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教育与教育学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570980179 上传时间:2024-08-07 格式:PPT 页数:57 大小:63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一章 教育与教育学_第1页
第1页 / 共57页
第一章 教育与教育学_第2页
第2页 / 共57页
第一章 教育与教育学_第3页
第3页 / 共57页
第一章 教育与教育学_第4页
第4页 / 共57页
第一章 教育与教育学_第5页
第5页 / 共5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一章 教育与教育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一章 教育与教育学(5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顺水推舟顺水推舟 一个实习教师,写了一篇题为顺水推舟的实习作业。文中写道:“一天早上,路过教室,发现王东海(曾与老师顶牛)正在丢扫帚玩。当他发现我时,赶忙假装用扫帚扫地。我想,如果当场批评他,一来他已改作扫地,理由不充分;二来又会顶起牛来,不如顺水推舟,于是,我假装没看见。到上课时,我表扬了王东海早上到校自觉打扫教室。他脸红了。第二天,他真的早早来到学校打扫教室了。这样,带动了一批同学,以后形成了风气,谁早来就先打扫环境卫生。” 21111岁的悲剧岁的悲剧 2000年11月13日,湖北省随州市某小学一名张姓四年级学生,在被班主任老师赶出学校后,喝农药自杀在自己的家门口。原因是学校没钱发教师的

2、工资,镇里决定让每个学生把70元钱交到学校,并说这些钱将从家长向村里上缴的土地税里扣除。因为有些村民未交钱,所以学校就停课,将所有的学生都赶出课堂去向家长要钱,等交齐钱后学校再开课。年仅11岁的张某在被包括班主任在内的4位教师赶回家,并说不交钱就不准上学,在其父母当天不在家的情况下,发生了前述本不该发生的悲剧。3第一章第一章 教育与教育学教育与教育学第二章第二章 教育功能教育功能 第三章第三章 教育目的教育目的第四章第四章 教育制度教育制度第五章第五章 教师与学生教师与学生第六章第六章 课课 程程第七章第七章 课堂教学课堂教学第八章第八章 学校教育与学生生活学校教育与学生生活第九章第九章 班级

3、管理与班主任工作班级管理与班主任工作第十章第十章 学生评价学生评价第十一章第十一章 教师的教育研究教师的教育研究第十二章第十二章 教育改革与发展教育改革与发展教育学基础教育学基础4第一章教育与教育学一、教育的认识一、教育的认识二、教育的历史发展二、教育的历史发展三、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三、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四、教育学的价值四、教育学的价值5一教育的认识一教育的认识n n认识教育的概念认识教育的概念n n认识教育的要素认识教育的要素n n认识教育的形态认识教育的形态6(一)教育的概念(一)教育的概念n n“教育教育”的日常用法的日常用法n n“教育教育”的词源的词源n n“教育教育”的定义的定义7

4、传统对教育的定义传统对教育的定义n n社会社会角度角度n n广义:增进知识、技能,影响思想品德广义:增进知识、技能,影响思想品德n n狭义: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施加狭义: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施加 影响影响n n更狭义:思想教育活动更狭义:思想教育活动n n个人个人角度角度(特朗里)成功地学习知识技能与正确(特朗里)成功地学习知识技能与正确态度态度8目前的定义目前的定义n n教育是在一定社会背景下发生的促使个体教育是在一定社会背景下发生的促使个体的社会化和社会的个体化的实践活动的社会化和社会的个体化的实践活动。n n一定社会背景一定社会背景一定社会背景一定社会背景n n个体的社会化:社会

5、角度个体的社会化:社会角度个体的社会化:社会角度个体的社会化:社会角度n n社会的个体化:个人角度社会的个体化:个人角度社会的个体化:个人角度社会的个体化:个人角度n n实践活动:目的性实践活动:目的性实践活动:目的性实践活动:目的性9(二)教育的要素(二)教育的要素n n教育者教育者n n学习者(受教育者)学习者(受教育者)n n教育影响教育影响101.1.教育者教育者(从事教育活动的人)(从事教育活动的人) 教育者是指能够在一定社会背景下教育者是指能够在一定社会背景下促使个体社会化和社会个性活动的人。促使个体社会化和社会个性活动的人。一个真正的教育者必须:有明确的教一个真正的教育者必须:有

6、明确的教育目的,理解他她在实践活动中所育目的,理解他她在实践活动中所肩负的促进个体发展及社会发展的任肩负的促进个体发展及社会发展的任务或使命。务或使命。 112.2.学习者学习者(即受教育者)(即受教育者)相对于相对于“教育者教育者”或或“教师教师”而言的概念而言的概念“学习者学习者”这个概念与这个概念与“受教育者受教育者”或或“学生学生”这两个概念这两个概念 的区别的区别 随着终身教育时代的来临,教育的对随着终身教育时代的来临,教育的对象已经从青少年扩大到成人乃至所有的社象已经从青少年扩大到成人乃至所有的社会公民。所以,比起会公民。所以,比起“学生学生”来说,来说,“学学习者习者”是一个更能

