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专版2019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专题18人和高等动物的神经调节课件.ppt

上传人:汽*** 文档编号:570651631 上传时间:2024-08-05 格式:PPT 页数:70 大小:1.5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苏专版2019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专题18人和高等动物的神经调节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70页
江苏专版2019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专题18人和高等动物的神经调节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70页
江苏专版2019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专题18人和高等动物的神经调节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70页
江苏专版2019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专题18人和高等动物的神经调节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70页
江苏专版2019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专题18人和高等动物的神经调节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7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江苏专版2019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专题18人和高等动物的神经调节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专版2019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专题18人和高等动物的神经调节课件.ppt(7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专题18 人和高等动物的神经调节高考生物高考生物 (江苏专用)考点考点1 1反射和人脑的高级功能反射和人脑的高级功能(2016江苏单科,26,8分)为研究神经干的兴奋传导和神经-肌肉突触的兴奋传递,将蛙的脑和脊髓损毁,然后剥制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如下图所示。实验过程中需要经常在标本上滴加任氏液(成分见下表),以保持标本活性。请回答下列问题:任氏液成分(g/L)五年高考A A组组自主命题自主命题江苏卷题组江苏卷题组(1)任氏液中维持酸碱平衡的成分有,其Na+/K+比与体液中的Na+/K+比接近。(2)任氏液中葡萄糖的主要作用是提供能量,若将其浓度提高到15%,标本活性会显著降低,主要是因为。(

2、3)反射弧五个组成部分中,该标本仍然发挥功能的部分有。(4)刺激坐骨神经,引起腓肠肌收缩,突触前膜发生的变化有、。(5)神经-肌肉突触易受化学因素影响,毒扁豆碱可使乙酰胆碱酯酶失去活性;肉毒杆菌毒素可阻断乙酰胆碱释放;箭毒可与乙酰胆碱受体强力结合,却不能使阳离子通道开放。上述物质中可导致肌肉松弛的有。答案答案(8分)(1)NaHCO3、NaH2PO4细胞外液(组织液)(2)细胞失水(3)传出神经、效应器(4)产生动作电位突触小泡释放乙酰胆碱(神经递质)(5)肉毒杆菌毒素、箭毒解析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稳态及神经调节的相关知识。(1)任氏液中维持酸碱平衡的成分有NaHCO3和NaH2PO4,任氏液中N

3、a+/K+比与组织液的Na+/K+比接近。(2)若将任氏液中葡萄糖的浓度提高到15%,相当于细胞外液浓度增大,会造成标本细胞失水引起标本活性降低。(3)该标本中脊髓损毁,传出神经和效应器结构正常,仍然能发挥功能。(4)刺激坐骨神经产生兴奋,兴奋传到突触前膜,突触前膜产生动作电位,突触小泡释放神经递质。(5)乙酰胆碱酯酶失活,会使突触间隙的神经递质持续刺激突触后膜,导致肌肉痉挛;突触前膜不释放乙酰胆碱及突触后膜的阳离子通道不开放,均不能使突触后膜兴奋,导致肌肉松弛。故题中物质中可导致肌肉松弛的有肉毒杆菌毒素、箭毒。疑难突破疑难突破理解毒扁豆碱、肉毒杆菌毒素和箭毒的作用机理及其导致的后果是解答第(

4、5)小题的关键。考点考点2 2神经冲动的产生与传导神经冲动的产生与传导1.(2018江苏单科,11,2分)如图是某神经纤维动作电位的模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K+的大量内流是神经纤维形成静息电位的主要原因B.bc段Na+大量内流,需要载体蛋白的协助,并消耗能量C.cd段Na+通道多处于关闭状态,K+通道多处于开放状态D.动作电位大小随有效刺激的增强而不断加大答案答案CK+的外流是神经纤维形成静息电位的主要原因,A错误;bc段Na+大量内流,运输方式是协助扩散,需要通道蛋白的协助,但不消耗能量,B错误;cd段为恢复静息电位阶段,Na+通道多处于关闭状态,K+通道多处于开放状态,C正确;神经

5、纤维产生动作电位需要达到阈值的刺激,在受到阈值以上刺激时产生的动作电位且不再随刺激强度增大而加大,D错误。思路点拨思路点拨本题以膜电位变化示意图为背景考查学生对兴奋传导知识的掌握和识图获取信息的能力,主要涉及静息电位的产生,离子跨膜运输的方式,动作电位的大小和刺激强度的关系。2.(2017江苏单科,8,2分)如图为突触结构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结构为神经递质与受体结合提供能量B.当兴奋传导到时,膜电位由内正外负变为内负外正C.递质经的转运和的主动运输释放至突触间隙D.结构膜电位的变化与其选择透过性密切相关答案答案D本题考查神经冲动的传导和传递的相关知识。由突触结构示意图可知,、分

6、别为线粒体、突触小泡、突触前膜、突触后膜。结构线粒体为神经递质分泌到突触间隙提供能量,递质与受体结合不消耗能量,A错误;当兴奋传导到突触前膜时,膜电位由静息电位变为动作电位,即由内负外正变为外负内正,B错误;神经递质通过突触小泡的转运,以胞吐的方式释放到突触间隙,C错误;突触后膜膜电位的变化,与其对K+、Na+等离子的选择透过性密切相关,D正确。3.(2015江苏单科,18,2分)下图表示当有神经冲动传到神经末梢时,神经递质从突触小泡内释放并作用于突触后膜的机制,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神经递质存在于突触小泡内可避免被细胞内其他酶系破坏B.神经冲动引起神经递质的释放,实现了由电信号向化学信号的

7、转变C.神经递质与受体结合引起突触后膜上相应的离子通道开放D.图中离子通道开放后,Na+和Cl-同时内流答案答案D本题主要考查神经冲动在突触处的传递机理的相关内容。神经递质存在于突触小泡内,可因突触小泡膜的保护而避免被细胞内水解酶等破坏,A正确;神经递质经突触前膜释放,实现电信号化学信号的转变,B正确;根据题图可以看出,神经递质与突触后膜上受体结合可引起突触后膜上相应离子通道开放,C正确;若神经递质为兴奋性神经递质,则引起Na+通道开放,Na+内流,若神经递质为抑制性神经递质,则引起Cl-内流,D错误。易错警示易错警示本题易错选B、C选项。由于受突触处信号传递“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固有知识的

