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公共政策与公共利益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570785455 上传时间:2024-08-06 格式:PPT 页数:70 大小:1.6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三章公共政策与公共利益_第1页
第1页 / 共70页
第三章公共政策与公共利益_第2页
第2页 / 共70页
第三章公共政策与公共利益_第3页
第3页 / 共70页
第三章公共政策与公共利益_第4页
第4页 / 共70页
第三章公共政策与公共利益_第5页
第5页 / 共7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三章公共政策与公共利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三章公共政策与公共利益(7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三章第三章 公共政策与公共利益公共政策与公共利益公共政策概论 公共管理核心课程系列教材 第一页,编辑于星期五:十七点五十四分。传统政治是基于公共善和共同体利益,而出传统政治是基于公共善和共同体利益,而出现要么道德被绑架,要么道德难以言说;现要么道德被绑架,要么道德难以言说;现代政治建基于个人合理利益之上,而个人现代政治建基于个人合理利益之上,而个人利益最大化的倾向很可能导致公共治理的危利益最大化的倾向很可能导致公共治理的危机(囚徒困境、集体行动的困境、公地悲剧)机(囚徒困境、集体行动的困境、公地悲剧);出路:如何让公共利益可察觉、可量化、可出路:如何让公共利益可察觉、可量化、可操作操作第二页

2、,编辑于星期五:十七点五十四分。第一节第一节中外学者对公共政策的界定中外学者对公共政策的界定第三页,编辑于星期五:十七点五十四分。(一)托马斯伍德罗威尔逊的观点(二)哈罗德D拉斯韦尔的观点(三)戴维伊斯顿的观点(四)托马斯戴伊的观点(五)张金马、陈庆云、陈振明的观点第四页,编辑于星期五:十七点五十四分。1)托马斯)托马斯伍德罗伍德罗威尔逊威尔逊(Thomas Woodrow Wilson) (1856.12.281924.2.3):行政:行政学鼻祖学鼻祖 公共政策是由政治家(具有立公共政策是由政治家(具有立法权者)制定的并由行政人员法权者)制定的并由行政人员(国家公务人员)执行的法律(国家公务

3、人员)执行的法律和法规。和法规。第五页,编辑于星期五:十七点五十四分。第六页,编辑于星期五:十七点五十四分。威尔逊的理想主义政治理念威尔逊的理想主义政治理念第一、人性可以改造第一、人性可以改造第二、战争可以避免第二、战争可以避免第三、利益可以调和。第三、利益可以调和。第四:建立国际组织,保卫世第四:建立国际组织,保卫世界和平。界和平。第七页,编辑于星期五:十七点五十四分。2)哈罗德)哈罗德D拉斯韦尔(拉斯韦尔(HaroldDLasswell1902-1978)亚伯拉罕亚伯拉罕卡普兰卡普兰(AbrahamKaplan)合著的合著的权利与社会权利与社会(PowerandSociety)政策是一种为

4、某项目标、价值与政策是一种为某项目标、价值与实践而设计的计划。(实践而设计的计划。(Policyisaprojectedprogramofgoals,valuesandpractices)第八页,编辑于星期五:十七点五十四分。第九页,编辑于星期五:十七点五十四分。拉斯韦尔三部曲拉斯韦尔三部曲1930年年精神病理学与政治学精神病理学与政治学1935年年世界政治与个人安全世界政治与个人安全1936年年政治学:谁得到什么?政治学:谁得到什么?何时和如何得到?何时和如何得到?Whogetswhat,whenandhow?第十页,编辑于星期五:十七点五十四分。五五W模式:模式:“谁(谁(who)说什么(

5、说什么(saywhat)对谁说(对谁说(towhom)通过什么渠道通过什么渠道(inwhichchannel)取得什么效果取得什么效果(withwhateffect)”第十一页,编辑于星期五:十七点五十四分。3)戴维戴维伊斯顿伊斯顿(DavidEaston)公共政策是政府对整个社会公共政策是政府对整个社会的的价值做权威性的分配。价值做权威性的分配。(authoritativeallocationofvalues)第十二页,编辑于星期五:十七点五十四分。公共政策的实质是分配分配的内容是价值分配是面向全社会的分配的行为与结果具有权威性第十三页,编辑于星期五:十七点五十四分。4)托马斯)托马斯戴伊戴

6、伊(ThomasRDye)认为)认为“凡是政府决定做的或决凡是政府决定做的或决定不做的事情就是公共政定不做的事情就是公共政策策”(PublicPolicyiswhatevergovernmentschoosetodoornottodo)第十四页,编辑于星期五:十七点五十四分。5)党和政府用以规范、)党和政府用以规范、引导有关机构团体和个人引导有关机构团体和个人行动的准则或指南,其表行动的准则或指南,其表现形式有法律规章、行政现形式有法律规章、行政命令、政府首脑的书面或命令、政府首脑的书面或口头声明和指示行动计划口头声明和指示行动计划与策略等。与策略等。张金马张金马第十五页,编辑于星期五:十七点

