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理学课程教学课件:第三章 血液

上传人:百*** 文档编号:570904867 上传时间:2024-08-07 格式:PPTX 页数:41 大小:20.6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生理学课程教学课件:第三章 血液_第1页
第1页 / 共41页
生理学课程教学课件:第三章 血液_第2页
第2页 / 共41页
生理学课程教学课件:第三章 血液_第3页
第3页 / 共41页
生理学课程教学课件:第三章 血液_第4页
第4页 / 共41页
生理学课程教学课件:第三章 血液_第5页
第5页 / 共4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生理学课程教学课件:第三章 血液》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生理学课程教学课件:第三章 血液(4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三章 血 液 第一节 血液的组成和理化特性 1第二节 血 细 胞2第三节 血液凝固与纤维蛋白溶解3第四节 血型与输血原则4目录Contents1血液的组成和理化特性一、血液的组成、血量(一)组成血细胞比容:概 念:血细胞在全血中所占的容积百分比。正常值:男性为4050,女性为3748临床链接临床链接:贫血贫血红细胞红细胞红细胞比容红细胞比容血小板血小板血液血液血浆血浆血细胞血细胞红细胞红细胞白细胞白细胞(二)血量020103无明显临床表现失血量小于全血量的10%休克表现失血量达全血量的20%可危及生命失血量达全血量的30%体重的体重的78%。正常血量正常血量:循环血量:循环血量:储存血量:储

2、存血量:临床失血临床失血:(三)血浆的化学成分及作用重点介绍:血浆蛋白正常成人总量约为60-80g/L白蛋白(A)约4050g/L 形成血浆胶体渗透压,运输功能。球蛋白(G)约2030g/L 免疫、防御作用。A/G比值1.52.5:1纤维蛋白原约24g/L参与血液凝固。血浆血浆蛋白水低分子物质电解质小分子有机化合物O2、CO2激素代谢产物血浆的组成血浆的组成血清与血浆血清 注意血清血液凝固后,血凝块回缩析出的淡黄色透明液体。注意:血清与血浆的区别在于血清中不含纤维蛋白原和。二、血液的理化特性1、酸碱度(pH值)(1)正常值:pH为7.357.45 pH7.35 酸中毒 pH7.45 碱中毒(2

3、)维持相对稳定的因素血浆中的缓冲物质:NaHCO3 /H2CO3缓冲系(比值为201)2、血浆渗透压渗透压:指溶液具有的吸引和保留水分子的能力。影响因素:渗透压的大小与溶质颗粒数目的多少呈正比,而与溶质的种类和颗粒的大小无关。知识回顾知识回顾:血浆渗透压 分类:分类:晶体渗透压晶体渗透压胶体渗透压胶体渗透压形成形成晶体物质晶体物质(主要为主要为NaCl)胶体物质胶体物质(主要为白蛋白主要为白蛋白)压力压力大大(300mmol/L)小小(1.3mmol/L)意义意义维持细胞内外水平衡,维持细胞内外水平衡,保持保持RBC正常形态和正常形态和功能功能调节毛细血管内外水平衡调节毛细血管内外水平衡几点说

4、明:Step01Step02Step03胶渗压与水肿的关系:血浆蛋白(白蛋白)浓度胶渗压水向组织间隙转移组织液水肿。等渗溶液:0.9NaCl溶液或5葡萄糖溶液晶体渗透压与红细胞形态的关系:晶体渗透压红细胞皱缩晶体渗透压红细胞膨胀,甚至破裂(溶血)血细胞2血血 细细 胞胞一、红细胞(RBC)形态双凹碟形主要成分血红蛋白(Hb)功能运输氧气和二氧化碳男性 4.05.51012/L;Hb:120160g/L女性3.55.01012/L;Hb:110150g/L贫血红细胞的数量或血红蛋白的含量少于正常。RBC(一)红细胞的形态和功能(一)红细胞的形态和功能(二)(二)红细胞的数量和红细胞的数量和Hb的

