胰岛素的使用剂量【各行借鉴】

上传人:hs****ma 文档编号:570825991 上传时间:2024-08-06 格式:PPT 页数:16 大小:10.9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胰岛素的使用剂量【各行借鉴】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胰岛素的使用剂量【各行借鉴】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胰岛素的使用剂量【各行借鉴】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胰岛素的使用剂量【各行借鉴】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胰岛素的使用剂量【各行借鉴】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胰岛素的使用剂量【各行借鉴】》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胰岛素的使用剂量【各行借鉴】(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胰岛素的使用剂量胰岛素的使用剂量1专项材料21.胰岛素生理分泌量胰岛素成人每日合成量约48个单位,每小时1个单位(为基础分泌,24小时分泌24个单位),三餐每餐约8个单位。从理论上讲,即使胰岛功能完全丧失,每日胰岛素用量也只需U左右。但是,体内外许多因素可影响胰岛素的用量,而且药用胰岛素不同于内生胰岛素,个体对药用胰岛素的敏感性不同,故胰岛素用量宜从小剂量开始,一般先用U/d,每隔天调整一次剂量,直至血糖控制良好。2专项材料2正常血糖值正常血糖值正常人的空腹血糖维持在3.36.1mmol/L(60110mg/dl),餐后半小时到1小时之间一般在10.0mmol/L(180mg/dl)以下,最多

2、也不超过11.1mmol/L(200 mg/dl),餐后2小时又回到7.8mmol/L(140 mg/dl)。 肾糖域 160180mg/dl。尿微量蛋白测定:正常300mg/d为大量白蛋白尿。糖化血红蛋白(HbA1c):3.2-6.4。有必要时OGTT,即口服75g糖,测空腹、糖后半小时、糖后1小时、糖后2小时、糖后3小时的血糖,有条件可同时监测C-肽。C-肽正常空腹 1.00.23ng/ml。正常60分钟即可达峰值,2型DM刺激后延迟释放。3专项材料2. .1u1u胰岛素可以降低多少血糖浓度胰岛素可以降低多少血糖浓度对胰岛素敏感的人,对胰岛素敏感的人,1单位胰岛单位胰岛素可降低血糖素可降低

3、血糖2.7mmol/L。计算方法:正常情况下,1U胰岛素可降低2-3克葡萄糖,葡萄糖的分子量是180,即可降低11.1-16.65mmol葡萄糖。除以血容量5L,即可降低血糖2.22-3.33mmol/L,取其平均值为2.7mmol/L。 另外:另外:胰岛素1单位可消化糖1015克,因劳动需多吃一两一两(50克)主食时,需追加胰岛素5单位,也就是1单位胰岛素可降低10克主食增高的血糖。4专项材料2. .胰岛素初始用量的估算与调整胰岛素初始用量的估算与调整 糖尿病患者在开始使用胰岛素治疗时,一律采用糖尿病患者在开始使用胰岛素治疗时,一律采用短效短效胰岛素。胰岛素。而且,一定在饮食与运动相对稳定的

4、基础上,依下列方法估算初始用量,而而且,一定在饮食与运动相对稳定的基础上,依下列方法估算初始用量,而后再依病情监测结果调整。后再依病情监测结果调整。 5专项材料23.1 3.1 按空腹血糖估算:按空腹血糖估算:每日胰岛素用量()=空腹血糖(mmol/L)*18-100*10*体重(公斤)*0.610002 100为血糖正常值(mg/dl); *18为mmol转为mg/dl的系数; x10换算每升体液中高于正常血糖量;x0.6是全身体液量为60%; 1000是将血糖mg换算为克; 2是2克血糖使用1胰岛素。 简化公式:简化公式:每日胰岛素用量()(FBS克数0.1)23体重Kg数 例:1 FBS

5、 300mg/dl(0.3克),体重50Kg,计算结果为每日量2030单位。 粗略公式:粗略公式: 空腹血糖mmol/L1.8日胰岛素量。 空腹血糖mg/dl10日胰岛素量。 为避免低血糖,实际用其为避免低血糖,实际用其1/2-1/3量。量。 血糖的换算公式是血糖的换算公式是:1mmol/L=18mg/dl。6专项材料23.2 3.2 按按2424小时小时 尿糖估尿糖估算:算:病情轻,无糖尿病病情轻,无糖尿病肾病,肾糖阈正常肾病,肾糖阈正常者,按者,按每每2 2克克尿糖尿糖给给11胰岛素。胰岛素。7专项材料23.3.3 3 按体重计算:按体重计算:血糖高,病情重,0.5-0.8/kg;病情轻,

6、0.4-0.5/kg;病情重,应激状态,不应超过1.0/kg。 8专项材料2无糖尿病肾病,肾糖阈基本正常,按每餐前尿糖定性+多少估算。一般一个+需4胰岛素。附:要综合估算,体内影响胰岛素作用的因素较多,个体差异较大,上述计算未必符合实际,故应综合病情、血糖与尿糖情况,先给一定的安全量,然后依病情变化逐步调整。3.3.4 4 按按4 4次尿糖次尿糖 估算:估算:9专项材料2 按上述估算的情况,每日三餐前15-30分钟注射,以早餐前早餐前晚餐前晚餐前午餐前午餐前的用量来分配。由于早餐前体内拮抗胰岛素的激素分泌较多,故胰岛素用量宜大一些;而一般短效胰岛素作用高峰时间2-4小时,因此午餐前用量最小;多

