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地高纬度地带主要指北半球50°N以北的亚寒带和北极圈内

上传人:hs****ma 文档编号:571140490 上传时间:2024-08-08 格式:PPT 页数:71 大小:980.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陆地高纬度地带主要指北半球50°N以北的亚寒带和北极圈内_第1页
第1页 / 共71页
陆地高纬度地带主要指北半球50°N以北的亚寒带和北极圈内_第2页
第2页 / 共71页
陆地高纬度地带主要指北半球50°N以北的亚寒带和北极圈内_第3页
第3页 / 共71页
陆地高纬度地带主要指北半球50°N以北的亚寒带和北极圈内_第4页
第4页 / 共71页
陆地高纬度地带主要指北半球50°N以北的亚寒带和北极圈内_第5页
第5页 / 共7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陆地高纬度地带主要指北半球50°N以北的亚寒带和北极圈内》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陆地高纬度地带主要指北半球50°N以北的亚寒带和北极圈内(7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一、陆地高纬度地带的人类生产活动及其空间格局陆地高纬度地带的人类生产活动及其空间格局 陆地高纬度地带主要指北半球50N以北的亚寒带和北极圈内的陆地寒带以及南半球的南极大陆地区。 ( (一一) )陆地寒带陆地寒带( (含南极大陆含南极大陆) )的人类生产活动及其空间格局的人类生产活动及其空间格局 由于陆地寒带自然条件严酷,绝大部分地区并不具备人类生存的条件,目前只有很少一部分人生活在北极圈内的寒带。具体地说,包括美国的阿拉斯加北部,俄罗斯的西伯利亚和远东山地北部,斯堪的纳维亚半岛北部,格陵兰岛和加拿大北部等地。而南极大陆则是目前惟一没有定居人口的陆地(科学考察营地除外)。因此,陆地寒带是世界上人

2、口最为稀疏的地区。第三节人类生产活动的纬向空间差异陆地寒带的当地人类活动主要以初始的渔猎、游牧为主,种植业在该地带几乎绝迹。北极冰原带的当地居民主要是因纽特人(旧称“爱斯基摩人”),据说是亚洲蒙古人向美洲迁移途中定居在极地地区的一部分。他们生活在加拿大北极群岛沿岸和格陵兰岛。渔猎是其主要的经济活动形式。家族或部族为其主要社会组织方式。随着现代生产力和生活方式的嵌入,因纽特人的渔猎交通工具都已现代化,大部分因纽特人还从分散的定居方式转向较大的村社集中。在亚欧大陆北部的苔原带中,生活着拉普人、雅库特人和楚科奇人,他们除了渔猎之外,还赶着大群的驯鹿游移在苔原上,夏天向北移动,采食苔藓之类的食物,冬天

3、则返回南方的森林,并住在森林里。他们还用钩针捕鱼,也用枪械等猎获野鹿、狐、白鼬及野禽等。在西伯利亚几条大河的下游和楚科奇半岛,驯鹿游牧业相对发达。在其他冰原地带和岛屿,人们也猎获白鲸(Delphinapterusleucas)、海豹、驯鹿、北极熊和北极狐等。当地居民多年来形成的生产、生活方式已同北极地区的生态环境相融合。但这里的矿业开发则对环境构成了威胁,如巴芬岛的铁矿开发(加拿大),格陵兰岛的铅矿开发(丹麦),通古斯、勒拿、泰梅尔的煤田开发(俄罗斯),以及瑞典北部的铁矿开发和挪威斯瓦巴德岛的煤田开发等。(二二)陆地亚寒带的人类生产活动及其空间格局陆地亚寒带的人类生产活动及其空间格局陆地亚寒带

4、主要分布在加拿大、北欧和俄罗斯的中北部。这里自然资源十分丰富,主要自然资源为森林资源和矿产资源。从森林资源上看,陆地亚寒带的针叶林是世界上两大木材产区之一,1994年森林面积约占世界森林总面积的42(见表5.3.1)。表5.3.1陆地亚寒带所在国家或地区森林资源情况表 单位:10hm地区项目世界俄 罗 斯 (A)加拿大(B)北 欧(C)A+B+C面积285992640.4512.09比 例()1003159.21.642.03从矿产资源上看,陆地亚寒带主要为加拿大地盾、北欧地台、俄罗斯地台和西伯利亚地台分布区及地槽褶皱分布区,矿产资源十分丰富。其中加拿大地盾区,由于前寒武纪岩层广泛出露,矿藏组

5、成的基本特点以金属矿产为主,较为重要的有铁、金、铂、镍、铜、铅、锌、银等,这里有北美的大铁矿区拉布拉多一魁北克铁矿区和苏必利尔湖铁矿区,还分布有具世界意义的萨德伯里镍铜矿床,以及北美最大的铀矿。此外,在阿巴拉契亚古生代褶皱带还分布有各种金属矿和煤矿;北欧地台区同加拿大地盾一样,在芬诺斯堪地亚前寒武纪地区拥有众多不同的矿产资源,在斯堪的纳维亚的加东里褶皱山脉区也是如此,整个北欧地区主要矿产资源为铁、铜、铅、锌、钍等。在俄罗斯地台和西伯利亚地台及地槽区内,蕴藏着丰富的金属矿床,也蕴藏着巨大的能源矿藏。这里有世界最大的铁矿区库尔斯克磁力异常区,以及乌拉尔、西伯利亚铁矿区。煤炭主要分布在贝加尔湖与土尔

6、盖拗陷之间的伊尔库茨克、坎斯克一阿钦斯克、库兹巴斯及叶尼塞河以东、60N以北的寒带区域的通古斯、勒拿和太梅尔。石油和天然气主要分布在西西伯利亚(以秋明油田最大)及伏尔加一乌拉尔地区。 陆地亚寒带地区主要为针叶林所占据,因此相对于针叶林带的幅员面积而言,耕地面积不大,但由于俄罗斯和加拿大都是世界领土大国,且人口密度低,所以该带人均拥有耕地在世界上名列前茅。农业用地总面积因人口稀少与此带的陆域相比较仍属有限开发,所以农业对原生环境的破坏作用不大。值得指出的是,随着热量条件的改善,从此带向南,人口及农业的规模扩大,原生的自然环境大大萎缩,且受到严重干扰。 俄罗斯的亚寒带地区由于位于亚欧大陆的中东部,

7、受海洋调节较小,因而气候相对寒冷,该地带的农作物主要是大麦、黑麦、亚麻、马铃薯等;加拿大的亚寒带受海洋调节较大,气候较为温暖,以小麦种植为主,并且乳、肉产品丰富,成为世界上主要农产品的生产国和出口国;北欧各国家除丹麦耕地占国土面积的60左右外,其他国家的耕地占国土面积都不足10,其主要农产品为大麦、蒸麦、小麦、裸麦和马铃薯等。由于森林资源丰富,森林采伐业成为陆地亚寒带国家的传统产业部门之一。俄罗斯的森林采伐工业历史悠久,20世纪50年代之前主要集中在中央区和北区,形成了以北部的卡累利阿、阿尔汉格尔斯克和克姆地区为中心的森林工中心。20世纪70年代中期以后,主要向西伯利亚、乌拉尔和远东地区发展,

8、前采伐量仅次于美国居世界第二位。尽管如此,其原木采伐量仅占世界的6左右(1993年),与其占世界约30的森林面积相比采伐量并不大。加拿大史上是由英国殖民建立起来的移民国家,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又在美国资本控下发展,加拿大一直是林矿产品的净出口国之一。在20世纪6070年代一是世界上最大的林产品出口国。原木采伐量占世界的53,低于其森林面占世界的92的水平。北欧国家的森林采伐业也由来已久,“原始森林”(不包括天然次生林)目前仅限于北部的少数地区存在,森林大量采伐的原因是纸工业和其他木材加工业的发展。其原木采伐量占世界的33,虽然高于其森林面积占世界的16的水平,但与其人均森林面积占有量(约22hm

9、)相比不高。由上可见,陆地亚寒带的森林资源一直是世界原木和木材加工产品的料基地。但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的近期报告称,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亚寒针叶林的面积非但没有缩小,反而增加了2;而阔叶林的面积却下降了2%。这主要是因为针叶林主要分布在发达国家,其比较注意采育平衡和人工造林发展。而人工抚育阔叶林的生长量要明显小于因市场对硬阔材种的需求而产的采伐量。由于矿产资源丰富,因此采掘业是陆地亚寒带又一传统产业部门。俄罗斯的采掘业集中于能源矿产和金属矿产的开发上。俄罗斯是世界上能源资源最丰富的国家之一,是能源自给有余的国家。但能源矿藏的地理分布很不平衡,西部地区(主要指乌拉尔山以西的欧洲部分)拥有全国人

10、口的45和工业产值的45及能源消耗量的45,但这里经过长期大规模开采,现有能源资源量不到全国的10。经济不发达的东部地区却占全国能源资源的90。在20世纪70年代以前,俄罗斯能源产量的绝大部分产自西部,到80年代,东部的能源产量全部超过西部。加拿大的采掘业也很发达,是世界上最大的矿产原料净出口国之一,金属矿和有色金属出口值占世界首位,其能源资源也十分丰富,是世界上重要的油、气生产国之一。加拿大采矿业基本由外国资本控制,20世纪60年代以来其35的采矿业来自外资,其中美国资本占80;相对于俄罗斯和加拿大而言,北欧采掘业地位较低,主要以铁矿开采为主。除森林采伐工业和采掘业外,陆地亚寒带的主要国家还

11、积极发展资源加工型工业。如在俄罗斯的亚寒带地区就形成了以能源工业、冶金机械工业、石油化工工业为主的重工业地带。陆地亚寒带虽然有比较大规模的人类资源开发活动,但由于热量条件不足,季节性冻土和永久性冻土带广为分布,相对低温使蒸发不旺,又使地表水积留形成大面积湿地,加之北冰洋水系在此带形成广阔的河口低地,与冰期遗留下的水面一起形成大面积的湖沼,从而大大限制了人类的农牧业开发。 低温虽然会使自然环境下的生态系统相当脆弱,但水分条件好和有限的人类开发则使这里可以维持较好的生态环境。发达国家足够的经济自给、强大的技术开发能力和较早形成的保护环境的传统,也对亚寒带的生态环境产生积极影响。 从亚寒带向南,我们

12、会看到随着热量条件的变化,传统农牧业开发的强度在增加,以传统农牧业为主导产业的发展中国家的数量在增加,各个自然带的生态环境问题随之增加。二、陆地中纬度地带的人类生产活动及其空间格局二、陆地中纬度地带的人类生产活动及其空间格局 陆地中纬度地带主要指陆地温带和亚热带地区,该地带是地球上人口密度最高的地带。陆地的东、西沿岸地区是最适合于人类生存之地。在人类历史上,这里不仅有着四大文明发祥地的古埃及尼罗河流域、阿拉伯半岛上的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两河流域、南亚次大陆上的印度河一恒河流域和我国的黄河流域,而且也是世界工业革命的发源地。今天世界上主要的工业发达国家都集中于该地带。应该说,陆地中纬度地带是全