8、影响,在审题时稍有疏忽就会出错。选项B只问到神经递质释放时引起的信号变化;选项C只问到神经递质与受体结合后引起的信号变化。4.(2014江苏单科,11,2分)下列关于神经兴奋的叙述,正确的是()A.神经元受到刺激时,贮存于突触小泡内的神经递质就会释放出来B.神经递质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结合,也可能抑制下一神经元C.兴奋在反射弧中的传导是双向的D.神经元细胞膜外Na+的内流是形成静息电位的基础答案答案B神经元受到的刺激需达到一定强度时,才能引起神经元的兴奋,A错误;神经递质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结合,可使下一个神经元兴奋或抑制,B正确;由于突触的存在,兴奋在反射弧中的传导是单向的,C错误;神经元细胞膜

9、静息电位的形成与膜内K+外流有关,D错误。B B组组 统一命题统一命题省(区、市)卷题组省(区、市)卷题组考点考点1 1反射和人脑的高级功能反射和人脑的高级功能1.(2018天津理综,1,6分)下列关于人体神经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A.结构基础是反射弧B.不受激素影响C.不存在信息传递D.能直接消灭入侵病原体答案答案A本题主要考查神经调节的相关知识。人体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完成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A正确;神经调节可受激素影响,如甲状腺激素可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B错误;神经元之间通过神经递质传递信息,C错误;直接消灭入侵病原体的系统是免疫系统,D错误。知识归纳知识归纳神经调节与体液

10、调节的关系(1)部分内分泌腺本身直接或间接地受中枢神经系统的调节。(2)内分泌腺分泌的激素影响神经系统的发育和功能。2.(2017课标全国,5,6分)下列与人体生命活动调节有关的叙述,错误的是()A.皮下注射胰岛素可起到降低血糖的作用B.大脑皮层受损的患者,膝跳反射不能完成C.婴幼儿缺乏甲状腺激素可影响其神经系统的发育和功能D.胰腺受反射弧传出神经的支配,其分泌胰液也受促胰液素调节答案答案B本题主要考查胰岛素、甲状腺激素的作用、反射的种类及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关系。胰岛素可促进组织细胞加速摄取、利用和储存葡萄糖,使血糖水平降低,A正确;膝跳反射属于非条件反射,其反射中枢在脊髓,大脑皮层受损后条

11、件反射不能完成而膝跳反射可以正常完成,B错误;甲状腺激素对中枢神经系统的发育和功能有重要影响,C正确;胰腺的生理活动既受神经调节也受体液调节,D正确。知识拓展知识拓展内分泌腺和外分泌腺的区别:内分泌腺又称无管腺,没有导管,其分泌物直接进入细胞周围的血管和淋巴,通过血液循环和淋巴循环输送到各细胞、组织或器官中,如垂体、甲状腺、肾上腺等;外分泌腺又称有管腺,其分泌物通过腺导管输送到相应的组织或器官发挥作用,如各种消化腺。3.(2017北京理综,29,16分)学习、记忆是动物适应环境、使个体得到发展的重要功能。通过电刺激实验,发现学习、记忆功能与高等动物的海马脑区(H区)密切相关。(1)在小鼠H区的

12、传入纤维上施加单次强刺激,传入纤维末梢释放的作用于突触后膜的相关受体,突触后膜出现一个膜电位变化。(2)如果在H区的传入纤维上施加100次/秒、持续1秒的强刺激(HFS),在刺激后几小时之内,只要再施加单次强刺激,突触后膜的电位变化都会比未受过HFS处理时高23倍,研究者认为是HFS使H区神经细胞产生了“记忆”。下图为这一现象可能的机制。如图所示,突触后膜上的N受体被激活后,Ca2+会以方式进入胞内。Ca2+与共同作用,使C酶的发生改变,C酶被激活。(3)为验证图中所示机制,研究者开展了大量工作,如:对小鼠H区传入纤维施以HFS,休息30分钟后,检测到H区神经细胞的A受体总量无明显变化,而细胞

13、膜上的A受体数量明显增加。该结果为图中的(填图中序号)过程提供了实验证据。图中A受体胞内肽段(T)被C酶磷酸化后,A受体活性增强。为证实A受体的磷酸化位点位于T上,需将一种短肽导入H区神经细胞内,以干扰C酶对T的磷酸化。其中,实验组和对照组所用短肽分别应与T的氨基酸。A.数目不同序列不同B.数目相同序列相反C.数目相同序列相同为验证T的磷酸化能增强神经细胞对刺激的“记忆”这一假设,将T的磷酸化位点发生突变的一组小鼠,用HFS处理H区传入纤维,30分钟后检测H区神经细胞突触后膜A受体能否磷酸化。请评价该实验方案并加以完善。(4)图中内容从水平揭示了学习、记忆的一种可能机制,为后续研究提供了理论基

14、础。答案答案(16分)(1)神经递质(2)易化扩散/协助扩散钙调蛋白空间结构(3)C、B该实验方案存在两处缺陷。第一,应补充一组对未突变小鼠同样处理的对照实验。第二,应补充施加HFS后检测和比较以上两组小鼠突触后膜电位变化的实验(4)细胞和分子肛解析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神经调节及实验设计的相关知识。(1)传入纤维末梢释放的神经递质(谷氨酸)作用于突触后膜的相关受体,突触后膜出现膜电位变化。(2)分析图示可知:突触后膜上的N受体被激活后,Ca2+会通过离子通道以协助扩散的方式进入胞内,进而与钙调蛋白共同作用,使C酶的空间结构发生改变,C酶被激活。(3)对小鼠H区传入纤维施以HFS,休息30分钟后,H

15、区神经细胞的A受体总量无明显变化,但细胞膜上的A受体数量明显增加,说明发生了图中的过程,即胞内的A受体转移到了细胞膜上。实验设计应遵循对照原则和单一变量原则,对照组所用短肽应与T的氨基酸数目相同但序列相反(C酶正常磷酸化胞内肽段T),实验组所用短肽应与T的氨基酸数目相同序列相同(C酶磷酸化导入H区神经细胞内的短肽,从而干扰C酶对T的磷酸化)。实验设计应遵循对照原则,为验证假设,应补充一组对未突变小鼠用HFS处理的对照实验,并补充施加HFS后检测和比较两组小鼠突触后膜电位变化的实验。(4)图中内容从细胞水平(神经细胞)和分子水平(蛋白质分子)揭示了学习、记忆的可能机制。规律总结规律总结实验方案评

