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修订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教案第一章世界的物质性及发展规律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570680382 上传时间:2024-08-05 格式:PDF 页数:21 大小:1.3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年修订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教案第一章世界的物质性及发展规律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2020年修订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教案第一章世界的物质性及发展规律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2020年修订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教案第一章世界的物质性及发展规律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2020年修订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教案第一章世界的物质性及发展规律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2020年修订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教案第一章世界的物质性及发展规律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0年修订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教案第一章世界的物质性及发展规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年修订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教案第一章世界的物质性及发展规律(2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02020 年修订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教案第一章世界的物质性及发展规律年修订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教案第一章世界的物质性及发展规律授课章节:第一章: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第一章: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授课方式理论课实践课讨论课习题课其他课时安排8 学时教学目的和要求教学目的和要求:通过本章学习要求学生把握马克思主义唯物论和辩证法的基本原理,着重了解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和实践的基本观点,掌握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规律和根本方法,为树立科学的世界观打下理论基础。教学重点教学重点:1、哲学的基本问题;2、马克思主义的物质观; 3、社会生活本质上是实践的; 4、对立统一规律;5 客观规律性与主观

2、能动性的关系。教学难点教学难点:1、哲学物质概念与世界的物质统一性问题。2、如何理解实践是人的存在方式?3、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教学方法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案例教学等。教学手段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教学基本内容(教学过程)真正的哲学是时代精神的精华。马克思恩格斯适应时代和实践的要求,在批判地继承和改造以往哲学优秀成果的基础上, 创立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而奠定了马克思主义整个理论大厦的根基,为我们提供了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第一节第一节世界的物质性世界的物质性一、一、一、物质及其存在形态一、物质及其存在形态(一)物质(一)物质世界观(宇宙观)是人们对于整个世界

3、的总体看法和根本观点。诸如世界的本质是什么?世界上的事物是不是运动、变化和发展的?人和周围世界的关系如何? 人的本质是什么? 在一定社会关系中的人,都具有这样或那样的世界观。 世界观包含人生观。人生观就是人们对人生目的和意义的根本看法和态度,它是一定世界观在人生问题上的表现。世界观并不是孤立存在的, 它总是存在于人们观察和处理具体事物的态度和方法之中。 当人们形成了一定的世界观之后,就会按照这些观点去解释一切现象、处理各种问题。这时,世界观作为指导人们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基本原则,就表现为方法论。方法论是世界观的具体运用, 是运用关于世界整体以及人与世界关系的根本观点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理

4、论或学说。简而言之,方法论就是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所遵循的根本方法的学说和理论体系。 没有和世界观相脱离的孤立的方法论, 也没有不具备方法论意义的纯粹的世界现, 世界观和方法论在通常情况下是一致的,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相应地有什么样的方法论。世界观与方法论的统一, 使抽象的哲学理论能够指导人们的思想和行动, 使哲学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自然界有风雨雷电,社会有治乱兴衰,人生有吉凶祸福,人们用一定的观点去分析它,用一定的态度去对待它,用一定的方法去处理它,就是用世界观指导自己的思想和行动。具有不同世界观的人,对自然界、社会和人生的各种问题的观察、采取的态度和方法是不同的。方法可分为具体方法和一

5、般方法。研究具体方法,如一门科学或一类科学的方法的理论,是具体方法论。哲学作为方法论,则是一般方法论。一般方法论不能取代具体方法论,但能为具体方法论提供指导原则。 哲学方法论的基本功能是为人们的一切认识活动和实践活动提供具有方向和原则意义的方法论原则。 离开世界观的方法论和不表现为方法论的世界观都是不存在的。哲学是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世界观是人人都有,但是自发的、零乱的世界观,还不能称之为哲学。只有经过思想家自觉研究、系统阐发和逻辑论证的世界观,才能称之为哲学。所以哲学不等于一般的世界观,它是系统化和理论化了的世界观。哲学的基本问题哲学的基本问题哲学基本问题的提出哲学基本问题的提出关于哲学

6、的基本问题, 马克思主义产生以前的哲学家们虽未能明确地提出并加以科学的表述,但曾做过不少有益的探求。在古希腊, 亚里士多德曾经提出物质原理与理性原理的对立; 中世纪以后人们从神学迷信中觉醒,明确提出世界是神创造的呢,还是从来就有的?19 世纪德国古典哲学家费希特曾指出:唯物论与唯心论的争论,本质上是自我与事物哪一个是第一性的问题;黑格尔认为,思维15改进设想与存在的对立是哲学的起点,这个起点构成哲学的全部意义;费尔巴哈指出: “神是否创造世界,即神对世界的关系如何,这个问题其实就是关于精神对感性、一般或抽象对实在、类对个体的关系如何的问题这个问题是属于人类认识和哲学史上最重要又最困难的问题之一

7、, 整个哲学史其实只在这个问题周围绕圈子”( 费尔巴哈哲学著作选集 下卷,商务印书馆 1984年版, 第 621 页) 哲学基本问题的提出及其内容的确定, 是由恩格斯来完成的。 在 路德维希 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一书中,恩格斯明确指出:“全部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的重大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哲学基本问题的基本内容哲学基本问题的基本内容世界是思维或精神创造的还是从来就存在的?世界的本质和基础是思维或精神还是物质?对这个问题所做出的回答,是哲学基本问题的第一个方面第一性问题。第一性问题第一性问题思维和存在二者谁是世界的本原, 二者谁决定谁, 这一问题是哲学基本问题的第一方面

8、, 是一切哲学理论体系得以建立和发展的基础和根本出发点, 它规定着解决其他一切哲学问题的基本方向。 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 可以把哲学作为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两大基本派别:凡是认为物质是世界的本原,坚持物质第一性的哲学,都是唯物主义;凡是认为意识是世界的本原,坚持意识第一性的哲学,都是唯心主义。一切哲学都不能超越这两大派别之外,所谓独立于两派之外的第三种哲学实际上是不存在的。恩格斯指出: “什么是本原的,是精神,还是自然界?” “哲学家依照他们如何回答这个问题而分成了两大阵营。凡是断定精神对自然界来说是本原的, 从而归根到底承认某种创世说的人组成唯心主义阵营。 凡是认为

9、自然界是本原的,则属于唯物主义的各种学派。 ”同一性问题同一性问题思维和存在或精神和物质何者是本原的第一性的问题并不是思维和存在或精神和物质的关系问题的全部内容。 恩格斯明确指出: “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还有另一方面,我们关于我们周围世界思想对这上世界本身的关系是怎样的?我们的思维能不能认识现实世界?我们能不能在我们关于现实世界的表象和概念中正确地反映现实?用哲学的语言来说, 这个问题叫做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问题。 ”这是问题所涉及的是世界是否可知,人的思维能不能正确反映现实的问题,属于哲学中的认识论问题。 从哲学史上看绝大多数哲学家, 包括唯物主义哲学家和彻底的唯心主义哲学家, 都对这个问题作

10、了肯定的回答, 他们在认识论上他们属于可知论者。 但是, 另外还有一些哲学家否认认识世界的可能性, 或否认彻底认识世界的可能性,他们在认识论上属于不可知论者或怀疑论者。 对这方面问题的不同回答, 是划分可知论与不可划分可知论与不可知论知论的标准。凡是认为物质和意识具有同一性,主张世界是可以认识的,就是可知论。绝大多数哲学家,包括唯物主义者和一些彻底的唯心主义者, 都主张世界是可知的。但也有极少数的哲学家, 如休谟和康德, 否认物质和意识具有统一性, 否认认识世界或彻底认识世界的可能性,这是不可知论。哲学基本问题两方面的内容是有着内在的联系的。 在本原问题上坚持唯物主义立场, 在认识论问题上必然

11、坚持反映论; 而在认识论上坚持反映论, 也离不开本原问题上的唯物主义回答。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是以探求世界的本质为己任的任何哲学家都不能回避的问题。 它贯穿于哲学发展的始终, 揭示了各种哲学流派的根本立场及其分歧之所在, 从而为人们考察哲学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划分哲学派别提供了一个根本标准。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是研究和解决其他哲学问题的前提和基础, 并决定着哲学研究的方向。围绕世界的本质问题,哲学还要研究和探索世界的统一性、 人类社会进步发展的标尺和动力、人类认识的根源、认识的真理性等一系列问题,对思维和存在关系问题的不同回答,势必成为理解上述系列问题的起点,并必然会循着原则上完全不同

12、的途径展开。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源于人类社会生活,又反过来成为社会实践中的基本问题。它是在实际中普遍存在并决定着人们思想和行为的出发点和方向的根本问题。与哲学基本问题相一致, 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是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 凡认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是历史唯物主义,凡是认为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的, 是历史唯心主义。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哲学发展史上的伟大变革,其关键在于, 它以科学的实践观为基础,正确地解决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即人与世界的关系问题, 从而实现了唯物主义和辩证法、唯物主义自然观和历史观的统一。(一)物质(一)物质物质的客观实在性物质的客观实在性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论是辩证的、 历史

13、的唯物论,它认为世界的统一性是以物质为本原、 以1620202020 年修订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教案第一章世界的物质性及发展规律年修订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教案第一章世界的物质性及发展规律意识为最高产物、以实践为中介的多样性的统一,它坚持对世界的唯物的、辩证的、实践的把握。那么什么是物质?物质概念及涵义物质概念及涵义马克思主义以前的各种形态的唯物主义, 力图按照世界的本来面目揭示它的本原, 对物质进行了有意义的探索, 提出了许多正确的论点, 为科学的学物质观的形成作了必要的准备和积极的贡献。然而,由于受到当时社会实践和科学发展水平的限制, 它们终究未能对世界的物质性作出科学的解释,未能对

14、物质范畴作出科学的界定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的物质观唯物主义物质观发展的第一阶段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的物质观唯物主义物质观发展的第一阶段在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者在当时实践的基础上,对世界的物质本原进行过论证。例如,古希腊哲学家泰勒斯认为宇宙万物发源于水, 德谟克利特认为原子是万物的始基, 中国古代哲学家也提出了宇宙万物是由金、木、水、火、土五种元素 (五行)构成的论断。他们试图从客观事物本身来说明世界的物质性,从而坚持了唯物主义的根本方向,本质上是正确的。但是,这种观点在当时只能是一种猜想,同时,它把万物归结为某种具体的物质形态, 就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了。这种朴素的物质观,反映了人类对客观物质世界的认识尚

15、处在初级阶段。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物质观唯物主义物质观发展的第二个阶段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物质观唯物主义物质观发展的第二个阶段到了近代,欧洲的唯物主义哲学家依据自然科学的认识成果,认为原子是世界的本原,是“宇宙之砖” ,原子的特性也就是一切物质的特性,各种原子既不可分割,也不能相互转化。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物质观继承了古代朴素物质观的唯物论传统, 在自然科学实证基础上又克服了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自发、猜测的局限性,在说明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和反对宗教神学、唯心主义方面,总的来说是一个进步。但是,由于科学发展水平的限制和缺乏辩证思维,它仍然存在很大的缺陷。第一,它把在质上无限复杂多样的物质世界,仅

16、仅归结为原子在量的组成上的不同,而看不到原子的层次和状态本身的质的多样性、复杂性,更看不到原子也是不可穷尽的。第二,它不了解人类对物质的认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发展过程, 误把人类对原子这个物质层次的认识当作对物质的最终层次的认识。第三,它不理解特殊和一般、个性和共性的辩证关系,把某种特殊的物质形态误认为物质的一般, 把原子的个性错看成物质的共性。 第四,它割裂了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物质统一性,在社会历史领域里陷入了唯心主义。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观唯物主义物质观发展的第三个阶段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观唯物主义物质观发展的第三个阶段马克思主义哲学继承和发扬了古代朴素唯物主义和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物质观中的合

17、理思想,克服了他们的局限性,总结了科学发展,特别是19 世纪以来科学发展的成果,第一次创立了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观。这是哲学物质观发展的高级阶段。早在 19 世纪 80 年代,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一书中对哲学的物质观作了唯物辩证的说明。 他指出: “实物, 物质无非是各种实物的总和, 而这个概念就是从这一总和中抽象出来的。 ”如:水果是从苹果、香蕉、菠萝等概括出来的共同本质,人是从男人、女人、老人、小孩、中国人、外国人中概括出来的共同本质一样, 物质概念就是舍弃了各种具体物质形态的特性, 从中概括抽象出的,它们的根本共性。即对实物共性的概括。20 世纪初,列宁为了捍卫辩证唯物主义,回击唯心主义的进