13、球人地关系程度最深,也是最为复杂的地带。 由于陆地中纬度地带的自然环境和地理区位客观存在着地域差异,从而也影响到人类生产活动的地域差异。在农业社会,人类的生产活动集中于农业生产,农业自然条件是农业生产地域差异的基础。在工业社会,人类的生产活动集中于工业生产,这时工业生产的集中性特点和工业资源的地域分异直接影响到工业生产的地域分布,人类的工业生产日益向资源地、消费地和区位条件优越的沿海地区集中。随着科技革命的不断发展,新的产业的产生、新的资源的利用等,又使人类生产活动的地域差异趋于复杂化。我们今天所见到的丰富多彩的世界,主要是中纬度地带人地关系不断复杂化的表现。1陆地温带农业生产活动及其地域差异

14、陆地温带农业生产活动及其地域差异陆地温带的农业生产活动有着悠久的历史。在水热土条件及其组合适宜的地区,原始植被基本被破坏殆尽,为人工栽培植被所代替,仅在局部地段或深远山区,尚有原始植被保存。由于陆地温带的自然环境主要呈东西向变化,所以在陆地温带形成了主要依水分状况变化的农业生产类型。当然,其他社会经济因素也影响了农业生产类型的形成,在此不做叙述。陆地温带农业生产活动的地域差异主要与气候类型有关。(一一)陆地中纬度地带人类农业生产活动的地域差异陆地中纬度地带人类农业生产活动的地域差异在东亚的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区(包括中国华北、东北,朝鲜北部和日本北部广大地区),人们根据各地农业自然条件的不同,种

15、植玉米、高梁、小麦、大豆等作物。并利用季风这种自然的特殊恩惠,在高温多雨的夏季,把高产的水稻、玉米等农作物推向较高纬度。形成了以谷物经营制和块根作物栽培制为主的耕作业系统。一个值得重视的现象是,全球气候变暖(无论其原因如何)在东亚温带大陆上的表现是气候的变干。降水量的减少与气温的攀升使这里几千年以来形成的深度农业开发面临明显的水分条件恶化的趋势。我国中原地区的文明相对于水分条件更好的江南的衰落,和人口、城镇、农田对生态环境的压力,使我们必须思考这里的可持续发展问题。由于农业文明的历史不长,且人口密度较小和气候相对湿润,北美和欧洲的陆地中纬度温带的人地关系状况要好得多。 在北美的温带大陆性湿润气

16、候区(包括美国35N以北、100W以东的地区和加拿大东南部的五大湖沿岸省区),农业生产仅有400年左右的时间。18世纪中叶以前,发展比较缓慢,19世纪以后,这里先后建成了许多家庭农场和大型种植园。20世纪以后,随着工业的发展,人口的集中,城市的绵延,逐步形成了以乳酪、蔬菜为主的乳用畜牧业带和玉米与肉用畜牧业带,以就近供应消费市场。除了牧业农场、饲料农场、谷物农场、果蔬农场外,在加拿大的五大湖沿岸的魁北克省、安大略省还有烟草生产。形成了以商业性牛奶业、蔬菜业为主的混合农业系统。在欧洲西部的温带海洋性气候和大陆性湿润气候区,由于冬季温和,夏季凉爽。对饲草的生长有利,因而畜牧业较发达。而且这种草场畜

17、牧业的生产方式与温带草原畜牧业相比较,对自然植被的消耗要小得多,尽管其生产力很发达,但湿润条件下的植物群落没有受到深度破坏。同时,这里秋季漫长的特点又适应于谷物的种植和粮草作物的栽培,种植的作物以甜草、马铃薯等块根块茎作物和谷类作物为主。从占优势的农业经营类型看,本区属于耕作业系统的谷物经营制、块根作物栽培制和草田轮作制。广泛分布于亚欧大陆中部、北美大陆中西部(100W以西、35N以北)及南美洲南部的温带大陆性干旱和半干旱气候区,由于气温年较差较大,降水又偏少,干旱已成为农业分布的限制因素,而持续的农业开发则对地带生态环境提出挑战。在一些水源较有保证的地区,可以经营旱作农业或灌溉农业(包括绿洲

18、农业),但大部分地区更适合于畜牧业经营。从目前本地带占优势的农业经营类型看,主要有草地系统的牧场放牧制(欧亚大陆中部和南美洲南部)、大农场经营制(北美洲中西部)、耕作业系统的谷物业经营制(北美洲中部地区)等。此外,在亚洲大陆中西部的中国西北地区只有绿洲农业才具有可持续发展的条件,传统的种植业在生态环境的约束下将走向衰落。 2陆地亚热带农业生产活动及其地域差异陆地亚热带农业生产活动及其地域差异同陆地温带一样,陆地亚热带也是人类农业生产活动的集中地区。原始自然植被基本被人工栽培植被所代替。农业生产活动同样存在着与水分条件的矛盾和依水分条件的地域分异而导致的地域性特点。在在大大陆陆西西岸岸的的亚亚热

19、热带带夏夏干干气气候候(地地中中海海式式气气候候)区区,农农业业生生产产主主要要受受到到温温暖暖湿湿润润的的冬冬季季和和炎炎热热干干燥燥的的夏夏季季气气候候的的影影响响。其其内内部部气气候候状状况况也也有有一一定定差差异异,愈愈接接近近干干旱旱地地区区,气气候候条条件件愈愈发发极极端端或或严严酷酷。如如在在北北非非,只只有有在在冬冬季季(雨雨季季)才才可可进进行行雨雨田田耕耕作作,而而在在夏夏季季(干干季季),如如果果不不采采取取灌灌溉溉措措施施,就就不不能能进进行行任任何何耕耕作作。由由于于生生态态环环境境条条件件的的影影响响,该该气气候候区区的的土土地地利利用用的的主主要要模模式式有有:一

20、一是是雨雨田田耕耕作作业业,主主要要在在秋秋、冬冬、春春三三季季实实行行;二二为为灌灌溉溉农农业业,在在有有水水源源灌灌溉溉等等条条件件下下,各各月月都都可可实实行行;三三为为种种植植夏夏季季耐耐干干旱旱的的作作物物,如如葡葡萄萄、橄橄榄榄、扁扁桃桃等等。从从本本区区域域占占优优势势的的农农业业经经营营类类型型看看,在在地地中中海海地地区区、美美国国加加利利福福尼尼亚亚州州的的西西部部沿沿海海和和非非洲洲西西南南端端,属属于于多多年年生生作作物物栽栽培培系系统统中中的的栽栽培培园园地地类类型型;在在澳澳大大利利亚亚西西南南部部为为耕耕作作业业系系统统中中的的草草田田轮轮作作制制;而而在在南南美

21、美洲洲智利中部则属草地系统的大农场经营制。智利中部则属草地系统的大农场经营制。 在在大大陆陆东东岸岸的的亚亚热热带带湿湿润润气气候候区区,由由于于降降水水量量较较多多,且且集集中中于于夏夏季季,加加之之夏夏季季气气温温较较高高,因因而而可可种种植植水水稻稻、花花生生、大大豆豆、棉棉花花、甘甘薯薯和和一一些些蔬蔬菜菜类类作作物物。因因这这里里冬冬季季也也较较温温和和,可可实实行行全全年年耕耕作作,实实行行一一年年二二熟熟制制或或一一年年三三熟熟制制。冬冬季季通通常常种种植植油油菜菜、冬冬谷谷或或饲饲料料等等较较耐耐寒寒的的作作物物。在在农农业业经经营营类类型型上上,中中国国的的华华中中地地区区、

22、日日本本南南部部、澳澳大大利利亚亚东东南南部部及及南南美美东东南南部部部部分分地地区区属属耕耕作作业业系系统统的的谷谷物物业业经经营营制制,美美国国东东南南部部属属多多年年生生作作物物栽栽培培系系统统的的园园地地类型,南美洲东南部有相当大面积则属草地系统的大农场经营制类型。类型,南美洲东南部有相当大面积则属草地系统的大农场经营制类型。在大陆内部的亚热带干旱和半干旱气候区,由于受到副热带高压控制,气候十分干旱,水分条件很差,植物贫乏。一般在干旱无植被地区不能农耕,在某些水分条件较好的地带可以发展固定的放牧业。其余地区偶尔可进行游牧、狩猎和食物采集。从农业经营类型上看,主要为绿洲农业经营类型和畜牧

23、业。但人类密集活动导致的草原过牧,使得原本很脆弱的区域生态系统受到严重破坏。 (二二)陆地中纬度地带工业生产活动的空间格局陆地中纬度地带工业生产活动的空间格局 1陆地中纬度地带工业生产活动集中的主要基础条件陆地中纬度地带工业生产活动集中的主要基础条件陆地中纬度地带的工业生产活动,并不像农业生产活动那样具有较强的地带性特征(纬度的或经度的)。这主要与工业生产活动的集中性有关。世界工业的发展表明,工业生产的集中性具体表现为向原料地集中、燃料与动力地集中、消费地集中、人力资本聚集地(劳动力数量多或素质高)集中、交通与区位优势地集中等。由于陆地中纬度地带具备了工业生产集中性的基础条件,所以该地区也就成

24、为世界上工业生产活动最聚集的地区。首先,从原料地来看,这里矿产资源丰富,世界的主要铁矿有大部分分布在该地带的俄罗斯、加拿大、澳大利亚、印度、美国和中国。世界的主要铜矿有大部分分布在该地带的智利、美国和中国。世界的主要铝矿集中分布在该地带的加拿大、澳大利亚、美国、俄罗斯和南非等。世界的主要铅锌矿也聚集在该地带的美国、澳大利亚、俄罗斯和加拿大等。此外,这里农业发达,不仅四大文明古国诞生在这里的亚热带(中国黄河流域为暖温带,但当时的气温要高于现在2-3),而且这里的温带农业也相当发达,所以以农副产品为原料的轻工业在这里也较发达。产业革命初期英国以其羊毛资源为基础发展的羊毛加工业、德国以麻资源为基础发

