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上半年教师资格证考试《物理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初级中学)真题及答案

上传人:江*** 文档编号:571052287 上传时间:2024-08-08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4.6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上半年教师资格证考试《物理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初级中学)真题及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2019上半年教师资格证考试《物理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初级中学)真题及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2019上半年教师资格证考试《物理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初级中学)真题及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2019上半年教师资格证考试《物理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初级中学)真题及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2019上半年教师资格证考试《物理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初级中学)真题及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上半年教师资格证考试《物理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初级中学)真题及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上半年教师资格证考试《物理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初级中学)真题及答案(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9上半年教师资格证考试物理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初级中学)真题及答案1.【单选题】初中物理某教科书中描述的一个情境如图1所示,在教学中该情境最适宜帮助学生构建的物理概念是()。A. 压强B. 力C. 压力D. 重力 正确答案:A参考解析:骆驼具有宽大的脚掌,可以通过增大受力面积来减小压强;蚊子具有尖尖的口器,可以通过减小受力面积来增大压强。教学中该情境最适宜帮助学生构建的物理概念是压强。故本题选A。2.【单选题】下列选项所描述的情境中,物体P所受摩擦力f的示意图正确的是()。A. 静止在粗糙水平面上的物体B. 停在斜坡上的汽车C. 贴着竖直墙面自由下落的物体D. 握在手中静止的瓶子 正确答

2、案:B参考解析:物体静止在粗糙水平面上,与地面闾没有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故没有摩擦力,A项错误。汽车停在斜坡上,由于受到重力的作用,汽车有向下滑的趋势,因而汽车受到沿斜坡向上的静摩擦力,8项正确。物体贴着竖直墙面自由下落,其与竖直墙面之间没有压力,因而没有摩擦力,C项错误。握在手中静止的瓶子,处于平衡状态,瓶子所受的静摩擦力和重力平衡,方向竖直向上,D项错误。故本题选B。3.【单选题】我国发射的天舟一号货运飞船与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完成交会对接后,形成的组合体仍沿天宫二号原来的轨道(可视为圆轨道)运行。与天宫二号单独运行时相比,组合体运行的()。A. 周期变大B. 速率变大C. 动能变大D.

3、 向心加速度变大 正确答案:C参考解析:天宫二号运行时,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组合体仍沿天宫二号原来的轨道运行,则其速度不变,周期不变,加速度大小不变。A、B、D三项错误。与对接前相比,组合体质量变大,则其动能变大,C项正确。故本题选C。4.【单选题】如图2所示,在圆柱形密闭绝缘气缸内,有Oa、Ob、Oc三个可分别绕中心固定轴O无摩擦自由转动的绝热隔板,隔板把容器中的理想气体分隔为密闭的三部分。在温度为T0时,平衡后它们的体积之比V1:V2:V3=1:2:3。改变温度使三部分气体的体积相等,则它们的温度之比为()。A. 1:2:3B. 6:3:2C. 2:3:6D. 3:2:1 正确答案:B参考

4、解析:Oa、Ob、Oc可绕中心固定轴无摩擦自由转动,可知三部分气体的压强相同。在温度为T0时,根据气体状态方程PV=nRT,可知n1:n2:n3=1:2:3。若使三部分气体的体积相等,就需要改变各部5.【单选题】如图3所示,在宽度为d的无磁场区域的左右两侧,存在磁感应强度大小相同、方向垂直纸面向外的磁场,边长为2d的正方形金属线框efgh置于左侧区域,线框平面法线方向与磁场方向平行,对角线历与磁场边界平行,现使线框以速度v垂直于磁场边界从图示位置向右匀速运动,在整个线框穿越无磁场区域的全过程中,线框中感应电流的方向()。A. 始终为顺时针方向B. 始终为逆时针方向C. 先为逆时针方向后为顺时针

5、方向D. 先为顺时针方向后为逆时针方向 正确答案:C参考解析:当导线框e端刚进入但未穿过无磁场区的过程中,穿过金属线框efgh磁通量减少,根据楞次定律,感应电流产生的磁场方向垂直纸面向外;由右手定则可知,感应电流的方向为逆时针。在fh到达无磁场区域的中心线时,穿过线框的磁通量最小。线框继续向右运动,穿过金属线框efgh的磁通量增加,根据楞次定律,感应电流产生的磁场方向垂直纸面向里;由右手定则可知,感应电流的方向为顺时针。故本题选C。6.【单选题】在如图4(a)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动势为30 V,内阻不计,定值电阻R的阻值为75,L1、L2为相同规格的小灯泡,其伏安特性曲线如图4(b)所示。当开