7、概括多种教育对象类型是一个更能概括多种教育对象类型的词汇。的词汇。123.教育影响教育影响教育影响即教育活动中教育者作用于学习教育影响即教育活动中教育者作用于学习教育影响即教育活动中教育者作用于学习教育影响即教育活动中教育者作用于学习者的全部信息,既包括了信息的内容,也包括者的全部信息,既包括了信息的内容,也包括者的全部信息,既包括了信息的内容,也包括者的全部信息,既包括了信息的内容,也包括信息选择、传递和反馈的形式,是形式与内容信息选择、传递和反馈的形式,是形式与内容信息选择、传递和反馈的形式,是形式与内容信息选择、传递和反馈的形式,是形式与内容的统一。的统一。的统一。的统一。内容上内容上内

8、容上内容上:教育内容、教育材料或教科书:教育内容、教育材料或教科书:教育内容、教育材料或教科书:教育内容、教育材料或教科书形式上形式上形式上形式上:教育手段、教育方法、教育组织形式:教育手段、教育方法、教育组织形式:教育手段、教育方法、教育组织形式:教育手段、教育方法、教育组织形式13三者关系三者关系教育者、学习者、教育影响之间相互独立教育者、学习者、教育影响之间相互独立教育者、学习者、教育影响之间相互独立教育者、学习者、教育影响之间相互独立,又相互,又相互,又相互,又相互规定,共同构成一个完整的实践活动系统。规定,共同构成一个完整的实践活动系统。规定,共同构成一个完整的实践活动系统。规定,共

9、同构成一个完整的实践活动系统。没没没没有有有有教教教教育育育育者者者者,教教教教育育育育活活活活动动动动就就就就不不不不可可可可能能能能展展展展开开开开,学学学学习习习习者者者者也也也也不不不不可能得到有效的指导;可能得到有效的指导;可能得到有效的指导;可能得到有效的指导;没有学习者,教育活动就失去了对象,无的放矢;没有学习者,教育活动就失去了对象,无的放矢;没有学习者,教育活动就失去了对象,无的放矢;没有学习者,教育活动就失去了对象,无的放矢;没没没没有有有有教教教教育育育育影影影影响响响响,教教教教育育育育活活活活动动动动就就就就成成成成了了了了无无无无米米米米之之之之炊炊炊炊、无无无无源

10、源源源之之之之水,再好的教育意图和发展目标都无法实现。水,再好的教育意图和发展目标都无法实现。水,再好的教育意图和发展目标都无法实现。水,再好的教育意图和发展目标都无法实现。 14(三)教育的形态(三)教育的形态n n非制度化与制度化的教育非制度化与制度化的教育n n家庭教育、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家庭教育、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n n农业社会、工业社会与信息社会的教育农业社会、工业社会与信息社会的教育15非制度化与制度化的教育非制度化与制度化的教育非制度化的教育非制度化的教育是指那些没有能够形成是指那些没有能够形成相对独立的教育形式的教育。相对独立的教育形式的教育。制度化的教育制度化的教育是从非制度

11、化的教育中演是从非制度化的教育中演化而来,是指由专门的教育人员、机构化而来,是指由专门的教育人员、机构及其运行制度所构成的教育形态。及其运行制度所构成的教育形态。 16家庭教育、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家庭教育、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家庭教育是指以家庭为单位进行的教育活动家庭教育是指以家庭为单位进行的教育活动 学校教育是指以学校为单位进行的教育活动学校教育是指以学校为单位进行的教育活动 社会教育是指在广泛的社会生活和生产过程社会教育是指在广泛的社会生活和生产过程中所进行的教育活动中所进行的教育活动 17农业社会、工业社会与信息社会的教育农业社会、工业社会与信息社会的教育理解其背后的社会变迁理解其背后的社

12、会变迁农业社会的教育不等于农业社会的教育不等于“农业教育农业教育”三种形态的教育,后者总是建立在前一三种形态的教育,后者总是建立在前一种形态教育基础上的,因而在教育目的、种形态教育基础上的,因而在教育目的、内容、方法、管理等各个方面,总是包内容、方法、管理等各个方面,总是包含着对前一种教育的批判、修正和重构,含着对前一种教育的批判、修正和重构,彼此之间有一种历史的连续性。彼此之间有一种历史的连续性。 18二、教育的历史发展二、教育的历史发展 教育的起源教育的起源教育的历史发展过程教育的历史发展过程19(一)教育的起源(一)教育的起源教育的神话起源说教育的神话起源说所有宗教所持的观点所有宗教所持

13、的观点教育的生物起源说教育的生物起源说勒图尔诺和沛西勒图尔诺和沛西能能教育的心理起源说教育的心理起源说孟禄孟禄教育的劳动起源说教育的劳动起源说教育的社会起源说教育的社会起源说20教育的神话起源说所有宗教所持的观点教育的神话起源说所有宗教所持的观点 这种观点认为,教育与其他万事万物一这种观点认为,教育与其他万事万物一样,都是由人格化的神样,都是由人格化的神( (上帝或天上帝或天) )所创造的,所创造的,教育的目的就是体现神或天的意志,使人皈教育的目的就是体现神或天的意志,使人皈依于神或顺从于天。这种观点是根本错误的,依于神或顺从于天。这种观点是根本错误的,是非科学的。是非科学的。21教育的生物起

