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肺复苏新进展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571030983 上传时间:2024-08-08 格式:PDF 页数:5 大小:226.7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心肺复苏新进展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心肺复苏新进展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心肺复苏新进展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心肺复苏新进展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心肺复苏新进展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心肺复苏新进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心肺复苏新进展(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心肺复苏新进展 心肺复苏(ardipulnaryresusitatin ,pr)是抢救生命根本的关键技术和方法。有研究证实:对心跳、呼吸骤停患者假如在4in 内进展有效现场心肺复苏,可能有50%的抢救成功率,超过6in,成功率仅为 4%。因此,正确的心肺复苏技术能为患者争取珍贵的“黄金时间。近20 年来,心肺复苏技术无论在理论上和理论上都有了很大进步,1999 年美国心脏协会(aerianheartassiatin,aha) 主持召开了第一届国际心肺复苏大会,讨论并通过了国际心肺复苏指南2000。2022 年国际心肺复苏大会在美国召开,讨论并通过了国际心肺复苏指南2022,与心肺复苏指南200

2、0 相比,国际心肺复苏指南 2022 进一步在循证的根底上,对按压通气比值、按压通气循环周期、按压通气参数等 pr 核心技术都作了重大修订,并提倡自动体外除颤器 aed的普及使用。为了让广阔读者掌握心肺复苏新动向,现表达如下。 1 根本生命支持 1.1 心脏骤停的识别 能否快速识别心脏骤停是影响心肺复苏成功的关键因素,在临床理论中,通过检查颈动脉搏动来确定是否发生心脏骤停是很困难的。据文献报道 ,10 秒内只有 16.5%的受试对象能准确判断患者的颈动脉搏动情况。国际心肺复苏指南2000 对于非医护人员简化了检查脉搏的过程,只需确定患者无呼吸、咳嗽或身体动作即可作出心跳呼吸骤停的判断。国际心肺

3、复苏指南2022 新的改良除根据以上判断外,还包括假设病人仅有临终呼吸应判为心脏骤停,即应做pr。急救人员应该询问旁观者关于倒地病人生命体征表现,特别应注意临终呼吸的识别,并将其作为心脏骤停的标志。国际心肺复苏指南 2000 建议在行 pr 前不再要求非专业急救人员将检查颈动脉搏动作为一个诊断步骤,只检查循环体征。但对于专业急救人员,仍要求检查脉搏,以确定循环状态,而且检查颈动脉所需要时间应在10 秒钟以内。 1.2 去除呼吸道异物 以往心肺复苏中认为开放气道前应常规用手指去除口中及咽部异物,但在实际临床观察中发现心脏骤停患者中,口咽部有异物者所占的比例很小,对于大多数患者来说,假设常规用手指

4、去除口咽部异物的话,必将浪费珍贵的抢救时间,从而影响复苏效果。因此,心肺复苏指南 2022 中明确提出,对于意识不清的患者,仅在口咽部能看到固体物质,疑心阻塞气道时才用手指去除口咽部异物。 1.3 开放气道 2022 指南指出:无论患者是否受伤,非专业急救者均使用仰头举颏法翻开患者气道。不推荐双手推举下颌法,因为非专业急救者学习和掌握这种方法很困难,同时,它也不是一种有效的翻开气道的方法,而且还会引起脊髓挪动。当没有证据说明患者头或颈部受伤时,专业救护者可使用仰头举颏法翻开气道。假如专业救护者疑心患者颈部脊髓损伤,应使用双手推举下颌法来翻开气道。在 pr 过程中,第一位的是维持患者气道开放,并

5、提供适当通气。因此,当使用双手推举下颌法不能翻开气道时,应使用仰头举颏法。对于疑心有脊髓损伤的患者,应使用人工脊髓制动而不是使用制动装置。 1.4 检查患者呼吸 在气道翻开后,通过看、听、感觉来评估患者是否存在呼吸。对于非专业急救者,不要自信能检测到正常呼吸;对于专业急救者,假如不能在 10 秒钟之内检测到适当的呼吸,应先对患者进展 2 次吹气。对于非专业急救者,不愿意或不能给患者紧急吹气,那么应立即开场胸部按压。 1.5 人工呼吸 国际心肺复苏指南 2022 提出:当检查发现患者没有呼吸时,立即给予 2 次紧急吹气,每次吹气超过 1 秒钟;在 pr 过程中,各种通气方式包括口对口、口对鼻、面

6、罩通气和高级气道通气,均推荐持续 1 秒钟,以使患者胸部起伏,每次吹入气量成人约为8001200l,儿童吹气量以胸廓上抬为准。当进展了进一步气道干预(如气管内插管和气食管结合插管等)后,2 人进展 pr 的吹气频率为 1012 次/in,有脉搏而无呼吸者,每 5 秒钟吹气一口10-12 次/in。不管是否进展高级气道干预,每次吹气时间应超过 1 秒钟,每次吹气应该可见胸部起伏。在紧急吹气过程中,每 2 分钟评价 1 次脉搏,时间不超过 10 秒钟。由于自我保护意识的加强,以及在口对口人工呼吸的过程中可能传播疾病等因素,口对口咽导管通气或简易呼吸器已在临床上广泛推广使用。对于不愿意进展口对口或口