16、价试题解题的一般思路是:一看对照(有无对照及对照设计是否合理);二看步骤(步骤的顺序是否合理,是否完整);三看验证(实验结果的验证目标、验证方法是否得当);四看材料(生物学材料、实验器材、药剂选择是否得当);五看条件(是否需要搅拌、加热等)。考点考点2 2神经冲动的产生与传导神经冲动的产生与传导1.(2016课标全国,4,6分)下列与神经细胞有关的叙述,错误的是()A.ATP能在神经元线粒体的内膜上产生B.神经递质在突触间隙中的移动消耗ATPC.突触后膜上受体蛋白的合成需要消耗ATPD.神经细胞兴奋后恢复为静息状态消耗ATP答案答案B线粒体内膜上进行有氧呼吸的第三阶段,可产生ATP,A正确;突

17、触间隙中的组织液属于细胞外液,神经递质通过扩散的方式在突触间隙中移动,不需要消耗ATP,B错误;蛋白质的合成需要消耗ATP,C正确;神经细胞兴奋后恢复为静息状态的过程中有K+外流和排钠吸钾(钠钾泵)过程,其中后者为逆浓度梯度运输,需要消耗ATP,D正确。易错警示易错警示神经递质从突触前膜以胞吐的形式释放到突触间隙,这个过程才需要消耗能量。2.(2016课标全国,30,9分)乙酰胆碱可作为兴奋性神经递质,其合成与释放见示意图。据图回答问题:(1)图中A-C表示乙酰胆碱,在其合成时,能循环利用的物质是(填“A”、“C”或“E”)。除乙酰胆碱外,生物体内的多巴胺和一氧化氮(填“能”或“不能”)作为神

18、经递质。(2)当兴奋传到神经末梢时,图中突触小泡内的A-C通过这一跨膜运输方式释放到,再到达突触后膜。(3)若由于某种原因使D酶失活,则突触后神经元会表现为持续。答案答案(9分)(1)C能(2)胞吐突触间隙(3)兴奋解析解析本题考查突触的相关知识。(1)图中A-C表示乙酰胆碱,B表示ADP和Pi,E表示ATP。据图可知,A-C在突触间隙中,被D酶催化分解成A和C,其中,C又被突触前膜吸收回突触小体中,重新与A反应生成A-C,由此可知C能循环利用。神经递质种类很多,主要有乙酰胆碱、多巴胺、去甲肾上腺素、肾上腺素、5-羟色胺、氨基酸类、一氧化氮等。(2)当兴奋传到神经末梢时,突触小泡内的神经递质通

19、过胞吐方式释放到突触间隙中,再到达突触后膜。(3)若由于某种原因使D酶失活,则与突触后膜上受体结合的A-C将无法分解,会导致受体持续受A-C刺激,从而会引起突触后神经元持续兴奋。知识拓展知识拓展神经元间信息的正常传递需满足突触前神经元正常合成足量的神经递质、神经递质正常释放、神经递质与突触后膜的受体正常结合等几个环节。其中任何一环节异常均能影响兴奋的正常传递。如突触前膜不能释放或不能正常释放递质、突触后膜受体缺失或被抗体结合等。C C组组教师专用题组教师专用题组考点考点1 1反射和人脑的高级功能反射和人脑的高级功能1.(2011江苏单科,13,2分)如图是反射弧的模式图(a、b、c、d、e表示

20、反射弧的组成部分,、表示突触的组成部分),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正常机体内兴奋在反射弧中的传导是单向的B.切断d、刺激b,不会引起效应器收缩C.兴奋在结构c和结构b的传导速度相同D.处发生的信号变化是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答案答案A正常机体内,兴奋从感受器向效应器方向单向传导;由图示知d为传入神经,b为传出神经,切断d,刺激b,会引起效应器收缩;兴奋在突触处的传递速度慢于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速度;为突触后膜,发生的信号变化是化学信号电信号。2.(2014四川理综,8,11分)某人行走时,足部突然受到伤害性刺激,迅速抬腿。如图为相关反射弧示意图。(1)图示反射弧中,a是。当兴奋到达b点时,神经纤维

21、膜内外两侧的电位变为。当兴奋到达c处时,该结构发生的信号转变是。(2)伤害性刺激产生的信号传到会形成痛觉。此时,内脏神经支配的肾上腺分泌的肾上腺素增加,导致心率加快,这种生理活动的调节方式是。(3)伤害引起的疼痛可通过下丘脑促进垂体释放,直接促进对水的重吸收。(4)当细菌感染足部伤口时,机体首先发起攻击的免疫细胞是。未被清除的病原体经过一系列过程,其抗原会刺激B细胞增殖分化为。答案答案(11分)(1)传入神经内正外负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2)大脑皮层神经体液调节(3)抗利尿激素肾小管和集合管(4)吞噬细胞浆细胞和记忆细胞解析解析(1)依据a所在的神经纤维上有神经节可知,a为传入神经,神经纤维兴

22、奋时,由于Na+内流,膜电位变为内正外负;当兴奋到达c处即突触时,突触前膜释放神经递质,作用于突触后膜,使后膜兴奋,所以此过程发生的信号转变是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2)感觉形成于大脑皮层,包括痛觉、热觉、冷觉等;内脏神经支配肾上腺分泌肾上腺素,导致心跳加快属于神经体液调节。(3)垂体释放的抗利尿激素能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4)细菌感染足部伤口时,机体首先发起攻击的免疫细胞是吞噬细胞;抗原刺激B细胞增殖分化形成浆细胞和记忆细胞。考点考点2 2神经冲动的产生与传导神经冲动的产生与传导1.(2009江苏单科,2,2分)下列有关神经兴奋的叙述,正确的是()A.静息状态时神经元的细胞膜内外

23、没有离子进出B.组织液中Na+浓度增大,则神经元的静息电位减小C.突触间隙中的神经递质经主动运输穿过突触后膜而传递兴奋D.神经纤维接受刺激产生的兴奋以电信号的形式传导答案答案D静息状态时神经元的细胞膜内外仍有离子进出,但不改变细胞膜内外的电位。组织液中Na+浓度增大,则神经元的静息电位不变。突触间隙中的神经递质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结合完成兴奋的传递。神经纤维接受刺激产生的兴奋以电信号形式在神经纤维上传导,以化学信号形式在神经元之间传递。2.(2014重庆理综,6,6分)获2013年诺贝尔奖的科学家发现了与囊泡运输相关的基因及其表达蛋白的功能,揭示了信号如何引导囊泡精确释放运输物。突触小泡属于囊泡