7、五十四分。8、张金马认为:党和政府用、张金马认为:党和政府用以规范、引导有关机构团体和个人以规范、引导有关机构团体和个人行动的准则或指南,其表现形式有、行动的准则或指南,其表现形式有、和等等。和等等。A.法律规章法律规章B.行政命令、行政命令、C.政府首脑的书面或口头声明政府首脑的书面或口头声明D.指示行动计划指示行动计划E.策略策略ABCDE第十六页,编辑于星期五:十七点五十四分。6)政府依据特定时期的)政府依据特定时期的目标,通过对社会中各种目标,通过对社会中各种利益进行选择与整合,在利益进行选择与整合,在追求有效增进与公平分配追求有效增进与公平分配社会利益的过程中所制定社会利益的过程中所

8、制定的行为准则。的行为准则。陈庆云陈庆云第十七页,编辑于星期五:十七点五十四分。7)国家(政府)、执政党及其)国家(政府)、执政党及其他政治团体在特定时期为实现一他政治团体在特定时期为实现一定的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目标定的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目标所采取的政治行动和所规定的行所采取的政治行动和所规定的行为准则,它是一系列谋略、法令、为准则,它是一系列谋略、法令、措施、办法、方法、条例等的总措施、办法、方法、条例等的总称。称。陈振明陈振明第十八页,编辑于星期五:十七点五十四分。第二节第二节 公共政策的利益相关者分析公共政策的利益相关者分析一种期望收益者识别政策方案的技巧一种期望收益者识别政策方案的

9、技巧针对政策方案实际或潜在的针对政策方案实际或潜在的 “同盟同盟” 和和“对对手手” 建立一个清晰的图形。建立一个清晰的图形。确定在政策实施的不同阶段如何有效的组织确定在政策实施的不同阶段如何有效的组织参与。参与。首要的(关键的)利益相关者、次要的利益首要的(关键的)利益相关者、次要的利益相关者相关者第十九页,编辑于星期五:十七点五十四分。(一)利益相关者分析的步骤(一)利益相关者分析的步骤(二)识别利益相关者(二)识别利益相关者(三)明确利益相关者的利益(三)明确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四)(四)评估利益相关者对于项目成功的重评估利益相关者对于项目成功的重要性要性(五)明确利益相关者的假定和风险(

10、五)明确利益相关者的假定和风险第二十页,编辑于星期五:十七点五十四分。政策利害关系人结构图政策制定者公共政策政策牺牲者政策受益者第二十一页,编辑于星期五:十七点五十四分。政策利害关系人的四种类型 对于政策制定机构的威胁程度利害关系人间的潜在合作关系高度低度 高度混合型合作策略支持型参与策略 低度反对型防卫策略边际型追踪策略第二十二页,编辑于星期五:十七点五十四分。小结:从中外著名的公共政策学者对公共政小结:从中外著名的公共政策学者对公共政策的理解都离不开具有全局性公共利益的道策的理解都离不开具有全局性公共利益的道德判断。德判断。然而,何谓公共利益长期以来也备受争议?然而,何谓公共利益长期以来也

11、备受争议?尤其是现代政治所传播的观念更多是基于个尤其是现代政治所传播的观念更多是基于个人合理利益来进行决策。人合理利益来进行决策。 第二十三页,编辑于星期五:十七点五十四分。大家共同思考一个问题:大家共同思考一个问题: 做政策的依据是来源于个人利益的博弈做政策的依据是来源于个人利益的博弈还是公共利益?(现实与理想的永远争论)还是公共利益?(现实与理想的永远争论) 如果源于个人利益的博弈,利益纷争会如果源于个人利益的博弈,利益纷争会持续不断;如果源于公共利益,哪又有谁来持续不断;如果源于公共利益,哪又有谁来表达公共利益呢?又怎能防止不是打着公共表达公共利益呢?又怎能防止不是打着公共利益的幌子来谋

12、取个人私利呢?利益的幌子来谋取个人私利呢?第二十四页,编辑于星期五:十七点五十四分。到底从个人利益来做决策还是从公共利益来到底从个人利益来做决策还是从公共利益来做决策的追问,是一个永恒的老问题,也产做决策的追问,是一个永恒的老问题,也产生了两种认知传统:生了两种认知传统:一种是基于个人的自由主义传统,从个人利一种是基于个人的自由主义传统,从个人利益出发构成思考一切问题的基石;益出发构成思考一切问题的基石;另一种是基于公共利益的国家主义传统,多另一种是基于公共利益的国家主义传统,多把公意、抽象的公共利益、国家利益等作为把公意、抽象的公共利益、国家利益等作为思考问题的基石思考问题的基石第二十五页,

