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五年级下册科学全册说课稿【共90000+字可编辑最新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科版五年级下册科学全册说课稿【共90000+字可编辑最新版】(2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第 1 页 共 210 页 教科版五年级下册科学说课稿 【精品/ 最新/ 共 90,000+字】 设计制作一个保温杯 下面我分析下本节课教学内容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 设计制作一个保温杯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科学 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 8节的内容,本节教学内容是这个单元的一个综合活动,让学生学过热传导的原理等知识之后的一次运用,解决生活中的具体问题,本课利用观察三个不同杯子的散热的不同情况,让学生明白热的良导体和热的不良导体的性质,再利用这个概念由学生做猜测并亲自动手制作一个保温杯,以及对自己的成果进行一场保藏冰块的比赛。同时本课也与“穿衣服是否能给身体增加热量”的教学活动产生联系。 根据
2、上述教材与内容的分析考虑到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心理特征,从新课程三维目标出发我设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如下 科学概念: 热的不良导体,可以减慢物体热量的散失 空气是不良热导体 过程与方法: 根据热传递的原理设计制作一个保温杯 第 2 页 共 210 页 研究那种保温方法保温效果好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通过本节教学内容的学习,培养学生对待知识的科学态度,激发学生探索生活中的科学的浓厚兴趣 由以上的科学目标,可以确定本节教学内容的重点和难点 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亲身经历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是学生学习科学的主要途径,因此我认为本节课的重点是设计制作一个保温杯。 小学生的认知水平和抽象概括能力低下,意志和情
3、绪的不稳定是学生的不足之处,其思维往往需要感性的具体的材料支持,所以我确定本节课的难点是让学生了解保温的原理。 下面为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让学生能达到本节所设定的教学目标,我再谈谈教法和学法; 正所谓教无定法应,应以学定法,教学过程必须以主体性和启发性的原则为指导,在满足学生发展和已有经验的基础上,以及本节课的特点,在教法上,我主要采用观察法和实验法相结合的手段为学生提供直接的感性的材料。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启发学生积极思考,大胆的创新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如让学生通过观察了解热的不良导体的作用后,再利用这一概念进行应用,自己发挥想象、动手实验,发展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
4、 第 3 页 共 210 页 教学是双向的活动,因此学生的学法在教学过程中也特别的重要。这节课我主要让学生自己进行比较归纳,培养他们的分析概括能力,合作交流法的应用,培养了学生团队精神,养成了乐于与他人合作的科学态度。 以上是教材和教学方法的分析,现在结合教学原理,我制定以下的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引入新课 3分钟 我出示各种不同的杯子,让学生去利用自己的生活经验说出杯子的制作材料?引入新课 联系学生熟悉的日常生活,让学生感到所学的知识比较接近生活实际,从而产生亲切感,激发学习兴趣。 (二)观察猜测 突破难点 6分钟 向学生展示三个大小差不多的不锈钢、陶瓷杯、塑料杯。倒入等量的热水,并让
5、学生做猜测,几分钟后各水杯的温度怎样变化呢? 学生对三种不同的杯子并不陌生,可以说很熟悉,当真正要了解其原理的时候却又感到力不从心了 ,所以学生渴望新知的欲望便表露出来,如加以引导,把本节课的知识与前面课时进行联系,让学生知道新旧知识之间的关系,从而增强继续学习的信 第 4 页 共 210 页 心了愿望。在猜测的过程中让学生对实验结果发挥想象,培养了他们的创新能力。在这过程中学生会会很自然的想到杯子的不同材料造成了不同的结果。于是提出热的不良导体的概念,突破了难点,在等待降温的过程中,可以让学生感受不同杯子外壁的温度,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 (三)应用知识 动手制作 12 分钟 在学生建立在热的
6、不良导体的性质后,我让各组的学生发挥想象,每组四个同学,一起合作制作一个保温杯,为拉近教师与学生的距离,我走入学生当中,提醒他们必须要注意的事项,比如水量的多少,温度测量的时间等等,四个组员分别承担度数、计时、记录等工作。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观。在这过程中充分体现了学生是主体,教师是主导的教学原则,学生通过实验认识到知识与生活的紧密性,提高了实际动手能力。合作交流让学生体会到团队精神的作用。 (四)展示成果 体验乐趣 9分钟 在学生为自己的成果感到自豪时,我乘胜追击让各组进行一场保藏冰块的比赛。由于时间关系,为将本活动顺利进行,将磨具中得到大小相同的适中的小冰块分发给学生,比比谁的冰块融化得最慢
7、。赢的小组赢得两颗星星,输的一方也能得到一颗星星。让学生体现比赛的乐趣。这个活动也完善了保温就是保持温 第 5 页 共 210 页 度的概念。课堂的活跃也带动了学生学习科学的热情,在比赛结束后像赢的一方表示祝贺,当然输的一方也要给予肯定的鼓励。 (五)练习巩固 知识反馈 8分钟 采用课后作业,逐步加大知识的迁移性,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获得成功的喜悦。既巩固了新知识,又训练了抽象逻辑能力。也帮助老师及时的评价本节课的教学效果,从而查漏补缺。 (六)课堂小结 布置作业 2分钟 采用提问“今天我学到了什么”进行小结,这样组,一方面可以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另一方面通过提问进行小结,可以帮助学生巩固所
8、学的知识。 在下课之际,我向学生布置“你是否还有更好的保温办法呢?”在课后让学生继续思考这些问题,让科学走入他们的生活。 板书设计: 热的良导体-吸热快、散热快-水温降得快 热的不良导体-吸热慢、散热慢-水温降得慢 以上就是我对本节教学内容的说课安排,请各位评委老师指导,谢谢! 第 6 页 共 210 页 物体在水中是沉还是浮说课稿 我说课的内容是小学科学课程教科版三下第五单元沉和浮的第一课物体在水中是沉还是浮 。一、 说教材沉和浮单元的学习内容包括: “物体在水中是沉还是浮” 、 “改变物体在水中的沉浮” 、 “马铃薯在水中是沉还是浮”和“造一艘小船”共四部分。通过这些内容的学习,希望学生们
9、能获得关于物体沉浮和物体本身大小、轻重以及承载液体关系的认识;经历一些典型的科学探究过程,丰富自己的原有经验,并对原有的经验进行修正和完善;同时通过活动学习科学观察、科学实验的方法,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保持和发展探究周围事物的兴趣和好奇心。学生在本单元获得的学习经验还可以帮助他们在第六单元冷与热中研究热水上浮的原因。 物体在水中是沉还是浮是本单元第一课时, 所形成的科学概念是要为后续的学习活动作铺垫和服务的。 主要是想让学生通过观察和实验活动研究物体的沉浮与物体的大小、轻重之间的关系。在学习活动过程中,经历“发现否定在否定再发现”这样一个不断冲突、不断修正的过程,使学生们认识到:相同大小的物体
10、,轻的容易浮,重的容易沉;轻重一样的物体,大的容易浮,小的容易沉。本课共有 4个学习活动,分别是“观察物体是沉还是浮” 、 “观察更多的物体是沉还是浮” 、 “物体的沉浮和它的大小、轻重的关系”及“思考和讨论” 。在这四个活动中“观察更多的物体是沉还是浮”和“物体的沉浮和它的大小、 轻重的关系”这两个活动中使用的实验材 第 7 页 共 210 页 料有一些是重复的,而它们起到的作用是相同的,如果让学生经历每一个活动,不仅浪费时间,而且学生一直身陷在一组又一组的实验材料中,没有思考的时间。因此,我将这两个活动进行了整合,用一组材料进行两个活动的探究,既省时又省力。三年级学生的好奇心强,对实验很感
11、兴趣,虽然没有学过空间、体积、密度等专业知识, 但他们对物体沉浮的因素已经有了一些知识基础和生活经验,如塑料泡沫在水中是浮的、铁在水中是沉的。但对相当多的物体的沉浮认识是模糊的,认识上还存在着差异,所以学生在学习中比较容易产生矛盾冲突。因此我结合学生的认知特点,根据教材的编排意图,遵循课标的精神, 我的教学设计是这样的: (一)教学目标 1 、通过探究活动,知道物体在水中有的沉,有的浮;大小相同的物体,轻的容易浮,重的容易沉;轻重相同的物体,大的容易浮,小的容易沉。 2 、经历一个科学探究过程,通过控制某个影响因素来探究物体沉浮的原因。 3 、在探究活动中积极思考,善于合作交流;通过探究活动修
12、正、完善自己的原有认识。 (二)教学的重、难点 第 8 页 共 210 页 1 、教学重点:观察研究物体的沉浮现象,知道物体在水中有的沉,有的浮;大小相同的物体,轻的容易浮,重的容易沉;轻重相同的物体,大的容易浮,小的容易沉。 2 、教学难点:设计实验,怎样通过控制某个变量来探究物体沉浮的原因。 (三)教学方法 我对本课的教学设计和学法指导采用了直观教学、情境教学、启发教学、和突出自主探究、自主交流、对话的教学策略。引导学生经历一个十分典型的“实验观察发现推测证实” 的科学探究过程,从而让学生自己去体会了解有关沉与浮的更多问题。建构主义认为,科学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而是学习者在一定学习环
13、境下, 在他们的教师和学生伙伴的帮助下,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源,和通过自己意义建构而获得的。 (四)教学准备 材料的选择和处理,是本节课突破重难点的关键。因为材料准备的典型与否, 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一堂课的最终效果。 本课在一系列的探究活动中, 要进行几次对比实验, 而对比实验的关键就是要控制无关因素的影响。 如何控制呢?就需要在材料上下工夫。 为此,我准备了: 1 、教师用:木块(小)、石头(大)、铁的啤酒瓶盖。 第 9 页 共 210 页 这组材料符合学生的原有认知,可以帮助学生检验自己的已有知识经验。 2 、学生用: 第一组:钥匙(大)、马铃薯(大)、牙签(小)、螺丝帽(小) 塑料泡沫 (大
14、) 、 马铃薯 (小) 、 木块 (大) 、 曲别针 (小) 、蜡烛(大)。 这组材料中有一些干扰材料,让学生从中发现“矛盾点”:物体的沉浮不一定与大小轻重有关。 第二组:大小相同重量不同的铁块、铝块、塑料块、木块。 第三组:重量相同体积不同的一组圆柱体。 这两组材料能完善, 提升学生的思维, 帮助他们建立新的认知平衡。 (五)教学流程 1 、实验观察设计问题情境。 出示木块、石头、铁的啤酒瓶盖,先让学生猜测它们的沉浮,学生根据原有的知识经验可能猜测出: 木块小、 轻, 能浮在水面;石头大、比较重,能沉在水底;而瓶盖的沉浮学生可能会产生两种不同的意见,一种认为沉,一种认为浮。然后进行实验验证,
15、先由我来做木块和石头的演示实验,实验结果与学生的猜测会一致的,而啤酒瓶盖的实验,我会从“认为能浮”和“认为能沉” 第 10 页 共 210 页 的学生中分别找一名学生来做演示实验, 通过实验现象引发学生的思考, 从而指导学生得出正确观察物体沉浮的方法和判断沉浮的标准是将物体放在水中观察,为后续的探究活动打好基础。 这时教师再创设“物体在水中是沉还是浮可能跟什么有关”这个问题情境将学生引入到新的探究活动中。 2 、学生操作,探究新知。 在探究活动开始前,我先让学生说说物体在水中是沉还是浮可能跟什么有关,学生的回答可能是多样的,我将大小、轻重这两个影响因素板书在黑板上。然后出示第一组材料,让学生进
16、行第一个探究活动,实验前我提出如下要求: 1 、首先推测这些物体在水中是沉的还是浮的,把推测结果记录在表格中。然后进行实验验证,2 、带着下面三个问题进行实验: 把这组材料分别按从大到小和从轻到重的顺序排队后,再进行实验验证。 实际观察结果怎样?有没有推测出错的物体?有没有无法确定沉浮的物体? 你们发现物体的沉浮和它的轻重、大小有关系吗? 通过汇报交流,学生会得出这样一个结论:物体的沉浮和它的轻重、 大小没有关系。 这是怎么回事呢?学生会产生新的认知 第 11 页 共 210 页 矛盾,抓住这个最佳时机,我又引导学生进入到第二个探究活动中去物体的沉浮是否与物体的轻重有关。 出示第二组材料:大小
17、相同重量不同的铁块、铝块、塑料块、木块。 让学生推测这组物体的沉浮之后,带着如下问题进行实验观察: 观察这组材料有什么特点? 什么样的物体沉在水底?什么样的物体浮在水面? 物体的沉浮和它的轻重有关系吗?有什么关系? 通过以上实验引导学生会得出结论:大小一样的物体,轻的容易浮,重的容易沉。 随后,我将这组材料和第一组的材料同时放在实物展台上,让学生比较它们有什么不一样?为什么用第一组的材料观察时看不出物体的沉浮和轻重有关呢?向学生渗透对比实验法,利用控制某个变量的方法来探究物体沉浮的原因, 在学生理解和掌握的基础上, 提问: 物体的沉浮和它的大小有关吗?用什么方法来验证呢?将学生带入到第三个探究
18、活动中: 物体的沉浮是否与物体的大小有关。 学生自行设计实验方案,通过学生间的相互评价修改和完善实验方案的科学性和可行性, 将第三组实验材料发给各组进行验 第 12 页 共 210 页 证活动,汇报交流学生能得出这样的结论:轻重一样的物体,大的容易浮,小的容易沉。 再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样的物体容易沉?(很大却很轻)什么样的物体容易浮?(很小却很重 我之所以这样设计教学环节是因为新课程强调: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是学生学习科学的主要途径。 科学课程应向学生提供充分的科学探究机会。 而且必须建立在满足学生发展需要和已有经验的基础上, 提供他们能直接参与的各种科学探究活动。教师是科学学习活动的
19、组织者、引领者和亲密的伙伴。 因此,在本环节的教学活动中,我采用了一放一收、先扶后放的方法组织学生进行探究活动,突破本课的重难点。一放:是指放手让学生利用有结构的实验材料来探究沉浮与物体的大小、轻重有什么样的关系,只有给学生足够的学习、观察、讨论、交流、探究的时间,学生才能探索出沉浮的奥秘;一收是指:每次学生完成实验后将用过的实验材料收回来,重新发给另一组实验材料,防止用过的材料干扰下一个环节的研究效果;先扶是指:在学生探究物体在水中的沉浮与轻重有什么样的关系,如何利用控制变量的方法时,教师要做好帮扶工作;当学生理解和掌握了控制后, 再放手让学生自己去设计探究物体在水中的沉浮与大小有什么样的关
20、系的实验。这一放一收、先扶后放的组织形式,充分张扬学生个性,挖掘学生潜能,同时我紧紧抓住学生认知的矛 第 13 页 共 210 页 盾冲突,不断创设问题情境,既调动了学生积极探究的欲望和热情,又一步步把学生带入有趣的科学探究之中,培养了学生的科学素养。 3 、知识拓展 按照教材达到的认知水平,到了本单元第三课马铃薯在水中是沉还是浮 就会发现学生仍然说大的马铃薯沉、 小的马铃薯浮。 学生的原有认知没有得到提升。 针对这个问题, 我设计了 “知识拓展” 这个环节帮助孩子达到一个更高的认知水平影响物体沉浮的因素是物质本身。 出示一个马铃薯,依次切成大小不等的块儿,观察在水中的沉浮与整个马铃薯放到水中
21、是否有相同的现象。 思考:这些马铃薯的沉浮与大小、 轻重有关吗?如果没有关系, 那么物体的沉浮与什么有关? (或许大部分的学生不明白其中的道理,不要着急,让他们带着这个问题到课外继续研究, 当他们学习第三课看到大小两个马铃薯在水中同时沉,而在盐水中同时浮时,就会明白的。) 这个环节的设计思路也许是正确的,但不一定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即学生的年龄特点,可是我想尝试一下,来丰富自己的教学经验。 (六)板书设计 这是我的板书设计: 第 14 页 共 210 页 大小相同 重的易沉 轻的易浮 物体在水中是沉还是浮 轻重相同 小的易沉 大的易浮 以上是我的说课内容, 有不当之处, 请各位领导和老师给予批
22、评、指正,谢 摆的研究说课稿 今天我说的是五年级科学第十册第七课的学习内容 摆的研究 。下面我从以下几方面说说自己本节课的设计。 一、说教材、学生。 在学习本课之前,学生只了解生活中有些物体的运动是摆动,如:钟摆、秋千、摇篮、吊床、拳击沙袋-“摆”给他们的生活带来了快乐, 但他们不知道摆动这种现象背后所隐藏的科学道理。研究“摆的快慢与什么有关?”能使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被激发出来。但如何控制好实验过程中变量与保持不变的量,如何收集有效的数据,对于学生来说是有些困难的。 二 、基于我对教材、学生的了解与分析,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1 、科学知识目标:通过自己的实验,能够对实验的结果进行分析,并根
23、据自己的分析进行预测。初步了解影响影响摆摆动的因 第 15 页 共 210 页 素是摆长。 2 、过程与方法:经历改变摆的摆锤重量、摆动幅度、摆的摆长对摆动次数,是否产生影响的实验活动过程。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初步意识到精确测量结果的得到,需要反复的测量记录才行。 三、说教法、学法。 为了教圆满的完成本次的教学重难点,我设计了以下教法和学法。 1 、教法。在本节课中我贯彻“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原则,综合本课特点,主要采用对比实验法,通过真实可靠的实验现象,提高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使学生较容易分析、总结出科学知识。同时充分利用小组间的相互合作,拓宽学生的视野,让教学更容易突破难点,再
24、辅以课件教学,彰显教学难点,激发学生爱科学的情感。 2 、学法。与教法相适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分组实验, 互相合作。 把大部分时间交给学生实验、 收集实验数据,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对所收集来的数据进行科学的分析, 然后总结出科学知识。 四、教具使用: 多媒体课件、铁架台、长短不同的线绳、曲别针、小螺帽等 五、课时安排:1课时 六、教学流程: 第 16 页 共 210 页 ( 一) 课件演示,提出问题(幻灯显示 1 ) 1 、看到荡秋千,同学们都很喜欢吧!老师也特喜欢。象这样具有摆动方式的运动装置我们叫作摆。 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一下摆。板书:摆的研究(幻灯显示 2 ) 设计意图:
25、从课件演示入手,从学生感兴趣的活动开始,既向学生明确研究的内容,又容易激发学习兴趣。 2 、既然要研究摆,先要对摆的结构准确的认识。对摆的数数准确的认识。此时出示幻灯 3 、4的内容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准确认识摆的结构,并指导单位时间内数摆的次数,有利于引出问题,为学生的后续试验活动,特别是为实验的科学性提供了保障。 3 、练习 15 秒时间种数摆。引出问题:同是 15 秒,有的组摆得次数多,有的组少,说明摆的速度不一样,那么摆的快慢与什么有关?出示幻灯 5 【设计意图】这样直接提出问题“摆的快慢与什么有关?” ,明确的直奔主题,为本节课重难点的教学赢得了更多的活动时间。 (二)提出假设 6
26、 、此时请同学们利用已有知识猜测摆的快慢到底与什么有关?教师即时板书,呈现学生的观点。出示幻灯 5 (摆长、摆重 、摆角 ) 【设计意图】 这个过程引导学生大胆提出假设, 在假设的过程中, 第 17 页 共 210 页 很多学生受认知水平或表达能力的限制,可能说一些较笼统的话,教师在指导时则要将假设具体化。这一个过程看似简单,其实是将学生的思维引向深入,引向规范的一个重要环节。 (三)验证假设 7 制定实验方案。 事实真如我们猜测的那样吗?引导学生明白用实验来验证自己的假设? 各小组选择最感兴趣的一种假设, 作为自己的研究实验对象。 并且进行人员分工。幻灯显示 6 “分工建议” 。 设计意图:
27、 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假设进行试验, 学生会更乐于探究,指导学生合理对人员分工。对与提高他们试验效率也很有帮助。 8 、向生出示记录表,明确填写的内容、要求。 表 1 :幻灯显示 7 我们的假设:摆角的大小影响摆的快慢 我们的猜测:摆角越大,摆速越 ,摆角越小,摆速越 。 不变的条件: 摆角的大小 实验数据(秒/10次) 我们的选择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我们的结论:摆角的大小与摆的快慢 。 第 18 页 共 210 页 表 2 :幻灯显示 8 我们的假设:摆锤的轻重影响摆的快慢 我们的猜测:摆锤越重,摆速越 ,摆锤越轻,摆速越 。 不变的条件: 摆锤的轻重 实验数据(秒/10次) 我们的选择
28、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我们的结论:摆锤的轻重与摆的快慢 。 表 3 :幻灯显示 9 我们的假设:摆线的长短影响摆的快慢 我们的猜测:摆线越长,摆速越 ,摆线越短,摆速越 。 不变的条件: 摆线的长度 实验数据(秒/10次) 我们的选择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我们的结论:摆线的长短与摆的快慢 。 9 、学生准备开始实验并记录。 (幻灯显示 10 “活动建议” ) 10 学生实验(幻灯显示 11 ) 第 19 页 共 210 页 (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巡视指导, 对于学生在实验中出现的突发问题,个性问题及时指导疏通。提高学生的实验效率) 11. 实验汇报。 实验完成了,小组的报告员将实验结果展示
29、给大家。 (幻灯显示12 ) 12 实验小结 引导生就实验情况汇总得出:我们发现了摆的快慢与摆角的大小、摆锤的轻重都是无关的,只跟摆线的长短有关。 (幻灯显示13 ) 设计意图: 从实验的准备到进行到实验到得出结论的全过程中,教师始终是活动的组织者、参与者、引领者,引导学生经历“选择研究对象-设计完善实验-合作实验验证-分析数据-汇报交流-得出结论”的探究过程,获得快乐,这正是我们科学教学的实质所在。 (四、 )拓展延伸。 结合生活实际利用知识解决问题。幻灯显示 14 13 、我家有一个摆钟,可与标准时间相比,总慢几分钟,你能否帮助修理修理,使它走时准确呢? 生:把摆长调短些。 14 、前几天
30、,我邻居为自己的小女儿做了个秋千,可她小女儿因为坐上秋千时秋千摆的太快而吓得大哭, 你能帮忙改进一下这个秋千吗? 第 20 页 共 210 页 生:把秋千两边的绳子加长! 这一环节与开课的引入环节前呼后应。 是在学生探究出科学规律之后,让学生运用规律去解决生活中关于摆的问题。让学生充分体验到生活中处处有科学,学好科学,就能时时为我们的生活服务。 (五、 ) 全课总结: 15 、回忆一下这节课我们运用了什么学习方法进行探究活动的? (教师和学生共同回顾学习过程:发现问题进行假设设计方案实验验证总结结论) 。通过实验我们总结出一个什么科学结论?(生:摆摆动的快慢与摆绳长短有关系。 )再一次强调本节
31、课的学习方法,学习重点。 其实, 不论多么高深的科学知识, 都是源于生活, 又应用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科学,学会探究科学,运用科学,我们的生活会变得更美好。 同学们,摆的研究今天我们暂时讨论到这儿,通过今天的讨论,你的收获是什么?下去自己总结一下。 摆的研究 板书: 摆锤重量 无关 第 21 页 共 210 页 摆的快慢 摆角大小 无关 越长 越慢 摆线长短 有关 越短 越快 活动材料: 表 1 : 我们的假设:摆角的大小影响摆的快慢 我们的猜测:摆角越大,摆速越 ,摆角越小,摆速越 。 不变的条件: 摆角的大小 实验数据(秒/10次) 我们的选择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我们的结论:摆角的大
32、小与摆的快慢 。 表 2 : 我们的假设:摆锤的轻重影响摆的快慢 我们的猜测:摆锤越重,摆速越 ,摆锤越轻,摆速越 。 不变的条件: 第 22 页 共 210 页 摆锤的轻重 实验数据(秒/10次) 我们的选择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我们的结论:摆锤的轻重与摆的快慢 表 3 : 我们的假设:摆线的长短影响摆的快慢 我们的猜测:摆线越长,摆速越 ,摆线越短,摆速越 。 不变的条件: 摆线的长度 实验数据(秒/10次) 我们的选择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我们的结论:摆线的长短与摆的快慢 。 第 23 页 共 210 页 日食和月食说课稿 各位评委、老师们:你们好 我说课的题目是日食和月食。 一
33、、教材分析 日食和月食 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教科版 科学六年级下册宇宙单元中的教学内容。 本课内容分为 了解日食现象 、 推测日食的成因 、 推测月食的成因 三个部分。 日食和月食, 是学生们听说过或观察过的两种有趣的天文现象。从教材的角度来说,把这两种现象作为学生们学习的主题,有三个目的:一是因为这两种现象对学生有吸引力;二是这两种现象都涉及了学生在本单元要建立起的有关宇宙的基本概念, 即天体是运动着的,日食和月食的成因是地球、太阳、月球三者之间的相对运动形成的; 三是培养学生们从现象到本质的逻辑推理能力。 本课是学生们在学习了 地球的运动 以及 在阳光下 两个单元以后认识发展的必然方
34、向, 从这个意义上说,这一部分内容是 第 24 页 共 210 页 学生认识天体运动的典型材料,也是本单元学习的一个基础部分。 二、学情分析 六年级学生通过中年级的科学课学习, 已经形成了一定的科学态度,并掌握了一定的科学方法和能力,比如模拟实验,类比推理能力。而教材对月食部分的光学传播原理进行了淡化处理,突出了科学探究的思路和方法。同时也没有强调用文字表述月食的形成过程,而是让学生通过模拟实验和类比推理,自己总结月食产生的原因。 这种教学设计, 既体现了学生为主体的指导思想,也突出了科学探究的教学理念。 三、教学目标 1 、通过本课教学,使学生知道什么是日食和月食,明白日食和月食的成因。 2
35、 、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做日食成因的模拟实验),推理能力(根据日食现象推想日食的成因,根据日食的成因推想月食的成因)和想象能力(空间想象力)。 3 、通过认识太阳、地球、月球三个天体的关系,使学生体会到自然事物 (天体) 是相互联系的、 运动的, 运动是有规律的。 四、教学重难点 1 、重点:指导学生认识日食的成因。 第 25 页 共 210 页 2 、难点:根据日食成因推想月食成因。 五、教法和学法 1 、教法: (1 )激发兴趣,适时诱导。“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考虑到本节课的教学内容相对抽象,而学生由于年龄的特点,抽象思维能力相对较差,所以我倡导以形象直观思维为主,使用多媒体作为辅助教学手
36、段, 变抽象为直观, 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感性材料,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树立正确的科学世界观。引导学生模仿课件自己动手做实验,破除 天狗吃了月亮 的迷信思想,树立科学的世界观。 2 、学法:讨论交流(看到的想到的),模拟实验(日食的成因),小组合作,类比推理(月食的成因)。 六、课前准备 1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日食、月食视频、动画,日食、月食成因示意图。 2 、学生准备:电灯泡、小皮球。 七、教学过程 (一)教学引入 1 、谈话:同学们,你们见过太阳发生过圆缺现象吗? 第 26 页 共 210 页 2 、学生质疑、分析、发表自己的意见: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多数知道这种现象是日食
37、现象。 (此时教师适时加以追问:关于日食你有什么问题吗?学生分别提出想要研究的问题。如:日食是怎样形成的?为什么会有日食现象)揭示课题。 (二)学习新课 1 、认识日食的成因 (1 )下面我们来看一段关于日食的录像。 (2 )谈话:根据刚才的录像,你认为日食可能是怎么形成的?把你的想法和同组的小伙伴一起说一说。 (3 )学生分组活动,讨论日食的形成,并汇报讨论结果。(根据学生的讨论和已有的认知水平, 学生对日食的形成原因有一些浅显的认识,对此,我及时给予肯定) (4 )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我进一步提出:日食究竟是怎样形成的呢?让我们来思考这样一个问题: 发生日食现象是太阳本身在一段时间内变黑了
38、, 还是太阳的光辉被某种天体挡住了?你认为哪种可能性大? (学生通过讨论认为最有可能是太阳的光辉被某种天体挡住了) (5 )我又接着提出:如果是某种天体挡住了太阳的光辉,可能是哪个天体?我引导学生带着这个问题来讨论以下几个问题:(显示讨论的问题) 第 27 页 共 210 页 太阳被遮挡的部分边缘是什么样的?(弧形的)这说明挡光的天体是什么样的?(圆的) 在日食过程中,有时太阳的整个球面都被挡住了,成为黑色, 这说明挡光的天体, 从地球上看有多大? (与太阳一般大小)哪个天体可能是这样的?(月球) 太阳被遮挡的部分从哪边开始,向哪边移动?(从西边开始,向东边移动)这说明什么?(说明这个天体是自
39、西向东运动的)哪个天体是这样运动的?(月球) (6 )那么,综合以上分析,你认为可能是哪个天体挡住了太阳的光辉?(月球) (7 )这时我提出:为了证实你们的想法对不对,我们可以做个实验来验证一下。 (8 )学生利用实验用具,自己设计实验证明推断的正误,并汇报结果。 利用电灯泡当作太阳,皮球当作月球,甲同学的头当作地球。 让乙同学拿着 月球 围绕着 地球 自西向东转动, 当 月球 运行到 地球 和 太阳 的中间时, 三个天体大致成一条直线的时候,让甲同学再看 太阳 ,还能看见 太阳 吗? 第 28 页 共 210 页 当 月球 不在 地球 和 太阳 的中间时,是否重新看见了太阳 ? (9 ) 在
40、学生实验的基础上, 我用课件演示日食形成的动画。 (10 )根据以上研究,参考日食形成的动画,用自己的话说说日食是怎样形成的?(月球围绕地球转,地球围绕太阳转。当月球转到地球和太阳中间,三个天体大致成一条直线的时候,月球的影子就会投在地球上。 处在月影里的人, 由于被月球挡住了视线,就看不见太阳或只能看见一部分太阳,这就是日食。) 2 、认识月食的成因 (1 )问:既然有日食现象,会不会有月食现象呢?(演示月食过程图)请你说一说你对月食的了解。(演示月食 1 演示月食 2 ) (2 )演示月食图 (3 )讨论:月食是怎样形成的呢?你能根据日食的成因,想一想月食是怎样形成的吗? (4 )学生分组
41、讨论并汇报结果。 (5 )演示月食的录像 (6 )能过讨论,看了录像后,你能用自己的话说说月食形成的原因吗?(月球围绕地球转,地球围绕太阳转。当月球转到地球背着太阳的一面,三个天体大致成一条直线时,月球就处在 第 29 页 共 210 页 地球的影子里,太阳照在月球上的光被地球挡住了,这时就会发生月食。) (三)巩固应用 1 、教师讲解:日食和月食现象,自古以来就吸引着人们去研究,我国远在三千年前,就有观测日食的记录,这是世界上最早的关于日食的记录。 以前,由于人们不了解日食和月食的成因,对于日食和月食有各种猜测, 其中有不少错误的、迷信的说法; 经过多年的探索,人们才认识到日食和月食是太阳、
