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悬挑架计算书

夏**
实名认证
店铺
PDF
539.99KB
约6页
文档ID:571103381
悬挑架计算书_第1页
1/6

1、工程施工图纸及现场概况 2、《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01) 3、《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 4、《建筑施工手册》第四版(缩印本) 5、《建筑施工现场管理标准》DBJ14-033-2005 6、《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01) 7、建书脚手架和模板计算软件(建科评[2007]028 号) 一、 工程参数 (一)脚手架搭设参数 脚手架搭设高度 m;步距 m;立杆纵距 m;横距 m;脚手架内排立杆离墙距离 m;小横杆间距 m;大小横杆的布置方法:小横杆在大横杆上面;连墙件方式:扣件连接,二步二跨钢管按实际壁厚φ计算 (二)永久荷载参数 每米立杆承受的结构自重标准值gk:;脚手板类别:竹串片脚手板;脚手板自重标准值 QP1:2;脚手板铺设 3 层;栏杆挡板类别:竹串片脚手板 ;栏杆挡脚板自重标准值 QP2 :2;安全设施与安全网QP3:2 (三)可变荷载与风荷载参数 施工均布活荷载标准值 QK:3kN/m2;脚手架用途:结构脚手架;同时施工层数: 2 层;本工程地处河南省郑州市,基本风压 wO:2; (四)悬挑梁与钢丝绳参数 悬挑水平钢梁采用 16 号工字钢,其中建筑物外悬挑段长度米,建筑物内锚固段长度米。

与楼板连接的圆钢预埋件直径(mm):18;楼板混凝土标号:C30; 悬挑水平钢梁采用钢丝绳与建筑物拉结 钢丝绳与建筑物的水平距离是:1.2m; 钢丝绳与建筑楼板的垂直距离是:2.9m; 钢丝绳安全系数为:6; 二、 横向水平杆(小横杆)计算 《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第条第3款规定: “当使用冲压钢脚手板、木脚手板、竹串片脚手板时,双排脚手架的横向水平杆两端均应采用直角扣件固定在纵向水平杆上第条第3款规定:“当使用冲压钢脚手板、木脚手板、竹串片脚手板时,纵向水平杆应作为横向水平杆的支座,用直角扣件固定在立杆上施工荷载的传递路线是:脚手板→横向水平杆→纵向水平杆→纵向水平杆与立杆连接的扣件→立杆,如图: 横向水平杆按照简支梁进行强度和挠度计算,小横杆在大横杆的上面 (一)抗弯强度计算 1、作用横向水平杆线荷载标准值: qk=(QK+QP1)×S=(3+)×= kN/m 2、作用横向水平杆线荷载设计值: ×QK××QP1××3×××= kN/m 3、考虑活荷载在横向水平杆上的最不利布置(验算弯曲正应力、挠度不计悬挑荷载,但计算支座最大支反力要计入悬挑荷载),最大弯矩: Mmax= qlb2 = ×2 = kN·m 8 8 4、钢管载面模量 W=cm3 5、Q235 钢抗弯强度设计值,查规范表得表f=205N/mm2 6、按规范中公式()计算抗弯强度 σ= Mmax = ×106 = N/mm2 〈 205N/mm2 W ×103 7、结论:满足要求 (二)变形计算 1、钢材弹性模量:查规范表 5.1.6 ×105N/mm2 2、钢管惯性矩 I=cm4 3、容许挠度:查规范表,得[ν]=l/150 与 10mm 4、按规范中公式()验算挠度 5、结论:满足要求 三、 纵向水平杆(大横杆)计算 双排架纵向水平杆按三跨连续梁计算,如下图: 不需要计算抗弯强度和挠度。

由横向水平杆传给纵向水平杆的集中力设计值: F= b(1+ a1 )2 ××(1+ )2 =kN lb 由横向水平杆传给纵向水平杆的集中力标准值 klb(1+ a1 )2××(1+ )2 =kN lb 四、 扣件的抗滑承载力计算 直角扣件,旋转扣件抗滑承载力设计值=8kN 横杆与立杆连接方式采用:单扣件,Rc= 8kN扣件抗滑承载力经折减后 纵向水平杆通过扣件传给立杆竖向力设计值 R=F=kN〈Rc 结论:满足要求 五、 计算立杆段轴向力设计值 N 立杆稳定性计算部位取脚手架底部 1、脚手架结构自重标准值产生的轴向力 NG1K=Hsgk=×=kN Hs——脚手架高度 gk——每米立杆承受的结构自重 2、构配件自重标准值产生的轴向力 NG2K=0.5(lb+a1)la∑Qp1+Qp2la+laHQp3×(+)××3×+××3+××=kN lb——立杆横距;a1——小横杆外伸长度;la——立杆纵距;Qp1——脚手板自重标准值; Qp2——脚手板挡板自重标准值;Qp3——密目式安全立网自重标准值; H——脚手架高度; 3、施工荷载标准值产生的轴向力总和 ∑NQk=0.5(lb+a1)laQk×(+)××3×2=kN Qk——施工均布荷载标准值; 4、组合风荷载时立杆轴向力设计值 N N=1.2(NG1K+NG2K×∑NQk×(+××=kN 5、不组合风荷载时立杆轴向力设计值 N N=1.2(NG1K+NG2K∑NQk×(+×=kN 六、 立杆的稳定性计算 立杆稳定性的计算部位选择脚手架底部。

