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物理二轮复习的有效策略

上传人:pu****.1 文档编号:570979484 上传时间:2024-08-07 格式:PPT 页数:64 大小:1.2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三物理二轮复习的有效策略_第1页
第1页 / 共64页
高三物理二轮复习的有效策略_第2页
第2页 / 共64页
高三物理二轮复习的有效策略_第3页
第3页 / 共64页
高三物理二轮复习的有效策略_第4页
第4页 / 共64页
高三物理二轮复习的有效策略_第5页
第5页 / 共6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三物理二轮复习的有效策略》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三物理二轮复习的有效策略(6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三物理二轮复习的有效策略高三物理二轮复习的有效策略一、2013江苏物理高考考试说明解读物理高考物理高考考试说明考试说明的特点:的特点: 1.整体稳定整体稳定 2.排序合理排序合理3.有合有分有合有分4.有增有减有增有减5.难度有升有降难度有升有降1.考点整体稳定 与2012年相比,考点总数由99条变为98条而2012年与2011年相比,考点总数由104条变为99条 2.考点排序合理 (1)考点“力的合成与分解”2012年为考点6,2013年排序为新考点7,排在考点5“重力 形变和弹力 胡克定律”及考点6“静摩擦 滑动摩擦 摩擦力 动摩擦因数”之后 (2)同样考点“电阻定律”由老考点36前移为

2、新考点33 3.考点有合有分 2012年考点19“能源和能量耗散”、考点69“能量守恒定律 能源与环境能源的开发与应用”重新优化组合为2013年考点18“能量守恒”、考点69“能源与可持续发展”;2012年考点92“氢原子光谱”、考点93“原子的能级”2003年合并为一个考点89;2012年考点58“物体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 阿伏伽德罗常数”、61“分子间的作用力”2013年考点分解为57“分子动理论的基本观点”、考点58“阿伏伽德罗常数”;2012年考点60“分子热运动 布朗运动”2013年分列为考点60“布朗运动”、考点61“分子热运动速率的统计分布规律”。 4.考点有增有减 增加了考点61

3、“分子热运动速率的统计分布规律” 删掉原考点3“变速直线运动” 删掉原考点61“分子间的作用力” 删去原考点21“平抛运动”改为新考点20,表述改为“抛体运动” 5. 难度有升有降 新考点23“开普勒行星运动定律”说明由“定量计算不作要求”改为“计算不作要求” 新考点27“库仑定律”要求由II改为I 新考点10“牛顿运动定律及其应用”说明由“不要求定量求解加速度大小不同的连接体问题”改为“加速度大小不同的连接体问题的计算仅限于两个物体的情况”。 新考点19“运动的合成与分解”要求由I改为II, 选修3-2:新考点51“交变电流”说明删掉了原来的“相位概念不作要求”。 样题5中,水平面是光滑的,

4、水平力F=kt变化,在物快与木板之间摩擦力达到最大摩擦力之前,二者一起运动,加速度相同 a= 随时间t均匀增大;当二者摩擦力达到最大后,木板加速度a = 保持不变,物快加速度 = g 随时间增大(斜率超过第一阶段斜率),所以,样题定性图线为A。 注意,样题解答有错误,误认为二者相对滑动时,拉力与最大摩擦力相等(F= g),应该是F= 。 例1.如图甲所示,质量M = 1 kg的薄木板静止在水平面上,质量m = 1 kg的铁块静止在木板的右端,可视为质点。设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已知木板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1 = 0.05,铁块与木板之间的动摩擦因数2 = 0.2,取g = 10 m/s

5、2。现给铁块施加一个水平向左的力F。(1)若力F恒为 4 N,经过时间1 s,铁块运动到木板的左端,求木板的长度;(2)若力F从零开始逐渐增加,且铁块始终在木板上没有掉下来。试通过分析与计算,在图乙中作出铁块受到的摩擦力f随力F大小变化的图象。解析:(1)本题第一问比较简单,题目明确告知连接体加速度不同,物快m的加速度 = =2m/ ,木板M加速度 = =1(m/ , 因此L =( ) =0.5m。 (2)本题第二问首先要求解2个临界条件:第一个临界条件是外力达到地面摩擦力F = =1N;第二个临界条件是二者之间摩擦力恰好达到最大 =2N时,二者加速度 = =1(m/ ),外力F = +ma