42、地球、月球三个天体相对运动的结果。现在,人们不仅知道日食、月食的原因,而且已经掌握了日食和月食的规律,能够准确地计算出日食、月食发生的时间和地区。 2 、巩固练习:今天,我们研究了日食和月食的成因。请你试着做一做下面的练习:分别画出发生日食和月食时,太阳、地球、月球三个天体的相互位置图。 八、设计理念 科学(3 6年级)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 小学科学是以培养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启蒙课程。 教学此课,我主要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展开探索的: 1 、从旧知入手,因势利导。学生已经在前面的一课中学习到了月相的知识,并联想到日食和月食的的概念。从这里开始本 第 30 页 共 210 页 课的教学,
43、既体现了知识的连贯性,也使学生学得自然。在教学中, 我把日食的形成的原理作为教学的重点, 把月食的形成原理,作为一个探索作业的形式,既倡导了学生自主学习方式,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类比推理能力。 2 、以图解为载体,促进理解。天文知识的学习,一般是不可能直接观察到的。所以,我就利用图解来让学生初步认识发生日食和月食的条件。这也是一种直观教学的方法。 3 、利用多媒体课件,加深理解。重现日食和月食发生时候的现象,这样使抽象的东西更加形象化,从而有利用帮助学生加深理解。 4 、通过模拟实验,培养能力。模拟日食和月食发生的过程。通过这个过程,既可以巩固知识,同时又能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 5
44、 、通过画图练习,巩固知识。学生学完了这一刻,真正能在脑海中留下印象的,主要还是示意图;要想真正的理解日食和月食的形成, 主要还是要借助示意图。 所以, 在教学的最后环节,设计一个练习,就是让学生画示意图。即使有少数的学生在前面的环节中还没有掌握,那么通过画示意图,仍然可以理解形成的原理。 通过以上教学手段,使学生在直观中理解知识,在思考和讨论中形成知识,在实验练习中巩固知识。 第 31 页 共 210 页 我的说课完毕,感谢大家,欢迎指教。 物质在水中是怎样溶解的说课稿 一、教材简析 本课是教科版四年级上册科学第二单元“溶解”部分的第二课。在第一课水能溶解一些物质的基础上,安排学习本课内容。
45、学生在生活中大多无法细致地观察到溶解的过程。因此,对于物质究竟是怎样均匀地分散到水中去的缺乏感性认识。这一课选用溶解实验的典型材料高锰酸钾,让学生通过仔细观察,描述高锰酸钾溶解于水的逐渐变化过程,想象食盐在水中溶解时可能出现的变化,形成“溶解”的描述性概念。 二、学生分析 四年级学生接触科学课已有一年,有一定的科学素养,同时对实验课兴趣非常浓厚。但是在思维上,逻辑性、严谨性不强,考虑问题不深入、不够细致周密;同时实验操作能力有待提高。 第 32 页 共 210 页 本节课无论是实验设计还是实验操作, 对学生而言都是很好的锻炼。 三、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溶解是指物质均匀地、稳定地分散在水中,
46、不会自行沉降,也不能用过滤的方法把溶液中的物质分离出来。 【过程与方法】 观察和描述高锰酸钾在水中的溶解过程, 并想象食盐的溶解过程。 【情感、态度、价值观】 认识到细致的观察比较的重要性。 四、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描述食盐、高锰酸钾等物质溶解现象的主要特征。 【教学难点】 比较食盐、沙、面粉、高锰酸钾在水里的变化有哪些相同和不同之处。 五、教学准备 第 33 页 共 210 页 【小组材料】4个装水的透明玻璃杯、1根搅拌棒、高锰酸钾、一个药匙、20 克食盐、20 克面粉、30 克细沙。 【教师准备】 高锰酸钾在水中的溶解过程记录表, 面粉、 沙、食盐和高锰酸钾在水中的状态记录表,多媒
47、体课件。 六、教法学法 基于本课的教学目标以及小学生的学习特点, 我坚持以科学探究为核心,以生为本,教师主导,以思维训练为主线安排本课教学,通过交流互动的方式,运用观察法、比较法、发现法、实验法进行探究活动, 帮助学生在自己感兴趣的活动中自主地愉快地探究学习,培养学生相互交流与合作精神,形成注重事实,敢于提出问题的严谨科学态度,发展能力,激发兴趣。本课的难点主要集中在实验操作中。教师将实验操作的重要步骤或者注意事项以课件形式展示给学生,引领学生一步一步进行科学探究实验。 主要教学方法: 1 、 探究式实验教学法。 其教学模式是: 设疑 观察 (实验)思考总结应用。通过实验、观察、探究得出科学结
48、论。 2 、互动式教学法。在教师的讲解过程中,有学生的猜想、讨论、抢答,在实验过程中师生之间不停地进行“信息”交流,有助于学生注意力的集中和学习积极性的提高。 主要学习方法: 第 34 页 共 210 页 1 、探究学习。通过实验观察对实验现象进行准确描述,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 2 、 自主学习。 指导学生以实际生活的经验和对教材的阅读,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使学生自主地获取知识。 七、教学过程 环节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 、创设情境,猜一猜:三杯不同物质与水的混合物分别是什么(出示课前准备的一杯沙和水的混合物、一杯面粉和水的混合物、 一杯食盐溶液) ?让学生
49、猜测, 并说出理由 (是否有沉淀,能否看见颗粒)。教师通过一系列的提问:“你怎么猜出是食盐的呢?它溶解了吗?它是怎样溶解的呢?”了解学生的前概念,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的威力往往能超出人们的想象。正处于生长发育期的黄金时段的小学生,对自己感兴趣的事物会投入极大的热情。 2 、导入新课,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本环节通过创设猜一猜的活动,引出课题:“物质在水中是怎样溶解的”,学生在对旧知复习的基础上,对新的教学内容产生兴趣。 第 35 页 共 210 页 本环节运用了联系旧知识, 创设情境的方法。 巴甫洛夫说过:“任何一个新问题的解决, 都要利用主体经验中已有的同类题。
50、 ”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根据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巧设悬念,创设多种新情境,让学生把原有的知识、经验迁移到新情境中,使学生有尽可能多的机会在新情境中运用所学知识、技能解决实际问题,有利于激发学生对新知识的探求欲望。 环节二:科学观察园地。 1 、讲解、观察高锰酸钾。 (1 )师拿出高锰酸钾问学生:这是什么?你们知道吗? (2 )介绍高锰酸钾。 这是一种化学药品,叫做高锰酸钾,人们常用它来消毒和防腐。那么谁能给大家描述一下它呢? (3 )学生观察、并描述。 它是紫色的,小颗粒状的。因为高锰酸钾是我们第一次接触的化学药品,所以在取用时不能用手直接接触以防伤了皮肤。注意一定要向这样用药匙来取用(教师演示
51、取高锰酸钾的正确方法)。 2 、分组实验。 (1 )猜测:把紫色的高锰酸钾放入水中会是什么样的呢? 第 36 页 共 210 页 设计意图:“猜测”对于科学实验来说,是很重要的一个环节,学生勇于猜测,敢于猜测,说明学生已开始为实验做准备,他要通过实验来验证自己的猜测是否正确,那么接下来的实验,他一定能够认真做好每个环节的。 (2 )出示实验要求。 (课件)温馨提示: 1 )在一个装水的烧杯内,轻轻地放入几小粒高锰酸钾。 2 )仔细观察高锰酸钾刚进水中的状态,做好表格第一格的记录。 3 )再用搅拌棒轻轻搅拌一下水,观察,做好表格第二格的记录。 4 )继续观察水和高锰酸钾混合物静止时的变化,做好表
52、格第三格的记录。 5 )请小组长带领组员仔细阅读本提示,做好人员分工(观察员、记录员、汇报员),根据要求进行实验。 设计意图:组长分工到位,意味着这个小组的实验已经成功了一半。要有明确的分工。合作学习是小组成员为了完成共同任务,有着明确分工的互助性学习活动。发材料、做实验、记录、发言、总结、汇报等等都由不同的学生承担,使每人在小组学习中都有表现自己的机会。 第 37 页 共 210 页 实验要求用温馨提示的形式出示, 符合四年级学生的心理特征。 (3 )学生分组实验。 分组实验开始。 教师巡视、指导。 (4 )学生汇报。 (在实物展示台上交流各组的实验记录单) 3 、演示实验(高锰酸钾分离演示
53、)。 (1 )猜测高锰酸钾能用过滤的方法从溶液中分离出来吗? (2 )学生猜测。 (3 )教师进行演示,学生观察。 设计意图:分离实验在上节课水能溶解一些物质中学生已经做过,作为本课不属于重难点,因此教师做演示一方面节省时间, 另一方面规范的实验操作可让学生通过观察再次熟悉并掌握。 4 、指导小结。 说说高锰酸钾溶液有哪些特点,根据学生汇报,相机板书:看不见颗粒 没有沉淀 分布均匀 过滤不能分离 5 、展开想象。 根据高锰酸钾的溶解过程想象食盐的溶解过程。 第 38 页 共 210 页 设计意图:食盐和高锰酸钾都能溶解于水中,但食盐溶解水中后没有颜色, 因此可以让学生根据高锰酸钾的溶解过程来想
54、象并进行描述。四年级的学生是可以完成的。 环节三:科学操作站。 比较面粉、沙、食盐和高锰酸钾在水中的不同状态。分组实验。 1 、学生讨论实验注意事项。 在实验前,请个小组讨论本次实验的注意事项有哪些。 小组讨论、汇报。 根据分组实验一的实验要求,指导学生讨论实验二的要求,使学生切实参与到实验中来, 2 、出示实验记录单,指导填写。(课件) 3 、学生开始分组实验 教师巡视,指导。 4 、学生汇报,交流。 请学生上台,展台出示记录表,对照记录表说说实验结果。 设计意图: 本环节相对于分组实验一来说, 是一个放的活动。本课设计的两个分组实验,本实验相对来说简单,沙、面粉、食盐上节课都已经做过,因此
55、,在指导做分组实验一“扶”后,分组实验二选择“放”。 第 39 页 共 210 页 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 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是学生学习科学的主要途径。 而实验活动是学生进行探究学习的重要手段,只有专门为学生选择适合他们进行探究的实验方法,才能让学生把实验探究当作一种乐趣。 在每次小组合作时都要评比要建立小组奖励机制, 促进合作习惯的养成。作为教师要有意识地强化“学习小组”的集体荣誉感,让每一个成员感到自己的行为会影响整组的学习结果,引导学生学会倾听别人的述说,尊重别人的意见,积极参与,学会思考。 环节四:收获交流台。 1 、 思考: 物质在水里是否溶解了,我们能观察和区别了吗?怎
56、样观察和区别的? 2 、指导小结: 溶解是指物质地分散在水中,(会或不会)自行沉降,且(能或不能)用的方法分离出来。 3 、谈话: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学的溶解的概念。齐读一遍。这个概念是怎么得来的? 设计意图:学生会回答是通过实验的来的,这样激发了学生的兴趣,要给与学生肯定,让他们知道自己也能像科学家那样通过一个或多个实验总结出科学概念,学习科学的兴趣会更浓。 第 40 页 共 210 页 4 、在我们的生活中,还见过什么物质也能溶解到水中的?(白糖、红糖、味精、鸡精、咖啡、板蓝根冲剂、感冒冲剂等)将所学的科学知识联系生活。科学知识来源于生活,而我们教育的目的是让知识从生活中来,回生活中去。让学
57、生能做到学有所用,感受到科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5 、谈谈本节课的收获。 设计意图:让学生明白要想成为科学家其实并不难,只要脚踏实地上好每一节课学科,完成好每一次实验,多思考多探究,就会发现更多的科学奥秘。 另外,在教学过程中最为活跃的因素是师生之间的关系, 教师与学生都是有情感,有思维的教学统一体。对教学而言,课堂中营造教学的和谐性,建构师生之间良好的情感关系,对于维持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注意力至关重要。师生关系意味着对话,意味着参与,意味着相互建构。对学生而言,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意味着心态的开放,主体性的凸现,个性的张扬,创造性的解放。在教学活动中要讲求民主的教风,教态要自然,态度要和蔼,给学
58、生以微笑, 给学生以自由, 要创造条件让学生能够大胆的怀疑,大胆的猜测,敢于发表不同的意见,不要害怕节外生枝,允许学生给老师指出缺点错误,让课堂在和谐的氛围中深入。这些都是有效教学的强有力的保障。 第 41 页 共 210 页 科学课程标准在课程“基本理念”中指出“科学课程要面向全体学生”,“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科学课程应向学生提供充分的科学探究机会, 使他们在像科学家那样进行科学探究的过程中,体验学习科学的乐趣,增长科学探究能力,获取科学知识,形成尊重事实、善于质疑的科学态度,了解科学发展的历史。而本课的设计探究活动占重要地位,目的是要让学生在这些真实的或模拟的环境中掌握科学知识,具备
59、一定的探究能力,发展良好的科学素养。 食物在体内的旅行说课稿 一、教学分析与设计 食物在体内的旅行是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我们的身体中第 5课。 本节课主要是让学生在对消化的原有认识、理解基础之上, 猜想食物在体内的旅行过程,初步认识主要消化器官的功能,并建立起食物消化需要多个器官共同参与完成的认识 . 。 本课教学中以发展学生的主体作用、自学能力为主要目的,认识消化系统的组成、功能。以小组合作的方式交流信息,自主找寻答案为教学方式,并采取了: 1 、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为教学理论基础,以学生自学、合作学习为主要形式。 2 、以“食物在人体中的旅行”为主线,知道人体活动需要的能 第 42 页 共 2
60、10 页 量来自于消化器官对食物中的营养的吸收。 人体的消化器官包括口腔、食管、胃、小肠和大肠,每个器官都有各自的功能。食物在人体内会按顺序进入这些消化器官,被消化吸收。 3 、以教师提供的与消化系统相关的信息内容的文字资料、图片为主要知识、交流来源。 5 、使用电脑课件、人体器官图做技术后盾。 二、学生分析: 对于一个四年级学生来讲, 人体的消化系统对于他们而言还是比较陌生的, 即使了解各消化器官都有哪些, 也不清楚这些器官是什么样的,都有怎样的功能和特点。 那么由于消化系统的组成和功能本身就比较枯燥,纯理论的灌输可能达不到预期的教学目标。因此,在教学的设计上就要根据学生年龄的特点, 选择学
61、生感兴趣的方式来进行教学,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三、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人体活动需要的能量来自于消化器官对食物中的营养的吸收。 人体的消化器官包括口腔、食管、胃、小肠和大肠,每个器官都有各自的功能。食物在人体内会按顺序进入这些消化器官,被消化吸收。 过程与方法: 采用查阅资料、模拟实验的方式,了解有关食物在体内消化的过 第 43 页 共 210 页 程,在不断探索的过程中完善自己对人体消化器官的认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愿意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与他人分享研究成果,合作交流。 正确对待研究中不完善的认识,善于在反复观察、研究中完善认识。 四、教学重点、难点: 基于学生原有认知探究胃、小肠、食
62、管、大肠的功能。 五、教学过程与教学资源设计 整堂课以“食物在人体内的旅行”为主线,开展自主探究活动,并逐步展现教师与学生的双主体作用。 教学实施过程: 一、联系生活、引发探究 (1 )吃进体内的食物到哪里去了? 吃,是所有学生比较感兴趣的话题。吃进人体内的食物到哪里去了?相信同学们会更加的感兴趣, 交流中部分学生会说一部分被消化吸收了,一部分被分解排出体外等等。那么食物在人体到底怎样被吸收、分解、消化的, 学生心里存在着许多疑问,探究知识的愿望也就越加强烈,这也为探索新知识做好了铺垫。 (2 )认识消化器官 韦钰院士在为什么我们要围绕科学概念来组织科学教育 这篇文章中写道“只靠学生自发的自我
63、探究、自我发现,并不是有效的学习方法” ,我理解有时候教师的“教”也是必要的,我想 第 44 页 共 210 页 学生对于看不见的消化器官比较陌生, 这时候还是由我直接告诉他们,让他们形成清晰的、准确的科学概念好一些。 二、自主合作探究学习。 我们的自学、探究成果 1、提问引导。尖学生分组实验前,老师用启发性的问题,提示、指导学生先猜测,再用实验、阅读资料的方法来验证猜测。最扣以小组讨论的方式提练探究结果。教师的这一系列问题的提出,实际是教给学生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这一环节的设置十分必要,让学生自主探究,并不能完全放手让学生自己研究。要给学生指出研究的方向,以及研究所要达到的目的。 2 、小组
64、合作学习。学生根据“食物的自述” ,模拟实验、课件展示,完成对消化器官的功能的认知。在小组学习的过程中,学生既可以来解决食物在人体中怎样旅行,消化器官的作用以及食物变化的问题,又可以对学生自主认识消化器官,发现消化器官作用等信息资料知识,进行整理与反馈。同时还学会与他人分享研究成果,合作交流。 3 、汇报交流成果。汇报学生所学是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学生间相互评价,有疑问学生提问,汇报的学生或其他同学给以解答,形成生生互动的学习氛围;同时,教师也要适时发现汇报中模糊不清的问题,或错误的地方,引发学生间相互解答。 4 、总结归纳。小组间的汇报交流使学生了解了消化器官的重要作用。课件的出示使学生形
65、象、直观的了解到食物在人体内的旅 第 45 页 共 210 页 行路线,加深了学生对各消化器官的功能、特点的进一步理解。生动形象的动画制作再次激起了学生的学习热情, 学生在不断的认识学习过程中,采用竞赛的方式完成食物消化过程图的粘贴,真正做到了“寓教于乐” 。奖励水果的环节设置也是紧扣主线。即调动了学生,又使学生再次体会食物在体内的旅行。 5 、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环节的设置上先是激起学生的兴奋,再在实验中让学生逐渐平静,最后在游戏的环节使学生再次兴奋。符合学生心理特点,使学生学的轻松、学的快乐! 三、课外延伸 拓展所学知识, 并引发新思考形成新的知识建构及保护消化器官的再思考。 四、教学效果
66、预测 本节课,通过学生自学、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使学生初步的了解了人体的消化系统,知道了消化器官的组成、认识了消化液作用,明确了消化器官都有各自的功能和特点,也知道食物的消化是需要多个器官共同参与完成。学生在这种学习形式中学会思考、学会交流、学会合作、学会探究、学会分享。 五、我的思考: 科学课是一门包罗万象、 知识体系庞杂的学科。 对教师的个人知识储备、动手能力、创新意识的要求较高。但教师必竟不是百科全书,有时无法回答学生千奇百怪的问题。另外,教学时间有 第 46 页 共 210 页 限,有时也无法满足所有学生的好奇。所以,老师应教给学生科学探究的方法,保留学生的疑问,激发他们学科学、研究科
67、学的兴趣;教会他们用科学的方法去思考;用科学的方法去创造;用科学的方法去改善生活。使之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温度和温度计说课 一、说教材 温度和温度计是教科版科学教材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一课的教学内容。它由 4个活动构成:比较冷热程度不同的水、观察温度计、摄氏温度的读写、读出温度计指示的温度。摄氏温度的读和写,是训练学生的认读和记录,教材进行举例,重点区别零上和零下。指导学生准确使用温度计属技能训练。它与后一课时测量水温的方法有所不同,前一方法适用范围更广。 二、说学情 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对温度有一定的了解,本课的教学从生活实际出发,充分调动学生的已有生活经验来搭建知识的结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让
68、学生愉快地探究知识,在已有的基础上有所提高,使他们感悟到科学的乐趣,达成了目标。 三、说教学目标 第 47 页 共 210 页 本教学在以学生探究为核心, 以培养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理念指导下设计教学目标: 1 、科学概念:温度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度,物体的温度可以用温度计测量; 常用液体温度计是利用玻璃管内的液注随温度变化而上升和下降来测量温度的。 2 、过程与方法:观察和研究作为测量工具的常用液体温度计的主要构造;识读温度计(模型)刻度上的数字,并把刻度上的数字与更热或更冷的温度联系起来。 3 、情感、态度、价值观:理解测量工具使用规定的意义,并愿意 遵守这些规定。 四、教学重点、难点: 本课
69、教学的重点是经历比较观察温度计的过程。摄氏温度的读和写,训练学生的认读和记录温度是难点( 特别是零下的温度) ,要增加一些几组温度加以训练,运用模型等方式,尽量结合运用,强化训练,提高课堂效益。 五、说教学程序 (一) 、比较水的温度 1 、比较冷、热不同的两杯水,请学生用手触摸感知哪一杯温度高,哪一杯温度低?提示温度是感知物体的冷热程度的。 第 48 页 共 210 页 2比较四杯水:1号杯内装的是凉水,2号、3号杯内装的是温水,4号杯内装的是热水。 同样的四杯水,由于实验顺序不同,手指获得的感觉是不同的, 那有什么办法可以准确地知道物体的冷热程度呢?引出温度计。 (二) 、观察温度计 出示
70、温度计,我们要正确使用温度计,首先必须要认识这个温度计,了解它有哪几个部分组成? 1 、学生观察温度计的构造。提醒学生观察中的注意事项:观察时注意温度计要小心拿放,谨防破裂。如果温度计的管子劈裂,请立即告诉老师。确保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安全。 2 、汇报交流。根据学生汇报时的情况,教师适当补充讲完整:温度计主要由玻璃管、玻璃泡、刻度三部分组成 3 、用手捂住温度计的玻璃泡,观察温度计产生的变化。放开手等一会儿再观察。汇报交流。 (三) 、摄氏温度的读和写 1 、结合学生生活:广播、电视中的天气预报员是怎样预报天气的? 2 、 “28 摄氏度”怎么写?“零下 8摄氏度”怎么写? 学生读一读,写一写
71、。 第 49 页 共 210 页 3 、出示自制模型温度计,然后教师设置温度,请同学读或者写,巩固。同时强调:零下温度自 0 往下,数字越大,表示温度越低。 (四) 、读出温度计指示的温度 1 、每个同学观察自己温度计上的液面,并记录。 2 、交流:结果是否一样?如果不一样,那什么会不同呢? 3 、师生讨论,并明白:观测温度时,视线与温度计液面应持平;要尽可能消除各种影响测定温度准确性的不利因素。 点亮我的小灯泡说课教案 尊敬的各位评委领导老师:大家好! 我说课的内容是教育科学出版社科学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二课“点亮我的小灯泡”科学课程标准指出:“小学科学是以培养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启蒙教程”
72、。科学课就是活动课,通过探究活动引导学生经历科学探究的过程。在过程中使他们体验探究的乐趣、获取自信、形成科学的思维方式。要培养小学生的探究精神、探究能力,教师首先必须具备探究意识、探究能力。只有成为研究性的教师,才能成为学生探究活动的引领者、参与者、组织者。 第 50 页 共 210 页 【教材分析】 “点亮小灯泡”是继学生学习“生活中的静电现象”后真正开始探究电现象的一课。本课教学内容分 2个部分。第一部分:小灯泡的构造;第二部分:让小灯泡发光。“点亮小灯泡”注重让学生用丰富多彩的亲历活动充实探究的过程。从观察小灯泡构造入手,再尝试点亮小灯泡,允许有成功也有失败,在观察发光灯泡的连接装置图的
73、基础上再作尝试,让学生充分享受成功的喜悦,并思考猜测电是怎样流过小灯泡的,作出最简单的对电流的解释,再通过判断哪个灯泡会亮,哪个灯泡不会亮,区分短路和断路,寻求多种方法点亮小灯泡,对电路形成一个初步的认识。 【学情分析】 点亮小灯泡,看起来简单,实际上有很多东西值得研究。也许学生们拿到导线,电池很快就能使一个小灯泡亮起来,但是,他们并不一定了解电路的真正意义。所以引导学生了解小灯泡的结构是很重要的,当了解小灯泡的结构后,再提供给学生一根导线、一节电池、一个灯泡去点亮小灯泡。这一活动看似简单,但他们将在活动中认识电、电路,想象电流是怎样流动的,他们会提出更具挑战性的问题。并尝试着用更多的连接方法
74、时小灯泡亮起来。学生经过简单的观察、实验活动,促进学生对科学探究的兴趣和探究能力的发展。 第 51 页 共 210 页 【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 通过观察小灯泡认识它的结构,知道小灯泡中发光的位置是灯丝,只有电流流过灯丝是小灯泡才会发光。 2 能力目标:学会用不同方法点亮小灯泡。观察、描述和记录点亮小灯泡的实验现象。 3 情感目标:体会对周围事物进行有目的、细致地观察的乐趣,鼓励学生通过阅读等方式收集更多的信息资料,并保持和发展探究周围事物的好奇心。 【教学重点、难点】 1 认识小灯泡的结构特点。 指导观察小灯泡的连接装置。 2 理解电路中电流的流动路线。 区分短路和断路。 【课程资源】
75、1 学生准备:小灯泡、1节 1.5伏的干电池、一根导线、实验记录单。 2 教师准备:灯泡剖面图、灯泡、电池、灯泡图片、双面胶、图例。 3 多媒体课件:(1 )电和我们的生活 (2 )点亮我的小灯泡 【教学策略】 1 教学方式 第 52 页 共 210 页 新课标明确指出:“学生是科学学习的主体”,学习科学应该是他们主动参与和能动的过程,所以,我在教学中先引导学生从画小灯泡入手,激发他们观察小灯泡的兴趣,在了解了小灯泡的结构特点后,及时抛出问题:要使小灯泡发亮,至少还需要什么材料?然后提供给学生灯泡、电线和电池。以小组合作的方式探究怎样接亮小灯泡,允许有成功有失败,通过让成功的小组演示后,讨论小
76、灯泡为什么会发光?猜测电是怎样流过小灯泡的。借助课件认识电路中电流的流动路线,只有小灯泡的两个连接点和电池的正负极都接通了才能让小灯泡发亮,突破教学难点,再趁热打铁,迁移观察方法,让学生自己分析接不亮的原因,了解一旦电路不通,形成短路或断路都不能使小灯泡亮起来,而且短路会很不安全。在此基础上,让学生再次合作,用多种连接方法使小灯泡发光,并学着画完整的连接装置图。最后进行综合运用,拓展探究内容,如何想办法使更多的小灯泡亮起来,再次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经过“观察发现推测验证”的科学探究活动,让这堂课的结束作为下堂课的开始。 2 教学手段 本节课采用多媒体教学和学生自己动手操作实验相结合,起到
77、互相补充、相互促进的作用 【教学过程】 第 53 页 共 210 页 将本课的首要任务是让学生经历“观察发现推测验证”的过程,为此,我在教学过程中设计为学生搭建 5个教学活动平台: 一、观察材料,认识构造 1 出示小灯泡,让学生作简单描述。 2 每人一个小灯泡,观察构造并画下来,先组内交流,再全班交流。 3 借助课件,认识小灯泡各部分构造及名称。 4 要让小灯泡亮起来,最少需要那些材料? 5 揭示课题。 (设计意图:从一个很有趣的活动入手,引发学生的兴趣,根据学生的已有经验,了解学生对小灯泡结构的原有认知。) 二、合作尝试,点亮一个小灯泡 1 小组合作,尝试点亮这个小灯泡。 2 请点亮的小组上
78、来展示,用实物线路图表示。 3 观察点亮的小灯泡的电路连接图,让学生再次尝试点亮小灯泡。 4 观察连接装置,讨论电流路线,课件展示电流图。 第 54 页 共 210 页 5 小结:电池里的电从正极出来,从小灯泡的一个连接点进入,经过灯丝再从另一个连接点流出,流到电池的负极,形成一条回路。这条路通了,灯泡就亮了。 (设计意图:在探究活动中,我更关注学生提出研究问题,并尊重学生意见。给予鼓励和引导,尽量让研究过程符合心理发展水平和认知发展规律。让学生学会用科学的语言描述科学的现象。) 三、探究实验,多种连接方法使小灯泡发亮 1 小组合作,把发光灯泡的连接装置图画下来。 2 全班交流,展示连接装置图
79、,了解电流在灯泡内的流动路线。 3 课件(四种典型连接方式的图):判断图中哪个小灯泡会亮,哪个小灯泡不会亮?为什么? 4 根据学生情况讲解断路和短路。 5 自己找材料,想办法让更多的小灯泡亮起来,可以一个人做,也可以几个人合作探究。 (设计意图:让学生对实验结果简单的整理和分析。重新对原有认知进行修正和丰富 。 知道“短路”是连接过程中的失误 。 ) 四发布信息,提升思维 第 55 页 共 210 页 1 学生发布自己小组点亮小灯泡的几种不同的方案,发布新的问题。 2 交流电路的意义。 3 多媒体播放:(1 )电和我们的生活 (2 )点亮我的小灯泡 4 填写实验记录单。 (设计意图:让学生知道
80、发布信息时与他人交流的重要手段之一。) 五联系生活,拓展延伸 1 调查家里的用电器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的调查和统计能力,丰富学生关于电的认识。如电不仅仅可以用来发光、发热,还能使电器播放音乐、产生图像等多种功能,这将进一步激发学生研究电的兴趣。) 2 进行用电安全教育 学生使用的电池是安全的电源,在日常生活中,家用电器使用的是 220伏的交流电。让学生知道 220伏交流电的电源是很危险的,不能直接用做实验,了解用电安全知识。 【自评和教学效果预测】 课堂教学已成为一种动态生长的“生态系统”。不管教师的教学设计有多么美妙,总会因学生、环境的变化而改变。针对这 第 56 页 共 210 页 点我
81、对本节课的部分环节作了如下预设,并制定相应的调控措施: 1 、在实验活动中,预设3中情况出现: (1 )预设一:各组同学都能成功点亮小灯泡。应对方案:请同学们讲点亮的连接方法,并猜测电在灯泡内是怎样流动的。 (2 )预设二:各组同学都不能点亮小灯泡。应对方案:展示连接方法,分析没有成功的原因。 (3 )预设三:有的组可以成功点亮,有的组会遇到一些困难。应对方案:比较两种连接方法,寻找原因发现连接与小灯泡构造有关系。 2 、猜测电流路径中可能会出现: (1 )学生的猜测的结果比较开放,出现多种猜测。应对:课后验证你们小组的猜测。 (2 )学生的猜测结果比较单一,只倾向于一种。应对:教师也以学习者
82、的身份出现,表达自己的猜测结果。也作课后的深入研究。 以上就是我对这节课的总体思路及构想,我想学生经过“观察发现推测验证”的科学探究活动 ,根据实验现象对电流的流向做出大胆的想象与推测。不仅收获了知识,还提高了 第 57 页 共 210 页 动手操作能力,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充分享受成功的喜悦。 附 1 :板书设计: 点 亮 我 的 小 灯 泡 玻璃泡 灯 丝 连接点 金属架 连接点 (设计意图:小灯泡剖面图可以让学生清楚、深刻地了解灯泡的构造,为点亮小灯泡作好基础。画简单电路图可以加深学生印象,体会科学实验的魅力。) 我说课的题目是电路出故障了 。 一、教材的地位及作用电路出故障了这
83、一课是教科版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电”中的第四课,是在学生对电路连接原理和方法的牢固认识基础上进行的,学生对电循环流动和电路已经有了感性的认识,在学习第三课让更多的小灯泡亮起来时, 第 58 页 共 210 页 需要更多的电线、灯泡,为使灯泡稳定,还会涉及灯座问题,那么多的器材,一个地方连接不好或者一个器材出了问题,都有可能导致灯泡不亮,引出电路出故障了 ,在寻找电路故障过程中,在学生手中诞生出一个电路检测器, 于是有了用电路检测器检测电路中的故障, 而这一课的学习又为后面学习 导体与绝缘体和里面是怎样连接的打下基础。 二、 教学目标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和能力的实际以及本单元的要求,我确定了本
84、课的教学目标、重点、难点: 1 、知识目标:利用电来点亮灯泡需要一个完整的环路,电路出了故障,电流就会中断,灯泡就不会亮。 2 、能力目标:会制作和应用一个电路检测器。应用故障排除的方法来完成一个未完成的电路。 3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在经历分析电路故障原因和检测电路故障原因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尊重他人意见,敢于提出不同见解,乐于合作交流的精神。教学重点是:会探究、分析电路出现故障的原因。教学难点是:会用电路检测器检测故障电路。 三、本课需要的教学准备是: 1 、每组一套坏的电路元件。(坏电线、坏电池、坏灯泡等) 2 、每组一套做电路检测器的元件。 (电线、电池、灯泡) 3 、好的备用电池、电线