24、,以下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神经元中的线粒体为突触小泡的运输提供了能量B.神经元特有的基因决定了突触小泡的运输方式C.突触前膜的特定蛋白决定了神经递质的释放位置D.突触小泡中运输物的释放受到神经冲动的影响答案答案B突触小泡的运输所消耗能量主要来自线粒体,A正确;神经元与其他体细胞一样含有本物种的全套遗传物质,B错误;神经递质的释放位置是由突触前膜的特定蛋白决定的,C正确;突触小体产生兴奋时,突触小泡中的神经递质才会由突触前膜释放,D正确。3.(2012江苏单科,29,8分)为了研究乙醇对人体神经行为能力的影响,科研人员选取若干自愿者,等量饮用同一种酒,参照世卫组织神经行为能力测试标准,测试

25、简单反应时(对简单信号作出反应的最短时间)、视觉保留(对视觉信号记忆的准确数)和血液中乙醇浓度。以受试者自身未饮酒时为对照,计算能力指数相对值,结果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1)测试期间受试者血液中乙醇浓度的变化说明人体能通过调节维持。(2)随着血液中乙醇浓度的迅速升高,神经行为能力指数相对值明显降低,可以推测乙醇会兴奋在相应反射弧上的传输时间,从而降低了机体的反应速度和判断能力。(3)对视觉信号作出判断与反应需经过的神经中枢位于。(4)动物实验显示,乙醇能增加脑组织中某种抑制性神经递质与相应受体的结合。由此推测乙醇可能影响了兴奋在处的传输。(5)凡有神经系统疾患、视听觉及手部运动障碍者不能

26、作为测试对象,原因是受试者的必须结构完整和功能正常;甲状腺功能亢进的患者也不宜作为受试者,原因是,从而干扰测试结果。答案答案(1)稳态(2)延长(3)大脑皮层和脊髓(4)突触(5)反射弧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会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解析解析此题考查人体神经调节、稳态等知识。(1)受试者血液中乙醇浓度能够在较短时间内下降至较低水平,这是人体通过神经体液调节维持稳态的结果。(2)饮酒后,神经行为能力指数相对值明显降低,这说明乙醇可能会延长兴奋在相应反射弧上的传输时间,从而降低机体反应速度和判断能力。(3)对视觉信号作出初步反应的低级中枢位于脊髓,作出复杂分析、判断和进一步反应的高级中枢位于大脑皮层。(4

27、)乙醇能增加脑组织中某种抑制性神经递质与相应受体的结合,从而影响了兴奋在突触处的传输,这是饮酒后机体反应速度变慢的可能原因。(5)本实验研究的是乙醇对人体神经行为能力的影响,实际上是测量兴奋在反射弧上传导所用时间的长短,因此只有反射弧结构完整和功能正常的人才能作为测试对象。另外甲亢患者由于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会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也不宜作为受试者。4.2016天津理综,8(1)哺乳动物的生殖活动与光照周期有着密切联系。如图表示了光暗信号通过视网膜-松果体途径对雄性动物生殖的调控。据图回答:光暗信号调节的反射弧中,效应器是,图中去甲肾上腺素释放的过程中伴随着信号到信号的转变。答案答案松果体电化学

28、解析解析根据图中反射弧可以看出,脑部的神经中枢通过传出神经促进松果体细胞分泌褪黑素,此过程中松果体属于效应器;去甲肾上腺素属于神经递质,突触前膜释放神经递质的过程中伴随着电信号到化学信号的转变。5.(2015福建理综,27,14分)兴奋性是指细胞接受刺激产生兴奋的能力。为探究不同缺氧时间对中枢神经细胞兴奋性的影响,研究人员先将体外培养的大鼠海马神经细胞置于含氧培养液中,测定单细胞的静息电位和阈强度(引发神经冲动的最小电刺激强度),之后再将其置于无氧培养液中,于不同时间点重复上述测定,结果如图所示。请回答:注:“对照”的数值是在含氧培养液中测得的(1)本实验的自变量是。(2)静息电位水平是影响细

29、胞兴奋性水平的因素之一,图中静息电位数值是以细胞膜的侧为参照,并将该侧电位水平定义为0mV。据图分析,当静息电位由-60mV变为-65mV时,神经细胞的兴奋性水平。(3)在缺氧处理20min时,给予细胞25pA强度的单个电刺激,(能/不能)记录到神经冲动,判断理由是。(4)在含氧培养液中,细胞内ATP主要在合成。在无氧培养液中,细胞内ATP含量逐渐减少,对细胞通过方式跨膜转运离子产生影响,这是缺氧引起神经细胞兴奋性改变的可能机制之一。答案答案(14分)(1)缺氧时间(2)外降低(3)不能刺激强度低于阈强度(4)线粒体(或线粒体内膜)主动运输解析解析本题以中枢神经细胞兴奋性实验为背景,考查了神经

30、调节和实验分析的相关知识。(1)由实验目的可知,本实验的自变量为不同的缺氧时间。(2)由于静息状态下神经细胞膜外侧阳离子浓度高于膜内,图中静息电位数值为负值,所以膜电位的测量是以细胞膜的外侧为参照的。当静息电位由-60mV变为-65mV时,神经细胞的阈强度逐渐加大,因此神经细胞的兴奋性水平逐渐降低。(3)由图可知,在缺氧处理20min时给予细胞25pA强度的单个电刺激,由于刺激强度低于阈强度,所以不能产生神经冲动。(4)在含氧培养液中,细胞进行有氧呼吸,ATP主要在线粒体中合成。细胞内ATP含量减少,对离子的主动运输产生影响。三年模拟A A组组 201 2016 62012018 8年高考模拟

31、年高考模拟基础题组基础题组考点考点1 1反射和人脑的高级功能反射和人脑的高级功能1.(2016江苏南京、盐城一模,14)下图为反射弧结构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刺激而发生肌肉收缩的现象称为反射B.正常机体内,兴奋在结构中的传导是单向的C.图中神经元的胞体均位于结构处D.a、b依次表示反射弧的效应器和感受器答案答案B分析题图,根据图中的神经节或中的突触可判断a为感受器、b为效应器,兴奋在反射弧上的传导方向是从a传向b,是单向的,B正确、D错误;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完整的反射弧,因此刺激而发生肌肉收缩的现象不能称为反射,A错误;神经节也是神经元的胞体,它位于以外,C错误。易错警示易错警示(

32、1)反射是建立在完整的反射弧基础上的,反射弧中缺少任何环节所引起的反应都不叫反射。(2)判断反射弧中兴奋的传导方向或某一结构,可寻找“神经节或突触”。2.(2018江苏南京、盐城三模,13)下图表示反射弧的结构模式图,表示相关结构。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是效应器,指肌肉或腺体,刺激引起反应不能称为反射B.分别电刺激、,观察电流表指针偏转次数,可验证兴奋在神经元间单向传递C.神经递质的合成与释放、在突触间隙中扩散及作用于突触后膜均需消耗ATPD.若乙为抑制性神经元,丙释放兴奋性递质后,乙的膜电位仍然是外正内负答案答案B分析题图,根据图中上的神经节或中的突触,可判断兴奋传导方向为,由此判断是效应