25、展的麻加工业、法国以丝和麻资源为基础发展的丝麻加工业、东印度以棉花资源为基础发展的棉花加工业等就说明这一点。第二,从燃料与动力来源地来看,全球煤炭地质储量目前已知约为148 110*10t,北半球拥有煤炭总地质储量的92以上,其中3070N的中纬度地区是主要含煤带,占有世界70以上的煤炭地质储量。世界上煤炭资源最丰富的国家如俄罗斯、美国、中国、澳大利亚、加拿大、德国、南非、乌克兰、波兰和印度等均分布在这一地带。从石油资源来看,2442N之间,占世界石油资源的566,中东一些国家更成为世界石油生产中心。另外,由于这一地带的陆地为大西洋、太平洋所分割,加之长期的地壳运动,使该地带的陆地隆起和海平面

26、之间形成巨大的高度差,因此不仅使得水资源丰富,潮汐能、风能也十分丰富。所以,从总体上看,该地带的燃料、动力资源已成为工业布局的优势条件。第三,从消费地来看,世界人口的大多数集中在占地球面积不到13的陆地上,其中亚洲大部、欧洲大部和非洲南部就占世界人口的75以上。世界的发达国家也主要位于本地带的温带地区,如北美、西欧、东亚的日本等。世界的主要城市也位于该地带。人口的众多、经济的发达、城市的繁荣等使这里成为工业品的主要消费地。第四,从人力资本集中地来看,这里既有科技实力相当雄厚的发达国家,也有人口众多的发展中国家。该地带不仅成为世界三次科技革命的发源地,使发达国家的产业结构持续领先于世界,同时,这

27、里也是发达国家产业转移的主要地区。因此,世界工业的发展格局在这里体现得最为充分,既有发达的工业化国家(美国、德国等已开始进入信息化社会),也有新兴的工业化国家,更有刚步人工业化的广大发展中国家等。第五,从交通与区位条件来看,这里扼据太平洋、大西洋和印度洋,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临近海洋的国家先后在沿海地带发展了现代工业和现代城市,使沿海地带成为世界生产力布局的重心地带。其主要原因是临海地带的交通与区位条件优越。总之,陆地中纬度地带具备了工业生产活动集中的基础,虽这些基础并不一定完全与陆地中纬度地带的自然条件和自然资源有关,但这里的自然条件和自然资源确实起到了相当的作用。这也是国外学者所说的“自然

28、的经济力量”。关于自然资源对工业生产布局的影响前已述及,事实上,自然条件也会通过影响人们的劳动和生活条件而影响工业生产布局。因为在自然条件不同的地区,维持劳动者自身所需要的劳动时间是不同的。例如在气候寒冷的地区,人们的饮食、住房、穿着、照明、取暖等方面比气候温暖的地区所耗费的劳动要多些,从而满足社会生产的需要,特别是用于扩大再生产的剩余劳动部分就相应减小。假如其他条件相同,寒冷气候地区的经济效果就会差些。由此,人们一般更倾向于在较温暖的中纬度地区从事工业生产活动,但也不能由此简单的得出不宜在气候寒冷地区发展工业生产的结论。如果在寒冷地区有大量的矿藏、森林、水力等资源可供开发,并且综合起来成本仍

29、然具有优势,也往往可以弥补不利气候条件带来的损失。 2陆地中纬度地带工业生产活动空间格局的演变陆地中纬度地带工业生产活动空间格局的演变自从工业革命在英国兴起以来,世界工业生产活动的中心始终在陆地中纬度地带,它大体经历了以英国一极为主导的工业革命时期,再到西欧和北美的共同发展时期,西欧、北美与日本的三足鼎立以至后来的多极化发展时期。首先,是以英国一极为主导的世界工业发展时期(18世纪60年代到19世纪70年代以前),也就是产业革命时期,或称第一次技术革命时期。这一时期发端于18世纪60年代的英国,后遍及整个欧洲。它是以牛顿建立的经典力学体系为背景,以纺织机械的变革为起点,以蒸汽机的发明和广泛使用

30、为标志,以机器制造业的建立为基础的。这次技术革命实现了自然力代替人力的变革,开创了人类的机械化时代。在这一阶段中,英国的工业生产领先于世界,拥有当时世界工业总产值的39,生铁产量的12以上,煤产量的13,其生产的棉纺织品80用于出口,当时的英国(包括其殖民地)不仅向世界各国供应工业品,而且成为世界重要工业原料(如煤、铁)的主要供应者,故有“世界工厂”之称。因此,这一时期世界工业体系是一国支配下的“世界帝国型”的世界工业体系。产业革命也使英国建立起了自己的工业生产的地域体系,形成了一批工业城市和资本主义的工业区:如以曼彻斯特为中心的兰开夏纺织工业区;以伯明翰为中心的中英格兰综合经济区和以伦敦为中

31、心的东南英格兰综合经济区等。在创新的地理扩散规律技术扩散、市场空间开拓和圈层式传递的作用下,继英国产业革命之后,法国、德国、美国、日本、俄国等也相继进入产业革命时期。随着采煤工业、钢铁工业和现代交通运输业的发展,在煤、铁产地和交通方便的地方,形成和发展了一批新的工矿城市,出现了生产由分散向城市集中的趋势,并迅速形成许多新兴的工业部门。其次,为西欧和北美的共同发展时期(从19世纪70年代到第二次世界大战)。这一时期由于自由资本主义竞争的加剧和技术对经济作用的加强,在世界范围内兴起了第二次技术革命。这次革命以电力技术为主导,以化工技术、钢铁技术、内燃机技术及其他技术的全面发展为基础,创造了巨大的生

32、产力。这次技术革命起源于德、美两国,并迅速向欧洲和北美扩散,一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前,才使世界工业技术体系得到全面变革,人类进入了“电气化时代”和“化学化时代”。这次革命不仅使原有的重工业部门(钢铁、采煤、机械制造)有了进一步发展,而且形成和发展了一批新兴工业部门。如电力、电器、有色冶金、石油、汽车、内燃机车和飞机制造工业等。这期间世界的工业生产活动的分布也表现出新的趋势:一是随着人类利用自然和开发资源能力的提高,工业生产的范围进一步扩大,并进一步向城市集中,在原料地和交通、区位优越的地方形成一批工业中心和交通枢纽。二是形成了西欧和北美两大资本主义工业地带和资本主义发达的工业区,如美国的东北工

33、业区、英国的中部区和东南部区、德国的鲁尔区等;三是随着西欧和北美帝国主义势力的增强,其为了最大限度的掠夺殖民地、半殖民地的工业原料和农产品,在殖民地和半殖民地国家开矿设厂和开辟大的种植园等,使这些国家成为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原料地和工业产品的倾销地。再次,为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的西欧、北美与日本三足鼎立及后来的多极化发展时期。世界范围内出现了第三次技术革命。这次技术革命的发展过程大致可分为两个阶段:20世纪4060年代为第一阶段,其间核技术、电子计算机技术、空间通讯技术逐渐走向成熟;70年代以后为第二阶段,即人们通常所说的“新技术革命”阶段,这一阶段以微电子技术为核心的新兴技术群引起了当代技术领域

34、的巨大变革,其中信息技术、新能源技术、新材料技术、生物技术、空间技术、海洋技术等领域快速发展。伴随着第三次技术革命的展开,世界经济的格局也发生了重大变化。其中工业格局的多极化是一个重要的方面,战后初期,美、欧在世界工业生产中占有绝对优势。以1950年为例,该年美国的工业产值占世界工业总产值的373,西欧国家占323,二者加起来约占世界工业总产值的70。当时日本工业产值仅占世界的19。但60年代以后,日本在技术革命的引领下,工业迅速发展,年增长率远远高于欧美国家,北美和西欧在世界工业中所占的比重逐渐下降,世界工业遂形成了西欧、北美与日本三足鼎立的局面,工业格局的多极化开始出现。70年代中期以来,

35、伴随着发达国家因技术革命所导致的产业结构升级,在世界性的产业梯度转移中,世界又出现了一股新兴工业经济力量,即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的出现,其中最突出的是亚洲“四小龙”和巴西、墨西哥等国。这些位于热带地区的国家和地区的工业化在空间结构上是中纬度工业化国家地理扩散的产物。它们的技术供给、资金供给和市场销售均依赖中纬度工业化国家,如东南亚相对于日本,南美洲相对于美国。中国是中纬度温带地区,也是全球最重要的发展中国家。70年代末期以来,不仅东部沿海地区经济快速成长,国民经济整体也一直保持较高的增长速度。主要工业品如钢铁、煤炭、电力、化肥、纺织品、家用电器、通讯器材等已跨人世界生产大国行列。此外,第三次科

36、技革命也使世界产业分工加深,生产的部门结构日趋复杂,地区专门化生产得到发展。工业生产的部门地域结构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工业的比重在发展中国家正在上升。而在发达国家,工业比重一般趋于下降,服务业比重则趋于上升。工业内部结构也由劳动密集型向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转变。7070年代以来,发达国家工业还出现年代以来,发达国家工业还出现了向了向“高技术工业高技术工业”发展的趋势。发展的趋势。还有一点值得注意的是世界工业生还有一点值得注意的是世界工业生产分布呈现出不同层次的集中和相产分布呈现出不同层次的集中和相对分散的趋势。目前世界工业主要对分散的趋势。目前世界工业主要分布在北美洲、欧洲、日本及中国分布在

37、北美洲、欧洲、日本及中国的东部等地。在世界工业日益向交的东部等地。在世界工业日益向交通和区位优势地区、人力资本富裕通和区位优势地区、人力资本富裕地区和环境优美地区集中的同时,地区和环境优美地区集中的同时,南欧、东欧、澳大利亚、加拿大等南欧、东欧、澳大利亚、加拿大等国的工业也都有了迅速发展。在发国的工业也都有了迅速发展。在发达国家内部,工业的均匀分布格局达国家内部,工业的均匀分布格局从从1919世纪末期已经开始形成。世纪末期已经开始形成。2020世世纪是其纪是其“落后地区落后地区”在居民生活质在居民生活质量和就业水平方面与全国水平接近量和就业水平方面与全国水平接近的时期。的时期。陆地低纬度地带主

38、要指赤道带和热带,该地带由于气候过热,并不十分有利人类的生活和健康。无论是湿热的雨林环境,还是干燥的热带气候环境,都会使、类必须付出高昂的开发成本才能获得适宜的生产与生活条件。与中纬度地带人类开发活动所获得的回报相比较,这里的高昂成本构成开发的地理障碍。这种地理环境障碍即使对于近代以来的工业文明来说也是难以克服的。正因为如此,近代工业殖民把这里只是作为工业原料(如热带经济作物)和资本积累(如黄金、白银)的开采地,长期以来抑制其制造业的发展,从而也抑制了社会制度和民族经济的发展。工业在这个地带极为薄弱。落后的农牧业是其主导的经济活动。按人类生产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开发程度,大体可把陆地低纬度地带划分