85、、小灯泡若干。 (以备找出原因后代换) 四、教法与学法的确立新课标指出,本次课程改革以培养小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 积极倡导让学生亲身经历以探究为 第 59 页 共 210 页 主的学习活动,培养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发展他们对科学本质的理解,使他们学会探究解决问题的策略,为他们终身的学习和生活打好基础。 我在教学中注意对学生进行发散性提问题的训练, 鼓励学生大胆猜想, 对一个问题的结果做出多种假设和预测。创设以科学探究为主的观察法、实验法、制作法、演示法。通过引导学生亲身经历科学探究的过程,激发对科学的兴趣,形成科学的态度和科学探究的能力。 五、教学流程本课主要分四个环节进行教学。 第一环节:
86、创设问题情境科学课必须建立在满足学生发展需要和已有经验的基础之上, 提供他们能直接参与的各种科学探究活动。 让他们自己提出问题、 解决问题, 比单纯的讲授更有效。在这个环节我是以旧知带新知识的方式, 让学生对前面学习的内容进行整理,出示一个能使小灯泡同时发光的串联电路, 让学生说说电流在这个电路里是怎样流动的?由此引出电路的概念, 在前面学习的基础上强化有关电路是一个环路的概念。 再让学生连接一个有故障的串联电路, 并提出问题: 小灯泡为什么不亮了?引出下面的探究活动, 同时为下面分析故障原因时提出合理的猜测做铺垫。 第二环节:分析故障原因,作出预测 1 、猜测:我利用有结构的材料给学生创设探
87、究情境, 在学生实际操作后可引导他们分析与思考: 是不是电路出故障了?电路中可能什么地方出故障 第 60 页 共 210 页 了?在整理记录之后可以在全班组织讨论, 统计共有多少种分析和猜想。在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基础上进行合理的猜测,这样做,既鼓励学生质疑,又突出重点。 2 、做一个电路检测器在学生猜测的基础上,组织学生讨论,电路出故障了,我们能用什么方法去检测呢?学生一般能说出检查法:检查电路中的连接是否完好;替换法:用另外的灯泡、电池、导线等来替换电路中的材料,看看灯泡是否能亮。这一环节要求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分组讨论,找出验证的方法。对几种预测的验证方法都写出来,然后与大家交流。让学生思维
88、既有深度又有广度。在此基础上向学生交代还可以用工具来检测,这就是电路检测器,并按教材中的提示做一个电路检测器, 要注意强调学生检验电路检测器是否可以应用。 3 、制定检测计划在小学阶段,儿童对周围世界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他们乐于动手操作具体形象的物体,这一时期是培养科学兴直,体验科学过程、发展科学精神的重要时期。我为各组学生准备了一个有故障的电路, 提醒学生用电路检测器查找故障产生的原因,要边检查边做记录;最后数一数电路中一共有几个地方出故障了。让学生检测排除故障,修好电路。实验是最能体现学生合作精神的。在实验中如何公平合理的分配工作?在这里我建议学生自行进行分配工作, 这也正是我们教
89、育学生培养合作精神的好时机。 教师是科学学习活动的组织者、 引领者和亲密的伙伴, 对学生在科学学习活动中的表现应给予充分的理解和尊重, 并以自己的教学行为对学生产生积极的影响。 在教 第 61 页 共 210 页 学中我发现学生受已有经验的影响,在实验过程中,大部分学生仍会使用检查法、替换法,甚至有的学生把故障电路中的元件逐一换到电路检测器上,这时我不是立刻否定学生的做法,而是及时引领学生用检查法、 替换法和电路检测器检测刚才坏电路中的一根电线,对比各有什么优缺点。通过对比,使学生体验到只有用电路检测器才能快捷、准确地查找出电路中的故障,这样做确保学生在下一环节检测电路故障时都能使用电路检测器
90、进行检测。 这样做既突破了教学难点, 同时调动了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 第三环节:讨论交流分组汇报,把自己小组的检测办法告诉大家,边说边演示。然后进行集体的评议。汇报完毕后,各小组要根据本组查找到的原因排除故障,使小灯泡亮起来。使学生做到学生以致用。 第四环节: 课外延伸从学生介入电的学习开始,就要特别强调安全用电的教育。科学课有关电的活动有可能引发一些学生对 220 伏家用电路、电器的探究欲望。所以,必须明确告诉学生潜在的危险性,禁止对 220 伏家用电器、电路进行任何尝试性活动。 因此在教学结束时我设计了以下两个问题: 1 、如果家里日光灯不亮了, 能不能用电路检测器去检测?为什么? 2 、
91、你能用其他方法检测吗?在学生回答后出示电笔、万用表。通过这一环节的教学警告学生不能用电路检测器检测220v的家用电器电路, 渗透安全用电教育。 此外让学生了解其他检测方法,增长知识,扩大视野。我的说课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第 62 页 共 210 页 导体与绝缘体说课 一、说教材、说学情 教材内容是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电的第五课。教材共两页。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检测区分 25 种物体是导体还是绝缘体; 第二部分是教室电器设备的绝缘材料和安全用电事项。 教材的重点是检测物体是导体还是绝缘体的实验过程,难点是究意什么是导体,什么是绝缘体。现在的四年级学生,年龄还小,对电的知识还很陌生和
92、缺乏,时于电路的知识组织的材料等都没有很好的科学认识。学生前面几课已初步认识了电与我们生活联系,电的形成,电路等相关知识,本课继续围绕生活中有些地方希望有电,有些地方不需要有电,针对这个问题进行研究探讨。 二、说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让学生知道有些物质、容易导电,它们被称作导体。有些物质不容易导电,它们被称作绝缘体。 过程与方法:学握科学研究的方法:制定小组研究计划进行实验检测猜想整理记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学会与人合作, 形成尊重事实的实证精神,井然有序的实验操作习惯和安全用电的生活意识。 三、说教学准备 1 、每组学生一份材料:给学生提供充分的实验材料,如电路检测器、玻璃、橡胶、钢管等
93、 25 种待检测的物体和一份科学 第 63 页 共 210 页 检测记录表。有的实验材料让学生自己准备,这样能培养学生的自觉性和责任心。 2 、教师准备:教学课件。 四、说教学策略 1 、说教法 利用多媒体进行引导学生教学。 四年级学生思维正处在形象向抽象思维过渡的阶段, 抽象思维的发展很大程度上借助于具体形象。因此,在教学时,我设计并运用课件动画图。让学生置身于本课所描述的情景之中,缩短了学生与教材内容的距离,理论联系实际进行启发式,探究式的教学。让学生学习兴趣更浓,对知识的理解就会更深刻,也更容易接受。 分组实验和演示实验方法, 教学中引导学生以日常经验出发,通过让学生猜想,实验,让学生有
94、自己真实的,可行性研究。这个过程是一个培养学生收集事实的能力和归纳概括的过程, 着重训练学生从实验现象中找出结论。 2 、说学法 猜想质疑探究。 教学时遵循重视学生个体参与,尊重学生的学习意愿的原则,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的潜能。 引导学生通过实验活动, 展示交流, 主动探索, 构建新知,体验收获。 五、说教学过程 1 、情景激趣,引出问题。 第 64 页 共 210 页 课件出示二幅动画图,图 1的内容是:一个工人叔叔修理带电的电器时,用钢丝钳剪断一根带电的电线;图 2的内容是:一位农民伯伯好心地捡起地上的裸线。接着出现二个问题: “工人叔叔会不会触电,为什么?”“农民伯伯呢?”围绕这
95、两个问题,引出课题:导体与绝缘体。(并板书课题。) 设计理念 采用这种方式引出课题,唤起学生爱科学、学科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独立研究问题的能力。 2 、引发矛盾,合理推测。 课件出示物体材料,让学生分别找出并说出它们的名称,从而熟悉实验材料。 我出示一块橡皮,让学生猜测一下它属于导体还是绝缘体。 学生开始交流, 有的说是导体, 有的说是绝缘体。 没有谁能说服谁。在学生互动对话中生成问题。 总结引导:大家都猜测非常好!究竟是导体还是绝缘体呢?只靠猜测是不行的,要靠科学的事实来证明一切,那么,怎么证明呢?教师的总结引导,从而发展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3 、探索研究,观察现象 我以橡皮作示范,演示检
96、测过程, 要求学生注意观察实验步骤。 以小组形式对物体材料进行检测的实验活动, 并在科学检测记录表上作好记载。以此激发学生探究科学的激情,感受合作 第 65 页 共 210 页 的重要性和互助学习的乐趣。 实验结束后, 根据学生预测和实验汇报的结果,用多媒体课件进行对照,帮助学生选择有价值,可研究的信息。 让学生回答课件上提出的问题,这样学生就很自信地回答:“工人叔叔不会触电,因为钢丝钳的柄上套有橡胶,而橡胶是绝缘材料不会导电”。“农民伯伯可能会触电,是因为裸露的导线是导体材料会导电”。 4 、归纳定义,强调重点。 让学生通过归纳出导体与绝缘体的定义。 (并板书) 强调 “能通过”、“不能通过
97、”的含义,培养学生的归纳总结的能力。学生归纳根据时,所用到的科学术语可能是多种多样。教师不必强求一律,尽可能选用既通俗又说明问题的科学术语。 5 、联系生活,应用知识。 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 观察我们教室里哪些设施是绝缘体做的,哪些是导体做的,学生交流,讨论。 收集学生信息汇报交流,讲解安全用电事项。 6 、活动拓展,作业布置。 要求学生进行社会调查,写出调查报告。调查内容:你周围的哪些人、动物受到过电的伤害和触电原因。引导学生对导体、绝缘体和安全用电知识延伸到课后研讨。 各种各样的花说课稿 一、说教材 第 66 页 共 210 页 1 、教材简析与基本处理。 各种各样的花是教育科学出版社小
98、学科学四下“新的生命”这一单元中的第二课。这一课是在学生学习了油菜花开了的基础上进一步探究花的知识。课文分“花的专题观察”、“花的观察”报告会、“这是一朵完全花吗”三部分。为了促成科学课堂的自主生成, 在设计教学时, 我把 “这是一朵完全花吗” 和 “花的观察报告会”这两部分内容互相融合,引导学生在报告会中学习“这是一朵完全花吗”这一部分。 2 、教学目标的确定。 现代教学论告诉我们: 教学目标的确定可以从知识本身的理论价值和应用价值,知识的能力价值,教育功能四个方面加以考虑。根据学生已有的认知基础及本节课的地位, 依据科学课程标准和学生实际,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如下: (1 )、能自己设计有
99、关的专题研究,完成专题研究活动,并能将研究结果以表格、图示、文字等方式呈现出来。能以报告会的形式大胆表述自己的研究结果。 (2 )、在进行花的专题观察活动中能形成自觉爱护生命,保护环境的情感体验,在课后有继续探究的浓厚兴趣。 (3 )、知道什么是完全花和不完全花、雄花和雌花、单性花和两性花。 3 、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的确定。 第 67 页 共 210 页 课程标准强调要让学生亲历科学探究过程,以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因此,我确定的教学重点是:能自己设计有关的专题研究,完成专题研究活动,并能将研究结果以表格、图示、文字等方式呈现出来。能以报告会的形式大胆表述自己的研究结果。当然,由于四年级的学生逻
100、辑思维能力较弱,学生还不能设计出很好的研究方案,因此,我确定的教学难点是在活动中让学生想出观察、调查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二、说教法与学法 课程标准指出: “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是学生学习科学的主要途径。”为了体现科学教学的这一理念,在本课的教学中, 我将努力让学生自己确定探究专题, 自己制定研究计划,自己动手研究,通过这种自主探究、合作探究来促进学生科学素养的形成和发展。 三、说教学程序设计 (一)、创设情境,引出课题。 1 、课件播放花的欣赏的录像,学生欣赏。 2 、教师问:从录像中你知道了什么? 3 、结合学生的回答,教师随机板书课题:各种各样的花。 之所以在课的开始用影视来引入课
101、题,是因为四年级的小学生对影视具有比较特殊的兴趣。通过观看花的欣赏的录像,不仅 第 68 页 共 210 页 能使学生的注意力迅速地从课外的活动转到课内的课堂上, 还能让学生从录像的解说中增加一些有关花的知识, 这也为这一节课研究花作了一些铺垫。 (二)、确定专题,动手研究。 1 、教室里摆放了这么多的花,你想研究花的哪些问题呢? 2 、学生汇报,教师板书专题。 3 、师生共同分析各个专题,确定能在课堂上研究的专题。 4 、小组讨论,确定一个研究专题,制定研究方案,并填表。 专题研究记录卡 研究的专题 研究的主要方法 成果展示的形式 5 、各小组交流汇报研究方案(边交流边完善方案)。 6 、你
102、们认为在专题研究时还要注意什么?(引导学生说出:不采摘、不损伤花朵) 7 、小组合作,动手研究。 这个环节是本节课最重要的一个环节。在这个环节中,学生经历了 “提出专题分析专题确定专题制定方案动手 第 69 页 共 210 页 研究”等一系列科学研究的过程,这样设计的意图,在于让学生亲历科学探究的过程, 从而让学生了解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和方法,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科学的能力。 (三)、汇报交流,获取新知。 分组汇报交流,在交流中注意以下两点: 1 、研究相同专题的组可以互相补充。 2 、 在学生汇报时, 教师可结合学生的汇报借机引导学生学习“这是一朵完全花吗”这一部分内容。 这一环节包含了教材中的
103、两部分内容:一是 “花的观察” 报告会,二是“这是一朵完全花吗”。在教材中,这两部分内容的呈现是有先后顺序的。那么,我在设计教学中为什么把“这是一朵完全花吗”融合到“花的观察”报告会中呢? 课程标准告诉我们:不要教教材,而要用教材教。作为本课学习的对象四年级学生,他们已经学习了近两年的科学,具备了最基本的科学探究能力。在教学中,只要教师给学生提供南瓜雄花和南瓜雌花, 学生在第一部分的专题研究中是不难区分出它们的异同的。这样的设计,有利于促成课堂的自主生成,能体现新课程的基本理念。 (四)、交流小结,课后拓展。 1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第 70 页 共 210 页 2 、对于花,
104、你还有什么问题?让我们在课外时带着这些问题走进大自然美丽的花丛中吧! 课程标准要求我们教师树立开放的教学观念,引领学生到校园、家庭、社会、大自然中去学科学用科学。这样的结尾,有利于把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向课外,能促进学生自主探究习惯的养成。 花、果实和种子说课稿 一、说教材内容 花、 果实和种子 是教育科学出版社出版的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三课的内容。 第二单元的主题是 “新的生命” ,这一单元的学习是从植物入手, 通过对植物的花、 果实和种子的观察研究, 让学生了解每一种开花植物都要产生足够的种子, 以延续它们的物种。 然后从植物的种子到动物的卵, 指导学生运用更多的方法进行观察,获得有关
105、植物和动物繁殖的认识。 “花、果实和种子”是一个继“观察各种各样的花”的教学活动后开展的又一个专题观察活动。这样,一方面通过对花的观察专题活动的开展,自然发展到对植物的花的认识,并聚焦到对花的雄蕊、 雌蕊进行更细致的观察方面; 另一方面又可以参照学习 各种各样的花的方法,来学习这一部分的知识,让学生体会科学学习的方法和规律。这一课内容包括:观察花的雄蕊和雌蕊、请小蜜蜂传播花粉和观察油菜的果实和种子三部分。 第 71 页 共 210 页 研究了油菜的花、果实和种子,那么其他植物的花、果实和种子是怎样的呢?教材随后安排了“比较油菜和豌豆花、果实和种子”的内容,并进入到“观察更多的果实和种子”的学习
106、。所以学好这部分内容十分重要,它是这单元教学的重点之一。 二、说教学目标 1 科学知识:进一步认识一朵完整的花的雄蕊和雌蕊,知道植物的受精成长的过程,认识油菜花的果实和种子。(目的:保证知识内容的科学性和知识体系的系统性) 2 科学探究能力:有探究花的奥秘的欲望。乐于尝试着用学到的科学知识改善花的授粉条件。 (目的:立足于打好学习基础,着眼于培养探究能力,注重于全面发展) 3 情感态度:培养学生亲近大自然,热爱大自然的意识,培养他们对周围事物的好奇心。 (目的:在认识植物的繁殖方式的观察研究中,感受生命,热爱生命。) 三、说教学重点和难点 1.重点:观察花的雄蕊和雌蕊的构造和油菜花的果实和种子
107、。 (传粉是植物生命延续的第一步,观察花的雄蕊和雌蕊的构造的特殊性, 就是为了让学生自主发现并思考植物传粉现象存在的可能性,从而探究果实的成长过程。) 2.难点:了解花粉是如何在雄蕊和雌蕊之间传播,并使雌蕊内的胚珠受精成长。 第 72 页 共 210 页 四、说教法和学法 1.说教法 为了鼓励学生主动探究,培养学生科学素养,这节课主要采用观察实验法。将教师的演示实验设计为学生的探索性实验, 让学生带着问题,动手操作,从观察现象中思考、质疑、讨论,在教师的引导下得出结论。 2.说学法(说学生) 四年级的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对身边的事物充满好奇心,有一定的知识经验的储备,这对培养他们积极
108、的探索精神和正确的思维活动有着积极的意义。 所以教学设计时,我在教学的深度和广度上既根据课程标准要求, 又要符合班级学生实际,符合学生心理及思维发展规律,进行教学设计。 “教为不教,学为会学”;要“授以鱼”,更要“授之以渔”。在教的过程中, 关键是教学生学法。 这节课要教给学生善于动手、善于观察、善于思考的科学学习习惯;教给学生在观察的基础上作出推测,并进行探究、验证的科学学习方法。 五、说教学程序 教具准备:放大镜、镊子、显微镜和有关植物传粉、受精的课件或挂图 第 73 页 共 210 页 学具准备:放大镜、镊子、白纸、油菜果实、油菜花和其他植物的花等供分组探究用。 无油菜花的也可用白菜花、
109、 萝卜花等。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激发探究的兴趣 教师置疑:我们已经初步了解了花的结构,也知道开花结果孕育种子是植物繁殖后代的重要方式。 可是有一种奇怪的现象:自然然界里许多植物(如丝瓜、南瓜、桃数)有的开花后会结果实,有的开花后却不会结果,这是什么原因?( 这能较好地调整学生学习的兴趣。) 然后,教师根据学生回答,引入课题,并将讨论的焦点引导到花的雄蕊、雌蕊的观察上。 (二)、抓重点,观察探究 观察一:探究花的雄蕊和雌蕊 在观察方法上, 除了运用多种感官观察, 借助工具: 放大镜、显微镜、镊子等观察外, 还提示孩子们可以通过实验帮助我们观察。教师可以引导孩子们根据雄蕊和雌蕊可能具有的
110、功能, 观察雄蕊花药里的花粉是否容易抖落, 雌蕊的柱头是否有粘性, 等等。然后再根据观察到的事实证实自己的猜想是否正确。 这也是培养孩子们推理能力的一个很好的载体。 然后用画图的形式将你观察到的花的雌蕊与雄蕊记录下来, 并建议他们阅读课本上的资料认识各部分的名称 (雄蕊: 花药、 花丝, 雌蕊: 子房、 花柱、 柱头) 。 第 74 页 共 210 页 观察二:探究果实和种子(安排在突破难点后) 在第一课教学活动中孩子们已经画了花蕾未来的变化连续图。 观察油菜的果实和种子活动将在此基础上引导孩子们进一步研讨油菜果实的成长过程, 并用自己擅长的方式表述研讨结果, 教材提示的 “按成长顺序把它们排
111、列在纸上” 是其中适合学生年龄特征的一种表述方式,此外,我还让学生可以用画简图、口述等方式表诉研讨结果,让孩子们在活动中进一步体验“受精”对于花的发展是何等重要。 在学生观察时, 要注意提醒学生 “小心地剥开油菜的果实”,这是在提醒孩子们关爱植物小生命。提示孩子们可以用工具辅助(如放大镜)观察,但并非自始至终都用放大镜。还可以直接用肉眼观察种子的排列,想办法数数角果荚里种子的个数,再数数一株油菜大致长多少个角果荚,算一算一株油菜的种子有多少这就可以把数学统计的知识应用到科学上来。这一部分的观察活动有承上启下的作用,它既是第一部分的继续,又是第 4课“豌豆荚里的豌豆”的准备。教师应鼓励孩子们仔细
112、观察提出新的问题。 (三)、突破难点,形象感知 观察花蕊,孩子们会发现:雄蕊花药上有很多花粉、雌蕊柱头上有很多黏液。这就自然引发了学生对传粉的认识活动,要让学生认识传粉是植物生命延续过程的第一步。 第 75 页 共 210 页 从以下方面突破难点:1.观察图片:关于昆虫传播花粉的研究,教材提供了蜜蜂传播花粉的图片。2.实验:教师引导孩子们用一根棉签接触雄蕊,让他们亲眼看到棉签满身都是花粉的情景, 感受昆虫传播花粉的作用。 3.课件展示: 孩子们初步感知后,教师用多媒体课件展示油菜花受精的过程。 运用电教媒体可以通过动态的形式具体地帮助我们解决难点。这时,让孩子们自己来解答诸如“有的丝瓜、南瓜开
113、花为什么不结果”等问题,那是很有乐趣的事。 此外,通过交流经验、查阅资料等方法了解植物传播花粉的其他情况。 (四)、拓展与延伸 (任选一项) 1 调查:果农为了防止果树不结果,往往采用什么措施?为什么?写调查报告 2 实验:课外做一个南瓜雌花授粉和不授粉的对比实验。选未开花的雌南瓜花两朵,分别用纸袋包扎好,不给于授粉的机会。待花开时,给其中一朵进行人工授粉,另一朵不进行人工授粉,两朵花继续分别用纸袋包扎好,看哪一朵花能结果?写实验报告 3 到花丛中悄悄地观察蜜蜂怎样传播花粉。写观察日记 第 76 页 共 210 页 4 试着给一些花进行人工授粉,用毛笔头或者海绵轻轻地碰雄蕊,沾上花粉,再轻轻地
114、碰雌蕊,接下来观察子房的变化。写观察日记。 目的:要扩大学生的视野,不要局限于教材上的几种植物,大自然是最好的老师,鼓励学生走向自然。当学生学了本课的内容之后,如果走到大自然中,会自觉地仔细地观察一棵植物花,会用教材上的方法进行研究,那么教学的目标就实现了。 六、说人文素养 教材从生命的高度,编写本单元的内容。因此,教师要有一种敬畏、珍爱生命的意识,来教学本课的内容。让学生自始至终要有一种爱惜生命、珍爱自然的思想感情,无论在研究花,还是果实、种子的时候,尽量做到不伤害动植物的生命,竭力在自然状态下进行观察研究。 豌豆荚里的豌豆 教材分析: 教材有四个活动:一、比较油菜花与豌豆花;二、比较油菜荚
115、与豌豆荚;三、观察其他果实的种子;四、数豌豆荚里的豌豆。第一、二个活动是为了让学生了解不同的花会结不同的果子。第三个活动是对第一、二个活动的拓展,让学生明白不同的果子都有种子;第四个活动是一个统计,目的有二:一是让学生学习简单 第 77 页 共 210 页 的统计方法;二是让学生了解果实里的种子的集中趋势(豌豆种子的集中趋势) 。简单的统计过程是活动的过程重点,学生通过整个活动能理解花行成果实,果实里有种子是知识重点。 学情分析: 学生对油菜花有较清楚的认识并有相应的纪录, 也有对花认识的方法基础,学生会重点观察花的结构及是否是完全花,其雌蕊和雄蕊等。因此,第一个活动可利用记录作比较,以节省时
116、间,提高活动效率。第三个活动是让学生明白不同的果子都有种子, 学生有相应的求知欲和兴趣, 并有一定的经验,且第三个活动本身对第四个活动并没有直接的影响,所以,可以将第三个活动放在课外完成,这样,学生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第四个活动是整个活动的重点,由于对豌豆种子本身的认识不足,可能会将没长成的豌豆当作豌豆种子,这样,得出的数据会失真,要注意引导。可结合教材单元的目的,以如下问题进行提示:什么样的豌豆才能以后发出芽长成新的一株豌豆苗?并提示,以后不可能发芽的不能算种子。 教学目标: 1 用解剖等方法观察比较油菜与豌豆的花、 果实和种子的异同,经历比较观察的过程。 (课堂) 2 在对油菜与豌豆两种果
117、实和种子的观察研究、 统计活动中能产生亲近自然的情感体验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 第 78 页 共 210 页 度,在课后有继续探究的兴趣。 (课堂) 3 能用多种感官对多种果实进行观察、比较,知道果实里都有种子,不同的果实果皮的软硬、厚薄等不同,不同的果实种子的数量也不同。 (课外) 4 能自己设计“豌豆荚里的种子数”图表,并通过数学统计的方法知道豌豆种子数量的分布规律。(课堂) 教学准备 1 小组或个人观察的油菜和豌豆的花、 果实及种子若干。 一天的食物说课稿 二、教材分析 教材从记录一天中吃过的食物开始, 并让学生把食物一样一样分解开来。当几十种食物呈现在学生面前时,怎么去观察研究呢?这就自然
118、而然地进入到第二个活动,给食物分类。 给食物分类,方法很多。希望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说出不同的分类方法,可以是按“味道”分,可以按“是否喜欢”分,可以按“早中晚餐”分,这些方法虽然可以,但都较为主观的,分类的结果因人而异。教材希望学生通过比较分析,得出科学的分类方法:如按人们的生活习惯,可以把食物分成粮食、蔬菜、水果、调味品等;根据食物的来源,可分为来源于植物的食物(素食)和来源于动物的食物(荤食)。教材中的素食和荤食的两幅插图,可 第 79 页 共 210 页 以使孩子们直观地了解这两类食物的区别, 有助于孩子们进行分组讨论,进一步了解荤食和素食的主要种类,使孩子们对食物分类的研究更加深入
119、。 三、设计理念 这堂课我主要想以孩子们一天当中吃的食物为载体,让学生体会科学就发生在自己身边,与自己的学习、生活息息相关。 孩子们为了认识和解释这些内容, 也要像科学家一样,通过观察和实验,亲身经历,亲身体验一系列的科学探究活动,从而使学生们关注自己的日常生活,关注身边的科学,使他们不断深入到科学的探究过程之中,提高自己的科学素养 面包发霉了 说教材 1、教材简析 这节课的教材选自教科版的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食物单元中的第 5课。它是继上一课“食物变化”之后从另一个角度探究食物的变化。本课使学生经历了一个十分典型的“观察发现推测验证”的科学探究过程,有助于学生形成科学的研究思想和方法。 教材的
120、编排思路分四部分,第一部分:观察发霉的面包,是引领学生们从另一个角度去观察食物。 第二部分:面包发霉的条件。通过观察,让学生猜想面包发霉的条件。(书本上的第二、 第 80 页 共 210 页 三两个问题有一定难度, 我将它们改成了 “你是怎么知道的?” )第三部分:哪一块面包容易发霉,寻找面包发老霉的原因。(在面包上放些霉菌的环节,我把它删除了,因为可能会引起学生的误会, 认为霉菌放得多会长得快一点, 霉菌放得少会长得慢一点,对霉菌生长条件,引起误解。) 2 、教学目标 知识能力目标: 通过对霉菌的培养可以进行霉菌生活条件的研究活动; 根据自己提出的问题进行假设,并设计实验,研究霉菌的生长与环
121、境的关系; 情感态度目标: 通过对霉菌的观察,拓宽观察周围世界的视野,保护并发展对事物的好奇心。 在对霉菌生长的实践活动中,锻炼长周期实验的意志品质。 3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观察发霉的面包,了解霉菌;探究面包发霉的条件。 难点:观察霉菌的生长情况。 二、说教学对象 第 81 页 共 210 页 四年级学生的好奇心强,对实验很感兴趣,他们还有一些生活经验,对于食物的变化有一定的联想。在以往的实验中,他们还积累了一些探究的思维方法。 三、说教学法 根据新课程标准以“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为宗旨及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我将本课的教学法确定为: 教法:本课主要采用“探究研讨”的教学方法,通过让学生对
122、霉菌进行观察、研讨、猜测、验证,以进一步寻找霉菌生长的原因。从而让学生学到探究科学规律的本领。为了能使本课的教学目标得以落实,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我还同时综合运用了发现法、讨论法、实验法等多种教学方法来组织课堂教学。 学法:本课主要采用观察法、探究实验法、小组合作等多种学习方法,指导学生通过学习对霉菌的生长有初步认识,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使学生能独立进行探究实验,能充分发挥手、脑、眼的功能,从而获取新知识,培养技能技巧。 四、说教学程序 我的教学设计是以“探究、开放、自主、合作”为基本指导思想的。下面是我对这节课的教学设计的说明。 1 导入(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发现问题) 第 82 页 共 2
123、10 页 2 探究过程 (1 )观察发霉的面包 (2 )面包发霉的条件 (3 )哪一块面包的上的霉菌生长得快? 设计实验方案。 选择实验条件 分组准备对比实验 (4 )后续观察活动: 根据你的实验方法, 注意每天观察记录两块面包上霉菌的生长情况,认真填写实验记录单,下一次上课时带上你的观察研究成果。 各种各样的岩石 是教科版科学四下第四单元岩石和矿物的第一课,它属于 科学探究 的目标系列, 本课主要是让学生通过多 种感官,多种方法探究常见岩石的特征, 培养学生观察岩石, 研究岩石的兴趣,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分类能力和创新能力. 本课教材共 2页,分为 2个部分. 第一部分: 开个石头展览会
124、, 是对岩石个性特征的观察, 重点是对 我的岩石 的观察活动, 引导学生采用多样的方法观察岩石, 并遵循 观察方法- 观察结果 的逻辑关系交流探究结果. 第 83 页 共 210 页 第二部分给岩石分类, 是第一部分的延续, 目的在于让学生们研究一群岩石的共性特征, 给岩石分类要学会根据岩石的某个特点确定分类标准. 本课既有让学生对已有岩石认知的了解和交流, 更是指导学生运用观察器官和观察工具观察研究岩石的过程. 通过收集岩石, 观察岩石, 比较岩石, 给岩石分类, 发展学生的观察和分类水平. 二, 说学情 四年级学生对岩石已有一定了解: 他们知道在哪儿可以找到岩石,在家观察过放在水里的岩石,
125、 有的从课外科普书籍上了解了许多关于岩石的知识. 这些都成为本课的学习的基础. 本课以岩石为话题, 引导学生开展各种研究活动. 学生对岩石并不陌生, 对岩石是各种各样的也早就心知肚明, 但有时越是熟悉的事物学生越不容易产生关注, 学生并不会花很多的时间去探究岩石更多的奥秘, 这恰是我们教学有价值的地方. 学生对收集岩石一般比较感兴趣, 而对岩石细致的观察和切实有效的分类则需要教师精心的设计和指导. 三, 说教法 各种各样的岩石 一课属于 科学探究 的目标系列, 从教学流程来分析, 本课的教学重在对岩石的观察, 比较, 不断挖掘学生观察,比较, 分类的潜能, 重视学生在对岩石研究过程中的信息的收
126、集和整理, 力求通过多种活动将学生对岩石的零散的发现如珍珠项链 第 84 页 共 210 页 一样串起来, 形成自己对岩石的科学概念. 而对于四年级的学生的认知水平来说, 这种观察又不适合大步子, 粗线条教学, 四年级的学生从接触科学到现在, 他们经历的观察活动虽然比较多, 但教学期望往往与实际效果有一定距离, 为此, 本课仍宜采用层层推进的方式设计教学, 对学生观察能力, 科学探究能力的要求不能过高,必须符合四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 , 由扶到放, 逐步培养. 四, 说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1.诱发学生对岩石的原有认识, 建立岩石的初步概念: 岩石是各种各样的, 在颜色, 花纹, 软硬, 轻重,
127、颗粒大小, 手感等方面有各自的特点. 2.岩石可以按照不同的特点分成不同的类别. 3.不同的分类标准其分类的结果也可能不同. 过程与方法 1.学生能够以个人参与或小组参与为形式, 获得在附近寻找岩石的亲身经历. 2.在课堂中能够综合运用感官对岩石进行直接的观察, 让孩子经历观察岩石特点的活动过程, 获得观察岩石的基本方法及技能 . 3.能以岩石的某种特点为分类标准给岩石分类.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 愿意与他人合作并交流. 第 85 页 共 210 页 2.从欣赏自然界中的石头美景获得美的体验, 从而热爱大自然. 3.让孩子获得丰富的研究岩石的愉悦情感. 五, 说教学设计理
128、念和特色 本节课我设计的理念是将学生定位于观察者和科学探究者, 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根据学生的已有经验和兴趣, 直接用三个卡通问号板贴和小布袋创设问题情境导入新课, 通过让学生猜, 看, 摸, 闻等方式, 唤起学生对一些常用观察方法的回忆, 并期望通过本环节的教学, 让学生能在生活中捡到一块岩石时, 不会随便看过后就随手扔掉, 而会运用各种观察方法对它进行研究. 在随后的教学中,我为学生创设了便于学生探究的教学场景, 围绕 各种各样的岩石 这个课题, 由浅入深, 分别设计了三个教学环节,提供有结构的材料供学生观察研究岩石,寻宝总动员 和 给岩石分类,取材简单, 结构严谨, 逻辑线索清晰. 整