6、=3N。 本问号要分三种情况讨论:F 1N,二者不动,铁块受到的摩擦力f=F,图像是一条过原点的倾斜直线;1N F 3N时,二者一起运动,先整体求加速度a= = ,再隔离m得F-f=ma,可得f=F-ma= (F=1时,f=1N;F=3N时,f=2N),图线的斜率变小F 3N时,二者相对滑动,f=2N保持不变,图线是平行横轴的直线。图像如图丙所示。图丙1234f/N120F/N如果本题改为力F作用在木板M上,其他条件不变,则两个临界条件是:F=1N;F=5N(此时f=2N),物快受到的摩擦力f的三种情况为:F 1N,f=0;1Nf5N,f= ;F 5N,f=2N。 本题的关键之处在于要找到两个

7、临界条件,然后分3种情况讨论,学生最容易出错之处在于误认为二者相对滑动时,拉力F等于二者之间的摩擦力。 应用牛顿定律解决连接体问题可能出现多过程 问题例2,如图所示,在高出水平地面的光滑平台上放置一质量、由两种不同材料连接成一体的薄板A,其右段长度 且表面光滑,左段表面粗糙。在A最右端放有可视为质点的物块B,其质量 。 B与A左段间动摩擦因数 。开始时二者均静止,现对A施加水平向右的恒力,待B脱离A(A尚未露出平台)后,将A取走。B离开平台后的落地点与平台右边缘的水平距离 (取 )求:(1)B离开平台时的速度 。(2)B从开始运动到刚脱离A时,B运动的时间tB和位移xB(3)A左端的长度l2解

8、析:本题一共有三个运动阶段:第一阶段A加速B静止阶段;第二阶段AB都加速但是加速度不等阶段,本阶段的研究是重点;第三阶段研究B平抛阶段本题用到牛顿定律和平抛知识。(1)设物块平抛运动的时间为t,由运动学知识可得 联立式,代入数据得 (2)设B的加速度为a2,由牛顿第二定律和运动学的知识得 联立式,代入数据得 (3)设B刚开始运动时A的速度为 ,由动能定理得 设B运动后A的加速度为 ,由牛顿,第二定律和运动学知识得 联立式,代入数据得 如图所示,一直立的轻质薄空心圆管长为L,上下端口处各安放有一个质量均为m的柱形物块A、B, A、B紧贴管的内壁,厚度不计。A、B与管内壁间的最大摩擦力分别是f=m

9、g、f=kmg(k1),且滑动摩擦力与最大摩擦力大小相等。管下方存在这样一个区域:当物块A进入该区域时受到一个竖直向上的恒力F,而B在该区域时不受他的作用力,PQ、MN是该区域上下水平边界,高度差为H(HL).现让管的下端从距离上边界PQ高H处由静止释放。(1)若F=mg,求A到达上边界PQ时的速度V和B到达下边界MN的速度V.(2)为使A、B间无相对运动,求F应满足的条件。(3)若F=3mg,求物快A到达下边界MN时A、B间的距离。析与解:本题是南通二模试卷的第14题,是一条很好的应用牛顿定律的连接体问题,本题不仅涉及AB两个研究对象,而且多过程、又有临界条件。QBAPMNHH(1)第一问相

10、对简单,AB两物体在三个过程都以相同的加速度运动,等同于一个研究对象,三个阶段加速度分别为g、1/2g、g,求解很容易;(2)第二问是求临界条件,先研究A达到最大摩擦力mg向下时,由于是轻质薄空心圆管,所以B受到静摩擦力为mg向上,所以临界加速度为0,整体考虑或者研究A得F=2mg(3)第三问当A进入作用区时,由于F=3mg已经超过临界条件,两个物体加速度不同,隔离分析容易得出A的加速度为g向上匀减速运动,B的加速度为0匀速运动,由对称性可以得出A离开作用区速度恰为0位移为H,而B的位移为2H;从而得到距离为(L-H)的结论。本题的考查较为全面,对学生研究对象的确定能力、过程分析能力、临界条件