6、关S闭合一段时间后,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L1的阻值为B. L1的实际电功率为75 wC. L2的阻值为12D. L2的实际电功率为03 W 正确答案:D参考解析:电源电动势为30 V,内阻不计,则路端电压也为30 V。灯泡L1的电压为30 V,由图4(b)可知,此时通过L1的电际电功率P1=UI1=30 V025 A=075 W,B项错误。在图4(b)上做出定值电阻R的伏安特性曲线如图1所示,电路中R与L2串联,所以二者电流是相等的。由二者电流相等,电压和为3 V可知,电流I2=02 A,此时R与L2两端电压都是15 V,L2的阻值75 Q,C项错误。L2的实际电功率P2=15 V02

7、 A=03 W,D项正确。故本题选D。7.【单选题】不同色光的光子能量如表1所示,氢原子部分能级的示意图如图5所示。大量处于n=4能级的氢原子,发射出的光谱线在可见光范围内,其颜色分别为()。A. 红、蓝一靛B. 红、紫C. 橙、绿D. 蓝-靛、紫 正确答案:A参考解析:大量处于n=4能级的氢原子,可发出=6种光子,其发出的光子能量分别为1275 eV、1209 eV、102 eV、255 eV、189 eV、066 eV,对照表格可知,189 eV的光子为红光,255 eV的光子为蓝一靛光。故本题选A。8.【单选题】质点做半径为R的变速圆周运动,若任意时刻t的速率为v,则该时刻的加速度大小应

8、为()。A. B. C. D. 正确答案:D参考解析:质点做圆周运动时,切向加速度的大小9.【简答题】许多版本的初中物理教科书中都有我国古代巧妙应用杠杆的内容,例如图6中的舂和桔槔等。简要说明物理教学中运用该资源的意义。参考解析:在物理教学中,运用我国古代巧妙应用杠杆的内容作为课程资源的意义:可以更好地将学科前沿、中华民族对科技的贡献以及现代物理技术应用成就融入课堂教学中,充实物理教学的内容,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中华民族的科学文化遗产丰富,其中,舂和桔槔就很好地展现了古代人民在机械上的智慧。能联系学生的现实生活,介绍一些有趣神奇的物理现象,丰富课堂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实现教学

9、资源的整合。例如,在学习“杠杆”的时候,可以让学生提前预习,了解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这样既能深化所学知识,又能激发学生热爱科学、探索科学的热情,促进学生自主学习。10.【简答题】在学习“家庭电路”时,教师通常利用“家庭配电线路板”进行演示。简述使用该演示实验进行教学时应注意哪些问题。参考解析:使用该演示实验进行教学时,教师需要向学生介绍安全用电的原则,家庭配电线路的正确连接顺序,用电器以及用电器间的正确连接方式,在实验过程中要注意接通电路时的安全保护。本节课的重点是让学生在家庭电路的基础上注意生活用电的安全,所以教师在实验过程中要注意对学生家庭安全用电的引导,让学生能够了解生活中的用电知识。1

10、1.【案例分析题】案例:下面为一道物理习题和某同学的解答。问题:(1)指出该习题旨在帮助学生掌握的知识点。(4分)(2)写出该习题正确的解答。(6分)(3)针对该同学的解答,设计教学片段帮助其解决此类问题。(10分) 参考解析:(1)考查液体压强公式,固体压强、压力的相关计算。(2)正确解答:小球放入容器后,有水溢出,说明此时容器中盛满了水,水的高度为024m,则(3)师:同学们,固体压强的公式和液体压强的公式分别是什么呢?生:P=,P=pgh。师:很好,那么如何计算容器对桌面的压力、压强呢?生甲:第一问中计算出的压强也是容器对桌面的压强,然后将压强数值代入公式F=pS可求出压力。师:大家想一