13、编辑于星期五:十七点五十四分。第三节第三节 公民的利益偏好如何聚合?公民的利益偏好如何聚合?(一)阿罗不可能定理(一)阿罗不可能定理(二)个人偏好的特征(二)个人偏好的特征 (三)基于个人利益可能带来的公共治理危机(三)基于个人利益可能带来的公共治理危机(四(四 )陈毅观点:二人博弈、三人博弈、一人博弈分)陈毅观点:二人博弈、三人博弈、一人博弈分析析第二十六页,编辑于星期五:十七点五十四分。(一)阿罗不可能定理(一)阿罗不可能定理假设个人的偏好一定时,个人选择能否形成假设个人的偏好一定时,个人选择能否形成集体决定?集体决定?阿罗不可能定理:阿罗的结论是个人选择不阿罗不可能定理:阿罗的结论是个人

14、选择不可能通过多数投票的程序变成集体决定,即可能通过多数投票的程序变成集体决定,即不可能以个人的选择集合为基础来形成一个不可能以个人的选择集合为基础来形成一个包括传递性偏好的集体决定,这种不可能称包括传递性偏好的集体决定,这种不可能称为为“投票人悖论投票人悖论”。第二十七页,编辑于星期五:十七点五十四分。阿罗还明确了民主决策的程序的阿罗还明确了民主决策的程序的“五个合理五个合理条件条件”。(1)选择的非限制。即在进行集体选择时,)选择的非限制。即在进行集体选择时,所有可能的个人偏好的组合都应该被考虑进所有可能的个人偏好的组合都应该被考虑进去。去。(2)集体选择的非反常性。即集体选择应)集体选择

15、的非反常性。即集体选择应一致地、不偏不倚地反映个人选择。一致地、不偏不倚地反映个人选择。第二十八页,编辑于星期五:十七点五十四分。(3)不相关方案的独立性。即选择应限制)不相关方案的独立性。即选择应限制在独立于其他方案的某一套方案中。在独立于其他方案的某一套方案中。(4)公民的至上性。集体决策不能局限于)公民的至上性。集体决策不能局限于精英选择。精英选择。(5)非强制性。个人和团体都不能将他们)非强制性。个人和团体都不能将他们的偏好强加于其他人,从而决定集体决策的的偏好强加于其他人,从而决定集体决策的结果。结果。 第二十九页,编辑于星期五:十七点五十四分。“阿罗不可能定理阿罗不可能定理”证明:

16、决策者不可能综证明:决策者不可能综合个人的偏好,同时又不违反民主决策合理合个人的偏好,同时又不违反民主决策合理条件的一个或多个条件。条件的一个或多个条件。 为了避开循环决策的两难处境,我们可以为了避开循环决策的两难处境,我们可以将集体选择交给几个决策者(例如专家),将集体选择交给几个决策者(例如专家),希望他们能达成一致,做出一个传递性选择。希望他们能达成一致,做出一个传递性选择。虽然这种做法解决了非传递性偏好的问题,虽然这种做法解决了非传递性偏好的问题,但违反了第(但违反了第(4)条和第()条和第(5)条原则。)条原则。第三十页,编辑于星期五:十七点五十四分。 我们也可以引入另外的选择,期望

17、它能我们也可以引入另外的选择,期望它能够提供达成一致的基础,但这又违反了第够提供达成一致的基础,但这又违反了第(3)条原则。)条原则。 在实践中,这两种做法都为少数服从多数在实践中,这两种做法都为少数服从多数的政治体制所运用。由于它们违反了阿罗的的政治体制所运用。由于它们违反了阿罗的一个或多个一个或多个“合理条件合理条件”,它们得到的选择,它们得到的选择被称为被称为“次优次优”。第三十一页,编辑于星期五:十七点五十四分。布坎南和塔洛克的布坎南和塔洛克的“同意的计算同意的计算”则分析了个人在简则分析了个人在简单多数规则的单一约束下参与群体决策时的行动。单多数规则的单一约束下参与群体决策时的行动。

18、一致同意的达成是一个代价很高的过程。现实中一致同一致同意的达成是一个代价很高的过程。现实中一致同意的决策几乎没有。意的决策几乎没有。民主的前提假设是一旦全体选民都得到充分信息的话,民主的前提假设是一旦全体选民都得到充分信息的话,个人利益冲突就会并且应该消失。然而,现实是信息个人利益冲突就会并且应该消失。然而,现实是信息越充分,人们越多元,共识越是难以达成。越充分,人们越多元,共识越是难以达成。第三十二页,编辑于星期五:十七点五十四分。(二)个人偏好的特征(二)个人偏好的特征根据他们的论证,这个前提假设是不成立的,根据他们的论证,这个前提假设是不成立的,因为个人不仅存在着因为个人不仅存在着(1)