129、节课紧紧围绕以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索意识和科学研究习惯为中心, 以使用多样的方法对岩石进行观察为主线, 通过分类展示板等辅助手段, 引导学生最终顺利到达成功的彼岸学会利用各种标准给岩石进行分类. 本节课我设计的特色是力争以探究为核心, 为学生提供大量的观察探究岩石的机会, 鼓励学生在课堂中能够综合运用感官对岩石进行直接的观察, 让孩子经历观察岩石特点的活动过程, 获得观察岩石的基本方法及技能, 并能以岩石的某种特点为分类标准给岩石分类. 通过运用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 实验, 游戏, 比赛, 奖励等, 第 86 页 共 210 页 让孩子获得丰富的研究岩石的愉悦情感. 整节课尝试运用科学的探究方法,
130、 让学生充分经历探究过程, 逐步形成科学地看问题, 想问题, 解决问题的习惯和能力, 从而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体现小学科学新课程以探究为核心的基本理念 . 六, 说授课效果 这节课上完后, 听了兄弟地市同行的评价, 自我感觉还好. 主要从学生学习效果来看, 学生学习热情很高, 全班所有学生都投入到了学习活动中, 都能采用多种观察方法认真观察岩石, 都有新的发现,都能提出有一定质量的问题. 教学中, 学生的思维至始至终是活跃的, 发言踊跃, 他们以生动活泼的语言方式表述自己的想法和做法,不仅感动了我, 也征服了所有的听课老师. 通过本课教学, 学生除了较好地完成了我预设的各项教学目标外, 在科
131、学兴趣, 语言, 思维, 动手操作能力以及诸多心理品质上都有所促进, 这是我所期待的, 也是我永远追求的课堂教学目标和价值. 岩石会改变模样吗说课稿 横店中心小学 马丹 一、教材结构分析: 第 87 页 共 210 页 本课是教科版科学教材五上地球的表面及其变化单元的第三课, 前面的学习中学生大致了解认识了地球表面的地形及整体概况和地球内部运动引起的地表形态变化。 从本课开始,指导学生认识由地球外部的力量引起的地表形态变化。 教材把探索岩石破碎的原因作为认识这种外力作用引起地形地貌变化的开始。教科书内容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是“探索岩石变化的原因”; 第二部分是“风化作用改变了地形地貌”。最后的
132、拓展活动是调查家乡特殊的地质景观及形成的原因。 本课主要通过探索岩石破碎的原因,认识温差、水、大气、生物等各种自然力对岩石的破坏作用风化作用。在风化作用下,坚硬的岩石发生了变化,并导致地表形态发生变化,形成许多自然景观。当然这种变化是缓慢、不易觉察的。 二、学情分析: 学生对岩石并不陌生,对孩子们来说,玩石头的兴趣是天生的,但他们对“岩石会不会变化、探索岩石变化的原因”几乎没有感性体验,在学生眼中,岩石都是很坚硬的,是不容易发生变化的。但自然界的许多事实和现象告诉我们,坚硬的岩石也会发生变化。 是什么原因使它们发生变化的呢?本课的内容相信一定能激发起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对五年级的学生来说,已
133、初步具有一定的实验探究能力,对于形象直观、动手操作的实验还是比较感兴趣的, 他们在老师的指导下已能自主开展一系列的研究 第 88 页 共 210 页 活动。本课的实验研究将进一步丰富学生的科学经历,并提高对自然界现象进行分析与探究的能力。 三、教学目标: 在课堂上,我对教学目标和重难点做出了如下制定: 知识与技能:通过老师提供岩石图片和实物,学生自行搜集有关岩石变化的资料,使学生经历寻找岩石变化痕迹的探索过程,并在活动中了解冷热、风雨、植物等对岩石变化的作用。 过程与方法:让学生经历“假设验证”的科学研究过程,能够根据现象,初步解释自然界中岩石变化的原因。 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
134、探索大自然的兴趣,培养学生珍爱祖国文化遗产的感情。 四、教学过程策略设计: 兴趣是孩子们学习的最大动力。 我利用课前的几分钟, 用 “送礼物”的形式给每组一个袋子,里面装有各种岩石,让孩子们进行观察。由于四年级时,孩子们就已经接触过岩石,所以,他们通过各种观察途径,重新拾起对岩石的认知来了。 课标指出: 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是学生学习科学的主要途径。在教学伊始,我让学生欣赏了一些有关岩石的美丽自然景观, 在欣赏岩石美景的同时感受不同地方岩石模样的不同,初步感受引起岩石变化的几种基本力量,把学生从“岩石有 第 89 页 共 210 页 变化”引导到“岩石会有什么变化”和“岩石变化的原因”
135、等探究内容上。 在本课教学中,我希望利用学生对岩石与生俱来的兴趣,通过老师的引领,通过学生的科学探究,利用 “冷热的作用”和“水的作用”两个模拟实验,使学生经历寻找岩石变化痕迹的探究过程。 在 “假设验证” 的实验活动中,体验大自然的力量,激发学生热爱自然、 探索自然的乐趣, 同时培养学生的求证意识。 实验方案的设计既是对学生实验能力的检测, 又是一次对学生进行实验安全教育的很好的契机。对于五年级的学生来说,自己独立设计一个实验方案还是有一定的难度的,所以,我在这里设计了一个 “科学博士” 的人物, 由他来指点孩子们做实验。 “扶”和 “放”相结合的探究方式,既保证了课堂中教学的正常进行,又能
136、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实验设计能力。 课标指出:通过科学教育使学生逐步领会科学的本质,乐于探究,热爱科学,并树立社会责任感,学会用科学的思维方式解决自身学习、日常生活中遇到的问题。为了使小学生的科学学习具有广阔的智力背景,科学教育不能局限于传统意义上的教材,必须利用与开发多种多样的课程资源。 对于“风化”这一概念我认为重在理解与感悟,没有必要背诵这个概念如何利用“风化”进行知识延伸呢?查阅资料后我发现:我国的古长城正面临着严峻的风化考验,风化对它的破坏是 第 90 页 共 210 页 巨大的,如何使学生从小树立利用科学知识保护文化遗产的意识,是我们科学老师在课堂中始终要关注的问题。 而这节课就是一个
137、很好的衔接平台。 问题“利用所学的风化知识,设计保护古长城的方案”的提出,是对学生进行发散性思维训练的一次极好的机会。可能他们的方案并没有什么实用价值,或者很难操作,但是通过这种“头脑风暴”式的训练,既能巩固风化知识,又可以激发保护文化遗产的情感。 我所期望的是,使学生通过 “设计保护方案”,明白风化对于我国文化遗产的巨大危害, 使学生从小树立运用科技造福人类的远大理想。 说教材我们关心天气一课是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第一课。 本单元以天气为主题, 引导学生关注每天天气的变化, 对天气的一些基本特征进行研究, 并象气象学家那样观察、记录、分析各种天气现象。期待学生通过这个单元的学习,能
138、对天气有一个全面、科学的认识,激发学生对天气现象研究的好奇心和热情。学生还会发现科学工具使他们的观察能力得到延伸,并使他们在观察过程中,获得更多的有价值的信息。作为单元的第一课, 我们关心天气一课要帮助学生建立的三维目标是:、科学概念:通过云量、气温、风向和风速、降水量等天气特 第 91 页 共 210 页 征来描述天气。 2 、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对各种天气现象进行分类。运用感官观察天气,并能讨论和记录天气的特征。 3 、情感态度价值观: 引导学生意识到天气影响着我们的生活,提高关心天气的意识。根据这节课的目标,我确立了本课的教学重点:1 、让学生通过云量、气温、风向和风速、降水量等天气特征
139、来描述天气。2 、引导学生意识到天气影响着我们的生活,提高关心天气的意识。教学难点:引导学生对各种天气现象进行分类。运用感官观察天气,并能讨论和记录天气的特征。本课主要分为两大部分:第一部分是“我们知道的天气现象” ,通过天气预报帮助学生重点认识天气现象和天气符号, 并让学生对各种天气现象进行分类。第二部分“今天天气怎么样” ,通过上个环节,学生已经了解了描述天气的几个要素, 所以在这个部分就让学生根据这四个要素来说一说今天的天气怎么样,指导学生制作网状图,并引导学生思考: “天气对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影响?”使学生意识到天气在影响着我们的生活。 二、 说学生 1 、 四年级的学生对天气现象有所了
140、解,已经注意到了天气在影响他们的生活:如每天需要穿什么衣服去上学;明天的运动会会不会下雨;今天上学需不需要带伞等, 但是他们对天气的认识还仅仅停留在感官的感知,或听家长、天气预报对天气的描述。 2 、 在对天气现象进行分类时,由于学生对天气现象的了解的不够深入,所以他们的分类依据可能会多种多样,不够准确。 3 、 学生对制作网状图有一定的基础,但隔了比较长的时间后,本学期 第 92 页 共 210 页 是第一次制作网状图,可能会有一些困难。正因如此,教师更期待学生通过本单元的学习, 对天气能有一个全面的、 全新的认识。三、 说教学方法和策略 1 、 本课我首先采用了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将学生引
141、入到天气现象的情景中去,用图片激发他们探究的兴趣。 2 、 在对天气现象进行分类时,由于学生对天气现象的了解的不够深入,所以他们的分类依据可能会多种多样,不够准确。所以这个时候,教师应利用学生的认知矛盾,组织学生进行讨论交流得出准确的结论, 这时教师只是一个组织者、 引导者,让学生自己成为课堂的主体,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的提升、科学素养的形成。 3 、 “先扶后放” ,引导学生制作天气网状图。学生对制作网状图有一定的基础,但隔了比较长的时间后,本学期是第一次制作网状图,所以教师应先与学生共同合作来完成网状图的一部分,然后让学生自己在小组中合作完成剩余的部分。通过教师的主导作用,把学生的主体作用、
142、旧知识的迁移作用、学生之间的相互作用充分发挥出来,达到完成提高学生学习能力的目的。四、 说教学过程及设计理念首先第一部分是引入, 在这个过程中我先是出示了几幅有关天气的图片, 将学生带入到天气的教学情境中, 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 接下来第二个部分是探究活动。在这个教学过程中一共有两个活动内容: 1 、是“我们知道的天气”活动,我先让学生把上课前一天晚上收集到的我国部分城市的天气预报进行汇报交流, 再引导学生认真观察:从天气预报中能发现哪些信息。学生会在天气预报中提炼出来的信息大致 第 93 页 共 210 页 会有:温度、风、各种天气现象、不同的天气符号。接下来,教师继续挖掘学生的对天气现象的
143、已有认知,问一问他们都知道哪些天气现象,再引导学生来认识一些常用的天气符号,并在认知天气符号的同时对这些天气现象进行分类,在分类的过程中强调学生一定要想一想自己分类的依据是什么。为下一步归纳总结描述天气的几个重要特征做蕴伏。经过讨论梳理后,可以先来完成天气现象气泡图。 2 、是“今天的天气怎么样”活动,在这个活动中, 引导学生运用描述天气的几个特征来描述今天哈尔滨的天气,并再让他们说一说:这样的天气对他们有什么影响。这个活动教师可以让学生利用天气气泡图自己来制作一个“天气与我们的生活关系”网状图。使学生意识到天气在影响着我们的生活,激发他们继续关注天气、记录天气的学习兴趣。五、 本课值得和大家
144、商榷之处: ! 、对于天气现象的分类, 教材及教参中都没有给予明确的指导。所以我将雾、霜冻归为降水量这类,到底准不准确呢?期望大家能帮我找到问题的准确答案。 2 、 教材中的网状图我个人认为画的不准确。根据教学参考书四上第三页有关“网状图”的概念,我认为:应把“天气现象”放在在中间的圈里,然后再把降水量、云、风、温度放在第二层圈里,接着把今天的天气现象放在第三层圈,最后把天气对你的影响放在最外一层圈中。这样能够体现概念的清晰性与层次性。 参考材料:百度百科:天气现象 天气现象(weather phenomenon) 是指发生在大气中的各种现象,包括降水现象、地面凝结和冻结 第 94 页 共 2
145、10 页 现象、视程障碍现象、大气光象、风暴现象、积雪、结冰等现象,它是大气中发生的各种物理过程的综合结果。在地面气象观测中,各种天气现象均用统一的专用符号表示。 (1 )降水现象:根据降水物的形态共分成 11 种,其中液态降水有雨、毛毛雨、阵雨,固态降水有雪、冰粒、米雪、阵雪、霰、冰雹,还有混合型降水有雨夹雪、阵性雨夹雪等。此外,根据降水性质,分阵性降水、连续性降水和间歇性降水等三种类型。 (2 )地面凝结和冻结现象:包括露、霜、雾淞、雨淞等四种。 (3 )视程障碍现象:包括雾类(雾、轻雾) ;沙尘类(沙尘暴、扬沙) ;烟尘类 (浮尘、 烟幕、 霾) ; 吹雪类 (吹雪、 雪暴) 等 9种。
146、 (4 )大气光象: 包括华、 晕、 虹、 海市蜃楼、 峨眉宝光、 霞等。 (5 )大气电象:包括闪电、雷暴、极光等。 (6 )风暴现象:大风、飑、龙卷、尘卷等。 (7 )其它现象:包括积雪、冰针、结冰等。 降水量 降水根据其不同的物理特征可分为液态降水和固态降水。液态降水有毛毛雨、雨、雷阵雨、冻雨、阵雨等,固态降水有雪、雹、霰等,还有液态固态混合型降水:如雨夹雪等。 降水量就是指从天空降落到地面上的液态和固态( 经融化后) 降水,没有经过蒸发、渗透和流失而在水平面上积聚的深度。 他的单位是毫米。在气象上用降水量来区分降水的强度。可分为:小雨、中雨、大雨、暴雨、大暴雨、 特大暴雨,小雪、中雪、
147、大雪和暴雪等。 水能溶解一些物质说课稿 第 95 页 共 210 页 一、 教材分析 今天说的是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第一课水能溶解一些物质 ,本节是溶解单元的起始课。教材呈现了三个活动:活动一,学生通过观察、比较食盐、沙在水中变化的不同,认识溶解这一概念;活动二,通过观察面粉在水中的变化,加深对溶解和不溶解的理解。活动三,通过学习使用过滤的方法,理解溶解的本质特征。这一课是在三年级初步认识水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为今后研究水是怎样溶解物质的,不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不同等知识提供感性和理性的基础。 二 学生分析 四年级的学生对于溶解是有一定认识的,例如,学生常喝糖水,生病后常喝板兰根或
148、感冒冲剂等,类似这种情况学生们都比较熟悉。一部分学生也听说过“溶解”一词,但不知道就是口语中常说的“化掉了” ,更不能准确地说清楚究竟什么是溶解,以及不能准确判断物质是否发生了溶解。 三 教学目标 根据新课标要求和学生的认知水平, 我制定了以下的教学目标: 1 、使学生经过亲身实验,细心观察实验过程,并能用自己的话描述几种固体与水的混合物。 2 、使学生了解有些物质可以溶解于水中,有些物质却不能溶解于水中。 第 96 页 共 210 页 3 、能用过滤的方法分离几种固体与水的混合物。 4 、感知溶解了的物质是不能从水中分离出来的,激发学生进一步探究溶解问题的兴趣。 四 教学重点 重点是观察食盐
149、、沙和面粉在水中的溶解情况。 难点是描述食盐、沙和面粉在水中的不同现象以及用过滤的方法把沙和面粉从水中分离出来。 五 教学准备 为了更好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我利用以下材料辅助教学: 透明的玻璃杯、集气瓶、水槽、食盐、面粉、沙、搅拌棒、滤纸、漏斗等 记录纸 六 教学过程 为了重点突出探究的层次性,我始终以“溶解”为主线,安排了以下的教学环节: (一) 故事导入,提示课题 课始,我以小毛驴过河的故事导入:从前,有一头小毛驴驮着一袋盐过河,河水很深,把它的盐淹没了,等它过了河后,觉得身上轻了许多,回头一看背上只剩下口袋了,盐到哪里去了呢?估计学生随口会说出(化了),我顺势引出“溶解”一 第 97
150、页 共 210 页 词,那么水能溶解哪些物质呢?今天我们就来研究溶解单元的第一课:水能溶解一些物质。 (这一环节我以故事入手,让学生轻松进入学习状态,引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让他们意识到生活中处处有科学。同时还能激发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为学生们能以饱满的热情进入下面的学习做好铺垫。) (二) 设计实验 展开活动 在这一环节中我设计了三个实验活动 活动一:食盐、沙子在水中的溶解 我让学生利用我为他们提供的材料, 自己尝试做实验, 自行观察食盐、沙子在水中的变化,并将它们在水中的现象进行对比,通过研讨和汇报初步渗透溶解的概念。 活动二: 面粉在水中的溶解 让学生利用初步形成的概念去猜测面粉在水里
151、的情况。对于学生的猜测我不急于下结论,而是让他们自己动手去验证。 (任何的发现、发明都建立在大胆猜想的基础上。通过猜想活动,激活学生思维,营造轻松愉快的课堂气氛,进一步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在这样基础上进行的验证,学生印象才更深刻) 三 探究实验过滤的过程 第 98 页 共 210 页 活动二的验证中学生们能很容易感受到面粉的溶解特征处于食盐、沙子两种物质的中间状态,但是学生难以作出正确的判断,在这里引出“过滤”顺理成章。 我先拿出一张滤纸,给学生讲解它的作用以及使用方法,之后我出示这样的课件: “两低两碰”: 两低-(1 )、滤纸的边缘应比漏斗口低。 (2 )、液面要低于滤纸边缘。 两碰-(1
152、)、漏斗下端紧碰烧杯内壁。 (2 )、玻璃棒指向三层滤纸那边 播放完课件后,我把实验过程进行演示,演示完以后学生再进行分组实验,对于遇到困难的学生老师要加以指导和帮助。在实验中,提示学生要注意观察留在滤纸上的物质,并做好观察记录,最后师生交流,得出结论 : 溶解了的物质不能用过滤的方法从水中分离出来。 不能溶解的物质通过过滤后,颗粒会留在滤纸上。 (这个环节中,我利用多媒体技术把学生的眼、耳、脑等器官都调动起来,使过滤这个难点变得生动有趣,容易记忆、理解和掌握,播放课件后的教师演示能为下一步学生分组实验正确操作提供帮助,确保分组实验效果的成功率,增强实验的实效 第 99 页 共 210 页 性
153、。学生们在实验活动中,不但能加深对自然科学知识的理解还可以培养他们的科学协作精神。) 四 课后延伸 开阔视野 理解掌握知识的最终目的在于运用到生活 生产中去, 在这个环节我设计了以下的练习题: 你还知道那些物质能够溶解?自己动手做一做 油能溶于水中吗? 上网查一查什么东西应用了溶解的性质? (这样的练习题的设计是对学生自学能力、探究能力的综合培养,也体现了铃声止,而思维不止,把课堂教学延伸到社会 生活中去的教学思想。) 100毫升水能溶解多少克食盐 说课稿 设计者: 王雪梅 指导者: 孟月雲 一教材分析 100毫升水能溶解多少克食盐 是教育科学出版社出版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科学课四年级
154、上册第二单元第六课。“溶解”单元共分 7课,一杯水能溶解多少克食盐是本单元的第 6课。本课的主要内容是指导学生制定“100 毫升水能溶解多少克食盐”的研究计划并展开实验,同时获得“一定量 第 100 页 共 210 页 的水只能溶解一定量的食盐”的认识。本单元围绕溶解这一研究主题,以食盐和水作为主要的观察研究材料,把学生们可能会提出的, 并且是他们能够进行研究的一系列有价值的问题按顺序编排起来,本节课是在学生加深了对溶解的认识和理解上,已经经历了问题假设-验证-证实的科学探究活动过程的基础上来学习的。并能通过本课内容的学习为接下来对 分离食盐与水的方法的学习将产生积极作用。 二学生分析 四年级
155、学生接触科学课已有一年, 有一定的科学素养, 同时对实验课兴趣非常浓厚。但是在思维上,逻辑性、严谨性不强,考虑问题不深入、不够细致周密;同时实验操作能力有待提高。本节课无论是实验设计还是实验操作, 对学生而言都是很好的锻炼。 三. 教学目标 1 科学知识:通过经历实验研究活动,使学生获得一定量的水只能溶解一定量的食盐的认识 2 科学探究:初步感知和经历探究实验得方法和步骤,在实验研究计划的设计过程中,让学生感受到科学的严谨,激发学生创新的思维,培养学生的实验动手能力。 3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在科学探究过程中,培养乐于探究、注重科学事实、敢于挑战权威、乐于合作与交流的意识。 第 101 页 共
156、210 页 教学重点 :针对“100毫升水能溶解多少克食盐”这一问题自主进行研究,初步感知和经历探究性实验的方法和步骤。 教学难点 :1 、如何对加入的盐准确计量。2 、食盐怎样才算不能溶解了。 四. 教法学法 基于本课的教学目标以及小学生的学习特征, 我坚持以科学探究为核心以生为本, 以教师为主导, 以思维训练为主线安排本课教学,通过交流互动的方式,运用观察法,比较法,发现法,实验法进行探究活动, 帮助学生在自己感兴趣的活动中自主地愉快地探究学习,培养学生相互交流与合作精神,形成注重事实,敢于提出问题的严谨科学态度,发展能力,维持兴趣。本节课的难点主要集中在实验操作中。教师将实验操作的重要步
157、骤或者注意事项以课件形式展示给学生,引领学生一步步进行科学探究实验 五. 教学准备 学生材料:食盐、小勺、筷子、盛有 10 毫升、20 毫升、100毫升水的烧杯各一杯、牙签、实验记录表(每组一份)。 教师准备:食盐、小勺、玻璃棒、100 毫升水一杯、牙签、电子秤、量筒、实验记录表(每组一份) 六. 教学过程: 第 102 页 共 210 页 (一)、提出问题,做出预测 怎样更好的引出“食盐在水里能无限溶解吗?”这个问题,在对材料进行观察描述后,我设计了一组对比实验。为每个小组准备相同量的盐,不同量的水,并进行食盐搅拌。学生通过亲自动手感受到食盐不能在水里无限溶解,一定量的水只能溶解一定量的食盐
158、。学生对周围的世界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和积极的探究欲,通过对比实验引发出来的问题往往更能激发学生地探究欲。接下来让学生知道要想保证实验的准确性, 必须要保证每个小组具有相同的水量。那么要想知道100 毫升的水到底能溶解多少克食盐, 我们应该怎样做?学生马上能想到通过自己实验进行验证。于是教师揭示课题,我们这节课就来研究一下 100 毫升的水里能溶解多少克食盐,板书课题,教师顺其自然的引出本课重点,这堂课也在学生们地探究欲望中开始了。 (二)、讨论交流,制定计划 “100毫升水里能溶解多少克食盐” 的问题就比较复杂, 是实验设计的难点也是亮点。 大多数学生可能会采取书本上的实验方法,当然这符合学生的
159、认知特点,也可能与学生事先预习、参考书本有关。但是学生的实验设计都千篇一律与书本完全雷同,实际上也表明学生思维的禁锢,不利于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事先我设计好三种不同的实验方法,并做好课件,然后根据学生的汇报情况 (当然也许会有学生想到新的实验方法、也许没想到) , 第 103 页 共 210 页 教师作为科学学习的组织者、 引领者和亲密伙伴可以将这三个实验呈现给学生,拓展学生的思维,让学生比较、思考和选择。 第一种实验方法:先把装有食盐的杯子称好,再一份一份少量的加入水中,直到不能溶解为止,称一称杯子里还剩多少盐,通过相减就可以得知加了多少克了。 第二种实验方法:平勺定量法。就是用小药勺盛一勺
160、盐,用牙签沿勺子表面水平刮去多余的盐,称量一平勺的盐质量,加多少勺盐就知道加了多少克了。 第三种实验方法。首先用电子秤称量 8个小组盛有 100毫升水的小烧杯的质量, 记为 A克; 学生实验时, 只需向水中加盐,加到盐不能溶解为止,再到教师这儿称量出质量,记为 B 克。那么加入盐的质量就为 B-A克。 三种实验方法呈现给学生后,教师要给学生一定时间思考、比较,然后询问学生你认为那种实验方法更科学、更严谨?你准备采用那种实验方法,为什么?让学生各抒己见。然后询问学生这三种实验都要注意什么?引导学生明确: (1 )、实验操作要规范。加盐、搅拌不要将盐或者水洒出。 (2 )、正确判断盐溶解与否。 (
161、三)小组合作,实验探究 第 104 页 共 210 页 所谓实践出真知,随后根据学生选择情况,用这三种(或者其他)不同的实验方法进行分组实验。教师进行巡视和指导,帮助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完成实验。教师可做为学生亲密的伙伴加入学生探究的行列。这部分教师要给予学生充足时间去探究,交流。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让学生自行探究,提高探究能力,体验探究乐趣。突出教学重点 (四)分享结果,分析数据 实验结束后,学生们分小组汇报实验结果,这时教师可以给出参考答案:100毫升水理论上可以溶解 36 克盐。在电脑上展示实验结果,然后引导学生交流:那种实验方法得出的结果最准确,这几种方法各有什么优缺点。教师引导
162、学生对这几种种实验方法进行总结。这样对不同实验方法的思考与比较,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提高了学生的科学素养。 (五)回顾总结,延伸拓展 实验方法汇报分析完毕后,在后面的时间中,教师可以加以拓展:在溶解的过程中,你还有什么新发现?(杯里的水位升高了;水的颜色变了。) 同时思考: 溶解在水中的盐是不是就不能使用了?就这样丢弃吗?把课堂上制成的盐水收集起来,以供下次课继续研究时使用。 将内容与下一节课紧密联系起来。 不仅重复利用了实验材料,还渗透了节约、环保的理念。 第 105 页 共 210 页 分离盐和水的方法说课稿 一、说教材 分离盐和水的方法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四年级上册科学教材,溶
163、解一章中的一篇课文,是继食盐在水里溶解了、怎样加速溶解、一杯水里能溶解多少食盐之后,一篇介绍与溶解相对立的概念“分离”的课文。 这组课文以“溶解”为切入点,由浅到深,由简到繁,一步步向学生渗透有关“溶解”的科学常识,融科学知识和实验于一体,既能使学生在兴趣盎然中接受科学知识,又能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促使学生形成科学的思维方式。 分离盐和水的方法这篇课文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食盐可以溶解在水中”,知道可以用多种方法“加速食盐的溶解”,了解“一杯水能溶解多少食盐”等知识后的再学习。 根据教材编写的指导思想“以培养小学生的科学素养为宗旨”,“以改革学生的学习方式为重点”和本课学习内容的特点,我确定了以
164、下几个目标: 1 、知识目标: 通过实践,让学生认识到可以用“煎熬”的方法分离盐和水。 2 、能力目标: 第 106 页 共 210 页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实践能力,运用知识的能力 3 、情感态度目标: 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式,严谨的科学态度,探究科学奥秘的浓厚兴趣。 为了达到以上教学目标,本课在教学时,应引导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认识用“煎熬法”来分离盐和水,并自己动手操作加以证实。激发学生的兴趣,鼓励他们将煎熬法,尝试运用于分离其他已溶于水中的固态物质,形成学习方法的迁移。通过这种迁移,使学生从学会到会学,把知识转化到认识事物的能力。 二、说教法 我们教给学生的知识毕竟是有限的,只有教
165、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获取知识的能力,才能使他们受益无穷。 “授人以鱼” 不如 “授人以渔”。因此,我将积极贯彻“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原则,力求将学生的知识、能力、兴趣等心理因素融为一体。结合本课特点,我将采用观察、实验法,既使学生获得大量丰富的感性材料, 便于理解理论知识, 又可以提高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同时辅以实物演示,激发学生爱科学的情感。 三、说学法 小学生好奇、爱探索、易感染,应捉住他们身上的这些闪光点,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采取与教法相适应的学法分组实 第 107 页 共 210 页 验法,让学生在看看、想想、做做中掌握知识,培养能力,陶冶情操。 四、说教学流程 1 、创设情
166、境,激发兴趣 著名物理学家杨振宁说过:“成功的真正秘诀是兴趣。”如果学生对学习的内容感兴趣,就会产生愉快的情绪和强烈的求知欲,那将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教学一开始,我就以电影闪闪的红星中盐溶入于水后又分离开来的精彩片断谈起,老师紧接着问:这可能吗?真的行吗?一石激起千层浪,从而引发学生探究的欲望。 2 、引导探究,观摩感悟 第斯多惠认为“教师不应该是扬声器,不应该奉送真理,而应该教人发现真理。 “在教学中, 我们应当多为孩子创造探究的情境,发现的机会。 因而在导入环节结束后,我马上就抛出了探究的话题“你觉得要分离盐和水需要按哪些步骤进行?”然后老师按照学生探究出来的结果演示,配制一杯浓盐水,
167、用煎熬法分离盐和水。同时,向学生说明做实验时应注意的事项,培养学生科学的实验态度。 3 、放手实践,体验乐趣 第 108 页 共 210 页 在明确了实验步骤和应注意的事项后,放手让学生动手实验,老师巡回指导。 4 、总结汇报,享受成果 实验的结果往往是一些个别的感性材料,需要通过分析、归纳、概括, 才能揭示事物的本质和内部联系。 以上通过师生共同活动,学生明确:什么叫煎熬法。用煎熬法确定可以分离盐和水。而这个知识是学生在老师指导下“自行获得”。这一“探究意义”的经历、发展了他们 的求知欲望和认知能力,同时也让学生体会到了成就感。 5 、拓展延伸,促进迁移 在课堂上,我们仅仅证明了用煎熬法可以
168、分离盐和水, 那么对于溶解于水中的糖或味精等呢?煎熬法对于他们都适用吗?如果要分离,你该怎么办?你会想到用什么方法? 学以致用, 让学生将知识真正转化成一种力量, 和生活发生联系。 五、 说板书设计 板书是一堂课的缩影, 是一个微型教案, 而科学课的板书则更应该是学生学习科学探究事物的一个缩影。 在板书中, 我力求简明扼要、形象直观,体现孩子们一节课“劳动”的结晶。 附:板书 分离盐和水的方法煎熬法 第 109 页 共 210 页 一、配制一杯浓盐水 二、分离盐和水 三、分离出来的盐 听听声音说课稿 一、说教材 听听声音是教科版科学课四年级(上)第五单元声音第一课时内容。教学中教师通过引导让同
169、学用心去倾听、分辨不同物体发出的声音, 让他们以关注的态度在充沛感知声音的活动中,学会对各种不同的声音加以简单的区分,对声音的大小、高低、远近、方向加以区别和鉴别。以此培养同学的观察能力和分析概括能力、创新能力。本课为后面的声音是怎样发生的 声音是怎样传达的等课时的探究活动做好充沛的知识准备。也为未来建立有关声音的一些科学概念打下感性的基础。为此我将本课的教学目标设计如下: 认知目标:听听固体、液体、气体发出的声音。 技能目标: 分辨声音的变化、哪些是自然的、 哪些是人造的。 情感目标:培养听好听的声音的兴趣。 教学重点:听听各种声音,并知道是由哪些物体发出的。 教学难点:分辨声音的变化。 教
170、学准备:1 、准备一些声音的录音。 第 110 页 共 210 页 2 、收集能够发出声音的物体。 二、教学理念 本课教学,从同学熟悉的、感兴趣的问题入手,在教学中努力体现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思想,以培养同学的科学素养为宗旨以培养同学探究式的学习方式为重点,强调让同学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亲身经历、动手操作和试验来学习科学。并通过主动探究,发展他们对科学的理解力、思维能力和多方面的科学素养。 三、说教法 如今都在提倡教师在教学中要把教授同学学习知识转变为教授同学掌握学习的方法, 我们教给同学的知识终究有限的, 只有在教知识的同时培养同学获取知识的能力, 才干使他们受益无穷;因此我积极贯彻“教师
171、为主导,同学为主体”的原则,力求将同学的知识、能力、兴趣等因素融为一体,综合本课特点,我将采用以下教学方法。 1 、利用身边的事物创设情境法。 2 、用开放的教学法来引导学法的开放 3 、注重课堂上师生的交往,为同学提供充分的探究时间和空间。 四、说学法 1 、以探究为核心,让同学亲身经历活动的全过程。 2 、发挥同学主动性,让同学有选择的进行开放式学习。 第 111 页 共 210 页 3 、注意合作交流。 五、教学程序设计 (一)创设情境,营造探究氛围 恰当的导入能激发同学的兴趣, 为新课教学发明最佳的学习氛围。教学一开始,我就问同学: “刚刚我们的教室里还是很热闹的,现在怎么恬静下来了?