5、含量的含量(三)红细胞的生理特性124535.特征血沉快慢与红细胞无关,与血浆的成分变化有关。3.正常值4.临床意义月经期或妊娠期,或患某些疾病时,血沉可加快(发生RBC叠连)。2.血沉(红细胞沉降率)RBC在静置血试管中单位时间(1h)内的下降距离。1.定义红细胞能稳定地悬浮在血浆中的特性.1.1.红细胞的悬浮稳定性红细胞的悬浮稳定性2.红细胞的渗透脆性0.45-0.4部分溶血0.35-0.3完全溶血 正常值正常值=抵抗力大抵抗力大=脆性小脆性小=不易破不易破 正常值正常值=抵抗力小抵抗力小=脆性大脆性大=容易破容易破临床链接:如先天性溶血性黄疸患者其脆性增大;巨幼红细胞贫血患者其脆性减小。

6、正常值:概念:红细胞在低渗溶液中发生膨胀破裂的特性 骨髓,再生障碍性贫血。生成部位成熟因子VitB12、叶酸:巨幼红细胞性贫血.造血原料蛋白质和铁。缺铁性贫血红细胞的破坏在肝脾被破坏,脾性贫血.(四)红细胞的生成与调节1.红细胞的生成红细胞的生成(四)红细胞的生成与调节 促红细胞生成素(EPO):肾性贫血 雄激素:2.红细胞生成的调节红细胞生成的调节三、白细胞淋巴细胞占2040单核细胞占38嗜酸性粒细胞占0.55中性粒细胞占5070嗜碱性粒细胞占01(一一)总数和分类计数总数和分类计数总数:总数:4.04.010.0109/L10.0109/L分类:分类:(二)白细胞的功能限制嗜碱性粒细胞和肥

7、大细胞的致敏作用,参与对寄生虫的免疫反应。患过敏性疾病和某些寄生虫病时,增多。嗜酸性粒细胞T 细胞免疫有关;B 体液免疫有关。淋巴细胞吞噬。急性细菌感染,总数和中性增多。中性粒细胞吞噬。转变为巨噬细胞。单核细胞含有多种生物活性物质:肝素:抗凝组胺和缓激肽:参与过敏反应嗜碱性粒细胞(二)白细胞的功能010203吞噬。急性细菌感染,总数和中性增多。中性粒细胞吞噬。转变为巨噬细胞。单核细胞含有多种生物活性物质:肝素:抗凝组胺和缓激肽:参与过敏反应嗜碱性粒细胞四、血小板12345释放血小板因子。释放吸附多种凝血因子吸附粘着在胶原纤维上。粘附彼此粘连聚集。聚集收缩蛋白,使血凝块回缩坚实血栓。收缩数值数值

8、:10010030010300109 9/L/L。功能特性功能特性:(自学)(自学)(三)血小板生理功能、参与生理性止血定义:小血管损伤,血液从小血管流出,数分钟后出血自然行停止的现象。出血时间:分生理性止血的三个时相:2、维持毛细血管壁的正常通透性3、促进血液凝固血液凝固与纤维蛋白溶解3一、血液凝固血液由流动状态变成胶冻状态的过程。(一)定义纤维蛋白原变成纤维蛋白。(二)血凝本质血液自流出至出现纤维蛋白丝的时间.正常值:2-8分.(三)凝血时间(一)凝血因子04030201因子缺乏时将发生血友病。除因子外,都在血浆中;在维生素参与下,因子、由肝脏合成.除因子外,都是蛋白质;。凝血因子特点凝血

9、因子特点:(二)凝血过程(二)凝血过程XIIXIIaXIXIaXXa接触异物接触异物IXIXaCa2+VIIIPF3Ca2+VPF3Ca2+IIIVIICa2+组织损伤释放组织损伤释放IIIVIICa2+凝血酶原凝血酶原 II凝血酶凝血酶 IIa纤维蛋白原纤维蛋白原 纤维蛋白单体纤维蛋白单体XIIIXIIIa稳定的稳定的纤维蛋白多聚体纤维蛋白多聚体X(内源性)(内源性)(外源性)(外源性)凝凝血血酶酶原原激激活活物物形形成成凝凝血血酶酶形形成成纤纤维维蛋蛋白白形形成成前激肽释放酶前激肽释放酶激肽释放酶激肽释放酶+课堂互动:课堂互动:比较两条途径的区别比较两条途径的区别26(三)抗凝和促凝抗凝血