39、为原始的热带湿润地区、开发中的热带湿润地区、过度开发的热带干湿季地区和热带厂旱与半干旱地区的绿洲,农业四种类型。三、陆地低纬度地带的人类生产活动及其空间格局 (一一)原始热带湿润地区的人类生产活动原始热带湿润地区的人类生产活动 原始热带湿润地区主要指环布于赤道及其附近低纬地区的热带雨林分布区。这个地区农业开发利用程度极低,仍然停留在原始的渔猎、采集、放牧、种植状态。由于过分湿热的环境不利于人们定居生活,造成与现代文明地区的隔离。所以一般只有文化极端原始的土著居民在这里生息。原始热带湿润地区的人类生产活动有着共同的特征,以血缘关系为基础的部族是社会的基础结构。“头人”具有绝对权威,管理着该部族集

40、团的生产和生活,他们散居在、密林深处,几乎完全依赖于大自然的赋予,过着完全或半完全圭闭的原始生活。低下的生产力水平,使他们的劳动成果完全或基本上是自给性的。他们拥有相对广阔的活动范围,与相邻的部族集团分散而居。在拉丁美洲的原始热带湿润地区散布着许多游耕族群,其中以亚马孙河部部的博洛人(B。r。)为代表。博洛人从事狩猎和采集,又经营迁移农业,种植有玉米、豆类、南瓜、木薯等作物,但主要种植块根作物,并以其为主食。土地经文23年利用,休闲几年,再重新耕作。一般休闲年限与土地肥力恢复速度有关如林地休闲年限为2025年,灌丛610年,草地1-2年。博洛人还从事狩猎和采集活动。非洲的原始热带湿润地区也散布

41、着许多游耕部落,其中以俾格米,(yygmy)为代表。他们以狩猎采集为主,尚不知农耕和畜牧。男人专司狩猎,女人则采集食物。他们一般以67户为一小群,共同生活和迁移,一旦居住地食物不足,就异地他迁,他们还没有私有制观念,过着原始氏族制群居生活。亚洲的原始热带湿润地区散布着依赖狞猎和游耕生活的人类群落。其中以采集狩猎为生的是分布于马来半岛东北部热带雨林中的西芒人(Semang)西芒人在“头人”管理下进行采集和狩猎。此外,在东南亚大片的森林山地中如加里曼丹和马来半岛的部分内陆地区,则存在着以迁移农业为特征的部族农业,其同样没有土地所有观念,经营方式极端简陋,仅靠棍棒挖穴播种,有“棒穴农业”之称,这是一

42、种游耕类型。总之,尽管原始部落的生产技术极端落后,但他们的生产方式和他们有限的农牧业活动与具有较强大的恢复能力的热带生态系统之间的关系是和谐的。这部分热带湿润地区的自然环境仍然可以保持原始性的平衡,成为与高纬度地带成因类型相近的又一个人地关系和谐地区。(二二)开发中的热带湿润地区的人类生产活动开发中的热带湿润地区的人类生产活动开发中的热带湿润地区同原始热带湿润地区的人类生产活动相比,最大的区别是前者的土地私有化促进的游耕农业、小农农业的发展和中世纪以后殖民主义的扩张所催化的种植园经济的发展。游耕农业、小农农业和种植园经济遍布于东南亚、非洲、拉丁美洲的热带湿润森林地区。游耕农业大都由部族来经营,

43、不同的部族占用不同酌游耕土地,由于生产力水平和生产观念的差异,形成了多种多样的土地开发类型。既有单纯的游耕,也有游耕与固定农业兼营,游耕与畜牧业并举,游耕者同时兼营采集狩猎等。显然,这只是适应不同自然条件的粗放混合,缺乏科学经营上的意义。在热带季风条件下,由于降水多,强度大,造成了严重的水土流失。为此,一些地区发展了农林业(AgriForestry)土地经营制代替轮垦制度。东南亚的印尼、菲律宾、缅甸诸国及非洲和拉丁美洲的一些国家现在都重视推广农林业制度;劝导部族定居,放弃游耕习惯。小农农业是固定农耕业,小农人口属热带湿润地区人口的主体,他们以家庭为单位作为土地所有者,雇佣劳动力从事耕作,承租土

44、地耕种是一种较普遍的形式(占13左右)。但由于人多地少、生产技术落后,谷物产品主要供家庭消费需要,但经济作物(如橡胶、罂粟等)商品率较高。种植园经济是商品经济成分最高的类型,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一部分原来的种植园被收归国有,改由民族资本或官僚资本经营,一部分则属于跨国公司的外国资本经营,由于种植园土地面积大、资金足、经营技术比较先进,所以一般都产量高、效益好,在地区经济中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由于发展的需求,现在热带湿润地区的雨林被大面积砍伐而作为耕地。这样不仅导致地球生物多样性的减少,也破坏了热带雨林地区生态系统的结构,造成养分循环中断、土壤肥力丧失、土地遭受侵蚀退化及至引起区域性气候的变化。

45、有的学者做过推算,如果按现在热带雨林消失的速度(每年递减约7),将有上百万个物种(即地球上所有物种的1020)在很短时间内消失,这种损失的资源价值是无法估算的。所以,这一地区对全球生态环境的影响是全球环境的一个最严重的隐患。(三三)热带干湿季地区的人类生产活动热带干湿季地区的人类生产活动由于热带干湿季地区的人类生存条件较热带湿润地区要好一些,所以人类的生产活动也相对广泛和深刻。该地区热量资源丰富,但水分条件则随着距赤道的远近而发生变化;靠近赤道的地区年降水量可达1 500 mm,远离赤道的地区降水量一般在300600 mm左右,最低可至100 mm。因此,在热带干湿季地区便分异出热带稀树草原、

46、热带干旱稀树草原和热带灌丛稀树草原等三种景观类型。热带稀树草原区,虽然水、热条件都较好,但降水的季节分配不均给人类的农业生产造成较大的局限,其经营方式因居民社会文化与科学技术水平不同而异。例如目前在非洲主要是草地系统的牧草放牧制和雨耕作业系统的迁移农业,而在南美洲和澳大利亚主要是草地系统的大农场经营制。随着时间的演进和经济的发展,土地利用比例不断提高,人们正在逐步缩短休闲时间,实行养畜业与雨田耕作制或养畜业与灌溉农业制的二元结构农业,并过渡到完全不进行休闲的干湿季全年耕作。由于这个地带通常有较丰富的地下水,某些河流有常年较大的流量,可建设水库和蓄水池等水利工程,因此,其农业最终将向灌溉农业经营

47、制度过渡。由此可见,热带稀树草原的各种农业经营形式都有自然地带的烙印,在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结合下的人类生产活动,形成了不同的农业经营形式。热带干旱稀树摹原和热带灌丛稀树草原区的水分条件不如热带稀树草原区。前者全年湿润月一般在6个月以下,干季较长,年降水量300-600 mm,自然植被为草地,有些矮乔木分布;后者水分状况更差,气候更加干旱,虽然也有干、湿季之分,但雨季短暂,只有14个月为湿润月份。它们分布于热带稀树草原与荒漠、半荒漠的过渡地带,包括非洲萨赫勒地区南北两侧、马达加斯加岛西部、西南非卡拉哈里沙漠等大部分地区、埃塞俄比亚和索马里的南部、印度和澳大利亚的西北部及北部广大地区以及墨西哥

48、部分地区等。这些地区的气候干旱,不仅在于降水稀少,也在于变率较大。因此水分缺乏和大气降水的不稳定是农业经营的主要限制条件。为此,农业经营形式应优先服从于上述的限制条件:选择需水量较少的农业部门或耐旱耐贫瘠的作物。选择生长期短的作物,以适应雨期短暂和气候的年际变化,并充分利用有限的供水。在农牧经营方面,采取一定的机动灵活方式。很显然,如果能采取适当的人为措施,弥补水源不足,如实行灌溉农业等,那就可以更好地发挥土地生产的潜力。总之,在这一自然带内,随着生产力的逐步发展,农业经营制度在形式上发生以下的演变:粗放的牧场经营制。生产力水平低,人口稀少,人们经过狩猎野兽、游牧牲畜,最后发展到定位养育多种家

49、畜。随着人口的不断增长,原来生产的食物不够消费,于是进入第二阶段即游耕阶段,农作物的生产具有流动性,以避免病虫害的蔓延和肥力下降。一般种植24年后,即要转移到另一块牧场上耕作。除粗放的牧场经营外,还有谷物休闲经营制。人口增长促使耕地面积增加,大部分地区成为耕地,休闲可使耕地积蓄水分和养分,耕地得以持续利用。生产力进一步发展和人口的不断增加,促使人们种植商品性作物,继续提高劳动生产率,为此将农作物生产和畜牧业生产结合起来。大田栽培饲料代替了休闲,既有效地改善了土壤性质,同时也进行饲料生产,牧业则为农作物种植提供肥料。这种农牧业一体化的经营制度,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中等集约的牧场经营向旱地农业推进

50、。生产力发展到高级阶段要求提高农业工业化程度,增加劳动所得和人均收入,这时旱地农业被集约化的牧场经营挤到次要地位,因为即使用现代化手段生产作物,其收益也不如集约的牧场经营。由此可见,每个发展阶段都在自然条件的制约下,不管进入何种经营阶段,都反映出自然条件的作用。其中,热带多刺灌丛稀树草原,由于自然环境更加严峻,基本上以粗放的牧场经营为主,在本自然带中,它的农业经营的条件最差。(四)热带干旱与半干旱地区的绿洲农业热带干旱与半干旱地区主要分布在北非的撒哈拉、西南亚的阿拉伯半岛、北美的西南部、澳大利亚的中部和西部、南非及南美部分地区等。一般来讲,由于该地区已不适合于种植业的发展,但在水分条件较好的地

51、区则发展起了“绿洲农业”。这种现象以撒哈拉沙漠最为明显。分布于1634N的撒哈拉大沙漠,是世界上最大的沙漠,其面积约800X10km,同时这里也是自然条件最严峻的沙漠,大约有近500 X10km面积平均年降雨量不到20 mm。炎热干旱的水热条件使得年蒸发量高出年降水量的数十倍至一百多倍。在砂砾质荒漠上只能生长稀疏的植物,在石质荒漠上更差,只有在间歇河两岸才可见到一些旱生的灌丛和草类,有些则呈斑块状分布。水井的稀缺,有时需隔几十公里才能见到一眼水井,图阿雷格族以及阿拉伯各族牧民就在这片土地上放牧畜群,以耐热、耐渴、善走的单峰骆驼以及比较耐粗饲的羊为主要的牲畜组合。但有些以骆驼为主,有些以小牲畜为