172、你是怎么知道上课了?” 同学纷纷回答: “上课铃响了” “那今天我来给同学们上课,大家欢迎吗?请表示一下” ,同学马上报以热烈的掌声;我通过铃声、掌声、说话声很自然的把同学带入到了声音的世界中, 很快提高了同学的兴趣,从而使同学发生了:我要去听听各种声音、我想去探索声音奥妙这样的愿望。 (二)小组合作,自主探究新知。 1 、倾听周围的声音 课件演示:大街上喧闹的声音 通过听,让同学说说自身听到了些什么声音,这些声音都是什么物体发出的?同学之间互相交流。然后提出新的问题: “除去刚听到的声音,你平时还听到了哪些声音?” 通过这一系列的听和说, 同学已经能说出很多种声音: 风声、雨声、雷声、流水声
173、、走路声、敲打声等等,这时要注意适时对回答问题的同学进行褒扬,并和时的提出新的问题“能不能试着给刚才说的声音分分类?哪些是自然界发出的声音,哪些是人活动时发出的声音?”分小组进行讨论,同学们的热情一下高涨, 第 112 页 共 210 页 纷纷发表自身的看法, 很快就有小组举手要求汇报自身的讨论结果。在汇报中,我发现对于大局部熟悉的声音,同学们都能正确的进行分类,可是在对闹钟发出的“滴答、滴答”声音,却引起了同学们的争议, 一局部同学认为是闹钟发出的声音是自然界发出的声音,一局部认为闹钟发出的声音是人活动时发出的声音;见此情景我顺势召开了个小小的争辩会,让持不同意见的同学分别论述自身的理由,
174、在争辩的过程中同学们逐渐明白了什么应该归为人活动发出的声音,什么应该归为自然界发出的声音。为了更进一步加深同学的区分能力和归类能力,我又和时的播放了一个考听力的课件,课件演示了不同的声音,以小组为单位把听到的声音写知名字,进行分类,然后与其他小组交流,既巩固了同学分类、区分能力,又培养了同学之间的合作能力。 2 、听听固体、液体、气体发出的声音 在这一环节中,我主要让同学自身用不同的物体去制造声音,培养同学动手实践能力,结果同学发现,不论是固体、液体还是气体,都可以使它们发出声音。此时,我又抛出一个问题,“要是没有这些物体,那么会不会发生声音呢?”问题一抛出,同学很自然的对物体与声音之间的关系
175、进行了分析, 在分析中明白了:声音是由物体发出的,没有物体就不会发生声音。 3 、分辨声音的变化 这是本节课的一个难点问题, 为了提高兴趣, 顺利解决这一难点,我根据小同学的心里特点,设计了个闯关游戏,把分辨声 第 113 页 共 210 页 音的方向变化、远近变化以和大小高低的不同变成了三关,让同学在闯关游戏中掌握如何去分辨声音的变化。当我宣布: “下面我们来做个游戏好不好”时,同学们欢呼雀跃起来,积极主动的去参与,展示出了高昂的激情和兴趣。胜利的使本课的一个“难点”变成了本课的一个“亮点”同学因而顺利的掌握了怎么去分辨声音的一些变化。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这得到了充沛的体现。在闯第三关时
176、,我倒了4杯不同量的水,先让同学去推测:是水多的音高还是水少的音高?在同学发表意见后, 我没有肯定也没有否定他们的意见, 而是让他们也像我一样倒上4杯水, 拿出我提前准备好的勺子去敲打杯口,验证自身的推测是否正确。教师在此遵循了 “知道也不告诉” 的原则, 通过为同学创设情境,提供机会“逼”着同学自身去发现问题,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从而充沛体验科学探究、科学发现的过程。 三、拓展活动,回味声音奥妙 通过一段录象回味声音的奥妙,欣赏一首同学喜爱的歌曲,再次体会一下动听的声音, 并引导同学去考虑这些美妙的声音是怎么发生的,把课内的研究引向课外, 为下一节课的学习奠定基础,也使同学的探究活动继续下去
177、,逐步形成自觉的探究习惯。 六、教学反思 课后我对这节课进行了反思, 我认为有以下几个方面体现了课程改革的新理念: 一、以人为本,突出同学是科学学习的主体 第 114 页 共 210 页 我将本节课设计了主题贴近同学生活, 活动资料也来源于生活。另外我关注同学,注重突出同学是科学学习的主体。特别是同学在研究固体、液体、气体会不会发出声音这个环节,我让同学使用自身收集到的物品进行实验。同学们都很大胆地进行实验,都想方设法地让这些物品发出声音, 在实验的过程中同学们都很投入,小组之间的讨论也很激烈。通过实验,使同学学会自主学习以和在自主学习中体验和感悟到:固体、液体、气体是可以发出声音的。 也让同
178、学掌握了通过实验去发现自然界奥妙的身手。 二、教学中,注重对同学科学素养的培养 科学课, 大多以探究活动为主, 同学只有亲历了探究的过程,才干真正领悟、感受到所学的科学知识。基于这一点,在分辨声音的变化这一环节,我设计了 3个小游戏,以这些小游戏来感知声音在方向、远近、大小、高低的变化。通过这一个个的探究活动,同学们获得了对声音知识更深的了解。使他们在活动中体验到科学探究的过程、获得初步的科学探究能力,培养了同学的科学素养。 三、教学中,注重对知识的拓展迁移 新课程理念指出:科学是一门开放的过程,它的外延是全部的、立体的、全方位的。而教材作为科学教学的载体是有限的、单一的。因此,教师要跳出教材
179、用教材,把教材变得更丰厚些,让同学综合性地学习科学。 第 115 页 共 210 页 虽说这节课是比较胜利的一节课, 但我回顾了一下这两年对新教材的教学,发现还存在着不少的误区: 误区一:把“自主探究”认为是“同学提什么就研究什么。 新课程规范指出: “同学是科学学习的主体,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 。我们不能对同学提出的众多问题敷衍了事, 但是,这也并不意味同学提出的问题都有必要在课堂内进行研究, 首先应该确定哪些问题是值得研究的, 哪些问题是不宜研究的。 同学是未成年人,对科学知识的了解还有欠缺, 对自身的掌握也不很准确。因此,教师不能一味的顺从同学,教师要善于在同学提出的众多问题中精选有
180、价值的问题进行研究。 误区二:重视合作学习的形式,忽略活动的效果。 我们教师在教学中只是关注了合作学习的形式以小组为单位, 而没有真正发挥好群体的智慧, 没有起到合作学习的效果, 外表看起来很热闹, 却没有深度。 因此, 我们在教学过程中,不应只局限于同学是否按小组形式坐在一起, 应进一步关注小朋友们坐在一起在干什么,干的怎么样的问题。要谨记:我们不能只注重了形式却丢掉了内涵。 总之, 导致这些现象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对新课程规范的掌握还不深入,对新理念的理解还停留在外表、模仿的阶段。要想走出这些误区, 就必需深入钻研新课程规范、 真正理解新课程规范。 我们是怎样听到声音的说课稿 一、教材分析 第
181、 116 页 共 210 页 我们是怎样听到声音的是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声音中的第六课, 是探索了声音的产生, 变化, 传播后, 对耳朵的研究. 教材呈现了三个内容: 一通过对耳的结构和功能的探究,让学生了解人耳的基本结构及各部分的功能, 二通过观察比较动手实验, 掌握 人. 体内鼓膜的作用, 三通过实验观察, 知道耳廓的作用, 通过这一课的学习为保护我们的听力一课奠定的感性和理性的基础. 二、学生分析 学生对于耳朵的认识大多只停留在它的外部特征以及它是一个重要的 人. 体听觉器官等一些浅显的知识上。 至于耳是由哪些部分组成的,各部分都有什么作用,我们是怎样听到声音的,大部分学生不清楚
182、。 三、教学目标 依据新课标要求和学生的认知水平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1 、知道人的耳朵的构造及其每个部分的作用 , 2 、通过体验活动感受鼓膜的作用。 3 、培养学生细心观察的好习惯, 并且培养学生小组合作的精神, 4 、培养对听力有障碍的人的爱心和同情心。 四、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鼓膜的作用 第 117 页 共 210 页 教学难点:了解耳朵到底是怎样听到声音的 五、教学准备 为更好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我准备的教学材料有; 课件, 耳的结构图、1个玻璃杯、气球皮(略大于玻璃杯口)、音叉、细沙, 纸屑 六、教学设计 为完成教学目标, 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 我安排了以下五个教学环节
183、: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知 课一开始我播放大自然各种声音的录音, 让学生由听到的产生联想,然后汇报。我顺势提问: 我们是怎样听到这么美妙的声音的呢? 估计学生会说出 “用耳朵”。我紧接着追问: 我们的耳朵又是怎样听见声音的呢?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我们是怎样听到声音的,同时板书课题 。我用学生熟悉的生活中的声音导入,可以调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 同时激活他们的思维, 唤起他们的求知欲,为探究新知作好铺垫。 二、探究新知, 耳朵的形成 首先我组织学生讨论: 关于耳朵你们知道哪些内容? 这一环节让学生各抒已见,老师仔细倾听,做好点拨评价,以了解学生的原有认知水平。然后我出示耳朵的示意图, 让学生通过
184、观察和老师 第 118 页 共 210 页 的讲解了解耳朵的结构及各部分的名称。 耳朵各部分作用这一问题, 我会让学生进行大胆的猜测, 对于各种猜想, 我不急于下结论,让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经验去讨论, 去争辩. 这样设计既能培养学生探索知识的能力,也能体现学生主动发展的教学思想。 三、设计实验 鼓膜的作用 学生通过讨论, 对耳朵的结构和功能有了初步的认识. ( 出示课件)那么鼓膜是怎样帮助我们听到声音的? 教师告诉学生我们不能拿真实的鼓膜进行实验, 但我们可以通过实验器材( 音叉, 气球皮 (略大于玻璃杯口)、细沙, 纸屑,1 个玻璃杯) 模拟鼓膜制作一个”鼓膜模型”来进行探究活动。在做实验之
185、前, 我会提出要研究的两个问题: 1 、鼓膜振动与音叉振动的强弱有什么关系 ? 2 、鼓膜的振动与音叉的远近有关系 ? 让学生根据这些材料, 在小组中说说设计方案, 尝试自己设计实验, 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自己寻找实验方法, 选择实验材料, 并记录实验的现象和结论。 对于实验中遇到的问题可以向老师请教。 在学生充分实验后, 各小组汇报实验情况. 师生共同总结: 发声强, 鼓膜振动厉害, 发声弱, 鼓膜振动微弱 距离近, 鼓膜振动厉害; 距离远, 鼓膜振动微弱 第 119 页 共 210 页 小组讨论、动手操作最大限度的活跃了课堂气氛, 也为学生营造了一个开放性的探索空间, 这样做既能使学生之间进行
186、智力启迪和互补,又能真正体现以学生为主体。 四、课中游戏 耳廓的作用 “了解了人耳的情况, 我们来观察一下小动物的耳朵, 我以这句话引出耳廓的作用。出示小动物的图片, 让学生在欣赏中感受到从外形上看动物耳朵与人的不同, 但耳廓都有收集声音的作用。为了更进一步体会耳廓的作用, 我设计一个游戏 “插耳朵” :在耳朵上戴一个圆锥形的纸筒, 让学生听听声音, 在摘下来听听有什么不同. 通过这两步的教学学生能准确的理解耳廓的作用。第二个游戏“看谁的耳朵最灵”,让一个同学拍手, 另一个同学闭上眼睛, 捂住一只耳朵感受声源的位置, 然后把堵上的耳朵再放开,用两只耳朵听声音,看他对声源的感觉有什么变化。 (这
187、个游戏的设计, 更能吸引学生, 让学生在玩中加深对所学知识的认识和理解,同时能培养学生对耳朵有残疾的人的爱心) 五课后延伸 开阔视野 读课本57-58页, 让学生通过朗读找到 “我们是怎样听到声音的”答案, 以此培养孩子们阅读能力,再播放有关课件,以加深认识。 课下让学生自己到网上查阅更多的关于耳朵的知识, 如:耳朵的疾病都有什么? 我们如何预防耳朵受到伤害? 第 120 页 共 210 页 这样的作业设计是对学生自学能力、探究能力的综合培养, 体现了铃声止, 而思维不止, 把课堂教学延伸到生活中去的教学思想。 跳动起来会怎样(一)说课稿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老师,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教科版科学
188、教材四年级上册我们的身体单元的第三课跳动起来会怎样(一)。 一、说教材 、教材分析 本课是前两课内容的顺延。学生在了解了骨骼、关节和肌肉在人体运动中的作用后,已经不满足于研究身体的外部结构,兴趣开始转到对身体内部的研究,教材及时设计了本课的内容,将呼吸系统引入学生的视野。 本课教材内容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体会平静状态下和经过剧烈运动后呼吸的差异,初步体验到运动和呼吸之间的关系;第二部分通过反复呼吸一袋空气的体验,试着解释吸进的和呼出的气体有什么不同, 第三部分用实验比较吸进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之间的差别。 通过本课学习最终让学生对人体的呼吸器官和功能有一定的了解,懂得运动和健康之间的关系。 、
189、教学目标 第 121 页 共 210 页 通过深入钻研教材,结合学生的实际,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1 )科学概念: 了解人体运动需要氧气, 在肺部进行气体交换, 将氧气吸收,将二氧化碳排出体外。 知道人体运动量越大,消耗的氧气也就越多,就需要加快肺的呼吸,以吸进更多的氧气。 (2 )过程与方法 亲历探究“吸进空气与呼出气体”是否一致的实验过程,结合实验现象,作出对运动后呼吸次数加快原因的分析。 (3 )情感态度价值观 培养尊重事实、以证据求结论的科学态度; 知道经常锻炼身体,会增进身体健康。 3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用体验和实验的方法, 验证气体交换后呼出的气体中氧气发生了变化。 教
190、学难点:通过设计简单实验证明呼出的气体中还含有一定的氧气,会对实验现象进行细致分析。 二、说学情 第 122 页 共 210 页 新课程标准强调:科学教学要关注学生的前概念,这样才能更好地定位课堂。对于本课内容的教学,课前我对部分学生进行了一次前概念的调查,发现学生对于空气的具体组成不明确,绝大部分学生的前概念都停留在“吸进氧气和呼出二氧化碳”的认识上。学生的前概念和正确的科学概念之间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因此正确认识这种差距,关注学生正确概念的形成,是能否顺利达成本课教学目标的关键。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在教学中要特别重视学生的体验活动, 从活动结果的分析造成学生认知上的矛盾冲突,引发学生的思考,
191、并用研究事实修正学生原有的片面认识,从而获得正确的科学概念。 三、说教法、学法 根据教材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本课我主要采取以下方法进行教学: 1 、 比较导入法 用于课堂的开始,通过测量同一个人“平静时的呼吸、心跳次数”和“跳动起来后的呼吸、心跳次数”的体验活动,引发学生的思考,进而揭示课题; 2 、 多媒体辅助法 多媒体的形象演示, 可以帮助学生认识人体内直接参与呼吸的器官、初步了解呼吸的整个过程; 3 、实验探究法 第 123 页 共 210 页 本课教学要以学生的实验探究为主,让学生在探究中体验,在探究中感知,充分发挥他们在科学学习上的主动性与能动性。在探究过程中,还要关注学生间的小
192、组合作。 四、说教学流程 在课前安排一个热身运动 一是做一个和呼吸有关小游戏:跟着教师的手势呼吸,由慢到快。游戏的目的在于让学生清楚地知道我们的呼吸是可以控制的,但是在这节课内,我们都需要平静自然的呼吸。 二是测试平静状态下一分钟呼吸、心跳多少次(一呼一吸就是一次完整的呼吸),为教学第一个环节做好铺垫。 第一个流程:体验跳动后的呼吸、心跳变化 首先让学生自由原地跳动一分钟, 然后两两成对, 一人负责呼吸的数据采集,一人负责采集心跳数据。 接着请学生(部分)汇报平静时和跳动后的数据,引导学生观察比较,使学生了解到“运动后呼吸、心跳会加快”这一事实。 第二个流程:认识呼吸器官 “呼吸吸进去的空气到
193、了哪里?”教师首先用这个问题引发学生的思考;而后让学生在自己身上找一找“肺”,感受呼吸时肺部的变化(为了帮助学生更精确地找到“肺”所在的位置,可 第 124 页 共 210 页 先用多媒体展示肺的部位);接着通过动画,帮助学生了解空气在人体内的流动路线,认识直接参与呼吸的呼吸器官。 第三个流程:研究跳动后呼吸为什么会加快(这是本堂课的重点) 首先引导学生思考:我们吸入空气又呼出来,吸进的空气在肺里发生了什么变化?有什么证据证明我们吸收了氧气,呼出了二氧化碳? 接着通过两个实验寻找气体发生变化的证据 实验一:体验反复呼吸一袋空气的感觉。 实验的方法如图:(最好能在课件上展示书上的那副图) 实验过
194、程中注意提醒学生:如果感到难受了,就立即停止,并把袋口拧紧。 实验过程中学生可以发现,随着呼吸次数的增加,身体会感到一些憋闷。这时,教师可以联系生活教育学生:有些人喜欢晚上用被子闷着头睡,其实就是在反复呼吸被子里的空气,这样的生活习惯对身体健康不利。 实验二:比较新鲜空气与呼吸过的气体的不同 老师先出示两瓶气体:新鲜空气与呼吸过的气体,用肉眼看不出它们的不同,让学生讨论:两种气体可能有什么不同;(学 第 125 页 共 210 页 生在实验一的基础上,可能会提出:新鲜的空气中氧气多;呼出的气体中也会包含一部分的氧气, 但比原来少了, 也就是说吸进、呼出的气体成份发生了变化。) 那怎样才能证明呼
195、出的气体中氧气确实少了呢?于是自然而然的进入了下一步关于呼出气体中氧气有多少的研究实验先让学生分小组设计方法讨论得出用点燃的竹条来比较新鲜空气与呼出气体的不同有了方法,接下来要搜集气体。如何收集?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教师用课件演示收集气体的过程(照片): (收集空气的方法:灌水倒水盖上毛玻璃 收集呼出的气体的方法:灌水在水底翻面轻提,不要离开水面吹掉吸管内空气收集呼出气体盖上毛玻璃) 然后进行对比实验, 实验中提醒学生仔细观察发生了什么现象,想想说明了什么。最后是小组汇报研讨,这一环节十分重要,在讨论中必须指导学生对实验中的现象进行详细的描述,并引导学生关注实验细节,从而帮助学生得出正确的结论。
196、 第四个流程:研讨呼吸作用的意义 首先引导学生阅读书上 71 页的资料,分析比较人体吸进去的和呼出来的气体成分,认识其差异; 第 126 页 共 210 页 然后用课件展示“呼吸的秘密”:人的呼吸实际上是在进行着气体交换,使氧气进入血液,同时排出二氧化碳;那么,人体运动后呼吸为什么会加快?其实是因为运动后需要更多的氧气; 接着, 教师可通过资料介绍: 人与人之间的呼吸能力有差异,这种差异可以通过肺活量来体现:请一学生上台测试肺活量,并把学生肺活量和运动员肺活量进行比较; 最后布置课外探究活动:积极参加体育锻炼,运动一段时间后,关注自己肺活量的变化和身体的变化。 通过这一环节的教学,学生定能加深
197、对“运动和呼吸的关系以及运动和健康的关系”的理解,至此, 本节课水到渠成。当然,探究活动不能随着课堂 40 分钟的结束而结束,通过课外延伸活动,既可以对本堂课的内容进行深化,也可以鼓励学生积极参加锻炼,增进身体健康,这也是本课甚至本单元的意义所在。 五、说板书设计(本课的板书设计如图) 跳动起来会怎样? 吸进 二氧化碳 少 氧气 多 水蒸气 少 气体交换 呼出 二氧化碳 多 氧气 少 水蒸气 多 第 127 页 共 210 页 这样的板书设计简洁明了,一目了然。 我的说课到此结束,敬请各位专家、各位评委、老师们批评指导! 种子发芽实验说课稿 一、教学资源分析: 1 、教材分析:、 本课“种子发
198、芽实验”是教育科学出版社,小学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科学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中的一课。是本单元的重点内容,“种子发芽实验”将引导学生经历从提出问题 绿豆种子发芽需要什么条件,到进行假设、选择控制条件、制定实验计划、观察记录现象、分析整理数据、做出解释的科学研究的完整过程。 2、学情分析: 在进行本课学习前,每个学生对“种子发芽实验”有着不同的生活经验,对“种子发芽实验”有着最直观的感受。虽然我们的学生每时每刻都在接触, 但这些熟悉的现象并不一定会引起学生的关注,学生并不会花时间去探究发生在身边的“种子发芽实验”的奥秘,而这恰是科学课教学中最有价值的地方。 二、设计思路: 第 128 页 共 2
199、10 页 “种子发芽实验”分为 4部分第一部分:交流实验计划。第二部分: 配备实验装置。 第三部分: 猜测绿豆种子发芽的过程和时间。第四部分:观察记录实验现象。 三、教学目标:1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让学生亲身经历种子发芽的全过程,体验需要控制一定条件的对比实验方法。 2 、科学知识:通过交流实验设计,让学生全面了解制订实验计划的步骤和主要内容。 3 、科学探究:培养学生按照实验计划持续观察实验现象,记录实验全过程和时间的能力。 四、教学重点:通过交流实验设计,让学生全面了解制订实验计划的步骤和主要内容。 五、教学难点:培养学生按照实验计划持续观察实验现象,记录实验全过程和时间的能力。 教学准
200、备:种子发芽实验盒(每盒有两格),注有“1 ”、“2 ”的标号纸,纸巾、实验记录表格。 教学活动过程: 一、引入新课:绿豆种子发芽与水分的多少、温度的高低、光照的强弱有没有关系呢?为了证明我们的猜想正确与否,我们必须设计实验来证明。首先我们来制订实验计划。 二、交流实验计划: 第 129 页 共 210 页 1 、请哪个同学向大家来报告你们的实验计划。 2 、教师简要地按要改变的条件、不改变的条件、实验方法的顺序在黑板记录这个学生的发言。 3 、其他同学按照上述顺序依次报告其他两项实验计划,教师简要记录,做成与教材一样大表格。大家发言,补充完善。 三、配备实验装置:1 、对照教材认识材料,了解
201、方法然后动手做。2 、明确哪一个实验盒做实验组,哪一个实验盒做对照组。 四、猜测实验结果: 1 、猜一猜绿豆播种以后到发芽,可能发生哪些变化。学生归纳成种子膨大 蚯蚓的选择说课稿 一、说教材: 小学科学课程是以培养小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积极倡导让学生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培养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究欲,使他们学会探究解决问题的策略,为他们终身的学习和生活打好基础。 学生在三、四年级的科学学习活动中,已经对生物体的基本特征进行了观察、认识和研究,本课是在此基础上带领学生 第 130 页 共 210 页 们进一步研究生物与环境的关系,建立起初步的动物与环境关系的认识。为后续学习打好基础。 对于一
202、个生物来说,周围的环境包括生物环境和非生物环境,生物环境有动物、植物、微生物等。非生物环境有阳光、温度、水、空气,土壤等。在这节课中学生将通过两个对比实验,了解蚯蚓生活需要的环境条件 -黑暗潮湿, 从而让学生认识到动物生存需要一定的环境条件。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动物生活需要一定的环境条件。 过程与方法 掌握对比实验的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 体会自然事物是相互联系的 培养学生热爱生命、珍惜生命的意识。 教学重点:如何设计对比实验。 教学难点:在设计对比实验中严格控制变量、并注意收集实验数据用事实说话。 二、 学情分析 第 131 页 共 210 页 学生对周围的世界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和积极
203、的探究欲,学习科学应该是他们主动参与和能动的过程。五年级是学生从中段进入高段的一个开始,学生通过两年的科学学习已具备了一定的能力。如观察、假设、简单实验、合作、记录等。因而在进入高段的科学学习中在已有的基础上进行更深层次的培训,引导学生经历更为完整的探究过程,比如强调实验前后的推测、解释要有充分的依据、进一步掌握控制变量实验的技能、并学习设计控制变量实验等,在学生的探究过程中应更多地关注学生的思维训练以及探究方法的培养,让他们从事物表面兴趣发展为对科学探究持久的兴趣,让他们体验到探究中思考与发现的乐趣。 三 、说教法 教无定法,贵在得法,重在过程 ,根据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科学课程应该具有
204、开放性这一基本理念,针对蚯蚓的选择这堂课,我采取以下教学方法。 1.利用实物创设情境法。 著名教育家于漪说得好: 课的第一锤要敲在学生的心坎上,或像磁石一样把学生牢牢吸引住。 教师在课的开始就要激活主体,让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 第 132 页 共 210 页 教学的伊始,我为学生创设猜一猜,看一看实物蚯蚓的情境,让学生对蚯蚓这种小动物产生喜爱之情,同时点燃了他们的好奇心,激发了他们的兴趣。 2.引导- 探究法 引导- 探索 教学法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他们是学着像科学家那样自己去探索大自然秘密的探索者。 四、 说学法 1.以探究为核心,让学生亲身经历活动的全过程。 探究既是科学学习的目标,又
205、是科学学习的方式,教师为学生创设情境,创造科学探究的机会,让学生在观察、提问、猜想、设计、实验、表达、交流的探究活动中,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使儿童初步形成科学的世界观。 2.发挥学生主动性,让学生有选择的进行开放式学习。 新课程标准把学生定位为科学学习的主体,也就是要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要充分体现主动性,发挥他们的能动作用。教师再次遵循 知道了也不告诉的原则 通过为学生创设情境, 提供机会 逼 学生自己去猜测、 验证的方法。 从而充分体验科学探究、科学发现的过程。 3.注意合作交流 第 133 页 共 210 页 在科学探究的活动过程中,学生应该以小组为单位,加强与同组同学的交流,通过团结合作来
206、完成活动,从而培养学生的科学协作精神。 五 、教学模式 1 结构 情境导入-猜测-讨论交流-设计实验-实验验证-归纳结论-延伸探究 2 理论依据 科学教材在编写指导思想上强调对学生的发展格外注重,表现在从对学生 学 的关注转向对学生 人 的关注,强调调动学生参与学习活动,使学生参与的过程中认识自然和社会,本课从知识目标上来说是比较浅显的,较容易达到,但在实现这个目标的过程中,联系生活实际和探究技能训练是本课的重点。 做一个生态瓶说课稿 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四节做一个生态瓶 一、说教材 1 、教材分析 做一个生态瓶是教育科学出版社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科学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四课。
207、它让学生进一步体验生物与环境之间的关系,认识生物与生物之间是相互依存 第 134 页 共 210 页 相互作用和相互制约的,并以做生态瓶为例子, 让学生通过应用所学的科学知识和科学方法研究,解决实际问题,知道思维活动在前,实践活动在后,用思维的成果指导实践活动。 本课教材内容分三部份:(一) 认识真正的池塘里的生态环境。让学生知道自然环境下的池塘是什么样的, 存在那些生物和非生物。 (二)设计一个生态瓶建造方案。让学生考虑准备让哪些生物来生活,准备怎样的非生物环境条件。 (三)做一个生态瓶。按照设计好了的生态瓶建造方案运用准备好的材料, 做一个生态瓶。 2 、说教学目标 目标是一切教学活动的出
208、发点的归宿。 根据新课标精神和教材内容,结合学生实际情况,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通过观察池塘里的生物环境资料,认识自然环境下的生态系统,以此为蓝本设计生态瓶的建造方案。 能力目标:能根据设计方案及实际条件制作生态瓶,并坚持对生态瓶进行管理和观察。 情感目标: (1 )能互相听取意见,共同协作制作生态瓶,并分工进行管理和观察。 (2 )树立爱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3 、重点和难点 (1 )教学重点:设计生态瓶的建造方案以及根据方案来做 第 135 页 共 210 页 一个生态瓶。 (2 )教学难点:理解在生态瓶中放置生物的数量,以及这些生物和非生物的关系。 4 、教学准备 (1 )学生