14、源说勒图尔诺和沛西教育的生物起源说勒图尔诺和沛西能能 这种观点认为:教育的产生完全来自动这种观点认为:教育的产生完全来自动物的本能,是种族发展的本能需要。物的本能,是种族发展的本能需要。 它的提出标志着在教育起源问题上开始从它的提出标志着在教育起源问题上开始从神话解释转向科学解释。神话解释转向科学解释。 它的它的根本错误根本错误在于没有把握人类教育的目在于没有把握人类教育的目的性和社会性,从而没能区分出人类教育行的性和社会性,从而没能区分出人类教育行为与动物类养育行为之间质的差别,仅从外为与动物类养育行为之间质的差别,仅从外在行为的角度而没有从内在目的的角度来论在行为的角度而没有从内在目的的角

15、度来论述教育的起源问题,从而把教育的起源问题述教育的起源问题,从而把教育的起源问题生物学化。生物学化。 22教育的心理起源说教育的心理起源说代表人物是美国代表人物是美国教育家孟禄教育家孟禄(1869(18691947)1947) 23 孟禄认为:孟禄认为:原始教育形式和方法主要原始教育形式和方法主要是日常生活中儿童对成人的无意识模仿。是日常生活中儿童对成人的无意识模仿。 即是一种本能,而不是文化的和社会的。即是一种本能,而不是文化的和社会的。 只不过这种本能是人类的类本能,只不过这种本能是人类的类本能,而不是动物的类本能,这是孟禄比勒图而不是动物的类本能,这是孟禄比勒图尔诺和沛西尔诺和沛西能进

16、步的地方。能进步的地方。 24教育的劳动起源说教育的社会起源说教育的劳动起源说教育的社会起源说劳动起源说的劳动起源说的论据论据是:是:1 1、人类生产劳动和社会生活需要教育。社会、人类生产劳动和社会生活需要教育。社会的发展是建立在两种再生产的基础之上:一种的发展是建立在两种再生产的基础之上:一种是人类自身的再生产,另一种是生产资料的再是人类自身的再生产,另一种是生产资料的再生产,这两种再生产的实现都离不开教育。生产,这两种再生产的实现都离不开教育。2 2、人类通过劳动,在改变着自然的同时,也、人类通过劳动,在改变着自然的同时,也改变着人类自身,为教育的出现提供了条件:改变着人类自身,为教育的出

17、现提供了条件:大脑大脑-思维的工具,双手思维的工具,双手-劳动的工具,语劳动的工具,语言言-交际的工具。交际的工具。 25u交往起源说交往起源说 这是近年来教育界的一种新的观点。这是近年来教育界的一种新的观点。认为教育的劳动起源说机械的照搬马克认为教育的劳动起源说机械的照搬马克思主义的观点。交往是人类最古老的活思主义的观点。交往是人类最古老的活动之一,在这种活动中,已经包含了教动之一,在这种活动中,已经包含了教育的三个基本要素:信息的提供者,信育的三个基本要素:信息的提供者,信息的接受者,信息的内容和传播信息的息的接受者,信息的内容和传播信息的手段,就是教育者、学习者、教育影响手段,就是教育者

18、、学习者、教育影响的雏形,到了条件成熟的时候,教育从的雏形,到了条件成熟的时候,教育从其中剥离出来。其中剥离出来。26(二二)教育的历史发展过程教育的历史发展过程n n农业社会的教育农业社会的教育n n工业社会的教育工业社会的教育n n信息社会的教育信息社会的教育271.农业社会的教育特征:农业社会的教育特征:n n古代学校的出现和发展古代学校的出现和发展古代学校的出现和发展古代学校的出现和发展n n最早的学校出现在公元前最早的学校出现在公元前25002500年左右的埃及年左右的埃及n n我国学校产生于公元前我国学校产生于公元前10001000多年前的商代多年前的商代n n古代学校的特征:古典

19、学校,培养统治人才,古代学校的特征:古典学校,培养统治人才,个别化教学个别化教学n n教育阶级性的出现和强化教育阶级性的出现和强化教育阶级性的出现和强化教育阶级性的出现和强化n n学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脱离学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脱离学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脱离学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脱离282 .工业社会的教育新特征:工业社会的教育新特征:n n现代学校出现、发展。现代学校出现、发展。现代学校出现、发展。现代学校出现、发展。n n新建适合科技发展的新式学校新建适合科技发展的新式学校n n逐步改造传统学校逐步改造传统学校n n政府购买、接管教会学校政府购买、接管教会学校n n教育与生产劳动从分离走向结合,突