11、的求解能力、模型建构能力要求较高。例如2012年高考15题:如图所示,待测区域中存在匀强电场和匀强磁场,根据带电粒子射入时的受力情况可推测其电场和磁场. 图中装置由加速器和平移器组成,平移器由两对水平放置、相距为L的相同平行金属板构成,极板长度为L、间距为d,两对极板间偏转电压大小相等、电场方向相反. 质量为m、电荷量为+q 的粒子经加速电压U0 加速后,水平射入偏转电压为U1 的平移器,最终从A 点水平射入待测区域. 不考虑粒子受到的重力. (1)求粒子射出平移器时的速度大小v1; (2)当加速电压变为4U0 时,欲使粒子仍从A 点射入待测区域,求此时的偏转电压U; (3)已知粒子以不同速度

12、水平向右射入待测区域,刚进入时的受力大小均为F. 现取水平向右为x 轴正方向,建立如图所示的直角坐标系Oxyz. 保持加速电压为U0 不变,移动装置使粒子沿不同的坐标轴方向射入待测区域,粒子刚射入时的受力大小如下表所示.请推测该区域中电场强度和磁感应强度的大小及可能的方向.本题虽然是一个难题,但是将其分解:第一问是非常简单的电场加速;第二问是电场偏转和对称;第3问虽然难,但是掌握了洛伦兹力和电场力的特点,结合力的合成,再具备空间感,则本题也会迎刃而解。不过本题对学生的基本知识的掌握的熟练程度要求很高。解析:(1)qU= mV二、高三物理二轮复习的有效策略(一)依托考纲,回归课本,建构完整知识网

13、(一)依托考纲,回归课本,建构完整知识网络。络。(二)力电主干知识要强化思维能力提高的训(二)力电主干知识要强化思维能力提高的训练练(三)二轮要重视复习选修内容,深刻挖掘教(三)二轮要重视复习选修内容,深刻挖掘教材,争取得满分材,争取得满分(四)二轮复习要强化实验操作,提高学生实(四)二轮复习要强化实验操作,提高学生实验探究能力验探究能力(五)强化对学生规范性解题习惯的培养(五)强化对学生规范性解题习惯的培养 (六)二轮复习要关注不同层次学生的物理复(六)二轮复习要关注不同层次学生的物理复习指导习指导(一)依托考纲,回归课本,建构(一)依托考纲,回归课本,建构完整知识网络。完整知识网络。近几年

14、高考试卷也有很多理论联系实际和推陈出新的试题,学生可以依照考纲的考点,有针对性地回归课本,一一对照,对于考纲上的考点,全面复习,做到各个击破。 高三一轮复习讲究面面俱到、是把书读厚的过程,它需要扩充知识,高三二轮的学习是把书读薄的过程,需要构建知识网络 磁场磁场知识结构知识结构 运动电荷运动电荷磁磁 场场安培定则安培定则产生产生作用于作用于电流电流运动电荷运动电荷磁感应强度磁感应强度 B=F/IL磁通量磁通量BS磁感线磁感线描描述述安培力安培力F=BIL左手定则左手定则洛仑兹力洛仑兹力F=qvB左手定则左手定则 运动电荷运动电荷电流电流磁体磁体(二)力电主干知识要强化思维能(二)力电主干知识要

15、强化思维能力提高的训练力提高的训练 专题复习重点分析II级要求,把重点内容复习到位,在江苏物理高考考试说明中,有28个II级要求知识点,其中力学16个(实验4个)、电学12个(实验3个)力力 学学 1.路程和位移 速度和速率 加速度 2.速度随时间的变化规律(实验、探究) 3.匀变速直线运动 自由落体运动 4.力的合成与分解 5.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实验、探究) 6.牛顿运动定律及应用 7.加速度与物体质量、物体受力的关系(实验、探究)8. 功和功率 9. 重力势能10.动能和动能定理11.机械能守恒定律及应用12.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实验、探究)13.平抛运动14.匀速圆周运动 向心力15.