18、攻,写了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的哲学论著,其中对哲学的物质范畴作了明确规定和深刻阐述: “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 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 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 。简言之,物质是不依赖于我们的意识而存在,并为我们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物质范畴是对物质世界多样性所作的最高的哲学概括, 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 它存在于人的意识之外,但能够被人的意识所反应。马克思主义物质观具有丰富而深刻的理论意义。马克思主义物质观具有丰富而深刻的理论意义。第一,坚持了物质的客观实在性原则,坚持了唯物主义的一元论,同唯心主义一元论和二元第一,坚持了物质的

19、客观实在性原则,坚持了唯物主义的一元论,同唯心主义一元论和二元论划清了界限。论划清了界限。物质和意识的关系,是人类认识和实践中所遇到的世界上最基本的关系。 列宁的物质定义从物质和意识的对立统一关系中去把握物质规定物质, 强调了物质“不依赖我们的感觉而存在”的客观实在性,指明了物质对意识的根源性、 独立性和意识对物质的派生性、 依赖性。它表明,物质和意识的对立,只有在指出它们何者为第一性,何者为第二性这一认识论的基本的范围内才具有绝对的意义: “超出这个范围,物质和意识的对立无疑是相对的。 ”意识不过是物质的反映,被反映者依赖于反映者而存在,而反映者不能同被反映的对象相脱离的。因此, 意识只不过

20、是物质这个世界唯一本原的产物和表现, 决不像二元论所说的那样可以成为17与物质绝对对立的另一个世界的本原。第二,坚持了能动的反映论和可知论,有力地批判了不可知论。第二,坚持了能动的反映论和可知论,有力地批判了不可知论。 物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 “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 。这就是说,物质可以为人们所反映,可以被人们所认识。当然,有些东西如微观粒子等,是我们的感官不能直接感觉到的,但人们可以通过现代科学技术手段感知它,通过人的理性思维去反映,把握它。世界上还有许多未被人认识的领域, 但随着实践和科学的发展, 它们迟早会为人们所认识。 世界上只存在尚未被认识的东西,根本不存在如不可知

21、论者所说的不可捉摸,不可认识的“自在之物” 。未知世界与已知世界都是客观存在的,都是不以人的一直为转移的。 随着实践和科学的发展,人们对未知世界的探索和认识将会不断地扩展和深化。 这就批判了不可知论,为人类探索宇宙的奥秘指明了方向, 增强了信心。第三,实现唯物主义与辩证法的统一。指出客观实在性是物质的唯一特征,从而对物质第三,实现唯物主义与辩证法的统一。指出客观实在性是物质的唯一特征,从而对物质世界的多样性作了最高的哲学概括。世界的多样性作了最高的哲学概括。 这一高度抽象的哲学概括, 既肯定了哲学物质范畴同自然科学物质结构理论的联系,又把它们区别开来,从而克服了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缺陷。 从个性

22、中的抽象出共性,从相对中找到绝对,从暂时中把握永恒,体现了列宁的物质定义所贯彻彻底的唯物辩证的认识论。 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观不是封闭的而是活生生的创造性的学说, 它始终因科学发展方向保持一致,随着科学的进步而发展,不断用科学的新事实,新结论来充实,丰富和验证自身的内容。因此,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观对科学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第四,体现了唯物主义自然观与唯物主义历史观的统一,为彻底的唯物主义奠定了理论第四,体现了唯物主义自然观与唯物主义历史观的统一,为彻底的唯物主义奠定了理论基础。基础。 马克思主义的物质观揭示了自然和社会的物质性, 在此基础上建立起来的说明自然过程和历史过程的唯物主义原则,实现了

23、唯物主义自然观和历史观的统一。现代科学的发展证明了马克思主义的物质观的正确性。 现代科学表明, 物质具有极为丰富的形态、极为复杂的结构和极为多样的特性。 但它们都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的客观实在。这样整个世界就以物质联结为一个统一的整体。(二)物质的存在形式(二)物质的存在形式1 1、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是物质的存在方式,是宇宙中发生的一切变化和过程, 运动是一般的变化。这是我们给运动范畴所下的定义。恩格斯说:“运动,就最一般的意义来说,就它被理解为存在的方式、被理解为物质的固有属性来说,它包括宇宙中发生的一切变化和过程,从单纯的位置移动起直到思维。”

24、唯物辩证法认为,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1)(1)运动和物质的关系运动和物质的关系物质和运动是不可分割的。这种理解包括以下两层含义:第一, 物质是运动着的物质,没有不运动的物质。宏观的天体到微观的粒子,从无机界到有机界,从生物界到人类社会,万事万物无一不是运动的。这表明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 任何物质都不可能离开运动而存在。 设想不运动的物质是形而上学的错误观点。 哲学史上,形而上学的观点认为,事物在本质上是不运动、不变化的,即使有运动和变化,也只是位置的移动和数量的增减,不会发生质的变化。同时,形而上学还认为,运动变化的原因不在事物的内部,而在事物的外部,一切运动变化都是

25、由于外力推动的结果。人类的实践经验和科学成果证明, 从宇宙天体到微观粒子,从无机界到有机界,从自然现象到人类社会现象,各种事物无不处在永恒的运动、变化、发展中。只不过有些事物的运动变化是明显的, 人们可以直接感觉到;有些事物由于变比比较缓慢, 人们就不容易觉察到;还有一些事物,它们的变化虽然不一定缓慢,但由于距离我们太远,或者它们太小,我们也不容易感觉到它们的运动。第二,运动是物质的运动,没有不是物质的运动。自然科学证明了世界上没有离开物质的运动, 运动必然有它的物质主体, 从简单的机械运动到复杂的社会运动和思维运动, 都离不开物质主体。各种运动形式的承担者都是物质, 世界上不存在没有物质的运

26、动。任何领域中的任何形式的运动, 都以物质为其现实基础。从简单的机械运动到复杂的社会运动和思维运动, 每一种运动形式都有相应的物质主体, 如机械运动的主体是宏观物体:物理运动的主体是分子、原子、基本粒子和场;化学运动的主体是原子、离子、 原子团; 生物运动的主体是蛋白质和核酸; 社会运动的主体是人类的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思维运动的主体是人的大脑。设想无物质的运动,必然陷入唯心主义。哲学史上,唯心主义总是想方设法抽掉运动的物质主体,把运动归结为精神的运动。(2)(2)静止是运动的特殊状态静止是运动的特殊状态1820202020 年修订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教案第一章世界的物质性及发展规律年修订

27、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教案第一章世界的物质性及发展规律马克思主义哲学在肯定物质运动的同时, 并不否认物质也具有某种静止的状态和稳定的形式。所谓静止,是标志物质运动在一定条件下, 一定范围内处于暂时稳定和平衡状态的哲学范畴,它是运动的特殊状态。它有二种基本情形:其一是指相对于一定的参考系,事物没有发生相对位置的移动。其二是指事物没有发生质变。承认静止的意义在于:静止是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必要条件,是人们认识事物的必要前提,是测量和计算运动的尺度。运动和静止的关系:物质的运动是永恒的和无条件的, 因而是绝对的;静止是暂时的和有条件的,因而是相对的。运动和静止相互包含,“动中有静,静中有动”。 在绝对

28、运动中有相对静止的一面,没有相对静止的纯粹运动是不存在的。 在相对静止中又有绝对运动的一面, 没有运动的纯粹静止也是不存在的。毛泽东曾指出:世界上就是这样一个辩证法,又动又不动,净是不动没有,净是动也没有。动是绝对的,静是暂时的,有条件的。 ”运动本身就是动与静的统一,连续性和间断性的统一。坚持事物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相统的观点, 要反对两种错误倾向: 一种是夸大相对静止而否认绝对运动的形而上学不变论, 一种是夸大绝对运动而否认相对静止的相对主义诡辩论。物质是运动的,运动必然采取一定的形式。由于物质的具体形态千差万别、无限多样,因而物质的运动形式也是多种多样的。恩格斯根据当时科学所提供的材料,按

29、照从低级到高级、从简单到复杂的顺序归结为五种基本形式,即机械运动、物理运动、化学运动、生物运动和社会运动,并且每一种基本运动形式中又包括着无限多样的具体运动形式。 现代科学的发展,对于多样性的物质运动形式的认识则更加深入和具体了。 各种运动形式既相互区别, 又相互联系,并在一定的条件下相互转化。2 2、时间和空间是运动着的物质的存在方式、时间和空间是运动着的物质的存在方式物质的运动是以什么样的方式存在的呢? 任何运动着的事物它存在总是一个过程。而运动都有一定的速度,能过路程和速度的比,我们都能得到一定的时间。并且,任何具体事物存在于世界中时,都要占据一定的空间。所以我们说物质世界运动的存在形式

30、是时间和空间。 那么什么是时间呢?空间又是指什么呢?()时间和空间的含义:()时间和空间的含义:时间是物质运动的持续性和顺序性。 所谓持续性, 是指任何一个物体的运动都要经历一个或长或短的过程。所谓顺序性,是指不同事物之间运动过程的出现有一个先后顺序关系。 时间的特性是一维性,即时间只有一个方向,具有不可逆性。即时间只有从过去、现在到未来的一个方向,它的流逝总是沿着单向前进的,去而不返,不可逆转。空间:运动着的物质的广延性或伸张性,指物体的位置、规模和体积。空间的特点是三维性。即任何物体都有长、宽、高三个向度。现实的空间都是三维的。所谓“四维空间” ,是现代科学根据时空不可分离的特性, 把三维

31、空间和一维时间结合起来的现实描述, 并非说现实的空间是四维的。(2 2)时间、空间和物质运动的关系)时间、空间和物质运动的关系时间、空间与物质运动密不可分时间、空间与物质运动密不可分。一方面,时空离不开物质运动, 离开物质运动的时空是不存在的。时空从属于运动着的物质,不同层次如宇观、宏观和微观领域的物质运动的特性决定着相应的时空的特性。因此,脱离物质运动的时空是不存在的。恩格斯说过: “物质的这两种存在形式离开了物质,当然都是无,都是只在我们头脑中存在的空洞的观念、抽象。 ”另一方面,物质运动也离不开时间和空间。 任何物体的存在和运动,都要经历一定的时间和占有一定的空间。没有过去或将来,也不占

32、有任何体积和位置的东西,决不是客观实在,而只能是头脑的主观抽象。因此,脱离时空的物质运动也是不存在的。 不仅时空与运动着的物质不可分离,而且时空之间也是相互联系、彼此规定的。这从时间和空间的度量中可以得到说明。时间是用物质在空间里的运动来度量和认识的。 如地球绕太阳公转一周是一年, 地球绕地轴自转一周一日。同样,空间也是以物质在时间中的运动来度量和认识的。 如宇宙天体之间的距离单位是光年。所以,世界上没有离开时间和空间的物质运动,也没有离开物质运动的“纯粹”的时间和空间。物质运动和时空的不可分割证明了时空的客观性。割裂时间、空间同物质运动之间具体的、辩证的联系,是唯心主义和形而上学在时空观割裂

33、时间、空间同物质运动之间具体的、辩证的联系,是唯心主义和形而上学在时空观上的共同特征。上的共同特征。 唯心主义时空观否认时空是运动着的物质属性和表现, 把它们说成是人的感觉或知觉形式,从而必然走向时空相对主义。例如,飞矢不动(看到的那个点是静止不动的,飞矢无非是在空间上点点的排列) 、阿基里斯追不上乌龟.总之,物质、运动、时间、空间具有内在统一性。从根本上说世界上除了运动着的物质,19什么也没有。一切事物、现象的共同的本原和本质是物质,都是统一于物质的。(3 3)时空的绝对性和相对性)时空的绝对性和相对性我们现实世界中的每一事物, 都是这个世界的一部分, 都有一个产生、 发展和灭亡的过程,它们

34、在时间和空间上都是有限的, 但是由这些有限的事物组成的世界在时间和空间上则是无限的。时间和空间的绝对性是时间和空间的绝对性是指时间和空间的客观性,时间和空间作为运动着物质的存在形式,同物质与运动一样,也是既不能创造,也不能被消灭,时间和空间的客观性是永恒的,无条件的。时间和空间的相对性是指时间和空间的相对性是指时间和空间的具体特性是随着物质运动的变化而变化, 并非绝对的、永恒的,是可变的、有条件的。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就证明了这一点,即当物体以接近光速的速度运行时,就会发生“尺缩钟慢”的现象,按此推理,如果宇航员以接近光速的速度在宇宙空间飞行一年,就相当于地球上的50 年。(三)实践是自然存在与社

