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毫针刺法操作规程

新**
实名认证
店铺
PDF
104.29KB
约2页
文档ID:570657673
毫针刺法操作规程_第1页
1/2

毫针刺法操作规程 毫针刺法是指应用不同型号的金属针,采用一定手法,刺激人体腧穴,调整脏腑功能,以调和阴阳,疏通经络,行气活血,扶正驱邪,从而达到防病治病的目的. 一、 评估 1核对患者,自我介绍,解释操作目的,与患者沟通时语言要适当 2患者年龄、体质、病情、精神状态,当前主要症状,发病部位及相关因素,心理状况及配合程度 3局部皮肤情况,有无出血倾向 二、准备 1. 护士:仪表端庄,衣帽整洁,戴好口罩,洗手 2. 用物: 治疗盘、消毒液、棉签、无菌毫针盒(内备各种毫针)、干棉球、纱布、镊子及清洁弯盘、必要时备屏风 3. 环境:整洁安静、光线明亮,调节适宜的温度,关闭门窗,防止对流风,必要时屏风遮挡 三、操作方法 1. 备齐用物,再次核对,解释操作的方法,请患者配合 2 取适当体位, 协助患者松开衣着,暴露针刺部位,注意保暖,必要时用屏风遮挡 3. 定位:拇指循经按压腧穴,询问患者感觉,以确定穴位 4消毒:局部皮肤消毒,术者消毒手指 5进针:选用型号适当的毫针,检查针柄、针体是否有质量问题根据部位选择正确的进针方法 6 行针:运用提插或捻转等手法使用者产生酸、麻、 重、 胀感并向远端扩散,即为“得气”,并根据病情运用补泻手法,达最佳针感后留针10~20分钟 7.观察:有无晕针、弯针、折针以及有无血肿、气胸等,并给予及时处理 8.起针:先用左手拇、食指夹持消毒干棉球按住针孔周围皮肤,右手轻微捻针,缓缓退至皮下,再迅速拔出,切不可强行拔出,否则会造成出血或痛感。

出针后要核对腧穴和针数,以防遗漏 9协助患者穿着衣裤,安置舒适体位,整理床单元 10终末处理 11洗手记录 四、评价 1患者和家属理解针刺的目的,并主动配合 2.患者体位舒适,注意保暖 3取穴准确度及操作熟练程度,进针后患者有“得气”的感觉,达到预期的效果 四、护理及注意事项 1遵医嘱执行,仅在四肢部针刺 2.认真评估,操作前做好充分的准备,针刺前要及时向患者做好解释工作,说明针刺过程的感受和注意要点,以消除其紧张恐惧情绪,同时取得患者的配合选择质量好的针具,有硬弯、锈蚀、带钩等不符合要求的针具,应剔除不用 4.根据病情协助患者去合适体位,既使患者感觉舒适,又便于操作.并应注意防寒保暖,必要时用屏风遮挡 5.严格执行操作规程, 做到取穴准确,正确运用进针方法,掌握好进针角度和深度,勿将针身全部刺入,应留针 1|4,以防折针年老体弱的患者 ,手法宜轻 针刺操作过程中应密切观察患者的反应, 随时询问患者感觉,若患者出现晕针等反应时,应立即停止针刺,并通知医生行紧急处理. 7起针后要核对针刺腧穴机针数,以免针遗留在患者身上 . 8.使用过的针具,应消毒后再进行检查和修理 ,再次消毒灭菌后备用。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