20、出教育的教育与生产劳动从分离走向结合,突出教育的教育与生产劳动从分离走向结合,突出教育的教育与生产劳动从分离走向结合,突出教育的生产性。生产性。生产性。生产性。n n教育的公共性日益突出。教育的公共性日益突出。教育的公共性日益突出。教育的公共性日益突出。n n教育的复杂性和理论自觉性越来越高。教育的复杂性和理论自觉性越来越高。教育的复杂性和理论自觉性越来越高。教育的复杂性和理论自觉性越来越高。293 .信息社会教育的特征展望:信息社会教育的特征展望:n n学校将发生一系列变革。学校将发生一系列变革。学校将发生一系列变革。学校将发生一系列变革。n n教育功能将进一步得到全面理解。教育功能将进一步

21、得到全面理解。教育功能将进一步得到全面理解。教育功能将进一步得到全面理解。n n教育的国际化与教育的本土化趋势都非常明显。教育的国际化与教育的本土化趋势都非常明显。教育的国际化与教育的本土化趋势都非常明显。教育的国际化与教育的本土化趋势都非常明显。n n教育的终身化和全民化理念成为指导教育改革教育的终身化和全民化理念成为指导教育改革教育的终身化和全民化理念成为指导教育改革教育的终身化和全民化理念成为指导教育改革的基本理念。的基本理念。的基本理念。的基本理念。30三、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三、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教育学的萌芽教育学的萌芽教育学的创立教育学的创立教育学的发展教育学的发展当代教育学的状况当

22、代教育学的状况31西方教育学的萌芽 n n柏拉图:柏拉图:柏拉图:柏拉图:理想国理想国理想国理想国、美诺篇美诺篇美诺篇美诺篇n n毕达哥拉斯毕达哥拉斯毕达哥拉斯毕达哥拉斯金言金言金言金言32西方教育学的萌芽n n亚里士多德:亚里士多德:亚里士多德:亚里士多德:政治学政治学政治学政治学、尼各马可伦理学尼各马可伦理学尼各马可伦理学尼各马可伦理学n n昆体良:昆体良:昆体良:昆体良:雄辩术原理雄辩术原理雄辩术原理雄辩术原理n n33我国教育学的萌芽孔子:孔子:孔子:孔子:论语论语论语论语孟子:孟子:孟子孟子34n n老子:老子:老子:老子:老子老子老子老子n n庄子:庄子:庄子:庄子:庄子庄子庄子庄

23、子n n朱熹:朱熹:朱熹:朱熹:四书集注四书集注四书集注四书集注n n礼记礼记礼记礼记n n中庸中庸中庸中庸n n学记学记学记学记n n大学大学大学大学n n韩愈韩愈韩愈韩愈师说师说师说师说n n程颐、程颢:程颐、程颢:程颐、程颢:程颐、程颢:二程二程二程二程遗书遗书遗书遗书n n王守仁:王守仁:王守仁:王守仁:传习录传习录传习录传习录n n我国教育学的萌芽35(二)教育学的创立(二)教育学的创立n n教育学创立的背景教育学创立的背景n n来源于教育实践发展的客观需要。来源于教育实践发展的客观需要。来源于教育实践发展的客观需要。来源于教育实践发展的客观需要。n n与近代科学发展的总趋势和一般科

24、学方法论的与近代科学发展的总趋势和一般科学方法论的与近代科学发展的总趋势和一般科学方法论的与近代科学发展的总趋势和一般科学方法论的奠定有着密切的关系。奠定有着密切的关系。奠定有着密切的关系。奠定有着密切的关系。n n与一些著名学者和教育家的努力也是分不开的。与一些著名学者和教育家的努力也是分不开的。与一些著名学者和教育家的努力也是分不开的。与一些著名学者和教育家的努力也是分不开的。36n n教育学创立的标志:教育学创立的标志:教育学创立的标志:教育学创立的标志:n n对象:教育问题成为专门的研究领域对象:教育问题成为专门的研究领域对象:教育问题成为专门的研究领域对象:教育问题成为专门的研究领域

25、n n概念和范畴:形成专门的反映教育本质与规律概念和范畴:形成专门的反映教育本质与规律概念和范畴:形成专门的反映教育本质与规律概念和范畴:形成专门的反映教育本质与规律的概念与范畴及其相关体系的概念与范畴及其相关体系的概念与范畴及其相关体系的概念与范畴及其相关体系n n方法:有了科学的研究方法方法:有了科学的研究方法方法:有了科学的研究方法方法:有了科学的研究方法n n结果:产生重要的教育家,出现专门的、结果:产生重要的教育家,出现专门的、结果:产生重要的教育家,出现专门的、结果:产生重要的教育家,出现专门的、系统的教育学著作系统的教育学著作系统的教育学著作系统的教育学著作n n组织:出现专门教

26、育研究机构组织:出现专门教育研究机构组织:出现专门教育研究机构组织:出现专门教育研究机构37n n夸美纽斯:其论著夸美纽斯:其论著夸美纽斯:其论著夸美纽斯:其论著大教大教大教大教学论学论学论学论是近代第一本教育是近代第一本教育是近代第一本教育是近代第一本教育学著作学著作学著作学著作n n赫尔巴特:被认为是赫尔巴特:被认为是赫尔巴特:被认为是赫尔巴特:被认为是“ “现代教育之父现代教育之父现代教育之父现代教育之父” ”或或或或“ “科学教育学的奠基人科学教育学的奠基人科学教育学的奠基人科学教育学的奠基人” ”。他的。他的。他的。他的普通教育学普通教育学普通教育学普通教育学是公认的第一本现代是公认