209、准备:大饮料瓶、剪刀、建造生态瓶需要的材料。 (2 )教师准备:池塘生态系统的影视资料、查阅资料的电脑。 二、学生情况分析 在本课学习以前, 学生已经认识了生态系统以及生物群落中动植物间的相互依存关系, 并能在比较熟悉的生态系统找出其中的食物链和食物网。 但针对现在的学生比较少接触大自然, 对生态环境理解比较肤浅为了让学生体验感受自然界的生态系统是一个和谐的整体。因此我在教学设计上更注重发挥学生的特长,让他们观察熟悉的自然环境,并在观察中想象,在想象中思索,把学生带到一种力所能及、 引人入胜的探索性活动中去, 让他们在探究中获得更多新的发现和新的惊喜。 三、教学策略 建构主义认为,科学知识和技
210、能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的,而是学习者一定学习环境下, 在教师和伙伴的帮助下,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源,通过自己学习建构而获得的。结合这一理论,我对 第 136 页 共 210 页 本课采取了以下的教学法: 1 情景教学法。 本课我以动画的形式展现水底生物的环境以及做生态瓶的几个步骤,吸引注意力,激发兴趣。 2 刘默耕的“引导探究”法。在教学中我以“观察思考提出问题设计方案做生态瓶交流评比” 为线,启发引导学生观察、体验、探索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并在做生态瓶中探究如何维持一个小的生态系统内的平衡。 3 应用开放性原则,遵循儿童的认知规律,小组合作,分组讨论。在自主探究中学习,在合作交流中获取更多信息。
211、五、说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激发兴趣 1 我首先播放课件,给学生展示五彩缤纷的水底世界,让学生初步感受真实的水底世界是由各种各样的鱼类与水藻等生物和非生物构成的, 让学生感受生态系统的奇妙, 激发他们探究的欲望。 2 接下来再让学生观察池塘的生物环境,让学生尽情说说自己看到的、想到的或发现到的问题, 学生通过观察讨论会提出各种各样的问题: 池塘里有哪些水生生物? 第 137 页 共 210 页 水生植物需要哪些生存条件? 假如池塘里没有水草,鱼会什么样? 提出问题后,学生小组讨论解决以上问题,这样,学生在探究交流中知道自然环境下的池塘是怎样的, 存在哪些生物和非生物。并知道这些动植物之间的
212、食物能量交换关系, 例如植物为动物提供了氧气,玩耍休息的场所,动物为植物提供了二氧化碳、肥料等。还要知道非生物对生物的作用, 从而明确群落中各部分的作用,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 (二)探究交流,设计方案 科学要根据事实来说话,不能进行毫无根据的猜想。因此做生态瓶前需要设计一个方案, 利用收集的事实来导行。用思维的成果指导实践活动。我设计了以下环节来突破难点: 1 小组说说生活中有没有模拟的水底生态。然后课件出示金鱼缸, 让学生讨论生活中金鱼缸里金鱼的生活环境, 直观感知生态瓶的构造。 2 小组讨论,尝试制定方案。 这一步首先进行简单的讨论引导,如果建造一个生态瓶,需要考虑什么问题?为了让生物在生
213、态瓶里生活得更好一些,需要哪些非生物环境条件?让学生尝试设计生态瓶建造方案。在讨论 第 138 页 共 210 页 探究中明确了自己行动的思路, 为下一步有效的实践研究奠定基础。 3 汇报方案。 学生汇报方案,自评、互评后,完成评价量表部分内容。教师进行简单的小结引导,出示制作生态瓶的一般步骤。 (三)根据方案,制作生态瓶 学生根据小组的设计方案,利用准备好的材料小组合作做一个生态瓶。 这一环节让学生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探究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既培养了探究学习的习惯,又锻炼了动手实践能力,使学生的智慧和才华在操作中得到充分的展示,并表现出惊人的探索能力和创新精神。 (四)展示评比,总结表扬 1 学
214、生展示小组制作的生态瓶,小组之间互相观赏,畅所欲言评价制作的生态瓶, 其他小组提出建议。 这一环节学生在思维上受到其他小组的启发, 让他们不断提出新的、 有价值的问题,促进探究活动逐步深入下去,从而建立起初步的生态平衡的概念。 2 自我评价,完成评价表格。 出示评价量表 第 139 页 共 210 页 3 老师及时表扬设计意图合理、有创意,合作完成较好的小组。激发了学生的探究热情。 4 谈收获,写保护生态环境的标语,激情导行,实现情感目标。 这一环节通过写保护环境标语道出了自然界的生态系统是一个和谐的整体, 大自然因有各种各样的生物和非生物才有今天的美丽, 人类和生物才生活得如此多姿多彩。 从
215、而让学生感受大自然的恩惠, 在经历科学教育的同时, 也将在孩子们心里构筑起保护生态环境的美好情感。 (五)课外延伸,深入生活 1 让学生商量决定生态瓶的存放位置。 2 学生分工进行管理和观察生态瓶。做好观察记录。 3 让学生课外浏览生物与环境的网站,了解生物与环境的关系。 http:/ http:/ 这一环节的设计,目的在于打破课堂的局限,让学生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有利于培养学生们的观察能力和实践能力。并为下节课观察生态瓶的学习作好铺垫。 第 140 页 共 210 页 五、板书设计 做一个生态瓶 生物: 生物的生活环境 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相互制约 非生物: 本课的板书设计充分体现了教
216、学的开放性原则,为学生根据自己想探究的问题,设计解决问题的方案,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范例,对帮助学生获取科学知识,增长科学探究能力,形成科学思想,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起了很好的促进作用。 六、教学评价 本课的评价采用了多种形式,如书面评价与学生口头报告展示的评价相结合。教师评价与学生的自评、互评相结合,让学生在评价中学会实践和反思,发现自我,欣赏别人。 七、设计意图及依据 一位名人曾讲过这样一句话: “我听了,我忘记了;我看了,我知道了;我做了,我记住了。 ”这句话形象地说明了“做”的重要性。这与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提出的“做中学”的观念相吻合 第 141 页 共 210 页 的。鉴于以上思考,我让各种探
217、究“活动”来贯穿这节课堂教学的始终,让学生在操作、观察、讨论、思考中去感受,理解科学的产生,发展的过程,在轻松的交流过程中,体验科学学习的乐趣,增长科学探究的能力,获取科学知识,真正提高教学效果。让学生做到像科学家那样自己去探究大自然的秘密,合作构建适应新世纪的本领。 维护生态平衡说课稿 一、分析教材 1 、教材的设计意图 随着年龄的不断增长,以及科学探索的不断深入,学生对森林、田野、草原、池塘等环境越来越熟悉,对环境方面的科学研究也越来越感兴趣。在对环境的进一步观察中,他们会发现一些更加有深度和科学意义的问题。 “生物与环境(二) ” 单元是五年级上册“生物与环境(一) ”单元的继续。 这一
218、单元就是要引领随着学生年龄的学生经历一些有目的的调查、考察活动,在活动的基础上进行科学推理,进一步体验生物与环境之间的关系,认识生物与生物之间是相互依存、相互作用和相互制约的, 特别是认识到一种动物或植物可能就是另一种动物或植物生存所依赖的条件, 从而在学生心目中初步建立起的生态系统概念, 形成“生物与生物之间是相互关联的一个整体”的认识。 第 142 页 共 210 页 2 、在单元中的位置 整个单元的教学由 10 个主题活动组成。首先从观察熟悉的“蔷薇花丛”开始,研究“花丛”中动植物间的关系,认识生态系统;研究它们之间的食物联系,认识食物链和食物网。然后从设计和建造生态瓶开始,观察生态瓶内
219、的动植物及微生物;接着研究改变生态瓶的控制条件,推测和观察条件改变后的生态状况,初步感受生态平衡的意义。最后将研究推广到真实的大自然中, 推测草原上某种动植物增减或某种环境改变后生态平衡状态的变化,进而认识引发沙尘暴的原因;在了解学习国家野生动物保护法的基础上,通过上网、访问、实地考察等多种形式认识了解野生生物及其栖息地;进一步关注自然界的珍稀动植物,在此基础上进行调查研究,做一个某种珍稀动植物生存现状和保护措施的调查研究报告,并提出自己的看法和见解。 因此,我们可以用以下脉络来把握“维护生态平衡”在本单元中的地位: 蔷薇花丛 观察生态 改变生态瓶 他们是什么关系 做一个生态瓶 食物链和食物网
220、 显微镜下的生命 维护生态平衡 保护野生动植物及其栖息地 第 143 页 共 210 页 爱护珍稀动物和植物 3 、教材内容结构 本课教材内容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探究草原的生态平衡;第二部分是什么引发了沙尘暴。 二、分析学情 维护生态平衡是生命与环境(二)单元的第八课,我们班的同学在通过前面的一至七课的学习后, 已经初步认识了生态系统以及生态系统中的食物联系-食物链与食物网,同时,在经历过一系列有目的的考察活动后,学生已初步形成了“生物与生物之间是相互依存、相互作用和相互制约的,是一个相互关联的整体”的认识。 本课主要是探究食物关系平衡被破坏后的生态状态,推测草原上某种动植物增减或某种环境
221、改变后生态平衡状态的变化。进而认识引发沙尘暴的原因。 教学对象是一群对草原、 沙漠和沙尘暴并不熟悉,也没有亲身体验的孩子,学生只是从电视上,电影上和书籍中对草原、沙漠有所了解,对沙尘暴更是知之甚少。针对这一情况, 因此, 在后面对于本节课的基本教学流程设计时,我是这样预设的:收集资料(主要是收集有关草原、沙漠、沙尘暴、泥石流的文字和图片资料)-创设情景、观察描述(利用多媒体再现草原、沙漠、沙尘暴、泥石流)问题分析、推理维护生态平衡 草原的生态平衡 是什么引发了沙尘暴 第 144 页 共 210 页 形成共识。这一流程贯穿整个教学过程,有时也贯穿某一教学环节。 三、说教学理念 本节课设计主要体现
222、:1 、把握教学预设,关注动态生成;2 、在讨论交流中取人之长,补己之短,学会尊重别人的意见;3 、 帮助学生将认识转化为行动, 树立主动维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四、说教学目标的设置 1 、科学探究目标 在学习活动中大胆合作、交流,积极探索研究,能做到取人之长,补己之短,学会尊重别人的意见。 2 、科学知识目标 能够应用分析、推理等思维形式认识草原上各种动植物的生态平衡关系,认识沙尘暴生成的原因。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能深刻认识到维护生态平衡的重要性,树立主动维护生态环境的意识,并落实为行动。 五、说教学的重难点 1 、培养学生的分析、推理能力。 2 、帮助学生认识到自然界的生态系统是一
223、个和谐的整体,其中任何一个环节受到破坏,生态系统都可能失去平衡。 第 145 页 共 210 页 六、说教法选择 本课教学中教师通过直观深动的语言、图片、影音资料等,组织学生在学习活动中大胆讨论交流积极探索研究。 通过一系列探究性问题,有目的的,一步一步的分析、推理,进而认识到维护生态平衡的重要性,树立主动维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七、说学法指导 1 、通过形象直观的、图片、影音资料等,把静态的课本材料转变成动态的教学内容,让学生在形象直观的学习活动中受到强烈的心灵震撼,进而认识到维护生态平衡的重要性。 2 、通过合作、讨论、交流,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帮助学生拓宽视野,同时取人之长,补己之短。 八、
224、教学活动准备 1 、科学活动报告单。 2 、有关草原、沙尘暴的图片、影音资料 九、教学预设 根据新课标的要求,结合学生的学习实际,在认真分析教材,合理选择教发的基础上,我对这节课的教学预设如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1 、师导入:同学们,你们见过草原吗? 那你告诉同学们,草原什么样? 第 146 页 共 210 页 ( 设计意图:了解学情。学生对草原到底知道多少?会不会用联系的、发展的观点来认识草原上的生物和草原生态。) 2 、今天老师为大家准备了一段有关草原生态的录像,让我们一起走进美丽的草原。 (多媒体:“美丽的草原”。学生观赏草原。) (设计意图: 从视觉和听觉两方面, 让学生感受草
225、原的和谐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探究草原的生态平衡 1 、看了美丽的草原以后,你有什么感受? 2 、草原上都有些什么动植物?(师:板书:草、兔子、鹰、狐狸、狼、山羊) 3 、草原上的这些动植物之间有着怎样的食物关系呢?你能画出几条食物链吗?(生:在实验报告单上写出几条食物链) 4 、画完以后同小组同学交流,谁愿意把你画的食物链展示给全班同学。(投影展示) 5 、现在我们以“草 兔 鹰”为例,请同学们设想一下,如果食物链的一个环节发生了变化,会发生什么现象?(独立思考 小组内交流 填写报告单) (1 )如果鹰少了,会发生什么现象? 第 147 页 共 210 页 (2 )如果兔子少了,会
226、发生什么现象? (3 )如果草少了,会发生什么现象? 6 、推测:如果上面任何一种现象发生了,草原最终会变成什么样子? 7 、刚才我们假想了草原上食物链的一个环节发生变化带来的连锁反应,这说明了什么呢?(独立思考 小组内交流 反馈汇报) (帮助学生认识到自然界的生态系统是一个和谐的整体,其中任何一个环节受到破坏,生态系统都可能失去平衡。 ) 8 、思考:在现实生活中,草原上的动植物会无缘无故地减少吗?(让学生认识到草原上的动植物不会无缘无故地减少, 这些动植物的减少是伴随着人类的破坏而产生的。 ) 9 、人类的哪些行为会造成这些动植物的减少,进而导致草原生态平衡的破坏呢?(让学生充分讨论后作出
227、分析) 三、认识沙尘暴生成的原因 1 、过渡语:人类肆无忌惮的破坏活动,必然会遭到大自然的报复,因此,灾难很快就降临在了他们的头上。这就是我们接下来将要去揭开的一个谜:是什么引发了沙尘暴? 2 、了解沙尘暴是什么? 3 、了解沙尘暴有什么危害? 第 148 页 共 210 页 4 、阅读教材上宁夏藤格里沙漠有关情况的介绍。 5 、自主学习资料后,鼓励学生提出想了解或不懂的问题。 6 、组织学生讨论分析: 是人类的哪些行为引起了这块草原生态系统的失衡? 这些行为的后果是什么? 最终结果又是什么? 我们应该如何改变这种状况? 四、思索:在维护大自然生态平衡的活动中,我们能做些什么呢?我们怎么做?
228、光是怎样传播的 说课稿 各位老师,大家好! 今天, 我说课的课题是小学科学教科版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 光 第 3 课时。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教学理念、教法学法、教学过程等四个部分进行说课。 一、 说教材 在本课内容之前学生探究了光和影的关系,建立了一些感性的认识。在这一基础上再研究光是怎样传播的。我认为编者的意图是让学生巩固光和影子的科学关系,又为续学光在传播途中碰到障碍物会怎样的研究打下基础, 使学生的动手能力、 思维能力、创新能力、探究精神得到全面的发展。 第 149 页 共 210 页 这一课的内容分二大部分。第一部分是“光是怎样照到物体上的”;第二部分是“验证光的传播路线”。 五年级学生
229、的已经有一定的科学素养, 同时对实验课兴趣非常浓厚。但是在思维上,逻辑性、严谨性不强,考虑问题不验操作,对学生而言都是很好的锻炼。我从学生感兴趣的问题入手,精心设计有关深入、 不够细致周密; 同时实验操作能力有待提高。本节课无论是实验设计还是实光是直线传播的探究活动,强调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亲身经历、发现、探究、推测、验证的科学探究过程,发展学生对科学的理解力,思维力及多方面的素养。 根据“科学课以培养小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积极倡导让学生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的课程理念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 我将确定以下教学目标: 1 、科学概念:光是直线传播的。 2 、过程与方法:有依据地推测光的
230、传播路径;设计验证光是直线传播的实验; 利用光的传播规律解释为什么会有影子。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爱思考的习惯,以及善于思考的能力;知道推测要有依据; 在实验中能认真观察、 勤于思 第 150 页 共 210 页 考, 根据实验结果实事求是地进行分析、推理。 本课教学的重点是通过实验验证光是直线传播的。 难点:寻找假设的依据说明光是直线传播的。 教具准备: 手电筒、 3张在同一位置打孔的长方形卡纸、 屏、空心管和直管。 教师演示的图片和课件。 二、说教法、学法 有人将科学比喻为引导学生过河,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运用好的教学策略,为学生提供“过河”的下脚石,但又不能越过这个度,教
231、师只作启发式点拨,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根据新课程标准以“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为宗旨,及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我将本课的教学法确定如下: 从教的方面来说,本课主要采用“引导发现探究”的教学方法。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让每位学生都能像科学家那样研究科学,从而让学生学到探究科学规律的本领。本课通过让学生对光是沿着直线传播的实验观察、研讨、推测、验证、解释。为了能使教学目标得以落实,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本课 第 151 页 共 210 页 中我还同时综合运用了(讨论法、实验法、探究研讨法等)多种教学方法来组织课堂教学 从学的方面来说,本课主要采用(观察法、探究实验法、小组合作、自主探究法等)多种学习方法,指导
232、学生通过多种感官对光传播的现象进行有意识的初步认识,充分发挥学生的创造力,使学生能独立进行探究实验,能充分发挥手、脑、眼的功能,从而获取新知识,培养技能技巧。从小组合作中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探究意识,使他们乐于交流,并善于发表自己的意见。 三、说教学程序 我的教学设计是以“探究、开放、自主、合作”为基本指导思想的。下面是我对这节课的教学设计的说明。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活动一 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观察日常生活中光照的现象 (出示图片及课件)清晨,太阳出来,房间洒满了阳光;黑夜,打开手电筒,灯光照亮了前面的路;在观察中提出问题。这些光是怎样到达被光照的物体上的?组织学生进行讨论、猜测,激发
233、学生利用实验获得证据,证明自己的观点是否正确。 第 152 页 共 210 页 创设这样的问题情境引入,使学生的思维产生强烈的碰撞,这一锤就敲到了学生的心坎上, 充分激发了学生的探究欲望, 可以很快使学生积极思维, 进入科学探究的活动中来, 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的。 (二)组织探究,得出结论。 (重点)需修改 活动二 出示有结构的材料,组织学生讨论实验的方法,猜测实验的结果。 因为教科书上学生操作的验证实验, 器材简单, 操作容易,可以放手让学生自行合作制定实验方法和步骤, 自行操作,但要求实事求是的记录实验结果, 在图中的卡纸上直接用箭头标出光前进的路线。 在过程与方法中推测依据很重要。 通过
234、实验得出小孔在一条直线上, 手电筒的光就能到达最后的屏上, 形成小斑点。否者就不会有此结果。 在这一环节的活动中,先让学生自主合作、大胆猜测光的传播是否沿着直线的方式进行的问题产生认知的矛盾, 也就有了探究、 验证的需求。 这时, 教师让学生进行验证也就水到渠成了。同时学生的小组合作学习在这个环节中所起到的作用也是科学、有效的。小组活动中,同学们在小组长的安排下,有的到实验材料区去选取实验所需的材料,有的负责记录,有不同的看法互相交流,然后小组长把全组的意见整理、汇报,得出了“光是直线 第 153 页 共 210 页 传播”这一结论。这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又充分的体现新课程自主探究的精神。 (
235、三)扩展探究,培养热情 接着激发学生用其他的方法也来验证光的传播路线,可以是直管和弯管的对比观察,直管眼睛就能看到另一头的光,弯管就不能,进一步证明光是直线传播的。同时提醒学生不要用眼睛只对很亮的光源。还要给学生留个思考的空间,说说还有哪些方法验证光的直线传播。再利用光是直线传播的理论解释影子总是在光的背面的道理。为了更有效知识延伸,还可以用课件图片出示,光的传播速度以太阳为例,进一步扩展了学生的探究活动,使学生所形成的概念得以巩固。令科学知识从书本走向实践,由课堂走向社会。 (四)、板书设计 为了紧扣教学目标,突出教学重点,我用简洁明了的词语进行板书,概况了本节课的主要内容,让学生一目了然,
236、结合课件展示,让对所学知识留下深刻的印象。 第 154 页 共 210 页 光于热说课稿 设计理念 曾经听说过一则笑话 小男孩问爸爸:“是不是做父亲的总比做儿子的知道得多?”爸爸回答: “当然啦!”小男孩继续问道: “电灯是谁发明的?”“爱迪生。”“那爱迪生的爸爸怎么没有发明电灯?” 小小的幽默能发人深省,也可以给我们教学的启示。 科学课程标准中指出:低估学生比高估学生更可怕。在设计光与热的教学中,我们力求激发学生潜能,把尽可能多的时间、空间留给学生,让他们自由自在地去想、去做、去说,真正成为科学学习的主体。 1 、让学生自由自在地去想、去做、去说,成为科学学习的主体。 2 、科学学习要以探究
237、为核心。 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是学生学习科学的主要途径。科学课程标 准16 页中提出科学课程应向学生提供充分的科学探究机会,使他们在像科学家那样进行科学探究的过程中, 体验学习科学的乐趣,增长科学探究能力,获取科学知识。 第 155 页 共 210 页 科学家究竟需要有哪些科学探究能力呢?观察、 分析、 比较、推理、发现、记录、演算、想象、创造作为科学老师,我们不可能把所有的学生培养成科学家,也没有把他们都培养成科学家的能力。因此我们组第三条理念为:尊重个体差异,力求让每个学生在本身的基础上有所发展。 李白曾说:“天生我才必有用” 。 每个个体既然来到这个世界上,就有其必然性。开朗健谈
238、的人适合做销售,耐心的人适合做教师,细心的人适合做会计,绝顶聪明的适合当科学家, 就算木头的人也能做清洁工等体力活会社会出一份力。作为教师应尊重个体差异,发挥每个孩子的潜能,使每个孩子都能在本身的基础上进步。 3 、尊重个体差异,力求让每个学生在本身的基础上有所发展。 教材分析: 光与热位于五上教材的第五课。前几节课时,学生认识了光的传播特点与反射现象,本节课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认识光具有热能。学生天天和光接触,他们对光的热能已经有了一些生活经验:冬日太阳底下会感觉到暖洋洋,夏日,在树荫底下会感觉到凉快。在学生对光与热简单认识的基础上,教师应引导学生通过实验探究阳光的强弱与温度的关系,用数据来
239、对光与热下结论。教材 34 页中介绍凹面镜与凸透镜的工作原理,是对本节 第 156 页 共 210 页 课知识点的提升和利用。 让学生认识可以利用凹面镜与凸透镜汇集光与它携带的热量,为人类造福。 学生分析 通过两年的学习,五年级学生有了自己的科学思维方式,对科学探究过程有所了解,并能运用这一方法解决问题。为了了解光与热学生知识的起使点,课前进行了一次调查,出了五道题目让学生完成。 1 、许多光源在发光的时候也在发 。 2 、 是地球上最大的光源与热源。 一题三人错,正确率为 88%,其中三人错的答案为生温度、热源、亮。丛中我们可以看出,学生对太阳光能带来热量已经具有了一定的表象。而二题只有 1
240、人错,正确率 96%。 3 、 你猜想光的温度与强弱有什么关系?13 人正确 52% 你能设计实验验证自己的想法吗? 10 人设计有创意 第 157 页 共 210 页 4 、生活当中你认识的凹面镜有 、 、 。 生活当中你认识的凸透镜有 、 、 。 0人全部写对,正确率 0% 5 、 你知道的凹面镜与凸透镜是怎样聚集光线的呢? 5人正确 正确率20% 从学生的答题情况, 我们可以了解到设计光的温度与强弱关系的实验,学 生会感到困难,是本节课要解决的难点之一,其次凹面镜与凸透镜的聚光原理在教材中第一次出现, 学生在平时生活中也比较少观察到这种现象,因此也是本课教学的重点。在学生光与热以有知识层
241、面上,我们组制定了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第 158 页 共 210 页 下限:光强温度就高,光弱温度就低。 能简单描述凹面镜与凸透镜汇集光线得到强光的原理。 上限:能够绘制凹面镜与凸透镜汇集光线简单光路图。 举例说出 2个日常生活中的凹面镜与凸透镜。 过程与方法: 下限:合作完成一面镜子与多面镜子照射探究光热关系实验。 上限:讨论设计一面镜子与多面镜子照射探究光与热关系的实验。 情感、态度、价值观: 认识到自然事物的变化是有规律的。 人们掌握了自然规律就能更好地生产和生活。 一、猜谜激趣,顺势导入。 课前, 老师将点亮的小灯泡放进铁制的圆筒盒子里,上课时,请学生上来摸摸盒子的表面,猜盒子里面
242、是什么?当老师把盒子打开时,学生们惊诧原来光也能携带那么大的热量,光源在发光的时候也在发热。那么是不是所有的光都能给我们带来热量呢?简单地说明下光分两类,冷光源与热光源。 第 159 页 共 210 页 以猜盒子里物品的形式激情导入新课,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他们感受到光的魔力,激发起学生的好奇心与求知欲,并营造愉悦的课堂氛围。 二、自主探究太阳光的强弱与温度高低的关系 第二个环节可分为三个小环节 1 、小组讨论实验方案 学生分析中,我们了解到设计研究太阳光的强弱与温度关系实验不简单,俗话说,“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这里该让学生讨论再讨论,教师也可以提问,启发学生思考。 “怎样可以得到强弱不
243、同的太阳光?”太阳光不能抓,不能装,因此学生会联想到上节课的方法,反射太阳光。“选择几面镜子反射,进行光的温度对比?”“实验中,该注意些什么?” “万一遇到困难,老师希望小组的同学可以商量,动脑解决它!” 经过生生、师生之间的交流,具有科学性与可行性的实验方案完工,这样就可以放手去实验了。 2 、小组自主实验 第 160 页 共 210 页 3 、在小组自主实验中,应体现开放性的原则,让学生自主选择实验的地点,反射线路的长短,而不是全班规定、统一。一开始,学生有可能会选择出现偏差,线路很长,反射的地点不太合适,当他们试过不行时,就会寻找更合适的地点。手的抖动也给实验带来了麻烦,孩子们在测量了几
244、次后,改进了实验方法,直接把镜子放在地上进行反射。提供适当的实验空间,学生能更大程度上实现自主探究,边实验边思考边讨论边改进,使孩子成为探究的主人更乐于动手动脑,同时体验成功的快乐。 师:那么光的强弱和温度的高低有什么关系呢? 生: 师:你有什么实验可以验证自己的想法吗?小组讨论一下 生: 师: 做实验的时候该注意些什么?你打算选择几面镜子做实验?镜子照射多久可以记录下温度? 生: 师:请各小组分头到学校找位置进行实验。实验结束后,把不同镜子照射的温度记录下来,并画柱状统计图进行分析。 师:实验当中你们遇到什么困难了吗? 你是如何解决的? 第 161 页 共 210 页 生: 师:谁来汇报一下