16、万有引力定律及应用16.运动的合成与分解运动的合成与分解 电电 学学 1.电场强度 点电荷的场强 电势差 2.带电粒子在匀强电场中的运动 3.欧姆定律 闭合电路欧姆定律 4.决定导线电阻的因素(实验、探究) 5.描绘小灯泡的伏安特性曲线(实验、探究) 6.测量电源的电动势和内阻(实验、探究) 7.安培力8.洛伦兹力 9.带电粒子在匀强磁场中的运动 10.感应电流产生的条件 11.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 楞次定律 12.理想变压器带电粒子在匀强电场加速和匀强带电粒子在匀强电场加速和匀强磁场中的运动考点在近磁场中的运动考点在近3年都出年都出现在现在15题压轴题,对这两个考点题压轴题,对这两个考点的考查

17、在不断变通、拓展的考查在不断变通、拓展 2011年年15题如下:题如下:15(16分)某种加速器的理想模型如题15-1图所示:两块相距很近的平行小极板中间各开有一小孔a、b,两极板间电压uab的变化图象如图15-2图所示,电压的最大值为U0、周期为T0,在两极板外有垂直纸面向里的匀强磁场。若将一质量为m0、电荷量为q的带正电的粒子从板内a孔处静止释放,经电场加速后进入磁场,在磁场中运动时间T0后恰能再次从a 孔进入电场加速。现该粒子的质量增加了 。 (粒子在两极板间的运动时间不计,两极板外无 电场,不考虑粒子所受的重力)(1)若在t=0时刻将该粒子从板内a孔处静止释放,求其第二次加速后从b孔射

18、出时的动能;(2)现在利用一根长为L的磁屏蔽管(磁屏蔽管置于磁场中时管内无磁场,忽略其对管外磁场的影响),使题15-1图中实线轨迹(圆心为O)上运动的粒子从a孔正下方相距L处的c孔水平射出,请在答题卡图上的相应位置处画出磁屏蔽管;(3)若将电压uab的频率提高为原来的2倍,该粒子应何时由板内a孔处静止开始加速,才能经多次加速后获得最大动能?最大动能是多少?解析:本题考查知识点较多,包括回旋加速器原理、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加速、带电粒子在磁场中的偏转,过程复杂,加速电压为三角波形且运动周期与电压变化周期不同步,存在“相位差”,求解最大动能问题。本题是一条非常好的推陈出新、源于课本又高于课本的好题目

19、。本题第(1)问关键求出第二次加速时的加速电压为 ;第(2)问关键要了解磁屏蔽管内粒子做匀速运动,而在磁屏蔽管外为圆周运动半径不变,从而得出磁屏蔽管所在位置;第(3)问首先要根据电压频率的变化计算出最多加速的次数,分析每次增加的动能求和得出最大动能。动能定理和机械能守恒定律考点也是非常重要的,动能定理和机械能守恒定律考点也是非常重要的,要强化复习。要强化复习。例如,2012年高考试卷第14题“弹簧缓冲装置”,原题是:某缓冲装置的理想模型如图所示,劲度系数足够大的轻质弹簧与轻杆相连,轻杆可在固定的槽内移动,与槽间的滑动摩擦力恒为f. 轻杆向右移动不超过L时,装置可安全工作. 一质量为m 的小车若

20、以速度V0 撞击弹簧,将导致轻杆向右移动L/4. 轻杆与槽间的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且不计小车与地面的摩擦.若弹簧的劲度系数为k,求 (1)轻杆开始移动时,弹簧的压缩量x; (2)求为使装置安全工作,允许该小车撞击的最大速度Vm; (3)讨论在装置安全工作时,该小车弹回速度v和撞击速度v 的关系 学生要认真审题才能得出以下信息及物理情景:1.当弹簧弹力小于f时轻杆不动,系统无机械能损失,仅是小车动能转化为弹簧势能;2.当小车初动能过大,弹簧弹力达到f后,弹簧形变量不变,小车、弹簧、轻杆一起减速,系统机械能减少;3.速度 减小到0时,轻杆不动,弹簧将弹性势能转化为小车动能,小车反弹。在此基