27、的第一本现代是公认的第一本现代是公认的第一本现代教育学著作教育学著作教育学著作教育学著作38n n洛克:洛克:洛克:洛克:教育漫话教育漫话教育漫话教育漫话n n卢梭:卢梭:卢梭:卢梭:爱弥儿爱弥儿爱弥儿爱弥儿n n裴斯泰洛齐:裴斯泰洛齐:裴斯泰洛齐:裴斯泰洛齐:林哈德与葛笃德林哈德与葛笃德林哈德与葛笃德林哈德与葛笃德39(三)教育学的发展(三)教育学的发展n n实验教育学实验教育学实验教育学实验教育学n n文化教育学文化教育学文化教育学文化教育学n n实用主义教育学实用主义教育学实用主义教育学实用主义教育学n n马克思主义教育学马克思主义教育学马克思主义教育学马克思主义教育学n n批判教育学批

28、判教育学批判教育学批判教育学401.实验教育学实验教育学n n实验教育学是实验教育学是实验教育学是实验教育学是1919世纪末世纪末世纪末世纪末2020世纪初在欧美一些国世纪初在欧美一些国世纪初在欧美一些国世纪初在欧美一些国家兴起的用自然科学的实验法研究儿童及其与家兴起的用自然科学的实验法研究儿童及其与家兴起的用自然科学的实验法研究儿童及其与家兴起的用自然科学的实验法研究儿童及其与教育的关系的理论。教育的关系的理论。教育的关系的理论。教育的关系的理论。n n代表人物:代表人物:代表人物:代表人物:n n梅伊曼梅伊曼梅伊曼梅伊曼实验教育学纲要实验教育学纲要实验教育学纲要实验教育学纲要n n拉伊拉伊

29、拉伊拉伊实验教育学实验教育学实验教育学实验教育学41n n主要观点:主要观点:主要观点:主要观点:n n反对强调概念思辨的教育学反对强调概念思辨的教育学反对强调概念思辨的教育学反对强调概念思辨的教育学n n提倡运用实验心理学研究成果和方法提倡运用实验心理学研究成果和方法提倡运用实验心理学研究成果和方法提倡运用实验心理学研究成果和方法n n把教育实验分三个阶段把教育实验分三个阶段把教育实验分三个阶段把教育实验分三个阶段n n指出教育实验与心理实验的差别指出教育实验与心理实验的差别指出教育实验与心理实验的差别指出教育实验与心理实验的差别n n主张进行定量研究主张进行定量研究主张进行定量研究主张进行

30、定量研究n n缺点:过于量化,不能够涵盖教育学问题缺点:过于量化,不能够涵盖教育学问题缺点:过于量化,不能够涵盖教育学问题缺点:过于量化,不能够涵盖教育学问题422.文化教育学文化教育学n n文化教育学又称精神科学教育学,是文化教育学又称精神科学教育学,是文化教育学又称精神科学教育学,是文化教育学又称精神科学教育学,是1919世纪末以来世纪末以来世纪末以来世纪末以来出现在德国的一种教育学说。出现在德国的一种教育学说。出现在德国的一种教育学说。出现在德国的一种教育学说。n n代表人物:代表人物:代表人物:代表人物:n n狄尔泰:狄尔泰:狄尔泰:狄尔泰:关于普遍妥当的教育学的可能关于普遍妥当的教育

31、学的可能关于普遍妥当的教育学的可能关于普遍妥当的教育学的可能n n斯普朗格:斯普朗格:斯普朗格:斯普朗格:教育与文化教育与文化教育与文化教育与文化n n利特:利特:利特:利特:职业陶冶、专业教育、人的陶冶职业陶冶、专业教育、人的陶冶职业陶冶、专业教育、人的陶冶职业陶冶、专业教育、人的陶冶43n n主要观点:主要观点:主要观点:主要观点:n n人是一种文化的存在,人类历史是文化的历史人是一种文化的存在,人类历史是文化的历史人是一种文化的存在,人类历史是文化的历史人是一种文化的存在,人类历史是文化的历史n n教育的对象是人,教育过程是历史文化过程教育的对象是人,教育过程是历史文化过程教育的对象是人

32、,教育过程是历史文化过程教育的对象是人,教育过程是历史文化过程n n教育研究应用理解与解释的方法进行教育研究应用理解与解释的方法进行教育研究应用理解与解释的方法进行教育研究应用理解与解释的方法进行n n教育目的是促进教育目的是促进教育目的是促进教育目的是促进“ “社会的个体化社会的个体化社会的个体化社会的个体化” ”,培养完整的人,培养完整的人,培养完整的人,培养完整的人格,主要通过格,主要通过格,主要通过格,主要通过“ “陶冶陶冶陶冶陶冶” ”、“ “唤醒唤醒唤醒唤醒” ”的途径。的途径。的途径。的途径。n n特点:特点:特点:特点:n n在反对科学主义、理性主义的基础上建立在反对科学主义、