33、器,而效应器是指传出神经末梢与其所支配的肌肉或腺体,A错误;由于兴奋在突触处的传递是单向的,所以分别电刺激、,观察到的电流表指针偏转次数不同,以此可以验证兴奋在神经元间单向传递,B正确;神经递质在突触间隙中扩散不消耗能量,C错误;若乙为抑制性神经元,丙释放兴奋性递质后,乙的膜电位由外正内负转变为外负内正,而乙释放的抑制性神经递质会抑制甲,D错误。误区警示误区警示误认为效应器就是肌肉或腺体,而忽略了传出神经末梢也是它的组成部分;神经递质在突触间隙中的扩散及其与受体的识别不消耗能量;抑制性神经元兴奋时,产生的神经递质是抑制性的,作用于下一神经元,下一神经元膜电位仍是外正内负。3.(2017江苏南师

34、大附中2月调研,21)如图表示人体缩手反射的相关结构(虚线内表示脊髓的部分结构),有关说法正确的是(多选)()A.要检测反射弧是否完整和正常,可在处给予适宜的电刺激B.若加入某呼吸抑制剂,将一定会影响神经兴奋的传递C.兴奋在神经元之间传递时,都存在化学信号与电信号的转换D.在处给予适宜的电刺激,大脑皮层会产生痛觉答案答案ABC要检测反射弧是否完整和正常,可在处给予适宜的电刺激,然后检测处有无反应,A正确;神经递质在突触小体中的释放需要消耗能量,若加入某呼吸抑制剂,将一定会影响神经兴奋的传递,B正确;兴奋在神经元之间传递时,存在神经递质的释放和接受后转变,故都存在化学信号与电信号的转换,C正确;

35、在处给予适宜的电刺激,处的突触结构使兴奋传递不到大脑皮层,不会产生痛觉,D错误。易错分析易错分析(1)选项中“一定”给思维带来障碍,知识掌握不牢固的,往往认为这是错的,但实际兴奋的传递需要能量,而细胞呼吸被抑制则会影响供能。(2)误以为在反射弧上刺激任何一点都会使大脑皮层兴奋。4.(2018江苏苏、锡、常、镇三模,14)如图是反射弧的某类模式图(a、b、c、d、e表示反射弧的组成部分,、表示突触的相关结构)。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该图可表示膝跳反射的模式图B.刺激图中的e,a处会产生感觉C.兴奋在b、d上的传导方向与细胞膜内的电流方向相反D.若c中处释放抑制性神经递质,处可测得电位变化答

36、案答案D膝跳反射的反射弧是由2个神经元构成的,而题图中含有3个神经元,A错误;图中e为感受器,a为效应器,刺激e,a处会发生反应,但不能产生感觉,因为感觉是在大脑皮层形成的,B错误;兴奋在b、d上的传导方向与细胞膜内的电流方向相同,C错误;抑制性神经递质作用于后,会使得膜内外的电位差变大,因此可测得电位变化,D正确。易错提醒易错提醒感觉只能在大脑皮层形成;被抑制性神经递质作用的神经元,膜电位仍为外正内负,但膜内外的电位差变大。5.(2018江苏南京、盐城一模,6)下列与图示反射弧有关的叙述,错误的是()A.1代表感受器B.图中包含三个神经元C.A处存在神经递质D.直接刺激C处,效应器无反应答案

37、答案D据图可知,有神经节的B神经为传入神经,与传入神经相连的1是感受器,A正确;据图可知,图中包含传入神经元、中间神经元与传出神经元三个神经元,B正确;A处是突触间隙,其内有突触前膜释放的神经递质,C正确;直接刺激C处,效应器也能产生反应,D错误。名师点睛名师点睛选项D中的做法可引起效应器产生反应,但此反应不是反射,因为反射是通过完整的反射弧实现的。6.(2018江苏无锡期末,12)下图表示一个完整反射弧结构,其中腓肠肌既与传入神经相连,又与传出神经相连,且传出神经末梢与腓肠肌细胞接触部分类似突触,称为神经肌肉接头,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大脑既能接受兴奋,又能传递兴奋,故反射弧中兴奋的传递是

38、双向的B.刺激M处,腓肠肌的线粒体活动均明显增强C.刺激腓肠肌,电流表指针将发生两次方向相反的偏转D.神经递质与受体结合引起突触后膜上相应的离子通道开放答案答案A大脑既能接受兴奋,又能传递兴奋,但因反射弧中存在突触,而兴奋在突触处的传递是单向的,因此兴奋在反射弧中的传递也是单向的,A错误;刺激M处,产生的兴奋能够传递到腓肠肌,引起腓肠肌收缩,此过程需线粒体提供能量,所以腓肠肌的线粒体活动明显增强,B正确;刺激腓肠肌,产生的兴奋通过传入神经传到大脑,大脑对兴奋进行分析综合后,将兴奋通过传出神经再传到腓肠肌,在此过程中,兴奋先后从M点传到N点,所以电流表指针将发生两次方向相反的偏转,C正确;神经递

39、质与受体结合引起突触后膜上相应的离子通道开放,进而导致突触后膜的膜电位发生变化,D正确。名师点睛名师点睛解答本题的前提是需要一定的基础知识作为支撑点,在此基础上,分析图解并从中提取出有效解题信息,去分析选项,作出准确判断。考点考点2 2神经冲动的产生与传导神经冲动的产生与传导7.(2018江苏扬、通、泰、徐、淮、宿六市二模,11)下图是中枢神经系统中神经元之间常见的一种联系方式,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图中共有3个神经元,构成2个突触B.神经纤维兴奋是Na+大量外流的结果C.刺激b处后,a、c处均能检测到电位变化D.这种联系有利于神经元兴奋的延续或终止答案答案D图中共有3个神经元,构成3个突触

40、,A错误;神经纤维兴奋是Na+大量内流的结果,B错误;由于兴奋在突触间的传递是单向的,因此刺激b处后,兴奋只能从b向下传递到c,再传递到b,而不能从b传递到a,只有c处能检测到电位变化,C错误;据图可知,刺激b时,兴奋可沿着bcb的方向顺时针持续传递,同时,又不能传递到a,因此这种联系有利于神经元兴奋的延续或终止,D正确。知识拓展知识拓展对于选项D中所述内容的理解:若c为兴奋性神经元,则其产生的神经递质使b兴奋,这样会使兴奋延续下去;若c为抑制性神经元,则其产生的神经递质会抑制b的兴奋,从而使兴奋传递终止。8.(2016江苏泰州中学第二次质检,16)以下是测量神经纤维膜电位变化情况示意图,相关