7、数病人睡前不再用胰岛素,至次日晨再用,故晚餐前又比午餐前要用量大。如睡前还用一次,则晚餐前要减少,而睡前的用量更少,以防夜间低血糖。4.4.怎样分配怎样分配 胰岛素用量胰岛素用量10专项材料25.5.调整胰岛素剂量调整胰岛素剂量据4次尿糖定性调整:只适用于无条件测血糖且肾糖阈正常的病人。 依据前3-4天的4次尿糖定性进行调整:早餐前胰岛素用量依据午餐前尿糖,午餐前胰岛素用量依据晚餐前尿糖,晚餐前胰岛素用量依据睡前或次日晨尿(包括当天晨尿)。 根据血糖调整:糖尿病人,尤其是I型糖尿病及肾糖阈不正常的病人,应根据三餐前与睡前的血糖值来调整胰岛素用量。 FBG(空腹血糖)(空腹血糖)或餐前血糖在35

8、mmol/L时,胰岛素用量减少23U, 57mmol/L不增不减; 7mmol/L每增高1.4mmol/L增加胰岛素1U。 PBG(餐后血糖)(餐后血糖) 10mmol/L,每增高2mmol/L加胰岛素1U。11专项材料2从短效胰岛素变为30R时剂量计算: 日总剂量不变,将总量的2/3放在早餐前,1/3量放在晚餐前。LOREM IPSUM DOLOR LO12专项材料2静脉泵入胰岛素的调节静脉泵入胰岛素的调节酮症时:酮症时:持续静脉滴注RI,每小时每公斤体重0.1单位单位,血糖下降到250mg/dl时,应输注葡萄糖+RI:糖与RI的比例约为36克克 :1 单位单位 RI,尿酮未转阴,RI剂量同

9、上,尿酮已转阴性,可每小时静脉滴注23单位单位RI,夜间每小时静脉滴注12单位单位 如果是糖尿病的病人挂瓶时是以糖:胰岛素 1:3或4对消的。13专项材料2不同种类胰岛素的特点不同种类胰岛素的特点超短效超短效门门冬冬胰胰岛岛素素(诺诺和和锐锐R):作用迅速,吸收快,能更加有效的降低餐后血糖。缺点是注射10分钟内不进食,将导致低血糖,且比普通胰岛素发生早。超短效胰超短效胰岛素类似岛素类似物物赖赖脯脯胰胰岛岛素素(优优泌泌乐乐):与上述类似。短效短效诺诺和和灵灵R、甘甘舒舒霖霖R、优优泌泌林林R、普普通通胰胰岛岛素素:皮皮下下存存在在吸吸收收过过程程,导导致致峰峰形形较较宽宽,餐餐前前30分分钟钟

10、注注射射。缺缺点点是是30分分钟钟不不易易把把握握,已已发发生生血血糖糖控控制制不不佳佳,或或者者低血糖。低血糖。中效低低精精蛋蛋白白锌锌胰胰岛岛素素、诺诺和和灵灵N、优优泌泌林林N、甘甘舒舒霖霖N、万万苏苏林林:平均1.5h起效,作用维持18-24h。血液中始终保持一定浓度的胰岛素。长效精精蛋蛋白白锌锌胰胰岛岛素素:每天注射1次,提供基础胰岛素需要量,3-4h起效,作用24-36h。也可以和短效合用,缺点是可造成吸收和药效的不稳定。超长效胰超长效胰岛素类似岛素类似物物甘甘精精胰胰岛岛素素(来来得得时时):每天傍晚注射1次,满足基础需要量,长效、平稳,无峰值,更适合用于基础胰岛素替代治疗,也可

11、和短效配合。14专项材料2常见食物升糖指数情况常见食物升糖指数情况低升糖指数食低升糖指数食物(物(GI 55或或以下)以下)中升糖指数食中升糖指数食物(物(GI 56-69) 高升糖指数高升糖指数食物(食物(GI 70或以上)或以上)五谷类:藜麦、全蛋面、荞麦面、粉丝、黑米、黑米粥、通心粉、藕粉 蔬菜: 魔芋、粟米、大白菜、黄瓜、西红柿、芹菜、茄子、青椒、海带、鸡蛋、金针菇、香菇、菠菜、蕃茄、豆芽、芦笋、花椰菜、洋葱、生菜。 豆类: 黄豆、眉豆、鸡心豆、豆腐、豆角、绿豆、扁豆、四季豆。 生果: 苹果、水梨、橙、桃、提子、沙田柚、雪梨、车厘子、柚子、草莓、樱桃、金桔、葡萄。 奶类:牛奶、低脂奶、

12、脱脂奶、低脂乳酪、红茶、优格、无糖豆浆。 糖及糖醇类: 果糖、乳糖、木糖醇、艾素麦、麦芽糖醇、山梨醇五谷类: 红米饭、糙米饭、西米、乌冬、麦包、麦片、 蔬菜: 番薯、芋头、薯片、莲藕、牛蒡肉类:鱼肉、鸡肉、鸭肉、猪肉、羊肉、牛肉、虾子、蟹、 豆类: 焗豆、冬粉、奶油、炼乳、鲜奶精、优格乳 生果: 木瓜、提子干、菠萝、香蕉、芒果、哈密瓜、奇异果、柳丁。 糖及糖醇类: 蔗糖、蜂蜜、红酒、啤酒、可乐、咖啡。五谷类: 白饭、馒头、油条、糯米饭、白面包、燕麦片、拉面、炒饭、爆米花。 肉类:贡丸、肥肠、蛋饺。 蔬菜: 薯蓉、南瓜、焗薯。 生果: 西瓜、荔枝、龙眼、凤梨、枣。 糖及糖醇类: 葡萄糖、砂糖、麦芽糖、汽水、柳橙汁、蜂蜜。15专项材料2 谢谢聆听 16专项材料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国内外标准规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