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见梁惠王 (4)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570625107 上传时间:2024-08-05 格式:PPT 页数:16 大小:57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孟子见梁惠王 (4)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孟子见梁惠王 (4)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孟子见梁惠王 (4)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孟子见梁惠王 (4)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孟子见梁惠王 (4)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孟子见梁惠王 (4)》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孟子见梁惠王 (4)(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孟孟子子见见梁梁惠惠王王教学目标:教学目标:1.了解孟子其人及其思想观点。了解孟子其人及其思想观点。2.体会孟子见梁惠王一文中体现的儒家体会孟子见梁惠王一文中体现的儒家的的“仁政仁政”的观点。的观点。3.领悟孟子的语言风格和说理艺术。领悟孟子的语言风格和说理艺术。4.积累有关重点实词、虚词、文言句式。积累有关重点实词、虚词、文言句式。5.评价孟子的评价孟子的“义利观义利观”及对现代社会的借及对现代社会的借鉴意义。鉴意义。孟子及其思想孟子及其思想孟子姓孟名轲,战国时期小国邹人,他生活孟子姓孟名轲,战国时期小国邹人,他生活的年代大约是公元前的年代大约是公元前372年至前年至前289年,他年,他是战

2、国时期著名的思是战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想家,也是先秦,也是先秦儒家儒家的的代表人物,与孔子齐名,世称代表人物,与孔子齐名,世称“孔孟孔孟”。 孟子出身于鲁国贵族,他的祖先即是鲁国晚孟子出身于鲁国贵族,他的祖先即是鲁国晚期煊赫一时的孟孙。期煊赫一时的孟孙。但当孟子出生时,他的家族已趋没落。春秋但当孟子出生时,他的家族已趋没落。春秋晚期的大混乱,使他们的家族渐趋门庭式微,晚期的大混乱,使他们的家族渐趋门庭式微,被迫从鲁迁往邹;再以后,历事维艰,到孟被迫从鲁迁往邹;再以后,历事维艰,到孟子幼年时,只得子幼年时,只得“赁屋而居赁屋而居”了。了。 孟子父母的状况,今已不可考,流传下来的,只孟子父母的状况,

3、今已不可考,流传下来的,只知孟子幼年丧夫,全靠母亲独立拉扯;为了孟子知孟子幼年丧夫,全靠母亲独立拉扯;为了孟子的读书,孟母曾三次择邻而居,曾一怒断机。的读书,孟母曾三次择邻而居,曾一怒断机。“孟母三迁孟母三迁”和和“孟母断机孟母断机”两个故事,颇可看见两个故事,颇可看见孟子幼年生活的艰难。孟子幼年生活的艰难。 孟子受业于孟子受业于孔子孔子孙子子思的门人。学成后,以士孙子子思的门人。学成后,以士的身份游说诸侯,企图推行自己的政治主张,到的身份游说诸侯,企图推行自己的政治主张,到过梁(魏)国、齐国、宋国、滕国、鲁国。当时过梁(魏)国、齐国、宋国、滕国、鲁国。当时几个大国都致力于富国强兵,争取通过暴

4、力的手几个大国都致力于富国强兵,争取通过暴力的手段实现统一;段实现统一;孟子的仁政学说被认为是孟子的仁政学说被认为是“迂远而迂远而阔于事情阔于事情”,没有得到实行的机会。最后退居讲,没有得到实行的机会。最后退居讲学,和他的学生一起,学,和他的学生一起,“序序诗诗、书书,述,述仲尼之意,作仲尼之意,作孟子孟子七篇七篇”。 综览综览孟子孟子,孟子继承和发展了孔子的,孟子继承和发展了孔子的“德治德治”思想,提出思想,提出“仁政仁政”学说,他把学说,他把“亲亲亲亲”、“长长长长”的原则运用于政治,以缓和日益激烈的阶的原则运用于政治,以缓和日益激烈的阶级矛盾,维护新兴封建统治阶级的长远利益。级矛盾,维护

5、新兴封建统治阶级的长远利益。 在孟子生活的时代,百家争鸣,在孟子生活的时代,百家争鸣,“杨朱、墨翟之杨朱、墨翟之言盈天下言盈天下”;孟子站在儒家的立场加以激烈抨击。;孟子站在儒家的立场加以激烈抨击。孟子一方面严格区分了统治者与被统治者的阶级孟子一方面严格区分了统治者与被统治者的阶级地位,认为地位,认为“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并,并且模仿周制拟定了一套且模仿周制拟定了一套从天子到庶人的等级制度从天子到庶人的等级制度;另一方面,又把统治者和被统治者的关系比作另一方面,又把统治者和被统治者的关系比作父父母对子女的关系母对子女的关系,主张统治者应该像父母一样关,主张统治者