11、想,这样求解正确吗?生乙:第一问求出的是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第二问需要求容器对桌面的压强,二者并不相等,这样求解是错误的。师:乙同学分析得非常好,那么大家想一想,这里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和容器对桌面的压强为什么不相等呢?生丙:实心小球静止时处于容器底部,它对容器底也有压力,这导致了二者不一致。师:是的,那么这道题中我们计算容器对桌面的压力、压强时,应如何求解呢?生:先求压力,再根据P=求压强。师:那么容器对桌面的压力包括什么呢?生:剩余水的重力和球的重力之和。师:剩余的水和球的重力应该怎么计算呢?生:剩余水的重力可以用总的水重减去溢出水的重力,即G水=m水g=38N。要求小球的重力需要求出其体积

12、,小球体积等于容器体积减去剩余水的体积,即V球=110-3m3,则G球=m球g=20N,所以F=G水+G球=58N,对应的压强P=2.9103Pa。师:非常好,大家明白了吗?生:明白了。12.【案例分析题】案例:下面是初中物理“光的直线传播”一课小孔成像部分的教学片段。刘老师:同学们,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已经知道光沿直线传播。当光遇到不透明的物体时,就会在物体后面形成影子。大家想知道光通过小孔会出现什么情况吗?同学们:想知道!刘老师:大家根据所学知识,猜想一下光通过小孔后会出现什么情况。甲同学:形成大小和小孔一样的明亮圆斑。刘老师:如果小孔前面蜡烛的光通过小孔呢?甲同学:同样是明亮的圆斑啊。乙

13、同学:书上有,是一个倒立的像。刘老师:哪位同学的想法正确呢?下面同学们利用桌面上的器材,参照大屏幕(图8)进行实验,注意观察烛焰在薄膜上呈现的像并记录。(每组桌子上都有一个底部带有小孔的空罐,空罐的口处蒙有半透明的薄膜,一根蜡烛,火柴。老师巡视指导)刘老师:现在我们交流一下,通过实验得出蜡烛的像有什么特点?乙同学:蜡烛的像是倒立的。丙同学:我们看到蜡烛的像也是倒立的,而且移动蜡烛,烛焰的像的大小也在变化。刘老师:根据同学们所说的现象,我在黑板上画小孔成像的光路图(如图9所示)。大家注意,像是倒立的。刘老师:同学们还有什么疑问吗?同学们:没有了。刘老师:其实,生活中也有许多小孔成像的例子,比如阳

14、光明媚的时候,阳光透过树叶的缝隙照到大地,我们会在地上看见许多圆形的斑点,这就是小孔成像。大家见过吗?(同学们七嘴八舌地说了起来,有的说见过,有的说没见过)刘老师:大自然有许多奥秘,大家要注意观察,这也是学习物理的一种重要方法。问题:(1)对该教学片段的优点和不足给予评述。(15分)(2)将能透过“F”字样的卡片放在小孔前,画出图10中观察者在半透明屏幕后看见的像。(5分)(3)设计一个教学片段或教学思路,帮助学生正确理解小孔成像的特点。(10分)参考解析:(I)该教师的教学行为有一些亮点,但是其教学过程中也存在不足之处,具体评述如下。优点:导入环节:刘老师通过设置问题,自然而然地从光沿直线传

15、播过渡到小孔成像,激发了学生探究知识的欲望。课堂氛围:刘老师的课堂中,师生互动较好。在整个实验过程中,刘老师从问题的提出到实验的猜想都做到了和学生良好的互动。不足:评价方面:对于学生的回答,刘老师未进行评价,这有违新课程的评价理念。学生提出的实验现象,刘老师未做任何解释说明,学生不能根据教师的反馈信息进一步思考,导致学习效果不好。教学内容处理方面:首先,刘老师忽略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没有引导学生进行实验,而是让学生直接“参照大屏幕”进行实验;其次,小孔成像的原理(光路图)是刘老师直接给出的,没有引导学生去思考;最后,该实验不完整,没有探究通过小孔所成像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问题设置方面:刘老师提出问题,是否见过阳光透过树叶的缝隙照到地上时出现的圆形斑点,学生七嘴八舌地说,刘老师未做任何处理,直接跳过。此处,刘老师可以提出启发性的问题,如“生活中大家见到过哪些与小孔成像有关的例子呢,谁能说一下”。(2)观察者在半透明屏幕后看到的像是(3)教学思路:教师先让学生自学小孔成像仪的制作方法,并利用桌上器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自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