245、实验结果。 师:两组实验温度数据制成柱状统计图进行分析。 从统计图中,你发现了什么? 你认为可能是什么原因造成了两组温度数据的不同。 判断题 1 、用一面镜子将阳光投射到一张纸上形成的光斑,比用两面镜子将阳光投射到同一张纸上形成的光斑更亮。 2 、太阳光给我们带来光明的同时,也给我们带来了温暖。 3 、太阳光的多少、强弱与温度的高低是两回事,没有什么关系。 4 、同一时间下,向阳处的温度低于背阴处的温度。 探究光的强弱与温度关系的实验中,我们小组期望能够“以学生的发展为本” 最大限度地使孩子动口、 动手、 动脑, 实验前,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去校园中主动寻找可以实验的场所,实验时,学生发现手的抖
246、动,太阳光照射角度等问题对实验的影响,实验后,实验数据的准确记录。这些都让学生去主动参与、主动探索、主动思考、主动实践。“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不仅要让学生做,还要让他们讨论,思考,动脑筋地做,探究寻找自然、简捷、独创的方法思路。 第 162 页 共 210 页 三、光与热的应用 理解凹面镜与凸透镜的聚光本领很抽象, 可利用多媒体课件,出示凹面镜反射以及穿过凸透镜聚光的光路图。 同时请学生回想下,人们利用凹面镜与凸透镜汇集光线的实例有哪些? 土壤中有什么说课稿 一、教材分析 土壤中有什么是在三下混合单元的研究土壤和五上地球表面及其变化单元的岩石会改变模样吗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教材第
247、一部分“寻找土壤的成分”分三步进行,观察新鲜的土壤、观察干燥并弄碎的土壤、土壤沉积实验。让学生明白土壤中有肉眼看得见的物质,也有肉眼看不见的物质,土壤是沙、小石子、黏土、腐殖质、水和空气等物质的混合物。教材第二部分“土壤和生命”通过一幅图生动地描述了土壤与生命的关系。 这节课的探究活动就是在研究了岩石的风化形成了越来越小的颗粒的基础上观察分析土壤的成分。探究的目标是寻找土壤来源于岩石的风化和生物作用的证据,认识土壤对生命的意义。 二、学情分析 本课的特点是经历一个猜测观察的科学探究过程。土壤对于五年级的学生来说司空见惯,但是他们可能从来没有考虑过土壤从哪里来,更不会想到它来源于岩石及土壤中有些
248、什么,这一个 第 163 页 共 210 页 问题也是学生比较感兴趣的问题。基于以上分析,我把本科的教学思路预设为:猜想观察实验讨论结论。 三、教学目标 1 、知识与能力:通过观察和实验寻找土壤成分,了解土壤是由岩石的风化和生物作用形成的。 知道土壤包含岩石风化而成的大小不同颗粒(小石子、沙、黏土)、动物、植物的残留物,以及腐殖质、水和空气等。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和实验寻找土壤的成分,用沉积的方法把土壤成分按颗粒的大小分成几层,综合各种方法获得的信息,获得对土壤成分的正确认识。 3 、情感态度价值观:认识土壤对生命以及人类生产生活的重要意义。 四、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通过实验了解
249、土壤是由岩石风而成的大小不同的颗粒、动物、植物残体,以及腐殖质、水和空气等组成。 教学难点:土壤和人类的生产、生活有着密切的关系。 五、教学准备 1 、实验准备:为学生准备干燥的和新鲜的土壤、放大镜、圆柱形玻璃瓶、镊子、小棍、水、牙签、酒精灯、石棉网、玻璃片。 2 、制作课件。 第 164 页 共 210 页 六、教学过程 为了达成上述教学目标,我设计如下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课件展示地表土壤剖面图(类似教材 P54图,无文字解说) 学生对土壤虽然天天看到,可未必就去观察和思考过土壤是从哪里来的,土壤中有什么,土壤和生命有怎样的关系。所以,用课件展示,引起学生对生活经历的回忆,
250、激活学生对土壤进行观察分析的思维,激发学生投入科学探究的兴趣。接着让学生猜测土壤中有什么?学生猜测, 教师质疑土壤里到底有没有这些东西呢?猜想是科学探究中的重要一环, 学生可能会根据前一节课的知识和生活经验来进行预测。 教师揭题板书。使学生能自发地投入到下面的学习探究中去。 (二)实验观察,获取信息 在课堂中“寻找土壤的成分”。分四个步骤:观察新鲜和干燥的泥土在土壤沉积的同时,燃烧土壤燃烧浸泡土壤的的液体小结。 新鲜泥土里面有动植物的活体和残体, 会给学生带来惊喜,重点让学生进行观察记录。观察干土壤,要求学生用牙签把颗粒大小分清楚,学生感觉有点难度很难分清楚。教师讲述地质学家区分颗粒大小的标准
251、,介绍“直径”的意思,看直尺上一毫米的刻度。根据颗粒大小的标准,同桌指颗粒互相说说他们的名称。因为黏土太小,无法用肉眼区分。顺势提出问题:“你有什么办 第 165 页 共 210 页 法让土壤颗粒从大到小排列呢?学生想到以前实验用的筛子, 筛子孔有大小, 就能把颗粒大小分离出来, 这是可行的。 继续提问:还可以怎么做?引出“土壤沉积”实验。这个实验采用教师演示实验,把土壤倒入水中,用搅拌棒用力搅拌而后,静置在一边,启发学生用什么方法来观察。整个探究过程指导学生用科学的观察方法、 严谨的观察态度来观察。 同时适时渗透安全和卫生教育。 在做“土壤沉积”的同时,师继续引导:土壤中只有肉眼看得见的物质
252、吗?来做两个实验,从中你能看到土壤中还有什么?(1 )燃烧土壤。学生在三脚架上放石棉网,石棉网上放新鲜的土壤,然后点燃酒精灯放在石棉网下方进行燃烧,土壤中渐渐冒出白烟来,师把玻璃片平放在土壤上方,学生上来看,师移开玻璃片,让一学生用手摸摸玻璃片有什么感受,有点湿的感受。土壤已烧干,闻到一股臭味。师解释,这一股臭味就是土壤中的“腐殖质”燃烧后的气味,师板书“腐殖质”。玻璃片上有点湿说明土壤中有水分。再看老师做一个实验。(2 )燃烧浸泡土壤的液体。师从土壤沉积的实验瓶中吸几毫升的水,放在铁勺子中,铁勺子放在酒精灯上烧,水烧干后让学生观看留在勺中的物质。学生做过烧盐水的实验,他们看到勺中的白色斑点,
253、想到“盐分”。师解释,这是土壤中的无机盐。板书“盐分”。师介绍的“腐殖质”和“盐分”的概念和作用。两个实验结束,师让学生观察“土壤沉积”实验的结果并作记录。师出示事先做好实验的瓶子放在讲 第 166 页 共 210 页 台上, 再将本节课实验的瓶子拿到各小组让学生仔细观察土壤分层的结果。土壤颗粒从大到小往上排,浮在上面的是动、植物残体。小结:现在,我们能说出土壤的组成部分吗?学生回答后读书本 54 页的句子:“土壤是沙、小石子搅拌黏土、腐殖质、水和空气等物质的混合物。”师:土壤的成分我们心里有数了,你知道土壤与生命的关系吗?土壤中有哪些生物?它的构造又如何呢?出示课文54 页的插图(课件显示)
254、,学生根据图片进行观察、说图、师适时引导,让学生明白土壤与生命的关系。 (三)深化认识,拓展延伸 1 、你知道土壤中还有那些生命吗?学生举例子。土壤为他们提供了什么?生物又为土壤做了什么?学生讨论汇报。 2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是呀,土壤的作用真大啊! 本课教学设计的特色是:学生从问题开始进入探究学习,整个教学活动都有探究的结构材料,学生始终在多动手,多观察,多实验,多思考的探究性学习中进行,从而培养学生能参与中长期的科学探究活动的能力 马铃薯在液体中的沉浮说课稿 古蔺一小 兰芳 第 167 页 共 210 页 一、说教材 1 、教材简析 马铃薯在液体中的沉浮是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沉和浮”单
255、元第七课。 本单元的教学活动都是以学生在认知发生矛盾冲突及产生问题时引导和驱动的。本课内容是继“沉浮与什么因素有关”之后从另一个角度探究影响物体沉浮因素的一课。本课安排了三个活动:观察马铃薯的沉浮;观察比较两种液体;调制一杯使马铃薯浮起来的液体。从这三个活动内容的安排我们可以看出:这节课使学生经历一个十分典型的 “观察推测实验发现记录”的科学探究过程。这对学生形成科学的研究思想和方法是很有帮助的。我在本节课中,从学生认知发展冲突及产生问题时引导和驱动教学过程,并让学生经历整个过程。 2、教学目标 (1 )科学知识目标 A 、 通过探究体验到盐水比清水的浮力大, 可以使马铃薯浮起来,从而知道相同
256、体积的液体越重,浮力越大,越轻浮力越小。 B 、探究让学生经历通过控制变量影响物体沉浮的因素。 (2 )科学探究目标 A 、 尝试自己动手制作一杯盐水使马铃薯浮起来, 会验证结论。 第 168 页 共 210 页 B 、能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根据观察到 2号水杯里滴液变干后留下的白色粉末痕迹,能推测马铃薯浮起来的原因。 C 、学会合作探究,会作实验记录并呢不管用文字交流。 D 、使学生经历一个典型的“观察发现推测证实 ”的科学探究过程,帮助学生形成科学的研究思想和方法。 (3 )、情感目标 A 、在小组合作学习和探究活动中,能主动提高自己想法,分享他人智慧,体会合作的愉快。 B 、在活动中体验科
257、学探究的乐趣,保持和发展探究周围事物的乐趣和好奇心。 C 、培养学生探究科学的兴趣,启发他们在课外进行科学探究活动。 3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知道相同体积的液体在改变其结构的情况下,可以使物体浮起来。 难点: (1 )同一物体在不同浓度的液体中的沉浮探究。 (2 )学生在实验时对酒精灯的点燃、熄灭,玻片及玻棒的使用方法。 4 、教学准备 第 169 页 共 210 页 马铃薯若干,烧杯 7个,食盐若干,白糖若干,酒精灯一盏,火柴一盒,试管架一个,玻片 2片,玻棒 7根,药匙 7个,滴管一支,镊子 7个,量杯 1个 二、说学情 五年级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重要时期,对身边事物充满好奇心,有一定的知
258、识经验储备,这对培养他们的积极探索精神和正确思维活动有积极意义。而且有了一些实验的相关知识,但对于一些实验仪器的使用还不了解,仪器的有序摆放尚未形成习惯。故在实验时要重点引导。 三、说教法与学法 教法:在教学活动中,我力求把教学内容转化为学生从内心向探究的活动, 融入多种教学手段, 让学生分组合作, 大胆交流,并根据实际情境和学生特征即兴发挥。 学法:学生在探究活动过程中,能运用实验验证法、归纳总结法、记录观察结果掌握相关知识。 四、说教学时间 本节内容我准备用一课时完成。 五、说教学流程 (一)情境导入,揭示课题 1 、描绘死海的奇怪现象。 第 170 页 共 210 页 2 、对比平时游泳
259、的实际情形。(目的:激发学生探究欲望,把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下一个环节的学习中。) 3 、板书课题。 (二)探究活动 活动一:马铃薯的沉浮 (我采用“看一看、说一说、想一想”的方法) 出示一杯清水、 一杯盐水。 把同一个马铃薯分别放入一号杯和二号杯,观察所发生的现象,想一想:为什么会有这种现象发生?学生猜测并想办法解决。 1 、看一看:学生认真观察老师演示实验 2 、 说一说: 在不同的液体中同一个马铃薯有什么现象发生?(学生说说所看到的现象) 3 、想一想:为什么同一个马铃薯在不同的液体中会有不同的现象呢? (目的: 引起学生探究欲望, 大胆推测并想办法解决这个问题。 ) 活动二:观察比较两种
260、液体(演示实验,目的在于:1 、让学生通过观察老师实验,明白不知名的液体里溶解了其他物质而使马铃薯浮了起来;2 、让学生了解如何点燃和熄灭酒精灯,如何使用玻片等。) 第 171 页 共 210 页 在实验时, 我有意放慢速度, 让学生仔细观察, 老师使用酒精灯、玻片等的方法, 还让学生仔细观察玻片变干后留下的痕迹来证明不知名液体中溶解了其他物质而使马铃薯浮起来了。 活动三:调制一杯使马铃薯浮起来的液体。 (演示实验分组实验)目的:让学生知道如何用玻棒搅拌液体和让学生尝试自己动手制作一杯盐水使马铃薯浮起来, 会验证结论,使学生学会合作交流,会作记录等。 1 、演示实验: 师:演示如何调制一杯糖水
261、,使马铃薯浮起来。目的:让学生在观察过程中知道任何使用玻棒、药匙,如何搅拌等。 2 、分组实验: ( 1)实验前讲清实验要求,实验中和实验后应注意的事项。 (2 )生动手实验,师巡回指导。 把全班分成 6个小组,各小组选一名小组长负责组织本组成员进行实验,尽量让每个同学都参与实验。在实验过程中认真观察并填写好实验报告单。教师巡回观察,帮助不会实验的小组作好服务工作。实验后告诉学生应把实验器材清点好放回原位。(目的:培养学生良好的实验习惯。) 集体交流 在实验过程中,你发现了什么? 第 172 页 共 210 页 各小组汇报实验观察结果。由于实验过程中方法和态度不同,出现争议在所难免。也是我们希
262、望得到的结果。我们可以及时抓住契机,充分发挥学生的作用,让他们各抒己见,据理力争,使知识深化,细化和内化。教师应把课堂交给学生,保护学生发言的积极性和持久性。 3 、教师小结,深化认识。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 学生对同一物体在改变液体的结构时会使它浮起来的认识更加深入,学会了用多种方法去探究物体的沉和浮。但是,科学探究能力的提高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还需进一步培养细致严谨的探索精神。在小组合作过程中,还要加强欣赏他人,快乐自己的团队协作意识。 (三)拓展延伸 为了让学生在巩固已有知识的基础上将知识范围延伸到课外生活中去,我设计了以下两个内容: 1 、你能使刚才浮起来的马铃薯沉下去吗? 2 、除了
263、食盐和白糖能调制使马铃薯浮起来的液体,其他可溶性物质也能调制使马铃薯浮起来的液体吗? (四)全课总结 课的结束:为了让学生能对本节课所学的内容在自己的头脑中有一个深刻的认识,我设计了以下内容: 第 173 页 共 210 页 1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知道了什么? 2、我们能否用本节课学的知识来解释死海这种现象呢? 六、说板书设计 板书设计要做到简明扼要,对本课内容的学习有引领作用,需要科学性和实用性相结合。我设计了以下内容: 7 、马铃薯在液体中的沉浮 浮 糖水(浓)盐水(浓) 马铃薯 沉 清水 七、说教学设计意图 在这节课教学设计中,根据教材编写意图和教学实际,注意“三维目标”的整合 ,注
264、意教材内容的完整性和联系性。站在育人的角度,尽量做到尊重和超越教材的和谐统一, 重视培养学生科学素养,创造符合儿童心理发展的教学特色。 在这种教育理念指导下,我采取多种探究方式, 达到增强学生探究兴趣的目的。 浮力说课稿 第 174 页 共 210 页 一、说教材 、教材内容要点: 第一,浮力;第二,物体的浮沉;第三,浮力产生的原因。 、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对浮力这一节内容的研究是在小学自然课和生活经验中已经熟悉浮起的物体受到浮力并结合前几节所学知识的基础上综合地应用液体的压强、 压力、 二力平衡和二力合成等知识来展开的。这一节是本章的重点和关键,对浮力的研究为学习阿基米德原理、浮力的利用奠定
265、了基础。浮力知识对人们的日常生活,生产技术和科学研究有着广泛的现实意义。 3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通过对这一节课的教学,要使学生知道什么是浮力和浮力的方向,理解浮力产生的原因,理解物体的浮沉条件。 ()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操作能力、分析概括能力以及演绎推理能力等。 ()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探索求真知的精神,对学生进行实践观点的教育。 第 175 页 共 210 页 4 、教学的重点与难点 浮力概念贯穿本章始末,与人们的生活密切联系,所以浮力概念的建立是本节课的一个重点。 对物体浮沉和浮力产生的原因的研究,需要综合应用旧知识来解决新问题,因而对理论分析和推理
266、论证能力要求提高了。而初中生侧重于对直观现象进行具体、形象的思维来获得知识。 因此这两个知识点既是本节课的重点又是难点。 培养学生的多种能力也是这节课的重点, 这是素质教育对现代教学的要求。 二、学生分析 任教班级属农村中学,多数学生上进心强,学习态度端正,有良好的学习习惯,但是缺乏一定的探索研究问题的能力。 浮力现象是学生在生活中比较熟悉的, 也是他们容易发生兴趣的现象。教学中要注意培养学生对物理的兴趣,充分发挥演示实验的作用,迎合他们好奇、好动、好强的心理特点,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15 岁左右的初中生的思维方式要求逐步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因此在教学中应注意积极引导学生应用
267、已掌握的基础知识, 通过理论分析和推理判断来获得新知识,发展抽象思维能力。当然在此过程仍需以一些感性认识作为依托, 可以借助实验加强直观性和形象性,以便学生理解和掌握。 第 176 页 共 210 页 三、教学方法 这节课可综合应用目标导学、分组实验、直观演示实验、讲授和讨论等多种形式的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效率,培养学生对物理的兴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充分体现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 创设物理情境让学生参与实验设计, 边动手边思考。从实验数据总结出结论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四、教学工具 1 、学生器材: 对于每个实验小组,准备了相同的实验器材:一个烧杯、一个弹簧称、一块石头、一根细线
268、、适量水。 2 、演示器材: 一个小铁钉、一个木块、一个乒乓球、一个空心金属球 五、教学程序 教学中要以了解、学习研究物理问题的方法为基础,掌握知识为中心, 培养能力为方向,紧抓重点突破难点,具体设计如下: 、新课引入: 以创设问题情境导入新课。学源于思,思源于疑,一上课便以课文第一段文字引入课题,引导学生思考下沉的物体是否受到浮力,造成悬念,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和好奇心,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第 177 页 共 210 页 、讲授新课: 任何物理规律的发现和物理理论的建立都离不开实验。 这节课主要采用实验的方法来建立浮力的概念。 我将书中图这个演示实验改为学生探索实验,培养了学生
269、动手操作能力、观察能力,增强了他们的感性认识。为了使学生能认识到浮力是液体对物体向上托的力, 这里我增加设计一个用手托石块使弹簧秤示数减小这样一个随堂小实验, 让学生通过实验概括总结出浮力的概念。 在此基础上请同学们从日常生活和常见的自然现象中举例说明浸入液体中的物体受到浮力。 在研究物体的浮沉条件这个重、难点时,日常生活中一些错误的经验或思维定势会在学生头脑中形成模糊的观念,最突出的是“重的物体下沉,轻的物体上浮” 。这里可以演示一个小实验:一根小铁钉在水中下沉, 而大木块在水中会上浮, 大木块显然比小铁钉重。 可能又有一部分同学这时会提出小铁钉下沉是因为铁的密度大。 教师可再演示一个小实验
270、: 一个废牙膏壳密度没有变,空心时能浮在水面, 揉成一团后在水中会下沉。 说明密度也不是决定浮沉的条件。 这样经过演示, 讨论和分析, 纠正了错误观点,引导学生从运动和力的关系角度来讨论物体的浮沉条件, 对浸没在液体中的物体进行受力分析,抓住比较重力和浮力的大小关系,根据二力合成知识,由学生讨论得出物体的浮沉条件。 这时强调物体上浮、 下沉是运动过程, 此时物体受非平衡力作用。 第 178 页 共 210 页 下沉的结果是沉到液体底部,上浮的结果是浮出液面,最后漂浮在液面。并再演示一下浸没在水中的木头的上浮过程,以加深印象。 漂浮与悬浮的共同点都是浮力等于重力, 容易使学生产生 “物体的漂浮与
271、悬浮是一回事或一个物体在同一液体中既漂浮又悬浮”的错误观点, 这时我用一个乒乓球和一个空心金属球投入水中分别演示漂浮与悬浮实验。 使学生直观比较出漂浮是物体浮在液面的平衡状态, 物体的一部分浸入液体中。 悬浮是物体浸没在液体内部的平衡状态, 整个物体浸没在液体中。 强调同一个物体在同一液体中既漂浮又悬浮是不可能的。 揭示浮力产生的原因这又是一个重、 难点。 这时可请同学回顾做过的一个旧实验: 六个面扎上橡皮膜的空心正方体, 当它浸没在水中时, 六个面的橡皮膜均向内凹进, 而且前后左右面凹进的程度相同, 而下表面比上表面凹进的程度要大。 引导学生密切联系原有的液体压强与深度的关系,二力合成、二力
272、平衡等知识,通过由浅入深分层次的分析,把突破难点的过程变成巩固和加深对旧有知识理解应用的过程,变成培养学生分析能力的过程。由学生归纳总结出浮力等于物体受到的向上和向下的压力差。最后再用如下演示实验加以验证: (1 ) 将石蜡投入装水的烧杯中,观察其受到浮力是否上浮; (2 ) 将石蜡放在另一烧杯底使其和杯底紧密接触,沿杯壁缓慢注水观察其是否上浮从而通过实验证明前面理论分析得到的结论。并指出这也是物理学研究的方法:从实践到理论,再用 第 179 页 共 210 页 理论来指导实践。达到从小培养学生研究物理的正确方法的目的。 至此, 教材内容已经讲授完毕, 浮力作为同学们新认识的一种力,它的三要素
273、也就清楚明了。 根据农村学校学生情况,我继续引导同学们思考课文后的“想想议议” ,由此引入对决定浮力大小因素的研究。学生经过合理猜想,讨论,设计出探索决定浮力大小因素的实验方案。通过学生分组实验,得出浮力大小与物体浸在液体中的体积有关,与液体的密度有关,与物体浸没后深度改变无关。受时间、器材限制,浮力大小与物体本身密度、形状等因素无关可以通过演示实验加以说明。这样就为下一节学习阿基米德原理留下悬念,作好铺垫,同时也有利于学生形成知识结构。 、反馈和巩固: 这节课教学容量大,所以反馈和巩固主要留待课后完成。如果课堂上有剩余时间,可请同学回顾板书内容,归纳出通过本节课学到的三种测量浮力大小的方法。
274、一是称量法,为下一节课理解阿基米德原理实验作准备。二是受力平衡法,指出悬浮和漂浮的区别。三是求压力差法,指出这是浮力大小的决定式。 、板书设计: 第一节:浮力 1 、 什么是浮力 第 180 页 共 210 页 2 、物体的浮沉(1)下沉:F浮G (2)上浮:F浮G (3)悬浮:F浮=G (4)漂浮:F浮=G-物体的一部分浸入液体中 3 、浮力产生的原因 热起来了是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一课的内容。这节课主要是让学生从多方面了解有多种方法可以产生热,并且澄清一个概念: 加穿衣服会使人感觉到热, 但并不是衣服给人体增加了热量。 同时让学生能够自主设计实验探究衣服是否能为身体增加热量并且通过
275、观察、 记录、 分析实验现象等活动形成合乎逻辑的实验结论。从中引发学生对热现象产生探究的兴趣,培养学生尊重客观事实, 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为此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1 、有多种方法可以产生热。 2 、 加穿衣服会使人感觉到热, 但并不是衣服给人体增加了热量。 过程与方法: 1 、自主设计实验探究衣服是否能为身体增加热量。 2 、观察、记录、分析实验现象并由此形成合乎逻辑的实验结论。 情感、态度、价值观: 第 181 页 共 210 页 1 、对热现象产生探究的兴趣。 2 、尊重客观事实。 为了实现以上教学目标,突出教学重点(自主设计实验探究衣服是否能为身体增加热量。) 突破教学
276、难点(设计、验证“衣服能不能自己产生热”的活动)我设计了以下教学活动。 一、情景导入 以握手的方式导入,既直接又简单明了,可以避免课堂的疲塌。 二、汇集热起来的方式,进行科学分类 热起来的方式有很多, 对于五年纪的学生没有什么难度, 因此这里主要是让学生按照自己的标准给它们分一下类, 使他们的思维条理化。 在这个环节中也许会出现一个冲突, 就是衣服和被子到底能否给我们带来热;也许不会。在这里要做两个准备: 一是冲突发生,那就让正反双方进行充分的论证,摆事实,讲道理。然后设计下面的实验。 二是冲突没有发生, 所有的学生都会认为衣服棉被不能提供热,只是保温,那么老师就要灵活处理,进行反诘式引导,让
277、学生设计实验来说服教师。 三、探究活动,衣服等到底提不提供热? 第 182 页 共 210 页 这个活动可以分为两个层次 一、 让学生经历一个辩论的过程, 让学生把以往的生活经验作为证据支持自己的观点,进行充分的交流。 二、让学生自主设计实验方法,用数据来支持自己的观点。 活动流程是交流自己的实验方法,完善具体的实验步骤,设计合理的实验表格,进行实验,数据交流,得出结论。在以往的教学中,学生的实验设计一般分为这两步,第一步学生说出办法,教师帮助学生完善。 第二步是教师根据学生的办法给出一个已经设计好的表格让学生进行填写。那么我在设计实验的过程中,把主动权完全教给学生,包括实验表格的设计,由学生
278、自主完成,教师不出示已经完善的格式。虽然学生自行设计的表格可能会有这样或那样的缺陷和漏洞,但这样更容易让我们教师对学生的思维发展过程有一个清楚的了解,更容易把握学生考虑的方向,也让学生自己经历一个科学的探究过程,不断完善学生自己思维的严密度。在最后再由教师出示一个已经完善的实验设计流程,帮助学生把自己零散的思绪进行条理化,也让学生体会到自己在不知不觉中已经完成了一个只有科学家才做过的事情,增加学生的自豪感,同时也让学生体会到做科学并不神秘,小学生也可以独立完成。 第 183 页 共 210 页 小学科学建高塔说课稿 一、教材分析 本节课以铁塔为什么稳定不倒为起点和终点, 中间过程用塑料瓶为主材
279、料,通过实验和制作来探究物体的稳定性问题。其中强调了将探索的结果与最初的猜想相比较进行反思的方法, 这是培养探究能力的一个方面。 “猜想实验制作和探索将探索结果与猜想相比较” 这是本节课的全过程, 把探究的亲历进行归纳、整理和总结。 本课总共有四个活动。 第一个活动: 欣赏塔的图片让学生感受塔的神奇和在生活中的具大作用及塔的共同点,这个共同点是外观的结构,让学生猜想,塔不倒的秘密。 第二个活动:探究物体不容易倒的秘密。 第三个活动制作塔。 提供学生可选材料与瓶子个数的限制, 学生会根据前面的猜想和自己的经验搭建塔。 在这个过程中尽可能发挥学生的创造性、主动性。 第四个活动对制作的塔进行评价与反
280、思。 评价的重点放在塔高且塔不倒的的原因分析上。反思实践与猜想进行比较。 二、学情分析: 学生在学习这课时,有这么几个知识作为基点:一、学生已经学习了简单机械与简单的力学知识,知道一些物体的形状和结构的作用; 第 184 页 共 210 页 液体的热胀冷缩是教科版五下第二单元底三课的内容,这节课承接了前一节课给冷水加热的内容,对液体的热胀冷缩性质进行研究,同时本课结论的得出又为后面空气的热胀冷缩做好铺垫,因此本课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本课使学生不仅获得了液体的热胀冷缩这样的认识,而且使他们通过观察水的热胀冷缩现象,体验到不段改进实验方法和观察方法的重要性。 本课教学的对象是五年级学生,从学生的知
281、识和能力体系上看,学生已掌握了一定的科学知识,已具备了一定的自主探究的能力;从学生的年龄和心理特征来看,他们对一切事物都场面好奇心,有较强的求知欲,在教师的合理引导下能主动开展探究活动。“热胀冷缩”虽然学生非常熟悉,但是不一定会去研究,更不会明白其中的科学道理。 基于教材和学生特点,我将本课教学目标制定如下: 科学概念:水受热时体积膨胀,受冷时体积缩小,我们把水的体积的这种变化叫做热胀冷缩;许多液体受热以后体积会变大,受冷以后体积会缩小。 过程与方法:改进实验以达到更好的实验效果;制作一个简易的观察水的体积变化的装置;用科学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 情感,态度,价值观: 意识到学习科学知识,要运
282、用到日常的生产和生活。 我将本课的重点和难点定位如下 第 185 页 共 210 页 教学重点:探究水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教学难点:能设计改进实验装置,使之能提供明显可见的实验现象。 为了完成探究活动,我需要如下材料准备:平底烧瓶,玻璃管,橡皮塞; 冷水,热水,温度计、红墨水、滴管,胶带, 放大镜 下面我来谈一谈具体的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出示一瓶矿泉水,提出问题:“这瓶水都没有装满,这是什么原因呢?”这里我从一种生活现象引入,创设问题情景,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冷热会对液体有影响吗?你们想知道吗?那我们下面就通过实验来找出答案。我们先从大家最熟悉的液体水开始研究。”通过这样的方式
283、就很自然的过渡到自主探究阶段观察水的体积变化 二 、自主探究 探究“探究水有热胀冷缩的性质”是本课教学的重点。我将准备以学生自主探主线:“老师给大家提供了以下的材料(一一出示):平底烧瓶,玻璃管,橡皮塞; 冷水,热水,红墨水、滴管,胶带,放大镜, 你们能用这些材料来设计一个实验,看看水受热会发生变化吗?等会请小组讨论一下,并思考这两个问题:老师给大家提供的红墨水,放大镜,胶带,有什么作用?学 第 186 页 共 210 页 生小组讨论、完善实验方案。然后我再出示一套组装好的仪器,让学生观察仪器讨论组装仪器的注意点(1.玻璃管内的水不能漏出来, 所以瓶口要用胶带封好,2.为了方便观察水体积变化,