6、应该像父母一样关心人民的疾苦,人民应该像对待父母一样去亲近、心人民的疾苦,人民应该像对待父母一样去亲近、服侍统治者。服侍统治者。 在孟子看来,理想的政治应该是统治者施行在孟子看来,理想的政治应该是统治者施行“仁仁政政”。如此,方可以得到人民的衷心拥护;反之,。如此,方可以得到人民的衷心拥护;反之,如果不顾人民死活,推行虐政,将会失去民心而如果不顾人民死活,推行虐政,将会失去民心而变成变成“独夫民贼独夫民贼”,最终被人民所推翻。孟子根,最终被人民所推翻。孟子根据战国时期的经验,总结各国治乱兴亡的规律,据战国时期的经验,总结各国治乱兴亡的规律,提出了一个富有民主性精华的著名命题:提出了一个富有民主

7、性精华的著名命题:“民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贵,社稷次之,君为轻”。认为如何对待人民这认为如何对待人民这一问题,对于国家的治乱兴亡,具有极端的重要一问题,对于国家的治乱兴亡,具有极端的重要性。性。 此外,孟子还把此外,孟子还把“伦理伦理”和和“政治政治”紧密结合起紧密结合起来,强调道德修养是搞好政治的根本。他说:来,强调道德修养是搞好政治的根本。他说:“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后后来来大学大学提出的提出的“修齐治平修齐治平”就是根据孟子的就是根据孟子的这种思想发展而来的。这种思想发展而来的。 孟子的这些理论,有力地抨击了当时社会上流行孟

8、子的这些理论,有力地抨击了当时社会上流行的各种学说,使儒家的思想得以广泛传播,从而的各种学说,使儒家的思想得以广泛传播,从而对后世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因是之故,他也被尊对后世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因是之故,他也被尊奉为仅次于孔子的奉为仅次于孔子的“亚圣亚圣”。(一)孟子见(一)孟子见梁惠王梁惠王。王曰:。王曰:“叟叟!不!不远远千里而来,亦千里而来,亦将有以将有以利吾国乎?利吾国乎?” 对老人的尊称对老人的尊称梁惠王:前梁惠王:前369前前319年在位。魏原来都城在年在位。魏原来都城在安邑(今山西夏县西北),因秦国的压力,前安邑(今山西夏县西北),因秦国的压力,前361年魏惠王迁都大梁(今河南开封)

9、,故魏年魏惠王迁都大梁(今河南开封),故魏也被称为梁,魏惠王也被称为梁惠王。也被称为梁,魏惠王也被称为梁惠王。“惠惠”是其死后的谥号是其死后的谥号以以为远为远形容词的意动用形容词的意动用法法句首助词句首助词,无意义无意义有以有以(有可以(有可以拿来拿来的的)翻译孟子谒见梁惠王。惠王说:“老先生,您不远千里而来,将有什么有利于我的国家吗?” 孟子对曰:孟子对曰:“王!何必曰利?王!何必曰利?亦亦有有仁义仁义而而已矣。已矣。仁义:仁义:“仁仁”是儒家的一种含义广泛的道德观念,是是儒家的一种含义广泛的道德观念,是各种善的品德的概括,核心指人与人相互亲爱。各种善的品德的概括,核心指人与人相互亲爱。“义

10、义”,儒家学说指思想行为符合一定的准则。,儒家学说指思想行为符合一定的准则。但但,只只王曰王曰何以利吾国?何以利吾国?大夫大夫曰曰何以利吾何以利吾家家?大夫:先秦时代职官等级名,国大夫:先秦时代职官等级名,国君之下有卿、大夫、士三级君之下有卿、大夫、士三级。家:大夫的封邑。封邑是诸侯封赐所属卿、大夫家:大夫的封邑。封邑是诸侯封赐所属卿、大夫作为世禄的田邑(包括土地上的劳动者在内),作为世禄的田邑(包括土地上的劳动者在内),又称采(又称采(ci)地。)地。士庶人曰士庶人曰何以利吾身?何以利吾身?上下上下交征交征利而国危矣。利而国危矣。交,互相。征,求取,追逐。交,互相。征,求取,追逐。万乘之国,

11、万乘之国,弑弑其君者,必千乘之家;其君者,必千乘之家;乘:音乘:音shng,量词,一车四马为一乘。当时战,量词,一车四马为一乘。当时战争的形式主要是车战,一辆兵车由四匹马拉,车争的形式主要是车战,一辆兵车由四匹马拉,车上有三名武装战士,后有若干步兵。古代常以兵上有三名武装战士,后有若干步兵。古代常以兵车的多少衡量诸侯国或卿大夫封邑的大小车的多少衡量诸侯国或卿大夫封邑的大小。臣杀死君主或者臣杀死君主或者子女杀死父母子女杀死父母千乘之国,弑其君者,必百乘之家。万取千焉,千乘之国,弑其君者,必百乘之家。万取千焉,千取百焉,不为不多矣。千取百焉,不为不多矣。苟苟为后义而为后义而先先利,不夺利,不夺不不