41、叙述错误的是()A.图甲中指针偏转说明膜内外电位不同,测出的是动作电位B.图甲中的膜内外电位不同,主要是由K+外流形成的C.图乙中刺激神经纤维会引起指针发生两次方向相反的偏转D.图乙中产生的兴奋会以局部电流的形式向两侧快速传导答案答案A甲图为静息状态,膜内外电位差是静息电位,A错误;图甲中静息电位的形成主要是由K+外流造成的,B正确;图乙中刺激神经纤维,当兴奋传至电流表一极时,两极间会有电位差,指针会发生一次偏转,兴奋传至电流表另一极时,指针会发生一次反向偏转,C正确;在神经纤维上,兴奋以局部电流的形式双向传导,D正确。解题思路解题思路(1)据图中电荷分布及指针偏转方向,确定甲处于静息状态,所

42、测定的电位为静息电位,静息电位的维持与K+外流有关。(2)兴奋在神经纤维上是双向传导的;当兴奋分别传至两电极处时,会引起指针的两次偏转。9.(2017江苏扬、通、泰、淮、宿、徐二模,21)下图表示神经细胞膜上Na+、K+的两种运输方式,相关叙述正确的是(多选)()A.方式1为自由扩散B.方式2为主动运输C.方式1是产生静息电位和动作电位的生理基础D.方式2对维持细胞内外两种离子的分布具有重要意义答案答案BCD分析题图,方式1中Na+、K+进、出不消耗ATP,但需要膜通道蛋白协助,由此判断方式1为协助扩散,A错误;方式2中K+、Na+进、出消耗ATP,说明方式2是主动运输,B正确;方式1中K+外

43、流维持静息电位,Na+进入细胞维持动作电位,C正确;由于方式2能逆浓度梯度运输,因此这对维持细胞内外两种离子的分布具有重要意义,D正确。解题关键解题关键静息电位的维持与K+的外流有关,动物电位的形成与Na+内流有关。10.(2017江苏南通全真模拟一,13)下列关于人体内神经递质的描述,错误的是()A.突触小体中具有合成某种神经递质的前体物质和酶系B.神经递质贮存于突触小泡中可防止被胞浆内其他酶系破坏C.突触间隙中不存在使神经递质失活的酶系或摄取回收机制D.用神经递质拟似剂或受体阻断剂能加强或阻断递质的信号传递答案答案C神经递质是在突触小体中合成的,贮存在突触小泡中,A正确;神经递质贮存于突触

44、小泡中,有生物膜的保护可防止被胞浆内其他酶系破坏,B正确;神经递质经释放到突触间隙,扩散至突触后膜与特异性受体结合,传递兴奋后,神经递质立即与受体分离,脱落后的神经递质被突触间隙中的酶水解灭活,或被回收利用,以确保兴奋传递的准确性,C错误;用神经递质拟似剂能加强信号传递,而用受体阻断剂则会阻断递质的信号传递,D正确。解题关键解题关键对神经递质的性质、作用特点、合成部位等的掌握,是解答本题的关键。11.(2018江苏淮安、宿迁等期中,31)兴奋性是指细胞接受刺激产生兴奋的能力。为探究不同缺氧时间对中枢神经细胞兴奋性的影响,研究人员先将体外培养的大鼠海马神经细胞置于含氧培养液中,测定单细胞的静息电

45、位和阈强度(引发神经冲动的最小电刺激强度),之后再将其置于无氧培养液中,于不同时间点重复上述测定,结果如图所示。请据图回答:(1)本实验的自变量是。(2)正常情况下,静息电位大小主要决定于细胞内外浓度差,据图分析,当静息电位由-60mV变为-65mV时,此时神经细胞的兴奋性水平;因此,受刺激时,就可能导致减少,引起动作电位值偏小的情况发生。(3)下面四种测量方式,能测出静息电位数值的是。(4)给予对照组神经元30pA强度的电刺激,则神经纤维膜外电位变化是;然后缺氧处理20min,给予相同强度的电刺激,(能/不能)测到神经冲动,判断理由是。(5)在无氧培养液中,细胞内ATP含量减少,对细胞通过方

46、式跨膜转运离子产生影响,这是缺氧引起神经细胞兴奋性改变的可能机制之一。答案答案(1)缺氧时间(2)K+降低Na+内流(3)A(4)由正到负不能刺激强度低于阈强度(5)主动运输解析解析(1)据题意可知,本实验的实验目的是探究不同缺氧时间对中枢神经细胞兴奋性的影响,故自变量为缺氧时间。(2)正常情况下,大多数神经细胞产生和维持静息电位的主要原因是细胞内K+的外流,使膜外阳离子浓度高于膜内,所以静息电位大小主要决定于细胞内外K+浓度差;图中静息电位用负值表示,静息状态时,细胞膜两侧的电位为外正内负,即以细胞膜外侧为参照,定义为0mV。当静息电位由-60mV变为-65mV时,神经细胞的兴奋性水平降低;

47、因此,受刺激时,就可能导致Na+内流不足,引起动作电位值偏小的情况发生。(3)测量静息电位时,电表的一极接在膜内,另一极接在膜外,据图可知,A正确。(4)据图可知,对于对照组来说,30pA阈强度是引发神经冲动的最小电刺激强度,因此刺激对照组,能测到神经冲动,神经纤维膜外电位变化是由正到负;据图可知,缺氧处理20min,阈强度约是35pA,给予30pA强度的电刺激,刺激强度低于阈强度,故不能测到神经冲动。(5)在无氧培养液中,细胞进行无氧呼吸,ATP的合成减少,主动运输需要消耗能量,故影响主动运输。一、选择题(单选每题2分,多选每题3分,共18分)B B组组 201 2016 62012018

48、8年高考模拟年高考模拟综合题组综合题组(时间:30分钟 分值:50分)1.(2016江苏苏北四市一模,24)下图表示反射弧和神经纤维局部放大的示意图,相关叙述正确的是(多选)()A.在处给予适宜刺激,可以在处检测到电位变化B.一定强度的刺激才能导致b处的电位变化C.a、c处电位形成的原因是Na+外流D.完成反射所需时间长短主要取决于的数量答案答案BD分析题图可知:为感受器、为效应器、为传入神经、为神经中枢、为传出神经、为突触。若在处给予适宜刺激,由于突触处的兴奋传导是单向的,因此在处检测不到电位变化,A错误;刺激要达到一定的强度才能诱导神经细胞产生动作电位,B正确;a、c处为静息电位,它的形成