284、 要在吸管原来的液面做记号 3.液面变化不明显时, 可用放大镜观察,4滴加红墨水, 可以让实验现象更明显) 。只有让学生有目的去实验,才能让他们既动手有动脑,提高实验的效率,并使实验后的交流更有效。 接下来是水的热胀实验,我先提出实验要求, “做实验之前,先和大家提几个要求小组要分工合作。仔细观察水柱有什么变化?想想是什么引起水柱的变化?做好记录。记录纸就放在大家的桌面上注意安全,小心热水。”学生实验,我巡视、指导。 实验结束小组汇报实验情况,汇报结束, 教师因势利导: “刚才汇报的小组观察到的共同现象是什么?”师生共同探讨总结:水受热,体积膨胀。(板书:水受热,体积膨胀。) 接下来是水冷缩的
285、探究,我提出如下问题: “同学们,我们通过实验发现了水受热,体积发生了变化,会膨胀。那如果水受冷会怎样阿?这次实验应该怎样做呢?实验时我们观察什么?”学生汇报,根据前面水热胀的方法做水的冷缩实验。小组汇报实验情况, ,教师因势利导: “这次的实验现象和刚才的一样吗?有什么不同?为什么不一样。 ”学生回答,师生共同探讨总结水受冷,体积缩小。 (板书:水受冷,体积缩小。 )有了水热胀实验的基础,这里可以放手让学生自己设计实验,汇报时,引导学生 第 187 页 共 210 页 对比受热和受冷的实验,分析得出:水受冷,体积缩小。在探究过程中,让学生体验成功的乐趣。 最后师生共同总结水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286、我提问: “通过刚才的两个实验, 谁能说说水受热的时候体积有什么变化?受冷的时候体积又有什么变化?能不能用四个字来概括水这种的性质?”学生汇报:热胀冷缩 (板书:热胀冷缩) 在已经了解水探究其他液体的热胀冷缩, 水有热胀冷缩的性质,那其他液体有没有这种性质呢,我出示红茶、果汁、牛奶,要求每小组选择最感兴趣的一种来实验,用同样的方法来实验。学生选择液体来实验。小组汇报实验情况 实验完毕,教师因势利导: “你们组是用什么液体来实验?实验看到什么现象说明这种液体有什么性质?” 师生共同探讨总结,液体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板书:液体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三、探究小结 总结,首位呼应, “现在谁来和大家
287、说说瓶装的液体为什么都没有装呢?”让学生学以致用,解决上课开始提出的问题“瓶装 第 188 页 共 210 页 的液体为什么不装满?”加深学生对液体热胀冷缩的认识。为了巩固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并将科学知识学习致用, 我还布置了延伸探究任务: “观察生活中哪些物体的制作运用了液体热胀冷缩的性质。 ”科学课程目标的重点在于培养学生科学素养,通过此节课的学习,相信学生对液体的热胀冷缩有了深度的了解。 板书 水受热,体积膨胀 水受冷,体积缩小 液体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说教材 传热比赛是河北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冷和热的第二课。本课是在学生认识了什么是热,热在冷水和热水中怎样传递之后
288、,为进一步认识热传递的性质设计的,重点引导学生认识热传导现象及特点,培养学生的探究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课教材共分两部分:第一部分是活动一“勺柄冷热变化”,目的是帮助学生通过实验认识热可沿着物体传递,从温度较高的部分传向温度较低的部分,从而对物体的热传递有一定认识。活动二:“传热比赛”是引导学生认识热在不同物体中传递的快慢是 第 189 页 共 210 页 不一样的,让学生对热传递的快慢有一定的认识,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的的兴趣。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活动一“勺柄的冷热变化”(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 、科学探究目标: (1 )能根据生活现象,提出要研究的问题。 (2 )能设计实验证明要研究的问
289、题。 (3 )能对实验现象进行预测。 (4 )能按照方案进行实验,并将实验现象记录下来。 (5 )能通过分析实验现象得出结论。 2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 )能与其他同学一起探究热传递现象。 (2 )能把自己的研究结果与其他同学进行交流。 3 、科学知识目标: 能理解什么是热传导 4 、科学、技术、社会、环境(stse)目标: 能解释生活中更多的热传导的现象。 教学重点: 指导学生认识热传导的特点 教学难点: 热传导实验的设计与控制。 说学情 第 190 页 共 210 页 小学五年级学生对热已有了一定了解,本课以热传递为话题,引导学生开展各种研究活动。 但有时越是熟悉的事物学生越不容
290、易产生关注,学生并不会花很多时间去探究热的更多奥秘,这恰是我们教学的价值所在。 说教法 根据本课教学内容的特点, 联系小学生对实验操作很感兴趣的实际情况,在本课教学中我采用的教学方法主要为“实验法”。 学生能看得见、摸得着,在实验过程中得到直观、生动的感性认识,有利于学生学习本课教学重、难点;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能动性;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实验探究能力。同时在采用“实验法”的基础上,还运用“引导- 探究法”、“观察法”、“讨论法”、“谈话法”等教学方法。BR 说学法第一步:出示实验材料,设计实验方案。 这个实验是本课的教学难点, 我主要采用引导学生定向探究的学习方式突破该难点
291、。首先,教师为学生课件出示实验材料,“请同学们根据器材设计交流一下实验方案吧。”学生分组设计实验方案,交流后,各组领取实验器材。 第二步:开始实验活动。 教师课件出示学生操作注意事项,学生实验探究,进行记录,教师巡视指导,加入到学生的活动中去。 第三步:交流总结。 实验完毕各组交流汇报。教师引导:“同学们的设计能力、动手 第 191 页 共 210 页 能力真强,再来证明一下大家的归纳总结能力吧。通过探究,你得出了什么结论?发现了什么规律?”学生总结,教师予以肯定性评价, 出示课件结论。 最后引导学生解释勺柄变热的原因: “因为热水温度高,勺柄温度低,水中的热从传到勺头,由勺头传到勺柄。” 在
292、整个研究活动中,学生在学习中提出的问题,在教师及时引导下, 学生自己探索实践得到了解决, 从而形成了正确的认识。教师始终作为学生学习的伙伴和合作者, 亲身介入学生的科学探究活动,并对学生在科学探究活动中的突发情况及时修改调整,有效地推动学生的科学探究活动。 这样既体现了学生是科学探究的主体, 教师是科学探究的主导, 又使学生通过科学探究的活动,体验到了学习科学的乐趣,增长了科学探究的能力,同时形成尊重科学知识、善于质疑的科学态度。 (三) 启发发现,深化认识 在这个环节中, 教师首先启发学生说说在日常生活中有哪些地方应用了热传导的性能。 接着再联系教学开始时所观察的不锈钢勺传热的事实,继续引导
293、学生: “在圆形铁片上距圆心不等距粘有三根火柴, 用酒精灯在圆心处加热, 哪根火柴棍会先掉下来呢?”学生猜测,教师演示。通过实验学生会明白:“热会从圆心向四周传递。”从而巩固和扩展了学生的知识,提高了学生的兴趣。 这节课最后我安排了一道课外探究题(课件出示),目的是由课堂探究延伸到课外, 使学生的探究活动不因课堂教学的结束而终 第 192 页 共 210 页 止, 课的结束成为学生新的探索的起点。 最后, 教师用语言激励:“大家这节课表现很棒,希望在课后能有更好的表现,请在课下设计实验来说明一下:锅把上安装了木头把的原因,从而探究一下物体的传热能力是否相同。 下一节课希望你们能够扬起课下研究成
294、果的帆, 一起快乐的畅游在科学探究的海洋中! ” BR 为顺利完成本课制订的知识与技能目标,抓重点,破难点,在科学课程标准理念的指导下,在课堂教学中我着重教给学生“实践操作法”和“自主探究法”,即“提出问题设计方案实验证明得出结论实践应用”的科学探究的学习方法。同时还以观察、提问、记录、讨论、小组实验等活动为载体,开展学生自主性探究式学习,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协作学习能力。 教具和实验器材: 1 、相关课件 2 、实验器材:水杯、铝勺、长条铝片、火柴棍、蜡烛,凡士林、金属杯、豆子、酒精灯、热水、铁棍、乒乓球、螺旋形铜片、圆形铁片 教学策略、方法及过程: 根据本课制定的知识与技能目标,遵循科学
295、研究过程的一般规律,联系小学生的生活实际, 以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索意识和科学研究习惯为目的,我为本课教学设计了以下三个环节:(一)提出问题,激发兴趣,(二)展开活动,解决问题,(三)启发发 第 193 页 共 210 页 现,深化认识。 具体阐述如下: (一) 提出问题,激发兴趣 科学来源于问题,问题来源于生活。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一堂课有好的开头,是上好这一堂课的关键。针对小学生好奇心强,求知欲旺盛的特点,上课一开始,我首先利用生活中的热传导现象进行导入。先请学生用手触摸不锈钢勺柄,说说有什么感觉,学生会回答“有点凉”、“不太凉”或“不凉也不热”。教师及时肯定。再把小勺放在热水杯里,让学生
296、触摸勺柄,说说什么感觉,学生一般会回答“勺柄变热了”, 从而引出了“为什么会出现这一现象” 这一问题,将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在这一节课所要研究的问题上,自然而然的进入愉快主动的学习情境,强化了有意注意,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望、探索兴趣。让学生猜想、假设与预测,及时表扬学生的各种想法,顺势导入下一环节“让我们设计实验亲自探究一下吧!” (二) 展开活动,解决问题 这是本课教学的中心环节,也是突破重难点的重要环节。这是因为新的科学课堂要求教师必须树立以 “活动” 为载体的基本理念,以“活动”为载体是指课堂教学要以活动为主,以学生的亲身实践、亲身体会为主线,通过活动组织课堂教学。其次,人们对知识的理解是通
297、过思维活动实现的,而思维只有在丰富的感性认识的基础上才能进行,只有对感性材料综合、抽象、概括,才能揭 第 194 页 共 210 页 示事物的本质特征和规律。 所以这部分就是通过指导学生从观察入手,亲自实验操作,经过分析思考,了解客观现实,使学生获得生动、具体的感性认识,并逐步形成理性认识。为抓重点,破难点,面向全体学生,这一部分教师将演示实验与学生实验相结合, 通过做实验教给学生用分析推理的方法认识事物。BR 以上就是我为本课教学设计的三个环节。 通过上面的教学活动,学生充分发挥自身的能动性,在教师引导下,经历了“提出问题设计方案实验证明得出结论实践应用”的科学探究程序,顺利地完成本课教学内
298、容,使学生的自身能力也得到了提高。 在以上教学过程的设计中,我还注重引进课堂教学中的评价机制,灵活运用教师观察、与学生谈话、填写实验报告单等多种方法, 通过学生的自评和互评, 了解学生实际的学习和发展状况,并运用语言和体态及时给予适当的鼓励性、指导性评价,让学生在评价中得到各方面的发展和提升。BR 昼夜交替现象说课稿 各位专家、领导,早上好! 第 195 页 共 210 页 我是某某学校的科学老师,今天我展示的内容是教科版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的第一课昼夜交替现象,我的说课将从以下几方面进行: 一、说教材 小学科学课程是以培养小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积极倡导让学生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 ,培养
299、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究欲,使他们学会探究解决问题的策略,为他们终身的学习和生活打好基础。 1 、教材简析 昼夜交替现象是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地球的运动单元的第一课。这一课不是为了让学生掌握形成昼夜交替的原因,而是让学生对昼夜交替现象做出比较合理的解释,这就要用到地球自转、公转等方面的知识,而这些知识又安排在本单元的后几课。 2 、教学目标: 1.知识技能: 了解昼夜交替现象有多种可能的解释。 昼夜现象与地球和太阳的相对圆周运动有关。 2.过程方法: 第 196 页 共 210 页 提出地球产生昼夜现象的多种假设,并能用模拟实验进行验证 做好模拟实验和运用实验收集的证据。 3.情感体验: 认识到一种现
300、象,可能有多种不同的解释,需要更多的证据来加以判断。 培养主动探索,积极合作的态度。 3 、教学重点:设计模拟实验验证假设。 教学难点:解释地球产生昼夜交替的现象的原理。 4 、教学手段:本课我主要采用的教学手段是实物。根据教材实际情况,我没有采用先进的多媒体教学手段,而主要利用实物进行模拟实验。如:小皮球(乒乓球)、手电筒(蜡烛)、白纸、水彩笔、小组记录表。 二、学情分析 学生对周围的世界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和积极的探究欲,学习科学应该是他们主动参与和能动的过程 。五年级的学生虽然通过电视或书籍,大多数都已经知道地球在自转并且围绕太阳公转这一科学事实,但还没有足够的知识积淀和空间想象能力。从教材
301、编写来看,引起昼夜交替现象有好几种可能,教材的目的就是让学生发挥最大的想象力,提出地球产生昼夜现象的多种假说,并 第 197 页 共 210 页 通过模拟实验去验证,重演一次人类认识昼夜交替现象的过程,通过这样一个过程虽然最后还没有找到正确的解释,但学生在这个过程中明白了科学需要通过亲身经历科学探究,从而产生深刻的科学价值观。 三、说教法 教无定法,贵在得法,重在过程 ,根据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科学课程应该具有开放性这一基本理念,针对昼夜交替现象这堂课,我采用“探究研讨”的教学方法,通过让学生对昼夜交替的现象进行观察、研讨、推测假设、验证,以进一步研究昼夜交替产生的原因。从而让学生学到探究
302、科学规律的本领。为了能使本课的教学目标得以落实,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我还同时综合运用了实验法、演示法、讨论法等多种教学方法来组织课堂教学。 四、说学法 本课主要采用观察法、假设法、模拟实验法、小组合作等多种学习方法,指导学生通过“假设实验得出结论”的途径对昼夜交替现象进行解释,充分发挥学生的创造力,使学生能独立进行探究实验,从而获取新知识,培养技能技巧。 五、说教学过程 本课的教学过程主要分为四大部分。 第一大部分引入新课: 第 198 页 共 210 页 首先,通过老师谈话引入课题。每天早上,太阳从东边冉冉升起,每天晚上,太阳又从西边落下我们居住的这个星球地球,就这样白天和黑夜不停的交替出现
303、。白天可以叫做-(昼),晚上可以称为-(夜)。今天我们就来探索-“昼夜交替现象”(板书课题)。然后老师提出问题:白天跟晚上最大的区别是什么?(白天有阳光,晚上没有) 你认为昼夜交替现象与什么有关?(地球和太阳) 学生通过思考、交流回答自己知道的,从而老师了解了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最后过渡:地球与太阳怎样运动会产生昼夜交替现象, 科学家在研究的过程中,也是提出很多的假设,然后再对自己做出的假设进行论证,最后发现规律。今天我们也来当科学家。 (教学伊始,为学生创设情境,并联系学生生活,引出昼夜,使学生轻松进入学习状态,激发起学生想要探究、想要主动参与的欲望,为下一步学生们能以饱满的热情进行学习做好
304、铺垫) 第二大部分推测假设: 1 学生以“头脑风暴”的形式作出假设,暴露学生的初始想法:画示意图(注意事项:标出地球、太阳的名称,用箭头表示运行的方向) 第 199 页 共 210 页 2 收集学生的假设:地球不动,太阳绕着地球转;太阳不动,地球围着太阳转;地球自转; 地球围着太阳转,同时自转; (猜测是科学课培养学生兴趣的有效方法 , 也是让学生尝试构建一个解决问题的模型 。以前学生对昼夜交替现象肯定有些许了解,也就让学生有了探究、验证的需求,同时培养了学生大胆猜想,进行科学预测的习惯。) 过渡:有好几种观点,到底哪种是正确的,或者说一种正确的都没有,怎样去判断呢? (地球与宇宙的教学,难在
305、学生空间观念建立。先让学生自己想象画图、到小组讨论,再到全班交流,为的让学生的思维有梯度的发展和完善。) 第三大部分模拟实验: 1 出示实验器材,明白用途。 (1 )把乒乓球当作地球,用手电筒来代替太阳呢?地球上被太阳照亮部分是?(昼)没被太阳照亮的是?(夜) (2 )用彩色笔在乒乓球上画红星作标记,假设就是我们的家。 怎样才能让红星处出现昼夜交替现象?用实验的方法检验假设。 第 200 页 共 210 页 2 、小黑板出示实验要求: (1 )作标记:在乒乓球上画红星。 (2 )实验中乒乓球不要转动太快,手电筒不能随便乱动。 (3 )认真观察:小红旗处昼夜会不会变化? (4 )完成实验记录表,
306、作解释。 昼夜交替实验记录表 实验情况 能否解释昼夜交替 第一种 第二种 第三种 第四种 3 、材料员来领材料、实验记录表,小组合作进行实验并记录,教师巡视、交流沟通。 过渡:各小组来汇报、展示一下你们的实验,好吗? 第 201 页 共 210 页 (把课堂还给学生,本节课的内容较抽象,但通过模拟实验的形式把它形象化、可视化、易懂化、使学生可操作化,效果较好。) 4 、学生上台展示、交流,给予评价。 5 、实验小结: 提问:我们在做的几个模拟实验,地球或太阳的运动有什么共同特点? (只要太阳绕地球或地球绕着太阳进行圆周运动就可以产生昼夜交替现象)。 (科学探究是一个动手实践的过程,也是科学的思
307、维过程。更是学生经历、体验和发现的过程。这一环节是让学生通过动手实验、观察、检验自己提出的预测,能用语言描述实验的整个过程,并进行分析,归纳得出地球或太阳的运动的共同特点。) 第四大部分总结、延伸: (1 )通过今天的学习,谈谈有什么收获? (2 )对于“为什么地球上昼夜会不断地交替”这种自然现象,虽然有多种可能的解释,但合理的只有一种,要找到符合真实情况的解释我们需要更多的信息和证据,当我们获得的证据越多,我们就越可能对我们看到的现象做出更合理的解释,我们也就越接近真理。下节课我们将继续研究,同学们也可以查阅一下相关的资料,把你得资料带来我们一起交流。 第 202 页 共 210 页 (联系
308、生活,深化运用。让学生意识到科学就在我们身边,生活中处处有科学,激发学生学科学、爱科学的兴趣。同时学生交流分享收集的信息资料,让静态的知识动态化,让课堂生态化。) 六、说板书设计: 昼夜交替现象 学生画的示意图 地球不动,太阳绕着地球转;(顺时针转、逆时针转两种) 太阳不动,地球围着太阳转;(顺时针转、逆时针转两种) 地球围着太阳转,同时自转;(顺时针转、逆时针转两种) 太阳不动,地球自转(顺时针转、逆时针转两种) (板书是微型的教科书,利用板书,可以一目了然地看清知识结构,使学生形成完整的认知体系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七、说教学评价: 新课程改革倡导“立足过程,促进发展”的课程评价
309、,所以,我特别关注学生参与的态度、关注学习的过程和方法、关注交流与合作、 关注动手实践 。 在本节课我将采用灵活多样的评价方式: 1 、在“推测假设”环节中采取教师评价、学生自评、互评。 2 、在 “模拟实验”环节中采取小组评价。 第 203 页 共 210 页 3 、在“汇报展示”环节中采取教师、学生对汇报者实验活动作出评价。 4 、在“实验小结”环节中教师对学生进行综合性评价。 让学生在评价中学会实践和反思 ,学会发现自我 、欣赏别人。 谁先迎来黎明说课稿 教材分析 谁先迎来黎明是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地球的运动”第 4课时的内容 , 本课是在学生认识由于地球的自转形成昼夜交替现象的
310、基础上,对地球自转方向和时区的探究,其中,地球自转方向是本课的探究重点。教材的内容分成四个部分:1 、提出问题:谁先迎来黎明?2 、模拟实验:地球自转方向不同,迎来“黎明”的时间先后就不相同?3 、探究地球自转的方向?4 、认识世界时区图。第一部分直接让学生在中国行政地区图中观察北京和乌鲁木齐的地理位置,明确黎明迎来的时间与各地所处的地理位置有关,开门见山。第二部分用地球仪和手电筒模拟观察各地迎来黎明的先后顺序,学生在实践中,发现地球自转方向不同迎来“黎明”的时间会不同,很自然进入“地球自转方向究竟是怎样的” 探究。第三部分在地球自转方向的探究中,通过让学生建立相对运动概念 ,根据天体的周日视
311、运动来认识地球的自转方向。第四部分希望学生能够关注到地球仪上的经线,并且能够根据不同地区的经线差来计算两地的时差。这实际上需要 第 204 页 共 210 页 学生综合运用地球自转方向及地球自转周期的知识来解决 ,是有一定难度的。 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1 、知道天体的东升西落是因为地球的自转而发生的现象。 2 、知道地球是自西向东运动的,自转的方向和天体运动的方向相反。 3 、知道不同地区迎来黎明的时间不同,东边早,西边晚;不同地区的时差是由于经度不同决定的。 4 、体验领会相对运动,并能用相对运动的观点来解释天体的运动。 5 、体会到物体的运动要从多个角度来认识。 教学重点:认识天体东升西
312、落的现象是由于地球的自西向东自转而形成的。 教学难点:世界时区图的认识。 教学准备:两张小卡片,大地球仪;世界时区图,转椅。 教学过程: 一、引入学习: 1 、谈话:由于地球的自转,产生了昼夜交替现象,地球是怎样自转的呢? 第 205 页 共 210 页 2 、思考:我国的北京和乌鲁木齐,谁先迎来黎明? 二、模拟实验: 1 、确定北京和乌鲁木齐的位置关系:北京在东,乌鲁木齐在西。 2 、请一组同学面向外拉成一个圆圈,代表地球;请两位同学分别代表“北京”和“乌鲁木齐”,再请一位同学当“太阳”;先按照自西向东(逆时针)方向转圈,看谁先看见太阳;然后再自东向西(顺时针)方向转动,看谁先看见太阳。 3
313、 、小结:如果地球是自西向东自转,北京先看见太阳;如果地球是自东向西自转,乌鲁木齐先看见太阳。 三、认识相对运动: 1 、思考:地球的自转方向到底是自西向东还是自东向西? 2 、回忆:汽车向前运动时,车窗外的景物怎样运动?车窗内的景物呢?汽车后退时 ,车窗外的景物又是怎样运动的车窗内呢? 3 、体验:坐在转椅上,让转椅逆时针运动时,周围的景物怎样运动?转椅顺时针运动时,周围的景物又是怎样运动? 3 、联想:如果把地球看作是一个大转椅,我们会看见太阳等天体东升西落,那么转椅是怎样转的? 4 、阅读教科书P80页。 第 206 页 共 210 页 5 、解释:北京和乌鲁木齐谁最先迎来黎明?(北京)
314、 四、认识时区及时差: 1 、问题:北京比乌鲁木齐先迎来黎明,北京比乌鲁木齐早几个小时看见太阳呢? 2 、出示世界时区图,找出北京和乌鲁木齐所在的时区。 3 、阅读 P81页资料,小组讨论:北京、巴黎和纽约谁先迎来黎明?相差多少小时? 五、总结地球运动的特点: 自转证据:太阳、月亮东升西落; 自转方向:自西向东; 自转周期:24 小时。 六、课外作业:观察北极星和北斗星的位置。 板书设计: 谁先迎来黎明 地球自西向东自转 周期为 24 小时(一天) 一、说课标 小学科学课程是以培养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启蒙课程。 科学素养的形成是长期的, 小学阶段的科学教育将对学生科学素养 第 207 页 共
315、210 页 的形成具有决定性的作用。承担科学启蒙任务的科学课程,将细心呵护儿童与生俱来的好奇心, 培养他们对科学的兴趣和求知欲,引领他们学习与周围世界有关的科学知识,帮助他们体验科学活动的过程和方法,使他们了解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乐于与人合作,与环境和谐相处,为后继的科学学习、为其他学科的学习、为终身学习和全面发展打下基础。学习科学这门课程,有利于小学生形成科学的认知方式和科学的自然观,并将丰富他们的童年生活,发展他们的个性,开发他们的创造潜能。 在学生的低幼年段,儿童就从各种媒体接触到“地球”这个名词,科学课程有责任使小学生获得有关地球的更完整的印象,这包括了解地球的概貌和组成物质以及因
316、地球的运动而引起的各种变化。 让小学生用探究的方法研究地球物质的性质, 不仅可以使他们获得有关的知识, 了解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 体验到探究的乐趣, 还可以使他们对习以为常的地球物质 “刮目相看” ,意识到地球物质的价值和保护它们的重要性。 本节课所授内容为“地球运动与所引起的变化之四” :地球运动与四季变化,教学目标在于了解四季变化与地球的公转的关系。 二、说教材 为什么一年有四季 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教育科学出版社科学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地球的运动第 7节 第 208 页 共 210 页 内容。 地球上的四季首先表现为一种天文现象, 不仅是温度的周期性变化,而且是昼夜长短和太阳高度
317、的周期性变化。当然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改变,决定了温度的变化。四季的递变全球不是统一的,北半球是夏季,南半球是冬季;北半球由暖变冷,南半球由冷变热。 教材的设置是先由模拟实验引入, 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感受一年四季中太阳高度的不同, 继而结合地球的公转理解四季形成的原因。这样的安排意图由浅入深,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教材难点和重点是让学生理解“四季的形成与地球的公转、地轴的倾斜有关。 ” 三、说教法 本节课的学习是在网络环境下学习的, 所以就应该充分发挥网络资源的优势。学习过程我安排在自己制作的“小号手学习资源网”中完成。网站通过呈现一年四季丰富多彩的图片,让学生初步感知一年四季的美景,继
318、而产生探究一年四季形成的兴趣,通过模拟实验、观看视频、完成实验单等一系列教学环节理解四季产生的原因。教学完毕后又对教学内容进行了延伸,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上网浏览有关四季的相关资源。这方面内容我准备了英语、音乐、图片、游戏、诗歌等资源,学生可以根据自 第 209 页 共 210 页 己的喜好自主地进行学习, 体现出新课程教学的课程整合性和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四、说学法 利用信息技术学习是当今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 学生利用网络学习也是我们的一个重要的目标。 本节课学生的学习在上网浏览网页中的图片、视频、flash动画等内容,完成模拟实验的记录,完成练习等方法,理解由于地球
319、的公转、地轴的倾斜造成的一年四季。学生对知识的接受由浅入深,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五、说教学过程 教学时, 首先向学生介绍学习所需的网站小号手学习资源网,让学生初步浏览网站,了解网站的内容。进而学习新的内容“为什么一年有四季” 。通过浏览图片,感受一年四季的美丽风景。再浏览古人对一年四季的观测发现, 结合学生已有的知识地球在围绕着地球公转,了解四季形成的原因,通过看视频、记录实验单加深理解。然后是课堂的延伸:读诗句,判断季节。最后是整节课的总结: 由于地球的公转和地轴的倾斜造成了一年四季。 教学是一门随机应变的艺术,对整节课的设计暂且如此,教学过程中如有新的情况或以外,再做应对处理。一句话,今天我 第 210 页 共 210 页 所展示的是用网易博客进行教学。 我想对大家的启发就是用博客也能进行教学,向大家展示这一条新路。 说课完毕,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