21、础上,学生就很容易建立起相应的模型,建立方程求解、讨论。(1)轻杆开始移动时,弹簧的弹力 F =kx 且 F =f 解得 x = f/k (2)设轻杆移动前小车对弹簧所做的功为W,则小车从撞击到停止的过程中动能定理 同理,小车以vm 撞击弹簧时 解得 (3)设轻杆恰好移动时,小车撞击速度为 由解得 临界条件的问题是高中物理的临界条件的问题是高中物理的一个难点,临界条件的应用还一个难点,临界条件的应用还要排除干扰,不能受思维定式要排除干扰,不能受思维定式的影响而造成失误。的影响而造成失误。例如(2010南通一模)如图所示,BCDG是光滑绝缘的圆形轨道,位于竖直平面内,轨道半径为R,下端与水平绝缘

22、轨道在B点平滑连接,整个轨道处在水平向左的匀强电场中。现有一质量为m、带正电的小滑块(可视为质点)置于水平轨道上,滑块受到的电场力大小为mg,滑块与水平轨道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5,重力加速度为g。 (1)若滑块从水平轨道上距离B点s=3R的A点由静止释放,滑块到达与圆心O等高的C点时速度为多大? (2)在(1)的情况下,求滑块到达C点时受到轨道的作用力大小; (3)改变s的大小,使滑块恰好始终沿轨道滑行,且从G点飞出轨道,求滑块在圆形轨道上滑行过程中的最小速度大小。分析:高三学生基本会用类比法与重力场相比较用“等效重力”解题。本题(1).(2)中等生能够做出来,关键是第(3)问,滑块能够从G点

23、飞出的临界条件并不是在G点电场力充当向心力,而应该是在“等效最高点”,“等效重力”充当向心力,找到临界条件,本题才能解出正确答案。我们老师要帮启发学生分析出能够到达“等效最高点”右侧的临界条件都是要到达等效最高点,而在左侧:“等效水平面”下的点临界条件速度为0,“等效水平面”上的点临界条件速度为“等效重力”沿圆心方向的分力充当向心力。(三)二轮要重视复习选修内容,深刻挖(三)二轮要重视复习选修内容,深刻挖掘教材,争取得满分掘教材,争取得满分1.选修3-3、3-5复习要全面复习,不能有遗漏,不能存侥幸心理。2.二轮复习要把选修3-3、3-5相应知识点网络结构化,轮流训练3.高考前一星期,要多看课

24、本,对相应知识点进行强化 4尤其指导学生全面系统选修3-3、3-4有关物理图线近几年考查相应图线如下 :(四)二轮复习要强化实验操作,(四)二轮复习要强化实验操作,提高学生实验探究能力提高学生实验探究能力1.注重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1)巩固基本仪器使用的操作规则(2)巩固实验过程的操作策略2.指导学生获得解决设计性实验的探究能力 2012年第11题“测定木块与桌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 2011年第11题“测量电阻”的实验,对学生的探究能力要求也非常高。例如,2008年高考第10题。某同学想要了解导线在质量相同时,电阻与截面积的关系,选取了材料相同、质量相等的5卷导线,进行了如下实验:(1)用螺旋

25、测微器测量某一导线的直径如下图所示 读得直径d(2)该同学经实验测量及相关计算得到如下数据: 电阻 ()121.O50.O23.9IO.O3.1导线直径d ()O.80l0.9991.20l1.4941.998导线截面积S ()O.5040.7841.1331.7533.135 请你根据以上数据判断,该种导线的电阻R与截面积S是否满足反比关系?若满足反 比关系,请说明理由;若不满足,请写出R与S应满足的关系 (3)若导线的电阻率=5.110-7m,则表中阻值为3.1的导线长度l= (结 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分析:本题是一条设计实验,学生可以利用欧姆定律及体积公式理论探究出R与S的平方成反比,也

26、可以利用数据归纳出结论,本题对学生的探究能力要求较高,情景开放。答案:(1)1.200 (2)不满足,R与S2成反比(或RS2=常量)(3)19解析:(1)外径千分尺读数先可动刻度左边界露出的主刻度L,如本题为1mm,再看主尺水平线对应的可动刻度n,如本题为20.0,记数为L+n0.01=1+20.00.01=1.200mm。注意的是读L时,要看半毫米刻度线是否露出,如露出,则记为1.5或2.5等。(2)直接用两组R、S值相乘(500.784=39.2,10.01.753=17.53),可得RS明显不相等,可迅速判断结果“不满足”;并同时可简单计算50.00.9994501,101.49441