49、原因是K+外流,C错误;兴奋经过突触时需要借助体液的运输,需要的时间相对较长,因此反射过程的时间长短主要取决于反射弧中突触的数目,突触数目越多,完成反射所需的时间越长,D正确。知识归纳知识归纳图中展示出了一个完整的反射弧,在反射弧上兴奋只能由感受器传向效应器,是单向的,而判断反射弧的结构通常依据神经节或突触结构;在反射弧上完成反射所用的时间长短主要由突触数目决定。2.(2017江苏泰州中学2月检测,13)在人体中存在两种类型的突触,下图表示兴奋传来后这两类突触的突触后膜电位变化情况(乙酰胆碱和Gly为神经递质),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乙酰胆碱和Gly都储存在突触小泡内,受到刺激后以胞吐的

50、方式释放B.Gly作用于突触2的突触后膜时,膜外由正电位变为负电位、再变为正电位C.ab段电位变化的原因主要是Na+的迅速内流D.突触1与突触2的突触后膜也可能是神经元胞体的一部分答案答案B图中看出,乙酰胆碱和Gly都储存在突触小泡内,受到刺激后以胞吐的方式释放,A正确;Gly作用于突触2的突触后膜时,B处的膜电位仍为外正内负,B错误;ab段电位由负电位变为正电位,这是由钠离子内流导致的,C正确;突触后膜可能是一个神经元的树突或胞体的一部分,D正确。易错警示易错警示本题审图析图是关键,两图比较特别的是坐标曲线部位的对比,可以看出突触2电位没有变化。3.(2017江苏江浦高中三模,14)如图是反

51、射弧的模式图(1、2、3、4、5表示反射弧的组成部分,d是神经末梢与肌细胞的接触部位,类似于突触,称为“神经肌肉接头”)。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电刺激a处,肌肉收缩,反射能够完成B.神经纤维上兴奋的传导方向与膜内的电流方向相同C.电刺激b处,神经纤维上的电流计会偏转两次且方向相反D.“神经肌肉接头”处可发生电信号化学信号的转变答案答案B电刺激a(位于传出神经)处,肌肉能发生收缩,但不属于反射,反射需要完整反射弧的参与,A错误;神经纤维上兴奋的传导方向与膜内的电流方向相同,B正确;电刺激b处,兴奋不会传到电流计的位置,故不会发生偏转,这是由突触结构决定的,C错误;d是神经末梢与肌细胞的接触部位

52、,类似于突触,因此“神经肌肉接头”处可发生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的转变,D错误。易错易混易错易混电刺激a处,肌肉收缩,但由于反射弧不完整,因此不属于反射。4.(2017江苏苏、锡、常、镇调研一,12)GABA(-氨基丁酸)作为一种抑制性神经递质,可引起细胞膜电位的变化,从而抑制神经元兴奋。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神经元处于静息状态时,没有离子进出细胞膜B.GABA的释放与高尔基体有关,不消耗能量C.突触前膜释放GABA后,经血液循环定向运输至受体细胞D.GABA作用于受体后,氯离子通道打开,导致氯离子进入神经细胞内答案答案D神经元处于静息状态时,有离子进出细胞膜,其中K+外流维持着静息电位,

53、A错误;-氨基丁酸释放时需要消耗能量,B错误;突触前膜释放GABA后,没有经血液循环定向运输,而是直接进入突触间隙,作用于突触后膜,C错误。易错提醒易错提醒K+外流维持静息电位;胞吐需要消耗能量;神经递质是被直接释放至突触间隙的,没有经过血液循环的运输。5.(2017江苏苏北四市一模,25)下图是某反射弧的组成示意图,其中表示相关结构。有关叙述错误的是(多选)()A.为传入神经,未受刺激时膜电位为零B.为神经中枢,可对来自传入神经的兴奋进行分析和综合C.为突触,兴奋只能由突触前膜传到突触后膜,引起下一神经元兴奋D.刺激会引起的收缩,该过程属于反射活动答案答案ACD分析题图,上有神经节,属于传入

54、神经,未受刺激时,膜内外电位不等,A错误;为神经中枢,能对来自传入神经的兴奋进行分析和综合,B正确;为突触,兴奋只能由突触前膜传到突触后膜,引起下一神经元兴奋或抑制,C错误;刺激会引起的收缩,该过程反射弧不完整,不属于反射活动,D错误。方法技巧方法技巧判断是传入神经还是传出神经,可有两个依据,一是神经节,二是突触。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反射弧不完整的不能称为反射。6.(2018江苏徐州一模,17)下图为某反射弧的部分结构,其中a、b、c表示相关结构。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从结构a到结构c构成一个完整反射弧B.兴奋在结构b处的传递是双向的C.结构c接受适宜的电刺激,可在结构a上测到电位变化D

55、.结构a接受一次有效刺激,兴奋在结构c上的传导是单向的答案答案D图中结构a为传入神经,b为突触,c为传出神经,从结构a到结构c不能构成完整的反射弧,A错误;结构b为突触,兴奋在神经元间通过突触传递时是单向的,B错误;由于兴奋在神经元间通过突触传递时是单向的,故结构c接受适宜的电刺激,不能在结构a上测到电位变化,C错误;兴奋在沿着反射弧传递过程中,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是单向的,D正确。易错警示易错警示由于突触处兴奋传递是单向的,所以整个反射弧上的兴奋传导也是单向的。7.(2018江苏扬州期末,12)如图是由甲、乙、丙三个神经元(部分)构成的突触结构。神经元兴奋时,Ca2+通道开放,使Ca2+内流,

56、由此触发突触小泡前移并释放神经递质。据图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乙酰胆碱和5-羟色胺在突触后膜上的受体相同B.若乙神经元兴奋,会引起丙神经元兴奋C.若某种抗体与乙酰胆碱受体结合,不会影响甲神经元膜电位的变化D.若甲神经元上的Ca2+通道被抑制,会引起乙神经元膜电位发生变化答案答案C神经递质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并作用于突触后膜,根据突触小泡的移动方向可以判断兴奋的传递方向是甲乙丙。乙酰胆碱和5-羟色胺都与突触后膜相对应的受体结合,两者的受体不同,A错误;乙神经元释放的是抑制性神经递质,故乙神经元兴奋不会引起丙神经元兴奋,B错误;若某种抗体与乙酰胆碱受体结合,只能影响突触后神经元的兴奋,不会影