12、餍餍。未有仁而。未有仁而遗遗其亲者也,未有义而后其君其亲者也,未有义而后其君者也。王亦曰仁义而已矣,何必曰利?者也。王亦曰仁义而已矣,何必曰利?” 以以为先,以为先,以为后为后如果,假如如果,假如遗,遗弃、抛遗,遗弃、抛弃。弃。餍,满足。餍,满足。翻译 孟子回答道:孟子回答道:“大王,您为什么定要说到大王,您为什么定要说到那利呢?只有仁义就够了。大王说那利呢?只有仁义就够了。大王说怎样有利于怎样有利于我的国家?我的国家?大夫说大夫说怎样有利于我的封邑?怎样有利于我的封邑?士人平民说士人平民说怎样有利于我自身?怎样有利于我自身?上上下下互上上下下互相争夺利益,那国家就危险了。在拥有万辆兵车相争夺

13、利益,那国家就危险了。在拥有万辆兵车的国家,杀掉国君的,必定是国内拥有千辆兵车的国家,杀掉国君的,必定是国内拥有千辆兵车的大夫;在拥有千辆兵车的国家,杀掉国君的,的大夫;在拥有千辆兵车的国家,杀掉国君的,必定是国内拥有百辆兵车的大夫。在拥有万辆兵必定是国内拥有百辆兵车的大夫。在拥有万辆兵车的国家里,这些大夫拥有千辆兵车;在拥有千车的国家里,这些大夫拥有千辆兵车;在拥有千辆兵车的国家里,这些大夫拥有百辆兵车,不算辆兵车的国家里,这些大夫拥有百辆兵车,不算是不多了,如果轻义而重利,他们不夺取(国君是不多了,如果轻义而重利,他们不夺取(国君的地位和利益)是绝对不会满足的。没有讲仁的的地位和利益)是绝

14、对不会满足的。没有讲仁的人会遗弃自己父母的,没有行义的人会不顾自己人会遗弃自己父母的,没有行义的人会不顾自己君主的。大王只要讲仁义就行了,何必谈利呢?君主的。大王只要讲仁义就行了,何必谈利呢?” 思考与讨论孟子在文中提出了怎样的观点?作者是如孟子在文中提出了怎样的观点?作者是如何加以论述的?何加以论述的?中心论点: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中心论点: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反面论证:逐利之害(求利是一种自相矛反面论证:逐利之害(求利是一种自相矛盾的追求:交征利而危利自身)盾的追求:交征利而危利自身)正面论证:仁义即为大利(仁不遗亲,正面论证:仁义即为大利(仁不遗亲,义不后君)义不后君) 孟子见梁

15、惠王孟子见梁惠王 孟子孟子第第篇中记载了孟子见梁惠王及两人问答的内容。篇中记载了孟子见梁惠王及两人问答的内容。 孟子为了实现其抱负,经历邹、任、齐、鲁、宋、滕、梁孟子为了实现其抱负,经历邹、任、齐、鲁、宋、滕、梁(魏魏)等等国,游说诸侯,于齐曾为卿数年,在梁亦被优礼。齐宣王、梁惠王国,游说诸侯,于齐曾为卿数年,在梁亦被优礼。齐宣王、梁惠王等大国诸侯虽对孟子十分优待,但认为其主张不合时宜而未予采用。等大国诸侯虽对孟子十分优待,但认为其主张不合时宜而未予采用。梁惠王为战国时代魏国之君,因魏都在大梁梁惠王为战国时代魏国之君,因魏都在大梁(今河南开封今河南开封),固称,固称梁惠王。孟子拜见梁惠王,王问

16、梁惠王。孟子拜见梁惠王,王问“老先生,您不辞劳苦由千里之外老先生,您不辞劳苦由千里之外而来,定有什么有利于我国富国强兵之法吧而来,定有什么有利于我国富国强兵之法吧?”孟子答道:孟子答道:“王为何王为何开口就说到利呢开口就说到利呢?只讲仁义就可以了。只讲仁义就可以了。”孟子与梁惠王问答的中心即孟子的孟子与梁惠王问答的中心即孟子的“仁义仁义”思想,宣扬重思想,宣扬重“义义”轻轻“利利”,呼吁,呼吁“仁政仁政”,而推行,而推行“仁政仁政”的关键,完全在于君主的关键,完全在于君主个人内省个人内省“仁术仁术”,要改进人民的物质生活,让人人,要改进人民的物质生活,让人人“不饥不寒不饥不寒”,老者还要能,老者还要能“衣帛、食肉衣帛、食肉”,“养生丧死无憾养生丧死无憾”。如果真向百姓。如果真向百姓施行仁政,减免刑罚,减轻赋税,让百姓能深耕细作,年轻人孝顺施行仁政,减免刑罚,减轻赋税,让百姓能深耕细作,年轻人孝顺父母、敬爱兄长,为人尽心竭力、待人忠诚守信,就可使国家强大。父母、敬爱兄长,为人尽心竭力、待人忠诚守信,就可使国家强大。这些主张体现了孟子以实行这些主张体现了孟子以实行“仁政仁政”企求稳固当时统治、缓和社会企求稳固当时统治、缓和社会矛盾的愿望,孟子的学说,其主导思想就是矛盾的愿望,孟子的学说,其主导思想就是“仁义仁义”二字。二字。“故曰:故曰:仁者无敌仁者无敌。王请勿疑。王请勿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