52、主。在沙漠的南部和北部边缘,乃至撒哈拉以外的高原,还有季节性的半游牧。在沙漠腹地,由于距边缘太远,只能终年周而复始地游牧,而且游牧路线往往并无规律。 绿洲农业主要利用局部出露或埋藏较浅的地下水,是撒哈拉沙漠典型的农业生产类型,散见于撒哈拉全境,呈点状镶嵌于广阔沙漠之中,以沙漠的北半部较多。它多见于河流沿岸、古河床凹地和宽谷中,总数达几百个,面积自一至数十平方公里不等。枣椰树是最主要的作物,也有无花果、柑橘、柠檬、桃、杏、石榴等,还种植其他作物,如小麦、大麦、谷子、高梁、棉花、烟草等。绿洲虽然每年实行冬夏两熟制,但食物并不能全部自给,还得依靠外地输入。绿洲农业与游牧、半游牧的经济联系基本上是:游

53、牧民是牧畜业者,而在绿洲定居的是农民、商人或工匠;游牧民需要绿洲的椰枣和谷物,而绿洲居民也需要消费畜产品,这就引起了彼此之间的产品交换。此外,游牧民与绿洲农业往往有彼此结合的关系,很多部族常常在每年的59月的农事季节居住在绿洲,女人管理椰枣林和作物,男人则外出放牧。应该看到,这种类型正改变之中,发展的趋势是逐步向定居放牧转化,并开发水源,建设牧场。但像沙特阿拉伯那样不惜巨额投资,从荒漠中营造230 X10hm农田,由缺粮国转而向国外大量出口粮食的情况,则比较少见。一、世界经济发展与分布的地域格局经济分布与人口的地理分布是相关联的。经济分布不仅代表着有较多的劳动力供给,而且也代表着众多的人口消费

54、,即市场需求。但是从以上对人口增长类型的分析来看,人口的高速增长和密集分布并不一定代表着发达的经济,因此不能用人口分布取代对经济分布的认识。第四节 人类经济发展的地域格局(一一)世界经济发展与分布的历史世界经济发展与分布的历史世界经济发展与分布的过程可以归纳出几个方面: 1世界经济结构的复杂化和结构的世界经济结构的复杂化和结构的“倒金字塔倒金字塔”过程过程复杂化指的是世界经济的部门结构愈来愈复杂,从最早的人类按性别产生的自然的家庭劳动分工(男耕女织),到农业与狩猎业、渔业的分工,再到工业的出现和众多工业部门的专门化,以及到目前的三次产业、四次产业(在美国甚至有第五次产业的提法)之间及其内部极其

55、复杂的部门分化就是复杂性的表现。结构的复杂化意味着经济功能的强化。我们今天的世界经济能够生产如此多的财富总量和如此丰富的产品种类,与结构的复杂化密切相关。“倒金字塔”过程是指世界经济结构中用于基本物质资料生产的资源(产业部门)已经越来越少,用于产生附加值的产业部门越来越多。第一次和第二次产业所占有的资源、劳动力、资本、技术和信息等,正不断地向第三次产业转移。我们判断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水平的标准已经不再是其工业产值和工业劳动力所占的比重,而是第三次产业的比重。发达国家都是工业发达国家,但发达国家更重要的是工业创新发达的国家和为保证工业创新而具有的庞大服务业体系的国家。2世界经济的空间范围在不断扩

56、大世界经济的空间范围在不断扩大由此带来的是人类经济活动所占用的地域在不断扩展。这是因为,世界经济结构和功能的发展必然要求在更广大的空间上获取土地和自然资源,必然要求更多的人口形成更大的市场容量。从人类早期的文明发源地仅仅局限在几个点(除了四大文明发源地以外,还应该有其他的一些地区,如我国的长江流域),到农业文明时期的东亚、东南亚、南亚、非洲的北部、欧洲平原和美洲西部的山间平原,再到工业文明时期世界性的工业、农业区域和城市地带,以及这个时代里形成的世界性的交通网络,世界经济已经涉及全球上几乎所有人类能够长期生活的地区。 3世界经济的空间距离在不断缩小世界经济的空间距离在不断缩小克服地理(空间)距

57、离是经济发展和分布所要解决的永久性课题。汽车、火车、轮船、飞机等运输工具和它们的线路的发展使得世界经济可以在没有相关自然资源的地区大量地加工工农业产品,可以使没有这类工农业产品生产能力的地区在很短的时间里获得所需要的产品。依靠本地资源和本地市场发展经济的时代已经过去了,世界经济依靠现代交通工具形成了巨大的国际分工体系,各个国家和地区都可以使用和占有远离自己的资源和市场。 4地球表面的水体在世界经济的发展与分布中一直占有重要的地位地球表面的水体在世界经济的发展与分布中一直占有重要的地位古代文明的发源地无一不是临近河流。最早形成的城市(如两河流域的马尔都城)和后来几乎所有的近现代城市都是依托河流而

58、发展起来的。河流冲积平原、河谷、多湖泊的低地等无疑都是农业发达地区。印度东北部的重工业区、美国五大湖地区的重工业和大城市集聚区、日本太平洋沿岸的平原城市工业带等都有河流提供水资源或者提供经济用地。近代工业文明在海上的传播和现代海洋运输对国际经济贸易的重要作用,使得包括中国在内的许多国家的沿海地区成为历史上最先接受工业文明的地区和今天的经济发达地区。沿海地区作为陆地与海洋的界面,作为陆地延展的前沿和水运、陆运两种运输方式的转换地带,必然成为自然界和经济活动中物质交换最为频繁的地区,港口、城市和工业地区因此在这里大面积的形成。 (二)当前世界经济发展的基本趋势 1经济总虽不断发展经济总虽不断发展从

59、1950年到1998年,世界人口从245亿增加到58亿多,世界各国的GNP在1997年已经达到30万亿美元,GDP达到28万亿美元。表541列出厂部分国家工农业产品产量增长的情况。表541世界部分国家经济总量的增长(见课本)2经济总量的增长速度有所放慢经济总量的增长速度有所放慢这是因为:一方面从全世界的范围上看,经过二战后50多年的发展,经济总规模已比较大,在这个日益膨胀的规模上,速度肯定要趋于下降。主要发达国家除了规模原因外,产业结构的转型资源经济向知识经济、信息经济和生态经济的方向的转移,也对发展速度产生影响。许多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还没有走上顺畅的途径,南美的一些国家主要是受发达国家速度

60、放慢的影响,非洲许多国家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又一次进入政治动荡状态。3“新经济”的趋势越来越明显这就是知识和创新成为最重要的经济资源(这种称之为“智能”产业的,如管理、决策、咨询、科学研究、技术开发与营销等产业在美国被有些人列入第五次产业)。与知识经济相关的知识(以信息的形式出现)的传播、处理和应用的信息产业当然成为又一个新经济方向。生态经济是指人类在认识到传统的工业经济已经产生了过多的自然界所无法吸收物质,地球表层的物质循环系统因此已经受到明显的破坏,人类的生存环境因此将变得日益严峻之后,形成的一种新的经济理念以生态友好和环境友好为准则的经济发展,具体的经济方式包括生态农业、生态旅游业、生

61、态工业园区、生态城市和以中国为代表的一些“生态省”的建设。4传统经济与“新经济”的二元发展新经济,其核心即创新,永远属于有能力、有条件和有需求的国家与地区。对于广大发展中国家来说,传统的工业化仍然是摆在面前的首要任务。人们要实现温饱,但又支付不起恢复和保护环境所需的巨额资本;另一方面发达国家对原料的巨大需求和它们对国内环境与资源的保护,使得它们把对自然环境的剥夺转移到发展中国家,而发展中国家也只有在这种交换中才能够得到它们所需的资本和产品。这种世界经济的二元结构在今后相当长的时间里将继续存在并有所发展。 (三三)世界经济发展的地域形态世界经济发展的地域形态地域形态首先是世界经济发展在地域上表现

62、出来的格局,是一种态势;其次是经济发展的空间形式,其表现方式如中心地、条带、轴、边缘区等。“南北关系”是世界经济发展地域格局的最重要的内容。由于工业化国家中除了澳大利亚和新西兰以外都分布在北半球,而非洲、亚洲和南美洲的发展中国家要么属于南半球,要么在北半球的“南方”,所以南北关系实际上是对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经济发展水平差异的地理概括。另外的一种地理概括是,北半球4060N之间,几乎是等距离地分布着世界经济的三大中心,即西欧、日本和美国。这种分布强化了南北关系格局中的北方的主导地位。但是必须说明的是,地理学的概括并不等于地理学的解释,并不说明地理学认为国家所处的自然地理位置和自然地理环境可

63、以决定它的发展历程、发展水平。惟一可以用地理学解释的事实是:北半球是陆半球而南半球是水牛球,陆半球为人类的经济活动提供了更多的土地和人类可以大规模利用的陆地矿物、生物资源。世界经济发展在空间上是有规律的,这就是地理不平衡、地理集聚、地理扩散和它们的空间表现形式。 南北关系和三大中心的形成都是地理不平衡。发达国家拥有着世界经济活动中的大部分资源,其中不仅有它们国土上所赋存着的铁矿、煤炭、石油、天然气、农业用地、水力等,还集中着世界上最多的资本、技术、信息和人才。在地区内部,资源的集中分布使一些地区成为经济发展的核心地区,表现为巨大的城市地带、工业区。如美国东北部大西洋沿岸自波土顿向南,到巴尔的摩

64、、纽约、新泽西州、华盛顿(即“波士华”带),美国五大湖沿岸的以芝加哥、底特律为核心的城市群,美国西部太平洋沿岸自西雅图南下到旧金山、洛杉矶的城市带,日本的太平洋沿岸城市工业地带,东亚(除日本外)包括韩国的京(汉城)釜(釜山)地带和中国东南沿海地区的经济发达地带,欧洲大陆上从俄罗斯的西部一直延伸到西欧的巨大的工业城市地带等。经济核心地的一个基本的功能是经济发展的对外扩散。扩散总是沿着交通运输的通道进行的,这样在走廊附近就形成了经济比较发达的轴带。世界上比较典型的经济轴带包括美国密西西比河流域、中国的长江干流沿岸和东北地区的哈尔滨一大连铁路沿线、韩国的京釜铁路沿线、俄罗斯的伏尔加河两岸、欧洲的莱茵

65、河沿岸和多瑙河沿岸等,它们都是由若干中心城市和工业区组成,且地区农业也较发达。由于存在着经济在地理上的扩散过程,因此对于一些幅员辽阔的国家来说,国内地理条件的差异必然会使地理扩散产生具有梯度性质的地带。最典型的就是中国、俄罗斯。中国的梯度方向是自东向西,俄罗斯的梯度方向是自西向东,方向的不同是由于经济核心地在国土格局中位置的差异所致。澳大利亚、巴西、加拿大和美国都不同程度上形成了相应的地带性。扩散总有尽头,总会遇到吸收条件(自然条件、人口的素质条件和交通通讯条件等)的障碍,这两个原因都会使有些地区成为边缘地区。对于扩散的“尽头”来说,边缘地区是地理位置过于偏远所造成的,因为地理距离毕竟会增加经