19、偏好的差异)偏好的差异,而,而且即使偏好相同,也存在强度的差异且即使偏好相同,也存在强度的差异,(2)相似偏好的强度也不一样)相似偏好的强度也不一样。人们会根据成本收益分析来改变偏好,而且人们会根据成本收益分析来改变偏好,而且人们往往人们往往(3)伪装偏好)伪装偏好。偏好具有伪装的。偏好具有伪装的可能,这往往导致重大社会事件具有不可预可能,这往往导致重大社会事件具有不可预测性。测性。第三十三页,编辑于星期五:十七点五十四分。事实上事实上,(,(4)个人的偏好往往是不清楚的,也是不)个人的偏好往往是不清楚的,也是不稳定的。稳定的。冯指出:对于许多的公共问题,公民在公共政策推进利冯指出:对于许多的

20、公共问题,公民在公共政策推进利益方面的偏好是不清晰的;也许还出现另一种情形,公益方面的偏好是不清晰的;也许还出现另一种情形,公民的偏好是不稳定的,容易受到信息、争论或新的观念民的偏好是不稳定的,容易受到信息、争论或新的观念影响而发生改变,这导致政策选择的结果建立在不稳定影响而发生改变,这导致政策选择的结果建立在不稳定的基础上。的基础上。个体参与集体行动的动机在于他对社会选择的预期,个体参与集体行动的动机在于他对社会选择的预期,换言之,进行成本和收益的计算。换言之,进行成本和收益的计算。第三十四页,编辑于星期五:十七点五十四分。(三)基于个人利益可能带来的公(三)基于个人利益可能带来的公共治理危

21、机共治理危机对于公共事务的治理,有三种有影响力的模型:(一)哈丁:公地悲剧(一)哈丁:公地悲剧(二)纳什:囚徒困境(二)纳什:囚徒困境(三)奥尔森:集体行动逻辑(三)奥尔森:集体行动逻辑这三大模型都揭示了在公共事务的治理过程中个人理性的结果却使集体选择非理性,导致了公共事务的恶化和非可持续发展,最终丧失集体利益和个人的长远利益。第三十五页,编辑于星期五:十七点五十四分。哈丁:公地悲剧“牧场悖论”问题第三十六页,编辑于星期五:十七点五十四分。牧民面临的两种选择 1)与大家合作)与大家合作2)片面追求个人利益的最大化)片面追求个人利益的最大化 第三十七页,编辑于星期五:十七点五十四分。 两个犯罪嫌

22、疑人被捕并受到指控,但除非至少其中有一个人供认犯罪,警方缺乏足够的证据指证他们所犯的罪行,从而将他们按罪判刑。为了得到所需的口供,警察将这两名罪犯关押在不同牢房以防止他们串供或结成攻守联盟,并给他们同样的选择机会:如果他们两人都拒不认罪,则根据已经掌握的证据他们会被判以 1 年徒刑;如果双方都坦白招认,都将被判入狱 5 年(比事实上的罪行要轻);如果两人中有一人坦白认罪,则坦白者从轻处理,立即释放(信息费用),而另一人则重判 8 年徒刑。得益矩阵如下: 第三十八页,编辑于星期五:十七点五十四分。囚徒困境囚徒困境 杰克约翰沉默坦白沉默 -1-1 0-8坦白 -80 -5-5第三十九页,编辑于星期

23、五:十七点五十四分。囚徒困境囚徒困境第一第一,根据个体理性行为准则和完全理性行为准则,两个博弈方的目标都想要实现也有能力判断自身的最大利益。实际上对双方来说最佳结果是(-1 ,-1 ),对单方最佳结果是(-8 , 0 )或( 0 ,-8 ),问题就在于他们都看到对自己有利的结果,两者之间不能串通,双方都不敢相信或者期望对方有合作精神,所以最后的结果是 (-5 ,-5 )。第二,第二,对结果评价的多视角:就囚徒而言,是有害的;对警察有利、对社会利益来说是非常理想的结果,因为节省了信息费用(调查事实真相的费用)第四十页,编辑于星期五:十七点五十四分。囚徒困境囚徒困境第三 个体理性与集体理性从博弈论

