或经脉不利或肝气横逆犯脾或冲任失调等。n n2、证候:精神抑郁、急噪易怒、胸闷善太息、胁肋乳房及少腹胀痛、月经量少、痛经、或纳少、嗳气、脉弦。

11、n n3、证析:n n4、治法方剂:疏肝解郁逍遥散。(三)、肝胆湿热(实)n n1 1、病病因因病病理理:外外感感湿湿热热,嗜嗜酒酒及及肥肥甘甘化化生生湿湿热热,或或脾脾胃胃运运化化失失常常,湿湿热热内内生生,蕴蕴结结肝肝胆胆而而致致肝肝胆胆疏疏泄泄失失常常,气气机机不不畅畅,脾脾胃胃升升降降失失司司或或湿湿热热熏熏蒸蒸,胆胆汁汁不不寻寻常常道道而而外溢肌肤或湿热下注阴部等。外溢肌肤或湿热下注阴部等。n n2 2、证证候候:胁胁肋肋胀胀痛痛,口口苦苦纳纳呆呆、呕呕吐吐恶恶心心,腹腹胀胀、大大便便不不畅畅,苔苔黄黄腻腻、脉脉弦弦。或或身身目目发发黄黄,或或阴阴囊囊潮潮湿湿、睾睾丸肿胀热痛或妇人阴

12、痒、带下黄臭等。丸肿胀热痛或妇人阴痒、带下黄臭等。n n3 3、证析:、证析:n n4 4、治法方剂:清利肝胆湿热、治法方剂:清利肝胆湿热 以黄为主者以黄为主者茵陈蒿汤。茵陈蒿汤。n n 肝经热下注者肝经热下注者龙胆泻肝汤。龙胆泻肝汤。 六、肾与膀胱辨证(一)、肾阳(气)虚n n1、病因病理:素体阳虚、年高、久病及肾、多产耗伤肾气、肾阳,引起肾气、肾阳亏虚,气不归元,肾失摄纳,不能温煦形体,振奋精神,封藏不固,生殖机能衰减。n n2、证候: n n共同点: 腰膝酸软,面白无华,头昏,耳鸣,舌淡苔白。n n不同点 n n肾气虚肾气虚n n肾肾虚虚不不固固:尿尿清清长长,频频数数或或失失禁禁,夜夜

13、尿尿多多,滑滑精,早泻,带下清稀,脉沉弱。精,早泻,带下清稀,脉沉弱。n n肾肾不不纳纳气气:气气短短,喘喘促促,呼呼多多吸吸少少,动动则则甚甚,咳逆声低,自汗,脉虚浮。咳逆声低,自汗,脉虚浮。n n肾阳虚肾阳虚 n n肾肾阳阳不不足足:形形寒寒肢肢冷冷,神神疲疲乏乏力力,阳阳痿痿早早泻泻,宫寒不孕,或五更泻、舌淡胖,脉沉迟。宫寒不孕,或五更泻、舌淡胖,脉沉迟。n n肾肾虚虚水水泛泛:形形寒寒肢肢冷冷,尿尿少少身身肿肿,腰腰以以下下为为甚甚,按按之之没没指指,腹腹胀胀,心心悸悸气气短短, ,咳咳喘喘痰痰鸣鸣,舌舌胖胖脉脉沉。沉。 n n3 3、证析:、证析: 4、治法方剂 n n肾不纳气:补肾

14、纳气六味地黄汤合生脉散。 n n肾气不固:补肾涩精左归丸。 n n肾阳不足:温补肾阳肾气丸。 n n肾虚水泛:温阳行水真武汤。 (二)、肾阴虚n n1 1、病病因因病病理理:久久病病,房房劳劳,多多产产耗耗伤伤肾肾阴阴;热热病病后后灼灼伤伤肾肾阴阴;情情志志过过激激化化火火暗暗伤伤肾肾阴阴;过过服服温温燥燥之之品品劫劫伤伤肾肾阴阴,引引起起肾肾阴阴不不足足,脑脑髓髓空空虚虚,耳耳目目骨骨腰腰失失养养,生生长长发发育育之之精精受受损损以以及及肾肾阴阴亏亏虚虚、虚热内生等。虚热内生等。n n2 2、证证候候:眩眩晕晕、耳耳鸣鸣、耳耳聋聋、失失眠眠多多梦梦,视视力力减减退退,足足跟跟痛痛,发发脱脱齿