66、济活动成本。但是有些地区却是因为存在着吸收障碍而成为边缘地区的,如严酷的自然条件使经济发展必须承担很高的成本,人口文化素质很低无法理解先进的事物,没有交通通讯手段得不到物流和信息等。一般意义上的边缘地区是贫困地区,在国家内部,相对落后的地区也称之为边缘地区:相对于北半球的发达国家,非洲大陆就是世界经济的边缘地区。中美洲和加勒比地区是美洲的边缘地区。在中国的西部存在着较大面积的边缘地区。巴西的西部和北部、亚洲中南半岛的北部、菲律宾群岛的南部、俄罗斯亚洲地区的北部等都属于边缘地区。二、世界经济的中心地系统区域性的中心地(区别于城市中心地)的本质是形成了高级的经济结构(部门结构和地域结构)和从而具有

67、强大的对外作用功能。世界范围内的区域性中心地最早起源于16世纪之前的地中海地区,当时的南部欧洲国家意大利是世界著名的经济中心。到了16世纪和17世纪,西班牙、葡萄牙和荷兰相继成为世界区域性中心,尤其是17世纪的荷兰对外贸易业十分发达,其强大的商船队有“世界的海上马车夫”之称。18世纪中叶以后,随着英国工业革命的展开和扩散,英国、法国、德国逐渐成为世界经济的大国,其所在的中、西欧地区也成为世界性的区域中心地,并一直延续到现在;以美国为中心的北美地区是继欧洲之后的第二个世界性区域中心地。美国原本是英国的殖民地,但它独立后效仿英国,工业化、自由贸易、霸占和掠夺世界市场及两次世界大战为其提供“世界军需

68、厂”的机遇等支持了它成为世界经济强国,战后其依靠科技进步、发展和深化市场及推动高消费等手段更加巩固了它的政治经济地位。 目前,以美国为中心的北美地区是世界上最为重要的中心地;以日本为中心的东亚地区是后起的第三个世界性的区域中心地。日本在1868年的明治维新之后,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之后的对外扩张和工业化政策,尤其是二战后的经济快速复苏,使其一跃成为世界的经济强国。目前,日本与后起的中国香港、新加坡、中国台湾、韩国和中国的东部沿海地区共同支撑着东亚这个世界性的区域中心地。(一)欧洲经济中心地从工业革命以来这里就是世界经济的中心地,其功能十分强大。自18世纪中叶开始,这个中心地先后发明了纺织机、蒸

69、汽机、火车与铁路、内燃机、轮船、汽车与高速公路等等,形成了世界上最早的机器大工业,开创了工厂式的工业化生产,创建了银行、股票交易、保险、期货、报纸等,诞生了大学、近现代科学(包括地理科学在内的自然科学和包括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在内的人文科学)、公民教育制度,实行了社会保障体制,作为工会运动的源地形成了劳资关系的协调体制,工业社会几乎所有的产业部门以及现代意义上的城市(城市景观、城市基础设施、城市管理与规划等)都是由这个经济中心地所创造出来的。 20世纪初期以前,这个中心地是世界上惟一的世界性的中心地,世界上所有的创新都发源在这里,之后才向外面扩散。英国是这个中心地的核心。其中伦敦、曼彻斯特、利

70、物浦、设菲尔德等城市以及它们周围的英格兰是核中之核。现以铁路的扩散为例,可以看到创新散的模式(见图541)。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该中心地的地位相对下降,但是依然强大,表现在:伦敦仍然是世界性的金融(包括黄金、外汇、股票、保险)中心,德国的法兰克福、科隆,法国的斯特拉斯堡和瑞士的苏黎世等也都是在世界上占有重要地位的金融业或专业的银行中心。1999年统计的全世界500家最大跨国公司中有157家的总部均设在欧洲,著名的如西门子、戴姆勒克莱斯勒、拜尔、家乐福、大众、雷诺、标志、飞利浦、伊莱克斯、爱立信、宝马、雀巢、壳牌、诺基亚、雷诺、雪铁龙、空中客车、阿的达斯等。跨国公司在全球范围卜的经营一方面把世界

71、变成了它的工厂厂区,另一方面又通过公司总部将分散世界各地的工厂或子公司联系在一起。众多的国际组织,如欧洲银行、北约、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联合同工业发展组织、联合国人权组织、国际体育联合会等的总部均设在欧洲,日内瓦、巴黎、洛桑、维也纳、布鲁塞尔等城市还是国际会议的举办地点。这个中心地还形成了世界上最为发达的交通网络,由国际通航河流、运河、高速公路、铁路、航空线以及密如蛛网的管道系统等把它们的各个城市同世界各地联结在一起。 (二)北美经济中心地主要是指美国,而同美国毗邻的加拿大的东南部地区部分虽具有中心地的作用,但是不够明显。美国的经济实力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已经超过了英国和其他任何一个欧洲国家。第

72、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则超过了整个西欧。美国的钢铁、石油、化工、汽车、飞机、谷物等工农业生产长期以来居世界首位。一直到现在,美国是世界上最大的金融、贸易和运输中心。美国有着世界上最大的国内市场,它的涨落影响着国际市场的走势。美元曾经作为世界货币成为反映世界经济的晴雨表,起着稳定各国货币的作用。到现在,美元己仍然是其他国家最重要的储备货币和测度各国GDP、CNP的指标标准。美国虽然在殖民主义时期没有形成如西欧那样广大的殖民体系,但是独立以后的迅速扩张也使它的势力范围扩展到了亚洲的菲律宾、太平洋上的各个群岛、中美洲和加勒比地区以及南美洲。整个南美洲都成为了美国的“后院”,到现在这个地区无论是在政治上还是

73、在经济上都是受美国影响最直接的地区。美国作为世界经济中心地的最主要特征是它对现代技术创新的贡献。在传统技术方面,飞机、电报、电话、洗衣机、电冰箱、电视等产品,工厂的流水线、单一产品的大规模生产具有划时代意义的福特主义生产方式都诞生在美国。美国匹兹堡的钢铁业和芝加哥谷物交易所的价格曾经是国际市场价格波动的晴雨表。几乎在欧洲发生的所有创新都被美国接受并且超过了它们原来的发祥地。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的军事技术和军事工业对世界的技术创新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如雷达、电子计算机、军舰的制造技术、用于军事部署和科学技术研究管理的系统工程的理念和技术等等。这些技术在战后应用于民用产业使世界经济,特别是西方

74、国家的经济进入了一个长期繁荣的阶段。20世纪的7080年代,两次石油危机使美国经济受到了沉重的打击。基础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研究与应用和企业的脱节等终使美国强大而深厚的科学研究基础没有发挥出应有的作用。美国在咄咄逼人的日本的迅速崛起面前一度陷入窘境,在汽车、计算机芯片、工业机器人、各种家用电器、船舶、钢铁等许多生产领域被日本赶超,日元相对于美元的坚挺地位曾使日本的资本大举进入美国的工业、金融和不动产领域,人们甚至一度惊呼“日本要买下美国”。然而美国很早就在民间孕育着的大学车间式工厂的“创新苗床”体制在20世纪90年代以后成了美国技术创新的成熟模式。美国政府对基础科学的巨大投入,对具有前沿意义的应

75、用技术的远见卓识,使美国的科技优势开始显现出来。二战时期美国国内形成的,由政府部门(作为定货单位和研制的投入者)、大学和企业共同组成的,以军事技术及其产品开发为主的科技工业园区,在东北部、南方和西部日益成熟和壮大起来,使美国的信息技术、新材料技术、生命科学技术和航空航天技术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美国在信息的传输(光纤通讯、卫星、网络),存储(半导体材料、集成电路和芯片),处理(计算机的软件和硬件)和应用(包括电视、广播、报纸、电影、通讯在内的各种媒体)等几个领域,已经形成了巨大的新经济主体,标志着美国经济,乃至引领世界经济进入了信息经济的时代。信息经济是知识急剧积累和发展的经济。美国的材料产业

76、、生命技术产业和航空航天产业等在强大的科技创新支撑下迅速;走在了世界的前列。这些技术高度密集的产、业更多地依靠不断的科技创新,依靠知识的发现。科学的管理、决策,新的理念,新的知识,新的生产方式的创立,使得“知识经济”首先在美国成为与传统经济不同的经济类型,知识取代了资本、劳动力和自然资源,成为最重要的资源。正是美国为世界经济的结构性转变做出了贡献。与信息经济和知识经济相对应,美国的新经济使:正业技术和工业生产的地位重新上升,人们对服务业的认识也不再仅局限于它的消费作用,人们看到的是它对技术创新所提供的服务和保障。美国在信息技术和信息服务的支持下,其工业的生产方式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这就是从单一

77、产品的大规模的福特主义生产方式变为无库存的、依据订单投人生产的灵活生产方式。工厂的生产计划依据不同顾客的个性化消费要求可以随时调整生产线上的产品特征,工厂的位置也因此更趋向于市场,其规模不再追求大,而以适度为准则。灵活生产方式正在从美国不断向其他工业发达国家扩散。美国当然也具备欧洲中心地的所有条件。如纽约作为世界上最重要的金融、贸易、信息中心,华尔街则是它的缩影和象征。纽约作为联合国总部的所在地而成为国际政治的中心舞台。美国拥有世界上最多的跨国公司,在1999年统计的世界500强中占有179家,如通用汽车、福特克莱斯勒、波音麦道、洛克希德马丁、可口可乐、百事可乐、杜邦、埃克森美孚、微软、英特尔

78、、康柏、IBM、惠普戴尔、通用电气、贝尔、摩托罗拉、朗讯、恩科、柯达、施乐、耐克、沃尔玛、麦当劳,等等。波士顿、华盛顿、芝加哥、底特律、休斯敦、亚特兰大、佛罗里达、洛杉矶、旧金山和西雅图等都因为拥有巨大的跨国公司本部或国际著名的大学、科研机构,或在国际文化上的显著地位等而成为等级很高的国际性城市。美美国国虽虽然然没没有有世世界界上上最最大大的的港港口口,但但是是它它的的铁铁路路网网、公公路路网网是是最最大大的的,它它的的国国际际机机场场是是国国际际航航空空客客、货货流流的的枢枢纽纽。美美国国作作为为世世界界上上信信息息业业最最发发达达的的国国家家,实实际际上上已已经经成成为为全全球球信信息息的