24、的一般性来看(不涉及具体人),两个决策者的立场是不明智的(“聪明反被聪明误”),因为既没有实现团体的最大利益,也没有真正实现自身的个体最大利益。一般认为该一般认为该博弈揭示了个体理性与集体理性的矛盾,对经济学中斯密博弈揭示了个体理性与集体理性的矛盾,对经济学中斯密“看不见的手看不见的手”理论是一种重创。理论是一种重创。“他受着一只看不见的手指导,去尽力达到一个并非他本意想要达到的目的。他追求自己的利益,往往使他能比在真正出于本意的情况下更有效地促进社会的利益”。单个囚徒仅仅考虑自己,由于策略的相互依存性,最后的结果违背了囚徒自身的利益(仍然是个体利益)。所以囚徒困境揭示的是“事与愿违”,原因在

25、于社会中策略的相互依存性,即个体追求自身利益要考虑其他人的策略,单纯从自身考虑最后的结果可能正好相反。第四十一页,编辑于星期五:十七点五十四分。公共产品的供给与囚徒困境 李四修不修张三修 11 3-1不修 -13 00第四十二页,编辑于星期五:十七点五十四分。囚徒困境与奖惩机制“囚徒困境”主要是双方不信任的结果,同时没有组织性。如果相互信任的话,就不会出现这种情况。如果他们属于黑社会组织或者是其他组织,在他们内部有一个惩罚措施,这时是合作博弈,结果肯定是两个囚徒都选择抵赖。在囚徒困境中,尽管每个人都选择抵赖比选择坦白要好,但是这个帕累托改善做不到,因为它不满足个人理性要求,(抵赖,抵赖)不是一

26、个均衡。假定两个囚徒在作案之前建立一个攻守同盟(绝不坦白),这个攻守同盟也没有用,因为没有人有积极性遵守协定。这就是合作博弈与非合作博弈的区别。第四十三页,编辑于星期五:十七点五十四分。假定有约束力有约束力的协议:奖惩奖惩如果我们允许博弈中存在 “有约束力的协议”,使得博弈方采取符合集体利益最大化而不符合个体利益最大化的行为时,能够得到有效的补偿,那么个体利益和集体利益之间的矛盾就可以被克服,从而使博弈方按照集体理性决策和行为成为可能。黑社会中的奖惩制度!法律也是奖惩制度!第四十四页,编辑于星期五:十七点五十四分。集体行动的逻辑集体行动的逻辑 奥尔森在其名著集体行动的逻辑中认为,公共物品一旦存

27、在,每个社会成员不管是否做过贡献,都能享受这一物品所带来的好处。集团利益的公共产品特征会引起集团成员普遍的搭便车行为,这样一来,就会形成中国俗语所说的“ 三个和尚没水喝三个和尚没水喝”的局面,个体的理性选择导致了集体层面的非理性。 这就是著名的“ 集体行动的困境”。第四十五页,编辑于星期五:十七点五十四分。集体行动的逻辑集体行动的逻辑 一个理性的行动者在追求效益最大化的原则下,就会像奥尔森所说的那样选择“搭便车”。 公共物品指一经产生,全体社会成员可以无偿共享的物品,而像村庄道路这样一定社区内共享的物品则是准公共物品,按奥尔森的解释,在一个集团范围内,集团收益是公共性的,即集团中的每一个成员都

28、能共同且均等地分享它,而不管它是否付出成本。 奥尔森认为小群体和选择性激励是克服奥尔森认为小群体和选择性激励是克服“搭便车搭便车”的有效途径。的有效途径。第四十六页,编辑于星期五:十七点五十四分。(四(四 )陈毅观点:二人博弈、三人博)陈毅观点:二人博弈、三人博弈、一人博弈分析弈、一人博弈分析我们分析的视角是从个人利益出发,分析为什么二人博弈世界冲突纷争不断;不得不选择有权威的第三方参与裁决博弈;然而,又如何确保第三方的裁决代表公共利益实施公正裁决呢?这一方面,来源于民众对于作为第三方的公共权力机构的监督,另一方面,来源于公共权力机构的自身的反思性自省。二人博弈世界二人博弈世界三人博弈世界三人

29、博弈世界一人博弈世界一人博弈世界第四十七页,编辑于星期五:十七点五十四分。的确,什么是公共利益很难定义,但是什么的确,什么是公共利益很难定义,但是什么不代表公共利益却又是能够辨析的。不代表公共利益却又是能够辨析的。那么,我们是否根据个人利益就能很好地实那么,我们是否根据个人利益就能很好地实现个人利益最大化呢?人类社会的实践活动现个人利益最大化呢?人类社会的实践活动也证明,过度追求个人利益最大化反而会伤也证明,过度追求个人利益最大化反而会伤害自身,这要求人们也要学会合作共存、兼害自身,这要求人们也要学会合作共存、兼顾他人利益。对于共同利益的重视可能更有顾他人利益。对于共同利益的重视可能更有助于个