15、齿摇摇,腰腰膝膝酸酸软软,形形体体消消瘦瘦,口口干干咽咽燥燥,五五心心烦烦热热,潮潮热热盗盗汗汗,颧颧红红,遗遗精精崩崩漏,男子不育,女子经闭不孕等。漏,男子不育,女子经闭不孕等。n n3 3、证析:、证析:n n4 4、治法方剂:滋阴补肾、治法方剂:滋阴补肾六味地黄汤。六味地黄汤。n n滋阴降火滋阴降火六味地黄汤六味地黄汤+ +知、柏。知、柏。 (三)、膀胱湿热n n1、病因病理:湿热下注引起膀胱气化失常及热伤阴络等。n n2、证候:腹胀,尿频,尿急,尿痛,尿道灼热,尿血及发热,腰痛,苔黄腻,脉数。n n3、证析:n n4 、治法方剂:清热利湿通淋八正散。 脏腑诸证小结脏腑诸证小结 n n气

16、虚气虚 n n共同点:面白无华,身倦乏力,短气,自汗,语声低微,舌淡苔白,脉虚。n n不同点:n n心气虚:心悸。 n n肺气虚:咳喘无力,畏寒,易感冒。 n n脾气虚 食少 消瘦,舌边有齿痕。 n n脾气下陷 腹胀 头昏目眩,腹胀下坠,内脏下 垂。 n n脾不统血 便溏 诸证出血(吐血、便血、崩漏 等)。 血虚血虚 n n共同点:面白无华,眩晕,月经不调,唇淡白,脉细。 n n不同点 n n心血虚:心悸、健忘、多梦、失眠。 n n肝血虚:视物模糊,肢体麻木,筋脉拘挛,爪甲不荣等。 阳虚阳虚 n n 共同点:面白无华或晦暗,畏寒肢冷,精神萎靡,舌淡苔白,脉沉迟无力。n n不同点:n n心阳虚:

17、心悸,心胸憋闷或作痛,舌淡紫暗,脉细弱。n n脾阳虚:脾气虚兼寒象(如脘腹冷、吐清水、下利清谷等) 肾阳虚: n n共同点:腰膝酸软n n不同点:n n肾阳不足 :阳痿早泄,宫寒不孕。n n肾虚水泛:小便不利,浮肿腹胀。n n肾不纳气:气短喘促,呼多吸少,动则甚。n n肾气不固:小便清长,频数或失禁,夜尿多,滑精早泄,带下清稀。 阴虚阴虚 n n共同点:颧红,五心烦热,潮热盗汗,口干咽燥,舌共同点:颧红,五心烦热,潮热盗汗,口干咽燥,舌红脉细数。红脉细数。n n不同点:不同点:n n心阴虚:心悸、健忘、多梦、失眠。心阴虚:心悸、健忘、多梦、失眠。n n肺阴虚:干咳痰少或痰中带血,声嘶。肺阴虚:

18、干咳痰少或痰中带血,声嘶。n n 肝阴虚:肝阴虚: 眩晕失眠眩晕失眠 眼干涩、视物模糊,肢体麻木眼干涩、视物模糊,肢体麻木 n n 耳鸣耳聋耳鸣耳聋 筋脉拘挛等。筋脉拘挛等。n n肾阴虚:肾阴虚: 月经不调月经不调 腰膝酸软,遗精不育,崩漏不孕腰膝酸软,遗精不育,崩漏不孕 等。等。 实热实热 n n 共同点:面赤,口渴喜冷饮,心烦,大便秘结,尿赤,舌红苔黄,脉数。 n n不同点: n n心火亢盛:舌体糜烂,失眠,甚则狂躁谵语、尿赤涩痛。 n n痰热壅肺:咳喘息粗,咯痰黄稠,或咳吐脓血腥臭痰。 湿热湿热 n n共同点:腹胀痛,尿短赤,舌红,苔黄腻,脉滑数。共同点:腹胀痛,尿短赤,舌红,苔黄腻,脉滑数。n n不同点:不同点:n n脾胃湿热:恶心厌食,胃脘闷胀,口粘而甜。脾胃湿热:恶心厌食,胃脘闷胀,口粘而甜。 n n 肝胆湿热:身重困或发黄疸,胁肋疼痛发热,口苦肝胆湿热:身重困或发黄疸,胁肋疼痛发热,口苦, ,阴阴 囊潮湿,睾丸肿痛,外阴瘙痒,带下黄臭囊潮湿,睾丸肿痛,外阴瘙痒,带下黄臭 等。等。n n膀胱湿热:尿频急痛或尿困难,尿不尽,尿血混膀胱湿热:尿频急痛或尿困难,尿不尽,尿血混 浊等。浊等。n n大肠湿热:腹痛,里急后重,下痢脓血或暴注下泻,大肠湿热:腹痛,里急后重,下痢脓血或暴注下泻, 肛门灼热。肛门灼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研究生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