79、的核核心心。它它的的“信信息息高高速速公公路路”容容量量大大、速速度度快快,众众多多的的国国际际性性的的网网络络公公司司和网站使它成为全球互联网最重要的信息源。和网站使它成为全球互联网最重要的信息源。美美国国强强大大的的航航天天技技术术使使它它拥拥有有世世界界上上最最密密集集和和功功能能最最全全面面的的卫卫星星系系统统。美美国国现现在在可可以以向向全全世世界界提提供供高高分分辨辨率率(105 m)的的卫卫片,美国因此成为世界遥感信息的中心之一。片,美国因此成为世界遥感信息的中心之一。 ( (三三) )亚洲经济中心地亚洲经济中心地 亚洲经济中心地是后起的,包括两个层次,即日本和称为“四小龙”的韩

80、国、中国台湾省、中国香港、新加坡。日本的经济总量居世界第二位,仅次于美国。日本在仅仅37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积累了如此多的财富和取得如此重要的经济地位,与它在历史上不断的经济扩张有关。当然,日本的扩张是军国主义和帝国主义的,它对东亚、东南亚各国的侵略就是佐证。虽然日本资本主义的发展要比欧洲晚了近一个世纪,但是它们的发展模式是一样的靠海外殖民获取工业原料、靠海外市场积累财富。二战以前及战争期间,日本的扩张主要在东亚和东南亚,主要方式是军事征服。二战以后的扩张范围应该说大大超过了战前,发展到西亚、非洲大陆、南美洲,还有欧洲和美国。扩张方式包括贸易、投资、技术控制和国内市场吸引。 日本作为经济中心地对

81、世界经济的作用最初只是表现在对外的商品贸易上:日本从国外大量进口石油、煤炭、天然气、铁矿石、木材和其他自然资源,向海外大量出口其工业制成品;日本在20世纪70年代把它的汽车打人美国市场和后来几乎一度垄断欧洲的中低档小汽车市场,标志着它的工业竞争力进入了经济中心地的行列。20世纪80年代以后,日本在应用(主要是节能)技术上的领先和它的一贯奉行的集约式发展的精神,使得它比较快地摆脱了石油危机的影响,工业制成品的大量出口为日本带来丰厚的外贸顺差,日元因此变得十分坚挺,且市值日渐高涨,资本剩余使它走向国际投资的道路。在亚洲,日本的国际投资主要投向制造业,并作为直接投资,但是其前提是以保证日本的技术垄断

82、为原则,上游开发和部分必需高技术的关键产品的供给均控制在日本的本土。在美国和欧洲,日本的投资也有相当一部分用于制造业投资,如购买或吞并当地的工厂(汽车、家用电器厂等),但是更主要的是对证券、地产、房产和艺术品等的投资。日元的升值和其他国家对日本开放市场的压力,使得日本在20世纪90年开始注重它的国内市场,即转向内需主导型,日本从此具有拉动国际市场的作用。日本市场上对纺织品、服装、钢铁、化工产品、信息产品、农产品、食品等的需求对世界经济的贡献开始显现。但是,过剩资本对内需的开发又使其证券、房地产等“热投资”迅速加温,美国资本也一度大举进入日本,90年代中期形成泡沫,遂导致日本近年来的金融危机和经

83、济的不景气。无论怎样,日本还是世界经济的金融、贸易和一部分应用技术的中心。东京是世界上与伦敦、纽约并列的三大金融中心之一,日本的进出口商品贸易仍居世界领先地位,日本的汽车、家用电器、造船、部分电子产品和机械产品在市场的占有率和技术方面仍然具有相当强的竞争力。以东京、横滨、千叶、大阪、神户、京都和北九州为代表的日本中心城市构成了世界上最为密集的中心城市群,它的太平洋沿岸经济地带是世界上最大的工业地带之一,其港口、集装箱和散货的运输、国际机场的客货流等都对世界的经济流产生极其重要的影响。1999年,日本的跨国公司在世界500强中占有107家,其中在银行业占有9家,在(互保)保险业中有10家(共18

84、家);在汽车工业中有9家(共25家),如丰田、本田、日产、三菱、马自达等;在电子和电气设备业中有8家(共22家),如日立、松下、索尼、东芝、夏普、三洋等;在计算机和办公设备业中有3家(共9家),如富土通、佳能、理光。韩国、中国台湾省、中国香港和新加坡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已经相当重要,其主要表现是:中国香港、新加坡、中国台湾省的高雄和韩国的釜山构成了世界最大的集装箱枢纽港群,其中香港和新加坡互为全球第一名;香港和新加坡已经进入世界上最重要的金融中心的行列,香港的股市和新加坡的外汇交易居世界前列;我国台湾成为世界上最重要的电子集成电路板的产地;新加坡在航空航天的设备制造和海上钻井平台制造,韩国在汽车

85、、船舶、钢铁等的制造业上已进人世界前列;“四小龙”已经成为世界上最主要的时装加工产地。在它们的带动下,东南亚和中国的东南沿海地区正在成为世界上经济增长最富有活力的地区。中国的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等地也都初步具备了亚洲经济中心地的职能。世界经济中心地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如表542所示 。三、世界经济的一体化与区域化 (一一)必然性的分析必然性的分析自从资本主义的大工业生产形成以来,世界经济区域化和一体化的进程就从来没有停止过。只要生产是社会化的,就会要求不断地减少社会化生产过程中的国家与国家、地区与地区之间的障碍,即要求实现生产要素可以充分流动的市场。但是,国家、国家主权、国家所代表的民族利益(

86、政治的、经济的、文化的)是历史的必然,并且是不可侵犯的。只要有国界存在,这个国家就必然在边界上行使它的主权,以对过往人员和货物采取边防、海关、卫生、动植物检查、检疫等措施来保障自己的民族利益不受到他国的侵犯,以保障自己国内的经济利益不受损失。关税以及对进出口货物的配额(或者是许可证制度)、国内的税收、国家的经济政策和国家的经济体制等都可以形成对生产要素充分流动的障碍。当然,这种障碍有时是无可厚非的。旧中国的海关一度把握在外国人的手里,中国的主权丧失殆尽。外国的产品可以毫无顾忌地流人中国市场,压制我们的民族工业;我国的资源可以廉价地流出国外;在这种凌辱条件下的要素交换中,中国征收关税的政策和外国

87、人所必须支付的关税都掌握在外国人的手中,这对一个主权国家来说是奇耻大辱。而这实际上就是殖民主义时期帝国主义国家用政治和军事强权所推行的世界经济一体化。被分割成或大或小的区域,或者是在一定的地域上实现的世界经济一体化就是世界经济的区域化。 殖民主义时期,各个宗主国与它的殖民地之间所形成的工业制成品同工业原料之间的无障碍交换关系,是世界经济区域化的雏形。但是这种以垂直分工关系联系起来的区域化,在战后受到殖民地国家民族独立运动的冲击,而逐渐转向了发达国家之间以水平分工为纽带的区域化,这就是最早在欧洲发生的区域化。 因此可以说经济区域化是一体化的地理形式,它们在本质上是一致的。 ( (二二) )世界经

88、济一体化世界经济一体化今天的世界经济一体化全球化有其新的特点。交通运输技术的发展和世界陆上、海洋和空中运输的发展,以及世界通讯业的巨大进步使得资源在全球的充分流动,已不再有技术上的障碍。这种遍布世界各地的交通和通讯网络使得全球每一个角落都进入国际分工的体系中,从而使得各个国家和地区都能利用自己的优势发展对自己最有利的产业,并从其他国家和地区获得自己所需要的其他资源,达到资源的最佳配置和取得最理想的经济效益。为了使资源能够最充分的流动,各国政府在降低关税、消除进出口配额和许可证、为国外资本获得“国民待遇”和解决贸易纠纷的制度上进行积极的努力,建立起了可以有效地协调国际经济关系框架先前的“关税与贸

89、易总协定”(CATT )和现在的“世界贸易组织”(WTO)。跨国公司在世界范围的发展已经把国际经济关系变成它们自身的企业与企业之间的关系,国界在这里似乎已经不再重要了。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人世”),是我国改革开放发展的历史必然。国内市场和国内资源已经不能满足我国经济发展的要求,我国的经济体制也要求与国际通行的管理体制相衔接,中国只有在世界贸易组织的规则下和在新的国际体系中才能增强国家的经济竞争力。中国需要世界,世界需要中国。这是中国和国际社会的共同的认识。 但是,世界经济一体化和经济全球化还是一把双刃剑。对发展中国家来说,经济全球化使它们面对着的这个开放的国际市场与殖民主义时期的世界市场,

90、并没有什么本质的区别。在它们不掌握先进的技术和没形成发达的产业结构的时候,它们仍然只能在垂直分工的体系下获得利益,而这个利益的主动权还是掌握在发达国家的手里。经济全球化并不等于利益均衡化,拥有资本、技术、信息和人才优势的发达国家仍然处于贸易优势的地位,发展中国家只能依靠发达国家的技术转移和市场需求来发展自己的民族经济。这样,世界经济发展的地域不平衡仍然会继续发展,甚至会更严重。“经济全球化使资本流向全世界,使利润流向发达国家”,这个讲法不无道理。而对发达国家来说,跨国公司在全球化的框架下可以通过在发展中国家投资,利用那里更为廉价的劳动力组织生产,可以不再顾及关税成本的增加和“非国民待遇”。这就

91、势必带来跨国公司在它们的国内削减劳动密集型的生产,造成新的失业。经济全球化为发达国家对外转移过剩产业、夕阳产业创造了方便条件,虽然发展中国家的工业化对这些产业的转移是欢迎的,但是落后的技术势必伴随着对发展中国家环境和生态系统的威胁和破坏;发达国家也可以只把产品的开发环节留在国内,而把产生污染的生产过程转移到发展中国家经济全球化与发达国家污染的“外部化”可能结伴而行。 正是因为有上述问题,世界经济的一体化和经济全球化始终受到各种各样的批评。 (三)世界经济区域化与集团化世界经济区域化是经济一体化和经济全球化的区域分异现象,它有着自己的地理分布规律。同处一个共同的地理单元是其最本质的特征。从这个特

92、征出发可以有不同的表现:可以是一些国土相邻的国家,可以是国土之间不存在难以克服的地理障碍的国家,也可以是有着共同的地理“媒介”的国家。1欧洲的经济区域化欧洲的经济区域化诞生在1952年的西欧“煤钢联营”可视为当代经济区域化的发端。相邻的国土,共同的成矿构造和矿物产地(见图542),低缓的地形,历史上国土的置换等,特别是二战后初期经济恢复的迫切任务使得法国、德国、比利时、荷兰和卢森堡之间很容易打破国界限制,形成区域化的经济。1967年,“煤钢联营”(还包括意大利)与“欧洲原子能共同体”合署办公“欧洲经济共同体”(EEC)即西欧共同市场正式成立。统称“欧洲共同体”(EC)。1973年英国、爱尔兰和