30、人切身利益的实现。这也是人们在吸助于个人切身利益的实现。这也是人们在吸取教训的基础上得到的启示。取教训的基础上得到的启示。第四十八页,编辑于星期五:十七点五十四分。公共政策概论 公共管理核心课程系列教材 公共政策理念公共政策理念公共政策理念公共政策理念公平至上公平至上公平至上公平至上民主为用民主为用民主为用民主为用法治优先法治优先法治优先法治优先诚信为基诚信为基诚信为基诚信为基生命至尊生命至尊生命至尊生命至尊宽容为怀宽容为怀宽容为怀宽容为怀自由为体自由为体自由为体自由为体和谐为贵和谐为贵和谐为贵和谐为贵民生为天民生为天民生为天民生为天以人为本以人为本以人为本以人为本第四十九页,编辑于星期五:十

31、七点五十四分。第四节第四节 理解公共利益:如何可视化理解公共利益:如何可视化可操作可操作公共利益是公共政策的核心问题公共利益是公共政策的核心问题公共利益的基本属性 (1)公共利益的客观性 (2)公共利益的社会共享性 以上两种特性都是从抽象的意义上来讲的,但公共利益并不是完全虚幻的概念。 第五十页,编辑于星期五:十七点五十四分。公共政策概论 公共管理核心课程系列教材 公共公共空间空间公共公共秩序秩序公共公共利益利益公共公共职能职能公共公共物品物品“公共公共”概念概念公共公共问题问题公共公共权力权力公共公共治理治理第五十一页,编辑于星期五:十七点五十四分。“公共公共”概念透视概念透视一、公共空间一

32、、公共空间 制约关系:空间就这么大,两者必制约制约关系:空间就这么大,两者必制约制约关系:空间就这么大,两者必制约制约关系:空间就这么大,两者必制约 社会中的每一个成员都拥有一个空间,并且这个空间是由个人空间与公众空间社会中的每一个成员都拥有一个空间,并且这个空间是由个人空间与公众空间构成一个整体的空间,如果你有很大的私人空间,这就表明你的公众空间较少;构成一个整体的空间,如果你有很大的私人空间,这就表明你的公众空间较少;如果你有很大的公众空间,那么自然而然你的私人空间就会随之缩小;这就是说,如果你有很大的公众空间,那么自然而然你的私人空间就会随之缩小;这就是说,私人空间与公众空间是成反比的,

33、私人空间与公众空间是成反比的,私人空间越大,公众空间越小;公众空间私人空间越大,公众空间越小;公众空间私人空间越大,公众空间越小;公众空间私人空间越大,公众空间越小;公众空间越大,私人空间越小;越大,私人空间越小;越大,私人空间越小;越大,私人空间越小;作为政界要人、商界精英和娱乐明星,你的知名作为政界要人、商界精英和娱乐明星,你的知名度越高,说明你的公众空间越大,那么相对你的私人空间就越少,随度越高,说明你的公众空间越大,那么相对你的私人空间就越少,随着知名度的增加,总有一天你整个人都可能是透明的。这就是为什么着知名度的增加,总有一天你整个人都可能是透明的。这就是为什么大家极力在把你们的公众

34、空间扩大,私人空间缩小,这与男女之间的大家极力在把你们的公众空间扩大,私人空间缩小,这与男女之间的情感一样,喜欢一个人首先要对这个人的相关信息都了解,这样才会情感一样,喜欢一个人首先要对这个人的相关信息都了解,这样才会喜欢的放心,爱的舒心,如果连自己一直崇拜的偶像一点都不了解,喜欢的放心,爱的舒心,如果连自己一直崇拜的偶像一点都不了解,有一天发现这个偶像实在很失望,这是会出人命的,所以这也说明,有一天发现这个偶像实在很失望,这是会出人命的,所以这也说明,上天是公平的,鱼与熊掌往往是不可兼得的。上天是公平的,鱼与熊掌往往是不可兼得的。 第五十二页,编辑于星期五:十七点五十四分。私人空间三分法:积

35、极私人空间、中性私人空间和消极私人空间私人空间三分法:积极私人空间、中性私人空间和消极私人空间社会上的人们似乎很强调要尊重一个人的私隐。认为只要是私隐的东西都不能爆出来。敢问这又是哪门子的道理呢?我们说对于个人的私隐的确应该不暴露出来,但是这个不是绝对的。因为私隐包括积极私隐、中性私隐和消极私隐。我们应该抱着尽可能不暴的原则,要保护积极私隐、中性私隐。但是不赞成偏袒消极私隐,但是不赞成偏袒消极私隐,比方说当官的行贿受贿,买官卖官,从商的欺诈作弊,娱乐界的吸毒贩毒等等,这些也往往是在个人行为,并且被归为私隐的。可是他们往往就是以私隐的名义来逃避对社会的责任,偏袒自己的不良动机。所以我一直认为,现