10、酶 III:与抗凝血酶 III 结合,增强其对凝血酶的亲和力;抑制凝血酶原的激活;抑制血小板的粘着、聚集和释放反应。3.血液不断流动,即使血浆中有一些凝血因子被激活,也会不断地被稀释运走。4.血液中具有纤溶系统,能促使纤维蛋白溶解。1、血液抗凝系统、血液抗凝系统:与凝血酶()结合形成复合物封闭因子VII,IXa,Xa的活性中心凝血因子失活肝素:2.正常血管内皮完整光滑,不易激活因子,不易使血小板吸附和聚集;血液中又无因子,故不易启动内源或外源性凝血过程。5.促凝和抗凝的常见例子促凝(1)局部适当加温:(2)增加血液接触粗糙面:(3)应用促凝剂:抗凝(1)除钙剂:柠檬酸钠;草酸铵或草酸钾。(2)

11、降低血液温度。(3)应用抗凝剂:二、纤维蛋白溶解二、纤维蛋白溶解纤维蛋白被降解液化的过程纤维蛋白被降解液化的过程纤溶纤溶。纤溶酶原纤溶酶原纤溶酶纤溶酶纤维蛋白纤维蛋白纤维蛋白原纤维蛋白原纤维蛋白纤维蛋白降解产物降解产物血管激活物血管激活物组织激活物组织激活物激肽释放酶激肽释放酶抑制物抑制物抗抗纤溶酶纤溶酶()(+)小血管内皮细胞合成释放小血管内皮细胞合成释放存在于组织中,以子宫、前列腺等处为多。存在于组织中,以子宫、前列腺等处为多。由凝血因子由凝血因子XIIa激活。激活。4血型与输血 血型的发现血型的发现:血型:血型:指红细胞膜上的特异性抗原类型指红细胞膜上的特异性抗原类型.目前已知人类的目前

12、已知人类的RBC除除ABO血型外血型外,还有还有R、Kell、MNSS、P等等15个血型系统个血型系统。概概 述:述:血型的分类血型的分类:(一一)分型依据分型依据红细胞膜上凝集原红细胞膜上凝集原(抗原)(抗原)的有无及种类。的有无及种类。凝集原凝集原:又称抗原又称抗原,指红细胞膜指红细胞膜上的抗原物质。上的抗原物质。凝集素凝集素:又称抗体又称抗体,指能与凝集指能与凝集原结合的特异抗体。原结合的特异抗体。一、ABO血型系统A凝集原凝集原血型特点:血型特点:血清中含有天然抗体。血清中含有天然抗体。红细胞膜的凝集原红细胞膜的凝集原血型血型B凝集原凝集原A型型B型型无凝集原无凝集原O型型A和和B凝集

13、原凝集原AB型型血清中的凝集素血清中的凝集素抗抗B抗抗A抗抗A抗抗B无凝集素无凝集素 血型及抗原抗体情况:根据是否发生根据是否发生红细胞的凝集反应红细胞的凝集反应进行鉴定进行鉴定.二、血型的鉴定抗抗A血清血清抗抗B血清血清抗抗A血清血清抗抗B血清血清抗抗A血清血清抗抗B血清血清抗抗A血清血清抗抗B血清血清A型型B型型O型型AB型型ABO血型的判定课堂互动某人的红细胞与B型血的血清凝集,而其血清与B型血的红细胞不凝集,此人的血型?(一一)Rh血型抗原血型抗原:(二二)特点特点:血清中无血清中无“天然天然”抗体。抗体。当当Rh+的的RBC进入进入Rh-的人体内,通过体液免疫,的人体内,通过体液免疫

14、,产生抗产生抗Rh的抗体的抗体。抗抗Rh的抗体的抗体:可通过胎盘可通过胎盘。Rh+:有:有D抗原为抗原为Rh阳性阳性 Rh-:无:无D抗原为抗原为Rh阴性阴性分型情况:分型情况:红细胞膜上红细胞膜上D抗原抗原的有无的有无.分型依据分型依据:二、Rh血型系统(三三)临床意义临床意义:第一次输血不必考虑第一次输血不必考虑Rh血型血型 第二次输血需考虑第二次输血需考虑Rh血型是否相同血型是否相同新生儿溶血。新生儿溶血。1.输血:输血:2.妊娠:妊娠:三、输血原则输血原则1、血型相合血型相合:最好输同型血最好输同型血2、交叉配血交叉配血供血者的红细胞供血者的红细胞受血者血清受血者血清受血者的红细胞受血者的红细胞供血者血清供血者血清(主侧)(主侧)(次侧)(次侧)交叉配血结果的意义交叉配血结果的意义:谢谢大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建筑规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