93、丹麦加入,1981年又有西班牙、葡萄牙和希腊加人,到1986年拥有12个成员国。1993年11月1日正式启动“欧洲联盟(即欧盟,EU),1995年1月1日又有奥地利、瑞典和芬兰加入,共15个成员国。后来,又以EU为核心,另加上挪威、冰岛和列支敦士登3国,共同组成欧洲经济区(EEC),共达18个国家。欧盟是经济区域化水准最高的地区。20世纪50年代这里就开始建立“关税同盟”,实行共同的税率、共同的跨国交通管理和共同的农业政策,为打破国家之间的贸易壁垒奠定了基础。最新的发展是1999年推行共同的货币(欧元)和与之相适应的欧洲银行的设立,2002年有12个国家使自己的货币退出流通领域,成为“欧元区”

94、,欧洲从此成为一个人员、货物、资本可以充分流动的同一的经济区。这个经济区具有实质性的中央调节功能;有中央银行调节货币供应量和调整利率,有共同的外贸标准和外贸政策以及统一的政治经济决策机构。按照计划,欧盟还将继续扩大,其最终的目标是囊括整个欧洲(俄罗斯可能是个例外)。因为,“欧盟框架”经过50多年的共同发展不仅形成了成熟的协调体制和强大的协调功能,而且形成了足够的市场积累,经济相对落后的东欧各国给它带来的扩大市场空间、增加劳动力供给的利益要超过为它们提供过渡到发达经济所需的成本。2亚洲的经济区域化亚洲的经济区域化以东南亚国家联盟(东盟,ASEAN)最为典型。1967年由地处中南半岛的泰国、马来西

95、亚、新加坡和马来群岛上的印度尼西亚、菲律宾共同组成。1984年文莱加入。目前越南、老挝、柬埔寨和缅甸都已经成为成员国,因而是一个与地理单元完全相符的经济合作区。东盟是一个促进内部贸易、工业合作,对外促进共同的经贸关系,力求成为具有解决内部国际政治关系能力的国际组织。与欧盟作为一个内部充分开放而对外相对封闭的经济区域不同的是,东盟的经济发展水平比较低,地区内部不可能形成足够大的市场容量和不具备足够的资源以满足各国发展的需要,因此它还是一个必需依赖外部资源和市场的区域。 3跨洲的经济区域化以太平洋为媒介的“亚洲太平洋经济合作组织(APEC)是一个地跨亚洲、大洋洲和美洲,包括中国、日本、韩国、俄罗斯

96、、东南亚各国、澳大利亚与新西兰、智利、秘鲁、美国和加拿大等21个经济体参与的非正式的经贸合作议事体制。这个组织可以就经济体之间的贸易合作、就共同关心的社会经济发展问题、就国际政治经济形势和出现的问题进行讨论,做出政府的承诺和实行共同的措施。一年一度的商界高峰、政府部长和政府首脑的会议体制是它工作的基本方式。由于APEC涵盖了世界上经济最发达的国家和经济最有活力的亚洲的太平洋地区(包括我国在内的东亚、东南亚),因此这个范围内的经济合作与政治对话对世界经济的影响很大。 4其他的经济区域化包括西非经济共同体、东非共同体、马格里布常设协商会议、阿拉伯经济统一理事会、海湾合作委员会、阿拉伯共同市场、加勒

97、比共同体、安第斯条约组织、南方共同体市场(南共市)、中美洲共同市场等,都属于地理相邻的发展中国家勾促进地区性贸易合作而成立的协调组织,在减少成员国之间的关税和贸易限制、优先发展成员国之间的贸易、共同抵制西方国家的经济控制和协调成员国之习的经济发展政策等方面进行合作。 四、走向知识经济时代的世界经济 (一)传统经济与知识经济“知识经济”是近几年来政府和民间的一个热门话题和努力实践的领域。人们已经感觉到自己正处在一个历史性的转折阶段,正在面临着巨大的机会和挑战。地理学同样重视“知识经济时代”,是因为知识经济时代的技术,特别是信息技术使得空间距离的意义和性质发生了重大的改变;知识经济时代人们对自然环

98、境的认识,对人地关系的认识将会更加理智。这种理智的倾向一方面是由于人们认识到人类社会的发展必须是可持续的发展,另一方面是因为自然资源在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将明显下降,取而代之的是人类的智慧,而人类智慧的地理分布有着与传统自然资源完全不同的规律。从严格的意义上讲知识始终是经济赖以发展的重要资源。知识一方面是积累,一方面是创新。创新是更重要的知识,也是知识积累到一定阶段,必然要发生的质的飞跃的知识。创新的科学意义在于主动地利用自然规律和社会经济规律。经验的积累和创新一直在推动着经济的发展:从人类发现和使用火,到人类制造工具,到人类的社会分工、部门分工和地域分工,到封建社会的灌溉、农具等农业技术,到近代

99、工业技术,技术进步和生产工具的革命一直是经济发展的基本推动力。这就是“生产力是最活跃的因素”,“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传统经济与知识经济的最大区别是后者把知识和掌握知识的人才作为经济发展的首要因素,知识经济是信息社会的主要经济形式。在生产力领域,人类在充分认识到自然资源与自然环境的价值和充分掌握了现代技术以后,开始节省传统的矿物资源和生物资源(不可再生的和可以再生的),开始利用生命技术、新材料技术、空间技术和信息技术开发生物物种的、物质物理和化学特性的、地球以外太空空间的和信息等的资源价值。在生产关系领域,人类开始从生产制度(如灵活、无库存、订单的生产方式)上和信息传

100、送的速度上开发生产力。在对资源的认识上,强调突出人力资源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并认为高素质的和掌握了新的技术和形成了新的观念的人力资源占据资源的主导地位。因此,培养高素质的人力资源和为开发人力资源所必需的软环境(如法律、资金的筹措和使用、人才市场)成为新的产业,如教育、科技、法律服务、投资业、信息服务和人才服务等。与新技术相关的新的产业改变了原有的经济部门结构,高新技术产业、知识产业、信息产业等成为经济的主导产业。 ( (二二) )知识经济在世界的分布知识经济在世界的分布在理论认识上,知识经济是高素质人才及其创新活动的经济,知识经济的分布是高素质人才与创新活动的地理分布;高素质人才及其创新

101、活动要求特殊的区域环境,如资金的供给、良好的竞争与合作环境、充分的交流、信息的供给和与市场(企业或政府)的密切联系;如果区域具备了这样的环境,知识经济的发展会在区域里形成一种良性的循环,即知识经济一方面更加依赖这样的区域环境,一方面知识经济使区域环境变得更加有利,这就形成了区域的累积:这种循环一累积使得知识经济在地理分布上必然是不平衡的,从而使本来先进的区域更加先进,本来落后的区域相对更加落后,这就是不公平的竞争和地区发展的不公正。在实际中,世界知识经济分布的规律是:集中了高素质人才和拥有充分技术开发条件的发达国家和国家内部的发达地区成为知识经济的高速发展地区;只是拥有传统资源的国家和地区仍然

102、以传统经济为主。表543是部分国家教育、科技业等发展情况,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其知识经济的发展水平。表543 部分国家教育、科技业和信息媒体的发展 国家大学生占成人人口比重(,1997)教育经费支出占GDP(1995,1996)B&D经费占GNP(,90年代中期)日报的发行数量(1000份,90*年代中期)图书馆藏书量(万册,90 年代中期)中国6230738514印度73207189日本4136287270520092韩国673728177008171i新加坡3930111095560泰国2248013800664埃及2048022373600南非19801286墨西哥164903903010

103、834美国8154265699095876俄罗斯4309法国526023127007248德国47482550013036英国52532019322意大利474922596010556澳大利亚8055185370从地域上看,世界上没有哪个国家可以说完全进入孓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经济的发展与分布总是不平衡的。我们可以从地区金融、贸易、信息、高技术制造业和教育科研业的发展情况,大致看出世界上最典型的知识经济地区的分布。这主要包括美国的东北部、大湖南岸以芝加哥为核心的“中西部”、南部以亚特兰大一休斯敦为中心的城市群和西部沿太平洋沿岸分布的城市群;巴西东部沿海的里约热内卢一圣保罗地区;欧洲的英格兰东南部

104、(伦敦、牛津、剑桥)和苏格兰谷地,德国北部的汉堡、莱茵河谷地和南部巴伐利亚高原城市群,法国的巴黎盆地、南部图卢兹、罗讷河谷地和东部的南锡一阿尔萨斯地区,意大利的米兰一都灵地区,俄罗斯的莫斯科和新西伯利亚城;日本的太平洋沿岸城市群,中国的香港、上海、北京,印度南部的班加罗尔地区,新加坡、中国台湾的新竹园区和以色列的沿海地区,等等。(三)知识经济时代的传统经济世界上更多的地区仍然是传统经济分布的地区。这是因为:符合知识经济发展要求的地区并不多。知识经济作为一种创新只能是小部分地区和少部分人的经济形态。对于广大的发展中国家来说,传统的工业化道路(包括农业的工业化生产)仍然是它们必须经历的发展过程。世

105、界经济的发展从来都是在分工格局下实现的,一部分地区先进,另一部分地区被先进地区所带动。在亚洲,中国的中部地区正处在工业化阶段,而西部地区的资源潜力预示着那里将成为国家部分自然资源(石油、天然气、非金属矿物等)的开发地区和农牧业地区。俄罗斯东部(西伯利亚和远东)将是世界上最大的自然资源开采地区。亚洲东南部和南部的许多国家必需首先完成工业体系的建立,否则很难避免以往由金融和房地产业畸形发展引起的泡沫经济和经济危机。在非洲,发展农业和解决食品供给是最首要的任务,而且对非洲的许多国家来说,即使是工业化,依然还是相当遥远的事情。在拉丁美洲,几个主要国家,如墨西哥、巴西、阿根廷和智利,虽然其工业化的发展有了相当长时期的积累,但是仍然以初级产品(农产品和工矿业产品)的出口为国家经济的支柱,大量低素质劳动力的过剩和接连发生的经济危机使它们缺乏支持知识经济的必要资源。拉丁美洲的其他国家的工业化进程也要快于亚洲的发展中国家,但是以经济作物生产和出口为主的农业、破产农民和城市贫民现象、地区矛盾和国家政治的动荡将长期成为它们产业高级化的障碍。尽管一些发展中国家距知识经济时代的要求还相差甚远,但这并不妨碍它们发展和培育知识经济的要素,也不妨碍它们用知识经济时代的成果促进传统经济的发展。进入21世纪的中国政府明确提出的以知识经济或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新型工业化发展思路,就是迎接知识经济时代的积极态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幼儿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