36、代社会的名人真的是越来越难做了,稍微有不慎,可能身败名裂。这最终可能是大众对榜样人物的道德期许所造成的。经过观察,我们可以发现,道德这种传统的东西力量是强大的。的确,我们的社会在还没有进入法治社会以前,也必须有道德来规范行为,否则,社会不知道会乱成什么样子。第五十三页,编辑于星期五:十七点五十四分。当然,没有私人空间就没有公共空间公私不分的思想,会使公共空间演变为一种符号。公共物品和公共服务可以看作是公共利益的现实的物质表现形式。第五十四页,编辑于星期五:十七点五十四分。二、公共物品公共物品与私人物品公共物品与私人物品公共物品与私人物品是一对概念。经济学家们区分的标准标准是私人物品具有排他性和

37、竞争性;而公共物品则具有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简言之,排他性排他性是指一件商品我用了别人就不能再用,我吃了一口苹果别人就不可能再吃我吃的这口; 竞争性竞争性是指我用了一件商品别人就会少用一件,我吃了一个苹果其他人可以吃的苹果就少了一个。显然,诸如城市道路、路灯、公共广场与绿地,都是具有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的:路灯照亮了我回家的路,并不妨碍照亮我邻居回家的路;我得到了路灯照亮道路的好处,也并没有减少我的邻居得到相同益处的机会。而典型的公共物品的供给,是市场失灵的最重要原因之一。第五十五页,编辑于星期五:十七点五十四分。准公共物品准公共物品准公共物品是公共的或是可以共用的,一个人的使用不能够排斥其他人

38、的使用。然而,出于私益,它在消费上却可能存在着竞争。由于公共的性质,物品使用中可能存在着“拥挤效应拥挤效应”和“过度使用过度使用”的问题,这类物品如地下水流域与水体资源、牧区、森林、灌溉渠道等.另一类准公共物品具有明显的排他性,由于消费“拥挤点”的存在,往往必须通过付费,才能消费,它包括俱乐部物品和高速公路等。公地悲剧公地悲剧第五十六页,编辑于星期五:十七点五十四分。三、公共职能三、公共职能建立在集体而不是个人基础之上的,用来满足占社会人口大多数群体需求的一种活动。到底应该由谁来开展公共活动和行使公共职能?公共活动是复杂多样的,公共职能并不是必须由公共部门独家行使,现实生活中存在许多不同的职能

39、表现形式。第五十七页,编辑于星期五:十七点五十四分。四、公共利益公共利益指一定范围内不特定多数人的共同利益。四项基本标准:四项基本标准:(1)公共性:公众利益(2)合理性:成本VS收益(3)正当性:参与、程序(4)公平性:合理补偿第五十八页,编辑于星期五:十七点五十四分。驱动模式分析驱动模式分析驱动示意图驱动示意图 政策监控对象政策过程及个人、组织(主要是行政组织)立法机构人大或议会司法机构法院检查院行 政组织政党利益集团工会、协会大 众 媒体 公共利益第五十九页,编辑于星期五:十七点五十四分。五、公共权力五、公共权力权力与权利私人权利:法无禁止即自由法无禁止即自由公共权力:法无授权即禁止法无

40、授权即禁止公共权力的边界意识边界意识。 只有在公共权力边界得到限制的前提下,才能使公共权力在只有在公共权力边界得到限制的前提下,才能使公共权力在不危害个人权利和社会自由的前提下,在法定的公共领域内不危害个人权利和社会自由的前提下,在法定的公共领域内有规则的运行。有规则的运行。第六十页,编辑于星期五:十七点五十四分。六、公共秩序遵守公共秩序是公民的基本义务。为了保证公共秩序,有时需要对个人权利有所限制。处理公共秩序和私人权利的关系问题基本原则:(1)正当性(2)必要性(3)合法性(4)合理性第六十一页,编辑于星期五:十七点五十四分。第五节第五节 公共政策理念的转型公共政策理念的转型 人们不得已选

41、择政府作为公共利益的代理人们不得已选择政府作为公共利益的代理人,那么怎么确保政府按照公共利益行事呢人,那么怎么确保政府按照公共利益行事呢?(1)对公共机构自利性的克服与)对公共机构自利性的克服与自我约束;自我约束;不适当地追求自我利益将带来合法性危机。不适当地追求自利性将削弱政府的竞争力。第六十二页,编辑于星期五:十七点五十四分。(2)对顾客取向和结果取向的强调;)对顾客取向和结果取向的强调; 顾客取向是指公共政策主体在确认公共政策问题时,选择那些对公众切身利益有直接重大影响的公共问题;在按有利于实现公共利益的标准选择最优决策方案时,为公众提供尽可能多的选择余地,而不是采取一刀切的方式强制公众