35、会存在区分和统一的基础(三)实践是自然存在与社会存在区分和统一的基础实践在改造世界的过程中,把主体与客体、人与世界联系起来,在主体与客体、主观世界与客观世界分化与统一的过程中, 又同时形成了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分化与统一。 实践是使物质世界分化为自然界(这里指自在世界或者说是天然的自然界) 和人类社会的历史前提,又是使自然界与人类社会统一起来的现实基础。1 1、自然界(自在世界)和人类社会(人类世界)的分化、自然界(自在世界)和人类社会(人类世界)的分化在实践活动过程中, 物质世界出现了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区分。 自然界和人类社会是物质世界存在的两种不同形态。 这里所说的自然界是独立于人的活动或尚

36、未为纳入到人的活动范围内的客观世界,其运动变化是自发的。无论是从宏观世界的运动到微观世界的运动, 还是从无生命物质的运动到生命物质运动, 都是无目的的运动。 没有人的参与, 自然物质运动照常进行。这种自然界又称为自在世界或者说天然自然。 自在世界是人类世界产生之前的自然界。自在世界是人类世界产生之前的自然界。 在人类社会产生前,客观的自然界早就独立地存在和发展着了, 这是人类世界产生前的先在世界。 其其次,次,自在世界又是人类活动尚未深入到的自然界自在世界又是人类活动尚未深入到的自然界。自然界在广度上、深度上都是无限的,永远存在着人类活动尚未达到的部分, 即尚未被人化的部分,世界这一部分仍然属

37、于自在世界。 人人类社会又称为人类世界或者说属人世界类社会又称为人类世界或者说属人世界,它是指在人类实践基础上形成的 “人化自然”和人类社会的统一体。 所谓人化自然, 就是指被人的实践改造过并订上了人的目的和意志烙印的自然。人化自然是被人的活动所改造过的自然,它体现人的需要、目的、意志和本质力量,人的社会关系则是人的活动的对象化。 人类社会是人们在特定的物质资料生产发展基础上相互交往共同活动形成的各种关系的有机系统。它是在自然界发展到一定阶段上随着人类的产生而出现的。从根本上说,人类社会是人的实践活动的对象化,是人的对象世界。所以,马克思指出: “自然界的人的本质只有对社会的人来说才是存在的。

38、 ” 社会与人及其活动是内在统一的。 离开了人,离开了人的实践活动,社会就根本不可能存在。2 2、自然界(自在世界)和人类社会(人类世界)的统一、自然界(自在世界)和人类社会(人类世界)的统一人通过自己的实践活动在自在世界的基础上建造了属人的世界, 从而使世界二重化为自在世界和人类世界。自在世界与人类世界又具有内在联系。 (也就是说,人类社会在从自然分化出来形成一个特殊的存在领域之后, 并没有脱离自然界。在劳动实践的基础上,社会和自然之间形成一种新型的、相互作用的关系。 )这种内在联系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 自在世界构成了人类世界存在和发展的自然基础。 自然界是人类及其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外部

39、环境。 自然界不仅为人和人类社会的形成提供了必要的物质前提, 也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 发展和人类进行历史活动的自然基础。 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所需的一切物质和能量,最终都来源于自然界。人在实践活动中把天然自然同化于自身, 转化为自己的本质力量,同时又把这种本质力量对象化于人类世界中; 人类世界形成之后又反过来制约天然自然, 不断地改变自在世界的界限。第二、天然自然通过人的实践活动转化为人化自然, 并在人化自然、人类世界中延续自己的存在;同时,人化自然不可避免地要参与到整个大自然的运动过程,或者说,仍然要加入到由自然规律支配的自在世界的运动过程中。 社会与自然之间的物质能量交换是通过人类劳动实现的

40、,人总是要按照自己的内在需要不断地去占有自然、 改造自然,不断在自然界身上打上人类意志的烙印,把一些无法利用的自然物质转变为人类可以利用的适合人的目的和需求的形式。马克思指出: “在实践上,人的普遍性正表现为这样的普遍性,它把整个自然界首先作为人的直接的生活资料。其次,作为人的生命活动的对象(材料)和工具变成人的无机2020202020 年修订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教案第一章世界的物质性及发展规律年修订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教案第一章世界的物质性及发展规律的身体。自然界,就它自身不是人的身体而言,是人的无机的身体。人靠自然界生活。这就是说,自然界是人为了不致死亡而必须与之处于持续不断地交互

41、作用过程的、 人的身体。所谓人的肉体生活和精神生活同自然界相联系, 不外是说自然界同自身相联系, 因为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 ”我们必须辩证地看待人与自然的这种物质交换关系,一方面看到人对自然的能动性和创造性,主动地认识自然,按照自然规律能动地改造自然,并通过认识和改造自然,维持自身的存在,实现自己的发展。另一方面又要看到自然对人的客观制约性,承认自然的先在地位,适应自然,爱护自然,尊重自然,在劳动实践中时刻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建立人类永恒的自然家园。总之,自然界和人类社会都具有客观实在性, 他们相互联系相互作用。自然界是人类社会形成的前提,是构成人类社会客观现实性的自然基础。 人在实践活动中创

42、造了人类社会, 人类社会的存在和发展,反过来又影响和制约自然界。3 3、社会生活的实践本质:、社会生活的实践本质:人类社会和自然界既对立又统一的基础是实践。作为人类的本质活动,实践既是使人类社会区别于自然界,保持相对独立性的本质标志, 又是使人类社会与自然界相互作用, 建立人与自然统一关系的根本途径。 马克思主义正是从实践出发去理解社会生活的本质的。 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一切社会现象只有在社会实践中才能找到最后的根源,才能得到最终的科学说明。第一,实践是社会关系形成的基础。实践首先是物质生产实践,是人通过自身的活动引起、调整和控制人与自然之间物质交换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

43、 ,人们不仅同自然界发生联系,而且人与人之间又必然要为交换其活动而结成一定的社会关系。 人与自然的关系和人与人的关系是相互制约,它们共生于物质生产实践中。同时,物质生产过程所要得到的结果,在物质生产过程开始时, 就已在生产者的头脑中作为目的以观念的形式存在, 也就是说人类社会的活动有明确的预期目的,而这个目的又决定着生产者活动的方式和方法。 可见,人与其意识的关系也生成于实践活动中。实践内在地包含着三重关系, 即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人的关系以及人与意识的关系。这些关系又构成了基本的社会关系, 即物质的社会关系和思想的社会关系。 实践以浓缩的形式包含着全部社会关系,因而人类的实践活动是社会关系的

44、发源地。第二,实践构成了社会生活的基本领域。实践有三种基本形式: 变革自然的生产实践、处理人与人关系即改造社会的实践以及科学实验。 这三种形式的实践既相互区别又相互作用, 构成了社会生活的基本内容,即社会经济生活、社会政治生活和社会文化生活, 并对象化为社会的基本结构,即社会的经济结构、政治结构和观念结构。在整个社会生活过程中,物质生产实践具有基础和决定作用, 物质生产实践所引起的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交换构成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第三,实践构成了社会发展的动力。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 社会发展不过是人的实践活动在时间和空间中展开的

45、过程。 社会发展主要是社会关系的变化以及社会结构的变迁, 而社会关系、社会结构是人的实践活动的对象化和实践得以进行的基础, 因此,社会发展的动力不可能产生于社会之外, 而只能产生于人的实践活动之中。 社会关系和社会矛盾都是在人类实践活动中形成和展开的, 物质生产实践构成了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改造社会的实践推动着社会历史的变迁和进步。在阶级社会里,阶级斗争构成了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总之,全部社会生活本质上是实践的。 构成社会的人是出事实践活动的人, 推动社会运动的力量是千百万人的社会实践活动。 离开了人的参与,离开了人的实践活动,就不会有人类历史,就不会有社会的发展。社会生活的全部内容就是不

46、断进行的社会实践。 确认实践是社会生活的本质,并不是否定社会的物质性, 恰恰是更深刻地说明了人类社会物质性的特殊本质, 为科学地揭示社会发展的动力和规律提供了依据。 马克思主义从实践出发去理解社会, 从而揭示了社会生活的本质。 以实践的观点去理解社会, 其根本特征在于把握人类社会的共同生活中最基本的实践形式生产劳动,历史唯物主义的全部理论就是在这一基本点上展开的。二、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二、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一)物质决定意识(一)物质决定意识意识的含义意识的含义意识是人脑的机能和属性,是客观世界的主观映象。意识的能动作用,是指人的意识所特有的积极反映世界与改造世界的能力和活动。 这就说,意

47、识的能动作用包括两方面, 即积极的反映和积极的改造。21(二)意识对物质的反作用(二)意识对物质的反作用第一,意识是能动的,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人的活动中预定的蓝图、目标、活动方案和步骤等,就是目的性和计划性的体现。第二,意识活动具有主动性和创造性。意识不仅能够反映现象,还反映本质规律;不仅能够认识当前的事物,还能够追溯过去、展望未来;不仅能够认识真实存在的事物,还能构造出虚幻的世界和理想的世界。第三, 意识具有指导实践改造客观世界的作用。 意识的能动性不限于从实践中形成一定的思想,形成活动的目的、计划、方法等观念的东西,更重要的在于以这些观念的东西为指导,通过实践把“观念地存在着”的模型、蓝

48、图实现出来,变为客观现实。第四,意识具有指导、控制人的行为和生理活动的作用。在坚强意志的作用下,人们能够做出正常生理条件下做不到的事情。也就是说可以创造出人间奇迹。(三)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性的统一(三)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性的统一1 1、关系、关系(1)尊重客观规律是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对规律认识越深刻,越正确,越能发挥主观能动作用,反之,则不能。(2)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基础上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3)具体做法第一,从实际出发,认识和把握事物的发展规律。第二,实践是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基本途径。第三,需要一定的物质手段和物质条件。2 2、社会历史趋向与主体选择的关系、社会历史趋向与主体选择的关系

49、社会历史趋向讲的是社会历史规律的决定作用, 属于历史决定论的内容。 主体选择讲的是历史主体在社会发展中的能动性和选择性。 历史发展的必然性, 规定了人们的活动要受到规律性的制约, 但不否定人在可能性空间内的选择。 主体选择是在既定的历史条件下对社会生活未来发展的多种可能的方向、目标、方式的选择。社会生活未来发展存在着多种可能性是主体选择的客观前提, 主体的利益和需要是选择的内在根据。 主体的能动性就体现在选择什么和怎样选择之中。选择的方向、目标和方式是否正确只能由实践来检验。第二节第二节 事物的普遍联系与永恒发展事物的普遍联系与永恒发展恩格斯指出: “当我们深思熟虑地考察自然界或人类历史或我们

50、自己的精神活动的时候,首先呈现在我们面前的是一幅由种种联系和相互作用无穷无尽的交织起来的画面, 是一幅普遍联系和发展变化的辩证图景。唯物辩证法就是对这幅生动画面图景的理论再现。 ”一、联系和发展的普遍性一、联系和发展的普遍性(一)事物的普遍联系(一)事物的普遍联系在哲学中,联系是一个普遍性极大的范畴,它概括了一切事物,现象、过程之间及其内部诸要素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和相互制约。1 1联系的含义联系的含义从哲学上讲,联系是指事物、现象、过程之间及其内部诸要素之间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相互渗透、相互转化的关系。唯物辩证法认为,联系不是事物之间个别的、暂时的现象,而是事物之间普

51、遍的和永恒的现象。2 2联系的特点联系的特点(1 1)联系是普遍的)联系是普遍的。联系的普遍性包括两层含义:一是指世界上的一切事物,和过程都不能孤立地存在,都与周围其他事物、现象和过程这样或那样地联系着。 整个世界是相互联系的统一整体。二是指任何事物、现象、过程内部的各个部分、要素、环节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联系是客观的。联()联系是客观的。联系是客观事物本身所固有的,不以人的主观认识和意志为转移。人们既不能“创造”事物之间的联系, 也不能“消灭”事物之间的联系, 而只能按照客观事物的本来面目如实地反映它们之间的联系, 并在正确反映的基础上整合和利用这些联系。 坚持联系的客观性是把普