33、理性主义的基础上建立在反对科学主义、理性主义的基础上建立在反对科学主义、理性主义的基础上建立n n实践性不足,缺乏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实践性不足,缺乏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实践性不足,缺乏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实践性不足,缺乏针对性和可操作性n n忽略教育中的客观事实忽略教育中的客观事实忽略教育中的客观事实忽略教育中的客观事实443.实用主义教育学实用主义教育学n n实用主义教育学是实用主义教育学是实用主义教育学是实用主义教育学是1919世纪末世纪末世纪末世纪末2020世纪初在美国兴起的教育思潮,世纪初在美国兴起的教育思潮,世纪初在美国兴起的教育思潮,世纪初在美国兴起的教育思潮,是典型的是典型的是典型的是典型

34、的“ “美国版美国版美国版美国版” ”教育学。教育学。教育学。教育学。n n代表人物:代表人物:代表人物:代表人物:n n杜威杜威杜威杜威民主主义与教育民主主义与教育民主主义与教育民主主义与教育、 经验与教育经验与教育经验与教育经验与教育n n克伯屈克伯屈克伯屈克伯屈设计教学法设计教学法设计教学法设计教学法杜威杜威45n n基本观点基本观点基本观点基本观点:n n教育即生活,教育过程与生活合一教育即生活,教育过程与生活合一教育即生活,教育过程与生活合一教育即生活,教育过程与生活合一n n教育即学生个体经验的不断增长教育即学生个体经验的不断增长教育即学生个体经验的不断增长教育即学生个体经验的不断

35、增长n n学校是一个雏形的社会学校是一个雏形的社会学校是一个雏形的社会学校是一个雏形的社会n n以学生的经验为中心组织课堂,而非学科知识体系以学生的经验为中心组织课堂,而非学科知识体系以学生的经验为中心组织课堂,而非学科知识体系以学生的经验为中心组织课堂,而非学科知识体系n n师生关系是以儿童为中心师生关系是以儿童为中心师生关系是以儿童为中心师生关系是以儿童为中心n n教学过程应尊重学生发展的差异性教学过程应尊重学生发展的差异性教学过程应尊重学生发展的差异性教学过程应尊重学生发展的差异性n n缺点缺点缺点缺点:忽略系统知识的学习,忽视了教师在教育教学忽略系统知识的学习,忽视了教师在教育教学忽略

36、系统知识的学习,忽视了教师在教育教学忽略系统知识的学习,忽视了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的主导作用,忽视了学校的特质。过程中的主导作用,忽视了学校的特质。过程中的主导作用,忽视了学校的特质。过程中的主导作用,忽视了学校的特质。464.马克思主义教育学马克思主义教育学马克思主义教育学包括两部分内容:马克思主义教育学包括两部分内容:马克思主义教育学包括两部分内容:马克思主义教育学包括两部分内容:n n一部分是马克思恩格斯以及其他马克思主义的一部分是马克思恩格斯以及其他马克思主义的一部分是马克思恩格斯以及其他马克思主义的一部分是马克思恩格斯以及其他马克思主义的经典作家教育问题的论述,也就是他们的教育经典作

37、家教育问题的论述,也就是他们的教育经典作家教育问题的论述,也就是他们的教育经典作家教育问题的论述,也就是他们的教育思想;思想;思想;思想;n n另一部分是教育学家们根据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另一部分是教育学家们根据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另一部分是教育学家们根据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另一部分是教育学家们根据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对现代教育一系列问题的研究结果。原理对现代教育一系列问题的研究结果。原理对现代教育一系列问题的研究结果。原理对现代教育一系列问题的研究结果。47n n基本观点:基本观点:基本观点:基本观点:n n教育受社会政治经济等客观条件的影响教育受社会政治经济等客观条件的影响教育受社会政治经济等客观条件

38、的影响教育受社会政治经济等客观条件的影响n n教育起源于社会性生产劳动,受制于社会劳动的方教育起源于社会性生产劳动,受制于社会劳动的方教育起源于社会性生产劳动,受制于社会劳动的方教育起源于社会性生产劳动,受制于社会劳动的方式与性质式与性质式与性质式与性质n n教育的目的是促使学生个体全面发展教育的目的是促使学生个体全面发展教育的目的是促使学生个体全面发展教育的目的是促使学生个体全面发展n n现代教育过程应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现代教育过程应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现代教育过程应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现代教育过程应与生产劳动相结合n n教育具有相对独立性教育具有相对独立性教育具有相对独立性教育具有相对独立性n n方