7、对导管人工呼吸的救护人员,国际心肺复苏指南 2022 中提出可单纯进展胸部按压。 1.6 判断病人有无脉搏 对于非专业急救者,假如意识丧失的患者没有呼吸,就可假定为心脏停搏。 对于专业急救者仍需检查患者是否存在脉搏,但检查脉搏时间不超过 10 秒钟,假如在 10 秒内不能确定脉搏,就开场胸外按压。 1.7 有效的心脏按压 胸外按压是心肺复苏中最为重要的部分,一些研究提出应把心肺复苏的 ab 程序改为 ab,才能进展有效复苏。国际心肺复苏指南 2000 中未强调胸外按压的质量和速率、胸腔完全恢复状态,以及减少中断胸外按压的重要性。国际心肺复苏指南 2022 那么强调进展 pr 时,要有效的胸外按

8、压才可能产生适当的血流,要求急救人员应“用力和快速地按压。按压位置位于剑突下切迹两横指以上,成人按压频率为至少 100 次/in。有研究说明,高频率按压与旧频率按压相比,可增加心输出量,进步主动脉和心肌灌注压,增加冠状动脉血流和进步 24 小时生存率。胸部按压深度至少 45,每次按压后应让胸部完全回复。按压与放松的时间比为 11,到达有效按压。研究提出,旧的 51 或 152 的胸部按压与人工呼吸比,由于复苏过程中屡次中断胸部按压,影响了心输出量和血流速度,不利于复苏成功。国际心肺复苏指南 2022 提出,单人对婴儿、儿童或成人进展 pr 时,胸部按压与人工呼吸之比为 302,双人对婴儿、儿童

9、仍为 152,每 2 分钟或 5 个 pr 循环后检查复苏效果。对于心胸术后早期或胸腹已经开放时出现心脏骤停的患者,应考虑开胸心脏按压。 1.8 除颤 成功电除颤取决于从室颤发生到行首次电除颤治疗的时间,理想的除颤时间应在发生室颤或心脏骤停 2 分钟内进展。除时间因素,仍需选择适当的能量。国际心肺复苏指南 2000 对成人首次除颤电能为 200j,假设首次无效,再以 200-300j 行第二次除颤,无效时,再以 360j 行第三次除颤。经过 3 次连续除颤后,即可到达 99%的除颤成功率。国际心肺复苏指南 2022 强调假设现场有 aed 的条件,应尽快使用 aed 电击除颤,且只需除颤 1

10、次,建议使用默认能量 200j。aed 最大特点是电击除颤自动化程度进步,可由非医务人员和初级救生员操作使用。假设确定患者意识丧失、无脉搏就可将 aed 置于患者胸壁上,aed 能识别出 vt 或 vf,并可自动除颤。研究说明,每延迟除颤 1 分钟,除颤成功率减少 7%8%。假设不能立即施行电击除颤,可进展 1 次心前区叩击和 1.53.0inpr。国际心肺复苏指南 2022 提出,不管是终止短时间还是长时间室颤,非递增和递增能量双向波除颤都是平安有效的。复苏过程中应优先评估是否需要除颤,在除颤器到达前进展 pr,尽量不中断胸部按压。 2 高级生命支持 2.1 高级气道的建立 已确定或疑心患者

11、有颅底骨折时,使用气道装置首选经口气道。气管插管曾是过去心肺复苏中建立气道进展通气的金标准,对有些患者不宜行气管插管或急救人员经历太少时,可选择的气道导管包括喉罩气道la、食管气管双腔导管et和咽气管导管ptl。新的研究说明,气囊面罩给氧和呼吸末二氧化碳监测是一种平安有效的无创心输出量指示方法,能早期指示插管患者自主循环恢复。气囊一面罩可每次提供通气容量约 1600l,但这远远超过 pr 所要的潮气量10l/kg,7001000l。如过度通气会引起胃膨胀,其次是反流与误吸。几项研究显示,急救人员可用球囊一阀装置或面罩,在非气管插管情况下调整适当的潮气量67l/kg,500l。国际心肺复苏指南

12、2022 建议使用喉罩通气,指南认为与面罩相比,喉罩通气更平安可靠。 2.2 优选给药途径 目前认为静脉仍是复苏最正确给药途径,中心静脉给药快于肘前静脉给药。护士必须在 3 分钟内开放两条静脉通道,浅静脉留置套管针以操作简便、输液快速的优点普遍应用于临床,但静脉通道未建立前,可迅速通过气管给药,能快速有效地吸收。 2.3 心肺复苏的药物治疗 (1肾上腺素:国际心肺复苏指南 2022 建议,肾上腺素 1g 标准剂量仍为首次剂量,用药间隔不超过 35in,以后每次 1giv。(2血管加压素:肾上腺素 1g 无效时,可考虑用血管加压素 40iu。(3碳酸氢钠:主张延时、慎用,最近研究发现,心跳骤停后

13、最初 10 分钟,主要是呼吸性酸中毒,而不是代谢性酸中毒,主张在心跳骤停超过10in 或常规 pr10in 后,待有效循环建立,根据血气分析结果才考虑间歇使用。(4镁:心脏停搏时的镁治疗未能改善自主循环重建或出院生存率,镁可能对缺镁所致室性心律失常或改变性室速有效。(5阿托品:用于治疗对血流动力学有明显影响的心动过缓及结性房室(av)传导阻滞,单次静脉注射 1g,必要时每 5 分钟重复给药。(6胺碘酮:是最新的常用抗心律失常药物之一,它适用于复发性 vt 和 vf 的治疗,还可抑制室上性心动过速。利多卡因:是抗室性心率失常的选择用药。利多卡因的首次剂量为3g/kg,复律成功后以 2-4g/kg 持续静脉滴注。近年来,内皮素、脑保护药、溶栓药等在心肺复苏中的应用也成为复苏药物治疗的研究热点。 参考文献 3樊子梅,谢曹.心肺复苏的最新进展第六届 lfreek 会议纪要.中华急诊医学杂志,2001,106:404-40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