52、遍联系的原理建立在唯物主义基础之上。 所以坚持联系的客观性, 要反对在联系问题上的唯心主义观点。()联系多样的()联系多样的。联系不仅是普遍的,而且是多样的。所谓联系的多样性是指,事物、现象和过程的联系方式是极其复杂的和多种多样的。 由于世界上的事物是千差万别、 无限多样的,事物之间的联系因此也是具体的、复杂的和多样的。因此,正如世界的物质统一性是多样2220202020 年修订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教案第一章世界的物质性及发展规律年修订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教案第一章世界的物质性及发展规律性的统一一样,事物、现象和过程的普遍联系也是多种多样的。(4 4)联系的条件性)联系的条件性联系具有

53、条件性,要辩证地看待条件。其一,条件对事物发展和人的活动具有支持或制约作用。其二,条件是可以改变的,可以通过努力变不利条件为有利条件。其三,改变和创造条件不是任意的,必须尊重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二)(二) 事物的永恒发展事物的永恒发展事物的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和相互制约,必然引起事物的相互作用, 造成事物状态或性质的变化,即运动。事物由低级向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的质的转化运动就是发展。1 1、 发展的含义及实质发展的含义及实质发展是在事物运动、变化的基础上进一步揭示物质世界运动的整体趋势和方向性的范畴。发展是指客观事物由低级到高级、 由简单到复杂、由无序到有序的上升的前进的运动。 发展是前进性上

54、升性的运动。发展是一种特殊的运动变化过程,它概括了事物上升的运动变化过程;是反映事物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向高级不可逆转的、不断更新的不断前进过程。 其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过程、新事物代替旧事物的过程。2 2新事物是不可战胜的新事物是不可战胜的历史上每一具体的东西对当时的条件来说, 都有其存在的理由, 都要经历或长或短的时间,都具有相对的稳定性。 但是, 随着条件的改变, 它就会丧失其存在的必然性, 转化为其他事物,在历史上产生的东西一定要灭亡, 而且在其发生中就已包含着灭亡的种子。 到头来只落得一个白茫茫一片大地真干净, 一个过程的结束, 即旧事物的灭亡, 就意味着另一个新的过程的

55、开始,即新的事物的产生。(1 1)新事物的含义)新事物的含义所谓新事物,是指合乎历史发展的趋势,进一步的,必然向前发展的,具有远大前途的东西,与此相反,旧事物则是历史发展的过程中逐渐丧失其存在的必然性的,日趋灭亡的东西。(2 2)新事物是不可战胜的)新事物是不可战胜的第一,新事物的之所必然战胜旧事物,最根本的是因为新事物符合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同事物前进的方向是一个致的, 它的产生和发展具有必然性。同样道理,旧事物的灭亡也是符合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的,由于它失去了自己存在的必然性,所以注定要灭亡。这就是说,新事物战胜旧事物之所以成为不可抗拒的普遍规律,是由事物的发展的客观规律和新旧事物 的本质所

56、决定的。第二, 新事物必定能战胜旧事物, 还由于任何新事物的都是在旧事物的基础上成长起来的,它通过对旧事物的“扬弃” ,一方面否定和抛弃了旧事物中那些过时的,消极的,腐朽的东西,另一方面又吸取和发扬了旧事物中的某些积极因素, 同时,还增添了为旧事物没有的,富有生命力的新内容,这就使得新事物具有旧事物所不能比拟的优越性,更能适应事物发展的条件,因而也就具有强大的生命力的广阔的发展前途。另外, 在社会生活中, 由于新事物符合历史前进的方向, 符合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所以,它总是会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这是它必然战胜事物的一个重要的原因。事物的发展是一个过程事物的发展是一个过程过程就是指事物自身

57、发生、发展和灭亡的历史。过程无论多么长久,都是有始有终的,是有限的。一切事物只有经过一定的过程,才能实现自身的发展。自然界、人类社会和思维领域中的一切现象都是作为一个过程而向前发展的。自然界的植物生长、 种子发芽、 生长开花结果过程。 人类社会的奴隶社会有限表现无限,无限不是有限的简单相加,不是事物的集合,而是事物过程的集合。(三)联系和发展的基本环节(三)联系和发展的基本环节辩证法理论体系中的基本范畴是事物联系和发展的基本环节。辩证法的基本范畴主要有:现象与本质、内容与形式、偶然性与必然性、可能性与现实性、原因与结果。认识和掌握这些基本范畴,对于把握世界的辩证图景以及指导人们的实践活动具有重

58、要的方法论意义。1 1原因与结果原因与结果因果关系是决定论思想的逻辑依据和人类一切自觉活动不可缺少的指导原则。 离开对因果关系的理解,人们就无法进行正确的认识活动和实践活动。 客观世界的一切事物,都处于相互作用和相互制约之中,一种现象会引起另一种现象, 而它自身也是由其他现象引起的。 原因和结果是从引起和被引起这一侧面揭示事物、 现象之间相互联系、彼此制约的一对范畴。引起某23种现象的现象就是原因,被某种现象引起的现象就是结果。原因作为他事物根源的要素, 引起他事物或他现象的产生, 结果则受某种事物或现象的作用而产生。 世界上的任何现象都有产生的原因, 任何原因都必然引起一定的结果。 如磨擦生

59、热,磨擦是原因,生热就是结果;事物或现象之间这种引起和被引起、决定和被决定的关系,就是因果关系。因果联系的本质是决定和被决定的关系2 2现象与本质现象与本质现实存在的每一个事物都是现象与本质的统一体。 现象现象是事物的外部联系和表面特征, 是事物的外在表现。现象有真象和假象真象和假象之分,真象是正面地直接地表现本质的现象, 假象则是从反面歪曲地表现本质的现象。例如,物体落地现象的本质是地球引力的作用, 一个人的本质是通过他日常的言行表现出来的。 客观事物的本质,大量地表现为真象,但假象在自然界特别是在社会生活中也是屡见不鲜的。 假象同真象一样,也是客观存在的,是由各种客观的实际条件造成的,这同

60、错觉有所不同。错觉是人的感觉造成的,属于主观范畴,二者不能混为一谈。本质本质是事物的内部联系, 是由事物内部特殊矛盾造成的、 并决定事物根本性质的内在根据。一事物的本质对于该事物来说就是它的特殊矛盾, 而对它事物来说, 就是它们之间的本质区别。本质同必然性、规律性是同等程度的范畴。 规律就是本质的关系或本质之间的关系, 认识事物的本质,就是认识事物的必然性、规律性。3 3内容与形式内容与形式现实中的任何一个事物, 都有形式和内容两个侧面, 都是形式与内容的对立统一体。 因此,在学习了现象和本质这对范畴以后, 我们还有必要进一步学习和探讨形式与内容的关系。 内容和形式是揭示事物的内在要素和它们的

61、外部表现形态之间关系的一对范畴。内容内容是指构成事物的一切要素, 即事物的各种内在矛盾以及由这些矛盾所决定的事物的特征、成分、运动过程、发展趋势等的总和,是事物存在的基础。形式形式是指把内容诸要素统一起来的结构和表现内容的方式。事物的形式有两类:一类是事物的外在形式,它是和内容不直接相关的非本质的形式, 它的改变不直接涉及事物的内容。 比如商品的包装、人的衣服等等,它们的改变不会引起商品质量、人的本质的改变。另一类是事物的内在形式,它和事物的内容紧密相关,是事物的本质的形式。它的改变会引起事物内容的变化。4 4、必然性与偶然性、必然性与偶然性必然性和偶然性是揭示客观事物的发生、 发展和灭亡的不

62、同趋势的一对范畴。 必然性必然性是指客观事物在联系和发展过程中合乎规律的、一定要发生的、确定不移的趋势。如种瓜得瓜、种豆得豆,日夜交替、 四季更替, 新陈代谢、 生老病死等, 这些都是事物发展的确定不移的趋势,都具有必然性。必然性是由事物的内部矛盾所决定的本质的联系。偶然性偶然性是指客观事物发展过程中并非确定发生的, 可以出现、也可以不出现;可以这样出现,也可以那样出现的不确定的趋势。偶然性是事物的外部矛盾所决定的非本质的联系。必然性和偶然性作为两种不同的趋势, 它们在事物的联系和发展中起着不同的作用。 事物发展的原因不是单一的, 往往是内部的和外部的、 主要的和次要的等各种原因综合起作用的结

63、果。必然性产生于事物内部的主要原因, 因而它在发展过程中居于支配地位, 代表着一定要贯彻下去的趋势,决定着事物发展的前途和方向; 偶然性则不同,它产生于事物次要的和外部的原因,因而在发展中一般只居于从属的地位, 对发展的必然过程起着促进或延缓的作用, 使发展的确定趋势带有这样或那样的特点和偏差。5 5、现实性与可能性、现实性与可能性可能性与现实性揭示的是现实的事物与可能的事物之间的本质联系和转化过程。 现实是指现在的一切事物、现象的实际存在。现实是已经实现了的可能, 现实作为哲学范畴, 不是孤立地静止地确认个别事实和现象的实际存在,而是对相互联系、变化发展的客观事实、现象的综合。从纵向看,现在

64、的现实是过去现实发展的结果,又是发展为未来现实的原因; 从横向看,任何个别事物的现实存在都不是单一的,而是同周围事物处于普遍联系之中的。 换言之,现实性体现了事物联系和发展纵横两个方面的整体性质。可能性是现实事物包含的预示事物发展前途的种种趋势。 相对于现实性来说, 可能性是潜在的尚未实现的东西。当某种事物或现象还没有成为现实之前, 只是某种可能。可能的反面是不可能性。 当我们说某一事物和现象不具备某种客观的依据和条件, 因而是永远不能实现的东西,指的就是不可能性。2420202020 年修订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教案第一章世界的物质性及发展规律年修订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教案第一章世界的

65、物质性及发展规律当然, 不可能也不都是绝对的。 有些在现在条件下不可能的东西在新的条件下会成为可能的。所以不可能性有两种:一种是绝对不可能,它违背规律,永远不可能;另一种是相对的,是指条件尚不具备,只要为它的出现创造条件就会由不可能变为可能。区分现实的可能性与抽象(非现实)的可能性。 现实的可能性是指在现实中有充分根据, 因而是目前就可以实现的可能。抽象的可能性也是一种可能, 只是在当前条件下还不能实现,在将来当条件具备时,这种抽象的可能性也就转化为现实的可能性。二、对立统一规律是事物发展的根本规律二、对立统一规律是事物发展的根本规律对立统一规律即矛盾规律是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的本质和核心内容。哲

66、学上又把矛盾称为对立的统一。 进攻和防御,矛和盾,这两方面既互相联结,以对方为自己存在的前提,又互相排斥, 各自都以克服对方求得自己的存在的和发展。 哲学上就把这种既互相排斥又互联结的倾向,或者既对立又统一的倾向叫做矛盾。注:自身的存在以对方的存在为前提,为条件,但各自的存在又是为了克服对方(一)矛盾的同一性和矛盾的斗争性及其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一)矛盾的同一性和矛盾的斗争性及其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1 1矛盾的含义及其属性矛盾的含义及其属性(1 1)含义)含义 矛盾是辩证法的基本范畴,指事物自身所包含的,既相互排斥又相互依存,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每一事物都包含着互相反对的方面

67、。对立的双方一方面互相排斥,互相斗争,另一方面,又因其具有互相依存的内在同一性而互相依赖,共居于一个统一体,即矛盾的统一体中。任何事物都是作为矛盾的统一本而存在, 一物向他物的转化,也就是旧矛盾统一体的分解和 新矛盾统一体的建立。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动力。(2 2)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同一性同一性标志矛盾着的对立面间相互联系, 相互吸引的性质和趋势的辩证法范畴, 是矛盾的根本属性,简言之就是对方面之间的相互联系的性质。具体说来,同一性又有两种含义:相互依存的和相互贯通。第一, 相互依存是说矛盾着的对方面之间的相互依赖, 矛盾着的每一方都不能孤立的存在和发展。而必须以对方作

68、为自己存在和发展的前提。如果一方消失了,另一方也不复存在。如一块磁铁,南、北极总具有同一性相互依赖,同生共死。把一块磁铁从两极中间切断,变成两块磁铁,每一块仍有南极和北极,永远得不到一块只有南极或北极的磁铁,如果把它退磁,一极消失,另一极也就不存在。第二 相互贯通是说对立面之间有某种共同点,彼此相通存在着一条由此达彼的桥梁,相互贯通有下述三种基本情形。A:相互渗透。对立面之间有某种共同点,因而相互包含不能截然分开,而是“你中看我,我中有你, ”如生物界中的遗传和变异,在遗传中包含着包变异的因素,在变异中又包含着遗传的因素。其他如比赛中的胜利和失败,认识中的感性和理性,都是相互渗透的。B:相互转