39、法论基础为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方法论基础为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方法论基础为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方法论基础为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n n缺点:缺点:缺点:缺点:容易造成简单化和机械化容易造成简单化和机械化容易造成简单化和机械化容易造成简单化和机械化485.批判教育学批判教育学n n批判教育学是批判教育学是批判教育学是批判教育学是2020世纪世纪世纪世纪7070年代之后兴起的一种教育思潮,年代之后兴起的一种教育思潮,年代之后兴起的一种教育思潮,年代之后兴起的一种教育思潮,也是当前在西方教育理论界占主导地位的教育思潮,也是当前在西方教育理论界占主导地位的教育思潮,也是当前在西方教育理论界占主导地位的教

40、育思潮,也是当前在西方教育理论界占主导地位的教育思潮,对于教育诸多问题的研究都有比较广泛和深刻的影响。对于教育诸多问题的研究都有比较广泛和深刻的影响。对于教育诸多问题的研究都有比较广泛和深刻的影响。对于教育诸多问题的研究都有比较广泛和深刻的影响。n n代表人物:代表人物:代表人物:代表人物:n n鲍尔斯、金蒂斯:鲍尔斯、金蒂斯:鲍尔斯、金蒂斯:鲍尔斯、金蒂斯:资本主义美国的学校教育资本主义美国的学校教育资本主义美国的学校教育资本主义美国的学校教育n n布厄迪尔布厄迪尔布厄迪尔布厄迪尔教育、社会和文化的再生产教育、社会和文化的再生产教育、社会和文化的再生产教育、社会和文化的再生产n n阿普尔阿普

41、尔阿普尔阿普尔教育与权力教育与权力教育与权力教育与权力n n吉鲁吉鲁吉鲁吉鲁批判教育学、国家与文化斗争批判教育学、国家与文化斗争批判教育学、国家与文化斗争批判教育学、国家与文化斗争49n n基本观点基本观点基本观点基本观点n n当代资本主义学校教育具有当代资本主义学校教育具有当代资本主义学校教育具有当代资本主义学校教育具有“ “不公平、不公正不公平、不公正不公平、不公正不公平、不公正” ”性性性性n n教育的阶级性教育的阶级性教育的阶级性教育的阶级性n n人们已经丧失对教育阶级性的人们已经丧失对教育阶级性的人们已经丧失对教育阶级性的人们已经丧失对教育阶级性的“ “意识意识意识意识” ”n n崇

42、尚对人类意识的崇尚对人类意识的崇尚对人类意识的崇尚对人类意识的“ “解放解放解放解放” ”n n用实践批判的态度和方法,重点考察教育生活中的用实践批判的态度和方法,重点考察教育生活中的用实践批判的态度和方法,重点考察教育生活中的用实践批判的态度和方法,重点考察教育生活中的利益关系问题利益关系问题利益关系问题利益关系问题n n缺点:有缺点:有缺点:有缺点:有“ “破破破破” ” 无无无无“ “立立立立” ”50教育学发展的总体特征教育学发展的总体特征n n教育学发展受社会条件的制约教育学发展受社会条件的制约n n教育学研究形成不同的传统和风格教育学研究形成不同的传统和风格n n教育学的发展得益于

43、学派之间的相互批评教育学的发展得益于学派之间的相互批评和借鉴和借鉴51(四)当代教育学的状况(四)当代教育学的状况当代教育学的新特征:当代教育学的新特征:当代教育学的新特征:当代教育学的新特征:n n教育学研究的问题领域急剧扩大教育学研究的问题领域急剧扩大教育学研究的问题领域急剧扩大教育学研究的问题领域急剧扩大n n教育学研究基础和研究模式多样化教育学研究基础和研究模式多样化教育学研究基础和研究模式多样化教育学研究基础和研究模式多样化n n教育学发生细密的分化,形成初步教育学科体系教育学发生细密的分化,形成初步教育学科体系教育学发生细密的分化,形成初步教育学科体系教育学发生细密的分化,形成初步

44、教育学科体系n n教育学研究与教育实践改革的关系日益密切教育学研究与教育实践改革的关系日益密切教育学研究与教育实践改革的关系日益密切教育学研究与教育实践改革的关系日益密切n n教育学加强了对自身的反思,形成了教育学的元教育学加强了对自身的反思,形成了教育学的元教育学加强了对自身的反思,形成了教育学的元教育学加强了对自身的反思,形成了教育学的元理论。理论。理论。理论。52四、教育学的价值四、教育学的价值(一)超越日常教育经验(一)超越日常教育经验(二)科学解释教育问题(二)科学解释教育问题(三)沟通教育理论与实践(三)沟通教育理论与实践53(一)超越日常教育经验(一)超越日常教育经验教育的科学认

45、识即教育学是对教育的习俗认识教育的科学认识即教育学是对教育的习俗认识教育的科学认识即教育学是对教育的习俗认识教育的科学认识即教育学是对教育的习俗认识即日常教育经验的一种历史性超越,是教育习俗性即日常教育经验的一种历史性超越,是教育习俗性即日常教育经验的一种历史性超越,是教育习俗性即日常教育经验的一种历史性超越,是教育习俗性认识历史发展的必然,主要原因:认识历史发展的必然,主要原因:认识历史发展的必然,主要原因:认识历史发展的必然,主要原因:第一,教育习俗性认识以及由此产生的日常教第一,教育习俗性认识以及由此产生的日常教第一,教育习俗性认识以及由此产生的日常教第一,教育习俗性认识以及由此产生的日