27、01.54=50,两者接近相等,即R与d的四次方成反比,可迅速得出R与S2成反比。计算时选择合适的数据可使自己计算简单方便,如本题中的(50.0,0.999,0.784)和(10.0,1.494,1.753)。(3)根据 有 = 19再例如,某同学设计了这样如图甲所示的装置,利用米尺、秒表、轻绳、轻滑轮、轨道、滑块、托盘和砝码等器材来测定滑块和轨道间的动摩擦因数。滑块和托盘上分别放有若干砝码,滑块质量为M,滑块上砝码总质量为m,托盘和盘中砝码的总质量为m。实验中,滑块在水平轨道上从A到B做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重力加速度g取10 m/s2。 (1)为测量滑块的加速度a,须测出它在A、B间

28、运动的_与_,计算a的运动学公式是_;(2)根据牛顿运动定律得到a与m的关系为: 他想通过多次改变m,测出相应的a值,并利用上式计算。若要求a是m的一次函数,必须使上式中的_保持不变,实验中应将从托盘中取出的砝码置于_; (3)实验得到a与m的关系如图乙所示,由此可知=_ (取两位有效数字)。分析:本题是控制变量法的具体应用,为了保证a是m的一次函数,必须(m+ m+M)不变,实验中应将从托盘中取出的砝码置于滑块上,在利用图像截距可求出动摩擦因数。3.训练学生会根据给出数据或题目要求画好图像,提高图像解题能力11 某同学利用如图所示的实验电路来测量电阻的阻值。 (1)将电阻箱接入a、b之间,闭

29、合开关。适当调节滑动变阻 器R后保持其阻值不变。改变电阻箱的阻值R,得到一组电压表的示数U与R的数据如下表: (2)请根据实验数据作出U-R关系图象。(2)用待测电阻RX替换电阻箱,读得电压表示数为2.00V。利用利用(1)中测绘的U-R图象可得RX=_ (3)使用较长时间后,电池的电动势可认为不变,但内阻增大。若仍用本实验装置和(1)中测绘的U-R图象测定某一电阻,则测定结果将_(选填“偏大”或“偏小”)。现将一已知阻值为10的电阻换接在a、b之间,你应如何调节滑动变阻器,便仍可利用本实验装置和(1)中测绘的U-R图象实现对待测电阻的准确测定?分析:本题首先考查学生准确描绘图像的能力(曲线)

30、, 只有图像准确,才能利用图像读出 电压U=2.00V时,电阻R约为20 ;第三问需要学生对串联电路的分压原理掌握到位,才能分析出测定结果偏小结论,最后的问题需要学生有等效的思想,等效内阻不变,必须减小滑动变阻器的电阻,在利用前面表格中的数据,容易得出电压表读数保持1.5V的结论 (五)强化对学生规范性解题习(五)强化对学生规范性解题习惯的培养惯的培养1.重视培养学生答题的规范性,提高计算能力2.要培养学生考试技巧,卷面简洁不丢分3.要重视计算题答题指导(六)二轮复习要关注不同层次(六)二轮复习要关注不同层次学生的物理复习指导学生的物理复习指导不同层次学生的指导,可分为两类:1.得A+、A学生

31、指导策略;2.保B学生指导策略。 1.优秀生获得A+、A得指导策略 (1)注重培养学生一题多解能力(强化学法指导)(2)注重培养学生归纳、整理能力(发挥笔记作用)(3)注重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多分析综合题)(4)注重培养学生研究能力(加强信息题、新情景题的指导训练)2.关键生保关键生保B的指导策略的指导策略(1)保证基础题过关(2)督导解题规范(3)做好补差工作(4)考试策略指导最后要强调的是,高三物理二轮复习既要发挥集体的力量,更要展示个人的魅力,同时要加强校际间交流,向大学命题教授、高水平教研员、教科研专家、高三教学骨干学习,取人之长、补己之短,才能不断提高高三二轮教学水平,才能使学生在高考中物理成功 !谢谢大家!欢迎批评指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