69、化。因为对立面之间有某种共同点彼此相通,所以在一定条件下,对立面可以相互转化。例如,战争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为和平,和平在一定条件下也能转化为战争。凡是彼此相通的对立面之间,都可以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你能变我,我能变你” 。C:直接同一。有些彼此相通的对立面,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是直接等同。这就是“我就是你,你就是我” ,例如生产和消费,生产过程同时就是消费过程,即消费劳动力和生产资料的过程,消费过程同进就是生产过程,消费劳动力和生产资料的过程也就是生产的过程。斗争性斗争性标志矛盾着的对立面之间相互排斥,相互离异的性质和趋势的辩证法范畴,是矛盾的一种根本属性,简言之,就是对立面之间相互排斥

70、的性质。必须明确,矛盾的斗争性是辩证法的哲学范畴,是广义的。不论是自然界,人类社会还是思维,只要是具有相互排斥性质的两个对立面之间, 都存在着斗争性,斗争性在世界各个领域内的表现形式是不一样的, 甚至是天壤之别。 但矛盾斗争形式的不同, 只是斗争的差别性问题,不是斗争有无问题,作为辩证法范畴的斗争性仅仅无疑包括阶级斗争、 政治斗争。但决不能把辩证法的斗争仅仅归结为阶级斗争和政治斗争。 斗争形式分为对抗和非对抗, 前者是外部冲突斗争形式如火山爆发、炸弹爆炸,原子核裂变和聚变,武装夺取政权。岩石的风化,生物新陈代谢。矛盾同一性和斗争性是相互联结、 相辅相成的。矛盾的斗争性是无条件的绝对的, 矛盾同

71、一性是有条件的相对的, 无条件的绝对的斗争性与有条件的相对的同一性相结合, 构成了事物的运动,推动着事物的发展。25同一性和斗争性的相互关系同一性和斗争性的相互关系同一性和斗争性是矛盾的两种根本对立的属性, 但两者又是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 没有斗争性就没有统一性,没有同一性也就没有斗争性。第一,同一性依赖于斗争性,同一是斗争之中的同一,是以差别和对立作为前提的。是包含着差别和对立的同一。 因此, 同一性必然受斗争性的制约, 离不开斗争性。 脱离对立和差别,就无所谓联系,当然也就没有斗争的同一性,说事物自身同自身相联系,是同语反复,没有意义。一切事物都是如此,由于矛盾双方相互对立,相互斗争,才使

72、它们相互依存,相互贯通。脱离对立的同一,不以斗争为前提的同一,这是一种抽象的形而上学的绝对同一, 在客观世界中是根本不存在的。第二, 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 斗争永远是统一体内部的斗争, 是同一之中的斗争。 因此,斗争性离不开同一性。斗争性受同一性的制约,没有同一性,就无所谓斗争性,如果对立面之间不具有同一性,互不联系,对立面之间又怎能相互斗争呢?(没有同一,也没有对立斗争。)不以同一性为基础的斗争, 脱离同一的对立, 就是在事物之间划出一条绝对的分明和固定不变的界限, 使他们永远隔绝起来, 这是一种形而上学的孤立的观点, 违反了世界物质统一性原理。(同一和斗争之间是没有不变的,固定的界限“生

73、死界”也是相通的。 )2 2同一性和斗争性推动事物的发展同一性和斗争性推动事物的发展矛盾同一性和斗争性是相互结合的,共同推动事物的发展。(1 1)矛盾同一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矛盾同一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第一, 矛盾的同一性使对立面在相互依存的统一体中得以存在和发展。 对立面的相互依存,一方的存在以另一方的存在为条件, 这是矛盾得以存在的前提。 同样,对立一方的发展也以另一方的某种发展为条件,因为矛盾双方力量的变化是在相互依存的矛盾统一体中实现的。第二,矛盾同一性使对立双方相互利用、 相互吸引对方有利于自身的因素而得到发展。 其一,矛盾双方包含着可以彼此利用的共同因素。 其二,矛盾每一方自

74、身组成因素发展的不平衡所造成的矛盾,也可以为另一方的发展所利用。第三, 矛盾双方的内在同一性规定着事物发展的基本趋势。 矛盾双方的相互贯通规定了事物的发展是向自己的对立面转化。矛盾的同一性在事物发展中具有重要的积极作用。 因此, 我们必须正确地利用矛盾的同一性去促进事物的发展,学会在对立中把握同一。(2 2)矛盾斗争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矛盾斗争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第一,矛盾双方的斗争促进矛盾双方力量的变化,为事物的转化和事物的质变创造条件。盾的斗争性在事物的量变过程中的作用, 就在于推动着矛盾双方力量的变化, 造成矛盾双方力量的不平衡性,为对立面的转化,为事物的质变准备了条件。第二,矛盾

75、双方的斗争,是推动事物质变的决定力量。矛盾同一性和斗争性相结合,共同推动着事物的发展。但是,在不同的条件下,二者所处的地位会有所不同。在一定条件下,矛盾斗争性可能处于主要的方面, 而在另外的条件下同一性又可能处于主要的方面。这就要求我们在分析矛盾和处理矛盾时, 把同一性和斗争性两者很好地结合起来。 既要从同一中把握对立,又要从对立中把握同一,而不能离开对立讲同一,或者离开同一讲对立。俗话说: “异中有同,同中有异” 。说的就是这个哲理。如果割裂同一性和斗争性的相互联结,或夸大一方面否认另一方面,就必然导致形而上学的片面性。如: “假如没有小偷,锁会达到今天这样的完善吗?假如没有钞票, 钞票的制

76、造会有这样的精美吗?” 马克思说过, “道高一尺,魔高一丈”的现象辩证法中一个重要的道理。要正确理解与处理矛盾与和谐的关系。 矛盾与和谐既有不同的含义, 不能等同,又有内在的一致性,和谐包含着矛盾双方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的思想,强调平衡、协调、合作,体现包容万物,兼收并蓄的博大精神。课堂讨论:运用矛盾同一性和斗争性辩证关系原理,联系实际谈谈你对“和而不同”的理解。(二)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及其相互关系(二)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及其相互关系对立统一是自然界、社会和人类思维中的普遍现象, 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包含着矛盾, 但不同事物的矛盾又千差万别,各有各的特点。世界万事万物的矛盾既有普遍性又有特殊性

77、。1 1、矛盾的普遍性、矛盾的普遍性矛盾的普遍性有两重含义:其一,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的发展过程中,即事事有矛盾;2620202020 年修订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教案第一章世界的物质性及发展规律年修订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教案第一章世界的物质性及发展规律其二,每一事物的发展过程中存在着自始至终的矛盾运动,即时时有矛盾。2 2、矛盾的特殊性、矛盾的特殊性矛盾不仅是普遍的,而且不同事物的矛盾又是具体的、 特殊的。矛盾的特殊性是指不同事物的矛盾及每一侧面各有其特点。 矛盾的特殊性,构成了一事物区别于他事物的特殊本质, 是世界上的事物所以千差万别的内在原因或根据。矛盾的特殊性主要表现在:(1 1)

78、矛盾性质的特殊性)矛盾性质的特殊性客观物质世界矛盾运动形式是无限多样的, 因而不同事物的矛盾各有其特殊性。 例如,机械运动的作用与反作用的矛盾, 物理运动的排斥和吸引的矛盾, 化学运动的化合和化分的矛盾,生物运动的同化和异化的矛盾, 社会运动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 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等等,就各不相同。不同物质运动形式的矛盾性质不同, 即使同一物质运动形式也各有不同性质的矛盾。如同样在社会领域内,又存在着政治、经济、军事、思想、文化等多方面的矛盾,这些矛盾都是各不相同的。(2 2)矛盾地位的特殊性)矛盾地位的特殊性现实存在的矛盾都不是单一的矛盾构成的, 而是极为复杂的矛盾群体。 在复杂的矛盾

79、群体中, 各种矛盾之间和矛盾的各个方面之间其发展是不平衡的, 它们在事物发展中占有不同的地位,起着不同的作用。因此,要分析矛盾地位的特殊性,就要分析根本矛盾和非根本矛盾、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以及矛盾的主要方面和非主要方面。首先,就事物发展过程而言,有根本矛盾和非根本矛盾之分。 根本矛盾是指贯穿于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并规定事物及其发展过程本质的矛盾; 非根本矛盾则是不能规定事物及其过程的基本性质,也不一定贯穿于事物发展过程始终的矛盾。例如,对于整个人类社会来说,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是贯穿于人类社会始终、并决定着社会的性质,因而是根本矛盾;但阶级矛盾就不是人类社会的根本矛盾

80、。因为,它只存在于阶级社会之中,而不是贯穿整个人类社会始终的,因而是非根本矛盾。又如,生物运动中包含着物理、化学等性质的矛盾,虽然贯穿于生物发展过程的始终, 但它们并不规定生命过程的本质, 因而也不是生命过程的根本矛盾,而是非根本矛盾。其次,就事物发展的不同阶段而言,在诸多矛盾中,有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之分。主要矛盾是处于支配地位的、对事物的发展起决定作用的矛盾, 由于它的存在和发展,规定和影响着其它矛盾的存在和发展。次要矛盾则是处于从属地位、对事物的发展不起决定作用的矛盾。 主要矛盾与次要矛盾是相比较而存在的,两者互相依赖、互相制约、互相作用。主要矛盾规定、制约着次要矛盾,次要矛盾也影响、反作

81、用于主要矛盾。主要矛盾的解决为次要矛盾的解决创造必要的前提,次要矛盾的解决也为主要矛盾的解决创造有利的条件。 因此,我们必须正确处理主要矛盾与次要矛盾的辩证关系, 在用主要力量抓主要矛盾时, 对次要矛盾也不能忽视,也要注意解决。 就拿当前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来说, 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力之间的矛盾, 这一矛盾决定着我国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任务是大力发展生产力,提高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其他矛盾,如阶级矛盾、社会主义制度与资本主义制度等矛盾也存在,但它们处于从属地位,这些次要矛盾的解决,必须着眼于发展社会生产力的大前提之下。再次,就每一矛盾内部对立的双方而言

82、, 又可分为矛盾的主要方面和非主要方面。 无论是主要矛盾还是次要矛盾,在同一个矛盾内部,对立双方的力量总是不平衡的, 它们所处的地位和所起的作用也是各不相同的。 其中一方是主要的,另一方是次要的,这就是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矛盾的主要方面就是矛盾双方中起着主导作用、 居支配地位的方面;处于被支配地位的方面就是矛盾的次要方面。事物的性质主要由矛盾的主要方面规定的。3 3、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的辩证关系、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的辩证关系(1 1)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的辩证关系)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的辩证关系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是辩证统一的关系, 它们之间既互相区别又互相联系, 并在一定条件下互相转化

83、。具体地说,包括三层含义:第一,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即共性与个性、一般与个别之间是互相区别、互相对立的。矛盾的共性只是概括了同类事物的共同本质,而没有包括每个事物的全部内容和特点。所以,共性不能完全包括个性,事物的具体特性即个性比共性要丰富多彩得多。第二,共性与个性、一般与个别又是统一的,两者互相依赖、互相联结。任何一个具体事物都是个别和一般、个性和共性的统一。一方面个性中包含着共性,特殊性中包含着普遍性,个性一定与共性相联结而存在。 另一方面共性存在于个性之中, 普遍性存在于特殊性之中。共27性只能存在于个性之中并通过个性表现出来。 世界上的万事万物无论怎样特殊, 它总是和同类事物中的其它事

84、物有共同之处,不包含普遍性的特殊性是没有的。第三,个别和一般、个性和共性在一定条件下互相转化。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区别是相对的,在一定条件可以转化。从空间上看,在一定范围是普遍性的东西,到另一范围内则变为特殊性的东西,反之亦然。(2 2)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的意义)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的意义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的原理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首先,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关系的原理,是矛盾学说的精髓,是掌握唯物辩证法的关键。“这一共性个性、绝对相对的道理,是关于事物矛盾的问题的精髓,不懂得它,就等于抛弃了辩证法” (毛泽东) 。这是因为:任何矛盾都是普遍性和特殊性、共性