组合风荷载时,由规范公式-2 N + Mw ≤f 验算立杆稳定性 A W ν= 5qklb4 = 5××9004 = mm 〈 900 =6 与 10mm 384EI 384××105××104 150 N——计算立杆段的轴向力设计值; ——轴心受压构件的稳定系数,应根据长细比λ由《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01)附表 C 取值; f——钢材的抗压强度设计值;A——立杆的截面面积;W——截面模量;Mw——计算立杆段由风荷载设计值产生的弯矩; ×1.4Mwk= ×ωklah2 10 规范公式,ωkµz·µs·ω0, Mwk——风荷载标准值产生的弯矩;ωk——风荷载标准值 la——立杆纵距; h——步距;ω0——基本风压;µz——风压高度变化系数,按现行国家标准《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J 9)规定采用,地面粗糙度类别为地面粗糙度 C 类 有密集建筑群的城市市区脚手架高度 m, µz取; µs——脚手架风荷载体型系数, 根据规范条,封闭脚手架,背靠建筑物为敞开,框架或开洞墙,风荷载体型系数 µs==×=, ——挡风系数; 风荷载产生的弯曲压应力: σw= Mw = ××µzµsω0lah2 W 10W σw= ×××××××2×106 = N/mm2 10××103 计算长细比λ: λ= l0 i l0——计算长度,l0=kµh;i——截面回转半径;k——计算长度附加系数,其值取 1.155; µ——考虑脚手架整体稳定因素的单杆计算长度系数,应按规范表采用;立杆横距 lb=m,连墙件布置 µ=.h——步距,m λ= kµh = ×× =196 i 根据λ的值,查规范附录 C 表 C 得轴心受压构件的稳定系数=。

组合风荷载时,立杆的稳定性计算按规范公式-2 验算: N + Mw = ×103 +=N/mm2

抗滑承载力计算 直角扣件抗滑承载力计值 Rc=8kN, 连墙件连接方式为双扣件,2*Rc=16kN扣件抗滑承载力经折减后 Nl=kN

悬挑水平梁的最大容许挠度 2600/400= Vmax=>mm 结论:因已在悬挑梁端头设置了钢丝绳,故挠度视为满足要求! 九、 悬挑梁的整体稳定性计算 水平钢梁采用:16 号工字钢 (一)求均匀弯曲的受弯构件整体稳定系数b 根据《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17-2003)附录表 B.2,b= 当b>0.6 的时候,根据《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17-2003)附录 B.1-2 式 b1.07- b 最终取b= (二)整体稳定验算 根据《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17-2003)式,整体稳定验算应按下式计算: ][WMbf ×106 =< 205N/mm2 ××103 M-绕强轴作用的最大弯矩,W-梁截面模量 结论:满足要求! 十、 悬挑梁钢丝绳计算 (一)钢丝绳的轴力计算 计算钢丝绳轴力时,将钢丝绳拉接处视为悬挑梁的支座,其计算简图如下: q=0.246kN/m1001200180011.5111.51 计算简图(kN) 0.001-1.8850.9840.431 弯矩图(kN.m) 0.00-0.022.211.99-9.52-9.600.770.33 剪力图(kN) 经计算,从左到右各支座力分别为: 钢丝绳的轴力按下式计算: sina=221lhllh=/= Ru= RA = =KN sina (二)选择钢丝绳 钢丝绳破断拉力不得小于其所受轴力×安全系数,取安全系数为6, 则钢丝绳最小破断拉力=×6=KN 依据规范《GB/T 20118-2006 一般用途钢丝绳》,钢丝绳选择 6×19,公称抗拉强度 1670Mpa。

钢丝绳直径应不小于 14mm,其破断拉力为:KN (三)钢丝绳的拉环强度计算 钢丝绳的轴力 RU作为拉环的拉力 N,为 KN 钢丝绳拉环的强度计算公式为 ][4AN2fdN 其中 [f] 为拉环受力的单肢抗剪强度,取[f] = 125N/mm2; 钢丝绳拉环最小直径 N×4 = ×4 = 12mm π[f] ×125 钢丝绳拉环最小直径为 12mm 十一、 悬挑梁锚固段与楼板连接计算 悬挑梁与楼板连接处作法如下图: (一)预埋件强度计算 悬挑梁与楼板连接处预埋件受力,按不设钢丝绳时计算,经计算RC=; 按照《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条规定,每个吊环按两个截面计算的吊环应力不应大于50N/mm2,预埋圆钢直径18mm,强度计算如下: N = N = =<[f]=50N/mm2 A 2πd2 2××182 4 4 满足要求! (二)预埋件在混凝土楼板内锚固长度计算 预埋件与混凝土的容许粘接强度,按照《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表,计算中取2; ≥N = =mm πd[ft] ×18× 经计算,圆钢预埋件锚固深度必须大于mm。

另外必须满足构造要求,按照《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条规定,预埋件埋入混凝土的深度不小于30d,并应焊接或绑扎在钢筋骨架上,应伸入楼板钢筋网下。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