46、常教育生活经验本身的局限性。育生活经验本身的局限性。育生活经验本身的局限性。育生活经验本身的局限性。第二,随着教育的发展,传统的习俗性认识以第二,随着教育的发展,传统的习俗性认识以第二,随着教育的发展,传统的习俗性认识以第二,随着教育的发展,传统的习俗性认识以及建立于其上的日常教育经验逐渐失去了解释规范及建立于其上的日常教育经验逐渐失去了解释规范及建立于其上的日常教育经验逐渐失去了解释规范及建立于其上的日常教育经验逐渐失去了解释规范与指导作用,无法满足教育变革理论的需要。与指导作用,无法满足教育变革理论的需要。与指导作用,无法满足教育变革理论的需要。与指导作用,无法满足教育变革理论的需要。54

47、(二)(二)科学解释教育问题科学解释教育问题教育学是对教育问题的教育学是对教育问题的教育学是对教育问题的教育学是对教育问题的“ “科学解释科学解释科学解释科学解释” ”,这意味着:,这意味着:,这意味着:,这意味着:第一,以教育问题为逻辑起点和对象;第一,以教育问题为逻辑起点和对象;第一,以教育问题为逻辑起点和对象;第一,以教育问题为逻辑起点和对象;第二,教育学使用专门的语言、概念、符号;第二,教育学使用专门的语言、概念、符号;第二,教育学使用专门的语言、概念、符号;第二,教育学使用专门的语言、概念、符号;第三,其解释是有理论视角的,是理性的;第三,其解释是有理论视角的,是理性的;第三,其解释

48、是有理论视角的,是理性的;第三,其解释是有理论视角的,是理性的;第四,多元的理解使教育知识持续不断地增长。第四,多元的理解使教育知识持续不断地增长。第四,多元的理解使教育知识持续不断地增长。第四,多元的理解使教育知识持续不断地增长。55n n启发教育实践工作者的教育自觉性启发教育实践工作者的教育自觉性启发教育实践工作者的教育自觉性启发教育实践工作者的教育自觉性n n获得教育理论知识,扩展教育工作的理论视野获得教育理论知识,扩展教育工作的理论视野获得教育理论知识,扩展教育工作的理论视野获得教育理论知识,扩展教育工作的理论视野n n养成正确的教育态度,培植坚定的教育信念养成正确的教育态度,培植坚定

49、的教育信念养成正确的教育态度,培植坚定的教育信念养成正确的教育态度,培植坚定的教育信念n n提高教育实践工作者的自我反省和发展能力提高教育实践工作者的自我反省和发展能力提高教育实践工作者的自我反省和发展能力提高教育实践工作者的自我反省和发展能力n n为成为研究型教师打下基础为成为研究型教师打下基础为成为研究型教师打下基础为成为研究型教师打下基础(三)(三)沟通教育理论与实践沟通教育理论与实践56参考文献1 1瞿瞿葆葆奎奎主主编编:教教育育学学文文集集 教教育育与与教教育育学学,人人民民教教育育出出版版社社,19931993年版。年版。2 2成有信主编:成有信主编:教育学原理教育学原理,河南教育

50、出版社,河南教育出版社,19931993年版。年版。3. 3. 黄济、王策三主编:黄济、王策三主编:现代教育论现代教育论,人民教育出版社,人民教育出版社,19961996年版。年版。4 4袁振国主编:袁振国主编:当代教育学当代教育学,教育科学出版社,教育科学出版社,19991999年版。年版。5 5石中英著:石中英著:教育学的文化性格教育学的文化性格,山西教育出版社,山西教育出版社,19991999年版。年版。6 6项贤明著:项贤明著:泛教育论泛教育论,山西教育出版社,山西教育出版社,20002000年版。年版。7 7瞿葆奎主编:瞿葆奎主编:元教育学研究元教育学研究,浙江教育出版社,浙江教育出

51、版社,19991999年版。年版。8 8胡德海著:胡德海著:教育学原理教育学原理,甘肃教育出版社,甘肃教育出版社,19981998年版。年版。9 9I,Scheffler.(ed.). I,Scheffler.(ed.). The The Language Language of of Education. Education. Springfield. Springfield. Illinois: Charles C. ThomasIllinois: Charles C. Thomas,1960.1960.1010 R.S.Perters. R.S.Perters. Education Education as as Initiation. Initiation. London: London: Evans Evans Bros,1964.Bros,1964.57思考题:思考题:1、教育的对象与教育学的对象有什么不同?2、教育的本质特征是什么?3、构成教育的要素有哪些?它们之间是怎样的关系?4、与老鼠一起长大的猫不吃老鼠。这是否说明动物界存在教育?5、请从社会变化的角度,分析教育与生产劳动关系的变迁。6、简述教育学的历史发展阶段。7、孔子没有学过教育学,也是一个公认的伟大的教育家。所以说,对于一个教师而言学不学教育学无所谓,请分析这一观点是否正确并说明理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