85、和个性、绝对和相对的统一。矛盾学说的每一个原理也都贯穿着普遍性和特殊性、共性和个性、绝对和相对的关系。在现实的矛盾中,也都有共性和个性的关系问题。脱离共性和个性、绝对与相对的辩证关系,就不能正确理解矛盾学说各个方面的内容和矛盾学说各个原理的内在联系, 也就不能正确认识具体矛盾。其次, 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关系的原理, 是我们党把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同中国革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重要哲学基础,也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理论依据。 “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就是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共性和个性的统一。“社会主义”是普遍性、共性, “中国特色”是特殊性、个性。再次, 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关系的原理为我们提供了

86、科学的领导方法和工作方法。 人类的认识总是从个别到一般, 又从一般到个别, 循环往复, 以至无穷。 我们在实际工作中要运用 “一般号召与个别指导相结合”的科学方法。上级的指示、决议概括了各地、各部门、各单位的共同情况,是一般性的东西。而每一个地区、单位和部门既有和其他地区、单位和部门相同的共性、普遍性,又有自己的个性、特殊性。因此,各地、各部门、各单位在贯彻上级指示、决议以及党的方针、政策时,必须采取一般号召与个别指导相结合的工作方法。 既要防止只满足于一般号召而不结合本单位的具体情况, 陷入一般化和形式主义, 又要防止只强调本单位的情况“特殊” ,不认真执行上级指示而迷失方向。我们党一贯倡导

87、的“调查研究” 、 “一般号召与个别指导相结合” 、 “搞试点” 、 “办特区” 、 “实行民族自治” 、 “干部下乡蹲点”等一系列行之有效的领导方法和工作方法, 就是要求我们从矛盾的特殊性中发现并把握矛盾的普遍性, 然后在普遍性的指导之下去认识特殊性, 解决实际问题, 并在实践中进一步丰富对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的认识。(三)事物发展过程中的量变和质变及其相互转化(三)事物发展过程中的量变和质变及其相互转化1 1量、质、度量、质、度任何事物都具有质的规定性与量的规定性, 都表现为质与量的统一, 任何事物的运动都相应地采取量变与质变的质量互变的过程,都是连续性与间断性的统一。(1)质:

88、是一事物区别于其它事物的内在规定性。它一方面使事物成为自身的同一,“是此” ;另一方面使此事物与他物的不同“非彼”即使事物成为一种有限制的存在。世间万物之所以千差万别,形形色色,就是因为它们各有自己的质,质与事物的存在是不可分的,直接同一的。 (质与事物的存在是不可分的,直接同一的。质: A 内在规定性自身的同一;B 使事物成为一种有限制的存在。 )(2)量:是标志的范围和等级的范畴。它指的是事物的存在规模发展程度,以及事物的各个组成部分在空间上的排列次序等可以用数量表示的规定性。 其中包括: 多少、 大小、 长短、高低、轻重、厚薄,发展速度发展水平,要素的组合,层次等等表示质的范围和等级的特

89、性。量与质一样,也是事物所固有的客观存在, 不具有量的事物也是不存在的。 任何事物既有一定的质又有一定的量。(3)度,就是一定事物保持自己质的数量界限,它体现着质和量的对立统一。任何度的两端都存在着极限和界限:称为关节点或临界点。关节点: 就是一定的质所能容纳的量的活动范围的最高界线或最低界线。 度则是关节点范围内的幅度, 在这个幅度内, 量的变化不会引起质的变化, 超出这个幅度, 事物就要发生质变,由一种质态转化为另一种质态,事物完全变了样。物理学、化学中讲的凝点、沸点、熔点,极限强度临界体积等等,就是决定事物质的数量界限。2 2量变和质变量变和质变一切事物都有质与量两个方面。 事物都是运动

90、, 变化和发展的, 把以事就有两种存在状态:2820202020 年修订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教案第一章世界的物质性及发展规律年修订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教案第一章世界的物质性及发展规律质变、量变。(1)量变即量的变化,是指事物在原有性质的基础上,在度的范围内的不显著的变化。包括数量的增减, 场所的变更和组成要素排列次序的变化等形式。 我们日常见到的统一, 相持,平衡静止等,就是事物处于量变状态所显现的面貌。量变也称“渐进”或相对静止。(2)质变即质的变化,是指事物由一种质态转化为另一种质态时发生的迅速的显著的变动。我们常见的统一物的分解,相持,平衡、静止等的破坏,就是事物处在质变的所呈现

91、的面貌,质变也称“飞跃” “渐进的中断” 。量变和质变是不可分割的,量变达到一定程度,就会引起质变。量变引起质变是一种普遍的现象。譬如,水的汽化或结冰、溶液的沸腾或凝固、金属的溶解或结晶都是通过量变而实现质变的。 再如,生物在进行过程中,由旧的物种到新的物种的飞跃,也是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起初,生物个体发生变异性态长期积累固定下来的,最终产生新的物种,实现物种的质变。(3 3)把握量变引起质变这一辩证思想的时候,我们必须注意以下四点:)把握量变引起质变这一辩证思想的时候,我们必须注意以下四点:其一,质变以量变为准备。离开了量变的质变是不存在的。百喻经里有这样一个故事:某人外出游耍, 感到饥

92、饿, 走到一家饭铺用膳。 他买了一盘大饼, 吃一个不饱, 吃了两个不饱,接二连三地吃了六个仍不饱,于是,开始吃第七个。第七个饼啃到一半的时候,他感到肚皮饱了,这时,忽然懊悔起来,狠狠地责骂自己; “早知吃这个饼能饱,我应该先吃它呀。我白白糟蹋了头六个饼,我真是一个蠢货呀。 ”他的确是个蠢货,不过,他愚蠢不在于“糟蹋了头个六饼” ,而在于不懂得由饥到饱是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事实上,假如没有头六个饼“垫底” ,第七个饼是不能独自实现其“饱”的。我们由这则笑话想起了某些朋友,他们平时不努力学习, 却要把取得优异的成绩的企望寄托在考试之前的一两次突击上, 他们的想法与蠢人的想法,不是相去无几吗?其

93、二, 量变不是永恒的渐变, 量变以质变为后果。 不引起质变的量变的同样也是不存在的,黑格尔在 小逻辑 中举过一个例子, 说有位农夫看见他的驴驮着东西愉快地行走感到不满足,他一两一两地加重驴的负担,到了后来,这头驴终于由于负重不堪而倒下了。 这位农夫也许以为, 每次给驴加一两不算什么, 然而他忘记了, 这种看起来微不足道的量的积累达到一定程度,是不能不引起质变的。其三,质变渗透在量变之中。某些朋友在考察量变和质变两种状态时, 往往机械地把它们加以分割,以为最初的量变并不包含质变,质变只是在最后一个量的积累上才突然出现。其四,要分清质变的两种趋向前进性质变与退性质变并在这个前提下决定我们行动。古语

94、中有“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的说法,这是因为小善蕴涵着大善,小恶包孕着大恶。对于前者,我们要积铢累寸;对于后者,我们要防微杜渐。3 3、量变与质变的辩证关系、量变与质变的辩证关系量变与质变不仅是相互区别的,而且是相互联系的。第一, 量变是质变的准备。 量变的积累引起质变。 一切事物的变化发展都是从量变开始的。量变是质变的先导, 没有量变就谈不上质变。 抛物体的运动速度达不到一定量级的宇宙速度就不会引起运动轨道的改变;气体达不到临界温度以下,就不会变为液体或固体;生产力没有一定程度的时候, 就不会引起生产关系相应的变革。 量变在一定范围内似乎与质变无关但实际上却在为质变不断地创造条件,

95、可以说量变是潜在的质变, 在给定的外部条件下,量的变化突破了度,就要发生质变。第二,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量变达到一定程度必然引起质, 单纯的量变是不会永远持续下去的。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质变完成量变,体现并巩固量变成果。量变和质变的相互关系表明,任何事物的发展变化,总是先从量变开始,量变达到一定程度,突破了度,就必然导致质变,旧质归于消灭,新质随着产生,这就是量变转化为质变,质变之后,事物在一定时期内必须保持它的相对稳定性,于是又在新质的基础上开始新的量变,事物的发展过程就是这样由量变到质变,又由质变发展到复杂的质量互变过程。第三,量变与质变的相互渗透第三,量变与质变的相互渗透前面我们讲述

96、量变和质变的相互关系, 是暂时撇开了量变与质变相互渗透相互交错的复杂情况,比较纯粹地阐述了量变与质变的相互转化,这里则着重探讨这种复杂情况。总的量变过程中的部分质变总的量变过程中的部分质变事物在其整体性质发生根本变化以前, 处于总的量变过程之中, 其间往往发生一些次要的性质或局部性质的变化。 把这类变化称作质变显然是不合适的。 因为它们的变化并没有改变整29个事物的根本性质,并没有使一事物转化为另一事物。对根本质变来说,仍属于量变阶段。但把这种变化称作量变也不妥当。 因它已不是逐渐的不显著的变化, 而是在这种变化基础上形成的较小规模,较小范围的飞跃。所以把这类变化定义为总的量变过程中的部分质变

97、。 (不是质变,也不是纯粹的量变。 )总的量变过程的部分质变, 就是事物在其整体性质发生根本变化之前发生的某些次要性质或局部性质的变化。这类变化与量变相互交错相互渗透, 构成的总的量变过程,是根本质变的先导和基础。总的量变过程中的部分质变有两种基本形式,阶段性部分质变与局部性部分质变。(四)事物发展过程中的肯定和否定及其相互转化(四)事物发展过程中的肯定和否定及其相互转化在辩证法看来,事物永远处在不断发展的过程中, 任何事物都不是绝对的永恒的, 它迟早要被否定,因此我就从肯定因素和否定因素来谈事物的发展。1 1辩证的否定观辩证的否定观(1)肯定与否定及其性质任何事物内部都包含着相反的两个方面或

98、两种趋势。一个是维持事物的存在的因素,对事物的存在起着肯定作用。 叫作肯定的方面;一个是促使事物灭亡因素,对事物的存在起否定的作用,叫作否定的方面。事物内部的肯定方面和否定方面的发展,总是不平衡的。当肯定方面占据主导地位时,事物保持其原有的性质而继续存在,因此,肯定的方面是事物内部保守的因素; 当否定方面转变为居主导地位的时候, 事物就丧失的原有的性质,实现了对自己的否定,因此否定的方面是事物的内部的积极因素, 是推动事物发展的内在源泉。没有否定,事物就失去了发展的内在的活力。肯定与否定是对立统一的,首先,在一定意义上,肯定就是否定,无论就事物自身的状态还是就人对事物的态度来说是如此。认识事物

99、就得首先肯定它是什么,肯定了它是“这个” ,同样也就否定了是“那个” 。如果对一个事物 只是作出单纯的肯定,而不顾及到此事物和他事物的之间的差别,不顾及到它的否定方面,那么,这样的肯定就是不完全的、僵硬的,无生命力的。反过来说,在一定意义上,否定也就是肯定。光明不是黑暗,某种现象正因为不是黑暗才是光明,否定了黑暗就肯定了光明。对谬误的否定也也就是对真理的肯定 。批评是对错误的否定,而真正善意的批评则是“治病救 人” 。通过批评否定错误,这是治病;通过批评,让被批评者“恢复健康” ,这又是“救人” 。所以说,批评这种否定是一种肯定,不仅从“救人”这种积极的出发点来讲是肯定, 而且从开出 “治病”

100、 的药方, 指出克服错误的途径来讲也是肯定。同样,否定中也包含着肯定。例如,数学上的“零”是对任何定量的否定,但它绝不是绝对的没有,这种否定本身就包含着肯定。 零是正数和负数之间的界限, 是即不是一个是正数又不是负数的唯一真正的中性数。 零不仅是一个非常确定的数, 而且它本身比其它一切被它限定的数都更重要。在算术运算中,它是和其它任何一个数都有无限关系的唯一的数。 在代数运算中,只有经过零与其他量之间的转化,才能进行运算。恩格斯说: “无论我们在什么地方碰到零,它总是代表十分确定的东西,而它在几何学、力学等中的实际应用又证明,人为界限,它比其他一切被它限定的实数都更重要。 ”最后,肯定和否定可

101、 以在一定条件下互相转化。 辩证法坚持否定的观点。认为世界上没有永恒的事物,有生必有死,无灭必无生一切现存的东西,都是一定历史条件下的产生出来的,对它所赖以产生的历史条件来说,都有其存在的理由;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和条件的变化,它就会逐渐丧失其存在的理由,就会被新的事物所否定。马克思指出: “辩证法对现存的事物的肯定的理解中同时包含着对现存的事物的否定的理解, 即对现存事物的必然, 灭亡的理解;辩证法对每一种即成形成都是从不断的运动中, 因而也是从它的暂时性方面的理解; 辩证法不崇拜任何东西,按其本质来说,它是批判的和革命的。 ”2、辩辩证的否定观否定是发展环节,联系的环节证的否定观否定是发展