42、被迫服从。结果取向既是指优化决策程序和过程,确保公共决策的结果公共政策能够符合公共利益的基本要求;在对公共政策方案进行评估时,综合考虑政策可能带来的社会后果,考虑公共财政资源利用的效益。第六十三页,编辑于星期五:十七点五十四分。顾客取向和结果取向之所以重要,是由两方面的因两方面的因素决定的:素决定的:公众参与公共政策的深度不断增加,公众集中或有组织地表达利益需求的机会和渠道增多,公众表达对结果不满的手段和途径日益丰富化。自新公共管理运动在许多西方国家普遍推行以来,这两种取向都被越来越多地用于公共机构的改革实践之中,并且已经成为势不可挡的潮流;与此同时,非政府组织或第三部门成功的实践,为公共机构

43、改革提供了范例和压力。因此这两种取向应当融入公共政策转型所依赖的文化背景之中。第六十四页,编辑于星期五:十七点五十四分。(3)对公众参与的推崇;)对公众参与的推崇;(4)对开放观念的认同。)对开放观念的认同。第六十五页,编辑于星期五:十七点五十四分。公共政策的基本走向公共政策的基本走向1、突显、突显“公共性公共性”,将决策视为公共行为,视政策为重要的公,将决策视为公共行为,视政策为重要的公共物品共物品公共政策这一称谓代表着对公共性的强调。这可以从以下四方面来理解:(1)公共政策主体拥有公共权力和公共权威,其决策行为不能等同于企业等一般社会组织的决策行为;它们对公共财政资源进行配置,并以公共利益

44、维护者和增进者的身份进行决策。(2)公共政策源起于解决公共问题的需要。这些公共问题具有不可分割性和社会共享性,从而在本质上与公共利益直接相关;解决公共问题的过程也可以视为维护和增进公共利益的过程。第六十六页,编辑于星期五:十七点五十四分。(3)公共政策将对整个社会公共生活产生广泛的影响,并将通过制定行为规范对其中的利益关系进行协调,从而达到维护社会秩序的目的。正是从这一意义上来说,公共政策才被称为公共物品;公共政策的制定过程乃是提供特定公共物品的过程。(4)作为公共政策的核心主体,政府不仅受特定国家特定时期文化背景的限制,它也通过公共决策行为、通过公共政策中蕴含的价值取向和道德标准,而肩负着塑

45、造公共文化、培育公共道德的使命。后两者对于公共责任感和公共精神十分重要。第六十七页,编辑于星期五:十七点五十四分。2、公共政策将更加强调公共问题的具体要求、公共政策将更加强调公共问题的具体要求(1)公共政策应当是问题取向的;)公共政策应当是问题取向的;(2)公共政策将关注公共机构的能力问题;)公共政策将关注公共机构的能力问题;公共政策主体能力的有限性与公共问题的层出不穷构成了一对基本的矛盾。公共政策主体能力的有限性与公共问题的层出不穷构成了一对基本的矛盾。这意味着,传统上将公共政策主体仅仅局限于政府的做法,将加剧这一矛盾。可能的解决途径包括:一是公共政策主体的多元化,即不再将政府视为公共政策的

46、唯一主体,而应该通过政府委托授权等方式,培育社会中介组织和非营利性组织的发展,并通过制度化途径整合和提高各决策主体和准主体的能力。二是公共政策的分权化,即在公共政策主体内部实行横向分权(按职能向部门分权)和纵向分权(按层级向地方和社会分权)。单权威中心的集中式决策难以应付多层次公共问题的现实要求。这两种途径将从根本上导致公共政策体制的变化。(3)公共政策仍将以政府为核心主体。)公共政策仍将以政府为核心主体。第六十八页,编辑于星期五:十七点五十四分。3 3、公共政策将突出公平在其目标体系中的地位。、公共政策将突出公平在其目标体系中的地位。、公共政策将突出公平在其目标体系中的地位。、公共政策将突出公平在其目标体系中的地位。(1)社会公平也是一种重要的公共物品;(2)如果仅仅将公平理解为规则的公平,将公共政策理解为具有普遍约束力的行为规范,那么公共政策事实上是在提供这样一些能够带来公平的规则或规范;(3)公共政策所提供的制度安排具有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功效(即实现效率),但这是以公共政策能否提供基本的社会公平为前提的。第六十九页,编辑于星期五:十七点五十四分。公共政策概论 公共管理核心课程系列教材 第七十页,编辑于星期五:十七点五十四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