57、响甲神经元膜电位的变化,C正确;若甲神经元上的Ca2+通道被抑制,乙酰胆碱不能正常释放,不会引起乙神经元膜电位发生变化,D错误。解题关键解题关键本题的关键信息来源于题图,仔细审读题图、获得有效解题信息是正确答题的保障。8.(2018江苏泰州中学二模,15)甘氨酸(Gly)在神经系统中可作为神经递质作用于下一神经元,并使下一神经元抑制,它的受体是膜上的某种离子通道。下列有关叙述中,错误的是()A.甘氨酸与受体结合后离子通道打开,导致阳离子内流B.如某毒素可阻止甘氨酸释放,该毒素可破坏神经元之间正常的抑制性冲动的传递C.突触前膜释放甘氨酸的方式是胞吐,该过程需要消耗能量D.释放到突触间隙中的甘氨酸

58、可被细胞吸收后再度利用答案答案A甘氨酸是一种抑制性神经递质,甘氨酸与受体结合后离子通道打开,导致阴离子内流,A错误;如某毒素可阻止甘氨酸释放,该毒素可破坏神经元之间正常的抑制性冲动的传递,B正确;突触前膜释放甘氨酸的方式是胞吐,该过程需要消耗能量,C正确;释放到突触间隙中的甘氨酸可通过主动运输进入细胞被再利用,D正确。名师点睛名师点睛本题的关键信息源于题干。根据题干信息可判断突触前膜释放的神经递质(甘氨酸)是抑制性递质,与分布在突触后膜上的Gly受体结合,导致离子通道开启,使阴离子内流。二、非选择题(共32分)9.(16分)(2017江苏南京三模,29)下图为人体生命活动调节模式的示意图,为神

59、经元,B为神经末梢及与肌肉相连接的部分(一种突触),C和D为细胞,ad为细胞分泌的化学物质。请据图回答:(1)图中是属于反射弧结构中的。图中共有突触个。(2)若毛细血管内d含量低于正常值,则b、c含量变化依次为。(3)上某处施加一强刺激则能检测到膜内外电位变化的神经元有(填图中序号)。(4)图示中生命活动的调节方式有。(5)若用电流表一次完成验证“兴奋在神经纤维上双向传导”,在所表示神经细胞中间位置给一个适宜刺激,可将电流表两个电极都放在刺激位点的侧外表面,实验结果是;若用电流表一次验证“兴奋在突触之间单向传递”,在所表示神经细胞中间位置给一个适宜刺激,电流表两个电极应同时放在神经元上(填图中

60、序号)。答案答案(1)传入神经元6(2)增加、增加(3)(4)神经调节、神经体液调节(5)右电流表(两次)偏转、肌肉收缩解析解析(1)分析题图,图中属于反射弧结构中的传入神经元。图中共有突触6个。(2)图中所示b、c、d三者间的调节为负反馈调节,因此,若毛细血管内d含量低于正常值,则b、c含量变化依次为增加、增加。(3)根据突触的特点上某处施加一强刺激,、都能检测到膜内外电位变化。(4)图示中生命活动的调节方式有神经调节、神经体液调节。(5)测定神经纤维上兴奋传导的方向,在所表示神经细胞中间位置给一个适宜刺激,可将电流表两个电极都放在刺激位点的右侧外表面,观察电流表(两次)偏转,肌肉收缩的现象

61、。若用电流表一次验证“兴奋在突触之间单向传递”,在所表示神经细胞中间位置给一个适宜刺激,电流表两个电极应同时放在神经元上,结果是肌肉收缩,电流表不偏转。解题关键解题关键本题考查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有扎实的知识储备及识图析图能力,是解题关键。10.(16分)(2017江苏中华、溧水等六校联考,30)图1为人体的下丘脑与垂体调节内分泌活动的示意图;图2为某人不小心被针刺,随即出现抬手动作时形成的神经反射图。请回答下列问题:(1)当人体受到寒冷刺激时,在图1相关部位的影响下,细胞处产生兴奋,兴奋通过(结构)传递给细胞,使其兴奋;比较A血管和B血管,B血管中含量明显增加的激素是,其最终会引起甲状腺激素

62、分泌增加。图中所示的A、B和C三条血管中,能检测到甲状腺激素的血管有。(2)如果人体头部遭受创伤导致图1中细胞处的细胞体大量破坏,使得E处释放的抗利尿激素减少,人体将出现明显的现象。(3)下丘脑中神经细胞能完成的生理活动有。具有分泌物质的功能核DNA分子复制代谢中产生水与消耗水DNA分子的解旋过程(4)图2中,传出神经元是。b1兴奋后使c1兴奋,而b2兴奋后使c2抑制,可推测其原因是b1和b2的是不同的物质。某人抬手之后,说:“我手指被针刺了,有点疼。”该过程一定有大脑皮层的中枢以及言语区的参与调节。答案答案(1)突触促甲状腺激素ABC(2)多尿(3)(4)c1和c2突触小泡释放的神经递质感觉

63、S区(运动性语言中枢)解析解析(1)由图可知细胞均为神经细胞,兴奋在神经细胞之间的传递是通过突触来完成的,当受到寒冷刺激时,会引起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促甲状腺激素和甲状腺激素都增加。B血管中的血从垂体出来,所以含量明显增加的激素是促甲状腺激素。由于激素是通过体液运输的,因此可以通过血液循环运输到全身各处,所以在A、B、C处的血管中均会检测到甲状腺激素。(2)抗利尿激素能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分的重吸收。如果人体头部遭受创伤导致图1中细胞处的细胞体大量破坏,使得E处释放的抗利尿激素减少,人体将出现明显的多尿现象。(3)下丘脑中的神经细胞能合成并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抗利尿激素等,所以具有分泌物质的功能,正确;神经细胞为高度分化细胞,不再增殖,所以不会进行核DNA分子复制,错误;活神经元能够进行各种化学反应,会产生水和消耗水,如细胞呼吸、氨基酸脱水缩合等,正确;下丘脑中的神经细胞能够合成蛋白质,所以在基因表达过程中有DNA分子的解旋过程,正确。(4)图2中,传出神经元是c1和c2。b1兴奋后使c1兴奋,而b2兴奋后使c2抑制,可推测其原因是b1和b2的突触小泡释放的神经递质是不同的物质。某人抬手之后,说:“我手指被针刺了,有点疼。”该过程一定有大脑皮层的感觉中枢以及言语区的S区即运动性语言中枢参与调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