102、环节,联系的环节任何事物的内部都包含肯定和否定的对立统一。一个事物被否定而转化为它事物,根本原因在于该事物内部的矛盾性而引起的自我否定, 即自己否定自己,并通过自我否定,实现自己运动、自我发展。任何事物都要被它自己所否定,从而引起事物的不断变化和发展。因此,辩证的否定不是单纯的否定,不是纯粹的虚无,而是发展环节,联系的环节。A 否定是事物的自我否定,是事物内部矛盾运动的结果。 在前进发展过程中,任何事物内部都包含着肯定和否定两个方面。 肯定方面是保持事物现状的方面; 否定方面是超出事物现状的方面。肯定方面和否定方面既统一又斗争,斗争的结果,否定方面战胜肯定方面,事物自身中生长出新的形态或因素。

103、因此我们说否定是事物自我的否定,是事物内部矛盾运动的结果。3020202020 年修订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教案第一章世界的物质性及发展规律年修订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教案第一章世界的物质性及发展规律B 否定是事物发展的环节,它是旧事物向新事物的转变,是事物从旧质到新质的飞跃。否定是联系的环节,就是指否定不是将旧事物完全抛弃, 彻底毁灭,而是在根本改变旧事物的性质的基础上保留, 改造其中对新事物的积极意义的东西并加以同化, 使新事物处于发展的更高阶段。因此,这种否定是保持肯定东西的否定。由于这种否定,事物过去,现在和将来之间,不仅存在着质的区别,而且存在着联系。C 否定是新旧事物联系的环节

104、。否定是发展的环节,就是指它的质变,是飞跃,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是事物由低级向高级发展。这种否定是破旧立新,推陈出新的。即经过否定而产生出来的新事物与旧事物之间有着分明的界限, 而不是新旧事物的调合、混合,也不是对旧事物的个别特点,个别方面的枝枝节节的改变, 因而这种否定是没有任何动摇, 没有任何折中的否定。D 辩证否定的实质是“扬弃” 。 辩证的否定把发展的环节,联系的环节统一于一身。黑格尔和马克思,恩格斯把它称之为“扬弃”即既克服又保留。克服旧事物中的糟粕,保留旧事物中有利于新事物的发展的积极因素。 这是事物自身否定的基本要求, 克服是事物发展的中的连续,是发展中的连续性,辩证的

105、否定就是这种连续性和非连续性的统一。与辩证法的否定观相反,形而上学的否定观点认为否定是全盘否定, 化为乌有,其中没有任何保留和继承。他们的公式是:要肯定就肯定一切,要否定就否定一切。否定就是绝对地否定,否定一切。把否定看作是不包含 任何肯定因素的否定,看作是简单地抛弃,一笔勾销。因此,我们要坚持辩证法否定观。(3)坚持辩证的否定观,反对克服形而上学的否定观具有重大的实践意义。否定是发展的环节,是质变,飞跃,旧事物的灭亡和新事物的产生,所以坚持辩证的否定观,就要积极地,满腔热情地支持,扶植新生事物,旗帜是鲜明的地和旧事物的作斗争,在新旧事物的斗争面前,决不动摇,决不模棱两可,决不搞折中主义。社会

106、正处在重大改革的过程中,说我们的工作的一切都好,这不合乎事实,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原有体制的弊端都爆光了,过去隐性的问题都显现化了,不是一切都好,社会主义制度还有许多缺点和错误,但是,也不是一切都坏,这也不合乎事物。社会主义建设这样一个伟大事业,十几亿人口所进行的这个伟大的斗争,似乎没有什么好处可说,一团糟。显然是不适当的。2 2否定之否定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事物的发展过程是一个由肯定到否定, 又到否定之否定的过程, 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1 1)两次否定三个阶段)两次否定三个阶段事物的发展是由内部肯定方面与否定方面的矛盾而引起的自我发展。起初,事物内部肯定方面居于优势,事物这时处于肯定

107、阶段,在肯定阶段,由于事物内部肯定方面与否定方面的矛盾发展出现了不平衡,否定方面逐渐居于优势,于是事物便由肯定到否定, 表现为对立面的展开,进行一次否定,进入第二阶段;在第二阶段里,事物内部的肯定方面与否定方面的矛盾发展又出现了新的不平衡,这时,事物又由否定发展到肯定,进行第二次否定,即否定之否定,重新达到了对立面的统一,进入第三阶段,即新的肯定阶段(否定之否定阶段) 。这就是事物发展的两次否定(对肯定阶段的否定和对否定阶段的再否定)和三个阶段(肯定阶段、否定阶段和否定之否定阶段) 。否定之否定规律关于事物的发展一般要经过两次否定三个阶段的理论,其前提是事物的发展是由无数个周期构成的,在第一个

108、周期内都要经历两次否定三个阶段。 另外,一个事物由生到死,至少要完成一个周期,因此,两次否定三个阶段的规律有时要在事物发展的全过程结束时才能表现出来。(2 2)事物发展过程是事物的自我完善过程。)事物发展过程是事物的自我完善过程。在客观世界中, 事物经过第一次否定尽管保存了被否定的事物的积极因素, 矛盾得到了初步的解决, 但是事物发展的否定阶段与原先的肯定阶段所形成的对立双方, 都包含着一定的片面性,只有通过第二次否定,即否定之否定,才能解决前面两阶段之间的矛盾,即克服两阶段各自的片面性,又保留,发扬它们的积极因素,达到二者的统一,使事物在自己运动中得到充分的发展。事物自己发展自己,自己完善自

109、己的过程,只有在否定之否定阶段才能得到完整的体现。事物经过否定之否定以后,第三阶段作为第二阶段的对立面必然与第一阶段(也是第二阶段的对立面)有某些特征相似,因此,产生了仿佛是 “回到出发点的运动”的现象。但第三阶段经过了两次扬弃,吸收了前两个阶段的优点,抛弃了其片面性,是更高级的新东西,即是在更高阶段上的回归和更高基础上的回复, 而不是真的“回来了”。表现出事物发展过程中的自我完31善。3 3事物发展的周期性螺旋式上升事物发展的周期性螺旋式上升事物在发展过程中,经过对立面的两度转化的三个阶段, 形成一个发展的周期,表现为螺旋式上升的运动,这是否定之否定规律的基本特征。 黑格尔把事物发展的周期称

110、之为圆周, 恩格斯和列宁称之为近似螺旋式的曲线,毛泽东同志则称之为波浪式。第三节第三节 唯物辩证法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唯物辩证法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一、唯物辩证法是科学的认识方法一、唯物辩证法是科学的认识方法(一)唯物辩证法是客观辩证法与主观辩证法的统一(一)唯物辩证法是客观辩证法与主观辩证法的统一所谓客观辩证法客观辩证法,是指客观事物或客观存在的辩证法, 即客观事物以相互作用、 相互联系业的形式出现的各种物质形态的辩证运动和发展规律。主观辩证法主观辩证法则是指人类认识和思维运动的辩证法, 即以概念作为思维细胞的辩证思维运动和发展的规律。这两种辩证法在本质上是同一的,但在表

111、现形式上却是不同的。从内容和本质上说, 客观辩证法决定主观辩证法, 主观辩证法实质上是以概念形式对客观辩证法的反映。但在表现形式上,客观辩证法则采取观念的、逻辑的形式,是同人类思维的自觉的自觉活动相联系的。因此,主观辩证法也是就是概念辩证法,是以概念为全部思维的细胞和胚芽的辩证思维的规律。概念的辩证本性是内在矛盾的辩证统一。 概念在形式上是主观的,在内容上是客观的。概念以辩证发展的形式的过程深刻地反映着客观事物的发展规律性。 在概念这一思维抽象中, 包含着概念的的灵活性和确定性的对立统一、抽象性和具体性的对立统一、共性网,从内容、本质上来看,它是自然现象之网的再现。概念对客观世界及其规律的反映

112、, 是通过概念内在的矛盾的运动,即通过判断、推理、假说以及理论体系的演化的方式来展开的,理解这一点是把握主观辩证法的关键。(二)唯物辩证法是伟大的认识工具(二)唯物辩证法是伟大的认识工具马克思主义哲学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根本要求;反对因循守旧、默守陈规,反对对一切已丧失生命力的事物采取妥协的态度; 坚持主观与客观的统一、理论与实践的统一、继承与创新的统一。唯物辩证法的一系列规律和范畴都具有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意义。唯物辩证法的方法同认识方法和工作方法是一致的, 唯物辩证法的观点运用于思维和工作中就转化为认识方法、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三)矛盾分析法是根本的认识方法(三)矛盾分析法是根

113、本的认识方法在唯物辩证法的方法论体系中, 矛盾分析法居于核心的地位,是根本的认识方法。矛盾分析方法包括广泛而深刻的内容: 分析矛盾特殊性的方法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 “两点论” 与 “重点论” 相结合的方法; 分清主流和支流的方法; 在对立中把握同一、 在同一中把握对立的方法;批判与继承相统一的方法,等等。二、辩证思维方法与现代科学思维方法二、辩证思维方法与现代科学思维方法现代科学思维方法是适应现代实践活动方式和现代科技革命而创立的方法群, 它与辩证思维方法一起,构成现代思维方法的主要框架。(一)辩证思维方法(一)辩证思维方法辩证思维方法主要有归纳与演绎、分析与综合、抽象与具体、逻辑与历史

114、的统一。其中辩证思维方法主要有归纳与演绎、分析与综合、抽象与具体、逻辑与历史的统一。其中归纳和演绎是最常用的思维方法。A A:归纳和演绎:归纳和演绎(1)(1)归纳和演绎的涵义归纳和演绎的涵义。归纳归纳 是由个别到一般, 从许多个别事实材料中概括出一般性的概念和结论的思维方法。在科学研究中人们只有对大量的观察材料和经验事实进行归纳, 才能形成一般的科学概念, 做出普遍性的判断,所以归纳具有突出的科学发现和科学创造的功能。演绎演绎则是由一般到个别、由普遍性的原则或原理引申出个别结论的思维方法。 演绎能使原有的知识扩展和深化, 它对科学的认识具有指导作用和论证作用。 演绎在各门科学中得到广泛的应用

115、,一门成熟的科学理论体系总是用演绎方法来构成其缜密的公理系统。(2)(2)归纳和演绎的辩证关系归纳和演绎的辩证关系归纳和演绎既互相区别、对立,又互相联系和补充。归纳是演绎的基础,演绎所依据的一般原则是通过对个别事物和现象的研究归纳出来的。 人们的认识总是从客观对象的经验材料出发,从中得到概念、判断和进行推理。因此思维过程通常要从归纳开始,一般原则是归纳的结果。演绎为归纳提供指导,诸如归纳什么、怎样归纳、为什么归纳等目的性、方向性问题是归3220202020 年修订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教案第一章世界的物质性及发展规律年修订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教案第一章世界的物质性及发展规律纳本身无法解决

116、的,都要由演绎为它提供理论根据。可见,归纳和演绎互为前提,人们认识事物的过程就是不断地从个别到一般又从一般到个别的过程, 是归纳和演绎交替使用的过程, 它们作为思维的两种方法、两个环节,各有自己的功用,不能相互替代。但二者又相互补充,相互促进。任何将二者割裂开来的做法都是错误的。B B:分析和综合:分析和综合(1)(1)分析和综合的涵义分析和综合的涵义分析分析 是由整体到部分, 即在思维中把认识的对象分解为不同组成部分、 方面、 特性等,对它们分别加以研究的方法。人们对事物的认识,开始往往是笼统的表面的认识, 为了取得对事物深入细致的认识, 就必须将事物的整体在思想上分解开来, 对组成整体的各

117、个部分分别加以考察,这就是分析。通过分析,人们就可以从对事物的外部认识深入到对事物的内部认识,把笼统的认识具体化,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从而找到问题的本质和关键。但是,单纯的分析只能为人们提供关于事物的各个方面、 各个部分的认识, 并不能提供关于事物的整体和普遍联系的认识,而要做到这一点,就要在分析的基础上进行综合。综合综合是从部分到整体,把分解开来的不同部分、方面再组合为一个统一整体加以研究的方法。综合不是现象的简单罗列和材料的堆积, 也不是事物的各个组成部分、侧面和特性的简单相加和机械凑合,而是把这些知识有机地联系起来, 形成关于事物整体的全面认识, 从而掌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综合的结果,是

118、客观事物内在有机联系的整体再现。(2)(2)分析和综合是辩证的统一分析和综合是辩证的统一分析和综合是方向相反的思维过程,二者是相互区别、相互对立的,但又是相互联系、相互补充的。分析是综合的基础,综合离不开分析,没有分析就没有综合。因为,没有分析,认识就不能深入、具体,就认识不到对象各个侧面的各种规定性,当然就无法综合。综合是分析的前提和目的,分析离不开综合。任何分析都是以某种综合为指导进行的, 并且只有通过综合才能得到关于对象整体的规律性的认识。 分析和综合是相辅相成的, 绝不能把二者绝对对立起来。脱离分析的综合是无根据的综合,脱离综合的分析是片面的分析。在思维过程中,把二者结合起来,才能有效

119、地发挥分析和综合的作用。人的认识就是一个分析、综合、再分析、再综合,循环往复,不断深化的过程。只有把分析和综合结合在一起,才能成为一种完整的、科学的思维方法。C C:抽象和具体:抽象和具体(1)(1)抽象和具体的涵义抽象和具体的涵义理性认识形成、发展和深化的过程,表现为以下两个互相衔接的思维过程, 首先从感性具体过渡到理性抽象, 然后又从理性抽象上升到理性具体。 具体通常有两种涵义: 一是感性具体,二是理性具体。感性具体感性具体 是人通过感官所得到的客观事物生动而又完整的形象。 它是思维过程的起点,但这种感性具体只是对事物现象的反映, 对事物整体的混沌的认识。 这种感性具体只反映了事物的表面现

120、象,而没有揭示事物内在的本质和规律。因此,必须从感性具体过渡到理性抽象。理性抽象理性抽象就是通过思维分析, 把客观对象的各种特性逐一提取和区分, 然后单独加以研究,去掉那些偶然的、非本质的东西,保留本质的、必然的东西,从而形成简单的概念。例如,在资本主义社会里,人们天天看到、天天使用各种商品,但却不了解商品的本质。马克思运用抽象分析的方法,形成了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 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等抽象规定,它们各自从不同侧面揭示了商品的本质特性。理性具体理性具体即在抽象的基础上形成的各种规定性的综合, 是具体在思维中更深刻的再现。(2)(2)抽象与具体的对立统一抽象与具体的对立统一

121、从感性具体到理性抽象,是形成理性认识的思维进程。 但并不是理性认识的完成,认识还有待于发展和深化。如果把认识仅仅停留在获得抽象规定性这一步, 满足于理性抽象,那么即使是科学抽象的结果, 也会导致片面性和绝对化的错误。 我们知道, 任何事物内部的各个部分、各种因素都是紧密联系的,这种联系和关系,都形成一定的内部结构。同时,事物又总是处在一定的客观环境中,表现为该事物与周围其他事物多样性的复杂的联系。 可见,事物总是具体的,都是具有多方面规定性的统一体。因此,仅仅对事物做理性抽象,并不反映事物的本来面貌,如果把抽象的规定性凝固化和绝对化,就背离了事物本身。因此,人们对事物的认识必须在理性抽象的基础

122、上, 力求获得对事物具体全面的认识, 这个过程就是由抽象上升到具体的过程。从理性抽象上升到理性具体, 是理性认识的继续和完成, 这主要是通过综合把对事物的各33种抽象规定联系起来,使客观事物在思维中作为一个统一体完整地再现出来。从感性具体到理性抽象,又从理性抽象到理性具体,体现了思维的否定之否定进程。 理性抽象是对感性具体的否定,它离开了具体,又包含着对自身的否定,接近着理性具体。可见,抽象是“离开”和“接近”具体的统一,它是从感性具体发展到理性具体的决定性环节。 通过抽象人们才能从对事物的外部认识深入到对事物的内部认识, 由对事物现象的认识过渡到对事物本质的认识,为理性具体建立了基础。所以,

123、人们对事物本质的认识通过一系列抽象来完成,经过抽象向具体的推移,逐步形成了一个完整的概念和理论体系。至此,理性认识的任务才大体完成。可见,由抽象上升到具体是辩证思维的基本途径。 从抽象上升到具体的过程, 也就是思维分析感性具体, 形成抽象的理性规定, 再将这些抽象的规定有机地综合起来,达到对事物的全面认识的过程。这个过程是深刻地、完整地把握事物的过程。从抽象到具体,既是一种重要的思维方法,也是构建理论体系的方法。D D:(1)(1)历史和逻辑的统一历史和逻辑的统一历史和逻辑的统一历史和逻辑的统一逻辑和历史的统一贯穿于理性思维活动的始终,是进行辩证思维必须坚持的一个基本原则。所谓历史历史 ,一是

124、指认识对象本身的发展史。 二是指人们对认识对象认识过程的发展史。所谓逻辑逻辑 ,是指理性思维以概念、范畴等思维形式所构建的理论体系。历史和逻辑的统一是指主观的逻辑要以客观的历史为基础和内容,逻辑是历史的理论再现。(2)(2)历史和逻辑的辩证关系历史和逻辑的辩证关系逻辑与历史之所以相互一致, 是因为客观现实的历史是逻辑的基础和内容, 逻辑是历史在理论上的再现, 是由历史的东西派生出来的。 逻辑和客观现实的历史的关系是主观和客观的关系。由于存在第一性、思维第二性,人的认识所包含的理性思维是对客观世界的反映,所以在人们的认识中, 理论的逻辑推演过程应当反映客观现实的历史发展过程。 正如恩格斯所说:“

125、历史从哪里开始, 思想进程也应当从哪里开始, 而思想进程的进一步发展不过是历史过程在抽象的、理论上前后一贯的形式上的反映” 。但是,逻辑与历史的统一并不是无差别的等同, 逻辑反映历史,是在抛弃了历史发展中大量非本质的、支流的、偶然的东西,集中反映历史发展的本质的、主流的、必然的东西的基础上形成的理论体系。逻辑反映历史“是经过修正的,然而是按照现实的历史过程本身的规律修正的” 。这种“经过修正”的东西,不是对历史的背离,而是从严密的逻辑体系出发,按照客观事物本身的发展规律来进行反映。 正因为这样,逻辑不但没有背离历史发展的客观现实, 而且还更加接近于历史的本质。逻辑的和历史的统一的方法是科学研究

126、所必须采用的重要方法。马克思对于国家问题的研究, 首先是对国家的产生和发展进行历史的考察, 在逻辑上再现国家这一社会现象的基本历史联系, 从而揭示出国家的本质和未来发展的趋势。 在自然科学中,达尔文之所以能对品种繁多的生物物种做出科学的说明, 就在于他运用了历史的方法并做出逻辑上的说明。所以,逻辑和历史的统一是辩证思维的一种重要的思维方法和原则, 也是构建理论体系的方法和原则。(二)现代科学思维方法(二)现代科学思维方法随着现代科学的发展, 产生了现代科学思维方法。 现代科学思维方法是在确认世界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的前提下, 深入研究世界的某些关系。 如系统方法就是在承认普遍联系的客观实在性的前

127、提下去研究系统的最优解。所以,现代科学思维方法丰富了辩证法的宏观画面, 使辩证法深入到发展的细部、更复杂的层次。现代科学思维方法有以下几种现代科学思维方法有以下几种:A A:系统方法:系统方法系统方法以系统论为依据,运用系统的观点来分析和综合事物,把对象作为多方面、多要素联系的动态整体来研究的思维方法。B B:控制方法:控制方法 控制方法是建立在控制论基础上的现代科学思维方法。控制论是对系统进行有效控制的理论,它的最基本的概念是控制。控制是施控主体对受控客体的一种能动作用, 是施控主体依据内部和外部条件的变化而调整对受控客体的作用,并最终达到系统目标的过程。C:C:信息方法信息方法。 信息方法

128、就是把系统的运动过程当作信息传递和转换的过程, 通过对信息流程的分析和处理,达到对某个复杂系统运动过程和规律性认识的方法。D:D:模型化方法模型化方法。模型化方法是人们通过研究模型来揭示原型的形态、特点和本质的方法。这种方法的根本特点在于, 它不直接研究现实世界中的某一现象和过程的本身, 而通过设计一个与该现象和过程相似的模型或模式, 间接地研究该现象和过程。 E:E:理想化方法理想化方法。理想化方法3420202020 年修订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教案第一章世界的物质性及发展规律年修订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教案第一章世界的物质性及发展规律是在思维中建构事物的理想模型与理想关系, 并在此基

129、础上进行思维中的理想操作和理想实验的思维方法。辨证思维方法和现代科学思维方法的关系:辨证思维方法和现代科学思维方法的关系:辨证思维方法和现代科学思维方法又是密切相关的。 辩证思维方法与现代科学思维方法有着方法论上的共同性,二者是相互联系、相互补充的。首先, 辩证法思维方法是现代科学思维方法的方法论前提, 辩证思维的基本精神和原则贯穿于现代科学思维之中。其次, 现代科学思维以其特有的方式不仅证实和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哲学辩证法的观点, 而且进一步促进了辨证思维方法的不断具体化、深入化。三、以唯物辩证法为指导,不断增强思维能力三、以唯物辩证法为指导,不断增强思维能力思路决定出路,思维水平决定工作水平。

130、能不能正确判断形势,能不能有效化解矛盾,能不能顺利推进工作,关键看有没有科学的思维方法。 我们要不断提高战略思维能力、 历史思维能力、辩证思维能力、创新思维能力、底线思维能力,不断增强工作的科学性、预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1 1、战略思维能力、战略思维能力战略思维能力,就是高瞻远瞩、统揽全局,善于把握事物发展总体趋势和方向的能力。提高战略思维能力,就要视野开阔、胸襟博大,紧跟时代前进步伐,站在战略和全局的高度观察和处理问题,做到既抓住重点又统筹兼顾,既立足当前又放眼长远,既熟悉国情又把握世情。要增强战略定力, 在重大原则问题上旗帜鲜明、 态度明确, 在复杂多变的国际局势中平心静气、静观其变,在

131、制定政策时冷静观察、谨慎从事、谋定而后动。2 2、历史思维能力、历史思维能力历史思维能力,就是以史为鉴、知古鉴今,善于运用历史眼光认识发展规律、把握前进方向、指导现实工作的能力。历史是前人的“百科全书” 。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 。提高历史思维能力,就要加强对中国历史、党史国史、社会主义发展史和世界历史的学习,深刻总结历史经验、把握历史规律、认清历史趋势,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方向,在对历史的深入思考中做好现实工作、更好走向未来。3 3、辩证思维能力、辩证思维能力辩证思维能力,就是承认矛盾、分析矛盾、解决矛盾,善于抓住关键、找准重点、洞察事物发展规律的能力。提高辩证思维能力,就要认真学习辩证唯

132、物主义,客观地而不是主观地、发展地而不是静止地、全面地而不是片面地、系统地而不是零散地、普遍联系地而不是孤立地观察事物、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在矛盾双方对立统一的过程中把握事物发展规律,克服极端化、片面化。4 4、创新思维能力、创新思维能力创新思维能力,就是破除迷信、超越过时的陈规,善于因时制宜、知难而进、开拓创新的能力。提高创新思维能力,就是要有敢为人先的锐气,打破迷信经验、迷信本本、迷信权威的惯性思维,摒弃不合时宜的旧观念,以思想认识的新飞跃打开工作的新局面。要有逢山开路、遇河架桥的意志,有探索真知、求真务实的态度,为了创新创造而百折不挠、勇往直前,不断积累经验、取得成果。5 5、底线思维能

133、力、底线思维能力底线思维能力,就是客观地设定最低目标, 立足最低点,争取最大期望值的一种积极的思维能力。提高底线思维能力,就是要居安思危、增强忧患意识。要见微知著、未雨绸缪,增强前瞻意识,把工作预案准备得更充分、更周详,做到心中有数、处变不惊。作业和思考题作业和思考题:1、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的物质观及其现代意义?2、联系实际思考矛盾普遍与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的重要意义。3、如何把握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性的辩证关系?4、为什么说唯物辩证法是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课后小结及教学后记:本课教育评注(课堂设计理念,实际教学效果)本课教育评注(课堂设计理念,实际教学效果)本章讲授了马克思主义唯物论和辩证法的基本原理,通过这一章的学习,我们知道了世界是物质的,物质世界是联系和发展的,联系和发展是有规律的,规律是客观的,人要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必须遵循客观规律。3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